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

阶段滚动检测(一)

(第一、二章)

(90分钟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7·上饶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②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FeCl2、Fe(OH)3、Fe3O4都能通过化合反应来制取

④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A.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解析】选C。电解质溶液导电就是电解过程,①正确;部分酸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②错误;Fe+2FeCl33FeCl2、

4Fe(OH)2+O2+2H2O4Fe(OH)3、3Fe+2O2Fe3O4,③正确;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④正确。

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解析】选B。A选项土壤胶体中胶粒带有电荷,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作用,可起到保肥的效果;B选项中的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

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胶体的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滴加的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铁发生酸碱中和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6H2O,沉淀消失。

【加固训练】

下列属于分散系,但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是( )

A.有尘埃的空气

B.纯水

C.食盐水

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

【解析】选C。A、有尘埃的空气属于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不符合题意;B、纯水不是分散系,故不符合题意;C、食盐水是分散系,是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符合题意;D、形成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不符合题意。

3.将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后,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整个实验中,肯定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层显棕黄色

B.水层无色

C.四氯化碳层显红棕色

D.四氯化碳层无色

【解析】选A。根据Fe2+、Br-的还原性的强弱为Fe2+>Br-,当一种氧化剂遇到两种还原性不同的还原剂时先与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发生反

应,因此通入氯气后先发生Cl2+2Fe2+2Fe3++2Cl-;当Fe2+反应完后,再与Br-反应,而且生成的Fe3+不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从反应开始自始至终溶液中都有Fe3+,溶液始终为黄色,A正确,B错误;当Fe2+反应完后,再与Br-反应:Cl2+2Br-Br2+2Cl-,因此刚开始时四氯化碳层是无色的,当有溴生成时四氯化碳层才变为红棕色,C错误;根据对C的分析,当有溴产生时四氯化碳层就变为红棕色,D错误。

4.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AgCl(s)+I-(aq)AgI(s)+Cl-(aq)

B.明矾净水:Al3++3H 2O Al(OH)3(胶体)+3H+

C.90℃时,测得纯水中K w=3.8×10-13:H2O(l)H+(aq)+OH-(aq) ΔH<0

D.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C+H 2O HC+OH-

【解析】选C。碘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小于氯化银,根据沉淀容易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可知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s)+I-(aq) AgI(s)+Cl-(aq),A正确;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所以明矾可以净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H 2O Al(OH)3(胶体)+3H+,B正确;90℃时,测得纯水中K w=3.8×10-13,这说明加热促进水的电离,则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即H 2O(l)H+(aq)+OH-(aq)ΔH>0,C错误;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 2O HC+OH-,D正确。

5.(2017·揭阳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2Cl2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固体含有的Na+数为0.02N A

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 【解析】选B。标准状况下,CH2Cl2是液态,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A 错误;

1.06 g Na2CO3固体中含有Na+0.02 mol,B正确;标准状况下,N 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对应2

2.4 L,C错误;没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Cl-个数,D错误。

6.(2017·西安模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 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配制0.1 mol·L-1的Na2CO3溶液480 mL,需用500 mL容量瓶

C.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氨气溶于1 L水中,得到1 mol·L-1的氨水

D.向两等份相同的不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O2和Na2O,使溶液均恰好饱和,则加入的Na2O2与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保持温度不变)

【解析】选C。A项,浓硫酸的密度ρ1大于水的密度ρ2,加水后浓硫酸质量分数w=×100%=>49%,故A正确;B项,实验室没有480 mL的容量瓶,应用5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根据

n=cV、m=nM进行计算,故B正确;C项,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配成1 L溶液而不是溶于1 L水中,得到1 mol·L-1的氨水,故C错误;D项,若要生成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需要78份质量的过氧化钠,同时消耗18份质量的水,同理,需要62份质量的氧化钠,同时消耗18份质量的水,则加入的Na2O2与Na2O 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故D正确。

7.(2017·淮北模拟)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Fe3O4溶于足量稀硝酸中:Fe3O4+8H+Fe2++2Fe3++4H2O

B.NH 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HC+Ba2++ OH-BaCO3↓+ H2O

C.将过量的SO 2通入NaClO溶液中:SO2+ClO-+ H2O HClO+HS

D.将0.2 mol·L-1KAl(SO4)2溶液与0.3 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2Al3++ 3S+3Ba2++6OH-2Al(OH)3↓+ 3BaSO4↓

【解析】选D。A项,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氧化成F,故错误;B项,缺少N+OH-NH3·H2O,故错误;C项,HClO具有强氧化性,把HS氧化成S,故错误;D项,根据量的关系,离

子反应方程式为2A+3S+3B +6OH-2Al(OH)3↓+ 3BaSO4↓,故正确。

8.(2017·漳州模拟)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CO2、H2、O2、CH4、SO2五种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

B.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

C.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O2>CO2>O2>CH4>H2

D.所含的电子数由多到少是CO2>SO2>CH4>O2>H2

【解析】选D。根据n=m/M可知,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则同温同压下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质量相同的CO2、H2、O2、CH4、SO2五种气体,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A正确;根据n=m/M可知,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少,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CO2、H2、O2、CH4、SO2,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B正确;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CO2、H2、O2、CH4、SO2五种气体摩尔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H2CH4>CO2=O2=SO2,D错误。

9.(2017·河源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pH=11的溶液中:C、Na+、Al、N

②无色溶液中:K+、Na+、Mn、S

③加入Al能放出H 2的溶液中:Cl-、HC、S、N

④酸性溶液中:Fe2+、Al3+、N、Cl-

⑤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解析】选A。①pH=1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C、Na+、Al、N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OH-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①正

确;②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Mn为有色离子,在溶液中不

能大量共存,②错误;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或OH-,

HC、N与氢氧根离子反应,HC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

够大量共存,③错误;④酸性溶液中N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

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④错误;⑤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或OH-,Na+、Ba2+、Cl-、Br-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H+和OH-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⑤正确。

10.(2017·济南模拟)LiNi0.25Co0.75O2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高性能的二元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原理可表示为4Ni0.25Co0.75(OH)2+4LiOH+O24LiNi0.25Co0.75O2+6H2O(已知Ni与Co的化合价均有+2和+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i0.25Co0.75(OH)2中Ni的化合价是+2

B.LiNi0.25Co0.75O2中Co的化合价是+3

C.该反应中LiOH是还原剂

D.该反应中O2是氧化剂

【解析】选C。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Ni0.25Co0.75(OH)2中Ni和Co的化合价均是+2,LiNi0.25Co0.75O2中Ni和Co的化合价均是+3,A、B项正确;该反应中Li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 项错误;O2得电子化合价降低,O2是氧化剂,D项正确。

【加固训练】

在一定条件下,RO与R2-发生如下反应:R+2R2-+6H+3R+3H 2O,下列关于元素R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R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

B.R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的单质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H n RO3一定是强酸

【解析】选C。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2,R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4价,R是短周期元素,R2-中元素R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元素周期律,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最高正价=其族序数,且有正化合价,所以R是硫元素。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A错误;R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4价,是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错误;R是硫元素,其单质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正确;H2SO3不是强酸,D 错误。

11.某溶液含有①N、②HC、③S、④C、⑤S五种阴

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

A.①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解析】选A。加入少量的Na 2O2固体,溶液呈强氧化性和碱性,HC

转化为C,前者浓度减小,后者增大,S被氧化为S,前者浓度减小,后者增大,所以浓度基本不变的是N。

12.(2017·合肥模拟)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

30682454( )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H-、C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H-、C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

【解析】选D。若H+最先与Al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与溶液中OH-反应生成Al,反应顺序为OH-、Al、C,A错误;离子还原性I->Fe2+>Br-,氯气先与还原性强的反应,氯气的氧化顺序是I-、Fe2+、Br-,B错误;氢氧化钡先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钾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C错误;氧化性顺序:Fe3+>Cu2+>H+>Fe2+,锌粉先与氧化性强的反应,反应顺序为Fe3+、Cu2+、H+、Fe2+,D正确。

13.将物质的量均为amol的Na和Al一同投入m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世纪金榜导学号30682455

A.mol·L-1

B.mol·L-1

C.mol·L-1

D.mol·L-1

【解析】选A。Na和Al一同投入mg足量水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于Na、Al的物质的量均为amol,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amol H2,所得溶液中只有NaAlO2一种溶质,其物质的量为a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m(Na)+m(Al)+m(H2O)-m(H2) =(46a+m)g,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故本题选A。14.(2017·惠州模拟)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30682456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D。沉淀一般是向生成更难溶的方向转化,据此可知,CuS 的溶解度小于PbS的溶解度,A不正确;B不正确,铜蓝也有还原性;ZnS难溶于水,应该用化学式表示,C不正确。

15.(2017·长沙模拟)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橙色)+H 2O2Cr(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30682457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解析】选D。A项,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A 正确;B项,②中重铬酸钾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B正确;C 项,②是酸性条件,④是碱性条件,K2Cr2O7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碱性条件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K2Cr2O7氧化性强,故C正确;D项,若向④中加入70%的硫酸至过量,溶液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绿色,D错误。

16.(能力挑战题)(2017·青岛模拟)溶液中可能含有H+、N、Mg2+、

Al3+、Fe3+、C、S、N中的几种。①加入铝片,产生无色无

味的气体;②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30682458

A.溶液中一定不含C,可能含有S和N

B.在滴加NaOH溶液物质的量为0.5~0.7 mo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4OH-Al+2H 2O

C.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A

D.n(H+)∶n(N)∶n(M)=2∶4∶1

【解析】选D。根据题意知,①溶液中加入铝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为氢气,则溶液中有大量氢离子,则没有碳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根据电中性原则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②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铁离子,结合图象分析,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铝离子和铵根离子;当溶液中含氢离子、铵根离子、镁离子、铝离子时,加入氢氧化钠,先与氢离子反应,再与镁、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再与铵根离子反应得到一水合氨,再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根据上述分析知,溶液中一定不含C和N,一定含有S,A错误;根据题给图象知,在滴加NaOH溶液物质的量为0.5~0.7 mo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N+OH-NH3·H2O,B错误;根据题给图象知,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含N、H+、M、A,C错误;根据题给图象分析,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1 mol,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

n(H+)∶n(N)∶n(M)=2∶4∶1,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2分)实验室需要配制0.1 mol·L-1NaOH溶液450 mL,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液体的体积

D.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g。

(4)取用任意体积的所配0.1 mol·L-1NaOH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

A.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Na+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5)将所配制的NaOH溶液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大于0.1 mol·L-1。下列哪些操作会引起所配浓度偏大(填写字母)__________。

A.烧杯未进行洗涤

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F.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解析】(1)用固体配制溶液时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等,平底烧瓶和分液漏斗不需要,量筒可用可不用,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容量瓶只是用来配制溶液,不能贮存溶液,也不能量取溶液,更不能加热,选B、C、D。

(3)由于没有450 mL规格的容量瓶,故容量瓶选用500 mL,n(NaOH)=c ×V=

0.1 mol·L-1×0.5 L=0.05 mol,NaOH的质量为m=n×M=0.05 mol×40 g·mol-1=

2.0 g。

(4)量取的溶液越多,所含溶质的总物质的量就越多,溶液配制好后

浓度与量取的体积无关;量取的体积越多Na+的数目越多,密度也与量取的体积无关,选B、D。(5)A、烧杯没有洗涤会造成转移到容量瓶中的NaOH减少,使得浓度降低;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配制后的浓度没有影响,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要加水;C、NaOH 溶解是放热的,溶液体积膨胀,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等冷却后体积就会减小,浓度偏大;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造成NaOH损失,使浓度偏低;E、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得配制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就偏大;F、定容摇匀后再加水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浓度偏小。

答案:(1)A、C 烧杯、玻璃棒

(2)B、C、D (3)2.0 (4)B、D (5)C、E

18.(8分)(2017·莆田模拟)锰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是生产不锈钢、合金钢、铝锰合金、铜锰合金等的合金元素,高锰酸钾在医疗上用作消毒剂,锰也是人体内多种酶的组成元素。

(1)用酸性KMnO 4溶液与亚铁盐的反应证明Fe2+具有还原性、Mn具有氧化性,最合适的亚铁盐是______[从“FeSO4”“FeCl2”和“Fe(NO3)2”中选择填入]。

(2)工业上由二氧化锰通过铝热反应制备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_。

(3)等物质的量的Al、Mn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同温同压)为3∶2,写出Mn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熔融的Mn和KOH混合物中通入O2可制备K2MnO4。若用MnO2代替Mn也可制得K2MnO4,两种情况下制备相同量的K2MnO4消耗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解析】(1)酸性条件下,Mn能氧化Cl-,无法验证Fe2+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用FeCl 2。又由于酸性条件下N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无法验证Mn具有氧化性,所以不能用Fe(NO 3)2。

(3)根据题意可知Mn与硫酸反应生成MnSO4。

(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物质的量关系:2Mn~3O2,2MnO2~O2,所以制备等量的K2MnO4,消耗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答案:(1)FeSO4

(2)4Al+3MnO23Mn+2Al2O3

(3)Mn+H2SO4MnSO4+H2↑

(4)3∶1

19.(6分)(2017·广州模拟)亚硝酸(HNO2)在工业上用于有机合成,它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而且氧化性比还原性突出得多。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30682459

(1)常温下HNO2不稳定,容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硝酸和一种氮的氧化物,且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HN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NO2及NaNO2均可将溶液中的I-氧化为I2,这个反应可用于分析测

定。

①H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在酸性条件下,NaNO2与KI按物质的量之比1∶1恰好完全反应,含氮的产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③要得到稳定的HNO2溶液,可以往冷的浓NaNO2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种物质,下列物质中不适合使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磷酸

b.次氯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硫

(3)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亚于农药。可采用电解法除去。电解含Ce3+、N的废水除去N,其次是再生Ce4+,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生成的Ce4+从电解槽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口流出。

②一段时间后,在阴、阳极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HNO2分解生成硝酸和一种氮的氧化物,且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可知,还原产物为NO,根据电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3HNO2HNO3+2NO↑+H2O。(2)②在酸性条件下,NaNO2与KI按物质的量之比1∶1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含氮的产物为NO。③HNO2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弱酸,

要得到稳定的HNO2溶液,可以往冷的浓NaNO2溶液中加入磷酸或硫酸,不能加入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3)①Ce3+被氧化为Ce4+,故Ce4+从电解槽的阳极流出。②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 e-+2H+NO↑+H 2O。答案:(1)3HNO2HNO3+2NO↑+H2O

(2)①+3 ②NO ③bd

(3)①a ②N+e-+2H+NO↑+H 2O

【加固训练】

碘化钠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分析试剂,工业上用铁屑还原法制备NaI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反应①中碘是否反应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中NaIO3被Fe单质还原为NaI,同时生成Fe(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中若有99 g NaIO3被还原,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mol。

【解析】(2)操作Ⅰ是为了除去过量的铁粉和反应生成的Fe(OH)3沉淀,因此采用过滤的方法。(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mol NaIO3被还原为NaI时转移6 mol电子,故99 g(0.5 mol)NaIO3被还原时转移3 mol电子。

答案:(1)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若溶液未变蓝,则证明碘已反应完全;否则,碘未反应完全(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CCl4,振荡、静置,若下层液体呈无色,证明碘已反应完全;若下层液体呈紫红色,证明碘未反应完全)

(2)过滤

(3)3I 2+6OH-5I-+I+3H2O

(4)2Fe+NaIO3+3H2O2Fe(OH)3+NaI 3

20.(12分)(2017·洛阳模拟)在Na+浓度为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B

C Si S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30682460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N Si

·

(4)判断K+是否存在?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若存在

求其最小浓度___________mol·,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知溶液为透明澄清溶液,因此溶液中的离子必能大量共存。由实验Ⅰ、Ⅱ可知,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必有C,其浓度为0.56 L÷22.4 L·mol-1÷0.1 L=0.25 mol·L-1,则溶液中一定无Ag+、M、B;且能生成白色沉淀,因此有Si,发生的反应为Si+2H+H2SiO3↓,H2SiO3SiO2+H2O,故Si的浓度为2.4 g÷60 g·mo÷0.1 L=0.4 mol·L-1;由实验Ⅲ可知溶液中不含S;

根据电荷守恒知2c(C)+2c(Si)=2×0.25 mol·+2×0.4 mol·L-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原则 1.熟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卷,了解试卷的变化: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重点研究一下近几年全国、上海、广东等地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调整相应的复习计划。近几年试卷愈来愈坚持遵循《考试说明》规定的测试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覆盖各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化学”四基”和应用能力,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合理筛选复习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络信息等。宜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教师应认真收集高考信息资料、试题,分析筛选。 4.处理好几对关系,加强复习教学的实效: 1)回归教本、处理好教本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复习资料只能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方法,处理好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每年化学高考试题的基本出发点,但试题的呈现往往灵活多变。如果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是浮于表必须做到两点:①透彻,那一定是经不起考验的。学好化学双基,面的”死”知识. 理解基础知识与技能。②通过适当的化学问题与练习,检验、修正对双基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做到”会”,这才是理解,这样才能灵活应用双基去分析解决化学问题。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化学高考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思维品质、学习策略、创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在备考中要注重方法、改进教法,从而解决如下问题:①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②如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 V 1/V 2=n 1/n 2 同温同压下, M 1/M 2=ρ 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 PV=nRT 有助于 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 1.01 ×105Pa 、 25℃时等。 ②物质状态: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 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 如 H 2O 、 SO 3、已烷、辛烷、 CHCl 3 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 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 He 、Ne 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 Cl 2 、N 2、 O 2、 H 2 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 P 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 CO 3 2-、 SO 32-、 S 2-、HCO 3-、 HSO 3- 、HS -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 + 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 Ba 2+、Ca 2+、Mg 2+、Ag +等不能与 SO 42- 、CO 32-等大量共存; Mg 2+、Fe 2+、 Ag +、 Al 3+、 Zn 2+、 Cu 2+、 Fe 3+等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Fe 2+与 S 2-、Ca 2+与 PO 4 3-、 Ag +与 I - 不 能大量共存。 (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 OH -、CH 3COO -、PO 4 3-、HPO 42- 、H 2PO 4-、F -、ClO -、AlO 2-、SiO 32- 、 CN -、C 17H 35COO -、 等与 H + 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如 HCO 3 -、HPO 42- 、 HS -、 H 2PO 4-、 HSO 3-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NH 4+与 OH - 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 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 AlO 2-、S 2- 、CO 3 2-、C 6H 5O - 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 Fe 3+、Al 3+ 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 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 3AlO 2-+Al 3++6H 2 O=4Al(OH) 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 S 2-、HS -、SO 32- 、 I -和 Fe 3+不能大量共存。 (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 MnO 4-、Cr 2O 7-、 NO 3 -、 ClO -与 S 2- 、 HS -、 SO 3 2-、 HSO 3-、 I -、 Fe 2+等不能大量共存; SO 32- 和 S 2- 在碱性条件下 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 2S 2-+SO 32-+6H +=3S ↓ +3H 2 O 反应不能共在。 H + 与 2 32-不能大量共存。 S O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 Al 3+ 和 HCO 3-、 CO 32-、 HS -、 S 2- 、 AlO 2-、 ClO - 等; Fe 3+ 与 CO 32-、 HCO 3- 、 AlO 2-、 ClO - 等不能大量共存。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元素及化合物专题训练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6)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4.03米大口径 碳化硅反射镜 B.2022年冬奥会 聚氨酯速滑服 C.能屏蔽电磁波的 碳包覆银纳米线 D.“玉兔二号” 钛合金筛网轮 答案A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B.Fe在O 2 中的燃烧产物可用于制红色涂料 C.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 D.Fe2+、SO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表现出还原性,后者表现出漂白性 答案A 3.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酸性氧化物 B.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物质 C.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因为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漂白品红 答案D 4.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0.1mol N 2 ,转移电子数为0.5N A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 x H y 、NO x 三种成分的净化 答案D

( B.消除总反应为:4NO x +(5-2x)O 2 +2H 2 O=====4HNO 3 2 5.(2019·宝鸡市高考模拟)汽车尾气的治理是减轻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科学家研究发现TiO 2 的混凝土或沥青可以适度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其原理如下。下列关于“消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光 C.使用纳米TiO 2 ,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更多,NO x 消除效率更高 D.1mol O-比1mol羟基(·OH)多9N A 个电子(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D 6.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C.工业上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和浓硫酸,原因是铁在常温下与两种酸不反应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 答案B 7.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Ⅰ中试剂 氯化铵 硫酸亚铁 涂有石蜡油的碎瓷片 铁粉与水蒸气 Ⅱ中试剂及现象 酚酞溶液不变红色 品红溶液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肥皂水冒泡 推断 氯化铵稳定 FeSO4分解生成FeO和SO2 石蜡油发生了化学变化 铁粉与水蒸气发生了反应 答案C 8.(2019·安阳市高三二模)某同学欲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存在的Fe(OH) 2 ,其中实验所用溶液现配现用且蒸馏水先加热煮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考试的化学试题,可发现其难度并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覆盖全面的特点。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

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 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 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 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

整理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教案

监利中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监利中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四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编写人:王民生 新课标导航: 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了解溶度积的意义。 3、知道沉淀生成、沉淀溶解、沉淀转化的本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课前预习探究: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饱和溶液:在下,在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3、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也是,同样可以通过使平衡移动。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简称请写出氢氧化铜、硫酸钡、氢氧化铝、硫化铜的溶度积表达式: 5、通过比较与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合作探究: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问题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你如何理解溶解性表中的“溶”与“不溶”?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____的速率和沉淀____的速率相等时,形成溶质的________溶液,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问题2、请写出AgCl的溶解平衡表达式,与电离方程式有何区别? 问题3、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加水稀释 加入少量AgNO3 通入HCl 通入H2S 思考:加入盐酸溶解平衡如何移动? 二、溶度积常数及应用 1、溶度积常数 溶度积和离子积:以A m B n(s)m A n+(aq)+n B m-(aq)为例 溶度积离子积 概念 符号 表达式 应用 问题1、溶度积常数有什么意义?能否说K SP越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小? 2、Ksp的影响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因素 (2)、外因: 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方向移动,但K sp 。 ②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方向移动,K sp 。 ③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物质或更难电离物质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K sp不变。 练习1.AgCl的K sp=1.80×10-10,将0.002 mol·L-1的NaCl和0.002 mol·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有AgCl沉淀生成? 练习2.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 sp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 sp减小 B.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减小 C.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增大 D.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 sp不变

2018年高考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2018年高考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一】高考化学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2】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

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二】高考化学必修一必备知识点铁盐(铁为+3价)、亚铁盐(铁为+2价)的性质: ①铁盐(铁为+3价)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剂(如铁、铜等)还原成亚铁盐: 2FeCl3+Fe=3FeCl2( 2Fe3++Fe=3Fe2+ )(价态归中规律) 2FeCl3+Cu=2FeCl2+CuCl2( 2Fe3++Cu=2Fe2++Cu2+ )(制印刷电路板的反应原理) 亚铁盐(铁为+2价)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如氯气、氧气、硝酸等)氧化成铁盐: 2FeCl2+Cl2=2FeCl3 ( 2Fe2++Cl2=2Fe3++2Cl- )

2019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微题型微考点训练微考点18 Word版含答案

1.(2017·湖南娄底期末)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氧气过量时,钠转化为Na 2O 2 B .打磨的铝箔加热至熔化时,铝会滴落 C .点燃镁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 D .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Fe 2O 3 2.(2017·太原模拟)“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四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A .Mg ――→HNO3Mg(NO 3)2 B .Mg ――→Cl2MgCl 2――→NaOH Mg(OH)2――→稀硝酸Mg(NO 3)2 C .Mg ――→O2MgO ――→稀硝酸Mg(NO 3)2 D .Mg ――→浓硫酸MgSO 4――→Ba (NO 3)2Mg(NO 3)2 3.(2018·湖北荆州中学质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的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会逐渐褪色;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镁粉与液溴反应 B .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C .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的 D .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4.镁在工业、医疗等领域均有重要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硼砂工厂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Al 2O 3和Fe 2O 3等),设计了回收镁的工艺流程:

(1)酸浸前,将固体废弃物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达到此目的,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酸浸时,生成滤渣1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调节pH的目的是_______。当加入氨水使Al3+开始沉淀时,溶液c(Fe3+)/c(Al3+)为________。(已知K sp[Fe(OH)3]=4.0×10-38,K sp[Al(OH)3]=1.0×10-33,K sp[Mg(OH)2]=1.8×10-11) (4)设计简单方案分离滤渣2中的成分,简述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3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化学式),其阳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 ____。 (6)写出工业上从滤渣3中获得镁锭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8·重庆八中月考)Mg(OH)2可用于制造防火材料。工业上,以蛇纹石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蛇纹石的主要成分为3MgO·2SiO2·2H2O,还有少量Fe2O3、FeO、CaO和Al2O3。 ②几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 (1)酸A宜选择________(填字母);加入酸A适当过量,但不宜过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a.硝酸b.稀硫酸 c.盐酸d.氢碘酸 (2)试剂B可选择NaCl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ClO的目的_______________。 (3)试剂C可能是MgCO3或MgO,加入过量试剂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滤液A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向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水,镁离子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镁离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高于50℃时,Mg2+的转化率降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一轮导学案全集(含答案解析)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1(仪器、装置、操作、实验安全) 1.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5.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知识网络 问题1:实验室热源、加热仪器、加热方式有哪些? 问题2:如何根据实验需要来选择实验仪器? 1. (2016·新课标Ⅱ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B C D 除去SO 3. (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为实验室中的蒸馏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仪器甲是锥形瓶,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B.温度计水银球应该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直形冷凝管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 D.石油蒸馏时加沸石,制蒸馏水时不用加沸石 4.(2016·浙江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大 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 D.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考点1常用的实验仪器及装置 基础梳理

2.常见的实验装置 (1)物质的分离、提纯与装置 ①基本概念 ②常见实验装置 装置

萃取和分液 (2)气体制备的有关装置 ①发生装置 反应装置图 或液、液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SO ②净化装置 液体干燥剂固体干燥剂 除杂试剂(Cu、CuO、 ③收集装置 中成分不反应中成分不反应 H、O、NO、CH、C H Cl、HCl、CO、NO、H S、 ④测量气体体积装置 ⑤尾气处理装置 常见有毒气体的尾气处理方法 NaOH溶液吸收CuSO4溶液或NaOH溶液吸收水吸收水或浓硫酸吸收点燃常考归纳几种常考的物质制备实验装置

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复习第12章(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选修5第一节 一、选择题 1.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以下对苯甲酸钠描述错误的是 ( ) A .属于盐类 B .能溶于水 C .属于烃类 D .不易分解 【解析】 烃类只含C 、H 两种元素。 【答案】 C 2.下列各组表达式表示意义相同的是 ( ) A .—NO 2 NO 2 B .—OH H O ···· · C .CH 3CH 2OH CH 3OCH 3 D .HCOOCH 3 HOOCCH 3 【解析】 A 选项表示的分别为硝基和二氧化氮;B 选项都表示羟基;C 选项表示的分别为乙醇和甲醚;D 选项表示的分别为甲酸甲酯和乙酸。 【答案】 B 3.分子式为C 7H 16的烷烃中,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 ) A .2 B .3 C .4 D .5 【解析】 若受思维定势所左右,只考虑题设的“3个甲基”必有两个在碳链两端,余下一个甲基去取代己烷碳链上的氢原子,无疑会误选A 。倘若思维一经发散,考虑到其他烃基照样含有甲基,就不至于受“3个甲基”的假象所蒙蔽,而会再选择乙基(—CH 2CH 3)作取代基去取代戊烷上的氢原子,这样排列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共为3种,应选B 。 【答案】 B 4.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 ( ) A .①蒸馏 ②过滤 ③分液 B .①分液 ②蒸馏 ③蒸馏 C .①蒸馏 ②分液 ③分液 D .①分液 ②蒸馏 ③结晶、过滤 【解析】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而乙酸和乙醇易溶于水,所以第一步用分液的方法;然后得到A 乙酸和乙醇,由于乙酸钠的沸点高,故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第三步,加硫酸将乙酸钠转变为乙酸,再蒸馏得到乙酸。 【答案】 B 5.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图结构的化合物:现有试剂:①KMnO 4酸性溶液;②H 2/Ni ;③Ag(NH 3)2OH ;④新制Cu(OH)2,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 )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全册课时作业(含答案)

课后作业1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转化物质的分散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8·宁波十校第一次联考)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盐的是( ) A.CuCl2 B.NaClO C.CaCO3 D.Na2O 答案D 解析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N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因此Na2O不属于盐,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B.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答案A 解析B、C、D中发生的反应,都是酸与碱发生的中和反应;而A中发生的是碱与盐的反应。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氨、HD、干冰均为化合物②漂白粉、盐酸、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④碘酒、淀粉溶液、豆浆均为胶体⑤Na2O2、Na2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B 解析①中的HD为单质;④中的碘酒是单质碘的酒精溶液,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⑤中Na2O2是钠的氧化物。 4.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用“地沟油”纯化生产“生物燃油”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Mg2+→Mg(OH)2→MgCl2→Mg,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NaCl→NaHCO3→Na2CO3,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地沟油”纯化是分馏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石墨与C60的结构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正确。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B 解析A项,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B项,硅胶作干燥剂是吸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B项符合题意;C项,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D项,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时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 6.(2018·四川眉山一中高三月考)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II)(Word版 含详细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化学真题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2018全国卷Ⅱ-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A. 碳酸钠溶液因碳酸根水解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餐具的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A正确; 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 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 D. 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而胃液中有盐酸,所以碳酸钡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可用硫酸钡,D错误。 【考点】碳酸盐的水解;漂白粉的用途;氢氧化铝的两性;胃酸的成分;碳酸盐的溶解性。考点紧靠教材。 [2018全国卷Ⅱ-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 【解析】A.雾的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质是固体颗粒,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A正确; B.依示意图知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正确; C. 依示意图知NH3是生成硫酸铵、硝酸铵的反应物,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 D. 氮肥会释放出氨气,而NH3参与形成雾霾中无机颗粒物,故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D正确。【考点】依题中信息(转化关系示意图)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催化剂的概念。 [2018全国卷Ⅱ-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2018年江苏化学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 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Ca 40 Cu 64 Ag 108 I 127 Ba 13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 CO 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 CO 2含量上升的是 A .光合作用 C .化石燃料的燃烧 2 .用化学用语表示 NH 3+ HCI^=NH 4C I 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n-N-H I C . NH 3的结构式: H 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 Na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 SiO 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 . 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 CaO 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绝密★启用前 Fe 56 B .自然降雨 D .碳酸盐的沉积 8 A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7O B . HCl 的电子式: ' D . Cl -的结构示意图:

2016高考化学一轮考点集锦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4.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5.难易规律 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 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命题方向】 题型: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 典例1在下列反应过程中,有3mol电子转移的是() A.1mol钠与水反应B.27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C.22.4L氧气(标准状况)与足量镁反应D.1.5molNaO与足量水反应22分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 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C、金属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NaO与足量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2O═2NaOH+H↑,反应转移2mol电子,lmol钠与水反应,转移1mol电2Na+2HA、解答:22子,故A错误;

最新2020-2021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专项突破练(一)

专项突破练(一) 学考第29题 (一)表格分析型 1.(2017·杭州市萧山区命题比赛试卷)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均匀的粉末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不同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40 mL 1 mol·L -1 的FeCl 3溶液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请计算: (1)实验④的滤液中c (Fe 2+)=______________ mo l·L -1 。 (2)原粉末样品中n (Fe)∶n (Cu)=____________。 答案 (1)1.5 (2)1∶1 解析 (1)因为还原性Fe >Cu ,所以此混合物与FeCl 3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a.2Fe 3+ +Fe===3Fe 2+ b .2Fe 3+ +Cu===2Fe 2+ +Cu 2+ 实验④中FeCl 3完全与Fe 反应(此时Fe 应剩余) n (Fe 2+)=0.04×1×32 mol =0.06 mol c (Fe 2+)= 0.06 mol 0.04 L =1.5 mol·L -1 (2)从第②组数据可以看出,FeCl 3全部参与反应,假设只发生a 反应,则溶解Fe 的质量为m (Fe)=56×0.042 g =1.12 g,1.80 g -1.12 g =0.68 g 大于0.64 g ,所以也有一部分Cu 溶解,所 以0.64 g 全部为Cu ,设在1.80 g 样品中Cu 、Fe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 2Fe 3+ +Fe===3Fe 2+ 2y y 2Fe 3+ + Cu===2Fe 2+ +Cu 2+ 0.04-2y 0.02-y 依据Cu 守恒得0.02-y +0.64 64=x 即x +y =0.03

2020高考 化学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1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知识点13物质结构与性质 1、[2019全国Ⅱ]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 ?Sm?As?F?O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s与N同族。预测As的氢化物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其沸点比NH3的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______轨道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__________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g·cm?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111 ),则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22 MgCu微小晶2、[2019全国Ⅰ]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2 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A.[Ne] B.[Ne] C.[Ne] D.[Ne] H NCH CH NH)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2)乙二胺(2222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实验知识归纳

实验知识归纳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汽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汽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蒸汽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那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他们是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 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 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 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 Fe粉(Al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 用做出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 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出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l(OH)3。 10.纸上层析 五、常用的取除杂质的10种方法 1.欲除去苯中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 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 欲出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 欲出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 欲出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

2020-2021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专项突破练(一)

n (Fe 2+ )=0.04×1× mol =0.06 mol c (Fe 2+)=0.06 mol =1.5 mol·L -1 2 依据 Cu 守恒得 0.02-y + =x 专项突破练(一) 学考第 29 题 (一)表格分析型 1.(2017·杭州市萧山区命题比赛试卷)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均匀的粉末样品,为确定其组 成,某同学将不同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 40 mL 1 mol·L -1 的 FeCl 3 溶液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 所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m (粉末样品)/g m (反应后剩余固体)/g 0.90 1.80 0.64 3.60 2.48 7.20 6.08 请计算: (1)实验④的滤液中 c (Fe 2+)=______________ mol·L -1。 (2)原粉末样品中 n (Fe)∶n (Cu)=____________。 答案 (1)1.5 (2)1∶1 解析 (1)因为还原性 Fe >Cu ,所以此混合物与 FeCl 3 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a.2Fe 3++ Fe===3Fe 2+ b .2Fe 3++Cu===2Fe 2++Cu 2+ 实验④中 FeCl 3 完全与 Fe 反应(此时 Fe 应剩余) 3 2 0.04 L (2)从第②组数据可以看出,FeCl 3 全部参与反应,假设只发生 a 反应,则溶解 Fe 的质量为 m (Fe) 0.04 =56× g =1.12 g,1.80 g -1.12 g =0.68 g 大于 0.64 g ,所以也有一部分 Cu 溶解,所 以 0.64 g 全部为 Cu ,设在 1.80 g 样品中 Cu 、Fe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mol 、y mol 2Fe 3++Fe===3Fe 2+ 2y y 2Fe 3+ + Cu===2Fe 2++Cu 2+ 0.04-2y 0.02-y 0.64 64 即 x +y =0.0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