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口透易

金口透易

简介

中国传统道教象数易学的分支,以象、数、体、用、变占为占断法则,后期经逐渐演变,形成现代流传的“梅花易数”占断体系。

传承与发展

《金口透易》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兵阴阳,是兵学阴阳数术与易学在发展与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数术门类,历代皆在道家内部秘密传承。

相关图书及目录

《金口透易·梅花占》

第一章、中国古代各种预测术的底层分类与演变关系

第二章、《金口透易·梅花占》入门

第三章、《金口透易·梅花占》万类聚象

第四章、《金口透易·梅花占》读象指南

第五章、《易林变占》选解

金口透易与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的传承,在元代以前,未有专书行之于世,民间记载亦无流传涉及方法的支言片语,及至于明,始有抄本流传,其后在明大内馆藏数术书籍中,始列《先天观梅数》一册,《观梅数》一册,以是知《梅花易数》之始行于世,当自于元末明初。明季本所著《周易四同别录》所录《梅花数》邵康节占验,与今本所传全同,其在编末评议:“今按《梅花数》本非邵子所作,故宋末儒者皆不及,虽非出于邵子,然亦京管之遗”,所论亦为中肯。然《梅花易数》既为“京管之遗”,为何在近千年的时间内,史无记载呢?其传承中,由汉易象学转变而为梅花易数,其中间的演变过程又是哪种术法呢?如果要研究《梅花易数》数法的源流,就要找到这个中间缺失的过程。

天心混元宗内传金口秘术中“宗门八法”中“杂法”一门内的“金口透易”为历代道家宗门隐传法门,其中的“易象占”体系,上承西汉易学,下及梅花易占,而其中常多外界传承中未公开的秘诀与法窍,其中隐藏着“汉易象学”演变至于《梅花易数》所隐藏与流变的过程,从传承脉络上讲,正是解开《梅花易数》术法之迷的钥匙。

一、金口透易与梅花易数的差别

《金口透易·梅花占》与《梅花易数》相比,体系更接近于汉代易象之学,我们今天可以见到的汉易象的书籍,西汉焦延寿所著之《焦氏易林》是集大成之作,焦氏所著尚有《易林变占》十六卷,惜乎不传,故易林变占之法缺失,近代行唐尚秉和先生治《易林》,于其中考证东汉以后失传易象,考定失传佚象数百种,从而独成一家,重兴汉代易象之学,但尚氏为治学出身,其解《易林》纯出于穷经与自悟,对变占之法有所不明,因此《焦氏易林注》全文是以象解象,不知以占法解象,实际上《焦氏易林》有变占之法,其中很多象意是由变占而来,尚氏不明此理,殊为遗憾。这种情况,有点象沈氏破解《玄空》风水之术,是以一本《阴阳二宅录验》入手,苦思经年,自悟而得,其所著《沈氏玄空学》,后代沿习,常徘徊在“验与不验”之间,也是不明用法。

西汉易学象数之学中的变占之法,实际就隐藏在《金口透易》的易象占之中,因此,以《金口透易》解《焦氏易林》殊为通透。《金口透易》中的象占之学,其演变的后期即为《梅花易数》,但《梅花易数》中的钥匙被人为的隐藏,最终造成整体的占断思路松散,没有整体的过程,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

《梅花易数》的占法是瘫着的一团,没有主心骨儿,《梅花易数》中有“八卦心易体用诀”一节,其内容曰:“心易之数,得之者众.体用之决,有之者罕.余幼读《易》书,长参数学,始得心易卦数,初见起例,仅知占其吉凶.如以蠡测海,茫然无涯.后得智人见授体用心得之决,而后占事之决,疑此有定.据验则验,如

繇基射的,百发百中.其要在于分体用之卦,察其五行生克,比和之理,而明乎吉

凶悔吝之机也.于是《易》数之妙始见,而《易》道之卦义备矣,乃世有真实,人罕遇之耳. 得此者,幸甚秘之”,心易体用诀,《梅花易数》的编辑者说得很重要,但这个诀实际上是个伪诀,正是这个口诀,将《梅花易数》的占断引入到了僵化、狭窄的预测思路之上,从而从根本上将《梅花易数》引导到了错误的路径之上,其后的一系列占断,皆以此体用总诀为宗,致使《梅花易数》的预测准确率大大降低,使后期的学习者,不得不以逢占来补易象占的不足,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梅花易数》以“三要十应”为主的奇怪现象。

考察《金口透易》与《梅花易数》的不同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述:

一、起卦法不同

《梅花易数》的起卦法,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以数起卦,其起卦法包括物数占,声音占,字占,尺寸占、报数起卦等方法,

2、以年月日时起卦,其起卦法是以年月日数之和除以8,余数为上卦;以年月曰时数之和除以8,余数为下卦;以年月曰时数之和除以6,余数取动爻。其中年以当年地支数计(子1丑2……亥12)。月数直接以农历之月数计(如一月为1,三月为3),日数直接以农历日数计(如初一为1,初二为2,直到30数)。时数按时辰地支数计(子1丑2……亥12)。(年、时辰地支数按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

3、端法起卦,以物或人所取之象为上卦(八卦万物所属卦象为上卦),以其所在后天八卦方位之卦为下卦,以上、下卦数加时数除以6余数为动爻。(现在传承的术数种类,只有天心混元宗金口秘术中的“宗门八法”中,有端法一门,《梅花易数》的端法起卦,与天心混元宗金口秘术的关系,留待以后解说)以上几种起卦法,与《金口透易》相互比较,皆与《金口透易》起法不同,相较而言,《金口透易》的起卦法更多保留了汉易象学演变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而《梅花易数》的起卦法,则是在宋以后综合与变异后的结果。《金口透易》的起卦法,包括“揲筮法、积算起卦、金钱卦法、端法”等,其中,揲筮法为延承古例,积算法与金钱卦法为与《金口透易·卦气纳甲占》共用之法,端法中包含着年月日时占与数占的法门,因此,后期的《梅花易数》起卦法,很可能是由《金口透易》的端法一门蔓衍演化而成,关于《金口透易》的起卦法,留待后文详细解说。

二、确定“体用”不同

《梅花易数》中讲,占测要分清体用,“体用云者,如易卦具卜筮之道,则易卦为体,以卜筮用之,此所谓体用者,借体用二字以寓动静之卦,以分主客之兆,以为占例之准则也。”在这一段中,《梅花易数》的著者讲,以易卦为体,以卜筮为用,而分主客之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此外《梅花易数·占卜总诀》中讲到“次看卦之体用,以论五行生克,体用即动静之说。体为主,用为事。应、用生体与比和,则吉,体生用或用克体,则不吉。”其以动为用,以静为体的观点在字面上讲也是正确的(但动的定义不同),但其后《梅花易数》的著者在书中所论“以动爻静爻分体用之旨,以动为用,以静为体”的说

法,则殊失象易本旨,《梅花易数》的著者应当也知道这种分体用的方法的准确率是有问题的,因此其有《梅花易数·断卦遗论》中提到:“凡占卜决断,固以体用为主,然有不拘体用者。如起例中西林寺额得山地剥,体用互变,俱比和,则为吉,而乃不吉,何也?盖寺者,纯阳人居之地,而纯阴爻象,则群阴剥阳之义显然也。此理甚明,不必拘体用也。又若有人问:“今日动静如何?”得地风升,初爻动,用克体卦,俱无饮食矣,而亦有人相请,虽饮食不丰而终有请,何也?此人当时必有当日之应,又有“如何”二安带口,为重兑之义。又有用不生体,互变生之而吉者,若少年有喜色,占得山火贲是也。又有用不生体,互变俱克之而凶者,如牛哀鸣占得地水师是也。盖少年有喜色,占则略知其有喜,而<易辞>又有“束帛戋戋”之吉,是二者俱吉,互变俱生,愈见其吉矣。虽用不生体不吉,不为其害也。牛鸣之哀,则略知其有凶,而易爻复有“舆尸”之凶,互变俱克,愈见其凶。虽用爻不克,不能掩其凶也。盖用《易》断卦,当用理胜处验之,不可拘执于一也。”又是以“理”、“外应”掺入其中,将《梅花易数》的占断引入到了不可知的境地之中。

《金口透易》的占断体用,是以事为体,以卦体生克动变为用,此为以动为用的本义(详细解说参阅后文)

三.对外应的应用不同

现在流传的《梅花易数》中对外应的应用很多,但于中也可分辨出一些不同,《梅花易数》卷一《占卜总诀》中讲到,占测先要以卦爻辞决断吉凶,次看体用动静,其次再看克应,其中所言之:“数者既备,要尽占卜之道,必须以易卦为主,克应次之,俱吉则大吉,俱凶则大凶,有凶有吉,则详审卦辞,及克用体应之类,以断吉凶也,要在圆机,不可执也”,是以卦象体用为主,以外应占法为次,言明克应是补充之道,不可为主。但从卷二开始,以三要十应开头,通篇都是外应的占法,其卷二之《三要灵应篇序》中所言:“夫《易》者,性理之学也。性理,具于人心者也。当其方寸湛然,灵台皎洁,无一毫之干,无一尘之累,斯时也,性理具在而《易》存吾心,浑然是《易》也,其先天之《易》也。乃夫虑端一起,事根忽萌,物之着心,如云之蔽室,如尘之蒙镜,斯时也,汩没茫昧,而向之《易》存吾心者,泯焉尔。故三要之妙,在于运耳、目、心三者之虚灵,俾应于事物也,耳之聪,目之明,吾心实总乎聪明。盖事根于心,心该乎事,然事之未萌也,虽鬼神莫测其端,而吉凶祸福,无门可入。故先师曰:‘思虑未动,鬼神不知;不由乎我,更由乎谁?’故事萌于心,鬼神知之矣。吉凶悔吝有其数,然吾预知之,何道欤?必曰:‘求诸吾心易之妙而已矣。’于是寂然不动,静虑诚存,观变玩占,运乎三要,必使视之不见,吾见之;听之不闻者,吾闻之;如形之见视,如音之见告,吾之了然鉴之。则《易》之为卜筮之道,而《易》在吾心矣。三要不虚,而灵应之妙斯得也。是道也,寓至精至神之理,百姓日用而不知,安得圆通三昧者,与之论欤!”《三要灵应篇》中篇所云:“三要者,运耳、目、心三者之要也。灵应者,灵妙而应验也。夫耳之于听,目之于视,心之于思,三者为人一身之要,而万物之理不出于视听之外。占决之际,寂闻澄虑,静观万物,而听其音,知吉凶,见其形之善恶,察其理之祸福,皆可为占卜之验。如谷之应声,如影之随形,灼然可见也。”以及《体用论》中所言:“心易寓物之用,以体为主。然人如一体一用之常,不知一体百用之变。并体之变,全卦为内,卦内亦不知一用,而互变皆用也。三要十应之卦,外卦也,外亦不一,无非用也。学寓物者,得体用以为至术,十应则罕有之,后则三要以为全术。且谓体用自体用,三要自

三要,遂以体用决吉凶,以三要为吉凶之兆。孰知三要、十应、体用之致?呜乎!体用不可无三要,十应不可无体用。体用、三要、十应,理无间然也。如此者,是谓心易之全术,而可以尽占卜之道也。”已将三要十应所代表的外应占法上升到了“决策吉凶而为体用之致”的位置上,这种说法,本身就与卷一有冲突之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现在看到的《新订邵康节先生观梅拆字数全书》,实际上就是三种数术的结合,而卷二中的《三要灵应篇》体系,实际上是古代流传的逢占之术,成书于公元四二十年左右的刘昞《敦煌实录》中有一则故事:“侯瑾字子瑜,解鸟语,尝出门见白雀与众雀同行,慨然叹曰:‘今天下大乱,君子小人相与焉。’”其中侯瑾所用即为逢占之术,在这个故事中,侯瑾的预测方法是以白雀代表君子,以众雀代表小人,实与三要十应论所称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以物比类的原则等同,逢占的发展后期与诸多数术相互接轨,相互融合,宋代的数术易占风水书籍《通玄鬼灵经》,通篇即是以“逢占”外应之术观坟望宅的论断,其中:“入山观坟,忽闻松涛之音,暗藏杀伐之象,又闻猿啼虎啸之声,似有哀鸣之状,俱非吉兆,应断官灾、是非、离别、疾厄之患,当临期参断,靡不应验。……凡登山观地,见高贵珍重,文书坚固,彼喜庆之类,则以吉断。见破碎微贱之物,则以凶断。或瓦石草木,金银刀剑之类,人物鸟兽,山林花卉,纸扎竹砖之类,皆可参详,再将五行生旺,决之必准。”实际已与《三要十应论》的理论无甚分别。

《梅花易数》的作者显然是知道以《梅花易数》中的体用诀来占断误差率是很高的,因此不得不借用“逢占”的体系来自圆其说,“逢占”体系的运用,实际上是单独的法门,其自由度很高,与《梅花易数》的象占之学本身关联并不是很大,完全可以单独运用,实际上《三要灵应篇》在过去本来也是单篇并行的,我们知道,一本书的序,应当是列于篇首,但《三要灵应篇》的序是列于《梅花易数》卷二的,这与一般的著作体例不符,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三要灵应篇》本来就是单行的,明初由杨士奇编定的《文渊阁书目》中,于阴阳之属《先天观梅数》一部一册后单列《三要灵经》一部一册,此《三要灵经》应当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三要灵应篇》,《三要灵应篇》所代表的“逢占”体系,实际上将易象占引入到了一个完全无所依归的境地之中,而且并不符合占断原则,占卜的要求是占测者完全依占卜显象来决断,不能掺杂个人的好恶,因此《易经》中讲:“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宋沈括于其所著《梦溪笔谈》中所述之“今之卜筮,皆用古书,工拙系乎用之者,唯其寂然不动,乃能通天下之故!人不能至乎无心也。则凭物之无心者而言之,如灼龟甲,皆取无心,则不随理而震,此近乎无心也!”也是申明预测的实施者要“无思无为“的道理,然《三要灵应篇》所标榜的“外应占”法,则是纯粹以占筮者个人的所见所闻来比附占测,发展的结果,必然是陷入到文化的虚无主义之中,将预测演变成预测者的察言观色,从而演化为江湖中不学无术者的谋食之具,在《梅花易数》中,实际上这一趋势已非常明显,在其卷中所附的《观物动玄歌》中“入门茶果应声来,中馈主家财。三餐时候炊烟早,勤俭渐基好。”已是典型的江湖术士的察言观色了。

《金口透易》的占法,纯以易象入占,不重外应(详情参看后文),卦象一出,事情自然清楚,再运用变占之法,预测的整体情况便了然于心了。

综上所述,《金口透易·易象占》作为天心混元宗金口秘术中的一小部分,虽然在秘术的传承中位置并不突出,但其体例完整、清楚,其中隐藏着很多现代易学占卜方法中的钥匙口诀,将《金口透易·易象占》作为一个单独的门类,

进行整理与公开,对于易学的学习者来讲,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龙隐金口透易开版

我曾经在龙隐和我的博客介绍过有关金口透易的内容,作为宗门金口诀的杂法,金口透易上承古法,是揭开汉易和梅花易数的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现在欣逢盛世,也是师傅慈悲,我等后学有缘,璞玄师傅打算向社会逐步宏传金口透易之法,并以此接引后学,挑选弟子。所以师傅在著名的术数网站龙隐网上新开了金口透易版块,蒙师傅错爱,我也和师傅一起负责这个新的版块的工作。欢迎爱好易学的朋友可以到这个论坛版块去讨论,研究或者贴出你的问题。我会努力为大家服务。这就是版块的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5a5601097.html,/forum-257-1.html。

下面是师傅关于金口透易独特起卦法的介绍:引自龙隐金口透易版块:

一、金口透易起卦法

《金口透易?易象占》的起卦方法,共分为四种,即:“揲筮法起卦、积算起卦、金钱卦、端法起卦”在这四种起卦法门之中,前两种起卦法是“在时”的,后两种起卦法是“在方”的,“在时”的方术“重数重理”,“在方”的方术“重象重兆”,《金口透易?易象占》涵盖了“在时”与“在方”的两种起卦法门,实际上显示出的是这两种法门相互融合的趋势,《周易?系辞传》中所述的“大衍筮法”是典型的以数起卦的法则,其中实包含着天文与历算的诸多知识,而汉代传承的积算法起卦,则是这一系统的完善与发展。

金钱卦与端法起卦,是以方、兆为原则的起卦方法,其实际已经脱离开了“大衍筮法”与“积算法”以数起卦的原则,是属于“在方”的法门,在“端法”与“金钱卦卜”这两种方式中,“端法”起卦还保留着一部分占数的原

则,而“金钱卦”则完全用兆,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衡量这四种方式,按其起源与时间的先后,可以排列为“大衍筮法——积算法——端法——金钱卦”

《金口透易》的四种起卦法中,“大衍筮法”与“积算法”要用到很多历法与天文的知识,而且日常的运用并不多,鉴于篇幅,此部分内容,留待今后进阶阶段,再行讲述。金钱卦法是日常六爻纳甲法的常用起卦法,其传承可上溯到隋唐,唐代贾公彦在《周礼疏》中说:“但古用木画地,今则用钱。以三少(背面)为重钱,重钱则九也;三多(正面)为交钱,交钱则六也,两多一少为单钱,单钱则七也;两少一多为折钱,折钱则八也”。如此自下而上,用双手摇动后掷开铜钱,看其正、反面排列情况,而定六爻之阴阳动变,摇六次而成一卦。此种占法,已与今天所用方法无异,“端法”是《金口透易》独特的起卦法,外界未有使用者,下面,重点介绍一下《金口透易》的“端法”起卦

一、基础知识

1、卦引太玄本数

甲己子午九,

乙庚丑未八,

丙辛寅申七,

丁壬卯酉六,

戊癸辰戌五,

巳亥无干四。

2、先天八卦序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3、后天八卦序数: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

中五、

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占则

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无人问不占,其法或闻人言,或见于异,则以年月日时,合太玄之数,数以八除,取先天卦数以为上卦,复以占者所居之方,取后天卦位,以为下卦,复以后天卦位返先天之数,与策数相合,除六取余数而为变爻

例一:

2010年2月16日午时正北方有人卜问

四柱:庚寅戊寅丁酉丙午

8 75 7 6 67 9

上卦配数55,数以八除,余七,配先天卦数,为艮

其人在正北方求问,正北后天卦位为坎,为下卦

先天配后天合卦为山水蒙

以下卦后天卦返先天数为坤数八

8+55=63/6=10……3为三爻动,为山水蒙变山风蛊

列卦如下

【本卦】【变卦】

山水蒙山风蛊

▅▅▅▅▅▅▅▅▅▅

▅▅▅▅▅▅▅▅

▅▅▅▅▅▅▅▅

▅▅▅▅▅▅▅▅▅

▅▅▅▅▅▅▅▅▅▅

▅▅▅▅▅▅▅▅

例二:

2010年2月19日午时有人立于西北方卜问

四柱:庚寅戊寅庚子壬午

8 75 78 96 9

上卦配数59,数以八除,余3,配先天卦数,为离

其人在西北方求问,西北后天卦位为乾,为下卦

先天配后天,合卦为火天大有

以下卦后天卦返先天数为艮数七

59+7=66/6=11,无余数为六爻动,为火天大有变雷天大壮

列卦如下

【本卦】【变卦】

火天大有雷天大壮

▅▅▅▅▅▅▅▅▅

▅▅▅▅▅▅▅▅

▅▅▅▅▅▅▅▅▅▅

▅▅▅▅▅▅▅▅▅▅

▅▅▅▅▅▅▅▅▅▅

《金口透易〃梅花占》

正式出版发行

天心混元宗数术系列之《金口透易〃梅花占》由“钟书国际出版社”正式出版,现面向全国发行,本书首次将《梅花易数》的钥匙口诀,及秘传数千年的“通象占”“寄宫占”“变占”等内容公诸于众。

封面

版权页

本书现对易学爱好者公开发行

有意购买,可联系北京晟龙吉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10-******** 400-6615-685

手机:158********

联系人:王义

购书金额:68元(含快递费10元)

购书汇款账号: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丰台支行丽泽分理处):

6228-4800-1046-1861-816(户名:王义)

建设银行:6227-0000-1344-0210-793(户名:王义)《金口透易〃梅花占》部分基础内容已在部分论坛及网站公开发表,广大易学爱好者可到:

龙隐论坛〃《金口透易〃梅花占》专版

晟龙网《金口透易〃梅花占》专版

下载阅读

金口透易起卦法

《金口透易?易象占》的起卦方法,共分为四种,即:“揲筮法起卦、积算起卦、金钱卦、端法起卦”在这四种起卦法门之中,前两种起卦法是“在时”的,后两种起卦法是“在方”的,“在时”的方术“重数重理”,“在方”的方术“重象重兆”,《金口透易?易象占》涵盖了“在时”与“在方”的两种起卦法门,实际上显示出的是这两种法门相互融合的趋势,《周易?系辞传》中所述的“大衍筮法”是典型的以数起卦

的法则,其中实包含着天文与历算的诸多知识,而汉代传承的积算法起卦,则是这一系统的完善与发展。

金钱卦与端法起卦,是以方、兆为原则的起卦方法,其实际已经脱离开了“大衍筮法”与“积算法”以数起卦的原则,是属于“在方”的法门,在“端法”与“金钱卦卜”这两种方式中,“端法”起卦还保留着一部分占数的原则,而“金钱卦”则完全用兆,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衡量这四种方式,按其起源与时间的先后,可以排列为“大衍筮法——积算法——端法——金钱卦”

《金口透易》的四种起卦法中,“大衍筮法”与“积算法”要用到很多历法与天文的知识,而且日常的运用并不多,鉴于篇幅,此部分内容,留待今后进阶阶段,再行讲述。金钱卦法是日常六爻纳甲法的常用起卦法,其传承可上溯到隋唐,唐代贾公彦在《周礼疏》中说:“但古用木画地,今则用钱。以三少(背面)为重钱,重钱则九也;三多(正面)为交钱,交钱则六也,两多一少为单钱,单钱则七也;两少一多为折钱,折钱则八也”。如此自下而上,用双手摇动后掷开铜钱,看其正、反面排列情况,而定六爻之阴阳动变,摇六次而成一卦。此种占法,已与今天所用方法无异,“端法”是《金口透易》独特的起卦法,外界未有使用者,下面,重点介绍一下《金口透易》的“端法”起卦

一、基础知识

1、卦引太玄本数

甲己子午九,

乙庚丑未八,

丙辛寅申七,

丁壬卯酉六,

戊癸辰戌五,

巳亥无干四。

2、先天八卦序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3、后天八卦序数: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

中五、

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占则

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无人问不占,其法或闻人言,或见于异,则以年月日时,合太玄之数,数以八除,取先天卦数以为上卦,复以占者所居之方,取后天卦位,以为下卦,复以后天卦位返先天之数,与策数相合,除六取余数而为变爻

例一:

2010年2月16日午时正北方有人卜问

四柱:庚寅戊寅丁酉丙午

8 7 5 7 6 67 9

上卦配数55,数以八除,余七,配先天卦数,为艮

其人在正北方求问,正北后天卦位为坎,为下卦

先天配后天合卦为山水蒙

以下卦后天卦返先天数为坤数八

8+55=63/6=10……3为三爻动,为山水蒙变山风蛊

列卦如下

【本卦】【变卦】

山水蒙山风蛊

▅▅▅▅▅▅▅▅▅▅

▅▅▅▅▅▅▅▅

▅▅▅▅▅▅▅▅

▅▅▅▅▅▅▅▅▅

▅▅▅▅▅▅▅▅▅▅

▅▅▅▅▅▅▅▅

例二:

2010年2月19日午时有人立于西北方卜问

四柱:庚寅戊寅庚子壬午

8 7 5 78 9 6 9

上卦配数59,数以八除,余3,配先天卦数,为离

其人在西北方求问,西北后天卦位为乾,为下卦

先天配后天,合卦为火天大有

以下卦后天卦返先天数为艮数七

59+7=66/6=11,无余数为六爻动,为火天大有变雷天大壮

列卦如下

【本卦】【变卦】

火天大有雷天大壮

▅▅▅▅▅▅▅▅▅

▅▅▅▅▅▅▅▅

▅▅▅▅▅▅▅▅▅▅

▅▅▅▅▅▅▅▅▅▅

▅▅▅▅▅▅▅▅▅▅

▅▅▅▅▅▅▅▅▅▅

对于中国古代数术的传承与递演,确实有其不同于其它学术的特点,综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真诀的隐传与伪术的流行

数术之学的传承,在古代是高端的学问,研究数术之学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学习者知识的深度与宽度要求很高,而且历代数术高师,皆于择人授受持之甚严,所谓“道不虚传只在人”、“非是真人莫传与”,一般的学习者,于数术之学的深层体系未必深入,对于真诀也未必得闻,而部分秘密传承,则一直在数术传承的深层绵延不绝,真口诀不能外传的结果,就是伪术的流行,人类的探索精神了无止境,但一旦在起始的位置上发生的错误,其结果就是探索越深入,离其本质就会越远,由“自相似原则”和“迭代生成原则”推导

可知,体系内的每一分枝可以看成为其在一定范围内对原始体系的复制,这种复制的结果是使数术中的体系趋向于更精更细,而体系系统中的分形交错,又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变异,这种变异显示的则是在数术种类上的增多,但无论其精细与种类的变化如何,如果其学术体系在原始基础上是错误的,则其分形结构只是在错误的结论上增加新的错误结论,从而造成体系的整体错误.“在一个错误的根上,肯定结不出正确的果子来”

二、数术方法的演变与增删、汇集,造成数术的预测体系变化

前文我们讲到,在一个体系系统中的分形交错,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系统的问题,如果一个体系中,原有的判断思路被人为隐藏,则造成这一方法的不可操作,或操作准确率不足,而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解决问题的办法会有两种,一种是求内援,一种是找外援,内援不好找,外援就容易掺和进来,过去的数术学的书籍,大部分是实用型的手册,类似于今天授课的课本,这种材料是实用性强,但不易保存,这就是现在我们很少能看到汉代以前数术传承的原因,书籍没有传下来,并不代表方法没有传下来,但其方法在演变的过程中产生不断的变异,变异的结果是其原意尽失,我们现在看唐宋以前的数术资料与看唐宋以后的数术资料,感觉其中差异很大,体系的变化也很大,原因就是这种交错与变异造成的体系差异。这种变异的结果,就是最终形成新的方法与派系。而不同派系的相互借鉴与资料的汇集,则将这种变异趋向于新的融合,从而使其深层的基础更趋于隐秘,非得真传授者更难窥其门径。

三、单篇并行与汇聚成篇的问题

过去的古书,汉代以前的,重家法不重撰人,凡著书未自立门户,卓然成一家之言的,则言必称师,书籍的传承也是以宗门为依归,只言家法,不著作者,其传抄常以单篇为主,后期整理,将一个宗门的著作汇集在一起,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头图书,现在流传下来的诸子之书,大部分是这种情况下汇集在一起的著作,其写作年代与作者都可能不是一个人,因此,其反映的思想与时代特征都可能有差异,这种情况,在后期数术学术的传承中,仍然存在,而且后期数术之学的汇集,常常将一些不是一类的数术放在一起,这样作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放在一起的数术种类有互补性,可以参照应用。还有一种是资料汇集的过程中,几种数术在变异中产生联系,从而在某一方面可以联合运用。这两种情况,在现今流传的数术传本中皆可见到,比如现今流传的梅花易数,其最普遍的传本全名为《新订邵康节先生观梅拆字数全书》,这本书,实际上是由历史上流传的三种单独并行的数术组合而成的,其一是以汉易象学为基础的“观梅占”,其二是数术传承中的“逢占”,即《三要灵应篇》等所代表的外应占法,其三是数术门类中的“测字术”。这三种数术的组合中,观梅占与逢占的组合是前论情况的第一种,即“梅花占”因缺少关键的钥匙口诀而致使准确率不足,从而以逢占补梅花之不足,从而形成了梅花易数中的三要灵应体系,而观梅占与测字术的组合则属于前论情况的第二种,即两种数术在变异过程中产生的共同之处可以使两种方法联合运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