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1 -

第1条. 规划目的 (1)

第2条. 规划依据 (1)

第3条. 规划指导思想 (2)

第4条. 规划原则 (2)

第5条. 规划期限 (3)

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和性质......................................................................................... - 3 -

第6条. 风景名胜区范围 (3)

第7条. 核心景区范围 (3)

第8条. 外围保护地带 (4)

第9条. 风景名胜区性质 (4)

第三章风景名胜资源评价................................................................................................. - 4 -

第10条. 资源类型 (4)

第11条. 景点评价 (4)

第12条. 风景特色 (5)

第13条. 资源特征 (5)

第14条. 总体评价 (6)

第四章规划目标、容量与规模......................................................................................... - 6 -

第15条. 规划目标 (6)

第16条. 环境容量 (7)

第17条. 发展规模 (8)

第五章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 9 -

第18条. 功能分区 (9)

第19条. 空间结构 (9)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 10 -

第20条. 分级保护规划 (10)

第21条. 专项保护规划 (11)

第22条.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6)

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 17 -

第23条. 景区规划 (17)

第24条. 景点规划 (19)

第25条. 游憩活动 (19)

第26条. 游览组织规划 (20)

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 22 -

第27条. 瀑布景观规划 (22)

第28条. 地质景观规划 (22)

第29条. 史迹景观规划 (23)

第30条. 植被景观规划 (23)

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24 -

第32条. 服务设施规模预测 (24)

第33条. 旅游服务设施分级标准 (24)

第34条. 旅游服务设施布局 (24)

第35条. 游娱文体设施规划 (25)

第36条. 标识系统规划 (26)

第37条. 旅游设施建设控制 (26)

第十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 - 27 -

第38条. 农村居民点调控 (27)

第39条. 农村居民点建设要求 (27)

第40条. 经济发展的引导方向 (28)

第41条. 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28)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 ................................................................................................... - 28 -

第42条. 对外交通规划 (28)

第43条. 风景名胜区门户规划 (29)

第44条. 旅游交通换乘体系规划 (29)

第45条. 道路规划 (29)

第46条. 游步道规划 (31)

第47条. 交通设施规划 (31)

第48条. 交通组织规划 (32)

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 - 32 -

第49条. 给水工程规划 (32)

第50条. 排水工程规划 (33)

第51条. 供电工程规划 (34)

第52条. 通信工程规划 (34)

第53条.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35)

第十三章安全防灾规划 ................................................................................................... - 36 -

第54条. 防洪规划 (36)

第55条. 消防规划 (36)

第56条.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37)

第57条. 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37)

第58条. 突发事件应急体制 (37)

第十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 - 38 -第59条. 规划用地平衡表.. (38)

第十五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 39 -

第60条. 环境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 (39)

第61条. 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39)

第62条.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0)

第63条.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0)

第64条.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40)

第65条.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述 (40)

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 ................................................................................................... - 41 -

第66条. 项目汇总及控制规划 (41)

第67条. 发展分期及重点 (46)

第69条. 需编制下层规划的区域目录 (47)

第十七章实施规划保障措施 ........................................................................................... - 48 -

第70条. 完善管理体制 (48)

第71条. 协调相关保护地关系 (49)

第72条. 规范经营行为 (49)

第73条. 加强风景名胜区门票管理 (49)

第74条.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50)

第75条. 加强能力建设 (50)

第十八章附则................................................................................................................... - 50 -

第76条. 成果组成 (50)

第77条. 强制条文 (50)

第78条. 实施日期 (50)

第79条. 规划修改 (50)

第80条. 解释权 (5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确保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在完整保存、世代传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特编制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5-2030) (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在风景名胜资源综合考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为风景名胜资源的“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提供依据,是指导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文件。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2.《风景名胜区条例》

13.《自然保护区条例》

14.《宗教事务条例》

15.《森林公园条例》

1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17.《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

18.《江西省森林公园条例》

19.《江西省文物保护条例》

20.《江西省森林条例》

21.《江西宗教事务条例》

2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23.《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上报成果的规定(暂行)>的通

知》

24.《关于做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分与保护工作的通知》

25.《江西省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芦溪分区总体规划(2001-2020)》(2001年)

26.《江西省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明月山分区总体规划(2001-2020)》(2001年)

27.《江西省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安福分区总体规划(1998-2020)》(1998年)。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依据风景名胜区的科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形成具有国家层面影响力的观光旅游基础上,适地适度发展乡村休闲、文化、科教、度假、户外等多种旅游活动,突出武功山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特色。同时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既协调风景名胜区与外围相关区域的关系,又协调三地发展的关系,推进统一管理。树立风景名胜区的门户形象、构筑全山旅游交通体系、完善旅游设施,实现武功山风景名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第4条.规划原则

1.生态保护原则

正确处理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坚持保护第一原则,在有效保护培育的基础上实施科学利用。保持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环境风貌的完整性,保护自然景观的原生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2.科学规划原则

风景名胜区的科学规划,主要是科学测算风景环境容量,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政策,严格控制开发建设规模。风景建设要讲求与自然和地方文化的和谐,顺其自然、因山就势、因地制宜、尊重历史、包容传统、因境随俗。

3.突出特色原则

以风景名胜资源为基础,以游客的兴趣为导向,突出主题,围绕武功山的高山草甸、奇山异水、宗教文化、绝特生境,创造富有特色的游览空间。

4.协调发展原则

风景名胜区内的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城乡发展、土地利用、社会发展、科学管理等诸因素,应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实施、协调发展,以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

第5条.规划期限

整个规划期为16年,近期6年:即2015—2020年;远期10年:即2021—2030年。

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和性质

第6条.风景名胜区范围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为139平方公里。

界线范围描述:东起宜春市洪江易家山沿山脊至花桥;南起花桥,经古庙—吊桥—1044米—1620米—1648米—1320米—1591.4米—1625米—1574米—887米—大陂头—文家北侧山脚—南坪——1096米—1265米—1371米—鸡婆岩—行台—1055米—阴冲里;西起阴冲里,经1486米—1415.9米—堎头;北起堎头,经冷水庵—老庵里—龙王潭—1818米—赤脚垇—1708.8米—千丈岩—1581米—1471.4米—万龙山—991.6米—龙潭江—939.5米—圳下—1363米—坪形里—江下—易家山。

此外黄山松群落、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温汤温泉、文家温泉四个景点作为外围独立景点。

界线四至:东至易家山,南至阴冲里,西至瓦屋里,北至西岭。四至地理坐标分别为北:27°38'52'',114°21'08'';南:27°24'22'',114°07'46'';东:27°37'44'',114°21'06'';西:27°26'40'',114°05'38'',具体范围详见风景名胜区界线坐标图。第7条.核心景区范围

核心景区由4块区域构成,面积60.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3.53%。具体范围详见核心景区界线坐标图。核心景区应按照相关的分级保护要求进行管理。

第8条.外围保护地带

外围保护地带375平方公里。

第9条.风景名胜区性质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是以高山草甸、千古祭坛、瀑布温泉、沩仰祖庭为主要风景特色,以自然观光、文化游览、生态休闲、科教启智、温泉养生为主要功能的大型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三章风景名胜资源评价

第10条.资源类型

根据实地调查,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共有景点66个,景物景观174处。对照风景名胜资源分类细表,区内风景名胜资源包含2大类,7个中类,28个小类。

其中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景点: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仰山塔林(仰山墓塔群)、金顶古祭坛(武功山祭祀遗址群)、石鼓寺。

其中属于宗教活动场所的景点:仰山栖隐禅寺、石鼓寺、紫极宫(中庵)、五显灵官庙、金顶古祭坛(武功山祭祀遗址群)。

第11条.景点评价

景点评价采用定量评价法,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个级别。

通过对66个景点的逐一评价,最终得出如下结果:

武功山景点评价一览表

第12条.风景特色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其风景特色可以提炼为:高山草甸、千古祭坛、瀑布温泉、禅宗祖庭。

第13条.资源特征

1.资源类型特征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以自然景观为最有观光价值的资源,特别是大面积的高山草甸、云雾景观和奇特的花岗岩石景、瀑布为武功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因此生态观光宜为武功山今后的主要利用方向,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发展其他类型的游览活动。虽然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尚未达到较高利用水平,但开发的潜力不小,宜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开发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与武功山的生态观光旅游活动互相补充。

2.资源级别特征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特级和一级景点所占的比重大,说明其在国际和全国范围内具有吸引力的高品质景点相对较多。二级和三级景点所占比重很大,合计占景点总数的63.64%,表明其在省内和地区范围内将具有相当大吸引力。四级景点也占了近一成的比重,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补充资源。

3.空间分布特征

风景资源在空间上分片集中分布在金顶、羊狮幕、明月山、仰山,而景观价值较高的特级、一级景点也集中分布在金顶、羊狮幕、明月山、仰山。这此区域是武功山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此外,在武功山外围的温泉、乡村、自然等资源,类型丰富、极具风景旅游价值,可以作为武功山主体的有利补充,也是大武功山发展的支撑之一。

第14条.总体评价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名胜资源价值极高,具有极高的自然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康体保健价值、野外游憩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集自然、文化和生态于一体的大型风景名胜区。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宜根据风景名胜资源的价值,重点开展自然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养生度假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科普教育旅游、户外运动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等游览,形成多样化游览内容。

第四章规划目标、容量与规模

第15条.规划目标

1.规划总目标

贯彻“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方针,在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统一管理下,严格保护、合理利用风景资源,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武功成为景观优美、生态健全、环境优良、服务优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实现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2.资源保护目标

充分保护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多样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切实达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标准。为此:

(1)严格执行本轮总体规划勘定的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边界,拟定边界范围内的资源保护措施并开始实施。

(2)以核心景区为重点,对动、植物资源,人文史迹等进行详细调查工作,建立完善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保护数据库。

(3)对文保单位进行符合国家《文物保护法》的保护同时,进行全山人文史迹的文物详查及鉴定评级工作。

(4)建立和完善的全山防灾(防火、防洪、防地质灾害及工程救险、人员救助等)应急救护系统(包括指挥机构人员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卫星定位系统)。

(5)拟定执行本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建设、人口用地、建设控制、产业导向等对策和实施要求。

3.旅游发展目标

选择最能突出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特色又有利于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的旅游方式和利用方式,如特色观光游、文化旅游、度假旅游、科普教育和休闲健身活动等,顺应高质量、高品质、多样化、休闲化的旅游与利用方式的发展趋势,同时抓紧进行道路交通、旅游服务设施及配套建设。具体为:

(1)形成“山上观光、山下休闲”【包括温泉、娱乐、农业、住宿度假等】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

(2)在充分兼顾资源保护的同时,为游客提供多种档次、配套齐全、具备现代管理模式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

(3)在确保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年游客量760万人次/年),适度增加游客数量。

(4)积极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大力突出特色旅游品牌建设,提升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形象和知名度。

(5)建立和完善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解说系统。

(6)组建辐射整个风景名胜区的内部清洁燃料游览车队。

(7)组织各种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文化保全的活动,如各类宗教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多种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等。

4.居民社会目标

以以构建整体和谐的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实现科学发展为目标,重点实现以下目标:(1)建立覆盖全山的管理协调机构和机制,根据情况分期推进统一管理,改变分散的管理现状,制定严格的管理法规和制度、依法治山。

(2)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各项旅游接待基地与与周边城镇体系的规划建设相协调,充分兼顾,使当地居民在经济、社会上的全面均衡发展。

(3)结合本规划社会调控的近期目标,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撤村并点工作,做好当地居民和农民的搬迁安置工作。

第16条.环境容量

1.游客容量

武功山的最佳日游客容量为31900人次/日,年可游览天数240天,年游客容量为760万人次。极限日环境容量为50000人次/日。

2.居民容量

武功山居民容量为1360人。

第17条.发展规模

1.游客规模

到2030年,年游客规模到219万人次,平均高峰日游客规模为12800人次。

2.建设用地规模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用地包括游览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三类,建设用地总量为1.54平方公里。

3.旅游床位规模

到2030年,武功山共需要旅游床位32900床。位于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旅游床位控制在1900床。外围保护地带的旅游床位控制在5400床。

4.居民人口规模

到2030年,原住居民人口控制在1240人以内。

5.服务人口规模

到2030年,外来服务人口控制在3200人以内。

第五章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第18条.功能分区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风景游赏区、发展控制区、发展协调区。

1.风景游赏区

风景游赏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的区域,属于一、二级保护区,面积73.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3.17%。风景游赏区包括五大景区,以自然景观观赏、宗教文化游览、科研科普为主要功能,兼有管理服务和其他等功能。

2.发展控制区

风景名胜区内、风景游赏区之外的区域,属三级保护区,面积65.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6.83%。发展控制区是风景游赏区周边的直接相关空间区域,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开展与景区主题、景观环境协调的各项游览活动、生态景观背景为主要功能,兼具管理服务、小规模商业服务、小规模居民生产生活等功能。

3.发展协调区

发展协调区是风景名胜区范外围保护地带,面积375平方公里。发展协调区是风景名胜区外围具有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基础以及较大环境容量的区域,以大型旅游服务、综合管理服务、城镇建设为主要功能,兼具游览、文化、娱乐等多项功能。

第19条.空间结构

基于“山上游、山下住”、“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目标,确定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一环二片,三门五区”的主体空间结构形态。

一环:以风景区外围的环山公路作为主要门户之间联系、对接对外交通的快速通道。

二片:风景名胜区地域空间大,资源空间分布和资源特征差异较大,可以形成北部、南部两个游览片区,各自具有独特性。

三门:南部、西部、北部三个主要门户。

五区:九龙山景区、金顶景区、羊狮幕景区、明月山景区、仰山景区等五大景区。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第20条.分级保护规划

将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外围保护地带。

1.一级保护区

规划将特级、一级景点及其周边空间划为一级保护区,面积为24.9平方公里。

在一级保护区内,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禁止与资源保护和风景游赏不直接相关的建设。

允许:安排科学考察、资源保护、观赏与生态游览活动等活动;鼓励建设步行游赏道路,观光栈道需要专题论证后方可实施;配套必要的游赏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如观景亭台、小型服务设施、安全避灾设施;其他有利于资源保护和风景游览、但又不对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活动。

禁止:建设机动车道和设施,观光缆车的必须进行专题论证后方可实施;限制居民生产生活;建设永久性旅游接待设施、大型旅游商业服务设施;其他对风景资源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活动。

2.二级保护区

规划将五大景区范围内、一级保护区之外的空间划为二级保护区,面积为49平方公里。

本区域需要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的规模、体量和色彩,必须禁止与风景保护、游赏无关的建设,应禁止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控制原有居民点发展规模。

允许:安排科学考察、资源保护、观赏与生态游览活动等活动;鼓励建设步行游赏道路;配套必要的游赏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如观景亭台、小型服务设施、安全避灾设施;建设小型旅游接待设施;控制原有居民点发展规模;其他有利于资源保护和风景游览、但又不对资源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的建设活动。

禁止:建设机动车道和设施,观光缆车的必须进行专题论证后方可实施;建设大型旅游接待设施、大型旅游商业服务设施;其他对风景资源和环境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的建设活动。

3.三级保护区

在风景区范围内、上述保护区以外的用地均划为三级保护区,面积为65.1平方公里。

三级保护区是一、二级保护区的重要环境背景和屏障,亦需要加强其保护要求。本区域需要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的规模、体量和色彩,必须限制与风景保护、游赏无关的建设,

应控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控制原有居民点发展规模。

允许:小型旅游接待设施及服务设施;本规划安排的各项旅游项目;本规划安排的重大道路交通与基础工程设施;原有农林牧渔生产;原有居民点改扩建;其他与风景游赏相关、不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的建设活动。

禁止:大型旅游接待设施、大型商业服务设施;林木成片采伐或烧荒垦殖;开辟墓地;开矿;炸山取石;建设工业设施;其他对生态环境、风景游览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活动。

4.外围保护地带

外围保护地带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为375平方公里,是风景名胜区的外围重要缓冲区域。位于原省级风景名胜区内的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范围仍然按照省级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允许: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区设立与建设;大型旅游综合服务基地;各类旅游服务设施;各类旅游项目;道路交通与基础工程设施;原有农林牧渔生产;无污染的工业设施;原有居民点改扩建;城镇建设。

禁止:林木成片采伐或烧荒垦殖;开辟墓地;开矿;炸山取石;有污染的工业设施;其他对生态环境、风景游览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活动。

第21条.专项保护规划

总体原则:以保护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并兼顾其周边生态影响区的生态多样性和完整性为总目标,针对武功山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处理好自然景观保护与人文景观保护的有机协调,做到武功山山体自然景观保护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严格执行国家“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文物法”等法规。

保护内容:根据不同类型自然风景资源的特点,选择特殊专项进行分类保护,包括森林植被、水景水域、地质遗迹、生物多样性、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七个专项。

1.植被保护规划

(1)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

(2)加大林相改造科研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人工纯林,增加阔叶林和混交林比重,恢复和提高林分质量,逐步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森林生态系统。

(3)禁止“剃光头”式的皆伐。

(4)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地选择主要树种及其伴生树种,禁止外来树种。

(5)对改造的林地要实行封山育林,根据树种的生态特性和不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自然更新、人工促进自然更新以及人工更新等措施,促进纯林结构的改善。

(6)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结合现有隔离带的情况,合理利用木荷等耐火植物,大力发展生物防火带,逐步形成生物林带与工程、自然阻隔带相互衔接的林火阻隔网络。

(7)禁止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新建坟墓。

2.地质遗迹保护

本区地质遗迹类型主要有:1、花岗岩地貌遗迹景观(花岗岩构造侵蚀峰丛、奇特与象形山石、洞穴、嶂谷等);2、武功山花岗核杂岩伸展构造遗迹景观;3、温泉景观。

(1)组织科研、考察对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内地质遗迹进行普查,建立确认、备案和档案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2)对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地质遗迹进行调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并建立完善的档案,明确位置、范围、立地条件、地质情况、完整性等,并且配有照片、定期检查,更新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

(3)实行挂牌保护,说明地质遗迹的类型,形成原因,并进行价值说明,标识保护等级。

(4)在显目位置设立牌(碑)说明,标明地质成因、岩石类型、形成年代、价值说明等内容,并依据地质状况标识综合保护等级。

(5)实行划界保护,维护地质结构周边环境的完整,在保护区周边形成缓冲过渡林带。

(6)加强对整个风景名胜区内地质景观,特别是花岗岩地质景观、温泉景观必须加以严格保护,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藉口开山采石,各项建设工程必须加强地质勘探、避免在滑坡体、断裂带及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上建设,不得破坏原有的视觉景观效果,必须与其周围的环境取得协调统一。

(7)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生态修复规划,对部分遭到破坏的山体,岩石要给予科学合理的人为保护和处理(局部修建形式自然的挡土墙或护栏、人工覆以植被、实施基础加固支撑、划定隔离带),防止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

(8)保护加理期花岗岩地质遗迹及其它地质特征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保护代表主要地质演化历史阶段的突出模式的地质景观类型,并扩大和促进其相关研究。

(9)保护各种地质遗迹的自然形态,不得随意开采、凿刻、涂抹。

(10)对其周围的植被实施保育措施,维护良好的植被状况,禁止在坡度25度以上

开垦,防止因水土流失而引起的山石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已有耕田实施退耕还林。

(11)禁止过度开采地热资源,可持续发展。确定其合理环境容量,不得超量使用。

3.水体保护

(1)实施环境监管,加强保护管理力度,保护水系源地。

(2)保护、培育水源涵养林,提高林分质量,减少水土流失。

(3)制止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破坏的活动和过度利用。

(4)对溪流、湖泊、碧潭、坑塘各类水域必须即时进行清理和疏浚,不得擅自、随意围、堵、塞或作其它改变。尤其要加强对几处著名瀑布(龙潭、云谷飞瀑等瀑布)上游水源地的保护。

(5)加强对水景水域周边环境的绿化,开展自然修复和环境整治,恢复风景名胜区水景特色。

(6)加强对溪流、瀑布、池潭等水体周边环境的绿化,保护好溪流两岸植被的完整性及山体地貌的原真性;整治与自然环境不协调、不科学的拦水工程,拆除废弃的水电站。

4.生物多样性专项保护

(1)应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相结合的方式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防止物种灭绝。

(2)保护野生物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境,禁止任何可能威胁其生存的人类行为。

(3)有效地保护现有森林植被,遵循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森林的保护和培育,创造一个多功能、复合型的森林植被体系,形成和谐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

(4)挽救、研究和可持续地利用本地野生物种,保护和利用饲养物种的野生亲缘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慎重引进外来种。

5.文物古迹专项保护

(1)现状评估

区内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仰山墓塔群、武功山祭祀遗址群、石鼓寺等4处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尚有文化价值的史迹保护点10处。

文物古迹一览表

(2)保护原则

对风景名胜区内的文物,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并贯彻以下保护原则:完整保护原则、真实性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合理利用原则、文物保护与景区规划统筹协调原则。

(3)保护要求

①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②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③在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应当与文物保护单位相协调,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批准。

④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

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整治。

⑤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应当报告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⑥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方案、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相应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证书的单位分别承担。对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⑦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人民政府可以予抢救修缮,所需用由所有人负担。

⑧风景区内相关文物保护区域内建设规划应符合文物保护法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要求。

6.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

风景名胜区内现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间祭天等非物质文化,规划应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内非物质文化的普查,建立名录体系,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逐步形成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制度。

7.宗教活动场所保护

(1)为适应武功山的发展,应当积极保护现存宗教建筑遗迹,并根据建筑遗迹的实际情况,通过清理、整治、展示、合理利用等,采取多种手段进行保护。

(2)现有宗教建筑属于“历史遗迹”的,可视建筑的寿命和安全性恢复其原有自身功能,用于宗教活动。尽量保持原有规模、原有面貌。与所处环境协调,与其应有的地位相符。

(3)对不合理的改建、扩建或新建部分,应当整治、改造,必要时应予拆除。同时,应注意其周边环境的整治、改造。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

(4)在主体建筑无存、损毁,或主要建筑基本无存的情况下,应切实做好现存建筑遗迹的保护,通过不完整的、片段的“历史遗迹”,使历史信息得以保存、流传,产生影响。

(5)在建筑全部无存,仅留有遗址的情况下,如遗址尚未被移作它用,应进行清理

基址、竖立标志牌。

(6)金顶的寺庙修复及相关的改扩建工程必须慎重,既要满足佛教活动发展的合理需求,又要注意适当的建筑形式与规模。建筑方案必须经过文物建设及宗教部门审批。

(7)九龙寺、集云庵、图坪可考虑适当恢复重建,以适应宗教事业发展需求,同时丰富旅游景观。

第22条.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水体环境保护措施

(1)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水体执行Ⅱ类标准。

(2)严格控制各类有污染的建设活动,区内各景观水体范围内禁止新增排污口。

(3)生活、生产废水必须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放。

(4)对溪流、湖泊、碧潭、坑塘各类水域必须即时进行清理和疏浚,不得擅自、随意围、堵、塞或作其它改变。

(5)严格控制各类旅游活动,风景名胜区内以开展不产生大量水污染的观赏、游览、运动、休闲为主。禁止大规模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小型旅游接待点的生活污染必须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经营。

2.声环境保护措施

(1)鼓励电力风力车进入风景区。区内的机动车船配置低音喇叭,以国家机动车辆容许噪声标准为依据。

(2)规划的主要道路两侧各设置隔离林带,起降噪滞尘的作用。

(3)在核心景区周边,设告示牌,警示旅客不得播放收录音机,不得大声喧哗,提高生态旅游的质量。

3.大气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1)风景区内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居民,改变燃料结构,由烧油、烧煤和石油液化气,改为用电,以提高空气质量。

4.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结合实际,制定相应规定,具体包括:

(1)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开荒、挖沙、取土、采石和破坏植被。

(2)加强风景区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恢复植被,土壤侵蚀模数控制在SL190-96中规划的微度侵蚀值。

(3)在林区采伐林木的,采伐方案中必须有采伐区水土保持措施。

(4)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工作列为重要职责,建立政府领导任期内的水土保护目标责任制。

(5)风景名胜区内的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

(6)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都要依法编制水土保护方案,严格招待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区资源。

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第23条.景区规划

武功山划分九龙山景区、金顶景区、羊狮幕景区、明月山景区、仰山景区五大景区。

1.九龙山景区

(1)范围与面积

以九龙山山体为主要空间范围,北至沈子村,南至芦台村北面,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

(2)风景资源特色

景区历史上佛教文化昌盛,现状保留着大量佛教文化遗迹。景区属于尚未开发地区,主要为探险游客穿越武功山的重要入口,保持着原生态环境。

(3)游览主题

以“胜佛禅林,九龙胜境”为主题,以体验佛教文化与自然环境相融为主要游赏内容。

(4)游览组织

景区主要入口设置在沈子,在芦台设置次要出入口,同时采用游步道连接金顶景区。主要游览线路为:景区入口—千佛塔—九龙山—胜佛禅林—睡美人—金项。

2.金顶景区

(1)范围与面积

以武功山最高峰白鹤峰及金顶为主体区域,北到石鼓寺南到三天门,规划面积20.4平方公里。

(2)风景资源特色

景区位于高海拔之上,核心游览区海拔1800以上,以万亩高山草甸、千年古祭坛、云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试题版)

一、名词解释 1.资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人类自身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 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2.风景名胜资源: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的 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3. 景观: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现象,或一定区域内具有特征的景象。是按照美学观点完美结合而构成的景物组合,并被人 的各种感官所接受,形成美的享受。 ﹡4. 国家公园:是一个土地所有或地理区域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国家或国际生物地理或生态资源的重要性,使其自然进化并最小地受到人类社会的影响。 5.游人容量:是指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 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也是涉及生态、社会心理、功能技术等诸多方面 的风景区管理手段。 6.旅游路线:也称游线、游路,是为游客安排的游览、欣赏风景的路线。其设计应为游客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为游客需求的 多样性、时尚变化、散客旅游的发展、容量调节创造条件。 7.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采用的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 交通。 8.土地利用协调规划:既是规划的基本方法,也是规划的主要成果。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和风景资源保护优先为原则,充分发挥 景源的综合潜力将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林地、园地、耕地、 草地、水域、等各种用地进行统筹合理安排,控制和调整各类用地,协调各种用地矛盾,限制不适当开 发利用行为,形成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9.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并经县级以上人们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 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10.人文景观资源:可以作为景观资源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想象与历史成就,是以人为实物和因素为主的景观资源。 11.森林公园: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 的场所。 ﹡12.游赏解说系统: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信息接受者中间,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通过解说的独特功能,可以实现资源、游客、社区和旅游管理部门之间 相互交流。 ﹡13.时态:树木晨昏的面貌不同,表述出森林的时态。 ﹡14.林相:林相是森林群体的基本面貌。由构成森林树木的树种,组合状况与生长状况所决定。不同风景林有不同的林相。 ﹡15.引致:由于森林的存在而伴随存在的事物中,有含烟带雨,荫重凉生,雪枝露花等,都能增添景观的妍丽和游憩的舒适。二、填空 3.我国在 1985 年正式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 4.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5.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国家公园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7.风景名胜区现状调查基本分为准备、资料和数据采集及成果编辑3个阶段。 8.我国风景名胜资源美学的特点是自然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9.自然景观资源可以分为天景、地景、风物、生景 4个类别。 10人文景观资源可以分为园景、建筑、史迹、水景 4个类别。 11.风景区保护的分类应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发展控制区。 12.风景名胜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 13.景区一般由景群、景点、景物等不同类型的单元结构。 14.游览设施项目可分为旅行设施、购物设施、娱乐设施和保健设施4个类型。 15.一般风景区的交通设施主要由交通车站(码头)、停车场、交通标志3部分所组成。 16.根据土地资源评估办法,可以将土地评估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17.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18.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内,建立一个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称为世界遗产委员会。

(完整版)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1 规划目的 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贯彻“科学规划、统一 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统筹泰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特修编本规划。 2 规划范围与面积 2.1 风景名胜区范围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景区、蒿里山-灵应 宫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三大部分。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0.9平方公里。 泰山主景区(含岱庙地区)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南侧以环山路北侧 人行道北缘线为界,包含红门路、通天街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和岱庙 (含遥参亭和双龙池)四周向外扩100米范围。东侧主要以农业观光路, 局部以自然等高线为界;北侧从牛山口村西向北接现有道路,局部以泰山 林场管辖范围为界;西北侧、西侧主要以济南与泰安行政区划为界;西南 侧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规划道路、自然地形和曹家庄水库坝沿自然地形 接环山路为界。 蒿里山-灵应宫景区面积为0.3平方公里,以蒿里山周边道路(西至龙潭路,北至铁路用地南边界,南达灵山大街,东至校场街)和灵应宫文物保 护范围(单体外围10米范围)为界。 灵岩寺景区面积为28.5平方公里,基本遵循1993年国务院批复范围,东、北分别以方山东侧、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南以鸡鸣山至明 孔山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西以鸡鸣山及北侧山体的西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 2.2核心景区 核心景区与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重合,面积53.7平方公里,占风景 名胜区总面积的38.4%。 2.3外围保护地带 规划范围以外设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19.7平方公里。其中泰山 主景区和蒿里山-灵应宫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连成一区,北侧、西北侧、西 侧以风景区范围外第一道山脊线为界,局部以马套村和曹家庄村行政边界 为界,西南侧、南侧、东南侧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环境协调区边界为界,东侧、东北侧以大津口乡行政边界为界,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灵岩 寺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西起104国道(灵岩广场),包括沿灵岩路南北两 侧各300m范围内的区域,东以灵岩寺景区边界为界,面积为1.7平方公里。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标牌设立标准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标牌设立标准(试行) 一、总则 1.1为了加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标牌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水平,改善风景名胜区的形象,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标准。 1.2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设立风景名胜区的标志、标牌。 1.3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标志、应庄重醒目、简洁大方、布置于风景名胜区的入口处显著位置或重要地段。 1.4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内各种标志、标牌应在统一中追求特色,形成各风景名胜区的系列标识,从而形成特点鲜明的全国风景名胜区的标识系列。 1.5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标志、标牌应进行专门设计和审查,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报建设部备案。 1.6建设部和各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定期对各个风景名胜区的标志、标牌设立工作进行检查。 二、标志 2.1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标志由建设部1993年颁布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徽志和风景名胜区名称、国务院批准时间以及建设部监制等内容组成。 2.2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应安置在风景名胜区主要和次要出入口附近的显著位置。 在进入风景名胜区之前的公路接口处,应设立风景名胜区的引导性标志。 2.3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安置形式,可以选择卧式或者立式二种形式: 2.3.1立式的尺寸参照标准: 通高:3.0米—4.2米; 宽:0.9—1.6米; 厚:0.15—0.3米。 2.3.2卧式的尺寸参照标准: 高:1.5—2.2米; 宽:3.0—4.5米; 厚:0.3—0.6米。 2.4标志中的字体、字型、颜色、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2.4.1字体:黑体; 2.4.2字型:魏碑、隶书; 2.4.3字体颜色:靛蓝色、深绿色; 2.4.4字体格式:凹字、凸字。不宜用平字。 2.5风景名胜区标志材料可以根据当地特点,选择石质、木质或金属(青铜或亚光不锈钢)材料。同一风景名胜区内的标志宜选择一种材料,不能超过两种材料。 2.6各风景名胜区可根据具体的标志安置环境,按照上述标准选择立式或卧式形式,单独设计。

杭州出发武功山攻略-2014

行程安排 【行程路线】杭州→萍乡→武功山山门→飙水岩瀑布→中庵→武功泉→阴阳谷→武功山神→穿越十万亩高山草甸→金顶白鹤峰(住宿)→吊马桩→绝望坡→好望坡→千丈岩→水源点→云松→高山草甸→九鳅落湖→法云寺(发云界)(住宿)→龙山村→华云街→萍乡→杭州 【行程时间】4月30日晚—5月4日早 具体日程 D0、杭州→萍乡(4月30日晚) 1. 16:00 北门集合 2. 16:30 古荡92路公交去城站 3. 18:40 城站,坐K759次火车出发 D1、萍乡→武功山神→穿越十万亩高山草甸→金顶白鹤峰(住宿)(5月1日) 1.5:21到站,出站后坐1 路公交车至汽车南站(2/人) 2. 6:00到城南汽车客运站,吃饭,补给,坐萍乡到武功山班车(1h),如运气好的话,汽车上若有10人左右是到武功山的话,班车可到武功山山脚下大门处,票价人民币13元。 3. 索道边上有一条游步道可走上去,门票含保险35 元(学生票),全票70元。 4. 8:00 沿着山门→石鼓寺→武功山文化园→尽心桥→尽心瀑→飙水岩瀑布→紫极宫(中庵)→福星谷(福星岩、龙门蹬、牛郎织女、老君采药) →点将台→犀角峰→许愿石→回音谷→葛仙洞→情人花廊→武功泉→武功雄狮→草甸之舟→灰姑娘→阴阳谷→武公神拳→武功山神→穿越十万亩高山草甸→金顶(宿)游览 5. 18:00 登上山顶,搭帐篷,吃晚饭,看银河,玩游戏。

D2、金顶白鹤峰→吊马桩→千丈岩→水源点→高山草甸→法云寺(5月2日)补水点:吊马桩,白云客栈,水源点 下撤点:吊马庄(上图),白云客栈(上图观音宕瀑布一线),赤脚坳(下图) 1.5:30 起床看日出,吃自带早餐。补给完水后出发 2.7:30左右出发,前往法云寺,大概12:00到白云客栈(观音宕营地),可在此午餐

风景名胜区规划守则优选稿

风景名胜区规划守则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适应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的需要,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提高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审定公布的各类风景区的规划。 第1.0.3条风景区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风景区(20km2以下)、中型风景区(21- 100km2)、大型风景区(101-500km2)、特大型风景区(500km2以上) 第1.0.4条风景区规划应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二个阶段进行。大型而又复杂的风景区,可以增编分区规划和景点规划。一些重点建设地段,也可以增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1.0.5条风景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 2.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 3.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

4.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 第1.0.6条风景区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互协调。 第1.0.7条风景区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 第2章术语 第2.0.1条风景名胜区 也称风景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家级风景区。 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第2.0.2条风景名胜区规划 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经相应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的风景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 第2.0.3条风景资源 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第2.0.4条景物

解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解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 天下西湖三十六,最美西湖在杭州。为了保护好杭州的西子湖,昨天,“总管”2002年到2020年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上被批准同意上报。这样,杭州历史上第一个法定意义的“西湖风景区总规”已经浮出水面。 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全国的西湖,也是世界的西湖 西湖因依傍在杭州城区的西侧而得名,三面环山,一面临城,中涵碧水,风光秀丽,所谓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重湖叠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美,是我国30多处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风景最为绮丽,内涵最为深厚,知名度最高的一处。 【背景】:规划是怎样编成的 建国以来,《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961年由南京工学院编制了《杭州西湖山区规划》;1974年杭州园林局拟定了《杭州西湖风景区现状及规划设想》,尔后,几年进行过多次修改和补充,但没有正式上报审批;1978年由市政府组织人员着手编制《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年正式上报,198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附在《总体规划》的《杭州市园林绿化规划》,其主要内容是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1987年,根据国家建设部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要求,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组织人员并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研讨,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修改,重新编制了《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了全国风景园林界专家会审并获得较高评价。但由于按国务院规定,总规中必须明确管理体制问题,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一直不能上报审批。按照有关人士的说法,至今,法定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还没有经过国务院的审批。 《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修编工作于2000年年初开始。该规划在1987年编制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统计、汇编并多次讨论、评审和反复修改,历时两年才告完成。 【现状】:景区保护存在三大问题 杭州市有关部门认为,在西湖名胜保护区内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风景名胜区城市化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平坦土地仅占23%左右,而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土地的珍惜性十分明显。目前,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居结构比较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12个行政村、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类是居住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城市型公寓或民房住宅中的人口,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有户籍关系的常住人口共计54031人(不包括临时居住人口)。单位、居住用地占了将进40%的份额,且发展势头有增无减,造成景区人口过度膨胀,景区内民宅、单位建筑过密,景区呈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加上村居建筑杂乱无章,建筑风格单调,无地域性,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响了风景区景观的视觉效果,直接损害了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游览活动分布不均衡 目前西湖风景名胜区仍有大量景源处于湮没之中,造成游览活动发展不均衡。一方面是大量游客集中在几个主要景点中,使这些景点在节假日甚至平时都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严重影响赏景审美,并损害了

武功山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武功山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刘敏芝 萍乡武功山旅游业作为第一产业的龙头,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武功山的旅游业已经连续保持了一定的地位,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 增长速度超过GDP勺平均增长速度,占GDP勺比重快速攀升,中国旅游的发展举世瞩目,旅游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产生的连带效应显著,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一、调查目的 我国“十一五”时期旅游业的发展目标,目前已经确定,据国家旅游局的公布的信息,就是:实现旅游人数和过夜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人 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10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旅游可望达30亿人次。海外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者协调发展,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二、调查内容 针对萍乡武功山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宣传活动,该地周围的环境以及旅游团的收费标准和服务态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在的城市经 济发展、文化建设、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和城市风貌、都要考虑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并与之相结合,所以这些也要进行调查。 三、调查方法 第一、采取样拍照的方式,对有代表性的地区的环境,景色和人流进行了拍照。

第二、我还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各个景点给游客发放200份问卷。问卷调查题目有10道题目,分别如下:1、您对此地的了解程度。A比较清楚。B大致了解C、印象模糊D很不清楚2、您在景点会选择什么样的住宿地点A、回家睡B、民居C、便宜的旅店D、宾馆酒店3、您觉得这的旅游消费是否合理A合理B偏低C偏高4、您最近一次在此地旅游花费为多少A50-100 B、100-200 C、200-500 D、500以上5.、您已经或计划去那些景点(自写)6、您这次旅游采用何种交通方式A。步行B、包车C、自驾车D、路边找车7、您认为这的旅游资源如何A、丰富B、中等C、一般8、您认为这的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A、山水自然风光B、民族特色C、气候条件9、您对这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及管理的认可程度A、开发充分,管理到位B、开发不足,管理到位C、开发充分,管理缺陷D开发不足,管理缺陷。10您认为这的景点缺乏的是哪些方面A导游服务B景点整体规划及安排C、基础配套设施D地方特色购物 E、文化背景挖掘F 其他。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近5年的旅游者人数都在5000人次左右,其中多为外地旅游市场的开发还很滞后。旅游者在景点的停留时间短,不过夜的旅游者占51%停留1夜的旅游者占38%旅游者在景点的消费少,景区门票、餐饮和住宿占了绝大部分(76%,这表明武功山的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明确 的旅游消费导向,如购物、娱乐等比例过小。旅游者感受的一致性很高,即:对旅游景区质量及导游等景区服务感到满意,对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印象一般,对长途交通(外部交通)条件感到失望。 通过调查还得出,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我市共有60多家旅行社,但企业规模实力小,经营管理分散,体制不活,营销手段滞后,技术依托和网络化水平低,市场尚不规范,绝大部分的旅行社为“小作坊”经营方式,只有几个员工,服务质量低下,这些旅行社从表面上看隶属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关系错综复杂。 此外,我们应该设计自己的旅游精品,推出的为我独有的特色产品,使我们的产 品成为面向国内外的名牌产品,这些应该由精选的旅游景点、合理的旅游线路 和出色的服务“六要素” 构成。旅游精品应该成为是旅游业形象的集中体现和

武功山旅游业攻略

武功山旅游业攻略 我们怀着无比冲动激动以及兴奋的心情迎来了五一长假,机会岂能浪费,因此小弟构思一下五一旅游计划,以解书山之困学海之苦:此次行程共计:两天一夜(四月30日—五月1日) 行车计划:1)坐火车到萍乡坐一路公交车到城南汽车站再坐萍乡到武功山的汽车 2)坐宜春到萍乡的汽车到芦溪县沙湾下车再坐去武功山的汽车 爬山计划:1)夜晚爬山宿营山腰 2)下午爬山宿营山顶 山门→石鼓寺→武功山文化园→索道上山(远眺迎霞亭、尽心瀑、飞来石、寒婆岩)→紫极宫→ 福星谷(福星岩、龙门蹬、牛郎织女、老君采药) →点将台→犀角峰→许愿石→回音谷→葛仙洞→情人花廊→武功泉→武功雄狮→草甸之舟→灰姑娘→阴阳谷→武公神拳→武功山神→穿越十万亩高山草甸→金顶→顶庵→千年古祭坛→→吊马桩→北海岸栈道→索道下山 二日游 A线:武功山索道观光游 第一天:武功山文化圆(停车点)——索道上山(尽心瀑、飞来石、打子石、寒婆岩)——紫极宫(中庵)——牛郎织女——无日谷——武功山神——金顶(宿)第二天:万宝柜——吊马桩——北海岸栈道——紫极宫——索道下山(结束愉快旅程) B线:登山揽胜游 方案1:

第一天:武功山文化园(停车点)——天马印蹄——尽心桥——飞来石——寒婆岩——打子石——仙人下棋——紫极宫(中庵)——迎客松——回音壁——雷打峡——金顶(宿) 第二天:万宝柜——吊马桩——一线天——一木成林——红岩谷瀑布群——金壶洒酒——蛤蟆石(结束愉快旅程) 方案2: 第一天:武功山文化园(停车点)——天马印蹄——尽心桥——尽心瀑——猴妖藏钟——飚水瀑——猴谷——好汉坡——吊马桩——万宝柜——金顶(宿) 第二天:古祭坛群——武功山神——无日谷——牛郎织女——紫极宫(中庵)——仙人下棋——寒婆岩——飞来石——打子石——尽心桥——天马印蹄——武功山文化圆(结束愉快旅程) C线:科普求知游 第一天:钟鼓楼——蛤蟆石(停车点)——红岩谷瀑布群——一木成林——植被垂直分布区(一线天)——吊马桩——万宝柜——金顶(宿) 第二天:雷打峡——挂磅石——紫极宫(中庵)——飞来石——寒婆岩——尽心桥——武功山文化圆(结束愉快旅程) D线:石林观光游 第一天:洪子江——如来佛掌——夫妻峰——金鸡迎春——关公班师——仙盆松——生命之根——穿云石笋——半升米冲(宿) 第二天:半升米冲——原始衫木林——方竹林——十八湾——彩虹瀑布——杨家岭(结束愉快旅程) E线:高山草甸风情游 方案1:九龙山——睡美人——武功山神——金顶(宿)——观音岩——红岩谷 方案2:九龙山——银链瀑布——九鳅落湖——猛虎跳墙(宿)——千丈岩——黄苟冲 生态圣境武功山两天一晚游 D1:萍乡出发前往江南三大名山之一的—武功山,游览尽心桥,尽心瀑,飞来石,中庵紫极宫,雷打峡,挂板石,宝盒,十万亩高山草甸,云泊古坛登高远眺观武功落日。 D2:观武功日出,早餐后游览金顶世纪之碑。经高山草甸下山后,游览红岩谷瀑布群,可欣赏一木成林的风景,壮观的金壶洒酒瀑布,夫妻瀑,下山后返回萍乡 费用支出: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说明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绪论:认识风景名胜区 一、风景名胜区概述 (一)一般意义 1、风景名胜区感知 2、定义,是一个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环境优美,肯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径县能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围,可供人们浏览、休憩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是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地域单元,是有别于城市和乡村的人类第三生活游憩空间。 (二)主要涵 1、是以富有美感的自然风景作基础的地域 2、是自然景观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域 3、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地域 4、是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域 5、是一种特殊用地 6、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地域 二、风景名胜区与其他相关概念 (一)风景名胜区与风景区 资源:风景名胜区包含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古迹;风景区可指纯自然风光功能。 围界限:风景名胜区有规模要求,风景区无明显围界定 功能:风景名胜区,审美,科考,游憩,风景,不一定能游憩。

(二)相关术语 1、国家公园 2、自然公园 3、自然保护区(①核心区②缓冲区③保护性经营区) 4、森林公园 5、游览区(点) 6、园林 三、风景名胜区功能 自然因素决定着它的基本地域特征,社会因素决定着它的发展趋势和人文精神特征,经济因素影响着它的物质和空间形态特征,并可以转化成构景要素。 (一)生态功能 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显示其保育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 (二)游憩功能 发展旅游业,丰富文化生活,显示其游憩与启智功能。 (三)景观功能 风景名胜区有树立国家和地区形象,美化景观,创建健康优美的生存空间的景观形象功能。 (四)科教功能 开发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显示其教育与科研功能。(五)经济功能 通过合理开发,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示其生产与民政功能。四、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特点 突出地区特征,调控动态发展,重在综合协调,贵在整体优化。

安福武功山详细攻略

安福武功山详细攻略 因爸爸要到安福农村去看望当年插队落户时一起生活的老表,所以我也同去,并顺便玩了武功山。 6/15 6:20从书岗山村包车从钱山乡上武功山三天门(途径安福汽车站、武功山林场)。本来是从泰山乡上近一点,听说塌方了,不能走。其实钱山这里也有塌方,只是小轿车还能过去。雨季来有点危险。 8:30到山腰三天门。没有信号,有简易厕所。包车价200元。 开始爬山,路烂,走在森林里,9:53到观音堂,其后为石板路,且树木没有了,变成满眼的草甸。还看到有人在牧马。游客少。遇到两个广东客,说昨天下雨了,他们拍了彩虹,但是没有看到日出。 11:45到金顶山庄五号木棚“醉仙楼”,购2瓶水10元。金顶木棚共18号,有的是木板房,有的是铁皮房,里面条件差不多,都是通铺,一个公共厕所+浴室,住宿、餐饮价格统一(公司规定的),4人房40元/人,2人间100元(学生凭证80元),洗澡10元/人,户外或摄影专业人士可享受优惠价。18号往下走5分钟有水泥房为白鹤园,屋内有厕所,但浴室还是外面公用,价格为160元一间双人间(无电视机)。与5号老板谈价最后100元一间,洗澡费用不另收。挑了一间床较大的。 13:30午餐,苦瓜炒蛋20元,饭5元/人,蒜苗炒烟熏肉50元。合计80元。烟熏肉较咸,剩下很多,跟老板说晚上再加20块钱木耳炒一下。老板泡了一杯武功山茶给我们喝,到最后是甜的,不错。 休息半晌,冲了把澡(烧液化气的)。15:00出发,15:15到金顶(立碑处),途径几个祭坛。有雾气,景色不太好。从金顶下来一点走另一条岔路到求嗣坛,10分钟即到。15:55又回到金顶5号。晚餐要了加20元木耳炒的烟肉,10元啤酒,15元蛋炒饭,15元紫菜蛋汤。

复习题(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

1、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景源调查;景源筛选与分类;景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四部分。 园林设计的依据主要为。 2、景源评价应根据景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 风景资源等级。 4、风景资源评价结论应由景源等级统计表、评价分析、特征概括等三部分组成。 5、风景区的性质,必须依据风景区的典型景观特征、游览欣赏特点、资源类型、区位因素,以及发展对策与功能选择来确定。。 6、游人容量应由一次性游人容量、日游人容量、年游人容量三个层次表示。 7、风景区总人口容量测算应包括外来游人、服务职工、当地居民三类人口容量。 8、风景区生态分区应对土地使用方式、功能分区、保护分区和各项规划设计措施的配套起重要作用。 9、风景保护的分类应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 10、游人现状分析,应包括游人的规模、结构、递增率、时间和空间分布及其消费状况。 11、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应包括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 12、风景区远期规划的投资框算应包括风景游赏、游览设施两个系统的内容。 13、风景区规划的成果应包括风景区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四个部分。 14、风景区规划图纸应在图纸的明显处标明图名、图例、风玫瑰、规划期限、规划日期、规划单位及其资质图签编号等内容。 15、风景区近期发展规划应提出发展目标、重点、主要内容,并应提出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布局、投资估算和实施措施等。 16、风景区远期发展规划应提出发展期内的发展重点、主要内容、发展水平、投资框算、健全发展的步骤与措施。 17、水利风景资源是指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估报告框架

附件2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估报告框架 一、基本情况 (一)风景名胜区概况 包括设立时间、范围面积、机构设置、资源特征等情况。 (二)总体规划情况 包括总体规划及其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总体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控制指标、内容要点等。 二、评估内容 (一)规划实施的一致性 重点聚焦现行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监管是否协调衔接,包括规划编制内容是否科学完善,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实现情况(如现状空间布局与规划一致性、分级保护要求落实、设施建设等)、规划实施监管情况(如管理机构的权责一致性、管辖范围与规划范围一致性、实现统一规划和管理、执法检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违规建设查处等情况)。 (二)景观资源保护状况 重点评估当前重要景观资源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保存状况、新的景观资源挖掘情况,以及景观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威胁因素和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等。

(三)规划的指导性 紧扣现行规划是否能够引领风景名胜区发展,有效指导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和管理,统筹协调风景名胜区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关系,发挥风景名胜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扶贫、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四)规划履行《条例》等情况 重点评估现行规划是否符合《条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和编制要求的通知》(建城[2015]93号)等规定的相关内容,满足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和要求。 各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其他评估内容。 三、评估结论和建议 (一)作出是否重新编制规划的决定 (二)重新编制规划的建议 基于评估情况,结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新要求和风景名胜区内外部发展条件,提出重新编制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重点事项及针对性的规划对策。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分省整理)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最新最全) 自1982年起,截至2013年1月,国务院总共公布了8批、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其中,第一批至第六批原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起改称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逐次分别是:第一批:1982年11月08日发布,共44处 第二批:1988年08月01日发布,共40处 第三批:1994年01月10日发布,共35处 第四批:2002年05月17日发布,共32处 第五批:2004年01月13日发布,共26处 第六批:2005年12月31日发布,共10处 第七批:2009年12月28日发布,共21处 第八批:2012年10月31日发布,共17处 浙江(19处)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⑴ 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⑴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⑴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⑴ 天台山风景名胜区⑵ 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⑵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⑵ 莫干山风景名胜区⑶ 雪窦山风景名胜区⑶ 双龙风景名胜区⑶ 仙都风景名胜区⑶ 江郎山风景名胜区⑷ 仙居风景名胜区⑷ 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⑷ 方岩风景名胜区⑸ 百丈漈--飞云湖风景名胜区⑸ 方山--长屿硐天风景名胜区⑹ 天姥山风景名胜区⑺ 大红岩风景名胜区(8) 湖南(19处) 衡山风景名胜区⑴ 武陵源(张家界)风景名胜区⑵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⑵ 韶山风景名胜区⑶ 岳麓风景名胜区⑷ 崀山风景名胜区⑷ 猛洞河风景名胜区⑸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⑸ 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⑹ 德夯风景名胜区⑹ 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⑺

南山风景名胜区⑺ 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⑺ 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⑺ 东江湖风景名胜区⑺ 凤凰风景名胜区(8) 沩山风景名胜区(8) 炎帝陵风景名胜区(8) 白水洞风景名胜区(8) 福建(18处)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⑴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⑵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⑵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⑵ 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名胜区⑶ 金湖风景名胜区⑶ 鸳鸯溪风景名胜区⑶ 海坛风景名胜区⑶ 冠豸山风景名胜区⑶ 鼓山风景名胜区⑷ 玉华洞风景名胜区⑷ 十八重溪风景名胜区⑸ 青云山风景名胜区⑸ 佛子山风景名胜区⑺ 宝山风景名胜区⑺ 福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⑺ 灵通山风景名胜区(8) 湄洲岛风景名胜区(8) 贵州(18处)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⑴ 织金洞风景名胜区⑵ 潕阳河风景名胜区⑵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⑵ 龙宫风景名胜区⑵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⑶ 赤水风景名胜区⑶ 马岭河风景名胜区⑶ 都匀斗篷山--剑江风景名胜区⑸ 九洞天风景名胜区⑸ 九龙洞风景名胜区⑸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⑸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⑹ 平塘风景名胜区⑺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⑺ 石阡温泉群风景名胜区⑺

武功山成长的优与失——武功山市场营销分析

武功山成长的优与失 ——武功山景区创意与营销分析 【摘要】武功山位于江西省芦溪县,为江西第一高山。山顶拥有独特的十万亩高山草甸奇观。由于起步晚,位置在两市交界处,发展一直不理想。近几年推出的武功山帐篷节有效提高了武功山知名度,其市场营销还是可圈可点,但从整套来看还是有待提高,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 【关键词】武功山市场营销特色发展微博 前言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其主要景区武功山为江西第一高山,景区总面积38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8.1%,主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是江西省西部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型山岳风景名胜区。山顶十万亩高山草甸不仅是同纬度唯一,甚至在世界上都少有。武功山周边有宜春明月山,新余仙女湖景区,再远有井冈山景区,株洲方特欢乐世界。由于起步较晚,周边景区都已经繁荣稳步持续发展,而武功山多年来一直缓步前行,没有大事件,也没有大名气,直到近几年开始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力度,有了不错的成效,进入了全国各地游客的视野中。但是,虽然有一定的收获,要做的还有很多。 一、武功山景区营销发展情况 武功山风景区(以下简称武功山)旅游业在2000年之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2年景区旅游公路(新泉至麻田)和游步道(石鼓寺至金顶)修通后,吸引了萍乡及周边地区的客源,开始形成了旅游小热潮。2005年4月,金顶索道的开通又形成了一股游客潮。几年来,随着游步道,休息亭及其他设施的完善,景区客源稳步上升。但直到2008年以前,武功山都没有全国性的知名品牌,08年后,武功山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山草甸区域品牌,通过几年持之以恒的宣传,这一品牌的美誉度正逐步上升。2008年,武功山依托高山草甸,推出“高山草甸,云中草原”宣传口号,并开始举行其独具特色的武功山帐篷节,至2014年止已连续举办七届。 武功山相较周边其他景区起步晚,又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发展较慢,随着基本设施的完善和旅游市场的形成,景区加大了营销力度,2005年金顶索道开通后,又分别在萍乡,南昌两地设立了两家办事处,分派人员驻地营销,并初见成效。2006年随着无13谷吊马桩栈道旅游环线的形成,又加大了对长株潭市场的营销力度。另外,营销队伍内外结合,本土旅行社在外地旅行社的带动下也慢慢走向市场,初步形成了一支本土的营销中介队伍。 武功山以策略营销为突破,持续扩大游客总量。巩固长三角、珠三角已有市场,拓开广州、上海、湖北、浙江等大中城市市场,并向全国旅游市场延伸

平天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

平天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

目录 第一章现状概况 (1) 1.1某经济发展背景 (1) 1.2区位分析 (2) 1.3自然和历史 (2) 1.3.1地形地貌 (2) 1.3.2气候条件 (2) 1.3.3水文条件 (3) 1.3.4土壤动植物资源 (3) 1.3.5历史文化资源 (4) 1.4主要设施与基础工程 (4) 1.5社会经济概况 (5) 1.6景区建设 (5) 1.6.1发展概况 (5) 1.6.2相关规划 (6) 1.7现状存在的问题 (7) 1.7.1山水特色不够突出,小景点建设缺乏系统 (7) 1.7.2主要景点分布不尽合理,不利于游览组织 (7) 1.7.3交通体系尚未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 (7) 1.7.4部分项目建设未把尊重自然风貌放在首位 (7) 1.7.5存留的部分村庄管理不善,造成生产生活污染 (7) 1.7.6管理尚不完善,缺乏发展资金和人才 (8) 第二章案例借鉴与比较 (8) 2.1西湖 (8) 2.2玄武湖 (9) 2.3东湖 (9) 2.4比较借鉴 (10) 2.4.1可以借鉴的优点 (11) 2.4.2需要避免的缺点 (12) 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12) 3.1风景资源概况 (12) 3.1.1七星墩 (12)

3.1.4金地藏寺 (13) 3.1.5莲花台 (13) 3.1.6望华楼 (14) 3.1.7桃花岛 (14) 3.1.8龟山岛 (14) 3.2景物和景点、景区、风景名胜区的综合评价 (15) 3.2.1景点评价标准 (15) 3.2.2景物和景点评分与等级 (16) 3.2.3景区综合评价、评分与定级 (17) 3.2.4风景区综合评价、评分与定级 (18) 3.3评价结论 (20) 3.3.1齐山—平天湖风景资源特性 (20) 3.3.2结论 (21) 第四章风景区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21) 4.1规划依据 (21) 4.2规划期限 (22) 4.3规划指导思想 (22) 4.4规划原则 (22) 4.4.1贯彻“方针”,滚动发展的原则 (22) 4.4.2发挥优势,注重发掘的原则 (23) 4.4.3提升品位,适应市场的原则 (23) 4.4.4执行规,突出重点的原则 (23) 第五章风景区规划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23) 5.1规划围 (23) 5.2风景区性质 (23) 5.2.1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与九华山风景区 (23) 5.2.2平天湖、齐山湖、天堂湖与丰收湖 (24) 5.2.3杏花村与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 (24) 5.3风景区发展目标 (24) 第六章风景区总体布局规划 (24)

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黄山风景区距市府所在地屯溪69km,118°1'E,30°1'N,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山脉面积12002 km,规划入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2 km,是号称“五百里黄山”的精华部分。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九华山风景区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国佛教名山—九华山蜿蜒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南望黄山,北瞰长江,方圆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42米。山间古刹钟声,香烟缭绕,灵秀幽静,古木参天。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 天柱山风景区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境内,东临长江,西连大别山,雄峙江淮。中华历史文化名山,自古就有“南岳”之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对其封号为“南岳”。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 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1年获“AAAAA”旅游区称号,2011年9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天柱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中华十大名山。 琅琊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滁州古城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的西南郊。主峰小丰山,海拔317米,总面积240平方公里。自宋代以来,琅琊山一直是皖东有名的历史胜境。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1月11日琅琊山森林公园成为全国首批获得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齐云山风景区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道教主流正一派圣地,古称白岳。位于徽州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海拔585 米,方圆一百平方公里。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齐云

武功山一日游路线攻略

萍乡武功山一日游路线攻略 上午行程安排:景区山脚—好汉坡—吊马庄—金顶(最高峰) 下午行程安排:金顶--二级索道站--中俺--一级索道站--山脚景区大门 具体行程安排 上午行程 早上必须在上午9点之前抵达武功山景区,记住是必须哦!到达景区之后就开始到武功山景区售票厅窗口购买门票70元/人,买完票之后开始通过登山口检票登山 山脚到好汉坡大概需要3.30个小时左右的样子 在到吊马庄需要30-40分钟左右 到达吊马庄可以看到,武功山山神和一望无际的草甸 吊马庄到金顶需要1小时左右,吊马庄到金顶看似路程不是很远,用不了多少时间,因为山路比较陡峭,攀爬起来比较难,所以看似不远但是废时间。 从山脚到山顶全程徒步,大约需要花费时间在5小时左右,9点之前登山1点左右可以到达山顶,在此攀爬途中全程都是上升陡峭路线,比较废体力,所以大家务必携带个人食物和水。 下午行程 下午由于是走的索道方向,如果上午攀爬体力不行程的,下午下山可以选择全程索道下山,不过武功山索道分一级索道和二级索道,一级索道是山脚到半山腰那段,二级索道就是半山腰到山顶那段,所以武功山索道是分段的并没有连在一起,二级索道到一级索道中间是有一段路的,二级索道到一级所需要走1小时左右。 全程徒步下山大约需呀3.30小时左右可以到达山脚景区大门,从金顶到二级索道站需要20分钟左右,二级索道站在下到玻璃栈道和铁索桥大约1小时左右,在到一级索道需要10分钟左右,体力和时间上等。。。有问题的这个是可以选择一级索道下山,下山做索道时间月1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山脚景区大门,若时间体力等都没有问题的可以选择继续徒步下山,一级索道到山脚景区大门时间约2小时左右时间,其中步行路经、游览猴谷、飚水岩瀑布、尽心瀑、天马印蹄瀑下山。 索道费用:下山 二级索道45元/人 一级索道55元/人 索道费用:上山 一级索道65元/人 二级索道55元/人

武功山二日游攻略

武功山二日游攻略 10月1日周四(天气:南昌多云21-28℃;武功山晴18—25℃):G1759 南昌西—萍乡北(7:06-8:16) 出站对面坐小巴士到武功山,车程一小时,到达武功山时间约9:30。 (网友提示:萍乡北站至景区有直达往返中巴,只要1小时车程,注意不要听信站外的小车司机和公交车司机的忽悠,什么“现在人少没车“你不知道要等多久”之类的话,顺着“武功山莲花景区”的牌子指引去车站买票就行,出站后指示牌就在前面,记得是出来往左边,而直行是坐公交的。如果坐公交到火车站或者汽车南站的话,虽然也可以到达景区,但是路上需要将近2个多小时。我当时就是听信了他们的话,坐公交先到火车站,然后再坐到武功山的面包车,路上折腾了将近2小时。) 初步定上山:从门票入口坐一级索道到中庵,视情况(累不累)是否坐二级索道上金顶,第二天从金顶下山的话就徒步。金顶住宿:金顶客栈普通房间已定完,打算预定金顶云海酒店观景房(观景房特点房间可看日出)。 10月2日8点从金顶徒步下山,从武功山坐车回萍乡。 晚餐:老萍乡莲花血鸭(文昌路青年店) 返回:10月2日 G5006 萍乡北—南昌西(20:01—21:11)·武功山分为萍乡和安福两个景区,萍乡景区以高山草甸为

主,适合徒步、赏景。 ·主要包括金顶、箕峰、杨思墓、九龙山、发云界、武功湖、武功温泉7个核心景点。 ·山上山景雄秀、瀑布独特,登金顶、看日出、赏云海是武功山最值得体验的三大项。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低于同期庐山、黄山的气温,是良好的避暑胜地。 金顶:武功山海拔1918.3米,为江西省境内第一高峰。·金顶观光休闲区有景点石鼓寺、夫妻瀑、吊马桩、武功山神、古祭坛群、金壶洒酒。 ·其中的“江南祭坛群”是武功山三大绝景之一,距今17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华夏一绝”。 绝望坡:是萍乡市芦溪县境内武功山风景区的一段山路,因坡度大,坡路长而得名。 --这里是从金顶穿越到羊狮幕或明月山的必经路段,山势险峻,跌宕起伏。 --最陡的位置坡度接近70度,脚下却也只能踩着未修整的泥石路,手脚并用,缓慢爬行。 --这里路长坡陡,使人绝望。但沿途的风景非常奇特,风光旖旎。由于海拔较高,山间时常有云雾缭绕,如同仙境。 九龙山:是位于武功山脉下面的一座山,也是武功山面积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