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rDNA的IGS2多样性分析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rDNA的IGS2多样性分析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rDNA的IGS2多样性分析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rDNA的IGS2多样性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05,13(5):592~595

*基金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计划)项目(No.2004-Z21)资助。 黄晨阳:男,1977年生,硕士,研究实习员。E-mail:.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 收稿日期:2004-06-10

接受日期:2004-07-14

·研究论文

· 刺芹侧耳(

)rDNA 的IGS2多样性分析*

黄晨阳1张金霞1**

郑素月2管桂萍1张瑞颖1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2河北工程学院,

邯郸056001)

摘要:对8个刺芹侧耳()菌株进行了转录单位间隔区2(IGS2)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存在长度异质性和数量多态性。应用

R Ⅰ、

6Ⅰ、

Ⅱ和

Ⅰ限制性内切酶,对IGS2扩增产物进行酶切(IGS2-RFLP),不同菌株的酶切

位点不同,电泳后产生多样性丰富的图谱,成为菌株特有的DNA 指纹,实验应用的4个限制性内切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有效地将供试菌株加以鉴别。这一方法的结果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IGS2-RFLP 有望作为刺芹侧耳菌株鉴定和鉴别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刺芹侧耳;转录单位间隔区;IGS2-RFLP ;多样性;鉴定

Analysis of Intergenic Spacer 2Diversity of Ribosome

DNA for Strains of

HUANG Chen-Yang 1ZHANG Jin-Xia 1**ZHENG Su-Yue 2GUAN Gui-Ping 1ZHANG Rui-Ying 1

Intergenic spacer 2(IGS2)was analyzed for 8strains of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length

heterogeneity and polymorphism on IGS2.IGS2-RFLP digested by

R Ⅰ,

6Ⅰ,

Ⅱand

Ⅰshowed that digest sites varied

from the strains with profile polymorphism.The IGS2-RFLP profile could become distinctive DNA fingerprint for strains.All the tested strains could be effectively identified by the IGS2-RFLP.IGS2-RFLP profile showed a great repetition and stability,and would become a molecular marker for strain identification or discrimination in

;intergenic spacer (IGS);IGS2-RFLP;polymorphism;identification

刺芹侧耳(

),商品名杏鲍菇,是侧耳属()中栽培种中营养和风味最佳的种。我国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种开始栽培技术研究(黄年来,1996)。已经成为我国商业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刺芹侧耳不同栽培菌株之间在子实体形态、生理特性、栽培周期、产量性状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郭美英,2001),同一菌株不同栽培群体子实体大小、菌柄形态等诸多性状也常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甚至同一菌株的同一栽培群体中也出现较大的不稳定性和多样性。这些栽培实践中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育种者和栽培者。

刺芹侧耳自然野生于伞形花科(Umbelliferae)植

物刺芹属()数种的根和茎下部,具弱寄生性。野生分离物的研究表明了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Boisselier-Dubayle,1983;Bresinsky .,1987)。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也表明了发生于不同宿主的菌株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学差异(Zervakis ,2001),Lewinsohn 等(2001)应用RAPD 技术对以色列北部、中部、南部和西部不同地理区域的野生分离

物的分析,种群间RAPD 表现丰富的多态性。 真菌遗传学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担子菌的转录单位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s ,IGS)都含有5SR-NA 的编码基因(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4048656.html,/fun-gi/mycolab/primers.htm),使IGS 被分成2个区域(IGS1、IGS2),IGS2区域较IGS1区域长,变异性大,进化较快,可用于种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Bun-

yard.,1996a,b),是种内变种和菌株多样性分析的重要分子标记。在食用菌中,IGS常被用于菌株鉴定、多样性分析和遗传标记。Bunyard等(1996a,b)对双孢蘑菇()和平菇(spp.)的IGS区域进行研究,将这两个商业栽培种的菌株划分成了不同的基因型。Saito等(2002),对16个香菇()商业栽培菌株IGS1和IGS2进行研究,表明香菇种内菌株间IGS2序列有着显著的差异。本实验将对栽培刺芹侧耳菌株rDNA的IGS2区域的差异和多样性进行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菌株

本实验首先应用拮抗实验对菌株进行鉴定,从17个保藏菌株中选出8个有拮抗反应的刺芹侧耳菌株(表1)为材料,进行IGS2的分析。供试菌株现均保藏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

1.2方法

表1刺芹侧耳供试菌株

Table1Tested strains of

菌株编号 Strain No. ACCC No.

来源

Sources

备注

Remarks

1 2 3 4 5 6 7 8 50757

50961

51337

51056

51338

50894

51055

51344

香港中文大学,张树庭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hang Shu-Ting

华中农业大学,罗信昌

Hua 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uo Xin-Chang

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郭美英

Fujian Sanming Mycological Institute,Guo Mei-Ying

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郭美英

Fujian Sanming Mycological Institute,Guo Mei-Ying

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郭美英

FujianSanming Mycological Institute,Guo Mei-Ying

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黄年来

Fujian Sanming Mycological Institute,Huan NianLai

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郭美英

Fujian Sanming Mycological Institute,Guo Mei-Ying

北京玉雪阿魏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赵炳

Beijing Yuxue Awei Mushroom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Zhao Bing

3号,中国大规模栽培

No.3,Large-scale cultivated in China

1号,中国大规模栽培

No.1,Large-scale cultivated in China

2号,中国大规模栽培

No.2,Large-scale cultivated in China

菌盖黑色

Black cap

法国2号

France No.2

鹿茸菇,少量栽培

Lurong mushroom,seldom cultivated

1.2.1DNA提取将菌种活化后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上,25℃隔膜培养8d,收集菌丝,液氮低温研磨,DNA提取参照Lee和Taylor(1990)。

1.2.2IGS2-PCR扩增体系为dNTP(2.5mmol/L)4μL,Primer各2.5μL,TM DNA polymerase

1.25U,1×PCR buffer,Template约25ng,用ddH2O 补齐至50μL。引物见表2。反应条件为94℃变性1min,60℃复性1min,72℃延伸3min;共35个循环,72℃补平7min。

2.0%琼脂糖凝胶电泳2h,于凝胶成像系统检测电泳结果。

1.2.3IGS2-RFLP限制性内切酶应用RⅠ、

6Ⅰ、Ⅱ和Ⅰ(上海生工产品)。酶切体系中限制性内切酶(10U/μL)1μL,PCR产物6μL,10×buffer1μL,用ddH2O补齐至10μL。在37℃下对IGS2扩增产物酶切4h。2.0%琼脂糖凝胶电泳2h,于凝胶成像系统观察和记录酶切反应结果。

1.2.4数据处理采用Gel-Pro Analyzer3.1对IGS2-RFLP的片段数量及片段大小进行分析。聚类分析采用SPSS软件,采用Simple matching距离作为相似系数计算样本间遗传相似程度,用最远邻法(further neighbor)进行聚类分析。

表2引物

Table2Primer

*Primer sequences can be seen at http://www.biology.duke.

edu/fungi/mycolab/primers.htm

引物

Primer

InvSR1R

5SRNAR

序列

Sequence(5'→3')

5'-ACT GGC AGA ATC AAC CAG GTA-3'(21~1nt)

5'-ACC GCA TCC CGT CTG AT-3'(26~46nt)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5年

2

结果

2.1IGS2-PCR

扩增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IGS2片段大小和数量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不同菌株间IGS2片段的数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在1~4条之间,除4号和8号菌株外,均为多条,其中7号菌株为4条(图1)。

图1.刺芹侧耳供试菌株IGS2-PCR 扩增图谱 Fig.1.IGS2-PCR profile of tested strains of

1~8,strain No.;CK,control;M,λDNA/

d Ⅲ+

R Ⅰ.

2.2IGS2-RFLP

用R Ⅰ、6Ⅰ、Ⅱ和Ⅰ4个限制性内切酶对供试菌株的IGS2-PCR 产物进行酶切,结

果显示每个菌株均存在4种酶的酶切位点,

但是,酶切位点不同,不同菌株电泳后产生不同的带型图谱(图2),IGS2-RFLP 呈现丰富的多态性。任何一个菌株,采用任何一个酶进行酶切,都产生其特有的带型和图谱,即任何一个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图谱都可以将供试菌株全部区别开来,成为样本特有的DNA 指纹。

2.3IGS2-RFLP 聚类分析

4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一共产生56个片段,

其中有差异性的片段50个,占总带数的89.3%。通过计算Simple matching 距离作为相似系数计算样本间遗传相似程度(表3),采用最远邻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图3)。8个刺芹侧耳菌株间相似系数在0.554~0.804之间,表明供试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3讨论

DNA 重复是进化的主要动力之一。通过重复和

图2.供试菌株IGS2-RFLP 电泳图谱

Fig.2.IGS2-RFLP profile of tested strains of

1~8,strain No.;CK,control;M,λDNA/

d Ⅲ+

R Ⅰ

.

594

重组中的错误可以增加串联重复。rDNA 是基因DNA 中的中等重复,并有转录活性的基因家族

(gene family),生物功能活跃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

作用,同时也是生物进化的记录者。IGS 是rDNA 中

进化速度最快的区域,其中IGS2是一个高变区。在IGS2中含有许多重复序列或亚重复序列,

在有丝分裂时经常发生不均等交换,某些单位重复数目的变

化造成IGS 长度的变异(Austen .,1998;Martin

,1999),这种变异在电泳中表现为迁移率的不同,呈现多个条带。不同菌株的重复序列或亚重复序

列的数量不同,造成了其长度异质性(Albee .,

1996)。Saito 等(2002),在香菇菌株鉴别研究中证实,

香菇IGS2中存在亚重复序列,造成IGS2存在长度和数量的多态性。本实验研究也表明了刺芹侧耳IGS2大小和数量都呈多态性,但是这种亚重复序列

的大小和重复单位的数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实验应用IGS2-RFLP 对刺芹侧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菌株鉴别,采用的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刺芹侧耳的IGS2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均具

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酶切图谱具丰富的多态性,菌株间有显著差异,IGS2-RFLP 可以将供试菌株有效地进行鉴别,IGS2-RFLP 图谱很可能成为刺芹侧耳菌株鉴定鉴别的稳定的遗传学标记,尽

管应用IGS2-RFLP 对食用菌菌株进行遗传学分析

和菌株鉴定鉴别尚未见报道。

致谢感谢香港中文大学张树庭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罗信昌教授、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黄年来研究员和郭美英

研究员、北京玉雪阿魏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赵炳先生赠送菌种。

参考文献

Albee S R,Mueller G M and Kropp B R.Polymorphisms in large intergenic spacer of the nuclear ribosomal repeat

identify

strains.,1996,88:970~976

Austen R D Ganley and Barry S.Extraordinary ribosomal spacer length heterogeneity in a endophyte

hybrid:Implications for concerted evolution.

,1998,150:1625~1637

Boisselier-Dubayle M C.Taxonomic significance of enzyme polymorphism among isolates of (Basidiomycetes)from Umbellifers.

,1983,81:121~127

Bresinsky A,Fischer M,Meixner B and Paulus W.Speciation

in

.1987,79:234~245 Bunyard B A,Chaichuchote S,Nicholson M S and Royse D J.

Ribosomal DNA analysis for resolution of genotypic classes of ,1996a,100:143~150 Bunyard B A,Nicholson M S and Royse D J.Phylogeny of the

genus inferred from restriction analysis of

enzymatically amplified ribosomal DNA.,1996b,20:243~253 Guo M Y (郭美英).Studies on the yielding ability in different

types of .(食用菌),2001,23

(7):231~232(in Chinese)

Huang N L (黄年来).18Species of Cultivated Mushroom.Beijing:Chinese Agriculture Press,1996.(in Chinese) Lee S B and Taylor J W.Isolation of DNA from fungal mycelia

and single spores.Innis M A,Gelfand D H,Sninsky J T

PCR Protocols:A Guide to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0.282-287 Lewinsohn D,Nevo E,Wasser S P,Hadar Y and Beharav A.Genetic diversity in populations of the

complex in Israel.,2001,105:

941~951 Martin F,Selosse M A and Le Tacon F.The nuclear rDNA

intergenic spacer of the ectomycorrhizal basidiomycete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allelic

polymorphism.,1999,145:1605~1611

Saito T,Tanaka N and Shinozawa T.Characterization of subrepeat regions with rDNA intergenic spacers of the edible

Basidiomycete .,2002,66:2125~2133

Zervakis G I,Venturella G and Papadopoulou K.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taxonomic infrastructure of the species-complex as determined by RAPD analysis,

isozyme profiles and ecomorphological characters.,2001,147:3183~3194

图3.供试菌株的IGS2-RFLP 聚类树状图 Fig.3.Dendrogram of tested strains of

菌株编号 Strain No.

12

34

56

78 1 2 3 4 5 6

7 8 1.000 0.589 0.679 0.607 0.554 0.661 0.679 0.554

1.000 0.589 0.768 0.714 0.786 0.732 0.714

1.000 0.750 0.554 0.696 0.714 0.589

1.000 0.661 0.804 0.786 0.625

1.000 0.750 0.661 0.786

1.000 0.804 0.750

1.0000.625

1.000

表3相似系数矩阵

Table 3Proximity matrix of similarity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基因多样性。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基因多样性。●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2.学生准备:(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个字?学生:“多”字。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投放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如下: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画面中出

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学生:近十种。(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到底有多少,请同学们看书p90页图表。学生:分析图表。[概述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独特性]教师:试分析生物多样性,从种类上看,多在什么地方?学生:生物种类繁多,植物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 150多万种,微生物约10多万种。教师:通过分析图表,你 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学生1:表中第一竖行表示生物类群, 共8种。第二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第三行表示世界已知种数,第四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学生2: 我国的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的百分比较高是26.7%。所以,我 国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相对的,爬行类占百分比是 5.97%,相对较少。我国总种数占世界平均百分比 是……14.96%。教师:好,同学们收集信息能力相当准确。刚才同学说表中有8种生物类群,除了这8种,还有哪些类群?学生抢答:苔藓植物、藻类植物、微生物。教师:从表中分析我国生物种类现状如何?学生:我国总数占世界已知总数的百分比是14.9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植 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裸子植物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本章特别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本章有限的篇幅里不能详尽地介绍,课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必要拓展。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认可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为以后投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光荣使命埋下种子。 二、学生分析 在学生已经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搜集与调查相关的信息资料,了解现在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以及对环保的重大意义,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从而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生物多样面临威胁的原因, 能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 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首先使用视频剪辑及配音技术,将从网络上下载的关于“生物多样性对生物圈的重要性”进行剪辑、整合,并进行音乐和解说的配音,作为本节课的导入环节。 2.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已灭绝或濒临灭绝动植物的图片展示,并配以相关音乐,自动播放,点燃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欲望。 3.使用电子遥控设备对多媒体进行操控,既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又能使课堂进度紧跟自己的思路,使课堂更加连贯。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 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 持(资源、 方法、手段 等)

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4048656.html, 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作者:马绘谦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23期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生存物质当中,海洋生物资源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物质,对这些资 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海洋生物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对人类的生存有着较大的影响。故此,需要加强对海洋生物的保护,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海洋生物进行保护,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或者是加强国际合作等具体对策。本文对我国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指出了威胁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此外,本文还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进行说明。 【关键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现实价值以及潜在价值。首先,在人类的生物来源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来源,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动物蛋白,并且,有许多的海洋生物都具有较大的价值,例如存在一定的工业价值或者是存在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在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海洋生物多样性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 1 主要现状 1.1 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从类型上划分,我国海域生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1)滨海湿地生态系统,(2) 珊瑚礁生态系统,(3)上升流生态系统,(4)深海生态系统。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盐沼生态系、第二是河口生态系、第三是红树林生态系。海岸盐沼处于大海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生态环境相对复杂,生物多样性也较为丰富,该地带也是进行海水养殖的重要区域。盐沼生态系为候鸟提供了它们所需要的食物以及栖息地,是由芦苇等多种盐生草本植物和许多的潮间带底栖生物所组成。 珊瑚礁生态系统主要在我国的南海地带,以造礁石珊瑚为主,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由以下几种动物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第一是海绵动物、第二是腔肠动物、第三是甲壳动物等。 在我国的东南海域,海洋上升流生态系统就存在于其中。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所组成[2],(1)因为受到地形的因素所影响,(2)受到风漂流的影响,(3)因为水团边界的影响。因为底层营养物质的上升,使得其初级生产力逐渐提升,往往会形成渔场区,与邻近海域相比而言,其生物多样性指数要更高。 深海生态系统主要在我国的东海以及南海的海域之中,通常是有一些构造较为特别,比较适应于在深水生活的动物所组成,其生物多样性非常贫乏。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张素侠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现象的生成进行分析, 认为词的 多义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词的多义性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 隐喻和转喻生成的。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隐喻原型范畴 1 引言几乎在所有语言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 多义现象并进行专门的研究,它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由一个 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1〕(赵艳芳2000:36)。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它们以 各种方式发生联系。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词多义的语义延 伸机制。 2 词汇延伸意义的认知性词汇的延伸义指的是从原义派生和演 化出来的词义。语言在其产生之初都是单义的,一个词只对应一个意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展,交际能力不断增强,语言符号也要适应日益发展的交际的需要,于是一个语言符号就具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多义现象的产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了适应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需要。客观世界的事物是纷繁复杂的,而人的大脑的认识和储存能力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语言要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存在客观上的相关性或相似性,或是在理解新事物时加入了主观上的相似性。人们的这一认知思维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作为 思维工具和外在表现形式的语言上,具体表现为运用已知的词汇去命名新事物、表达新观念或描述新经验。于是,词汇的意义就在本义的基础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概念被不断扩充与抽象化,赋予旧词以新义,继而产生了一词多义。由于词汇意义的拓展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词汇的延伸义就不再具有任意性特征,而 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具有了认知性。 3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 3.1 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对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作出了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一个范畴由一些极其类似的成员构成; 原型是同一个概念范畴中能反映本范畴特征的最好、最典型的成员,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隶 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 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性 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和中心成员,即原型(prototype),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2]Taylor(1995)也指出大多数的语言范畴呈现出的不是单一中心的结构,而是多中心的结构。它们通常表现出多个类典型,这些类典型通过家族 相似性互相连接.下面我们用范畴理论来分析一词多义。再来看看名词“window”的意义是怎样拓展的: (1) The workman delivered the window . (2) Close the window . (3) She put her head through the window. (4) I painted the window while she was standing in it. 在这四个句子中,window都是以不同的意义出现的,在句(5)中,它指的是作为房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说课稿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说课稿 一、说教材(说出对教材的理解、处理、组织等。)理解: 1、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及其教学法意义。 组织:3、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大纲和学生)来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 4、说明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顺序和时间安排。 处理:5、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 1 6、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或探讨的问题。(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九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二个内容,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是国际和国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所趋,

这两个内容应该是相互相承的。而现实中人们对于前者的了解远没有后者那么广泛,故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介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之间关系即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第八章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根据大纲和课程目标,本课内容要求学生清楚指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简述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和面临形势。 2.情感态度目标: ①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理解,掌握局部和整体的统一观念及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有更深刻的把握。 ②通过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与形势的分析,增强爱国情感和建设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建立起完整 2 而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收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环保宣传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

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 (三)重点、难点 重点: 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知识重点)。这个知识点是建立科学环保意识的理论基础,只有了解 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才具有科学的态度和饱满的 热情投入行动,而保护措施就是我们能够因此而行的具体体现。 ②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及形势(情感重点)。这 是本文的情感重点,只有知道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才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及能让我们对环保事业坚 持下去的源动力。 难点: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这个知识点需要对第八章的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些已学知识相联系起来才能真正理解。而且无法用具体的感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的理解,比较抽象。故将其列为难点。 3 二、教法、学法 教法:

一词多义现象

一、引言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语言现象,更是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英语中纯粹的单义词很少,绝大多数词都是多义词,即一个词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李福印,2006)。那么多义词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一词多义现象中,词义拓展的方式有两种:辐射(radiation)与连锁(concatenation);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隐喻与转喻是多义词词义延伸和拓展的途径。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不仅会加深我们对多义词的理解,而且它对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会产生一些重要的启示。 (一)多义词产生的原因。一词多义(polysemy)即一个词具有多种意义,而且意义之间密切相关,如英语中mouth of a river 与mouth of an animal。前者是后者意义的隐喻性延伸,两个意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month 属于多义词的范畴。多义词现象是语言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一种体现。它是语言的一种优点,而非缺点。这是因为,语言词语在获得新的意义的同时,并不一定要以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作为代价。在不增加词汇数量的情况下,可表达的意义范围扩大了,这是语言经济性和创造力的表现(束定芳,2000)。产生多义词的原因有多种。不同学者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论述。本文作者归纳并认真分析后,认为在词义变化过程中产生一词多义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使用范围的转移(shift in application)。这是产生一词多义最主要的原因。如handsome 原来一般只用于形容男性的相貌,义为“英俊的,帅的”。如果用来形容女性,如a handsome woman,其意义就变成了“健美而端庄的,标致的”。如果用于修饰金钱,如a handsome sum of money,意义则是“可观的,相当多的”。一些词在不同场合下使用时意义也各不相同,以形容词sharp 和blunt 为例(段满福,2004)。sharp(刀具)尖利的→(言语)苛刻的→(行动)直截了当的→(感觉)剧烈的→(智力)敏捷的;blunt(刀具)钝的→(言语)直率的→(行动)笨拙的→(感觉)迟钝的→(智力)愚笨的。由此可见,一个词由于使用范围的转移,可用于不同的语义场,具有不同的意义。 2.不同社会领域中词具有特殊专业意义(specialization in asocial milieu)。属于社会原因。如律师们所说的action 往往是legal action(法律诉讼),而士兵们所说的action 可能就是military action(军事行动)了;又如生意人谈论company 一词时多指公司,而船长说company 时意义多为全体船员。 3.由于修辞用法而产生多义。因篇幅所限,我们只选择最主要的两种修辞方法,即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来讨论。在多义词形成的途径问题中,我们还会从认知角度来具体分析这一点。在暗喻修辞里,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所以在eye of a needle(针眼),teeth of a tomb(梳齿),neck of a bottle(瓶颈),bridge of a pair of glasses (眼镜架),lip of a cup(杯口)中,eye,teeth,neck,bridge 和lip 都是比喻用法,它们和本体之间外形相似。从而这些词具有了多种意义。再来看转喻。转喻也称为借代,就是用一个密切相关的事物来指另一个事物,例如:She sets a good table,其中table 在此处的意思是supply of food,用“桌子”来指代“食物”。在He is nice,but he h asn’t got much brain (他人很好,却不太聪明)中,用“头脑”来指代“智力”。 4.外来词的影响(foreign influence)。如汉语中的“的”由于英语中的taxi 音译的影响,其“出租车”的义项似乎也得到了确定。 (二)多义词各意义的形成途径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七章 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

第七章生物多样性 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含义之一——“种”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从物种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 1.通过不同种类的常见动植物的观察的教材内容的学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物种的知识。 2.懂得不同自然环境下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地理位置下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对不同环境适应的结果。 3.知道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使地球绚丽多彩,生物和谐发展,而且维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4.要求自觉地树立保护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物种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种含义确定生物物种的三个条件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怎样确定生物物种:生物体形态结构的相似性、能否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后代要有生育能力 2)物种多样性:物种是多的、造成物种多样性的原因是生物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由于地理隔离产生了外形、结构和生活习性的明显变化,不能再相互交配,因此形成不同的物种。教学过程: 自然界多姿多态的生物体难以记数。众多的、各种各样的生物体与它们生存的环境构成了一个个综合体,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共同任务。而我们主要了解的是物种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超过500万种,包括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生物的物种是多样的。那么,什么是物种?如何来确定生物的种? 板书:一、生物的种 观察图7.1.1毛色不同的猫和狗,对这些动物的归类不能根据它们的毛色归类,而是分成猫和狗两个种。说明,不能根据动物的毛色来确定种,而要根据生物间是否能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来确定种。 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猫能交配,产生灰色幼猫,因为它们是同种生物。 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狗不能交配,因为它们不是同种生物。 同种生物是很相象的,它们能够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 观察图7.1.2有时不同种的动物也能交配,并生出后代,如公驴和母马交配,能生出骡。 幼骡能正常生长,并发育成成年骡,但骡不能繁殖后代。因此,骡不是一个种;马和驴也不是同一个种,而是两个种。 说明不仅要能相互交配,还要能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来确定种。 每一个生物物种都是地球历史上经过千万年进化的产物,都是唯一的,一旦丧失就无法挽回。 板书:物种是指相互间很相象,能相互交配,并在交配后能产生有生殖能力后代的一群生物。 二、物种多样性 板书: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我们自然界的物种是很多的。目前已认识的有200多万种,加上未认识的估计有500多万种以上。从种类上来说是多样性的。 那么,物种的多样性是怎么造成的?跟哪些因素有关?

高二生物教案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9.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章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一章。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消除环境污染,增强人类自我保护意识的知识,这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节首先讲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况”。接着又介绍了“我国野生生物资源的特点和野生生物资源面临的威胁及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最后讲述了“生 (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讲解,并且让学生知道遗传多样性构成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形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相互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注意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问题的重要,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集中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最后得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结论。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要注意结合实例进行讲述。 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应注意配合有关的录像或图片资料进行讲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确: (1)我国生物多样性存在哪些特点; (2)哪些事实可以说明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3)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分为三个题目讲解: (1)就地保护的必要性; (2)迁地保护的必要性; (3)加强教育与法制管理的必要性。 本节还安排了“收集并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的研究性课题,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状况及其对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初步学会收集和处理

相关资料的方法,并提高语言文字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本节内容与其他章节内容的联系:生物多样性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与第七章第一节中有关基因库的知识有关。在讲述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使用价值时,需要第八章第三节中有关生态系统的类型、成分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知识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识记)。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B:识记)。 (3)如何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B:识记)。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重点·实施方案 1.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实施方案 (1)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教师补充一些资料,来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通过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背景,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措施。 五、难点·突破策略 1.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2.突破策略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从三个水平上来研究和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点,通过讲述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是人们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盲区,可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六、学法指导 1.本节深奥难懂的知识并不多,对于学生来说,许多内容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对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自学能 力。 2.应当积极使用图片、录像片等资料,使教学更形象、生动。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本文主要对《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刊载的李瑛、文旭教授《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中的一些结论提出商榷。通过对该文中一些立论的辩驳,进一步讨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 隐喻和转喻在多义词词义扩展中的作用以及多义词词义的扩展方式,强调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多义词词义扩展机制以及词义演变认知过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义词;转喻;隐喻;历时;认知 一、引言 李瑛、文旭教授在《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发表了《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李文)。该文以英汉head(头)的词义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多义词词义延伸的思维结构和呈现方式,并得出了四点结论。笔者对文中两位作者的一些结论持有不同的看法,不揣愚陋,提出几点质疑求教于读者并与两位教授商榷。 二、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 李文选取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词典中所列的12 个“head”的名词义项为语料,通过分析发现,在12个义项中,本义1项,转喻3项,隐喻与转喻交叉的2项,隐喻6项,由此得出结论:“隐喻性义项多于转喻性义项。以隐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多于以转喻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即在词义延伸中隐喻的作用大于转喻”。 我们对李文的这一结论及其推理过程有三点质疑。首先我们不能完全赞同李文对这些义项的划分。例如,李文认为义项“智力,思维”属于隐喻和转喻的交叉,而我们认为这是转喻的义项。首先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国内外学者是如何区分隐喻和转喻的。完形心理学依据知觉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原则来区别隐喻和转喻。其中相似原则和顺接原则为隐喻的认知原则,接近原则和突显原则则是转喻的认知原则(赵艳芳,2001:97-99)。沈家煊(2004:243)认为,转喻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相关的概念,是重新分析;隐喻是从一个概念投射到另一相似的概念,是类推。林正军(2005:366)通过总结Lakoff,Johnson,和Gibbs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认为,“转喻建立在邻近性(contiguity)原则基础之上,体现同一认知域中两个元素的相关性;而隐喻建立在相似性(resemblance/similarity)原则基础之上,涉及到两个认知域,强调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因此,我们认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在于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就“头”的原义与义项“智力,思维”之间的关系而论,两者之间并无相似性可言,而是以“头”这一事物指代其“思维”属性,其语义延伸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并非李文所说的“从一个域投射到另一个域”。赵艳芳(2001:119)也认为从“头部”到“智力,思维”的词义演变是转喻的思维方式。 其次,李文仅依据对“head”的12个名词义项的分析就得出这一结论,显然是失之偏颇的。我们认为,研究认知思维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必须尽可能地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所有的义项。尽管我们无法穷尽多义词的所有义项,尽管多义词的某些义项已经废弃或过时不用了,但仅选取其中某些义项进行分析就轻易下结论,是不够严谨的。有鉴于此,我们利用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head的所有义项作进一步的分析。据统计,该词典共收录了head 名词义项32个,形容词义项2个,动词义项14个,并且按照语法和语义特征把所有的名词义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共7义项,与本义的关系基本上为部分与整体、事物与其属性之间的关系,为转喻义项;第二部分共18义项,其语义基本上表示与“人体的头部”形状或所处的位置相似,以隐喻为主,也有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第三部分共7义项,为“头”的功能意义上的延伸,前2项为转喻,其余为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可见,单从名词义项来考察,隐喻性义项确实多于转喻性义项,但是如果加上形容词和动词义项,情况就不一样了。“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是转移思维的结果,因为同义而不同词性是突显事物不同的方面而已”。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说课稿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说课稿 说课人:赵华渠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本节课通过设置自然情景,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今天我的说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讨论总结,在设置情境中,实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渗透。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二的最后一节课。课标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生物进化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感知。 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整合、汇总资料,做到概述生物进化历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原因,最终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观念。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概述生物进化历程,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原因。难点在于生物进化历程和对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物种形成的原因和资料分析、整合与总结的方法,对于学习本节课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和能力基础,学生能够较好地接受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和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导入、观察分析、交流讨论和总结提升四个部分,每个环节环环相扣,逐渐递进。 第一部分共同进化的导入运用的是达尔文发现的特殊兰花的例子。首先通过视频让大家了解吸食兰花花蜜常见的方式,随后利用当时拍到的视频,让同学知道彗星兰和天蛾之间的特别之处,在看视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印象。通过两个视频资料分析总结出兰花花矩的长度与其传粉者是相互适应的。随后拿出两张图片,并提出个问题,结合课本把“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介绍给大家,通过分析资料,总结出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将两个实例结合起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论。同时,抛出“生物只会和生物有相互影响吗?”从而引出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综合全部实例,明确共同进化的含义。 第二部分在介绍生物多样性之前先复习生物多样性包括的三个层次。随后对从地球诞生到现在几个关键节点的介绍,突出显示生物多样性表现的三个层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产生更为直观地认识,更为深刻的理解。 第三部分以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对中性突变以及新物种形成时间等问题的说明,使学生明确生物进化的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前进的。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 反思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拿不同化石让学生比较一下,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同样,在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观察模型,或者亲手建立模型。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八年级上册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3.说出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关注一项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信息量能力。 2.通过参与“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活动,锻炼胆魄、开发思维、认识到只有深入实际生活,处理调整好各种关系,才是解决各种生活实际问题的办法。同时也发展了决策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使同学们建立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观念,增强保护动植物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意识。 2.通过探究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培养学生自觉保护和宣传有关保护措施的意识。 3.通过参与“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活动,锻炼学生接近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章学习,增强和完善学生法制观念,弘扬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探究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有关“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活动情况。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观察法、分析归纳法和表演方式相结合。 ●教学资源 学习资源卡、学习指导卡、学习反馈卡、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聆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入课题:这个小女孩用实际行动,甚至用生命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过渡: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 2、请看摘自《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的内容:“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威胁人类的生存。”

浅谈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_

浅谈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 李新正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摘要本文简要说明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特点,重点阐述了我国的海洋生物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现状,指出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非常高,是东亚地区海洋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但由于 人类活动的加剧和相关的环境保护研究、政策法规的制订相对滞后,加之国民的环保意识有待 加强,政府对海洋环保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不够,使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海洋生物多样性正 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加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研究,尽快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做 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多设立保护区,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国民的环保意 识和文化水平,才能真正保护好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才能使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 利用,才会有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洋生物多样性现状保护 1 前言 当今人类正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人类开发对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已成为21世纪使社会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领域。富饶的海洋资源为支持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开发前景。在海洋资源中,除海水动力、金属与非金属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外,海洋生物将是现今和将来人类所依赖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资源。海洋生物食品提供了人类的大部分蛋白质需求,海洋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新药源泉,海洋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多种观赏种类和景观,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和固定二氧化碳,缓和了全球变暖过程。 随着技术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影响已经涉及远洋。即使在南极洲,那儿的企鹅远离任何农业却带有DDT,海岸线还被溢油污染,蓝鲸处于严重濒危状态。然而,物种和生态系统受害最重的则还在最靠近人类的海域。而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远不如陆地生多样性丧失那样引人注目,海洋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危机。 与陆地相比,海洋生物的研究起步晚,被描述的海洋物种较少,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生物比陆地更加丰富多彩。海洋中生活着世界上现存的32个动物门中的31门,其中14门完全是海洋生的。珊瑚礁,就象热带雨林一样,以高物种多样性而著称。海洋中生命财富远不止是物种数量,地球上测得的最大生产力在北太平洋的海藻床。最近的证据表明,在深海也有可能有非常高的物种多样性,在海底热泉口群落被发现的大约20年中,鉴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调查报告第4203号。本文受国家“十五”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G1999043709)资助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学习难点 1.理解基因多样性。 2.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 2.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 一、引言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让我们来再次感受他吧!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出现了多少种生物以及他们的

生活环境,及时记录。 录像:播放生物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教师:刚才大家被影片所吸引,丰富多彩的生物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板书: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学生:近十种。 (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 二、合作探究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请大家预测一下。 学生:随意的预测。 教师:其实不仅我们不知道,科学家也众说纷纭,有的说500万种,有的说1000万种,更有的说有一亿种之多。总之,自然界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生物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果说世界上的生物是一桶水,我们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滴水,所以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的奥秘是留给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去探索的,同学们要努力哦! 教师:下面给大家10分钟时间,大家通览全文后完成导学案。 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 (二)基因的多样性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生物种类的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八年级《生物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本章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不分节,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课程标准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种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课标也提出了达到的目标: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课我设计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和老师充分互动并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思考、促使课堂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有效发挥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采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生物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可以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和讨论,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老师引导分析。 在深化课堂的氛围下,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原则,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并且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优势,让学

生带着展示的自豪感和讨论的收获感。通过自己的分析,自己的探究,加深对本课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 2、使学生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我做起” 四、教学重点 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五、教学难点 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六、课前准备: 认真钻研教材和《生物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法,从学生常见的生物物种入手,积极开展探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加强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的认知。

高中生物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素材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绿化木本植物丰富多彩 由于国土辽阔,中国的城市分布于从寒温带经暖温带、亚热带到热带的几个热量带,因而具备多样的温度条件。同时,中国的城市又主要集中于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31个特大城市中,只有2个(兰州和乌鲁木齐)位于大兴安岭一吕梁山一六盘山一青藏高原东缘连线以西,其余29个分布在此线以东。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城市具有较好的植物生长的水分条件;另一方面又为多种对温度有不同要求的植物分布提供了可能。不仅多种多样的乡土植物能够生长,也能引种品类繁多的外来植物。因之中国城市的绿化木本植物十分丰富多彩,据37个城市调查,应用于我国城市园林的木本植物达5000多种(表1)。自哈尔滨往南经呼和浩特、北京、郑州到长沙(广州缺分类统计数字),无论常绿植物、落叶植物种数都急剧增加;东西之间,差不多位于同一纬度的西部四川省的成都,比东部滨海的浙江省的杭州各类种数虽略有减少,但相差不大。 (2)城市中古树名木繁多 中国的许多文化古城,城市内园林、寺庙、古建筑以至居民庭院内都保存不少古树名木。例如,根据1988年普查,北京市城近郊区有300年以上的古树3804株,百年以上的古树19723株,若将远郊古树包括在内,百年以上古树达5万株左有。济南市百年以上的古树数达1万以上。 (3)中国城市中的动、植物园为中国珍稀、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动、植物园不仅是给人们提供参观游览,进行科普教育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们是教育人们爱大自然,关心其他生物,以及进行有关研究的手段,它们还是对濒危物种进行迁地保护的重要基地。40多年来动物园在抢救濒危野生动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1955年起开始饲养和人工繁殖大熊猫取得成功。动物园还饲养了许多其他珍稀濒危动物,饲养的650种动物几乎全部得到繁育。对少数动物还进行了放归大自然试验。植物方面,100多个植物园分布于各大中城市近郊,它们成为珍稀濒危植物引种驯化的中心或基地。近10多年来,全国许多植物园都成功地引种繁育了相当数量的珍稀濒危植物,使第一批公布的“全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中绝大部分种类都已得到迁地保护。所有这些,都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隐喻认知模式下的一词多义

摘要 一词多义是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结构中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反应。认知语义学认为一词多义是借助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由一个中心词义或者基本词义向外延伸的结果。通过对一词多义的历史演变分析得知,词义的基本意义和衍生意义之间具有某种联系,隐喻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达到了词义引申的效果。 关键词:一词多义,隐喻,认知语义学

Abstract Polysemy is a language phenomenon, which widely existed in varied language structure. It represents the economic principle of language. Cognitive semantics thinks that polysemy is the result of extension of the basic meaning by metaphor 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lysemy,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 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ord’s basic meaning and the derived meaning. Metaph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olysemy, it can extend the meaning of a word. Key words: Polysemy, Metaphor, Cognitive semantic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