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与城市共生_城市复调音乐_郑时龄

建筑与城市共生_城市复调音乐_郑时龄

建筑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建筑的形是外化的空间、环境、建构和体量,无形的是内在的意识、思想、文化和技术,而技术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化的。建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建成的实体、空间和环境,也包括建筑的理念和思想、技术的物化,建筑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技术科学。建筑既体现其拥有者的价值和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城市和城市公众的价值和价值观。建筑与城市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形成一个整体,构成城市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城市也为建筑提供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城市是建筑的舞台,建筑既是场景,也是舞台上的演员,上演着永不落幕的剧目。建筑当然有其自身存在所决定的功能,但是与城市的融合也是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充分认识到建筑对一座城市的影响,建筑对城市文化和经济的贡献具有历史的意义。城市中的建筑总是在城市的历史和文脉中生成和更新,新的建筑与原有的建筑组合在一起,不断变更着城市的环境,增添新的内容,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改变空间的意义,改变一座城市,甚至可以说改变世界。历史上有无数成功的案例,当然也不乏败笔,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的理念和设计的水平以及其价值取向。为此,建筑需要城市空间环境的决策者、业主和建筑师的共同合作,建立这种合作与制约的机制。

城市与建筑的共生关系,好比根与茎的关系,是一种生命结构,相互缠结在一起,不分彼此。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 1925-1995)和他的合作者法国精神病学家、哲学家费利克斯?瓜塔里(Félix Guattari,1930-1992)在《反俄狄浦斯》(Anti-Oedipus, 1972)和《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Capitalisme et Schizophrénie 2. Mille Plateaux, 1987)中提出了根茎的模式,引证了链环、根茎和系统模式的概念。根茎模式表明多样性的差异原理,根茎是呈交织状的综合体,由许多异质体相互缠绕,既没有序列,也没有中心。根茎一直处于动态和变换中,随处生成球根,然后再相互盘绕成团。根茎模式的生态学特征是非中心、无规则、多元化和异质性,其中任意多个点都可能产生关系,表明了交集和流动,具有一种开放性的秩序,好比复调音乐,具有复杂的调性、调式与和弦结构。根茎模式表明多样性的差异,根茎是呈交织状的综合体,由许多异质体相互缠绕,没有序列,也没有中心。根茎模式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城市结构、建筑、事物的运动以及生命体之中。

建筑总是在已经存在的环境中生成,城市为建筑提供场所和环境,

建筑与城市共生:城市复调音乐Symbiosis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City: Polyphonic Music in the City

[ 郑时龄 ] Zheng Shiling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收稿日期

2014/09/30摘 要

阐释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犹如根茎,是一种生命结

构;建筑与城市共生,建筑构成城市的物质环境

和文化环境,城市也为建筑提供物质环境和文化

环境。指出在历史环境中插入新建筑是一项挑战,

同时也构成了建筑与城市多声部、多调性的复调

音乐。

关键词

根茎模式;共生;地标性建筑;复调音乐

ABSTRACT

The rel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city is analogous to that

of root and stem as a living structure. Architecture and the

city is symbiotic: architecture forms the built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city, whilst the city provides a larger

setting for architecture to embed in. T he intervention

of new architecture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constitutes

a challenge for architects and, in the meantime, a

polyphonic music in the city.

KEY WORDS

root-stem mode; symbiosis; landmark architecture;

polyphonic music

建筑也为城市创造场所、界面和环境,城市

存在并生长在不同的时代,建筑亦然,因此

才有生命,城市空间才丰富,因此空间才是

异质的。只有在稀有的情况中,建筑如纪念

碑或雕塑般独立于环境中,或者如世博会建

筑那样几乎无需考虑环境中的相邻关系。通

常情况下,优秀的建筑仿佛是从它所处的场

地上生长出来的,正如美国建筑师斯蒂芬?

霍尔(Steven Holl, 1947-)在他的著作《锚》

(Anchoring, 1989)一书中所说:“建筑物被

束缚于所在的场所,不同于音乐、绘画、雕塑、

电影与文学,建筑物(非活动房屋)同地方

的历史发展背景相缠结。从概念上说,建筑

物的场所不仅仅是单纯的组成部分;它还有

其自身物质和形而上学的基础。” [1]

因此,建筑必须认识并分析所在场地的

城市空间环境,也必须考虑与相邻建筑的关

系,再度阐释原有建筑和环境的意义,与原

有的建筑和环境互为因借,增添价值。如何

在建筑设计上,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实现历

史与城市空间的延续是植入现存环境的建

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冯纪忠教授(1915-

2009)曾经将插入历史环境的建筑比喻为酒

席的晚到者:“历史延续好像:一酒席中晚

到入座,感觉怎样?如果我一到,一桌避

席,打断气氛,刹风景,触目。如果我一到,

无人搭理,不知往哪儿坐,局面尴尬。一到

就和其中一位不停私语,满席站等,可厌。

一一招呼到,好些,适可而止,不然显得世

故。” [2]

城市必须珍视建筑的品质及其环境。历

史上,有些城市甚至倾全城和举国之力建造

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地标性建筑成为城市的

象征,成为政府、企业和机构的标志。地标

性建筑也成为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几乎每

座建筑的业主都孜孜以求的目标,于是乎争

相竞高、竞大,争相举办国际设计招标,引

进外国建筑师,借外国建筑师的名望和建筑

或为城市、或为自身增添光彩;或径自克隆,

打造山寨版建筑,将创造变成制造,设计变

成抄袭,目的是为了创造地标性建筑。这不

仅是城市的地标,也是企业、机构,甚至个

人的地标。城市有怎样的文化环境,就会出

现怎样的地标性建筑。今天的建筑不再只

1 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1993-1997)

2 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中心综合大楼(2009-2013)

3 意大利热那亚卡罗?费利切剧院 (1981)

4 北京国家大剧院

(2008)

5 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央商务区

6 日本东京表参道

7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1957-1973)

是一处庇护所,而是具有社会内涵的意识形态,涉及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哲学的领域。芬兰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尤哈尼?帕拉斯马(Juhani Pallasmaa, 1936-)指出:“建筑是对世界现实和人类生存的一种表达。”

[3]

自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 in Bilbao, 1993-1997)建成以来,地标性建筑的作用为全世界所认同。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瑞(Frank O. Gehry, 1929-)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毕尔巴鄂的滨水区植入一座非凡的建筑,象征着城市的再生,使全世界都更为关注城市的重构,这座博物馆既是城市的建筑地标,也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它的建成将一个原先作为冶金工业基地的城市转变为重要的文化胜地,为这座古老的西班牙城市带来了生机,使城市得到复兴(图1)。建成当年仅3个月就有25.9万人来参观,第二年有130万人专程来参观这座博物馆,从1997-2011年的15年间,总共有大约1395万人次参观了这座博物馆,每年平均有80万旅游者在毕尔巴鄂过夜[4]

,使毕尔巴鄂成为向国外参观者开放的城市,以至于博物馆展出作品的价值已经完全被建筑所掩盖。这座博物馆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97年世界最佳设计,是一座面向21世纪的博物馆。

地标性建筑可以是高层建筑,例如迪拜的哈利发塔;或是多层建筑,例如里伯斯金在杜塞尔多夫市中心设计的综合大楼(图2),

或是如阿尔多?罗西为热那亚历史建筑的重建设计(图3)或是纪念性建筑、文化建筑,例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图4);也可以是一组建筑或建筑群,例如上海的浦东陆家嘴中央商务区(图5);历史建筑或历史建筑的改建,甚至某些商业建筑也有可能成为地标性建筑,例如东京的表参道,以一批著名建筑师的建筑作品而成就辉煌(图6)。

优秀的地标性建筑并非是英雄主义的建筑,而是具有创意的建筑,是超越时尚的建筑,激发并影响城市的空间体验,能够为城市树立一个成功的价值参照。地标性集中并非鹤立鸡群的建筑,而是与环境融合的建筑,地标性建筑是具有城市综合功能的关键性建筑,对城市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并具有创造性,与城市共生。对建筑标志性的探索始终是建筑表现的重要元素,当代世界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多为文化建筑,这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表现。由丹麦建筑师乔恩?伍重(J ?rn Utzon, 1918-2008)设计的有着5座剧场的悉尼歌剧院(1957-1973)是20世纪最优秀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被誉为现代世界最早的地标性建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7年将悉尼歌剧院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图7)。西班牙建筑师和规划师胡安?布斯盖兹(Joan Busquets, 1946-)指出:

“由于不同城市之间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高速竞争,建造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一座重要城市的当务之急。全球的城市中心都不断地追寻非凡的建筑作品,并与一个‘明星建筑师’的系统相

关联,由此制造出一种建筑商标。”

[5]

地标性建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形象工程,地标性建筑需要在合适的地点和合适的时间建造,具有合适的内容,具有文化内涵,为城市带来活力。另一座当代地标性建筑是挪威首都奥斯陆的歌剧院,歌剧院位于比约尔维卡海湾畔,比约尔维卡海湾正在经历综合性改造,这里原先是城市的码头和工业

区,随着城市的发展,正在成为奥斯陆的文

8 奥斯陆的比约尔维卡海湾规划

9 奥斯陆歌剧院(2004-

2008)

10 汉堡港口城11 汉堡易北音乐厅(2003-2016)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霍尔. 锚[M]. 符济湘,译. 台北:建

筑与文化出版社, 1996: 7.

[2] 冯纪忠. 教学杂记[M]//建筑弦柱:冯纪忠论

稿[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53.

[3] 安东尼?C?安东尼亚德斯. 建筑学及相关学科

[M]. 崔昕,汪丽君,舒平,译. 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 2009: vii

[4] Beatriz Plaza. The Bilbao Effect[M]// Wilfried Wang. The 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 Culture: City. Lars Müller Publishers, 2013: 63-64.[5] 胡安?布斯盖兹. 多元路线化城市[M]. 张悦,等,译.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41.图片来源

图1:Coosje van Bruggen, Frank O. Gehry: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 1997.

图2~4 、6、7、9、12、13:

作者拍摄.图5 :上海城建档案馆提供.图8:奥斯陆规划局提供.图10、11 :汉堡港口城提供.图14:格里戈蒂建筑事务所提供. 图15 :刘刊拍摄.

化中心。比约尔维卡海湾规划了多功能地区,除文化中心外,还包括住宅和商业设施(图8)。歌剧院由奥斯陆的斯讷山建筑设计公司(Sn ?hetta)主创建筑师塔拉尔德?伦德瓦尔(Tarald Lundevall)在2004年的国际设计竞赛中获胜并主持设计,于2008年4月建成,奥斯陆歌剧院获得2009年的密斯?范?德?罗奖。在设计说明中是这样描述奥斯陆歌剧院的:“一座白色的平台从大海中浮现”,这不仅是一座平台,更是挪威白雪皑皑的山岭,也是优美的城市景观。歌剧院的斜坡可以让人们漫步,款款而上,仿佛地毯般覆盖屋面的精确加工的石块讴歌着大自然和城市的诗篇,将历史与现实联结,这种隐喻只能在置身于挪威的自然环境后才能领会(图9)。

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Jaques Herzog, 1950-)和皮埃尔?德默龙(Pierre de Meuron, 1950-)设计的汉堡易北音乐厅(2003-2016)将是又一个地标性建筑的典范。易北音乐厅建造在一座旧仓库的顶上,以红砖墙面的仓库为基座。该仓库位于港口城海港边的一座半岛的端部,地理位置十分

重要(图10)。易北音乐厅包括2150座的大音乐厅,550座的排练厅和一间150座的演奏厅,这座音乐厅经过十多年的策划和设计、建造,预计耗资7~8亿欧元,最终将于2016年投入使用,这座音乐厅将成为汉堡甚至中欧新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图11)。

在历史环境中插入新建筑是一项挑战,并非用协调或对比这种简单的概念可以实现(图12、13)。首先是新建筑与历史建筑言说的是不同的语言,功能上也有很大差别。好比音乐,城市中的建筑及其环境构成多声部、多调性的复调音乐,各声部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在音调、节奏和进行方向上跌宕起伏,可以没有主次之分,呈现对比复调或模仿复调,或者两者的综合,构成复杂的节奏组合。2004-2013年,外滩15-1号外滩公共服务中心(今后是上海金融博物馆)历经9年终于落成,这是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加入新的调性。这个项目最初称为“镶牙工程”,历史上这里一直是1948年建成的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今上海市总工会)和15号华

俄道胜银行(今上海外汇交易中心)之间的空地,1950年代插建了一座3层的小办公楼。2003年进行外滩城市设计时,就把这个“镶牙工程”作为重点之一,并举行了国际设计竞赛,最终选中意大利建筑师格里戈蒂(Vittorio Gregotti, 1935-)的方案,

经深化修改后于2004年2月提交的方案却被否决(图14)。于是举行国内设计招标,我和王伟强教授的团队的方案中选,然后是历时一年多的方案修改,反反复复的讨论和审查。建筑于2009年动工建造,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完成沿外滩的立面,后面的主体部分在世博会后继续建造,2013年建成验收。我们在设计中遵循的原则是尊重两侧历史建筑的主调,同时也创造新建筑的调性。

其次,古典章法与现代语汇的二元统一,尊重建筑语言的逻辑关系,以现代语汇加以表现和诠释。然后是开放性与连续性的二元统一,既要保持与强化外滩建筑界面的连续性,

又要突出建筑的开放性与公共性,以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自己要既谦逊,又有风度。尊古而自重。” [2]

(图

15)

12 马里奥?博塔为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的扩建设计(2002-2004)

13 瑞士日内瓦的新旧建筑共生

14 意大利建筑师格里戈蒂的外滩15-1方案(2003-2004)15 上海外滩金融博物馆(2004-

20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