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设计思维与方法2

设计思维与方法2

研究生课程讲课纲要

《设计思维与方法》Ⅱ

关于设计的复杂性思维探讨

1、复杂性问题思考与研究的原因

1.1设计是社会性的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已不允许我们孤立地、我行我素和特立独行1.2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必须发展新的思想方法,建立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包括建立新的

行为方式.

1.3当今社会发展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社会所存在观念误区和深层矛盾,并缺乏深入反思.

2.缺乏有效的、综合分析研究的、整体性视角和方法.

2、研究方法

2.1通过科学图景演化过程,认识思维的发展变化.

2.2从社会文化思潮的流变,反观思维复杂性趋向.

2.3基于对现实图景的考察,研究复杂性思维对于设计的意义.

3、何谓复杂性思维

复杂性思维是基于复杂性科学而言.

科学作为一个演化系统,有过不同的历史形态。

古代科学——不分科的学问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混然一体.

近代科学——分科的科学简单的科学还原论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二者分立. 复杂性科学——跨领域科学,研究跨领域的学问. 体现了20世纪中叶以来,面临向新的历史形态转化的趋势

4、思维方式的实质

科学革命——实质上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是指思维主体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

科学思维方式不仅表现为思维倾向、思维运作的“逻辑”等诸多“精神定向”的方面,而且还表现为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活动起引导和规范作用,包括为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一套科学信念、基本原理、理论模式和操作方法等,因而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的思维基础和逻辑前提。

5、认知图象的演化

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中,人类的进步往往是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取得的。

有一种流行的态度:我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向大自然索取。这种现代工业社会的认知图象是由伽利略、牛顿、培根、笛卡尔发展出来的,再由洛克、亚当?斯密、达尔文将它扩展到生物、社会和经济领域——这是一种原子论、机械论的认知图象。

伽利略把自然看作简单有序的系统——

牛顿建立在机械论纲领基础上的牛顿经典力学的世界图景:

在两元对立的框架下,如果排除人的因素自然便是一个

缺乏生命力的物质实体世界….将人与自然截然两分

培根现代科学奠基人,认为世界可以是一个人造乐园,这个

乐园可以通过科学和人类的管理而变得丰饶….

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破除了人类与上帝之间的联系….无情的撕

撕去了昔日笼罩在人类身上的神圣光环——人只不过是

猴子的后代,和其他动物一样,不过是纯粹偶然的产物,

进化论是以“自然”或“进化”的非人格化的神代替了上帝的人格化的神,并以简单规律支配这个世界。

6、自然有机论的复兴

达尔文发现了自然选择机制的存在,但未意识到,有意识的人的选择要比通过机遇和偶发事件的自然选择更为重要

在现代,人们以越来越认识到,不仅人类有意识的改造自然乃至人类自身,而且整个有机系统界,他们都包含着一种内在的目的,即自发乃至自觉地趋向某一目标、形成某种秩序的能力。至此,人们才最终发现进化论对人的极为珍贵的主动性、个体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严重忽视。

7、工业时代的认知图象

7.1伽利略、牛顿、培根、笛卡尔、洛克、亚当.斯蜜、达尔文等人奠定了工业时代的认知基础(图象),

7.2产生的是物质主义的价值,即不断地同自然界作斗争和向大自然索取,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7.3 今天人类物质生活的繁荣,伴随着一个损害生态环境的熵增过程…

7.4环境保护运动和绿色革命的兴起

7.5人类文化、价值观和意识中的内部局限性问题引起关注

8、发展的误区

8.1发展至上观念是进化论深根地固的影响

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并不是与变化中的进步思想同步,原因在于“无限发展”虚构逻辑以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经济决定论、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和民族主义立场、技术乐观主义、效益优先论等等表现…

8.2反省陈旧观念

①经济的盲点和生态的短视、经济取向而无视后果

②部门的条块分割、各自维护领地,盲目争夺资源

③“恐龙综合症”科技和社会进化较快,而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却进化较慢,因而冥顽不灵…

我们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危机,需要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去考察,因此需要发展新的思维方法、建立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以及新的行为方式.

9、建立新的认知图象

一个新的世界观的形成,不仅要有大量新的观察事实作为基础,更需要有一个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新的角度。

60、70年代以来,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为先导,系统自组织理论既复杂性科学兴起,提供了一个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新的角度——复杂系统探究方式——复杂性思维。

世界的简单性信念是近代科学研究的重要传统和发展动力之一。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认为,现象世界的复杂性能够和应该从简单的原理和普遍的规律出发加以消解,在这里复杂性只是表面,而简单性则构成了本质,简化的范式成了普遍性的原则.(牛顿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相对论)。

然而,他们仍无法穷尽地解释世界: 结构语言学没有解释语言的意义;遗传学算法没有解释后天的生存活动

非线性思维 整体思维 关系思维 过程思维

10、走向复杂性思维

60、70年代在现代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的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乃是对传统经典科学的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思维方式转换。形成了将系统与非线性问题结合起来的现代系统观,使系统科学的图景更接近于真实的世界,也使系统观不仅成为对大量的自然社会现象的新表述,而且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开始由线性思维转向非线性思维、从还原论思维转向整体思维、从实体思维转向关系思维、从静态思维转向过程思维——概言之,从简单性思维转向复杂性思维。

11、复杂性思维的兴起

贝塔朗菲——系统范式的出现

贝塔朗菲主张用机体论来代替机械论,他用开放系统来来定义和描述生命体,即开放系统通过持续地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来维持其动态存在. 生命的形式不是存在着,而是发生着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理论体系,其基本观点是:

①系统观点。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是一个整体——系统,生物体是在时空上有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一种自然体.

②动态观点.一切生命现象本身都是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③等级观点.各有机体都是按照严格等级组织起来

考察事物运动变化方式 揭示更为真实 世界的图景,逐步成为跨学科的方法论

贝塔朗菲将科学与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力图使一般系统论不仅成为思维的客观的思维工具,而切成为一种世界观,以替代在工业文明时期建立起来的机械论世界观。

12、复杂系统探究方式

传统观念:研究个体便可推断整体,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并不是由个体线性叠加而形成的…. 因此,过去的研究方法不能解释复杂系统现象.

现代观念:用系统思维方法——跨学科方法论,描述真实的世界图景.

12.1非线性思维

非线性的概念——非线性是相对于非直线性而言的,即曲线性.

非线性的特征——非线性最重要的整体特征是它的多样性,多样性是复杂性的基础.也是复杂性之源。

非线性思维的意义——

工业化使人类与生态循环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但是,线性的传统的生产模式使复杂的自然平衡受到重大威胁,我们必须以非线性思维加以认识。

要点提示:复杂性的方法——

12.2整体思维

整体的概念——即基于系统的观念,是系统的核心思想。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和简单想加,整体的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的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

整体的特征——整体由要素构成,整体与要素互为规定、互为存在;要素之间相关联,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整体思维的意义——以全局的视点研究事物,避免孤立片面地认识对象和解决问题。

要点提示:复杂性的方法——用整体观点看世界,即对于多样的多层次的事物诉诸整体,要求我们建立起相应的整体方法论。通过研究整体的性质和结构,获取对整体的认识方法。不同学科之间同样存在联系,通过渗透和协同,构成有力的方法系统。

12.3关系思维

关系的概念——场域的概念。如:学术场、艺术场、科学场、设计场、权利场…关系思维即根据场域的概念进行思考。

关系的特征——非同于日常概念,场域中的关系即是独立于个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时刻左右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关系思维的意义——认识和理解自然、现实社会中各事物间的客观关系,全面把握事物对象,避免孤立片面地对待问题。

要点提示:复杂性的方法——

在针对事物解决问题时,不单单是解决“物”的问题,更是要解决“事”的问题。“物”即硬件,“事”即软件,即系统。

12.4过程思维

过程的概念——进化着的事物,即事物在时空中的动态属性。过程思维动态的思维方式

过程的特征——有机性、连续性、动态性、主动性、自控性、内部适应性协调性、进化性、自组织性。

过程思维的意义——动态地认识事物,避免定格式地、片面地看待事物对象.

要点提示:复杂性的方法——

不同对象、不同时空,所运用的方法也应该是变化的。将不确定的因素注入到对象中去,创造性的应用方法。

非线性思维——复杂系统探究方式的基本出发点.

整体思维

关系思维进行具体考察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思维方式.

过程思维

面对复杂的系统的研究,这些方法缺一不可.

要点提示:复杂性的方法——

我们在思维时永远不要将概念封闭起来,

要粉碎封闭的疆界,在被分割的事物之间重建联系,

永远把握住整合多元性、差异性和时空性的整体。

13、中西传统思维比较

关于整体观念

中国——天人合一,统一的基础在人之内

西方——万物来自一个统一的源泉,统一的基础在人之外,

东方科学——注重关系

西方科学——强调实体

14、现代化的流变与反思

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它以人的错位和痛苦的高昂代价换来新的机会和前景。

现代化的概念具有以下特征:

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社会行为和各个方面的变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集中化、世俗化、结构分化、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等);

现代化是社会的传统结构和价值转化的过程,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变革的前提.

现代化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为了使社会变迁为现代性社会,社会的传统结构和价值必须

完全由一套新的社会结构和价值来替代。

15、现代化的流变与反思

15.1现代化理论的冲突

“传统”与“现代”发展关系的是与非

是者:传统与现代同属于一条发展轴线上——现代社会必然取代传统社会.

实际上这种连续发展模式恰恰是达尔文主义“单线进化论”的观点——社会变迁是单方向的、进步的、不可逆转的由原始的、落后的传统社会向高级的现代社会转变。

非者:经济的增长和现代化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人们将抛弃传统的

行为方式、价值观或信念。

现代化理论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

15.2依附理论(不发达理论自力更生论)

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联系越密切,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越强.

现代化取决于经济与社会的结构,而不是取决于文化价值观.

侧重于从经济角度看待现代化问题。

依附理论理论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

15.3世界体系论

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在平等的世界体系中解释发展问题.

15.4现代化的正面与负面

正面:理智化、效率化…

负面:对社会传统礼俗、民族文化以及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现代化历经了不同的年代、社会和文化背景,因而表现出不同形式,而其实质相差无几…我们决不能把现代化视为从传统到现代性的一场简单的转变,而应将其看成从远古时代到不尽未来的无限连续的一部分。

现代化理论——狭义的现代化

广义现代化——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充满革新的动态的社会过程,是所有社会惟一普遍的出路,便日渐成为某种新制度和新价值观的化身.

时至今日,我们还不能寻找到一个足以完全取代现代化模式的另一种方式和道路.

15.5经典现代化理论

不同领域经典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六个学派

16、后现代的启示

16.1 后现代——对“现代性”核心概念的颠覆

现代化理论

以“现代性”为前提

依附论

世界体系论

现代主义艺术特别重视的作品的深沉价值或思想

解构之重"变"、"非中心"、"非权威"、"无形、无声"等本质

后现代化理论——不同社会的社会目标和个人价值观

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以来先进工业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后现代化。他认为,后现代化的核心社会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

有人认为,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等是后现代化理论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后现代化

理论在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反映。

学者们发现后现代化理论:后现代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没有包括知识经济、知识社会

等;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16.2极端的后现代主义

与现代主义决裂,颠覆主体中心主义,强调现代主义话语过时论;解构语言结构,将

全部全部文化视为无直接指谓意义.

16.2温和的后现代主义

不提倡与现代性或现代理论决裂,把后现代看作现代的一个变种,是现代性自身的转

变;笃信自由主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

16.3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非解构性的)

摆脱了否定主义的困境,带有建设性、积极性和乐观性;看重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推崇绿色运动.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它孕育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母胎中,是秉有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又在后工业化语境中变异而产生的“文化幽灵”对当代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并没有整齐清晰的模式和思想体系,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旗下汇集着形形色色的流派、理论和假说。可以说,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中全面反叛性的思潮,它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标举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构理性、消解中小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与大众文化和流的鲜明特点。

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艺术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

16.4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它甚至产生出与其激进主义母体背道而驰的理论:反对二元对抗,只承认多元,否认权威和中心,认为宇宙与万物的生成是一种生生灭灭的运动,是无止休的结构--解构--重构;毁灭-再创造的万物生成,它们的"现存在"(presence)不永久,一切"存在"(being)是由"无"(非"现在")(absence)创造的。万物在宇宙中之运转为"总书写"(writing in general)。此运动之总体系为"迪菲昂斯"(di-fferance),运动之执行者为踪迹(trace),其本身无形,所过之处均遭"擦抹"(erase),因而起变异,但不消灭。解构说强调"无"、"无形"、"无在无不在"。万物之"结构"无不在时空中自我解构。其解构并非听命于任何外在之主观意志,后者或可有促使其加快之作用。多元之结构解构相互影响,并非孤立之运动,因此产生不定论、无定解、时间不静止,空间不定形,理不固定,文本无定解,"变"为一切,"权威"为妄,"中心"只是一种结构的功能。这种理论反对一切僵化的形而上学,包括一元论、二元对抗与统一(正反合)等旨在建立永恒不变的权威、中心,或最终的统一意志(神或理念)及其机构。

从上所述可见解构说与一元说及二元对抗--统一--再对抗--再统一的之一元渐进说水火不容。其差别如下表:

一元·二元对抗

解构说·多元

①一元:绝对权威,一个中心

①多元:无绝对权威,无永久中心,多元对二元:对抗后成为一元;正反合,圣战后话,不对抗,多元间相互影响,常变,差异常取得统一天下,仍然是绝对权威,一个中存心;而后再分,再斗,再合……循环不已

②绝对的真、善、美/绝对的伪、恶、丑,

②无绝对之真、善、美与绝对之伪、恶、丑,

相信有"无杂质"(无歧异)的完整实体:差异普遍存在,没有无差异之实体,没有"纯神、圣、理念等整"的实体

③有永恒之结构,有永恒的理念和概念

③无永恒之理念、概念,无永恒的结构

④文本有定解,有权威的阐释,结构有不变

④文本无定解,无权威之阐释,结构中的中心的中心只是一种功能

⑤"自然"、"我"都是有恒稳定的实体,文⑤自然多元,"我"中总有"非我"(差异)或学反映"自然"与"我",相信文学反映论, "他者",文学不可能模仿恒变之自然与历史与或模仿论变动中的"我",文学是创造性的

⑥维持统治者的秩序,权威中心的秩序

⑥顺应无秩序之秩序,即宇宙

⑦认为二元对抗中心消灭另一方,成为一元

⑦否认二元对抗为运动之基本,承认二元互天下。一元分成二元后必须消灭其中一元取补,多元共存,相互只有"擦抹",没有消灭得统一,恢复一元

⑧相信"存在"(being presence)的永恒

⑧重视"不在"(absence)无形之"踪迹"和无形"书写"(wriiting)

⑨静止的"永恒"最权威

⑨"运动"与"变"是一切

17、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几乎所有后现代话语都摧毁了既有学科的界限,造成了一种新型的跨学科话语.

生态循环系统平衡关系

18、非物质社会

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

数字化社会 服务型社会 非物质社会

非物质社会——随着技术的变革,大众媒体、远程通讯、和电子技术服务以及各种消费者

信息的普及,标志当今社会已经从一种“硬件形式” 转变为一种“软件形式”。

所谓非物质社会,就是人们常说的信息化社会、数字化社会或服务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息工人的比率大大增加。与原始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后者的产品(经济)价值包含原材料的价值和体力劳动的价值,而非物质社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以先进知识在消费产品和新型服务中体现的比例衡量。

非物质社会到来之前,两极对立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哲学、科学和艺术中都有所表现,例如:哲学把世界分成主体和客体,将意识分成主观和客观。不言而喻,主方总被视为主要的和主动的,客方总被视为次要的和被动的。科学则把人和自然

社会生 态系统

对立起来(或是将理性的人和感性的人对立起来),把自然作为研究、认识和征服的对象。

艺术中则有内容与形式、美和丑、崇高与卑下的对立。在这两元中,不是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就是后者为主前者为次。

19世纪末之前,艺术与工业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如今被两者的融合所取代。

设计走向边缘化

19、非物质设计

物质——总是以某种形式存在

非物质——仅存功能,形式消失

设计——科学与艺术的桥梁,创造秩序的手段

形式的非物质化,功能的超级化,逐步使设计脱离物质层面向纯精神的东西接近。

关于非物质设计——设计,按通常的理解为:一种周密的设想、计划和计算,其目的是获得一种适合人们需要的固定、有形和美好的产品或作品,所达到的功效也可以通过计算而精确地测定出来。而进入非物质社会后,这样的定义和想法动摇了——与过去相比,最根本的改变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的改变,而思维方法的根本改变又表现在传统的“两极对立”观念(物质与非物质的对立、精神与身体的对立、天与地的对立、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等)逐步消失。

20、网络时代审美的变异

互联网正在全方位地侵入人们的生存领域,诱导和促使人们的生存状态、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发生变异.互联网络为平民大众改写审美领域的话语权力格局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因此这种变异将超出观念或意识的范畴,呈现出从审美意识、审美标准到创作实践、传播方式和鉴赏批评的全方位变异.

20.1平民化的审美意识

平民化的审美意识是大众民主意识的启蒙和提升的一种体现,表现为:

①创作或生产者关注平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情趣

②平民大众自身介入设计(创作)生产领域

③传播渠道和形式多样化

④网络空间使社会各阶层趋于平等,平民大众以率真的、感性的、碎片式的声音消解审美领域中既有的话语权

20.2平面化的审美意识

自由表达、发泄的纯个体精神需求,是精神、心理、情感和感觉的活动或行为,是对文明社会中人性束缚和压抑的一次解放。表现为:

①追求体验“我言故我在”的生存快感,阅

读是感受文字带来的快感.

②在创作和生产领域中消解或颠覆“深度审

美意识”,即,采取感想性、即时性、随意

性、情绪化、碎片化的表达模式(如:写

作、表演、语言等)

③传播方面具有“速食性”和“精神快餐”

似的网络文化

20.3片断化的审美意识

网页的超链接特性为片断式的浏览提供了可能性,催生了人们的“片断化”审美意识.

①网络创作大众化、即时性、随意性,网络传播的高速性、频繁更新性和网上浏览非连续性等特点,都将使人们去适应“片断化”的阅读文本和观赏对象.

②片断化的审美意识与平面化的审美意识共生共存。“平民化”使网络中的垃圾多于

精品、碎片多于完整文本,只有形成“片段化”,审美意识才能从中捕捉到点滴思想精粹和瞬间的感动。平面化无须去探究和思考深层含义,特别适宜“片段化”阅读方式。

20.4超媒体的审美意识

建立在电脑多媒体合成技术、网络集成化数字传播、超文本链接技术的基础上,将文字、图象、动画、视屏影象、音频等各类媒体集合为一体,同时作用于观赏者多种感官的感觉,获得更直观、更感性和逼真、丰富的审美愉悦.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超媒体将凭借其优越于传统单一媒介作品的特性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新的艺术形式孕育和塑造着新的审美意识,它是多重感觉和心理机制共同参与、相互作用与交融的、网络时代审美意识变异之一.

21、从复杂到简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