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巍山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陈泽

第一章认识毒品

第一节什么是毒品

一、毒品的概念

(一)毒品一词的由来

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福建发起成立的“去毒社”。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内,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

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

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基苯丙胺(冰毒)成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迷幼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在国际社会中,第一个禁毒公约即1912年的《海牙鸦片公约》仅将鸦片视为毒品,1936年的《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品公约》才将毒品的范围扩大到其他鸦片制剂;1961年联合国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把非法种植罂粟、古柯和大麻列为禁止和惩治的行为。直到《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又将非法精神药物包括在内;1988年制订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可见“毒品”一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毒品作出不同的理解。化学家认为毒品是一种由其化学特性而改变现存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物质,所强调的是其中的化学成分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影响。医学家认为毒品是指对所有者产生依赖的麻醉

药品和精神药物,吸毒是一种药物滥用行为。法学家认为毒品的实质不在药品,而在于其非法性,是一种违禁品,只有经法律明文规定禁止非法使用的药品,才属于毒品。可见,“毒品”一词具有科学性和法律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一定义具有法律效力,是区分毒品与非毒品的法律依据。

毒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依赖性、危害性和违法性。

1、依赖性。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两个方面。生理依赖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地使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表现为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需要继续使用该药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会产生一系列机能紊乱和损害反应(称为戒断症状或撤药反应)。生理依赖性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除了与吸毒者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外,还与所滥用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频度和剂量等有关。

2、危害性。毒品的泛滥不仅对吸毒者本人,而且对其家庭、社会都产生极大的危害。

3、非法性(违法性)。我国法律规定,吸食毒品、制造毒品必须受到法律处罚,对走私、贩卖、运输、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强迫他人吸毒等行为是作为犯罪而予以严惩的。

二、毒品的分类

现在国际上对毒品的分类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这是因为毒品与药品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药物滥用因人而异,并且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毒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新品种不断出现。各国立法、司法机构、政府或医学界,对毒品的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持不同的认识和标准,在分类上无法做到完全统一。

我国1990年的《关于禁毒的规定》和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将毒品分为麻醉品和精神药物两类,与国际公约的分类一致。我国的法律未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酒精、烟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认定为毒品。

(一)按法律管制分类

1、麻醉药品

国际《1967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管制的有128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8种。常见的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类。

2、精神药物

国际《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管制的有99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精神药物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9种。常见的有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迷幻剂等。

(二)按来源分类

1、天然类毒品

主要有鸦片、大麻、古柯等。

2、人工合成类毒品

如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等。

3、半人工合成类毒品

主要指经天然品直接加工成毒品,如经鸦片提炼出吗啡,吗啡经与醋酸酐反应制得海洛因。古柯叶经化学处理后得到可卡因、麻黄碱经化学加工成苯丙胺。

(三)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分类

1、兴奋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的药物,如可卡因,苯丙胺等。

2、抑制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巴比妥、安定类药。

3、迷幻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迷幻作用的药物,如苯环已哌啶(PCP),麦角酰二乙胺(LSD),麦司卡林(仙人球中的一种成分)。

三、我国毒品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毒品问题始于葡萄牙及英国殖民主义向中国贩卖鸦片

之时,期间经历了不断蔓延和加剧的过程,中华民族经历了极大的苦难和屈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仅用三年的时间彻底铲除了在中国蔓延了200余年的烟毒瘟疫。中国“无毒国”的称号保持了30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尤其是金三角贩毒集团实施毒品北上,建立“中国通道”后毒品问题再度在中国出现。

(一)我国毒品问题的历史

1、清朝时期毒情概况

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发现了罂粟及其制成品鸦片具有药用价值,但都没有认识到它的毒性。在盛唐时期,含有鸦片的制剂“福寿膏”被作为贡品传入中国,但由于其价格非常昂贵,故鲜为人知。

1578年,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把“阿芙蓉”(即鸦片)作为一种新的药物收入,并说明它是“罂粟花之津液”。1517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在葡萄牙商人输入中国的商品中,最大宗的就是鸦片。

英国商人很快就仿效葡萄牙商人,把鸦片走私作为掠夺中国财富,筹集原始资金的最佳手段。172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把从马德拉斯购入的鸦片运到广州销售,获得丰厚利润,从此一发不可收,全面向中国推销鸦片,从开初的每年数百箱增加到后来每年1000箱,取代了葡萄牙商人,成为向中国走私鸦片最多的贩毒者。

据统计,从1800~1839年的40年间,输入中国的走私鸦片就有63万多箱,使中国流失6亿银元。大量鸦片的输入毒害了人民的健康,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期间,中国吸食鸦片者在200万人以上,官吏吸食鸦片疏于政务,士兵吸食则使军队失去战斗力。

鸦片战争以后,大约从1842~1905年,伴随着《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鸦片贸易成了合法化,其结果是国外鸦片进口量继续增长,并刺激了国产鸦片的迅速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末,全国的自产鸦片量已达60万担,是同期进口鸦片的10倍,全国吸食鸦片人数达到2000万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中华民族也因此蒙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

鸦片烟毒的严重泛滥及其造成的巨大危害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基础,而且动摇了执政政府的统治,为挽救清王朝消亡的命运,1901年1月29日,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开始了晚清政府最后的“十年禁烟”计划,至1911年,国产鸦片减种70%,全国约有上百万吸食鸦片者戒除毒瘾,上万家烟馆被关闭。

2、中华民国政府时期毒情概况

从1911~1917年,无论是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还是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时期,在禁烟方面都基本上秉承了清末第二次严禁时期的有关措施。1917年,经中英会勘后,双方联合宣布了中国境内已全部实现罂粟禁种的消息,并依照条约终结了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历史。

但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中央政府失去控制全国局势的能力。以致出现了“以毒养军、以军护毒”成为各地普遍现象,导致民国初年几近控制的鸦片烟毒又再度泛滥。

在南京国民政府执政的初期,重拾前人敛财之道,以烟税为财源,重新实行“寓禁于征”的政策,从而致使鸦片烟毒在中国历史上泛滥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据有关文献显示:1929~1933年,中国罂粟种植总面积约为8000万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1%;中国鸦片年产量达6000万公斤,约占全球鸦片总量的5/6。与此同时,日本等外国帝国主义大肆向中国走私吗啡、海洛因、红丸(主要成份为海洛因、吗啡等)毒品。中国吸食鸦片及其他毒品的人口约为8000万人,约占当时总人口的16.8%。这一时期成为中国烟祸肆虐的巅峰。

3、建国初期禁毒概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规模空前的禁毒运动。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向各行政区人民政府及中央直辖市、各省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通令》历数了鸦片烟毒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规定了严禁鸦片烟毒及其他毒品的办法:各级政府“应做广泛的禁烟禁毒宣传”:在烟毒较盛的一些地区,当地“应定出限期禁绝办法”;“得设禁烟禁毒委员会”;“禁绝种烟”;在全国范围内禁止“贩运制造及售卖烟土毒品”犯者“从严治罪“。经两年的努力,至1952年春,从全国范围看,鸦片种植基本禁绝、贩卖与吸食烟毒的现象大大减少,烟毒泛滥不止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一些地区毒品贩卖与吸食的活动还十分严重。为彻底清除毒品,1952年初,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禁毒进一步掀起高潮。1952年以后的一两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除了吸毒现象。通过努力,仅仅3年时间,一举扫除了贻害中国200年的烟毒。在这场禁毒运动中,查实以种植、贩运、销售毒品为业人员369705名,其中51627名被依法处理,800名罪大恶极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缴获鸦片类毒品339万两,制毒机械5716套,用于武装贩毒的枪支882件。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遏制了罂粟种植,并通过自行戒除和强制戒除的办法,帮助上千万烟民戒除了烟瘾,肃清了200多年来泛滥成灾、屡禁不止的鸦片烟毒。此后30年,毒品在中国大地基本绝迹,中国被公认为“无毒国”而享誉世界。

(二)我国毒品问题的现状

1、境外毒品多头渗透的局面尚未改变。尽管从2005年4月开始的禁毒人民战争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我国危害最大的“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

积也大幅下降,但西南境外,缅北地区作为对我国危害最大的毒源地的状况短期内仍难改变,冰毒片剂向我国渗透大幅增多。西北境外、阿富汗毒品持续泛滥,东北和东南境外毒品对我国的走私渗透也不断加剧。

2、境内制贩毒活动屡禁不止,呈现区域扩大、种类增多,小型分散的特点。外籍人员在华涉毒案件明显增多。

3、海洛因滥用问题仍是禁毒工作的难点。海洛因成瘾人员复吸率高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排查了海洛因成瘾人员74.9万名,还有相当数量的瘾性吸毒人员。新吸毒人员在滋生,特别是农民工等流动人员成为易染毒高危人群。

4、国内新型毒品问题日益突出。滥用新型毒品人数快速增多,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较大比例。

5、易制毒化学品管控的源头作用日益突显。随着境内外制毒活动对化学品的需求不断加大,易制毒化学品流失的风险越来越大。国内个别企业擅自违规生产、经销,致使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第二节毒品的危害

一、对个人的危害

(一)吸毒严重损害身体,毒品对人体带来全身性损害,诱发多种疾病。

(二)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名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艾滋病与毒品一同被视为是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两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截至2008年,全球有3300万艾滋病感染者;同时,全球因艾滋病死亡人数为200万人。中国卫生部公布: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国艾

滋病毒感染者约为70万人。1989年,云南省滇西边境静脉吸毒人员中成批发现艾滋病感染者。随后,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已成为我国和云南省传播艾滋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2007年底,全国累计报告的223501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中,注射毒品传播占38.5%。其中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人,在5万人新发感染者中,注射吸毒传播占42%。

(三)吸毒导致死亡,吸毒不仅摧残人的身体,更为严重的是,吸毒能致人于死命。据报导:每年全球与吸毒有关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0万人。吸毒致死的情况主要有三种:1、吸毒过量造成的急性中毒死亡。2、吸毒并发症导致的死亡。3、吸毒自杀死亡。

(四)吸毒严重摧残人的精神,吸毒使人普遍丧失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人格扭曲。人一旦吸毒,往往就走上堕落之旅,且随着毒瘾的加深,堕落的程度也在加深。

二、对家庭的危害

(一)对家庭成员的精神伤害,有调查表明:吸毒者及其发生的吸毒行为对家庭成员的最大伤害莫过于精神方面的伤害。

(二)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吸毒需要大量的资金,一般家庭难于承受,即使是家产富裕的,用不了多久也会一贫如洗。

(三)吸毒贻害后代,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一个家庭中有父亲或母亲吸毒,将对未成年子女造成直接的伤害。

三、对社会的危害

毒品不仅是危害个人、家庭的问题,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吸毒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消极因素。

(一)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

毒品与违法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毒品问题严重的地方,特别是吸毒问题严重的地方,犯罪问题肯定严重。

1、使用毒品引发违法犯罪,一是法律规定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二是因毒品引发违法犯罪。

2、毒品作用引发违法犯罪,毒品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苯丙胺和可卡因等毒品,能使人产生妄想和“神经过敏”。

3、围绕毒品引发违法犯罪。毒品不仅损害使用者的身体和精神,还直接引发社会性种植毒品、制造毒品、贩运毒品、销售毒品、走私毒品、持有毒品以及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一系列犯罪活动。由此引发的暴力、凶杀、收买、贿赂、“洗钱”等犯罪活动,已成为最具威胁的社会公害。

(二)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在吸毒成瘾后,身体消瘦、体力和智力水平下降,不能进行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的一大负担。

(三)吞噬社会巨额财富。毒品经济属于地下经济,是非法的活动,所以很难进行精确统计。据美国1991年6月发表的一份名为《美国吸毒者在非法毒品上的花费知多少》的报告讲,1990年美国人为可卡因花掉180亿美元,海洛因120亿美元,大麻90亿美元,另有20亿美元花费用于致幻

剂、苯丙胺等毒品。根据拉美杂誌引用的材料,美国吸毒者为满足毒品的需要,1988年花掉1500亿美元(按街头价格计算)。

在我国吸毒同样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以每个吸毒者每天吸食0.3克海洛因计算,仅全国登记在册的114.04万人中近80万海洛因滥用者至少每年消耗300亿元人民币。

(四)毒品影响国计民生。许多专家认为,毒品经济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的影响。每年美国在因吸毒而引起的执行法律、提供医疗服务方面,要负担约4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缅甸由于吸毒者甚众,全国每天就有300万美元的财富化为青烟。国家为缉毒、戒毒每年要支付大量费用。同时,国家每年还要拨出大笔经费用于侦办毒品案件,培训缉毒人员,购买缉毒设备,对毒品进行鉴定等。毒品犯罪的上升,以及为救助因毒品而产生的各种问题需要大量的经费,这给国家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第三节毒品违法与犯罪行为

毒品违法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禁毒行政管理方面的规定,应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毒品犯罪行为,是指违反禁毒法规,破坏禁毒管制活动,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第二章认识艾滋病

第一节什么是艾滋病

一、艾滋病的概念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缩写是AIDS。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天生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免疫缺陷:表示在发

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防护功能的减低、丧失;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系统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二、艾滋病发病机理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能借助人体大量复制繁殖并释放病毒,以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以人类免疫功能的指挥者CD4为主要对象。随着人的免疫系统的破坏,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极容易侵袭身体,造成机会性感染或引发恶性肿瘤,最终导致全面衰竭死亡。艾滋病病死率极高,整个病程分为三个时期,即感染期、发病期和死亡期。感染期可持续4~8年,进入发展期后,3个月至半年内死亡。由于感染期长,无明显的外在症状,造成了艾滋病传染的隐蔽性,因而使艾滋病的传染源更加危险。

第二节艾滋病的危害

一、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艾滋病对家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家庭组成结构的破坏、家庭破裂,减少劳动生产能力,医疗支出增加,削弱家庭的赡养、抚养、教育能力,增加了家庭的贫困程度。

据专家估计,我国一个艾滋病病人的医疗费用平均每年为5000~11000元,相当于我国家庭平均年收入的一半至一倍,其总费用是人均年收入的18.3~24.4倍。

艾滋病在使个人遭受巨大痛苦和压力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种种不幸。

第一,艾滋病病人或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背上沉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被周围的人群歧视和疏远。

第二,家庭经济支出增加。导致许多家庭一贫如洗。

第三,家庭直接收入减少。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劳动力,20~45岁之间。第四,家庭其他收入减少。指需照顾病人或感染者,不得不减少工作或学习时间,另外,来自社会的歧视,家庭纠纷等问题。

第五,艾滋病遗孤的问题。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二、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由于艾滋病目前无法治愈,因此,其对人们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超过了任何其他的疾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艾滋病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艾滋病对社会资源的消耗,防治艾滋病需要政府增加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艾滋病流行还会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并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艾滋病毒和艾滋病会对感染率严重的国家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影响。

(二)劳动人口减少,人才损失严重

18~45岁年龄的人是艾滋病病毒的易感人群,这一人群是社会最强壮的劳动力。

(三)人均寿命大幅度下降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直接关系到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关系到健康、福利和安全等众多的人口问题,也将直接关系到人口发展战略的政策取向。

(四)艾滋病使大批儿童成为孤儿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提供的一份报告,乌干达因艾滋病失去单亲或双亲的儿童已达110万人,居非洲国家首位。

(五)造成并加剧社会歧视

在艾滋病发病初期,社会上流传着恐怖的故事,错误的报道,惊慌失措的反应和带有歧视的政策,这样,阻碍了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艾滋病这种疾病。

(六)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的危害,影响社会的安定

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和其家属的就业、入学、医疗、婚姻、生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被迫停止工作或减少工作时间,导致收入的减少,加剧了家庭的贫困,甚至使得不少家庭因此而解体。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禁毒防艾宣传材料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文根据英文全称(Acquired l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字头缩写“AIDS”,音译为“艾滋病”。 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可以了解艾滋病三个明确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何不同?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内起,人体就开始了同它的斗争。病毒在人体内的 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生多种疾病,一般被称为机会性感染,如严重的腹泻、肺炎或某些癌症等,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以上。 3、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当健康人的皮肤和黏膜出现了伤口,而这些伤口又恰好接触到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4、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自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世界蔓延。虽然人类同艾滋病的斗争已有2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发明有效的疫苗和治愈该疾病的方法。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会有哪些表现? 艾滋病的潜伏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5年,亦有长达10余年者;艾滋病的窗口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形成抗体所需时间)一般为5周左右。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症状,可分为四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2)无症状感染期。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 (3)全身性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 (4)艾滋病期。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一个月。慢性腹泻超过4~5次/日,3个月内体重下降>10%。患者有突发的咳嗽、气短、血氧分压下降等肺功能衰竭症状,常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体虫病,隐球菌脑膜炎,以及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总结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总结 艾滋病,在学过生物以后终于知道那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好长的名字。在通过学习以后,艾滋病好像不再那样可怕,我们大可以和艾滋病患者相处,只要切断了那些可能的传播途径。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禁毒、预防艾滋病意识及自觉抵制不良习气的能力,本班把禁毒、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体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禁毒、防艾”工作。 现将本学期的“禁毒、防艾”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思路,针对少年儿童特点开展预防工作 “禁毒、防艾”要认真分析学生、学生家庭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确定了以环境教育、德育教育为核心,以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龙头,以板报、图片宣传资料相配合的工作思路。 少年儿童的身心尚未成熟,世界观、人身观尚未形成,可塑性强,也容易受环境的不良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对青少年来说的。少年儿童本身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还有自我炫耀的心理。所以,少年儿童对毒品的预防意识十分薄弱,是一个易感高发人群。青少年作为毒品预防教

育的重点,我们国家党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想了许许多多的对策,也设定了许多的防线。未成年人都处在求学的年龄,所以从现实角度来说,预防未成年人染毒,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组成一个立体的、联合的防线。 二、形式多样,措施得力,真抓实干,成绩突出 (一)多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 “禁毒、防艾”关键在于预防,预防关键在于教育。少年儿童之所以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其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毒品的认识,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了解,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被居心不良者误导而走上不归路。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切实做好超前预防工作,让学生“识毒、明毒、拒毒”。 在每年的学期开学,把“禁毒、防艾”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加入班级活动中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禁毒、防艾”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拒毒的内在动力。 1、上好一堂课。认真收集有关“禁毒、防艾”资料,备课。 2、读好一本好书。让学生到校图书室借阅与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由班主任组织时间集中学习,让学生切实掌握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常识。

禁毒防艾宣传口号

禁毒防艾宣传口号 推荐口号 1、禁毒防艾,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2、禁毒防艾,刻不容缓 3、远离毒品,预防艾滋 4、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5、吸毒违法,种毒必究,贩毒有罪 6、禁毒光荣,吸毒可耻 7、预防艾滋,你我同参与 8、拒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9、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10、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11、一人吸毒,全家遭殃,社会受害 国际禁毒日时间:每年的6月26日。 历年国际禁毒日主题: 1992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毒品,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1993年国际禁毒日主题:实施教育,抵制毒品 1994年国际禁毒日主题:女性,吸毒,抵制毒品 1995年国际禁毒日主题:国际合作禁毒,联合国90年代中禁毒回顾

1996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滥用毒品与非法贩运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后果 1997年国际禁毒日主题:让大众远离毒品 1998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无毒世界我们能做到 1999年国际禁毒日主题:亲近音乐,远离毒品 2000年国际禁毒日主题:面对现实,拒绝堕落和暴力2001年国际禁毒日主题:体育拒绝毒品 2002年国际禁毒日主题:吸毒与艾滋病 2003年国际禁毒日主题:让我们讨论毒品问题 2004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05年国际禁毒日主题:珍惜自我,健康选择 2006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毒品不是儿戏 2007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控制毒品 2008年国际禁毒日主题:依法禁毒、构建和谐 2009年的主题为“珍惜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2010年的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还有一些2009年禁毒日的口号(不是主题) 1、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手拉手远离新型毒品齐参与共筑防毒长城 3、开展创建无毒娱乐场所活动,确保一方净土。

整理三年级禁毒防艾教案

三年级禁毒防艾教案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艾滋病及其预防》教案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八年级第28课 武汉市第三职业教育中心周青 【教学目标】 1. 知道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特性和区别,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核心。 2.正确认识艾滋病,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预防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4.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教学背景分析】 知道和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特性,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能够真正正确认识艾滋病和了解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重点在个人及家庭)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再加之青少年学生总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很遥远,又缺乏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实例和数字说明艾滋病离青少年学生并不遥远。通过本课教学加深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正确的预防、高度的重视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的“疫苗”。 【教学形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对象】初中各年级,教学班级人数不限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点入话题: 师述:小杰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期介绍艾滋病的专题节目,画面里艾滋病晚期病人的痛苦模样吓得他赶快转了频道。后来小杰在与同学们谈论艾滋病时产生了许多疑惑,他不明白艾滋病病人到底是怎么得病的,还担心自己会被传染。由于对艾滋病的不了解,有些人如果碰到艾滋病病人,恐怕还是会“敬而远之”。请问你看了会有什么反应? 二、讲授新课: (演示PPT,观看图片)下面让我们亲眼感受艾滋病晚期病人的痛苦模样,说出你们的感受,如果你遇到了艾滋病病人,你会怎么做? (请一至三个学生描述) 1. 什么是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通常我们采用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称之为“艾滋病”。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征,是一种病死率相当高的严重传染病。 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通常被称为“艾滋病病毒”。 注意: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区别:

防艾禁毒宣传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开展防艾禁毒宣传活动 一、活动背景 曾几何时,毒品几乎毁掉整个中华民族。早在100多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满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排除万难,虎门销烟,打响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和禁烟的第一炮。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些我们并不欢迎的东西也涌了进来,境内外毒贩里外勾结贩卖毒品,把魔爪伸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都构成了极大威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100万人吸毒人口中,青少年占总数的74%,这一惊人的数字,让我们深深感到肩上担子的份量。而艾滋病又是当今世界危及生命,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办法,预防艾滋病工作尤为重要。党和国家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提到议事日程。 二、活动时间 暑假回家时恰逢社区在搞防艾禁毒的宣传活动,我自告奋勇的报了志愿者,参与到在社区学校宣传艾滋病知识,禁止毒品的行列中来. 三、活动目的 宣传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介绍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让社区的每个人都树立起毒品猛于虎,沾了害家人的意识,增强大家防艾禁毒的意识,并从中增加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活动过程 学校是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场所,学生年轻,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为此,应联合学校领导把加强预防毒品和艾滋病保健工作作为重点,做到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措施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禁毒、预防艾滋病意识及自觉抵制不良习气的能力,学校应把禁毒、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体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禁毒、防艾”工作。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毒品宣传预防教育工作 把“禁毒、防艾”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列为德育工作计划中重要的一项,将“禁毒、防艾”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使学校的“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2)、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成立“禁毒、防艾”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由主抓学校德育工作的两位副校长等为副组长;成员由全体班主任组成。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校长为学校“禁毒、防艾”预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全校“禁毒、防艾”工作,保障预防教育工作的落实;两位副校长对“禁毒、防艾”工作十分关注,也十分熟悉,对学校“禁毒、防艾”氛围的布置,学校如何开展此项工作都作具体规划;政教处全面具

三年级禁毒防艾教案

三年级禁毒防艾教案 班级:三(2)班 人数:60人 班主任:张艺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摇头丸”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301班禁毒防艾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学会如何远离毒品,如何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 2.知道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 二、班会过程 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目前,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毒品潮,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败坏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导致和诱发各种犯罪,威胁着全球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遏制、减少直至最终消除毒品犯罪,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不容忽视的是,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一、禁毒 (一)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2、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 3、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三)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四)如何防范毒品的危害 1.思想上 (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 (2)遵纪守法,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并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2、行为上: (1)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2)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3)从日常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 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4)当身边的朋友介绍新东西类似毒品让你尝试时,首先应该向他们问清东西的来源和名称,假如碍于面子可以推迟说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说今天不想尝试新东西委婉的拒绝他们避免自己受到毒品的危害。 (5)不要有我只尝试一次,以后不再吸毒就不会上瘾的这种想法。很多吸毒的人,当初也只是因为这个念头而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五)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因为: 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为艾滋病毒经血液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禁毒防艾宣传方案

“抗击艾滋,拒绝毒品,共建和谐校园” 禁毒防艾宣传活动方案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20091311班 学号:2009131104 姓名:李伟勇

曲靖师范学院 “抗击艾滋,拒绝毒品,共建和谐校园” 禁毒防艾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当今社会,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社会中的一个活跃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与支柱;我们相信科技,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不再盲从;我们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观足以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有热情,立志让不幸的人重温人间的温暖,让受伤的人重感社会的关怀!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有必要起来与艾滋病作斗争,有责任有义务为艾滋病患者这样一个遭受种种苦难的社会群体献出我们的关怀与理解。一条细长的红丝带在他们眼中就是一轮旭日,带给他们温暖,给他们以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二、活动主题 “禁毒防艾,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三、活动对象 曲靖师范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目的 1、宣传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2、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3、通过此次活动号召更多人关注社会上的弱势体。

五、活动时间 2011年12月8号下午16:00-18:00 六、活动地点 主要地点是在曲靖师范学院一餐厅与二餐厅之间的空地。 七、活动流程 (一)活动时间安排 1、在2011年12月1号-7号进行活动宣传,让更多的同学知道我们有迎来了一个时间防艾日,并知道有一个禁毒防艾知识的宣传活动。 2、在2011年12月8号上午进行场地的布置,各种设备摆放到位。 3、在2011年12月8号下午,各工作人员到位,在下午16:00正式开始活动。 (二)活动内容 1、活动现场打出禁毒防艾宣传横幅,营造禁毒防艾宣传氛围; 利用现场摆放板报、宣传画等形式,大力宣传毒品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和禁毒工作的必要性,使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有形象、直观而又深刻的认识,从而远离毒品,坚决抵制毒品。 2、活动现场散发禁毒防艾宣传资料; 3、请负责禁毒的专职人员对同学们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并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解答。 八、活动要求 (一)设备要求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1)-2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视频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中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

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中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中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XX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XX禁毒防艾工作计划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X禁毒防艾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在全校师 生中广泛开展禁毒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拒毒防毒意识。以 预防为主,全面做好禁毒工作,从而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 常进行。确保校园的安宁,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结合各种教育,渗透“禁毒、防艾”教育。使学校在开 展禁毒教育宣传过程中,既要面向所有学生开展禁毒教育宣传,普及禁毒知识,提高所有学生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又 要重点加强思想道德行为偏常学生的教育工作,将禁毒教育 与劝阻学生吸烟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行为规 范教育等结合起来,努力做好预防教育工作。此外我校还将 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多管齐下,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 教育结合起来,提高“禁毒、防艾”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二、组织领导 学校党、政、工、团均需重视对学校全体师生禁毒工作 的领导,成立了禁毒防艾领导小组,分工合作,齐抓共管, 将该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并成立学校“禁毒、防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杰

副组长:马少贤 成员:张凤全体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团委。教职工的禁毒工 作主要由学校基层工会负责,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政 教处负责。“禁毒、防艾”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 执行有关部门下达的“禁毒、防艾”文件及会议精神,全面 指导我校的禁毒防艾工作。 三、具体措施 1、收集、整理毒品、艾滋病预防材料及图片,通过在 学校显目的位置上张贴内容,悬挂图片和标语牌及墙报等各 种手段,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加 强青少年等高危人群禁毒法制教育,并因地制宜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群众喜闻乐见的禁毒宣 传教育活动。 2、开足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课程,具体安排每学期 20课时,由班主任老师兼课,要求教师有教案,学生有笔记。 3、定期开展预防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禁毒法制宣传教 育工作,在青少年中普及禁毒法律常识,增强学生拒毒防毒 意识。 4、要求学生必读一本禁毒防艾书籍,听一场禁毒防范 艾报告会,看一部禁毒防艾影视片,观看一次禁毒防艾图片展,写一篇禁毒防艾心得体会,办一期禁毒防艾手抄报及墙

禁毒防艾学习知识讲座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西定乡中心小学李进仙 第一章认识毒品 第一节什么是毒品 一、毒品的概念 (一)毒品一词的由来 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福建发起成立的“去毒社”。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内,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

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 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基苯丙胺(冰毒)成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迷幼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在国际社会中,第一个禁毒公约即1912年的《海牙鸦片公约》仅将鸦片视为毒品,1936年的《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品公约》才将毒品的范围扩大到其他鸦片制剂;1961年联合国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把非法种植罂粟、古柯和大麻列为禁止和惩治的行为。直到《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又将非法精神药物包括在内;1988年制订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可见“毒品”一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毒品作出不同的理解。化学家认为毒品是一种由其化学特性而改变现存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物质,所强调的是其中的化学成分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影响。医学家认为毒品是指对所有者产生依赖的麻醉

2018年禁毒防艾教案

中三班三生教育活动设计(禁毒防艾)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设计意图: 1、了解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共同特征,认识毒品的危害,并学会如何远离毒品,如何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 2、让幼儿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让幼儿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 活动目标。 1、了解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2、知道如何远离、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及预防艾滋病。 活动准备: 有关毒品图片、禁毒宣传图片、演示文稿和录像。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其危害非常大,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不容忽视的是,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二、毒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 1、图片欣赏——认识毒品。 提问: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呢?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毒品都有哪些?谁能说一说呢?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

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3、图片欣赏——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毒品给自己、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4、图片欣赏——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这是因为: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引起艾滋病毒的经血液传播。吸毒者毒瘾上来,常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凑在一起共用一副注射器,别说消毒,连起码的清洗都来不及。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注射器就会被污染,艾滋病毒就会在其他吸毒者中传播。2)吸毒者的性行为往往是很混乱的,性乱交引起艾滋病毒的经性途径传播;3)吸毒者的体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差,也为艾滋病毒的感染和发病创造了条件。 5、思考讨论并回答:怎样远离毒品?怎样拒绝毒品?怎样防止吸毒? 6、老师小结: (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

三年级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2016至2017学年下学期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三年级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一场全党,全国人民的禁毒战争。是我国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继续攻坚克难,检验人民战争的关键之年。我班按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我班实际,对本学期的禁毒防艾工作计划如下: 一、巩固禁毒防艾成果 学年初根据禁毒方案,做好新学年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防艾禁毒宣传教育。采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方式,多层次地开展声势浩大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利用6.26禁毒宣传日,向我班学生宣传禁毒防艾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防范和抵制毒品的能力。将禁毒教育纳入语文、品德与生活、健康教育课、和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的活动之中。 二、禁毒预防形式 积极总结和回顾过去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经验,组织学生看“禁毒防艾”宣传录相专题片。利用节假日,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在6月26日国际禁毒宣传日到来之际,发动学生把“禁毒防艾”的宣传单带回家,与家人共同学习认识有关毒品的危害性。与家长签订“毒品预防教育责任书”,来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 明确责任:做好学生在校时的毒品预防教育。一是知道常见毒品的名称,初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二是知道毒品的概念,

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保护自己不受毒品的侵害;三是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参与学校、社会组织的禁毒宣传活动等。四是利用班会、队会,在学生中开展提高生活、生存和生命的“三生”教育活动。家长的责任:学生离校后的毒品预防教育。 1、让子女不和社会混混交往; 2、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校外交友慎重,杜绝交毒友; 3、让子女多学有关禁毒相关书刊、影视资料,提高子女的禁毒意识。 四、坚持不懈的禁毒斗争 要掀起“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高潮,分别采取出专刊、知识讲解、演讲等形式开展禁毒知识的宣传教育。 主要内容有:了解什么是毒品?国家管治的毒品有那些?什么是兴奋剂?常见的兴奋剂有那些?什么是毒品犯罪以及具体案例分析。通过师生亲自参与教育活动,去获取毒品预防知识,增长拒绝毒品的知识,知晓率要达100%。 开展“四个一”的活动。一是上好一堂防艾禁毒课。要积极通过上网或看书查找资料,认真备课,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授课,切实让学生了解防艾禁毒形式和国家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二是看一部宣传录像片,让学生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防艾禁毒的重要性和当前禁毒形式的严峻性。三是读好一本书。组织学生阅读《防艾禁毒教育》读本,让师生切实掌握禁毒方法。四是参观一次挂图展览。“6.26”国际禁

禁毒防艾工作计划【范文】

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篇一: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民乐镇团委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根据省、市、县相关禁毒防艾工作会议精神,民乐镇团委以禁吸预防为重点,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作用,齐抓共管,把禁毒防艾工作落实到实处,使这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轨道,特制定2012年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一、完善机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首先调整禁毒防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禁毒防艾宣传员、禁毒防艾志愿者队伍。 二、采取了一把手负责制,各村治安元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村民委员会和镇政府签订“禁毒”责任状,村民和村民委员会签订“禁毒”责任状,村民和家庭制定争做“无毒家庭”保证书。将禁毒防艾工作分解到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做到分片负责,责任到人,让大家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三、坚持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突出主题、抓住重点,运用多种手段,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大造声势,在我镇努力营造浓厚的禁毒防艾工作氛围,进一步增强全民禁毒防艾意识,不断将禁毒防艾专项整治工作推向深入。 1、充分利用板报、标语、条幅等通俗直观的形式进行禁毒宣传。不断强化我镇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禁毒、防艾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 强群众提高治安防范意识和禁毒、拒毒、防艾的意识。 2、镇政府不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到我镇进行法律讲座、毒品知识讲座等活动。 3、在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重大节日及“6.26”宣传日、“12.1”世界艾滋病日期间,组织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4、组织镇中、小学生观看禁毒影片,进行教育。 5、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青少年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等系列活动。 共青团民乐镇委员会2011年12月21日 篇二:禁毒防艾教育工作计划 2014年秋季禁毒防艾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017年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年来,我国政府以“禁绝毒品”为根本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防范毒品危害、遏制毒品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对禁毒工作涉及的禁毒宣传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禁毒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彰显了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1、什么是毒品?《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4、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 (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2)、呼吸道疾病。(3)、各种传染性肝炎。(4)、爱滋病与性病。(5)、感染性疾病。(6)、血管损害。(7)、神经系统损害、性功能障碍。(8)、精神病症状。 (9)、肾脏疾患、皮肤损害。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 5、联合国禁毒宣传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6、我国的禁毒方针: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7、国际禁毒日:每年的6月26日。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文根据英文全称(Acquired l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字头缩写“AIDS”,音译为“艾滋病”。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可以了解艾滋病三个明确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2、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当健康人的皮肤和黏膜出现了伤口,而这些伤口又恰好接触到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3、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自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世界蔓延。虽然人类同艾滋病的斗争已有2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发明有效的疫苗和治愈该疾病的方法。 4、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会有哪些表现?

禁毒防艾教案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一些基本知识,从而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小要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2、使学生从小就懂得毒品的危害——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国家、危害社会。 3、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4、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5、通过禁毒教育活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学重点】 1、教给学生有关毒品的一些基本知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小要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 2、如何使学生从小就懂得毒品的危害——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国家、危害社会。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对于毒品,同学们一定都不陌生。毒品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学生中间,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它的危害。目前,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威胁。据联合国的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毒品蔓延的范围已扩展到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种毒品的人数已高达2亿多,其中17~35周岁的青壮年占78%。毒品已成现今困扰社会生活最大的祸患,多少人因这个仅次于军火而高于石油的世界第二大宗买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工作的能力,出卖了自己的良心,背弃了家人与朋友,甚至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意义,更为严重的是有人就因这小小的药丸献上了年轻且无价的生命!请同学们仔细地想想,你觉得这样值吗?有很多因吸毒或贩卖毒品的人们,就用他们一个又一个的曲折而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毒品的危害是多么的巨大啊!“毒品”,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眼,可出现的频率却非常之高,在报纸上、宣传栏里、书本中……但是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仅可以对吸毒者个人造成无法形容的伤害,而且还带给吸毒者家庭乃至社会非常巨大的伤痛与影响呢? 二、认识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师:我知道很多同学对毒品还是比较了解的,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毒品,毒品又有哪些种类呢?(指名回答)

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资料

香樟小学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年来,我国政府以“禁绝毒品”为根本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防范毒品危害、遏制毒品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对禁毒工作涉及的禁毒宣传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禁毒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彰显了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1、什么是毒品, 《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 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 ,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 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4、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 ,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2,、呼吸道疾病。 ,3,、各种传染性肝炎。 ,4,、爱滋病与性病。 ,5,、感染性疾病。 ,6,、血管损害。

,7,、神经系统损害、性功能障碍。 ,8,、精神病症状。 ,9,、肾脏疾患、皮肤损害。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 5、联合国禁毒宣传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6、发现吸毒、贩毒要怎样做, 报告学校或拨打110报警。 7、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 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8、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哪四点, 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 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 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 四是远离毒品。 9、国际禁毒日,每年的6月26日。 10、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哪“四个意识”,构筑哪“三道防线”,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道防线”,一是心里防线,二是行为防线,三是思想防线。

小学禁毒防艾教育宣传工作总结.doc

小学禁毒防艾教育宣传工作总结 毒品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公害,禁毒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重大工作,而禁毒预防教育宣传又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小学禁毒防艾教育宣传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小学禁毒防艾教育宣传工作总结范文一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学生的禁毒意识及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我校把禁毒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积极宣传,预防为主。学校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大力抓好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紧紧围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宣传主题,积极开展禁毒教育宣传活动,使全校师生初步了解禁毒的基本常识,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毒、拒毒意识,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经过宣传教育,大大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禁毒意识,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通过参加一系列的活动,提升了抗毒、防毒的意识,在学校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真正起到了预防教育作用。现将我校今年禁毒教育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到位,狠抓禁毒工作落实 我校认真贯彻全县禁毒工作会议精神,把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成立了由校长陈大勇亲自任组

长、支部书记苏寒梅、副校长戴成东任副组长、其他班子人员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了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对禁毒宣传工作进行了布置。要求各班班主任充分履行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职责,制定措施,根据学校实际,结合上级要求,制订出全校禁毒宣传教育方案并认真落实,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二、多种形式促进禁毒宣传活动开展 活动期间,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及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确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要做法有: (1)布置各班结合实际进行一次禁毒教育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通过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用活泼多样、充实的内容使学生全面认识了毒品的种植、制成、来源及危害,学会了预防毒品的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禁毒斗争,自觉远离毒品。 (2)组织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光盘。让学生体验吸毒的危害,让吸毒人员的痛苦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亲眼目睹了吸毒人员的生活,亲耳聆听了吸毒人员的述说,这些都深深震撼了我们学生的心灵,通过这样场面,学生对毒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吸毒的危害有了深刻的体会。观看后,要求学生谈认识、谈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