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冯修改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

西安市宇航中学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五日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复习备考

——西安市宇航中学2010届高考工作反思2010年的高考非同往常,它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融汇了新课改的方法,实践了新课改的创新,是我省实行新课改一轮的一次检验,更是我省继续深化新课改的前站,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至关重要。为此,我校高度重视,从三年前开始研读“新课改”目标,把握“新课改”原则,揣摩“新课改”精髓,实践“新课改”要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夯实基础。进入2009—2010年这个关键的收获时节,我校上下更是万众一心,在区教育局党委及教育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办精品学校,实行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围绕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尤其是高三教师,精诚团结,奋力拼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围绕课堂抓教改,围绕质量抓管理,围绕教研抓提高,树立信心,狠抓常规,落实过程,谋求效率,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带领广大教师开拓创新,力争教学有特色、管理有特点、质量有飞跃。现将我校2010届高考备考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研读“新课改”把握“新”方向

(一)新课改的原则与意义

“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在于“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上世纪末中央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课改。“新课改”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遵循“既保证平稳过渡,又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原则,具体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

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使高考公平、有效。因此,新课改从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实施了六大“改变”,即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强调“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终生发展;强调教材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二)新课改的考试内容

“新课改”的考试内容要实现一个衔接、三个贴近、一个能力。即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题型或科目的设置是在坚持统一与公平的基础上,基本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让学生能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的同时,将考试变成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过程,赋予考试人性化的意义。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复习备考

(一)坚持课改,宏观调控

1.明确目标,抓好常规

最基本才是最根本的。明确目标,定准措施,抓好常规,落实过程,持之以恒地坚持做,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我校在工作安排上强调“早安排、早动员、早行动、早落实、早

到人人明白”;在工作实施方面强调“做细致、做实在、做到位、做持久、做到个个极致”。

早在新生一入学教师们就明确了三年后的高考总体质量目标,当学生进入高三时学校就将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班,再由各班落实到学生。各班、各科也实行“达标率”管理,每次考试后都要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激励学生步步向目标迈进。

2、抓好班风学风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班风、学风对高考至关重要。到了高三,学生的心理、学业问题很多,例如:盲目自信、惰性、浮躁、悲观、绝望等。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做好心理疏导,对备战高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落质量目标,校领导和中层领导全部分配到各个班级,负责各班级的教学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协调沟通。学校每天对各班实行量化管理,并每周公示班级量化分,促进校风、班风、学风良性循环。班主任跟班勤,择时搞些课外活动,调节学习气氛和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同时,高三老师时时处处关爱学生,言传身教;每次模考都能及时找学生谈心,使学生消除盲目,不再浮躁,增强了竞争的信心和实力。

(二)探究课改,科学备考

1.学习《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我校本届高三年级组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团队。通过新课改培训和对课改省高考题的研讨,我校高三教师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三者进行了认真分析,明确了《课程标准》是编制教材的依据,是教

师教学的依据,也是教育部《考试大纲》编写的依据。教材虽有多个版本,其选择的案例、例题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从教教材型教师向用教材型教师转化,我校高三教师结合普通中学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差,自学能动性弱的现状,针对教材多,课时紧的实际,复习时我们改变了唯“教材”至上的陋习。例如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是高考命题的样本,我们认真研究它的思路、特点、变化,把握方向,指导复习。

2.加强对高考命题思路的探究

今年高考是我省实行新课改后首届高考,复习备考等于摸石头过河。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高三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与呈现方式、试题解答要求等变化做了深层次的研究。比如数学学科,过去只提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种能力要求。新课程版高考数学学科的能力调整为六项,即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思考,努力把握了复习备考的深度和广度。

3.加强对新高考模式的研究,重点是加强对备考策略的研究

我省高考方案仍然是“3+综合”。近几年综合科目对高考控制分数线的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考生高考成绩的高低主要受综合

科目的影响。加上实行网上评卷,对答卷有较高要求,因此,综合科目对考生成绩的起伏明显。所以,综合科目的规范答题指导,我们就着眼于平时的作业批改,着眼于日常的单元测试或专题训练。各学科课时能根据不同层次考生的实际、不同的阶段和不同学科的增长潜力或贡献大小动态地予以调配。

4. 研究学情,分层教学,分类推进

我校根据教学实际和考试情况,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的难度和容量。把学生分为优等生、稳定生、临界生和希望生四个层次。对“优等生”从精神上多加鼓励,对“稳定生”以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为主,理清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在减少失误上下功夫,由相应弱项学科的老师负责指正;帮助“临界生”分析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希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不断进步。在第二学期,我校还隔周针对性地安排了强化理科综合、强化文科数学或综合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对艺术、体育类考生,当专业课考试结束后,学校专门开放一间教室,老师义务进行补课,同时同意全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情实行走班制。

5. 把握节奏,夯实基础,谋求高效

学校要求教师“向课堂要质量,做智慧型教师”,为了课堂教学的“精、细、慎、实”,每一节课都需要有明确的中心,告别弱课和无效课,做到知识有中心、能力有中心、方法有中心。实现学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自我构建,力求使学生准确理解,自觉查漏补缺。教学紧扣课标,合理使用教材,整合主干,精编试题,训

练审题,训练专项,训练规范。杜绝只布置、不检查、不批改的现象,要求学生“把平时当高考,把高考当平时”认真对待每一次模考。

新课改“依纲不靠本”,考题的素材可能来自教材之外,新情境设置来自生产生活实际,但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主干知识,仍然是新高考成功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高三复习,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基础和高一、高二时的教学情况,合理把握复习节奏和进度。重点内容重点讲,主干内容多滚动,完成一个单元或专题后要停下来归纳整理一下。不盲目赶进度,宁愿压缩后两轮复习时间,也不能机械地在某次模考之前完成第一轮复习。严格控制考试频度,避免考试对正常复习进度和师生应考心态的影响。

关注社会热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实际;注重指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将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构建全方位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在新的情境下快速地提取信息,准确地调用相关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6.精选试题,认真反思

跳出题海,认真“反思”。我校通过对西安八校、宝鸡市、咸阳市联考试题的分析,结合我校实际,从中选用适合我校校情的联考题,并在考前允许任课教师更换或删除个别试题,之后还通过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获得有关模考分析材料,以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总之,每次模考都能使学生在横向比较中收获信心。

高考考查的是以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为核心的较高层次的能力,思维不能复制,因此冲刺阶段复习我们主要抓住“反思”这个环节。要学生预备一个错误记录本,将模考中的错题记录下来,收集、勘误、整理。努力做到“做对一道题,掌握几个规律”;“做错一道题,汲取一个教训”。

7.抓中低档试题,提高得分率

高考有个规律叫做“难题得分少,易题丢分多”。每次模拟考试中,照常有些高分学生犯低级错误。因而就大多数同学而言抓住中低档试题是冲刺复习最为关键的环节。抓住中低档试题就是要抓住“力所能及”会做但易做错的题;舍弃“力所不能及”的难题。事实证明,抓“力所能及”信心会不断上升,放弃“力所不能及”可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打击。

8.重视选做题,合理取舍

选做题在高考中的引进,较好地反映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新课程高考的鲜明特色。但选做题型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弊端,那就是题量少,范围窄,所占比重小。针对选做题型目前还只是高考试题中的一种点缀,我校的具体做法是有些科目,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等要求学生学精一个选修模块,其他模块可以淡化。

9.大胆整合,系统复习

由于新教材缺乏知识系统性,加之教材较多,必修、选修内容跨度较大,直接按教材编排复习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合理整合教材,将教材中由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不同而割裂

的系统知识在总复习中重新整合,重排顺序。并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取舍,帮助学生构建起了立体的、发散的、独立的知识网络体系。对主干知识和新课程标准强调的知识进行适度拓宽,对非主干知识和新课程标准舍弃的内容则可进行必要的淡化处理,这样,避免了分散精力,面面俱到而俱不到问题的发生。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回顾新课改的三年,可谓是拼搏与收获同在,付出与回报并存。当然离不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但我们感觉潜力仍需挖掘,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孜孜追求、勇于探索”的求索精神,将宇航中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我们要用面对困难不畏惧,迎接挑战不畏难,吃苦流汗不畏艰的精神搞好新课改。我们要用爱心和责任心,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再创宇航美好的明天!为灞桥教育的辉煌争光添彩!

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2010年6月15日

化学新课程改革

化学新课程标准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

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基本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我省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结合《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育公平。 (二)坚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三)坚持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四)坚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二、高考科类和科目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理工、体育、艺术。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考生还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报考外语、外贸类院校及英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高考总分75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文、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各300分。 2013年、2014年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3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12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35除以12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3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5除以3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 2015年及以后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30分。 英语听力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部分中进行,考生可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和第二学期3月参加听力考试,若考生参加两次考试,以考生最高成绩记入高考英语科目成绩。 其他外语语种(含听力)考试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规定执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四、命题及考试范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高考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9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见附件)。 五、招生录取

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三化学复习

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三化学复习 新一轮高考改革经过三年试点,今年将进一步扩大到全国各个省市。笔者结合三年来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复习的调研体会,就高三化学复习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供各地高三化学教师借鉴。 一、高考复习中应谨防几个误区 笔者在听课与调研中发现,部分师生在高考改革,特别是设置“综合科目”考试后,对相关学科地位的认识、复习指导思想及复习训练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X学科让位现象 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3+X”高考改革后,“3”在总分中所占权重增加了,而“X”中的每一门学科权重大大下降,已失去往日“3+2”高考各科分值平等的地位。因此,教学中,师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学科让位的想法和行为,把本该投入化学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让位于其他学科。显然,这与高考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克服偏科现象的指导思想是相悖的。 误区二:“不变”万能现象 “3+X”高考中X学科“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学科间的综合”的命题思路,使大多数教师产生了“不变”万能的复习观。表现在,在化学教学中,不加调整地照搬以往“3+2”高考复习模式,忽视双基知识的整理和疏通,一味追求难题、怪题,强化计算技巧等等,而对学生如何立足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如何摄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缺少引导;对化学在理科综合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以学科基础知识为载体的学科内综合及学科间综合能力的培养缺少思考、研究和必要的实践探索,消极等待高考的来临。 误区三:新一轮“题海战术”回潮现象

经过前几年化学高考命题的改革,如减少题量、变革“传统题”、重视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等,特别是借助信息迁移题的形式,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有关社会、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的化学问题,有效地测试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由“知识立意”逐步转向“能力立意”的命题导向,使愈演愈烈的题海训练有所扼制。但随着“3+X”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各校师生对这一新生事物由于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导致了新一轮“题海战术”的再次回潮。主要表现为,在不加筛选地继续沿用“3+2”综合试卷的同时,大量操练一些外来的、牵强附会的学科间综合试题,大搞题海训练。显然,这种“多多益善”的训练观与当前高考注重能力考查的方向已背道而驰。 二、高考复习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透析过去两年部分省市的理科综合高考试卷,可以发现,试题体现了如下命题特点: 1.首先是学科内综合,其次是学科间综合,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干,穿插少量学科间综合题。且组卷采取的是学科内综合相对集中的方法; 2.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突出考查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多以社会生产生活知识为背景,全真模拟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 4.试题改“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强调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 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复习中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关系: 1.基础与综合的关系 回顾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人们对某一物质的认识往往都经历了由最初的综合模糊感受到逐步分类感受,最终形成整体综合认识的发展过程。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正是循着这种认知方式,展示了一个由综合到分科,再由分科到综合的交替变化过程。

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doc

2019年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高考改 革方案今正式颁布 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 “新高考 “新高考后将没有成绩排名,镇海中学会有些吃亏。”杭州市第二中学的代表在镇海中学第二报告厅直截了当地说。 “既要把高三的老高考教学工作组织好,又要研究和实施高二新高考的应对方案,两者差异太大,特别累。”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这样透露。 表面上看,这是浙江两所最牛的高中在“倒苦水”,实际上是浙江省内高中名校长、名师以及国内专家7月7日至8日聚在镇海中学,就如何应对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变革与走班教学“抱团取暖”。 按照新高考方案,浙江省内今年9月上高二的普通高中学生都要进入大规模走班教学阶段。此前,有关专家在浙江调查发现,有的老师对此“极度恐慌”。 “一考定终身”变为“一选定终身” 浙江省人民政府9月9日发布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课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

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国内有关高考的改革一直在进行,新高考浙江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文东茅说,取消文理分科以后,浙江“7选3”科目有35种选择组合。 杭州师范大学附中校长任学宝介绍,文理分科时,该校文科4个班,理科8个班,但是对今年9月上高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选课意向调查发现,35种组合中选择了34种,只是第一次调查缺少政治、生物、技术课组合,第二次调查没有生物、历史与技术组合。 “新高考是一次新的挑战。”杭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派出的特别代表说,在高二年级选课时,很多孩子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家长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选课。 更为重要的是,高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对新高二课程作出选择,选择组合方案一旦上报不可更改,即使将来可能允许个别学生修改,也将极大浪费高二年级的时间成本,改过来以后的学生也很可能失去了高考的竞争力。 有关人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说,过去社会批判高考最多的是“一考定终身”。但是,现在新高考方案下,浙江高一学生在16岁至17岁的年龄段就要选择喜欢的专业,并与两年后高考报考的“专业+大学”密切相关。这不是变成了“一选定终身”吗? 杭州市第二中学英语组组长朱旭峰表示,对于高一学生这种选择方式是否合理,尚无定论。现在该省有些高中的做法是,高一年级学生考试后,把语文、数学、外语必考科目成绩排名列出来,再把不同选课组合成绩的年级排名拉出来,一并交给学生家长。然而,面对一大串排名,并且组合不同科目在年级前后不

高考英语改革新方案:年高考英语拟再降难度.doc

高考英语改革新方案:2014年高考英语拟再 降难度 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代表在参加延庆团审议时透露,2015年高考对英语单词量的要求还要再下降,降回到2000余个的水平。 记者上午获悉,本市还将通过降低考试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降低难度,并不是把标准降低了,而是过去的难度太超标了。”苟仲文代表表示,如果难度不降,学生们一直处于超前学习的状态,学习负担过重。 本市将逐步降低考试难度。以英语为例,2007年,高考对英语单词量的要求是2600个,之后上涨至3500个。2014年高考英语单词量将减至3000余个。“2015年还要再下降,降回到2000余个的水平。”苟仲文代表透露。 同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再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促进“均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抑制“择校热”,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苟仲文代表透露,推动优秀教师流动是促进“均衡”的重要措施,目前本市正在制定促进教师流动的方案。 根据教育部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北京拟对2014年高考命题进行调整,英语试卷在2013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难度。 这在两方面变化明显:词汇量方面,重点考查词汇在3480个的基础上减少了400-500个,考试说明中的考查词汇上限为

3080个;作文方面,去掉了开放作文,但仍保持两篇作文,分值不变。第一篇为用英语做事情(15分),考查方向为重实用、交际、基础。第二篇定位为用英语记事(20分),考查形式参照原来的情景作文。 对于这样的调整,部分高三学生和家长表示,虽然考试的难度降低了,但担心会影响考试时的发挥。那么,这样去掉开放性英语作文,是否会降低学生的英语能力,再次将英语学习拉上应试的道路? 经《法制晚报》记者多方了解,目前部分学校已开始对2014年调整后的高考命题形式进行调研测试。对于高考科目的调整,教育专家表示,2014年高考是将来高考改革的一部分,是实现高考的“软着陆”,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题型一变不知能否顺利写出 “我们是刚刚知道高考开始改革,没有了开放作文。之前练的一直都是这种作文,现在突然改了,距离高考仅剩不足200天了,不知道到考试时能不能顺手写出来。孩子高考就只有一次,本来英语就比较一般,真是害怕这个题型一变,孩子适应不了,影响他的高考成绩。”有家长表示担忧。 影响发挥应用训练反而增加 有教育专家表示,各教育机构及学校各方接到教委通知都比较迟,对今年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讲时间确实是有些紧张。同时,高考临近,这样突然的变化在考生复习准备和心理上必然需要一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梳理学习内容与流程,温故而知新 本次学习,有专家讲座,有学校的经验介绍,有各学科的具体做法,有学科的面对面交流,有学程的编制,有学科基地建设的介绍。笔者根据主讲专家和教师上课顺序,把时间分为13个时段。 第一时段:由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主讲的《高考改革浙江与上海方案对比解读》。 第二时段:由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治研究员周晓燕讲《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学科课程建设。 第三时段:由浙江省义乌四中陈报化校长主讲《义乌四中特色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第四时段:由浙江省义乌中学副校长杨胜大主讲《满足选择,全科走班》――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并行走班模式。 第五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管理中心主任刘东升老师主讲《顺应新常态的年级管理工作思考》。 第六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地理、英语、化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七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管理中心主任陈亚利主讲《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用一份自开学初到第十周的周历事表流水帐的形式向在座学员详细介绍了年级管理日常。 第八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物理、政治、数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九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周建锋主任主讲《选课走班模式下教育新常态》――浙师在附中因应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分别从浙江高考看教育新常态,为适应新高考的选课走班及新教育模式“三园一导”。 第十时段:由浙江师大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朱红彪主讲《适应分层走班的学程建设》;介绍什么叫学程?为什么编制学程?如何编制学程? 第十一时段:由华东师大附中副校长高三教师孟祥萍主讲《新高考背景下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介绍了华东师大附中及该校在新高考背景下为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做法; 第十二时段:由浙江省嘉兴一中沈微微老师主讲《高中数学学科基地工作汇报》,分享了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 第十三时段:由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省政治学科基地潘新华老师主讲《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分享了政治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 二、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 1.浙江新高考改革 (1)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只高考一次,外语可考两次,以最高成绩为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科为选考科目。 (2)考试模式:“3+3”模式,必考三科和选考三科,即必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另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门选考科目里任选三科参加高考。 (3)考试时间: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在高三年级的六月份全国统考时间考一次,英语可以在高三上的10月份考一次和高三下的六月份再考一次,以最高成绩计入高考得分;选考科目可以分别选择在高二年级后的十月份和四月份参加考试。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化学教学改进策略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化学教学改进策略 慈溪赫威斯育才高级中学俞科峰 摘要:上海、浙江成为2014年高考考试招生改革的试点地区,考查方式和考查内容都有很大变化,学生的选择余地也大大增加。化学教学必须想办法应对这些变化。 关键词:新高考;高一化学;教学策略 2014年l1月,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中化学教学如何积极应对这一重大变革? 一、新高考方案中化学学科的变化 1、考试方法的调整 方案中化学是“7选3”中的一门。“7”指的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 (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学科,学生分别在每年的4月或10月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选择成绩较高的一次计算成绩。其中学生还必须从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各选考科目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必考题”为必修内容,分数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加试题”考试内容为高中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分数为30 分,时间为30分钟。 2、学习内容的调整 2015、2016年高考内容:理科综合考试内容为《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删除专题3 第4 单元沉淀的溶解平衡 )、9个综合实验。自选模块为《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 新高考方案下课程内容的设置分为水平1和水平2。水平1要求 (即学考要求)如下: 《化学l》、《化学 2》、《化学反应原理》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中的“基本要求”部分。 水平2要求 (即选考要求)如下: (1) 《化学l》、《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中的“发展要求”部分; (2)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 (3)适当考虑其他化学学科类选修课程的内容。 二、新高考方案对教学的冲击 1.教学任务更重、进度更紧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分析,新高考方案要求参加化学选考的学生完成三本必修教材《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以及两本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这与 2014 届以前还需外加两个IB模块相比似乎任务减轻了很多,但由于考试时间发生改变,任务其实一点也没有减轻。原先到高二结束,基本只要完成5本书的教学即可,到高三高考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复习,但现在选考学考时间改在每年的4月和10月,考生有两次机会,意味着最迟在高三第一学期的10月,即高三开学初就要参加第一次选考科目高考,也就是说到高二结束不单单要完成五本书的教学,还要留一定的时间复习,以便学生有更好的状态参加第一次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这样任务就更重了。高一结束,大多数

北京高考英语改革

北京高考英语改革style--> 各地高考英语改革动向 省份

高考英语改革动向 详细 北京 高考英语科目分值将下调50分向“一年两考”过渡(已出台) 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实行社会 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成绩3年内有效.英语分数从150分调整为100分,比过去减少50分. 山东

外语听力不再纳入高考(已出台) 山东省公布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暂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但外语考试的分值仍然是150分.此外,考生外语听力成绩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科目听力成绩中最好的一次,单独记入考生电子档案. 江苏 英语拟尝试“一年两考”并以等级计(未确定) 江苏新高考方案正在酝酿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 辽宁

2014年高考英语改革暂无计划 据了解,辽宁省还暂无计划,至少2014年高考,涉及到英语的考试不会有什么变化.辽宁省的高考政策将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现在教育部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所以辽宁不会调整高考政策. 湖北 2014年高考英语没有相关改革措施 湖北武汉市招考办表示,2014年湖北高考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考试科目将保持稳定,英语考试题型及分值不会变动. 广东

高考英语“不打分”高考政策保持稳定 广东自2010年以来一直按照《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执行,仍考语文、数学、英语等3门主科+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并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列为高考录取必要条件.目前,广东高考政策保持稳定. 上海 正积极拟定上海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 近日,有消息传出2017年上海高考可能只考语文数学,英语不统考.上海市教委也通过官方微博表示,所谓的“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内容是不完整、不准确的.目前,上海正积极拟定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 浙江

新高考改革培训心得体会汇编

新高考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新高考改革心得感悟:让学校围着学生转,学生选择决定教师岗位,从全国开始推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至逐步试行新的高考方案。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高考成绩核算,即“6选3”。 此外,中学教育开始实行走班教学,学生除了可以自主选择 高考科目以外,还可以选择自己的任课老师、课程,这被他们称为“选科、选师和选课”。 在传统高考模式下,只有主动适应学校和老师的学生,才 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可以说,在传统的高中学校中,学生是围绕学校转动的。那些有个性、有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往往会被看成“异类”,认为他们的个性,只是出风头而已。高考新政下,学校将围绕学生转动,通过学生对高考科目、任教老师以及具体课程的选择,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风格,满足自己的 学习需求,从而获得与个人能力相适应的成长。只有学校办学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校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才可能真正促进 学生的个性成长,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每个教研组的工作态度与教育业绩,会汇聚成这个教研组的学术声誉,而教研组的学术声誉会成为学生是否选择这个学科作

为高考学科的重要依据。学生的选择,将会影响到整个教研组有多少个教学岗位。由于学生有选择任课老师的权利,所以在同一个教研组内究竟特定老师能否上岗,上岗后可以教高考学科班还是学考学科班,每个班会有多少学生,都是由学生的选择决定的。学校制定规则,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传统高考模式下,文综、理综是绑定的,在经历二选一之后,学生被分到某个行政班,从此只有班级排名的变化,偶尔有一些活动或者选修课程可以走动。所以说,不是高中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这样的教育体制已经把学生固化下来了,在不能“行动”的背景下要求学生“心动”,这多少还是违背了“心动不如行动”的规律。于是,如果学生学不好,往往会抱怨学校不好,或者是老师教的不好。而在新高考模式下,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既可以让学生回避自己的短板,发挥自己的长处;又可以通过选择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借着选择的机会,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学生在选择的前提下,有了挑选学校教育资源、组合自己擅长科目的机会,但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谁选择,谁就得负责!如果选择后,学生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就应该首先想办法来改变这个事实,而不是简单地把结果归因于老师教学水平太差。尽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在当下,老师的教学水平是既定的,我们也要认可这个事实,更要告诉学生这个事实,让他们知道哪些方面要借助于老师,哪些方面要依靠自己。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7-12-13T16:21:56.860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7年11期作者:季海东[导读] 面对新高考,我们应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应对。高一起步教学宁慢勿快,宁少勿多,积极落实省教学指导意见。宜浅不宜深,宜细不宜粗,深化概念,规范教学,尽量做到稳打稳扎、夯实基础。山东省沾化区第二中学季海东邮编256800 【摘要】:面对新高考,我们应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应对。高一起步教学宁慢勿快,宁少勿多,积极落实省教学指导意见。宜浅不宜深,宜细不宜粗,深化概念,规范教学,尽量做到稳打稳扎、夯实基础。【关键词】:中学化学、学生困惑、化学教学、 2016年3月份,山东省发布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考生夏季高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即“3+3”。“3+3”科目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各科满分分值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纳入高考录取的等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高校招生对等级考试科目组合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考试科目中选择。此方案一发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中化学教学如何来积极应对这一改革,是我们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新高考方案中化学学科的变化 化学是高考“六选三”中的一科,是所有学生的合格考科目。在新方案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是合格学考科目即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化学的等级考科目是必修加选修Ⅰ,即必修一、必须二、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五个模块。同时新方案也对高中化学课程的学分进行了调整,必修学分由6调为4,选修学分由4调为6。与原先的方案相比,我们可以看出新形势下,化学必修的难度降低,降低到所有学生合格为基础。而化学的高考科目,有原先的三选一四个模块变为现在的五个模块,提高了选修的难度,增加选修的难度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时为高校选拔人才奠定基础,其次保证了选拔人才的区分度。 二、目前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 1、虽然目前山东2107年新高考方案已发布,但目前我们手中的材料只有“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新课程标准还没有出炉,更加让我们为难的是还要沿用旧教材,这就是所说的“三新一旧”,面对这种情况一线老师的教学有点不知所措,目前我们只能借鉴浙江上海新高考的一些做法,防止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 2、化学必修一难度的控制,合格考难度可能有所降低,我们的课堂难度如果仅按照合格考的的要求就会对选择化学的学生等级考不利,对这些学生来说深度不够,但如果进行知识的拓展,针对必修一内容多,难度较大的特点来看,会严重挫伤一部分同学选择化学的积极性。 3、化学必修二与选修I的处理,选化学等级考的同学要完成三门选修模块,实际上学习任务较以前更重了,为了高三这一学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高二应尽可能早的结束课程。必修2与选修I中的三个模块其实都有联系,为此我们在必修二的教学中进行渗透补充是不是一种可行的做法呢? 4、每学期教学任务的安排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关心的,尤其是高二这一学年三门选修模块的安排,以及如何进行考试测评等。虽然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的安排,但这仍需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来执行。 三、新高考方案中的化学教学 不管怎么样新高考已经来了,我们要做的唯有去积极的适应,下面我来谈一下新高考方案下我们所考虑的化学教学策略。 1、研读“标准”,明确目标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科(化学)指导意见》是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我省化学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按照山东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教材的研究制定的。是我们山东省化学学科教学、学业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等的基本依据。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一“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深广度,知道要教什么,怎么教,考什么,怎么考……选择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 要准确把握化学学科指导思想中对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和知识学习的深广度,遵循教材内容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把握中学化学的整体结构与要求及单元学习内容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必修模块各学习要点与选修内容的衔接与分工,了解各知识点的分布,学习层次与教学的深广度,注意知识的深度与练习的难度要适当,切莫一步到位。 3、循序渐进,做好方法指导 长期以来,初高中的学习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高一新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很不适应,易发生分化现象和失去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一教学中注意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达成度情况,要以落实基础,明确概念为目标,做好学法指导,在教学中要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共享合力,集体磨课 教师要树立全局观念,在新课开始之前,按照教学进度中的分工,组内老师轮流备重点、难点,明确新高考的要求,并提供详细的学案导学,全组成员共同探讨,借助培训精心打磨课堂,提高效率,同时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学情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确保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力争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5、坚持做到“三统一,一创新”。利用集体备课活动,统一进度,统一课堂教学,统一练习,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个体特长,尝试创新调整教学内容的课程安排,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总之面对新高考,我们应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应对。高一起步教学宁慢勿快,宁少勿多,积极落实省教学指导意见。宜浅不宜深,宜细不宜粗,深化概念,规范教学,尽量做到稳打稳扎、夯实基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借助导学案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有效教学。利用教研组与备课组的集体力量,互相听课、磨课、研课,取长补短,利用新老教师结对,“传、帮、带”,聚焦课堂效益,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圆满完成我们的化学教学任务。

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思考

203 Mar.2014No.3CHINESE TIMES 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思考 赵陈香 【摘要】酝酿已久的高考改革这次将重点放在了英语这门课程上,教育部披露英语将不再纳入统一高考的范围,而是实行一年多考制,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这一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对这一制度的发展前景拭目以待。通过对英语考试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今英语学习的状态研究,分析高考改革首先从英语开始的原因以及对高考英语改革的深入思考。【关键词】高考改革;高考英语;英语考试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203-01 一、我国英语考试发展史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英语考试也随之回复;1983年,英语首次纳入中考科目;1984年,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1987年,大学英语四级出台;1989年,大学英语六级出台;1992年英语成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2007年,英语考试加大对读写的考察;2013年,多地高考英语开始酝酿改革。 其实早在清朝时期,英语就已经开始成为各学府的招生指标。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对英语考核的重视。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国的英语考试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应的等级考核制度陆续出台,后期英语在高考中已经和语文,数学并列成为三大主科目。 二、高考改革先从英语开始的原因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说,英语在我国并非官方语言,也不是经常用到,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不会英语是不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任何影响的。许多学生们未来从事的职业许多都与英语关系不大,例如会计、工程师、语文老师,所以英语对他们来说并非必须,英语只是作为丰富其人生的调料。因此,以英语作为试点科目,存在其合理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功利化的导向下,中国英语教育正陷入怪圈:很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学了十几年,能实现无障碍交流的人不超过5%。的确,中国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以语法、阅读为主的“哑巴”英语,却很少开口大声说出来,同时大部分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很少有纯正英语发音的出现,这种无环境熏陶的语言学习方式必然会效率低下。 去年夏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引燃人们对国语“久违”的热情,汉字书写能力退化之忧,进一步引起人们对汉语教育的反思,为何我们的母语如此“低落”?相关调查现实在高中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远远多于语文,大部分大学生更是将近一半的时间花在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上。所以为了拾起对国学的热情和信心,就相对削弱了英语权重,也许英语退出高考将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恢复。 其实英语权重降低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浙江、天津、云南等省市早已开始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考”,且大多是从听力、口语部分进行尝试。浙江从2009年起,就把高考英语的听力部分放在平时举行,每名学生都有两次考试机会。如浙江高考中英语150分,30分的英语听力考试被放到了平时举行,即每年的3月和9月,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在云南,考生可参加两次听力和口语测试,选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北京在2011年就已经启动研制,力争3年内出台相关办法。这些省市的率先尝试虽然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突破,但是还是相对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使其把多余精力可以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并且也未对社会各界造成太大影响。所以改革还有继续实施下去的可能性。 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英语的霸主地位具有历史原因, 而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长,全球出现了汉语热。截至目前,我国已在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面向大中小学、社区和企业,教授汉语,推介中华文化。所以汉语影响力的增强也是英语权重降低的一个原因。 三、高考英语改革的影响 对应上述英语改革原因就可看出其积极影响,最直接的应该就是改变了国人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的盲目态度,改变了人们把英语学习看成是时髦、高品位的象征以及追求升学、升职的功利性工具,使人们认识到英语的本质是国人了解国外文化和与外国友人交流的工具。同时,高考英语的松绑给国人一个重拾遗忘的国学文化的机会,特别是让青少年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并加以弘扬。对英语高考要求的降低,必然会使学生可以减少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从而将精力与时间放在其他薄弱的科目及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免不是一种压力的释放。 当然,任何改革都有弊端。反对意见则认为,让英语退出高考是改革开放的倒退。退出高考之后,英语教学在中小学阶段将会受到忽视,特别是农村的英语教学,将会与城市拉大距离,城市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会花昂贵的费用在校外培训,保持英语优势,如此一来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农村出身者将更不敌城里的孩子,就算姑且不谈城乡差距,对于那些英语是其强项的学生来说,英语退出高考无疑是当头一棒。此外,由于以前对英语的过热追捧,英语教师,英语培训机构等相关人员的工作会不会受到影响?并且许多老师和校长反应,改革太过仓促,英语不纳入高考,那么相应的成绩考核体系是否需要改变? 我认为,我们从更本上要认识到高考英语改革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学好英语,而不是取消英语教学和考试。此外我们要明白,需要改革的不仅仅是考试体制,更深层次的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如果无法改变高考一次定终生的局面,那任何科目的改革都无法给学生带来实质上的减压。此外,针对有些人提出英语权重的降低会不会影响相关英语培训行业的用户面,但是我们考虑到应付高考英语的学子只是其用户的一部分。有相关人表示只要出国还要考雅思托福GRE ,新东方就会存在;只要理工科的学子专业文献都是英文版,考研英语就一定会存在,就算不存在导师也会有英语要求;只要英语还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一些针对商务人士的职业英语培训仍然会存在关英语培训机构的发展,对此英语改革并不会对现有局面产生太大影响。所以,英语改革有必要,但还需严谨深思其改革是否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如果不能,那改革还需更加深入。 作者简介:赵陈香,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新课程推广背景下的高考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 新课程推广背景下的高考改革 . 新课程推广背景下的高考改革袁祖望【作者简介】袁祖望,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文章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2007 年第 2 期专家论考版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自 2019 年始,教育部相继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等一系列课程改革文件,在实验的基础上拟于2005一 2010 逐步在全国推行新课程体系。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理念发生的变化,技术含量、资源需求等的大幅提高,必然要求基础教育制度多方面的配套改革,但最根本的是考试和评价制度;否则,新课程改革必然胎死腹中或名改实未改。 学生评价、中考、高考等都要改,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高考。 中学的填鸭式、题海战术为什么至今盛行不衰?因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对付高考。 高考是指挥棒,高考改革具有强制性。 高考改了,其它方面必然跟着改。 新课程标准新在课程理念的更新。 即培养目标从统一标准到因材施教,从片面取向到全面要求,从重知识到重能力,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使学生学会到使学生会学。 新课程在全国范围的逐渐推广必然要求高考的相应改革。 1 / 9

新课程标准强调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与此相适应,高考形式应该多样化。 考与不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报考高职高专的学生可以不考,到学校注册即可;一种考与多种考,可考虑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分开考,或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分开考。 两种高考时间错开,各司其职,考测重点不同,考生自由选择。 不同类型高校的招生则有开放式、选拔式、竞争式诸种。 新课程标准强调多样化和选择性,既有必修课又有丰富多样的选修课,既有文化课又有技术课。 诸种课程不纳入高考,很可能是不考不学,流于形式;纳入高考,又会加重学生负担。 为此,必须坚持高中毕业会考的方向,扭转会考流于形式、逐渐淡化的趋势。 会考属于全面考,以使学生打好基础,避免偏科;高考属于选择考,以使学生有所侧重,减轻负担。 会考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不能赋予会考以筛选功能并强化其社会功能。 会考成绩不能与高考录取挂钩或按一定比例计入高考总分。 如目前某些省市的做法那样。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综合评价,学生档案中除学籍表、健

高考英语改革的利弊

高考英语改革的好处 1.促进英语教育本质回归 考试政策,是英语教育的“指挥棒”,对英语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英语的沟通属性大打折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升学就业的“敲门砖”。应试化的英语教学背离了英语教育的初衷。因此,英语不纳入高考总分或不统一高考,将有助于英语远离应试,回归交流工具的功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2.促进英语教学和测试研究 英语高考社会化,要求相关的教育部门和机构,在教学层面上,就课程设置、师资匹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3.体现以生为本 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终身”,给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权,体现对考生的人性关怀。从某种程度来讲,一年多考,有利于考生舒缓考试压力,降低高考恐惧感。最后,英语培训机构是英语高考社会化的受益者之一。考试次数的增加,培训机构的生源也会增加。而生源的增多,要求培训机构扩大师资规模,研发新的对路培训项目。这些转变,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促进了就业。 消极影响 不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阻碍国家对人才的培养 高考一年多考不利于学生掌握语言,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期持续性,反复学习使用。若一个学生在高一就通过优秀等级,在高二高三暂停英语的学习,这两年学习的缺失有可能让他的英语水平退回到起点。 不利于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拉大贫富差距 高考英语向社会化考试方向发展或将对教育落后地区造成较大的冲击,加大“英语鸿沟”。对于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北上广等地区,如果课内英语无法满足学生的高诉求,他们可以寻找课外途径,未来是高考还是留学他们也有很多的选择。但对于教育资源相对贫瘠的地区的孩子而言,这样的改革会使本应免费享受基本英语教育的孩子的机会越来越小,他们与发达地区的学生英语水平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对就业和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此次改革对英语方面的变动太大,部分高校减少了英语教师的聘用,这对从事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这一现象将更为严峻。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逐渐适应这个变化,给教学工作又带来了一定难度。

浅谈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多少年来人们对教师职责的概括。以前,包括我在内的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惑:经过精心备课,对教材内容烂熟于胸,讲起课来行云流水,学生也听得懂,可是就是学不会。原因何在呢?伴着新课改的春风,我意识到,这并不是老师不努力,学生不认真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过分提纯,过度包装,没有充分展示出来,因此,不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新课改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鉴于高中化学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是学科知识内容庞杂,二是知识载荷的能力含量大,把教材全背过,对解决问题没有大的裨益。我在设计每一堂课时,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乃至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介绍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主动学习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 据相关报道,联合国组织编写《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教师的职责给予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不在于传递知识的多少,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组织者、引导者。 创设问题情景必须立足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立足于生活环境、生产等实际,使原有知识作依托的新知识点,可以在原有知识网络加以拓展定位,而且合理的问题情景有利于使学生经常沿着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甚至理性思维的轨道,实现其心理的高效发展,遗忘率大为降低。课堂上,首先,教师应自觉进行“心理换位”,经常扮演学生的角色,多用学生的眼光与心态去审视教学内容,想学生所想,疑学生所疑,难学生所难。不要光讲“应如何做”,而要多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如何做的”。尽量把教师原始的思维活动还原展开,引导学生去思索,从中受到启迪。其次,教师要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练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索,促进其发展。 1、新授课 ⑴、课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可通过提问、实验、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得这一情境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形成冲突和矛盾,或者激起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索。例如:讲原电池原理和应用时,课前让学生了解美国自由女神近百年来一直受着疾病的折磨,面对女神“病痛”,我们采取什么措施?从而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学习得知答案。 ⑵、课中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深入学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