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标学习资料

新课标学习资料

新课标学习资料
新课标学习资料

二、课标的修订及解读。

(一)基本理念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实验稿)

数学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的修改(修订稿)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实验稿)

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修订稿)

(一) 如何认识“四基”。

1、“双基”为何要发展为“四基”

2、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

3、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

4、“四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双基”变为“四基”

“双基”“四基”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基本技能

1、“双基”为何要发展为“四基”

(1)教育理念的体现。

思想的感悟与经验的积累是一种隐形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思维方法,是学生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育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数学学科的具体体现。

(2)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方法。

史宁中教授所说:“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2、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数学科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是探索研究数学所依赖的基础,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内涵十分丰富。

基本数学思想则是体现或应该体现于基础数学中的具有奠基性、总结性和最广泛的数学思想,它们含有传统数学思想的精华和现代数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并且是历史地发展着的。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数学基本思想主要有: 抽象的思想、

推理的思想、

模型的思想。

人类通过数学抽象,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建立了数学学科;通过数学推理,进一步得到大量结论,数学科学得以发展;通过数学建模, 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沟通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抽象的思想----分类、数形结合、符号

推理的思想----归纳、演绎、转换化归、逼近

模型的思想----简化、量化、方程、优化、随机、 抽样统计

分类思想

-----当被研究的问题包含多种可能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时,必须按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来分别讨论,得出各种情况下相应的结论。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称为分类思想。

分类必须遵循以下两条规则:(1)每一次分类要按照同一标准进行;(2)不重复、不遗漏。

如果把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两类,漏掉了零,就错了。再如我们统计教学,就是分类。图形的认识,什么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等这都是分类思想。小学阶段涉及到的,除了统计概率的分类外,还有图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探究,就分了三类,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分类讨论的。

数形结合思想

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

--------华罗庚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符号思想: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的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罗伯特的符号思想,数学之所以作为一个创造性的学科,在于数学按照三个基本步骤运行:1、体验一个问题,并从中发现一个模式;2、定义一个符号系统表达这个模式;3、把这个符号系统组织为一个系统的语言。

归纳推理思想: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含类比),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

探索乐园里的找规律都是归纳推理,小学阶段几乎没有演绎推理,都在进行归纳推理。

另外,还有概率统计思想等数学思想,例如概率统计思想是指通过概率统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摸奖的中奖率、某次考试的综合分析等等。

计算并观察下面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12

1+3=4=22

1+3+5=9=32

1+3+5+7=……

1+3+5+7+ (99)

规律: 前n 个奇数相加的和等于n 的平方。

转化思想:

转化也称化归,它是指将未知的,陌生的,复杂的问题通过演绎归纳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数学思想。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常见的转化方式有: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曲为直等。如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推导,来源于等价转化,通过转换,形成了已知的图形。

逐步逼近思想:

对一类问题的解决寻找其所处的两个极端的情况,然后逐步缩小其范围,达到求其解的目的。如猜数游戏、圆的面积推导。

模型思想:

为了描述一个实际现象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语言就是数学。

模型思想就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它关注的是抽象的数量关系而非现实意义。

数学模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学符号表达式和图表,因而它与符号化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如果说符号化思想更注重数学抽象和符号表达,那么模型思想更注重数学的应用。

简化的思想

将一个复杂问题用简单的方式描述出来,然后进行解答。

方程思想

笛卡尔的方程思想是: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问题。如相遇问题。

数学方法:在用数学思想解决具体问题时,会形成程序化的操作,就构成数学方法。换句话说数学思想侧重于思维,而数学方法侧重于操作。

数学方法具有层次性,较高层次的有:演绎推理的方法,合情推理的方法,变量替换的方法等价变形的方法,分类讨论的方法等。较低层次的有分析法,综合法,穷举法,反证法,构造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递推法,消元法,降幂法,换元法,配方法,列表法,图象法等。

如何进行基本思想的教学

1、学习数学史,了解数学发展过程。

2、认真研究教材,挖掘并凝练数学思想。

(数轴—经历观察到抽象的过程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3、结合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在探究性的活动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3、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

“活动经验”与“活动”密不可分,要有“动”——手动、口动和脑动。既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时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也包括与数学课程相联系的学生实践活动;既包括生活、生产中实际进行的活动,也包括课程教学中特意设计的活动。数学活动经验不仅仅是解题、做题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思维的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思考的经验。其核心是思维的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如何思考的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活动经验形式:游戏活动经验;探索活动学习经验、记忆经验、解题经验、角色扮演、数学阅读、数学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验等。

其特征是:

主体性、实践性、内隐性(缄默知识)多样性和过程性。

4、“四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基”不是简单的叠加与混合,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整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的主要载体;数学思想则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数学思想的教学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因势利导,画龙点睛,避免生硬牵强和长篇大论。数学活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与过程。

除了专门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外,每节课都要有经验积累过程。

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

“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怎么样?”等问题

(二)如何增强能力。

“两个能力”“四个能力”

发现与提出问题,隐含着三个含义:

1、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第一步。

2、解决了对“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的模糊理解。

3、帮助我们切实实现“数学化”的教学过程。

2、如何增强能力。

(1)体会数学的联系。

(2)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3)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体会数学的联系

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2、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也称为数学的理性思维。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等等。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进行的全过程,都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推理。其中的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学生较多接触和学习的是合情推理,第三学段则必须加强演绎推理的教学。

合情推理包括分类、归纳、类比、联想、猜测等,它们常常是得到新结论的方法和途径,合情推理对于探索规律和发现结论不可或缺。但是,合情推理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还需要依靠演绎推理去证明或者证否。对此,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可以逐渐渗透给学生知道,在第三学段则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关于类比推理

严格的说归纳中包含类比。

类比和归纳常常不能完全严格分开。

类比推理的特点:

类比是从人们已经掌握了的事物的属性,推测正在研究的事物的属性,是以旧有的认识为基础,类比出新的结果.

类比是从一种事物的特殊属性推测另一种事物的特殊属性.

类比的结果是猜测性的不一定可靠,但它却有发现的功能.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找出两类对象之间可以确切表述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用一类对象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对象的性质,从而得出一个猜想;

检验猜想。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观察、比较----》联想、类推---》猜想新结论

据说春秋时代鲁国的公输班(后人称鲁班,被认为是木匠业的祖师)一次去林中砍树时被一株齿形的茅草割破了手,这桩倒霉事却使他发明了锯子.

鲁班的思路是这样的:

茅草是齿形的;

茅草能割破手.

锯子也可以是齿形的.

演绎推理的基本程序是“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要让学生逐步深入地体会到,所有数学结论都是需要经过证明的。演绎推理的高级形式是形成公理化体系,义务教育阶段不必“公理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体会这样

数学课程的统计部分则有自身的思维规则,不同于演绎推理。统计是从数据出发,以归纳为主要特征,不是从公理和定义出发以演绎为主要特征。统计的结论只有“好”与“差”的区别,而不是“对”与“错”的区别。对于统计在思维方式上的这些特点应有清醒的认识,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渗透给学生。

3、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是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学思维,从表面上看来没有关系的一些现象中找到数量关系或者空间形式的某些联系,或者找到数量关系或者空间形式的某些矛盾,并把这些联系或者矛盾提炼出来。“提出问题”,是在已经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把找到的联系或者矛盾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集中地以问题的形态表述出来。

商场里原来有铅笔4只,又新进来一批铅笔,每盒10只,共5盒。问商场共有铅笔多少只?

铅笔数=原来铅笔+新进铅笔

4+10×5

此次修订增加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虑的,是对创新性人才的基本要求。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努力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这些情境,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三)培养科学态度

1、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概括为-------

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

良好的科学态度有许多内涵,例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周密,实事求是等。实事求是是科学态度的核心。

(三)核心概念

原实验稿:

数感

符号感

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修订稿:

数感

符号意识

数据分析观念

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

几何直观

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为什么提出了核心概念呢?

一是核心概念凸显数学学科的特征;

二核心概念涵盖数学素养的内容;

三核心概念体现数学思想的要素;

四核心概念细化数学课程的目标核心。

新增: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创新意识名称或内涵变化的: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

保持原有名称和内涵: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

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1)对数的感觉。(2)对数量关系的认知。(3)估计的能力。

2、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3、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4、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5、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6、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推理能力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8、模型思想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9、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简单说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再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10、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10个核心概念可以分成三层:

第一层,主要体现在某一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主要体现在数与代数领域,空间观念主要体现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数据分析观念主要体现在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二层,体现在不同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包括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第三层,超越课程内容,整个小学数学课程都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具体修改内容

1、体例与结构的修改。重新撰写了“前言”;术语解释与案例汇总作为附录,统一放在正文后面,使正文更加简洁清晰;“实施建议”统一表述,不分学段,减少了重复和繁琐,便于教师阅读和实施。

2、基本理念的修改。对数学的意义、数学教育作用的表述做了调整,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做了一些修改,力图使得表述更加准确、易于理解、便于实施。如将数学课程的性质与目标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课程设计思路的修改。进一步明确数学课程的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目标与内容,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有关核心词,便于教师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的核心思想。

4、课程目标的修改。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5、内容标准的修改。

1、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

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大幅减少,由原来的11条具体要求,减少为3条。全部删除了有关概率内容的(不确定现象)的3条,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

实践表明,第一学段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有难度,不容易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一学段学生主要应学习和掌握确定的量,不是随机的量。开始理解和掌握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因此,将不确定现象的描述后移。说白了就是第一学段不出现概率的内容。

对于统计内容也降低了难度,平均数、条形统计图等内容也移到第二学段。

2、增加

增加的内容:“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算盘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以增加了算盘的认识与了解。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3、调整的内容:

估算的要求改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具体、明确,有助于认识和理解估算的价值与意义。强调了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明确估算的重点一定要有具体的情境,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估算。

能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从第二学段移到第一学段。在第一学段数认识和相关运算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掌握这一内容。原来在第二学段出现明显滞后。

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与第二学段形成一个连续的、渐进的混合运算。在第一学段认识小括号,在第二学段认识中括号。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分米、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增加了平方分米的认识,将平方千米、公顷的认识移到第二学段,并降低了要求。

(三)第二学段

1、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

删除了“中数、中位数”和“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在表述方式和具体要求上也做了一些调整。强调了在搜集数据中运用适当的方法。“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用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收集有效的数据。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中,逐步使学生了解数据的重要性。

调整了对可能性的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实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和同学交流”,与实验稿“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相比,降低了要求,更具可操作性,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删除

“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这个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不很紧密,要求学生了解意义不大,

把“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放在第三学段作为进行演绎证明的基本事实之一。

小数、分数、百分数重点强调了理解它们的意义,以及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学生必然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不再提“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增加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了解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特别是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是小学阶段问题解决的核心。“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数量关系,绝大多数实际问题都可以用归结为这两类数量关系。增加这一要求,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

增加“结合简单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了解数量关系是学习字母表示数的重点。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了解数量关系。也为学习简易方程做准备。

四、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的修改。将原来的按三个学段分别表述改为整体表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增强了可操作性。为了使教材编写者和广大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标准》(修改稿)的理念,明确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增补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案例,使得数量达到84个,并且对于案例的教学功能等进行了比较详细地阐述。

(一)教学建议(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师的启发式讲授时在教学活动中非常必要的,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1、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4、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评价建议

1、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情况的评价,必须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中的要求。课程内容中的选学内容,不得列入考查(考试)范围。

2、在设计试题时,应该关注并且体现本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提出的几个核心概念

3、根据评价的目的合理地设计试题的类型,有效地发挥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

4、在书面测验中,积极探索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课标要求

1、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都是必须完成。有的老师认为不考或认为价值不大就不教了如实践调查活动。

2、以课程标准内容为教学的目标要求。内容标准不是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中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方式,要有自己的体验,然后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

3、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终身学习过程。要多学习课程标准,来落实课标。教材的版本是编者对问题的不同理解,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但数学基础知识、思想方法要把握到位。

四、适应变化特点改进教学

1、重视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2、体现“数学化”的过程。

重要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使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

3、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

4、突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5、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6、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7、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

五、课标变化特点对教师的要求

1、了解数学教学前沿,明确发展方向。

2、阅读相关书籍,做个有内涵的教师。

3、认真反思,做个有意识的教师。

4、回归教育本质,做一个有德行的教师。

教师的“德性”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的精神品质,它既指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聚集而成的品质

其核心是:

教师的善教师的公正教师的责任感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_学校环境

一、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在体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是以学校物质 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 是思想 教育、精神陶冶的依托,是学校理念内涵和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品位高雅、匠心独运、个性突出、科学合理的小学学校环境设计可以更好地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 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 突显学校的人文内 涵,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的基础工程,其主题突出 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对 在校师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 育功能。 学校应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让校园的 一景一物都起到教育作用,要加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等重要场所的文化建设。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图书室(馆) 、阅览室、网络教室 的设施、设备,充实藏书量,加强图书室、网络教室管理员的培训,健全管理制度,积极向学生开放,让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成为学生吸取文化食粮的重要场所。 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建设好校园电视 台、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校园环境与“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 湖滨小学近年来,校园文化与水牵手,以“上善若水”为校园文 化的灵魂,传承其“善”、突出其“韧”、彰显其“容”、体现其“勤”,激励湖滨师生以如水的善念,如水的智慧,如水的胸怀,如水的坚韧,如水的柔美,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 该校校训“上善若水”是对师生都具有水之品性的期许,让师生 都具有向上的精神追求、 向善的道德品质, 让师生的行为都有章可循、 有条不紊、有序而行。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人生的源泉。学校教育要

英语教师招聘考试课程标准复习资料

《英语新课程标准》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2、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3、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5、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6、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 8、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9、在义务教育阶段,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80~90分钟。 10、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 11、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

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12、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13、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14、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必须准确把握“全体学生、奠定基础”这两个要素。 15、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掌握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差异。 26、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提出要优化评价方式,把评价的重点放在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上,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以使评价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评价要尽可能保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和目标多维化。 28、课程标准设置分级目标借签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使英语课程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29、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的目的。 [

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

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 类别:科技创新论文 单位:丰城市蕉坑初级中学 姓名:廖建兵 电话: 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而科学技术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一批懂科技的专业人才和富于创造的创新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靠的是科学的教育,靠的是专业的师资队伍、科学创新的理念和教育方法。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明天的希望,我们国家也一直提倡“科教兴国”,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通过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对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中小学小、偏、散、穷等客观因素造成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受阻。农村信息相对闭塞造成观念守旧,学校以应试为指导的教学,师资水平不够或教师专业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设备简陋,教材适应性较差等原因也严重约束农村科学教育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科技兴农宣传,改变学校工作考核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交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进装备,开发校本课程等措施来解决面临的问题。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科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关键词:问题原因对策机遇 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须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素养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课程改革着眼于青少年素质的全面发展,开设了《科学》这门学科,旨在开启少年儿童认识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大门,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逐步培养他们相信科学、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对于引导青少年进行科学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

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印证,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源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而农业科技人才的短缺正是问题的根源。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落实新课程的要求,着力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从基础抓起,提高农村中“懂科学,爱创新”的人口比例,从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入手,为农村和农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重视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还可以引导更多的农村学子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还充实了国家的人才储备。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课程改革形势下,许多农村学校对科学课程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而导致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乱象丛生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像救治病人一样,我们且为新课程改革中的科学教育把把脉,以便让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之问题呈现 近几年,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一定的进步和改善,但城乡间的教育水平却日益拉大,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边缘化和泡沫化的风险。农村的孩子从来不缺乏想象力和创新力,但从近几届科技创新大赛来看,从参赛到跻身决赛的学校几乎都是城区重点校和实验校,已难觅农村中小学的身影。要想全面了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真实情况,必须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学生、教师座谈了解,据我们的了解和调查,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这么一些问题: (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农村中心校尚能按要求比较规范地开设科学教育课程,在一些规模较小、相对偏远的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开设则严重缩水,有的学校学生根本不知道还有这门课程。在对某乡镇23所小学的调查中发现能够按省标课时数开设科学课程的只有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虽然有开设但是课时根本不够,其它的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开设。对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条件好的学校落实程度比较好,能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有些学校只能放任学生自由活动。 (二)课程开设弄虚作假;部分农村中小学虽然按照课时数开设科学教育课程,但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还有一些农村中小学会将一些教学能力较弱、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安排教授科学教育课程,科学课程成了一种摆设;有的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参与很少,课程的有效性比较差;有些科学教育课已经演变成为学生的自习课,教学没有介入,缺乏指导和规范。为应付上级检查,假功课表、假成绩并不鲜见。科技创新活动很少组织,即使能够组织的,创新成果的技术水平也普遍较低,学校整体科学创新氛围很差。 (三)科学教育舍本逐末;在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课堂上,有些教师能够用心钻研,将科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有些课堂则不免令人昏昏欲睡。农村中小学科学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教学和处理方式相当重要,科学课程应该重事实、重实践、重能力的课程,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材使用、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上都出现一些舍本逐末的做法。(1)从教材使用看,重课标教材,轻校本开发。(2)从课堂教学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3)从评价

环县一中新课标新课堂新高考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方案

环县一中 2018 年“新课标 ?新课堂 ?新高考”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工作方案 2018 年 1 月 16 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 准( 2017 年版)》。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原有高中课程标准进行了重 要修订。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新课程标准在育人目标、学科本质与育人价值、 课程结构、内容组织、学业质量标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考试评价等一系列 环节兼有历史性突破与实质性改进。 新课程标准理念和设计上的前瞻性和先进性,同时也对后续教学实施和考试 评价等方面的贯彻实施提出了崭新要求和重要挑战。为使教学校长、教研人员、一 线教师深入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依据和目的,及时 了解新时期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准确把握学科课程标准理念、结构、内容与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更好地把新课程标准落实在课堂、落实在教 师和学生的行为上,特制订本方案。 一、研修主题 新课标、新课堂、新高考——核心素养与高中新课标深度研读应用 二、研修对象 网络研修:管理人员和各学科教师127 人。 三、研修目标 1.学科核心素养深理解 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理解为什么要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了解 本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思路或依据,理解每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和表现特征、本学科几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明确本次提出的“核心素养”与“综合素 质”、三维目标是什么关系, 2017 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学科 核心素养是什么关系。 2.课程标准修订全把握 通过专题讲解,了解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依据和目的;知道 2017 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实验版课程方案相比,主要有哪些变化;明 确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比,现在的课程结构主要有哪些变化;准确把握素养导向

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内容)

×××分厂×××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清单及行动计划表--0202)89673 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内容) 为了满足公司发展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执行力团队;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生命力,竞争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本方案属于新员工入职制度之一,在于帮助新入职员工快速溶入公司企 业文化,树立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了解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工作 心态,职业素质,为胜任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 第一天上午10:00——11:00的培训内容 一、培训的纪律要求: 1.不可迟到、早退,不得请事假(特殊情况除外),擅自缺席,视为自动离职。 2.进入培训场所,禁止吸烟,不得吃东西,不可大声喧哗。 3.见到上司要主动打招呼,对上司要服从,不可当面顶撞。 4.培训时要保持安静,不可窃窃私语,注意力要集中。 5.培训中同事之间要互相谦让、友爱,不可发生争执、打架;不能拉帮结派,一切不利 于团结的事,一律禁止。 6.培训期间必须爱护公共财物,故意损坏公共财物者除照价赔偿外,还将视情况处罚。 7.培训时应认真听课,作好笔记,不得做与培训无关的事。 二、培训所需要的态度和培训的意义 1.培训的态度:也许培训真的很糟糕,也许真的对你的工作帮助不大,但你一定要记住: 哪怕最“烂”的一堂培训课,或最“烂”的一本书籍中,你也能发现最有价值的“钻石”,关键在于你是否:用心“学习,态度积极。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2.培训的意义: ①掌握相应的工作技能和服务利益,职业道德,从而胜任工作。 ②可学到新的知识,多获得经验,从而有机会提升。 ③坚持接受培训,可减少工作中的安全事故。 ④可为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新、生手变为熟手,老手不断更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 效率;提高营业收入增加自己的提成,奖金)。 ⑤会增强自身对胜任工作的信心。 ⑥增强工作能力,有利于未来发展。 三、公司简介: 公司组织机构 五、企业文化 ○相互信任 无论我们的员工来自于什么不同的背景,相信所有人都是因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共

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 策略研究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策略研究 萧山区云石小学沈辽 论文摘要: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必须把握科学概念的清晰与模糊,注意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做好实验仪器的规范性,注重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关注小学生科学习惯的养成,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更好的融合与发展。我们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衔接作用,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关键词: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知识体系 对于科学学科来说,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阶段,初中科学是入门课程阶段,两者存在着相互依靠、前后延续的关系。但目前存在的现状是: 1、相互之间的忽视 对小学科学老师来说,很多时候可以一句话:“这些东西到初中,你们就会学到的。”初中科学教师则认为:“不管你小学科学教师怎么教,我初中科学教师都是重头再来,当你小学没学过。”课程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中小学科学教师相互之间的陌生不信任,导致中小学科学教师变成两个陌生的团体,互不往来,互不探讨,互不研究。 2、知识体系的重叠 中小学科学有些课文题目甚至是一样的,内容也很相同,或者很有联系,如《月相变化》等课,初中也有这课,小学也有这课,甚至教学内容都很相仿。如何衔接中小学科学知识体系,怎么考虑这些知识体系的重叠和互补,需要老师们的探讨,但由于团体之间的陌生,导致小学学得过深,或者学得过浅,初中或者重复小学的教学,或者初中脱节于小学科学教学。 从科学的本体知识看,小学知识需要跟初中接轨,不能在小学阶段给学生建构一些错误的科学概念。初中老师对“重量”一词非常的敏感,而学生就是带着“重量”进入初中段的。 小学教师本体知识的缺乏,教育程度的参差不齐,也使一些科学概念出现理解性的错误。 3、能力之间的断层 初中由于教学指向性,往往侧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缺失。而小学科学目前很侧重于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概念上,并不多,整个小学阶段才142个科学概念。小学科学很在意探究,很在乎实验,但往往受条件限制,存在实验器材的不规范,实验过程的不严谨,探究过程的不合理。 4、情感态度的错位 从情感态度来看,小学科学塑造学生一种科学习惯,养成学生对待科学的兴趣、态度。这种情感态度的培养很重要,很多小学教师认为,对小学科学学科来说,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是第一位的。但进入初中科学后,情感态度价值观被漠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会从天堂掉到地狱。

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整治二十条

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整治二十条 1、校园大门外:门外道路20米内道路平坦,沟渠通畅,左右两边10米内沟渠通畅,无杂草,无腐水,无垃圾。 2、校园内墙壁干净,垃圾堆放合理,道路、场地、花园草坪等无纸屑、棍棒、塑料袋、乱砖、瓦等废弃物,校园有国旗。菜地、草坪、花园内没有乱踩、乱踏现象,花草树木无人为损坏。死树、死花已挖,有新绿化树窝用地等。各种用房及设施无安全隐患。 3、六室屋顶、墙面无蜘蛛网和灰尘及乱写乱画痕迹。 4、六室桌凳摆放合理有序,门、窗玻璃干净无损坏。 5、六室墙壁书写标语、奖牌(旗)、职责制度、各种表格无残缺,悬挂张贴整齐。 6、各室设施完整无损,地面干净卫生。 7、食堂米面存放离地面,油盐、作料、菜等存放在指定位置。 8、食堂新购食品及原料有两证(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 9、炊事员穿工作服,有工作证,持证上岗。戴工作帽,头发、指甲、胡须勤剪勤理。 10、食堂屋顶、地面、操作台、灶台、水池、和面机,其他用具坚固、清洁无积垢。所有门窗关开顺畅。 11、生食、熟食分开且不直接放在地上,有2条以上食堂文化标语。 12、厕所男、女标记醒目,有提示语或文明用语。 13、厕所墙、池、坑等无损坏,无脚印、无乱写乱画现象。 14、厕所池通、坑畅,池、地面,无纸屑,无塑料袋、无大便、无积水。 15、寝室床铺摆放合理。 16、被子、盆子、碗筷、牙具、毛巾、鞋子存放有序,做到“六个一条线”,全校统一。 17、寝室室内有1-2条标语管理制度、值班表或字画,无残缺;地面干净,无异味。学生进寝室有到家的感觉。 18、商店有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健康证。 19、商店无“三无”食品。 20、商店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最新新课标高考英语词汇表350085346学习资料

A a (an) art. 一(个、件…) abandon v. 放弃, 遗弃 ability n. 能力; 才能 able adj. 能够; 有能 力的 abnormal adj. 反常的, 不正常的, 变态的, 不规则 的 aboard prep. 在船[飞机、车] 上, 上船[飞机、车] abolish v. 取消, 废除(制度等) abortion n. 失败, 夭折, 中止, 早产 about adv. 大约; 到处; 四处 prep. 关于; 在各处; 四处 above prep. 在…上面adj. 上面的 adv. 在…之 上 abroad adv. 到(在)国外 abrupt adj. 突然的, 意想不到的 absence n. 不在, 缺席 absent adj. 缺席, 不在 absolute adj. 绝对的; 完全的, 纯粹的, 净的 absorb v. 吸收, 吸引 abstract n. 摘要, 概要, 抽象 adj.抽象的, 深 奥的,

absurd adj. 荒谬的, 可笑的 abundant adj. 丰富的, 充裕的 abuse v. 滥用, 虐待, 辱骂 academic adj. 学院的, 理论的 academy n. 学院, 研究院, 学会 accelerate v. 加速, 促进 accent n. 口音, 音调 accept v. 接受 access n. 通路, 访问v. 接近 accessible adj. 易接近的, 可到达的 accident n. 事故 accommodation n. 住处, 膳宿 accompany v. 陪伴, 伴奏 accomplish v. 完成, 达到, 实现 account n. 账目; 描述 accountant n.会计师 accumulate v. 积聚, 堆积 accuracy n. 精确性, 正确度 accurate adj. 正确的, 精确的 accuse v. 控告, 谴责,

中小学校园环境治理及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园环境治理及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环境卫生的治理,净化校园育人环境,树立整洁、文明、有序、典雅的学校形象,增强开发区中小学生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契合武汉市“教育文化建设年”和城管大革命活动要求,特开展开发区中小学校园环境治理及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教育总支关于“在开发区学校广泛实施学校管理精细化”的有关要求,牢固树立“常态化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时时保持整洁校园形象”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武汉市“教育文化建设年”和城管大革命活动的要求,以“洁、静、美、雅”作为校园环境治理标准,在开发区中小学校园内实施“五化”工程(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师生行为规范化工程),坚持全员参与、全天候管理、全过程整治,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卫生校园、洁净校园,切实改善校园环境,不断提高师生素质,树立开发区中小学良好的校园形象。 二、工作内容 1、建立校园卫生责任机制。开发区中小学要将校园环境卫生作为学校的第一形象、第一张名片,建立有分管领导负责、责任部门监管、全体师生参与的卫生责任机制,将校园环境卫生像安全工作一样摆在首要位置,时时事事讲卫生,人人处处树形象,将校园环境卫生的管理纳入到各部门的工作业绩管理、教师师德考核和绩效管理、优秀学生评选的考核中。 2、健全校园环境常态化制度。开发区中小学要不断建立健全校园环境的规章制度,坚持校园长效保洁、环境卫生责任分区、环境保洁责任到人、校园一日三扫、班级卫生每日一评、班级常规评比、班主任工作常规评比等常态化制度,不断细化校园环境责任,不断提高校园环境卫生保洁意识。

新课标版数学必修二(新高考 新课程)综合卷2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模块综合测试卷(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直线3x+3y-1=0的倾斜角为() A.60°B.30° C.120°D.150° 答案 C 2.设E,F,G分别为四面体ABCD的棱BC,CD,DA的中点,则此四面体中与过E,F,G的截面平行的棱有() A.0条B.1条 C.2条D.3条 答案 C 3.直线3x+4y-13=0与圆(x-2)2+(y-3)2=1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相交 C.相切D.无法判定 答案 C 4.已知A(0,8),B(-4,0),C(m,-4)三点共线,则实数m的值是() A.-6 B.-2 C.2 D.6 答案 A 5.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α⊥γ,β⊥γ,则α∥βB.若m⊥α,n⊥α,则m∥n C.若m∥α,n∥α,则m∥n D.若m∥α,m∥β,则α∥β 答案 B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两平面平行,夹在两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②两平面平行,夹在两平面间的相等的线段平行; ③两条直线被三个平行平面所截,截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 ④如果夹在两平面间的三条平行线段相等,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A.1个B.2个 C.3个D.4个 答案 B

7.若a>0,b<0,c<0,则直线ax +by +c =0必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 B 8.直线l 1过A(3,0),直线l 2过B(0,4),且l 1∥l 2,用d 表示l 1与l 2间的距离,则( ) A .d ≥5 B .3≤d ≤5 C .0≤d ≤5 D .0

英语新课程标准资料

树德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 30分) 1、学生学习外语需要大量的 ( ) A. 测试 B.翻译 C.天赋 D.实践 2、在我国,英语被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 ( ) A. 必考课程 B.网络课程 C.必修课程 D.选修课程 3 、英语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 ( ) A主体作用 B.主导作用 C.主观作用 D.客观作用 4、在基础英语课程体系中,除了教科书外,还有更加广泛的 ( ) A. 联系资料 B.教辅资料 C.课程资源 D.网络资源 5、国家英语课程要求开设英语课程的起点是 ( ) A. 小学,年级 B.小学,年级 C.初中,年级 D.高中,年级 6、国家课程三级管理机制是 ( ) A. 教育部、省和地区 B.国家、地方和学校 C.省,自治区、市和县 D.地区、学校和教师 7、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和 ( ) A. 输入信息的能力 B.输出信息的能力 C.辨认语言的技巧 D.理解话语的技能 8、检验学生语言理解、分析和加工能力的客观标准是 ( ) A. 书面语 B.口头语 C.语言形式 D.语言表达 9、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和理解与表达英语的形式是 ( ) A. 读写 B.听说 C.画画 D.唱歌 10、英语课程标准四级阅读技能目标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 ( ) A. 4万词以上 B.10万词以上 C.15万词以上 D.20万词以上 11、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是 ( ) A. 教师 B.家长 C.学生 D.学校 12、能够使语言发挥其表意功能和交际功能的是其 ( ) A. 稳定性 B.有声性 C.符号性 D.语法性 13、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 ( ) A. 语言理解分析能力 B.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C.真实阅读写作能力 D.语音语汇语法能力 14、早期的研究把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 ( ) A. 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融入型动机 D.附属型动机 15、学校的期中或期末考试是 ( ) A. 业绩考试 B.水平考试 C.分级考试 D.诊断考 二填空:(40分) 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包括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 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2、《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3《标准》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_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 4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等。 三判断:(10分)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 ) 2、基础英语语言知识是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 ) 3、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等于考试,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 ( ) 4、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从小至单个的词到大至语篇的各个层面都体现出文化内涵。 ( ) 5、提倡探究式学习是排除语言知识的学习,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 四、多项选择题。(20分) 1.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A.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B.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小学科学(心得)之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论文之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策略研究萧山区云石小学沈辽论文摘要: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必须把握科学概念的清晰与模糊,注意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做好实验仪器的规范性,注重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关注小学生科学习惯的养成,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更好的融合与发展。我们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衔接作用,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关键词: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知识体系对于科学学科来说,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阶段,初中科学是入门课程阶段,两者存在着相互依靠、前后延续的关系。但目前存在的现状是: 1、相互之间的忽视对小学科学老师来说,很多时候可以一句话:“这些东西到初中,你们就会学到的。”初中科学教师则认为:“不管你小学科学教师怎么教,我初中科学教师都是重头再来,当你小学没学过。”课程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中小学科学教师相互之间的陌生不信任,导致中小学科学教师变成两个陌生的团体,互不往来,互不探讨,互不研究。 2、知识体系的重叠中小学科学有些课文题目甚至是一样的,内容也很相同,或者很有联系,如《月相变化》等课,初中也有这课,小学也有这课,甚至教学内容都很相仿。如何衔接中小学科学知识体系,怎么考虑这些知识体系的重叠和互补,需要老师们的探讨,但由于团体之间的陌生,导致小学学得过深,或者学得过浅,初中或者重复小学的教学,或者初中脱节于小学科学教学。从科学的本体知识看,小学知识需要跟初中接轨,不能在小学阶段给学生建构一些错误的科学概念。初中老师对“重量”一词非常的敏感,而学生就是带着“重量”进入初中段的。小学教师本体知识的缺乏,教育程度的参差不齐,也使一些科学概念出现理解性的错误。 3、能力之间的断层初中由于教学指向性,往往侧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缺失。而小学科学目前很侧重于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概念上,并不多,整个小学阶段才142个科学概念。小学科学很在意探究,很在乎实验,但往往受条件限制,存在实验器材的不规范,实验过程的不严谨,

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整改措施

中小学校园环境整改措施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精神,切实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学校总体卫生水平,通过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我校建成广大师生的乐园和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办学水平。 二、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硬件建设 1、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情况下: ①硬化教师楼后面的土地和学校大门外两侧(60平米)。 ②维修破损旗台或新建。 2、加强校园内花草树木的培植和管理,实现校园环境绿化。 ①清除校门外桥两侧垃圾,栽种黄杨等长绿树苗。 ②补种好教学楼前绿地黄杨护墙树苗。 ③补种好校园里绿地草地。 ④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管理,定期对学校的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和养护。 3、改善校园环境,实现校园美化。 ①将教学楼外墙进行一次清洗,油漆桌椅及木制门窗,更换破损窗纱,

使得教室更加美观整洁。 (二)、软件建设 1、精心设计,打造优雅的校园文化 ①墙壁文化:将校园所有标语及墙壁画刷新,教室及走廊里陈旧的条幅、画像需更新的更新,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②橱窗文化:教学楼内的橱窗不断更新,教学楼和大门之间合理位置建新橱以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③班级文化:学校统一布置黑板上方的文化,各班定期出好黑板报,并在板报的两边及教室内,各显神通,形成各班的文化特色。 ④制度文化:将所有的功能处室的制度、职责检查一遍,拾遗补漏,破旧的更新,残缺的补上墙,使得各项制度、职责一目了然。 2、普及卫生知识教育,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实现校园净化。 ①加强对学生进行文明卫生习惯教育。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充分利用课堂、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文明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经常教育学生爱护公共卫生,做到不乱扔纸屑、果皮、杂物,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裳、勤理发、饭前便后要洗手。 ②在广大师生中开展革除陋习活动,组织一次告别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语言粗鲁签名活动,使我校校园环境卫生和师生文明行为有进一步的提升。 ③不定期组织师生对学校及周边的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打扫,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真正做到净化校园。 ④加强学校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做到教室墙面洁净,桌凳、物品摆放整

新课标版数学必修二(新高考 新课程)(课件)作业19

课时作业(十九) 1.两条不重合直线,其平行的条件是( ) A .斜率相等 B .斜率乘积等于-1 C .倾斜角相等 D .倾斜角的绝对值等于90° 答案 C 解析 当直线垂直于x 轴时,倾斜角为90°,斜率不存在,所以只要倾斜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2.已知直线l 1经过两点(-1,-2),(-1,4),直线l 2经过两点(2,1),(x ,6),且l 1∥l 2,则x =( ) A .2 B .-2 C .4 D .1 答案 A 解析 l 1:经过两点(-1,2),(-1,4),倾斜角为90°, 又∵l 1∥l 2,∴l 2倾斜角也为90°,∴x =2. 3.直线l 1,l 2的斜率分别为-1a ,-2 3,若l 1⊥l 2,则实数a 的值是( ) A .-2 3 B .-3 2 C.23 D.32 答案 A 解析 l 1⊥l 2?k 1·k 2=-1,∴(-1a )·(-23)=-1,∴a =-2 3 ,选A. 4.若点P(a ,b)与Q(b -1,a +1)关于直线l 对称,则l 的倾斜角为( ) A .135° B .45° C .30° D .60°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k PQ =a +1-b b -1-a =-1,k l ·k PQ =-1,∴k l =1,即l 的倾斜角为45°.故选B. 5.(2017·陕西榆林高一测试)直线l 1,l 2的斜率是方程x 2-3x -1=0的两根,则l 1与l 2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重合

C .相交但不垂直 D .垂直 答案 D 解析 由韦达定理知,x 1x 2=-1,∴l 1与l 2垂直. 6.过点E(1,1)和点F(-1,0)的直线与过点M(-k 2,0)和点N(0,k 4)的直线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重合 C .平行或重合 D .相交或重合 答案 C 解析 ∵k EF =1-01-(-1)=1 2,k MN =k 4 -00-(-k 2)=k 4k 2=12,∴选C. 7.已知l 1⊥l 2,直线l 1的倾斜角为45°,则直线l 2的倾斜角为( ) A .45° B .135° C .-45° D .120° 答案 B 8.下列三点能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为( ) A .(1,3),(5,7),(10,12) B .(-1,4),(2,1),(-2,5) C .(0,2),(2,5),(3,7) D .(1,-1),(3,3),(5,7) 答案 C 解析 分别计算第一点与第二点连线及第二点与第三点连线的斜率. 9.过点(0,7 3)与点(7,0)的直线l 1,过点(2,1)与点(3,k +1)的直线l 2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四 边形内接于一个圆,则实数k 为( ) A .3 B .-3 C .-6 D .6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kl 1=0-737-0=-1 3,kl 2=k +1-13-2=k ,l 1⊥l 2,即kl 1·kl 2=-1,解得k =3.故选 A. 10.已知直线l 经过点(3,2)和(m ,n). ①若l 与x 轴平行,则m ,n 的取值情况是________; ②若l 与x 轴垂直,则m ,n 的取值情况是________. 答案 ①m ≠3,n =2; ②m =3,n ≠2.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16年修改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富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课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活动,学习者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

新员工学习计划

新员工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一)培训总目标:为弘扬公司"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员工对公司的熟悉、对业务的了解,公司特推出"以老带新"的"学长"制度,使新来的同事对公司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增加新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同进也加强了新老员工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培养新员工的业务能力,让其具备独立的开展工作所需的能力: (二)目标分解: 1、达成对公司文化、价值观、发展战略的了解和认同。 2、掌握公司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要领。 3、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关心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4、提升员工履行职责的能力,改善工作绩效 5、改善工作态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培养团队精神 二、学长需指导的内容 (一)介绍同事及环境 新进人员对环境感到陌生,把新员事介绍与同事们认识时,友善地将公司环境介绍给新同事,使他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可协助其更快地进入状态。 (二)详细说明公司政策和法规 新进人员常常因对公司的政策与法规不明了,而造成一些不必要 的烦恼及错误,所以新进人员报到之初,为使他感到愉快使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第一件必须做的事,就是让他明白与他有关的公司各种政策及规章,然后,他将知道公司对他的期望是什么,以及他可以对公司贡献些什么。以下政策需仔细说明: 1、发薪方式及时间; 2、升迁政策; 3、奖惩制度; 4、休假规章; 5、员工福利措施; 6、工作时间; 7、旷工处分制度; 8、冤屈申诉的程序; 9、解雇的规定; 10、在职员工的行为准则。 新进人员有权利知道公司的每一项政策及规章制定的理由,因为当一个新进人员在参加一项新工作时,他是着手与公司建立合作的关系,因此愈是明白那些理由,则彼此间的合作是愈密切。 向新进人员坦诚及周到地说明公司政策及其制订的理由,是"学长"的责任。 (三)本职工作培训 1、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发展历程、企业精神、经营范围、未来宏图等; 2、公司各类sop手册的说明书与分布学习,具体包括《操盘手册》、《业务手册》、《案场管理手册》等; 3、制度培训:公司行政管理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员工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业务工作制度等; 3、各种事务的处理原则与步骤; 4、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及处理方法; 三、培训方式方法步骤: 所有新进员工均由公司人事部安排到各大案场直接报到,再由案场主管安排一名"学长"带领进行学习。培训方法:1、集体培训; 2、"一对一"带领制学习; 3、自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以专用教材(需要整理)讲解并实践,来提升信息检索工作能力. 四、培训资料(一)《员工手册》(二)《人力资源手册》(三)《行政管理手册》 (三)《售楼人员培训完全手册》(四)《操盘手册》 五、培训周期: 培训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共7天,每天分为"经济两小时"的方式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培训2天,学习公司内部的相关手册; 第二阶段培训5天,学习公司内部整理的业务手册和各案场相关资 料及规章制度;六、培训配合: 1、新员工有义务以积极的态度配合。

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 为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未来创新型人才,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中小学校为主要阵地,以基础教育为依托,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科技知识普及、科技能力提升和科学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奠基。 二、基本原则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根本宗旨,因校制宜,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坚持普及基础性科学知识、科学常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提高科学素养及科技创新能力相结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基础科学素养与兼顾发展科技特长、培养创新人才相结合。 (二)校内和校外相结合。中小学科技教育要坚持发挥学科科技教育主渠道作用,尤其要充分运用科学类课程发挥科技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相关学科课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通过学校现有课程体系发挥学科科技教育作用。同时,要充分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由校内向校外进行有效延伸,促进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 (三)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要坚持知行统一,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实践紧密结合、科技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科技理论与时代生活紧密结合,在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三、目标任务 通过3-5年的努力,全市中小学生科技素质明显提高,科技辅导教师能力明显增强,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技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科技教育成果逐步显现,初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浓厚氛围。 ——全面落实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科技教育全面展开。城市和农村学生参与科技教育活动的比例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建成50个优秀科技教师工作室,培养800名“重庆市中小学优秀科技辅导员”。 ——改善科技教育基础条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所有中小学拥有科技教育功能室和科技教育活动基地(场所),建成100所市级科技特色学校,命名50个学生科技实践基地,创建100所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校外科普基地逐步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 ——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高,科学创新意识普遍增强,涌现一批具有较好创新素质和潜质的优秀中小学生。培养300名市级“小科学家”、科技“小发明家”、“小能手”。 ——社会各有关方面关心、支持、参与学校科技教育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初步形成全社会重视、各界支持、家长关心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四、重点工作 (一)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以保护和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起点,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科技知识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围绕科技与人文、材料与工具、设计与制作、探究与体验等四个教学模块,大力加强学校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要通过课程建设,着力营造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与探究的实践过程,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与训练,积极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力开展“研学旅行”科技教学实践活动、科普基地主题实践体验活动、主题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和地方特色科技教学活动,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