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风骨内涵

风骨内涵

风骨内涵
风骨内涵

“风骨”说的内涵

刘勰《文心雕龙》曰:“诗总六艺,风冠其首”,指出“风”乃出自《诗经》。在《风骨篇》里,刘勰提出自己对“风骨”的理解:“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即“风”乃是表达情感之始,“骨”则是文章结构所在。可知“风骨”这一命题,当从“风”与“骨”两方面来看。

《风骨篇》曰:“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思不环周,莫索乏气,则无风之验也”,这是说“风”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必要性。假如文章缺少“风力”,则枯燥无味。那么“风”又是什么呢?《风骨篇》云:“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此乃风力酋也。”司马相如乃汉赋第一大家,所作大赋《上林》《子虚》皆极尽铺陈,文采斐然。而其“蔚为辞宗”,可见其文辞之功。因此可以说,“风”即指文章的文辞表达,也是文章的表面形式。如果文章没有文采,则干涩乏味,犹如道学家之言,这样的文章自然也不会是成功的。

在“骨”这方面,《风骨篇》提到:“练于骨者,析辞必精”,“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就是说,文章要有“骨气”。如果文章缺少“骨气”,那么就会“繁杂失统”,即杂乱无章。“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这其中的“骨”即文章骨干、内涵,即文章的深层意蕴。古人云:“文以载道”,“骨”虽说不全是“道”,然而却也包含“道”。若文章空洞无物,没有思想内涵,那么就会失之流浮,如人之无心,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好文章。

然而“风”与“骨”绝不是互相独立而存在的。一篇好的文章要讲究“风清骨峻”,即文采与内涵皆佳。否则缺其一则不能称之为好文章。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即文章空有好文采而言之无物,就是取悦他人,过于华丽。比如魏晋时的宫体诗和骈体文、明清的八股,在开始时自然是文辞并茂,声色俱佳。然而发展到以后越来越看重修辞与声律,只看重形式上的美感,而忽略了作为文章核心的思想内涵。这就是有风而无骨,自然不是好的。另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内涵与思想深度,那么文章就会枯涩乏味,又有粗野之感。唐陈子昂强调“骨气”,其《登幽州台歌》固然是“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然而其《感遇》诗则大多数缺少风力,使人感觉义胜于辞,读之则干涩而不流畅。魏晋的玄言诗,宋朝的哲理诗,也是如此。这就是过于强调“骨气”,而忽视了文章的形式与结构。这样的文章,则似乎有浓郁的道学气在里面,在“读”的方面来说,必然是生涩的、难懂的。

因此,文章要“风”“骨”俱备,才是上品。《风骨篇》有云:“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苑”,意思说文采与骨力是缺一不可的。王羲之《兰亭集序》,文采妍丽,而思死生之大事,又可以说有其骨。《诗经》三百篇,又都是“风骨”之辞。屈原《离骚》,恨君食谗言,而终不去之,也是文辞其外,而骨气其里。这些都可说是“风清骨峻”的代表作品。

要做到“风清骨峻”,不仅要“练于骨”“深乎风”,还要有高妙之气。曹丕《典论·论文》曰:“文以气为主”,钟嵘《诗品》曰曹植“骨气奇高”。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曹丕曰:“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就是说,“气”是有种类差别的。《典论·论文》曰“徐干时有齐气”,而孔融则“骨气高妙”。“齐气”在曹丕看来是下乘之“气”,相比孔融的“高妙”之气,就是差别了。

作为总结性的话语,《文心雕龙》每一篇之后都有讚。《风骨篇》讚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聘。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

炳。”进一步解释了“风骨”的内涵:情志与风教相伴,语言与骨力比并。文章明快有力,就必定会为人珍重。加强感化之功,体现壮美之用,才能体现“骨气”。才华卓然而立,文采鲜明,才能表达“风力”。在“讚”中,“风骨”最终还是要追求文辞与教化功能的统一和谐,这才是追求“风清骨峻”的目的。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诗言志说:《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在先秦时期,“志”的含义有发展变化,一是指政治上理想抱负,二是指人的思想、感情。诗言志说的实质是把诗歌看作人的心灵的表现。 2、兴观群怨: (1)此说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而说的。 (2)兴,“感发志意”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引起审美愉悦、共鸣。 观,“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通过诗歌可以了解时政与道德风尚。 群,“群居相切嗟”,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增进友谊的作用。 怨,“怨刺上政”,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3)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三体):风:民歌雅:正声颂:祭祀(三用):赋:陈述、铺叙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 4、六观说:刘勰在《知音》中指出鉴赏作品要从六个方面作为评论文章的角度,提出了“六观说”——“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可以了然作品的优劣。 5、风骨说: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风骨”是爽朗刚健的风貌,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明朗的文风。他的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刘勰风骨论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滋味说:钟嵘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诗的“滋味”指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详指描写细致,切指描写深刻,它要求诗人运用赋、比、兴的手法使诗歌言近旨远,形象鲜明,有风力,有文采,耐人寻味,感染力强。 7、别材别趣说: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别材别趣”说。别材,是针对以学问为诗而发,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反映生活。别趣,是针对以议论为诗而发,指诗歌有特别的趣味,提倡兴趣,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强调了诗的情感性、审美性,揭示了诗歌创作独特的艺术规律。 8、童心说:李贽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绝假纯真,一念之本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必须抒真情记真事;提倡真情反对假理,肯定人欲反对“天理”,要求恢复被封建礼教扭曲了的人的自然本性。 9、性灵说:袁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他在《随园诗话》中提出的重要理论。性灵说要求抒写真实的性情,表现个性,提倡独创;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要真实地表现各人不同的情,把真实感受生动地表达出来。 10.格调说:由沈德潜所倡导。主张创作有益于温柔敦厚的诗教,有补于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故而

从《蒿里行》简论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

从《蒿里行》简论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 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滥觞的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精彩绝伦的一页。由于时代的动乱和文士自身的社会经历,建安文学体现出一种“慷慨悲凉”的感情基调,形成了后人所谓的“建安风骨”。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风清骨峻,篇体光华”八个字,我认为这大约能用来形容“建安风骨”。下面,我就以曹操的《蒿里行》来简单地论述“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 第一,建安风骨表现出深刻的现实性。建安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发,饥荒瘟疫相继肆虐。此时的文士大多亲历战乱,目睹惨象,因此他们常常泼墨挥毫,哀民生之多艰,表现出深刻的现实性。曹操的这首诗就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可以称得上是汉朝的“诗史”。诗中“军合力不齐”以下六句描述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的局面,其中“踌躇”、“雁行”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诸路将领各怀私心,逡巡不前的姿态,。“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两句对袁绍、袁术等人以讨伐为幌子,行南面称孤之实的卑劣行径做了尖锐的批判。最后六句直接描写军阀混战带来的危害:军士铠甲生出了虱子,战场之上尸横遍野,百姓更是深受其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描述了一派荒凉,凄惨的景象,表达了曹操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同情。 第二,建安风骨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建安文士挣脱了经学的束缚,能够无所顾忌地倾泄心中汹涌的情感,袒露胸中的真实想法。因此,建安诗歌往往蕴含着一种奋发蹈励的意气、慷慨高亢的激情和苍凉悲壮的情怀。《蒿里行》的开篇,就展现了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义士”、“讨”等词为全篇定下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接下来,曹操又用两个典故:周武王伐纣,在孟津会合八百诸候;刘邦、

建安文学

湘潭江声实验学校集体备课稿纸 2015 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研讨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研讨人员: 主备人:曾朝霞审核人:参与修改完善人员: 课题:建安文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建安文学的基本文学常识。 2.以“三曹”代表性诗歌为例了解建安文学的基本特点。 3.以其中一或两首诗为例进行诵读并鉴赏。 4.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建安文学的基本特点。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汉沛国谯(今毫州)人曹操组建青州兵,挟持汉献帝, 统一北方,社会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曹操父子皆有高度的文学修养,由于他们的提倡, 一度衰微的文学有了新的生机。在当时建都的邺城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临漳县 境内),聚集了一大批文人,他们在诗、赋、文创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并掀起了我国诗 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今天,我们就去看看那个时代颇具特点的文学。 二、文学常识介绍 1、建安文学的定义及代表作家 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 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 (曹操、曹丕、曹 植)和“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蔡琰,而 以“三曹”为核心。 2、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 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 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浓郁的的悲剧色彩,就是“建安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 三、以“三曹”诗歌为例,感受建安文学的特点 (一)曹操及其《蒿里行》 个性化设计:

建安风骨和曹植诗歌的艺术特征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一时代的作家,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的特征: 首先是现实性。如曹操在《薤露行》中写道: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贼臣持国炳,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痛斥了何进误国,董卓殃民。《蒿里行》则叙述了群雄私争,自相残戕,致使兵祸连绵,民不聊生。诗歌形象描绘兵祸惨状: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植在《送应氏》中具体描写了当时洛阳毁败的情景也令人惨不忍睹: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在这破败的景象中,传达出一种悲凉感,在时直抒作者的惨伤,悲愤情绪:

题库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钟嵘《诗品》认为继承了小雅诗风的五言诗人是: A 曹操 B 嵇康 C 阮籍 D 蔡文姬 2、提出“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的先秦文论家是()。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3、“温柔敦厚,《》教也。” A 《易》 B 《书》 C 《礼》 D 《诗》 4、“传神写照”是下列哪个人的观点: A 刘勰 B 刘义庆 C 顾恺之 D 苏轼 5、反对“永明声病说”的是: A 沈约 B 刘勰 C 陆机 D 钟嵘 6、“不平则鸣”说出自于韩愈的: A 《送高闲上人序》 B 《送孟东野序》 C 《进学解》 D 《荆潭裴均杨凭唱和诗序》 7、“思与境谐”说出自于司空图的: A 《二十四诗品》 B 《与王驾论诗书》 C 《与李生论诗书》 D 《与极浦书》 8、苏轼以“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来评价: A 王维 B 孟浩然 C 陶渊明 D 谢灵运 9、严羽认为“诗之极致”是: A 雄浑 B 飘逸 C 气象 D 入神 10、提出“古文运动”概念的是: A 鲁迅 B 刘大杰 C 胡适 D 陈寅恪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庄子》“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表现了庄子的哪些观点: A 心斋 B 天乐 C 物化 D 得意忘言 2、以“物感说”为文学产生原因的文论有: A 《礼记·乐记》 B 《荀子·乐论》 C 《文赋》 D 《诗品序》 3、“诗言志”说出现在: A 《尚书》 B 《左传》 C 《礼记·乐记》 D 《孟子》 4、提出“明道、征圣、宗经”思想的文论家是:

A 荀子 B 扬雄 C 韩愈 D 刘勰 5、《文心雕龙》“八体”中含有贬意的是: A 显附 B 繁缛 C 新奇 D 轻靡 6、属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篇章有: A 《神思》 B 《变骚》 C 《酌纬》 D 《风骨》 7、严羽指出宋诗的缺点是: A “以文字为诗” B “以禅理为诗” C “以议论为诗” D “以才学为诗” 8、表现了“阳刚”审美观的有: A 沉著痛快 B 优游不迫 C 行气如虹 D 鯨魚碧海 9、王昌龄“诗有三境”说是指: A 物境 B 情境 C 思境 D 意境 10、表现了意境特征的有: A 羚羊掛角 B 空中之音 C 水中之月 D 相中之色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0分)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是中国艺术意境论的哲学基础。() 2、“知言养气”之“气”和“文以气为主”之“气”的意思是一样的。()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是中国艺术意境论的哲学基础。() 2、“知言养气”之“气”和“文以气为主”之“气”的意思是一样的。() 3、元和体是指元白所创作的新乐府诗歌,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实录”是司马迁《史记》中提出的史学理论。() 5、曹丕“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源于《左传》的“三不朽”说。() 6、两汉文学理论的立论原则是依经立论。() 7、文以明道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基本观念,道是指儒家的道统。() 8、“诗穷而后工”之“穷”主要是指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 9、《二十四诗品》基本可以断定非司空图所作。() 10、苏洵的风水相激说中,水比喻创作的源泉和艺术修养,风比喻创作冲动不能已于言的一种状态。() 四、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孟子)以意逆志说 2、(老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3、(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4、(钟嵘)滋味说 5、(司空图)思与境谐说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建安风骨”之流变阅读附答案

“建安风骨”之流变阅读附答案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 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化种子,历经流变,由狭入广,自道德而审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折射出时代迁移与诗学理念的复杂关系。 自汉末延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阵痛时期。 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以及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共同构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超越的主要原因。人才选拔的标准在悄然发生变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得到重视。这显然就是“风骨”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风”,指风姿、风韵和风神,用于品鉴人物的姿态和气质;“骨”,指骨相,用于赞赏人物的体格和形象。而这种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一旦形成,迅速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并对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对“建安风骨”进行理论总结并提炼其美学精神的,首推南朝 齐梁时代文学理论家刘勰。众所周知,《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是从儒学古文派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起源与创作。由此出发,刘勰首先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他继承曹丕所揭橥的“文以气为主”的理念,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

关系。刘勰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在时代的大脉动中突出生命的悲剧意识,进而推送出“建安风骨”这个中国诗歌美学的批评典范。 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会大动乱之后即位,逐渐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新王朝。毫无疑问,帝国的繁盛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在“建安风骨”流变史上,唐代两个标志性人物是初唐的陈子昂与盛唐的殷璠。陈子昂最早标举“汉魏风骨”的旗帜,将“兴寄”与“风骨”联系起来,张扬“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美学,达到与“建安作者相视而笑”的境界。这使得他在继承建安诗歌慷慨苍凉的风格之外,又富于壮大高昂、寥廓雄浑的气概。盛唐诗人对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以“盛唐风骨”或“盛唐气象”替换了“建安风骨”,使刘勰“风骨”说焕发了生机。这种流变既呈现为从文、辞到兴象、境界的迁移,又体现为自道德而审美的流转,折射出时局变迁对诗学风格的深刻影响。 “建安风骨”的流变史,一方面恰切地说明了时局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应该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古老命题。对政治的参与和理解,深化了诗人的生命体悟;文学的温情与浪漫,又赋予政治一种别样的情致。当“建安文学”走出建安,当“建安风骨”不再只是某一个时代的符号,而成为整个民族对“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我们才更为深沉地洞察了“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

曹操简介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

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辞海》1989年版)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东汉末年,以黄巾军为代表的农民革命武装,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曹操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接着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逐个地打败了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最后统一了北方,形成了与吴、蜀相峙的三国鼎立局面,并为日后的晋朝进一步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他又采取了一些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广行屯田的措施,对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曹操的一生大半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因而他的作品也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思想积极,风格慷慨悲壮。他的诗今存二十余首,都是

何谓风骨

何谓“风骨” ——读《文心雕龙风骨第二十八》有感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刘卫征 学号:1012425

何谓风骨 ——读《文心雕龙风骨第二十八》有感 摘要:何谓风骨?一直以来,对“风骨”一词总是想当然地将其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借以形容一个人的刚正不阿,临危不惧之类的大丈夫形象。但是真正读过《文心雕龙风骨第二十八》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对"风骨"的认识是多么的片面。同时呢,在阅读相关论文的同时,我发现很多人对于“风骨”一词的认识也是莫衷一是的。故在这里,笔者将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对于“风骨”的看法。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一、“风骨”的历史由来 提及“风骨”,相信更多的人会想当然地将其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进而举出历史上诸如岳飞、文天祥一类清风傲骨的人为之例证,当然了也会自然地想到秦桧一类委曲求全、卖国求荣的大佞臣,二者相比,突出前者的高风亮节。由此可见,“风骨”一词在中国古代早已和人的品格紧密地联系起来。但事实上,“风骨”的含义仅限于此吗?或者说“风骨”一词就是为了形容士人英雄的高洁品质而产生的吗?当然不是。“风骨”绝不仅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广泛涉及到书法、绘画、文学等多种艺术领域。 首先,“风骨”用来评价人物,始于汉末,而到魏晋以后才开始真正的流行开来。如《宋书武帝纪》中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等。根据刘裕、王羲之这两位我们所熟知的人物作例证,我们就不难想象“风骨”用以评价人物的品格,多为正面的褒奖,赞誉此人的高风亮节等等。 而后来“风骨”一词被引申到画艺、书论等文学艺术中去。画论中谈风骨,始见于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在序中提出评画的六个标准,其一是“气韵生动”,其二是“骨法用笔”。前者重在风神,与神似相近,后者重在笔致的骨梗有力。谢赫又将画家分为六品,评一品画家曹不兴说:“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哉!”以后“风骨”这一概念,便被广泛运用于画论。“风骨”也被用于书法品评。晋卫夫人《笔阵图》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书法要录》)唐代张怀□的《书议》,始将“风骨”引入书法评论中。他说:“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论草书说:“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 “风骨”一词用于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还是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怡悵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从借以评价人物的品格,再到延伸到绘画、书法、文学等文学师叔层面上,“风骨”一词不断地发展、充实着自己的含义。那么,从现在看来,何谓“风骨”?事实上,针对这一问题,历史上或者是当代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因为侧重角度、省会时代等的不同,使得“风骨含义”的讨论往往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但也正是因为“风骨”一词的多含义性,故而吸引着古今中外众多的专家学者对其的兴趣和研究。 二、有关“风骨”的众多说法 何谓“风骨”?许慎《说文解字》上这样写道:“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阅读附答案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阅读附答案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 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化种子,历经流变,由狭入广,自道德而审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折射出时代迁移与诗学理念的复杂关系。 自汉末延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阵痛时期。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以及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共同构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超越的主要原因。人才选拔的标准在悄然发生变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得到重视。这显然就是“风骨”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风”,指风姿、风韵和风神,用于品鉴人物的姿态和气质;“骨”,指骨相,用于赞赏人物的体格和形象。而这种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一旦形成,迅速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并对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对“建安风骨”进行理论总结并提炼其美学精神的,首推南朝齐梁时代文学理论家刘勰。众所周知,《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是从儒学古文派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起源与创作。由此出发,刘勰首先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他继承曹丕所揭橥的“文以气为主”的理念,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刘勰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在时代的大脉动中突出生命的悲剧意识,进而推送出“建安风骨”这个中国诗歌美学的批评典范。 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会大动乱之后即位,逐渐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新王朝。毫无疑问,帝国的繁盛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在“建安风骨”流变史上,唐代两个标志性人物是初唐的陈子昂与盛唐的殷璠。陈子昂最早标举“汉魏风骨”的旗帜,将“兴寄”与“风骨”联系起来,张扬“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美学,达到与“建安作者相视而笑”的境界。这使得他在继承建安诗歌慷慨苍凉的风格之外,又富于壮大高昂、寥廓雄浑的气概。盛唐诗人对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以“盛 唐风骨”或“盛唐气象”替换了“建安风骨”,使刘勰“风骨”说焕发了生机。这种流变既呈现为从文、辞到兴象、境界的迁移,又体现为自道德而审美的流转,折射出时局变迁对诗学风格的深刻影响。 “建安风骨”的流变史,一方面恰切地说明了时局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应该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古老命题。对政治的参与和理解,深化了诗人的生命体悟;文学的温情与浪漫,又赋予政治一种别样的情致。当“建安文学”走出建安,当“建安风骨”不再只是某一个时代的符号,而成为整个民族对“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我们才更为深沉地洞察了“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 (选自王洪琛《“建安风骨”之流变》,《光明日报》2016年08月26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唐宋部分笔记

《古代文论名篇详注》唐宋部分学习笔记 一、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1、“兴寄”和“风骨”说 答:这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要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2、陈子昂的风骨说的内涵是什么? 答: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3、陈子昂的“兴寄”说的内涵是什么? 答:陈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兴寄”的一般概念是托物寄兴,抒写情性,但把它与陈子昂关于恢复正始之音的主张联系起来理解,提倡“兴寄”,就是要恢复正统儒家诗论所强调的“言志”的传统。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4、陈子昂的“兴寄”和“风骨”说对后世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陈子昂的代表诗作《感遇》三十八首和著名的短诗《登幽州台歌》都是体现他的诗歌理想的兴寄深远、风清骨峻之作。他的诗歌理论,加上他的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以来齐梁余风的影响,揭开了唐诗革新的序幕,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代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陈子昂的友人卢藏用说:“道(按指诗道)丧五百年而得陈君。……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金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八说:“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5、陈子昂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是什么? 答:陈子昂的《修竹篇序》,就是他诗歌革新主张的一个纲领。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齐梁文学提出了“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判,从另一方面说,这也体现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6、陈子昂的的诗歌复古观点是什么? 答:陈子昂是唐初文学复古的积极倡导者,《修竹篇序》表现了他关于诗歌复古的基本观点,其核心是复古,具体的说,就是恢复“正始之音”,使诗歌创作回到汉儒所强调的“正始之道,王化之基”上面去。陈子昂的诗歌复古理

论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论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一个时代的倾诉与精神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指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当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其中重要的文坛领袖包括当时的的建安七子:即王粲(字仲宣),陈琳(字孔璋),徐干(字伟长),刘桢(字公干),应玚(字德琏),孔融(字文举),阮瑀(字元瑜)。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政权建立后的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也应该算是建安的文人。虽然他们的时代在建安之后,但从写作风格和精神面貌却是极其符合建安风骨的内涵的。这一时期内,符合建安风骨的精神内涵的文学作品统称为建安文学。 而所谓的建安风骨是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当时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建安代表诗人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时代以五言诗为主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被后来人尊为典范,这既是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建安风骨”。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唐刘勰和钟嵘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当代鲁迅先生赞誉:建安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和独立的地位。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与文士相处极欢洽。王粲死时,他率众文士送葬,说:“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都叫一声送他。”于是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之美及纯洁无瑕的形象。“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曹丕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论文,是建安时代文学自觉的标志。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纯粹的七言诗。 建安时期,以三曹为中心的文人们,他们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自己对社会的忧虑之情,从而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这种风格后来升华成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正是由于这种风貌使得建安的诗人们都有一种特殊精神风貌,这种精神表现出文人们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精神,以及洒脱的态度和应变能力,他们不再拘守儒学,表现自身鲜明个性,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

曹操的简介

1、曹操的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来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堪称一个时代的文豪。他行文惜墨如金,率真老辣,直抒胸臆。鲁迅赞赏其文风,称之为“清峻”、“通脱”、“简约严明”。比如,在《抑兼并令》中,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两句话,成了中国的千古名言。在此文中,他还评论说:“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天下不宁的根源。而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他除了反击政敌攻击他有“不逊之志”外,又坦言自己身为宰相,决不能退隐:“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定然还会大乱不止。所以鲁迅说,曹操是“想写的便写出来”,“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大半生征战不止,“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同儿子曹丕、曹植都工于赋诗,同时团结了一批才士,开创了中国诗坛的“建安风骨”,备受后世推崇。曹操作诗,继承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大胆创新,前无古人。其显著特色有三:——积极进取。诗如其人。曹操一生百折不回,奋斗不已,因而他的诗歌也是积极进取的。仅举《龟虽寿》为例,它以长寿的神龟、腾蛇作铺垫,突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养怡延年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更被人千载传诵,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气象宏大。曹操作为一代雄杰,具有平定天下的志量,下笔写诗,亦有吐纳星辰,驾驭雷电的宏大气象。《观沧海》由“以观沧海”引领,写海岛景物及大海波涛,融入作者的想象与艺术夸张,气势极为壮阔。——慷慨悲壮。曹操是一代霸主兼文豪,下笔高妙,善于把写景、叙事、说理和抒情熔于一炉,形成慷慨悲壮的诗风。其《蒿里行》反映了群雄争夺、百姓受难的残酷现实。诗尾四句,写白骨满野,生民百不存一,读来令人泣下。它历来被称为优秀史诗,“汉末纪实”。文如其人、诗如其骨。曹的政治功绩是周旋于东汉末年的剿除动乱、维护安定;曹的文学功绩则是开创、领率了一代建安文学。对其人格的具体描述,则有《资治通鉴》中操的谋士荀域、郭嘉关于曹操与袁绍的一番对比式分析评价,说曹有十胜,袁有十败,从中可见一般。这十项是“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其中的“道”即方法,言操的处事不计排场、不肆铺张,法于自然、求其实用。“义”即规范。此处讲君臣规范。“治”即法纪,操令厉法严,且能以身率之,传曾因坐骑踏青苗而割发代首以自警。“度”即器度,操选人唯才是举、唯能是用,不拘出身、不务虚名、不妒才。“谋”即计谋,操以重谋士、喜变通、善决断著称,是三国时的智谋之才。“德”即诚信。操多以正直诚信待人,当时的智能之士多离袁绍而趋曹操。“仁”即爱心,操关心、爱护所用之人多在大处、隐处,细枝末节的小事小情通常不大在意,这种关心往往给人以意外。 秋胡行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负揜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沉吟不决。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

论三曹文学与建安风骨

(2013)届本科生学科论文题目论三曹文学与建安风骨 专业汉语言文学 院系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学号 xxx 姓名 xx 指导教师xxx 副教授 成绩 2013年5月

论三曹文学与建安风骨 学生:xxx 指导老师:xxx 中文摘要: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 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称为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所体现的文学内涵包括强烈的现实主义,浓郁的悲剧色彩,突出的个性表现,并高扬政治理想。曹操、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他们整体上君临天下的霸气和建功立业的豪气,成为建安风骨现实主义的核心和精髓。其中曹操雄才大略,政治军事上十分成功,而在文坛上也是雄踞天下,文学创作慷慨悲凉;曹丕继承了其父曹操的政治才能,文学上便娟婉约;而曹植可谓是“才高八斗”,文学作品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富艳,但政途萎靡,致使他抑郁寡欢。曹氏父子的文学创作,为建安文学奠定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建安风骨三曹建安文学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目录 (3) 前言 (4) 一、建安文学的背景 (5) 二、什么是“建安风骨” (5) 三、“三曹”与建安风骨 (5) (一)曹操与建安风骨 (5) (二)曹丕与建安风骨 (6) (三)曹植与建安风骨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前言 建安文学乃是指东汉末年至三国曹魏年间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现实主义精神,有所谓“风”“骨”的风格特色,也在某程度上受到汉朝乐府诗的影响。三曹的作品对建安文学的影响与贡献很大,三曹都生活在汉末战乱连年的时代,又参与逐鹿中原鏖战,是重要军事政治集团曹魏集团的主要扮演者,特别是曹操戎马倥偬,却又在诗文创作中有如此之高的成绩,的确了不起。而且,三曹并存,相互辉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曹对后代文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曹植,在历史上名气很大,历代许多著名作家、评论家都对他极为崇拜。

古代文论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论总结 一、《毛诗序》的文学观 1、情志融合说——文学创作的本质 “情志”伴随情感的理性认识,第一次提出诗歌具有抒情特征。 《毛诗序》融合了先秦以来的“情志说”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倡导情理兼容。情激活了志,使原先积淀在作者心中的、带有必然性的“志”,变成偶然性的、个体性的情,志入于情,情蕴含着志,这样的诗歌既能传达政教内容,又能打动人心,从而使政教内容为天下人所接受。 2、教化说——文学的社会功能 作者认为从诗与乐中可以看出政治得失与社会心理走向:“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看到了诗歌与音乐由于以情为动力,故而其感动人心、教化百姓最具价值,它强调从调协父子、夫妇等人际关系出发,进行移风易俗,美化社会,实行儒家理想中的王道之治。这样,文艺之美就与政治教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3、美刺说——文学的社会功能 《毛诗序》在解说“六义”时提出了美刺的观点,释颂为“美盛德之形容”;释风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依据《毛诗》及注释者的理解,美与刺有许多是通过比兴手法而得到展现的。但讽谏必须掌握好尺度,不能过分。“温柔敦厚,诗教也。”形成温和含蓄的抒情特征。 二、司马迁文论 1、发愤著书说 ①阐述了社会生活、个人经历是文学创作的原动力。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和《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强调个体写作的决定因素,可以说是开魏晋文论自觉意识的先河。 ②苦难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悲愤痛苦的情感往往使作者能够体会到生活与宇宙中最深刻的意蕴,这种建立在体验之上的思索,往往构成了作品情理交融的魅力,也是艺术特有的魅力。 ③揭示出创作的意义——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相统一。司马迁通过阐述古代圣人的写作动机,指出古代的圣贤所以发愤著书,“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认为,历史上许多文人的创作都是想“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就将文章写作的动力归结为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不仅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为了抒发心中的郁愤,使个人的生命意志得以延续。 2、对屈原的肯定性评价 肯定屈原的“怨”与“直谏”。司马迁将屈原创作《离骚》与人的天性相联系,认为人之疾痛惨怛必然呼天喊地。《离骚》中的怨愤是符合人性的,无可厚非的。屈原正道直行而受到小人的馋悔发而为《离骚》,具有最美的价值,是产生深挚感人艺术魅力的前提。 三、王充文论 1、对文学功能的深化认识——劝善惩恶说 “夫文人文章,岂徒调异笔墨,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哉,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文学惩恶劝善的教化作用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真诚无伪的基础上。 2、“真美”论——对文学内容的要求 ①述实事,论贵是而不务华,事尚然而不高合。②辨真理,解释世俗之疑,辩照是非之理,使后进晓见然否之分。③抒真情,文学夸张,一概否定。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 3、文学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文质并重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 四、魏晋玄学文论——王弼: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说 王弼认为只有遗弃外在的物象与语言,才能直击本体。“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在存意,得意而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三、文学自觉性的表现: 鲁迅在其著名的《魏晋风度及文章和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又说:“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1、文学学科的独立。 2、文学体裁的探索和丰富。 骈文、骈赋、小说、七古、乐府歌行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 文学的抒情性更为突出;发掘了新的文学题材;开拓了语言的表现力;绚丽多彩文学风格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 4、文学理论水平大为提高。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 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 文笔之辩、文体之分、风骨说等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进程: 1、诗歌:创作主流 建安: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 西晋:分为正始、太康、永嘉三阶段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 南朝:山水诗、宫体诗;永明体 北朝:庾信 南北朝民歌:柔媚婉转和质朴刚健 2、文:骈文的兴盛 3、小说: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曹魏文学:建安文学/正始文学 西晋文学:太康文学\永嘉文学 东晋文学陶渊明 南北朝文学:南朝文学北朝文学 第一章建安诗歌 第一节建安文学概说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建安七子: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评述当世文人,特别标举了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称为“七子”。除孔融外其余六人都依附于曹操。 3、蔡琰(生卒不详,蔡邕之女) 三、建安文学的基本特点: “建安风骨”美学典范的提出 1、在内容上,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伤感情调。 2、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 第二节曹氏父子 一、曹操 1、诗歌的主要内容: 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如《蒿里行》。 表现作者理想抱负和进取精神,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 游仙诗。 3、散文创作: 鲁迅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 第一讲先秦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着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讲两汉 1.司马迁在刘安评价屈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离骚》“怨”的特点,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更概括出“发愤着书”说,这种说法正是在他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扩展。 3.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5.《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6.《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讽谏说,文中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7.《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8.王充的主要着作是《论衡》;他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佚文》篇)。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 1.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即所谓“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