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年审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2015年审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2015年审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2015年审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念

1、审计: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已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

2、审计种类:按审计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按审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审计和局部审计、综合审计与专题审计;按审计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事前审计和事后审计、期中审计和期末审计、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按审计地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就地审计、送达审计和远程网络审计;按审计动机不同,可以分为法定审计和任意审计。

按审计目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财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和经营审计。

3、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预期使用者”是用户,目的是改善信息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独立性和专业性是基础,鉴证结论是该业务的“产品”。

4、鉴证业务的类别:按照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所获取,可将鉴证业务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按照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可将鉴证业务分为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按照鉴证对象信息和保证程度不同,可将鉴证业务分为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

5、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为历史财务信息的合理保证鉴证业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为历史财务信息的有限保证鉴证业务,其他鉴证业务是指除了以上两种的鉴证业务。有限保证的其他鉴证业务的风险水平高于合理保证的其他鉴证业务的风险水平。

6、相关服务是指由注册会计师提供的、除了鉴证服务以外的其他服务,主要包括: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和代编业务

7、鉴证服务和相关服务的区别

(1)业务涉及的关系人不同。相关服务通常只涉及到两方关系挺热闹,即客户和提供相关服务的注会;而鉴证业务通常涉及到三方关系人,即责任方、预期使用者和提供鉴证业务的注会。

(2)业务关注的焦点不用。相关服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信息的生成、编制或者对如何利用信息作出决策或提出建议;而鉴证业务关注的焦点是适当保证和提高鉴证对象信息的质量,通常不涉及信息的利用。

(3)工作结果不同。相关服务的工作结果不对信息提供可信性的保证;而鉴证业务的工作结果是注会以书面形式提出结论,该结论对鉴证对象信息提供某种程度的可信性保证。

(4)独立性不同。相关服务通常不对提供服务的注会提出独立性要求;而鉴证业务要求注会必须独立于鉴证业务中的其他两方。

8、审计的动因:权力分散的结果、客观条件的约束、复杂技术的约束、趋利动机的存在、调和矛盾的需要、降低风险的需要

9、审计基本假设(十二项)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可验证、信息重要性、审计主体独立性、审计主体胜任性、审计主体理性、内控相关性、风险可控性、认同一贯性、证据力差别、标准适当性假设。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

1、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独资制、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合伙制、股份有限公司制。

2、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不准个人设立独资会计师事务所,只批准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2010年7月21日要求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于2011年12月31日前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鼓励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于2011年12月31日前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

3、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要求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合伙人在执业过程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以及其他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结构:所长负责制和董事会领导下的主任会计师负责制。

5、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承接: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一个人的名义承办业务,而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审计报告除应由注册会计师本人签署外,还必须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并由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收费标准统一收费。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作用: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所应遵守的执业规范,包括业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执业准则的根本作用在于保证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为衡量和评价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提供了依据,从而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提高。

(2)有助于规范审计工作,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3)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

(4)有助于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正当权益,使得他们免受不公正的职责和控告

(5)有助于推动审计与见证理论的研究和现代审计人才的培养

2、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基本体系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其中鉴证业务准则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审计准则是整个执业准则体系中的核心。相关服务准则是注会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管理咨询等其他服务应遵守的职业规范。质量控制准则是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各类业务是应该遵守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包括44项、涉及审计业务的一般原则与责任、风险评估与应对、审计证据、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审计结论与报告、特殊领域审计6个方面。

4、问答题:业务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要求

(1)业务质量控制的目标:会计师事务所的目标是建立并保持质量控制制度,以合理保证:①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执业准则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定,②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合伙人出具适合情况的报告。

(2)业务质量控制的要求

业务质量控制的要求旨在使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实现本准则的目标。正确运用这些要求被预期可以为实现目标

提供充分的依据,但由于实际情况变化大,且无法预料,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是否存在特殊事项或情况,要求其建立除本准则要求以外的政策和程序,以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相关负责人员应该了解准则的全部内容以及应用指南,易理解其目标并恰当遵守其要求。

5、问答题:业务质量控制的要素: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并保持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包括针对以下要素而制定的政策和程序,这些政策和程序应当形成书面文件,并传达全体人员

(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和保持

(4)人力资源

(5)业务执行

(6)监控

6、业务执行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按照职业准则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业务,是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合伙人能够出具适当具体情况的报告。

(1)咨询

(2)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要求对特定业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以客观评价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以及在准备报告时得出的结论。之业务报告日(集团报告日)起对(组成部分)业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第四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1、职业特征与职业道德:职业特征是指用来描述或者标志一个职业或从事职业的人士在行为、目的或品质方面的特征。相对商业性投机来讲,具有4个方面的特征:①专业教育②职业自律③执业证书④社会责任。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执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2、《职业道德守则》的作用:①规定了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框架概念,从而为注会职业界提供有用的行为指南,②促使注会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等职业准则的要求提供专业服务,保证与提高服务质量,③加强注会对来自外界压力的抵抗力,避免注会在外界强制要求下发表不当意见,以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而使另一方受益,④向社会公众昭示注会应当达到的道德水准,提高社会公众对注会职业的依赖程度,⑤明确注会的职业责任,进而规范注会与客户、同行以及社会公众的关系,有利于维护注会的正当权益,使他们免受不正当的指责和控告。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①诚信、独立、客观与公正②专业胜任能力与应有的关注③保密④良好职业行为。

4、收费:①考虑因素:所需知识和技能、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各级别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时间和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②计算基础:每个专业人员适当的小时收费标准或日收费标准③注会不得收取与客户相关的介绍费或佣金④防范措施:预先就收费的基础与客户达成书面协议;向预期报告使用者披露注会执行的工作及收费基础;实施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由独立第三方复核注册会计师已执行的工作。

5、或有收费是指注册会计师的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标为条件。

第五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1、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见审计学第五版P71表)

2、过错行为:过错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违法行为所持有的心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注册会计师的过错主要有两类:过失和欺诈。

过失:注册会计师的过失,包括疏忽和懈怠。过失是其背离了法律和职业道德、执行准则对其提出的恪尽职守的义务,包括高度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跟胡过时的轻重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过失和重大过失。共同过失,对他人过失,受害方未能保持合理的谨慎因而蒙受损失。

欺诈: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明知财务报告及其他有关材料不真实,但是仍然故意作出虚假或失实的陈述,以达到欺骗他人的一种故意行为。

3、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①行政责任,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②民事责任,根据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具体包括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侵权民事责任;③刑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4、相关司法解释:①对“利害关系人”、“不实报告”的认定: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认定为注会规定的利害关系人;②关于诉讼当事人的列置: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作为共同被告(利害关系人未对被审计单位起诉而直接对会计师事务所起诉)、被审计单位作为共同被告(利害关系人拒不起诉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列为共同被告(分支机构被起诉)、出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出资人虚假出资或出资不实、抽逃出资);③归责原则和举证分配: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会计师事务所可不承担对利害关系人因不实报告而造成的损失;④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连带责任:明知故犯、串通一气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⑤过失责任与过失指引:四要件说,寄存在不实报告、注册会计师存在过失、利害关系人遭受损失,会计师事务所的过失和损害事实的之间的因果关系。

5、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原因: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专业胜任能力不够、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不了解、审计程序不妥、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所搜集的证据明显不足、未能将审计证据恰当地记录于工作底稿、对客户舞弊的研究与重视不够、审计欺诈的存在。

第六章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

1、审计目的: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影响其确立与变更的因素主要有社会需求的变化(根本因素)、审计能力的提高(制约作用)、社会环境的制约。

2、审计目的的演变:查错防弊—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查错防弊和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双重目的并重。

3、现阶段中国注会的总体目标:

①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舞弊或者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会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②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4、错报: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照使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

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差异。包括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导致的错报和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应当考虑会计估计是否合理,财报反映色信息是否相关、可靠、可比和可理解,财报是否作出充分披露。

5、问答题: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是什么、有什么关系)

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财务报表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编制的,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管理层作为会计工作的行为人,对编制报表负有直接责任。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已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以下三个方面的责任,是注会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构成了注会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①按照使用的财务报告框架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包括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②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使得编制的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③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框架的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涉及到①对发现错误和舞弊的责任。注会不对舞弊是否以实际发生作出法律意义上的判定,被审计单位的治理层和管理层对防止或发现舞弊负有主要责任。②对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责任。

两者之间的关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治理层的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相互替代、减轻或免除。管理层和治理层应当对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用过审计没有能够发现,也不能因为财务报表已经有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管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6、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管理层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管理层认定的三个层次:①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②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主要与资产负债表有关。账户余额的一般审计目标有: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③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各类交易和账户的认定正确是为列报正确打下必要的基础,财务报表还可能因被审计单位误解有关列报的规定或舞弊而产生错报,此外还可能因被审计单位没有遵守专门的披露要求而导致财务报表错报。包括: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

7、如何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①检查债务形成的相关原始凭证,如供应商发票、验收报告或入库单等,查找有无未及时入账的应付账款,确认应付账款期末余额的完整性。

②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关注其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合理。

③获取被审计单位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对账单,并将对账单和被审计单位财务记录之间的差异进行调节(如在途款项、在途商品、付款折扣、未记录的负债等),查找有无未入账的应付账款,确定应付账款金额的准确性。

④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付款项目,检查银行对账单及有关付款凭证(如银行汇款通知、供应商收据等),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查找有无未及时入账的应付账款。

⑤结合存货监盘程序,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日前后的存货入库资料(验收报告或入库单),检查是否有大额料到单未到的情况,确认相关负债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

8、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①接受业务委托(知己知彼、接受和保持客户)②计划审计工作(起点、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③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必要程序)④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控制测试是指测试控制运行

的有效性、实质性程序是指注会神队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⑤完成审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七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由以下3各部分构成:①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②其他信息:包括有关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信息、有关审计单位的内外部环境的其他信息等。只有以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为注会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③利用管理层专家的工作和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管理层的专家,是指在会计或审计以外的某一领域具有专长的个人或组织。

2、审计证据的种类:根据外在具体形态,可以划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根据对审计结论的支持程度,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根据证据来源,可以分为来自审计客户内部的证据、来自审计客户外部的证据;根据证据提供的逻辑证明,可以分为正面证据和反面证据;根据证明力大小,可以分为充分证明力、部分证明力和无证明力3种类型。

3、审计证据的特征①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少。②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③充分性和适当性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审计经验、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审计证据的质量是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恰当的5个因素。

4、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8个):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外部)函证(注会直接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不同的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额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5、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会对制订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相关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其目的在于作为注会得出实现总体目标的结论的基础,证明注会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

6、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使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审计程序;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可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涉外业务可同时使用外国文字。

7、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审计档案,并完成规整最终审计档案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其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审计业务中止日)后60天内。归档后修改不能删除原记录信息,只能增加新信息。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审计业务中止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第八章计划审计工作

1、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委托与受托关系、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拟出具审计报告的预期形式和内容等事项的书面协议。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促使双方遵守约定事项并加强合作,以保护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在审计实践中,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审计业务约定书可以增强会计师事务所与

委托人之间的了解,避免在审计目的、范围和双方责任方面产生误解;②可以作为被审计单位鉴定审计业务完成情况及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被审计单位约定义务履行情况的依据;③如果出现法律诉讼,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据以确定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双方应负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

2、具体审计计划:①为了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注会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风险评估程序应当包括下列方面:询问管理层以及被审计单位内部其他人员、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②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会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③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规定,注会针对审计业务需要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

3、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计划审计工作并非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4、审计重要性: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重要性水平可以视为财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能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临界点”,若超过“临界点”,就会影响使用者的判断,则这种错报漏报就应该被看做是重要的。)(取决于具体环境下对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判断)

5、重要性的确定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1)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应当考虑的因素

①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本情况;②审计目标;③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相互关系④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重要性是从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角度考虑的,因此,只要影响预期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因素,都可能对重要性水平产生影响)

(2)重要性的定量考虑和定性考虑

重要性定量考虑:重要性的数量即重要性水平,是针对错报的金额大小而言。确定多大的错报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是注会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

考虑因素:①财务报表的要素②对被审计单位而言。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报表项目③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及其所在行业④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所有权性质以及融资方式。

重要性定性考虑:在计划审计工作是确定的重要性,并不必然表示单独或汇总起来低于该金额的未更正错报一定被评价为不重大。注会在评价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时,不仅要考虑错报的金额大小,还要考虑错报的性质以及错报发生的特定环境。

6、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1)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通常来说,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的数量之间也存在方向关系。一般而言,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少。

(2)重要性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①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会需要对重要的错报金额作出判断。同时注会会根据作出的判断,确定风险评估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识别的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②在审计执行阶段,注会应当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7、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不包括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而注会错误地发表了财务报表含有重大错报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合理保证和审计风险互为补数,即合理保证与审计风险之和等于100%。审计风险与经营风险之所以密切相关,是因为经营风险与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密切相关。

8、审计风险模型

(1)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注会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①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它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与控制环境有段,与由舞弊引起的风险特别相关;②注会应当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和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此风险由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组成。

(2)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会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

(3)审计风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

9、审计风险与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1)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的额关系(反向):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2)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与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存在正向关系,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10、审计风险的应对

控制审计风险的总要求是:注会应当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额低水平。在审计风险模型中,重大错报风险是企业的风险,不受注会的控制,注会只能通过实施风险评估陈谷来正确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分别采取应对措施。

对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①向项目组强调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②分派更多有经验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工作③提供更多督导④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⑤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作出总体的修改。

对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通过控制检查风险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注会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并有效地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第九章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是指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舞弊或错误),从而为设计和实施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提供基础。

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须实施的程序,它对于注会合理运用七职业判断,有效实施审计程序,实现审计目标有重要意义:①有助于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并可帮助注会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其对重要性的判断是否适当或需要调整②有助于注会考虑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时候恰当及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否适当

③有助于注会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④有助于注会确定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⑤有助于注会设计和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⑥有助于评价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总之,职业判断贯穿深基地额过程,注会只有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有充分的了解,才有可能作出恰当的职业判断。

3、风险评估程序主要包括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其他审计程序和信息来源。

4、观察和检查程序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结果,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包括五个方面:①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②检查有关书面文件和记录③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④现场访问和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⑤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5、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六个方面:①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包括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②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包括经营活动、所有权和治理结构、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投资的类型、组织结构和筹资方式③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的运用,包括变更会计政策的原因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⑤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⑥被审计单位的内控。

6、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2)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

7、与审计相关的控制:包括被审计单位为实现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设计和实施的控制。注册会计师淫荡运用职业判断,考虑一项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针对评估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有关。运用职业判断应当考虑因素:①注会确定的重要性水平②被审计单位的性质③被审计单位的规模④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⑤法律法规的监管要求⑥作为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系统的性质和复杂性

8、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是指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对其内部控制了解的程度,包括评价控制点额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

(1)评价控制的设计

(2)评价控制设计的风险评估程度

①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②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③检查文件和报告④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

理过程(穿行测试)

9、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第十章风险应对

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5个)

①向项目组强调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②分派更多有经验或有特殊技能的

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工作③提供更多督导④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融入更多不可预见的因素⑤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作出总体的修改。

2、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及其总体应对措施对总体方案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记忆其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审计方案具有重大影响。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承兑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拟实施的进一步程序的总体审计方案包括实质性方案(控制测试与实时性程序结合使用)和综合性方案(以实质性程序为主),当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风险水平时,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审计方案往往更倾向于实质性方案。

3、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1)进一步审计程序:是相对风险评估程序而言的,是指注会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2)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而设计:注会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应当与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使审计程序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4、控制测试:是指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

在测试控制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①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相关时点是如何运行的②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③控制由谁或以何种方式运行。

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强调的是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的时点按照既定的设计得以一贯执行。

5、控制测试的要求:

①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时有效的(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通过实时控制测试而减少实施实质性程序)②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

5、控制测试的性质:控制测试所使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计划从控制测试获取的保证水平是决定控制测试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控制测试与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不同,但两者采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通常相同,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穿行测试,此外控制测试的程序还包括重新执行。

6、实质性程序:是指注会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时性分析程序。

7、实质性程序的要求:

(1)将财务报表与其所依据的会计记录进行核对或调节

(2)检查报表编制过程中作出的重大会计分录和其他分录的调整。

如果认为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注会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如果针对特别风险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注会应当使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8、实质性程序的性质:实质性程度的类型及其组合。基本类型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的审计程序,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实质性分析程序主要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用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第十一章抽样审计

1、抽样审计:是指注会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的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及时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三个特征)

2、抽样审计的种类:根据决策的依据不同,可以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根据所了解的总体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3、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考虑(认真看)

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可能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确定。

(1)抽样风险:注会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审计程序所得出的结论的风险。(样本结论与总体结论不同的风险)

包括影响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和影响审计效率的抽样风险。

①影响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中,注会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也就是抽样结果使注会对内部控制信赖过度的可能性;或注会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也称误受风险。减少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停止细节测试,最后导致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形成。

②影响审计效率的抽样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会推断的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也就是抽样结果使注会对内部控制信赖不足的可能性,或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也称误拒风险。增加不必要的审计程序,扩大细节测试,从而降低审计效率。

(2)非抽样风险:指注会由于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包括审计风险中不是由抽样导致的所有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误解了审计证据而没有发现偏差。包括以下情况:①选择的总体不适合测试目标②控制偏差或错报定义不恰当③审计程序不当④对审计发现的评价不当(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控制:注会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来降低抽样风险,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呈反向变动。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加强对业务的知道、监督和复核。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来防范、降低甚至消除非抽样风险。

第十二章审计报告

1、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审计报告是注会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按格式和措施的规范性分为规范性审计报告和特殊性审计报告;按是否增加解释说明的事项,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按使用目的分为公布目的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目的审计报告‘按详略程度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基本类型由五种:标准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签章: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最终复核和合伙人+负责项目的注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或其授权的副主任会计师+负责项目的注会签名盖章

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确定审计报告日期需确信以下两方面审计证据:(1)构成整套财报的所有报表(包括附注)已编制完成;(2)法律法规规定的被审计单位权力机构已经认可对其财务报表负责。

注会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通常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日期为同一天,或晚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日期。

2、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1)签发条件:①财务报表已经爱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使用的财务报告表制基础编制,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②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③没有必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

(2)合法性和公允性应当考虑的内容(审计学第五版P219)

3、非标准审计报告

(1)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一个段落:提及已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列报或披露的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报至关重要的事项)

(2)带其他事项段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一个段落:提及未来财务报表中恰当列报或披露的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责任或审计报告相关的事项)

(3)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在获取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之后,注会认为错报单独或累计起来对财报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注会无法充分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额基础,但认为未发现的错报对财报可能产生的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

(4)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注会认为财报没有再所有重大方面暗中使用的财报编制基础编制,未能实现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5)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注会不能就被审计单位财报整体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使用的财报编制基础编制,以及是否公允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典型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况有:①未能对存货进行监盘②未能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③未能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财报④内部控制制度季度混乱,会计记录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第十三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指公司接受订单,向顾客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并取得货款或劳务收入的过程。既影响利润表项目,又影响资产负债表项目。

2、主要业务活动

(1)销售业务活动:接受订单、赊销信用批准、供货与发运、开具账单、记录销售

(2)收款业务活动:收到现金(包括应收账款的收回)、将现金送存银行、记录收款

(3)销售调整业务: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折扣与折让、提取坏账准备、注销坏账

3、主要业务的凭证和账户

(1)原始凭证:顾客订单、销售单、装运凭证、销售发票、汇款通知书、贷项通知书、坏账审批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月末对账单、商品价目表

(2)记账凭证类: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3)序时账和明细账类: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收账款明细账、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销

售折扣与折让明细账

(4)总账类: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坏账准备、预收账款、应交税费、主营业务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4、内部控制要点:

(1)处理订单

(2)信用批准

(3)供货与发运

(4开具账单

(5)记录销售

5、控制测试

(1)记录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注会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凭证。可以取得对内审计单位销售和收款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了解。如果审计的事老客户,则上期的审计工作底稿是一种药的信息来源。注会应当把所了解到的情况作书面记录。

(2)测试控制制度与评价控制风险

注册会计师对某项认定的控制风险进行测试、评价时,必须遵循的步骤:①确认可能发生哪些错报②确认防止、发现或纠正这些错报需要设计哪些关键控制点③通过控制测试,获取这些关键控制点有效行的证据④评价所获取的证据⑤评价该项认定的控制风险

如果被审计单位销售预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不存在,或尽管存在但未得到执行,或者控制测试的工作量不能达到减少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则注会不应再继续实施控制测试,而直接进行实质性程序。

交易类别测试

6、销售交易实质性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注会在实施审计项目的细节测试前,一般都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应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识别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的交易或者账户余额②确定期望值③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④识别和调查异常数据⑤评估分析程序结果

7、销售交易的细节测试:(1)测试登记入账的销货业务是否真实(真实性,与发生认定有关),审计人员一般关心3种错误地可能性①未曾发货却已将销货业务登记入账(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几笔业务,追查有无发运凭证及其他佐证凭证)②销货业务重复入账(复核企业的防止重复编号而设置的有需要的销货交易记录清单加以确定)③想虚构的顾客发货,并作为销货业务登记入账(一般只有在登记销货的人员同时又兼有批准发货职能时才会发生)。

(2)测试已发生的销货业务是否均已等级入账(完整性、与完整性认定有关),对销货交易完整性目标的审计通常是从发货部门的档案中选取部分发运凭证,并追查有关销售发票副本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已测试货已发出票未开的情况。同时必须检查凭证编号是否连续已确认全部发运凭证均已归档。

真实性目标的审计和完整性目标的审计程序的顺序截然相反,前者是从明细账追查至原始凭证,即起点是明细账,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样本,追查至销售发票副本、发运凭证以及顾客订单;后者是从原始凭证追查至明细账,即起点是发运凭证,从发运凭证中选取样本,追查至销售发票副本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3)测试登机已入账的销货业务估价是否准确(估价,与计价与分摊认定有关)

销货业务的准确估计包括①按发货数量准确地开单②及时将账单上的数额准确地记入会计账簿。对于这两个方面,在每次审计中一般都进行实质性程序,以确保其准确无误。典型的实质性程序包括重新极端会计记录中的数据。

(4)测试登记入账的销货业务的分类是否正确(分类,与分类认定有关)

要区分现销还是赊销、不同种类的销货业务。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审核原始凭证来确定具体交易业务的类别是否准确,并以此与账簿的实际记录相比较。

(5)测试销货业务的记录是否及时

在执行估价实质性程序的同时,一般要将选取的发运凭证的日期与相应的销售发票存根、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应账款明细账上的日期进行比较。如有重大差异,就有可能存在销货跨期入账的错误。

(6)测试销货业务是否已正确记入明细账并准确汇总

应收账款明细账和主营业务明细账必须予以准确地加总并过入总账。

审计学复习题(带答案)_学生

审计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纠错防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 效益。(√) 2.在西方国家,民间审计早于国家设计和内部审计。(×) 3.对企业进行的现金审计、银行存款审计、利税审计等,都属 于专项审计。(×) 4.政府审计机关是依照宪法和审计条例规定建立的,实行的是 任意审计,承担着繁重的审计任务。(×) 5.与外部审计相比,业务范围的广泛性,是国内外内部审计的 共同特征。(√) 6.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审计人员并无制 约作用。(×) 7.法规的层次越高,其覆盖面就越小,具体适用性却越强。 (×) 8.凭证对于财务报表是间接证据,而对于账簿则是直接证据。 (√) 9.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编制的现金盘点表,是审计证据的实 物证据。(×) 10.审计工作底稿必须由审计人员、制表人签名盖章,并由审计 项目负责人审批核实,以明确各自的责任。(√)。 11.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越高。(×) 12.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根据公司的管 理权限,应经总经理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 备。(×) 13.风险导向审计不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而是评价企业的 生产经营等外部环境。(×) 14.审计人员应当选择各财务报表中最小的重要性水平作为财务 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审计计划应由( C )。 A.主任会计师编制 B.会计师事务所所长编制

C.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 D.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负责人编制 2.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 B)。 A.财务报表的金额和性质 B.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 C.账户或交易的金额和性质 D.审计收费的金额和性质 3.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A)。 A.审计风险就会增加 B.审计风险就会减少 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 D.控制风险就会减少 4.在秦汉时期,( C )制度日益完善。 A.监察 B.御史 C.上计 D.下计 5.在西方,最具代表性的政府审计机关隶属于( C)。 A.司法系统 B.行政系统 C.立法系统 D.司法系统 6.审计行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评价( C )。 A.剥削 B.统治 C.受托经济责任 D.经济利益 7.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C )。 A.经济评价 B.经济监察 C.经济监督 D.经济司法 8.在审计工作中,揭示审计对象的差错和弊端,属于审计的 ( A )。 A.制约性作用 B.促进性作用

审计学重点整理汇编

弟一早 CPA教材定义一一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 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特指注册会计 师财务报表审计) 三、三方尖系 ——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财务报表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 财务报表的信任程度。 注意: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某些情况下,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同一企业,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就是同一方 第二章

第二童 一、审计的总体目标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二、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一一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明确或隐含的表 达)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目标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程序一一具体检查错报的程序 三、认定 1?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尖的认定 (1)发生:(2)完整性:(3)准确性:(4)截止:(5)分类: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尖的认定 (1)存在:(2)权利和义务:(3)完整性:(4)计价和分摊: 3?与列报和披露相尖的认定 (1 )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2 )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 五、财务扌艮表审计的责任戈U分

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审计学》期末复习资料121220课件解析

一、论述题 1、如何理解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考核知识点: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受托责任是指经管他人财产者所负有的向财产所有者提交说明其行为过程的报告责任。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先生对受托责任的解释为:“受托责任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建立而发生的。委托关系可以由于通常的托付行为而建立,可以由于聘请而建立,可以由于任命而建立,可以由于民主选举而建立。委托关系建立之后,作为受托人,就要以最大的善意、最严格地按照委托人的意志来完成所托付的任务。这种责任叫受托责任。受托人在完成受托任务后,向委托人提出报告,经过委托人同意后,责任才能解除。” 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受托责任理论: (1)受托责任关系会涉及两个当事人,即委托人和受托人(或代理人)。委托人将资财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受托人接受了托付后即应承担托付责任。在现代社会中,受托责任关系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比如: ①政府的受托责任。政府的一切收支活动均应对人民负责,政府的受托责任与民主气氛极为相关,民主愈发达,政府受托责任的内容也愈丰富。人民要求,一切取之于民的,必须经济而有效地用之于民。 ②经营者的受托责任。经营者的受托责任是一种以“两权分离”为典型特征的受托责任,其范围日趋广泛。具体体现在:对国家,要认真执行法律,履行应尽义务;对投资者和债权人,应保证资产安全完整,合理利用资源,坚守信用,履行诺言;对劳动者,应坚持按劳分配,提供安全、优越的劳动环境,注重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对社会,要承担对消费者的责任,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 ③管理者的受托责任。组织内部的各级责任中心和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经营者也负有受托责任,这是一种以管理层次为特征的受托责任。因为各个责任中心都独立地使用企业的一部分资源,因而应承担相应责任。其承担的受托责任有:局部资源的安全有效运行;目标责任制的顺利完成;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2)受托人所承担的责任可依据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加以规范,即要有衡量受托责

审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审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审计证据 2、复算法 3、逆查法 4、详查法 5、审计工作底稿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PA对下列( D ) 的应收账款最应当使用积极式函证 A、账龄短且金额大 B、账龄短且金额小 C、账龄长且金额小 D、账龄长且金额大 2、在下列审计证据中,作为审计证据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基本证据的是( A ) A、书面证据 B、口头证据 C、实物证据 D、环境证据 3、注册会计师实施存货监盘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D ) A、查明客户是否漏盘某些重要的存货 B、鉴定存货的质量 C、了解盘点指示是否得到贯彻执行 D、获得存货是否实际存在的证据 4、下列关于口头证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口头证据本身一般不足以证明事情的真相 B、口头证据往往小就要得到其他相应证据的支持 C、注册会计师应把重要的口头证据尽快记录,必要时还应获得被询问者 的签名确认 D、口头证据比书面证据更易获取,更为及时,而越及时的证据越可靠, 故而口头证据一般比书面证据更可靠 5、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 A ) A、被审计单位律师关于被审计单位资产所有权的证明函件 B、银行对帐单 C、被审计单位开具的付款支票

D、被审计单位填制的收料单 6、为了确保企业有价证券的账实相符,应该建立定期的( C )制度。 A、内部审 B、对账核对 C、实地盘点 D、分析检查 7、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是( D ) A、检查 B、观察 C、计算 D、分析性复核 8、以下不属于分析性复核的是( C ) A、将本年的折旧费用金额与上年相比较 B、确定两年间销售收入的差额 C、将本年期初余额与上年期末余额相比较 D、将销售毛利率与行业水平相比较 9、应收帐款的函证时间最好安排在被审计年度的( C ) A、年中 B、年初 C、与资产负债表日临近的时间 D、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 10、注册会计师王惠决定对Z公司的应付账款实施函证程序,以下所列的各个函证对象中,( D )可能最恰当的。 A、重要的供货方 B、金额不大,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 C、金额较大的债权人 D、金额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审计过程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 ABC )。 A计划阶段 B实施审计阶段 C审计完成阶段 D期后事项审计阶段 2、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注册会计师可能发现( BCD )。 A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的错误 B闲置的固定资产 C增加的固定资产尚未作会计处理 D减少的固定资产尚未作会计处理 3、对内部控制制度最终的评价结果,根据可信赖程度的高低,可以分为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审计学原理》2008——200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 1、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护国家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审计的基本任务. 2、在西方民间审计发展的第二阶段,,审计对象由会计帐目扩大到______________,审计方法从_____________初步转向_____________,审计报告的使用人除企业股东外,还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 3、内部控制要素中的风险评估是企业对________________的相应风险的________________,是形成如何___________的基础. 4、《一般公认审计准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实施的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注册会计师可以办理的业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管理建议书的收件人是___________. 7、功能测试的目的是证实_______________的有效性. 8、___________的分析与控制工作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同时也贯穿于审计计划的始终. 9、审计业务约定书一般由______________起草、签署,由_______________确认。 10、可容忍误差越小,选取的样本量就应__________. 11、内部控制的初评在一般情况下只能是对____________在形式上_____________所做出的评价. 12、监盘后的存货属于____________证据. 13、审计人员在进行符合性测试之前,应根据对内部控制调查的结果进行_________。 14、在进行审计行政复审时,主要对________________复查。 15、________年_______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正式成立. 16、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范围受到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_______________的严重影响,不能取得证据,以致无法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时,应当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学 期末考试重点

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由审计执业准则体系(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两类构成。 2-我国审计执业准则(practicing standards)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三大部分。 3-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准则(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三大部分 4-鉴证业务包括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 5-鉴证业务要素包括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五要素。 6-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是指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 7-事务所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建立质量控制:(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4)人力资源;(5)业务执行;(6)监控 8-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包括:诚信、独立、客观、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职业行为 9-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规定,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1.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有损于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能够诚实公正行事,并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态度;2.形式上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避免出现重大的事实和情况,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但方在权衡这些事实和情况后,很可能推定会计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的诚信、客观或职业怀疑已经受到损害。10-职业道德概念框架是指解决职业道德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用以指导注册会计师:(1)识别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不利影响:(2)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3)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11-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包括:自身利益、自我评价、过度推介、密切关系和外在压力。 12-在具体工作中采取的防范措施:三个层次的防范: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防范具体业务层面的防范客户内部系统和程序中的防范 13-在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以下方面可能会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1)专业服务委托(2)利益冲突(3)应客户的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4)收费(5)礼品和招待 14-收费报价过低产生不利影响:在承接业务时,如果收费报价过低,可能导致难以按照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执行业务,从而对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原则产生不利影响,防范措施(1)在提供专业服务时,遵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使工作质量不受损害(2)客户了解专业服务的范围和收费基础 15-或有收费产生的不利影响:评价不利影响考虑的因素:(1)业务的性质(法律法规允许的业务除外)(2)可能的收费金额区间(3)确定收费的基础(4)是否由独立第三方复核交易和提供服务的结果防范措施(1)预先就收费的基础与客户达成书面协议(2)向预期的报告使用者披露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工作及收费的基础(3)实施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4)由独立第三方复核注册会计师已执行的工作 16-应客户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评价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如果第二次意见不是以前任注册会计师所获得的相同事实为基础,或依据的证据不充分,可能对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原则产生不利影响。不利影响存在与否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业务的具体情况,以及为提供第二次意见所能获得的所有相关事实及证据。防范措施:(1)征得客户同意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2)在与客户沟通中说明注册会计师发表专业意见的局限性(3)向前任注册会计师提供第二次意见的副本 17-无法消除或降低不利影响时的决策:如果利益冲突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并且采取防范措施无法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拒绝承接

审计学期末复习资料101223

审计学——刘建军——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35元 第1章概论 一、复习题 1. 怎样理解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P3-4 2. 简述审计关系的含义。P5; 3. 我国的政府审计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P5-8 4. 简述民间审计发展的起源和发展。P9-11 5. 为什么说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 P13-14 6. 为什么说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根本特征? P15-16 7. 审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相比较具有哪些优势? P15-16 8. 审计的定义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把握?P18 9. 审计与会计存在什么关系? 审计和会计都必须借助会计方法和会计技巧。 审计与会计的工作对象都是会计资料。 工作范围同样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同样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同样要求提高经济效益。 10. 我国审计组织体系是怎样构成的? P22-23 11. 政府审计机关的设置可分为哪几种模式? P23-24 12. 世界各国政府审计机关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隶属体制有哪几种? P24 13. 我国政府审计机关是怎样设置的? P24-25 14. 什么是民间审计?试述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定义P25,范围P26-27 15. 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怎样设置的?;P27-28 16. 什么是审计职能?简述其内容。P18 17. 审计按其内容怎样进行分类?各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19 18. 审计按其范围怎样进行分类?P20 19. 简述审计的其他分类。P20-22

第2章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 一、复习题 1. 何谓审计准则?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定义P31,作用P32 2. 为什么不能以审计师是否查清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错报或漏报为标准来衡量审计质量是否合格? P34 3.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是如何构成的?P33-34 4. 何谓审计质量控制?它有何意义? P34 5.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P34-38 6. 如何理解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之间的关系? P38 二、本章自测题 自测题见教材 自测题2—1答案 (1)审计组负责人及组内成员均缺乏计算机系统方面的专业技能存在缺陷。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委托具有必要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和时间的员工,按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准则的规定执行业务,以使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委派的项目组负责人A及其项目组其他人员均不具有甲公司审计工作需要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应该选派有专业能力的人员来承担该项工作。 (2)聘请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及的人参与审计工作不恰当。为鉴证客户提供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会产生自我评价对独立性的威胁。张先生是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工作的人员,如果参与审计工作对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属于是自己评价自己的设计成果。会产生自我评价对独立性的威胁。 (3)审计小组人员之间互相复核不恰当。复核人员应当是拥有适当的经验、专业胜任能力和责任感,因此,确定复核人员的原则是,由项目组内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的

《审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分析

1案例1 爱乐者协会每周一至五晚上在文化宫举办音乐会。音乐会开始前,协会的一名员工在入场处把门。协会的会员,出示会员卡后可以免费入场,非会员观众,只有当场支付30元,换取到一张式样统一的入场券后,才能入场。 每晚演出结束,这位把门的员工将收到的现金,交给协会的出纳。纳当面清点,将现金存放入保险柜。每周六上午,出纳和把门的员工一起将保险柜中存放的所有现金,送存银行,收到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作为每周登记账目的依据。 爱乐者协会的管理层认识到门票收入的内部控制需要改进,聘请您帮助出谋划策。 要求:指出门票收入现有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弱点,针对每项弱点,各提供一项改进建议。参考答案: 1.无法确定购票入场的非会员观众人数。2.无法确定把门的员工在收钱的同时,有没有出票。3.无法确定把门的员工是否将当晚的门票收入全部交给出纳。4.无法确定出纳在周六送存银行前不动用存放在保险箱的票款。5.将银行提供的存款证明作为每周登记账目的依据,缺乏核对手段。1.门票应当连续编号,并按照售票顺序依次出票。2.增加另外一名员工,专门负责收票(撕下票根)3.演出结束后,把门员填写收入报告单一式两份,收票员工将之与自已收到的门票数核对相符后签字,把门员工将门票款和其中地份收入报告单交给协会的会计人员。4.出纳被要求在演出结束的第二天上午就将票款送存银行。5.在票根,收入报告单以及银行的存款证明三者核对无误后,据此登记账目。 2.案例2 独城公司是一家从事食品批发、兼营食品零售的商业企业,上年出现了如下错误和舞弊行为: (1)货物发出后,为向顾客收款而开具的销售发票的销售价格不对,因为在进行计算机输入时,输人了错误的销售价格。 (2)有一笔购货发生了重复付款。在第一次付款3周后,独城公司收到供货商发货单的复印件,因而又付了一次款。 (3)仓库的员工将部分牛肉带回家。收到购入的牛肉后,仓库的员工将一小部分牛肉放入自己的手提袋,其余部分则放人公司的冷冻冰柜。然后,按照总共收到的数量而不是人库的实际数量填写人库单,送交财会部。 (4)在对零售商店的存货进行盘点时,某些柜组将一些商品的数量误记在另一些商品的名下,在盘点数量时也出现了错误。 (5)12月31日,公司有一批牛肉已经装车,但尚未发运,存货盘点时将它纳人了盘点范围。但是,发货单是12月31日填制的,因此,这批存货对应的销售也在上年确认了。 要求: (1)对每一个错误和舞弊行为,指出缺乏的一种或多种内部控制类型。 (2)对每一个错误和舞弊行为,指出没有达到的交易的相关审计目标。 (3)对每一个错误和舞弊行为,指出能克服它的一个控制措施。 解答: (1)缺乏独立稽核;影响的审计目标是“交易按正确的金额反映(计价)”;克服的控制措施如由两个人独立地对同一批商品进行盘点 (2)缺乏凭证与记录控制(第一次付款没有登记在相应的会计帐户中,没有在已经付过款的购货凭证上作记号),经济业务没有经过适当授权(付款应该取得有关负责人的批准,而有关负责人在批准是否付款时将审核发货单)。没有达到的审计目标是“记录的交易按正确的金额反映(计价)”克服的控制措施如及时登记会计帐户,付款时在购货凭证上作标记,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审计P8 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2.审计证据P58 指审计人员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3.审计准则(审计标准、执业准则)P24 是对审计业务中一般公认的惯例加以归纳并依据审计法律法规制定的、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是评价审计质量的依据,系审计法律法规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属审计实践中贯彻审计法律法规的操作性规范 4.内部控制P105 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5.审计风险P92 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却未能发现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6.审计报告P335 是审计人员根据有关规范的要求在对约定事项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7.审计工作底稿P69 指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8.期后事项P308 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生的事实 9.审计抽样P171 指审计人员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10.管理建议书P360 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或完成审计工作后,就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审结果提供建议的一种正式文件 11.重要性P86 指被审计单位对财务报表因错报或漏报造成的严重影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错报漏报足以改变任何一位理性投资者利用错报漏报财务报表作出的决策 12.信赖不足风险 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风险 13.信赖过度风险 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以信赖的风险 14.误受风险P178 也称β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或使审计人员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15.误拒风险 也称α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或使审计人员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审计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doc 13页)

审计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doc 13页)

审计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审计: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人员,根据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误,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页面协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穿行测试:是通过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来证实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评价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以及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依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的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信赖过度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信赖过渡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信赖不足风险。 误受风险: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天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误受风险。 误拒风险: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误拒风险。 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后发现的事实。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二、简答题: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有哪些特点?P29 (1)体现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2)体现了国际趋同的要求。(3)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4)体现了强化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要求。 2.简述审计分析程序的作用。P73 (1)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审计单位及其环境。(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3)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用以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3.确定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应考虑哪些因素?p77 (1)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2)已识别的重大错误风险。(3)在执行审计工作和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作出判断的范围。(4)已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5)

审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

《审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 班级: 学号:姓名:评阅人:成绩: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述关于错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错报包括误报和漏报 B.误报主要与管理当局的“存在或发生”认定有关 C.漏报主要与管理当局的“完整性”认定有关 D.错报主要与管理当局的“估价与分摊”认定有关 2.舞弊不包括( A ) A.编制会计报表时收集和处理数据出现错误 B.操纵、伪造或篡改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或相关凭证 C.在财务报表中不真实地表达或故意遗漏重要信息 D.故意误用会计政策 3.关于审计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消除的,所以注册会计师无法控制它 B.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未遵守独立审计准则而导致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C.审计风险只与会计报表的整体反映有关,与个别账户无直接关系

D.对审计风险的考虑贯穿于审计的整个过程 4.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设定审计程序来控制的风险是( C ) A.审计风险和控制风险 B.固有风险和审计风险 C.检查风险和审计风险 D.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 5.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缺陷的原因不包括(D ) A.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 B.内部控制的设计一般只是针对常规活动 C.存在执行人员的疏忽或有意串通舞弊导致内控失效 D.内部控制环境簿弱导致内部控制措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6.当代审计的主线是(D ) A.内部控制测试 B.实质性测试 C.内部控制评价 D.重大错报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 7.下述不属于必须执行的审计程序是( B )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B.控制测试 C.实质性测试 D.重大错漏报风险评估 8.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在哪个阶段进行( D )

审计的考试重点(doc 9页)

审计的考试重点(doc 9页)

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关系? 答:区别:(1)测试的具体对象和目的不同。符合性测试的具体对象是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其目的是揭示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实质性测试的对象是依靠这些制度生出的数据,其目的是评价这些数据的公允性。(2)测试的依据和时间不同。符合性测试主要以建立内部控制的原则为依据,可以在期中进行;实质性测试的依据是公认会计原则,主要在期末进行。(3)测试方法不同。两者都用抽样方法,但符合性测试用属性抽样方法,而实质性测试用变量抽样。 联系:符合性测试是实质性测试的基础,前者得出的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和符合程度如何,

决定着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符合性测试表明的内部控制的控制能力越强,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就越小。 固定资产的审计 1.A 【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对于建造在建工程,其土地使用权不进行结转还按照正常的期间进行摊销。 ?1.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审计工作底稿及其他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中有以下审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对某项在建厂房工程,建议将相关土地使用权一并转入该项在建工程核算 ?B.对某项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但已启用的在建工程,建议暂估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 ?C.对用流动资金借款建造的某项固定资产,不对计入到资本化的部分进行调整 ?D.对市场价格已经大幅下跌的某项固定资产,建议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2.C 【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如果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则应当按照公允

价值入账。 ?2.在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进行审计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L公司存在以下处理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甲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 ?B.具有商业实质时,当企业用生产的产品换入固定资产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 ?C.投资者投入的丙固定资产,按投资方原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D.接受捐赠的丁固定资产,以有关凭据上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一)在对M公司2006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L注册会计师负责有关期初余额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3.BCD 【解析】不能根据期末的存货余额倒推确认期初的存货余额,因为期末余额的确认是在期初余额的基础上确认的。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题目及答案复习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题目及答案复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审计学》结课考试复习要点试卷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0道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二、多项选择题(10道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三、判断题(10道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四、名词解释(5道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五、简答题(2道题,共计16分); 六、案例分析(1道题,19分)。 此部分要求重点掌握 一、案例分析 (一)M和N注册会计师于2012年12月10日至13日对甲公司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并在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了解和测试的事项,摘录如下: (1)采购部根据经批准的请购单发出订购单。货物运达后,验收部根据订购单的要求验收货物,并编制一式多联的未连续编号的验收单。仓库根据验收单验收货物,在验收单上签字后,将货物移入仓库。验收单一联交采购部登记采购明细账和编制付款凭单,付款凭单经批准后,月末交会计部。会计部根据只附验收单的付款凭单登记有关账簿。 (2)会计部审核付款凭单后,支付采购款项。甲公司授权会计部的经理签署支票,经理根据已适当批准的凭单,在确定支票收款人名称与凭单内容一致后签署支票,并在凭单上加盖“已支付”的印章。 解析:

(1)验收单未连续编号,不能保证所有的采购都已记录或不被重复记录。应建议甲公司对验收单进行连续编号。 (2)付款凭单未附订购单及供应商的发票等,会计部无法核对采购事项是否真实,登记有关账簿时金额或数量可能就会出现差错。应建议甲公司将订购单和发票等与付款凭单一起交会计部。 (3)会计部月末审核付款凭单后才付款,未能及时将材料采购和债务登账并按约定时间付款。应建议甲公司采购部及时将付款凭单交会计部,按约定时间付款。 (二)CPA在审计A公司2011年度会计报表时,A公司财务主管提出不必抽查2012年付款记账凭证来证实2009年的会计记录,其理由如下:(1)2011年度的有些发票因收到太迟,不能记入12月份的付款记账凭证,公司已经全部用转账分录入账;(2)年后由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了抽查;(3)公司愿意提供无漏记负债业务的说明书。 问题: 1. CPA在执行抽查未入账债务程序时,是否可以因客户已利用转账分录将2011年迟收发票入账的事实而改变原定程序 2. CPA抽查未入账债务是否因客户愿意提供无漏记债务说明书而受影响 3. CPA在抽查未入账债务的程序时可否因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而取消或减少 解析:

审计学案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审计案例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考试要求 《审计案例分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 本科) 限选课程, 是在专科《企业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原理》以及本科《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案例研究》等课程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审计理论层次和专业判断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 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并使审计理论研究与专业判断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据此,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 主要考核学生对审计的基本理论、现行法规的理解和案例分析能力。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 有关基本理论及案例分析能力的内容按”重点掌握、一般掌握”两个层次要求。 重点掌握: 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根据所给的条件, 综合处理解决本课程涉及的业务问题及案例分析。一般掌握: 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及现行审计制度与法规有所了解。 二、试题类型及结构 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 1) 判断并说明理由题: 考核对审计专业知识的分析判断能力。

判断题占全部试题的30%左右。 ( 2) 单项案例分析题: 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单项案例分析题占全部试题的30%左右。 ( 3) 综合案例分析题: 主要考核对国家财经法规和审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案例分析题中涉及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需要进行理论分析的则要注明相应的国家财经法规。综合案例分析题占全部试题的40%左右。 三、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参加学习小组活动和网上讨论等形式; 期末考试形式为开卷笔试。 四、答题时限 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期末考试必须带教材, 能够携带计算器等计算工具。 六、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题参考省电大”审计案例研究”在线学习平台”期末复习”栏目的”判断题及答案”里相关题目。

审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审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题型:以分析为主的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审计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题量:四道大题 三、主要考点: 1、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事项的判断 答:(p59)书上简答题第2题 2、报表重要项目的相关认定及对应的审计目标及审计程序:如营业收入、应收预收款项、应付预付款项、存货、营业成本、货币资金等 答:(p85) 3、审计方法:函证未收到回函的替代性程序,盘点存货、固定资产、现金时的注意事项,分析性程序的运用等 答:替代性程序是指实施常规程序和补充程序后仍无法达到审计目标时所实施的其他替代审计程序。(1)货币资金。在人民银行查询系统中查询企业所有的开户行,取得该账户的“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或“银行销户货记凭证”予以确认。而有的账户余额很小,也可以在分析账户的性质并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及记账凭证的基础上,如果能取得银行对账单的原件(盖银行业务公章),也可以确认余额的。(2)银行借款。从理论上讲,银行借款也是必须函证的,但是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健全并得到执行,也可以采用替代性测试。首先是取得银行货款卡,对被审计单位货款卡上显示的信息与账面记录核对,如有差异,再选择函证。如无差异,则取得所有借款及担保、保证合同,了解借款数额、借款用途、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期限、借款利率及保证条款。其次是检查借款凭证、还款凭证,与货款卡显示的信息及借款合同是否相符。再次是检查会计记录是否完整,有无未入账的负债。(3)应付账款。一是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及付款凭证和银行对账单,核实是否已支付;二是检查该笔业务的凭证资料,核实交易的真实性;三是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客户向被审计单位发过询证函或对账单,直接采用与账面记录核对,确实是一种好办法。 把实际的存货和资产进行实际的清查,和账面的对比,有没有少了的,多了的,就是看盈亏,不能账实相符的就要查明原因,落实责任。 4、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比较、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 答:注册会计师一般按照下列原则来确定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1.外部独立来源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比其他来源所获取的证据更可靠。

审计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最强的可能是(D) D.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2.有关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的下列表述中,注册会计师认同的是( B )。B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3.审计证据有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程度的说服力。下列哪个证据是最不具有说服力的证据类型?(D)(D)事先编号的销售发票。 4.下面哪一种是最不具有说服力的支持审计意见的文件?(B) (B)从比率和趋势得出的推论意见。 5.在注册会计师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中,专供注册会计师实施控制测试的审计程序有 ( D )。 D.重新执行 6.为证实W公司所记录的资产是否均由W公司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否均为W公司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注册会计师采用下列(B )程序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B.检查文件或记录 7.A注册会计师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如果发现有必要修改,如原审计工作底稿中列明的存货余额为200万元,现改为l20万元,其正确的做法是(C)。 C.对原记录的信息不予删除,在原工作底稿中增加新的注释的方式予以修改。 8.在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后,确定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为 200 万元,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为 100 万元,则 A 注册会计师应确定的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为(A)A .100 万元 9.在终结审计之前对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估水平,如与初步评估结论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D ) D. 考虑是否追加相应的审计程序 10.D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丁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审计银行存款时,D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D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下列程序中,属于控制测试程序的是(C)。 C.检查是否定期取得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1.C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丙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了解内部控制时,C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C注册会计师没有义务实施的程序是(A)。A.查找丙公司内部控制运行中的所有重大缺陷 12.在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价后,A注册会计师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低水平,则选择实质性测试程序的策略应为(C)。C. 以余额测试为主 13.在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初步评价后,A注册会计师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低水平,则实质性测试时间的策略应为(C)。 C. 以资产负债表日审计和资产负债表日后审计为主 14.在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时,如果决定以分析性复核和交易测试为主,并将审计程序的执行主要安排在期中进行,表明注册会计师(A)。 A. 决定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高水平

审计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审计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审计: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人员,根据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误,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页面协议。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穿行测试:是通过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来证实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评价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以及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依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的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信赖过度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信赖过渡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信赖不足风险。 误受风险: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天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误受风险。 误拒风险: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误拒风险。 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后发现的事实。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二、简答题: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有哪些特点?P29 (1)体现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2)体现了国际趋同的要求。(3)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4)体现了强化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要求。 2.简述审计分析程序的作用。P73 (1)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审计单位及其环境。(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3)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用以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3.确定工作底稿的格式、容和围应考虑哪些因素?p77 (1)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2)已识别的重大错误风险。(3)在执行审计工作和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作出判断的围。(4)已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5)已识别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围。(6)当从已执行审计工作或获取审计证据的记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