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作业

学号 姓名 单位

一、判断题

1、2-3个因子划分立地的方法叫主导因子法。 ( )

2、薪炭林不能算一个单独的林种。 ( )

3、改地适树是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 ( )

4、整地深度是所有整地技术规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 )

5、春季造林的成活率检查验收应在当年夏季进行。 ( )

6、造林地一切自然因子的综合称为立地条件。 ( )

7、阳性树种多具有抗旱能力。 ( )

8、母树林属于经济林。 ( )

9、较差立地树木生长不良不宜营造混交林。 ( )

10、行间混交适用于种间矛盾较大的主要树种和主要树种混交。 ( ) 11、营造高生产力的森林应普遍采用播种造林。 ( ) 12、选择造林树种时,首先应考虑社会需求。 ( ) 13、伴生树种的树高不能超过主要树种。 ( ) 14、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选择同时具备速生丰产优质性的树种。 ( ) 15、立地条件好,林木生长快,造林密度宜大。 ( ) 16、单纯林比混交林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条件。 ( ) 17、种子园属于特种用途林。 ( ) 18、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土壤。 ( ) 19、播种造林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适宜在任何造林地采用。( ) 20、林地上林木的上层树高称为立地指数。 ( ) 21、薪炭林与煤炭石油相比,是一种污染少、无限量、能再生的能源。( )

22、两个配合和谐的树种混交时,其种间各生长阶段变化少,没有矛盾。 ( ) 23、沙地造林,最好提前整地。 ( ) 24、水土保持林属于特种用途林。 ( ) 25、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 26、与天然林相比,我国的人工林普遍生长快、产量高和林分稳定。 ( ) 27、薪炭林不能算一个单独的林种。 ( ) 28、合理的结构既能提高人工林的产量,又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减少成本 。

( )

29、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的造林地有利于林木生长,造林密度应大,反之密度应小。 ( ) 30、采用长方形配置,行的方向应与等高线垂直。 ( ) 31、较差立地树木生长不良不宜营造混交林。 ( ) 32、混交林中树种间生态要求一致有利于混交成功。 ( )

33、春季造林的成活率检查验收应在当年夏季进行。 ( ) 34、种子园属于经济林。 ( )

35、两个配合和谐的树种混交时,其种间各生长阶段变化少,没有矛盾。 ( ) 36、薪炭林属于经济林林种。 ( ) 37、适地适树是造林树种选择的唯一途径。 ( ) 38、整地深度是所有整地技术规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因此整地深度越深越好。 ()

39、主导因子是对造林地的环境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影响)的立地因子。 ( ) 40、培育大径材不进行间伐的用材林,造林密度可适当小些。 ( ) 41、为了抵抗不良的立地环境,保持水土和进行林粮间作,宜采用群状配置形式。 ( )

42、从整个造林过程来看,一般应做到提早整地,也就是说整地时间越早越好。

( )

43、林业区划规划的林种是一个大范围的林种框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与主要林种相配合的其他林种。( )

44、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是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 ( ) 45、春季造林的成活率检查验收应在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进行。 ( ) 46、造林地一切自然因子的综合称为立地条件。 ( ) 47、行状混交和株间混交适用于种间矛盾比较尖锐的树种混交。 ( ) 48、风景林属于经济林。 ( ) 49、单纯林比混交林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条件。 ( ) 50、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人工栽培林木,称为人工更新。( ) 51、混交树种应具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或其他效能。 ( ) 52、以生产木材、竹材为主要目的而栽培的人工林,称为用材林。 ( ) 53、一般来说,在立地环境因子中,气候、土壤、地形是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主要依据。 ( )

54、水土保持林属于特种用途林。 ( )

55、伴生树种应尽量选择生长较快、稍耐荫,并能在林冠下生长的树种 ( )

56、播种造林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适宜在任何造林地采用。( )

57、阳性树种植于阳坡,阴性树种植于阴坡为适地适树。( ) 58、薪炭林的造林密度应大于经济林的造林密度。( ) 59、造林不合格需要补植时,应该用同龄大苗。( ) 60、采用长方形配置,行的方向应与等高线垂直。( ) 61、营造混交林最关键的是选好混交树种。( )

62、与天然林相比,速生丰产林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和林分稳定等特点。( ) 63、对不符合培育要求的低价值林分,采用人工种植方法进行改造,也可归人工

造林的范畴。( )

64、伴生树种应尽量选择生长较快、稍耐荫,并能在林冠下生长的树种。( ) 65、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选择同时具备速生丰产优质性的树种。( ) 66、合理的人工林结构应是既能充分地利用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又保证每株树木都得到充足的生长空间。( )

67、人工林达到同样成材标准所需年限比天然林短。 ( ) 68、沿海防护林属于特种用途林。 ( ) 69、矮林作业法是在树干一定高度处把树干截断,使砍断面附近萌生枝条,长到预定的规格时,砍伐利用。 ( )

70、树种生物学特性指树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适应范围。 ( )

71、农林复合经营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人为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其他栽培植物或动物,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时序安排在一起而进行管理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 )

72、天然林保护是保护天然林林分不被破坏,维持其林分的结构与生产力,并使

其资源得以发展。( )

73、林分结构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即组成

林分的树种、比例、密度、配置、林层、根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 )

74、幼林土壤管理指造林后至幼林郁闭前对林分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 )

75、在一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相伴而生,并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的乔木是混交

林中的灌木树种。( )

76、混交树种应具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或其他效能。( )

77、森林是构成陆地生态的主体,在维护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78、从林分林木材积生长的旺盛时期到工艺成熟期为止称壮龄阶段。( )

79、造林区划是林业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林业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通过统一的林业区划表达出来。()

80、在一定的地区内,进一步划分立地条件类型时,主要考虑地形和土壤因子,一般不再考虑大气候条件。()

81、造林地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人工林的生长发育。( )

82、防护林树种一般应具备生长快、郁闭早、寿命长、防护作用持久、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繁殖容易等特点。()

83、在有些混交类型中,主要树种也有可能是混交树种。()

84、密度对树干通直度有影响,加大密度,有利于自然整枝,使树干少节疤。()

85、对用材林来说,培育大径材应适当稀植,或先密后稀。()

86、将枝干截取一定长度,平放入沟内,复土、压实土壤的造林方法称为插木造林。( )

87、幼林抚育管理的土壤管理包括松土除草、排灌、施肥等。()

88、林地施肥应以速效肥料为主,多施氮肥。( )

89、幼林管理是对幼林的个体直接进行人为干涉,以改善其生活和生长条件,从而保证幼树更好地生长。()

90、人工林所用的种子和苗木是经过人为选择培育的,一般生长健壮,具有较好的遗传性,林龄相同。()

91、对林木成活、生长影响最大的两个主要生活因子是土壤温度和养分。( )

92、选择造林树种时,主要考虑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

93、混交林的冠层厚、叶面积大、结构复杂,有利于森林小气候的形成。()

94、伴生树种应尽量选择生长较快、稍耐荫,并能在林冠下生长的树种( )。

95、整地可局部地改变造林地地面形状、坡度、坡面的相对高度和朝向,从而改变种植点附近的小气候因子。()

96、调查设计的任务,通常由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已经审定的造林项目文件或上级的计划安排,以及设计任务书的方式下达()

97、造林施工(作业)设计要求在施工的上一年度内完成。()

98、闽东南立地差的地方,适宜营造大叶相思,立地较好的可营造台湾相思。( ⅹ )

99、毛竹适宜生长在中、低山,山坡中下部或山谷地带,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100、合理密度是一个最适密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林分群体结构合理,净第一性生产量最大,林木个体健壮,生长稳定,干形良好。()

101、监理日志是监理工程师对营造林工程监理的原始记录。()

二、选择题

1、农田防护林应选择的主要树种是()。

A.树冠大

B.抗风能力强

C.根蘖能力强

D.材质好

2、下列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属于有利的是()。

A.单方抑制

B.双方促进

C.双方竟争

D.互不影响

3、在进行立地质量评价过程中,()可以被确定为主导因子。

A. 地地下水位

B. 气候和降水量

C.林木生长的极端限制性因子

D. 立地环境因子

4、毛竹是()。

A.喜肥树种

B.中性树种

C.耐瘠树种

D.耐荫树种

5、营造防火林带应选用()。

A.桉树

B.杉木

C.木荷

D.松树

6、今有一片人工营造的桉树林,计划在若干年后培育为工业原料林,但现阶段每年通过抚育可获取一定量的薪材,该林分应划分为()。

A.用材林

B.薪炭林

C.用材林或薪炭林

D.用材林和薪炭林

7、马尾松适时早栽其主要道理是()。

A.抽梢

B.喜寒

C.怕湿

D.风折

8、下列树种中能在贫瘠土壤上正常生长的树种是()。

A.毛竹

B.马尾松

C.泡桐

D.杉木

9、植苗造林一般不宜太深,其栽植深度小苗应比原土印深多少厘米()。

A.1-3

B.3-10

C.10-15

D.15-20

10、在干旱瘠薄的造林地上水是影响林木生长的()。

A.因素之一

B.次要因素

C.较重要的因素

D.决定因素

11、一定密度范围内,成熟林分林木胸径随着林分密度的加大而()。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一定

12、为提高造林成活率,要做到随取随运随栽,其道理()。

A.减少成本

B.保持水分平衡

C.不误时间

D.提高效率

13、混交林中不同树种种间是一种()。

A.互助关系

B.生态关系

C.偏利关系

D.共生关系

14、混交林主要树种的比例一般要()。

A.大于伴生树种

B.小于伴生树种

C.等于伴生树种

D.不考虑比例

15、杉木造林时要求苗木不反山是指()。

A.苗梢朝上坡

B.苗梢朝下坡

C.苗梢直立

D. 苗梢朝东16.水源涵养林属()。

A、用材林

B、防护林

C、经济林

D、特用林

17.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属于()。

A、用材林

B、防护林

C、经济林

D、特用林

18、下列适合于经济林树种选择的要求()。

A.早实高产性

B.速生丰产优质性

C.生长迅速萌芽力强

D.根系发达落叶丰富

19、樟树是()。

A.喜肥树种

B.中性树种

C.耐瘠树种

D.耐荫树种

20、划分立地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土壤、植被

B、气候、地形、土壤

C、气候、地形、植被

D、地形、土壤

21、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采取人工栽培恢复森林的方法称()。A. 人促更新 B.人工造林 C. 人工更新 D.天然更新

22、根据经营目的安排造林地时,好地先安排给()。

A、一般用材林

B、薪炭林

C、速丰林 D. 防护林

23、需要补植造林的幼林地造林成活率范围是()。

A. 40-85%

B.≤40%

C.≥85%

D. ≥90%

24、确定造林密度时()。

A、阴性树种宜稀

B、阳性树种宜稀

C、慢生树种宜稀 D. 阳性树种宜密

25、造林采用样地法检查成活率,成片造林面积为10公顷,样地面积应占造林面积()。

A.4%

B.3%

C.2%

D.1%

26、人工幼林的土壤管理措施中,()是最主要的一项工作。

A.松土除草

B.灌溉与排水

C.施肥

D.林农间作

27、最常用的造林方法是()。

A.播种造林

B.植苗造林

C.分殖造林

D.扦条造林

28、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是()。

A、整地质量

B、造林季节的选择

C、苗木体内水分平衡

D、抚育管理

29、在林分生长过程中,对五大生活因子起再分配作用的立地因子是()。

A. 降水量

B. 土壤理化性质

C. 地质地貌

D. 地形

30、下列适合于薪炭林树种选择的要求()。

A.早实高产性

B.速生丰产优质性

C.生长迅速萌芽力强

D.根系发达落叶丰富

31、马尾松是()。

A.喜肥树种

B.中性树种

C.耐瘠树种

D.耐荫树种

32、在江河上游集水区,以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营造的森林称()。

A.水土保持林

B.水源涵养林

C.防风固沙林

D.农田防护林

33、针叶林下多为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肥。

A.氮

B.磷

C.钾

D. 钙

34、造林采用样地法检查成活率,成片造林面积为30公顷,样地面积应占造林面积()。

A.4%

B.3%

C.2%

D.1%

35、下列混交方法中哪些是适用于矛盾较大,初期生长速度悬殊的主要混交类型()。

A.株间混交

B.行间混交

C.带状混交

D.星状混交

36、毛竹是()。

A.喜肥树种

B.中性树种

C.耐瘠树种

D.耐荫树种

37、过去生长过森林植被,但在多年前已采伐,原有的植被已被荒山植被所更替,土壤也丢失了森林土壤湿润、疏松、多根穴等特性,这样的荒地称()。

A.荒山荒地

B.撩荒地

C.采伐迹地

D. 火烧迹地

38、杉木是()。

A.喜肥树种

B.中性树种

C.耐瘠树种

D.耐荫树种

39、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应选用()。

A.木麻黄

B.杉木

C.木荷

D.杨梅

40、按森林法规规定我国的林种分为()。

A.3种

B.4种

C. 5种

D.6种

41、国防林属于()。

A.特种用途林

B.用材林

C.防护林

D.经济林

42、造林初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

A.株(行)数

B.株(穴)数

C. 穴数

D.行数

43、行状配置能较合理的利用营养空间,以下配置对空间利用最合理的是()。A、正方形 B、长方形 C、正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44、造林检查时,对于成片造林面积在11~20HM2的,抽样强度应为造林面积的()。

A.3%;

B.2%;

C.1%;

D.5%;

45、下列混交类型中,抗火灾能力最强的是()。

A、针针混交

B、阔阔混交

C、针叶落叶阔叶混交

D、针叶常绿阔叶混交

46、公路绿化和四旁植树常采用的苗是()。

A、1-2年生苗

B、容器苗

C、带土大苗

D、带土小苗

47、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

A、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

B、改地适权树

C、改树适地

D、A+B+C

48、营造混交林应使阳性树种处于()。

A、上层

B、下层

C、上、下均可

49、在保证主要树种占多数的前提下,如主要树种竞争力强,混交树种的比例可适当()。

A、增大

B、减少

C、A、B均可

50、阳性树种之间混交应选择()。

A、株间混交

B、行间混交

C、带状混交

D、行带混交

51、下列条件中不是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的是()。

A、经营目的

B、树种特性

C、立地条件

D、林龄结构

52、从母树上切取枝干的一部分,直接插入造林地后,生长不定根,形成新林的方法称为()。

A、插木造林

B、埋干造林

C、分根造林

D、分蘖造林

53、改变立地环境,满足树木生长的需求称为()。

A、选树适地

B、选地适树

C、改地适树

D、改树适地

54、马尾松造林季节最迟不应超过( )。

A、2月下旬

B、3月上旬

C、 3月下旬

D、 4月上旬

55、在造林地上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自然因子综合,称为造林地的()。

A、主导因子

B、立地条件

C、环境因子

D、生活因子

56、灌木地是指造林地上灌木的覆盖度占总盖度的()%以上的荒山坡地。

A.20 B. 30 C. 40 D. 50

57、下列方式中不是造林地清理方式的是()。

A.全面清理

B.带状清理

C.块状清理

D. 火烧清理

58、某混交林蓄积马尾松98 M3,杉木96 M3,阔叶树6 M3,其树种组成表示为()。 A.5松5杉+阔 B.5杉5松+阔 C.5松5杉—阔 D.5杉5松—阔

59、造林树种安排的顺序是()。

A、适小树种→适广树种→适应特殊立地树种

B、适广树种→适小树种→适应特殊立地树种

C、适应特殊立地树→适小树种→适广树种

D、无所谓顺序

60、行状配置能较合理的利用营养空间,以下配置对空间利用最合理的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正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61、在一个确定的混交林中,随林龄增加,树种比例在林内增加的是()。

A.伴生树种 B.灌木 C.主要树种 D.阳性树种

62、培育杉木速生丰产林应()。

A.集约经营 B.较细管理 C.一般管理 D.粗放管理

63、以下不属于适地适树途径的是()。

A.选树适地 B.选树适气候 C.改地适树 D.改树适地

64、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A、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 B、改地适权树 C、改树适地 D、A+B+C

65、杉木幼林抚育头两年每年进行()次。

A.1 B.2—3 C. 4-5 D. 5-6

66、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最重要的造林树种是()。

A.木麻黄B.台湾相思 C.大叶相思 D. 湿地松

67、适宜的造林季节主要根据种苗特点和各地区的()来确定。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经济条件

D.地形条件

68、建柏对立地条件要求较严,应选择()的山地造林为好。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Ⅰ、Ⅱ类

69、建柏为常绿乔木,树高20~30m,胸径80cm。树皮()浅纵裂。A.浅褐色B.黑褐色C.紫红色D.紫褐色

70、南方红豆杉特征不正确的是()

A.树皮暗褐色,纵裂成狭长薄片脱落

B.树干通直,树姿优美,

C.种子成熟时,假种皮呈红色

D.雌雄同株

71、南方红豆杉幼苗和幼树属()。

A. 阳性树种

B.中性偏阳

C. 中性偏阴

D. 阴性树种

72、桉树是()科植物的统称。

A.桃金娘

B. 金楼梅

C. 桉树

D.芸香

73、桉树间伐起始年龄()年,此时直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

A. 2—4

B. 4—6

C. 6—8

D. 10—12

74、桉树间伐强度为株数的()%。

A.15—25

B. 25—30

C. 30—40

D. 40—45

75、固氮改土及蓄水能力强的树种是( )。

A. 桉树

B.建柏

C.相思树

D.木麻黄

76.根据造林目的和人工林发挥效益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简称()。

A.森林

B.人工林

C.林种

D.造林地种类

77、属于人工林的特点的是()。

A.林木分化不明显

B.树种复杂

C.林龄不同

D.品种多

78、疏林地是指郁闭度小于()的林地。

A.0.1

B. 0。2

C. 0。25

D. 0。3

79、影响树种分布最主要的气候条件是()。

A.气温

B.湿度

C.日照

D.风

80、选择具有适应性强、树冠浓密、落叶丰富易分解,根系发达,根蘖性强等特点的树种是()的树种选择要求。

A.农田防护林

B.水土保持林

C.防风固沙林

D.特种用途林

81、长方形配置的种植点配置方法是()。

A.行距小于株距

B.行距和株距相等

C.行距大于株距

D.隔行种植

82、植生组混交实际上就是()。

A.行状配置

B.长方形配置

C.三角形配置

D.群状配置

83、采用株行距为2米的正三角形配置每公顷植苗数为()。

A.167株

B.2500株

C.2888株

D.3000株

84、采用株行距为2米的长方形配置每公顷植苗数为()。

A.167株

B.2500株

C.2888株

D.3000株

85、采用株行距为2×3米的正方形配置每公顷植苗数为()。

A.167株

B.1667株

C. 2500株

D.3000株

86、植苗造林栽植深度一般应比原土印深()。

A.1-3CM

B.3-10CM

C.10-15CM

D.15-20 CM

87、从根蘖性强的母树根部生出的萌蘖苗连根挖出,用来造林称()。

A.插木造林

B.埋干造林

C.分根造林

D.分蘖造林

88、直接从母树上切取一部分枝干,将其插入地上,使其生根,培育成林的方法称()。

A.插木造林

B.埋干造林

C.分根造林

D.分蘖造林

89、在较好立地条件,速生树种,苗木较密的情况下,间苗时间可在造林后()进行。

A.1年

B.1-2年

C.2-3年

D.4-5年

90、在造林树种确定后,根据树种的生态特性选与之相适应的立地条件称为()。

A.选树适地

B.选地适树

C.改地适树

D.改树适地

91、改变树种特性适应立地环境称为()。

A.选树适地

B.选地适树

C.改地适树

D.改树适地

92、改变立地环境满足树木生长的需求,称为()。

A.选树适地

B.选地适树

C.改地适树

D.改树适地

93、从母树上切取枝干的一部分,直接插入造林地后,生长不定根,形成新林的方法称为()。

A.插木造林

B.插干造林

C.分根造林

D.分蘖造林

94、从母树上截取一定长度枝干,直接埋于造林地上,培育成林的造林方法称为()。

A.插木造林

B.埋干造林

C.分根造林

D.分蘖造林

95、生长快,收益早,产量高,质量好,收获期长是()树种选择依据。

A.用材林

B.防护林

C.经济林

D.薪炭林

96、前期生长快,生长量多,繁殖容易,萌蘖力强是()树种选择依据。

A.用材林

B.防护林

C.经济林

D.薪炭林

97、混交林优点之一是()。

A.单一品种产量高

B.比较稳定

C.措施复杂

D.种间关系好

98、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混交是指()。

A. 混交方法 B混交类型 C. 混交比例 D. 混交图式

99、选择混交树种具体要求之一是()。

A. 阳性 B阴性 C. 生长迅速 D. 与主要树种特性不同

100、根据当年的造林任务,在造林前进行施工设计是()。

A.造林区划

B.造林规划

C.造林调查设计

D.造林施工设计101、根据实际需要,对造林工程的有关附属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是()的任务之一。

A.造林区划

B.造林规划

C.造林调查设计

D.造林施工设计

102、查清规划设计区内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的社会经济状况是()的任务之一。

A.造林区划

B.造林规划

C.造林调查设计

D.造林施工设计103、收集自然情况资料如气象,水文等资料是造林施工设计工作的()阶段。

A.准备工作

B.外业工作

C.内业工作

D.设计工作

104、调查气象、水文、地形、土壤等是造林施工设计工作的()阶段。

A.准备工作

B.外业工作

C.内业工作

D.设计工作

105、技术设计是造林施工设计工作的()阶段。

A.准备工作

B.外业工作

C.内业工作

D.设计工作

106、制订工作制度是造林施工设计工作的()阶段。

A.准备工作

B.外业工作

C.内业工作

D.设计工作

107、测量区划是造林施工设计工作的()阶段。

A.准备工作

B.外业工作

C.内业工作

D.设计工作

108、技术会议是造林施工设计工作的()阶段。

A.准备工作

B.外业工作

C.内业工作

D.设计工作109、搜集的水文资料是()资料。

A. 图面

B. 自然情况

C. 社会经济情况

D. 造林技术110、搜集的病虫害资料是()资料。

A. 图面

B. 自然情况

C. 社会经济情况

D. 造林技术111、搜集的林业区划资料是()资料。

A. 图面

B. 自然情况

C. 社会经济情况

D. 造林技术112、速生丰产林基地县总面积不少于()公顷。

A.0.1万

B.0.5万

C.0.7万

D.1.0万

113、一般营造速生丰产林立地条件应是()级地。

A.Ⅰ

B.Ⅱ

C.Ⅲ

D. Ⅰ、Ⅱ

114、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杉木I级苗(壮苗)地径在()厘米以上。

A.0.25

B.0.35

C.0.45

D. 0.55

115、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杉木I级苗(壮苗)苗高在()厘米以上。

A. 25

B. 35

C. 45

D. 55

116、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马尾松I级苗苗高在()厘米以上。

A. 25

B. 35

C. 45

D. 55

117、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马尾松I级苗地径在()厘米以上。

A.0.25

B.0.35

C.0.45

D. 0.55

118、把造林的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工程,运用系统技术协调的观点来考虑是()。

A. 速生丰产林

B. 经济林

C. 名特优林

D. 工程造林119、工程造林阶段性检查验收的内容是()。

A. 造林经费

B. 工程管理

C. 项目的确立

D.施工试产120、工程造林的内容是()。

A. 造林经费

B. 资金来源

C. 项目的确立

D.施工试产121、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标准的采用的森林立地划分的方法()。

A. 按主导环境因子分级组合

B.按生活因子分级组合

C. 用立地指数代替立

地类型 D. 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

三、多选择题

1、森林立地的物理环境因子是()。

A. 气候

B. 地形

C.土壤

D.水文

E. 植被

2、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依据是()。

A. 林学特性

B. 生物学特性

C. 林木生长状况

D. 环境条件

E.植被条件

3、树种选择的基础是()。

A. 环境条件

B. 生态学特性

C. 林木生长状况

D. 生物学特性

E. 林学特性

4、防护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是()。

A. 成活

B. 成林

C. 生物学特性

D.防护效益、

E.稳定性

5、判断适地适树的标准在量上通常可用()。

A. 单位面积蓄积量

B. 成林

C. 具有一定的效益

D. 立地指数

E.一定稳定性

6、林分结构包括()。

A. 组成结构

B. 水平结构

C. 垂直结构

D.年龄结构

E. 树种结构

7、混交林中种间关系随是()而发展变化。

A. 时间

B. 立地

C. 气候

D.混交技术

E. 成活

8、造林地的清理方法有是()。

A. 割除清理

B. 烧除清理

C. 堆积清理

D.化学清理

E. 全面清理

9、杉木植苗造林要求是()。

A. 穴大

B. 根舒

C. 深栽

D.压实

E.不反山

10、幼林松土除草的注意事项是是()。

A. 一培土

B. 二净

C. 三不伤

D. 四整齐

E.除早、除小、除了

11. 判断适地适树的标准在质上要求()。

A. 单位面积蓄积量

B. 成林

C. 具有一定的效益

D. 立地指数

E.一定稳定性

12、用材林树种选择要具有的性质是()。

A.速生

B.丰产

C.优质

D.郁闭早

E.持久

13、树种选择的原则是()。

A.经济学原则

B.生态学原则

C.林学原则

D.可行性原则

E. 持久性原则

14、人工林建设的程序是()。

A.项目的确立

B.方案决策

C.总体规划设计

D.年度施工设计

E. 工程管理15、造林地的立地因子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文

E.植被

16、混交方法有()。

A.株间混交

B.行间混交

C.带状混交

D.块状混交

E. 星状混交

17、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是()。

A.经营目的

B.树种特性

C.立地条件

D.经营条件

E.经济条件

18、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A.复合性

B.系统性

C.集约性

D.等级性

E. 持久性

19、裸根苗的栽植方法有()。

A.穴植法

B.小坑靠壁栽植

C.缝植法

D.大苗栽植

E.营养袋栽植

20、《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具有()的特点。

A.综合性强

B.实践性强

C.专业性强

D.区域性强

E. 集约性强

21、人工林中商品林指()。

A.用材林

B.经济林

C.薪炭林

D.防护林

E.特用林

22、人工林中公益林指()。

A.用材林

B.经济林

C.薪炭林

D.防护林

E.特用林

23、行状配置有()配置等类型。

A.长方形

B.正方形

C.正三角形

D.品字形

E. 植生形

24、水平结构主要由()要素决定。

A造林密度 B.行间混交 C.带状混交

D.块状混交 E种植点配置

25、防护林适地适树的定性标准是()。

A.产量高

B.成活

C.成林

D.具有防护效益

E.具有一定稳定性

26、森林立地划分的方法有()。

A.按主导环境因子分级组合

B.按生活因子分级组合

C.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

D.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

E. 单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

27、造林技术措施有()技术措施。

A.良种壮苗

B.适地适树

C.合理结构

D.细致整地

E.抚育保护

28、防护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是()。

A.成活

B.成林

C.具有一定稳定性

D.充分发挥防护益

E.抚育保护

29、林业区划的依据是()。

A. 项目建设任务

B.社会发展要求

C.自然条件

D.社会经济条件

E. 充分发挥防护益

30、造林地类型有()大类。

A.荒山荒地

B.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

C.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和已局部更新的迹地

D.低价值幼林地

E.林冠下造林地及疏林地

31、杉木植苗造林要求()。

A.穴大根舒

B.深浅适度

C.合理结构

D.根土密接

E.不反山

32、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投资控制

B.事前进度控制

C.事中进度控制

D.事后进度控制

E. 质量控制

33、下列项目中属于生态工程竣工后验收项目的是()。

A项目建设任务和投资是否按要求完成;

B工程建设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C国家及地方配套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群众投工投劳情况;

D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并提供审计部门的财务审计报告。

E. 社会经济条件

34、适地适树的途径有()。

A.选树适地

B.选地适树

C.改树适地

D.改地适树

E.抚育保护

35、混交林的类型有()。

A.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

B.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

C.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D.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E. 灌木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

36、竹子的地下茎可分为等()类型。

A.单轴散生型

B.合轴丛生型

C.混生型

D. 混合型

E. 单轴丛生型

37、穴植法造林的技术要求是()。

A.穴大根舒

B.深浅适度

C.根土密接

D.方向正确

E.不反山

38、常见的造林地清理的方式有()。

A.全面清理

B.带状清理

C. 块状清理

D. 化学清理

E. 堆积清理

39、营造林工程监理控制目标与措施应重点围绕()目标制定.

A. 投资控制

B.事前进度控制

C. 进度控制

D.事后进度控制

E. 质量控制40可将营造林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监理。

A. 投资控制

B.事前进度控制

C.事中进度控制

D.事后进度控制

E. 质量控制

41、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有()。

A.经验法

B.试验法

C.调查法

D.密度管理图(表)法

E.借鉴法

42、混交林中树种可分为()。

A.优势树种

B. 乔木树种

C. 主要树种

D.伴生树种

E.灌木树种

43、造林检查验收内容有()等。

A.造林成活率

B.当年生长率

C.造林各施工环节质量

D. 社会经济条件

E. 质量控制

44、造林规划设计类别有`()。

A.造林规划

B. 造林调查设计

C.造林作业 (施工)设计

D. 社会经济条件

E. 质量控制

45、山地带状整地的方法包括()。

A.水平阶

B.水平沟

C.水平带状

D.反坡梯田

E.撩壕整地

46、用材树种应尽可能选择同时具有()。

A.速生

B.丰产

C.优质

D.特性的树种

E. 优良种源

47、种植点行状配置主要有()等形式。

A.正方形配置

B.长方形配置

C. 正三角形配置

D. 等腰三角形配置

E. 丛生配置

48、每年松土除草的次数,受造林地区的()等因素的制约。

A.气候

B.立地条件

C.树种

D.幼林年龄

E.当地经济条件

49、造林规划设计按其细致程度和控制顺序可分为()。

A.造林规划

B.造林调查设计

C.造林作业 (施工)设计

D.林业区划

E. 林业规划

50、营造速生丰产林应具备()条件。A.树种具有速生丰产优质的特性 B.造林地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C.林分具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D. 树种生态学特性 E. 树种生物学特性

51、林木的枯枝落叶,增加了地表的()。

A.透水性

B.水容量

C.水土保持效果

D. 造林成活率

E. 适地适树

52、沿海沙地可分为()等类型。

A.潮积滨海沙土

B.风积滨海沙土

C.残积滨海沙土

D. 坡积滨海沙土

E. 母积滨海沙土

53、我国薪炭林的主要类型有()大类。

A.乔、薪结合型

B.乔木矮化型

C.乔木混交型

D. 乔灌混交型

E. 灌木矮化型

54、造林生产管理内容包括()。

A.施工设计B.苗木准备、整地C.幼林调查

D.幼林抚育E.造林技术档案建立

55、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有()。

A.面上治理项目B.治沟专项工程C.水土保持监测工程

D.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工程E.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

56、生态工程实行“三制”管理的必要性有()

A.适应生态环境建设形势

B.提高工程质量

C.充分发挥工程投资效益

D.适应经济管理体制

E.完善法治和监管

57、建柏的特征特性有()

A.常绿乔木,树高20~30m,胸径80cm B。树皮紫褐色,浅纵裂

C。喜温暖湿润,夏无炎热,冬少霜雪的气候

D。要求年降水量1200mm以上 E。要求相对湿度80%左右。

58、南方红豆杉特征正确的是()。

A.树皮暗褐色,纵裂成狭长薄片脱落。B。雌雄异株,少见雌雄同株

C。假种皮呈红色 D。是高档园林观赏的树种。E。树皮呈红色

59、适合于南亚热带种植有()。

A. 灰木相思

B. 马占相思

C. 卷荚相思

D. 黑木相思

E. 厚荚相思

60、适合于中亚热带种植有()。

A. 灰木相思

B. 马占相思

C. 卷荚相思

D. 黑木相思

E. 厚荚相思

61、不是适地适树的标准为()。

A.改地适树

B.选树适地

C.是否成活

D.生长稳定性

62、造林施工设计工作包括()。

A.造林区划

B.准备工作

C.外业工作

D.内业工作

63、造林施工设计外业包括()。

A.测量区划

B.专业调查

C.统计分析

D.技术设计

64、造林整地的技术规格要求包括()。

A.整地时间

B.整地深度

C.整地宽度

D.断面形式

65、按生活因子来划分立地条件类型,依据的生活因子是()。

A.土壤酸碱度

B.气候条件

C.土壤水分

D.土壤养分

66、在山区、丘陵区,用主导因子法划分立地条件类型,主导因子是()。

A.坡向

B.海拔高度

C.地下水位

D.土壤含盐量

67、在确定是营造混交林还是单纯林时要考虑()。

A.造林目的

B.树种特性

C.经营条件

D.立地条件

68、人工林的结构是由()等决定的。

A.林木数量

B.林木配置

C.树种组成

D.社会条件

69、整地对立地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土壤水分

B.土壤养分

C.坡向

D.热量

70、幼林土壤管理松土的作用有()。A.疏松表土 B.提高土壤肥力 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D.排除杂草竞争

71、混交林的优点有()。

A. 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B. 改善立地条件

C. 种间关系复杂

D. 比较稳定

72、造林整地的作用有()。

A. 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B. 改善立地条件

C. 保持水土

D. 提高成活率

73、带状整地方法有()。

A. 反坡梯田整地

B. 全垦加大穴

C. 抽槽整地

D. 鱼鳞坑整地

74、属于分殖造林方法有()。

A. 窄缝播

B. 插条法

C. 埋干造林

D. 靠壁栽植

75、幼林管理的内容是()。

A.松土除草

B. 摘芽

C.林农间作

D.间苗

76、造林质量检查项目有()。

A.松土除草

B. 造林地面积

C. 造林成活率

D. 造林保存率

77、造林施工设计搜集自然情况资料包括()。

A. 气象

B. 土地

C. 水文

D. 交通运输

78、造林施工设计搜集社会经济情况资料包括()。

A. 气象

B. 土地

C. 水文

D. 交通运输

79、工程造林的工程管理包括()。

A. 组织管理

B. 技术管理

C. 资金管理

D. 目标管理

80、造林地选择对土壤要求较高的树种有()。

A. 杉木

B. 湿地松

C. 樟树

D. 桉树

四、问答题

1、简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2、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地适树的标准。

3、简述人工林幼林抚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4、以造林作业设计实习为例,叙述怎样正确选择设计造林树种?

5、为什么马尾松要适时早栽?简述马尾松一锄法造林技术要点。

6、什么是合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怎样调控合理密度?

7、简述科学培育混交林的技术措施。

30、怎样科学营造和抚育沿海防护林?

8、试举例说明应用整枝技术生产优质木材的技术要点?

9、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地适树的标准。

10、为什么说春季是最好的造林季节?春季造林为什么宜早春造林?

11、分析怎样科学选择马尾松造林地?5%

12、以实训为例,说明划分森林立地类型及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步骤。

13、以穴植法为例,分析植苗造林过程和技术要点。

14、简述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与措施。

15、分析适地适树的途径和相互关系。

16、分析混交林的优点。

17、营造林工程监理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8、简述以主导因子法怎样正确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19、叙述怎样正确选择混交树种。

20、如何评定造林质量?

21、适地适树的方法步骤?

22、简述杉木营造技术措施?

23、什么是适地适树?如何确定适地适树的标准?

24、如何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

25、造林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6、工程造林的内容?

27、简述林地施肥的特点?

28、简述造林调查设计外业工作内容?

29、苗木准备工作的内容与技术要求?

森林营造技术作业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13、×14、√15、×16、×17、√ 18、×

19、×20、×21、√22、×23、×24、×25、×26、×27、×

28、√29、× 30、×31、√32、×33、×34、×35、×36×

37、×38、×39、√40、√41、√42×43、√ 44、√ 45、√

46、×47、× 48、×49、×50、×51、√52、√53、√54 ×

55、×56、×57、×58、√59、√60、×61、√62、ⅹ63√64、ⅹ65、√

66、√67 √68 ⅹ69、ⅹ70、ⅹ71 √72、√73、√ 74ⅹ75、ⅹ

76、√77、√78、√79、√80、√81、ⅹ82、√83、√84、√85、√

86、ⅹ87√88、ⅹ89、√90、√ 91、ⅹ92、ⅹ93√ 94、ⅹ95、√

96、√ 97、√98、ⅹ99、√ 100、√101.√

二、选择题

1、B

2、B 3 C 4、A5、C6、A 7、A 8、B 9、A 10、D 11、B 12、B 1

3、B 1

4、A 1

5、 B 16.B 17.D 18、A 19、A 20、A 21、C 22、C 23、A 24、B 25、B 2

6、A 2

7、B2

8、C 2

9、D 30、 C 31、C 32、 B 33、C 34、D 35、D 36、A 37、C 38、A 39、B 40、C 41、A 42、B 43、C 44、B 45、B 46、C 47、A 48、A 49、A 50、D 51 D 52、A 53、C 54、B55、B 56、D 57、D 58、B 59、A 60、C 61、C62、A 63、B 64、A 65、B 66、A 67、A 68、D69、D70、D71、D 72、A 73、A 74、C75、C 76. C 77、A 78、B 79、A80、B81、C 82、

D 83、C 84、B 85、B 86、A 87、D88、A 89、C 90、B91、D 92、C 93、A

94、B 95、C 96、D 97、B 98、B 99、D 100、D 101、B 102、B 103、A 104、B )105、C 106、A 107、B )108 C 109、B 110、D111、C 112、C )113、D 114、C 115、B116、A 117、B118、D 119、A 120、C121、D 三、多选择题

1、ABCDE

2、CDE

3、BDE

4、 ABDE

5、AD

6、ABCDE

7、ABD

8、ABCD

9、ABCDE

10、ABCE 11. BCE 12、 ABC 13、ABCD 14、ABCDE 15、 ABCDE 16、ABCDE

17、ABCDE 18、 ABCD 19、ABC 20、ABCD 21、ABC 22、 DE 23、 ABCD

24、AE 25、BCDE 26、ABCD 27、ABCDE28、ABCD 29、BCD 30、 ABCDE31、ABDE

32、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 ABC 37、ABCD 38、ABC 39、ACE

40、BCD 41、ABCDE 42、 CDE 43、 ABC 44、ABC 45、ABCDE 46、ABCE 47、ABCD 48、ABCDE 49、ABC 50、ABC 51、ABC 52、ABC 53、ABC 54、ABCDE 55、ABCDE

56、ABCDE57、ABCDE 58、ABCD 59、BCE 60、AD 61、AB 62、BCD 63、AB

64、BCD 65、 CD 66、AB 67、 ABCD 68、ABC 69、ABD 70、ABC 71、ABD

72、BCD 73、 AC 74、BC 75、BD 76、BCD 77、 AC 78、 BD 79、 ABCD

80、AC

问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答: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主要途径有植被因子途径、环境因子途径、综合多

因子途径等,其中植被因子途径可以林木生长效果的地位级、地位指数,植被组

成、结构等特征,植被演替等进行划分;环境因子途径则以气候与林木生长、地

形与林木生长、土壤与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划分;综合多因子途径则综合环境条

件、植被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等多因子为依据,对立地条件进行分类,如詹昭宁

等人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2、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地适树的标准。

答:用材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应达到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生长稳定;

其数量化标准有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等。不同树种,不同立地其数量化标准不同,应据实际情况确定。

3、简述人工林幼林抚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答:人工幼林抚育管理的措施有松土除草、水肥管理、幼林管理、幼林保护、幼林补植、造林检查验收、造林技术建档等。其中主要措施有:⑴松土除草:包含松土和除草两方面,是幼林土壤管理最重要的措施,应科学确定其时间、次数、方法、深度等;⑵水肥管理:指幼林浇灌、排水和施肥,浇灌和排水可据具体情况选用;幼林施肥是幼林管理重要的措施,应遵循施肥基本原则,依据树种特性、幼树生长发育规律、林地环境条件等科学确定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方法、施肥量;⑶幼林除蘖、修枝等工作;⑷预防火灾、防治病虫鸟兽等幼林保护工作;⑸造林补植和检查验收等。

4、以造林作业设计实习为例,叙述怎样正确选择设计造林树种?

答: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林学、生态学、生物学、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因此应在立地条件划分的基础之上,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不同立地上的适生树种;其次比较培育目标,确定主要造林树种;再次根据种苗来源,栽培技术等因素,最后确定造林树种;最后对同一地区,在选出主要造林树种的同时,还要选出次要造林树种。并做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择优选用、因树因地制宜、考虑经营目的科学选择造林树种。

5、为什么马尾松要适时早栽?简述马尾松一锄法造林技术要点。

答:马尾松在立春前后气温达12℃左右时开始萌发,高径生长始于3月上旬,因此宜适时早栽。适时早栽有早发根、易成活、早生长,能抗旱等优点。一般适宜的栽植时期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马尾松一锄法造林应做到“一锄、二插、三打紧”,即穴缝应挖得够深,确保根系舒展,插苗木时应使苗木深度比原土印深1~3厘米,做到深浅适度,种好苗后应压紧缝壁,敲紧打实,做到根土密接。

6、什么是合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怎样调控合理密度?

答:合理密度指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下,个体得到充分发育,群体取得最高效益的林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首先可据林种(经营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经营条件、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和确定造林密度,在初植密度确定的前提下,根据林分生长的不同年龄阶段采用抚育措施科学调节各生长发育阶段的林分密度,使林分始终有一个合理密度,确保单株个体生长发育健壮,而群体数量最大。

7、简述科学培育混交林的技术措施。

答:混交林由于优越于纯林的多种优点,使之成为现在林业生产中广泛提倡的造林形式。但其营造技术比纯林更复杂,因此在营造混交林过程中应从以下各方面加强科学营造技术:

首先应遵循混交树种选择原则做到正确选择混交树种;并据不同树种的生态特性正确选择造林地;据树种特性经营目的确定合适的混交类型;根据目的树种和混交树种的生态特性,选择正确的混交方法,确定合理混交比例和造林密度;在混交林培育过程中科学调节种间关系,处理好各树种之间的种间关系,使主要树种尽可能多的得益。

8、试举例说明应用整枝技术生产优质木材的技术要点?

答:通过人工修除部分林木的活枝和死枝,调整林木树势,改善树形,培育无节良材,是现代林木修枝的主要目的。如泡桐假二叉分枝现象明显,干材利用率低,节疤多,通过泡桐的“接干法”修枝,可培育通直高大的泡桐主干,减少节疤,提高其干材质量。修枝时应准备好锋利的修枝工具,选好修枝林分和林木,确定合适的修枝开始年龄、间隔期、强度、修枝高度、切口,选择合适修枝季节,做到科学、合理。

9、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地适树的标准。

答:用材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应达到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生长稳定;其数量化标准有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等。不同树种,不同立地其数量化标准不同,应据实际情况确定。

10、为什么说春季是最好的造林季节?春季造林为什么宜早春造林?

答:(1)环境条件:这时气温回升,土温增高,土壤湿润有利于苗木生根发芽,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期长。(2)种子生理:早春苗木地上部分还未生长,而根系已开始活动,所以早栽的苗木早扎根后发芽,蒸腾小,易成活。所以说春季是最佳造林季节,而春季造林为了延长植物生长期,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强其生长势,宜早春造林。

11、分析怎样科学选择马尾松造林地?5%

答:马尾松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旱、瘠薄,在粘土、沙土、砾质土、乱石缝里都能生长,但在保水力强、土层厚的沙质壤土生长最好。喜酸性、怕盐碱、怕水湿,在钙质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上往往生长不良。因此选择马尾松造林地应据经营目的科学确定,如培育马尾松采脂或用材林,可选择较肥沃或中等肥沃且保水力强、土层厚、酸性的沙质壤土;如培育薪炭林或做为荒山绿化树种,可在中等肥沃级或较贫瘠的立地的粘土、沙土、砾质土、乱石缝等立地种植,但不宜选择盐碱地、钙质风化土种植。

12、以实训为例,说明划分森林立地类型及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步骤。

答:⑴应做好划分森林立地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业务培训、人员组织、工具材料准备、资料收集、踏查调查地等);⑵进行外业调查工作:调查小班的土壤、植被、地貌各项因子,其中应重点调查土壤各因子;⑶进行内业统计整理:整理汇总各类外业资料、数据,并根据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标准划分小班立地类型;⑷据小班立地类型和立地质量等级表评价小班立地质量等级。

13、以穴植法为例,分析植苗造林过程和技术要点。

答:⑴按苗木规格挖好栽植穴,做到底平、壁直不呈锅底状,心表土分开放,草根石块捡净。

⑵选调本地或优良产区优良品种的Ⅰ、Ⅱ级壮苗,据不同造林目的选择合适的苗龄,并做好苗木保护处理。⑶栽植上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确保穴大根舒、深浅适度、根土密接、方向正确。⑷据不同地区、不同树种做到适时栽植。

14、简述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与措施。

答: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包括下面三个方面:应使其个体遗传基础优良;设计并调控人工林的合理群体结构;创造人工林生长适宜的外界环境。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措施有以下六个方面: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合理结构、细致整地、认真种植、抚育保护。

15、分析适地适树的途径和相互关系。

答:适地适树的途径可以归纳为三条:(1)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即根据某种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如在干旱地选择耐旱树种;或者是确定了某一个造林树种后选择适合的造林地,如给喜水肥的树种选水肥条件好的造林地。(2)改树适地:在地、树之间某些方面不太适应的情况下,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它们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条件。(3)改地适树:在造林地上,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间种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环境状况,使其适合原来不太适合的树种的生长。

三条途径中,第一条途径是基础,第二、三条途径是补充,只有在第一条途径的基础上,辅以第二或第三条途径,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6、分析混交林的优点。

答:混交林由于其林分结构更合理,使其比单纯林具有如下优点:能更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如利用不同树种分布层地上、地下、时间差,更好地利用多层次营养空间;能更有效改善立地条件,因混交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枯落物成分复杂等,使其改善土壤作用更强;能提高林分生物总产量,由于混交林营养利用更充足,改善土壤能力更强,林分抗逆性强,其内林木生长更优良,长势更旺盛,因此总蓄积量更高,木材品质更好;混交林林分结构更合理,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等能力更强,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美化环境效果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了林分的多种效益;混交林由于生物多样性丰富,天敌种类多,林分环境优良,搞火灾、病虫害、不良气象因素等能力更强,总之,混交林比单纯林有更多的优点,应提倡营造混交林。

17、营造林工程监理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营造林工程监理报告的主要内容有营造林工程项目背景、营造林目标完成情况、投资完成情况、设备采购完成情况、项目咨询情况、项目质量监测监理情况、营造林质量情况(包括合格率、成活率、保存率、郁闭情况、生态经济收益)等。

18、简述以主导因子法怎样正确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答:对林木生长起决定性作用的立地因子为主导因子,利用主导因子法划分立地类型首先应进行外业调查,根据地形变化、地类和一定的面积划分林班和小班,在每一个小班中开展土壤、植被和地形调查,摸清其性状;其次逐个分析海拔高度、坡向、坡形、土壤种类、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立地因子与生活因子的关系,找出对生活因子影响面广、作用大、本身差别也大的主导因子;最后据调查结果和选出的主导因子,将系统各级的主导因子进行分级,再组合起来,划分出立地类型。立地类型名称通常根据系统各级中所依据的主导因子连接起来+土壤种类来命名。

19、叙述怎样正确选择混交树种。

答:正确选择混交树种应遵循以下4条原则:市场需要、满足造林目的需要、适地适树、生长特性和生态要求与主要树种协调,兴利避害,合理混的原则。具体选择混交树种时,应使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的生长特性和生态要求不同,即在生长速度、喜光程度、根型及对水分、养分的要求上与主要树种有一定差别;应使混交树种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选择时可侧重于某一方面),为主要树种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应使混交树种具有较高经济和美学价值;应使混交树种具有较强的耐火和抗病虫害的特性,尤其是不应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的病虫害;且混交树种最好是萌芽力强、繁殖容易的树种。总之,选择一个理想的混交树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混交林营造的实践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主要方面,不必强求面面俱到。

20、如何评定造林质量?

答:评定造林质量应据造林检查验收所调查的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造林施工质量、未成林健康质量、混交林比例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据人工造林评定指标评定造林合格面积和合格率,造林综合合格面积和造林综合合格率,并据评定结果提出造林整改措施,及时进行造林整改。

21、适地适树的方法步骤?

了解造林地特性;了解造林树种特性;分析地树关系,确定适生树种;确定适地适树方案

22、简述杉木营造技术措施?

(1)造林地选择:营造丰产林以Ⅰ地为主,条件较好的Ⅱ类亦可。一般林做到适地适树即可。(2)整地方式:坡度较小的造林地全垦加大穴,坡度较大的带状整地加大穴或块状整地,以不引起较大的水土流失为度。(3)造林季节和方法:杉木造林应提倡植苗造林,不提倡插条造林(尤其是丰产林)。植苗造林以1、2月为好。栽植要做到穴大、根舒、深栽、压实。栽植深度要达苗高的1/3―1/2。(4)造林密度:根据培养目标、立地条件和经济状况,一般Ⅰ类地2500-3600株/hm2,Ⅱ类地3000-4500株/hm2。(5)混交模式:适宜与杉木混交的树种有桤木、枫香、杨梅、红豆树、拟赤杨、光皮桦、栲、楠木、木荷、檫树、毛竹等。混交方式多采用星状混交、带状混交、行带混交或块状混交,混交比例以7∶3和8∶2为宜。(6)幼林抚育:松土除草1-2年每年2次,3-4年1-2次,松土深度10cm,如为块状整地的适当扩穴。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施肥。

23、什么是适地适树?如何确定适地适树的标准?

答:(1)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和造林地点立地条件相适应。(2)衡量标准是:①数量标准: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

②质量标准:成活、成林、成材、具有一定稳定性;成活、成长稳定、较高的生物量。

24、如何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

答:⑴选好壮苗造林,用Ⅰ、Ⅱ级亩;⑵做好苗木保护工作,从起苗、假植、包装、运输到栽植保护好苗木体内水分平衡;⑶适当做好苗木处理如修剪,沾根等。⑷认真种植,如穴植法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做到穴大根舒,深浅适当,根土密接。⑸加强管理保证成活。

25、造林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造林面积检查;造林成活率检查;造林施工质量;未成林健康质量;混交林比例;人工造林评定;成林验收和造林面积保存率。

26、工程造林的内容?

答:①项目的确定,也叫立项。根据项目的级别,分别由执行机构(主要是地方政府或国营林场、集体林场、联合体及个人等),逐级编制工程造林的项目申报书,由业务指导机构对各项申报书分别进行综合,最后报请项目的决策机构进行审批,并下达计划任务书;②项目确定后,要拟定各种工程造林实施方案,对各方案所涉及的各项内容进行方案决策;③总体规划设计:以决策机构对项目的批复文件为依据,并参照执行机构对项目的有关内容的决策,由专业设计部门进行设计;④年度施工设计:在工程建设期内,以某一级的执行机构为单位,根据整体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年度施工设计;⑤工程管理:包括工程的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现场管理、目标管理等。。

27、简述林地施肥的特点?

①林木系多年生植物,以施长效有机肥为主;

②用材林以长枝叶及木材为主,应施用以氮肥为主的完全肥料,幼林时适当增加磷肥,对分生组织的生长,迅速扩大营养器官有很大作用;

③林地土壤,尤其是针叶林下的土壤酸性较大,对钙质肥料需要量较多;

④有些土壤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在施用N、P、K的同时,配合施入少量的Zn、B、Cu等,往往对林木的生长和结实极为有利;

⑤幼林阶段林地杂草较多,施肥应与化学除草剂的施用结合起来比较好。

28、简述造林调查设计外业工作内容?

补充测绘工作;外业调查(专业调查、专项工程调查、社会经济调查、区划调绘与小班调查)。

29、苗木准备工作的内容与技术要求?

(1)苗木保护:加强苗木包装、运输过程的管理,施工人员要有责任心,在作业过程中采取妥善保管、及时浇水等措施保护好苗木;要缩短从起苗到栽植各道工序的操作时间,使各道工序紧密衔接,减少根系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苗木分级、包装操作过程要在遮荫、湿润、冷凉的环境中进行,以减少苗木失水;从起苗到栽植过程中,苗木必须置于带水的或能保持湿润的容器之中。

(2)苗木的种类、年龄、规格和质量;(3)苗木处理:截干;去梢和剪除枝叶;修根;蘸泥浆;化学药剂处理;接种菌根菌;ABT生根粉的应用

30、怎样科学营造和抚育沿海防护林?

(1)营造:根据沙地类型及特点选择适宜树种;根据沙地类型及特点采取合理的整地方法;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认真栽植技术;营造混交林。

(2)抚育:培土扶正;封禁管理;适时抚育间伐;更新采伐。

森林营造技术实验实训指导

森林营造技术实验实训指导 实验实训一林种特征调查 一、目的:通过现场参观调查或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等进行实训,培养学生正确分析不同林种特征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较熟练掌握各类林种的正确识别。 二、材料用具 不同林种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材料;不同林种的林地,小班档案资料等;调查记录表。 三、方法步骤 ㈠录象分析法:观看不同林种教学录象或多媒体课件,并在老师的分析讲解下,进行林种特征判别,并填写林种特征调查记录表,分析不同林种的各自特点,整理成实训报告。 ㈡现场调查法:实地调查不同林种的现有林地,按照老师课堂所讲解的林种特征进行对照分析,并记录各林种的特点,整理成实训报告。 四、实验实训报告 据实训调查,分析不同林种的特征,并以表格形式整理成实验实训报告。 林种特征分类表

实验实训二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一、目的: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造林地的地形、土壤、植被等有关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掌握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资料分析整理、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各项方法。并能在老师指导下以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划分森林立地条件类型的整套工作。 二、材料用具 以组为单位:皮尺、钢卷尺、工具包、钢铲、锄头、土壤袋等土壤、植被调查用品各1,指示剂、比色板、各种调查记载表、内业整理统计表等若干。 三、方法步骤 ㈠准备工作: 1、资料收集:在调查前对调查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森林自然区划、水文、地质等资料进行收集。 2、物资的准备:外业所需的物品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如土壤调查的用品、植被调查的用品以及表格,必要的生活用品等。 ㈡外业工作: 1、拟订调查线路,必要时可先作一次踏查,然后确定最后的工作路线,调查路线应尽量通过各种地形、土壤、植被。 2、调查的内容 ⑴调查点所在位置,调查记录林场、分场、名称、记载林班、小班等特征。 ⑵地形——所属的大区地形(低山、丘陵、平原等),地形部位(山脊、山坡、山洼),坡向(东、南、东南……等),坡度。 ⑶土壤调查:根据土壤调查的记载方法,标准地必须挖标准土壤剖面,并按土壤剖面的发生层分层,调查记载以下内容: ①厚度——每层厚度 ②颜色 ③湿度——分干、潮、润、湿、极湿。 ④机械组成: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 ⑤石砾含量: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作业 学号姓名单位 一、判断题 1、2-3个因子划分立地的方法叫主导因子法。 ( × ) 2、薪炭林不能算一个单独的林种。 ( × ) 3、改地适树是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 ( × ) 4、整地深度是所有整地技术规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 √ ) 5、春季造林的成活率检查验收应在当年夏季进行。 ( × ) 6、造林地一切自然因子的综合称为立地条件。 ( × ) 7、阳性树种多具有抗旱能力。 ( × ) 8、母树林属于经济林。 ( × ) 9、较差立地树木生长不良不宜营造混交林。 ( √) 10、行间混交适用于种间矛盾较大的主要树种和主要树种混交。 (× ) 11、营造高生产力的森林应普遍采用播种造林。(×) 12、选择造林树种时,首先应考虑社会需求。(×) 13、伴生树种的树高不能超过主要树种。 ( × ) 14、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选择同时具备速生丰产优质性的树种。 ( √) 15、立地条件好,林木生长快,造林密度宜大。 ( × ) 16、单纯林比混交林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条件。 ( × ) 17、种子园属于特种用途林。 ( √ ) 18、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土壤。 ( × ) 19、播种造林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适宜在任何造林地采用。 ( × ) 20、林地上林木的上层树高称为立地指数。 ( × ) 21、薪炭林与煤炭石油相比,是一种污染少、无限量、能再生的能源。 ( √ ) 22、两个配合和谐的树种混交时,其种间各生长阶段变化少,没有矛盾。 ( × ) 23、沙地造林,最好提前整地。 ( × ) 24、水土保持林属于特种用途林。 ( × ) 25、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 ) 26、与天然林相比,我国的人工林普遍生长快、产量高和林分稳定。(×) 27、薪炭林不能算一个单独的林种。(×) 28、合理的结构既能提高人工林的产量,又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减少成本。(√) 29、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的造林地有利于林木生长,造林密度应大,反之密度应小。(×)

森林营造技术考试重点综述

1、森林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 2、造林是在造林地上新建或育苗森林的生产活动。 3、人工造林是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的过程。人工更新是在各种森林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或林冠下、林中空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恢复森林的过程。人工林是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4、人工林的种类:(1)防护林;(2)用材林;(3)经济林;(4)薪炭林; (5)特种用途林。 5、防护林可细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用防护林、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海防林、环境保护林等。 6、经济林:经济林是以生产木材以外的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7、特种用途林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风景林、环境保护林、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的林木及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等。 8、影响我国森林现实生产力偏低的原因:(1)气候;(2)土壤;(3)不适地适树;(4)人工林年龄偏低;(5)培育管理措施。 9、某林场计划明年造油茶林60公顷,采用正三角形配置,株与株之间相距3米,需培育多少合格苗? 解:正三角形植苗株数 = 造林地面积 株距2 = 60×10000 3×3 =77000株 10、营造混交林有何意义(优势) (1)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单位面积产量高,不同林学特征的树种适当混交,能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 ×1.155 ×1.155

(2)更好地维持和提高地力:经营针叶树纯林,造成林地土壤肥力显著下降,土壤结构变差,孔隙度降低,土壤持水性下降,养分含量减少,而且经营代数越多,状况越差。 (3)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当前生态效益已成为森林的主要功能,而混交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二氧化碳储存、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等方面的效益更为显著。 (4)抗各种灾害能力强: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系统食物链较长,营养结构多样,有利于各种动物栖息和寄生性菌类繁殖,有众多的物种相互制约,因而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大发生。 (5)提高造林成效:由于混交林树种之间的相互辅佐和防护作用,一些营造纯林生长差的树种通过混交能获得成功。 11、造林地种类有哪四类?简述每一类的特点。 (1)荒山荒地:没有生长过森林植被,或森林植被在多年前遭破坏,已被荒山植被更替,土壤失去了森林土壤的湿润、疏松、多根穴等特性的造林地称荒山荒地。根据植被的不同荒山荒地又可划分为草坡、灌丛地、竹从地和荒地。 (2)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 ①农耕地:农耕地是营造农田防护林及林农间作地的造林地。农耕地一般平坦、裸露、土厚、条件较好。但农耕地耕作层下往往存在较为坚实的犁底层,对林木根系的生长不利,如不采取适当措施,易使林木形成浅根系,容易发病及风倒。造林时最好采用深耕及大穴深耕。 ②四旁地:四旁是指路旁、水旁、村旁和宅旁植树的造林地。 ③撂荒地:指停止农业用地一定时期的土地。一般植被稀少,草根盘结度不大,有水土流失现象。撂荒多年的造林地,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大,与荒山荒地相接近,但造林的条件较好。 (3)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 ①采伐迹地:指采伐森林(指皆伐)后的林地。新采伐迹地光照充足,土壤中腐殖质较厚,疏松湿润,原有林下植被衰退,而且喜光杂草尚未侵入,此时人工更新条件好,应当争取时间及时清理林地。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八 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 第1页,共4页 森林营造技术第2页,共4页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八答案 一、名词解释:10% 1、造林:在无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上通过人工措施而形成、恢复和改善森林、林木、灌木林的过程,是在造林地上进行的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的总称。 2、森林立地:指某一森林地段上的植被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3、生态公益林: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 4、造林技术档案:是造林施工的历史记录,一般以小班为单位建立。是掌握情况、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改进技术和经营工作的可靠依据。 5、天然林资源保护:狭义地说,天然林保护是保护天然林林分不被破坏,维持其林分的结构与生产力,并使其资源得以发展。广义地讲,是对天然林与可以恢复天然林的地段进行科学经营,使现有天然林具有更完善的生态结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得以提高,使迹地得以天然更新或按适地适树原则建立较好的天然或人工群落。 二、填空题20%(每空0.5分) 1、人工林中商品林指 用材林 、 经济林 、 薪炭林 ,生态公益林指 防护林 、 特用林 。 2、林业两大体系指 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 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 3、行状配置有 长方形 、 正方形 、 正三角形 、 品字形 配置四种类型。 4、防护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是 成活 、 成林 、 具有防护效益 、 具有一定稳定性 。 5、人工林建设的程序是 项目的确立、 方案决策 、 总体规划设计、年度施工设计 和 工程管理。 6、造林地的立地因子有 气候 、 地形、 土壤 、 水文 、 植被 和 人为因子 。 7、混交方法有 株间混交 、 行间混交 、 带状混交 、 块状混交 、 星状混交 。 8、四旁地指的是路旁 、 村旁 、 宅旁 、 水旁 。 9、竹子的地下茎可分为 单轴散生型 、 合轴丛生型 、 混生型 等三种类型。 10、当生态公益林混交林比例在__30%___(不含)以下时,综合造林合格率为零。 三、选择题15%(每题1分,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横线上) 1.水源涵养林属 b 。 a 、用材林 b 、防护林 c 、经济林 d 、特用林 2.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属于 d 。 a 、用材林 b 、防护林 c 、经济林 d 、特用林 3、在林分生长过程中,对五大生活因子起再分配作用的立地因子是 d 。 a. 降水量 b. 土壤理化性质 c. 地质地貌 d. 地形 4、判定地位级的方法是 d 。 a.分析土壤肥力 b.比较林木粗度 c.比较蓄积量 d.比较林木高度 5、在江河上游集水区,以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营造的森林称 b 。 a.水土保持林 b.水源涵养林 c.防风固沙林 d.农田防护林 6、在山地划分立地类型所采用的方法是 a 。 a 、主导因子法 b 、生活因子法 7、下列混交类型中,抗火灾能力最强的是 b 。 a 、针针混交 b 、阔阔混交 c 、针叶落叶阔叶混交 d 、针叶常绿阔叶混交 8、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 a 。 a 、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 b 、改地适权树 c 、改树适地 d 、a +b +c 9、植苗造林一般不宜太深,其栽植深度小苗应比原土印深多少厘米 _。 a.1-3 b.3-10 c.10-15 d.15-20 10、在干旱瘠薄的造林地上水是影响林木生长的 d _。 a.因素之一 b.次要因素 c.较重要的因素 d.决定因素 11、在人工林的培育过程中,对处于幼林郁闭前阶段的林分应采用____ d_____管理措施。 a.促进栽植苗木的成活 b.抚育采伐 c.施肥及松土除草 d.以上a 、b 、c 12、造林采用样地法检查成活率,成片造林面积为10公顷,样地面积应占造林面积___ b _____。 a.4% b.3% c.2% d.1% 13、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是___ c_ ____。 a 、整地质量 b 、造林季节的选择 c 、苗木体内水分平衡 d 、抚育管理 14、为提高造林成活率,要做到随取随运随栽,其道理 b 。 a.减少成本 b.保持水分平衡 c.不误时间 15、人工幼林的土壤管理措施中,_____a__ _ 是最主要的一项工作。 a.松土除草 b.灌溉与排水 c.施肥 d.林农间作 四、判断题10%[在题后()对的打“√”,错的打“×”] 1. 选择造林树种时,首先应考虑社会需求。 ( × ) 2.林业区划规划的林种是一个大范围的林种框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与主要林种相配合的其他林种。( √ )

森林营造技术考试B卷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13级林业技术、野生植物开发与利用专业 《森林营造技术》期末考试试卷(B) (考试时间:90分钟) 出题人:许哲审题人:吴世义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人工林 2、林种 3、适地适树 4、混交林 5、植苗造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根据森林的起源不同,将森林分为()和()。 2、根据《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5大类,即()、()、 ()、()和()。 3、种植点行状配置主要有()、()、()、 ()。 4、常见的块状整地的方法有()、()、() 和()。 5、造林地的立地因子有()、()、()、()、() 和()。 6、()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7、薪炭林的作业方式主要有()、()、 ()、()。 8、一般两次灌溉间隔期以保持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 以上为宜。 9、树种选择的基础是()、()、()。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速生的树种()丰产树种。 A.一定是 B.不一定是 C.肯定不是 D.也是 2、划分立地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土壤、植被 B.气候、地形、土壤 C.气候、地形、植被 D.地形、土壤 3、确定造林密度时()。 A.耐阴树种宜稀 B.喜光树种宜稀 C.慢生树种宜稀 4、混交林中主要树种比例应()。 A.大于伴生树种 B.小于伴生树种 C.等于伴生树种 5、我国植苗造林最常用的季节是()。 A.春季 B.雨季 C.秋季 D.冬季

6、()适用于条件较好的造林地。 A.穴状整地 B.块状整地 C.鱼鳞坑整地 D.高台整地 7、红松为幼年阶段(),成年阶段为中性的树种。 A.耐阴 B.喜光 C.中性 D.喜阴 8、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是()。 A.苗木体内水分平衡 B.整地质量 C.造林季节选择 D.抚育管理 9、针叶林下多为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肥。 A.氮 B. 磷 C. 钾 D. 钙 10、造林采用样地法检查成活率,成片造林面积为30公顷,样地面积应占造林面积()。 A.4% B.2 % C.3 % D.1% 11、采用株行距为2×3米的正方形配置每公顷植苗数为()。 A.167株 B.1667株 C.2300株 D.3300株 12、下列树种适用于我国北方速生丰产的树种是()。 A. 桉树 B.红松 C.杨树 D.柳树 13、下列方法不能预防不利种间关系发生的是()。 A.混交树种 B. 混交方法 C. 混交比例 D. 整地方法 14、在栽植前对苗木处理不正确的做法是()。 A. 五不离水 B.截干 C.减去苗干高度的1/3—1/2 D.修根 15、关于植苗造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填心土,后表土 B.栽植深度一般比原土印深2-3厘米 C.植苗造林中,填心土 D.栽植深度一般比原土印深1-3厘米 16、下列不属于播种造林的方法是()。 A.块播 B.条播 C.穴播 D.沟播17、在保证主要树种占多数的前提下,如主要树种竞争力强,混交树种的比例可适当()。 A.增大 B.减少 C. 增大或减少均可 18、防止主要害风的主带要与主要害风方向()。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19、不属于北方三大珍贵硬阔的是()。 A.胡桃楸 B.黄菠萝 C.水曲柳 D.蒙古栎 20、北方常用的造林树种是()。 A.兴安落叶松 B.马尾松 C.杉木 D.桉树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造林地清理方法有全面清理、割除清理、烧除清理、堆积清理。() 2、营造混交林最关键的是选好混交比例。() 3、在山地划分立地类型所采用的方法是主导因子法。() 4、根据造林检查,成活率不足50%时重造。() 5、林班是进行森林经营、组织木材生产的最小单位,也是调查设计的基本单位。() 6、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人工栽培林木,称为人工更新。() 7、草坪草浇灌时间应该以傍晚为宜。() 8、造林区划是林业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林业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通过统一的林业区划表达出来。() 9、合理的人工林结构应是既能充分地利用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又保证每株树木都得到充足的生长空间。() 10、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选树适地。()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配套书籍为《森林营造技 术》(张余田,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此答案仅供选择此书读者参考。 目录 绪论 ............................................. 1 第1单元人工林营造基本理论 . (1) 第2单元造林施工技术 ............................ 4 第3单元幼林抚育管 理 ............................ 7 第5单元主要林种营造技术 ........................ 9 第6单元特殊生态环境造林技术 .................. 111 第7单元造林工程项目管理 ...................... 133 第8单元营造林工程项目监理 .. (166) 第1页,共18页 绪论 一、名词解释: 森林营造技术:研究人工林营造和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填空 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2.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与专业性强的特点,它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肩负着林产品物质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 3.《森林营造技术》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技能。故学习方法上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简答 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森林营造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在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现在,我国林业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相继实施,把植树造林放在了突出的重要位置。我国建立的六大生态工程建设都与森林营造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大力开展营造林事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土生态安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森林营造技术》有何特点它与本专业其它学科有何联系 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属于栽培学范畴。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与专业性强的特点;以有关部门植物、土壤、气象、树木、生态、植物生理、林木病理、昆虫、森林计测、林木遗传育种及林木种苗方面知识等为其基础。 3.谈谈如何才能学好《森林营造技术》 《森林营造技术》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地区性。故学习方法必须循序渐进,善于将有关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本课程的学习之中,在生产实践中学习与提高,虚心请教,多观察,多分析,勤思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后达到融会贯通。 4.简述森林营造应注意那些问题 森林多目标经营和定向培育的关系问题;森林培育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森林的自然化培育和集约化培育的关系问题;森林培育与其他产业和工程的配合关系问题。 第1单元人工林营造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人工造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它无林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的过程。人工更新:在各种森林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或林冠下、林中空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恢复森林的过程。 人工林: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适地适树:是指将树木栽在它生长最适宜的地方,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人工林结构:是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即组成林分的树种、比例、密度、配置、林层、根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点(穴)数。 第2页,共18页 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气候-地生产力:指在一定气候和立地(地质、水文、土壤等综合)条件下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达到的最高生产力。

森林营造技术

名词解释: 1人工造林-----是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的过程。 2林种-------根据造林目的和人工林所产生的效益,可把它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3立地条件----构成立地的各个因子。 4人工林结构-----是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 5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或虽由多种树种组成,但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6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不含)以上的森林。 7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以下的森林。 8造林地------是实施造林作业的地段,也称宜林地。 9植苗造林-----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 10造林调查设计-------是在造林规划的原则指导及宏观控制下,对一个基层单位涉及造林工作的各项因子,特别是对宜林地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造林设计。 11造林作业设计-------也称造林施工设计,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将林业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总体设计等规划设计文件付诸实施,指导施工作业的技术性文件,是林业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12速生丰产林--------是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选用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造林,通过集约经营,能够取得速生、丰产、优质效果的人工林。 13农田牧场防护林-------是以保护农田、牧场,减轻自然灾害,改善自然环境,保障农、牧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14水土保持林----------是人工营造具有一定组成和结构,能够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并生产一定数量林产品的人工林。 15水土流失---------是在陆地表面由外营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 16林带有效防护距离---------林带对农作物、牧草具有显著增产效果的最大距离。 17用材林--------以生产木材、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18盐碱地-------- 19农林复合经营---------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人为的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其他栽培植物或动物,在空间上按一定时序安排在一起而进行管理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 填空题 1森林划分为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殊用途林。 2影响我国森林实现生产力的因素有 3造林技术措施有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合理结构、认真种植、抚育保护。 4种植点行状配置主要有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三角形配置。 5五不离水是圃地假植不离水、包装不离水、运苗不离水、林地假植不离水、植苗罐不离水。 6手工裸根苗栽植方法有穴植法、小坑栽植法、缝植法。 7大树挖掘软包装方法有井字包、五角包、橘子包。 8造林调查设计全部工作可分为准备工作、外业工作、内业工作。 9造林规划设计常用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或1:25000

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导入自测题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导入部分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人工造林:是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的过程。人工更新:是在各种森林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或林冠下、林中空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恢复森林的过程。 人工林:是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林种:根据造林目的和人工林所产生的效益,可以把森林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简称林种。适地适树:是指将树木栽在最适宜它生长的地方,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 人工林结构:是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即组成林分的树种、比例、密度、配置、林层、根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 二、填空题: 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2.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地域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它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肩负着林产品物质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 3.《森林营造技术》即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项(技能)。故学习方法上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我国《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大林种。 5.造林有(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合理结构)、(科学种植)和(抚育保护)6项技术措施。 三、选择题: 1.风景林属于( D )。 A.用材林 B.防护林 C.经济林 D.特用林 2.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属于( D ) A.用材林 B.防护林 C.经济林 D.特用林 3.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 D )

森林营造技术实训报告-图文

森林营造技术实训报告-图文 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 二〇一三年六月廿二日 目录 前言....................................................... ......................................................... ........3 一、造林规划设计的任务....................................................... .............................4 二、造林规划设计的内容....................................................... .............................4 三、造林规划设计的工作程序....................................................... .....................7 四、自然条件的概括....................................................... .....................................8 五、社会经济条件....................................................... .........................................9 六、柳州林业生产现状....................................................... .... ...........................10 七、经营区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问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答: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主要途径有植被因子途径、环境因子途径、综合多因子途径等,其中植被因子途径可以林木生长效果的地位级、地位指数,植被组成、结构等特征,植被演替等进行划分;环境因子途径则以气候与林木生长、地形与林木生长、土壤与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划分;综合多因子途径则综合环境条件、植被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等多因子为依据,对立地条件进行分类,如詹昭宁等人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2、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地适树的标准。 答:用材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应达到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生长稳定;其数量化标准有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等。不同树种,不同立地其数量化标准不同,应据实际情况确定。 3、简述人工林幼林抚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答:人工幼林抚育管理的措施有松土除草、水肥管理、幼林管理、幼林保护、幼林补植、造林检查验收、造林技术建档等。其中主要措施有:⑴松土除草:包含松土和除草两方面,是幼林土壤管理最重要的措施,应科学确定其时间、次数、方法、深度等;⑵水肥管理:指幼林浇灌、排水和施肥,浇灌和排水可据具体情况选用;幼林施肥是幼林管理重要的措施,应遵循施肥基本原则,依据树种特性、幼树生长发育规律、林地环境条件等科学确定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方法、施肥量;⑶幼林除蘖、修枝等工作;⑷预防火灾、防治病虫鸟兽等幼林保护工作;⑸造林补植和检查验收等。 4、以造林作业设计实习为例,叙述怎样正确选择设计造林树种? 答: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林学、生态学、生物学、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因此应在立地条件划分的基础之上,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不同立地上的适生树种;其次比较培育目标,确定主要造林树种;再次根据种苗来源,栽培技术等因素,最后确定造林树种;最后对同一地区,在选出主要造林树种的同时,还要选出次要造林树种。并做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择优选用、因树因地制宜、考虑经营目的科学选择造林树种。 5、为什么马尾松要适时早栽?简述马尾松一锄法造林技术要点。 答:马尾松在立春前后气温达12℃左右时开始萌发,高径生长始于3月上旬,因此宜适时早栽。适时早栽有早发根、易成活、早生长,能抗旱等优点。一般适宜的栽植时期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马尾松一锄法造林应做到“一锄、二插、三打紧”,即穴缝应挖得够深,确保根系舒展,插苗木时应使苗木深度比原土印深1~3厘米,做到深浅适度,种好苗后应压紧缝壁,敲紧打实,做到根土密接。 6、什么是合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怎样调控合理密度?

森林培育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生理后熟: 2.种子休眠: 3.亲和力: 4.林木结实周期性: 5.组织培养: 6.地径: 7.适地适树: 8.降水资源环境容量: 9.森林结构: 10.自然修枝: 11.森林抚育: 12.森林更新: 二、填空(每空2分) 1.我国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建设内容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2.母树林改建的关键技术是,可以改善光照、水、肥及卫生条件。 3.多数树种的花芽分化是在之间进行的。 4.种子的成熟包括两个过程,一般先经过,而后进入。 5.最常用的采种方法是和。 6.我国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建设内容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7.将营养元素溶液,喷洒在苗木的茎叶上,营养液通过皮层被叶肉吸收利用,这种施肥方法被称为。 8.生产上常用的育苗方式有两种:和。 9.根据种子含水量的高低,种子贮藏的方法有和。

10.根据取材部位不同,扦插分为、、等,其中最常用的是。 11.扦插育苗时,难生根的树种插穗要用处理。 12.苗木质量评价的指标有、和。 13.植苗造林的方法有和两类。前者又分为和等方法。 14.根据防护对象不同,防护林有、、三种。 15.组成造林立地条件的5大环境因子是、、、 和。 16.衡量适地适树的数量标准有和两个。 17.合理的是森林效益最优发挥的重要基础。 18.透光伐有三种实施方法:、和。 三、单选题(每题2分) 1.母树林改建的关键技术是()。 A.施肥B.疏伐C.传粉条件D.土壤改良 2.多数树种的花芽分化是在()。 A.休眠越冬时进行B.春季树木萌芽前 C.春季树木萌芽后D.开花前一年夏季到秋季之间进行 3.下面属于林木抚育的技术措施是()。 A.林地排水B.人工林灌溉C.林地施肥D.人工修枝 4.我国森林抚育采伐分为()。 A.皆伐、渐伐和择伐B.带状间隔、带状连续和块状采伐 C.透光伐、疏伐和生长伐D.预备伐、下种伐和受光伐 5.水曲柳的种子休眠,属于()。 A.种皮引起的B.抑制物质引起的C.种胚未成熟D.综合因素引起的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配套书籍为《森林营造技 术》(张余田,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此答案仅供选择此书读者参考。 目录 绪论............................................. 1 第1单元人工林营造基本理论...................... 1 第2单元造林施工技术............................ 4 第3单元幼林抚育管理............................ 7 第5单元主要林种营造技术........................ 9 第6单元特殊生态环境造林技术.................. 111 第7单元造林工程项目管理...................... 133 第8单元营造林工程项目监理.. (166) 第1页,共18页 绪论 一、名词解释: 森林营造技术:研究人工林营造和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填空 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2.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与专业性强的特点,它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肩负着林产品物质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3.《森林营造技术》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技能。故学习方法上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简答 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森林营造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在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现在,我国林业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六大林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六 答案

精品文档 .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六答案 一、名词解释:10% 1、防护林:以发挥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大气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2、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或森林立地生产力的高低。 3、工程造林:指的是把普通的植树造林纳入国家的基本建设规划,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造林技术,按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植树造林。 4、人工林结构: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即组成林分的树种、比例、密度、配置、林层、根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 5、生态公益林: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 二、填空题20%(每空0.5分) 1、造林地类型有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和已局部更新的迹地、低价值幼林地、林冠下造林地及疏林地四大类。 2、适地适树的途径有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树适地、改地适树。 3、判断适地适树的标准,在量上通常可用__立地指数_和 _平均材积生长量来衡量,在质上要求__成活, _成林_ ,_成材_ 和 _具有一定稳定性__。 4、混交林的类型有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和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四种。 5、竹子的地下茎可分为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混生型等三种类型。 6、穴植法造林的技术要求是穴大根舒、深浅适度、根土密接、方向正确。 7、当生态公益林混交林比例在___30%____(不含)以下时,综合造林合格率为零。 8、马尾松植苗造林要求根系舒展、深浅适度、敲紧打实、方向正确。 9、常见的造林地清理的方式有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块状清理。其中块状清理较为常用。 三、选择题15%(每题1分,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横线上) 1、农田防护林应选择的主要树种是 b 。 a.树冠大 b.抗风能力强 c.根蘖能力强 d.材质好 2、下列混交类型中,抗火灾能力最强的是 b 。 a、针针混交 b、阔阔混交 c、针叶落叶阔叶混交 d、针叶常绿阔叶混交 3、公路绿化和四旁植树常采用的苗是 c 。 a、1-2年生苗 b、容器苗 c、带土大苗 d、带土小苗4、毛竹是 a 。 a.喜肥树种 b.中性树种 c.耐瘠树种 d.耐荫树种 5、营造防火林带应选用 c 。 a.桉树 b.杉木 c.木荷 d.松树 6、在山地划分立地类型所采用的方法是 a 。 a、主导因子法 b、生活因子法 7、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 a 。 a、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 b、改地适权树 c、改树适地 d、a+b+c 8、下列树种中能在贫瘠土壤上正常生长的树种是 b 。 a.毛竹 b.马尾松 c.泡桐 d.杉木 9、营造混交林应使阳性树种处于 a 。 a、上层 b、下层 c、上、下均可 10、在保证主要树种占多数的前提下,如主要树种竞争力强,混交树种的比例可 适当 a 。 a、增大 b、减少 c、a、b均可 11、一定密度范围内,成熟林分林木胸径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而____ a ___。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一定 12、为提高造林成活率,要做到随取随运随栽,其道理 b 。 a.减少成本 b.保持水分平衡 c.不误时间 13、阳性树种之间混交应选择 d 。 a、株间混交 b、行间混交 c、带状混交 d、行带混交 14、混交林主要树种的比例一般要_____ a _。 a.大于伴生树种 b.小于伴生树种 c.等于伴生树种 d.不考虑比例 四、判断题10%[在题后()对的打“√”,错的打“×”] 1、我国森林的现实生产力水平较高。(×) 2、薪炭林属于经济林林种。 ( × ) 3、适地适树是造林树种选择的唯一途径。 ( × ) 4、整地深度是所有整地技术规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因此整地深度越深越好。( × ) 5、主导因子是对造林地的环境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影响)的立地因子。(√) 6、混交林中树种间生态要求一致有利于混交成功。(×) 7、培育大径材不进行间伐的用材林,造林密度可适当小些。( √ ) 8、薪炭林与煤炭石油相比,是一种污染少、无限量、能再生的能源。( √ ) 9、为了抵抗不良的立地环境,保持水土和进行林粮间作,宜采用群状配置形式。( √ )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概念 1、森林培育学; 2、森林培育 二、简述题1、森林培育学的内容 2.、森林培育的对象 、森林的三大效益3 三、论述题 1. 论述未来森林培育工作发展的趋势。 答案:一、1、森林培育是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2、森林培育学(Silviculture)是研究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二、 1、良种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更新 2、人工林和天然林 3、经济效益:既森林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所产生的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是指森林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带来的效益社会效益:森林对社会产生的效益。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对人类精神产生的效益 三、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普及,林业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注重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以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将普遍的被探讨,为 1 此,森林培育将更注重森林的多目标(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保持水土的能力、森林服务功能、更新的影响等)。 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将被提出,如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接近自然的林业、生态林业等。 另外在具体经营技术上一些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也将逐渐的被替代,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2)森林培育将更加集约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在发达的国家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培育技术已经基本建立,如桉树(轮伐期3-10年,年生长量可达60-90m3/hm2)等。新的培育体系主要注重遗传控制(无性系造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地力维持等技术,在短期内可收获大量木材。我国目前也在进行该方面的研究。3)森林培育出现定向化趋势对一为了发挥森林的更大效益,在森林培育上将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 建筑用森林被划分成商品林和公益林。对于商品林又分成纸浆林、个区域来讲,材林、单板用材林等。 森林的生长发育与调空第一章 一、概念1、林木个体生长,2、林木个体发育,3、林木生长的周期性,4、极性,5、再生 二、填空题1、林木个体发育要经过()、()、()、老年期四 个阶段。 2、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要经过()、()、()、成熟林时期、()、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一、、概念 1、森林培育是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2、森林培育学是研究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二、简述题 1、森林培育学的内容 良种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更新 2.、森林培育的对象 人工林和天然林 3、森林的三大效益 经济效益:既森林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所产生的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是指森林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带来的效益 社会效益:森林对社会产生的效益。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对人类精神产生的效益 三、论述未来森林培育工作发展的趋势。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普及,林业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注重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以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将普遍的被探讨,为此,森林培育将更注重森林的多目标(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保持水土的能力、森林服务功能、更新的影响等)。 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将被提出,如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接近自然的林业、生态林业等。 另外在具体经营技术上一些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也将逐渐的被替代,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2)森林培育将更加集约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在发达的国家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培育技术已经基本建立,如

桉树(轮伐期3-10年,年生长量可达60-90m3/hm2)等。新的培育体系主要注重遗传控制(无性系造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地力维持等技术,在短期内可收获大量木材。我国目前也在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3)森林培育出现定向化趋势 为了发挥森林的更大效益,在森林培育上将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对一个区域来讲,森林被划分成商品林和公益林。对于商品林又分成纸浆林、建筑用材林、单板用材林等。 第一章森林的生长发育与调空 一、概念 1、林木个体生长(growth):是指林木个体在重量和体积上的不可逆增加。通常描述林木生长的指标有:生长过程曲线,生长速率和生长量。 2、林木个体发育(development):是指林木个体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发生质变的过程。 3、林木生长的周期性:在自然条件下,林木个体或器官的生长速率随着昼夜或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生长的周期性。 4、极性: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的现象称为极性。林木的极性在受精卵中形成,但一直保留下来。扦插不能把形态学下端向上。 5、再生:是指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这是以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全息性为基础的。扦插、组织培养等就是利用林木的全息性。 二、填空题 1、林木个体发育要经过(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 2、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要经过(幼龄林时期)、(壮龄林时期)、(中龄林时期)、近熟林时期、(成熟林时期)、(过熟林时期)六个阶段。 3、属于前期生长类型的树种主要有(油松)、(樟子松)、(红松)、(马尾松)。 4、属于全期生长类型的树种主要有(落叶松)、(杉木)、(侧柏)、(柳杉)。 5、大量研究表明任何单株和器官的生长都表现出基本相同的模式,即(“S”形)曲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