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练习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练习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练习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练习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练习

【而】

一、意义或用法:

1、表顺承可译为“然后”“就”

① 聚室而谋曰②为坛而盟,收而攻蕲。③夺而杀尉。④登轼而望之

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可是”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人不知而不愠④环而攻之而不胜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表并列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

①蔚然而深秀者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①佣者笑而应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③面山而居④呼尔而与之⑤朝而往

5.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之】

一、意义或用法:

1、. 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 “她”“它(们)”“这件事”等。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人皆吊之。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⑵我。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⑶复制代词: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动词“往”,“到......去”

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辍耕之垄上

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②小大之狱③渤海之尾④公输盘之攻械尽

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④甚矣,汝之不惠。

5、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①怅恨久之②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6、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8、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

【以】

一、意义或用法:

1、表行为动作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扶苏以数谏故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表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译为“拿”“用” ①以刀劈狼首②祭以尉首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依靠”

①何以战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4、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

例:屠惧,投以骨

5、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按照”、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

例: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③河曲智叟无以应④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⑤属予作文以记之

7、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以至于”

①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②以伤先帝之明

8、动词,“以为,认为”。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②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③皆以美于徐公。

9、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10、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的限定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②自董卓已来自③自康乐以来(以:表时间)

③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以:方位)

④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9、表连接可译为“而”,或不译

①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卷石底以出。

10、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1、复音虚词“以为”

(1)把......当作或作为。

①全石以为底② 以君为长者③因以为号焉。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⑤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⑥仁以为己任

(2)认为。

①愚以为宫中之事②以为妙绝。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④自以为不如;

12、复音虚词“所以”

(1)“用来”或“用???方法来”

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②所以动心忍性③吾知所以距子矣,

(2)“????的原因”

例: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于】

一、意义或用法:

1、对,对于。

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万钟于我何加焉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介词:在。

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②其一犬坐于前③战于长勺④今有人于此

3、连词:与,跟,同。例: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曹操比于袁绍。

4、从,自。

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鲁。②夫鹓刍鸟发于南海③受地于先王

5.到。

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至于北海

6.在......方面。

①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7.比。

例: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所欲有甚于生者

8、被。

例:①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②受制于人。

9、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0、向。①告之于帝。②胡不见我于王?

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后一个“于”。)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11、给。例: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12、于是

⑴在这时。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②于是鸱得腐鼠

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⑶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⑷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⑸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

【为】

一、意义或用法:

1、动词:成为,变成。

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2、动词:做、担任、当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②项燕为楚将。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作为,当作。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子墨子解带为城。③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4、是。

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必为有窃疾矣。③此为何若人?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

5、以为,认为。

例:孰为汝多知乎!

6、动词,译为:制造、修筑、接受等,翻译比较灵活。

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第二个“为”,译为:制造)②为坛而盟(修筑)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二个“为”,译为:接受)④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唱)

7、介词: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②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③士卒多为用者。

8、指心理活动。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为了。

①愿为市鞍马②为宫室之美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

10给,替。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第一个“为”)③ 尚思为国戍轮台

11、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2、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

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例:夫子何命焉为

【其】

一、意义或用法: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他的。)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其夫呓语。(其:她的。)

2.其中,其中的。

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②其一犬坐于前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①并自为其名。②舍其文轩。③蹲其身,使与台齐

4. 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①妻跪问其故。?②念悲其远也。(其:她)

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②其真无马邪?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等。例:其喜洋洋者矣

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例: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②欲穷其林

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其真不知马也?(其实、恐怕)

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11、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则】

意义或用法:

1、却,可是。例:

①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②欲速则不达

2、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例: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用在对比句或假设句的后半句中,相当于“那么”“就”。例: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③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4、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诚……则……:“诚”用于前一分句谓语前,强调设想的情况属实,“则”用于后一分句句首,带出结果或推论。可译为“如果真的……那么……”等例: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6、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

例:及日中,则如盘盂

7、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例:《论语》十则。

【乎】

〔意义或用法〕: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然,胡不己乎?④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同“于”。

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

4、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6、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于是乎书

7、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8、词尾,无义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完整word版)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复习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从去年开始又成为我们临沂中考的考点。我们就必须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复习目标 1.了解文言虚词复习要点:去年临沂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常用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二、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 2.掌握“之、而、以、于”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三、考什么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临沂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4个文言虚词:之、而、其、以、于、为、焉、者,也、乎、且、则、乃其中“之、而、其、以、于、为”使用的频率很高,当然考试的几率也就更大一些,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这几个虚词的用法。 四、怎么考 复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道题,是2012年我们临沂市的中考题。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为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来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用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凭借,依靠 从这道中考题中可以看出: 1、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意同。 2、题料来源:四个选项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 同时,这道中考题告诉我们,必须灵活把握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才能得心应手,做对题目,把这两分轻松的收入囊中。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借助题目归纳总结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五、复习归纳 一、“之”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1、二世杀之()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练习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练习 ——[而、之、以、于、为、其、则、乎] (一)、【而】一、意义或用法: 1、表顺承可译为“然后”“就” ①聚室而谋曰②为坛而盟,收而攻蕲。③夺而杀尉。④登轼而望之 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可是”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人不知而不愠④环而攻之而不胜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表并列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 ①蔚然而深秀者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 ①佣者笑而应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③面山而居④呼尔而与之⑤朝而往 5.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表假设,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通“尔”,你,你的。——①而翁归。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 8.复合结构的用法: (1)“而已”:罢了。——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而后”:才,方才。——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月而后成。 (3)“既而”“俄而”“已而”:不久,一会儿。——例:既而风定天清 (4)“而或”:有时。——例:而或长烟一空 9.表示因果关系,“因而”——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二、判断“而”的用法(写选项即可) A、表顺承“然后”“就” B、表转折“然而”、“却”“可是” C、表并列“又”“并且” D、表修饰,表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 E、表递进,“而且”或不译。 F、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 4、与臣而将四矣() 5、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6、长跪而谢之() 7则名微而众寡()8挟天子而令诸侯()9国险而民附()10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2、可计日而待也()1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1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16义不杀少而杀众()17环而攻之而不胜()()18、委而去之()1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0、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1、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22、蹴尔而与之(),乡为身死而不受()23、仰而视之()24、再而衰,三而竭() 25、窥镜而自视,暮寝而思之()26、时时而间进()27、而山不加增()28、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9、执策而临之()30、或置酒而招之()31、既醉而退() 32、足肤皲裂而不知()33、久而乃和() 34、潭西南而望()35后天下之乐而乐()36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3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8、日出而林霏开()野芳发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语法作用(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 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三)动词(属于实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者 (一)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五.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如:①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人教版)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 1.之 zhī ①动词,去、到、往吾欲之南海《为学》 寡助之至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 莫不奇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名之者谁 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助词,的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 山之僧智仙也 ④结构助词,(不译) 人之立志《为学》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 2. 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代人,物,事, 宜多应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④……的原因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⑤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 夫 ①成年男子(名词)此庸夫之怒也《唐睢不辱使命》 ②发语词,无义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睢不辱使命》 夫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齁声起《口技》 4. 其 ①人称代词,自己、我、我的,他、他们,它 而不知太乐之乐其乐也(自己的)《醉翁亭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他) ②指示代词,这,那专其利三世(这种) 3.副词,表推测或委婉语气,大概,也许,难道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其真无马邪道(难道) 5. 而 ①转折连词,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述而》 而不知其所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未有问而不告《送东阳马生序》 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②修饰连词,相当于“地”, 面山而居 恂恂而起 呼尔而与之 ③顺承连词,可不译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觉而起,起而归 ④表顺承的连词,然,这样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表顺承的连词,就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⑥表顺承的连词,来挟天子而令诸候《隆中对》 ⑦表递进的连词,而且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举例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举例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中考语文 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方法指导 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在稳重的意义和用法时,重要遵循以下原则: 1、带入筛选法; 2、语境推断法; 3、句位分析法; 4、语法分析法。 1、带入筛选法。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们书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他的每个用法带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表并列关系、表转折关系、表顺承关系、表递进关系、表修饰等。要弄清下列各句中“而”的不同意思,例句: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学而不思则罔;③面山而居;④日出而林霏开;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一一带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即可。 2、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换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

文意解题。此法对起关联词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前句行为是导致后句行为发生的原因,前后句为因果关系,因此“以”在此处为表原因的“因为”。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其真无马邪”;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安陵君其许寡人”。4、语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而,据此也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以“之”为例:

之 一、用作代词 1、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 例:①二世杀之(他)②悉以咨之(他们) ③愿终守之(它)④故以怪之(这件事) 2、用作指示代词(之+名词) 可以译为“这” 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这) 二、用作助词

文言虚词“之”“其”“而”“于”“以”“为”地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虚 词 用法例句常见短语. 之. (1)【动】往,到……去. (2)【代】他,她,它. (3)【助】的(有时可不译). (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 译. (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 译. (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 省去.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宋何罪之有(《公输》);菊之爱(《爱莲 说》). . 以. (1)【动】认为,以为. (2)【介】用,把,拿. (3)【介】因为,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 (6)【通】“已”,已经. (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9)【连】以至、因而.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年以前;北京以东.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狼》).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为】认为;作为。. 【以是(是以)】因此。. 于. (1)【介】在,到,向,从,对, 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 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2)【介】被. (3)【介】同,和,跟. (4)【介】比,胜过.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告之于帝(《愚 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 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①与现代汉语相 同;②这时,当时;在这, 从这。. 者. (1)【代】……人;……事物;…… 时候;……的情况.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释), 不译. 作亭者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也】或【者 也】……是……. 乎. (1)【助】吗,呢,哪,吧;啊, 呀,哇. (2)【通】“于”。“在,从,向,给, 对”. 不亦乐乎?(《论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 翁亭记》). . 也. (1)【助】啊,呀,呢,吧,可不 译(表判断、肯定,表疑问、反问, 表感叹). (2)【助】句中表示舒缓、停顿, 可不译. 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徐 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哉】呢,吗(表疑问 或反问)。. 故. (1)【名】原因,缘故.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 从前的,原来的;故旧,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连】因此,所以. (5)【动】死亡.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 序》). 已故. 【故人】老朋友。. 其. (1)【代】他(的),她(的),它 (的);他们(的),她们(的),它 们(的).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 推测).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 序》).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2015年迎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梳理 [而、之、以、于、为、其、则、乎] 【而】意义或用法: 1、表顺承可译为“然后”“就” ①聚室而谋曰②为坛而盟,收而攻蕲。③夺而杀尉 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可是”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人不知而不愠④环而攻之而不胜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表并列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 ①蔚然而深秀者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译①佣者笑而应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③面山而居④呼尔而与之⑤朝而往 5.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之】意义或用法: 1、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她”“它(们)”“这件事”等。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人皆吊之。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⑵复指代词: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动词“往”,“到......去” 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辍耕之垄上 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②小大之狱③渤海之尾④公输盘之攻械尽 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④甚矣,汝之不惠。 5、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①怅恨久之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④卒之为众人⑤公将鼓之 6、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②马之千里者 8、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④数月之后 【以】意义或用法: 1、表行为动作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扶苏以数谏故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初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初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1.<动> 认为,以为。 《两小儿辩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口技》:“以为妙绝。” 《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公输》:“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为然。” 《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皆以美于徐公。” 2.<介> 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 (1)可译为“用”、“拿”。 《山市》:“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童趣》:“徐喷以烟”。 《孙权劝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狼》:“投以骨。”(以:一说“把”)。“以刀劈狼首。” 《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 《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陈涉世家》:“祭以尉首。” 《出师表》:“咨臣以当世之事”。 《公输》:“成,将以攻宋。”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2).可译为“靠”、“凭”、“凭借”。 《唐雎不辱使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隆中对》:“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刿论战》:“何以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可译为“按照”。 《马说》:“策之不以其道”。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必以信。” (3)<介>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童趣》:“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连>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因为”。

中考14个文言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 例: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③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2、助词。 (1)相当于“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3)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例:马之千里者。《马说》 (5)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动词。“到”、“往”、“去”等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助词。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 其真无马邪?(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安陵君其许寡人(加重语气的助词) 2、代词。 (1)人称代词。“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例:既出,得其船(他的,代渔人)(2)人称代词,他们例:惧其不已也——他们《愚公移山》(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其人视端容寂——那个 (4)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三、而 1、表并列关系,可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2、表承接关系,可不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表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四、以 1、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2)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把”、“拿”、“用”等。咨臣以当世之事。《隆中对》—把 2、作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五、于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

实用文档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 一、“以”的用法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A.屠惧,投以骨,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把) B.“能以径寸之木”,“醒能述以文者”(以:用) 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以:凭借) D.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以:根据) E.以弱为强——(以:由、从) F、不以物喜;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G、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拿)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以便”; 5.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6.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A、属予作文以记之(以:用来) B、以伤先帝之明——(以:以致) C、以光先帝遗德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E、以彰其咎 F、以告先帝之灵 G、故为之文以志 H、以激怒其众

I、以知天地之广大 J、将以攻宋 K、杀之以应陈涉 (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1、皆以美于徐公。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 1、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助词:无意如:“有以异乎”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二、“而”的用法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②面山而居。 ③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2.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学而不思则罔 (三)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 三、“之”的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修改) [而、之、以、于、为、其、则、乎] 【而】 一、意义或用法: 1、表顺承可译为“然后”“就” ①聚室而谋曰②为坛而盟,收而攻蕲。③夺而杀尉 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可是”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人不知而不愠④环而攻之而不胜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表并列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 ①蔚然而深秀者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①佣者笑而应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③面山而居④呼尔而与之⑤朝而往 5.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之】 一、意义或用法: 1、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 “她”“它(们)”“这件事”等。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人皆吊之。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⑵复指代词: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动词“往”,“到......去” 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辍耕之垄上 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②小大之狱③渤海之尾④公输盘之攻械尽 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④甚矣,汝之不惠。 5、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①怅恨久之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6、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 (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1、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2、用作助词 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句: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臵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句: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 ④在句中表示定语臵后,即定语后臵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1马之千里者。《马说》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⑤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句: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句: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①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句: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顺承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例句: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句: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④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⑤递进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三、以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例句: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句:1屠惧,投以骨《狼》——把2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 2、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句: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3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巧记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巧记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现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

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

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翻译: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 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 3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翻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hú)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翻译: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通俗说就是听从我来指挥)就好了。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翻译:厌恶(嫉妒)他的才能,不能任用他(七)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复音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停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