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努力提高救灾应急能力

广东:努力提高救灾应急能力

广东:努力提高救灾应急能力
广东:努力提高救灾应急能力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docx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我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全市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粤府〔20xx〕71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xx〕123号)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从20xx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建立健全以市级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以县(市、区)、镇(街道)两级应急救援队伍为支撑,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协同有序、运作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不断完善队伍的学习、培训、演练、管理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建设原则 (一)整合资源,分级负责 按照属地为主、分级分类负责的原则,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队伍资源,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 要结合实际,针对常发的、影响大的灾种确定队伍的建设,先急后缓。应急队伍的规模要与当地实际人口、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状况等相适应。 (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公众力量,充分发挥镇(街道)、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提高应急队伍建设的社会化程度。 三、适用范围和队伍分类 本市行政区域内各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管理、使用、保障适用本意见。公安消防、特警,武警和军队等应急队伍的建设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意见所称应急救援队伍,是指由公安消防、特警,武警和军队等力量组成的综合骨干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村(居)委会、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利用各种力量组成,负责处置本地区、本单位突发事件的各类专职或兼职应急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分为:

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处置预案

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 总则 1. 1 编制目的 提高全省各级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幸福,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 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 3 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容:(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 . .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中毒,动物疫情,饮用水安全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 4 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跨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行政区划,或超出事发地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处置能力,或需要由省负责协助处置的特别重大及负责处置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省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1. 5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 . .

如何提高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

如何提高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应用,以火灾、爆炸、毒害、垮塌和交通事故等为特征的各种灾害事故也不断增多,应急救援活动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同时,各种灾害事故的处置难度也不断增大,给救援应急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减灾防灾和灾害事故救援应急工作,明确提出了要坚持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加强防灾救灾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抗御各种灾害事故的能力。社会和群众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抗御灾害能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消防部队作为一支抢险救援的专业队伍,具有反应迅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等优势,已日益成为抢险救援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这是形式发展的需要。 一、各种灾害事故突显,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消防部队积极参与应急救援 自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伊始,一直与火灾、地震、海啸、山体滑坡、水灾、旱灾、风灾、瘟疫等灾害事故作斗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快,塌方、航空、轨道、船舶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核泄漏、矿山井下等灾害事故和恐怖事件呈逐年上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灾害事故也随之进入了一个高

发期,而且这些事故往往具有人员伤亡重,经济损失大,危害范围广,处置难度大,危险性大等特点,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受灾范围大、人员多,损失大。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灾害事故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如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特大“井喷”,虽然地处农村,却造成了243人死亡的罕见事故。如2004年重庆市仅安全生产方面,共发生各类死亡事故达2562起,死亡3055人。其中道路事故1791起,死亡2113人;煤矿事故342起,死亡419人;金属与非金属矿事故110起,死亡127人;工商贸企业事故243起,死人279人;火灾事故51起,死亡63人;水上交通事故20起,死亡28人;爆炸及其它事故4起,死亡6人。在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以西海域,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与马尔代夫等7个国家和地区受灾,死亡、失踪人数达30多万。 2005年重庆“两会”期间,市政协城环委在《城市安全防灾体系及应急机制建设专题调研报告》中,提出了影响重庆城市安全的四大问题:一是危险品企业多;二是城市管网陈旧。三是火灾隐患突出。四是交通事故杀手。重庆市2004年前三季度发生的灾害事故受灾人员达1380万,直接经济损失55亿,可见灾害事故产生的危害性,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 各种灾害事故的不断增多,应急救援活动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

应急救援要从五个方面下功夫.

应急救援要从五个方面下功夫 当前,部分地区对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仍然不够重视,人员编制不落实,业务能力不强;部分应急联动机制还只停留在书面或演练层面,未在救援行动中发挥应有作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还有薄弱环节,企业应急预案编制质量和评审、备案工作水平仍有待提高;重点监管领域的应急队伍人员配备、专业训练和装备建设水平还不高,实战经验较少;应急管理和重大危险源监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市区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作用还没有得到全面发挥;应急管理基础还薄弱,群众和从业人员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不强等,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五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加强体制机制法制建设。一是加快应急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域执法检查的力度,对不按规定落实应急管理主体责任的企业要进行处罚;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的稳定性,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提升任务执行力,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管得好;三是加强中介机构的管理,提高预案编制水平,进一步规范应急预案评审和备案,重点推进无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组织开展考评性预案演练,突出演练工作取得实效;四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发挥各级安委办综合协调作用,共同应对处置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提高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县市区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和重点行业专业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尽快形成较为完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二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引导企事业单位利用国家各类专项资金和自有资金发展救援装备;三是规范事故救援现场管理,明确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加强科学施救,提高事故救援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注重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是整合完善安全生产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各级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组织开发隐患排查治理、现场执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察、网上办事大厅等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对市、县两级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指导,加快各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步伐,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水平的提高。

广东省核应急预案.doc

广东省核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应对发生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的核电厂事故及辐射污染事故(以下简称核应急),迅速、妥善、高效地控制和减少危害,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家核应急预案》,《广东省民用核设施核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条例》、《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核电厂事故以及辐射污染事故的处置工作。 1.4 处置原则 遵循国家核应急管理工作“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原则。

2 组织机构 2.1 省核应急组织 2.1.1 省民用核设施核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委员会 省民用核设施核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核管委)为我省核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其成员单位包括28个单位。 2.1.2 省核管委办公室 省核管委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核管办,设在省环保局),是省核管委的日常办事机构,在省核管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1.3 相关省核应急工作小组 省核管委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相关省核应急工作小组。省核应急工作小组包括核应急专家咨询小组、监测小组、通信小组、医疗救护与辐射防护小组、公安小组、去污洗消小组、公众宣传与信息小组、隐蔽与撤离安置小组、交通保障小组、后勤保障小组、供电保障小组、气象小组等。各工作小组可按职能垂直指挥下级对应工作部门的核应急力量。 2.2 各地级以上市核应急组织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要明确相应的核应急机构,平时属当地政府领导,核应急响应时受省核管委的统一指挥。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评估 2.1 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2.1.1 应急队伍 根据本公司危险源、事故类型及后果、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公司需成立应急救援机构,分别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生产技术和安全负责人、相关部门(包括生产技术、安全、办公室、生产车间、治安保卫等)负责人组成;应急救援小组,分别为抢险救援组、通讯联络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依据企业人员、应急救援技能的实际情况设置)。 2.1.2 应急装备与物资 2.1.2.1 个体防护装备。防毒面具x只、防火服x身、……。 2.1.2.2 消防设施。消火栓x支、干粉灭火器x支、二氧化碳灭火器x支、消防沙xm3、消防锨x把、消防桶x支…… 2.1.2.3 医疗救护器材。担架x付、急救药箱只……。 2.1.2.4 运输车辆x辆。 2、2 应急能力评估 2.2.1应急救援队伍。 2.2.1.2应急指挥能力。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全部经过相关部门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 2.2.1.3 应急救援组。抢险救援组人员全部经过相关部门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其他应急救援组成员未经过专门培训。 2.2.1.3 应急装备、物资。应急装备可以满足企业发生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的抢险救援需要。对短时间不能控制的重大事故,存在个体防护装备不足、手提式灭火器不足等问题。 2.3 保障措施完善 2.3.1 委托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除抢险救援组以外的其 他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合 格后编入

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2.3.2 购置个体防护装备和手提式灭火器。 3 评估结论 3.1风险评估结论 3.1.1 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炉煤气、高温、电、机械伤害。 3.1.2 主要事故类型:泄漏中毒、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 3.1.3泄漏事故可造成人员中毒但不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火灾事故可造成人员烧伤和较少的财产损失;爆炸事故可造成1-2人伤亡、多人受伤及较大财产损失;触电可造成1人以下灼伤或者死亡事故,一般不会造成财产损失;高温可造成1人以下灼烫伤事故,不会造成财产损失;机械伤害可造成1人以下死亡或者2人以下受伤事故,一般不会造成财产损失。 建议采用表格形式列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防控措施;该表可作为综合预案的事故风险描述内容。 3.2应急能力评估结论 针对公司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公司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找出了应急能力方面存在的x项问题。针对评估发现的不足,已经进行了补充完善,现应急能力可满足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应急救援体系

德国民防特点及启示 来源:国防报作者:李百鸿邢莹时间:2010-05-31 07:02:04 近日,笔者随山东省民防考察团赴德国不来梅市考察,现地参观了德国联邦救灾技术总署(THW)的指挥调度中心、地下总指挥中心和部分救灾装备器材,了解通常情况下民防信息交换与整合、紧急救援警报系统和控制设施等情况。他山之石可攻玉。了解这些经验和做法,对推进我国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有借鉴意义。 人员构成:专兼结合 德国的救援体系由THW和消防两部分组成。 THW是联邦救灾技术体系,由过去的德国民防改制,实行垂直领导和管理,是德国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负责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消防局属当地政府领导和管理,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一般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 德国联邦救灾技术总署(THW)在德国全境共设有668个救灾技术中心,专职管理人员约800人,而由志愿者组成的救灾专业队伍则达到8万人。不来梅救灾技术中心仅有1名专职管理人员,组织管理着150名志愿人员组成的救灾专业队伍。 德国的消防部门担负着消防、化学、交通事故救援等任务。法律规定,接到民众报警后消防局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展开救援。不来梅州消防总局下设6个分局,编配505名专职人员,编外设20个辅助性消防中心,拥有580名志愿人员。接到报警后,指挥调度中心就近派遣专业或志愿人员赶赴现场。 无论是THW还是消防部门,志愿者人数都大大超过了专职人员,在救援行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德国对志愿者的组织、调配、训练、参加救援活动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例如,法律规定,年轻人必须服兵役;不服兵役者,必须服消防民防役,承担6年消防民防义务工作。法律规定,志愿人员必须按时到THW和各辅助消防中心参加专业训练,一般每周二18时至23时、每月一个周未的全天为训练时间,主要内容为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每年训练时间达250小时以上。志愿者参加训练或应急救援任务时,拿原工作岗位薪金(业主可从联邦政府得到一定的补偿),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每天有伙食补贴,发生伤亡时享受专职人员同等待遇,通过社会保险机构得到赔偿。 启示:现阶段,我国的人防民防工作主要依靠专职人员,人防专业队伍在人员编组、装备配置、专业训练等方面落实不够,其训练管理、遂行任务缺乏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保障。我们应学习国外先进做法,从法律、体制、组织、宣传教育、训练、装备器材等方面,加强人防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这样既可精简专职人员、减轻政府负担,又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社会力量,普及防护知识和技能,提升人防影响力。 指挥手段:土洋并用

最新整理如何提高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docx

最新整理如何提高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应用,以火灾、爆炸、毒害、垮塌和交通事故等为特征的各种灾害事故也不断增多,应急救援活动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同时,各种灾害事故的处置难度也不断增大,给救援应急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减灾防灾和灾害事故救援应急工作,明确提出了要坚持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加强防灾救灾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抗御各种灾害事故的能力。社会和群众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抗御灾害能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消防部队作为一支抢险救援的专业队伍,具有反应迅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等优势,已日益成为抢险救援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这是形式发展的需要。 一、各种灾害事故突显,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消防部队积极参与应急救援 自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伊始,一直与火灾、地震、海啸、山体滑坡、水灾、旱灾、风灾、瘟疫等灾害事故作斗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快,塌方、航空、轨道、船舶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核泄漏、矿山井下等灾害事故和恐怖事件呈逐年上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灾害事故也随之进入了一个高发期,而且这些事故往往具有人员伤亡重,经济损失大,危害范围广,处置难度大,危险性大等特点,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受灾范围大、人员多,损失大。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灾害事故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如20xx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特大“井喷”,虽然地处农村,却造成了243人死亡的罕见事故。如20xx年重庆市仅安全生产方面,共发生各类死亡事故达2562起,死亡3055人。其中道路事故1791起,死亡2113人;煤矿事故342起,死亡419人;金属与非金属矿事故110起,死亡127人;工商贸企业事故243起,死人279人;火灾事故51起,死亡63人;水上交通事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务管理办法(2020)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务管理办法(2020) 各地级以上市应急管理局: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工作程序,确保安全生产资格考试客观、公正,省应急管理厅制定了《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务管理办法》,业经省司法厅审查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 2020年5月29日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工作程序,确保安全生产资格考试客观、公正,根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与证书管理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含仓储经营)企业、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及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以下统称“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等考务管理工作。 第二章考务人员 第三条考务人员由考试机构选聘或确定。 考务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二)熟悉考试业务,工作认真负责,遵守保密工作规定。 (三)身体健康,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 (四)经岗前培训,考核合格。 (五)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安全生产行政责任。 (六)考试机构认为需要的其他条件。 (七)《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特种作业考评人员管理办法》关于特种作业考评人员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考务人员曾被做出停止参与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务工作处理的,3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考务工作。 第四条各级考试机构要与考务人员签订工作责任书和保密协议。 第五条考务人员接收到考试任务后,如不能担任考试任务,应当在1日内告知考试机构并说明理由,考试机构同意后应当另行安排。考务人员逾期未告知的,视为同意接受考试任务。 第六条考务人员不得承担由本人或所属单位参与培训的、或有近亲属及利害关系人参加的、或所属单位职工专场的考试任务。考务人员发现存在以上情形的,应当停止考务工作并立即告知考试机构,由考试机构另行安排。 考务人员承担的考试任务是由本人或所属单位参与培训的、或有近亲属及利害关系人参加的、或所属单位职工专场的考试任务,根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与证书管理实施细则》(附件1)《考试违纪处理规定》处理。 第七条各级考试机构应当每年对考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开展年度考核。 定期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相关法律政策规定、职业操守、考务工作纪律要求、保密规定、考试实施程序及操作规范、应急处置等。 考务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和日常培训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作为晋职晋级的参考依据。 第八条考试机构要建立、维护考务人员信息库,准确登记考务人员基本信息。 第三章考试计划安排和考试预约 第九条各级考试机构应当根据本地区考生、考试点考试场地容量、分布等情况合理制定考试计划。 市级考试机构应当于每月25日前制定,并在网站公布下个月度考试计划,并报本级考核发证部门和省级考试机构备案。省级考试机构应当于每月30日前向省应急管理厅报备本月考试计划。考试计划如有变更,应当于考试前5个工作日重新报备。 第十条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或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培训机构”)应当至少提前10个工作日通过国家安全培训信息管理平台申请考试,考试机构应当至少提前7个工作日将考试安排派发考试点。 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完善考试管理平台功能,推动安全生产资格考试工作信息化,供社会公众申请考试、查询考试成绩。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资格考试推行考试预约制度。考试预约程序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关于应急救援存在的几个问题原因和对策分析

关于应急救援存在的几个问题、原因和对策分析安全生产工作重在防患于未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小和降低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也至关重要。为此,各地在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现结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在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方面 以我县为例,目前各地除了成立以县安委会为首的应急救援网络外,各乡镇、各部门行业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援救队伍,并大多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救援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原因和对策分析: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和尽量减少事故损失。但除了完善书面材料以外,在基础保障方面应作出更大努力。(1)人员专业训练有待加

强。许多应急救援人员身在其位却严重缺乏相关知识,平时忙于应 付其他方面的工作,当事故一旦发生时,手足无措,全靠临时应变,未能发挥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有作用。因此,应有计划地组织各级应 急救援队伍参加专业培训,以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2)基础设施 有待完善。有些单位因资金不足或认识不到位,仅把应急救援工作 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未能添置必要的硬件设施,导致 真正遇到突发情况时手足无措。通过日常检查可以发现,这种情况 并不少见,这种把安全设施作为花架子的做法要不得,必须在日常 检查过程中加以督促整改。(3)网络建设千篇一律,几乎全部是同 样的结构和模式,有的小组成员因长期外出等原因并不一定适合应 急救援工作,但因为职务原因,还是让其占据了应急救援名额。建 议结合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的实际情况,成立较为专业的应急 救援队伍,以确保处置突发情况时更便于操作。 二、在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方面 各单位、各部门虽然全部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但因该项工作 比较专业、繁琐,所以有的单位急于求成,所制定的预案停留在纸 上谈兵的层面,缺乏实战意义。

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讲解学习

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 危化行业作为安全生产重点监管行业,由于分布范围广、涉及危险因素多、生产运输环节复杂等原因,其中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危险,一旦发生事故,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如何加强和提升危化行业应急救援能力,健全危化行业应急救援体系,打造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疏通应急救援脉络迫在眉睫。为加强全区危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我中心对全区危化企业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报告如下: 一、全区危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现状 1.全区危化企业总体情况。全区共有危险化学品企业1150家(其中生产企业219家、使用企业28家、经营企业903家),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136个(其中1级重大危险源13个,2级重大危险源28个,3级重大危险源44个,4级重大危险源51个),各地分布情况如下: 表1 各地重大危险源分级情况 2.全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2007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自治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挥全区事故救援指挥、指导、协调作用,目前在编13人。5个地级市中银川市、石嘴山、吴忠市、中卫市已设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共有管理人员18人,固原市和22个县(区)还没有设置专职应急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由市、县安监局承担。 3.应急队伍数量和分布情况。我区除38个公安消防队伍外,有危险化学品企业骨干应急救援队伍7支、队员348名,具体分布如图1:图1各地企业骨干应急队伍分布情况

4.重点装备设施和物资储备。全区企业现有各类救援车辆110辆,7支危险化学品企业骨干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车辆42辆,具体情况如图2: 图2 全区企业骨干队伍特殊救援车辆基本情况 二、危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区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安排,以实施企业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措施抓落实,依托企业组建了7支自治区危险化学品企业骨干队伍,督导企业对33支专兼职应急队伍人员和装备给予加强,对34个工业园区、38支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队(消防中队)、33支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136家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39家大型吊装企业、68家沿黄企业一一建档,初步建成集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医疗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应急资源调运队伍“四位一体”的救援体系,较好地指导和规范了企业应急能力建设,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但纵观全区整体来看,我区危化应急救援能力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 1.危化应急救援基础力量仍然薄弱。宁夏全区共有34个工业园区,园区内主要以危化企业为主,大部分企业仍没有专职的应急救援队伍;企业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投入不足,应急救援队伍面临人员少、装备差、演练频次少的窘境;企业间应急救援的队伍建设缺少交流、信息共享、互帮互助,区域性救援网络亟待形成;缺少专业危化救援人才,救援队伍缺少针对性、目的性,在救援时往往缺少科学指导,贻误战机,甚至出现次生事故。 2.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行业层面,都发布实施了一系列关于应急救援的法律规定、行业规范、管理

广东省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广东省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我省处置涉外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确保涉外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保障我省在境外机构和人员、外国驻粤机构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保持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国政府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双边、多边条约和公约,《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重大的境外涉及我省和发生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的涉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涉及我国主权、领土、领海完整及对外方针、政策的重大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省内涉及港澳台居民的突发事件,参照本预案执行。 1.3.1 境外涉及我省重大突发事件 境外发生的造成我省在境外机构和人员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严重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需要我省配合或采取

应对措施的突发事件。 1.3.2 省内涉外重大突发事件 我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造成外国驻粤领事机构、外国驻粤外交机构和人员,其他外国公民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安全和权益受到严重威胁,以及外国公民在粤进行较大规模的非法集合、犯罪等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突发事件。 1.4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力保安全;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依法办事、保守秘密。 2 分级标准 根据事发地点、性质、规模和影响,将涉外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3 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 3.1 省涉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重大涉外突发事件发生后,省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省涉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省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涉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2 省指挥部办公室 省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与省在境外人员和机构安全保护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外办)合署办公,负责省指挥部日常工作。 3.3 省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3.3.1 处置境外涉及我省突发事件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青海能源鱼卡有限责任公司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报告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遏制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应急安全管理,开展评估工作。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找出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二、评估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主席令第4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主席令第6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296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煤矿安全规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青海省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青政办[ ]38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 )《青海煤业鱼卡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青海煤业鱼卡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 《青海煤业鱼卡有限责任公司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鱼卡煤矿方案设计说明书》 《鱼卡煤矿安全专篇说明书》 《青海省大柴旦镇鱼卡煤田尕秀区段地质勘探精查报告》 三、评估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第二章企业概况 一、企业简介 青海能源鱼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6月,系青海省能源发展(集

最新版应急救援能力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应急救援能力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应急救援能力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新建 三、业主单位:武警**消防支队 四、业主单位概况 **公安消防支队位于都匀市观澜轩路,成立于1982年,为正团职单位。支队现有人员431人,支队下辖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防火处四个部门,12个县(市)公安消防大队。2011年部队执行新编制后,又增设了培训基地和战勤保障大队,并随着都匀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建设的发展,拟增设都匀经济开发区公安消防大队(含消防站)。主要担负**范围内的火灾扑救、消防监督检查以及各种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支队成立以来,先后成功扑救了1996年的都匀市民贸公司大楼“7.26”火灾、2000年的都匀市“6.8”特大洪灾,2008年初的抗凝冻灾害, 2010年的都匀市匀中大厦“3.12”等火灾事故, 2010年四氯化钛罐车泄漏等灾害事故,为抢救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编制依据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项目建设总投资 项目建设估算总投资145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2530万元,占总投资的86.4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70万元,占总投资的8.76%;预备费用700万元,占总投资的4.83%。 2、项目建设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14500万元。根据中央、省、州关于州级综合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消防、战勤保障能力建设相关文件精神,本报告提出的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方案为: (1)项目建设投资的48.62%,总投资扣除征地费用外的50% (7050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补助资金解决; (2)项目建设投资的52.38%(7450万元)由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筹措。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广东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广东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l亿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或者跨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需要由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安委会)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及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省安委会组织 协调下,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和省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企业要认 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 立应急机制。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 和指挥以当地人民政府为主,实行当地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有关单位应当与当地人民政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 用。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 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典型安全事故及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一、目的 通过此次学习培训,规范现场操作,增强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分析总结,增强全体员工事故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二、典型事故类别、特定案例分析 (一)触电 对经过或靠近作业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在作业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在电焊机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注重安全防护,电线破损,没有接零或接地保护措施,导致的触电事故;以及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老化,又无开关箱等触电。 案例1:广东揭阳一工地发生特大触电事故12人惨死 事件经过: 2004年4月8日,中润钢铁有限公司为扩建厂房,在该厂毗邻的围墙外扩大用地面积,目前已进入打桩阶段。晚上7时许,打桩承包人陈邓领(音)将一批打桩物资拉到工地北面的地方。为看管这些物资,中润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少鹏叫本公司的10名工人,连同工地的十几名工人,一起将位于工地南面的铁结构的阿望亭搬到北面。他们大约搬移了200米,阿望亭的上端碰到在工地东北面处的3条东西走向的万伏高压线,从而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事故原因: 1、中润钢铁有限公司未及时处理高压线方面的安全隐患。高压线架设采用的是12米电杆,架设后的高压线与原地面距离有7米以上,因厂方进行“三通一平”填土,致使高压线距现地面的高度减少,再加上厂方未及时与供电部门联系,且该片土地毗邻原有厂房,场地较为隐蔽,未向有关部门申办手续,从而逃避了有关部门监控,使重大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 2、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少鹏违章指挥,在不了解情况和打桩承包人在场的情况下,擅自要求该厂工人搬动阿望亭至东北方向(该亭长2.5米、宽2.3米、高5.3米)。 3、工人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在搬动阿望亭时,只顾下面,不顾上面,致使高达5.3米的阿望亭触到高压线,导致触电。 案例2 事故经过: 某厂电焊工甲和已进行铁壳点焊时,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已自己更换。已换线时,发现一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扳手拧紧(此时已不在场),然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只焊了一下就倒在地上。工人丙立即拉闸,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事故原因: 1、因接线板烧损,线圈与焊机外壳相碰,因而引起短路。 2、焊机外壳未接地。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制度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制度 为了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救援能力,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救援队伍的组建 (一)救援队伍的组建按着“平战结合、军地结合、专兼结合、专业对口、指挥灵便、反应快速、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以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消防、武警和驻军部队、民兵预备役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指挥部、各分指挥部组建的第一响应队伍为突击力量,以系统、行业、大型企业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以社区、乡镇自救互救组织和应急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力量的四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二)第一响队伍组建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任务和要求组建,装备器材、技术人员素质以完成发生Ⅲ、Ⅳ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为标准,人员一般不少于30人;第一响应队伍还是Ⅰ、Ⅱ、Ⅲ、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突击和骨干力量。 (三)应急救援队伍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任务和要求组建,装备器材、技术人员素质、数量以完成发生Ⅰ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为标准,是Ⅰ、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 (四)各系统、行业、大型企业要组建专业救援队伍,装备器材、技术及人员以完成本系统、行业、企业的应急救援需求为标准;乡镇、社区要按应急管理部门要求组建自救互救和应急志愿者队伍。专业救援队伍、自救互救和应急志愿者队伍是应急救援的补充力量。 (五)第一响应救援专业队伍建设的综合要求是:人员素质好,装备器材数量、质量、技术含量高,满足Ⅰ级突发公共事件联合救援需要。要随时能集中、调得动、开得出、联得上、救得赢。 第二条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 (一)第一响队伍由组建单位进行训练和管理,报各分指挥机构和县总指挥部备案;各成员单位的应急救援队伍要按照有关预案和县总指挥部、各分指挥机构的要求进行组建、训练与管理。 (二)县总指挥部、各分指挥机构负责检查、指导第一响应队伍的训练、管理,负责组织演练与演习; (三)各乡镇及组建第一响应救援专业队伍的单位每年年初向县总指挥部报告队伍组织、编成、人数、装备、训练、执行任务情况;重大变更要及时向县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备案。 第三条应急救援队伍的使用 (一)县总指挥部的第一响应队伍为各分指挥部组建、训练和掌握的第一响应队伍。 (二)各分指挥部组建的第一响应队伍,原则上在Ⅳ、Ⅲ级突发公共事件救援中使用,是Ⅳ、Ⅲ、Ⅱ、Ⅰ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的主要突击和骨干力量。 (三)县总指挥部在组织应急救援过程中,全权协调和统一调动、派遣各分指挥部的第一响应队伍、应急救援队伍、技术及相应装备器材,以及专业救援队伍、自救互救和志愿者队伍。 (四)各分指挥部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中,全权调遣使用本指挥部的第一响应队伍和应急救援队伍。 第四条应急救援队伍的准备 (一)当发生Ⅳ级预警事件时,乡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县相关分指挥部第一响应队伍进入戒备状态。 (二)当发生Ⅲ级预警事件时,县、乡镇第一响应队伍进入戒备状态。 (三)当发生Ⅱ、Ⅰ级预警事件时,县、乡镇第一响应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四)进入戒备状态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认真地检查、检验装备器材,补充油料给养,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声令下,出得快、联得上、救得赢。

最新整理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升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

最新整理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升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 能力 一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滦队、大同队、平顶山队的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地方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相关行业和中央企业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支持的重点行业(领域)中央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其他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法规制度建设得到了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应急工作机制日益完善。 三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投入力度普遍加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得到了加强,一批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装备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大口径救生钻机、深井潜水电泵等先进救援设备国内一些单位已研发并出成果。 四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保障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继续加快推进,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得到了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明显强化,应急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五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应急预案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广泛开展,应急值守和宣教培训等工作有了新的进步,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不断深化。 六是安全生产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援效果明显提高。20xx年,全国矿山救护队共参与3102起事故的救援工作,抢救遇险人员8751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参与1万1673起事故的救援工作,疏散和抢救遇险人员2万5910人;公安消防出动65.6万人次,疏散和抢救遇险人员12.9万人;海(水)上救援队伍参与2xxx次救援行动,抢救遇险人员1万8712人。通过及时、有力、有效救援,遏制多起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整理)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 总则 1. 1 编制目的 提高全省各级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幸福广东,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 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 3 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精品文档

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中毒,动物疫情,饮用水安全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 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跨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行政区划,或超出事发地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或需要由省人民政府负责协助处置的特别重大及负责处置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省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1. 5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