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生物检测习题

微生物检测习题

微生物检测习题
微生物检测习题

《微生物学检验》习题集

绪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填空题

1.按照结构、化学组成不同将微生物分成、、三型。原核细胞型微

生物包括、、、、和;

属于非细胞性微生物。

2.发明显微镜的人是。

3.微生物学的创始人是和。

三、选择题

A型题

1.非细胞型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放线菌

C.衣原体

D.细菌

E.以上都不是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不同主要是

A.单细胞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在人工培养基能上生长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B型题

A.Louis Pasteur

B.Joseph Lister

C.Robert Koch

D.Fleming

E.Edward jenner

1.青霉素的发现者

2.证明微生物是传染病致病因子的是

3.首个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科学家是

4.发明巴氏消毒法的是

X型题

1.下列微生物特征中正确的是

A.个体微小

B.种类繁多

C.分布广泛

D.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观察到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除细菌外还包括有

A.放线菌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立克次体

E.螺旋体

四、问答题

1.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病毒。

2.吕文虎克

3.Louis Pasteur、Robert Koch

三、选择题A型题: 1.E 2.BB型题: 1.D 2.C 3.C 4.A

X型题: 1.ABCD 2.ABCDE 3.BCDE

第一篇细菌总论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名词解释

细菌、荚膜、芽胞、鞭毛、菌毛、性菌毛、质粒、L-型菌、异染颗粒

二、填空

1.根据细菌的基本形态将细菌分为、、。

2.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核质、、、。

3.细菌的特殊结构有、、、;细菌的运

动器官是;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是、。

4.菌毛可分为和两类,前者具有作用,后者具有

作用。

5.G+菌细胞壁的粘肽是由、、组成。

6.G-菌细胞壁是由粘肽和组成。后者又分别由、、

组成。

7.细菌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红色的是菌。

8.细菌的遗传物质有、、。

9.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

三、选择题

A型题:1.细菌细胞壁的基本成份是

A.N-乙酰葡萄糖胺 B. N-乙酰胞壁酸C.脂多糖 D. 粘肽 E.磷壁酸

2.测量细菌的单位是

A.cm

B.mm

C.um

D.nm

E.km

3.细菌的运动器官是

A.荚膜

B.鞭毛

C.菌毛

D.芽胞

E.以上都不是

4.直接参与细菌致病的结构是

A.芽胞

B.鞭毛

C.菌毛

D.质粒

E.中介体

5.G-菌细胞壁的组成成份中不包括

A.外膜

B.磷壁酸

C.脂多糖

D.肽聚糖

E.脂蛋白

6.G-菌相比,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

A.较疏松

B.无磷壁酸

C.有脂多糖

D.有脂蛋白

E.肽聚糖含量多

7.抗吞噬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菌毛

8.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芽胞

B.外膜

C.鞭毛

D.核糖体

E.细胞壁

9.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是

A.质粒

B.异染颗粒

C.中介体

D.芽胞

E.荚膜

10.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C.破坏细胞膜

D.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E.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11.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菌毛

C.粘附因子

D.透明质酸酶

E.芽胞

12.细菌芽胞所特有并与高度耐热性有关的化学成份是

A.核酸

B.粘肽

C.磷脂

D.多糖

E.吡啶二羧酸

13.革兰阴性细菌的脂多糖存在于

A.细胞膜上

B.细胞壁上

C.细胞质中

D.肽聚糖层

E.磷壁酸上

14.革兰阴性细菌对溶菌酶不敏感的原因是

A.细胞壁缺乏磷壁酸

B.细胞壁含脂多糖多

C.细胞壁含糖量少

D.细胞壁含肽聚糖少,在肽聚糖层外还有外膜

E.细胞壁含有脂类A

15.L-型细菌是

A.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B.细胞膜缺损的细菌

C.缺乏质粒的细菌

D.缺乏核质的细菌

E.以上都不是

16.下列哪种不是革兰染色的试剂

A.结晶紫

B.石炭酸复红

C. 95%酒精

D.美兰溶液

E.卢戈碘液

17.荚膜形成的条件为

A.只在人体内形成

B.能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

C.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形成

D.在机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形成

E.在厌氧环境条件下形成

B型题:

A.芽胞

B.鞭毛

C.荚膜

D.异染颗粒

E.菌毛

18.肺炎球菌具有19.白喉杆菌具有20.痢疾杆菌具有

四、问答题

1.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有何区别?

2.简述青霉素和溶菌酶的杀菌机制。

3.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简述其特点和医学意义。

4.简述细胞壁的功能。

5.细菌芽胞抵抗力强大和哪些因素有关?

6.请叙述革兰染色的原理、步骤、结果和实际意义。

7.何谓质粒?其有何特点?医学上常见的质粒有哪些?

8.何谓L-型细菌?有何特点?其鉴定的依据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球菌、杆菌、螺旋菌。2.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3.荚膜、芽孢、鞭毛、菌毛;鞭毛、菌毛、荚膜。4.普通菌毛、性菌毛、;吸附、接合。5.聚糖支链、四肽链、五肽桥。

6.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7.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8.染色体、质粒。9.参与内外物质交换、生物合成、呼吸作用

四、选择题:A型题:

1.D

2.C

3.B

4.C

5.B

6.E

7.B

8.A

9.E 10.B

11.E 12.E 13.B 14.D 15.A 16.D 17.D;

B型题: 18.C 19.D 20.E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一、名词解释

自养菌、异养菌、寄生菌、需养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细菌生长曲线、

培养基、菌落、热原质、抗生素、细菌素

二、填空题

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有、、和

2.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气体是:、。

3.细菌繁殖的方式是;一般细菌繁殖一代只需分钟。

4.细菌生长曲线可分四期,即、、、

5.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可将其分为、和

三类。

6.根据培养基的性质和作用可将培养基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

、。

7.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有、、

三种。

8.细菌产生的色素可分和两类,绿脓杆菌产生的色素属

于。

9.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中,其中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的有、、

;可用于鉴别细菌的有、;可用于治疗疾病的是

10.根据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可将细菌分为和两种营养类型,而病

原微生物多属于。

三、单选题

A型题:

1.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杆菌是

A.大肠杆菌

B.变形杆菌

C.痢疾杆菌

D.伤寒沙门菌

E.猪霍乱沙门菌

2.属于微需氧菌的是

A.霍乱弧菌

B.结核杆菌

C.幽门螺杆菌

D.脆弱类杆菌

E.大肠杆菌

3.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二分裂

B.孢子生殖

C.复制

D.有丝分裂

E.配子生殖

4.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

A.菌丝

B.菌团

C.菌苔

D.菌落

E.菌膜

5.与致病性无关的代谢产物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侵袭性酶

D.热原质

E.细菌素

6.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物质是

A.色素

B.毒素

C.热原质

D.抗毒素

E.维生素

7.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

C.核心多糖

D.核心多糖和脂多糖

E.类脂A

8.大多数病原菌生长最适的PH值为

A.8.0~9.0

B.7.6~8.0

C.6.9~7.1

D.7.2~7.6

E.6.0~6.8

9.热原质的成份是

A.蛋白质

B.类脂

C.多糖

D.脂多糖

E.脂蛋白

10. 大多数致病菌最适宜的温度是

A.28℃

B.32℃

C.35℃

D.37℃

E.39℃

11. 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

A. 大肠杆菌

B. 链球菌

C. 脑膜炎球菌

D. 结核杆菌

E. 变形杆菌

12. 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的细菌生长繁殖期是

A. 稳定晚期

B.迟缓期

C.稳定期

D.对数期

E.衰亡期

13. 关于热原质,错误的叙述是:

A.大多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B.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C.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D.高压蒸汽灭菌可被破坏

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

14. 吲哚试验是测定细菌分解

A.葡萄糖

B.乳糖

C.色氨酸

D.胱氨酸 E .吲哚

15. 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是

A. 水

B. 碳源、氮源

C. 生长因子

D. 无机盐

E. 以上都是

A.肉膏汤

B.血琼脂平板

C.糖发酵管

D.SS培养基

E.庖肉培养基

16. 厌氧培养基17. 基础培养基18. 营养培养基19. 鉴别培养基20. 选择培养基

四、问答题

1.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2.简述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3.细菌在不同性状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现象有如何?

4.什么是热原质?有何特点和作用?怎样去除热原质?

5.细菌的人工培养有何意义和用途?

1.营养物质、适宜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气体。

2.氧气、二氧化碳。

3.二分裂、20~30分钟

4.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5.液体、固体、半固体。

6.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7.浑浊生长、沉淀生长、菌膜生长。

8.水溶性、脂溶性;水

溶性色素9.热原质、毒素、侵袭性酶;色素、细菌素、抗生素。

10.自养菌、异养菌。1.A 2.C 3.A 4.D 5.E 6.D 7.B 8.D 9.D 10.D11.D 12.D 13.D 14.C 15.E

B型题:16.E 17.A 18.B 19.C 20.D

第三章细菌的分布

一、名词解释

正常菌群、机会致病菌、菌群失调症

二、单选题

1.属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细菌是:

A.军团杆菌

B.布氏杆菌

C.双歧杆菌

D.分枝杆菌

E.志贺菌

2.造成菌群失调的原因是:

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

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

C.正常菌群与其他微生物的接触

D.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

E环境因素明显改变正常菌群的耐药性

3.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条件之一是:

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

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

C.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

D.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

E.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

4.正常情况下,下述何处是无菌的:

A. 口腔

B. 肠道

C. 皮肤

D. 泌尿道

E.血液

5.细菌存在于:

A.水中

B.空气

C.土壤

D.人和动物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

E.以上都有

三、问答题

1.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2.引起菌群失调的诱因有哪些?

1.C

2.D

3.C

4.E

5.E

第四章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

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技术、防腐、消毒剂、化学疗剂、卫生清理

二、填空题

1.湿热灭菌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法、、和。

2. 湿热杀菌的优点是:、、。

3. 紫外线的杀菌机理是,导致细菌变异和死亡。但因紫外线的穿透力弱,不能透过玻璃、

纸张等,因而紫外线常用于和的消毒灭菌。

4. 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的因素包括:、、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及环境中的

的影响。

5. 一般高压蒸汽灭菌的压力是,其温度达到,维持时间为

,即可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

三、单选题

A型题:

1.外科手术衣服、敷料、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常采用:

A.紫外线照射

B.流通蒸汽法

C.煮沸法

D.巴氏消毒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

2.血清、抗生素、抗毒素等液体物质的除菌应采用:

A.干热灭菌法

B.湿热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过滤除菌

E.超声波杀菌

3.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烤

B.焚烧

C.高压蒸汽灭菌

D.紫外线杀菌

E.过滤除菌

4.干烤灭菌的最适温度和时间是:

A. 160~170℃2h

B. 100℃30min

C. 121.3℃15min

D. 80~100℃2h

E. 60~70℃2h

5.杀菌效果最好的酒精浓度为:

A. 50%~60%

B. 70%~75%

C. 80%~85%

D. 90%~95%

E. 纯酒精

6.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

B.紫外线可破坏细菌DNA的构型

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所以对人体无损害

D.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E.一般用低压的水银蒸汽灯作紫外线杀菌

7.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为:

A. 200nm

B. 220nm

C. 245nm

D. 265nm

E. 280nm

8.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是:

A.是效果最好的灭菌方法

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D.通常的压力为1.05kg/cm2(1.03×105Pa)

E.通常温度为151.3℃

9.关于湿热灭菌法,不正确的是:

A.是最常用的灭菌法

B.在相同温度下,湿热杀菌效果比干热好

C.在湿热状态下,菌体可吸收水分使蛋白质易于凝固

D.湿热比干热的穿透力弱

E.蒸汽有潜热存在

10.将牛奶加热71.7℃ 15~30s的目的是:

A.抑制牛奶中的杂菌

B.防止微生物在牛奶中生长繁殖

C.杀灭牛奶中的病原微生物

D.杀灭牛奶中的所有微生物

E.使牛奶不含活菌

11.各概念中,含义相同的是哪一对?

A.消毒—灭菌

B.无菌—无菌操作

C.毒血症—病毒血症

D.病原菌—致病菌

E.带菌者—带菌状态

B型题

A.紫外线照射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巴氏消毒法

D.滤过除菌

E.焚烧

12.生理盐水灭菌用

13. 室内空气消毒灭菌用

14. 酒和牛奶消毒用

15. 血清的除菌用

四、问答题

1. 湿热灭菌的原理如何?共有哪些湿热灭菌的方法?各适宜于哪些物品的消毒灭菌?

2. 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如何?适宜于哪些物品的灭菌?

3. 简述紫外线的杀菌机理、特点、适宜对象及使用注意事项。

4. 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消毒原理。

5. 简述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

6. 湿热灭菌为什么比干热灭菌的效果好?

1.煮沸消毒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巴氏消毒法。

2.使蛋白质易于凝固变性、温度有强的穿透力、可释放潜热。

3.吸收紫外线使DNA变性;空气、物体表面。

4.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细菌的种类与数量、有机物质的存在。

5.103Kpa(1.05公斤/cm2)、121.3℃、15~20分钟。

三、选择题

1.E

2.D

3.C

4.A

5.B

6.E

7.D

8.E

9.D 10.C 11.D;

12.B 13.A 14.C 15.D

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名词解释

H-O变异、 S-R变异、 BCG、质粒、噬菌体、转位因子、耐药性变异、温和噬菌体、溶原状态、基因转移、基因重组、转化、接合、转导、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溶原性转换

二、填空题

1.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

2.L-型细菌是指细菌,培养应选用培养基。

3.白喉毒素是由基因编码产生。白喉杆菌只有被感染后,才可产生

该毒素。

4.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方式有、、和。

5.噬菌体参与的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和。

6.根据转导基因片段的范围,可将转导分为和。

7.医学上常见的质粒有、、、。

三、单选题

A型题:

1.介苗的制备是利用:

A.形态变异

B.结构变异

C.毒力变异

D.菌落变异

E.耐药性变异

2.关于细菌变异的意义,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形态变异-诊断

B.耐药性变异-治疗

C.毒力变异-预防

D.遗传型变异-基因工程

E.菌落变异-治疗

3.关于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质粒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

B.质粒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C.质粒可以丢失

D.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结构

E.某些细菌的耐药性与质粒有关

4.关于L型细菌的特性,下述错误的是:

A.对青霉素不敏感

B.抗原结构发生改变

C.呈高度多形性

D.革兰染色均为阴性

E.培养时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

5. 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鞭毛变异

D.形态变异

E.耐药性变异

6.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而获得的遗传性状,称为: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突变

E.溶原性转换

7. 溶原性转换:

A.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DNA片段

B.由性菌毛介导

C.由毒性噬菌体参与

D.由温和噬菌体参与

E.由R质粒参与

8. 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突变

E.溶原性转换

9. 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的过程,称为:

A.接合

B.转化

C.转导

D.溶原性转换

E.质粒转移

10. 细菌的性菌毛:

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B.化学成份为多糖

C.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

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

E.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

11. 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菌中的过程,称为: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突变

E.溶原性转换B型题:

A.Col质粒

B. F质粒

C. Vi质粒

D. ST质粒

E. R质粒

12. 耐药性质粒是:

13. 毒力质粒是:

14. 编码大肠菌素的质粒是:

15. 编码耐热性肠毒素的质粒是:

16. 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

A.形态结构变异

B.菌落变异

C.毒力变异

D.鞭毛变异

E.耐药性变异

17. H-O变异属于:

18. S-R变异属于:

19. 细菌L型属于

四、问答题

1. 何谓质粒?其主要特性有哪些?

2. 简述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1.形态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

2.细胞壁缺陷的细菌、高渗。

3.β-棒状杆菌噬菌体、噬菌体。

4.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接合。

5.转导、溶原性转换。

6.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

7.F质粒、Vi质粒、R质粒、Col质粒。

三、选择题:

1.C

2.E

3.D

4.E

5.C

6.B

7.D

8.E

9.C 10.E 11.D;

12.E 13.C 14.A 15.B 16.B 17.A 18.B 19.A

第六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一、名词解释

感染、细菌的毒力、半数致死量(LD50)、侵袭力、医院感染、败血症、毒血症、

菌血症、脓毒血症、带菌状态、显性感染、隐性感染

二、填空题

1.病原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的及有关。

2. 细菌的毒力由和所决定。

3. 细菌的侵袭力是由和构成。

4. 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包括、、

和。

5. 定居于人的和中的微生物群叫做正常菌群。

6. 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包括、或。

7. 内毒素是由、和三部份组成;其毒性部分

是。

8. 外毒素的化学成份是,经甲醛处理可制成。

9. 依据外毒素的作用机理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和肠毒素等类型。

10. 类毒素是由经甲醛处理制备而成,可刺激机体产生。

11. 非特异性免疫的屏障包括、和。

12. 吞噬细胞的吞噬结果有吞噬和吞噬两种。

13.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等。

14. 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等。

15. 皮肤与粘膜的屏障作用主要包括、和三个方面。

三、单选题

A型题:

1. 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是:

A.荚膜

B.菌毛

C.血浆凝固酶

D.芽胞

E.透明质酸酶

2. 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鞭毛

B.普通菌毛

C.荚膜

D.性菌毛

E.芽胞

3. 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菌毛

B.荚膜

C. M蛋白

D.血浆凝固酶

E. 透明质酸酶

4. 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

A.H抗原

B.肽聚糖

C. O抗原

D.荚膜多糖

E.脂多糖

5. 细菌的毒力取决于细菌的: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袭力和毒素

D.分解代谢产物

E.侵入机体的途径

6. 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

A.食物中毒

B.发热

C.休克

D. DIC

E.白细胞反应

7. 关于内毒素,错误的是:

A. 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C.其化学成份是脂多糖

D.性质稳定、耐热

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

8. 关于外毒素,错误的是:

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份是蛋白质

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

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9. 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肉毒毒素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10. 抗毒素是: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

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

E.B+C

11. 类毒素是: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 细菌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抗原性的物质

12. 关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与生俱来,人皆有之

C对某种细菌感染有针对性

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13. 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

A. 补体

B.溶菌酶

C.抗生素

D.乙型溶素

E.白细胞素

14.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的物质有:

A.外毒素

B.内毒素

C.类毒素

D. A+B

E. A+C

15. 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

A. 多见于革兰阴性菌产生

B.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C.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D.可制成类毒素

E. 耐热

16. 下述哪项与细菌的致病性无关:

A.荚膜

B.菌毛

C.脂多糖

D.异染颗粒

E.磷壁酸

17. 与LPS作用无关的是:

A.发热反应

B.休克 C . DIC D.骨骼肌痉挛 E.白细胞反应

18. 细菌不侵入血流,只有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称为:

A .脓毒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隐性感染 E.菌血症

19. 可引起菌血症的细菌是:

A.破伤风梭菌

B.白喉杆菌

C.肉毒梭菌

D.伤寒杆菌

E.霍乱弧菌

20. 化脓性球菌侵入血液以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扩散至其他脏器,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称. 为:

A. 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

21. 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肉毒梭菌

C. 产气荚膜梭菌

D.破伤风梭菌

E.沙门菌

22. 细菌由局部侵入血液,但不在血中繁殖,引起的全身性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脓毒血症

C.菌血症

D.败血症

E.病毒血症

四、问答题

1. 细菌的致病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2. 简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3. 列表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4. 病原菌感染人体的途径有哪些?举列说明。

5. 何为条件致病菌?其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6. 简述机体抗菌免疫的机制。

7. 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由哪些因素构成?

8.何为医院感染?和社会感染有哪些区别?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途径、数量。

2.侵袭力、毒素。

3.细菌的表面结构(荚膜、菌毛)、侵袭性酶。

4.营养作用、生物拮抗、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5.体表皮肤、外界相通的腔道。

6.寄居部位的改变、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力下降。

7.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性多糖;类脂A。

8.蛋白质、类毒素。

9.嗜神经毒素、细胞毒素。

10.外毒素、抗毒素。

11.皮肤黏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12.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

13.使白细胞增高、发热反应、休克、DIC。

14.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血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的作用。

15.机械的阻挡、分泌杀菌物质、生物拮抗作用。

三、选择题:

1.D

2.B

3.E

4.E

5.C

6.A

7.B

8.C

9.D 10.B 11.C

12.C 13.C 14.E 15.D 16.D 17.D 18.C 19.D 20.D 21.D 22.C

第七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一、单选题

1.由不同来源分离的同一种、同一亚种或同一型细菌,称为

A.界

B.门

C.纲

D.株

E.目

2.下列有关细菌的命名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种的命名采用拉丁文双命名法

B.中文译名的属名放在前面

C.有两个拉丁字组成

D.前一字为属名

E.后一字为种名

3.下列有关细菌菌株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菌种不同来源的细菌称该菌的不同菌株

B.同一菌种不同来源的细菌的性状必须完全相同

C.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称为该菌的标准菌株

D.细菌的分类、鉴定和命名时都以标准菌株为依据

E.标准菌株也可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

参考答案

选择题:1.D 2.B 3.B

第二篇细菌检验的基本技术

第八章细菌形态学检查

一、名词解释

1.革兰染色

2.抗酸染色

二、填空题

1. 革兰染色的染料第一液为、第二液是,第三液是,第四液为,革兰阳性菌染成色,革兰阴性菌染成色。

2.显微镜按用途不同分为、、、

、等类型。

3.抗酸染色常用于鉴别菌和,前者染成色,后者染成色。

4.不染色标本检查法有、和三类方法。

5.细菌染色的基本程序是、、、。

三、选择题

1.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是: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普通琼脂培养法

D.液体培养法 E.半固体培养法

2.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主要是因为:

A.形态不同 B.营养需要不同 C.生理功能不同

D.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 E.致病性不同

3.细菌学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染色方法是:

A.抗酸性染色法 B.特殊染色法 C.暗视野墨汁染色法

D.美兰单染色法 E.革兰染色法

4.观察细菌物形态和动力,一般常用悬滴法或压滴法,而这种方法需要如何染色

A.单染法 B.复染法 C.不染色 D.革兰氏染色 E.姬姆萨染色

5. 革兰染色的关键步骤是:

A.结晶紫初染

B.卢戈氏碘液复染

C.95%酒精脱色

D.酸性复红复杂

E.涂片、固定

6. 不染色标本直接镜检,可观察到细菌的:

A.大小

B. 结构

C.颜色

D. 菌毛

E.动力

7.在观察有折光力的微生物或细胞时,应用何种显微镜

A.普通显微镜 B.荧光显微镜 C.暗视野显微镜

D.倒置显微镜 E.照像显微镜

8. 革兰染色中结晶紫溶液起什么作用:

A.初染剂

B.复染剂

C.脱色剂

D.媒染剂

E.固定剂

9.革兰氏染色中卢戈氏碘液起何作用

A.初染剂

B.复染剂

C.脱色剂

D.媒染剂

E.固定剂

10.芽胞、鞭毛、荚膜及异染颗粒等的染色需用什么染色法

A.美兰染色

B.革兰氏染色

C.抗酸染色

D.特殊染色

E.复红染色

11.细菌染色标本制作基本步骤

A.涂片—染色—干燥—固定

B.涂片—染色—固定—干燥

C.涂片—干燥—固定—染色

D.涂片—固定—染色—干燥

E.涂片—固定—干燥—染色

12.哪一种显微镜主要用于未染色的活菌的检查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 暗视野显微镜 C.荧光显微镜

D.倒置显微镜

E. 电子显微镜

13.革兰染色法可用于:

A.鉴别细菌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细菌的分类

D.解释发病机制 E.以上均可

14.检查菌体不同结构成分及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时须用何种显微镜A.普通显微镜 B. 荧光显微镜 C.暗视野显微镜

D.倒置显微镜

E.照像显微镜

15.采用悬滴法检查不染色标本时在显微镜下若看见细菌在液体中能定向地从一处泳到另一处,这称为

A. 分子运动

B. 布朗运动

C.真正运动

D.分子运动与布朗运动

E. 分子运动或布朗运动

16. 用显微镜油镜观察标本最合适的亮度是

A.很强

B. 稍强

C. 减弱

D.稍弱

E.缩小光圈亮度

17.显微镜油镜的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口径是

A.100×1.0

B.50×1.25

C. 100×1.25

D.100×0.25

E.40×1.25

18. 鞭毛染色是属于什么染色法

A.单染法 B.复红染色法 C.革兰氏染色 D.特殊染色法 E.抗酸染色法

19.荚膜染色方法较多,但都属于什么方法染色

A.单染法

B.复红染色法

C.革兰氏染色

D.特殊染色法

E.抗酸染色法

20.染色标本时第一步是涂片,一般方法是

A.在载玻上直接将菌苔涂上

B.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将菌苔在盐水中均匀涂布

C.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镏水,涂布

D.在载玻片上加一滴酒精,涂布

E.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菌苔就在火焰上烤干

21.一般检查细菌形态最常用的是

A.荧光显微镜 B. 暗视野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普通光学显微镜

E. 相差显微镜

22.观察细菌内部的超微结构需要采用

A.相差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荧光显微镜

D.暗视野显微镜 E.偏光显微镜

23.美兰属于哪一类染料

A.酸性染料 B.弱酸性染料 C.碱性染料

D.中性染料 E.复合染料

四、问答题

1. 在相同条件下,革兰阳性菌被染成紫色,而革兰阴性菌却被染成红色,请说明其原因,革兰染色的意义有哪些?

2. 叙述抗酸染色的原理、结果和意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微生物检测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共35个空,共计70分) 1、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2、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成分有胰蛋白胨、酵母浸膏、葡萄糖、琼脂、蒸馏水。 3、菌落总数小于100 CFU 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4、大肠菌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5、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中第一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低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第二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高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6、MPN法是统计学和微生物学结合的一种定量检测法。待测样品经系列稀释并培养后,根据其未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应用统计学概率论推算出待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 7、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n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为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为致病菌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M为致病菌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8、无菌生理盐水的制法: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9、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的培养过程:琼脂凝固后,正置平板,置28±1℃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培养至第5天的结果。 10、菌落总数的培养过程: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2h。 11、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若空白对照平板上有菌落出现,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12、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在固体培养基中发酵乳糖产酸,在指示剂的作用下形成可计数的红色或紫色,带有或不带有沉淀环的菌落。 二、简答题(共1题,共计30分) GB 274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中液蛋制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微生 菌落总数: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10倍系列稀释→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各取1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中→每皿中加入15~20ml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混匀→培养→计数各平板菌落数→计数菌落总数→报告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10倍系列稀释→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倾入VRBA平板(36±1℃培养18~24h)→计数典型和可疑菌落→BGLB肉汤(36±1℃培养24~48h)→报告结果 1/ 1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习题集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习题集 第一部分基础题绪论一、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二、选择题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个体微小B 分布广泛C 种类繁多D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E 结构简单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细菌B真菌 C支原体 D 衣原体E立克次体3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4下列那种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 细菌B衣原体 C支原体 D病毒 E立克次体 细菌的形态及结构 一、名词解释:1.肽聚糖()2.脂多糖()3. 质粒()4. 异染颗粒()5. 革兰染色()6. 芽胞()7荚膜() 二、选择:1.及真核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A核蛋白体(核糖体)B线粒体C高尔基体 D细胞膜 E 细胞壁2.及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鞭毛B菌毛C纤毛D荚膜E轴丝3.及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外膜层B核膜C线粒体膜D荚膜E细胞膜4.芽胞及细菌致病有关的是A抗吞噬B产生毒素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E侵袭力 5.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 A B 核蛋白体 C质粒D异染颗粒 E性菌毛 6.及细菌粘附功能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菌毛B荚膜 C中介体D 胞浆膜E细胞膜

7.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A鞭毛B细胞质C 细胞膜D核质(拟核)E细胞壁 8.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份是 A 肽聚糖 B 蛋白质 C鞭毛 D 核酸E脂多糖 9.及细菌感染侵袭相关的结构是A 中介体B 细胞膜 C异染质颗粒D 芽胞E 荚膜 10.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A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D破坏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E破坏细胞膜11细菌的L型是指:A细菌的休眠状态B细胞壁缺陷型细菌C非致病菌D不可逆性变异的细菌E光滑型—粗糙型菌落()变异 12.溶菌酶杀菌的作用机理是:A裂解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B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C及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破坏细胞膜 13.关于细菌的L型错误的是:A主要由肽聚糖结构的缺损引起的B可在体外试验中形成C呈多形性D需在高渗透压的培养基中分离培养E失去产生毒素的能力而使其致病力减弱 14.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是由于A细胞核结构B细胞壁结构C 细胞膜结构同D磷酸壁的有无 E中介体的有无15.细菌哪种结构类似真核细胞线粒体A核蛋白体B中介体C胞质颗粒D质粒 E 核质16.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结构是A荚膜B异染颗粒C鞭毛D菌毛 E芽胞17.革兰染色所用试剂的顺序是A稀释

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箱

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箱 内置 单元 配置物品数量主要技术规格配置依据 快速检测试剂单元炭疽抗体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炭疽抗原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鼠疫抗体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鼠疫抗原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土拉热抗体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土拉热抗原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布鲁氏菌抗体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布鲁氏菌抗原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鼻疽抗体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鼻疽抗原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类鼻疽抗体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类鼻疽抗原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A型肉毒毒素快速检测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B型金球肠毒素快检试剂1包注册证书,10人份卫生装备参考目录 现场采样设备单元一次性注射器10支5ml 卫生装备参考目录采血管10支5ml非抗凝卫生装备参考目录一次性采血针10支7# 卫生装备参考目录脑脊液管50个2ml 卫生装备参考目录碘药水棒1盒0.5%有效碘卫生装备参考目录医用棉签1包略卫生装备参考目录酒精棉球1盒医用,独立包装卫生装备参考目录止血带1根医用卫生装备参考目录医用乳胶手套2副医用,一次性,独立包装卫生装备参考目录医用防护口罩4个N95口罩卫生装备参考目录 现场采样辅助用品单元医用垃圾袋2个一次性,防护生物污染卫生装备参考目录剪刀1把12.5cm直尖卫生装备参考目录敷料镊1个12.5cm 卫生装备参考目录记号笔1支略卫生装备参考目录签字笔1支略卫生装备参考目录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 方法

摘要: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见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概述: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体积、重量、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微生物的生长不同于其它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在科研上有一定困难,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实际意义。微生物是以量取胜的,因此,微生物的生长一般指群体的扩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

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她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因此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能够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生长量测定法 体积测量法:又称测菌丝浓度法。 经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毫升)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分钟)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称干重法:

第二章普通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培训资料

第二章普通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

1.试解释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 真菌:是一类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菌体主要以菌丝状态存在,异样生活的一类微生物。 真菌特点:1、有边缘清楚的核膜包围着细胞核,而且在一个细胞内有时可以包含多个核 2、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3、产生大量无性和有性孢子进行繁殖 4、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酵母菌:一类非丝状真核微生物,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酵母菌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出芽繁殖,也有的裂殖, 3、能发酵糖类产能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5、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霉菌: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指那些菌丝体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营养体: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丝体。 霉菌的菌丝:霉菌的营养体由菌丝构成,可以无限伸长和产生分枝,分枝的菌丝相互交错在一起,形成菌丝体。 蕈菌:又称伞菌,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子实体的真菌。 菌丝体:菌丝体是菇菌的营养器官,菌丝体是由无数纤维的菌丝组成。一边吸取营养,一边繁殖向四周扩展,并在一定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产生繁殖器官——子实体。 2、简述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真菌可以作为食品的来源,为人类提供美味的食品和蛋白质、维生素等资源,同时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真菌多糖、低聚糖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的生物活性物质。有的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酒精、有机酸、酶制剂等。用作名贵药材的灵芝、茯苓等。真菌可以将环境中的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复合物和无机小分子,在自然界的转化作用不容忽视。真菌还是基础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 真菌对人类有害的一面,许多真菌可以引起人畜的疾病、植物病害、导致工业原料及农产品的霉变、食品和粮食发霉,甚至在食品和粮食中产生毒素,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 3、简述酵母菌的一般构造及酿酒酵母的生活史,分析其生活史的特点。 特点:一般情况下都以营养体状态进行出芽繁殖,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也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有性繁殖。 4、解释:菌丝、菌丝体、菌丝球、真菌丝、牙痕、蒂痕。 菌丝: 单条管状细丝,为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一些原核生物也有菌丝,如放线菌。 菌丝体: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地营养体。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丝体.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血清学诊断 2.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5.鉴别培养基 6.菌落 二、填空题 1.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 择、、有直接关系。 2.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实验属于。 3.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 的和.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 次时方有诊断意义。 4.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 有、和。 5.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 于培养基或培养基。 6.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 有、和三大类。 7.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和。 三、单项选择题 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2.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素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一般含IgM 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粪便 D.呕吐物 E.脑脊液 6.咽喉假膜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A.结核病 B.军团病 C.白喉

微生物检验复习题

微检 1、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a形态染色:革兰阴性杆菌,菌体长短不一,一端单鞭毛 b培养特性:生长温度25~42℃(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在血平板上呈毛玻璃样,有金属光泽,生姜味;可产生多种水溶性色素:荧光素与绿脓素 c生化特性:氧化酶阳性,还原硝酸盐、分解尿素,精氨酸酶阳性 2、怎么检出霍乱弧菌 a直接取“米泔水”样便,制成悬滴(或压滴)标本后,在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 b将标本直接接种于碱性胨水,或将运送培养基的表层接种于碱性胨水中35℃6~8 h后,转种TCBS琼脂平板、4号琼脂平板或庆大霉素琼脂平板,35℃12~18h观察菌落形态 c在TCBS形成黄色,4号琼脂或庆大霉素琼脂平板上呈灰褐色中心的菌落,均为可疑菌落d用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多价和单价抗血清进行凝集 e结合菌落特征和菌体形态,作出初步报告 3、厌氧菌采集的要求 a.采集时注意不被正常菌群污染,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b.易污染标本不宜厌氧培养 c.不同部位标本采集方法也各有不同特点 d.即送即检,避免标本干燥、接触空气和低温保存 4、什么叫卫星试验 嗜血杆菌菌落一般为光滑型。若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共同孵育,则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这叫做“卫星现象”。原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 5、什么叫ESBL?其临床意义是什么?(p532) 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是以灭活窄谱和广谱头孢菌素、单环类抗生素及抗格兰阴

性杆菌青霉素等抗生素为特征的β -内酰胺酶 在临床上以G-杆菌产生的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最受重视,一旦ESBLs 阳性,不管体外药敏如何,均应视为对青霉素类和所有头孢菌类耐药,应改用其他的抗菌药物。 6、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特征。 形态与染色:分枝状,略带弯曲的抗酸杆菌,抗酸性染色法染色后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背景呈蓝色。菌体外有荚膜。 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较高,最适生长温度为35℃,生长缓慢, 罗氏固体培养基:2~5w才出现肉眼可见的如菜花样粗糙型菌落。 抵抗力较强。耐干燥,对湿热敏感,在70%~75%乙醇中数分钟即被杀死。 7、伤寒沙门菌根据病程取样的要求?(116) 发病第一周取血液,第2、3周取粪便和尿液做分离培养,全病程均可采取骨髓作培养。{详解:依据不同的时间段采集不同的标本与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肠热症的病程有关,伤寒沙门菌进入肠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其中繁殖,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菌血症,这大约是发病的第一周,所以此时可以采集血液进行细菌培养。随后细菌随血流扩散至肝、胆、脾肾和骨髓等实质器官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第二次菌血症)并随血流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和皮肤,胆囊中的细菌随胆汁进入肠腔,可经粪便排出,肾脏中的细菌随尿液排出体外,这时大约是发病的第2、3周,所以此时可以采集粪便和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而骨髓在发病的全程均有细菌存在,所以全程均可采集骨髓进行细菌培养}。 8、脓汁分泌物中如何分离和鉴定出淋病奈瑟菌? 分离: 选择培养基如MTM,Martin-Lewis(ML),或NYC;置于5%CO2气体条件下35~37℃孵育;每隔24h观察平板 鉴定: 可疑菌落:直径0.5~1mm,灰褐色、光滑、半透明呈露滴状凸起的菌落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目及答案

临床检验试题—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1)——肝炎病毒 一、概念 1.HBsAg 2.HBcAg 3.HBeAg 二、填空题 1.肝炎病毒有、、、和五种类型。 2.肝炎病毒中,由粪-口途径传播的有、;由血液和垂直途径传播的有、、;属于DNA病毒的有;属于缺损病毒的是;已有疫苗可主动免疫的是和;可进行细胞培养的是。 3.HBV的外衣壳由、和蛋白组成,构成HBV的;内衣壳由组成;核心由和组成。 4.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和,猩猩和猿猴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5.甲型肝炎的血清抗体中,表示现症感染的抗体是,而表示既往感染的抗体是。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血清标本,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3种不同 形态结构的颗粒,其传染性也不同,即小球形颗粒和以及。 7.乙型肝炎基因组为双股环壮DNA,内含4个开放读框(ORF),分别称为S 区,C区,和。 8.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经4种传播途径,即血液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和。 三、单选题 1.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A.单股RNA B.双股RNA C.双股线状DNA

D.双股环状DNA E.单股DNA 2.可致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毒为 A. HAV,HBV和HCV B. HBV,HCV和HDV C. HCV,HDV和HEV D. HDV,HEV和HAV E. HEV,HAV和HBV 3.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有 A.分娩和哺乳 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 D.性接触 E.以上均可 4.不符合血清HBsAg(+), HbeAg(+)和抗HBc(+)的解释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乙型肝炎恢复期; D.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E.血清有强传染性。 5.关于HAV,错误的是 A.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B.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 C.特异性预防可接种疫苗;

病原微生物检测新方法

病原微生物检测新方法 检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时存在前处理困难,步骤多、时间长、重复性与可扩展性差、需要高温灭活等问题,所以在临床实验室难以实现标准化。自动聚焦声学技术是在传统超声波处理基础上的技术革新,聚焦声波能够以极低的能量输入获得良好的样本处理结果,避免传统超声能量过剩可能引起的样本处理过度及热损伤。 AFA技术在DNA剪切中的准确稳定的表现使其在NGS领域备受推崇。其实该技术在微量珍贵以及难处理的医学样本制备中也有不俗的表现,可有效提高生物大分子得率,获得足够且高质量的核酸样本用于下游分析。这是现有条件下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有效手段,可减低可疑或者假阴性结果。 有数据表明:对于珍贵/微量及难处理的样本,基于AFA聚焦超声技术的生物大分子制备方案,其优势不仅仅表现在得率,纯度,完整性等表面价值,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下游数据价值:1.qPCR 扩增效率提高;2医学样本如痰液中病毒核酸有效释放;3宏基因组样本有效破碎以便下游检出更多革兰氏阳性菌;4

文库复杂度提升,基因密集区以及GC富含区测序深度提升;5融合基因检出提升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一种RNA病毒,可导致发热、鼻炎、咽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在老年人患者中,病毒载量较低,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需要灵敏度更高的检测方法如RT-PCR法。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鉴定案例中,比较了聚焦超声技术(AFA)处理痰液结合MNAzyme探针法与Glass beads研磨方法处理痰液结合探针法对RSV病毒提取及扩增效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Glass beads方法相比,经Covaris AFA超声法处理后提取的核酸样本,检测到的Ct值明显减小(变化范围1.0 - 4.0 log),即经Covaris AFA 超声法处理的样本提取的病毒RNA得率更高。尤其是在7号样品中,使用Glass beads方法处理的样本,检测RSV-B呈阴性,而Covaris方法处理的样本检测结果为阳性。 在这个案例中,Covaris AFA超声法处理痰液的时间仅为30秒。这是因为聚焦超声技术的声波频率(500kHz)远远高于普通水浴超声,集中的能量可以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验过程的主要内容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食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放置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损坏或影响,在部分研究中,将食品中细菌数量对食品的损坏程度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首 要内容。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过程中,我们主要对人体有害微生物进行检验,其中在食品安全检验过程中,因为食品中有多种微生物共存现象,所以在检验前,微生物检验员要把不同的菌体进行分离,这样才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及菌体的分布情况,包括生产型食品微生物,如醋酸杆菌,酵母菌等和使食物变质的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如溶血性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对食品原辅料微生物的控制和产成品微生物的检验是保证食品安 全的重要途径。 针对食品致病菌的相关检验。不同的致病菌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大米,有些不法商家将发霉的大米加工后再次放入市场进行二次销售,虽然经加工后,在外表上和普通大米没啥两样,但这种大米中含有黄曲霉这一致病菌,据可靠信息表明,黄曲霉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如果人们长时间吃这样的大米,出

现癌症的风险要比常人高出很多倍,由此可见,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是保证我们能吃到放心食品十分关键的微生物检 测技术,所以我们在致病菌的检验上对不同种类的致病菌进行定量严格检验。如乳制品和肉制品的致病菌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而蛋制品中则容易出现染沙门菌、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罐头食品容易出现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胞杆菌。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主要特点 对食品检测要求相对较高。在食品微生物的一系列检验中,由于食品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因此加大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难度。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不同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特别是致病菌的含量有明确的要求。在食品的运输过程中,食品致病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对相应的食品有一定的污染,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检测人员需要对食品受致病菌影响的程度、食品保质期以及其他相关的标准进行测量,难度会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而复杂。所以在微生物检验上我们对每一阶段的食品安全检测都要重视,在各个微生物的测量上,相关的检测技术要求就有所提高。 食品微生物检验效率。随着食品市场的商品流通提高,人们对食品需求不断增加,而食品安全问题却在日益严重,为了保障人们在能够及时满足食品种类和数量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落实,必须加强食品安

微生物检验试题与答案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单选题 1.细菌单位是 A. dm B. cm C. mm D.um E. nm 答案:D 2.对下列细菌大小表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球菌体直径约1um C.阴沟肠杆菌宽约0.3~0.5um B.大肠埃希菌长约 D.霍乱弧菌体长 2~3um 2~3um E.布鲁菌长2~3um 答案: E 3.下列细菌菌体形态呈链状排列的是 A. 卡他布兰汉菌 B. 屎肠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淋病奈瑟菌 答案: B 4.下列细菌菌体形态呈螺旋形排列的是 A. 表皮葡萄球菌 B.产酸克雷伯菌 C.克氏耶尔森菌 D.鼠咬热螺菌 E.鲍氏志贺菌 答案: D 5.下列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 细胞壁 B.芽胞 C.细胞膜 D.核质 E.细胞质 答案:B 6.不属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是 A 脂蛋白 B.聚糖骨架 C.四肽侧链 D. 五肽交联桥 E.脂多糖答案:D 7.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具有很强抗原性的成分是 A. 外膜 B.肽聚糖 C.磷壁酸 D. 聚糖骨架 E.五肽交联桥 答案: C 8.下列菌有细胞壁外膜层的是 A. 粪肠球菌 B.溶血葡萄球菌 C.新型隐球菌 D. 产酸克雷伯菌 E.克柔假丝酵母菌 答案: D 9.下列不属于细菌细胞质基本成分的是 A. 水 B. 聚糖骨架 C.无机盐、糖 D. 蛋白质、脂类 E.核酸 答案:B 10.控制细菌某些特定遗传性状的是 A. 核质 B.胞质颗粒 C.质粒 D. 核糖体 E.蛋白质 答案:C 11.细菌细胞质中决定菌体嗜碱性的物质是 A. 核糖核酸 B. 质粒 C.蛋白质 D. 双链闭环DNA E.脂类 答案:A 12.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A. 核糖核酸 B.脂类 C.质粒 D. 核质 E.蛋白质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体积、重量、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微生物的生长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在科研上有一定困难,通常情况下也没有实际意义。微生物是以量取胜的,因此,微生物的生长通常指群体的扩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他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所以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

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可以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1. 微生物计量法 1.1 体积测量法 又称测菌丝浓度法,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 mL)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 min)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称干重法 可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在离心法中,将一定体积待测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和转速,进行离心,并用清水离心洗涤1~5次,进行干燥。干燥可用烘箱在105 ℃或100 ℃下烘干,或采用红外线烘干,也可在80 ℃或40 ℃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称重。如用过滤法,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细菌可用醋酸纤维膜等滤膜过滤,过滤后用少量水洗涤,在40 ℃下进行真空干燥。称干重发法较为烦琐,通常获取的微生物产品为菌体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活性干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体为活性物质的饲料和肥料。

食品微生物检验习题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习题参考答案 1、答: (1)干热灭菌法 将包扎好的玻璃器皿摆入电热烘箱中,相互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空气流通。 关紧箱门,打开排气孔,接上电源。 待箱内空气排出到一定程度时,关闭上排气孔,加热至灭菌温度后,固定温度进行灭菌:160℃—165℃保持2小时。2小时后切断电源。 待烘箱内温度自然降温冷却到60℃以下后,再开门取出玻璃器皿,避免由于温度突然下降而引起玻璃器皿碎裂。 (2)高压蒸汽灭菌法 关好排水阀门,放入纯净水或蒸馏水至标度。注意水量一定要加足,否则容易造成事故。 将须要灭菌的器材、培养基等装入灭菌锅中,加盖密封。旋紧螺旋时,先将每个螺旋旋转到一定程度(不要太紧),然后再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旋,以达到平衡旋紧,否则易造成漏气,达不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通电加温,打开排气活门,排尽锅内的空气。通常当压力表指针升至5磅或0.05MPa时,打开排气活门放气,待压力表指针降至零点一小段时间后,再关闭活门。即活门冲出的全部是蒸汽时则表示彻底,此时可关闭排气活门,如果过早关闭活门,排气不彻底,也达不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恒温灭菌: 0.1MPa 或15磅压力保持20~30分钟。压力表的指针上升时,锅内温度也逐渐升高,当压力表指针升至0.1MPa时或15磅时,锅内温度相当于120℃~121℃(等于一个大气压),此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控制热源,使处于0.1MPa 或15磅压力保持20~30分钟,即能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然后停止加温。当达到所需温度时开始计时,并在此温度下保持所需的时间。 降温:自然降温或打开活门排汽降温。稍微打开一点排气活门,使锅内蒸汽缓慢排除,然后逐渐开大活门,气压徐徐下降,注意勿使排气过快,否则会使锅内的培养基沸腾而冲脱或沾染棉花塞,但排气太慢又使培养基在锅内,受高温处理时间过长,对培养基也是不利的。一般从排气到打开锅盖以10分钟左右为好。 当锅内蒸汽完全排尽时即压力表指针降到零时,要立即打开锅盖。取出灭菌物品:当锅内温度下降到60℃左右时器材或培养基。如培养基需制备固体斜面培养基时,则应趁热将试管斜放在桌上,上面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 2.肥达反应 3.内基小体 4. 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 6.败血症 7.灭菌 8.药物敏感试验 9.外 - 斐氏试验 10.L 型细菌 11.菌群失调:12.微生物 13.细菌 14.最小抑菌浓度 15.菌落 16.汹涌发酵 17.无菌操作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 19.培养基 20.包涵体 21.正常菌群 22. 内毒素 23. 干扰现象: 24.菌血症 25菌丝: 二.填空题 1 L 型细菌是指()。 2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3 细菌 H-O 变异是指()。 4 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所用菌液相当于()个细菌/ ml ,细菌接种采用()划线接种法。 5 细菌致病因素包括()、()和()。 6 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和()四种类型。 7 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 8 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 9 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 10 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和()。 11 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 12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和()三种类型。 13 葡萄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链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 14 呈现脐窝状菌落的球菌是()。 15 抗 O 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6 血平板上呈现草绿色溶血环的病原性球菌是()和()。 17 IMViC 试验包括()、()、()和()四项试验。 18 分解乳糖的细菌在肠道选择平板上呈现()菌落,不分解乳糖则为()菌落。 19 KIA 斜面红色表明,底层黄色、有气泡表明()、(),有黑色沉淀表明()试验阳性 20 霍乱弧菌生物型包括()和()。 21 AIDS 的传染源是()和(),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22 真菌菌落有()、()和()三种。 23 病毒培养方法有()、()和()。 24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和()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 25 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三型,其中容易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是其中的()型。 26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和物品的操作方法称为()。 27 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的接种通常采用()接种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题完整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复 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名词解释 样品(sample)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 食品采样(sampling)是指从较大批量食品中抽取能较好地代表其总体样品的方法。 接种: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菌落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使每一个活菌只能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然后进行菌落计数所得的菌落数量。 V-P试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生理生化试验:微生物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别的微生物。因此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硫化氢(H2S)试验: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或低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 增殖培养基: 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某种微生物特别喜欢的营养物质,以增加这种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逐渐淘汰其它微生物,这种培养基称为增殖培养基。 外源性污染: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品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程或不按卫生要求使食品发生污染称为外源性污染,也称为第二次污染. 环状沉淀反应: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可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将已知抗体注入特制小试管中,然后沿管壁徐徐加入等量抗原,如抗原与抗体对应,则在两液界面出现白色的沉淀圆环。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食用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称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无菌接种操作: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于培养基上,这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 菌落: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细菌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其中包括各种活菌数和尚未消失的死菌数。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度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的无芽胞杆菌。 淀粉水解试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肠杆菌科各菌属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靛基质(Imdole)试验: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吲哚的存在可用显色反应表现出来。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醛结合,形成玫瑰吲哚,为红色化合物。尿素酶(Urease)试验: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2个分子的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呈粉红色。氧化酶(Oxidase)试验:氧化酶亦即细胞色素氧化酶,为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终末呼吸酶,氧化酶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然后此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对苯二胺氧化,产生颜色反应。硫化氢-靛基质-动力(SIM)琼脂试验:试验方法:以接种针挑取菌落或纯养物穿刺接种约1/2深度,置36±1℃培养18~24h,观察结果。培养物呈现黑色为硫化氢阳性,混浊或沿穿刺线向外生长为有动力,然后加Kovacs氏试剂数滴于培养表面,静置10min,若试剂呈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培养基未接种的下部,可作为对照。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以杀死或抑制不需要的菌种生长的培养基,称之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开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 无菌技术:指在微生物实验工作中,控制或防止各类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干扰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有关措施。 粪大肠菌群: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培养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和分解色氨酸产生靛基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玻片凝集法:是一种常规的定性试验方法。原理是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常用于鉴定菌种、血型。试管凝集法:是一种定量试验方法。多用已知抗原来检测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含量。常用于协助诊断某些传染病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絮状沉淀反应:将已知抗原与抗体在试管(如凹玻片)内混匀,如抗原抗体对应,而又二者比例适当时,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此为阳性反应。琼脂扩散试验:利用可溶性抗原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内扩散,若抗原抗体对应,且二者比例合适,在其扩散的某一部分就会出现白色的沉淀线。每对抗原抗体可形成一条沉淀线。有几对抗原抗体,就可分别形成几条沉淀线。大肠菌群MPN:大肠菌群MPN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应用统计学的原理所测定和计算出的一种最近似数值。 大肠菌群值:大肠菌群值是指在食品中检出一个大肠菌群细菌时所需要的最少样品量。内源性污染:凡由动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染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者,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章主要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具体介绍食品、环境方面的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以及本人对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发展的一些看法及体会。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PCR技术食品检测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d research progress on detection methods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pecific introduction food, environm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method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nd I have some view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detection method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Detection method PCR technology Food testing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在食品、环境、医药方面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应用及研究,目的在于了解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增加生物学科普知识。 1病原微生物概述 1.1 病原微生物概念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5)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A1题型 1、人类ABO血型抗原包括 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AB抗原 E、A抗原和B抗原 答案:E 2、ABO血型物质在人体中可引起哪几种Ab产生 A、抗B抗体 B、抗AB抗体 C、抗A抗体 D、抗O抗体 E、抗A和抗B抗体 答案:E 3、免疫耐受就是 A、非特异性无反应性 B、特异性无反应性 C、机体无反应性 D、免疫抑制性 E、对任何抗原都不反应 答案:B 4、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A、IgE B、IgA C、活化B细胞 D、活化T细胞 E、活化NK细胞

答案:D 5、佐剂作用是 A、将Ag送入机体各部位 B、将Ag固定在局部 C、增强Ag免疫原性 D、赋予Ag免疫原性 E、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答案:E 6、下列哪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A、IgG B、干扰素 C、IgA D、前列腺素 E、补体 答案:E 7、TDH 细胞是 A、产生Ab细胞 B、天然杀伤细胞 C、细胞毒细胞 D、迟发变态反应T细胞 E、依Ab杀伤T细胞 答案:D 8、关于霍乱弧菌是否侵入上皮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侵入 B、侵入 C、在特定条件下侵入 D、具有侵袭基因的霍乱弧菌侵入 E、侵入后局限于上皮细胞内 答案:A 9、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A、α、β溶血素 B、α、γ溶血素 C、β、γ溶血素 D、δ、ε溶血素 E、α、γ溶血素 答案:A 10、与其他肺部感染病原菌相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特点是 A、产生外毒素 B、具有内毒素 C、产生溶血素 D、产生绿脓素 E、具有菌毛 答案:D 11、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称作: A、V抗原 B、M抗原 C、A抗原 D、X抗原 E、S抗原 答案:B 12、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革兰氏阳性球菌 B、革兰氏阳性杆菌 C、无芽孢 D、具有荚膜 E、无鞭毛 答案:C 13、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A、军团菌 B、支原体

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_王辉

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王 辉,张 伟,王 燕,顾 希 (山东东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东东营 257091) 摘 要:食品病原微生物传统检验方法费时、敏感度低、特异性差;随社会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 研究和建立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该文介绍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代谢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检测微生物基本原理,及这些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研究进展。关键词:病原微生物;食品检测;食品安全 Research progress on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in foods WANG Hui ,ZHANG Wei ,WANG Yan ,GU Xi (Dongyi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 Dongying 257091,Shandong ,China )Abstract :Co nventi o nal m et ho d are ti m e –co n sum ing ,l o w s en s itivity and h yp os en s itivity in f oo d pat ho geni c m i c r oo rgani sm dete c ti o n ,wit h t h e rapid devel o p m ent o f soc iety and f oo d pr o d uc ti o n in t h e w o rld ,s t u dy and t h e e s tabli shm ent o f f oo d pat ho geni c m i c r oo rgani sm rapid dete c ti o n te ch n o l o gy i s in c rea s ingly paid attenti o n t o by vari ous cou ntrie s. In t h i s arti c le ,t h e ba s i c prin c iple o f i mmu n o l o gy te ch n o l o gy ,mo le cu lar m i o l o gy te ch n o l o gy ,m etab o l o gy te ch n o l o gy ,in s tr um ental analy s i s te ch n o l o gy ,bi os en so rte te ch n o l o gy were intr o d uc ed ,and t h e pr o gre ss o f t h e s e dete c ti o n te ch n o l o gie s o n f oo d pat ho geni c m i c r oo rgani sm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pat ho geni c m i c r oo rgani sm ;f oo d dete c ti o n ;f oo d s afety 中图分类号:TS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12)04―0001―05收稿日期:2012–03–06作者简介:王辉(1982~ ),男,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食品工业化迅速发展,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热点问题,而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最主要因素。食品病原微生物传统检验方法步骤非常繁琐,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检测周期长、灵敏度较低,难以满足目前国内外对食品安全检测要求。因此,研究和建立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简便快捷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迫在眉睫。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改进和开发一些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方面应用进行综述。1 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应用免疫学理论而设计一系列测定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实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间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以检测病原。1.1 免疫荧光技术(IF T ) 免疫荧光技术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波长光激发下可产生荧光,借助荧光显微镜可检测或定位被检抗原。目前免疫荧光技术可用于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毒素、E.Coli O15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快速检测。张晓 华等〔1〕利用副溶血弧菌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血清,建立中国对虾病原菌―副溶血弧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不仅可用于诊断发病感染对虾,也可用于检测带菌状态或未发病感染对虾。1.2 酶免疫技术 酶免疫技术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高度特异性和酶促反应高度敏感性,通过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及分光光度计测定,达到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示踪抗原或抗体部位,及对其进行定量目的。根据抗原、抗体反应是否需要分离结合和游离酶标记物而分为均相和非均相两种类型。非均相法较常用,包括液相与固相两种免疫测定法。非均相酶固相免疫测定法即ELISA 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Cryan 等〔2〕在研究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内毒素时,将ELISA 法与DNA 探针技术等进行比较,发现ELISA 技术更灵敏、快速。此外,ELISA 法还可用于食品介导病毒检测。葛翠翠等〔3〕使用双抗夹心ELISA 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结果表明,该法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对纯培养菌液检出限为105 cfu/mL,具有良好敏感性及特异性。杨静〔4〕等用沙门氏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B8和de7建立直接检测沙门氏菌方法,即用被检样品直接包被ELISA 板固定加酶标抗体作用一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