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劳动经济学(第四版) 胡学勤 劳动经济学B1

劳动经济学(第四版) 胡学勤 劳动经济学B1

劳动经济学(第四版) 胡学勤 劳动经济学B1
劳动经济学(第四版) 胡学勤 劳动经济学B1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能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一些社会热点劳动经济问题;(3)能运用规范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机理、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分配、就业与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主要内容有:劳动和劳动生产率理论;劳动力管理理论;劳动组织理论;劳动报酬和劳保福利理论;劳动计划理论及劳动经济史等。 三、知识点 (一)基本知识点 1.基本概念:无差异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劳动力供给(需求)弹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投资、非自愿失业; 2.工资原则和影响宏观工资水平的的主要因素; 3.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4.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及歧视的类型分析; 5.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 6.掌握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类型。 (二)重要知识点 1.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在个人劳动力供给、家庭劳动力供给、市场劳动力供给决策中的影响程度; 2.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及主要形式; 3.劳动力需求变动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区别、最佳劳动力选择的条件、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4.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的形成过程、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现象; 5.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和必要条件、劳动力流动机制和规律; 6.区别就业、自然失业、充分就业、隐性失业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基本要求 (一)知识要求 1.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能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一些社会热点劳动经济问题。 3能运用规范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机理、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分配、就业与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能力要求 要求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分析能力、逻辑计算能力;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三)素质要求

本科劳动经济学课程试卷十及参考答案

本科劳动经济学课程试卷库及参考答案 试卷十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较大时,工资率变化对该类劳动力就业量的影响() A、大 B、小 C、没有 D、不确定 2、当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劳动力供给弹性被称为() A、蛛网收敛条件 B、蛛网稳定条件 C、蛛网发散条件 D、蛛网中立条件 3、实际工资率越低,预算约束线() A、越陡直 B、越弯曲 C、越平缓 D、不变 4、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的是() A、新古典综合学派 B、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C、凯恩斯主义学派 D、货币主义学派 5、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其劳动力需求弹性() A、为零 B、大 C、小 D、为单位弹性 6、甲的闲暇偏好大于乙的闲暇偏好,则两者的等效用曲线的斜率关系为()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两者相等 D、无法判定 7、下列关于瓦尔拉需求和有效需求说法错误的是() A、二者都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B、二者都受市场价格的限制 C、二者都受市场数量的制约 D、二者希望实现的数量与实际购买的数量不一定相同 8、通过教育形成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等能力不会老化、失效。这体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 A、间接性 B、长期性 C、迟效性 D、投资收益的广泛性 9、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A、提高税率 B、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C、扩大政府购买 D、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10、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11、由于耕地不能完全容纳的劳动力所形成的是() A、广义农业剩余劳动力 B、狭义农业剩余劳动力 C、农村剩余劳动力 D、农民劳动力 12、我国男子的法定劳动年龄的上限是() A、60 B、58 C、55 D、57 13、根据奥肯法则,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降低6%,失业率上升() A、1% B、2% C、3% D、4% 14、很多单位招聘部门经理时,都要求在30——40岁。这是() A、合理要求 B、性别岐视 C、经验歧视 D、年龄歧视

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言 劳动的定义 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或相对资本等要素而言的“劳动力要素”。 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学科。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劳动市场及其影响因素) 劳动力的定义 ?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定义: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 研究方法 (一)实证方法: 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极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方法即解决“是什么”的方法,描述事物本来的面貌。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与解释。 劳动经济学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分析主要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其次,需要设定假设条件;再次,通过构造理论模型或提出理论假说来解释劳动力市场中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和结果,试图找出影响行为和结果的主要因素。最后,在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理论模型或理论假说进行检验,得到证实或证伪的结论。 (二)规范方法 … 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方法,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也是劳动经济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规范经济学致力于对实证经济学的应用,其目的往往是就实际问题,包括公共政策问题提出建议。 它的哲学基础是规范主义,认为关于条件、状况、事物和行为的好与坏的知识对于产生规则性知识是有效的,甚至是必要的;条件和状况可以有好坏之分,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行为即可有好坏之分,也可以有正确或错误之分。 经济学中的规范分析,往往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重视研究事物的好坏,说明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或规范经济学,需要对什么是理想的经济状态这个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在经济学的规范分析中,“互惠原则”、帕累托改进等都是重要的标准。 规范分析方法往往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服务。 在经济学研究中,往往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互结合,两者互相补充。纯粹的实证分析和纯粹的规范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都是难以做到的,实证分析或多或少都带有效率、公平等价值判断,规范分析往往也需要借助实证分析的工具。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学派

劳动经济学

一、单选题 1.“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这句名言的提出者(A ) A.威廉·配第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D.托马斯·康帕内拉 2.劳动的多样性源于人的需要的(B ) A.社会性B.多层次性C.目的性D.差异性 3.把劳动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依据是(C ) A.劳动的复杂程度B.劳动力支出的特性 C.劳动为社会服务的方式D.劳动成果与劳动者的关系 4.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标准是(D ) A.市场的竞争自由度B.劳动力市场的条件 C.交易方式和途径D.劳动力交易的社会条件 5.我国劳动力市场局部建立和发展的阶段是(C ) A.1978~1983年B.1984~1994年C.1995~2007年D.2008年至今 6.当E S=0时,说明(A ) A.供给无弹性B.供给缺乏弹性C.单位供给弹性D.供给有无限弹性 7.决定劳动力需求的根本因素是(B ) A.产业结构B.经济发展C.科技水平D.经济发展方式 8.人力资本理论体系的提出者是( D ) A.马歇尔B.明塞尔C.贝克尔D.舒尔茨 9.最早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的方法研究收入分配的学者是(D ) A.西奥多·W·舒尔茨B.加里·贝克尔 C.阿尔弗雷德·马歇尔D.雅各布·明塞尔 10.因劳动力市场运转存在摩擦或不完善而造成的失业称为(A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 11.从劳动力供给运行的角度看,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最主要因素是(A ) A.社会保障制度B.宏观经济状况C.个人非劳动收入D.工资率 12.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C ) A.威廉·配第B.加里·贝克尔C.亚当·斯密D.雅各布·明塞尔 13.用于生产同一产出数量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所有组合点的连线被称为( A ) A.等产量线B.等成本线C.需求曲线D.供给曲线

劳动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试题集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 1、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 A、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 B、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在远古时期,在()著作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 A、赫西奥德的《劳动与时日》 B、色诺芬的《经济论》 C、色诺芬的《雅典的收入》 D、柏拉图的《理想国》 3、产业革命后,提出“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A、配第 B、斯密 C、李嘉图 D、萨伊 4、()标志着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独立发展阶段。 A、索罗门·布拉姆的《劳动经济学》著作出版 B、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 C、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进行的“劳动经济学革命” D、我国朱九通教授所著的《劳动经济学概论》出版 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 A、劳动力市场理论 B、工资理论 C、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 D、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 6、在知识经济时代,就业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 A、健康的身体 B、忠实于雇主 C、身怀一技之长 D、具有知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7、按照行为科学家的研究,人的行为链条为()。 A、动机→需要→行为→目标 B、需要→行为→动机→目标

C、目标→需要→动机→行为 D、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8、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 A、安全、生理、尊重、社交、自我实现 B、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社交 C、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D、生理、尊重、安全、社交、自我实现 9、在人力资源所包括的几个素质中,()是基础。 A、科学文化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身体素质 D、技能能力素质 10、狭义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指()。 A、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 B、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 C、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 D、人力资源的智力和技能开发 11、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 A、市场工资率 B、非劳动收入 C、家庭性因素 D、个人偏好 12、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在工时固定的情况下,要实现最大的劳动供给量,最好的办法是()。 A、实行奖励工资 B、实行计时工资 C、实行固定工资 D、进行道德刺激 13、劳动力供给等于()。 A、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 B、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效率 C、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D、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14、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非经济因素有()。 A、市场工资率的高低 B、非劳动收入的多少 C、家庭因素的强弱 D、个人偏好 15、影响劳动力市场最根本、最主要的要素是()。 A、市场性要素 B、组织性要素 C、社会性要素 D、工会、政府 16、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主要可分为()两类。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word精品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单选题 1.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 ) A. 稀缺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 B. 稀缺的技术资源配置问题 C. 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 D.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问题 2. 用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B ) A. 客观事实 B. 价值判断 C. 经济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 D. 经济现象运动的内在逻辑 3. 规范研究方法要说明的是( C ) A. 研究对象或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B. 如何认识研究对象或现象的客观事实 C .研究对象或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D. 研究如何规范的问题 4. 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 D) A. 相对稀缺性 B. 绝对稀缺性 C. 普遍稀缺性 D.支付能力与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5.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经济学将此种力量定义为( B ) A. 需求弹性 B. 资源的稀缺性 C. 机会成本 D. 边际生产力 6.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中的一种功能,体现为( B ) A. 每当人生产某种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B.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C. 每当人生产某种价值时就运用的情绪和思维的总和 D.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情绪和思维的总和 7. 根据主体均衡的条件,主体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C ) A. 工资率大于边际替代率 B. 工资率小于边际替代率 C. 工资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D. 工资率等于边际技术替代率

8. 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 D) A. 就业率 B.失业率 C. 劳动力供给弹性 D.劳动力参与率 9. 一般来说,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 D) A. 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B. 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折线 C. 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折线 D. 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10.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是(A ) A. 劳动者家庭或个人 B. 政府或公共部门 C. 行业工会 D. 企业或雇主 11. 下列对无差异曲线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B ) A.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越低 B. 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C .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值、凸向原点 D .即使主体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也不会有区别 12. 有关最低劳动供给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 B ) A. 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即为市场最低工资标准 B. 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因家庭而异 C. 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实质上是闲暇的效用与劳动收入的效用的互补关系 D. 不同家庭的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呈斜线分布 13. 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并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供给会减少,原因是( A ) A.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B. 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C. 收入效应大于规模效应 D. 替代效应小于规模效应 14. 下列最能准确体现“劳动力供给”含义的是( D ) A. 中国具有13 亿以上人口 B. 张三家里18岁以上成员有3 人 C. 李四今年大学毕业,正在寻找工作 D. 王五来到人才市场应聘,要求最低工资不低于1万元/年

人民大学版 劳动经济学教案

人民大学版劳动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劳动经济学产生的时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研究对象和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劳动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1925年,布卢姆的《劳动经济学》的出版,标志着劳动经济学的问世。 劳动经济学是伴随着劳动市场出现、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从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来看,工业革命后,产生了雇佣劳动,以及在雇佣劳动条件下的劳动力供给、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等劳动经济的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劳资雇佣关系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雇佣劳动所产生的诸如工资、失业、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妇女与童工劳动、劳资谈判、罢工等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市场上的各类问题不断涌现,促使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经济学家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埃利·理查德1886年出版了《美国劳工运动》一书,他分析了工会在劳动市场、

劳动条件的决定方面的作用,开创了对劳动市场现象进行制度与组织分析的先河。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劳动市场日趋成熟。1925年出版了布卢姆的《劳动经济学》,这是历史上第一本正式以劳动经济学命名的教科书。该书开始系统涉及劳动市场上的就业、工资、劳资关系、劳工运动、劳动立法等主要内容的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失业形势,引发了经济学家对宏观劳动问题的深入思考。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开创了宏观经济学、也是宏观劳动经济学理论的先河。历史表明,市场经济国家社会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产生了对劳动市场分析和研究的需求,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应运而生,并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劳动经济学家对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表述。 一种定义是强调劳动经济学涉及人的行为的特征。如1931年,朱通九在所著的《劳动经济》一书中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伊兰伯格和史密斯教授在2000年最新版的《现代劳动经济学》中指出:“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确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雇主和雇员对工资、价格、利润以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条件)的行为反应。” 还有一种定义则强调,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实现这些作用的条件。劳动经济学分析和设法探讨个人作

劳动经济学_杨河清_课后答案

劳动经济学(本科) 第一章至第七章课后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答: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需求和三个问题密切相关:第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第二,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第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2、何为劳动力需求弹性? 答: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及供给量)的变化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劳动力供给量大的时候,如工资下降幅度大,说明供给弹性大,如果工资不怎么变化,则说明供给弹性需求小。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共有5种状态。 3、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答: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有两种,一个是替代效应,一个是规模效应。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使销售额下降,产出量减少,因而企业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 4、在考察劳动力需求时通常有哪些假设条件? 答:生产技术的假设、组织目标的假设、市场环境的假设、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5、试分析安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短期劳动需求。

答: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与产品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产品和要素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等等。 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成本”即工资相等。公式:MPL〃P =W 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斜。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可以看成是所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简单水平加总。该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6、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 答: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平缓,这也意味着长期劳动力需求比短期劳动需求弹性大。 7、非盈利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 答:一在市场工资率相同的情况下,非营利性企业比利润最大化企业使用更多的劳动力;二非营利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比利润最大化企业的更平坦。 8、影响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包括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两方面。其中微观因素包括:(1)企业生产规模、(2)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3)企业利润量、(4)工资变化、(5)其他要素价格、(6)预期等。宏观因素包括:(1)社会生产规模大小、(2)国家经济体制、(3)产业结构状况、(4)科学技术进步、(6)对外开放程度、(7)相应的市场环境、(8)政府政策等。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4秋初级劳动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4秋《初级劳动经济学》作业 1.就业弹性指的是() A.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B.就业弹性=经济增长率(%)/就业增长率(%) C.就业弹性=就业总数/人口总数 D.就业弹性=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 答案:A 2.菲利浦斯曲线表明() A.失业减少,工资增长快 B.失业减少,工资增长慢 C.失业增加,工资增长快 D.失业与工资增长无关 答案:A 3.衡量一个国家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 A.就业人口总数 B.失业率 C.在职总人口 D.隐性失业率答案:B 4.技术进步对( ) A.熟练工 B. 非熟练工 C.技工 D.女工 答案:B 5.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A.决定就业量 B.决定物价 C.决定就业量和工资 D.决定工资和物价水平 答案:C 6.下列劳动类型中,属于就业范畴的是() A.家务劳动 B.救济性的劳动 C.雇佣劳动 D.劳改人员劳动 答案:C 7.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是属于( )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福利 C.政府购买 D.政府补贴 答案:C

8.下列关于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变动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B.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上升 C.若商品价格不变,当货币工资上升,则实际工资不变 D.若商品价格不变,当货币工资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答案:A 9.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根本原因是() A.工作地点 B.工资率 C.企业性质 D.政府政策 答案:B 10.劳动时间与余暇时两者之间是_______关系。 A.此消彼涨 B.同时消长 C.无关 D.正相关 答案:A 11.进行在职培训的成本,在形式上通常采用( ) A.企业负担原则 B.员工个人负担原则 C.社会负担原则 D.企业和员工双方负担原则 答案:D 12.在我国,下列( )不属于在业人口。 A.在校中小学生 B.休假人员 C.农民和工人 D.退休人员 答案:A 13.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 A.相对的 B.绝对的 C.无法计量的 D.不存在的 答案:A 1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工资总额不变而劳动时间缩短,则劳动供给()。 A.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 不确定 答案:A 15.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承担。

劳动经济学复习重点资料整理

劳动经济学复习整理 1劳动力市场:这种市场上买方是雇主,卖方则是劳动者,劳动力交易并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场所。 2劳动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力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是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即经济活动人口】 公式:劳动力年龄人口参与率:劳动力÷劳动力年龄人口 x 100%[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要求参加或参加工作的人] 作用意义: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了解不同类别群体行为,可以制定就业政策,制定社会保障制度和财务计划也有意义。 3 就业率:就业者人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口数×100% 4经济活动人口:

指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者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也就是说是劳动力。 5工资率与工资性报酬关系,总报酬与收入关系: 工资率【单位时间工资】×工作时间【数量】=工资性报酬 +员工福利【实物和延期福利】=总薪酬+非劳动收入【利息红利政府转移支付】=收入 6为什么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第一,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具有不同的性质,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是直接需求,即满足效用。 第二,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于生产者,满足利润需求,所以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即劳动力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 需求中派生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7企业在对劳动力需求做决策时的原则: 实现利润最大化:短期内,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企业是产品和要素市场上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者,所以使用劳动力要素的原则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个单位劳动的使用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为:VMP=MP.P VMP=W 又MP.P=W

劳动经济学试卷和答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A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6级(普本)《劳动经济学》 期末考试试题(A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D ) A 工资与社会保障 B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 C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D 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 2、工资水平上升了30%,企业的雇工数量下降了10%,证明该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状况(A ) A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B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C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D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3、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不移动,高等教育供给规模变大,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则劳动力供给曲线向移动,均衡工资率。( A ) A 左,上升 B 右,上升 C 左,下降 D 右,下降

4、假设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5、假设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在居民家庭生产率下降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6、按照劳动经济学的观点,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个人非劳动收入增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是( A ) A 使劳动力参与率降低 B使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C 劳动力参与率不变 D 与工资水平上升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方向相同 7、下列关于劳动负效用补偿性工资差别的描述正确的是(A ) A 为补偿由于某些职位劳动环境恶劣而给劳动者带来的精神损失、健康损失 B 为补偿人力资本投资产生的负效用

人大版杨河清劳动经济学复试题型及答案汇总

人大杨河清版劳动经济学题型及答案汇总 1.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的,但(B)是相对过剩的。 A.土地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矿产资源。 2?“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润,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是描述(B )。 A.供给创造需求理论; B.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C.利润最大化理论。 3.劳动经济学是(A )现象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 A.劳动力市场; B.劳动力供求; C.劳动力交换。 4.比较明确的劳动力生产部门是(C )。 A.工业部门; B.农业部门; C.家庭。 5.收入指某个时间内个人和家庭的劳动所得和(B )O A.工资所得;

B.非劳动所得; C.劳动报酬。 6.劳动是人类使用生产资料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C ) 活动。 A. 有价值的; B. 有希望的; C. 有目的的。 7.雇佣调整函数是指企业( C ) 与最佳目标雇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A.最大雇佣量; B.最小雇佣量; C.现有雇佣量。 8.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在( A ) 下雇主愿意并且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数量。 A. 某种工资率下; B.某种劳动生产率下; C.某种价格比率下。 9.企业在雇用劳动力时,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率定义为( B ) 。 A.劳动力供给价格; B.劳动力需求价格; C.劳动力均衡价格。 10.长期成本曲线是资本和劳动投入都可变动时,若干短期平均

成本的( A ) 的连辍轨迹。 A. 最低点;

B. 最高点; C.相切点。 11.等成本线是在总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以购买到的劳动和( A ) 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A. 资本; B. 土地; C.技术。 13. 政府补贴政策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可以从( B ) 两方面来分析。 A.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B.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 C.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 14.非营利企业潜在利润为正值的含义是( C ) 。 A.要求企业不营利; B.要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C.要求企业利润低水平。 15.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主要划分为( A ) 三大方面。 A.自然,经济,社会; B.微观,中观,宏观; C.家庭,企业,国家。 16.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 B ) 关系。 A. 反向;

劳动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长期劳动力需求与短期劳动力需求中的长期,意指() A.三年以后的时期 B.五年以后的时期 C.与时间长短无关,是根据资本要素可否调整为依据的 D.十年以后的时期 2、若劳动力需求弹性为E D=1,则表示工资率上升1%,劳动力需求量将() A.增加1单位 B.减少1单位 C.增加1% D.减少1% 3、资本供给弹性越小,其价格的上升速率越快,则() A.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B.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C.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D.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4、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有() A.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B.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C.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D.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5、在劳动者的效用曲线中,通常得到满足时可有如下结论成立() A.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减 B.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停止变动 C.最大总效用出现在边际效用为0时 D.边际效用始终是递减的,从没有任何递增的阶段 6、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经济含义是保持主体效用不变的情况下() A.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B.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C.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D.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7、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是() A.局部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 C.静态分析 D.动态分析 8、某一时点受雇劳动者的人数和一定时间段内的总劳动时间分别是() A.存量和流量 B.流量和存量 C.都是流量 D.都是存量 9、费尔德斯坦和弗莱明把劳动者人数和劳动时间当作不同的要素代入生产函数中,得到结论认为劳动时间对生产的影响比劳动者人数对生产的影响() A.要大 B.要小 C.一样 D.不能确定谁大谁小 10、若劳动者根据期望总工资收入来决定是否流动,可以预期一般情况下() A.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B.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C.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D.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11、在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的理论中,他们将子女看做是父母的() A.耐用消费品 B.投资品

劳动经济学杨河清课后答案

劳动经济学杨河清课后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劳动经济学(本科) 第一章至第七章课后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答: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需求和三个问题密切相关:第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第二,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第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2、何为劳动力需求弹性 答: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及供给量)的变化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劳动力供给量大的时候,如工资下降幅度大,说明供给弹性大,如果工资不怎么变化,则说明供给弹性需求小。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共有5种状态。 3、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答: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有两种,一个是替代效应,一个是规模效应。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使销售额下降,产出量减少,因而企业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 4、在考察劳动力需求时通常有哪些假设条件 答:生产技术的假设、组织目标的假设、市场环境的假设、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5、试分析安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短期劳动需求。

答: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与产品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产品和要素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等等。 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成本”即工资相等。公式:MPL·P =W 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斜。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可以看成是所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简单水平加总。该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 6、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 答: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平缓,这也意味着长期劳动力需求比短期劳动需求弹性大。 7、非盈利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 答:一在市场工资率相同的情况下,非营利性企业比利润最大化企业使用更多的劳动力;二非营利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比利润最大化企业的更平坦。 8、影响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包括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两方面。其中微观因素包括:(1)企业生产规模、(2)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3)企业利润量、(4)工资变化、(5)其他要素价格、(6)预期等。宏观因素包括:(1)社会生产规模大小、(2)国家经济体制、(3)产业结构状况、(4)科学技术进步、(6)对外开放程度、(7)相应的市场环境、(8)政府政策等。

本科劳动经济学课程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本科劳动经济学课程试卷库及参考答案 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根本原因是() A.工资率 B.生产技术 C.货币资本规模 D.企业的性质 2.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大于1,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A.无限弹性B.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D.富有弹性 3.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是() A.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 B.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易准确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C.产品数量和质量能准确计算检验的行业和企业 D.产品、经营项目较多和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和企业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表述错误的是() A. MR L=MC L B. MRP=MC L C. MP L =W /P D. MRP= W /P 5.下列关于由劳动要素增加所引起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及其相互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 TP.AP.MP三条曲线都是先增后减 B.当AP与MP相交时,TP达到最大值 C.当 MP达到最大值时,TP曲线出现拐点 D. AP与MP相交后,AP大于MP 6.造成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上升的因素有( ) A.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需求曲线不动 B.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供给曲线不 C.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D.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也增加 7.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 A.摩擦性失业周期长,结构性失业周期短 B.摩擦性失业周期长,结构性失业周期长 C.摩擦性失业周期短,结构性失业周期长 D.摩擦性失业周期短,结构性失业周期短 8.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工资率与边际产品价值相比,() 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等于后者 C.前者远大于后者D.前者小于后者 9.凯恩斯认为,失业的原因在于() A.在效需求不足B.有效需求过程 C.有效供给不足D.有效供给过度

自考--劳动经济学--串讲笔记--复习资料

自考劳动经济学串讲笔记 第一章导论 生产与消费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力的含义: 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需求:(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有三个问题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密切相关。(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 (二)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 (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曲线: 是用几何图形的形式表述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它充分说明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之间的反向联系。 短期劳动力需求: 所谓短期劳动力需求是指在资本存量不变,惟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

入量时,即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长期劳动力需求: 长期劳动力需求则是指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论是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即任何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需求弹性:(何谓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 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可以呈现五种状态: (1)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 (2)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 (3)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 (4)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 (5)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 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个影响效应。一个是与资本的相对价格比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另一个是因工资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规模效应。 关于劳动力需求的假设? 1、生产技术的假设。

劳动经济学教学案例

劳动经济学教学案例 劳动力供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2月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称,2006年我国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预计全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约2500万人(新生劳动力约900万人,失业人员就业约840万人,下岗人员再就业460万人,其他就业人员约300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2006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这样,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劳动力供大于求将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达到1400万人。资料来源:《新京报》 2006年2月14日。 点评:当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这一状态将延续到2015年左右,在今后一个内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罗寅以50万元的代价(机会成本)置换职业兴趣。罗寅来自河北邯郸市,2001年考取全国重点大学中南大学学习自动化专业,2005年大学毕业后,被上海中意通讯公司录用,月薪7000元。罗寅告诉扬子晚报的记者:“学计算机自动化,一直没有归属感,我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干的这份工作也提不起兴趣,我从小就喜欢医学,当医生是我的梦想”。2007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扬州大学医学院。记者帮罗寅算了一笔“经济账”,7000元的月薪,以年收入8万元计,小罗本科阶段5年收入损失40万元,加上5年中学费、生活费等的开支,保守计算,罗寅辞职学医,直接损失为50万元左右。 点评:这个案例说明了职业价值观对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职业志向或职业兴趣是无价的,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观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是金钱无法衡量的。“罗寅事件”与“农民造飞机”、“歌星出家当尼姑”一样,都是价值取向在起作用。 劳动力需求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到了恐怖袭击,随后美国的航空业、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了,如2003年9月,航空公司的员工人数由2001年9月581000人减少到464000人,旅馆和汽车旅馆的就业人数也由原来的1508000人下降至1426000人。这起事件甚至也波及喷气客机对原材料及装配工人的需求。波音公司已解雇了其装配厂的30000名工人。恐怖袭击还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并且减少了消费支出,结果使许多行业的劳动需求都下降了。但是恐怖袭击后美国采取的系列反恐战争行为也增加了对某些工人的需求,例如安全人员、国防工业的人以及翻译等。资源来源:摘自坎贝·R·麦克南等著,《当代劳动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点评:劳动力需求受多种因素,这个案例说明了突发事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的调查,我国2005年第二季度有75.7%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89.8%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其中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69.7%;90%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1.3%。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存在着年龄歧视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分割有着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的因素。 汉默米希(Hamemesh)和比德尔(Biddle)通过对三个劳动力市场有关相貌问题的调查提出,相貌差的人要比普通相貌的人少收入5%~10%。而相貌出众将比普通相貌的人多收入5%。埃夫里克特(Averect)和科伦曼(Korenman)认为,过于肥胖的妇女家庭收入会比身材匀称的妇女少得多。就像汉米希和比德尔研究的哪样,其他条件相同,过分肥胖的妇女平均收入较低。资料来源:资料来源:转引自坎贝尔.R.麦克南等著,《当代劳动经济学》,人

劳动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B )的。 A.向前弯曲 B.向后弯曲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2. 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 B )影响。 A.有正向 B.有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3.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C ) A.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C.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工资率 4.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B ) A.大,陡峭 B.大,平缓 C.小,陡峭 D.小,平缓 5. 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C.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 6. 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C ) A.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资本变得相对稀缺 D.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7.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C )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8. 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B )来支付。 A.企业 B.员工 C.政府 D.社会 9. 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B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10. 技术进步对( C )的就业影响较大。 A.熟练工 B.非熟练工 C.技工 D.女工 11.规范分析方法首先使用什么基准来解决评价问题?( B ) A.“互益”基准 B.“互惠”基准 C.“互助”基准 D.“互利”基准 12.下列哪一项属于劳动力的生产间接费用?( D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