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2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选择题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等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此组题以时尚的绿色消费为切入点,考查了环境保护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答案:1.A 2.B

读“某农业类型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数码及其所表示的含义搭配正确的是()

A.①原料②肥料⑦饲料⑨废弃物⑩沼气渣

B.②肥料④饲料⑥燃料⑧肥料⑨沼气渣

C.①原料③肥料⑤燃料⑦饲料⑨废弃物

D.②肥料④饲料⑥燃料⑧原料⑩沼气渣

解析:图中代号所示为:①原料、②肥料、③原料、④饲料、⑤燃料、⑥燃料、⑦饲

料、⑧肥料、⑨废弃物、⑩沼气渣。

答案:A

4.图示农业类型的地理意义是()

A.不利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

B.把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联系

D.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解析:图示为生态农业,加强了工业与农业的联系,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合理

布局,最大限度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答案:D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中,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以下是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5~7题。

5.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用水增加耕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入境水流减少

B.耕地减少用水增加入境水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C.入境水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用水增加耕地减少

D.地下水位下降入境水流减少耕地减少用水增加

解析:根据联系图中“出山口径流减少”可知丙为“入境水流减少”,丁为“地下水

位下降”,综合分析甲为“耕地减少”,乙为“用水增加”。

答案:B

6.关于山地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说明森林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

B.生态系统恶化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

C.山区径流量减少,径流速度降低

D.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解析:①过程说明了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破坏,山区径流量减少,但流速增大;该地区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由于人口增长,为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而对土地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破坏地表植被,从而导致环境恶化。

答案:B

7.下列促使绿洲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B.营造防护林带

C.打坝建库D.改进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解析:打坝建库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而采取的工程措施。

答案:C

2009年6月12日,“衡水湿地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据此回答8~9题。8.下列对“湿地是生态平衡的‘调节器’”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

②湿地是“水资源调节器”,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湿地是“淡水贮存库”和“淡水净化器”,可净化水源

④湿地是巨大的贮碳库,对于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指其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是“水资源调节器”,是指其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

答案:A

9.河北省衡水市近期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河为脉,以湖为韵,以绿色生态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深度保护和科学利用湿地的路子。下列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中错误的是()

①充分利用湿地保护区的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增加捕捞船只数量

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湖区渔民粗放经营理念,培育观光农业、休闲渔业

③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空间,在湖泊上大量建设水上游乐园

④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注入力度,吸引大批的环保志愿者来保护湿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湿地,增加捕捞船只数量会使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

坏;大量建设水上游乐园会破坏湿地。

答案:B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读我国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

C.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收入,又能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D.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及污染物的低排放

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答案:A

11.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合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西藏B.海南C.广东D.河南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循环经济是以玉米种植为核心的,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河南省是玉米的主要种植区,其他三个省区玉米种植极少。

答案:D

(2009·江苏地理,17~18)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2~13题。

12.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

解析: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可能使城市交通压力依旧,甚至更大;在金融危机的大

背景下,汽车消费的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但新能源车的推广主旨不在于

此;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但在提高能源利用率

方面没有优越性。

答案:B

13.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析: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势必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可能引发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耕地压力,引起土地退化,在干旱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汽车数量、燃料使用量等相关,如果控制得当,未必会增加。

答案:B

14.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

苏州、徐州1990年~2006年耕地年递减率变化

(耕地年递减率为上年年底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年底耕地面积与上年年底耕地面积的比值的百分数)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1)读图比较1990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2)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

“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3)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两地“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

盾”,提出合理建议。

对苏州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徐州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读图分析,注意图中纵坐标是耕地年递减率,且都为正值。

(2)要从“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两个方面来分别比较。

GDP两地都在增加,但苏州增加幅度远高于徐州;“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都呈下降趋势,但徐州降幅大。

(3)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同时注意保护耕地;苏州要合理利用土地

资源,加强管理,降低每增加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要保护耕地,靠科技加快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

答案:(1)1990年至2006年两地耕地面积总体均呈减少的趋势;苏州耕地面积减少快,徐州耕地面积减少相对缓慢。

(2)苏州和徐州GDP都呈上升趋势,但苏州GDP始终高于徐州。

苏州和徐州“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徐州大于苏州。

(3)苏州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努力降低每增加

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徐州地区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的发展。15.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读下面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车用乙醇汽油是酒精(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这种新型燃料排放的CO2等废气明显减少。经过几年的试用,我国一些省市开始推广这种车用燃料。

材料二我国河南省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

(1)与传统的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优势?

(2)在河南省建立酒精厂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玉米转化为车用燃料酒精,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吉林省相比,河南省建立酒精厂的自然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材料一反映出,车用乙醇汽油排放废气少,

有利于环境保护;材料二的生产流程图中,展示了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废弃物处理方式,可以看出该生产模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循环经济。

答案:(1)资源利用率更高;废弃物排放少,减少环境污染

(2)河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原料充足意义: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业生产;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3)河南纬度低,气温高,在沼气发酵等环节上有优势

访问龙考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3632892.html, 免费下载此文档!

免费的高考试题库!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3632892.html,

选校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3632892.html,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吸收了传统化学化工.环境.物理.生物.材料和信息等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代表了化学化工科学理念的重大变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及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主要研究内容及发展现状和趋势等方面阐明了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当今时代,人类的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无论是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同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生产被人们提上了议事议程。 绿色化学简介: 名词解释: 按照美国《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杂志的定义,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而今天的绿色化学是指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它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给环境造成负担、避免排放有害物质.利用太阳能为目的的光触媒和氢能源的制造和储藏技术的开发,并考虑节能、节省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新化学婴儿”。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重要性: 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化学工业能否生产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甚至开发出不产生废物的工艺?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绿色化学给化学家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国际上对此很重视。1996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做出杰出成就的企业和科学家。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课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了解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与要求。 2.培养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3.重点:理解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理清线索】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梳理要点】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哪些? 要求树立一种新的观念——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1.各小组组织本组成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生成”中的疑问。 2.各小组通过下列活动探究问题,并以各种形式展示。

◆活动一 某中学一兴趣小组围绕淮河流域A市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为了收集相关资料,他们打开电脑,点击一个相关网站,获得了如下资料: 材料一淮河是我国七大水系之一。有句民谣唱得好:“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然而,这条曾养育了全流域两亿人民的“母乳”般旳河流,如今干流水质大部分处于直污染状态,191条支流中有一半水质明显下降,造成鱼虾大量死亡,农产品质量下降。 材料二在该网站上,A市市政府还列举了一些本市存在的问题,其中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尤为突出。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请分别从初中学生和企业经理的角度谈谈应该怎样做? 材料一说明了淮河的严重污染影响了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学生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保护水资源环境。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经理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要使用环保设施,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治理。 (2)结合材料二,就如何解决A市的问题,请你给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坚持保护资源的国策;提高公民保护资源的意识,合理开发资源。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分析,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偱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题(有详解)

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3题。 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及人口战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 B.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表现之一 C.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有关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完全消除文盲、半文盲 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解析:第1题,中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战略的深层次理解。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发展较快,但由于老龄化时间晚,因此程度并不高;人口众多是导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的根本原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减少文盲、半文盲人数,近期内完全消除尚存在困难。第3题,我国人口突出表现为增长过快,应首先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答案:1.C 2.B 3.B 4.影响我国人口战略实现的是( ) A.人口流动数量大,总量多 B.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大 C.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我国的人口基数过大,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等都会成为我国人口战略实现的因素。 答案:C 2012年12月20日上午,温州市发改委昨天通报了相关情况。从2013年1月1日起,市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每吨上调0.3元,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用水价格每吨上调0.35元。据此回答5~7题。 5.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最有可能发生水资源危机的城市是( ) A.东京B.伦敦

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 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但传统工业化以大量消耗资源、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以人为万物的主宰,以征服和掠夺自然为生存发展理念,导致了全球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发展同物理极限、社会极限的冲突,《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一度给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人类的发展并没有像期望的那样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大道。因此,创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和生态文明理论的建立,实现了人类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理论基础,开创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崭新模式。 一、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作用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深刻反思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力图转换思维、寻找新的发展模式的一个新的尝试,它对保护和发展环境资源、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有利于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相协调。 第一,可持续发展模式保证了资源在特定状况下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自然资源作为支撑,资源在很

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虽然在全球化时代,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市场从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获得自然资源 推动本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在资源环境问题全球化的今天,对资源的消耗意味着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可持续发展合理分配资源,维持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对人类的延续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和生态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资源的承载体,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天然、地绿、水净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为了经济增长而破坏生态环境,摧毁了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就成为毫无意义的数字游戏。可持续发展要求防止人类活动破坏自然环境,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加快生态恢复步伐,依法治理环境,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了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经济资本与生态资本并重,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经济的发展不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老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先破坏后恢复”,使原来主要依靠资源、物质的投入转向依靠知识、技术、信息、教育的投入,第一、二、三产业形成合理高效的比例关系,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兼顾了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 第四,可持续发展模式谋求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为公众提供一个可持续生存的社会条件。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在承认发展差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说课稿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四年制人教版教材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内容。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及科教兴国战略这部分内容,后面是第七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本框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学好这个框题可以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内容上: 对应《课程标准》的要求:“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人教版课程标准和初三学生的学情出发,在全面了解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二、说教学理念 (一)、设计理念 八年级学生已经通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学习,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学生的视野比以往较为宽广,获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和多元,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现实,看待问题的立场和观点趋于理性化和个性化,有时还容易极端化,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争取认同感方面显得更为迫切,基于以上学情,必须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只有不引起学生反感和拒绝的内容与活动,才能打动他们的心灵,才能激发其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众所周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平面结构式,而是立体交互式的,基于此我根据课标和教材的结构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我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亲自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思想意识,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发展思辩能力。 (三)、说学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观念的转变。我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设计了“ 了解案例、分析案例、热烈讨论、大胆设想、总结概括、” ,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初步懂得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要求,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培养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激发学生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世界环境日征文:深化绿色环保模式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深化绿色环保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某公司认清环保形势,树牢红线意识,切实增强抓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积极推崇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断深化“绿色厂区”建设,逐步升级为“管理手段创新、节能减排显著、资源循环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的新模式,跨步走在生态文明、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列。 以低碳办公、绿色生活、绿色厂区为主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看板、LED大屏等宣传载体,向广大职工宣传节能环保标语、小知识、小常识和节能环保成果等,集中宣传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进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绩,宣传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涌现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形成关注低碳经济的浓厚氛围,号召全体职工、各级管理人员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增强职工的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呼吁人人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选择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做到绿色生活、绿色工作。 以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为主线,以强化环保基础管理、环保监测监控、责任监督考核等多项措施,不断深化环保精细化管理,提升环保工作水平。重点深入开展“技能减排”、“修旧利废”“节能环保对标”和“环境风险预控”等活动,强化现场节能环保指标和工作任务考核,突出工业废气烟尘、生产污水、危险固废排放管理,重点强化对各项污染源的跟踪管控,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推进公司生产经

营持续、稳健发展。 严格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高环保风险预警防控能力。加强环境风险管控,重新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修订评审,并组织培训和演练,增强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现场环保督察,及时发现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加大危险废物管控力度,制定下发危险废物管理办法,各类危险废物分类存放,建立健全危险废物回收记录和贮存台账,规范危险废物处置程序。 深化节水竞赛活动,降低水资源消耗。结合当前自来水供应的紧张局势,某公司立足生产实际,以内部市场化管理为平台,合理优化用水指标,把节水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各班组,进一步完善计量设备设施,保证各用水点用水量有据可查。同时,坚持以“废水循环利用零排放”理念为指导,加强废水回收再利用,秉承“把每一滴污水都变成资源,加强供水设备设施的日常巡查、检修维护管理,最大限度减少跑冒滴漏。 倾力节能环保引领绿色发展。以建设生态文明厂区、实现绿色发展为核心,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强化设施运行和基础管理工作,实现能源利用提质提效、降本降耗,倾力打造绿色矿山。牢固树立“达标排放就是效益”的理念,把环保设施作为生产系统重要部分,进一步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建立健全环保设备运行台账,实时记录运行状况和维护巡检情况。并逐步完善环保设施自动化

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 ③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⑤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落实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 ⑥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⑧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和青少年应如何做? 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你认为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①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为节能环保提供法律依据; ③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不法行为; ④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 ⑤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防污治污力和资源利用率。青少年: ①树立远大理想,学习有关资源环境的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②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③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倡导大家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反对制止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言行并与之斗争 ⑤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积极参与植树护绿活动、垃圾分类放置、少坐电梯多走楼梯、少开自家车多坐公交车等。

土木工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土木工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土木工程是人类历史上年代最久远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活动,土木工程的实质是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技术过程。 土木工程也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土木工程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技术经济与艺术统一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土木工程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并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土木工程共有六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 通过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学习,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土木工程涵盖的广泛,体味了前人取得的成就,也领悟了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的重大责任。当然,我们不能沉浸于现已取得的辉煌成就,止步不前。我们还应当与时俱进,去挖掘,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在此,作为一名中国未来的土木工程师,我想结合土木工程的历史,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形势,谈一谈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My knowledge about civil engineering has been broadened since I became a student of Tongji University. Civil engineering is a form of human activity. Human beings pursued it to chang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ir own benefit. Buildings, transportations, facilities, infrastructures are all included in civil engine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has a long history. Our seniors had left a lot of great constructions to us. For example, Zhao Zhou Bridg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our Chinese civil engineering masterpieces. 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300 years and is still service at present. Civil engineering has been so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eriod. A lot of new bridg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and many greater plans are under discussion. China is a large county. And she is still well developing. So this era will be both exciting and rewarding for the Chinese Civil Engineers. And of course, civil engineering’s future is promising. However, civil engineers will be facing more complex problem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growing population and a lot of deteriorating infrastructures. We should prepare for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meet grow need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also try to update all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对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认识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你对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认识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资源得到利用时资源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资源浪费的同时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可是在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仅仅在表面,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有资源就好可是你是否为后代想过呢?他们那个年代是否还会有资源呢?所以,1994年, 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6年,全国人大以最高法律形式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基本战略。1999年开始,每年中央都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课题,是人类社会的理性选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无疑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内涵是什 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英文定义,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fers to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without prejudice to future generations the ability to meet the deman d. In other words, refers to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which is an inseparable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protect the atmosphere of human survival, fre sh water, oceans, land and forest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so that futur e generations can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oth links are not equival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 rtant aspe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requires stri ct control of population, to improve the population qualit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ustaina ble use of resource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 elopment is the real long-term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及其含义、古代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怎样的?可持续发展概念都拓展到哪些领域了呢?那么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可实施性呢? 此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描绘会一个我所认识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多从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儒家文化的特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认识,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发展问题进行诠释,获得了许多富有启示意义的认识成果。文明的持续发展实质上是文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只有文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文明的发展才能长期延续。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以农业为主要形态的文明,它的发展及其可持续性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密切关联。我们注意到,中国古代思想家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Harmonizing human and nature),主张仁民爱物,反对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既肯定在不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有强调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以保证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强调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应该进行开发利用。荀子说:“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王制》)显然荀子把山林泽薮等自然资源作为家园财富,是“国家足用,财物不屈”的物质基础。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不管是主张仁民爱物,保护环境,还是反复强调与自然地和谐统一,其终极目标还是要让百姓“有余食”“有余用”和“有余材”、,落脚点还是民生,还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礼记.曲礼》认为:“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地有余而”不足,君可耻也。(”《杂记》)但是,利用而不是滥用,这是中国古代环境意识的基点。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畋不掩群,不取而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主术训》)认为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适时的开发利用,反对不合时宜地过度开发,特别是破坏性的开发利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保

绿色理念引领下的钢铁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理念引领下的钢铁可持续发展之路 曾巧巧郭小燕 2012-11-13 14:20:01 来源:《中国冶金报》2012年11月06日 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钢铁工业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10年间,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推进,随着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煤气回收利用和蓄热式燃烧等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部分大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建立,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果。2011年,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2002年的815于克标煤下降至602千克标煤,下降了26.1%;吨钢耗新水降至3.88立方米;高炉渣利用率提高到97.2%,转炉钢渣利用率提高到95.8%,钢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节能减排环境改善成效卓著 10年来,钢铁行业大力开展节能降耗,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在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领域,2008年初,我国仅有3家钢铁企业的4台烧结机真正实施了烧结脱硫。随着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河北钢铁集团、马钢、太钢等越来越多伪钢企上马烧结脱硫项目,截至2011年底,钢铁行业共建成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317台(套),占全部烧结机台数的25.6%;脱硫烧结机总面积47295.8平方米,占全部烧结机总面积的363%。 10年来;钢铁企业不断加强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领域的科技创新,并加大对重点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力度。特别是近5年来,钢铁工业重点推广应用了以“三干三利用”为代表的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措施,产生了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例如,2004年,武钢7号、8号焦炉干熄焦工程竣工投产,该项目不仅突破了焦炉二次污染顽症,而且可利用二次能源提高焦炭质量、降低高炉焦比;2007年7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金属学会、钢协联合在山钢集团莱钢召开节水现场会,向全国推广莱钢节水经验(其吨钢耗新水一直控制在3.53立方米以下);2009年7月6日,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在首钢京唐1号高炉(5500立方米)上的实践取得成功,这是全干法除尘设备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成功应用于5000立方米以上高炉;2010年1月25日,宝钢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国内首条自主集成的钢渣综合利用生产线建成投产,等等。 10年来,钢铁工业还着力于相关节能技术和项目的开发和研究。例如,2005年,《干熄焦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一条龙”开发和应用》项目研究成果通过了成果鉴定,使我国在于熄焦领域完全具有了自主知识产权。2011年,由山钢集团济钢等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大型工业企业电气综合节能技术与典型应用示范》课题,顺利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的审核验收……这些项目为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的能源管理水平也大幅提升,尤其是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受到钢企的高度重视。自2009年工信部下发《关于印发{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来,截至2011年底,我国批准的已建和在建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已达到55家,共获得5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支持资金。能源管理中心的建设为我国钢企加强能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 10年来,钢铁行业的环保节能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显著增强。例如,2004年7月份,宝钢股份率先向社会公开发布《环境报告》;2011年,宝钢又在业内独家发布《绿色宣言》、《产品环境声明》;今年,太钢也发布了《绿色发展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中学文科综合教学资源第一站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要说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2.简要说明人类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 3.简要说明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4.简要说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三种人地关系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判断力。 2.以具体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自己的生活中注意环保节约。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2.人类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 3.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教学难点】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天然橡胶在我国XX省西双版纳的种植区 师:为什么天然橡胶在我国XX省西双版纳地区可以种植? 生1:该地气候适宜。 师:很好,西双版纳局部小气候条件优越,全年高温多雨,适宜天然橡胶生长。 生2:橡胶品种的改良。 师:正确。这一案例,对我们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启迪? 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但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师:是的,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可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却经历了好几个不同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

单元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板书)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推进(新知识传授) 师:大家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地理环境?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而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就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师: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在古希腊时代,人类逐渐萌生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这是人地关系理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观点。 (板书)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1、产生原因 师:其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板书)2、核心思想 师: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板书)3、评价 师: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大家看知识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拉采尔。 师: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因此受到了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运而生。 (板书)二、人类中心论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学案1

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学案 李家营中学:初三政治备课组2010、12、1 激励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一、复习目标: 1、.树立忧患意识,决心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2.、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3、.知道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了解自己在推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应该怎样做。 二、重难点: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 课前复习导航 结合课文、快速回忆基础知识,形成体系。(要口述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 1、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面临的重要课题 2、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为什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实行________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们在行动 2、_________是我国的又一项基本国策 课内探究与展示 (一)预习检查、夯实基础、交流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复习成果,探讨不懂的问题,组长收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讨论。 重点把握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负在影响? 2、我国资源国情 3、我国的环境形势及负面影响? 4、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5、说一说可持续发展含义 6、科学发展观的内含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具体要求,意义是什么? 8、青少年应为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做怎样的贡献? (三)、典型题例分析、看我的!(小组讨论解决) ①有人曾统计:每掀过一张日历,就有5万个中国娃降生在已经十分拥挤的国土上;

地球每绕太阳一周,我国净增1184万人口。 ②在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使用5年;在韩国,一次性台布、洗漱用品早已绝迹;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制作一次性筷子,转而从中国大量进口。 ③近年来,我国北部、西部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扬尘天气和沙尘暴。98年洪灾、03年非典、08年冰灾,一次次灾难向国人敲响警钟,大自然要报复我们! 针对以上现象,请你回答: 1、以上三个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2、为解决材料①反映的问题,我国实施怎样的基本国策? 3、为解决材料②、③反映的问题,我国实施怎样的基本国策? 4、为解决以上三个材料反映的问题,我国实施怎样的发展战略?落实怎样的科学发展观? (四).关注身边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小康河是贯穿高密市城区的一条集防洪排污于一体的主要河流,沿线排污口200多个,每天排入污水3万多吨,致使河床淤积抬高,河水发黑变臭,河岸脏乱不堪,严重影响了沿线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城市形象。2005年10月,高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投资1.6亿元,实施小康河综合改造工程。到2006年9月底,一个高品位、高档次的集观光、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小康河生态景观带呈现在世人面前。小康河周边居民从此告别了臭水沟,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今天的民心河。 (1)我市政府为什么要投资“1.6亿元”治理小康河? (2)有人说:“不治理小康河我市经济依旧发展很快,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来治理小康河。”谈一下你的看法。 三、归纳提升 你的收获: 你的困惑:

中国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与创新

中国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与创新 摘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近30亿人口追求现代化生活的强烈愿望和行动,与有限的自然资源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大量耗费不可再生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少数国家以攫取他国资源为手段的发展模式也不可能沿袭,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进科学发展的道路,创造、发展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新的科技革命将引领人类进入绿色、智能、惠普、再生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为生产力的发展打开崭新的空间,引发产业结构的新一轮变革,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成为未来社会新的支柱产业,将人类带进绿色、智能、低碳时代。 关键字:绿色发展发展创新改革转型 随着和平崛起及其国际地位迅速上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全球化时代,由于人口和经济规模效应,中国的发展经验及存在的问题都具有世界意义。在过去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奇迹举世瞩目,即使受到全球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影响,09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仍然超过8%,再次引发了关于“中国模式”的热议。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由于存在发展阶段、国情特征、国际分工等因素,中国还需要解决脱贫、就业、老龄化等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尤其是要避免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对全球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世界同样希望中国在重塑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需要一个绿色的中国。 中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和环境禀赋不具优势,人均主要资源的占有量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到1/2,并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和人口的增长而进一步降低,造成国内重要资源能源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我国整体的工业水平还不够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主要靠规模扩大的外延式增长。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低附加值、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转移,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还处于中低端水平,经济调整任重道远。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最严峻的危机还是来自国内日益深化的资源环境的问题。面的重化工业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的战略性资源能源,特别是油气等优质能源以及铁、铜、铝、铀等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将长期处于供需紧张的状态。一方面,中国上述资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可能进一步攀升;另一方面。海外资源开发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条件的限制,成为中国重大的资源能源安全隐患。同二十年前相比,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越来越复杂多样的污染格局和打范围的生态退化压力。由于复杂利益驱动遏制‘监测能力不足和监管能力滞后等原因,中国环境污染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全面遏制,并且已发展成为跨部门跨行政区的区域性大气污染,因此需要综合的解决方案。

中考政治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教案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复习目标: 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状况、环境问题以及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考点扫描 提问掌握哪些问题,划出背诵的关键词,检查提问背诵 1.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怎样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典例精析 例1:(2015济宁中考选择9)轻轻刷一下卡,就可以提取一辆公共自行车,轻松自如地在拥堵的市内穿行。现在,骑公共自行车出行已成为许多济宁市民的习惯。从2014年9月开始济宁市城区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智能交通系统。这是市委、市政府2014年9月开始,济宁市城区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智能交通系统。这是市委、市政府2014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我市实施这一惠民措施() ①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杜绝汽车尾气排放②有利于彻底解决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 ③能够进一步引导市民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选择题答题技巧: 二审:审题干(关键词、关键字、限定要求)审题肢 三排:排错法(题肢本身表述错误的) 排异法(题肢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没有关系) 排绝法(说法过于绝对,要特别慎重) 例2:(2013济宁中考非选择5)2013年2月27日上午,济宁市委、市政府召开“五城同创”动员大会, 对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吹响了“五城同创”的集结号。会议提出,大力营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全面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美誉度,把济宁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区域中心城市。 我市在“五城同创”活动中,为什么要把加快“生态济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4分) 分析材料,指导学生作答。展示学生典型答案,让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自己总结在做主观题中容易出现的失误。指导学生对照参考答案,发现问题。 主观题答题技巧:一审“设问”。明确类型,条件限定二审“材料”。一是读“全”材料,二是读“准”信息,三是读“出”知识。 三组织答案。结合材料,回归教材,条理清楚。 三.考场演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1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A)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闻名中外的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千米处,四周为高耸如削的鸣沙山(由流沙堆积而成)。“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堪称奇观,但近几十年来,这一沙漠奇观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据此回答1?2题。 1.月牙泉近年来水位降低的原因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 .冰雪融水补给过少 C.人为拦截地表水,过度抽取地下水 D .沙漠扩张造成的 2 .月牙泉的处境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受下列哪种理论影响 () A .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伙伴论C.人类中心论 D .“天人合一”思想 答案 1.C 2.C 解析月牙泉地下水位下降主要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和人为拦截地表水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减少所致,这反映了人类任意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后果,是人类中心论的体现。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森林破坏③兴修水利④环境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的表现是湖面萎缩,其原因是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淤积,再加上围湖造田,水域面积减少。 4.华北地区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华北地区径流少,湿地少,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短缺,如果湿地受到水污染,必然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危害人体健康。 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水土流失②气候变暖③水环境恶化④酸雨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有污水管道向河中排污使鱼类难以生存,同时树木被砍伐,风沙、暴雨增多,则能判断有水土流失现象,是否有酸雨从图中不能直接看出,但可看出水环境变坏;故选B项。 6.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①共同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参与性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使该地不能持续发展,故违背了持续性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