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十年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综述_一_

近十年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综述_一_

近十年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综述_一_
近十年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综述_一_

〔收稿日期〕1999-05-15

〔作者简介〕易木(1942-),男,河北玉田人,研究员、文学硕士,主要从事鲁迅研究。

*此文是笔者撰写的《近十年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综述》第四部分,第一、二部分已在《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3、4期发表,题中“外国”指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美国。

 【学术史论】

近十年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综述

易 木1 姜英东2

(1.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2.辽阳市文化局,辽宁辽阳111001)

〔关键词〕鲁迅;比较研究;文化

〔摘 要〕近十年来,学术界对鲁迅与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美国诸国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鲜明的特点:研究重心由以往的与俄苏比较向与英、德比较转移,由与古典比较向与英、德比较转移,由与古典作家的比较向与现代作家的比较转移,由具体文本比较向作家整体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比较转移,研究主体则由中老年学者向中青年学者转移。 〔中图分类号〕I21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0)01-0123-07

1

近十年鲁迅与法国文化的比较研究,较之鲁迅与英国文化的比较研究,明显薄弱,且仍主要局限

于鲁迅与波德莱尔的研究。张挺的《波特莱

尔及其〈恶之花〉与鲁迅及其〈野草〉之比较观》 较有特点:将两位作家的生平遭遇、情感历程亦引入文中进行比较,清晰地揭示出两作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触及了比较研究更高层次的命题——文学发展规律的问题。李铁军的《惨白与忧郁:在废弛的地狱边沿——〈野草〉与〈巴黎的忧郁〉比较研究》 提出,鲁迅与波德莱尔在相同的“艺术感应期”内,有着相同的创作倾向,但却显示出不同的艺术个性:一个从废弛的地狱边沿走出,一个却永远留在了那里。对于具体作品的比较分析亦较细致。黄乔生的

《鲁迅、波德莱尔及世纪病》

通过鲁迅收藏的波德莱尔著作(日、德文版)与鲁迅作品的比较,考察了鲁迅所受波氏之影响,认为两者都并不只是考虑个人,更关心全体,探究病因及治疗之法,只要还有人受着痛

苦的折磨,他们心里也就不可能不感受着“人间苦”。此文是较为标准的影响研究论文:重史料的勾稽探寻,以明影响发生的轨迹,又重视作品内容的“类似再现”。 马为民《罗曼?罗兰与〈阿Q 正传〉及

其他》!披露了罗曼?罗兰写给《欧洲》负

责人建议发表《阿Q 正传》法文译文的信

的全文,介绍了这封信的发现经过,以及法国鲁迅研究的情况。文中说,法国鲁迅研究专家米歇尔?鲁阿夫人领导的鲁迅研究小组同我国复旦大学合作,拟用十年时间出齐法文版《鲁迅全集》。

123—

2 鲁迅与德国文化的比较研究,堪称近十年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的重头戏,至少是重头戏之

一。成果数量较繁,并有许多新的开辟,且不乏力作。

袁荻涌的《鲁迅与德国文学》?介绍了鲁迅对德国文学的涉猎评介,认为从整体看来,鲁迅对德国文学不太重视:批判精神较弱,贵族化倾向较明显,思辨精神太强,作家多屈服于压力。除尼采外,鲁迅未受德国文学更大影响。

鲁迅确实受有尼采深刻影响,关于鲁迅与尼采的研究,同以前一样,依然是鲁迅与德国文化比较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刘福勤多年来致力于鲁迅思想与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曾写有鲁迅与赫胥黎的比较研究论文多篇。近年,他又发表了长篇论文《尼采的反基督对鲁迅伦理观的影响》#和《尼采的反基督对鲁迅的影响及鲁迅有关的特殊性》?,两文系上、下篇。在上篇中,作者从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与尼采《快乐的科学》一书中的狂人的比较入手,指出鲁迅与尼采在感觉、情绪、追求、思路诸方面的一致性,进而论述了两人都以生命哲学批判传统伦理道德,反虚伪,尊崇自主、向上、创造、健全的原则的一致性及差异所在。认为鲁迅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从尼采所用的思想武器和批判方法中拿来了一些,但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下篇更深一层考察了两人关于文化史的思路和对所处时代、地域的文化的看法的异同及其与道德批判的关系,并从中透视鲁迅所受尼采的某些影响和他的某些独立性。文章认为有人以“托尼学说”评鲁迅,其实“托”的方面甚弱,而“尼”的方面强固。“狂人”式的精神战斗,《阿Q正传》等对精神文化现状的剖露,《孤独者》等作品中的心理映相,杂文的伦理道德批判以至整个“文明批评”,都浸染着尼采的强力冲创、“抗拒战斗”,激响“超越”、解放个性、解放思想、发内曜张灵明的精神,并且有着新的创造性的发挥。鲁迅与尼采的道德伦理批判及整个“文明批评”都围绕着精神文化更新这一中心。从精神文化角度来看,鲁迅接受并创造性发挥和重铸的精神,所从事的批判和文化“建设”的努力,无论和哪些政治派别、经济方略一致或相抵或参差,我们都不应忽视。鲁迅凭着改造了的尼采哲学和他得益于此而形成的“鲁迅精神”,在伦理道德及整个精神文化方面所进行的针砭和建设,不仅在当时是最敏锐而大有意义的,现在亦需深长思之。刘福勤这组文章的最大特点:他的鲁迅与尼采的比较研究,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试图援引中外文化史之实例,匡正现在的“经济偏至”。这样,也就赋予了鲁迅及鲁迅学以极强的现实意义。两文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在深入进行学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以前鲁迅研究界对鲁迅非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误评予以反驳,认为鲁迅这一主张的实质无非是呼唤精神文化的革新,强调个性的解放与发展。许多人对鲁迅的主张有所误解,夸大了其局限性。第三,两文从文化史观切入,对鲁迅与尼采进行比较研究,无论是从鲁迅与尼采这一专题而言,还是对鲁迅与外国其他文化名人进行比较研究而言,都是一个新的开辟;同时,这不独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外文化碰撞中的鲁迅,亦能更好地揭示鲁迅本人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程致中也撰有多篇关于鲁迅与尼采的论文。《论鲁迅与尼采》%认为鲁迅早期将尼采学说既作为社会改革之武器,又作为一种人生哲学,构成其“立人”主张的最有分量的理论基础,同时又与尼采作为一个孤独者的“悲怆之情”产生共鸣;中期则吸取了尼采的反对偶像崇拜说和两种道德

124

(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的根本对立)说,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后期也未彻底弃绝尼采,如“为思想而战”的战斗精神,对平庸性格的厌弃,对强韧性格的赞美,反对宽容,主张向敌人报复等,仍与尼采有精神上的联系。《鲁迅前期小说中的尼采影响》&可谓前文主要观点在鲁迅前期小说中的探迹寻踪。文中关于《补天》《铸剑》中的女娲和黑色人与查拉斯图拉形象相似的论断,使人尤感新鲜。只是未能予以更为周详的比较论析。《鲁迅的“立人”思想和尼采学说》 认为,在鲁迅整个思想体系中,“立人”思想是一个中心。正是在人的问题上,鲁迅与尼采产生了共鸣。整体看来,程致中的系列论文清晰地勾勒了鲁迅与尼采关系的演变轨迹,对两位哲人的共鸣点的捕捉也是较准确的。

闵抗生有专著《鲁迅的创作与尼采的箴言》 问世。《尼采与〈野草?题辞〉》 !认为尼采关于生命是毁灭与生成的“永久循环”的思想,他的为新的生命的诞生和旧有生命的死亡与腐朽而欢呼的情感态度,均被鲁迅所吸收和改造,变成了对新的革命高潮的欢呼。《〈求乞者〉与尼采的道德箴言》 ?则以为尼采哲学上没有“同情”,鲁迅对上等人给下等人的“恩惠”的虚伪本质也多有批判。“同情”会“熏陶”出奴隶道德。《求乞者》正是在这点上接受了尼采的影响。《裸体者与假扮“神圣”者》 #考察了尼采箴言在《补天》、《复仇》两作中的印痕。 写有关于鲁迅与尼采的系列论文的还有李克、张钊贻等。李克的《鲁迅?尼采?狂人》 ?认为鲁迅笔下有多个狂人,这与尼采相同,而其狂又都为“宣讲真理者”。此种狂人即为鲁迅早期所鼓吹之“摩罗”;同时他又是与愚众对立的孤独者。而这也正是鲁迅和尼采本人的侧影。他的另一文《前期鲁迅的“寂寞”与尼采的“孤独”》 %提出,鲁迅与尼采对所反对的绝不宽容,对敌人绝不饶恕,具有愤世嫉俗的精神,必然使他们寂寞与孤独,但又有根本不同:尼采凌驾大众,鲁迅深爱大众,由于爱之深,才恨之切。张钊贻《鲁迅与尼采反“现代性”的契合》 &认为鲁迅与尼采思想方面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根源,反“现代性”就是其中之一——从“文化现代性”的立场对“实用现代性”进行批判,这种批判在政治层面上得到了契合:在尼采那里是“文化与国家的对立”,在鲁迅那里则是“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这种见地相当深刻。他的《早期鲁迅的尼采考》 ?探索早期鲁迅的尼采的来源。早期鲁迅的尼采,本质上属于温和的一派,主要以反现代性和文化批判为基础。此文考证甚为细密。较为重要的鲁迅与尼采比较研究论文还有:李莘的《同途殊归的鲁迅与尼采》 (,此文主要探析鲁迅接受和扬弃尼采的原因。文章认为鲁迅与尼采所处文化背景相似,使两者必然发生联系;而他们又同样具有人类社会必然向前发展的信念,都对人类精神进化高度重视,这拉近了两者的距离。两人最后不同归宿的原因则在于:二人所处历史时代条件不同,决定了他们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系的不同;他们在精神、性格、气质等各方面主观条件的差异,也决定了他们最后的不同抉择。汪毅夫《鲁迅与尼采个人主义的保全和规范》) 指出,出于中国社会实际的需要,青年鲁迅将个人主义同进化论结合起来,又小心翼翼地将尼采的个人主义同“极端个人主义”区别开来,用“立人”和“立国”这一对范畴来保全和规范尼采个人主义的基本观点。王晓华《鲁迅对尼采思想的吸收》)从两人都是勇敢的探路人,旧轨道的破坏者,制造、进取的歌颂者三个方面考察了鲁迅对尼采思想的过滤、消化、改造、选择、吸收和容纳。

还有学者将鲁迅与尼采同其他世界文

125

化名人一起展开了更加错综复杂的比较研究。高旭东的《鲁迅、尼采与孔子、耶稣》)!有如下几个层面的比较:耶稣对尼采、孔子对鲁迅的影响,这是在中西文化系统内部的比较;尼采对鲁迅的影响(两人都反传统),这是中西文化之间的比较;孔子与耶稣的同异,鲁迅、尼采与孔子、耶稣两组人物的同异。这是一种多层面的循环比较。冒键的《站在时代巅峰的精神巨子:怪杰?疯子?狂人——叔本华、尼采、鲁迅精神风貌比较谈》)?认为三位哲人有如下共同的精神风貌:个性之怪癖,心灵之孤独,思维之深邃,立论之峥嵘,剖析之尖锐,意志之坚韧,力量之强大,影响之深远,他们都是艺术型的思想家,都为世界提供了异常宝贵的思想财富。

关于鲁迅与德国文化的比较研究,既在集中中突破(与尼采),又在扩展中突破。十年前很少有人涉及的其他德国文化名人、著名作家与鲁迅的比较,近十年都有人写出了专文,且多有相当深度。汪晖的《施蒂纳与鲁迅前期思想》)#就是一篇力作。此文探讨了鲁迅与施蒂纳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理论的关系,作者深入到施蒂纳学说的内核及两重性,精湛地论述了鲁迅对它的接受与改塑,清晰地阐释了众说纷纭的关于鲁迅前期思想中“个人无治主义”与“人道主义”两者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了鲁迅在20世纪中国思想革命史上乃至整个中国革命史上的卓特地位。此文表明作者不仅读懂了施蒂纳,读懂了鲁迅,更真正读懂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能纯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阐释思想史上的复杂现象,——不仅是读懂,而且是真正地坚信这种理论。

赵晓丽、屈长江的《慎独——从黑塞与鲁迅所想到的》)?认为鲁迅的思想也如黑塞一样,是一个东西结合的思想体系。黑塞的思想呈现出从西方传统文明向东方老庄哲学流动的态势,鲁迅的思想则呈现出从东方传统文明向西方“神思”哲学流动的态势。表面上路径相反,骨质上互相沟通:非物质,重精神。他们发现自己所在的世界天塌了,于是都想把自身深邃坚贞的灵性作为补天之石。但外在世界并不接纳他们,于是造成了他们的大孤独,这种大孤独成就了他们作品中的文学、美学和伦理学的真价值。两人的人生观都是入世的,但黑塞侧重个体意识,鲁迅侧重群体意识,黑塞所处的背景是西方文化走上歧路后的求索(歧路者即“文化偏至”),鲁迅所处的背景则是中国封建文化走上穷途后的求索。他们都反对文化的商品化,以“慎独”保持自己的真性——而这也正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若说上文是对鲁迅与黑塞两位作家精神世界的总体比较,那么张中南、许守瓒的《人类前史时代的荒谬人性》)%则是对具体人物形象的比较:将阿Q与亨利希?曼《臣仆》中的赫斯林进行了平行研究。此文认为,这两个人物性格原来都具有内在的一致的奴隶根性,并且都是两两相对应的;但阿Q是半奴才性格,赫斯林是奴才性格。作者就他们奴才兼暴君的双重人格,退回内心的奴隶素质,丧失自由意志的服从天性进行了异同比较,认为两个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学基础不同,政治学基础相同(都是专制主义的治绩);从心理学角度看,阿Q是心理变态,赫斯林则是偏执狂;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阿Q是庄子哲学的寄植者,赫斯林是尼采哲学的体现者;从近代史角度看,阿Q性格是辛亥革命的一面镜子,赫斯林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垂死阶段的形象,阿Q性格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失败主义思潮的象征和范式,赫斯林是德国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象征和范

126

式,阿Q性格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象征和范式,赫斯林是暴发户的象征和范式,但他们都是人类前史时代的荒谬人性的象征。

3 鲁迅与奥地利文化的比较研究,仍较集中于鲁迅与弗洛伊德的研究,但亦有新的拓展。顾农的《鲁

迅小说与弗洛伊德》)&认为鲁迅对弗洛伊德一直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他对弗氏理论是“比较间接的‘拿来’”(主要通过厨川白村)。直接运用小说创作的则是《补天》。作者对此作了较为周详的分析。也提及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白光》、《长明灯》、《弟兄》等篇中的梦境描写,都受弗氏理论之影响。而《弟兄》这篇小说最能令我们看出鲁迅对弗氏学说的核心精华自有深切的领悟。文中提出,“鲁迅晚年颇有意于把弗洛伊德深层心理学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来的意向”,但鲁迅没有展开和深入。这倒是很新鲜的见解。崔银河的《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小说创作与弗洛伊德学说》)?是鲁迅与弗氏之关系的比较研究,既从时间上考察,认为其对弗氏的吸收始终如一;又在空间上予以铺展,在更多的鲁迅作品中探寻弗氏影响之痕迹。其中有些见解很是新颖,如认为“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就是想从潜意识中寻出奴隶生活的美”。但文中提出祥林嫂在嫁到贺家后起初虽反抗,后来却生了孩子是“性欲望在新的现实环境中由于有一个能够满足的契机而得到表现”,似有些过于索幽探隐。

艾津的《鲁迅与卡夫卡小说创作漫议》)(是鲁迅与奥地利文化比较研究的新的开辟。此文以为,鲁迅与卡夫卡都曾站在20世纪文学的起跑线上,其相同之处表现在:两人性格都是忧郁内向、激愤的,他们同是受异族统治的弱国子民,都缺少家庭的温暖,共同感受过强烈的压抑感;都曾受尼采与弗洛伊德的影响;小说创作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都表现了深刻而独到的人生体验。在艺术上也有相似之处:结构形式的散文化,注意潜意识描绘,象征的运用。作者想借此文阐明鲁迅与西方现代文学,尤其是现代派文学的关系。但还有待于充实和深化。

4

鲁迅与意大利文化的比较研

究一直成果较少。姚锡佩的《鲁迅

探求的意大利文学新源》? 介绍了鲁迅对意大利文学的收藏与评介。

申秋的《梦幻与现实——鲁迅、但丁地狱意象比较》?认为鲁迅笔下的地狱意象,象征黑暗如漆的旧中国;但丁描写的地狱则是惩罚罪恶的象征。其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梦幻形式来表达的。对两位作家心中笔下地狱形象的源头,也作了比较。

5

鲁迅与西班牙文化的比较研

究则收获较丰,并仍如既往,高度

集中于阿Q与堂吉诃德的比较研究。此处择其要者介绍三篇。首先是金辉的《阿Q与堂吉诃德》?!。这是继秦家琪、陆协新之后关于此一论题的一篇力作。其深度在于:将两个人物形象的同异置于东西文化的比较中进行考察;紧密地粘着于社会环境对人物进行比较分析,重视作家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的差异对于作品与人物的不同影响;又是一种动态的比较分析——即在人物性格发展历程中进行比较。正是通过这种动态比较,才揭示出阿Q性格的始终如一,堂吉诃德的失却自己(由荒唐可爱而走向冷漠傲慢)。作者虽不着一词,两个人物在总体上均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前提下面的差异也就自现。但文中对阿Q性格积极因素的挖掘,说“阿Q这个形象及其精神胜利法,给人一种又苦又甜,可羡可叹的复杂感觉”,似略有过头之嫌。姚锡佩的《周氏兄弟的堂吉诃德观之源流及变异》??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周氏

127

兄弟关于堂吉诃德的论述及其演变,透视鲁迅与周作人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的必然性。堂吉诃德这一伟大世界文学典型,其所包蕴的文化内容,常引起人们评价的歧异,正是透过这种歧异,各人的思想灵魂深处所追寻者,所皈依者,也得以折射:周氏兄弟前期共同为新文化运动而奋斗时,对堂吉诃德的评价亦一致;而后期,周作人过多地接受了屠格涅夫在堂吉诃德形象上突显的虚无思想,终于导致了他的堕落,而鲁迅能辩证地分析批判堂吉诃德式人道主义思想,导致了他走向马克思主义。倪邦文《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艰难历程——堂吉诃德、浮士德、阿Q及其他形象的诠释》?#的视野更为广阔,通过对堂吉诃德、浮士德、阿Q、基里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洛根丁(萨特《恶心》)等人物形象的比较,提出人类在寻求精神家园历程中存在着一个颇具悖论性的循环圈:迷惘——追求理想境界——在现实中受阻——孤独——重新陷入痛苦和迷惘。理想的精神家园的失落而又再度反复寻求,体现了现代人类生活中最深层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人类在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中,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的艰难。文中将阿Q与基里洛夫进行比较,为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较开了一个新途。外国文学界不少学者一直反对将阿Q形象与存在主义相联系;但在鲁迅研究界,这种比较却一再出现。此文亦为一例。

钱模祥《〈起死〉艺术样式探源——与巴罗哈〈少年别〉、日本“狂言”的比较》??在中国、西班牙、日本三种文学样式间进行比照考较。认为《起死》在艺术样式上与《少年别》没有差异,而与日本“狂言”更多相似之处。此文写得不能说没有道理,——在说《起死》吸取了“狂言”的特点方面。但也不宜轻率否定它所受有的《少年别》之影响。因为鲁迅对外国文化的汲取一直是多元的,即便是他的一篇作品,也往往汲取了各种不同文化艺术营养。

6

关于鲁迅与美国文化的比较

研究,其成绩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比

较对象的扩展上。亦不乏对旧有课题的新探索。姚锡佩《鲁迅采撷美国文化的价值取向》?%较为全面、细致地梳理了鲁迅对美国文化的采撷,认为鲁迅曾认真地探视过年轻的美国文学,而发现其少有“叫喊和反抗”的声音,所以“不大喜欢”。但鲁迅的创作受到了爱伦?坡的影响。陈荣毅《鲁迅与吐温的幽默讽刺文学比较谈》?&认为鲁迅不仅最先把吐温介绍给了现代中国,而且与吐温在幽默讽刺文学上有交相感应的相似关系,但亦有不同:鲁迅侧重从冷峻的讽刺中向外奔突着炽热,吐温却擅长于轻松的幽默内隐约流露出哀伤;他们都恪守生活真实律,但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鲁迅是“廓大”,吐温则是“怪诞”。这些“同中之异”的捕捉比较准确。于冬云的《“硬汉子”与“阿Q”——两种生存方式的比较》??将海明威塑造的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子同鲁迅塑造的阿Q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胜利者的形象进行了比照考较,认为海明威是在启示人们在异化的现代世界里如何保持人性的尊严;而鲁迅则是向人们指出,要想恢复个体的尊严,必须先清除奴性心理,改变非人的生存环境。两位文化巨人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如何在非人的生存环境中,找回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许逸罡《祥林嫂和格兰姆斯——国籍迥异、命运相同的两个女性》?(认为美国著名现代派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林中之死》的女主角格兰姆斯与祥林嫂有着相类似的命运,两篇作品的创作风格亦有相似之处,并在结论中比较了鲁迅与安德森两位作家在各自国家文学史上

128

地位的同异。但对两作之异谈得不够(基本上没谈)。此外,凌月麟的《“为了一个新的社会而生活和工作”》+ 探寻了鲁迅与史沫特莱的战斗友谊。

7 综观近十年鲁迅与各国文化分国比较研究,有这样几个特点:一、研究重心之一由与俄苏的比较

向与英、德的比较转移,与日本的比较则基本保持原来的重心地位不变。鲁迅与俄苏、日本文化的比较研究,曾一直处于鲁迅与各国文化分国比较研究中的显要地位,同时我们不应忽略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前苏联与日本对鲁迅都格外关注,我们与两国的文化交流也都曾极为密切,为相应的比较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而鲁迅与英德的比较研究兴盛,则与青年一代学者的文化兴趣、外语语种有关。更为主要者,是他们往往摆脱了影响研究的窠臼,大胆地进行平行研究。因此,才能在对与鲁迅发生影响关系远不如俄苏文化的英德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往往有新的开辟。二、由对古典作家的比较向与现代作家的比较转移。鲁迅与乔伊斯、卡夫卡、海明威、安德森等诸位作家的精神与艺术关联,都在比较文学学者的笔下得到展现,这种比较,既揭示了鲁迅的现代性与世界性,又昭示出鲁迅的独特性。三、由具体作品文本的比较向作家整体精神世界、作家个性特征的比较转移。当然,具体作品的比较仍占相当分量,但却出现了作家个性比较的诸多佳作,如鲁迅与尼采、弥尔顿、黑塞等的比较。这应视为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的深化。四、研究主体也发生了转移,由中老年向中青年转移。近十年活跃在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界的仍有姚锡佩、刘福勤等稍年长的学者,但王富仁在《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所提到的鲁迅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六部代表作的作者都没有更多的更具力度的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著述问世。可喜可贺的是出现了高旭东(他在十年前就很活跃)、王向远、张钊贻、张直心、袁荻涌、程致中等许多新面孔,他们大都为中青年学者,其中有的外语水平相当不错,所通可能还不止一门。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的前途正寄托在他们的身上!

〔注 释〕

)#?!鲁迅研究,(12).

阴山学刊1999,(3).

+ 鲁迅研究资料1992,(23).

!?#?鲁迅研究月刊,1995,(6);1993,(7); 1995,(5);1995,(6).

%安庆师范学报,1989,(1).

&人文杂志,1989,(5).

??鲁迅研究资料,1989,(22).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 ?鲁迅研究月刊,1990,(3);1992,(11).

#上海鲁迅研究,1989,(2).

?学术交流,1992,(2).

% & ?鲁迅研究月刊,1997,(2);1996,(6);1997, (6).

(江汉论坛,1989,(9).

) 鲁迅研究月刊,1991,(10).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3).

)!)?鲁迅研究月刊,1991,(4);1996,(2).

)?西北大学学报,1989,(3).

)%荆门大学学报,1991,(1).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88,(3).

)?)(? 鲁迅研究月刊,1997,(12);1996,(9);1991, (4).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3).

?#河北学刊,1993,(6).

??南通师专学报,1994,(2).

?%鲁迅研究月刊,1991,(1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8,(4).

??国外文学,1994,(2).

?(山西大学学报,1988,(4).

【责任编辑:薛 勤】

129

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研究真题及答案00812

全国自考2010年4月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诗集《草莽集》的作者是【】A. 闻一多B. 朱湘C. 徐志摩D. 戴望舒答案:B 2. 《梦之谷》是下列哪个作家的作品【】A. 萧乾B. 废名C. 师陀D. 汪曾祺答案:A 3. 翠翠是沈从文哪部小说的主人公【】A. 《长河》B. 《牛》C. 《丈夫》D. 《边城》答案:D 4. 鲁迅小说《示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A. 看客形象B. 农民形象C. 知识分子形象D. 卫道士形象答案:A 5. 七月派最重要的小说家是【】A. 东平B. 路翎C. 柏山D. 贾植芳答案:B 6. 曾树生是巴金哪部小说的主人公【】A. 《家》B. 《憩园》C. 《寒夜》D. 《第四病室》答案:C 7.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A. 闻一多B. 徐志摩C. 何其芳D. 废名答案:B 8. 《烦恼人生》的作者是【】A. 池莉B. 王蒙C. 邓友梅D. 宗璞答案:A 9. 下列哪部小说是陆文夫创作的【】A. 《红豆》B. 《在悬崖上》C. 《美丽》D. 《小巷深处》答案:D 10. 《金锁记》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A. 白流苏B. 曹七巧C. 葛薇龙D. 曼桢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鲁迅小说被收入《故事新编》的有【】A. 《非攻》B. 《理水》C. 《奔月》D. 《铸剑》E. 《起死》答案:A^B^C^D^E^ 2. 下列诗集属于戴望舒的有【】A. 《我底记忆》B. 《石门集》C. 《望舒诗稿》D. 《灾难的岁月》E. 《三秋草》答案:A^C^D^ 3. 下列属于师陀创作的小说有【】A. 《谷》B. 《无望村的馆主》C. 《桃园》D. 《结婚》 E. 《马兰》答案:A^B^D^E^ 4. 《围城》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A. 方鸿渐B. 赵辛楣C. 唐晓芙D. 孙柔嘉E. 白流苏答案:A^B^C^D^ 5. 老舍塑造的正派市民形象有【】A. 赵四B. 张大哥C. 李子荣D. 钱默吟E. 丁二爷答案:A^C^D^E^ 6. 茅盾创造的时代女性形象有【】A. 孙舞阳B. 章秋柳C. 慧女士D. 赵惠明E. 梅女士答案:A^B^C^D^E^ 7. 京派小说家的风格有【】A. 浓厚的传奇性B. 深沉的抒情性C. 微笑的悲剧D. 强烈的社会批判E. 歌颂英雄行为答案:A^B^C^ 8. 巴金描写封建性大家庭的小说有【】A. 《激流三部曲》B. 《憩园》C. 《寒夜》D. 《火三部曲》E. 《第四病室》答案:A^B^ 9. 艾青作品中属于"土地"系列的诗篇有【】A. 《死地》B. 《复活的土地》C.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 《我爱这土地》E. 《火把》答案:A^B^C^D^ 10. 下列作品属于张爱玲的有【】A. 《传奇》B. 《十八春》C. 《流言》D. 《秧歌》E. 《结婚十年》答案:A^B^C^D^ 三、填空题 1. 《第七连》是的作品。答案:东平(或“丘东平”) 2. 代表闻一多诗歌最高成就的诗集是《》。答案:死水 3. 《蚀》三部曲包括《》、《动摇》、《追求》。答案:幻灭 4. 胡风提出了“战斗精神”理论。答案:主观 5. 《断章》的作者是。答案:卞之琳 6. 《生活是多么广阔》的作者是。答案:何其芳 7. 《果园城记》的作者是。答案:师陀8. 倪吾诚是王蒙小说《》的主人公。答案:活动变人形 9. 郭小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表现形式“”。答案:新辞赋体 10. “百花文学”因毛泽东“”方针而得名。答案:双百(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名词解释 1. 《阿Q正传》答案:《阿Q正传》:鲁迅先生最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塑造了阿Q 这一典型形象,(2分)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对中国国民性的高度概括。(2分) 2. 七月派小说答案:七月派小说: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2分)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以路翎成就最高。(2分) 3. 政治抒情诗答案: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是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内,(2分)以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题材,凸现政治内容,抒发政治激情,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的一批抒情诗歌。 五、简答题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易经》及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班级: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班级代号:119441 姓名:赵林旺 学号:1109634006

泰卦 在《易经》的卦序中“泰”列第十一卦,是由“坤”卦演化而来。在“坤”宫第四卦为“泰”卦所在的位置,“泰”卦达到了阴爻与阳爻的平衡。泰卦上坤下乾,天下地上,乃天地交通、阴阳和畅之象,故名泰卦。泰大通也。内乾“健”而外坤“顺”,这其中以阳刚主导于内,则阴柔听命于外,这样的一种格局就很吉祥,而六爻上下交流自然感应所以亨通。泰卦以上下大通为象,阴居上而求乎下,阳居下而应乎上,上下相应相通。泰者,君子之道大行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故亨通无碍也。然泰久必否,此为天理之必然也,故处泰之道,当居安思危,常守正固,修人事以胜之,则可保其泰也。世之小人不可胜尽,必欲迫而逐之,使之穷而无归,其势必至于争,争则胜负之势未有决焉,故独安夫“泰”,使君子居中,常制其命;而小人在外,不为无措,后君子之患无由而起,此“泰”之所以为最安也。 卦意: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事业:坚持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事业已达到顺利的境地,更应小心从事,居安思危,积极寻求、开拓新的事业,方可继续前进,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必遭失败。 经商:顺利。务必注意市场动向,开拓新的领域,展开新的竞争。为此,密切与他人的合作,争取各方面的帮助,但需谦虚谨慎,警惕巧言令色的小人。 求名:具有成功的条件,但一定得更加努力,刻苦追求,最忌聪明反被聪明误。外出:一帆风顺。 婚恋:美满姻缘。谈恋爱却不可不认真对待。 决策:吉祥如意。适应能力强,各项事业能成功。能谋善断,长于人际关系,能团结他人共创业绩,灵活机动,很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向新的领域迈进。但在人生途中必须兢兢业业,尤其不可麻痹大意,在择朋选友方面更应慎重,切防小人倒运。 “泰”的解释为互通,天地相交,万 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 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 变者泰(通)。“泰”,通畅、平安的意 思,这是泰卦总体形势的特征。 《序卦传》说:“履而泰,然后安,故 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泰卦紧接着履 卦发展而来。履卦的卦象上天下泽,乾阳 在上,兑阴在下,象征辨别上下之分的等 级秩序,所以说“履者礼也”,履卦的总 体形势就是遵守这种等级秩序的规定,循礼而行。泰卦的卦象与履卦恰恰相反,乾阳在下,坤阴在上,看来是颠倒了上下之分的等级秩序,违背了循礼而行的原则,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表面形式上的颠倒违背,才使得总体形势通畅平安,形成“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谐。所谓“履而泰,然后安”,“而”是连词,一方面表示由履而泰是一种前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兰文化课程论文题目: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细水长流,博大精深,一直以来都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精神慰藉。在这博大精深中蕴含着历代哲人仁者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悟感激,以及心灵的寄托与安放。陶瓷兵俑巧夺天工;万物生息奥妙无穷;在人类与自然无声的交流中,上下五千年的荣光因此而生。 一木一心声,一花一世界。然而不是所有的花都能成为一种不朽的文化。“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享有“花中君子”、“王者之香”称号的兰花确是中华岁月长流里千万花丛中最令人心神俱震的奇葩。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高洁清雅,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 兰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因她的清逸典雅,入诗入画入乐,直至入了人心,成为亘古磨不灭的精神。 于是,默默演奏着生命乐歌的花之君子,步入了得志亦或失心的诗人的生命。“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齐白石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忽忆往时坊巷里,绍兴音唤卖兰花。”叶圣陶于兰中看到了往事旧尘;“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鲁迅于芳香中表明沉思;“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浅淡梳妆

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千古流传的吟咏只因将兰当成了知音,只因她一朵欲待绽放的花蕾便成就了中华文化中浓重的一笔。 兰是一种艺术,她静静舒展的叶瓣惊艳了艺者的眸子,铺就一张灿若银辉的画卷。国画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同样着意于兰的神韵与秉性。不同的画家画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写意画中,画家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兰花还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有意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兰字多是对美人的称谓,兰花亦是美丽的象征,若是巧用几抹颜色点缀在叶中,更是有一番风韵。一幅好的兰花作品经高手处理后的兰叶似翩翩飘动,灵动自有清韵在,比自然中的更为美丽。 入诗入画,如诗如画,在乐者的耳中,她似轻捷跳动的音符,心神起舞,心驰神往。回眸一曲《兰花草》,惊鸿一瞥《俏兰花》。那醉人的音律,扣人心弦,翩若君子,皎若皓月。成为中华洪流中涓涓的一汪清泉,透彻人心,熠熠生辉。 被人历代吟咏的,除了朗朗上口的诗句,优美的画卷,涓涓的乐声,最为重要的是那丛中屹立的清洁高傲,那是君子之清,君子之骨。 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人格。爱国诗人养兰、赞兰,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气节。中国现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从小钟爱兰花,他与兰花的深厚情缘,为兰文化增添了风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的文献综述 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王伟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超星发现和中国知网上学习了2001年至2013年的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方面的论文,按照“篇名”“核心期刊”“精确”的标准检索,分别检索到实际相关的论文970篇和23篇,下载了87篇,选取了我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论文12篇,作者包括专家学者教授、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师,目的是既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的前沿,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可取之处、需要整改之处、有待商讨之处,以做到把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我从三个方面为2001年至2013年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做一下文献综述。敬请老师的批评指正!老师,您的一个字也许就是开启我封闭落后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许就是照亮我前行的一盏灯烛。所以,我更愿意接受您的批评……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代表性文章有王平.邓越的《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开篇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对问题进行阐释。 1.选文变迁是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剖析了鲁迅语文教材作品在每一个时期的变化,详尽有序。即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一语中的,恰切到位,把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作用、地位完整地展现于此。这一过程也就是“神化的鲁迅”到“本色的鲁迅”的过渡,从过度关注人的社会性到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个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尽管是曲折的,毕竟我们认识到了。 2.文章重点解读的是第五个时期,即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文章引用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中的话作了说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从编者的角度再次阐述鲁迅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依然屹立于语文教材之中,先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成为经典。在这里,文章严肃地指出了鲁迅作品不能被语文教材删除的根本原因:“鲁迅所思考过、焦虑过的问题,也正如一个个幽灵,依然徘徊在新世纪的天空。虽然‘匡正时弊,重铸民魂’的传统不同程度被一些人漠视淡忘,但鲁迅精神不会过时也不会撤退,它早已融进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血脉,它所具有的意义生长点,使其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二)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鲁迅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一)

鲁迅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一) 内容提要:愚人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因素在鲁迅作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构成鲁迅作品的诙谐风格的一种重要元素,本文认为,鲁迅作品中的愚人形象因素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具有深刻的关联。这一传统主题中的佯愚面具与乡愚形象具有巨大的消解与颠覆功能,鲁迅充分地利用并发挥了这些功能,使这些愚人因素与愚人眼光成为一种诗学手段,在批判与颠覆传统主流伦理观念及历史叙述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在鲁迅作品的诙谐风格与喜剧性氛围中,愚人与傻子所引发的笑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当然与鲁迅创作的中心主题——对于愚昧麻木的国民精神的批判有关,但是,同样必须指出的是,鲁迅作品中的众多愚人形象因素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有着潜在的微妙的联系,可以说,鲁迅作品中的“愚人之笑”发自中国诙谐文化传统的深处,与我们的传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佯愚与优谏传统 在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愚人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一席地位。 在先秦诸子的论着中,时可见到这些才智之士对或真实或虚构的愚人与愚行的叙述与嘲讽。诸如刻舟求剑、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等等以愚人与愚行为题材的寓言故事更是流传至今,已构成了中华文化思维传统的重要成份。先哲们用这些故事提示人们警戒自己智慧与思维的缺陷与局限。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些愚人与愚和行并不是被嘲笑与讥讽的客体对象,而是人们自身的愚蠢与无知的象征,他们如同一面扭曲的镜子,照出的是人们自身的另一种夸张却未必虚假的面影。因此,与其说这些寓言愚人是被笑者,不如说他们是笑者——他们是化装,是面具,是智者用来戏仿人类的愚蠢与无知的面具,甚至是一种具有操作与实践意义的化装表演式的言说方式。《庄子》可以说是这其中的典型。《庄子》“寓言十九”,多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正是“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厄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以与世俗处。”(在《庄子·说剑》中庄子治剑服说赵王的故事正是一种化装演说的典型表现。)这种蕴含于愚人意象(面具)中的智慧既提炼自一个更加广阔、深厚的文化整体——广大民众的日常生存智慧,又必将转而重新融入人们的文化与生存智慧之中,并对后者进行进一步提升与加强。 如果说诸子寓言中的愚人故事只是文字性的化装演说的话,那么史书中时时可见的有关俳优以滑稽进谏的记载则可以看作是这种文字性化装演说的现实版本,——甚至可能是这些文字性化装演说的现实源头。 《史记·滑稽列传》中的记载可以说是相当典型的: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穣穣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淳于髡以愚人寓言进谏的方式与诸子散文中寓言说理的文字化装表演几乎是同出一辙。所不同的是,淳于髡的言说更加现实地面对当权者的潜在压力,因而在向对方出示愚人意象(也是愚人之镜)的同时又为自己戴上了一个恭顺的假面具。而同传所载的优旃则干脆是为自己戴上了愚人面具,直接以自己为镜来反映当权者的愚蠢: 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冰心与中国现代文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讲稿 冰心与中国现代文化 李玲 1921年那个除夕的夜晚,年轻的冰心对父亲说她的理想是“看守灯塔”。她说:“灯台守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的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傲与光荣。”(《往事二之八》)冰心希望在海军部工作的父亲能帮助她谋到灯台守这个职位,她要“牺牲自己,服务社会”。可惜,按规定灯台守是男性从事的工作。父亲安慰她说:“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的很!”(《往事二之八》)冰心没有谋到现实中看守灯塔的工作,但是,她却用一生的创作为我们点燃、看守了一座“爱”的灯塔。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 点缀得香花迷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掉,也不是 悲凉。?(《寄小读者·通讯十九》) 这些早年写给小读者的美丽词句,正是冰心一生的自我写照。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冰心并不是不知道人生有荆棘、不知道人生有痛苦,而恰恰是感觉到了荆棘、痛苦的存在,她才要用爱和同情来温暖人生。这里就涉及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自己需要不需要这种温暖和慰藉?我们应该不应该给予别人这种温暖和慰藉?这种爱与同情在我们的生命到底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 也许有人要说,感觉到了荆棘,感觉到了痛苦,就应该迅速拔去荆棘、去除痛苦的根源,那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爱和同情并不能解决问题。然而,我要说,人不是纯粹理智的动物,拔去荆棘、去除痛苦的根源固然重要,但心灵的呵护也同等重要。首先,拔去荆棘、去处痛苦的根源需要坚强的心理力量才能完成,这种心理力量要靠爱与同情来涵养;其次,拔去荆棘、去除痛苦的根源之后,人的心灵仍然需要爱与同情来排除那荆棘与痛苦留下的阴影;再次,人生的某些困境,诸如个体生命有限、人总有一天要死之类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解决的,那么,爱与同情的温暖对于人生来说就分外重要了。 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最执著于拔去荆棘、去除痛苦的作家。他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挚爱,往往通过憎的方式来表达。鲁迅渴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就特别憎恨我们民族精神中病态的东西。他一生都怀着“爱愈深,其恨愈切”的痛苦心情,从各种角度揭示民族的精神病痛,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揭露中国历史文化和历史制度有“吃人”的一面,他批判国民的“精神胜利法”,他批判庸众对别人的生命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然而,鲁迅这样一个执著于批判的作家,他的作品同时也从正面表达了对爱与同情的强烈渴求。他一生都感激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爱,一生都怀念自己与少年闰土的无间友谊,故乡迎神赛会上富有人情味的“无常”也让他一想起来就感到特别温馨。这些“好的故事”,一直是他的精神支撑。这正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爱与同情对于富有情感的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作家冰心存在的意义。 冰心正以歌唱爱这种鲜明的文化立场,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最初建构。中国现代文化现代性的核心内涵,就是关爱生命、尊重生命。这种重视生命价值的现代性追求,从两方面

鲁迅研究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 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风水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风水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 专业:法学 班级:法(本)1101班 姓名:陈斌 摘要: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为自己服务,风水学就是一这样的学科。风水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掺杂了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但它已渗透并扎根于中国民众心灵深处。中国风水的形势派,注重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等辨方正位;而理气派,注重阴阳、五行、干支,八卦九宫等相生相克理论,并且运用罗盘,确定选址规划方位。中国风水学无论形势派,还是理气派,都遵循如下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正确认识中国古老的风水思想的精髓及它对人类的影响,这才是科学而明智之举。这对协调和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引导当前我国建筑的选址和殡葬改革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风水学建筑中国文化风水师

目录 一、风水学对建筑选址的影响 二、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三、对风水职业的影响 四、对殡葬改革的影响 五、总述 概念: 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中国古代称堪舆术,目的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风水学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风水学对建筑选址的影响 中国风水学按照应用对象:分阳宅风水,即人居住的城郭住宅的择址布形;阴宅风水,即司死者的陵墓坟家的择址布置。古人知道,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些不好的环境是可以人工改变的。所谓目力之巧,工力之具。我们从风水的书籍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

址、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的学问。下列分述对村落选址、墓地建设以及其他建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对阳宅选址的影响 中国风水学注重对建造阳宅中的设计施工,风水贯寄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从选址规划、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到施工营造,几乎无所不在,对现代居住区建筑布局进行风水规划,如阳宅建造的方向,采光,大小尺寸,高低,颜色,房间,灶,床,门,家具等的内局选择安排,还有井,门楼,路,桥,厕,出水口等的外局设计与安排等等。如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风水学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现代社会理想的风水宝地也多是依山傍水的,它是建筑选址要考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学还非常注重方位的研究,其表示方位的方法就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东方为青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国,建筑的朝向大多为坐北朝南,这是由于季节变化,太阳出没的变化,风向的变化,使生气与方位发生变化。不同的月份,生气和死气的方向就不同。生气为吉,死气为凶。人应取其旺相,消纳控制。在《管子枢言》中就有:“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

诸葛亮与中国传统文化

诸葛亮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声名煊赫的。人们不仅把他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给予高度评价,而且注重他的思想、品德、意志、作风和智慧,把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具象化的典范,寄托了无限的崇敬。诸葛亮能够成为一位千古传颂,有口皆碑,中外知名的人物。这是一种少有的文化现象。研究这种现象形成和发展,是一项极为有益的工作。 一诸葛亮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发展 诸葛亮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时代。随着东汉帝国的瓦解,名教、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兵家、法家、道家、纵横家、农家、墨家的思想又活跃起来,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新局面。这种局面,为诸葛亮青少年时代博学诸子典籍,广泛吸取文化遗产,提供了条件。 东汉末年,全国到处一片荒废残破,而荆州一地却是例外。“自中平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三国志·刘表传》注引《搜神记》)。诸葛亮就是在这个时候(兴平元年,194年)跟随叔父玄来到荆州首府襄阳,投靠刘表。这时的襄阳,人才济济,教育事业尤其是私学兴盛,学术空气浓厚,思想开放,经世致用成为思想学术界的大趋势。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使诸葛亮能够广泛地师从有造诣的名士,而且使他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观察时事,形成独到的,深邃的见解,成为“识时务”的俊杰,以至在他出山的时候,就能够拿出《隆中对》这样的千古奇策。 总览诸葛亮的言论著述和政治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思想中儒家思想占主要成分。他毕生为统一中国而奋斗不已的行动,正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实践。他以儒家的忠信仁义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后出师表》说得很明白:“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讨贼,才弱敌强也;然不讨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他明知必败,仍要坚持。在这里,道德是第一位的。成败利钝则是次要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大一统思想和忠信仁义的道德标准,使他坚定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致“志决身歼”,完成了他悲剧般壮美的一生。当李严劝诸葛亮宜受九锡时,他回答说:“今讨贼未效,知已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三国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对于义利的取舍,他是舍利取义的。 诸葛亮思想中儒家思想占主要成分,但这并不是说,他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作为一个政治素养端粹,有主见,有报负的政治家,他的心目中不存在学派的界限,而是吸取各家之长,摒

风水是传统文化还是封建迷信

风水是传统文化还是封建迷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城建学院的马威老师开了一个学期的“建筑与风水”选修课,单但这节课却被叫停了。 对此,著名学者、中国易学院院长、西北大学教授费秉勋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风水学说有科学的一面,也有其迷信的一面。大学不是不能开“风水课”,只是一定要选对时机,选好内容和老师。这样才能真正传承、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而评论家韩浩月则认为,风水学说是需要尊重的。 “我教的内容和迷信没有任何关系,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也是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我不理解学校的做法。”马威无奈地说道。 据马威介绍,这门课刚开始时吸引了一百多名学生来听。但这学期一开始,他就接到学校教务处停课通知。教务处给出的解释是,这门课存在争议,并有迷信的成分在内。 马威说,他讲授内容主要是地形、阴阳调和、光照等等,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和迷信没有任何关系。在该校学生论坛里,许多学生都表达了对马威的支持。一名学生认为,他们懂得分辨迷信与科学,取消该课小题大做了。还有学生认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即可。也有一些学生认为,风水之说太过玄幻,迷信成分浓,不可信。 开设“风水课”是迷信还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风水”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其表现出来的对人体健康、人居环境和谐等方面的关注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一个“风水课”会引来这么大的争议学术界认为,风水的许多内容是有科学依据的,而民间主要认为风水就等同于迷信。而政府对此则更多持谨慎态度。大学为什么会开设“风水课”?是因为市场有这个需要。从这点来说,学校开这种课没错。但在自上而下的思想还基本没统一的时候开,时机有些不对。而且,风水很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中国的高校这种老师很缺,“许多号称‘风水权威’的大多都是江湖术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几乎不了解。” 但无论如何风水都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对它有基本的尊重和爱护。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课后题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 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B 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 B、《阿Q正传》 C、《狂人日记》 D、《药》 我的答案:C 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 我的答案:B 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 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 1《伤逝》收录在()。 A、《呐喊》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答题答案汇总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一) 1 (B)创制了八卦。 A、盘古 B、伏羲 C、蚩尤 D、黄帝 2 “《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是(D)对《易》的评价。 A、孔子 B、庄子 C、许慎 D、孔颖达 3 《周易》一直被神秘面纱笼罩,其原因不包括(B)。 A、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 B、梅花易数的难解 C、简古奇奥的卦爻辞文字 D、古远的传承 4 “易,变易也,卦殊其义,爻异其旨”出自(C)。

A、周文王 B、孔子 C、赵汝楳 D、孟子 5 《周易》真正的精髓在于其(C)。 A、朴素唯物论 B、占卜易数 C、哲理思想 D、文学成就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二)1 “三羊开泰”这一成语与《周易》中的(C)有关。 A、九辟挂 B、十辟挂 C、十二辟挂 D、十六辟挂 2 “甲乙丙丁”属于(A)。 A、十天干 B、十二天干 C、十地支

D、十二地支 3 夏历是以(C)为正月。 A、建子月 B、建丑月 C、建寅月 D、建卯月 4 坤卦象征(B)。 A、天 B、地 C、君 D、亲 5 “一阳来复”与节气(D)有关。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三)1 古代的图示,一般(B)在上方。

A、东 B、南 C、西 D、北 2 “后天八卦方位”也称(B)。 A、伏羲八卦方位 B、文王八卦方位 C、仲尼八卦方位 D、炎帝八卦方位 3 从方位而言,“坤”是(C)之卦。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4 用五行的观点看,从春到夏是(A)。 A、木生火 B、火克金 C、金生水 D、水生木

鲁迅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

鲁迅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论述鲁迅在传统文艺上的继承与创新。继承在哪?突破在哪?发展在哪? 继承: 1、“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本人及其文章都有魏晋名士风采,他的叛逆、异质、激愤的性格似乎有稽康,徐渭等人的特点,在他的杂文中也有表现。 2、他的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继承传统史传、传奇等白描手法。 3、他的带有批判讽刺类的小说及杂文有《儒林外史》、晚清谴责小说的讽刺个性。 4、《野草》中融有大量的意象就直接取自庄子、离骚、和佛经。 5、《朝花夕拾》中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描写带有传统戏曲与民间传说的影响。 6、《故事新编》古今杂糅的手法,古既是取自古代神话、传说、史书记载 如果要说鲁迅的小说从中国传统小说里学习了什么的话,也只有从他高度评价《儒林外史》这个角度来看,从《孔乙几》里面很可以见到影响,一方面是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怜悯和讽刺,另一方面是在刻画人物方面并非象西方小说那样大段大段的描写,而是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寥寥几笔传写精神。另外他曾专门研究小说史,也曾编辑过《唐宋传奇集》,他用笔的精练是否受了唐宋传奇的影响呢? 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是吸收外国小说的文体艺术而对传统的拟话本加以改革形成的,鲁迅先生是这一改革的伟大旗手。 我个人的观点是:其一,先生深受中华古典文学的滋养;其二,从文风而言,先生传承了魏晋南北朝沉郁的风格;其三,先生深受俄国文学影响;其四,先生最好的文章是杂文,先生的杂文是先生战斗精神最有力的体现,我们所最应该继承的不也是先生这种精神吗? 批判: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评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诞生于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年代。在伟大的思想解放浪潮中, 他敢于探索前人未曾探索过的课题, 敢于提出前人所未曾提出过的见解, 敢于解剖, 敢于批判。 1 、对儒、道、佛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剖析与批判 鲁迅从当时的社会现状中认识到, 进入近代以来的中国之所以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同国人苟且的心态是分不开的。儒、道合力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使中国缺少反抗之音。而潜移默化下的中国社会, 则是精神受奴役而不自觉, 麻木愚昧而不觉悟, 甚至麻木到不以苦 为苦, 对别人的痛苦只是隔膜和冷漠,在小说中鲁迅对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愚人”是极力加以批判的。因为: 首先, 儒家思想提倡“克己复礼”, 以外在于人的“礼”压制内在于人的欲望本能。但是, 这种外在规约仅仅是暂时性的压制了人的欲望本能,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其次, 在儒家思想的复杂的等级关系中, 人是父之子, 妻之夫, 君之臣, 但惟独没有“己”。儒家思想重视的是各种关系对人的制约, 而不是独立个体的培养。《祝福》中的祥林嫂完全生活在封建礼教习俗的规约之中, 没有丝毫自主性, 是一具十足的形尸走肉。正是这种个体心灵的

鲁迅研究现状

鲁迅研究现状 在当前市场经济繁荣,学术研究相对冷落的局面中,鲁迅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在数量和质量上尚属可观。一批老的鲁迅研究专家坚守在阵地,更可喜的是一批青年学者进入鲁迅研究领域。在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努力下,当前鲁迅研究的面有所扩大和深入,除了从传统的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外,更从文化学、心理学、艺术学、语言学等等角度进行研究,对鲁迅的创作心理、个性心理、人格意识、文化心态、生命意识、情爱观、复仇观、趣味观等等进行探讨,力求写出作为普通人的鲁迅的复杂心态,特别是对过去较少触及的鲁迅的痛苦、忧患、孤独感、荒原感等作出阐述,使鲁迅的形象更趋向逼真和丰满。 对鲁迅作品的研究方面,当前多的是细读和重释,更重视对鲁迅文本的发掘。 在鲁迅与同时代人的研究方面也有所进展,对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冯雪峰、郁达夫、周作人、胡适、林语堂等人的研究中,从另一个视角切入了鲁迅研究,从不同方面作了丰富和补充。近来除了研究鲁迅与一些著名人士的关系外,还扩大和深入到鲁迅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之间的交往。 在鲁迅研究史料方面,也有新的发现。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逝世2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有两首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七绝,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鲁迅80诞辰而作(写于1961年)。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评价早已公之于世,但从未见到诗作。另一个重要史料的发现是: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的重见天日。它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鲁迅茅盾研究中的重要历史文献。 1996年7月1日新华社电讯宣布,在1936年4月17日出版的油印《斗争》(中共西北中央局机关报)第95期上,发现了鲁迅茅盾贺信的全文,贺信全文的发表,也纠正了以前流传中的谬误。 对鲁迅藏品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鲁迅遗留下的手稿、书稿、藏书、拓片、画像、木刻、印章、艺术品等等,都是宝贵的文物,对这些珍品进行整理、研究、出版,也是刻不容缓的事,这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海外鲁迅研究有了明显变化,过去由于政治偏见引起的对鲁迅的误解在逐渐化解。 当前鲁迅研究领域中有一些引起争议、形成新闻热点的问题。一位逝世已经60年之久的作家,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淡化,相反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也是鲁迅的魅力所在。

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的应对策略

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的应对策略 摘要:面对20世纪西方文化思想的挑战与刺激,中华民族将如何生存和发展。鲁迅先生提出了以“种族革命”为手段,“思想革命”为目的,标本兼治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鲁迅;应对策略;种族革命;思想革命 “挑战—应战”的文化思想研究叙述模式,似乎遭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的普遍质疑,许多学者斥之为“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其实,不论如何质疑和斥责,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总是自觉地处在“应对”的状态之中,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和演变,正是西方文化思想强有力的挑战与刺激下的应对策略。只有在这种“应对策略”的应用及其转变的文化思想背景下,我们才能认识鲁迅文化思想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一、思想革命出场的时代背景 众所周知,1840年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打击,中国社会经历了“器物引进—制度变革—文化思想”三个强烈的震荡周期。 戊戌变法以前,是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船坚炮利”成了中国朝野上下普遍神往的主流目标,曾被目为“奇巧淫技”的西方物质文明一时之间成为社会崇奉的时尚。兵工厂、造船厂、棉纺厂等西方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方式陆续被引进,“咸与维新”成为时代的潮流。但甲午战争的溃败打破了中国人的物质引进的美梦。号称“亚洲第一强”的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使有识之士警醒:再强大的“器物”,在腐败衰朽的落后体制下,最终只能“流水落花春去也”。康有为、梁启超奔走呼告,“变法”主张恰逢其时,制度变革的要求日益高涨,立宪改革也被艰难地提到了议事日程。然而,随着“戊戌六君子”被斩首菜市口,康、梁仓皇出逃日本,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制度变革的尝试在血雨腥风中被迫夭折。 文化思想改造的呼唤,正是在这样惨烈的世纪之交成了时代最强音。梁启超逃居日本后,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并宣称“为国而善变,就是磊磊落落的大丈夫”。对要彻底解决制度问题,他提倡破坏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必取数千年横暴浑浊之政体,破碎而齑粉之……必取数千年腐败柔媚之学说,廓清而辞辟之……”[1](P.88)必须让“新民”成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1](P.3)推究其实质,“新民”就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文化思想改造运动,是一场摧枯拉朽的“思想革命”。 假如说“新民”是这种“思想革命”的宏伟蓝图,那么“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就是具体措施和方法。黄遵宪等人所主张和实践的“我手写我口”,夏增佑等人的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南昌工程学院严鹏编制 论文摘要: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固有成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文观念的影响,造就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村落文化,本文将从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三个视角对中国古代村落文化做浅要阐释。 论文关键词:村落文化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者李尔特曾经说过:“地球上人类的每个物质成就,不论是一间房屋、一个农庄或一个城镇都代表着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文化象征的形象符号,在空间和时间的完美结合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文观念。 一、宗教观念 宗教从各个方面如民族群体心理、思维方式、物质文化、民间民俗等渗透于中国村落文化之中,使中国村落文化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和深刻的神道烙印。 宗教对于中国村落文化的作用,首先便表现在它对于村落成员的组织与维系功能。宗教的维系功能体现在中国村落文化中,表现为宗教中某一共同崇拜的对象,可以成为一个村落群体甚至多个村落群体成员精神上的纽带,使他们彼此认同和维系,使他们能够为自身利益而团结一致。因此在古代社会,一个村落或一个部落,往往有自己的

图腾,有自己崇敬的精灵。当一部分社会成员被生活所迫时,也往往以宗教为旗帜,作为维系感情与利益的纽带,结成社群,对统治阶级进行反抗。中国历史上以宗教为纽带,组织、团结民众反抗腐朽封建王朝的农民革命斗争层出不穷:自东汉末年的“太平道”所组织发起的黄巾起义,东晋孙恩的“夭师道”,北魏法庆以“大乘教”,北宋方腊以“明教”,南宋钟相以“巫教”,元末的韩山童、刘福通的红巾军以“白莲教”,清中叶的林清以“八卦教”组织起义,历朝各代农民的武装斗争每失败一次,中国人的天命观思想便得一次巩固和加强。 宗教是中国农民武装斗争的团结纽带,它同时与宗教的组织和维系功能相联系。然而宗教常常成为人们走向分裂、失败的催命符,封建统治集团常借助宗教推行其愚民政策。地藏王庙前殿左右的黑白无常狰狞可怖的嘴脸、判官、鬼卒的青面撩牙、十八层地狱的阴森、鲜血淋漓、其刑之惨绝,令人毛骨耸然,其心理威胁往往比官府的刑杖和囚牢有效得多。 另一方面,中国儒教以伦理道法为宗旨,以士大夫为其信众基础,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佛教则提倡修身养性,自我修炼,并在戒律中提出不准“淫、盗、杀、妄”等戒规。基督教比较倡导宗教的献身精神,“十戒”中也有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等伦理准则,这些伦理准则大多是一些最为基本的社会公德。当它们成为宗教教义,渗入村落文化之中,无疑会深入到村落成员的内心信念中。世俗的伦理要求,通过宗教的形式在民众中得到教化,既是宗教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