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_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_胡鞍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_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_胡鞍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_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_胡鞍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_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_胡鞍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胡鞍钢

周绍杰任皓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

必要举措。“十三五”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理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

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科学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政策外延做出清楚阐释,探讨经济新

常态下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同时更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

义。本文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现有基本国情的分析,给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

线图,提出只有在“五大政策支柱”的多重维度做好“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之路。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五大政策支柱;“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006﹚;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20121088000﹚

作者简介: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北京100084﹚;周绍杰,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教授;任皓,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性结构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明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

强总理在多种场合中,不断强调“供给侧改革”。

①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回答三个主要问题,即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从而逐步理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意义与政策内涵,尝试回答“十三五”时期我国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一、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找到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学理论来源。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767—1832﹚所倡导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是供给学派的最为重要的思想源泉。特别是①2015年11月17日,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

迈向中高端。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APEC 会议上再提“供给侧改革”,指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2016年第2期﹙第31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22016﹙Vol.31﹚DOI :10.13613/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3306613.html,ki.qhdz.002420 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2 16:38:50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3306613.html,/kcms/detail/11.3596.C.20160112.1638.006.html

他所提出的“萨伊定理”﹙Say s Law﹚,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关于供需关系的最为重要的表述。①萨伊定理所倡导的经济政策基本上以放任自由与不干预为特征,强调市场的绝对主体地位,这也是20世纪初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的经济政策。

然而,1929—193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使基于古典自由主义理念的经济政策受到严重挑战。不同于萨伊所强调的市场自动出清,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以需求管理为核心,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控制。在实践上,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通过一系列的以需求管理为特征的经济政策,有效地应对了美国经济危机。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

到了20世纪70年代,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滞涨”现象,使凯恩斯主义广受质疑,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被认为是造成“滞涨”的主要原因,自由主义经济学派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抑制了市场经济的活力,是造成“滞涨”的重要原因。由此,以蒙代尔和拉弗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供给学派﹙supply-sides economic﹚的观点重新得到重视,并成为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尤其是被冠以“里根经济学”的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包括支持市场自由竞争,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降低税收和公共开支,主张预算平衡;强调控制货币供应量应对通货膨胀一时间被广为讨论。总体而言,“里根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取得了成功。③但是,美国的财政赤字在里根政府时代持续恶化,财政赤字问题也成为里根任期内美国经济的常态,并一直延续到1990年代中期。与此同时,收入分配状况也有所恶化。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里根经济学”所依据的供给学派理论和我国当前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类似的政策目标,即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里根经济学”在政策目标与发展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

“里根经济学”的政策目标首要是抑制通货膨胀。④美国经济1970年代末出现的“滞涨”,在很大程度上与石油供给冲击导致的能源价格上升以及美国军事支出的膨胀有关,导致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而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小,⑤但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此外,尽管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放缓,但是仍旧保持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这与美国在1980年陷入负增长有很大不同,而这也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创造了客观条件。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与里根时代的美国经济也有很大的差异。1980年,美国城镇化率为73.74%,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3.57%,服务业就业比重为65.70%,这些指标都是发达经济体的典型标志。相比之下,我国2014年城镇化率为54.41%,服务业增加值在GDP的比重为胡鞍钢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①②③④⑤

萨伊定理在古典经济学以及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思想亦为之后的“一般均衡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的绝对有效性,认为市场可以自动出清,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包括:整顿金融体系,重塑银行信用系统,放弃金本位;通过政府对农产品的补贴,稳定农产品价格;通过“以工代赈”、兴修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完善社会保险体制,制定《社会保险法》以及与劳工保护相关的法案;改革行政机构,强调国家预算职能。

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从里根上任时﹙1981年﹚的10.35%下降到第一期任职结束﹙1985年﹚的3.55%,并在第二任期维持在温和的水平。经济增长率除了在1982年陷入负增长以外,1983—1989年期间总体上保持了3.5%以上的经济增长,总体情况好于1974—1980年期间的增长水平。

1973—1981年,美国经济进入到持续性高通胀时期,期间平均的通胀率达到9%,是大萧条之后,美国经济通胀率水平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时期。

例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从2012年开始至今一直维持在3%以下,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从2012年3月开始连续45个月出现通缩现象。

48.2%,就业比重为40.6%,收入水平仍旧处于中等收入阶段。

以上两点差别,决定了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手段,也必然不能照搬当年里根1980年代初实施的经济政策。“里根经济学”的政策手段突出的表现为减税﹙特别是针对富人阶层的减税﹚和放松管制,进而解决“滞涨”问题。①而我国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短期任务,也必须具有长期战略;既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又要组织好重点领域的歼灭战。从短期来看,要抓好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核心的五大战术任务;从长期来看,供给侧改革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特别是要转变发展理念,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总体而言,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里根政府进行基于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在政策背景、政策目标和手段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因此,我国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当理清理论上与实践中的误区,不能照搬美国的历史经验。经济病症不同,政策药方自然也不同,这也是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二、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必然要求。现阶段,以结构性产能过剩为特征的“供给失灵”是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十二五”以来,经济增速显著下降,表面上的原因是“需求不是”,实际上是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供给失灵”。一方面,以钢铁为代表的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居民的有效需求受供给侧制约不能得到满足,国内消费和国内生产之间的脱节现象日益明显。②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供给失灵”的问题,单纯的“扩大内需”政策必然会加剧长期的结构性调整难度。

事实上,“十二五”时期供给侧的结构性变化表现比较突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44.2%上升到2015年前三季度的51.6%,这也为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成了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与重要手段。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助力需求端结构调整必然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化解过剩产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这都是相对于需求端而言的。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脱离对需求端的认识,既不仅不能忽视需求侧的重要意义,还要满足需求端的变化,更要通过创新主动调整供给端达到引领需求端的目标,形成“供需平衡”的理想状态。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需求端的结构性变化远不及供给侧的变化。其中,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仅从2010年的47.2%仅仅微弱地下降到2014年的46.1%;居民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有所提高,从2010年的35.9%上升到2014年的37.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拉动作用非常有限。③如果供给侧的改革不彻底,必然降低需求侧的结构性变化。当前突出存在的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①②③1980年,美国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最高达70%,企业所得税率最高达46%。尽管里根时期,美国经济比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初明显好转,但是很多分析认为这一情况不能完全归功于里根的经济政策。

例如,出国旅游、海外购物、海外代购以及高档消费品的快速增长表明,国内消费品生产企业尚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消费品需求增长的趋势。

总体来看,在世界经济复苏整体乏力的条件下,外需对中国经济的净拉动效应相对减弱。从2015年前三季度的进出口数据来看,我国的进出口均呈现负增长,特别是进口总额同期下降15%﹙出口下降1.8%﹚。尽管贸易顺差扩大,但是这种贸易顺差的扩大是一种被动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进口减少而导致的顺差下降。

业成本过高、库存过多的状况,正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如果不能有效清除,不仅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也必然影响就业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进而影响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制约了长期的需求端的结构性转型。

第三,供给侧改革顺应了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预计到2030年达到70%左右,这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变化的根本推动力,也必将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从供给侧来讲,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劳动供给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伴随着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从需求端来看,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不仅在客观上产生规模巨大的投资需求,同时也因为城镇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而推动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城镇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将突出地体现为两个方面的长期变化:从需求端来看,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将不断上升,有望在2030年达到60%左右的水平﹙2014年为37.7%﹚,形成以消费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模式;从供给侧来看,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预计在2030年达到65%—70%的水平,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以产业提升促人口转移,以需求提升促产业发展的良好互动,这不仅是一个人口学的问题,同时也将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

第四,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从经济增长核算来讲,经济增长是资本积累﹙受储蓄率水平影响﹚、劳动力投入﹙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资本积累来看,我国从2007年以来长期维持了近50%的储蓄率,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可以预期,随着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储蓄率将会下降。然而,中国的总体储蓄率到2030年以前维持在35%以上的储蓄率仍旧是大概率事件,从国际比较来看,仍旧是高储蓄率水平。因此,中国的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仍旧可以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仍旧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持续的高投资率必然提高资本产出比率﹙资本存量/GDP﹚。根据我们的估算,目前我国的资本产出比率从2000年的2.0上升到2013年的3.8左右,反映了中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走向资本密集的特征。此外,该比率也反映了资本的效率,比率值越高,反映了资本的效率越低。因此,如何把高储蓄率转化为高增长率,关键在于投资的效率。尽管投资在短期内看属于需求端,但是它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属于供给侧,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市场的效率决定了储蓄是否能够转化为有效投资,进而促进有效供给。

从劳动力投入来看,人口老龄化也必将导致劳动力数量增长率的下降甚至为负。从2010年起,中国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人口红利”已经消失。①但是,从劳动力质量来看,我国的教育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2010—2014年期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8.75%提高至11.01%,提高了2.26个百分点,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3.72%提高至16.35%,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均明显超过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的幅度,显示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正进入了“教育红利期”,“教育红利”大大抵消了“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②然而,“教育红利”

胡鞍钢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①②劳动年龄人口﹙16—64岁﹚占总人口比例从2010年的74.5%下降至2014年的73.4%,下降1.1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明显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分别为76%与34%﹚,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01—2013年期间,中国普通本专科累计毕业生达到4647.5万人,研究生毕业数累计为369.8万人,累计学成回国留学人员为132.1万人;2000年全国大专以上人口为4571万人,到2012年达到13356万人,相当于2000年的2.92倍。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人力资本已经成为支持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发布的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的统计,中国的教育发展水平统计位居143个排名国家的第18位,位居中等收入国家的第一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是有条件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高新增资本的配置效率以及能否实现创新驱动型的增长模式,否则也将导致“教育红利”的浪费。此外,劳动就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部门转移也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因此,从储蓄率水平和劳动力数量在未来的变动趋势来看,单纯的依靠资本投入规模和劳动力数量增加的增长模式无法维持目前的中高速增长态势,而在未来要维持中高速经济增长速度,必须立足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方面,它取决于要素的配置效率的提高,充分发挥“教育红利”的潜在优势、提升资本投入的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两方面均属于供给侧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为释放“教育红利”和劳动力配置效率提供有利条件,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的增长水平。

三、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科学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另一方面要实施好“五大政策支柱”。

首先,要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1.核心目标是做“加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核心目标就是转变以往以投资需求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所谓“加法”,即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同时增加有效投资,积极探索各种类型的ppp模式,做好重大基础设施的高效投资,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扩大消费需求。做到更为动态的“供需平衡”。

2.首要目标是做“减法”。结构性产能过剩是我国经济的新常态,如何解决好产能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就成为首要目标。所谓“减法”,即通过资源合理配置,积极解决产能结构性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进一步减少阻碍经济主体活力的制度性因素以及政府对企业的不合理干预,发挥企业微观主体的能动性。以“减”促“加”,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有效供给。

3.创新目标是做“乘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创新的重要作用,长期来看,要构筑创新驱动增长模式。所谓“乘法”,即通过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创造创业、创新、创智的良好环境,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提高教育支出密度、研发支出密度、人力资本投资密度、环保投资密度、经济地理密度、基础设施密度等。此外,通过对外开放增强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放大乘数效应。构筑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做到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的双重增长。

4.保底目标是做“除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指导思想,这就需要避免各类发展风险。所谓“除法”,即通过以“十三五”规划为核心的宏观调控体系,有计划、多维度的避免金融风险、生态风险、环境风险、能源风险、资源风险等一系列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一方面避免走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老路”;另一方面避免走上资本主义“黑色”发展的“旧路”。

其次,实施“五大政策支柱”。

要做好“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就要坚持实施“五大政策支柱”。

1.稳定的宏观政策,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进一步实施减税政策,减少企业负担,构建新的地方财税体系,适当扩大地方财税来源。进一步推进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加入更多灵活性,一方面适应人民币加入SDR之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有效面对美元升值带来的汇率挑战,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为结构性改革构建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胡鞍钢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2.精准的产业政策,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从供给侧出发,精确的产业政策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行以技术进步与创新为主的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发挥我国资本积累与人才积累的双重优势,淘汰落后产能,完善产业结构,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服务业、特别是以金融服务业与制造服务业为代表的高度服务业发展,做到与工业体系的有机融合。

3.灵活的微观政策,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发展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为市场主体营造更为宽松的经营环境与投资环境,提高市场与企业的信心。对于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民营经济来说,进一步消除制度性壁垒,发挥民营经济在技术与资金方面的优势,创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

4.落实改革政策,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在不同的地区出台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政策,在做好全国统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方差异性。重点要强调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改革中不断做出调整,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从政策层面与落实层面不断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效果。引入第三方评价监督机制,以更为科学的方法评价改革实施情况。

5.托底的社会政策,守住民生底线。提高供给质量,一方面要求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这就要求提高基本教育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扩大消费需求,这就需要提高包括减贫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机制。从这两个方面说明,必须要做好社会政策的托底工作,保障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从民生建设出发,进一步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

四、结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党中央主动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性创新举措。旨在通过结构性改革,转变以往要素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本文通过对经济新常态下基本国情的分析,科学地评价了回答了为什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并就如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五大政策支柱”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的关系、战术目标与战略目标的关系、提升供给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宏观调控与简政放权的关系。只有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同时发力,打出一套改革的“组合拳”,才能更好地解决存在在我国经济中的长期结构性问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阶段,只有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给历史与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匡云)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点看法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点看法 按照区委的安排,有幸参加这次由区委组织部举办的培训班,听了区委卢忠于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专题讲座,进一步加深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根据培训要求,现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一点心得体会。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2015年11月3日,党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所谓供给侧,是相对需求侧而言。两者历来是平衡社会经济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需求决定供给、引导供给,而供给既满足需求、又创造新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社会产业、产品、生产要素等结构性问题而进行的改革,就是要聚焦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供给侧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要素的投入,由劳动、资本、土地、人才、管理等方面投入;另一方面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等决定。中央提出的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

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也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生产端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这将是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进行的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 为什么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消费、投资、出口的“三驾马车”为代表的需求侧因素分析法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理论工具。受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党中央以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基础,实施了一系列重要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沉着应对危机,经济继续保持高速稳定增长,这一系列的刺激措施都是在需求侧发力。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势看,虽然增速仍然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但是同比仍然逐年下滑,出口十年增速后见顶回落,资源成本特别是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持续走高,低成本优势不再,低端制造产业向非发达地区转移不可回避,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然而,从需求来看,在经济下行和消费增速降缓的情况下,国内消费者在海外疯狂扫货,跃境游高速增长,全球奢侈品消费领域中,中国人占据了将近半壁江山,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日本,国人边马桶盖、大米都往家里带,在新西兰、巴塞罗那,国人几乎将超市的奶粉买光。这一切都意味着,我国经济不仅只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中存在着产品供给与国人需求严重错配的问题。从供给来看,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不仅现在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

一、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得到基本解决。一些新的特点呈现出来。观察和分析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对策,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如图: 表中数据大体表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从产业变动的整体态势来看截止到2009年中国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但是其产值比重 仍明显大于第三产业。这表明,中国已从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的情况,并初步完善了机构合理化的任务。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 我国在“十五”以前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抑制通货膨胀、实现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任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出来。到了“十一五”后期这种矛盾已经非常严重。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也包括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还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都存在着极为不合理的状况。特别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程度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就是许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除了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点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行业以外,还有一些行业或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甚至于有的新兴产业也不例外。比如,新能源产业是我国亟待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过于看重新能源产业在金融危机下对即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一哄而上”。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18个省提出建设新能源基地,甚至有的把新能源当做支柱产业来发展。“一窝蜂”发展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为未来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设置障碍。 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十分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一直在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不懈的“斗争”,比如,差不多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做什么、为什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做什么、为什么 一、是什么 供给侧包含了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供给侧改革是指从要素市场发力,让资源从产能过剩的地方流向产能不足的地方;让要素从效率较低的部门流向效率较高的部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化,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 在全球经济剧烈变动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正经历深刻调整。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

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上升。 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近期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更深层的矛盾和问题则是供给体系的创新能力无法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生产能力闲置和过剩并存。这些问题不是周期性的、不是总量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体制性的。用扩张总需求的办法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必须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做什么 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有明确的理念;二是要有具体的任务。明确理念主要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具体任务主要是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一般来说,短期产出主要由需求总量决定,中长期产出主要由供给能力决定,因此,需求管理着眼于熨平短期波动;供给管理主要关注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从理论上分析,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引导供求关系的变动,使供给适应需求并且创造需求。如果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可能是存在某种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 因此,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取向是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具体包括: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佐军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热词,这是好事。 供给、需求、价格乃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就建立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组成。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期某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总供给可近似用总量生产函数来表示,由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决定。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 供给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生产要素投入,如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土地等资源投入、企业家才能投入、政府管理投入,分别对应着收入法计算的GDP中的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另一方面,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如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要素升级(即生产要素质的提升,与生产要素量的投入增加不同,包括技术进步、知识增长、人力资本提升等,创新驱动即是解决这些问题)“三大发动机”(其中制度变革又是根源性发动机)决定。 隐含在其中还有三个重要的供给侧因素:一是主体发展,包含劳动力或创业者、企业和企业家、投资者、政府管理者等主体素质的提

高,及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二是产业发展,含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长等);三是区域发展,包含区域创新、区域结构优化、区域新增长点的形成等。 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问题、消费结构问题、区域结构问题、要素投入结构问题、排放结构问题、增长动力结构问题、收入分配结构问题等。 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可以说,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 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避免几个误区和偏颇: 一是简单用西方供给学派的观点来理解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方供给学派主要强调减税、放松管制、反过度福利等,这确也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中国体制特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限于此,内容要丰富得多。 二是将供给侧与需求侧对立起来。以为转向供给侧就不要需求侧了,其实供给侧与需求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或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缺一不可,而且二者要尽可能对称和平衡,经济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过去多年来我们过于强调从需求侧进行政府调控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现在强调供给侧是对其进行修正,但过于偏向供给侧而忽视了需求侧,同样是一种偏颇。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下面哪位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 A.蒙代尔 B.拉弗 C.罗伯茨 D.凯恩斯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2.下面哪一项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A.去产能 B.去库存 C.去赤字 D.去杠杆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3.目前,我国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产业是()。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战略性新兴产业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4.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时间是()。 A.2014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17年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 A.三去一降一补 B.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扩大出口规模 D.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用户答案:[AB] 得分:0.00

2.未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的主要方针是()。 A.巩固 B.增强 C.提升 D.畅通 用户答案:[ABCD] 得分:1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良性循环。()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4.2018年,投资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但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增强。()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韩文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展望

韩文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展望 2012年04月13日13:53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压力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与日俱增的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被迫调整和自觉调整两种力量正在汇集,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倒逼机制和正逼机制。 (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 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人口红利持续衰减,劳动力供求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其中结构性矛盾逐步上升,就业难、用工荒并存现象长期化。随着廉价劳动力的减少、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民工工资的大幅提高,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退。从最低工资看,2011年北京、上海、深圳、河南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160元、1280元、1320元、1080元,比2005年分别提高100%、85.5%、91.3%、125%。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的数据,十多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近四倍,单位小时劳动成本由2000年的0.6美元增加至20l1年的2.9美元。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已由10年前的偏低转变为偏高,目前相当于泰国的1.5倍、菲律宾的2.5倍、印尼的3.5倍。 从土地价格看,2011年末,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水平

为3049元/平方米,是2005年末的2.4倍,其中,商业服务、住宅、工业地价分别比2005年上涨174%、267%、32.5%。 传统比较优势弱化的结果是,原有传统产业(特别是一般加工制造业)向综合成本低的内陆地区或周边国家转移。目前这一势头己相当明显,如重庆、安徽等地的许多产业是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过来。耐克等国际品牌逐步把制造工厂更多迁至越南等国。美国寇兹(Coach)公司宣布今后五年中国工厂的订单份额将由85%降至45%,日本无印良品(MUJI)公司计划三年内把中国合作工厂从229家减至86家。这种情况将驱使珠三角、长三角一些地方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否则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和经济减速。 (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空前提高。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一方面,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过去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环境问题也快速积累,并集中爆发出来。可以说,目前中国正进入各类环境与健康事件的高发期。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要求,消费结构升级相应地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公众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渐加强,公众对污染问题的敏感程度提高,环境危机较易演化成社会危机。同时,由于环境管理体系和信息公开制度日渐完备,特别是媒体监督报道力度加大,环境问题对公众心理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捷。近年来接连发生的一些环境事件,如大连PX项目,康菲渤海漏油事件,

用质量提升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日前正式对外发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年8个重点方面工作之一。 3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工,确保实现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总理强调,“施政之要贵在落实重在实干”。任务已经明确、分工已经明晰,对于全社会和相关部门来说,“贵在落实重在实干”是今年工作的指南和方针。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项重要工作是“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并明确要求要突出抓好3个方面: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由此不难看出,质量成为提升供给力和理顺供需关系的关键。一言以蔽之:要用质量提升助推供给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当前,我国供给的矛盾不是量不够,而是质不足。近几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内需增长后劲明显不足。与内需难堪局面恰好相反,我国消费者在境外疯狂扫货,说明我国消费者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

化,人们不再满足于低端产品,尤其中等以上收入人群对高质量的生活充满期待。而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应体系,没有及时跟上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消费结构。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质量的提升。只有优质的国内供给才能适应需求,而优质的供给来源于质量的提升。用质量提升助推供给侧改革,应当降低质量提升成本,要通过制度设计,加快结构调整,解决“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好”的问题,促进资源向高端产品流动,引导经济进入供给、就业、需求、创新互相促进、不断优化的良性循环,避免“供给老化”,可以利用税收手段引导质量发展,淘汰落后产能,防范过剩恶化。通过降成本、升质量,实现供求双方共赢共享,让经济发展处于“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想运行轨道上。 用质量提升助推供给侧改革,还应当发挥科技创新推动质量提升。生产力是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质量又是检验生产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质量的关联度更为紧密,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以科技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减少资源消耗,加快品牌培育;另一方面,要加大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基础科技投入力度,推动我国标准和国际标准接轨,提升质量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所得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的改革。所谓“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所谓“供给管理”是指针对供给侧问题而开展的管理。 广义供给是指所有能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起作用的“供给侧”(supply-side)因素或供给侧力量,包括经济活动主体(如企业和个人等)、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资源、企业家管理、政府管理等)、要素升级(如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信息化等)、结构变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制度变革(减管制、减垄断、减税收等)等。 供给侧改革(或供给管理政策)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供给侧改革强调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二是供给侧改革强调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需求管理政策更多强调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问题;三是供给侧改革强调制度的变革与完善,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短期的政策调整。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一则形成新主体,即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正确

发挥政府的作用;二则培育新动力,即通过全面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通过全面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则发展新产业,即一方面要尊重和顺应经济规律、市场规律,让市场及时出清,避免资源浪费,及时化解经济泡沫,避免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等。 编者:2015年11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等词很快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为何要推进供给侧改革?有何理论依据?如何避免推进中的误区?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解析。 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的改革。所谓“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所谓“供给管理”是指针对供给侧问题而开展的管理。本文并不严格区分以上四者,下面主要使用供给侧改革这个词。 供给、需求乃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就建立在这些概念基础之上。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

中国经济结构四大新特征

中国经济结构初显四大新特征 “三季度7.3%的GDP增速,确实比去年有回落。但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物价指数1~9月份同比上涨2.1%,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近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分析说,从这些指标来看,经济增速虽略有放缓,但国民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三期叠加压力不断加大情况下,经济实现平稳运行实属不易。” 同时,这位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认为更为不易的是,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开始出现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新趋势,“经济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在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开始集聚,新经济成长速度加快,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可以说,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预期比较强烈。”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经过多次大量的一线企业调研发现,目前中国经济在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四方面趋势性新特征。 增长支撑出现转换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上,第二产业增长13.7%;第三产业增长17.4%,三产投资增速高于二产3.7个百分点。 从趋势性方向观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三产的比重在继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速度快于工业,“这是继去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第一次超过工业以来,继续延续这样的趋势。” 不仅如此,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非常明显。 具体表现为,传统产业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上半年钢铁行业投资下降 8.4%,粗钢、有色金属、水泥产量增长分别放缓至3%、5.4%和3.6%。压缩过剩产能取得进展。与此相反,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前8个月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1%,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5%的整体增速。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成良好态势。新兴服务业继续领跑经济增长,1~8月,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6%,快递服务业业务量同比增长52.7%,信息消费增长18%。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也迅猛发展。 为卢中原尤为关注的,则是在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新增就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了,且远超预期目标。经济增长速度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7.8%和7.7%,连续两年低于8%,但城镇新增就业不降反增,不但均超过900万人,而且分别超出目标360万人和410万人之多。 “过去我们说保‘8’是为了保就业,但那是过去老的体制、结构、思路、观念了。”卢中原表示,新增就业比预期目标高出这么多,吸纳就业的显然不是第一和第二产业,而是第三产业。 在其看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表明服务业发展活跃,“非制造业PMI (采购经理指数)一直处于65%左右,即使在制造业下行的时候,服务业的PMI 也在50%~55%之间,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郑新立补充说,去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降低了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0.2个百分点,“如果保持这样的结构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特色教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因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尽管这种现象当时只出现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但它却是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解体的征兆。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历史纵横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导学1:鸦片战争后,英国如何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手工业者,英国的经济侵 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英国的经济侵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 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这是怎样的变化? 答:倾销商品(洋纱、洋布)、掠夺原料(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破产失业;破产成为流民乞丐、被 迫把农副产品投入市场、购买洋纱洋布、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导学2、根据上题分析的结论概括:(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有哪些? 答:洋纱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导学3、(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答: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物美价廉的洋货涌入、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产品、商品经济发展。 导学4、(3)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为什么是该地区? 答:中国东南沿海;由于受列强侵略早而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商品经济较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过渡:列强侵略是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自此,出现很多与“洋”有关的生活用品和政治事件:洋布、洋油、洋盒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 刘世锦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内容,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解决产能、行政性垄断行业、城乡发展、创新环境以及产业升级等五个问题;最后在文末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与“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驾马车;生产率 1.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相对需求侧改革的措施,供给侧改革更侧重于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更侧重于增强企业长期发展活力,更注重经济长期持续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不是扩张经济总量,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的要素生产率。这作为一条主线,是中国经济下一步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现阶段,政策着力点应放在加大供给侧调整力度上,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价格企稳,企业盈利能力恢复,进而实现转型再平衡。 目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企业盈利水平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核心指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低一点不是最大问题,关键是使企业盈利保持增长的状态。现在企业盈利是负增长,将来企

业盈利以后,就业就会增加,财政收入也会增加,企业风险就得到了控制。我曾说过,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就业可充分、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六可目标”,核心就是企业可盈利。这应该是经济转型的一个核心指标,也是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五中全会都已经讲了很多,宏观的部署也都有了,关键是要把文件变成实践、要落到实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上下联动”,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有基层视野。首先,顶层设计主要是管宏观方向,划出底线。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到底哪些措施比较有效,还是要让地方和基层企业有更大的空间来试验,通过试验才能找出切实管用的措施。这也是我国过去30多年改革最重要的一条经验。这条经验现在依然适用。 2.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何处入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减产能方面切实加大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对整个中国经济,大家普遍关注GDP增速放缓,其实最具挑战性的是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工业企业盈利负增长已经持续一年多时间,其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铁矿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业部门,产能过剩严重。PPI已连续40多个月负增长,这些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70%到80%。

第6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黄宇英 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难点: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 社会类型:从生产关系角度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生产力角度被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请根据已学知识,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传统经济结构 社会类型: 经济形式: 生产方式: 对外关系: 经济政策: 变动一: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1821-1850),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茶叶生丝 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 1845年8010 13220 1851年9919 23040 1853年10122 62896 根据材料一、二和课本知识,概括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1、 2、 3、 【题目】(2015·全国Ⅰ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题目】(2016·全国Ⅰ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课后测试

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66.67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补一降”是指( )。(6.67 分)A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需求 B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成本 C 去产能去库存去需求补短板降成本 D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需求降成本 正确答案:B ?2、下列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的是()。(6.67 分)A 创新 B 投资 C 出口 D 消费 正确答案:A ?3、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依据是()。(6.67 分)A 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B 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C 生产与消费互为动力源

D 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A ?4、()规划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替代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6.67 分) A 十四五 B 十三五 C 十二五 D 十一五 正确答案:B ?5、()能力不足是制约我们发展的最大短板。(6.67 分) 自主创新 B 金融调节 C 落实政策 D 法治建设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1、改革的逻辑包括的方面有()。(6.67 分) A 从局部重点到全面的改革 B 从易到难的改革 C 供给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改革的深化和攻坚 D 从国家到党的改革 正确答案:A B C

?2、我们现在的改革是包含()等方面的全面改革。(6.67 分)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生态 正确答案:A B C D ?3、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上下工夫,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67 分) A 巩固 B 增强 C 提升 D 畅通 正确答案:A B C D ?4、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确保(),共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6.67 分) A 宏观政策要稳 B 宏观政策要活 C 微观政策要活 D 微观政策要稳 正确答案:A C ?5、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的重点有()。(6.67 分)A 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B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体介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概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臵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 2016年1月2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2] 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才是结构性改革。[3] 一、改革背景 在计划经济时代,央企的生产力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自2003年后,央企生产力变革变得很缓慢,主要原因就是央企的体制与机制很陈旧。第一是央企的机制缺乏活力,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第二是政企不能分开,尤其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牢牢捆在一起;第三是央企的发展以扩张型为主,造成目前严重的产能

过剩;第四则是央企被内部人控制严重,腐败加重。国企改革应该从解决过剩产能入手。 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80%,产业的利润下降幅度最大,产能过剩很严重。截至2015年12月初,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这几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了70%—80%。 由于产能过剩的企业占据着大量人力、资金、土地资源,使得生产以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因此,势必要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僵尸企业”不退出,企业转型就不可能实现。 “僵尸企业”都普遍处于一种按兵不动的“熬”冬状态,或在等待来年形势转好,或想把这种情况拖下去移交给下任解决。而领导层则希望其能够腾“笼”换“鸟”,这其实是很困难的事。 供给侧要通过产业的调整,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率,来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通过结构性改革调整,应该对2016年经济的增长有一个乐观的预期。[1] 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提出的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建设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推进要素市场、国有企业、民营经济等领域的制度改革,有效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环境充满挑战,经济发展进入了特殊时期,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三期叠加”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挑战,也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机制、结构特征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命题的提出与经济发展背景环境具有较强的逻辑关联性。 1.经济增长接挡期标志着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减弱 在持续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呈现明显回落,2003-200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以后增速回落到7%左右。经济增速换挡有两方面原因:其一,由于国民经济总量规模持续增加所导致,即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基数不断变大,在传统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方式及产出水平下,即便是经济规模继续扩张,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出现下降。其二,由于中国基于低端要素投入的供给方式逐渐接近“顶峰”,经济持续増长动力减弱。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加深,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与世界经济运行中供需联系更加紧密,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底部环节的分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场”。国际市场的开拓使得中国经济依托劳动密集型、微利化、低技术含量的生产加工制造或组装等经济活动,实现了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高速成长。经过近数十年的持续制造业梯度供给,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以及经济发展方式逐渐被“固化”。但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要素成本大幅度上涨、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再加上印度、非洲和其他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逐步承接低端的全球分工,以及全球消费结构升级,均使得中国低端产品产能继续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基于低端要素投入的供给方式接近了“顶峰”,进入“瓶颈”状态,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减弱。 可见,中国经济增长换挡的根本原因是在传统供给方式、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下,经济增长难以维系,其内生动力减弱所致。尽管中国在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劳动力素质有所提升,技术进步也较明显,但这些变化还只是数量级的,而非真正的质变,供给质量和水平并未实质改善,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也相对有限。 2.结构调整阵痛期标志着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知识梳理(高三)

供给侧改革专题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 供给侧——供给方面,即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 需求侧——需求方面,即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理解: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联的两个方面,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有效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扩大总需求。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以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求改革现行的一些抑制供给的体制或政策,比如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繁琐的审批制度等。这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在目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正确处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就要在适度扩大的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供给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产能过剩等) 注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意义:六点 ①有利于实现“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②有利于改善供给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供需矛盾,实现供求平衡。 ④有利于创造新供给,增加新需求,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⑤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⑥有利于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 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 第一,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第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第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1)是什么 A.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去产能)【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 B.扩大有效供给(补短板)【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

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要点

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要点 Len 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要点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调整经济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驱动;全面开放。 一、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核心是调整支柱性产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是“退二进三”:两个传统支柱产业要转为一般性产业,即传统制造业与房地产业,现在传统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对策是去产能,房地产业过去一直保持20%的增长速度,而且引发的产业链条很长,存在主要问题是资产泡沫;三个产业将上升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制造业。 1、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个概念有两个关键词:战略、新兴。有两个特点明显:市场巨大;短期内技术能够突破。未来将成为趋势,具体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 2018年工作和改革要点是: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新兴产业统计;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2018年至少降低30%。 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和“互联网+”将是2018年改革的重点方向。 2、服务业 我国已经进入以服务业主导产业的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服务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消费服务业。包括餐饮与商贸、医疗与健康、养老消费服务、儿童消费服务、家政消费服务、信息消费服务等。中国目前特别缺乏养老消费服务。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文献综述视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3306613.html,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文献综述视角 作者:闫妍 来源:《中国市场》2017年第16期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各界人士、学者都对其进行了解读。文章从供给学派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经济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路径等几个方面对现阶段各学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进行了梳理,厘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科学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政策外延做出清楚阐释,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同时更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016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第一次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立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该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部分进行分析。“供给侧”是改革切入点,指针对需求而言管理的侧重点在供给 上;“结构性”是改革方式,说明供给要素管理有结构性的特点;“改革”才是核心命题,内在地体现出“转型是目标、创新是手段、改革是保障”的逻辑关系。 1国内外供给学派的发展 贾康、苏京春(2016)系统地阐述了自19世纪初开创的供给学派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从第一轮否定之否定的“萨伊定律—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到第二轮否定之否定的“供给学派—凯恩斯主义复辟—供给管理”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现阶段“供给侧”改革绝不是萨伊定律或里根经济学的复辟或套用,次贷危机之后提出的“供给管理”及在我国刚刚起步的“新供给经济学”,绝不是不切实际的偶然,而是遵循历史的长周期和发展逻辑,实质地构成了“供给侧”学派的理性回归。 车海刚(2016)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通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供给匮乏、物质短缺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从激活和释放供给侧的潜能开始的。贾康(2015)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是依靠供给端改革,在正确基本路线的指导下,从关于制度供给和结构调整的总“供给管理”角度,开创性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极大地释放了供给潜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