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地理小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江苏地理小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江苏地理小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江苏地理小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江苏地理小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常州五中胡星荣整理2007年

地理:基础题占七成

南京一中杨爽老师:

试题设计突出基础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公平性,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考生在复习时应以基础知识为主;能力方面要加强对地理图表和文字表述的训练,能够从中提取有关的地理信息,理解、判读和分析地理信息,要能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进行相关的计算,例如要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考生还要注意尝试着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尝试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测试中主观题、客观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3:7,其中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与难题的比例,大致为7:2: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约各占1/2。

地理

南京一中杨爽、南京金陵中学高级教师陈卫平

一、解读

试题设计突出基础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公平性,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测试中主观题、客观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3:7,其中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与难题的比例,大致为7:2: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约各占1/2。客观题的题量与高考差不多,考试时间却少得多,难题和较难题的难度应该比高考明显低,主观题的题量和难度也应该比高考低得多。试卷中客观题高达70分,考试时间又少,主观题除了题量少和难度低外,更应该扣在知识体系的主干上。

二、复习对策

考生在复习时应以基础知识为主;能力方面要加强对地理图表和文字表述的训练,能够从中提取有关的地理信息,理解、判读和分析地理信息,要能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进行相关的计算,例如要了解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考生还要注意尝试着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尝试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目前市面上的复习题多为高考用题,除了偏题和怪题,还有相当题目的难度超过学业水平测试要求,还有一些结合初中内容的题目,更有不少为新课标剔除的老教材内容。考生应该在教师指导下剔除那些题目。做题在“精”不在多。地理要讲“理”,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尽量避免机械记忆,要弄清楚“为什么?”

[地理]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南京五中市优秀青年教师鄂傲君)

1、立足考纲,夯实基础。这句话并非老生常谈,要知道会考中基础分占到70%以上,要想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立足课本,凡考纲中涉及到的内容要不打折扣的掌握。所以在这最后的二十几天中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看书。看书讲究方法,我们地理考试很少要考生死记硬背,大段默写。所以一定要以理解为主,即使是记忆也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因为我们将有70分是客观题。看书的重点应放在必修一和二上,这两本书一定要认真的看,尤其有些举例和课后的活动题都应一一过关。

2、适当做题,总结规律。建议考生在这最后二十几天以三天一套模拟题的速度做五到十套题。可是要注意不要选择太难的,建议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题目。为什么是三天一套呢?应当这样安排:第一天做,第二天把错的弄懂,第三天把错的地方在书上标出并把相关的内容再复习一下。这样三套卷子下来你就会发现功力大有长进,做题不在多而在于及时的查漏补缺。最后考试前一天专门花点时间来看看错题。

3、注意读图,学会答题。一定要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怎么培养?很简单,我本人在教学中会用二到三节课的时间专门陪着学生把一到三册的书本上的图读一遍,有些重要的图还要反复的读。另外对于想考A的学生一定要注意综合题的答题技巧,尤其是必修三中许多个案可以举一反三。写答案之前要打好草稿,不要丢三落四。

地理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加大

南京一中高二地理备课组陈华炜

2009年地理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总体变化不大。延续了2008年的命题指导思想,在测试范围、测试能力要求、试卷结构、测试方式和测试时间上没有变化。在测试内容方面,去掉了如“水循环的概念”等少量需识记的内容,对一些测试内容进行了合并。

变化

2009年的测试说明的主要变化在于具体的测试要求:

1、对知识点的要求更加明确、具可操作性,同时许多知识点的测试要求都提升了一个层次。如由原来的“知道”要求变为“理解”,“了解”要求变为“说明”、“归纳”,“理解”要求变为“解释”、“结合实例说明”。可以看出测试在继续强调基础的同时,对知识点的难度要求有所提高,更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

2、说明中多处出现把“理解”要求修改为“结合实例说明”,体现出2009年的测试摒弃了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考查更加灵活,重视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变化应引起足够重视。

重点

“测试说明”中的测试要点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考生重点抓住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关注基础知识点的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地理素养的培养。

应对

加强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地理读图能力及从题中搜集、获取有用信息以及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及时关注社会热点和江苏发展实际,结合实例,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实现举一反三。

09年江苏省“小高考”地理考试说明的变化

一、测试内容总体变化不大

2009年地理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延续了2008年的命题指导思想,在测试范围、测试能力要求、试卷结构、测试方式和测试时间上没有变化。

在测试内容方面,测试知识点总体变化不大,去掉了如“水循环的概念”等少量需识记的内容,对一些测试内容进行了合并,个别测试内容表述有变化。

二、主要变化在于具体的测试要求

1、对知识点的要求更加明确、具可操作性,同时许多知识点的测试要求都提升了一个层次。如由原来的“知道”要求变为“理解”,“了解”要求变为“说明”、“归纳”,“理解”要求变为“解释”、“结合实例说明”。

2、说明中多处出现把“理解”要求修改为“结合实例说明”,体现出2009年的测试摒弃了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考察更加灵活,重视考察学生应用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变化应引起足够重视。

三、启示

1、要紧扣《测试说明》的测试要点,整合各版本教材,抓住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关注基础知识点的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地理素养的培养。

2、加强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读图能力、从题中获取地理信息、解题思路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3、关注社会热点和江苏发展实际,结合实例,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实现举一反三。

南京一中高二地理备课组陈华炜

地理:变化重点在测试要求

从新颁布的2009年地理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来看,与2008年测试说明总体变化不大。延续了2008年的命题指导思想,在测试范围、测试能力要求、试卷结构、测试方式和测试时间上没有变化。

在测试内容方面,测试知识点总体变化不大,去掉了如“水循环的概念”等少量需识记的内容,对一些测试内容进行了合并,个别测试内容表述有变化。

2009年的测试说明的主要变化在于具体的测试要求:

1.对知识点的要求更加明确、具可操作性,同时许多知识点的测试要求都提升了一个层次。如由原来的“知道”要求变为“理解”,“了解”要求变为“说明”、“归纳”,“理解”要求变为“解释”、“结合实例说明”。

2.说明中多处出现把“理解”要求修改为“结合实例说明”,体现出2009年的测试摒弃了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考察更加灵活,重视考察学生应用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变化应引起足够重视。

2009年测试说明的变化,为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要紧扣《测试说明》的测试要点,整合各版本教材,抓住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关注基础知识点的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地理素养的培养。二、加强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地理读图能力及从题中搜集、获取有用信息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三、及时关注社会热点和江苏发展实际,结合实例,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实现举一反三。

——南京一中高二地理备课组陈华炜

江苏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备考攻略

地理组翁小琴

[09考试说明解读]

从考试说明来看,2009年地理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基本延续了上一年的命题指导思想,在测试范围、能力要求、试卷结构、测试方式和测试时间上均未发生变化。从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看,地理学科测试对知识点要求更明确、可操作性强。《说明》删减了水循环的概念,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由原来的“理解”要求降低为“知道”,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知识点的测试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变化具体如下:

《地理一》部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等等考点”由原来的“理解”要求变为“结合实例说明”,而“洋流的分布规律”则由“了解”要求上升为“归纳”。

《地理二》部分“工业和农业的区位因素等考点”由“说明”变为“结合实例分析”。

《地理三》部分“区域发展的条件、存在问题”由“了解”,“说明”要求变为“结合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测试对知识点的难度要求有所提高,更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尤其是重视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原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备考建议]

一、紧扣《说明》,踏实复习

《说明》注重测试必修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因此第一轮复习中,要严格遵照《教学要求》和《说明》,才能确保复习的有效性。既不要盲目增加教学内容和难度,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也不要心存侥幸,造成知识的漏洞,从而留下隐患。教师应做好知识点的输理整合工作,如设计填空式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点所需达到的要求。当

然具体内容的设计不应拘泥于课本,典型案例也可以设问,及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解决现实问题作好示范以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考生在这一阶段则要紧跟教师步伐,将任务分解到每天,不折不扣完成,才能夯实基础。

二、重视图表,提升能力

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在于地理图表,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它集地理知识、原理、规律及考核形式于一身,此外,从心理学角度地图比文字形象易记,是学地理最好的工具。因此掌握了地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2007和2008年江苏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中均有18幅各种形式的地图,所以对各种地理图表的判读和应用一定要加强,如绘图、读图、填图、图文转换等。第二阶段应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训练和强化,通过适当练习找出读图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增强考试的适应力。

三、回归课本,查漏补缺

到了复习的后期阶段,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回归课本,并不是一页一页地读课本,而是进一步理解必考点,关注知识盲点,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看课本。如对平时模糊不清的概念,比较零碎的记忆性内容,试卷中涉及的“死角”等再次阅读理解,确保不留下任何盲点。主要方法有:(1)列表比较——突破难点。利用表格将有关的原理、规律、现象、易混淆的概念列表比较,有助于准确辨析概念,发现变化规律,梳理知识脉络。(2)建立框架——知识系统化。将不同章节的内容通过某些重要知识点,由点到线到面地沟通与之关联的所有内容,建立框架,将分散在不同部位的内容有机综合,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注重习题训练,查漏补缺,提高强化。在练习过程中,避免题海战术、频繁考试,练和考都要在质量上下功夫,练要练得巧、练得到位,考要考得精、考得有实效。教师对试题要做及时评讲、归纳、提炼,进一步对某些典型的题目进行举一反三的转换或进行“小题大作”的扩展与“大题小作”的提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掌握、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试题讲解上不漏不丢,学生掌握上板上钉钉,达到基本题不仅“装入学生口袋”,还要“拉上拉链”,中档题“如刀切豆腐块”,难题“是蛋糕能啃几块是几块”。

四、规范解题,注重细节

教师应对学生平时答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规范问题予以统计或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卷面的整洁、审题的准确、答题的要点化、思维的系统化,语言的科学性方面狠下功夫,力求做到“看清,想清,说清,写清”。

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如果把逻辑思维和记忆思维整合到位,想拿A等并不是困难的。

[冲A宝典]

对于那些想拿A等的学生,关键在平时,学生在准备的时候,定位要准确,要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要针对自己的特点找出症结所在,必要时请老师面批作业和试卷;要加强地理学习方法的掌握,答题、读图一定要规范,要避免无谓的失误;要关注社会热点,结合实例,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

地理:培养读图解答问题的能力很重要

南京十三中高级教师丁孟群

解读变化:2010年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延续了2009年的命题指导思想。调整的内容包括:删除了城市服务功能中的“知道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增加了“知道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这一条。纵观这三年的试题,可以看出题目越来越灵活了,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

备考建议:1.紧扣考点,突出主干知识。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细节和规范,力求用词准确。从2009年考题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点的范围在缩小,笼统的概念已不给分。2.熟悉地图,掌握读图技巧。就目前的出题趋势看,通过设图出题比例不会低于上届。读图解答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3.灵活运用知识。复习时要多比较相似地区的异同点,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来源:扬子晚报

地理:题目越来越灵活

十三中高级教师丁孟群

[解读]

总体来看,2010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与2009年变化不大。延续了2009年的命题指导思想,在测试范围、测试能力和内容要求、试卷结构、测试方式和测试时间上没有变化。调整的内容:删除了城市服务功能中的“知道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增加了“知道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这一条。纵观这三年的试题,可以看出题目越来越灵活了,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

[建议]

1、紧扣考点,突出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就是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重点考查的内容。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细节和规范,力求用词准确。从2009年考题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点的范围在缩小,笼统的概念已不给分。

2、熟悉地图,掌握读图技巧。就目前的出题趋势看,通过设图出题比例不会低于上届。读图解答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3、灵活运用知识。原理是不变的,时空是变化的,要学会用原理去解决不同区域的问题。复习时要多比较相似地区的异同点,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南京晨报》

地理:考点要求更加简单明确

解读人:马军(南京第三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2011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延续了2010年的命题指导思想。试卷的难易程度、试卷结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的比例没有多少变化。具体来说:

1、从考点上看有几处变动。必修1的最后,把有关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明确为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表达更明确简洁了,明确之后更利于有针对性的复习。

2、必修2地域文化这一考点由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变化为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减少了人口的影响这一内容。

备考建议:1、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然后自己通读教材,对照考点测试要求,夯实基础,尽量做到考点“点点清”。2、在教师引导下仔细研读考试说明中的典型题示例,在一些经典的重点难点上做一些适当的提高性训练。3、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细节和规范,力求用词准确,紧扣课本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从往年考题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点的范围在缩小,笼统的概念已不给分。4、熟悉地图,掌握读图技巧。就目前的出题趋势看,通过设图出题比例不会低于以往。读图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5、灵活运用知识。复习时要多比较相似地区的异同点,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6、对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要更加关注,并培养一定的评价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地理: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南京第三高级中学地理教研组长高级教师马军】:试卷的难易程度、试卷结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的比例没有变化,考点上看有几处小的变化。考生在复习时应当注意,就目前的出题趋势看,通过设图出题比例不会低于以往。读图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复习时要多比较相似地区的异同点,对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要更加关注,并培养一定的评价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典型题示例变化较大

南京市地理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学张惠芬

2011年地理学科主要变化有:考点“天气系统”2010年为“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改为“锋面、低压、高压天气系统与天气”,重点让学生理解各类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内容更加宽泛。考点“地域文化”中删除了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保留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典型题示例部分变化较大,相当数量试题来自于2010年高考地理试卷。地理重基础、重能力这个特点不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下,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

地理:考点变化很小,要防止复习超纲

■解读人:程志华(树人学校)

【变化要点】

2011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延续了2010年的命题指导思想,试卷的难易程度、试卷结构总体变化不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的比例没有多少变化。

从考点上看有小小的变化,考点要求更加简单明确:

1.必修1有关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明确为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表达更明确简洁了,明确之后更利于有针对性复习。

2.必修2“人口增长模式”这一考点由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结合

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变化为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要求更加简单明确,使这一部分内容更容易复习。

3.必修2“地域文化”这一考点由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变化为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减少了人口的影响这一内容。

【备考建议】

吃透考试说明的内涵,特别关注考点的变化,尤其要防止复习超纲,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对照考点测试要求,通读教材,加深与教材的平等对话,找准主干考点,研究落实高频考点,增加复习的针对性。同时根据要求,诠释考点,形成考点的图文解析系统。仔细研读考试说明中的典型题示例,在一些经典的重点难点上研制一些有针对性分层提高训练题。不能盲目地大搞题海战,而忽略重点知识梳理,导致基础知识漏洞。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回归课本,注重细节和规范,运用地理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尽可能做到有理有据有评价。

地理:强调综合分析能力

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胡唐明

今年小高考地理考试说明有如下变化:

将“力求突出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公平性和创新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修改为“力求突出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公平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培养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去掉了“创新性”和“不出偏题和怪题”,增加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培养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表述。

备考提示◆◆

与2010年相比,在例题指导思想、测试内容和要求、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试卷结构和测试的方法和时间等内容等方面,2011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内容变化不大。考生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要强化地理案例分析的锻炼,进一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1年江苏“小高考”地理《考试说明》研读

靖江市第二中学盛卫先2010.12

一、考点要求:

更加简单明确。考点中摒弃了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重视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原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点变化:

2011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延续了2010年的命题指导思想。试卷的难易程度、试卷结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的比例没有多少变化。考点变化具体如下:

1、从考点上看有5处变动。必修1的最后,把有关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明确为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表达更明确简洁了,明确之后更利于有针对性的复习。

2、必修2的人口增长模式原考点:①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②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简化为: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这样,考点更加明确,也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3、地域文化这一考点由“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变化为“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减少了人口的影响这一内容。

4、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原考点: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变为:结合实例,说明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考点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5、区域环境与发展原考点: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变更为: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这一变化,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应用地理原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应考对策:

1、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然后自己通读教材,对照考点测试要求,夯实基础,尽量做到考点“点点清”。

2、在教师引导下仔细研读考试说明中的典型题示例,在一些经典的重点难点上做一些适当的提高性训练。

3、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细节和规范,力求用词准确,紧扣课本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从往年考题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点的范围在缩小,笼统的概念已不给分。

4、熟悉地图,掌握读图技巧。就目前的出题趋势看,通过设图出题比例不会低于以往。读图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5、灵活运用知识。复习时要多比较相似地区的异同点,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6、对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要更加关注,并培养一定的评价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7、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注重讲练结合,重点图形重点训练,课后练习要精选试题、及时批改、讲解,要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教学效果,力争每个学生能在一轮复习中掌握基础知识。

8、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要注重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对于一些重难点,课时很紧的情况下,可以让在课外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促进。

总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班主任的积极配合和本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学科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2011年江苏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必修)》解读参考

一、2011年地理测试说明变化特点:

总体看,与2010年相比变化很小。主要有三处变化:

1. 将“力求突出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公平性和创新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修改为“力求突出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公平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培养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去掉了“创新性”和“不出偏题和怪题”,增加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培养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表述。

2. 必修1的最后,把自然灾害的影响明确为“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表达更明确简洁了,更利于有针对性的复习。

3. 必修2“地域文化”这一考点由“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变化为“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删除了“对人口的影响”这一内容。

二、《2011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在能力要求方面的特点。

我统计了《2011年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说明》对能力方面的要求,共有77个考点。各个考点的能力要求见下表:

上表可见,属于“结合实例,说明(或分析或简述)”能力要求的考点最多,约占总考点数39%。显然学业水平测试基本不考死知识,题目更加灵活,更强调联系实例应用基础知识。

属于“了解”、“知道”要求的考点共有31个,占40.3%。虽然这种要求较低,但其背后隐含较高的能力要求。如“了解人口增长模式”考点,虽然只达到“了解”要求,但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的“典型题示例”中,给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柱状图,要求判断人口增长模式。以前学业测试题曾考过据点状图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和分布的国家。所以并非只是达到“了解”这个层次就一定能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挖掘“了解”背后隐含的能力要求。

三、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特点。

1.覆盖面广,起点低,难度低,突出重点,基础性强,联系图示。

小高考命题思路与大高考不同。小高考命题一般按考试说明上每一个考点去寻找图示和资料来设计相关题目,保证所命题目不超出考纲之外;而大高考命题思路是:各命题者提供不同的材料,据材料本身特点套上考纲相关考点来进行设问,所以小高考题目考查范围几乎覆盖全部考点。

2.小高考个别题目可能超出《考试说明》。如工业集聚的概念和优点,在《考试说明》中没有明确提到,但过去两年曾考到此内容。

3.个别考点可能不会考到。对于同一个考点,各版本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内容,这样的考点一般不会考到。如《考试说明》中的“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阶段的特点”这一考点,在过去测试卷中从未明确或重点考过,原因是各版本在这方面的内容不同。

4.考查必修3(区域地理)的内容不及必修1和必修2。纵观2007-2010年的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卷,所考查内容大部分集中在必修1和必修2教材中。如2009年的学业测试卷,必修1和必修2内容各占了45分,必修3(区域地理)只占10分。2011年的省地理学业测试卷,明确考查必修3的内容只有十几分。

5.区域案例有三种考法。一种是考各版本教材共有的案例。如2007年的学业测试卷考了各版本共有珠三角案例;第二种是考各版本都没有的区域。第三种考法是:选取能够平衡各版本的案例。如试卷中可以选取两个区域案例,其中选取的一个案例可能在甲版本教材里,乙版本里没有;而选取的另一个案例正好相反,乙版本有而甲版本无,以达到平衡的目的。

6.个别小高考题比大高考题还难。如2010年的“京沪高速铁路的意义”、“长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等都难于高考题。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可能让学生普遍通过,但考上A级不易。

四、几点复习方面的说明:

一般较难图,如光照图、气压带风带图、季风图、锋面图、洋流图、自然带图、等值线图,读懂其常见的图示即可。过去学业测试题考查较难图时都是呈现常见的图示。

多联系学生生活,强化实例分析,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小高考题目强调灵活,主要是综合分析能力增强。

按过去批阅试卷经验看,回答笼统的概念不给分,所写术语和用词方面必须要准确。

考生在复习时应以基础知识为主;对照考点测试要求,夯实基础,尽量做到考点“点点清”。能力方面要加强对地理图表和文字表述的训练,能够从中提取有关的地理信息,理解、判读和分析地理信息。目前市面上的复习题多为高考用题,除了偏题和怪题,还有相当题目的难度超过学业水平测试要求,还有一些结合初中内容的题目,更有不少为新课标剔除的老教材内容。考生应该在教师指导下剔除那些题目。做题在“精”不在多。地理要讲“理”,应该在理

解的基础上记忆。尽量避免机械记忆,要弄清楚“为什么?”

复习时要多比较相似地区的异同点,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以上分析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徐州铜山区夹河中学,王刚,2011年11月24日)

(完整)江苏小高考地理复习必修一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 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 八大行星依次是水 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有“小行星带”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 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 公转的轨道都 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太阳光照条件一直稳定 外部条件 V 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 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 形成了适宜的温度范围, 使地表的水多以液 态存在。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生存的大气层。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 成原始海洋(充足的水分) 。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波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气候产生 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系。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 银河系 『地月系{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恒星系 太阳系彳 地球 月球 总星系 河外星系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角速度,除极点为 °夕卜,其它各点均相 速度 等, 为15°/小时。 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 °。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 23°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由于黄赤 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 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如图所示: 12.22 【李至】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昼夜更替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 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 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 周期 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转360°,23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昼夜 更替周期为24小时,为一太阳日。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秒。 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 365天5时48分46秒。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 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 T 辺阿辭 b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2 J Zo N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江苏卷)的命题以有利于推进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有利于高等学校更加科学自主地择优选拔合格新生的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反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实行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中设置的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既加强了对普通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又为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因此,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即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力求稳中有变、稳中出新,试题设计应在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贴近考生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参照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I模块开设指导意见》,并结合江苏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确定地理科考试的内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 ?能够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能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知识。 ?能够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完成地理计算,进行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等。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能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由共同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组成。选考内容由选修课程中的“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四个模块组成,考生可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在选考的内容中,选择其中两个模块的题目,对题目要求作答。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要求。 第一部分必考内容 地理1

浙江省高中数学高考考纲

2019年浙江省高中数学高考考纲 一、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1.了解角、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概念,掌握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其图象与性质,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 4.了解函数y=A sin(ωx+φ)的实际意义,掌握y=A sin(ωx+φ)的图象,了解参数A,ω,φ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5.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公式.6.掌握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证明.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二、立体几何 1.了解多面体和旋转体的概念,理解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2.了解简单组合体,了解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的含义. 3.了解三视图和直观图间的关系,掌握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4.会计算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5.了解平面的含义,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掌握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6.理解空间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1)判定定理: ①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②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③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④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性质定理:

2020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出炉

2020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出炉 2016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出炉 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近期将公布。今天上午北京教 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对《考试说明》作了解析,并表示与往年相比,北京卷《考试说明》稳中有变。记者注意到,各科目样题均调整替 换进了部分去年高考的真题。此外语文增加了12部中外文学和文化 经典作为“经典阅读篇目例举”,这些篇目将在明后两年的高考中 逐步纳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 语文 《论语》、《红楼梦》等将入高考题 2016年语文学科在总体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为更好地适应当前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形势,在考试内容等方面略有调整。其中现代 文阅读,在以往要求考生对“文中信息的分析、筛选、整合”基础上,增加信息的“运用”“对多个信息的比较、辨析”。同时增加 对阅读经典的要求。在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中,提出“对中外 文学经典”“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经典”的“理解、感悟和评价”。 具体调整:“附录”在保持原有“古诗文背诵篇目”不变的同时,增加“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包括古今中外12部文学和文化经典, 分别是:《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 《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 据介绍,经典阅读篇目主要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例举”二字, 旨在鼓励考生在阅读这些篇目的基础上,能够更广泛地阅读。 记者了解到,阅读经典是目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在2015年 高考“微写作”选作题中,就涉及了《三国演义》、《平凡的世

界》、《四世同堂》和《巴黎圣母院》。但考虑到本届毕业生在高 中三年的学习及复习的实际情况,2016年这12部经典阅读篇目暂 不列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2017年、2018年逐步将这些篇目纳入 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 此外,《考试说明》还调整了参考样题。删除考查点、题型有重复的样题,将旧的高考试题或测试题替换为2015年的高考题,增加2015年出现的新题,如散文《说起梅花》,作文“二选一”试题等。调整后,参考样题由2015年的70个小题变为73个小题。 英语 写作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色彩 英语“参考试卷”更换2道题,总分值为35分。新换试题均选 自2015年高考北京卷,新换试题位置均在第四部分“书面表达”。 据了解,新换试题不突破考试范围,在题型结构、分值设定、能力要求上保持稳定。此外注重基础考查,试题任务具体,要求明确,对考生完成写作所需要的词汇、句式等要求均比较基础,题目中还 给出了关键的提示词以帮助考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书信和稿件是 考生比较熟悉的写作体裁,考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应该有过类似 的写作经历,有利于考生发挥自身真实的语言水平。 书面表达部分第一节的写作任务涉及具有强烈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娱乐活动划龙舟,第二节通过写稿件的形式,宣传优秀民间艺术。试题要求运用英语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很好地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 其他学科 数学:理科数学更换4道参考样题,文科数学更换2道参考样题,均选自2015年高考北京卷。 物理:物理学科《考试说明》中,“试卷结构”和“考试内容与要求”均无变化。参考样题将3道考题调整为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 卷中的物理试题。

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 点归纳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条件原因 外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 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020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及考试大纲

2020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和知识点汇总 考试大纲 如果你今年高考选了地理,想在短时间熟记知识点,那就打印出来多看几遍,如果你想快速提高成绩,那来看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意义。 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宇宙探测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2.大气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3)大气降水降水的时间变化。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气、气候与人类 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3.海洋 (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洋流。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海洋开发

浙江省新高考生物考纲(选考版)

浙江省新高考生物考纲 (选考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生物(选考考纲)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的学生。《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是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 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在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能力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与表达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2.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材料中鉴别、选择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能运用获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活动),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提出或完善实验思路,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能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预期、确认变量、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4.综合运用能力 (1)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巾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三)品质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注重对学生品质的考核,要求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生物考试的知识范围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中规定的必修l、2、3三个模块和选修l、3两个限定性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分为必考题和加试题。对考试内容掌握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 a一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实例;捕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理解:能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进行解释、判断、区分、扩展;能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能观察、检测、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 c一应用:能在新情境巾使用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总结、推广;通过分析、推理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能设计实验思路,合理评价有关观点、实验方案和结果。

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化学卷)

2011年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新课标版-化学卷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考试科目、时长和分值 理科综合 I.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和题型 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单选),第II卷为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 三、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四、组卷 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要求 化学思想方法是对化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是反映化学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哲学思想。 在中学阶段,化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比如“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分类与比较;假说、模型与实验;以及定性与定量、宏观和微观、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分与合等相结合”的哲学方法始终贯穿于中学化学知识建立和应用的过程中,因此对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必须与化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 2.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①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②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③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①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的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②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①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②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 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北京卷)化学考试范围涵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5个课程模块的内容,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将上述内容按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分为: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部分。详细内容和要求列在“化学知识内容表”中。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在“化学知识内容表”中分别用罗马数字I、II、III标出,高层次的要求涵盖低层次的要求。I、II、III的含义分别为: I—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II—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III—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

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知识点复习知识点十五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服务功能

第十五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服务功能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城市空间结构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说明其形成原因 城市服务功能 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点一 城市空间结构 一、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 城市功能分区 (1) 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类型 分布 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区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2) 特点 ①无明确的界线。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 影响因素 (1) 经济因素?????地租的高低?????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2) 社会因素?????? ????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族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3) 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三、 有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1. 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1) 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 处,如欧洲西部地区。 (2) 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如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A 、B 两处。 (3) 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知该

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A处。 2. 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在选择时自来水厂宜布局在C处,化工厂宜布局在D处。 3. 有固体废物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如钢铁厂、火电厂。 考点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二、城市等级体系特征 1.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2019高考地理大纲及考试说明

2019 高考地理大纲及考试说明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 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 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 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对所列考试范围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 的要求。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017江苏小高考地理易错题整理汇总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地理(必修)期末综合练习四 14.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17.读下图为①(105°E,26°N)、②(128°E,42°N)、③(90°E,43°N)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①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24.读某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 31.地轴和晨昏线所成夹角的度数恰好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B 解析: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度数 33.在锋面系统中,冷锋的锋后和暖锋的锋前易形成降水,例如梅雨天气的形成。B 43.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 写出陆地环境各要素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的几种循环 :_水循环__、_大气循环_、__生物循环_、__岩石圈物质循环_。 我国西北地区陆地环境的形成主要是由气候要素的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地理(必修)期末综合练习一93分 14.目前该国 A.人均寿命较短 B.少年儿童比重呈降低趋势 C.老龄化趋势减缓 D.社保负担减轻 图19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9分) 年龄结构 图中每个方块代表1万人

(2)在①②③三处住宅区中,最有可能属于 高级住宅区是 ②,理由是位于河流上游方向,附近有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公路干道通过,交通便 利(2分) (3)⑤处是该城市传统工业区,其主导工业部门最 有可能是 钢铁工业 ,⑤处工业区集聚的主要条 件有 煤、铁资源丰富;近铁路,交通便利 (4)④处布局高科技产业园的主要条件有 离机场较近,交通快捷;靠近湿地公园,环境优美。 全A 计划 考点演练 P116 11.嫦娥二号发射后所进行的探测工作未涉及以下的哪一星系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总星系 D 、河外星系 三、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2)属类地行星的有 (填字母)。 据图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解析: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其结构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和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体积、 质量最大,土星的卫星最多,地球的平均密度最大,土星的平均密度最小, 公转的周期与距离太阳的距离成正比。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问有一个小行星带。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于圆)和共面性(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地球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而地球自身又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这些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学习时应注意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地球为什么具备这样的条件,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之间的区别。 P117 (1) 2.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 5.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使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影响 B 、使地球电离层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C 、太阳活动会对两极地球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影响,还会出现极光 D 、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没有任何关系 (2)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图19

浙江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浙江省2017高考考试说明 数学 (必修+限定选修)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数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数学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 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 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因此,数学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核要求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 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科 的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以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一) 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必修课程及限定选修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与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能在有关的问题中加以区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简单模仿。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用数学语言对相关问题进行描述,对比较、判别、讨论的过程作出恰当的表述。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深刻的理性认识,熟悉相关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灵活运用相关知识与思想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具备综合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或“能”相当于此层次的要求。 (二)能力要求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考试既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又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一)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对事物观察、比较、判断、分析、综合进行归纳、概括、抽象、演绎、推理,准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条件原因 外 部 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自 身 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适于生物呼吸的 大气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 液态存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5966354.html, 地理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浙江高考各科考试说明大纲解析(汇总)

2013年浙江高考各科考试说明大纲解析(汇总)2013年浙江高考政治说明: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考核目标与要求”与2012年一致。 “考试范围”基本保持不变,个别考点有修正、调整。如《政治生活》原考点“走和平发展道路”,改成两个考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条件”;又如《哲学》新增“认识和利用规律”等。 《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考点最多,这与高考分值分布相关联。 复习建议: 1、高考样卷从试题结构、题型和分值看,与近两年基本一致。选择题(12题48分):经济模块3题,哲学模块4题(含漫画题),文化模块1题,政治模块1题,国家国际组织3题。主观题(5题52分):经济模块2小题(约20分),政治、文化、哲学模块各1小题(每题10或12分)。 2、考点注重基础性和主干性。可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3、命题素材的选取体现生活化和时代性,注重民生、环保、创新、科学发展等。 4、主观题问题的设置增加限定性条件,对知识考核的指向性更明确,考生必须精准审题,精准答题。 5、答案既要有书本理论术语,又要结合材料综合分析,语言组织注重术语化、逻辑化、条理化。 2013年浙江高考地理说明:考查综合能力 今年的模块内容与2012年基本一致,预测试卷整体结构和难度将与2012年基本一致。 四大考核能力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还将是今年地理高考主旋律。

复习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要自己体会、理解基础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并根据知识间的联系,以一定的线索将其整合在一起,形成知识结构。 2、加强基本技能。最主要的是阅读和填绘地图、阅读和绘制图表以及进行地理计算。试题中有关图形的设问比重很大,赋分很高,而考生往往在图形考试中失分最多。 3、加强地理思维能力。正确理解题目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和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明确考查意图,并对提取的信息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和延伸解读。调动和运用储备知识,将试题要求和所学知识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进行选择判断,准确地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描述和阐释相关事物。根据设问,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编制答案要求观点明确、事实清楚、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并体现创新思维。 2013年浙江高考历史说明:选择题例题有变动 今年考试范围与2012年相比,唯一变动是删除“科学家李四光”考点。自选模块没变。 参考样卷的主观题例题没有变动,但选择题部分例题有变动。2012年参考样卷选择题中识记类题目占比较大,而今年理解类题占比上升。 复习建议: 1、今年的考试难度不会太大,会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关键是以课本为“本”,从“点”、“线”、“面”三方面突破,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 2、要把知识点化,扫除知识死角;利用目录、导语、单元小结等把内容线索化;把五本书融会贯通,熟悉几本教材中的交叉知识点。 3、必须“细水长流”,切忌“暴饮暴食”,临时抱佛脚既无助于深入把握大容量的内容,更不利于能力提升。 4、把练习与看书有效结合,及时反思。 2013年浙江高考生物说明:考点略有增加

2019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发布

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新版《考试说明》继续强调立德树人,突出能力、思维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和去年相比,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基础上有微调。其中,英语学科单项填空题调整为语篇填空题,政治学科和生物学科调整“考试范围与要求”内容,所有学科的“参考样题”都用2018年北京卷部分试题进行相应替换。 下面即《关于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修订的说明》,让我们先睹为快~

【语文】 2019年北京卷《考试说明》(语文)的修订,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同时结合北京市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总体稳定,局部调整。 新版《考试说明》中,“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附录1古诗文背诵篇目”“附录2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均保持不变。“参考样题”略有调整,删去个别往年旧题或试测题,将2018年高考北京卷语文部分试题纳入,具体调整如下: 调整后,参考样题总数由2018年的69道增至71道。从整体看,2019年参考样题体现出对语文基础、经典阅读、思维品质的重视,反映高考语文北京卷的命题思想和考查思路。 1.重视语文基础,突出综合与运用 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的素养形成、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样题强调在阅读、表达等语文活动中,重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融合贯通,突出以特定情境为依托进行综合考查的思路。如2018年第15题,在阅读情境中考查对古代诗歌基本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第17题第④题,用校庆致辞的现实生活场景引出古诗文默写,表现出积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征。 2.重视经典阅读,强调理解和感悟 经典著作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是传承文化、塑造品格的重要载体。样题强调阅读经典文学和文化著作,应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理解、感受和领悟作品的形象、主旨及思想内涵等。如2018年第13题考查儒学经典《论语》,

江苏小高考地理复习必修一

江苏小高考地理复习必 修一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 地球 月球 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太阳光照条件一直稳定 外部条件 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 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形成了适宜的温度范围,使 地表的水多以液态存在 。 自身条件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生存 的大气层。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充足的水分)。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波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系。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如图所示: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区时计算: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西—”。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从天文意义来看,夏季就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的季节;春秋季则是冬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一年中,地球上昼夜长短和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4、地球的圈层结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