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文学-考研复习提纲-华中师大

当代文学-考研复习提纲-华中师大

当代文学-考研复习提纲-华中师大
当代文学-考研复习提纲-华中师大

[注]笔记中原某些地方用红笔标记过,但由于不好辨认,我只按能分辨的地方做同样标记。

当代文学

绪论

一、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1.文学描写的生活范围和创作领域不断扩大

描写革命战争和农村生活的题材有了新的开拓,过去没有涉猎或涉猎很少的题材也有长足发展

张贤亮《绿化树》知识分子在西北农场劳动改造

张炜《古船》传统文化观念和心理的变革

陆文夫《美食家》资本家“善吃”

汪曾祺《受戒》僧人生活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监狱生活

2.文学主题从单一转向丰富,从直露转向深邃

五六十年代,因强调为政治服务,主题比较单一;新时期以来,作品的主题丰富多样,意蕴进一步深化。

徐怀中《西线轶事》、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和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杨朔《三千里江山》相比,作家对当代军人精神世界的揭示,不再是单一的颂歌,而是走出了融颂歌、战歌、悲歌和挽歌于一体的浑厚、优美的交响乐章。

描写改革,蒋子龙和张洁笔下题旨不同;

描写女性,李国文《月食》、王安忆《流逝》、宗璞《心祭》、孔捷生《普通女工》,在主题的开掘上也各有自己的发现。

人物形象也由类型化转向写人物性格的丰富性、矛盾性、复杂性

3.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有了新的突破

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探索并创造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

五六十年代:山西作家群(赵树理)、河北作家群(孙犁)、湖南作家群(周立波)

80年代:京味小说作家群(邓友梅、刘绍棠)、秦晋作家群(贾平凹、路遥、陈忠实)、津味小说作家群(冯骥才、林希)

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兼用,建立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刘心武《钟鼓楼》,展示了一幅当代北京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寻根文学;谌容《减去十岁》、刘奈拉《你别无选择》、莫言《红高粱》

4.少数民族文学恢复了生机

《阿诗玛》《百鸟衣》《格萨尔王传》《嘎达梅林》

5.形成了一支经受严酷考验、能够勇敢战斗的文艺队伍

二、当代文学的经验和教训

1.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和生活的关系

2.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①把文艺为政治服务当作了文艺工作的终极目标

②把文艺为政治服务变成为中心工作服务

③把文艺的社会功能理解得过于狭隘,忽视人民群众的多种需要

3.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建国初文学

文学概况和文学思潮

一、第一次文代会

1.时间:1949.7.2-7.19

2.目的:总结经验,确定今后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成立一个新的全国性组织

3.主题:解决文艺的方向问题

继续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讴歌伟大的时代和人民,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4.缺点:着重强调解放区文艺,但对国统区文艺总结不够,对国统区进步作家的评价有偏颇,甚至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

5.意义:标志着文艺界的大统一、大团结

二、第二次文代会

1.时间:1953.9.23-10.7(北京)

2.主题:探讨文艺的规律问题

3.中心议题:发展文艺创作(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造英雄人物和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4.不足:指出文艺作品应表现政策,文艺创作离开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就是离开了党和国家的领导

三、“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后创作

1.1956.5 毛泽东于最高国务会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

2.涵义: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争论,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不能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3.意义:为我国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创作成就

①文艺理论批评方面

何直《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②创作上的三个突破

A.正是人民内部矛盾,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发挥讽刺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人民内部不适用讽刺的囿见。

巴人《况钟的笔》

C.创作题材不断扩大,突破了爱情题材的禁区。

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刘绍棠《西苑军》

四、第三次文代会

1.时间:1960.7

2.人数:2300多人

3.主题:明确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正确道路

在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基础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陈出新

4.不足:与苏联关系恶化,提出反修防修

5.意义:对于团结全国的文艺工作者、帮助他们认清形势、振奋革命精神,用作品来鼓舞全国人民战胜困难起了动员作用

五、文艺思潮“三大战役”

1.切入点: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历史唯心主义

2.目的:批判历史唯心主义,促进艺术家世界观的转变,确保文学和艺术的社会主义性质

3.评价:对新生的政权是必要的,但实际上,政治硝烟弥漫,理论成果甚少,学术空气稀薄,教训颇多,使三大战役史实色彩浓,而学术成分则淡了。

具体内容如下:

①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武训当年被认为“行乞云学,千古一人”,批评者认定其走的是从改良主义到投降主义的路,毛泽东认定这是思想混乱的表现,应提出批判

②对《红楼梦》研究中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批判

俞平伯是新红学的代表人物

李希凡、路翎认为他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有误,引起毛泽东的重视,发起了对唯心主义的第二次批判

③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这场斗争从批判胡风文艺思想开始,到“粉碎胡风反革命集团”告终,批判主要集中在“主观战斗精神”、现实主义、民族形式

A.毛泽东从政治家角度强调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及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B.胡风则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强调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特别强调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核心,也是他文艺思想的精髓,是“生活的深入和胸怀的扩大”。他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来自于作家底献身的意志、仁爱的胸怀,”“作家底对现实人生的真知灼见,不存一丝一毫自欺欺人的虚伪”。

六、关于“写中间人物”和“现实主义深化”的问题

邵荃麟于1960年冬至1962年夏提出,以梁三老汉(柳青《创业史》)为例,阐述“写中间人物”的问题。(梁三老汉、邵顺宝、赖大嫂)

“中间人物”指既非正面人物,又非反面人物,是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物,是不好不坏、亦好亦坏的芸芸众生。中间人物的理论基础是现实主义,是强调塑造典型、描写人物的多样化、复杂性和深刻性。

七、茅盾、周扬、冯雪峰的文学理论批评

1.茅盾

把《讲话》要义概括为一句话:体验生活、思想改造和创作实践

文艺论述中,现实主义是中心问题

①两结合: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两个口号的论争:“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论争

②对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的论述

2.周扬

撰写社论提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口号

反对教条主义,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必须同我国的文艺传统和创作实践紧密结合”

3.冯雪峰

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自觉思考:在思想上向民主主义革命的精神迈进,在文学形式上向更适合于新的内容的形式前进

(外来形式的“中国化”和中国旧有形式的“蜕化”而创造出新的形式)

小说创作(上)

一、赵树理

1943-1949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地板》

1951-1966 《三里湾》《“锻炼锻炼”》《卖烟叶》《套不住的手》

《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

1.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糊涂涂”“常有理”“铁算盘”“惹不起”(落后人物)

王满喜范灵芝(先进人物)

2.诙谐幽默的艺术风格

《“锻炼锻炼”》“小腿疼”“吃不饱”老好人王聚海

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

1.讲究作品的故事性和连贯性

2.在叙述和描写的关系上,“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当中”

3.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符合农民口味的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4.富于地方色彩、乡土风味

二、孙犁

1944 《芦花荡》《荷花淀》

(1939-1953年作品都收在《白洋淀纪事》中)

解放后《风云初记》(吴春儿、李佩钟、蒋俗儿)

《铁木前传》(九儿、六儿)

1.主张革命现实主义,创作中又力图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

2.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表现出对故乡人民的深厚感情

3.擅长描写农村青年女性,表现她们的美丽容貌和心灵的闪光,反映时代脉动中她们命运的变化、内心的波澜

三、周立波

1946《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1951

1956-1959《山乡巨变》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

1978《湘江一夜》

《山乡巨变》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

1.人物:A.刘雨生、李月辉、盛幼亭(亭面糊)

B.菊咬筋王菊生、秋丝瓜张桂秋

2.语言:介于雅俗之间,淳朴自然、细腻流畅

基本风格特色:平易而又隽永,自然而又凝炼,细腻而又明快

四、沙汀、骆宾基的小说

沙汀:深沉含蓄、洗炼凝重《青棡坡》《木鱼山》(“三记”)

骆宾基:刚健雄浑、细腻酣畅(《边陲线上》)

《夜走黄泥岗》《父女俩》(香姐儿)《山区收购站》

五、马峰、西戎的小说(山西作家群)

马峰《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

西戎《宋老大进城》《赖大嫂》

六、李準、王汶石的小说

王汶石《风雪之夜》《新结识的伙伴》《春节前后》《井下》

李準 1953《不能走那条路》1957《灰色的帆篷》

《黄河东流去》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徐秋斋、李麦)

“是为展示民族精神,展示对民族前途的信心”

七、康濯、刘澍德的小说

康濯《我的两家房东》《春种秋收》《水滴石穿》

刘澍德《桥》《拔旗》《归家》

八、王愿坚、峻青的小说

1. 王愿坚

单纯、朴素、明朗,在生动描绘中写出了人物的人性美、人情美

《党费》《普通劳动者》《粮食的故事》

2. 峻青(散文集《秋色赋》)

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善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揭示英雄人物的性格

《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

九、茹志鹃、刘真的小说

1.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

《剪辑错了的故事》开“反思文学”先河

1958《百合花》

显著特点:不正面描写大海的洪波,而是采撷生活中的浪花、时代大合奏中的乐句,加以深入开掘和精细描绘,以反映生活的风貌、时代的主旋律

特别擅长写女性的心境,抒发她们的感情

风格清新、俊逸,于清新中见诗情,于俊逸中寓隽永

2.刘真

1951《好大娘》

1957-1964《林中路》《长长的流水》(《我和小荣》)

1976年后《黑旗》

十、“干预生活”的小说和爱情题材的小说

<一>“干预生活”的小说

这些作品贴近现实,针对性强,对现实生活不健康甚至阴暗的东西(官僚主义、教条主义、逢迎领导等),进行讽刺和鞭挞,并描写赞扬了与之对立的正面形象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

李準《灰色的帆篷》

白危《被围困的农庄主席》

何又化《沉默》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刘世吾、林震

刘世吾:他沾染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然而,其显著的特点并不在此,他有着比官僚主义更可怕的东西,即对党的工作、对现实的冷漠。他有能力、有经验,但在“就那么回事”的思想支配下,他失去了原应有的热情,这使他有意无意地成了组织部门新生事物的压制者和旧事物的维护者。

<二>爱情题材的小说

通过写“家务事、儿女情”,拨动人们心中的“情弦”,歌颂高尚的革命情操,歌颂新社会;鞭挞自私自利的丑恶灵魂,批判旧世界

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刘绍棠《西苑军》

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这两类作品中不少被打成“毒草”,作者也因此遭批判。新时期,优秀作品结集为《重放的鲜花》出版

散文

冰心《小橘灯》《我们这里没有冬天》《樱花和友谊》

吴伯箫《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北极星》

杨朔《三千里江山》

刘白羽《长江三日》

秦牧《艺海拾贝》

碧野《阳光灿烂照天山》

“三家村”:邓拓、廖沫沙、吴晗《三家村札记》

小说创作(下)

一、杜鹏程《保卫延安》

(《光辉的里程》)

1.是一部反映我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代风云的英雄史诗

①反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延安保卫战

②创造了连长周大勇的英雄形象及其连队战士们的英雄群像

③塑造了彭德怀的光辉形象

2.语言: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时显哲理的光辉

二、柳青《创业史》

(《铜墙铁壁》)

1.写出了巨大历史转折中的农村变革

2.描写人物、塑造的典型性格:梁生宝、梁三老汉、“三大能人”

3.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

浑厚而恢宏、深沉而热烈、细密而遒劲

语言风格:亲切而庄重

三、梁斌《红旗谱》

1.描绘农民革命斗争

2.人物塑造:朱老忠、严志和

3.民族化:浓厚的地方色彩;语言朴实、通俗、生动、浑厚

四、杨沫《青春之歌》林道静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江姐、许云峰

吴强《红日》沈振新、梁波

曲波《林海雪原》杨子荣、少剑波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徐义德

五、欧阳山《一代风流》周炳、区桃

(《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圣地》《浩浩神州》)

李劼人《大波》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陈登科《风雷》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

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

高云览《小城春秋》艾芜《百炼成钢》杨朔《三千里江山》草明《乘风破浪》

知侠《铁道游击队》韶华《浪涛滚滚》金敬迈《欧阳海之歌》碧野《阳光灿烂照天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姚雪垠《李自成》马识途《清江壮歌》

“三红一创,山青保林”:指的是新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八部长篇小说:《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它们与写于四十年代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主要写于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的早晨》构成了“红色文学经典”,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的历史中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

诗歌

一、本时期诗歌创作的特点

1. 颂歌的兴起,并迅速成为诗歌的主导性潮流

石方禹《和平的最强音》闻捷《天山牧歌》公刘(“一朵奇异的云”)

傅仇(“森林诗人”)贺敬之《雷锋之歌》

2. 抒情主人公的变异:追求诗人的自我跟阶级、跟人民的大我相结合

贺敬之《回延安》《放声歌唱》

3. 长篇叙事诗创作丰收喜人

郭小川《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将军三部曲》

4. 诗歌形式的变化、发展和丰富

半自由体李季《杨高传》

“楼梯式”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学习古典诗词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二、主要诗人的创作

1. 臧克家《有的人》《李大钊》

2.田间《赶车传》(最长的叙事诗)

3. 李季 1946《王贵与李香香》

《生活之歌》《杨高传》

4. 闻捷《复仇的火焰》《天山牧歌》

5. 郭小川的诗歌特色

①充溢强烈、真挚而深邃的革命激情

充分而强烈地抒发革命之情《一个和八个》

《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将军三部曲》

②富于哲理性

组诗《致青年公民》

③闪耀着鲜明的时代精神的光彩

《祝酒歌》《团泊洼的秋天》

④艺术上,既有雄浑而深邃的主导风格,又是多姿多彩的

《甘蔗林――青纱帐》《致大海》《望星空》《林区三唱》《厦门风姿》

6. 贺敬之诗作特色

①鲜明的时代精神(基调)

《回延安》《雷锋之歌》《放声歌唱》

②富于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东风万里》

③风格主调:高亢豪迈、激情奔放

7.少数民族诗人诗作

韦其麟《百鸟衣》

《阿诗玛》(彝族)

《格萨尔王传》(藏族)

话剧

第四种剧本:是评论界对那些并非概念化地表现工农兵生活,以及除表现工农兵生活之外,还描写工农干部、知识分子等的家庭生活,感情生活等的剧本的称谓,主要有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赵寻《还乡记》。

田汉《关汉卿》(朱帘秀)《文成公主》

曹禺《明朗的天》(描写高级知识分子)《胆剑篇》《王昭君》

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翻案”)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对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是文革的前兆

“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经姚文元审定加工),明显违反了创作来源于生活的原则,是典型的主观主义文艺论。

“根本任务论”:最早出自江青的《谈京剧革命》,将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看作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宣扬英雄史观,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扰乱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目的。

凌力《星星草》杨沫《东方欲晓》姚雪垠《李自成》李心田《闪闪的红星》

莫应丰《将军吟》黎汶清《万山红遍》张扬《第二次握手》赵搌开《波动》

靳凡《公开的情书》李瑛《一月的哀思》(诗歌)

天安门诗歌运动

1. 主题

①保卫周恩来,声讨“四人帮”

②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破除现代迷信的思想解放的强烈要求,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殷切呼唤

2. 特色

①具有如火如荼的革命激情

②短小精悍,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易懂易记易抄易传

③大量采用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诗歌形式,具有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两结合”:即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简称。毛泽东于1958年提出,诗歌应该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这一提法带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从实践上看,它助长了虚假的理想主义和廉价的乐观主义,抑制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新时期文学(1976——至今)

当代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一、第四次文代会(北京)

1.时间:1979.10.30-11.6

2.议题:总结三十年来文艺工作的基本经验,提出新时期文学的任务

3.意义:是一个倡导思想解放,文艺民主、深入批判“左”的思潮的大会,标志着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所发生的历史性转折。

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政策

1.“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社会的变革与文学的发展

<一>聆听时代足音,顺应历史潮流,传递人民心声,使文学真正成为变革时代的真实写照。

1、“伤痕文学”率先以勇敢的,不要谢的姿态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积极投身年思想解放运动。

2、“改革文学”作家们置身改革的热潮,聆听改革开放大趋势的足音,为改革的先行者鸣奏出响遏行云的赞歌。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何士光《乡场上》

张学梦《现代化和我们自己》(诗)王蒙《春之声》

3、“反思文学”回顾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沉思我们社会的积弊和民族的沉疴。

4、“文化寻根”热,他们携着现代人的感受,叙说着各民族,各地域久远的民情民俗,神话传说,轶事逸闻。

张承志《黑骏马》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

5、“新写实主义”写出日常生活的琐屑和平民百姓的世俗愿望。

<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恢复人在文学中应有的位置。

朱光潜:倡导表现人性和人道主义

钱谷融:重申“文学是人学”

1、肯定人的价值,关注人的命运

舒婷《致橡树》谌容《人到中年》张洁《祖母绿》

2、直逼人的心灵世界,表现复杂的性格和灵魂。

刘心武《我爱每一片绿叶》,铁凝,林白,陈染

3、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探究人性的奥秘

方方《风景》《落日》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

<三>在广泛吸收中外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文学真正成为审美的文学。

小说创作概况

一、伤痕文学

在新时期文学发展进程中率先勇敢地、不妥协的姿态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通过真实的描写大胆的揭露、愤怒的鞭挞,由表及里的触及文化大革命的实质。

刘心武《班主任》莫应丰《将年吟》

卢新华《伤痕》古华《芙蓉镇》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宗璞《我是谁?》陈固凯《我该怎么办》

特点:

①在思想取向上体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以呼唤人性,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为主旨,对“文革”时期非人化的现实给与愤怒的揭露、控诉和鞭挞。

②从审美取向上看,伤痕小说以其强烈的批判性、暴露性、悲剧性开启了现实主义复归的潮流。

评价:

①使新时期文学的全局骤然生动起来、活跃起来,带给人们思想上的解放感和艺术上的新鲜感。

②总体上说还是人们长期郁积的情感的宣泄,对文革的批判还停留于感性的层次上,艺术上也显得较为粗糙、直露。

二、反思文学

是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30多年来社会发展中的迂回曲折、明暗进退的原因前源进行冷静思索、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文革前溯至50年代或者更远,将伤痕小说的情感宣泄转变为冷静的理性思考,将单一的政治批判转变为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的全面反省。

反思小说所能触及的生活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反思建国以来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运动和“左”的思潮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②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③对党和人民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

王蒙《悠悠寸草心》《蝴蝶》

④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陆文夫《美食家》

“复出作家群”:伴随着反思小说出现于文坛,即在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反右运动扩大化中被剥夺了创作权利而在新时期又重新登上文坛的作家,如王蒙、张贤亮、陆文夫、张弦、邓友梅等。

三、改革文学

80年代初孕育兴起的一股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的创作潮流。

主要特点:

①热忱呼唤改革,努力跟上时代步伐,对改革的进程作了及时迅捷的和持续的反映与描写。蒋子龙《开拓者》张炜《秋天的思索》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②力图整体性的反映变革中的时代、社会与人,描绘改革过程新的希望的闪烁与挫折、失败、困惑、苦恼的交织。

蒋子龙、张贤亮、张洁(政治经济改革及冲突)

张炜、路遥、何士光(变革中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

③创造了一批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当代英雄”

《乔乡长上任记》乔光朴《乡场上》冯云爸

《沉重的翅膀》郑子云《人生》高加林

表现了改革背景下的的诸种心态世相,但初期多有“急就章”,存在着矛盾冲突简单化、人物塑造理想化、艺术构思雷同化的弱点。

四、寻根文学

为在追溯民族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或继承,如张承志《绿夜》、《黑骏马》,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郑义《远村》、《老井》,贾平凹《商州三录》,阿城《棋王》,他们不约而同地将艺术视野从政治生活转向对文化的关注。

从反思文学的角度看,“寻根”是反思的延伸,是对久远的民族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心理积淀的反思;从改革文学的角度,正是由于改革的深入而触动了深固的民族文化传统,促使作家去思考传统在今天的文化价值。

创作上,更倾向于借助各民族、各地域的神话系统来表现文明与野蛮、现代与古朴、科学与信仰的纠结,企图从各种矛盾构成的合力中,探求中华民族的未来趋势。

张承志小说写伊斯兰教和“哲合忍耶”

阿城“三王”系列写庄禅精神

王安忆《小鲍庄》儒家的仁义精神

寻根小说标志着中国当代小说发生的重要变化:

1.由于文化意识的形成,文学中就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野,而生成了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

2.由于寻根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并糅和了现代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因此打破了小说创作中单一的现实主义格局,并在语言文体、隐喻象征、叙述方式、作品结构上有所创新。

寻根小说的局限是对于“根”的静止的非历史的理解,这导致一些作家一味地沉迷于左、俗、粗、野之中,表现出贵远贱近、向虚背实的倾向。

五、先锋小说

对80年代以来具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创作潮流的概称。

基本特征:

1.反叛性,反叛业已确立的理性秩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美学精神和表现方法;

2.实验性,以不拘一格、打破常规的方式创造新的艺术和语言形式为己任。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对现代主义的吸取主要在技巧方面,即以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文学表现力。

王蒙《春之声》《蝴蝶》宗璞《我是谁?》

张洁《他有什么病》諶容《减去十岁》

新时期先锋小说创作又分为两个阶段:“新潮”和“后新潮”

“新潮”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奈拉、徐星、莫言、残雪等人,其创作的核心观念是表现自我,反抗对自我的压抑。

刘奈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

“后新潮”小说核心观念是虚无,包括自我的虚无,世界意义和人生意义的虚无,代表作家有马原、洪峰、余华、格非,他们致力于颠覆故事、结构意义的游戏,更彻底地表达神秘、虚无和悲观情绪。

六、新写实小说

80年代中后期出现 1989年6月《钟山》文学丛刊推出

它更多地表现出世俗化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物欲而淡化理想,趋于平庸而消解崇高的倾向。它所描写的主要是凡俗人生、庸常之辈,是“现实生活原生状态”的还原。

与革命现实主义相比,新写实小说发生了明显变异:

1.描写各类小人物的生存困境,表现他们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烦恼,揭示人的各种尴尬处境,以对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境遇的描述替换关于生活的终极价值的判断;革命现实主义中“大写的人”为“小写的人”所取代。

刘震云“官人”系列《单位》《头人》《官场》《官人》

2.表现人的顽强的生命欲望和本能冲动,以最基本的生命欲望的满足来阐说生存的意义,从而消解掉政治的和文化的阐说;革命现实主义中“生活”的故事为“生命”的故事所取代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

3.罗列琐碎的日常生活片断和细屑的感性经验,对平庸的世俗人生不厌其烦的现象描绘以图还原“生活本相”;革命现实主义的典型化为零碎化所取代。

池莉“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4.不回避粗俗猥琐的场景描写,用艺术画面展示出大量卑污、鄙俗、晦暗但又闪烁着真实光焰的细节;革命现实主义的细节真实为自然主义式的真实细节所取代。

方方《风景》《落日》苏童《米》余华《活着》

5.作者在创作中回避激情,避免主观介入,抑制对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作出直露的评价,取退出作品的“不动情观照”的方式叙述故事;革命现实主义中的理想主义为冷静的客观主义态度所取代。

这些变异使新写实小说填补了为革命现实主义所忽略或摒弃的那一部分现实生活和人生经验,更加贴近世俗人生,也拓展了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表现空间。

历史题材也为新写实小说所青睐,通常被称为“新历史小说”。它们除具备新写实主义的一般特点之外,还突出历史叙述的虚构性,以历史的荒诞性、偶然性来改写“正史”中所讲述的历史。

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状元镜》《十字铺》《追月楼》

苏童“妇女生活”系列《红粉》《妻妾成群》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

然而,也应看到,新写实小说往往表现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屈就,有的作品也表现出对平庸心态的迎合,由此折射出社会转型期的文学创作在理想、激情等精神价值方面的一种失落。

七、新时期小说在题材上的开掘

1.政治生活领域

陆天明《苍天在上》周梅森《人间正道》

陈忠实《白鹿原》张炜《古船》

2.爱情婚姻生活

靳凡《公开的情书》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3.农村生活题材

古华《芙蓉镇》李凖《黄河东流去》

4.革命历史题材

莫言“红高粱系列”、邓一光

5.工业题材

6.军事题材

《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

朱苏进《射天狼》《炮群》《醉太平》

7.知识分子题材

諶容《人到中年》杨绛《洗澡》

8.历史题材

《李自成》《少年天子》《雍正皇帝》

9.少数民族生活题材

张承志《心灵史》(回)阿来《尘埃落定》(藏)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回)

小说(上)

一、王蒙

在创作中追求更宏大的历史感,更深沉的社会责任感,更严肃深刻的以探讨真理为己任的哲理感。

1.“意识流”小说特点

《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

《蝴蝶》《杂色》《相见时难》

①富于鲜明的反思意味

②不拘一格地追求“题材的多样性和手法的多样性”

③充满“诗情词意”

2.追求现实主义多样化

《悠悠寸草心》《说客盈门》《庭院深深》《活动变人形》(倪吾诚、静珍)

3.90年代,发表系列长篇

《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

二、刘心武

1.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①70年代末“伤痕小说”和“问题小说”

②赞美人性、人情,呼唤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的“人情小说”和纪实小说

③80年代末以来,深层次的探索人性的奥秘,发掘人性中丑恶、冷淡的一面

三个阶段的基本主旨未变:即对人性、人情和人道主义的呼唤,以及对当代人信世相的心理文化分析

《班主任》《爱情的位置》

《我爱每一片绿叶》《立体交叉桥》

《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栖凤楼》

三、张贤亮

1.小说的哲理性

《灵与肉》(许灵均)《河的子孙》(魏天贵)

《绿化树》(章永璘、马樱花)《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2.沉郁、苍凉、雄浑的诗美

①伤痕痛苦中的“缺陷美”

②粗犷质朴的内心美

③大西北边陲的风情美

3.80年代末,非理性、客观性描述增多,哲理化、诗化描写减少

《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

四、从维熙

《大墙下的红玉兰》,被誉为“大墙文学”的开创者

视野开阔,题材广泛,最显著的是以劳改生活为题材的中篇

这些作品,以现实主义的冷峻和浪漫主义的激情相结合,在揭露“左”倾路线的危害和“四人帮”的肆虐的同时,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知识分子万折不摧的坚贞信念和九死不悔的崇高理想。人们把他的这批作品称为“大墙文学”。

1.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知识分子的正气歌

《大墙下的红玉兰》葛翎《雪落黄河静无声》范汉儒

既反映了炼狱中“庄严的毁灭”的悲剧性,又表现了地火中“精神的升腾”的崇高感

2.又是关于人性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沉思录

五、李国文

1.对现实和历史的严肃思考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切依恋(主旋律)

《月食》《冬天里的春天》

2.重视情节的结撰《危楼记事》

在长篇中表现为传奇性,短篇中显露为怪诞性

3.结构艺术敢于大胆创新

《花园街五号》多线头情节

六、陆文夫

《小巷深处》《特别法庭》《小巷人物志》

《人之窝》《小贩世家》《美食家》《井》

陆文夫在创作上的碳球和突破,表现在:

①注重发挥小说的批判功能

②追求意蕴丰厚和“多主题的统一”

③深入发掘“凡人小事”

七、高晓声

《李顺大造屋》李顺大

性格中掺合着逆来顺受的奴性和封建崇拜的因素

《“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

八、蒋子龙

1.对现代大工业的总体性思考和全景性把握

《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拜年》

《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

2.塑造出“开拓者家族”的人物系列

乔光朴、应丰、解净、牛宏

3.小说的基本特色:粗犷

九、何士光

1.透露社会变动的信息,传递历史前进的脚步声

《乡场上》(冯幺爸)《种包谷的老人》《远行》

2.表现出对人性、人道主义的呼唤

《青砖的楼房》

<一>宗璞“诚”“雅”

1957《红豆》 1960《不沉的湖》

新时期《弦上的梦》《三生石》(梅菩提)《我是谁?》(韦弥)《南渡记》(孟弗之)

1.“诚”,就是对人生、对艺术的真诚,就是用心灵写作,用心血浇铸文字

2.“雅”,即高雅的风格(深厚的内涵和深远的精神)

<二>张洁

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

中短篇小说集《祖母绿》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

以1986年为界,前期追寻理想的人格与和谐的人生,多是美丽的忧伤与热忱的向往;后期追问人格的病态与人性的虚伪,多是冰冷的月光与锐利的词锋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七巧板》《他有什么病》《红蘑菇》

<三>諶容

《永远是春天》《赞歌》《太子村的秘密》

《人到中年》《散淡的人》《懒得离婚》

《减去十岁》《走投无路》

汪曾祺、林斤澜、刘绍棠

他们都注重地域风情的描写,注重挖掘平民生活中蕴含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追求在融合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写出“中国味儿”

<四>汪曾祺

1. 汪曾祺的小说流溢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我们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对人性的丑恶发出深沉的叹喟。

《受戒》《大淖记事》《陈小手》

2.独特的气质:钟情于个人的经历与命运,个人的性格特点,操行品德甚至个人隐私(情浓旨雅)

3.开创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

①重气氛(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的生动描绘)

②结构随便、散漫,看似信马由缰,了无拘束

<五>林斤澜

1.“怪异”(独特的艺术境界)

2.结构特点:重视场面,尽快地切入“必要场面”

3.语言上,注重求新求变

《矮凳桥风情》(《头像》)

<六>刘绍棠

在新时期率先提出了建立乡土文学的主张

追求田园式的艺术风格

《青枝绿叶》《田野落霞》《西苑草》

《小荷才露尖尖角》《蛾眉》《蒲柳人家》(何满子)

<七>邓友梅“京味儿”

1.避免从正面展开历史的和现实的矛盾,而力图从侧面通过民俗风情、文物工艺、故事轶闻、普通市民的描写,显示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发掘于今日世道人心有益的东西

2.用纯正的北京口语写北京人和北京风俗

《寻访“画儿韩”》《那五》《烟壶》《话说陶然亭》

<八>冯骥才“津味儿”

1.开掘人的精神世界

《雕花烟斗》《啊!》《感谢生活》

2.表现天津市井风俗

《神鞭》《三寸金莲》《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九>陈建功

1.宣喻人生哲理的小说

《流水弯弯》《迷乱的星空》《飘逝的花头巾》

2.“谈天说地“系列小说

《盖棺》《丹凤眼》《辘轳把胡同九号》

军旅小说家:徐怀中、李存葆、朱苏进

徐怀中《西线轶事》(刘毛妹、陶柯)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朱苏进《炮群》《醉太平》《第三只眼》《绝望中诞生》《射天狼》《引而不发》《凝眸》

姚雪垠《李自成》

凌力《星星草》《少年天子》

小说(下)

一、王安忆

1.新时期之初纯真而明朗

以《雨,沙沙沙》为代表的雯雯系列小说

2.80年代初

既有对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社会人生众相的描摹

《本次列车终点》(陈信)

《流逝》(欧阳端丽)

《69届初中生》

3.84年访美之后

《小鲍庄》(捞渣,儒家仁义的化身)“寻根“

《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

《岗上的世纪》

4.90年代

《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长恨歌》

二、铁凝

1.初登文坛天真而善良的童心

《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2.随后,向生活的深层透视

《麦秸垛》《玫瑰门》

3.90年代以来

《对面》《孕妇和牛》《笛声悠扬》

①质朴的艺术手法

②早期清新、纯美、流丽,后有粗鄙化的倾向

三、张抗抗、张辛欣的小说

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较多的理性参与,反映了一代人的命运遭际、内心情感和生活理想张抗抗《北极光》《隐形伴侣》《赤彤丹朱》

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人物心态的描画,真实心理的展现)

《疯狂的君子兰》(表现广阔的社会现实、社会群体心态)

四、张承志、梁晓声、史铁生的小说

同为知青作家,不仅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知青小说,而且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铭刻下知青这一代人的精神旅程

张承志

1.以“为人民”作为自己创作恪守的原则,也是其作品基本主题。小说创作的两个阶段:牧民――母亲――人民(写牧民的草原系列)

回回――父亲――人民(写回民的黄土高原系列)

以草原牧民为背景:《青草》《白泉》《红花蕾》《绿夜》

①草原――母亲

以对“草原――母亲“的深切眷恋来吐发一代知青的心声。他所表现的是一种近乎血缘般的亲情,使赤子对母亲的依恋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青草》《黑骏马》

②黄土高原系列

以《金牧场》为接合点,小说由感性抒发向信仰追求跳跃

《西省暗杀考》《错开的花》《心灵史》《北方的河》

2.崇高和壮美的风格的体现

(为人民的崇高主题;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崇高精神;坚守理想、渴望殉道的崇高情感)①强烈的对抗性冲突

《北方的河》“他“与黄河的激流漩涡的对抗(人与自然)

《西省暗杀考》数代穆斯林与官府以血还血的对抗(人与人)

《黑骏马》“我”内心的失落感、负疚感、再生感的交织(人内心)

②“美文”的表达,即对语言“那变换无尽的表现力和包容力”的运用,这来源于激情的诗化和丰富的意象

梁晓声

1.具有浓郁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的知青小说

围绕《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雨》展开的一组中短篇,《雪城》《年轮》两长篇,完整记叙了一代知青的历史足迹和精神旅程。

李晓燕,小妹,“摩尔人”王志刚

2.对日常现实生活的描写

《父亲》《母亲》《老师》《黑纽扣》

3.90年代以来以荒诞、象征手法创作的讽喻小说

《浮城》《尾巴》《失聪》

创作特色:

①浓烈的主观色彩

②悲剧性

史铁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我与地坛》《老屋手记》

残疾人活在世上所需承受的重压和艰难,是史铁生反复向人们传递的切身体验

五、韩少功、阿城、李杭育的小说

他们将审美视野投向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探求民族文化的源流和精髓,打出了“文化寻根”的旗帜

韩少功

1.第一阶段(1983年以前)

以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表现插队时期的农村生活

《月兰》《飞过蓝天》《西望茅草地》

2.第二阶段(1985-1990左右)

继承现实主义传统技法的同时,借鉴荒诞、变形、魔幻、夸张等现代派手法,努力实践“文化寻根”的主张。

《爸爸爸》(丙崽)

《女女女》(幺姑、珍姑、老黑)

3.第三阶段(90年代中至今)

《马桥词典》

阿城

探求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阿城和其他寻根作家共同处。

特色在于:

①对以庄禅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的着力把握

②在貌似庄禅的超脱旷达中隐含着儒家的进取精神

《棋王》《树王》《遍地风流》

李杭育“葛川江系列小说”

1.“最后一个”《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

具有悲剧色彩,也有民族文化积淀的人格力量

2.“最早一个”《船长》《红嘴相思鸟》

1987年小说《流浪的土地》理想人生的正剧

以积极的态度来审视葛川江文化

民情、风俗和风景的描绘是其小说的重要内容

六、贾平凹、路遥的小说(陕西作家)

贾平凹

《满月儿》《商州初录》《浮躁》《废都》《高老庄》

路遥

《人生》(高加林)《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

七、张炜、陈忠实、莫言

擅长描写农村生活而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莫言

1.追求天马行空的起义境界,不溺于成规,富有创造精神

《民间音乐》《透明的红罗卜》《红高粱》

2.赋予万物以灵性,从而丰富了细节的表现力,传神地写出了世界的神秘性

《爆炸》《金发婴儿》

3.“大杂烩”的语言

《高粱酒》《丰乳肥臀》

张炜

芦清河、葡萄园是张炜文学作品中两个具有丰厚底蕴的审美意象

《玉米》《烟叶》《冬景》《烟斗》《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远行之嘱》

《古船》隋、赵、李三家的兴衰

《九月寓言》(“鱼廷鱼友”意象)

《柏慧》《家族》

陈忠实

《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陈忠实与张炜作品对比:

1.“家族”是他们的共同话语。张炜的《古船》写洼狸镇隋、赵、李三家的兴衰,《九月寓言》写“鱼廷鱼友”族的迁徙;《柏慧》《家族》写“我“的家庭的命运;陈忠实的《白鹿原》写白鹿家族两房子孙的争斗。都以家族作为主要叙述空间,并置之于20世纪变幻莫测的历史背景下。

华中师大《中国现代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五四”文学革命时最早发表理论文章提倡文学改良的是。 2、1928年初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的两个社团是和。 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月芽儿》的作者是;《在其香居茶馆里》的作者是;《倾城之恋》的作者是。 4、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为题的重要演说的是。 5、被称为“文体作家”的是。 6、《获虎之夜》的作者是;《一只马蜂》的作者是;《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岁寒图》的作者是。 7、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是。 8、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的影响。 9、后期新月派以季刊作为阵地。 10、《死水》的作者是;《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别了、哥哥》的作者是;《老马》的作者是。 11、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和“美”的观点。 1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作家的。 13、《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蕙的风》的作者是;《雨巷》的作者是;《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14、文学革命时最先发表理论文章倡导文学改良的是。 15、《示众》的作者是;《春桃》的作者是;《华威先生》的作者是;《暴风骤雨》的作者是。 16、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它的主编是_______。 17、1920年3月,故适的________出版,这是诗坛上最早出现的新诗集。1921年8月,郭沫若的________问世,这是第一部真正的新诗代表作。 18、鲁迅唯一的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________,小说以________的形式,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19、把象征派介绍到我国并致力于象征诗创作的是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有()。 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b强烈的反抗和叛逆精神c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d青春、爱情的热烈歌唱e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2、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发生于()。 a抗战未开始时b抗战前期c抗战中期 d抗战后期e抗战结束 3、《蚀》是由三个中篇小说组成的,这三个中篇是()。 a泥泞b幻灭c自杀 d动摇e追求 4、下列作家属于社会剖析派的是()。 a沈从文b吴组缃c沙汀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全国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7.2-7.19 一、三次批判文艺运动: 1、1951.3~1951.8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2、1954~1955年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3、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1952年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出版; 1954年,李希凡、蓝翎(“两个小人物”)《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对俞平伯的研究观点和方法提出批评。 二、在“双百”方针影响下出现的两股文学思潮: a、干预生活; b、写人性、写爱情 ·《重放的鲜花》(名词解释)是一部多人作品合集。五十年代中期,在双百方针鼓舞下,一批眼光敏锐、关注社会问题的青年作家和诗人,创作了“干预生活”的作品。后来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他们受到严厉的批判,作品被打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到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左泥,吴真从这些作品中选取了王蒙、流沙河、刘宾雁、耿简、邓友梅等17位作家的篇章,编辑为《重放的鲜花》出版。 三、文艺政策调整时期的三次会议: 1、新侨会议:1961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周恩来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座谈会议上的讲话》。旨在克服文艺界“左”的倾向,正确认识和解决艺术民主和艺术规律两个重大问题,并制定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即《文艺八条》。 2、广州会议:1962年3月,在广州召开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是一篇建国以来对知识分子做出全面估计、正确评价的光辉文献。 3、大连会议:1962年8月,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讨论文艺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邵荃麟提出“现实主义深化”和写好“中间人物”的理论思想。 四、“人物状态”——中间人物是指介于先进人物和落后人物中间的人物,即梁三老汉、亭面糊(盛佑亭)、赖大嫂、小腿疼、吃不饱、严志和等艺术形象。反面人物:张灵甫,余永泽。 五、赵树理小说艺术特色(举例论述) 1、人物塑造:(1)给人起外绰号(《锻炼锻炼》:小腿疼、吃不饱;《三里湾》糊涂涂、常有理、能不够),这是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加以形象的概括,画龙点睛。 (2)通过有特征的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3)善于通过景物、环境的描写来写人。 (4)利用道具塑造人物。 2、语言特色——群众语言的运用:在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富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赵树理的语言,达到了通俗化与艺术化的结合,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统一,朴素自然,明朗隽永,富有幽默感。 3、结构——具有民族传统形式的小说结构: (1) 故事完整,头尾齐全。多采用评书小说式的传统手法,讲究情节结构的故事性和连贯性。 ⑵情节上,大故事套小故事。不仅增强作品的波澜和布局上的变化,而且采用大故事套小故

文学专业考研方向及可选择院校

文学专业考研主要有这几个方向: 1.文艺学. 文艺学是文学专业中最具纯理论学术的方向,对个人的综合思想文化艺术素养的要求比较高,除了熟悉中外文学史和作品,还得阅读大量的理论书籍,严格来说,如果从将来要考博从事学术方面的发展来讲,那么文艺学专业学生就还得学习中西美学史.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典籍.西方古典美学和文论经典著作,具备一定的西方哲学基础训练,广泛学习中西文化史,所以对有志于考博和将来在高校发展的文艺学学生来讲,学习内容和难度都是相当大的,如果只是一般喜爱阅读文学作品,而缺乏一定理论学术兴趣,最好慎重选择文艺学方向. 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这个专业的理论性也比较强,除了要熟悉中外文学史和作品,也要学习各种文学理论方面的理论学术著作,要熟悉中外文化史,了解一定的西方美学经典著作,要学习西方的文学理论史和经典著作,比较重视跨学科.跨文化视野和分析把握能力的训练.喜欢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化并有一定学术理论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个方向. 3.中国古典文献学 这个专业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兴趣和能静下心来不受功利浮躁影响的心境.古典文献学专业对古汉语和国学的小学基础(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要求比较高,既要学习<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这样的传统文化基础典籍,又要进行古文字学习的技术训练,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典籍深入研究的兴趣,没有静下心来进行严格的“小学”基础训练的恒心和执着,那读起来是相当枯燥的。这也是最讲究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天赋的一个专业,也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一个专业,因为在目前这个功利社会,能静下心来研究国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学生已经很少了。 4.中国古代文学。 一般有以下几个方向: 1诗词学(与诗词美学和古代文论及艺术美学想通) 2先秦至隋文学(先秦文学两宋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 3唐宋文学 4元明清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不像西方那样有具体的文史哲的分别和学科化。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美学.中国哲学.中国历史这几个方向抛开它们的现代学科化区别,就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来说,是有机的连在一起的,所以在具体学习时,要自己注意不要受现代学科分化的限制,把这几个方向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去学习.体会和浸染.

2015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文学院)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文学院)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 方法、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 二、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2014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分数线 学科门类(专业)名 称 分数线 中国古代文学政治、外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执行国家线, 总分≥367 分 三、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科目书名作者出版社 710 中国语言文 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本不限《古代汉语》(第 1 册)王力 中华书局,1998 年校订重排本《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邱运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905 中国古代戏 曲史 《中国戏曲通史》 张庚、郭汉 城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 年版《中国古代戏曲专题》张燕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修订版 814 中国古代文 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历代文学作品选》 (6 卷)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年版 四、历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真题 2005年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真题

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2009年中国古代戏曲史考研真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西厢记》里除莺莺、张生、红娘之外,其他人还有(1),(2)。 2、沈璟的戏曲创作有(3),他主张戏曲创作要(4)。 3、徐渭的代表作是(5)。 4、“玉茗堂四梦”是指(6),(7),(8),(9)四部作品。 5、苏州派的代表作家有(10),其代表作为(11):另一个作家是(12),代表作为(13)。 6、李渔的戏曲理论集中表现在(14)这部书里,他的戏曲创作有(15)。 7、《桃花扇》里除李香君、侯方域外,其他人物还有(16),(17)。 8、《中原音韵》的作者是(18),写作目的是解决(19)问题。 9、戏曲文本中的“占”是指什么脚色(20)。 二、标点下文并解释曲意(10分) [红衲袄](《玉簪记·追别》)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 国现当代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国 现当代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全国最早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学科点之一,也是恢复研究生学位教育后全国首批招收培养现当代硕士研究生(1978年)、继而较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的学位点之一。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与特色领域学科。有教学科研人员25人,其中教授13人(含博士导师5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主要学术带头人为黄曼君、王庆生、周晓明、王又平,主要学术骨干有张永健、沈振煜、许祖华、张卫中、童秉国、吴建波、张岩泉等。 半个世纪来,华中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作家作品研究、流派史研究、以及文体分类和交叉综合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近10年来,该学科先后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有4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有5部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文学科教材或重点教材。同时,该学科经教育部批准,于1997年承办了国内首届中国现代文学高级研讨班,并举办大型国内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性学术年会10次以上。与省内相同或相近学科比较,该学科尤以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主要研究领域的均衡发展为特色,形成了在“现代中国文学”的新框架中实现多学科联合研究的优势。 近10年来,该学科联合学院内外相关学科和学术力量,致力于“现代中国文学”这一新的学科观念和学科框架的建构,现已初步形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新的、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并在以下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1、现代中国文学历史进程与总体发展研究。主要代表性成果有黄曼君《论沙汀的创作道路》、《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20世纪文学系列研究》(湖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作品选》(教育部重点推荐教材和全国获奖教材),张永健《艾青的艺术世界》(湖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周晓明、王又平主编《现代中国文学·网络教程》(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工程项目)。 2、现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研究。主要代表成果有黄曼君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教育部指定全国高校文科教材),许祖华《五四文学思想论》等。 3、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流派及文体分类研究。主要代表性成果有陈安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湖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周晓明《多源与多元:从中国留学族到新月派》、《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吴建波《乱伦与周萍的性爱悲剧》(全国话剧论文奖)等。 4、现代中国文学文化发展趋向及交叉比较研究。主要代表成果有王又平《新世纪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武汉市社会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湖北省屈原文艺创作奖)等。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06—12)、地理科学导论(10—12)等真题 & 部分复试题目

★初试: ●2006——2012 中国地理 ▼2006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15分) 2、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华北区的水 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论述题:(共120分) 1、纬度地带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 2、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共30分) 3、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区老工业基地 的战略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共30分) 4、试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2007 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南区的区域范围与资源、环境特点及简要评价。 4、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6、7、8题,每题20分,第9题30分) 5、试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 6、试述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 7、试述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建设。 8、试述经济区、经济区类型以及我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中部五省经济区” 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 ▼2008 中国地理 1.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极其主要影响因素。15’ 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匹配组合特点。15’ 3.区域规划含义,以及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15’ 4.长江中下游湖群分区以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15’ 5论述近年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变化与今后建设发展目标。30’ 6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条件,并论述本区主要生态问题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30’ 7论述东北区的资源优势和东北区工农业基地建设30’ ▼2009 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中国的人文景观分布特点和空间特征。 2.谈谈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和思路。 3.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原因及对策。 4.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特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1、2、3题,每题20分,第4题30分) 1.何谓两型社会?并对长江中下游发展两型社会说说你的对策和思路。 2.中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以及形成原因。 3.黄淮海平原发展及农业治理与开发中的核心问题,形成原因以及农业结构 调整方向。 4.结合西北区的地理特征和西部大开发试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0 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中国的地表结构对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影响 2.结合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谈谈计划生育政策改革方向 3.东北区发展农业的优势 4.新疆的地理环境特点及其自然优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 1.何谓低碳经济?结合中国能源及其能源工业特点,分析中国发展低碳经济 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务?(20分) Seraph0708 2012整理出品祝考研成功!!!~ - 1 -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上)

丁西林剧作特色 (1)独特的戏剧观念。着意于对世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2)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3)别出心裁的结构。其戏剧的结构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4)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中国现代文学史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 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6、20年代的三次文学论争: (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旧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近代翻译文学家先驱林纾,旧文学观念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 (2)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7、文学研究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文学专业考研方向及可选择院校终审稿)

文学专业考研方向及可 选择院校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文学专业考研主要有这几个方向: 1.文艺学. 文艺学是文学专业中最具纯理论学术的方向,对个人的综合思想文化艺术素养的要求比较高,除了熟悉中外文学史和作品,还得阅读大量的理论书籍,严格来说,如果从将来要考博从事学术方面的发展来讲,那么文艺学专业学生就还得学习中西美学史.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典籍.西方古典美学和文论经典着作,具备一定的西方哲学基础训练,广泛学习中西文化史,所以对有志于考博和将来在高校发展的文艺学学生来讲,学习内容和难度都是相当大的,如果只是一般喜爱阅读文学作品,而缺乏一定理论学术兴趣,最好慎重选择文艺学方向. 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这个专业的理论性也比较强,除了要熟悉中外文学史和作品,也要学习各种文学理论方面的理论学术着作,要熟悉中外文化史,了解一定的西方美学经典着作,要学习西方的文学理论史和经典着作,比较重视跨学科.跨文化视野和分析把握能力的训练.喜欢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化并有一定学术理论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个方向.

3.中国古典文献学 这个专业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兴趣和能静下心来不受功利浮躁影响的心境.古典文献学专业对古汉语和国学的小学基础(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要求比较高,既要学习<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这样的传统文化基础典籍,又要进行古文字学习的技术训练,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典籍深入研究的兴趣,没有静下心来进行严格的“小学”基础训练的恒心和执着,那读起来是相当枯燥的。这也是最讲究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天赋的一个专业,也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一个专业,因为在目前这个功利社会,能静下心来研究国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学生已经很少了。 4.中国古代文学。 一般有以下几个方向: 1诗词学(与诗词美学和古代文论及艺术美学想通) 2先秦至隋文学(先秦文学两宋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 3唐宋文学 4元明清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_试题

1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 1998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 方向:城市土地与环境旅游地貌学 一、简述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所具有的地理意义。(10分) 二、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0分) 三、按形成方式,简述自然界矿物形成的基本类型。(8分) 四、简述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西岸洋流的性质。(8分) 五、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7分)? 六、在较长时期内,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水源是哪一部分水资源?为什么(9分)? 七、土壤资源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两者在运行过程中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能量转化的“百分之十率”(10分)? 九、城市是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试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不同特点。(14分) 十、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你如何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生态效益”的含义(14分)? 华中师范大学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方向: 一、简答题(共58分) 1.试对南、北两半球的海陆分布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并简述由此引起的两者气候的基本特征。(8分) 2.地震波的体波又分为哪两种类型?发生地震时,这两类地震波到达地面的对序地面物质的震动方向如何?我国台湾处在世界哪一地震主要分布带上?(12分).3.简述东亚季风与西南季风成因与特点上的主要差别。(10分) 4.简析在夏季和冬季湖泊水体温度的垂直分布状况。(6分) 5.为什么热带地区的岩溶地貌特别发育?(6分) 6.为什么说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8分) 7.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8分) 二、综合论述题(共42分) 1.当前世界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主要特点和趋向?简述你对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前景的基本观点。(20分) 2.建立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22分) 华中师范大学 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7春秋华师《现当代文学专题》在线作业

华师《现当代文学专题》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50 道试题,共100 分。) 1. 十七年时期诗歌创作最突出的特征便是()的兴起,它迅速成为诗歌的主导性潮流。 A. 古体诗 B. 新民歌 C. 颂歌 D. 长篇叙事诗 正确答案: 2. 以下不属于赵瑜报告文学“体育三部曲”的是 A. 《强国梦》 B. 《扬眉剑出鞘》 C. 《兵败汉城》 D. 《马家军调查》 正确答案: 3. 以下小说中,不属于王安忆“三恋”系列的是 A. 《小城之恋》 B. 《荒山之恋》 C. 《锦绣谷之恋》 D. 《世纪之恋》 正确答案: 4. 名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舒婷的()中的诗句。 A. 《致橡树》 B. 《双桅船》 C. 《神女峰》 D. 《往事二三》 正确答案: 5. 下列作品中,主要用人物心理来结构时空场景的是 A. 《关汉卿》 B. 《绝对信号》 C. 《茶馆》 D. 《陈毅市长》 正确答案: 6. 大胆尝试以诗的形式为革命领袖作传的是()的《李大钊》。 A. 郭沫若 B. 臧克家

C. 贺敬之 D. 李季 正确答案: 7. 鲁枢元是()的代表人物之一。 A. 形式批评 B. 心理学批评 C. 文化批评 D. 社会—历史批评 正确答案: 8.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作品()中。 A. 《回答》 B. 《感觉》 C. 《弧线》 D. 《一代人》 正确答案: 9. 长篇小说()是张洁题材转移、艺术风格嬗变最突出的标志。 A. 《爱,是不能忘记的》 B. 《沉重的翅膀》 C. 《方舟》 D. 《他有什么病》 正确答案: 10. ()的诗集《西行剪影》是诗人行吟于大西北的记游作品。 A. 张志民 B. 李瑛 C. 阮章竞 D. 严阵 正确答案: 11. 新时期,率先提出“乡土文学”主张的是 A. 刘绍棠 B. 汪曾祺 C. 林斤澜 D. 邓友梅 正确答案: 12. 以下不属于十七年时期三大文艺批判的是 A. 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B. 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C. 对“中间人物论”的讨论 D.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正确答案: 13. 建国后第一部描写高级知识分子的剧本是 A. 《妇女代表》 B. 《明朗的天》 C. 《龙须沟》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及复习要点

(大二上) ◆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双百”方针(2)“两结合”创作方法(3)政治抒情诗(4)新民歌运动 (5)山药蛋派(6)社会主义教育剧 (7)主题先行论(8)根本任务论 (9)“三突出”创作原则(10)样板戏 (11)天安门诗歌运动(12)重放的鲜花 (13)归来的诗人(14)朦胧诗 (15)新生代诗歌(16)伤痕文学 (17)反思文学(18)改革文学 (19)寻根文学(20)中国式现代派小说(21)先锋小说(22)新写实小说 (23)学者散文(文化散文)(24)探索剧 (25)京味剧 二、论述思考题 1评述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意义? 2谈建国初期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红楼梦》研究、胡风3文艺思想的批判过程及经验教训问题? 4结合创作实例,试论十七年现实主义创作与新时期现实主义创作的不同? 5评述《保卫延安》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上的开创性意义?6分析《保卫延安》中周大勇的性格特征 7分析小说《林海雪原》的传奇性特征? 8分析《红旗谱》反映历史生活与探索民族文化的成就? 9分析《红旗谱》中朱老忠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10评述小说《青春之歌》思想艺术方面的得与失? 11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性格特点及发展过程? 12比较分析峻青、王愿坚的军事题材短篇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13结合《百合花》论析茹志娟小说创作细腻动人的艺术风格?14论述《创业史》的史诗特点及艺术成就? 15分析《创业史》中的人物形象梁生宝、梁三老汉的典型意义?16以《三里湾》为例,谈赵树理小说在民族化大众化上的贡献?17试论宗璞小说《红豆》的文学史意义及其中的江玫与齐虹这两个人物形象。 18评述述十七年诗歌发展的基本状况。 19如何评价“新民歌运动”? 20分析郭小川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1试分析郭小川诗歌《望星空》的独特意义? 22比较分析贺敬之和郭小川诗歌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23评述闻捷诗歌集《天山牧歌》的思想艺术成就? 24评述十七年散文发展的基本情况? 25试分析杨朔散文的结构艺术特点? 26试分析杨朔散文的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27分析秦牧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28论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29比较分析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蕴涵、艺术特色及缺失? 30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评述魏巍散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31简述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情况? 32分析1958年到1962年间历史剧热潮出现的的原因,它的代表作有哪些? 33分析《龙须沟》中程疯子形象及意义? 34评述话剧《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 35分析《茶馆》中王利发、泰仲义、常四爷这三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36试分析老舍的话剧《茶馆》是如何处理时间与结构的? 37简述《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的内容及反动实质? 38论述四五诗歌产生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9简述新时期小说发展各阶段的基本情况? 40评析刘心武小说《班主任》的思想价值? 41论述王蒙的创作历程及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42简述王蒙小说《春之声》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43以《绿化树》为例,评述张贤亮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44分析《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厂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45分析《黑骏马》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46如何理解《芙蓉镇》的乡土气息? 47分析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48分析《人生》中高加林的性格特征? 49简论陆文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50分析陆文婷这一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51简述王安忆小说创作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的创作特征? 52试析莫言《红高粱》的意义及艺术特色 53评述“寻根文学”出现的意义及创作上的得失。 54《高山下花环》对军旅文学的超越是什么? 55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池莉小说的艺术特点? 56以作品为例,谈“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 57试述新时期艾青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58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 59论述舒婷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60简述韩东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 61简述“后新潮诗”的探索意义及其局限性? 62分析贾平凹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63简述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色? 64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又是什么?

文学专业考研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学专业考研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 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价段的决定作用。 接受美学:建立某种“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响应,从而构成对话关系。 召唤结构:文学作品具有意义空白和含义不确定,召唤读者去填充和确定。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真题 2006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15分) 2、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华北区的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论述题:(共120分) 1、纬度地带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 2、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共30分) 3、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共30分) 4、试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200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南区的区域范围与资源、环境特点及简要评价。 4、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6、7、8题,每题20分,第9题30分) 5、试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 6、试述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 7、试述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建设。 8、试述经济区、经济区类型以及我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中部五省经济区”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 9、(待确定) 200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极其主要影响因素。 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匹配组合特点。 3.区域规划含义,以及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4.长江中下游湖群分区以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每小题30分) 5论述近年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变化与今后建设发展目标。 6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条件,并论述本区主要生态问题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2、反思小说:3、寻根小说:4、知青小说:5、大墙文学:6、“现实主义冲击波”7、新写实小说:8、先锋小说:9、女性主义小说:10、归来诗人:11、朦胧诗: 二、文学潮流分析(简答题)伤痕小说的主要特点; 三、作品主题分析(简答题):《爸爸爸》的文化主题;四、人物形象分析(简答题)《绿化树》中的章永麟形象 五、艺术特色分析(简答题):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 六、综合问答(问答题):结合作品,分析《曾国藩》中的曾国藩形象;方方《风景》赏析 ~~~名词解释 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

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4、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5、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6、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

全国各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研究生排名

上一篇下一篇共167篇 全国各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排名2011年12月15日21:56:49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排名 排名 A等 1复旦大学A+ 2华东师范大学A+ 3浙江大学A+ 4武汉大学A+ 5南京师范大学A+ 6北京大学A+ 7四川大学 A 8北京师范大学A 9安徽师范大学A 10西北师范大学A 11陕西师范大学A 12南开大学A 13南京大学A 14中山大学A 15暨南大学A 16苏州大学A 17上海师范大学A 18首都师范大学A 19山东师范大学A 20扬州大学A 21兰州大学 A 22中国人民大学 A 23山东大学 A 24福建师范大学A B+ 等(36 个) :黑龙江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河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青岛大学、厦门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B 等(36 个) :湘潭大学、渤海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深圳大学、烟台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南大学、温州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南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鲁东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2 华师版

一、填空题 bd 3.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杨朔、刘白羽和秦牧。 4.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5.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6.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7.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被评论界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8.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0.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尖锐深刻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的小说是《人到中年》。 12.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3.韩少功的文化寻根小说《爸爸爸》具有整体的象征意味,主要是他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王安忆表现性爱题材的著名作品“三恋”是指() A.《小城之恋》 B. 《锦绣谷之恋》 C. 《荒山之恋》 D. 《世纪之恋》 3.下面属于寻根小说的是()。 A、《爸爸爸》 B、《小鲍庄》 C、《春之声》 D、《红高粱》 5.余华的第一篇小说是1987年1月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 A.《河边的错误》 B.《四月三日事件》 C.《细雨与呼喊》 D.《十八岁出门远行》 6.茹志鹃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 A.《百合花》 B.《桂林山水歌》 C.《双桅船》 D.《弧线》 7.诗句“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出自作品()。 A.《一代人》 B.《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C.《远和近》 D.《生命幻想曲》 9.汪曾祺写的最好的小说都是属于童年回忆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有( ABC) A.《受戒》 B.《大淖记事》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 一、填空题 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18、“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作者是张扬,这部小说属于地下文学。 19、北岛原名,赵振开。 20、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是一部抗美援朝作品。 21、《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 22、50、60年代,“传记式结构”的作品是欧阳山的《三家巷》。 二、单项选择题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面试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面试试题 注:面试老师喜欢问关于自然地理的问题,把下面的题看一遍再把自然地理的教材看一遍就没问题了! 1,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 2,极锋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3,我国南北走向山脉的名称及其东西侧的地势差异. 4,西南区地貌的主要特征. 5,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貌分析 6,大陆岛的形成愿意及我国大陆岛的分布. 7,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 8,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9,松嫩平原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及其意义. 10,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和七大经济区.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长江治理,开发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3,我国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结构和性质有哪些特点. 4,台风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5,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及其分布 6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原因 7何谓地形倒置 8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9地震的成因 10我国冬季风的成因 1,简述我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建树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4,简述我国矿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5,简述长江流域旅游资源的特点与空间分布规律. 6,简述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7,简述我国东南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台湾,香港和澳门)资源与环境的特点. 8,简述我国新疆自治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9,我国广西地区大量岩溶地貌的形成原因 10,论述自然景观分异规律在我国的表现. . 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2,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3,西南区的区域范围和地貌特征. 4,论述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5,以我国东部湿润区为例,论述景观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6,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7,简述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8,简述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