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执业中药师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单项选择题每日一练(2016.01.13)

执业中药师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单项选择题每日一练(2016.01.13)

执业中药师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单项选择题每日一练(2016.01.13)

1 能够反应疾病某一阶段病理变化本质的是

A.舌象

B.症状

C.脉象

D.症侯

E.现病史

2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

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

C.同病同治

D.审因论治

E.辩症论治

3 "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因相同

B.病种相同

C.病邪相同

D.病机相同

E.某一症状相同

4 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成为证,但不包括下列何项

A.病因

B.病性

C.病位

D.病的表现

E.邪正关系

5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学中的

A.治病求本原则

B.辨证论治原则

C.因人制宜原则

D.因时制宜原则

E.整体观念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药药剂学相关习题及答案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学习要点 熟悉包合技术、微型包囊及固体分散技术的含义、特点及其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熟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含义、特点、类型及其释药基本原理。 了解脂质体和磁性制剂的概念与特点。 了解毫微囊、靶向给药乳剂及前体药物制剂的概念与应用。 A型题 1.影响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的释药速度的因素不包括(C ) A膜的厚度 B释药小孔的直径 C PH值 D片心的处方 E膜的孔率 2.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 C ) A磁性制剂 B PH敏感的靶向制剂 C靶向给药乳剂 D栓塞靶向制剂 E热敏靶向制剂 3.下列哪种方法不宜作为环糊精的包合方法( C ) A饱和水溶液法 B重结晶法 C沸腾干燥法 D冷冻干燥法 E喷雾干燥法 4.固体分散技术中药物的存在状态不包括( B ) A分子 B离子 C胶态 D微晶

5.下列关于β-CD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液体药物粉末化B释药迅速 C无蓄积、无毒D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E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6.下列关于微囊特点的叙述错误的为( D ) A改变药物的物理特性 B提高稳定性 C掩盖不良气味D加快药物的释放 E降低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 7.可作为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囊材为( D ) A阿拉伯胶-海藻酸钠 B阿拉伯胶-桃胶 C桃胶-海藻酸钠D明胶-阿拉伯胶 E果胶-CMC 8.关于控释制剂特点中,错误的论述是( A ) A释药速度接近一级速度 B、可使药物释药速度平稳C可减少给药次数 D、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E称为控释给药体系 9.聚乙二醇在固体分散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C ) A增塑剂 B、促进其溶化 C载体 D、粘合剂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 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汉)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 3、《新修本草》唐(有钱)官修,图文对照,世界第一部药典 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 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李时珍) 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新增药物最多 7、《中华本草》当代药物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寒热温凉(平) 二、五味:1、辛,能散,能行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腻膈碍胃 3、酸,能收能涩(敛邪气) 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伤津伐胃 5、咸,(海带)能软,能下 6、涩,同酸 7、淡,能渗能利,利小便 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 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 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 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1、相须:相似药物+(同一章节)——夫妻增效 2、相使:主+辅——主(不同章节)——主仆 3、相畏(A+B——A毒性→→小偷怕警察减毒 4、相杀(A小偷B警察)→→警察抓小偷 5、相恶:A+B——A效用↓减效 6、相反:A+B——A毒性↑增毒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一、常用治法:八法——汉吐下请萧何温补(汗吐下清消和温补) 二,组方原则:君药(习)臣药(李)佐助--佐制--反佐=佐药(王)使药(大使)引经--调和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节:中药材产地 一、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二、浙八味:菊花两百元卖金贝菊花-白芍-白术-元胡索-元(玄)参-麦冬-郁金-浙贝母 三、道地药材:黄芪——内蒙,党参——山西,木瓜——安徽,泽泻——福建,当归——甘肃 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方法:1、拣洗:去降泥沙杂质+非药用部分(芳香气味,不用水洗) 2、切片:根、根茎,藤木,果实(易挥发,易氧化,不切薄片---当归-川芎)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糖分(营养物质) 4、搓揉:皮肉易分离----玉竹-党参-三七 5、发汗(回潮):您回朝选后续种——茯苓-玄参-厚朴-续断-杜仲 6、干燥:怕成分流失不超过60度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 (生物碱——糖和苷——醌类——香豆芽与木脂素——黄酮——类与挥发油——皂苷——强心苷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中医学是现象-状态医学

中医学是“现象-状态医学”学科 任秀玲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自与中国固有的医学体系存在鲜明差异的欧美医学传入中国,西医、中医以及现代医学、传统医学的名称应运而生,似乎两个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地域、形成年代,就成为其区别要点,代表着学科性质和本质特征。其实,无论中医学还是西方医学,它们都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统属于医学科学范畴之下。但是,由于它们分别把握着人体生理、病理的不同物质层面,有各自的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所以,又是医学科学中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学科。西方医学为结构-功能医学学科,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把中医学从医学整体中分化出来,形成现象-状态医学,将深化中医学的认识,促使其按自身规律向成熟的学科形态发展。 一、判定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的依据 学科一词在英语词典中对应于subject,是指学问或知识的一个分支,而这个知识的分支具有系统性和组织性。在《科学认识论》中是根据三条标准判定科学学科成立的:一是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二是具有特色的科学方法和工具,三是有研究方向明确的科学家专业队伍及相应的学术机构、出版刊物和教育设施等。由此可以推及判定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的具体依据是: (一)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其所反映的生命状态 任何科学学科都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溶于自然哲学之中,以笼统、直观的自然界为其研究的模糊对象,从中不能区分出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因而就划分不出类属性质明确的科学学科。然而,不同的研究对象,会带来不同的研究内容,从而形成不同的科学学科。例如,用物理学规律去研究各个物质层次就形成天体物理学、宏观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等。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存在不同的物质层面,具有多种运动形式。随着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识、研究的深入,已经不能再把所有的医学科学笼统定格于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思维框架中。目前,对人体的研究,从各自把握的物质层面来分类,有基因-遗传、结构-功能、现象-状态的不同。中医学的认识活动是以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病理现象为切入点把握生命活动的状态,不是对人体进行解剖,研究脏腑、组织器官、细胞、DNA等的形态及结构,并以此把握其功能的。因此,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及其所反映的生命状态。 中医学擅长于对“象”的观察和利用,望、闻、问、切及四诊合参,充分地启用了感知系统的潜能,捕捉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象,并据此发现、总结生命活动、疾病变化时机体所处状态间的关系。对药物所具有的四气、五味、功效及方剂疗效的确认,也都是通过观察人体服药后现于外的征象来概括和证实的。通过对现象的观察、辨认、分类,形成概念,进而判断、推理机体所处的状态。以心为例,通过这种方式所把握的正常人体的生命状态是心主血脉、心藏神、在体为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与小肠相合、在志为喜、主汗液及与其它四脏的关系等,即藏象的内容;把握的病理状态,是心气虚损、心血不足、心火上炎、心血瘀阻等反映疾病某—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的证候的内容。 所谓状态是“指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物质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物理量来表征。如质点的机械运动状态由质点的位置和动量来表征;由一定量气体组成的系

中医药基本特点

业务学习2016年6月27日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人体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是对立统一的整体。 一、朴素的整体观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气,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等。这种整体性,表现在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临床上就是根据这种联系和影响来指导辨证论治。 (2)人和自然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昼夜阴阳的消长,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都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人能适应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所以《灵枢.邪客篇》说:“人与天地相应”。一旦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的反应时,就会发生疾病。 二、辨证论治 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的性质和部位,判断为

何种性质的“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辩证”。“论治”,就是在辨证基础上,根据正邪情况而确立的治疗法则。因此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亦为辨证的目的,又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症”是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映了疾病的本质。辨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辨病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则治疗方法有异,如水肿(肾炎)患者,初期发热、恶寒、浮肿、小便不利等为“风水证”,治宜宣肺发汗,利水退肿;后期见腰酸、肢冷、畏寒、面白、浮肿等为“肾阳虚衰证”,治当温肾扶阳。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如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病,均属中气下陷所致,皆可用益气升阳的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学常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以上两个特点是中医学所独有的。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其内容也将会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含答案 一、A型题 1.下列有关药典的叙述哪个不正确 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B.药典反映了我国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一般每隔几年需修订一次 C.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一般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在共七版,每个版本均分为一、二两部 2.第一次提出“成药剂”概念、药剂专著《肘后备急方》的作者是 A.葛洪 B.李时珍 C.王寿 D.张仲景 E.钱乙 3.以下哪一项不是药典中记载的内容 A.质量标准 B.制备要求 C.鉴别 D.杂质检查

E.处方依据 4.我国现行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哪一年版 A.2008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10年版 E.2005年版 5.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是 A.《普济本事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金匮要略方论》 D.《圣惠选方》 E.《本草纲目》 6.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 A.制剂 B.成药 C.药材 D.药物 E.处方药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下列哪一个部门颁布实施的 A.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部

C.药典委员会 D.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E.最高法院 8.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A.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B.生物制品 C.中药材 D.中药成方制剂及单味制剂 E.中药饮片 9.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是 A.《新修本草》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汤液经》 D.《本草纲目》 E.《黄帝内经》 10.药典收载的药物不包括 A.中药材与成方制剂 B.抗生素与化学药品 C.动物用药 D.生化药品 E.放射性药品 11.乳浊液型药剂属于下列哪一种剂型分类

中医药学科专业代码表

附件4 学科专业代码表 参照《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科代码表》编制。填写学科代码时,应根据项目的专业属性,选择一个学科专业代码,并尽可能选择到三级学科专业,若没有三级学科专业的,则选择至二级填写代码及其名称。 学科、专业代码学科、专业名称说明 360 中医、中药学 包括经络学 36010 中医学 3601011 中医基础理论 3601014 中医临床基础 3601017 中医诊断学 3601021 中医治疗学 3601024 中医外治学理论 3601027 针灸学 3601031 中西医结合基础 3601034 中医方剂学 36020 中医临床医学 3602010 中医诊断 3602012 中医治疗 3601014 中医外治法(物理疗法)包括推拿、按摩、捏积、刮痧、拧痧、 割治、挑治、埋藏疗法等 3602016 针灸疗法及临床应用 36021 中医内科 36022 中医外科 3602210 中医妇科 3602220 中医儿科 3602230 中医肿瘤科 3602240 中医骨伤科 3602250 中医皮肤科 3602260 中医临床方剂 36024 中医五官科 3602410 中医眼科 3602420 中医耳鼻喉科

3602430 中医口腔科 26025 中医急症治疗 学科、专业代码学科、专业名称说明 36026 中医养生、康复 3602610 中医康复疗法 3602620 中医护理 3602430 中医食养、食疗 3602640 中医老年科学 36030 民族医学 36040 中西医结合 3604010 中西医结合临床 36050 中医预防、卫生学 36060 中药学 3606010 中药化学 3606015 中药药理 3606020 本草学包括本草经、地方本草、食物本草等 3606025 中药资源 36062 中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海洋药物等 3606210 药物植物的栽培 3606220 药物动物的养殖 3606230 药材的采集、加工 3606240 中药材鉴定 36064 中药炮制 36066 中药制剂 36068 中药管理包括药品管理与贮藏

《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 B.火 C.土 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11. 藏神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16. “血府”指 ( ) A.脑 B.髓 C.骨 D.脉 17. 朝百脉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8.“精血同源”指的是 ( )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散剂(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散剂(答案解析) 一、最佳选择题 1、散剂制备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质量检查 B.粉碎 C.过筛 D.分剂量 E.混合 2、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 A.吹散与内服散 B.内服散和外用散 C.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D.单味药散剂与复方散剂 E.溶液散与煮散 3、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A.11.0% B.12.0% C.8.0% D.9.0% E.10.0% 4、某药师欲制备含有毒剧药物的散剂,但药物的剂量仅为

0.0005g,故应先制成 A.500倍散 B.1000倍散 C.10倍散 D.50倍散 E.100倍散 5、一般配置眼用散剂的药物需过 A.五号筛 B.六号筛 C.七号筛 D.八号筛 E.九号筛 6、100倍散是指 A.1g药物加入99g赋形剂 B.临床上用时稀释100倍后使用 C.药物的习惯名称 D.药物以100g为包装剂量 E.作用强度是同类药物的100倍 7、有关制备含低共熔物散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A.薄荷脑和樟脑的混合易形成低共熔物 B.可采用先形成低共熔物,再与其他固体粉混合 C.混和时可弃去形成的低共熔物

D.可分别以固体粉末稀释低共熔组分,再混和均匀 E.低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8、下列哪一项是散剂在混合操作中常用的方法 A.等量递增法 B.饱和乳钵 C.球磨机 D.套色 E.过筛法 9、中药散剂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 A.制备简单,适于医院制剂 B.奏效较快 C.刺激性小 D.对创面有机械性保护作用 E.适于口腔科、外科给药 二、配伍选择题 1、A.无菌操作 B.制成倍散 C.制备低共熔组分 D.蒸发去除水分 E.套研 <1>、益元散制备时,朱砂与滑石粉应

2018年执业中药师真题-中药一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按中医五味理论,具有苦能清泄的中药是(D) A.芒硝 B.大黄 C.牛膝 D.栀子 E.苦杏仁 2.按升降学说理论,具有升浮和沉降二向性的中药是(C) A.桔梗 B.白前 C.前胡 D.紫苏 E.黄连 3.中药品种对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一药多基原的情况普遍存在,来源于同属2个种以上的中药是(B)A.珍珠 B.川贝母 C.青黛 D.葶苈子 E.杜仲 4.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中药,适宜的提取方法是(A) A.冷浸法 B.连续回流提取法 C.煎煮法 D.水蒸气蒸馏法 E.升华法 5.根据吸附原理对物质进行分离,属于化学吸附的是(B) A.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氢键吸附 B.酸性硅胶对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吸附 C.硅酸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 D.氧化铝对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吸附 E.活性炭对非极性物质的吸附 6.吴茱萸碱所属的结构类型是(B) A.有机胺类生物碱 B.色胺吲哚类生物碱 C.双吲叫哚类生物碱 D.单萜吲哚类生物碱 E.简单吲哚类生物碱 7.苷键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按照苷原子,苷水解的易难顺序(A) A.N>O>S>C B.N>S>C>O C.N>C>O>S D.O>N>S>C

E.O>N>C>S 8.《中国药典》规定,決明子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D) A.大黄素和决明素 B.大黄酸和决明内酯 C.大黄酚和决明内酯 D.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 E.大黄酸和橙黄决明素 9.关于散剂分类和质量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口服散剂可以直接用水送服 B.口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 C.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的散剂也可以称为撒布剂 D.除另有规定外,中药局部用散剂通过六号筛粉末的重量不得少于90% E.用于烧伤治疗的非无菌制剂应在标签上注明本品为非无菌制剂 10.按照中药饮片净度要求,煨制品含药屑、杂质不得过(A) A.3% B.1% C.2% D.4% E.5% 11.呈丝片状,上表面绿色,黄绿色或浅黄色下表面灰绿色网脉明显,近革质,气微,味微苦的饮片是(A)A.淫羊藿 B.大青叶 C.紫苏叶 D.枇杷叶 E.蓼大青叶 12.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的饮片是(D) A.粉葛 B.泽泻 C.山药 D.土茯苓 E.天花粉 13.含脏器提取物且不含中药材原粉的口服给药制剂,按照非无菌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的要求,每10g或10ml 不得检出(D) A.白色念珠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金光色葡萄球菌 D.沙门菌 E.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14.八正合剂能清热、利尿、通淋,其处方的药物组成有川木通、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灯芯草、栀子、大黄、甘草,方中大黄应选用的饮片是(C) A.醋大黄 B.酒大黄 C.生大黄 D.大黄炭 E.熟大黄 15.肉豆蔻的炮制方法宜选用(A)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非选择):第十四章片剂药剂

第十四章片剂 习题 二、名词解释 1.崩解时限 2.粘冲 3.裂片 4.粉末直接压片 三、填空题 1.中药片剂按原料特性分下列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剂常用填充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用的润湿剂与粘合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崩解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用的水溶性润滑剂有______、______常用的疏水性润滑剂有______、______、______;助流剂有______、______。 6.包衣锅一般与水平成______,一般大小的锅常用转速为每分钟______转;包衣锅的鼓风装置有两种,一种吹______,另一种吹______;包衣锅还可用于______制备丸剂。 7.用包衣机包糖衣的步骤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糖浆的浓度一般为______。 9.对于______、______、______等类药物,包衣时应先包隔离层。 10.口服片剂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口腔用片剂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12.片剂辅料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常用的崩解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______药物,宜选用干法制粒压片,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执业药师中药必背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 生姜+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 细辛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 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 辛夷 +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2)发散风寒药 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 +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

蝉蜕 +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 +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 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 葛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生津,消痈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 决明子 +润畅通便

(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中焦) + 黄柏(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 (3)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 +凉血 穿心莲 +凉血,燥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 板蓝根 +利咽 青黛 +清肝泻火,熄风定惊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熊胆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祖国传统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的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出来的一门经验科学,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几位丰富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一段学习,我的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的自然观—天人相应 东方文明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母体之上,从而构成了中医学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一大特质。中医学把天人相应的观念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人全形论》)强调欲想健康长寿,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灵枢·口问篇》)。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演化成人们普遍的理念和追求,西方医学必然也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对立存在,故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则是将征服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成就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结果。 中医学的整体观—形神统一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把握“道”,就能够明察万物,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这种以察同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不会重视差异的实体,而是强调通过体验、灵感、顿悟、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事物整体间共同拥有的规律性关系,彰显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又把人自身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神统一、身心一元。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非常重视“神明”、“情志”的状态,注重形神统一、身心和谐的整体。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察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着力寻求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故原子论、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法、归纳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将人视作一个普通的机械性的身心二元的实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无疑是西医学的核心。所以察同察异各有侧重。 中医学的治疗观—辨证论治 中国文化历来重感觉、重表象、重动态。所以,中医学是从整体、宏观、动态、功能及相互作用角度,了解病情、把握病机、灵活处治。如八纲、六经、脏腑、经络、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显然是中医理论精华之所在。中医学讲究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多果多因,并且具体体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势利导、因异制宜等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 西方文化重理性、重概念、重静态。故西医学强调概念,注重逻辑与分析,分门别类、穷根究底是其精髓所在。探究器官、器质、结构的状况,研究细胞、分子、基因的变化,追究细菌、病毒的来龙去脉,疾病分类、辨病论治遂是西医学优势。 中医学的预防观—治未病 中国文化主张适应、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及“虚邪贼风,

中医药基本特点

业务学习2016 年6 月27 日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人体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是对立统一的整体。 一、朴素的整体观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气,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等。这种整体性,表现在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临床上就是根据这种联系和影响来指导辨证论治。 (2)人和自然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昼夜阴阳的消长,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都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人能适应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所以《灵枢.邪客篇》说:“人与天地相应。”一旦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的反应时,就会发

生疾病。 二、辨证论治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的性质和部位,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辩证。”“论治,”就是在辨证基础上,根据正邪情况而确立的治疗法则。因此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亦为辨证的目的,又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症。”是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映了疾病的本质。辨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辨病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则治疗方法有异,如水肿(肾炎)患 者,初期发热、恶寒、浮肿、小便不利等为“风水证”,治宜宣肺发汗,利水退 肿;后期见腰酸、肢冷、畏寒、面白、浮肿等为“肾阳虚衰证,”治当温肾扶阳。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如脱肛、 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病,均属中气下陷所致,皆可用益气升阳的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学常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以上两个特点是中医学所独有的。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其内容也将会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中药药剂学题库

中药药剂学题库

中药药剂学综合考试题库 1.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 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 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2.具有水溶性的药物粉末在较低相对湿度环境时一般不吸湿,但当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叫 A.临界相对湿度 B.绝对湿度 C.边界相对湿度 D.物理相对湿度 E.表面相对湿度 3.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下列哪项评价 A.接触角 B.休止角 C.吸湿性 D.释放速度 E.比表面积 4.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

A.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贮存B.物料前处理→过筛→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C.物料前处理→混合→过筛→粉碎→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D.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分剂量→混合→质量检查→包装储存E.物料前处理→粉碎→分剂量→过筛→混合→质量检查→包装贮存5.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本草经集注》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6.关于颗粒剂的错误表述是 A.飞散性、附着性较小 B.吸湿性、聚集性较小 C.颗粒剂可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 D.干燥失重不得超过2% E.可适当加入芳香剂、矫味剂、着色剂 7.下列是片剂的特点的叙述,不包括 A.体积较小,其运输、贮存及携带、应用都比较方便 B.片剂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C.产品的性状稳定,剂量准确,成本及售价都较低

D.可以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片剂而满足临床医疗或预防的不同需要E.具有靶向作用 8.下列哪种片剂可避免肝脏的首关作用 A.泡腾片 B.分散片 C.舌下片 D.普通片 E.溶液 9.在粉碎目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表面积,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B.延缓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 C.有利于制备各种药物剂型 D.便于调配和服用 E.便于新鲜药材的干燥 10.处方中主要药物的剂量很小,片剂可以采用下列何种工艺制备A.结晶压片法 B.干法制粒法 C.粉末直接压片 D.湿法制粒压片 E.空白颗粒法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模拟题

[模拟]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体现了 A.阴阳互根 B.阴阳制约 C.整体观念 D.阴阳消长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题: "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的理论,体现了 A.阴盛阳衰 B.阴阳两虚 C.脏腑互克 D.动态平衡 E.新陈代谢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3题: 认为"六气皆从火化"的医家是 A.吴又可 B.刘完素 C.朱丹溪 D.张仲景 E.张从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4题:

整体观念贯穿于下述哪个领域 A.中医生理、病理 B.中医诊法 C.中医辨证 D.中医治疗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5题: 《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巢元方 B.孙思邈 C.王叔和 D.皇甫谧 E.陈无择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6题: 现存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是 A.《诸病源候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C.《千金要方》 D.《伤寒杂病论》 E.《内外伤辨惑论》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7题: 属中医学防治特点的确切表述是 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 C.审因论治 D.辨证论治 E.防重于治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8题: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脑 B.心 C.五脏 D.经络 E.神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9题: 提出"千般痰难,不越三条"的医家是 A.张景岳 B.张从正 C.张仲景 D.张志聪 E.张元素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0题: "金元四大家"中,被称"养阴学派"的医家是 A.朱震亨 B.李杲 C.刘完素 D.张从正 E.张景岳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1题: 《灵枢·本神》认为"任物"之脏是 A.心 B.肺 C.脾

《中药药剂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工业药剂学 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 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 A.WTO B.OTC C.GAP D.GLP E.GCP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 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 E.1953年版 6.中国现行药典是 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 E.2005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 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 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 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调剂和制剂知识 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 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 药前处理 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 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 代李时珍 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 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 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 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D.按照物态分类 E.按照性状分类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 A.调剂 B.药剂 C.制剂 D.方剂 E.剂型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 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剂型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 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药物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 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 D.《中国药典》 E.《国际药典》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A.中草药 B.化学药品 C.生化药品 D.生物制品 E.中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