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ooper韧带,外科学下学期名词解释,大题汇总,

Cooper韧带,外科学下学期名词解释,大题汇总,

Cooper韧带,外科学下学期名词解释,大题汇总,

1.Cooper韧带:乳房腺叶间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

2.酒窝征:乳腺癌时,病变累及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即所谓酒窝征。

3.桔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淋巴液潴留,致乳房肿胀,使皮肤毛囊呈现小凹。

4.前哨淋巴结:指接受乳腺癌引流的第一枚淋巴结,可采用示踪剂显示后切除活检。

5.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将使局部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

6.开放性气胸:外界空气经胸壁伤口或软组织缺损处,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

7.纵隔扑动:开放性气胸,呼气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隔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

8.张力性气胸:气管支气管或肺损伤处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累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高压性气胸。

9.肺大疱:因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最后形成巨大的囊泡状改变。

10.Pancoast肿瘤:又称上叶顶部肺癌,可以侵入纵隔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组织。

11.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先天发育异常而未能自愈的在一组心脏病,其中以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法洛氏四联征常见。

12.艾森曼格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时,随着肺循环阻力的进行性增高,当肺动脉压力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呈现双向或右向左分流,病人可出现发绀,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最终导致右心衰竭死亡。

13.动脉导管未闭:婴儿出生后2个月内动脉导管闭合,成为动脉韧带,逾期不闭合者即成为动脉导管未闭,可分为管型、漏斗型和窗型。

14.法洛四联症:右室漏斗部或圆锥发育不全所致的一种具有特征性肺动脉狭窄和室间隔缺损的心脏畸形,主要包括四种解剖畸形: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

15.疝: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16.易复性疝: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的疝。17.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但不引起严重症状者。

18.嵌顿性疝:疝囊颈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称为嵌顿性疝,又称箍闭性疝。

19.绞窄性疝:嵌顿性疝发展致肠壁动脉血流障碍阶段。20.Richter疝:有时嵌顿疝的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系膜侧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肠腔并未完全梗阻,又称为肠管壁疝。

21.Littre疝:嵌顿的内容物是小肠憩室(通常是Meckel 憩室)。

22.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侧边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因此易发生疝,腹股沟真疝在此由后向前突出,故称直疝三角。

23.腹股沟直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24.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并可进入阴囊。

25.股疝: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26.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指以暂时的或简单的方式,不进一步增加过多损伤来控制腹部损伤,如出血和腹腔的污染等,使之不再进一步发展,从而有利于复苏和后期确定性手术的进行。

27.原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性病灶,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杆菌。

28.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有的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及十二指肠球部解剖结构不复存在,加上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速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

29.一点癌:早期胃癌时,癌灶小,仅在胃镜粘膜活检时诊断为癌,但切除后的胃标本虽经全粘膜取材未见癌组织,称为一点癌。

30.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无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

31.阑尾尖端指向:回肠前位、回肠后位、盲肠后位、盲肠前位、盲肠下侧位、盆位。

32.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的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时,则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的增高。临床上表现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吐、腹水等。

33.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胆囊动脉、右动脉、副右肝管在此区穿过,是胆道手术极易误伤区。

34.Glisson 纤维鞘: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被其共同包裹

35.第二肝门: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称第二肝门。

36.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37.Reynolds雷诺五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38.Mirrizzi 综合征: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及梗阻性黄疽。

39.急腹症: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诊断延误,治疗方针不当,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

40.雷诺综合征:小动脉阵发性痉挛,受累部位程序性出现苍白及发冷、青紫及疼痛、潮红后复原的典型症状。41.不显影结石:

42.肾自截:肾结核时,由于输尿管完全闭塞,含菌尿液不能排入膀胱,膀胱的结合炎症好转或痊愈,尿液检查菌体阴性。

43.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有时成角畸形不明显,仅表现为骨皮质劈裂,与青嫩树枝被折断时相似而得名。

44.骨骺分离:经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

45.骨筋膜室综合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46.缺血性肌挛缩:骨折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骨筋膜室综合症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可有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直接所致,典型畸形为爪形手和爪形足。

47.解剖复位:骨折断端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

48.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49.骨折延迟愈合: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所需的

时间,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称为骨折延迟愈合。

X线显示骨折端骨痂少,轻度脱钙,骨折线仍明显,但无

骨硬化表现。

50.骨折不愈合: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且

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仍达不到骨性愈合。X线显示骨折

端骨痂少,骨端分离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被致密硬化

的骨质所封闭,有假关节活动。

51.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3块以上,骨折线呈T型或

Y型。

52.Monteggia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可由来自背侧的直接暴力和手腕着地的简接暴力所致。

53.Galeazzi骨折:尺骨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可因直接打击暴力或间接传递暴力引起。

54.Allis征:平卧位双髋屈曲90度,双腿并拢对齐,患

侧膝关节低于健侧。

55.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小头

脱位,骨折远端向背侧尺侧移位,近侧向掌侧移位,形成

典型的银叉、枪刺样畸形。

56.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受伤后,腕部下垂,局部肿

胀,腕背侧皮下瘀斑,腕部活动受限。

57.桡骨远端关节面伴腕关节脱位baton骨折:桡骨远端

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腕背伸、前臂旋前位跌倒,手掌

着地,暴力通过腕骨传导,撞击桡骨关节背侧发生骨折,

腕关节也随之向背侧移位。

58.Dugas 征阳性:肩关节脱位,搭上卡不上,卡上搭不

上。

59.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又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主要是髋臼、股骨近端和关节囊等均存在发育上的缺陷而

致关节的不稳定,直至发展为髋关节脱位。

60.单足站立实验:单足站立是,如果站立侧髋关节脱位,

因臀中、小肌松弛,对侧骨盆不但不能抬起,反而下降。

61.骨肿瘤:凡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的肿

瘤,不论是原发性、继发性还是转移性肿瘤统称为骨肿瘤。

62.Codman三角:恶性骨肿瘤时,若骨膜被骨肿瘤顶起,

骨膜下产生新骨,呈现出三角形的骨膜反应阴影。

63.日光射线: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超出骨皮质范围,

同时血管随之而长入,肿瘤骨与反应骨沿放射血管方向沉

积,表现为“日光射线”形态。

64.“葱皮”现象,多见于尤文氏肉瘤,骨膜被骨肿瘤掀

起,呈阶段性,可形成同心圆或板层状排列的骨沉积,X

线表现为“葱皮”现象。

65.尤文肉瘤:是表现为各种不同程度神经外胚层分化的

圆形细胞肉瘤,以小圆细胞含糖原为特征。好发于儿童,

多见于长骨骨干、骨盆和肩胛骨。

66.皮牵引:借助胶布萜于伤肢皮肤上,利用肌肉在骨骼

上的附着点,牵引力传递到骨骼。

67.骨牵引:将不绣钢针穿入骨骼在的坚硬部位,通过牵

引钢针直接牵引骨骼。

68.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

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

症。

69.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边极其继发性改变,刺激

或压迫临近组织,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

70.断肢再植:对完全离断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采取清

创、血管吻合、骨骼固定、肌腱和神经修复等一系列外科

手术,将肢体再重新缝合回机体原位,加之各方面的综合

处理,使其完全存活并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

1.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2.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1、腹痛;2、腹胀;3、恶心、

呕吐;4、腹膜炎体征;5、其他

3.食管癌病理分型髓质型覃伞型溃疡型缩窄型(硬化

型)

4.胃的淋巴引流①腹腔淋巴结群,引流胃小弯上部淋巴液

②幽门上淋巴结群,引流胃小弯下部淋巴液③幽门下淋巴

结群,引流胃大弯右侧淋巴液④胰脾淋巴结群,引流胃大

弯上部淋巴液。

5.肠梗阻临床表现:腹痛,呕吐,腹胀和停止自肛门排气

排便。

6.急性阑尾炎的症状:腹痛胃肠道症状:可有厌食,恶

心,呕吐腹泻。全身症状:早期乏力,中毒症状,心率增

快,发热

7.肠套叠临床表现:腹痛,血便,腹部肿块,表现为突然

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病儿阵发哭闹不安,面色苍白,

出汗,伴有果酱样便,腹部检查可在腹部扪及腊肠型,表

面光滑,稍可活动,具有一定压痛的肿块,钡剂灌肠x线

检查呈杯口状阴影。

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表现腹痛,寒战高热,黄

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称为reynolds五联征

9.门静脉交通支: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直肠下端肛管交

通支、前腹壁交通支、腹膜后交通支。

10.骨折临床表现:a全身表现1、休克;2、发热;b局

部表现1、骨折的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骨折的特有体征①畸形②异常活动③骨檫音和骨檫感

1.甲亢的手术指征:①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②中度以

上的原发甲亢③腺体较大,伴有压迫体症状,或胸骨后甲

状腺肿等类型甲亢④抗甲状腺药物131I治疗后复发者或坚

持长期用药困难者⑤妊娠早期、中期的甲亢病人。禁忌症:

青少年患者,症状较轻者,老年病人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

不能耐受手术者。药物准备:①硫脲类药物待甲亢症状得

到基本控制(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加,脉率<90,

BMR<+20%)后,改服2周碘剂后手术②开始即用碘剂,

2~3周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后手术。

2.甲状腺危象:高热>39C、脉快>120/分,同时合并神经、

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谵妄、大汗、呕吐、

水泻,本病因甲状腺素释放过量引起的爆发性肾上腺素能

兴奋现象,可迅速发张至昏迷、虚脱、休克甚至死亡。

3.甲状腺危象治疗:1.肾上腺素阻滞剂:可选用利血平或

者普萘洛尔 2.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3.氢化可的松4.镇静剂

5.降温

6.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补充能量,吸氧

7.有心

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

4.乳房的淋巴液输出:①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

巴管流至腋窝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下淋巴结。部分乳房上

淋巴液可流向胸大小肌间淋巴结,直接到达锁骨下淋巴结。

通过锁骨下淋巴结后淋巴液继续流向锁骨上淋巴结②部分

乳房内侧的淋巴液通过肋间淋巴管流向胸骨旁淋巴结③两

侧乳房间皮下有交通淋巴管,一侧淋巴液可流向另一侧④

乳房深部淋巴网可沿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通向肝。

5.急性乳腺炎处理原则:消除感染、排空乳汁。脓肿形成

后,及时做脓肿切开引流。乳晕下脓肿沿乳晕边缘作弧形

切口,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脓

腔较大时在脓腔最低部另加切口作口对口引流。一般不停

止哺乳

6.炎性乳腺癌并不多见,特点是发展迅速、预后差,局部

皮肤可呈炎症样表现,开始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展到乳房

大部分皮肤,皮肤发红、水肿、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

高。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少见,恶性程度低,发展慢,乳头

有瘙痒烧灼感,以后出现乳头和乳晕皮肤变粗糙,糜烂如

湿疹样,进而形成溃疡,有时覆盖黄褐色鳞屑样痂皮,部

分可在乳晕去扪及肿块,较晚发生腋淋巴结转移。

7.乳癌根治术要求:将整个患病乳腺连同癌瘤周围至少

5cm宽的皮肤、乳腺周围脂肪及组织、胸肌和筋膜以及腋

窝和锁骨下所有脂肪组织和淋巴结整块切除,手术范围上

至锁骨,下至腹直肌前鞘上段,外至背阔肌前缘,内至胸

骨旁或中线。

8.腐蚀性食管灼伤的急诊处理:①简要采集病史,包括所

服腐蚀剂的种类、时间、浓度和量②迅速判断病人一般情

况,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状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建立静脉通道③尽早吞服植物油或蛋白水,保护食管胃粘

膜④积极处理并发症,包括喉头水肿休克、胃穿孔等⑤防

止食管狭窄,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减轻炎

症反应,疑有食管胃穿孔者禁用激素。

9.剖腹探查指征:①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

围扩大者②肠鸣音减少或消失,有明显腹胀者,腹部出现

固定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③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出

现口渴、烦躁、脉率转速、体温上升,白细胞计数上升者

④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⑤血压呈下降趋势⑥胃肠出血

者⑦腹腔诊断性穿刺,吸出气体、不凝血液或胃肠道内容

物、胆汁等⑧积极救治休克而情况不见好转或继续恶化者。

10.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有的控制胃排

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及十二指肠球部解剖结构不复存

在,加上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速所产

生的一系列综合征。①早期倾倒综合征:发生在进食后半

小时内,餐后高渗性食物快速进入肠道引起肠道分泌出大

量血管活性物质,加上渗透作用使细胞外液大量移入肠腔,

出现心悸、心动过速、出汗、无力、面色苍白等一过性血

容量不足表现,并有恶心呕吐、腹部绞痛等消化道症状②

晚期倾倒综合征:餐后2~4小时出现症状,表现为头昏、

苍白、冷汗、脉细弱甚至有昏厥等。由于胃排空过快,含

糖食物快速进入小肠,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继而出现反

应性低血糖综合征,亦称为反应性低血糖综合征。

11.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症严重并发症:急性穿孔、

大出血和瘢痕性幽门梗阻。经正规内科治疗无效或反复发

作。较大或有恶变可能的胃溃疡。复合性溃疡。

12.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适应证限于:①发生严重的并

发症,如急性穿孔、大出血和瘢痕性幽门梗阻。②内科治

疗无效,疼痛节律消失,多变为持续性疼痛,药物不能止

痛,影响身体营养状态,不能坚持工作。③X光钡剂检查

证实,溃疡较大,球部变形。④过去有穿孔史或反复多次

出血而溃疡仍呈活动性。

13.绞窄性肠梗阻表现:①腹痛发作急骤,起始即为持续

性剧烈疼痛,可出现腰背部痛,呕吐出现较早、剧烈而频

繁②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即可出现休克③有明显腹膜刺激

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④腹胀不对称,

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⑤呕吐物、胃肠减压

抽出液、肛门排除液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⑥

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无明显疗效⑦腹部X检查见孤立、突出

胀大的肠袢、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阴影。

14.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原则是:①术中尽可能取尽

结石;②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去除感染病灶;③术后保

持胆汁引流畅,预防胆石再发。

15.简述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1无症状胆囊结石,占

20~40%;2 有症状胆囊结石①经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表现:进食后右上腹及剑突下隐痛,饱胀,嗳气,呃逆等②

以胆绞痛为典型表现:进食后右腹绞痛,疼痛可放射到右

肩背部③Mirrizzi 综合征: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和

颈部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以及

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及梗阻性黄疽④胆囊积水:胆囊结石长

期嵌顿但未合并感染时,胆汁中胆色素被胆囊粘膜吸收,

并分泌粘液性物质而致。

16.简述行胆囊切除时,胆总管探查术的指征①有梗阻性

黄疸性,此次发作有明显黄疽者②手术中扪到胆总管内有

结石,蛔虫者③术中胆道适影显示有胆管结石者④术中发

现胆总管扩张,直径>1.0cm⑤术中胆总管穿刺抽出脓血者。

17.阑性炎的诊断①病史上多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特点②

症状以腹痛为主,多为持续性,疼痛程度与临床病理类型

有关③多伴有恶心,呕吐(反射性)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严重的可出现发热,寒战等感染中毒症状④体征上以麦氏

点周围固定压痛为最常见的重要体征,伴有腹膜刺激征提

示发展至化脓性阶段,其余叩诊,结肠充气征,腰大肌征,

闭孔肌征亦为辅助手段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中性

粒比例升高

18.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及其特点①急性单纯性阑尾

炎:属轻型或病变早期,病变只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阑

尾轻度肿胀,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②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胀明显,浆膜充血,表面有脓

性渗出物,病变深达肌层和浆膜的阑尾全层,腔内可积脓,

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可形成局限性腹膜炎③坏疽性及穿

孔性阑尾炎:属重型,阑尾管壁坏死,呈暗紫或发黑,腔

内积脓,压力高,可发生血运障碍,最后导致穿孔,感染

扩散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④阑尾炎周围脓肿:大网膜将坏

疽或穿孔的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肿块,属炎症

局限化的结果。

19.胃十二指肠的常见并发症:a术后早期并发症①术后

胃出血②胃排空障碍③胃壁缺血坏死、胃壁缺血坏死、吻

合口破裂或瘘④十二指肠残端破裂⑤术后梗阻:输人禅梗

阻、输出襟梗阻、吻合口梗阻。b远期并发症①碱性反流

性胃炎②倾倒综合征③溃疡复发④营养性并发症⑤迷走神

经切断术后腹泻⑥残胃癌,胃溃疡病人行胃大部切除术后

5年以上,残余胃发生的原发癌称残胃癌。

20.胃癌的常见转移方式:腹膜种植转移(女性病人胃癌

可形成卵巢转移性肿瘤,称Krukenberg 瘤)淋巴转移、

直接浸润、血行转移

21.胆总管分为四段:①十二指肠上段,经肝十二指肠韧

带右缘下行,肝动脉位于其左侧,门静脉位于两者后方,

胆总管探查和引流常在此②十二指肠后段,行经十二指肠

第一段后方,其后方为下腔静脉,左侧有门静脉和胃十二

指肠动脉③胰腺段,在胰头后方的胆管沟内或实质内下行

④十二指肠壁内段,行至十二指肠降部中段,斜行进入肠

管后内侧壁,长约1.5-2 cm. 80%-90%人的胆总管与主胰管

在肠壁内汇合,膨大形成胆胰壶腹,亦称乏特(Vater)壶腹。

壶腹周围有称Oddi括约肌。Oddi括约肌主要包括胆管括

约肌、胰管括约肌和壶腹括约肌括约肌主要包括胆管括约

肌、胰管括约肌和壶腹括约肌,它具有控制和调节胆总管

和胰管的排放,以及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重要作

用。

2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 诊断1多数病人有较长胆

道感染病史和急诊或择期胆道手术史。2雷诺五联征。b

治疗原则立即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当胆管内压降低后,

病人情况常常能暂时改善,有利于争取时间继续进一步治

疗。1.非手术治疗包括①维持有效的输液通道,尽快恢复

血容量②联合应用足量抗生素③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

碱失衡④对症治疗⑤药物治疗⑥以上治疗后病情仍未改

善,应在抗休克的同时行紧急胆道引流治疗。2.紧急胆管

减压引流只有使胆道压力降低,才有可能中止胆汁或细菌

向血液的反流,阻断病情的恶化。包括:①胆总管切开减压、

T管引流②ENBD③PTCD 3.后续治疗

23.尿三杯初始血尿:见于排尿始端,提示尿道、膀胱颈

出血;终末血尿:后尿道、膀胱颈部、膀胱三角区出血;全

程血尿: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或以上部位。

24.泌尿系统诱发因素:1、梗阻因素;2、机体抗病能力减

弱;3、医源性因素;4、女性尿道较短,容易导致上行感

染,经期、更年期、性交时更易发生。

25.急诊室开胸探查指征1穿透性损伤重度休克者2穿透

性胸伤濒死者,且高度怀疑存在急性心脏压塞。

26.急诊开胸探查手术1胸膜腔内进行性出血2心脏大血

管损伤3严重肺裂伤或气管支气管损伤4食管破裂5胸肌

损伤6胸壁大块缺损7胸内存留较大的异物。

27.腹部损伤实质器官或大血管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腹

腔内或腹膜后出血,包括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脉

搏微弱,血压不稳定,甚至休克。腹痛呈持续性,一般不

很剧烈,腹膜刺激症也不严重。空腔脏器破裂主要临床表

现是弥漫性腹膜炎。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便血呕血)

及稍后出现的全身性感染的表现外最为突出的是腹部有腹

膜刺激征,其程度因空腔器官内容物不同而异。

28.斜疝和直疝的区别:斜疝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经腹

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疝块呈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

状;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精索在疝囊后

方;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嵌顿机会较多。直疝多见

于老年,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疝块呈半圆形,基

底较宽;回纳后压住深环疝块仍可突出;精索在疝囊前外

方,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极少嵌顿。

29.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嵌顿性疝具备下列

情况者可先试行手术。1,嵌顿时间在3~4小时以内,局部

压痛不明显,也无腹部压痛或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证者;2,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尚未较窄坏死

者。除上述情况外,嵌顿性疝原则上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以防止疝内容物坏死并解除伴发的肠梗阻。绞窄性疝的内

容物已坏死,更需手术。手术中应注意:1,如嵌顿的肠袢

较多,应特别警惕逆行性嵌顿的可能。不仅要检查疝囊内

肠袢的活力,还应检查位于腹腔内的中间肠袢是否坏死。2,

切勿把活力可疑的肠管送回腹腔,意图侥幸。3,少数嵌顿

性和绞窄性疝,临手术因麻醉的作用疝内容物自行回纳腹

中,以致在手术中切开疝囊时无肠袢可见。4。,凡实行肠

切除吻合术的病人,因手术区污染,在高位结扎疝囊后,

一般不宜做疝修补术,以免因感染而致修补失败。

30.股疝:多发于中年经产妇,由于女性骨盆宽广、联合

肌腱及陷窝韧带较薄弱,以致股管上口宽大松弛,多次妊

娠是腹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疝内容物常为小肠或大网膜,

疝块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因此股疝容易嵌

顿,而股环本身较小,周围又多坚韧的韧带,一且嵌顿,

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

31.胃溃疡手术指征:①包括抗HP措施在内的严格内科

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如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者②

发生溃疡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溃疡穿孔及溃疡穿透至

胃壁外者③溃疡巨大,直径大于2.5cm或高位溃病④胃十二

指肠复合性溃疡⑤溃疡不能除外恶变或已经恶变者。

32.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并发症:1.术后胃出血。2,胃排

空障碍。3,胃壁缺血坏死,吻合口破裂或瘘。4,十二指

肠残端破裂。5,术后梗阻,包括吻合口梗阻和输入襻,输

出襻梗阻

3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表现:多数病人有溃疡病

史,穿孔前数日溃疡病症状加剧。情绪波动过度疲劳刺激

性饮食或服用皮质激素药物等常为诱发因素。穿孔常在夜

间空腹或突然饱食后发生,表现为上腹部突然刀割样剧痛,

迅速波及全腹,疼痛难忍,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

血压下降等表现。常伴呕恶。尚有其他或见症。鉴别

诊断(1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阵

发性加剧,疼痛向右肩放射,伴畏寒发热。右上腹局部压

痛反跳疼,可触及肿大的胆囊,Murphy征阳性。胆囊坏疽

穿孔时有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但X线检查膈下无游离气体。

B超提示胆囊炎或胆囊结石。(2急性胰腺炎腹痛发作一

般不如溃疡急性穿孔者急骤,腹痛多位于上腹部偏左并向

肩部放射。腹痛有一个由轻转重的过程,肌紧张程度较轻。

血清、尿液和腹腔穿刺液淀粉酶明显升高。X线检查膈下

无游离气体,CT、B超提示胰腺肿胀。(3急性阑尾炎溃

疡穿孔后消化液沿右结肠旁沟流到右下腹,引起右下腹疼

和腹膜炎体征,可与急性阑尾炎相混。但阑尾炎一般症状

较轻,体征局限于右下腹,无腹壁板样强直,X线检查无

膈下游离气体。

34.肛管直肠环: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的下部、肛管

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邻近的部分肛提肌纤维共同组成的肌

环,绕过肛管和直肠分界处,在直肠指诊时可清楚扪及。

35.结肠癌临床表现: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表

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带血,脓或粘,2,腹

痛3,腹部肿块,4.肠梗阻症状5.全身症状:贫血,消瘦,

乏力低热等,晚期出现肝肿大,黄疸,浮肿,腹水,直

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病质等

36.27、骨折功能复位的标准①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

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

1cm,儿童在2cm以内③成角移位:下肢若向侧方移位,

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必须完全矫正;上肢骨折,前臂双

骨折要求对位、对线均好④长骨干横性骨折:骨折端对位

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达到对位3/4。

28、骨折临床愈合标准①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②局部

无异常活动③X线示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④

拆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物持续达1分钟;

下肢不扶拐平地连续步行1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

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37.骨纤维发育不良是一种自限性的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

的骨病。好发于青少年和中年,单发或多发。骨的髓腔内

有纤维骨,病灶内为稠密的纤维组织,排列紊乱无定向,

在纤维结缔组织内有化生的骨组织,呈纤维骨或编织骨。

病灶内有时可见黏液样变性、多核巨细胞和软骨岛,旧时

亦称骨纤维异样增生症。

38.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支配区及损伤手部的运动和感

觉功能分别由来自臂丛神经根-组成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

神经支配。手腕和手指屈伸活动的肌肉及其支配神经的分

支均位于前臂近端,手部外伤时所致的神经损伤主要表现

为手部感觉功能和手内在肌功能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正

中神经:拇短展肌麻痹所致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及目食指捏

无功能障碍,手掌桡侧半、拇、示、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掌

面,拇指指间关节和示中指及环指桡侧半近侧指间关节以

远背侧的感觉障碍。尺神经:骨间肌和蚓状肌麻痹所致环、

小指爪形手畸形,骨间肌和拇收肌麻痹所致的Froment征,

即示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示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

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及手部尺侧环指尺侧和小指掌背侧

感觉障碍。桡神经:腕部以下无运动支,仅表现为手背桡

侧及桡侧2个半手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近段的感觉障碍。

39.胫神经损伤:引起小腿后侧屈肌群及足底内在肌麻痹,

出现足跖屈、内收、内翻,足趾跖屈、外展和内收障碍,

小腿后侧、足背外侧、跟外侧和足底感觉障碍。

40.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易在腘部及腓骨小头处损伤,

导致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出现足背屈、外翻功能障碍,

足内翻下垂畸形。

41.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的鉴别脊柱结核儿童多见,30

岁以上发病率明显下降。疼痛为早期症状,休息后减轻劳

累后加重。脊柱肿瘤多见于老人,疼痛逐日加重,X线可

见骨破坏累计椎弓根,椎间隙高度正常,一般没有椎旁软

组织块影。

外科学-名词解释

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内,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正常.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缺水少于缺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血清钠浓度降低. 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因机体摄入水总量超过排出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加。 代谢性酸中毒: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 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引起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是因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减弱,致使体内产生的CO2不能充分排出,或CO2吸入过多而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血中PaCO2减低,引起低碳酸血症。 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有害因素侵袭后出现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广泛缺氧、代谢紊乱及器官功能障碍为共同特点的病理过程,是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既往被称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或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急性肾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在短时间内(几小时或几日)出现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创伤、感染等危重症时,因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所共有的综合征,是指因各种原因,如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减少,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kPa,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征。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 连枷胸:当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局部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胸壁内陷,呼气时软化胸壁外凸。胸壁软化区这种状态又称为连枷胸。 副癌综合征:是指与肺癌有关,但与肿瘤的压迫、转移以及肿瘤的治疗均无关系的一组内分泌、神经肌肉或代谢异常的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失去了对胃排空的控制,导致胃排空过速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 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滞,可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临床上病人表现为脾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称为门静脉高压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指累及周围血管的炎症性、阶段性、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好发于下肢血管。 骨筋膜室综合征: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即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腰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_3

神经病学Neurology 名词解释 ●缺损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刺激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刺激后引起的过度兴奋的表现。 ●释放症状:是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断联休克症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 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 ●Wallenberg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眼震;②病灶侧 软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征(单侧瞳孔缩小、眼裂变窄、眼球内陷、眼睑下垂,同侧额部无汗);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缺血。 ●闭锁综合征:即去传出状态,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表现为双侧中枢性瘫痪,只能以眼 球上下运动或瞬目示意,不能说话,双侧面瘫,四肢全瘫,但意识清醒,语言理解能力无障碍。 ●Weber综合征:又称大脑脚综合征,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表现为病灶侧除外直肌 和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四肢瘫痪。 ●Brown-Sequard综合征:即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 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Millard-Gubler综合征:即脑桥腹外侧综合征,主要累及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脊 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表现为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对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一个半综合征: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 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但可以外展。 ●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椎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 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损伤后可产生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轴突,是接受锥体系统、 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冲动的最后通路,是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通路,损伤可产生周围性瘫痪(迟缓性瘫痪)。 ●去皮质综合征:因双侧皮质广泛受损导致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留。表 现为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姿势呈去皮质状态(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伸直、足屈曲)。 ●真性球麻痹:即延髓麻痹,是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唇、腭、 舌和声带麻痹或肌肉无力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 ●假性球麻痹:是指当双侧皮质脊髓束损伤时出现的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 的现象。 ●Broca失语:即运动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 非流利,口语理解能力相对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Wernicke失语:即感觉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严重听理解 障碍,听觉正常,表达流利但难以理解,言语混乱,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晕厥: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

外科学考点-名词解释

外科学考点-名词解释

外科学考点名词解释 1.库欣反应(Cushing):当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血压升高(全身血管加压反应)、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即。 2.脑疝: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3.原发性脑损伤(Primary brain injury)指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发生的脑损伤主要有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下丘脑损伤。 4.脑震荡:①短暂的意识障碍②不超过半小时③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逆行性遗忘)④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肌张力降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⑤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检查无红细胞、CT检查颅

内无异常发现。 5.甲亢:由各种原因导致正常甲状腺素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引起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的总称. 6.突眼性甲状腺肿:指在甲状腺肿大的同时,出现功能亢进症状.病人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腺体肿大为弥漫性,两侧对称,常伴眼球突出. 7.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的严重合并症,与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主要表现为高热(>39℃),脉速(>120次/分),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谵妄,大汗,呕吐,水泻等. 8.Cooper韧带:乳腺的腺叶,小叶和腺泡间有结缔组织间隔,腺叶间还有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 9.酒窝症:乳腺癌累及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 10橘皮样改变:乳腺癌癌块继续增大,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 11反常呼吸运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将使局部

病理学名词解释(重点)

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细胞水肿: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和水的过多积聚;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肝、肾大会心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可位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由于其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故得名;主要见于风湿病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心衰细胞:慢性肺淤血时,若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其血红蛋白变为含铁血黄素,使痰呈褐色。这种巨噬细胞在左心衰竭的情况下出现。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蜂窝织炎:指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发生于皮下和内脏。 慢性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在0.5~2mm。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癌: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异型性:由于分化程度不同,导致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差异称异型性。 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 乳头状瘤:见于鳞状上皮、尿路上皮等被覆的部位,乳头状瘤呈外生性向体表或体腔面生长,形成指状或乳头状突起,也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常发生在鳞状上皮被覆的部位,如皮肤、口腔、阴道等处,大体上呈菜花状,可形成溃疡。 脂肪肉瘤:起源于脂肪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软组织深部、腹膜后等部位,较少从皮下脂肪层发生,多见于成人,多呈结节状或分叶状。 平滑肌肉瘤:多见于子宫,好发于中老年人…… 风湿小体:风湿病增生期病变,小体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物,周围有风湿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此小体为风湿病特征病变。绒毛心:见于风湿性心外膜炎,当心外膜腔内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不停冲动和牵拉而形成绒毛状,故得名。 肺肉质变:大叶性肺炎并发症。由于肺内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水解酶量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大量未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素即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故得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共同特点为肺实质和小气道受损,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等疾病。 肺气肿:指远于终末呼吸道(即肺腺泡)受损,管腔永久性膨大和含气量增多。 硅结节:硅肺的特征性病变,为境界清楚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直径3~5cm,色灰白,触之有沙砾感;由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形成,早期为细胞性结节,以后发展为纤维性结节、玻璃样结节。 燕麦细胞癌:属肺小细胞癌,癌细胞小,呈梭形或燕麦形,胞质少,似裸核,癌细胞呈弥漫分布或呈片状、条索状排列。 假小叶:指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肝细胞团。 早期胃癌:指癌组织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者;大体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

外科学名词解释(比较全).doc

外科学名词解释 1、腹外疝: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致。 2、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3、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无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 4、小胃癌:癌灶直径在10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微小胃癌:癌灶直径在5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一点癌:癌灶直径在1mm以下的早期胃癌。 6、麦氏点: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 7、肝蒂:包含有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 8、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干进入肝实质内,称为~。 9、Glisson纤维鞘: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被其共同包裹,称为~。 10、第二肝门: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称~。 11、第三肝门:肝的小部分血液经数支肝短静脉流入肝后方的下腔静脉,称~。 12、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 13、Mirizzi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反复的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胆道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 14、Charcot三联征:见于肝外胆管结石,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15、Reynolds五联征:见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16、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按病理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 17、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 18、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 19、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所产身的压力,正常成人为70-200mmh2o 20、肾自截:肾结核时,由于输尿管完全闭塞,含菌尿液不能排入膀胱,膀胱的结合炎症好转或痊愈,尿液检查菌体阴性。 21、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气胸裂口与胸膜腔形成活瓣,气体只能进入胸腔不能排除,随着气体的增多,患肺健肺均受压,形成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 22、 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小头脱位,骨折远端向背侧尺侧移位,近侧向掌侧移位,形成典型的银叉枪刺样畸形。 23、桔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淋巴液潴留,致乳房肿胀,使皮肤毛囊呈现小凹。 24、Dugas征阳性:肩关节脱位,搭上卡不上,卡上搭不上。 25、尿潴留: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排出。 26、颅内压增高:ICP持续超过200mmh2o 27、脑疝:是ICP增高的严重后果,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移位,压迫脑干、血管和脑神经,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租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 28、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29、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

病理学考试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0.1.01病理学(pathology) 0.1.02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 0.1.03病因学(etiology) 0.1.04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0.1.05病理变化(pathologic changes) 0.1.06尸体解剖(autopsy) 0.1.07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0.1.08细胞学(cytology) 0.1.09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0.1.10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 0.1.11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 0.1.1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0.1.13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 四、问答题 0.4.01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0.4.02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 0.4.03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 答案 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0.1.01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0.1.02①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③研究病变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及临床表现;④研究病因学和发病学。 0.1.03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的一门科学。 0.1.04①即发病学;②在原始病因和发生条件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过程。 0.1.05①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②疾病过程中脏器和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0.1.06①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②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③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0.1.07①患者机体的病变组织;②组织获取方法: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③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疾病。 0.1.08①病理检查方法;②黏膜或组织表面脱落或刮取的或深部穿刺所得的细胞;③诊断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 0.1.09①常用的研究技术;②体外条件下;③疾病(病变)的发生发展。 0.1.10①能与组织细胞某些化学成分特异结合的显色试剂;②病变组织细胞内的化学成分; ③认识形态和代谢改变;④疾病诊断。 0.1.11①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化学的结合;②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发生的机制。 0.1.12①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②未知抗原或抗体;③肿瘤病理诊断 0.1.13①DNA或RNA中碱基序列;②内源性基因的异常和外源性基因的存在;③生物性病原因子、遗传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个体基因的识别和诊断。

神经病学 名词解释大题 必备 必考

古茨曼综合症:Gertmann 为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脊髓压迫症:是一组椎管内或椎骨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脊髓受压综合症,随病变进展出现脊髓半切综合症和横贯性损害及椎管梗阻,脊神经根和血管不同程度受累 缺血半暗带:位于急性脑梗死灶周围,其仍存在侧支循环,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尚有大量可存活的脑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使脑功能改善,损伤仍然可逆,脑神经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 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症,可由脑退行性改变(AD,额颞叶变性等)引起,也可由其他原因(脑血管病,外伤,中毒等)导致。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叠性,刻板性的特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CT MRI)检查无责任病灶 脊髓休克:由于脊髓横贯性损害,出现损害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及尿潴留,一般持续2~4周 重症肌无力:MG 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 晕厥:是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的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可很快恢复 扳机点,触发点:患三叉神经痛时,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Jackson发作:异常运动从局部开始,沿大脑皮质运动区移动,临床表现抽搐自手指—腕部—前臂—肘—口角—面部逐渐发展 脊髓半切综合症:脊髓半侧损害,亚纶引起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再灌注损伤:脑血流的再通超过了再灌注时间窗,则脑损伤继续加剧 贝尔征:由于面神经瘫,眼轮匝肌无力,闭眼时双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见于面神经炎 意识障碍:中枢对刺激作出应答的能力减退或消退,包括觉醒度下降,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以及意识内容变化,表现为意识模糊,谵妄 开关现象:症状在突然缓解(开期)与加重(关期)之间波动,开期常伴异动症,与服药时间,血浆药物浓度无关,处理困难 肌无力危象: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需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口咽肌无力和呼吸肌乏力者易发生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症GBS临表:1、感染、接种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四肢对称性驰缓性瘫,呼吸肌麻痹3、未梢型感觉障碍,主观重于客观4、脑神经麻痹:常见双侧面神经瘫,其次是延髓麻痹5、自主神经症状:多汗、皮肤潮红、手足肿胀及营养障碍等6、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治疗:1血浆置换 2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3皮质类固醇 4抗生素 5辅助呼吸 6对症治疗并预防并发症 重症肌无力辅助检查:1血,尿,脑脊液检查正常,常规肌电图检查基本正常,神经传导速

外科(一)名词解释

外科(一)名词解释 总论 1.无菌术:是针对感染源所实施的一种预防保护措施。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管理制度。 2.灭菌法:是指用物理的方法,消灭与手术接触区或伤口接触物品上的一切活的微生物的方法。 3.消毒法:即抗菌法,是指应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4.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等比例丧失,血清钠可在正常范围内,细胞外液的渗 透压也维持正常,是外科给患者最易发生的一种缺水。 5.代谢性酸中毒:由于体内HCO3ˉ减少引起血ph低于7.35的酸碱失衡状态。 6.休克: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 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病征,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是其共同特征。 7.感染性休克:是由脓毒血症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又称为脓毒性休克。 8.暖休克:高动力型(高排低阻)休克,表现为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心排出量正常或增高,或者皮 肤比较温暖干燥,称~。 9.冷休克:低动力型(低排高阻)休克,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 和心排出量降低,患者皮肤湿冷,称~。 10.麻醉:是用药物或非药物,使患者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 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11.局部麻醉:暂时阻断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受这些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局部麻醉。 12.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或静脉,肌肉注入体内,使中枢神经受抑制,称~。 13.静脉麻醉:麻醉药经静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方法。 14.切口感染:是指清洁切口并发感染或有可能污染的切口出现了感染。 15.外壳感染:一般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介入性诊疗操作后并发的感染。条 件性(机会)感染:指平常为非致病或致病力低的病原菌,由于数量增多使毒性增大,或人体免疫力下降,乘机侵入而引起的感染。 16.疖:为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累及皮下组织,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17.痈:是邻近多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18.脓毒症:是由全身反应的表现,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19.脓毒综合征:当脓毒症合并有器官灌注不足表现,如低氧血症,乳酸酸中毒。少尿,急性甚至改变等, 则称为脓毒综合征。 20.菌血症:脓毒症时,如血培养阳性称~。 21.甲沟炎:指甲近侧(甲根)与皮肤紧密相联,皮肤沿指甲两侧向远端延伸,形成甲沟。指甲一侧或两侧 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称~或指甲周围脓肿。 22.脓毒症:是全身炎症反应的表现,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23.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并分泌外毒素而引起的急 性特异性感染 24.气性坏疽:也称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是由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特异性炎症。 25.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或器官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26.烧伤:是指由热力,光,电,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各种致伤因子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27.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原来细胞为主,仅含少量纤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再生修复 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复杂。 28.二期愈合: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和功能恢复,多见于损伤程度重,范围大, 坏死组织多,且常伴有感染而未经合理的早期处理的伤口或创面。 29.烧伤:是指由热力,光,电,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各种致伤因子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病理学名词解释、填空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凋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 细胞主动性死亡,其发生机制、生化特征及形态学变化都与细胞坏死不同。 2.交界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3.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心衰细胞,故 肺组织质地变硬,肉眼观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 4.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 湿细胞及伴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 5.软化灶: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6.假小叶: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 肝细胞团,为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7.大红肾(蚤咬肾):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双侧肾脏肿大,肾表面充血, 有的可见散在的粟粒大小的出血点。 8.脂肪变性: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常见于肝细胞。 9.结核瘤: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常位于肺上叶。 10.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是由趋化因子引起的。 11.鳞状细胞化生:非鳞状上皮细胞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转化为鳞状上皮,增强局部抵抗力。 12.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刺激时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13.早期肝癌: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 肝癌。 14.膨胀性生长:肿瘤生长推挤但不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的可形成纤 维包膜,多为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15.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为细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管壁增厚, 僵硬,官腔缩小。 16.Primary complex: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征,由原发病灶,淋巴管 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 17.Spotty necrosis:点状坏死,为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18.Granuloma:肉芽肿,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 节状病灶。 19.Nephrotic syndrome: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脂 血症。 20.Pseudoutubercle:假结核结节,血吸虫感染时形成的慢性虫卵结节,由坏死物质、类 上皮细胞及异物巨细胞等组成,形态上类似结核性肉芽肿,称为假结核结节。 21.红色梗死:常见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和组织结构疏松的器 官,并伴有严重淤血的基础上发生,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呈红色,故称出血性梗死,又称红色梗死。 22.渗出物:验证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 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叫做渗出,而这些渗出的成分称为渗出物。 23.肿瘤的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血道或体腔等途径,到达其他部 位继续生长,称为肿瘤的转移。 24.角化珠:在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中,镜下可在癌巢中央见层状角化物,称角化珠或爱 珠。 25.向心性肥大:高血压病时,左心室壁肥厚,心脏体积增大,但心腔扩大不明显。 26.脑软化:类似软化灶。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大题必考资料讲解

医学院的同学们子名词解释超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CT MRI)检查无责任病灶脊髓休克:由于脊髓横贯性损害,出现损害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及尿潴留,一般持续2~4周 古茨曼综合症:Gertmann 为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脊髓压迫症:是一组椎管内或椎骨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脊髓受压综合症,随病变进展出现脊髓半切综合症和横贯性损害及椎管梗阻,脊神经根和血管不同程度受累 缺血半暗带:位于急性脑梗死灶周围,其仍存在侧支循环,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尚有大量可存活的脑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使脑功能改善,损伤仍然可逆,脑神经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 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症,可由脑退行性改变(AD,额颞叶变性等)引起,也可由其他原因(脑血管病,外伤,中毒等)导致。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叠性,刻板性的特点 重症肌无力:MG 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 晕厥:是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的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可很快恢复 扳机点,触发点:患三叉神经痛时,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病理名词解释 1. 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体积的缩小,实质是细胞数减少,细胞体积缩小。 2. 肥大:实质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引起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3. 化生(metaplasia):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一种已分化的组织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 4. 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鳞状上皮。 5.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时,由于心肌血管分布的原因,造成心肌内不同部位缺氧程度不一,故脂肪变性程度不一样,重者呈黄色。轻者呈暗红色,两者相间排列,状似虎皮,称虎斑心。 6.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着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7. 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性,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HE染色切片中呈均质性红染。 8. 坏死: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质膜崩解,结构自溶,可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9. 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为灰白色或灰黄色比较结实的凝固体,称为凝固性坏死。 10. 液化性坏死:有些坏死组织被酶分解成液体状态,并可形成液体囊腔称为液化性坏死。 11. 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结核菌引起的坏死,由于组织分解较彻底,并含较多脂质,因此坏死组织微黄色,质软似奶酪,不易吸收。 12. 坏疽(gangrene):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称为坏疽。 13. 机化(organization):坏死物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由新生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的过程。 14. 凋亡(apoptosia):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不发生质膜崩解,结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15 . Mallory小体: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胞浆内的红染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 16 . 水变性: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的实质细胞胞浆。表现弥漫性细胞肿大,胞浆淡染,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成囊泡状。 17. 脂肪变性:脂肪组织外的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 18. 修复(repair):当组织细胞出现“损耗”时,机体进行吸收清除,并以实质细胞再生和(或)纤维结缔组织的方式加以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 19. 再生(regeneration):机体组织、细胞损伤后, 为修复“损耗”的实质细胞,而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增生加以修复的过程。 20. 不稳定细胞:细胞总在不断地增值,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再生能力强。 21. 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增殖现象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 22. 包裹:是一种不完全的机化。即在失活组织或异物不能完全被机化时,在其周围增生的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形成包膜,将其与正常组织隔离开。 23.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构成,并有少量炎细胞浸润的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肉眼呈鲜红色似嫩肉状。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整理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整理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整理 1. 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①轻微的刺激即引起强烈的感觉②因对触觉、痛觉的敏感性↑或感觉阈↓引起 2. 感觉过度(hyperpathia):①刺激阈↑与反应时间延长,刺激须达很强程度才有感觉,刺激后需经一潜伏期才能感到强烈、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②患者不能辨明刺激的部位、性质与强度③可感刺激点向四周扩散并有“后作用”,即持续一段时间后才消失。 3. 感觉异常(paresthesia):①没有外界刺激而发生的感觉异常②例如麻木感、蚁走感、触电感、针刺感等。 4. 放射痛(radiating pain):①神经根或神经感受病变刺激时,疼痛除出现在刺激部位外,尚沿该受累感觉神经扩散到其支配区②如后根受肿瘤压迫时引起的神经根痛,腰骶神经根受脱出的椎间盘压迫时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等。 5. 牵涉痛(referred pain):①内脏病变时同罹病内脏相当的脊髓节段所支配的体表部分也发生疼痛②如心绞痛时引起左胸及左上肢内侧疼痛等。

平侧向(同向)凝视就有困难;①一侧内侧纵束上行纤维受损,造成前核间眼肌麻痹。表现为双眼侧向(水平)注视时,同侧眼球可以外展(可伴有眼震),对侧眼球不能内收,但两眼内直肌的内聚运动正常②一侧内侧纵束下行纤维受损,造成后核间眼肌麻痹。表现为双眼侧向(水平)注视时,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可以内收。 11. 折刀样强直(clasp-knife rigidity):①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呈痉挛状态称为痉挛性瘫痪②体检可感觉肌张力类似“折刀”样改变,即在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较大,终末时突感减弱,也称折刀样强直④见于锥体束损害。12. 肌强直(rigidity):由于一个紧接一个连续运动冲动,干扰肌肉松弛,导致肌肉持续性的收缩。其中,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强表现为伸肌和屈肌都增强。 13. 铅管样强直(leadpipe rigidity):①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强是伸肌和屈肌俱增强②铅管样强直指在做被动运动检查时,增强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像弯曲软铅管样的感觉。 14. 齿轮样强直(cogwheel rigidity):①锥外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题库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题库 1.无菌术:在手术穿刺、插管、注射及换药过程中,就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无菌术十大原则:(1)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手套,不得接触背部、腰以下、肩以上部位。(2)不可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手术器械。(3)手术手套破损或污染,立即更换。(4)手术过程中,如手术人员调换位置,一人后退一步,背对背到达另一位置。(5)手术前、关闭切口前均要清点敷料、器械,以免遗漏。(6)切口边缘应以无菌纱布、手术巾覆盖,以免污染。(7)缝合前,需用70%酒精再次消毒皮肤。(8)切开空腔脏器,先用纱布保护周围组织,以免污染。(9)参观手术人员不可距离太近。(10)手术室不应开窗通风或使用电扇,以免扬起尘埃,污染空气。 2.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另有一小部分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做哟甚小。 4.等渗性缺水、急性缺水、混合性缺水:外科病人中最常见,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此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

压也可保持正常,但可造成细胞外液量的迅速减少。 5.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系指机体的摄入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 6.自体输血:是收集病人自身血液后需要时进行回输。既可以节约存库血,又可以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不需要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实验。 7.血浆增量剂:是经天然加工或合成技术制成的胶体溶液,可以代替血浆扩充血容量,分子量和胶体渗透压近似血浆蛋白,能在循环中保持适当浓度,不在体内积聚。如右旋糖酐。 8.休克:体内有效循环血量的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病征。代偿期: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早期有相应的代偿能力,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交感一肾上腺轴兴奋。皮肤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心率加快、呼吸变快、尿量减少脉压减小。抑制期:病人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苍白、发绀、自肢厥冷、脉搏摸不清、少尿或无尿、血压测不出,皮肤粘膜出血或GI出血(呕血、便血)提示DIC,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给予吸氧不能缓解,提示ARDS。 9.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用带有分光光度血氧计的改良式肺动脉导管,获得血标本进行混合静脉S-VO2,判断体内氧供与氧消耗的比例。 10.CVP,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循环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代

外科学简答题及名词解释(精)

简答题 1 什么是无菌术?无菌术的内容包括那些? 答: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 什么是等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此时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此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等;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感染、烧伤等。 3什么是低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②大创面慢性渗液;③应用排钠利尿剂时, 未注意补充钠盐;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水过多。 4什么是低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 3.5mmol/L。 常见病因:①长期进食不足;②钾从肾排出过多,如应用排钾的利尿药、肾小管性酸中毒等;③补液病人没有补钾或补钾不足;④钾从肾外途径丧失,如呕吐、肠瘘等;⑤钾向细胞内转移,如碱中毒、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时。 5 低钾血症时,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浓度的限制,输液中含钾量低于 40mmol/L;②输液速度的限制,输入钾量小于 20 mmol/h ;③休克病人应尽快恢复血容量,待尿量大于 40 ml/h后,再静脉补钾。 6什么是高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高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超过 5.5mmol/L。 常见病因:①进入体内的钾过多,如服用含钾药物、大量输入保存期较久的库血等;②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药等;③钾从细胞内移出,如溶血、酸中毒等。 7 高钾血症时如何治疗? 答:?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 ?降低血钾浓度。主要措施有:①促使钾进入细胞内,如输注碳酸氢钠溶液、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溶液等; ②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③透析疗法 ?对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等。 8 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见于腹泻、肠瘘、胆瘘等;②酸性物质产生过多,如休克、心搏骤停、糖尿病等; ③肾功能不全。 9代谢性碱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胃液丧失过多,如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②碱性物质摄入过多,如长期服用碱性药物、大量输注库存血等;③缺钾;④利尿剂的作用。 10 输血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①大量失血;②贫血或低蛋白血症;③重症感染;④凝血异常。 11 输血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病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一、名解 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构成,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而得名。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去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这种淤血和脂肪变的改变,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 原位癌:指限于上皮层内的癌,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常见于鳞状上皮或异性细胞被覆的部位。 肉芽肿:是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以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可分为异性肉芽肿和感染性肉芽肿。以肉芽肿形成为基本特点的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 细胞因子:主要是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也可来自内皮、上皮和结缔组织,细胞因子介入,调整其他细胞的功能,参与免疫反应。 桥接坏死: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或汇管区之间出现相互连接的肝细胞坏死带称为桥接坏死。 R-S细胞:霍奇金病的诊断性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双色或嗜酸性,核大,双核或多核,核内有一大而嗜酸性的核仁,周围有一透明空晕。

噬神经细胞现象:乙型脑炎增生的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神经元,这种现象被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 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类上皮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加上外围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典型者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肾病综合症: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性水肿、高脂血症和脂质尿为特征的综合症,病理基础为基地膜理化性质改变所致的通透性增高。 肺气肿:末梢肺组织因含气量过多伴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状态,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 新月体: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体积增大,增大呈多层并有巨噬细胞浸润,在肾球囊内形成新月体或环状体。早期为细胞性新月体,以后赠生的细胞之间发生纤维化。逐渐演变为纤维素性新月体和纤维性新月体。 粉刺癌:属于导管内癌,是乳腺癌,一半以上位于乳腺中央部位,切面可见扩张的导管内含灰黄色软膏样坏死物质,挤压时可由导管内溢出,状如皮肤粉刺,故称为粉刺癌。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导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并引起一系列继发性病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