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探讨

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探讨

学号XXXXXXXXXXXXX

XXXX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探讨

摘要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需要大量资金,财政支农远远不足,金融支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力度远远不够,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商业性金融逐步撤离欠发达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不到位,合作性金融支撑力量不足,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支持的状况,为更好的完善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主体的金融机构,拓宽农村金融的融资渠道,完善农村金融机制,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ABSTRACT

The sixth decade of the new experience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rural development: "production development, well-off life, civilized rural wind, clean village capacity to manage democracy."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the building of its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needs and a lot of money, far from being adequate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financial support for a new key factor in rur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s far from enough financial support, the imperfect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phasing out of commercial finance in less developed rural areas, policy finance in place, cooperation insufficient financial suppor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rural financial support situ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new financial support for rural development to make a few suggestions Countermeasures: Enhanced policy-oriented financial support and guide the business of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new rural development;-depth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standardize the development of postal savings and other priv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 to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for rural finance and improve the rural financial mechanism, give full play to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the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New rur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support; Suggestions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 II

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含义 (1)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必要性 (1)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含义 (2)

二、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状况 (2)

1、“存多贷少”现象严重,资金大量外流 (2)

2、金融机构大撤并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以致出现"空洞化"现象。 (3)

3、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资金来源有限。 (4)

4、农村经济补偿机制缺失。 (4)

四、新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4)

1、建立、完善多层次多主体的金融机构 (4)

2、拓宽农村金融的融资渠道 (5)

3、加快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完善金融机制 (5)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含义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必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两个趋势的背景下,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极其必要的。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含义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这20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它体现在五个“新”上。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二、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状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金融市场不健全,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西部流向东部的局面并未改观,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具有一定垄断性,效率低、农民贷款难等问题制约着新农村的发展。目前的金融资源概况是:商业性金融逐步撤离欠发达农村地区,造成供给不足;政策性金融不到位,机构职能难以发挥作用;合作性金融支撑力量不够,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多种资金需求。

目前中国金融发展的二元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相反有着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存贷差等指标表明,中国农村一直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着数目可观的金融剩余,农村金融体系未能有效发挥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金融配置效率低下。金融支持状况具体如下:

1、“存多贷少”现象严重,资金大量外流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严重不足,据统计2001-2004年有现实借贷需求(即发生过借贷行为)的农户中,没有获得过正规贷款的农户占41.97%;有借贷需要且最想从正规金融借款的农户中没有能够获得正规借款的农户占到了40.42%,在获得了正规借款的农户中,35.63%的农户指出正规贷款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农村金融机构“存多贷少”现象制约着新农村建设。

2000年-2007年我国农村资金外流量(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网站。

上表为2000年—2007年我过农村资金外流量。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年农村资金外流量非常大,8年中通过财税系统和金融系统流失34972亿元,平均每年流失量为4349亿元,每年以23.71%的速度增长,而其中金融系统平均每年资金外流量占62.07%,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中国金融机构对农业增长的信贷支持净额是负值,通过金融渠道,不但没能实现城市金融资源向农村转移,却使农村资金大量流入城市,没能真正起到对农业的扶持作用。在西部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作为唯一金融机构,造成融资渠道单一,垄断经营,效率低,服务质量差,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金融机构大撤并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以致出现"空洞化"现象

自1999年国有四大银行从农村撤离以来,共撤并了6万家左右县及县以下营业网点,分支机构总量减少的比例平均在39%左右,而县及县以下区域退出的分支机构的比例高达95%,仅2002年一年中国农业银行就减少支行及县下分支机构5043个,净减少12.43%,2002年底农村信用合作社总数为35168个,比1990年减少39.57%。到2005年末我国有农村信用合作社27101个(数据源于《中国金融年鉴》2005),比2002年底减少了22.9%,年均减少7.6%。

当前农村的金融机构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所,但都缺乏完整的金融服务体制,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比较少,信贷期限短且成本高。农村商业银行已转向城市,农业银行主要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农业发展银行更多的是从事粮棉收购贷款业务,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由于体制等原因支农力度根本不够,造成农村金融机构不足的现状。

3、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资金来源有限

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支农逐年增加,从2000年到2005年分别是766.89亿元、917.96亿元、1102.70亿元、1134.86亿元、1693.79亿元和1792.40亿元,共增长了133.7%,年均增长26.7%(2007中国统计年鉴),但农村金融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资金远远不足。农村金融实力弱,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对金融产品产生的新生需求。

其中低效融资较多,直接融资落后,大部分是通过间接方式融资;农村企业较少有发行股票债券进行融资,农民的个人剩余货币多为储蓄存款,而不是理财投资,单一的融资渠道大大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

4、农村经济补偿机制缺失

我国农村的保险业发展缓慢,目前只处于初创阶段。农业保险还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使其赔付率较高,商业保险公司的目的是盈利,所以保险公司不太愿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此外,由于农民的金融知识不足,缺乏主动投保的意识,故农业保险的覆盖率低。我国农业目前仍主要是靠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为主的农业保险保障。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受国家财力的限制,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农户参与保险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同时,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担保机制,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导致农业投资缺乏高效的风险分散渠道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农户就无力偿还贷款,风险转嫁给银行,进而制约了金融机构支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导致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

四、新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1、建立、完善多层次多主体的金融机构

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因此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及其它较小金融机构应互相配合,有选择的发展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完善金融机构。

(1)增强政策性金融的力度

农业是弱势产业,我国农业实施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迫切要求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行分类指导的区域信贷政策,支持农业区域产业发展,此时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引导和鼓励。作为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银行应增强其运作模式,增加营运网点,扩展业务范围,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

(2)引导商业性金融的运作方向

商业性金融机构近几年出现“离农”倾向,应引导其运作方向,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补偿性”制度安排这类激励制度,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从而调动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

(3)深入发展农村信用社

合作经济组织往往经济实力不强,无法真正承担起农民和市场的中介作用。要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其扶持力度,引导推动信用社的发展,明晰产权关系,增加业务范围,实行股份制改造,加速其步入商业领域。

(4)规范发展邮政储蓄及其他民间金融机构

我国应建立完善的邮政储蓄体制,实行邮政储蓄资金以合理的价格转发给农民,抑制农村资金外流,同时引导鼓励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为其提供法律、政策和制度帮助,努力培育我国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全面化。

2、拓宽农村金融的融资渠道

资金来源是新农村建设中要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各项支出不断增加拓宽融资渠道势在必行。

首先,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支农比重。提高支农费用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将其用于新农村建设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将资金投入到道路、通讯、电力等公共产品上,着力克服农村经济发展中瓶颈制约因素。

其次,建立非正式民间金融机构。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顾及各个方面资金投入,应建立有利于吸收社会投入的激励机制,组织动员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出资。

再次,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政府应增加农民技能培训资金,通过建立农村连锁图书馆,报刊亭等设施来普及金融知识,培育农村证券融资主体,进而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3、加快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完善金融机制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气候及灾害的影响较大。要推行多种农业保险,分散和转移农民所承受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同时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结合各地实际,在防范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扩大金融担保的范围和对象,创新金融担保形式。第一,要完善财政补贴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配合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开展信贷业务,多渠道筹集农村信用担保基金,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保险部门的合作,大力开办农业贷款保险,分散农业贷款风险。并逐步建立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第二,政府部门出资组建农业风险投资基金,用于对高科技农业项目的投资,并引导社会资金

融入。第三,保险公司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保险产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率,提高农业抗灾和补偿能力。第四,各地政府部门应引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形成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的可持续性存在,既需要建立内生的成长机制,又需要完善外部配套机制作为保障。从当前看,应加快建立完善以下三种机制:一是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增长机制。小额农贷是国家为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而采取的重大举措。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了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适当的金融创新应该予以大力发展。要发展小额信贷,除引入多元化机构竞争机制,创新原有信贷方式外,一条有效途径是将小额信贷有机整合到更大的组织体系中,通过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将小额信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结合起来,支持更广阔领域的农村生产建设。二是完善农村金融创新机制。从产品与服务角度来看,由于农村金融资源的稀缺表现在各个方面,因此,在促进机构多元化的同时,也要努力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三是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

总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需要各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配合,不断创新,发挥各自职能,真正搞活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则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2,(04). [2]徐家元.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4,(05).

[3]张丹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J].当代经济,2006,(07).

[4]张大龙.对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5]杜敏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J].攀登,2005,(03).

[6] 刁怀宏.农村金融空洞化的成因及其破解:信贷合约交易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07(8).

[7] 潘再见.新农村建设资金外流与回流机制研究[J].金融与投资,2006(6).

[8] 优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金融资源配置[J].经济导刊,2007(9)

[9] 李劲松,柴浩放.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J].农村经济,2007(2).

[10] 曾康霖,王艳娇.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经济管理与研究,

2007(6).

[11] 吕菡子.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J].万方数据库,2007(5).

[12] 韩正清.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J].万方数据库,2007(1).

[13] 于丽红,鞠丽,兰庆高.解决“三农”问题的金融创新思路[J]. 北方经济,2006(1).

[14] 王瑞军,丁春玲.“三农”问题的原因探析[J].北方经济,2007.(3).

[15] 罗吼.试谈农村私人钱庄 [J].农村金融研究, 1985(08).

[16] 林毅夫.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点建议[J]. 金融经济,2006 (04).

[17] 李剑阁,韩俊.健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J] .改革,

2007(9).

[18] 王海滨,新农村建设应着力于农民增收[J].农村金融研究,2007(4).

致谢

敬爱的湖南理工学院全体领导、老师:

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又是一个炎炎夏季到来了,新一届的毕业生又在领导和老师们无比亲切的关怀和深情的教导下,即将走向自己的岗位,走向社会。你们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毕业生们,他们正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你们依然在校园中辛勤的耕耘着,实践着人民教师的职责与义务,用自己的执着与热诚谱写着教育事业的伟大篇章。

师训如酒,久酿沉香。在那青涩的年代,是你们母亲般的关爱把我们从懵懂带入成熟;是你们循循善诱的教诲给了我们尝试的勇气;是你们郑重的嘱托为我们纠正了偏离的航向;是你们坚实的双手托起了我们灿烂的明天;……对于你们给予的一切,我们将永记心间!华丽的词藻无法表达我们对你们的深深谢意,只能轻轻地道一句:谢谢你们,敬爱的领导和老师们!我们为自己是湖南理工的学生而感到幸运;我们为自己拥有如此执着敬业的领导和老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梁世夫老师。梁老师严谨的态度,严格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完成毕业论文以及不知辛苦的敬业精神,让我受到了深深的影响。在此,对评审论文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追忆似水年华,描述师生情深。在毕业之际,我向我们最敬爱的领导和老师们致以诚挚的谢意。谨以一份最虔诚的祝福,祝你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