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试验指导书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试验指导书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试验指导书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试验指导书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 实验指导书

陈达森 编

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

二 00 七年五月

目录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 (1)

实验指导书 (1)

陈达森 编 (1)

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 (1)

二 00七年五月 (1)

目录 (2)

实验一 海洋水文和气象要素观测 (3)

实验一 海洋水文和气象要素观测

一、 实验目的

进行海洋水文和气象要素观测是《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大纲的要求。通 过实验,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主要水文和气象要素的含义,又使学生掌握 这些要素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为日后进行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辅助测报工作 打好基础。

二、 实验内容

1、气象项目:海面有效能见度、云、天气现象、风、气压、空气温度和湿度。

2、水文项目:表面海水温度、盐度、海发光、风浪和涌浪。

三、 各项目的观测

(一)能见度的观测

视力正常的人在四周海面1/2 以上视野范围内能见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称为

,在白天指目力能 海面有效能见度。能见度以千米(km)为单位,所谓“能见”

“不能见” 辨认出目标物的形体和轮廓,在夜间指能清楚地看见目标灯的发光点。

是指看不清目标物的轮廓,分不清其形体,或者所见目标灯的发光点模糊,灯光 散乱。

观测时参照表1, 选择较高、 视野开阔的地方 (夜间应站在不受灯光影响处)。 白天观测应根据海天交界处的清晰程度判定海面有效能见度。 当海天交界处完全 看不清楚时,则按经验判定。

表1 海面有效能见度参照表

海面有效能见度(km)

海天交界处清晰程度

眼高出海面≤7m时 眼高出海面>7m时

(二) 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主要是判定云状,估计云量和目测最低云的云底高度。云的观测应 尽量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和海天线的位置上进行。观测云时,如阳光较强,需 戴黑色(或暗色)眼镜。

1、云状的观测和记录方法

观测时,应注意当时云的外形特征、结构、色泽、高度和伴随的天气现象。 根据不同地理纬度,不同季节,结合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成三族十属。

低云族:有积云、积雨云、层积云、层云、雨层云(碎雨云)五属

中云族:有高层云、高积云两属

高云族:有卷云、卷层云、卷积云三属

云状按国际简写字母,分高、中、低三族记入记录表相应栏内。同族云出现 多属时,云量多的云状在前,云量相同时,记录的先后次序自定。无云时(包括 某一族)相应云状栏空白。无法判断云状时,相应栏记“―” 。

2、云量的观测和记录方法

云量的观测包括总云量和低云量的观测。将全部天空分成 10 等份,全天无 云记 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时记10,天空为云所遮蔽,但从云隙中可见蓝天, 则记 10‐;云占全天1/10,总云量记1,云占全天 2/10,总云量记2,其余依此 类推。天空有少许云,云量不足 0.5时,总云量也记 0。总云量记入记录表相应栏 内。低云量是指天空被云所遮蔽的成数,记录方法同总云量。

3、最低云底高度的观测和记录方法

云高只测定低云云底高度。观测时结合当时的季节,天气条件及不同地理纬 度进行目测。以 m 为单位记入相应栏内。 十分清楚

清楚

勉强可以看清

隐约可辨

完全看不见

>50.0 20.0—50.0 10.0—20.0 4.0—10.0 <4.0 >50.0 20.0 —50.0 10.0—20.0 <10.0

4、几种特殊情况的云量、云状的观测和记录

(1) 因雾使天空的云量、 云状无法辨明时, 总、 低云量记 10, 低云状栏内记 “≡” 。 因雾使天空的云量、 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 总、 低云量记 10, 低云状栏内记 “≡” , 可见的云状记相应栏内。

(2)因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全部或部分不明时,总低云量记“―” ,低云状栏 记“∞” ,

相应栏记录可辨明部分的云状;若透过这些现象能完全辨明云量、云状时,则按 正常情况记录。

(三)天气现象的观测

天气现象指在大气中、 海面上或船体 (或其他建筑物) 上产生或出现的降水、 水汽凝结物(除云外)、冻结物、干悬浮物和声、光、电等现象,也包括一些风 的特征。船舶观测的天气现象有:霾、轻雾、雷暴、龙卷、雾、毛毛雨、雨、雨 夹雪、雪、阵雨、冰雹和雷雨等 12种。

现在天气是指在定时观测时出现的天气现象。 过去天气是指在定时观测之前 6h 内出现的天气现象。此外,还有一些视区内出现的天气现象应随时观测和记 录。 在观测天气现象的时间内所观测到的天气现象用天气现象符号分别记录在现 在天气现象栏(表 2)

表2

天气现象电码表 (四) 风的观测

风的观测包括风向和风速。WMO 规定海面风的观测应采用正点观测前 10min 内的平均风速及相应的最多风向。 天气现象

电码 天气现象 电码 天气现象 电码 没有以下天气现象

00 雾 45 阵雨 80 霾

05 毛毛雨 50 冰雹 89 轻雾

10 雨 60 雷雨 95

雷暴

17 雨夹雪 68 龙卷

19 雪 70

1、手持风向风速表测风

手持(轻便)风向风速表携带方便,但在观测时要注意选择迎风面没有障碍 物,离高大上层建筑较远的位置。该仪器由三部分组成:风向部分(风向标、方 向盘和套管制动器)、风速部分(十字形护架、旋杯、启动杆、风速表主体及风 速刻度盘)和手柄。

观测程序:

(1)取出仪表安装好

(2)选择有代表性的测风位置,将套管制动器向下拉,再往右转一角度,使罗 盘处

于自由状态,然后把仪器垂直举过头。

(3)待方向盘按地磁方向稳定后,用拇指按一下启动杆,此时刻度盘的红色时 针及

风速指针均开始走动。

(4)读风向值。红色箭头所指方向盘方位即风向,要求读至整数位(如箭头摆 动,

可读摆动的平均值)。

(5)1 分钟后,时针回到原位停下,风速指针也自动停止转动。将套管制动器 向左传一角度,使恢复原位,以固定罗盘。

(6)读取风速值。风速指针所指刻度是指示风速,要求读至 0.1米/秒,以此值从 风速检定曲线图中查出风速.

(7)观察完毕,将仪器拆开放入盒内.

2、目力测风

目力测风是在仪器发生故障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方法。

风向和风力均可以用海面征状来判断。海面的小波(或涟漪)的波峰线是与 风向垂直的,故可由波峰线的方向来决定风向,在风力为六级以上时,风向 可由白浪花带的方向决定,因为这时白浪花带的方向与风向垂直。

(五)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观测

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观测,是要得到空气的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 四个量

值。下面采用通风干湿表观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1、风通干湿表的构造

风通干湿表的主要部分是两支规格相同的温度表。 温度表的球部装在两组平 行的双重套管里。管的外壳镀镍,以反射太阳辐射。干湿表的头部安装风扇,使 温度表的球部有常定速度的气流通过,使测湿系数固定不变。

2、观测方法

(1)观测前四分钟把仪器挂好。将湿球纱布用下述方法浸润:观测员一手拿住 灌满了

蒸馏水的橡皮囊,一手放开铜夹。轻压橡皮囊使水达到玻璃管中固定标志处后, 即夹紧

铜夹。然后用管里的水润湿纱布,注意不要溢出。持续五、六秒钟后,放松铜夹, 使管

中的水流回皮囊,并拿走滴管。湿球纱布润湿之后,再小心地上好风扇发条,但 不要上

得太紧,以剩下一转为限。

(2)进行读数。读数时,观测员必须注意不要让风将自身的热量带到仪器上去, 特别注意不要用手触摸外套管。当气温高于 0℃时,读数方法同干湿球温度表。 当气温在 0—10℃时,观测前半小时把仪器拿到室外挂好,随即把湿球纱布润浸 并通风。待观测时再通风一次。

(3)当风速大于4米/秒时,观测前应将防风罩套在风扇向风面裂口上,使其开 口(即自小到大的方向)顺着风扇旋转的方向。

2、观测结果的计算

(1)干球和湿球温度表读数应进行器差订正。

(2)根据订正后的干球和湿球温度,由气象常用表一号查得绝对湿度、相对湿 度和露点。具体查法见该表湿度查算方法中关于用通风干湿表的实例。

(六)气压的观测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称为气压。 舰船上气压的观测主要用空盒气压表。

1、空盒气压表的构造

空盒气压表的感应部分是一个有弹性的密封金属盒, 盒内抽去空气并有一个 弹簧支撑着。当大气压力变化时,金属盒随之发生形变,使其弹性与大气压力平 衡。金属盒的微小形变由气压表的杠杆系统放大,并传递给指针,以指示出当时 的气压。刻度表上有一附属温度表,指示观测时仪器本身的温度,用于进行温度 订正。

2、空盒气压表的安置

空盒气压表应水平放置在温度均匀少变、没有热源、不直接通风的房间里, 要始终避免太阳的直接照射。气压表下应有减震装置,以减轻震动,不观测时要 把空盒气压表盒盖盖上。

3、观测步骤

打开盒盖,先读附属温度表,读数要快,要求读至一位小数。然后用手指轻 击气压表玻璃面,待指针静止后,读指针所指示的气压值,读数时视线要通过指 针并与刻度面垂直,要求读至一位小数。

4、空盒气压表读数的订正

将气压表读数进行刻度订正(由检定证给出)、温度订正(取平均基值 25℃ 乘以由检定证给出的温度系数为温度订正值)、补充订正(由检定证给出)、高度 订正(以空盒气压表安置位置的平均吃水线高度作为高度订正)。此四项订正的 代数和称为综合订正值。经上述订正后的气压值为海平面气压,记在相应栏内。 (七)海浪的观测

海浪是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的重要项目之一,采用目测的方法进行观测。 观测点应选择在视野开阔处。规定观测的项目为风浪高、涌浪高和涌浪向。浪高

。波高是指相邻的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 的单位为米(m),涌浪向的单位为度(o)

距离。 观测波高时首先根据浪的特征, 区分出风浪和涌浪 (风浪的波形极不规则, 背风面较陡、迎发风面较平坦,波峰较尖、峰线较短;涌浪的波形较规则、圆滑,

波峰线较长,波面平坦无破碎现象。)各挑选较远处 3―5个显著大波分别估计它 们的波高,然后取平均作为风浪和涌浪的波高值,精确到小数 1 位,记入相应栏 中。

观测时可利用船体吃水线至甲板的距离作为测定波高的参考标尺。若波长大 于船长时,可在船处于波谷时观测前后的波峰高度相当于船身高度的倍数(或几 分之一)来确定波高。观测时,如果船身发生倾斜,则应将通过上述过程测得的 波高进行适当的倾角订正。

观测涌浪向时用罗经上的方位仪,使瞄准线平行于离船较远、波高较大的涌 浪波峰线,然后转动 90o,使其对着涌浪来向,则指针读数即为涌浪来向。需要 说明的是,海面上可能同时存在从几方面传来的涌浪,按规定只对其中波高最大 的那列举涌浪的波高和涌浪向进行观测。

(八)表层水温观测

表层水温系指海面以下一米层内的水温,一般用表面温度表或颠倒温度表观测, 表面温度表是普通的水银温度表,通常安装在金属外壳内使用

观测方法:

用带金属外壳的表面温度表测温时应先将金属管上端的圆环用绳子拴住,在 离开船舷 0.5米以外的地方放入水中,然后提上,把筒内海水倒掉,再重新将温 度表浸没在 0—1米的深度处感温 5分钟后取上读数。从温度表离开水面到读数 完毕的时间不得超过 20秒,要求读到一位小数。读数时眼睛应与水银柱头位于 同一水平面上,视线与温度表垂直。读数完毕后,将圆筒内的海水全部倒掉,并 把表面温度表放在阴暗的地方。

风浪较大或水温与气温相差较大时,应用水桶取水观测。观测时把温度表放 入桶内水中,感温 1—2分钟后将桶内海水倒掉,重新取水,然后把温度表套筒

, 内的海水倒出,再放回桶中,感温3 分钟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表不得离开水面, 过 1分钟后再读取一次。当气温高于水温时,读数取偏低的一次;反之,取偏高 的一次。

水桶应以木质、 帆布或塑料等不易传热的材料制成, 其容量约为 5—10公斤。

温度表读数经器差订正,即为实测表层水温值。

(九)海水温度深度的观测

海水温度深度观测是指测量海水温度随深度的连续变化。一般采用抛弃式温 度深度探测仪(XBT)来进行观测。观测要素包括海水温度、深度以及观测时相 应的船位。海水温度单位为℃。海水深度单位为米(m) ,经纬度的单位为度(o)。 记录时,温度、经纬度取一位小数,深度取整数。用XBT观测温度随深度变化时, 作业海域一般适用于大洋或水深不小于 400m 的海区,其他水域如无特殊需要, 一般不宜用此种仪器。用XBT观测时,弹头发射失败或记录失常时,应立即进行 重测。具体观测方法详见使用说明书及《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气象观测》 (GB12763-2-91)中的有关要求

(十)表层海水盐度的观测

表层海水盐度是指海水表面到0.5m 深度之间的海水实用盐度。盐度观测时, 若条件允许可采用盐度直测仪进行现场测量; 无条件时可采样品回实验室进行测 量。

海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①每天06Z 测水温时采水样一瓶;②采用密封性能 好的样品瓶,用帆布桶采水,每次采集量至少 250ml;③装样品时,先倒净瓶中 剩余海水,用现采海水冲洗样品瓶及瓶塞两遍,然后灌入海水样品,盖紧瓶塞, 记下瓶号;④海水样品必须放在室内阴暗处。

(十一)海发光的观测 表3 海发光等级 表

海发光是指夜间海面出现的浮游微生物的发光 现象.观测时站在背光的黑暗处,注视海面浪花或船 行航迹浪花上的发光现象。对照表3 判断发光强度及 等级,记入海发光栏内。因月光或其它原因影响,无 法观测到海发光时记“×”

五 实验报告要求等级 海发光程度

0 无海发光现象

1 发光勉强可见

2 发光明晰可见

3 发光显著可见

4 发光特别明亮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每个观测项目的观测过程和注意事项;实验数 据的分析和处理等。

要求:报告格式规范,数据处理准确、有效。

六 成绩评定标准

根据学生对每个观测项目的认知程度,观测时对仪器操作熟练、规范程度, 组员之间的协作情况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等,将成绩评定分:优秀、良好、中等、 及格和不及格五等。

01--45期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甲类二三副)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008年第1期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全国统考试题(总第45期) 科目: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试卷代号:932 适用对象: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本试卷卷面总分100分,及格分为7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题说明:本试卷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并将该答案按答题卡要求,在其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涂黑,每题1分,共100分。 1.在大气成分中,主要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气体成分为: A.臭氧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2.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哪些条件可使空气密度变小?Ⅰ、气温高Ⅱ、湿度大Ⅲ、气温低Ⅳ、湿度小 A.Ⅰ、Ⅳ B. Ⅱ、Ⅲ C. Ⅲ、Ⅳ D. Ⅰ、Ⅱ 3.驱动大气运动的初始能源是: A.太阳长波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 C.太阳短波辐射 D.大气长波辐射 4.蒸发、凝结等过程的热量交换方式属于: A.湍流 B.水相变化 C.辐射 D.对流 5.当纬度相同时,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方为: A.大洋 B.沿岸 C.内陆 D.沙漠 6.气压是大气压强的简称,它与天气的关系是: A.高气压一般对应阴雨天气 B.低气压一般对应阴雨天气 C.高气压中心对应大风天气 D.低气压对应晴好天气 7.在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的疏密和风力的大小关系是: A.等压线疏、风力大 B.等压线密、风力小 C.等压线密、风力大 D.无等压线、风力大 8.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高压脊区出现在: A.A B.B C.C D.D 9.在气压的年变化中,在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上最高气压分别出现在: A.4月份和10月份 B.8月份和1月份 C.7月份和2月份 D.1月份和8月份 10.一块饱和水汽压为20hPa的空气团,其相对湿度75%,问实际水汽压是多少? A.12hPa B.15hPa C.10hPa D.20hPa 11.通常在内陆较干燥且全年水汽压e变化不大的地区,绝对湿度a和相对湿度f的年变化规律是: A.a和f夏季大、冬季小 B.夏季a小f大,冬季a大f小 C.a和f夏季小、冬季大 D.夏季a大f小,冬季a小f大 12.在天气图上风向的表示方法通常采用: A.8方位 B.16方位 C.360度圆周法 D.32方位 13.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 A.风速成正比,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B.风速成正比,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 C.风速成反比,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D.风速成反比,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用球体法测定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深化稳态导热的基本理论,学习测定粒状材料的热导率的方法。 2、确定热导率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实验原理 热导率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为W/(m ·K),对于不同的材料,热导率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材料,热导率还取决于它的化学纯度,物理状态(温度、压力、成分、容积、重量和吸湿性等)和结构情况。各种材料的热导率都是专门实验测定出来的,然后汇成图表,工程计算时,可以直接从图表中查取。 球体法就是应用沿球半径方向一维稳态导热的基本原理测定粒状和纤维状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 设有一空心球体,若内外表面的温度各为t 1和t 2并维持不变,根据傅立叶导热定律: dr dt r dr dt A λπλφ24-=-= (1) 边界条件221 1t t r r t t r r ====时时 (2) 1、若λ= 常数,则由(1)(2)式求得 1 22121122121)(2)(4d d t t d d r r t t r r --=--=πλπλφ[W] ) (2)(212112t t d d d d --=πφλ [W/(m ·K)] (3) 2、若λ≠ 常数,(1)式变为 dr dt t r ) (42λπφ-= (4) 由(4)式,得 dt t r dr t t r r ??-=21 21)(42 λπφ 将上式右侧分子分母同乘以(t 2-t 1),得 )()(4121222 12 1t t t t dt t r dr t t r r ---=??λπφ (5)

式中 122 1)(t t dt t t t -?λ项显然就是λ在t 1和t 2范围内的积分平均值,用m λ表示即 1 221)(t t dt t t t m -=?λλ,工程计算中,材料的热导率对温度的依变关系一般按线性关系处理,即)1(0bt +=λλ。因此, )](21[)1(210 1202 1 t t b t t dt bt t t m ++=-+=?λλλ。这时,(5)式变为 ) (2) (4)(21211222121t t d d d d r dr t t r r m --= -=?πφπφλ [W/(m ·K)] (6) 式中,m λ为实验材料在平均温度)(21 21t t t m +=下的热导率, φ为稳态时球体壁面的导热量, 21t t 、分别为内外球壁的温度, 21d d 、分别为球壁的内外直径。 实验时,应测出21t t 、和φ,并测出21d d 、,然后由(3)或(6)得出m λ。 如果需要求得λ和t 之间的变化关系,则必须测定不同m t 下的m λ值,由 ) 1() 1(202101m m m m bt bt +=+=λλλλ ( 7) 可求的b 、0λ值,得出λ和t 之间的关系式)1(0bt +=λλ。 三、实验设备 导热仪本体结构和测量系统如图1-1所示。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航海学基础知识 1.大地球体:大地水准面围成的球体 2.大地球体两个近似体:椭圆体(进行精度较高计算如定义地理坐标和制作墨卡托海图); 圆球体(简易计算如大圆航线和简易墨卡托海图) 3.地理坐标:基准线是格林经线、纬线经度:由格林经线向东或向西到该点经线,范围 (0—180);纬度:某点在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的法线与赤道面交角,范围(0—90) 4.经差、纬差(范围都为0—180);到达点相对于起航点的方向;Dφ=φ2-φ1 Dλ=λ2- λ1N/E为正号S/W取负号;结果为正为N/E,为负则为S/W;注意如果得出经差大于180,则用360减去其绝对值,然后符号更换。 5.关于赤道、地轴和球心对称问题(关于地心对称纬度等值反向,经度相差180°) 6.关于不同坐标系修正问题:同名相加、异名相减,结果如果为负名称与原来相反。GPS 坐标系左边原点在地心。 7.方向的确定:方向是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确定的。测者子午圈与测者地面真地平的 交线为南北线,测者卯酉圈(东西圈)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交线为东西线。方向的三种表示法,要会换算。(圆周、半圆周、罗经点)一个罗经点11.25°。 圆周法是以真北为起点顺时针0-360°,半圆法是以北或南为起点顺时针或逆时针0-180°;换算时最好用作图法比较直观。 8.理解真航向(真北到航向线);真方位(真北到方位线);舷角(航向线到方位线,两种 表示法)所以真方位和相对方位(舷角)只是起算点不同,目的点相同,只是相差了真北到航向线的角度,即真航向。要会换算:TB=TC+Q 或TB=TC+Q(右正左负),具体计算既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作图法解决(分别以测者和目标为中心做坐标系,连接测者与目标为方位线,便可一目了然。 9.罗经向位换算:罗经差:罗航向与真北夹角;陀螺差:陀螺北与真北夹角;磁差:磁北与 真北夹角,与时间、地区及地磁异常有关;自差:罗北与磁北夹角,与航向、船磁及磁暴有关;TC/GC/MC/CC之间换算要掌握TC=GC+ΔG=CC+ΔC=MC+VAR;MC=CC+DEV 10.关于磁差:航用海图、小比例尺海图、港泊图分别在罗经花、磁差曲线、和海图标题栏 给出。计算所求磁差=图示磁差+年差x(所求年份-测量年份)○1图示磁差取绝对值;○2年差增加取+,减少取—,若用E/W表示,则与图示磁差同名取+异名取—;○3结果为+时,所求磁差与图示磁差同名;为负时所求磁差与图示磁差异名。 11.海里定义: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分所对应的弧长1n mile=1852.25-9.31cos2φ(m) 赤 道最短,两极最长44014—90之间实际船位落后于推算船位;44014S—44014N之间,实际船位超前于推算船位。 12.测者能见地平距离D e、物标能见地平距离D h、物标地理能见地平距离D0的区别与计算。 13.中版射程:晴天黑夜,测者眼高5米时,理论上能够看到的灯标灯光的最大距离,某灯 标射程等于该灯标光力能见距离和5米眼高地理能见距离中较小者,中版射程与眼高无关,但要是问最大可见距离就有关了。英版射程:光力射程或额定光力射程,它只与光力能见距离和气象能见度有关。如何求最大可见距离问题:○1算出物标地理能见距离D0;○2和射程比较取小者。 14.航速与航程V船不计风流;V L计风不计流;V G计风又计流,所以V船与V L比只差风, 可以判断顶风逆风;V L与V G只差流,可以判断顶流逆流。船速和计程仪改正率几种情况的测定ΔL=S L-(L2-L1)/L2-L1记住:SL是准确的对水航程。几种测船速和ΔL的测量方法(无风流、恒流、等加速流、变加速流几种情况)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试题

气象测试题1 1 对天气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成分包括________。 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 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 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 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 2 气候是指某一特定区域________。 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B.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C.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D.天气形势 3 通过不同温标关系换算14℉、10℃分别为________。 A.10℃、283K B.-10℃、283K C.-10℃、-263K D.10℃、263K 4形成海雾的主要冷却过程是________。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 5 气温年较差与纬度有关,最小年较差出现在________。 A.赤道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极地地区 6 气压的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是________。 A.低纬大于中纬 B.高纬最大 C.中纬大于低纬 D.中纬最小 7 气压日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________。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与纬度无关 8 高压脊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________。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 9 图1-3-2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高压出现在________。 A.A、N、H区 B.B、C、H区 C.A、C、H区 D.B、C、P区 10 饱和水汽压表示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其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 A.气压高低 B.温度高低 C.风速大小 D.云量多少 11 当空气到达饱和时,气温(T)与露点(T d)的近似关系是________。 A.T d<T B.T-T d=1 C.T d>T D.T d=T 12 在地面天气图中,等压线稀疏的地方,说明________。 A.地转偏向力小 B.惯性离心力小 C.摩擦力小 D.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13 在地转风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不同纬度的水平气压梯度大小,会得出________。 A.高纬大于低纬 B.高纬小于低纬 C.高纬等于低纬 D.与纬度无关 14 图1-5-2为自由大气层中梯度风关系示意图,试指出北半球低压各力的平衡关系为________。

最新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重点(必考)

历届简答题: 1.推导地转风公式,并讨论其物理意义。(5分) 评分标准:地转风公式1分,物理意义要点各1分。 地转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G = A 于是有 (1)地转风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即等压线密集,Vg大。 (2)Vg与密度成反比,气压梯度一定时,高空的Vg大于低空的Vg。 (3)Vg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低纬Vg大于高纬Vg。 (4)赤道附近不遵守地转风原则。 2.何谓季风?简述季风成因和全球主要季风区。(5分) 评分标准:季风定义1分,季风成因3分,主要季风区1分。 季风定义:大范围风向随季节而有规律改变的盛行风。要求盛行风的方向改变120°,其频率占40%。 季风的成因(Formation of Monsoons):(1)海陆季风:由海陆之间热力异差引起的风系,随季节有极明显的变化,?称海陆季风。(2)行星季风:由于行星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风系变化,典型代表是南亚季风。(3)高大地形作用:青藏高原在夏季的热源作用和冬季的冷源作用对维持和加强南亚季风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季风区:季风主要分布在南亚、东亚、东南亚和赤道非洲四个区域。 3.简述Ⅰ型冷锋的主要天气特征(云系、降水、温度、气压、风向风速)。(5分) (5分) 评分标准:指出云系、降水、温度、气压、风向风速各1分。 云系:依次为Ns、As、Cs、Ci;降水:连续性降水;温度: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风向北到西北,风速明显增大。 4.简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天气模式。(5分) 评分标准:副高中心、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各1分。 副高中心:以晴朗、微风、炎热、少云天气为主; 副高东部:盛行偏北风,大气层结稳定,海上出现雾和层云; 副高西部:偏南气流,大气层结不稳定,多雷阵雨和雷暴,多形成平流雾。 副高南部:一般天气晴好,偶有东风波、热带气旋活动时,可产生雷暴、雷雨大风等天气。副高北部:与西风带相邻,多锋面(温带)气旋,常带来阴雨和风暴天气。

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书全解

实验一 空气定压比热容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增强热物性实验研究方面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了解气体比热容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构思。 2.学习本实验中所涉及的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由实验数据计算出比热容数值和比热容关系式的方法。 3.学会实验中所用各种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热力学可知,气体定压比热容的定义式为 ( )p p h c T ?=? (1) 在没有对外界作功的气体定压流动过程中,p dQ dh M =, 此时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可表示 为 p p T Q M c )(1??= (2) 当气体在此定压过程中由温度t 1被加热至t 2时,气体在此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可由下式确定 ) (1221 t t M Q c p t t pm -= (kJ/kg ℃) (3) 式中,M —气体的质量流量,kg/s; Q p —气体在定压流动过程中吸收的热量,kJ/s 。 大气是含有水蒸汽的湿空气。当湿空气由温度t 1被加热至t 2时,其中的水蒸汽也要吸收热量,这部分热量要根据湿空气的相对湿度来确定。如果计算干空气的比热容,必须从加热给湿空气的热量中扣除这部分热量,剩余的才是干空气的吸热量。 低压气体的比热容通常用温度的多项式表示,例如空气比热容的实验关系式为 3162741087268.41002402.41076019.102319.1T T T c p ---?-?+?-=(kJ/kgK) 式中T 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 。该式可用于250~600K 范围的空气,平均偏差为0.03%,最大偏差为0.28%。 在距室温不远的温度范围内,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可近似认为是线性的,即可近似的表示为 Bt A c p += (4) 由t 1加热到t 2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则为 m t t t t pm Bt A t t B A dt t t Bt A c +=++=-+=? 2 21122 1 21 (5) 这说明,此时气体的平均比热容等于平均温度t m = ( t 1 + t 2 ) / 2时的定压比热容。 因此,可以对某一气体在n 个不同的平均温度t m i 下测出其定压比热容c p m i ,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

(完整版)航海学基础知识

第三章 航向、方位和距离 第一节 航海上常用的度量单位 一、长度单位 1.海里(nautical mile, n mile) 1)定义海里 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一分所对应的弧长 简写为1n mile 或1'。 数学公式:1(1852.259.31cos 2)nmile m ?=- 赤道最短,1842.9m ,两极最长,1861.6m ;两地最大差值是18.7m 。 2)标准海里 英国为1853.18m(6080英尺); 我国采用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的海里标准,1n mile=1852m 。 约在纬度44o14'处1n mile 的长度才等于1852m 3)航海实践中产生的误差 例:某轮沿着赤道向正东航行,每小时25n mile ,航行一天后航程是 2524=600n mile ?(按1n mile 等于1852m 计算) ,如果按赤道1 n mile 的实际长度1842.94m 计算,则船舶一天航行的距离是: 1852600603n mile 1842.94 ?≈ 由此可以看出,将1n mile 确定为1852m 后,所产生的误差只有航行距离的0.5%。若在中纬度海区航行,则所产生的误差将更小。 2.链(cable,cab) 1n mile 的十分之一为1链。链是用来测量较近距离的单位。1链=185.2m 3.米(meter,m) 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度量单位。 航海上用来表示海图里的山高和水深,有时也用来度量距离。 4.拓(fathom)、英尺(foot,ft)和码(yard,yd) 旧英版海图上用英尺和拓表示水深;山高以英尺表示。 用海里、码和英尺来度量距离。 1拓=1.829m 或6 ft 、1yd=0.9144m 或3 ft 、1 ft=0.3048m 。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复习考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0分,每题1分) 1.对大气温度有较大影响的大气成分是:Ⅰ.氮气,Ⅱ.臭氧,Ⅲ.二氧化碳,Ⅳ.氧气,Ⅴ.水汽,Ⅵ.氢气 A.Ⅰ~Ⅵ B.Ⅰ~Ⅴ C.Ⅱ.Ⅲ.Ⅴ D.Ⅱ.Ⅳ.Ⅴ 2.下列哪个等压面最能代表对流层达大气的一般运动状况 3.5℃换算成华氏温度和绝对温度分别为: A.41℉、273K B.37℉、273K C.41℉、273K D.37℉、278K 4.形成露或霜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 5.当只考虑纬度对气温的日变化影响时,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地区是: A.极地附近 B.热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副极地地区 6.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的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其数值是: 750mmHg 760mmHg 760mmHg 750mmHg 7.在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的疏密和风力大小的关系是: A.等压线疏,风力大 B.等压线密风力小 C.等压线密,风力大 D.无等压线,风力大 8.通常将由低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 A.低压带 B.高压带 C.低压槽 D.高压脊 9.地面气压日变化两次谷值出现的时刻大约在: ,14h ,16h ,20h ,22h 10.饱和水气压是温度的函数,当温度相等时,水面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关系为: A.水面与冰面相等 B.水面大于冰面 C.水面小于冰面 D.与水面冰面无关系 11.通常在沿海地区绝对湿度日、年变化与: A.气温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B.气温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C.气压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D.气压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12.风的脉动性在摩擦层中最明显,一日内最大的脉动性出现在: A.清晨 B.傍晚 C.午后 D.深夜 1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其方向为: A.平行等压线并与风向一致 B.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C.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D.垂直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14.地转风公式适用于: A.龙卷风 B.台风涡旋区 C.空气平直运动 D.空气旋转运动 15.在南半球自由大气层中,测者背风而立,高压应在测者的: A.左前方 B.右方 C.左方 D.右前方 16.下列哪个数学表达式描述了了高压中的梯度风公式(An地转偏向力,Gn气压梯度力,C惯性离心力) A.︱An︱=︱Gn︱+︱C︱ B.︱Gn︱=︱An︱+︱C︱ C.︱C︱=︱An︱+︱Gn︱ D.︱An︱=︱Gn︱×︱C︱ 17.通常,低压发展,其中心区域的风力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18.在北太平洋上,某东行船舶观测到强劲的ENE真风,根据风压关系判断高压应在: A.船舶的高纬一侧 B.船舶的前方 C.船舶的低纬一侧 D.船舶的后方 19.下图为摩擦层中风压关系示意图,试指出图中矢量OC为: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书

程热力学 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 P-V-T 关系 一、实验目的 了解CO 2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增加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掌握CO 2的p-v-t 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 恒温器等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测定CO 的p-v-t 关系。在P-V 坐标系中绘出低于临界温度(t=20 C)、临界温度 (t=31.1 C)和高于 临界温度(t=50 C)的三条等温曲线,并与标准实验曲线及理论计算值 相比较,并分析其差异原因。 2、 测定CQ 在低于临界温度(t=20 C 、27C )时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并与图四中的t s -p s 曲线比较。 3、 观测临界状态 (1) 临界状态附近气液两相模糊的现象。 (2) 气液整体相变现象。 (3) 测定CQ 的p c 、V c 、t c 等临界参 数,并将实验所得的 V c 值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 德瓦 尔方程的理论值相比教,简述其差异原因。 三、实验设备及原理 整个实验装置由压力台、恒温器和实验台本体及其防护罩等三大部分组成(如图一所 示)。 1、 2、 3、 和技巧。 4、 图一 试验台系统图

蛍渥水 H -------------------------------- * CU J空间 承压玻璃 4” 十一 Ezz E力油 高压容器 图二试验台本体 试验台本体如图二所示。其中1—高压容器;2 —玻璃杯;3 —压力机;4—水银;5—密 封填料;6—填料压盖;7 —恒温水套;8—承压玻璃杯;9—CQ空间;10—温度计。、 对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当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其状态参数P、V、t之间有:F( p,v,t)=0 或t=f(p,v) (1) 本实验就是根据式(1),采用定温方法来测定CQ的p-v-t关系,从而找出CQ的p-v-t关系。 实验中,由压力台送来的压力由压力油进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迫使水银进入预 先装了CQ气体的承压玻璃管,CQ被压缩,其压力和容器通过压力台上的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温度由恒温器供给的水套里的水温来调节。 实验工质二氧化碳的压力,由装在压力台上的压力表读出(如要提高精度,可由加在活塞转盘上的平衡砝码读出,并考虑水银柱高度的修正) 。温度由插在恒温水套中的温度计读 出。比容首先由承压玻璃管内二氧化碳柱的高度来测量,而后再根据承压玻璃管内径均匀、截面不变等条件来换算得出。 四、实验步骤 1、按图一装好实验设备,并开启实验本体上的日光灯。 2、恒温器准备及温度调节: (1)、入恒温器内,注至离盖30?50mm检查并接通电路,开动电动泵,使水循环对

航海学基础知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三章航向、方位和距离 第一节航海上常用的度量单位 一、长度单位 1.海里(nautical mile, n mile) 1)定义海里 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一分所对应的弧长 简写为 1n mile 或 1'。 数学公式:1nmile = (1852.25 - 9.31cos 2)m 赤道最短,1842.9m,两极最长,1861.6m;两地最大差值是 18.7m。 2)标准海里 英国为 1853.18m(6080 英尺); 我国采用 1929 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的海里标准,1n mile=1852m。 约在纬度 44o14'处 1n mile 的长度才等于 1852m 3)航海实践中产生的误差 例:某轮沿着赤道向正东航行,每小时 25n mile,航行一天后航程是25? 24=600n mile (按1n mile 等于 1852m 计算),如果按赤道 1 n mile 的实际长度1842.94m 计算,则船舶一天航行的距离是: 1852 ? 600 ≈ 603n mile 1842.94 由此可以看出,将1n mile 确定为1852m 后,所产生的误差只有航行距离的 0.5%。若在中纬度海区航行,则所产生的误差将更小。 2.链(cable,cab) 1n mile 的十分之一为 1 链。链是用来测量较近距离的单位。1 链=185.2m 3.米(meter,m) 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度量单位。 航海上用来表示海图里的ft高和水深,有时也用来度量距离。 4.拓(fathom)、英尺(foot,ft)和码(yard,yd) 旧英版海图上用英尺和拓表示水深;ft高以英尺表示。 用海里、码和英尺来度量距离。 1 拓=1.829m 或 6 ft、1yd=0.9144m 或 3 ft、1 ft=0.3048m。 目前英版的拓制海图正被米制海图(metric chart)所代替 5.公里(kilometer,km) 用于海图上表示两个陆标间较远的距离单位。1km=1000m。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复习习题学习资料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 复习习题

1、某船舶受热带气旋影响,每小时观测一次,当测得真风向随时间逆时针转变时,则可判定船舶处于: A.北半球危险半圆 B.南半球危险半圆 C.前半圆 D.后半圆 2、当大范围天空由晴转阴时,可见光卫星云图上的相应地区的变化为: A. 由黑色转为白色 B. 由白色转为灰色 C. 由白色转为黑色 D. 由灰色转为黑色 3. 热带气旋集中发生的月份是: A. 北半球为7~10月,南半球为1~3月 B. 南半球为7~10月,北半球为1~3月 C. 南北半球均为1~3月 D. 南北半球均为7~10月 4、在我国海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活动范围: A. 盛夏最北可越过30?N,10月退至10?N以南 B. 盛夏最北可越过30?N,10月退至20?N以南 C. 盛夏最北可越过40?N,10月退至10?N以南 D. 盛夏最北可越过40?N,10月退至20?N以南 5. 大约15%的热带气旋发生于: A. 东风波中 B. 热带辐合带中 C. 极锋上的波动 D. 静止锋上的波动 6. 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主要有三条路径,其中哪一条对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影响较大? A.西行路径 B.转向路径 C.西北路径 D.特殊打转路径 7. 没有热带气旋发生的低纬海域有: A. 南北纬5度以内 B. 东南太平洋 C. 南大西洋 D. ABC都对 8. 台风登陆后再入海,在这个过程中台风的强度如何变化? A.先减弱,后又加强 B.先加强,后又减弱 C.两次都是减弱 D.两次都是加强 9. 在南半球发展中热带气旋的高层气流绕中心: A. 逆转辐合 B. 逆转辐散 C. 顺转辐合 D. 顺转辐散 10. 当热带气旋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8~9级时,发布的警报为: A. 热带风暴警报 B. 强热带风暴警报 C. 台风警报 D. 大风警报 11. 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是: A. 西北太平洋 B. 东北太平洋 C. 北大西洋 D. 印度洋 12. 关于夏季南海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副高气流较强,高空形势稳定时,多为西行或抛物线型 B. 当高空环流较弱或有双台风影响时,常在海上打转,路径无规律 C. 当副高气流较强,高空形势稳定时,多为转向型 D. 当高空环流较弱或有双台风影响时,移动稳定性强 13. 天气报告中天气形势摘要的内容包括: A. 低气压,高气压的位置、强度和移动 B. 地面锋线的类别和起止位置 C. 热带气旋的位置、强度和移动 D. ABC都对 14. 流线图上单汇辐合流场相当于: A. 低气压的流场 B. 高气压的流场 C. 低压槽的流场 D. 高压脊的流场 15. 国内地面天气图上两条相邻等压线的间隔一般为2.5hPa,一个中心气压值为1023hPa的高气压最里面一 条闭合等压线的数值应为: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XX大学 XX学院XX系 二〇一X年X月

一、导热系数的测量 导热系数是反映测量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是热交换三种基本形式之一,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及能源、环保等各研究领域的课题之一。要认识导热的本质特征,需要了解粒子物理特性,而目前对导热机理的理解大多数来自固体物理实验。材料的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电子的迁移,在金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分半导体中则以晶格振动起主导作用。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有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采用材料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方法测定。 1882年法国科学家J ·傅里叶奠定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的基础上,从测量方法来说,可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动态法,本实验是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目的】 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 2、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3、学习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 4、掌握一种用热电转换方式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仪器】 1、YBF-3导热系数测试仪 一台 2、冰点补偿装置 一台 3、测试样品(硬铝、硅橡胶、胶木板) 一组 4、塞尺 一把 5、游标卡尺(量程200mm ) 一把 6、天平(量程1kg ,分辨率0.1g ) 一台 【实验原理】 为了测定才材料的导热系数,首先从热导率的定义和它的物理意义入手。热传导定律指出:如果热量是沿着Z 方向传导,那么在Z 轴上任一位置Z 0,处取一个垂直截面A (如图1)以dt/dz 表示Z 处的温度梯度,以dQ/d τ表示该处的传热速率(单位时间通过截面积A 的热量),那么传导定律可表示为: ()0z z dz dt d dQ A =-==Φλτ 1-1 式中的负号表示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区传导(即热传导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式中的λ即为导热系数,可见热导率的物理意义:在温度梯度为一个单位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面积的热量。 利用1-1式测量测量的导热系数,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在材料中造成的温度梯度dt/dz ,并确定其数值;另一个是测量材料内由高温区向低温区的传热速率dQ/d τ。 1、温度梯度dt/dz 的测量

二氧化碳PVT实验指导书

第七章工程热力学综合实验 实验1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过程的状态变化和临界状态时气液突变现象,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2. 加深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的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 掌握二氧化碳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4.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部分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简单可压缩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状态参数压力、 间有确切的关系,可表示为: (,,)=0 (7-1-1) F p v T 或 =(,)(7-1-2) v f p T 在维持恒温条件下、压缩恒定质量气体的条件下,测量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是实验测定气体p-v-T关系的基本方法之一。1863年,安德鲁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等温压缩过程,阐明了气体液化的基本现象。 当维持温度不变时,测定气体的比容与压力的对应数值,就可以得到等温线的数据。 在低于临界温度时,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有气、液相变的直线段,而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正双曲线,任何时候也不会出现直线段。只有在临界温度以上,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才逐渐接近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所以,理想气体的理论不能说明实际气体的气、液两相转变现象和临界状态。

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为73.87b a r (7.387M Pa ),临界温度为31.1℃,低于临界温度时的等温线出现气、液相变的直线段,如图1所示。30.9℃是恰好能压缩得到液体二氧化碳的最高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的等温线具有斜率转折点,直到48.1℃才成为均匀的曲线(图中未标出)。图右上角为空气按理想气体计算的等温线,供比较。 1873年范德瓦尔首先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提出修正。他考虑了气体分子体积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提出如下修正方程: ()()p a v v b R T + -=2 (7-1-3) 或写成 pv bp RT v av ab 3 2 -++-=() (7-1-4) 范德瓦尔方程式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它反映了物质气液两相的性质和两相转变的连续性。 式(7-1-4)表示等温线是一个v 的三次方程,已知压力时方程有三个根。在温度较低时有三个不等的实根;在温度较高时有一个实根和两个虚根。得到三个相等实根的等温线上的点为临界点。于是, 临界温度的等温线在临界点有转折

航海学(下)重点知识复习进程

航海学(下)重点知识

航海学(下)易错点总结 7潮汐与潮流 7.1潮汐 7.1.1潮汐不等现象 周日不等: 在同一太阳日所发生的两次高潮或两次低潮的潮高以及相邻的高、低潮的时间间隔不相等。 成因:月赤纬≠0°且地理纬度ψ≠0°。赤纬越大周日不等越明显。分点潮无周日不等,回归潮周日不等最显著。 现象:一天一次高潮与一次低潮的条件ψ≥90°-Dec 半月不等 成因:月引潮力与太阳引潮力合力的变化;日、月与地球相互位置关系不同;月相不同。 现象:大潮和小潮 潮汐半月变化规律:潮差的变化是以半个太阴月为周期(约14.5天)。 太阳的赤纬不等于0时,也会发生潮汐的周日不等现象。 视差不等: 由地球和月球距离变化(注意:不是相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潮汐不等的现象。 周期:一个恒星月(约27.3天) 太阳潮中也存在视差不等现象。 周期:一个回归年(约365.24日) 简言之,视差不等是由于日、月、地三者空间距离的变化。 7.1.2潮汐类型 半日潮型: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 我国渤海、东海、黄海的多数地点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岛、厦门等。 全日潮型: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我国南海多数地点属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 从各地的潮汐观测曲线可以看出,无论是涨、落潮时,还是潮高、潮差都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的情况,可以把潮汐大体分为如下的4种类型: 正规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约24时50分)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高潮到低潮和从低潮到高潮的潮差几乎相等,这类潮汐就叫做正规半日潮。 不正规半日潮: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大多数日子里,每个太阴日内一般可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有少数日子(当月赤纬较大的时候),第二次高潮很小,半日潮特征就不显著,这类潮汐就叫做不正规半日潮。 正规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像这样的一种潮汐就叫正规日潮,或称正规全日潮。 不正规日潮:这类潮汐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具有日潮型的特征,但有少数日子(当月赤纬接近零的时候)则具有半日潮的特征。 7.1.3《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7.1.3.1英版《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主港索引:印于各卷最前页,按港名字母顺序排列,给出所在页数。 地理索引:印在各卷书末,主、附港名称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如系主港则用黑体字印刷港名,主、附港都给出编号,以便用此编号在第Ⅱ部分中查取该附港的有关资料。 各卷范围: 第一卷:英国和爱尔兰(包括欧洲水道各港)(包括一些主要港口的逐时预报) 第二卷:欧洲(不包括英国和爱尔兰)、地中海和大西洋 第三卷: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包括潮流表) 第四卷:太平洋(包括潮流表)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

实验一 强迫对流换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工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特点; 2、学会翅片管束管外放热和阻力的实验研究方法; 3、巩固和运用传热学课堂讲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4、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翅片管是换热器中常用的一种传热元件,由于扩展了管外传热面积,故可使光管的传热热阻大大下降,特别适用于气体侧换热的场合。 2、空气(气体)横向流过翅片管束时的对流换热系数除了与空气流速及物性有关以外,还与翅片管束的一系列几何因素有关,其无因次函数关系可表示如下: N u =f(R e 、P r 、、 、、、、o l o t o o o D P D P D B D D H /δn) (1) 式中:N u = γ D h ?为努谢尔特数; R e = γm o u D ?= η m o G D ? 为雷诺数; P r = h ν=λ μ?C 为普朗特数; H 、δ、B 分别为翅片高度、厚度、和翅片间距; P t 、P l 为翅片管的横向管间距和纵向管间距;n 为流动方向的管排数; D o 为光管外径,u m 、G m 为最窄流通截面处的空气流速(m/s )和质量流量 (kg/m 2s ), 且G m =u m ?ρ。λ、ρ、μ、γ、α为气体的特性值。 此外,换热系数还与管束的排列方式有关,有两种排列方式,顺排和叉排,由于在叉排管束中流体的紊流度较大,故其管外换热系数会高于顺流的情况。 对于特定的翅片管束,其几何因素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式(1)可简化为: N u =f (R e 、P r ) (2) 对于空气,P r 数可看作常数,故 N u =f (R e ) (3) 式(3)可表示成指数方程的形式 N u =CR e n (4) 式中,C 、n 为实验关联式的系数和指数。这一形式的公式只适用于特定几何条件下的管束,为了在实验公式中能反映翅片管和翅片管束的几何变量的影响,需要分别改变几何参数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整理。 3、对于翅片管,管外换热系数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公式,可以以光管外表面为基准定义换热系数,也可以以翅片管外表面积为基准定义。为了研究方便,此处采用光管外表面积作为基准,即: ) (wo a o T T L D n Q h -???= π (5)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大证考试试题

气象测试题2 1 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依次为________。 A.对流层、等温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C.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散逸层、热层 D.散逸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2 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最厚出现在________。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 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热量交换方式称为________。 A.湍流 B.平流 3C.辐射 D.对流 4 气温年较差与纬度有关,最小年较差出现在________。 A.赤道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极地地区 5 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出现在________。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6 气压的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是________。 A.低纬大于中纬 B.高纬最大 C.中纬大于低纬 D.中纬最小 7 在南半球大陆和海洋上气压最低的月份分别为________。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8 在气压场中,气压梯度几乎等于零的地区为________。 A.高压中心区 B.低压中心区 C.平直气流区 D.鞍型区 9 低气压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________。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 10 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程度的物理量是________。 A.绝对湿度 B.水汽压 C.相对湿度 D.露点 11 露点温度是用来表示________的物理量。 A.温度 B.密度 C.气压 D.湿度 12 风产生的直接原动力是________。 A.气压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 B.气压在垂直方向分布不均匀 C.惯性离心力 D.地转偏向力 13 当低层和高层的水平气压梯度相等时,地转风速________。 A.低层大于高层 B.低层小于高层 C.低层等于高层 D.风速与高度无关 14 在日本传真地面图上,某点纬度30°,相邻等压线间隔2°纬距,若不考虑摩擦,则该点相应地转风速为________。A.19 m/s B.19 kn C.10 m/s D.10 kn 15 梯度风平衡的表达式是________。(水平气压梯度力G n,水平地转偏向力A n,惯性离心力C,摩擦力R) A.G n+A n=0 B.G n+A n+C=0 C.G n+C=0 D.G n+A n+R=0 16 在南太平洋上,某东行船舶处在西北低东南高的水平气压场中,将观测到的风向为________。 A.SSW B.ENE C.NNE D.WSW 17 图1-5-4为南半球地面气压场分布,试根据摩擦层风压定律判断A点吹________风。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3

试题三 1.当气温垂直递减率g =0 时,表明: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即逆温 C.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不变,即等温 D. ABC都错 2.低层逆温层的存在有利于产生: A. 雷阵雨 B. 阵性大风 C. 冰雹或龙卷风 D. 雾或毛毛雨 3.下列正确的概念是: A. 干绝热直减率g d =0.65℃/100米 B. 湿绝热直减率g m =1℃/100米 C. AB都对 D. AB都错 4.大气稳定意味着: A. 云不会发展,好天 B. 云将发展,坏天 C. 对流云将发展 D. 对流云不发展 5.绝对不稳定的情况多发生在夏季局部地区: A. 大陆上的热雷雨常发生在下午到傍晚 B. 海洋上的热雷雨多出现在半夜到凌晨 C. AB都对 D. AB都错 6.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 冬季海洋和大陆上都是高压发展 B. 夏季海洋和大陆上都是低压发展 C. AB都对 D. AB都错 7.空盒气压表距离海面高度12m,测得本站气压为999.0 hPa,则海平面气压为: A. 997.5 hPa B. 997.2 hPa C. 1000.5 hPa D. 1000.2 hPa 8.水平气压梯度的方向: A. 平行于等压线 B. 与等压线的交角为45° C.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D. 垂直于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9.高气压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 A. 盆地 B. 高山 C. 山沟 D. 山脊 10.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 在等高面图上分析等高线 B. 在等压面图上分析等高线 C. AB都对 D. AB都错 11.热带气旋是温度场对称分布的暖性低气压: A. 其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弱 B. 由于其地面气压很低,因此它属于浅薄系统 C. AB都对 D. AB都错 12.表示空气中水汽绝对含量的湿度因子有: A. 绝对湿度a、水汽压e B. 相对湿度f、气温-露点差(t-t d ) C. AB都对 D. AB都错 13.E 溶为海面上的饱和水汽压,E为纯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当温度相同时: A. E 溶>E B. E 溶<E C. E 溶= E D. E 溶= E =6.11百帕 14.空气过饱和时: A. e/E <1 B. e/E = 1 C. e/E >1 D. e/E = 0 15.在晴朗微风的夜间,若空气中的水汽含量e保持不变,则: A. 绝对湿度a变小 B. 绝对湿度a变大 C. 绝对湿度a不变 D. ABC都错 16.地转风不适用的纬度: A. 0°附近 B. 30° C. 45° D. 6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