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习题课一

化学习题课一

化学习题课一
化学习题课一

习题课一

一、填空题

1.物理量Q,T,V,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2.已知CO2(g)的△f H298.15K)=-394 KJ·mol-1,CO2(g) ===C(石墨)+O2(g))= KJ·mol-1。

3.在273 K,标准状态下水→冰的过程△H ,△S ,△G 。(小于,大于,或等于0)

40。

5.某一反应的△r H298K)=62.8KJ·mol-1,则该反应的△r S298K)= ,△r G m (1000K)= 。

4.判断下列反应或过程的熵变数值(填正数或负数)

(1)食盐的溶解过程的熵变为正;

(2)生成氯化银沉淀过程的熵变负;

(3)两种不发生反应的气体等压混合过程的熵变为正;

(4)固体氯化铵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熵变为正。

5.对于N2(g)+ 3H2(g)==2NH3(g),△H<0。判断下列情况下对化学平衡所产生的影响。

(1)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动;减小总压,平衡左移动;(3)加入氮气,NH3的分压大;(4)加入氢气,H2(g)的分压大。

二、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属于封闭体系的是()

A.氢气在盛有氯气的密闭绝热容器中燃烧

B.反应N2O4(g)→2NO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C.氢氧化钠与盐酸在烧杯里反应

D.用水壶烧开水

2.如果某一封闭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变到初始状态,则体系的()

A.Q=0 W=0 △U=0 △H=0

B.Q≠0 W=0 △U=0 △H=Q

C.Q= —W △U=Q+W △H=0

D.Q≠—W △U=Q+W △H=0

3.下列符号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A.T B.△H C.P D.U E.Q

4.下列物质的△f H)

A.Fe(s)B.C(石墨)C.Ne(g)D.Cl2(l)

5.定温下,下列哪一个反应的熵变数值最大?()

A.CO2(g)===C(s)+O2(g)

B.2SO3(g)===2SO2(g)+O2(g)

C.CaSO4·2H2O(s)===CaSO4(s)+2H2O(l)

D.2NH3(g)===3H2(g)+N2(g)

6.在等温和等压条件下,某反应的△=11.6KJ·mol-1,表明该反应()

A.一定自发B。一定不自发C。是否自发还需具体分析D。达到平衡

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

Zn(s)+1/2O2(g)===ZnO(s)△r= —348.28 KJ·mol-1

Hg(l)+1/2O2(g)=== HgO(s)△r= —90.83 KJ·mol-1

由此可知Zn(s)+ HgO(s)=== ZnO(s)+ Hg(l)的△r是()

A.—439.1 KJ·mol-1B.515 KJ·mol-1

C.—257.45 KJ·mol-1D.无法计算

8.某温度时,反应3H2(g)+N2(g)===2NH3(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NH3(g)===3/2 H2(g)+1/2 N2(g)的平衡常数K2等于()

A.B

C.1/ K D.

9.在等温条件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其平衡常数()

A.增大B.减小C.不变D

10.某反应在973K时为2.92×10-2,1173K时为1.04,此反应为()反应

A.放热B.吸热C.无法判断

11.反应CaOH(s)== CaO(s)+ H2O(l)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则意味着该反应的()。

A.△H>0,△S >0 B.△H<0,△S >0 C.△H<0,△S <0 D.△H>0,△S <0

三、计算题

例1.N2O5在气相中的分解反应为

2 N2O5(g)→4NO2(g)+O2(g)

已知338K时,K1=4.87×10-3S-1;318K时,K2=4.98×10-4S-1。求该反应的活化能Ea和298K时的速率常数K3。

例2:已知反应NO(g)+1/2Br2(l) NOBr(g)(溴化亚硝酰)25℃时的平衡常数K1 3.6×10-15;液体溴在25℃时的蒸气压为0.0284MPa。求25℃时反应

NO(g)+1/2Br2(g) NOBr(g)的平衡常数

例3:某容器中充有N2O4和NO2的混合物,n(N2O4):n(NO2)=10.0:1.0

在308K,0.101MPa条件下,

N2O4(g) 2 NO2(g);K 308K)=0.315

(1)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压(2)使上述反应系统体积减小到1/2,反应在308K,0.202MPa条件下进行,平衡向何方移动?在新的平衡条件下,系统的各组分分压改变了多少?

例43分解的最低温度

已知:△3)=-1206.9KJ·mol-1

△H=-635.13KJ·mol-1

△H2)=-393.51KJ·mol-1

)=92.9J·mol-1·K-1

3

=38.2J·mol-1·K-1

)=213.7J·mol-1·K-1

2

例5:计算320K时反应

HI(g,0.0405MPa) 1/2H2(g,1.01×10-3 MPa)+1/2I2(g,1.01×10-3 MPa)

的平衡常数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初三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评课稿

初三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评课稿 一、级别:班级化学公开课 二、课题《常见的酸和碱》 三、授课人:杨巧雅 四、授课时间:20XX年3月27日 五、听课教师人数:1人 六、评课人: 杨巧雅老师这一节课的课题是“常见的酸和碱”,主要内容为“生活中的酸和碱”和“酸碱指示剂”。在简短而又精炼的导入之后,老师用特殊的方式处理了以上两个内容,即老师先给学生讲了生活常见物质哪些是碱性的哪些是酸性的,然后通过让学生回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的实验,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接着老师又进行了石蕊和酚酞试液在不同颜色变化的实验,让同学们自己总结,然后进行精讲点拨。最后老师给出大约10分钟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杨巧雅老师今天就从全方位展示了一节新课程下较成功的公开课。一、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这节课条理性强,教态自然,情绪饱满,节奏准确,语速适中,讲解透彻,讲课从容不迫,富于启发性。杨巧雅老师设计了许多小的问题,引领着学生亦步亦趋的紧跟老师的思路,因此学生思路非常顺畅,接受情况良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真正做到了小坡度密台阶。二是授课过程思路清晰明了,富于逻辑性。每讲解一个知识点,都是

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精讲点拨。因此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感知教材,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所以学生发言积极,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三是教师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等教具,实验操作成功熟练,实验现象明显,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增加了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预测、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从教学目标和设计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组成,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杨巧雅老师就准确地把握了这点。通过生活常见的酸和碱引入,然后在教学设计上紧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问题展开,通过现实联系现有知识,使学生更全身心地投入了新课的各个环节中。 此后的教学过程中,他也不断地体现着“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个想法。组织学生自行预习新课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视频播放和生活的经验,并创设了几个不同的实验情境,学生一边兴致勃勃地预测实验结果,一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教师一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边有序地做着实验。随着实验的进行,引导学生思索并归纳有关知识,培养了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习惯。

最新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经典

最新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现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84.7 g滤液。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 g。(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解析】 试题分析:解: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H2SO4质量为:10 0g×9.8%=9.8 g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208 98 233 y9.8 g x 233/98 =x/9.8x=23.3 g 208/98 =y/9.8y=20.8 g (2)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84.7 g+23.3 g-100 g=208 g 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g/208 g×100%=1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2.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Cu2O 和Cu的固体混合物20g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计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3)在图中画出向20g 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24.5%的稀硫酸至过量,铜的质量变化曲线_____。

【答案】12.25 9: 1 。 【解析】 【分析】 根据加入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氧化亚铜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比值以及画图。 【详解】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24.5%×50g =12.25g ;故填:12.25 (2)设原混合物中Cu 2O 的质量为x ,生成的铜的质量为y 。 224421449864x 12.Cu O+H SO CuSO +C 2u +H 5O g y ═ 1449864 ==x 12.25g y 解得:x =18 g ;y =8g ; 原混合物中Cu 2O 与Cu 的质量比为18 g :(20 g ﹣18 g )=9:1;故填:9:1 (3)没加入硫酸时,铜的质量为2g ,加入到50g 稀硫酸时铜的质量为2g+8g =10g 。如下图所示; 故填: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3.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1)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价的可溶性金属硫酸盐和氢气. (2)相对原子质量:Mg ﹣24、Fe ﹣56、Zn ﹣65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 放入烧杯中,将140.0g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理解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理解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于2018年1月出版。新课标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新课标对于“化学”的定义上,补充了它的特征,即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的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定义,进一步补充了它的地位作用,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同时提出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强调了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本理念将原有的八条整合更新为五条,并为每一条进行了命名。将原有“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体现化学学科的人文内涵”“引导教师反思”等删除;将原有“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整合为“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将原有的“评价方式”进行优化,变为“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新增“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的基本理念。二、学科核心素养为更好的体现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适应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目标部分做了较大的修改,新增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通过内涵、目标来描述,而且对5个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划分出4级水平。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不再细分三维教学目标,而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将原三维目标(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及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描述做了调整,对新的课程目标统一划分出4级水平(从水平1到水平4),不再细究行为动词在三个维度的不同表述,而是更加具体的展示出了4级水平的具体内容。三、课程结构与内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构成。必修课程包括5个主题(化学科

初中化学专题练习化学元素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专题练习化学元素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6题) 1.根据右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 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2.碘盐中所含碘酸钾中碘的化合价为+5价,则碘酸钾的化学式为 A.KIO B.KIO2 C.KIO3 D.KIO4 【答案】 C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3.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的“碘”是指 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 【答案】D 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 4.“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2价 B.+5价 C.+6价 D.+7价lC. 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D. 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答案】A 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 评卷人得分

7.下列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中,能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A B C D 【答案】 A 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 8.下列各组元素符号均表示金属元素的一组是 A. Fe、Cu、Si、Zn B.Ag、Cu、Al、S C. Fe、Cu、Ag、Zn D.Na、Al、Hg、P 【答案】 C 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 9.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的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 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其中碘元素化合价为-1价 【答案】 D 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 10.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有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l D.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答案】D 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 11.2012年4月20日《扬子晚报》报道”毒胶囊事件”: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 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这里的“铬”是

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经典

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化学兴趣小组取2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5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 【答案】(1)11克(2) 26.7% 【解析】 试题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的,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26+90-105=11克,反应后的溶质是CaCl2,而溶液的质量等于105克减去石灰石中的不反应的杂质的质量,设:石灰石中CaCO3质量为X,生成的CaCl2质量为Y, CaCO3+ 2HCl==CaCl2 + CO2↑ + H2O 100 111 44 X Y 11克 列比例式:100:X=44::11克解得:X=25克 111:Y=44:11克解得:Y="27.75" 克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7.75/105-(26-25)×100%≈26.7%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相关计算 2.将25.6 g 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 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求: (1)上表中m的值为多少。_____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8.7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次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得到沉淀2.9g,第四次实验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增加了,说明第一次实验中40g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只能生成2.9g沉淀,所以第三

九年级化学元素同步练习题

课题2 元素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质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本质和种类。 答案:核电荷数相同质子数核内质子数质子数不同 2.地壳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识记能力。平时学习时要有意识地按知识点进行归纳。 答案:氧硅铝铁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组成和构成的化学用语。 答案:(1)正确。元素和物质是宏观概念,有关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要“宏观对宏观”,即描述物质的组成用元素。 (2)错误。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 (3)错误。二氧化碳、碳原子和氧分子是三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性质不同,从宏观上说,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从微观上说,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经典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现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84.7 g滤液。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 g。(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解析】 试题分析:解: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H2SO4质量为:10 0g×9.8%=9.8 g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208 98 233 y9.8 g x 233/98 =x/9.8x=23.3 g 208/98 =y/9.8y=20.8 g (2)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84.7 g+23.3 g-100 g=208 g 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g/208 g×100%=1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10101010101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g) 剩余固体的质量(g)9.358.78.057.4 6.75 6.75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1)32.5%;(2)9.8% 【解析】 质量分数的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分别计算出目的物质的质量和样品的总质量,然后求比值。第(2)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计算是关键。 (1)10g样品反应完全后,剩下6.75g为铜的质量,所以锌的质量为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计算题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 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6分)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D.产生气体的质量 17、(本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将1.80g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求: (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答案: 1.解: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1分) MnO2 由2KClO3=====2KCl+3O2↑(1分) △ 2.44 3.(5分)(1)解:设质量为x的这种稀硫酸可与4.0gCuO恰好完全反应 CuO +H2SO4 =CuSO4 +H2O(2分) 80 98 4.0g 10% x =(1分)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

化学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30分,每题3分) 1、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______、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强调______,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______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______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______,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为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设置两个必修课程模块,注重从知识与技能、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4、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的目标包括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______和______,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化学1的三个主题分别为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属于______的内容标准;“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属于______的内容标准。 6、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______而设置的。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______,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7、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6个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______、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______。 8、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______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

无机元素化学试题库完整

无机元素化学题库 一、填空题 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碱金属(锂除外)通常 保存在()中;碱金属的特征氧化态是()。 2.碱金属元素只能以()存在与自然界中。 3.碱金属(锂除外)元素的化合物的价键以()键为主。 4.碱土金属(铍除外)元素的化合物的价键以()键为主。 5.碱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迁移率最小的是()。 6.根据对角线规则,与锂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7.碱金属元素的氨溶液呈()色,()(能/不能)导电。 8.碱金属存放在空气中表面层的组成主要是()。 9.LiNO3热分解的固体产物是(),KNO3热分解的固体产物是 ()。 10.碱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比相应元素的碳酸氢盐的()(高、 低、相似)。 11.L i2CO3加热()(可以、不能)分解;K2CO3加热()(可 以、不能)分解。 12.金属锂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主要是();金属钠在空气中的燃 烧产物是()。 13.最简单的硼烷是()。 14.B F3是良好路易斯酸催化剂是因为其是()化合物。 15.β-Al2O3()(可以、不能)作为固体电解质。

16.干燥的硅胶是()色。 17.金属中最轻的元素是();电极电位最负的金属是();碱金 属中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18.电解法制备金属锂中KCl起的作用是()。 19.处理铝矿石最常用的试剂是()。 20.制备高纯铝的提炼方法是()。 21.有机物在高温下炭化过程根据反应物的形态可分为()炭化、 ()炭化和()炭化。 22.有机物在高温炭化过程中炭化获得的炭材料根据其在2800℃的结 构变化可分为()和()。 23.碳的单质以游离态存在与自然界中的是()和()。 24.碳的成键方式有()、()和()。 25.天然石墨一般为六方晶系,垂直与六角面方向()的电导率 ()(高/低),其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减少/不变),具有()(导体/半导体/绝缘体)性质;平行于平面方向()的电导率()(高/低),其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减少/不变),具有()(导体/半导体/绝缘体)性质。 26.天然石墨负极代号为NG-I-18-360,其中18表示(),360表 示()。 27.制备中间相炭微球的原料是()。 28.石墨化后的中间相炭微球内部是()结构。 29.惰性气氛下加热有机物至3000℃,加热过程可分为()过程和

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全集

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全集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BaCl 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若误服了BaCl 2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 4溶液解毒。为测定某BaCl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克BaCl 2溶液,不断加入MgSO 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 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P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克; (3)试计算原溶液中BaCl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MgCl 2 23.3g 20.8% 【解析】 【分析】 【详解】 (1)当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加到100g 时,溶液总质量出现拐点,此后随着硫酸镁溶液的增加,溶液总质量增加,不再产生新的变化。故P 点时硫酸镁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因此P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氯化镁; (2)由图可知,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100g+100g-176.7g=23.3g ; (3)设原BaCl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2442 BaCl +MgSO =BaSO +MgCl 208233100g x 23.3g ↓? 208233 =100g x 23.3g ? x=20.8% 答:原BaCl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硫酸钠回体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跟据以上信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 (2)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 (3)求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1)11.65 (2)7.1g (3)6.25%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87g+54.65g﹣ 140g=11.65g; 故答案为11.65; (2)解:设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中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y. 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 233 117 x 11.65 g y 142:233=x:11.65g,解得x=7.1g (3)233:117=11.65g:y,解得y=5.85g 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10.00g﹣7.1g+5.85g=8.75g 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6.25%. 答:(2)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7.1g;(3)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6.25%.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以化学方程式计算为基础,同时融入溶液等方面的计算题,这样的题目一直是中考的热点,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3.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NaOH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的关系是什么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的关系是什么?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的关系可以从几方面来看,第一,在核心化学知识方面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选修模块的知识起点是必修模块的知识终点,各个选修模块都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内容线索促使学生回顾、复习、应用在必修模块中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所有的选修模块都会在必修模块的知识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化学核心知识,对必修模块的化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也就是说,即使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和实验化学模块,尽管课程标准中对这几个选修模块没有明确规定化学核心知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但他们同样承担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化学核心知识的任务。具体的要求和处理可以参见相应的高中化学新教材。 第二,在过程方法方面,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所有课程模块都承担着过程方法的教学功能,但在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中,更加侧重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和以研究物质性质为主的化学研究方法和程序,而在选修模块中则更加侧重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模块所代表的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和研究思路,例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强调运用微观思维方式和模型方法认识原子结构、微粒间相互作用以及物质聚集状态;“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会渗透物理化学研究的一些思想方法,如运用差值、始态和终态、浓度或压力商与平衡常数比较等热力学分析问题的方法,综合运用微粒观、动态相互作用观点,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认识方式分析问题;“有机化学基础”则突显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构建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官能团结构的分析模型,以及有机化学反应的分析模型,发展学生根据官能团结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预测分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反应活性的能力等,引导学生认识有机合成的基本问题和核心关键、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实验化学”模块则引导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体验化学实验方法,除此之外是相应的化学实验技术和技能的学习。“化学与技术”模块则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与化学相关的技术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技术与化学科学、与资源、产品以及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技术视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环境友好等技术意识;“化学与生活”模块则力图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除此之外,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所设置的探究活动无论是探究内容、探究的开放度,还是探究的方法和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发展特点。 第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方面以及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方面,首先,所有模块都支持这个课程目标维度,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在处理这个课程目标维度时也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环境意识的培养,在必修模块中是联系和渗透,是初步认识水平。但到了选修模块,不同模块结合自身模块定位和内容特点,就会从关注生存质量“空气质量、居室环境、垃圾的妥善处理、家居装修的材料选择” 等生活视角;可以探讨汽车尾气净化的化学反应原理;可以从水的净化处理、工厂的厂址选择、生产工艺的设计和“三废”的处理,以及“原子经济”和“循环经济”等技术线索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治理环境问题的技术,进一步体会化学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选修模块或直接面对、或深入讨论,不仅知其然,还可知其所以然,甚至能够探讨如何做,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有的实验区的高考方案中规定文科倾向的学生只考化学1和化学2,于是有不少学校和老师就认为选修模块是否可以不学了,或挑一个所谓的跟化学1和化学2在内容上非常接近的模块,以便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其实,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首先,每个选修模块都与必修模块具有密切的知识联系,都有利于复习、应用必修所学的化学核心知识,只是不同模块的知识处理和呈现线索不同。其次,课程标准规定,即使是文科倾向的学生也至少要学习一个选修模块,所以,文科生的高中化学知识水平也不应该只有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的水平。高中毕业的学分要求和高考考什么模块以及怎么

化学经典例题

试题 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现象.请填空: (1)能说明糖水是溶液的现象有: 均一、稳定 . (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 分子间有间隔,蔗糖分子进入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使总体积减少 . (3)再加入足量蔗糖,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蔗糖固体留在杯底,其原因是: 该溶液已达饱和状态 .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物质的微粒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3)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属于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解答:解:(1)能说明糖水是溶液的现象有: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故填:均一、稳定. (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蔗糖分子进入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使总体积减少.故填:分子间有间隔,蔗糖分子进入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使总体积减少. (3)再加入足量蔗糖,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蔗糖固体留在杯底,其原因是:该溶液已达饱和状态.故填:该溶液已达饱和状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特征,解答时要从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如果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属于溶液,反之则不属于溶液.

5g 5g+10g ×100%=33.3%; (2)对比②③的实验数据,加入15g该物质时所得溶液为21g,大于实验②的20g溶液,说明10g水溶解10g该物质时并未达到饱和状态;故②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根据实验③所得数据,30℃时10g水溶解21g-10g=11g该物质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即30℃时10g 水中含有11g该物质;故30℃时,NaOH的溶解度为110g; (4)设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为x, 2NaOH+CuSO4═Na2SO4+Cu(OH)2↓

2017版高中化学课标试题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测试题 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说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简称新课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老课标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确认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1. 学习新课标后对课程基本理念的以下描述有误的是 A. 设罝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 B. 选择能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 C. 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 D. 倡导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 2.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以下认识中有误的是 A. 是学生通过化学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价值观念 B. 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D. 是针对选考化学的学生提出的素养要求 3. 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 A. 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 B.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五个方面 C. 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提出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D.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每个方面划分为四个水平层次 4. 关于学业质量的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化学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B. 每一级水平的描述中均包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 C. 每一级水平依据侧重的内容将其划分为5个条目 D.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5.有关高中化学新课程组成与性质的以下描述有误的是 A. 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部分组成 B. 必修课程为全修全考课程 C. 选择性必修课程为选修必考课程 D. 选修课程为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课程 6.关于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必修课程共有5个主题

初三化学公开课常见气体的制备与净化学案教学内容

专题复习之 常见气体的制取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借助思维导图,复习巩固实验题目有关知识点; 2、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复习,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3、通过迁移训练,掌握知识的运用技巧。 【学习重点】 复习化学实验知识 活动一知识回顾重构记忆1、写出以下常见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备O2、CO2、H2的化学方程式: 3、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A B C D E F G 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A 或B); ②D装置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 ③E和F装置相对D装置的优点; ④G装置的特点。 4、净化: 5、收集装置的选择: 气体药品发生装置类 型 收集方法验证方法验满方法O2K2MnO4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 型 CO2 H2 6、尾气处理 棉花

活动二实战演练攻克考点 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一些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仪器的名称: ①;②。 (2)实验室KMnO4制取O2: ①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装置(填编号);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出现现象时证明O2已收集满; ④能用该装置中方法收集O2的原因; ⑤O2收集满后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 A.先将导管移出集气瓶口B.先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稀盐酸制取CO2: ①乙同学用B装置稀盐酸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用稀硫酸替代稀盐酸制取CO2的原因; ③若要验证生成的气体是CO2,则烧杯中应加入,化学方程式为; ④若要验证CO2是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烧杯中应加入,化学方程式为 ; ⑤若用D装置代替B装置中制取装置,优点是。若用E装置代替B装置中制取装置,优点是; (4)气体性质研究: ①丙同学想用C装置制取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②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下列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验气:用图1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瓶中应盛,气体从端进入;(2)洗气:用图1除去O2中的水蒸气,瓶中应盛,气体从端进入;(3)用图1集气: 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进入; 排水法收集H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进入; 排空气法收集O2时,气体从端进入; 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从端进入; (4)要用图1测量气体体积,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测量时瓶内先装满水,图1 图2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徐州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请计算: (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g。 (2)10g稀盐酸能与_____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3.4 1.0 7.3%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4.0g-0.6g=3.4g; (2)由第一次加入10g稀盐酸,剩余固体3.0g,第二次加入10g稀盐酸,剩余固体2.0g可知,10g稀盐酸能与1.0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第一次加入10g稀盐酸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4.0g-3.0g=1.0g; 设第一次加入1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100 73 1.0g x 10073 1.0g x x=0.73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0.73g 10g ×100%=7.3%;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2.若要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100t,需要含氧化铁6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答案】228.6t 【解析】 试题分析:含杂质物质的计算要把混合物的质量转化为纯物质的质量,即纯物质质量=含杂

质物质质量×纯度,再把纯物质的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最后再把计算出的纯物质质量转换为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解]设:需要向炼铁高炉中投入这种铁矿石的质量为x Fe2O3+ 3CO2Fe + 3CO2 160 112 60%x (1-4%)×100 t = x=" 228.6" t 答:需要向炼铁高炉中投入这种铁矿石的质量为228.6t。 考点:含杂质的物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有的相关数据记录见下表(实验误差忽略不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所取合金质量/g12.512.525 所用稀硫酸质量/g120140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0.20.20.2 (1)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2)求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答案】(1)48%(2)15.1% 【解析】 【分析】 铜、锌合金中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只有锌和稀硫酸反应,第二次和第一次所取的合金质量相同,第二次所用的稀硫酸比第一次多,而两次生成的气体质量相同,说明两次所取的合金中的锌都完全反应了,由此可知12.5g合金只能生成0.2g氢气;第三次所取的合金是前两次的2倍,但产生的气体和前两次相同只有0.2g,说明第三次反应中稀硫酸不足,由此可知25g合金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12.5g合金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从而可以结合氢气的质量计算出锌的质量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 (1)比较三组数据可以知道,12.5g合金最多只能生成0.2g氢气,其中的锌完全参加反应设12.5g铜锌合金中含有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鲁科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送审稿) 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2002.12 北京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必修课程(A1、A2) 二、选修课程(B1~B6) 1.化学与生活(B1) 2.化学与技术(B2) 3.物质结构与性质(B3) 4.化学反应原理(B4) 5.有机化学基础(B5) 6.实验化学(B6)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进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7.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新的“平台”。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设计思路 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不同志趣和发展潜能学生的需要。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为了保证基础性,设置了两个必修课程模块,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 同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更好地体现课程的选择性,设置了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模块。在设置选修模块时充分体现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以物质、结构、反应为主线,重视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