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详勘报告

详勘报告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武汉奥山世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武昌罗家桥兴建“奥山世纪城K-1-2双水蓝湾”商业及住宅小区项目(该小区内又分为A、B、C区),该项目由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其岩土工程详勘工作交由我公司进行。我公司于2011年9月提交了该小区大部分地段的详勘报告并已通过图审。因B区部分地段被高约4~6m的填土覆盖未能施工,现该场地具备勘探施工条件,应建设方要求我公司进场补勘。设计方提供的拟建物特征见下表:

表1

本报告在编写时部分利用了前次提交的“奥山世纪城K-1-2双水蓝湾A、C 区”详勘中的钻探及土工等资料。

(二)勘察技术要求

设计方对本次勘察要求如下:

1、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查明埋藏的河道、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查明场地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提供抗浮验算所需的地下水浮力的计算水位;

8、收集、调查建筑物周邻与之可能有相互影响的工程设施及工程活动情况;

9、评价欠固结土层产生负摩阻力或地面下沉的可能性;

10、岩溶层面覆有饱和砂土和砂类土或存在土洞的粘性土时,应判明岩溶层面以上土层的稳定性;

11、桩基工程、深基坑工程和地基基础加固、改造工程应按现行规范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12、对可采用的桩基础设计进行论证分析,提出适用的、合理的方案如预制桩、灌注桩(包括后压浆相关参数),并提出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3、提供基坑支护所需参数,对基坑支护应提出参考意见;

(三)勘察依据

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5)、《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1)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地方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2)、《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

3)、《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

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

5)、《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的通知》(武汉市武震办〔2007〕4号文件);

6)、《关于加强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控制管理的通知》(鄂建文[2010]103号)

7)、《湖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27号)其他资料:

1)、《工程地质手册》(2007年版)

2)、《武汉市基岩地质图》及说明书(1990年版)

3)、《武汉市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1990年版)

4)、《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及说明书(1994年版)

5)、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勘察合同;

6)、建设单位提供的“双水蓝湾B区”项目的建筑总平面图;

7)、设计单位提供的“勘察委托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

(四)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场区31~33层住宅楼的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因此判定33层住宅楼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场区18~24层住宅楼、商业及地下车库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因此判定18~24层住宅楼、商业及地下车库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五)完成工作量

“奥山世纪城K-1-2双水蓝湾”住宅小区的勘探点由我公司布设,共布设勘探孔187个。本次现场施工时为增加浅部地层划分精度选择了18个钻探孔进行静探对比测试,勘探点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外业钻探施工完成后我公司依照“湖北省江河堤防钻探及钻孔封堵技术暂行规定”鄂水堤(81)018号文的规定均对钻探孔进行了回填。

我公司于2012年7月31日进场,于2012年8月18日完成能够施工的全部外业工作,施工设备为XY-100型钻机5台(套),10T静力触探机1台(套),

完成工作量见下表(表2)

表2

勘探孔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引测点为建设方指定的BM点,其绝对高程为21.59 m(该点在和平大道附近,坐标值X=388831.117m,Y=534160.519m),勘探坐标系统采用北京坐标系,由建设方提供,以J1(X=389352.866m,Y=533859.822m)及A点(X=389101.133m,Y=534017.287m)进行引测,J1、A及BM点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以外。

二、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武汉市余家头罗家桥路,原为菜地,目前为“奥山世纪城K-1-1地块”和“奥山世纪城K-2-1地块”的土方堆场。勘探期间正在进行场地平整(整平标高为23.00m),场区大部分地段相对较平坦,仅在拟建的C7#和C8#楼地段有一土堆,勘探孔孔口标高在22.91~27.16米之间,最大高差4.25m,场区地貌属长江一级阶地。

(二)场地岩土构成及野外特征

在场区最大勘探深度范围内,根据钻探资料、土工试验成果,拟建场地内除表层为杂填土(Q ml)外,其下为第四纪全新统冲湖积(Q4al+l)的粉质粘土夹粉土、冲洪积(Q4al+pl)的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及砂土层,基岩为志留系(S2)的泥岩。根据年代、成因、岩土层结构及强度大小,场地自上而下可分为7个地质单元。各层土的特征详见“土层性质特征描述表”(表3)。

土层性质特征描述表表3

土层性质特征描述表续表3

注:表中③、④层其状态是根据原位测试来确定。

各岩土层空间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三、场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场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系根据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成果综合分析后确定的。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空间展布情况详见下表(表4~表11)。

土(岩)层物理力学指标分层统计表表4

注:表中②、③、④层土均为该层中粉质粘土指标;③层仅局部地段揭露,故未取到粉土样。

颗粒分析统计表表5

剪切指标(直剪、快剪)统计表表6

剪切指标(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UU)统计表表7

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统计表表8

注:上表中②、③、④层的数据分子为粉质粘土指标,分母为粉土、粉砂指标;

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表9

注:表中③的指标为粉质粘土指标,④层为粉砂指标。

重型动力触探(N63.5)统计表表10

注:表中统计数据已经过杆长修正。

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指标统计表表11

四、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下水类型、埋藏和补给条件的评述

本场区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分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类。

1、上层滞水主要赋存在表层杂填土中,水位不连续,无统一自由水面,其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和生活排放水补给。

2、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④层及其下的砂土层中,②、③层为弱含水层,含水层顶板埋深在0.9~8.3m之间,水量主要受长江水侧向径流补给,遇长江丰水期水位上升,遇长江枯水期水位下降。

(二)地下水位量测

1、勘探过程中对上层滞水进行了量测,其静止水位在地面以下0.60~2.60m,相当于绝对标高21.20~24.89m。

2、勘察期间对75号钻探孔测量承压水头高度在地面以下7.40m,绝对标高17.96m(2012年8月16日测得)。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武汉地区承压水位标高一般在18.5~20.0m,年变幅为3~4m。

由于本场地邻近长江干堤,详勘时正值长江汛期,施工期间暂不能进行抽水

试验来实测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因此建议在基坑开挖前进行抽水试验实测承压水水位及水文地质参数后,依据实际开挖深度进行突涌验算,若有突涌的可能,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

(三)地下水及土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我公司前次勘察时所取水样的水质分析报告(见附件),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本判定:勘察过程中经过调查发现本场区及附近无污染源,场区环境类型为Ⅱ类,地下水呈干湿交替作用,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2.1.1-12.1.2条,本场区混凝土结构处于地水表在中,依据水质分析报告判定土对混凝土结构的有微腐蚀性。

五、场地土层的地震效应

(一)基本烈度及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武汉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本次勘察的建筑物中住宅楼部分抗震设防属标准类设防;据设计方介绍:本次勘察的商业部分换算的建筑面积小于17000㎡营业面积小于7000㎡,因此商业部分抗震设防也属标准类设防。根据《武汉市主城规划区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分图》,本工程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分区为ⅢA区。且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中城市用地抗震防灾类型分区Ⅲ类范围,故抗震设防类别应提高为重点设防类。

(二)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在22、30、76、81及92号孔实测的剪切波速测试结果,场区覆盖层20m 深度范围内等效剪切波速在Vse=144m/s~148m/s之间(详见“双水蓝湾B区波速及地脉动测试报告”),本场区在47.0m~55.3m之间揭露中风化岩层,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属覆盖层度属15~80m之间,判断本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特征周期0.45s。

场区地势较平坦开阔,地层较为稳定,但上部存在有较厚的软弱土,故该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依据规范要求,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应避开,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三)抗震液化判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武汉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按6度设防,可不考虑砂土液化的影响。

六、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1、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武汉地区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段,本次勘察也未发现新的地质构造活动迹象,故区域地质稳定性良好。

2、拟建场地地势较平坦,勘察期间调查场地周边无滑坡、地陷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发生的可能,场地内及附近无采空区,该场地的环境条件较好。

3、根据勘察结果发现,该场地的下伏基岩为泥岩,为非可溶性岩层,地基稳定。

4、本场区为一级阶地又邻近长江,有着丰富的地下承压水,且拟建物下有一地下室,地下水对施工有较大影响,但处于人为可控制范围,采取有效的止水、降水措施,地下水的影响可降至最小。

5、本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依据规范要求,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应避开,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综合以上分析,拟建场地稳定,采取有效措施后适宜工程的建设。

七、场区特殊性土的岩土工程评价

杂填土:

整个场区均分布有①层杂填土,厚度不等。杂填土主要为粘性土夹碎石块及其它建筑、生活垃圾,粒径0.5~10cm,含量分布不均,力学性质不均,堆积年限小于10年,结构松散,压缩性不均匀,赋存有较丰富的上层滞水。基坑开挖

后杂填土作为基坑侧壁土层,由于杂填土层结构松散、渗透能力强,且赋存有较丰富的上层滞水,因此基坑支护时应采取有效隔水措施,做好支护工作。

八、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一)承载力的综合确定

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系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指标、静力触探Ps值、标准贯入N值经综合分析后最终确定的建议值。场地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综合取值、剪切指标综合取值列表如下:

承载力及压缩模量综合成果表表12

注:1、表中()内为变形模量的数据;

2、②、③、④层中分子为粉质粘土指标,分母为粉土、粉砂指标;

3、③层的标准贯入取fak时考虑了互层的因素。

(二)场地各土层工程性能分析

①层杂填土,主要以人工新近填积的粘性土为主,含有约30%的建筑垃圾及少量的生活垃圾,填积年限小于10年,力学性质不均匀,不可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该层全场分布,基础开挖后成坑壁土层,其自稳能力及抗渗能力均较差。

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软~流塑状态,力学强度低,压缩性高,不可作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该层顶板埋深为0.9~8.3m,厚度在1.9~8.0m,基础开挖后成基坑侧壁土层,其自稳能力差,易形成坡体失稳滑移;同时又作为坑底软弱土层,易形成土体隆起,是基础开挖时的最不利土层。该层为粘性土夹粉土,且局部夹有粉砂,建议按不利考虑将其视为承压含水层

③层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粉质粘土为软塑状态,粉土为中密状态,力学强度一般,压缩性中等,也不可作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该层为粘性土与粉土互层,且局部夹有粉砂,故其水平渗透性大于垂直渗透性。

④层粉砂夹粉质粘土,粉砂呈松散状态,粉质粘土呈软~可塑状态,力学强度一般,压缩性中等,不可作为场区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

⑤-1层粉砂,稍密状态,承载力稍高,中偏低等压缩性(fak=160kPa,Es=14.0MPa),也不可作为场区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

⑤-2层粉细砂,灰色,中密状态,该层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低(fak=210kPa,Es=19.0MPa),全场分布,可作为2~3层商业的桩基础持力层。从力学强度方面考虑,该层也可作为地下车库的桩端持力层,不利的是该层埋藏较浅,层面及层厚变化较大(顶板埋深为16.4~22.9m,揭露厚度在5.9~14.0m之间),因此将此层作为地下室的桩端持力层时应同时满足地下车库对抗浮的要求。

⑤-3层粉细砂夹中粗砂,灰色,密实状态,该层承载力高,压缩性低(fak=250kPa,Es=23.5MPa),可作为18~24层拟建物及地下车库的桩基础持力层。

⑥层粉细砂夹卵砾石,灰色,中密~密实状态,该层承载力高,压缩性低(fak=340kPa,Es=30.0MPa),该层厚度0.6~5.2m,层面变化也较大,考虑到其下即为基岩,选用该层作为拟建物桩端持力层的意义不大。

⑦-1层强风化泥岩,青灰色,该层承载力高,压缩性低(fak=400kPa,Es=45.0MPa),该层层厚变化较大,厚薄不一(1.2~7.9m)。在该层厚度较大处

可作为高层拟建物的桩基础持力层。

⑦-2层中风化泥岩,青灰色,该层承载力高,压缩性低(fak=1000kPa,可视为不可压缩)该层的力学强度是所揭露地层中最好的,可作为高层(18~33层)拟建物的桩端持力层。

九、基础型式的选择及建议

(一)基础型式的选择

本次详勘的建筑多为高层建筑,局部存在2~3层商业,全场布设地下车库。根据建筑物特性及荷载要求,结合本场地地层特点,考虑到场区上部土层以软弱土层为主,不具备采用天然地基的条件,故需选用桩基础。

根据拟建建筑物结构型式及荷载特点,结合场区岩土工程条件,并考虑周边已有建筑经验,拟建物可采用的桩基型式有: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桩。

场区各拟建物可采用基础型式及持力层的建议见下表:

表13

现对该两种桩型的优缺点分析评述如下: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是武汉市高层建筑常用的桩型,具有成熟的施工经验和施工工艺。其优点是钻孔灌注桩对地层适应性强,桩长易于控制,另则可通过调整桩长、桩径,满足建筑结构对单桩承载力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单桩的承载力的大小,虽与地层结构有关,但与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控制亦有较大的关系,尤其是沉渣厚度,当沉渣厚度过大时,持力层的端承力难以发挥,为减少沉渣,建议采用反循环的施工工艺。本场地存在深厚砂层,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应配置好泥浆,防止塌孔。根据武汉地区经验采用钻孔灌注桩时对砂层采取后压浆工艺,可使砂层的侧阻提高30%左右;也可使沉渣固化,对提高承载力,减少变形也有好处。工程桩施工前宜进行试成桩。不利的是该桩型造价相对较高,施工周期比较长。

预应力桩:

该桩型在施工过程中单桩承载力能通过油压值较直观的得到反映;另外,预应力桩属成品桩,施工工艺简单、桩身质量有保证、成桩速度快、工期短且较为经济合算。不利的是本场地浅部土层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为软~流塑状态,在桩基施工及基坑开挖时极易造成桩位偏移、桩顶偏斜、桩身断裂等情况发生。作为预应力桩桩端持力层的⑤-3层为中密~密实的粉细砂夹中粗砂层,且在该层之上又有中密的⑤-2层粉细砂,若采用该桩型能否穿透⑤-2层进入⑤-3层到设计深度应进行试成桩,并且在桩基施工时也会因为砂层为密实状态,且夹有中粗砂,易出现长短桩,希望设计方引起重视。同时还应加强对上部结构的沉降观测。

(二)桩基设计参数

根据勘察资料,按《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提供有关桩基设计参数如下:

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值一览表 表14

注:表中钻孔灌注桩的端阻取h >15m ;预应力桩的⑤-2层q pa 的数值取15m <h ≤30m ,⑤-3层q pa 的

数值取h >30m 。

(三)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现选取部分钻孔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见下表: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表 表15

注:1、表中的桩长为计算桩长,均以±0.00下5.4m 起算;

2、钻孔灌注桩在计算时未考虑注浆增强系数,预制桩计算时按管桩考虑;

3、上表中的桩长仅为估算之用,实际桩长能否达到该深度应由试桩确定。

上表中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估算,仅供设计人员参考,实际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必须通过现场一定数量的桩载荷试验确定。

(四)地基均匀性评价

前已述及,高层住宅楼以不可压缩的⑦-2层作为桩端持力层,采用钻孔灌注桩时,虽⑦-2层在层面较有起伏(局部层面坡度>10%),但若同一栋建筑其桩端

放在同一标高时可视为均匀地基。

商业及地下车库:

当采用钻孔灌注桩时,作为桩基持力层⑤-3层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分布较为均匀,因此可视为均匀地基。

若采用预应力桩,虽可作为桩端持力层⑤-2层、⑤-3层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分布较为均匀,但在桩基施工时会由于地层的情况造成长短桩,因此可视为不均匀地基。

(五) 倾斜性分析

高层建筑地基的变形特征预测分析:根据前述该场地采用桩基础,以不可压缩岩层为桩端持力层,且高层拟建物地段下有一层地下室,基础整体性较强,建筑物荷载重心与基础形心尽量一致,房屋发生整体倾斜的可能性较小。

(六)场地施工条件及成桩可行性评价

拟建场区较为开阔,大部分地段地形较平坦,勘察期间场区正在进行回填整平施工。场地主有软~流塑的粉质粘土夹粉土、软~可塑的粉质粘土夹与粉土互层、松散的粉砂夹粉质粘土、稍密~密实的粉细砂、粉细砂夹卵砾石层及基岩组成,

1、本场地具备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条件。针对场地地层特点,考虑到钻孔灌注桩成桩对土层的要求较低,适应性较强,因此成桩是可行的,考虑到场区存在有深厚的砂层,要严格控制好泥浆比重,确保顺利成桩。

2、本场地不能满足预应力桩(静压法)的施工条件,施工前应对现有场地回填砖渣并进行碾压,达到压桩机正常施工的要求。因场区地层较简单,预应力桩在本场地成桩也是可行的,不利的是浅部土层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软~流塑

状态,施工及基坑开挖时易造成桩位偏移、桩顶偏斜、桩身断裂等情况发生。又作为预制桩桩端持力层的⑤-3层为中密~密实的粉细砂夹中粗砂层,且在该层之上又有中密的⑤-2层粉细砂,若采用该桩型能否穿透⑤-2层进入⑤-3层设计深度应进行试成桩,并且在桩基施工时也会因为砂层局部密实度的不均匀,易出现长短桩,希望设计方引起重视。

(七)桩基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场区位于武汉中心城区,因此需严格控制桩基础施工时所产生的噪音,避免噪音扰民。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会因施工时产生的泥浆而污染环境,建议采取专门措施处理减少泥浆污染。施工中做好护壁工作避免钻孔缩径塌孔时,可不考虑对周边场地的变形影响。

采用预应力桩时应考虑桩基施工期间产生的挤土效应对周边道路、管线、在建项目的影响,必要时采取措施减少挤土效应。

(八)桩基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钻孔灌注桩:

1、本场地浅部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为软~流塑状态,采用钻孔灌注桩应做好护壁工作避免钻孔缩径塌孔。

2、建议优先采用桩端和桩侧压浆技术,以提高单桩承载力。

3、浇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规范要求。

4、废弃的浆、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预应力桩:

1、预应力桩的成桩深度应采取“油压值”与设计桩长双控制。

2、采用预应力桩应严格控制好桩段对接处焊接强度。当采用焊接时,接头处应做好防腐处理。

3、预应力桩应合理安排沉桩顺序,控制沉桩速率以减少挤土效应对沉桩的影响。

4、由于本场区浅部的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为软~流塑状态,建议在基坑开挖前对该层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止因施工机械开挖造成预制桩被挖断、挤偏。

5、场区⑤-2为中密的粉细砂、⑤-3层为中密~密实的粉细砂夹中粗砂,采用预应力桩时能否穿透⑤-2层进入⑤-3层一定深度需进行试成桩。同时因为上述问题及⑤-3层中密实度局部不均匀及夹有砾砂等因素,在桩基施工中易产生长短桩现象。

6、对采用预应力桩的建筑物均应进行沉降观测。

十、基坑开挖与支护

(一)场地环境条件

拟建地下室遍布整个场区,该场地原为菜地。场地内无任何地下管线。基坑东部15m范围为空地,南部6m外正在修建小区临时道路,西面15m外为A、C区已开挖的基坑,北面5m外也为正在修建的小区临时道路。因此,基坑周边环境紧张。

(二)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设计方提供的“勘察委托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建设物±0.00标高为23.50m,场地整平标高为23.0m,拟建地下车库的基础埋置深度为±0.00下约5.4m,则地下室底板标高至少为18.10m。则基坑开挖深度约在5.0m左右。基坑边坡的土层为①层杂填土、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坑底土层为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

基坑开挖后①层杂填土结构松散、渗透能力强,易造成坑壁失稳,基坑侧壁变形过大、坡体滑移等工程事故,且蕴含有丰富的上层滞水,开挖时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隔水及排水措施;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为软~流塑状态,作为基坑侧壁

土层,由于含有大量粉土自稳性差,且有涌土、涌砂的可能性,基坑开挖时极易造成坑壁垮塌,应注意坡面的保护及有效的止水措施;同时作为坑底土层易造成坑底隆起。故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

(三)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地下水有两类,一是赋存于①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二是赋存在④~⑥层的孔隙承压水,勘探期间测得上层滞水水位在地面下0.60~2.60m,相当于绝对标高21.20~24.89m。在75孔测得承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7.40m(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17.96m)(2012年8月16日测得)。②层夹粉土较多,该层中含有地下水,其渗透性较为特殊即水平渗透系数大于垂直渗透系数,突涌验算时建议其作为含水层对待。

以②层为含水层考虑时基坑底板已进入含水层中,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疏干降水。由于本场地位于长江干堤500m范围内,详勘时正值长江汛期,施工期间暂不能进行抽水试验来实测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因此建议在基坑开挖前实测承压水水位及渗透系数后,依据实际开挖深度进行验算。

地下室若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基础,基坑的重要性等级为二级;若采用500mm 直径预应力桩,基坑的重要性等级为一级。

(四)基坑支护方案及设计参数

因构成坑壁的主要土层为①层杂填土及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坑底为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本场地的环境条件较为紧张,加之①层杂填土及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的力学强度及自稳性均较差,因此基坑开挖时建议采用排桩+被动区加固的支护方案。对于①层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在坡顶设置截水沟在坑内设置集水井抽排即可,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的弱承压水采用深层降水法,因②、③层其渗透性较为特殊即水平渗透系数大于垂直渗透系数,建议与轻型井点降水或设置“砂砾渗井”将水导入下部强透水层中的方法配合使用。支护参数如下:

剪切指标综合取值(直接快剪)表16

注:1、表中原位测试的C、φ取值是根据《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查得,供基坑设计使用。

2、表中③层、④层中夹有粉土、粉砂,土工试验指标主要为粉质粘土的指标,在综合取值时根据

土层特征进行了综合考虑。

3、③、④层中分子为粉质粘土指标,分母为粉土、粉砂指标;

基坑设计参数建议值表表17

注:上表中的K值是依据第四版《工程地质手册》并结合武汉地区经验提供的参考值。

(五)地下室的抗浮评价

对本场区地下室有影响的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

拟建场地的地下室,上覆有高层住宅楼及2~3层商业的部分,主要考虑施

工期间的临时抗浮稳定问题,一般可通过工程桩或基坑施工抽排水等措施来解决。

而对于上部没有建筑物的地下室部分,建议设计单位根据地下室结构自重及上部荷载验算是否须进行抗浮设计,当地下车库结构自重大于地下水的浮力时,仅须考虑施工期间地下室的临时抗浮问题,当上部结构荷重小于地下水的浮脱力时,则需进行永久性抗浮,应设置抗浮桩。前已提及地下室采用的是桩基础,该工程桩可兼作抗浮桩使用,设计时抗拔力需乘以抗拔系数λ。抗浮桩的设计参数建议值参照表14的“桩基设计参数一览表”计取,各岩土层的抗拔系数λ见下表:

岩土层抗拔系数表表18

本场地的抗浮设计水位标高取室外地坪标高。

(六)关于基坑设计及施工的建议

1、基坑工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条件;尤其是勘察期间场区正在进行场平,因此建议基坑支护设计时进一步搜集场区标高等实际条件。

2、基坑开挖时应特别注意防水措施。应加强地表水的疏导,以免边坡土体发生垮塌、边坡失稳导致增加支护结构的压力。

3、由于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为软~流塑状态,作为基坑侧壁土层,自稳性差,且有涌土、涌砂的可能性,应注意坡面的保护及有效的止水措施;因②层中夹有大量的粉土,基坑开挖时极易造成坑壁垮塌,同时作为坑底土层易造成坑底隆起。在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时应引起重视。

4、基坑应避免在长江汛期开挖,基坑开挖前,必须先施工具有代表性的1~2口井进行抽水试验,校核水文地质设计参数。前已提及本基坑开挖过程中需采取疏干降水,从经济及环境方面考虑可采取管井降水。

5、基坑开挖时应分层分段开挖,注意对工程桩的保护,应安排好合理的分步开挖厚度及顺序,以防止预应力桩被挖断、挤出。

十一、结论及建议

1、场区33层住宅楼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18~24层住宅楼、商业及地下车库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2、本场区环境类别为Ⅱ类,场地地下水在无污染的情况下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2.1.1-12.1.2条,本场区混凝土结构处于地水表在中,依据水质分析报告判定土对混凝土结构的有微腐蚀性。

3、拟建场区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设计地震特征周期0.45s。

4、本场地地势平坦,较为开阔但存在有软弱土,故该场地判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依据规范要求,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应避开,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武汉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根据《武汉市主城规划区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分图》,本工程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分区为ⅢA 区。且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中城市用地抗震防灾类型分区Ⅲ类范围,故抗震设防类别应提高为重点设防类。

6、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武汉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按6度设防,可不考虑砂土液化的影响。

7、本场地稳定,采取有效措施后适宜工程的建设。

8、拟建物的基础型式及持力层的选择见“第九章”。

9、桩基础施工前建议进行试桩,根据试桩结果进行设计修正。

10、基坑设计及施工的建议详见“第十章”。

十二、需要说明的问题

1、本场区浅部的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软~流塑状态,,对基坑施工有较大影响,建议对其进行固化处理。

2、预制桩以⑤-3层为中密~密实的粉细砂夹中粗砂层,且在该层之上又有中密的⑤-2层粉细砂,采用该桩型能否穿透⑤-2层进入⑤-3层设计深度应进行试成桩。同时因砂层的密实度的不均匀性易造成长短桩。

3、由于本场地位于长江干堤500m范围内,详勘时正值长江汛期,施工期间暂不能进行抽水试验来实测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因此建议在基坑开挖前进行抽水试验。根据武汉地区基坑支护设计经验:承压水的渗透系数K取15m/d,影响半径为200m。

4、本报告中所作的分析及提出的建议是基于场地钻孔资料(见钻孔平面布置图)和报告中阐述的其它资料。具体数据仅在钻孔位置是准确的,在钻孔间的岩土资料为推测性资料,其变化的性质和程度可能在桩基施工时会暴露出来,如果变化明显,就需在施工期对场地进行勘察。

5、基础施工时请及时通知我公司派员进行验槽。

地质勘察报告

一、前言 1.1拟建工程概况 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他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包括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 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表1-1 1.2.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与条文说明第3.1.1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如下: 勘察等级划分表 表1-2 1.3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 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 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 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特征、分布规律; 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 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情况; 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 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 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 1.4 勘察依据 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现行规范进行: ⑴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 ⑵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条文; 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 ⑸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⑹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 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并结合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首次共布设66个勘探孔,原则上沿拟建物的周边及各角点布设,钻孔编号ZK1~ZK66;野外地质勘探自2010年03月09日开始,至2010年03月25日结束,采用两台GXY-1工程钻机泥浆循环护壁工艺钻进,对于上部土层采用回转钻进,无泵投球取芯工艺;对于强风化花岗岩层采用双动双管取芯工艺,对于中等风化花岗岩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回次进尺≤2.00m,岩芯采取率满足规范要求。并进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采取岩、土、水试样,孔口标高测量及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具体工艺方法详见第5节)。所有钻孔在钻探取芯、观测结束后,均按要求采用原土或干的粘土球分层回填击实处理。

地铁车站的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的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一、总体施工安排 (4) 1.6车站施工区段划分 (4) 1.7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4) 二、各工序施工要点 (5) 2.1吊顶工程技术标准 (5) 2.1.1一般规定 (5) 2.1.2铝合金天花吊顶施工 (6) 2.2 抗静电架空地板施工 (8) 2.2.1抗静电铝合金板架空地板操作工艺 (8) 2.2.2抗静电架空地板质量标准 (10) 2.3埃特板离壁墙基 (10) 2.3.1范围及材料要求 (10) 2.3.2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要求 (11) 2.3.4作业条件 (11) 2.3.5质量要求 (12) 2.4砌体工程 (12) 2.4.1作业条件 (12) 2.4.2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3) 2.4.3质量控制 (14) 3.4.4工程质量通病及注意事项 (14) 2.5地面工程 (15) 2.5.1地面工程主要内容 (15) 2.5.2细石混凝土地面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 (16) 2.6涂料工程及乳胶漆工程施工 (19) 2.6.1一般规定 (19) 2.6.2材料质量要求 (20) 2.6.3乳胶漆施工工艺 (20) 2.7不锈钢饰面及不锈钢栏杆施工工艺 (21) 2.7.1不锈钢施工要求 (21) 2.7.2不锈钢栏杆规定 (21) 2.7.3施工要点 (22)

2.7.4质量要求和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3) 2.7.5质量检验标准 (24) 2.8门窗工程 (25) 2.8.1门窗施工作业条件 (25) 2.8.2门窗施工操作工艺 (25) 2.9标志系统的安装要求 (28) 2.9.1标志系统安装的一般要求 (28) 2.9.2标志系统安装的特殊要求 (29)

城市轨道交通导向设计开题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导向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班级(学号) ******* 姓名 ***** 指导老师 ***** 一.课题背景 城镇化进程导致了一些大城市的过度膨胀,立体化的空间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缓解措施,人们的生活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地面之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地下空间多年以前就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开拓,并且目前还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以解决人口、环境、能源三大危机和医治“城市病”为目的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不仅缓解地面交通的拥挤,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已成为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它涉及现代化大都币的管理问题,体现城市的风貌、城市的人文文化。并且由一开始的单一化向着多功能方向发展,地下空间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交错缭绕,越来越像迷宫。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要想行动自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完善的、人性化的标识导向系统。 如何进一步完善视觉导向标志标示系统已经成为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以往,我国不太重视交通视觉导向系统。以道路交通为例,北京市每公里的交通标志只有东京的15%。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给城市轨道交通提建议,其中就有一条:“各种标识应方便市民”。因此,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力量对轨道交通标志标示系统进行研究。例如,请有关专业单位对各条轨道交通标志标示所采用的颜色、符号、形状、尺寸等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还限于轨道交通标志标示系统的微观层面。要想解决好轨道交通系统的导向问题,最大限度地为乘客提供方便,其重要性还在于,当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以后,它要形成现代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软件板块。这就需要从宏观的层面来系统考虑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体系。主要对设计体系的框架、理念、内容进行探讨。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 现在地铁地下空间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交错缭绕,越来越像迷宫。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要想行动自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完善的、人性化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出一套能够适应时代的城市轨道交通导向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感觉,并从这个课题中吸取对环境设计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三.设计调研 3.1若干城市轨道交通导向系统调研 3.1.1北京轨道交通导向系统调研 1)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简介 北京地铁为服务于中国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它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

地质勘察任务书

地质勘察任务书标准模板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目录 1、项目概况 (3) 1.1工程名称 (3) 1.2工程地址 (3) 1.3建设单位 (3) 1.4项目概况 (3) 1.5勘察范围 (3) 1.6勘察阶段 (3) 1.7勘察周期 (3) 2、勘察阶段划分与选取 (4) 2.1勘察阶段划分表 (4) 2.2勘察阶段选取原则 (5) 3、各阶段地质勘察基本要求 (6) 3.1、初步勘察基本要求 (6) 3.2详细勘察基本要求 (6) 3.3施工勘察基本要求 (7) 4、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8) 4.1、勘察依据 (8) 4.2地勘方案编制要求 (8) 4.3勘探钻点的布置要求 (9) 4.4、钻探作业要求 (11) 5、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制内容要求 (13) 5.1、资料整理 (13) 5.2、报告编制内容要求 (13) 5.3地质勘察报审查要点一览表 (14)

地质勘察任务书模板 1、项目概况 1.1工程名称 根据工程实际名称填写 1.2工程地址 根据工程实际地址填写 1.3建设单位 据实填写,必须与本项目开发公司名称一致 1.4项目概况 简述总体项目位置 应附图:总体项目城市位置图;宗地区域位置图、项目总图 1.5勘察范围 简述勘察范围;建设场地范围中若需修建大体量构筑物(如大型生化池)、泳池、重要管井等,应纳入勘察范围。 应附图:项目勘察范围图 1.6勘察阶段 简述勘察阶段划分 1.7勘察周期 简述勘察周期,从发出勘察外业进场通知书开始计算日期 2、勘察阶段划分与选取 2.1勘察阶段划分表

1)用地面积200亩以上小区或复杂场地应分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阶段进行勘 察; 2)单体建筑或200亩以下的住宅小区可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3)特殊复杂地质条件(如喀斯特地貌)或采用大直径桩(桩径不小于1m)的项 目,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求进行施工勘察; 4)当项目存在超限边坡或深基坑时,为满足初设报审或基坑施工要求,建议直 接进行详细勘察或局部详细勘察。 5)本场地区域内有可以参考的《地质勘察报告》时,可跳过初勘步骤,直接进 行详细勘察,本场地无可参考《地质勘察报告》时,应进行初步勘察。初步勘察阶段应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对建筑总图布置提出建议。

地质勘查报告

西宁2014年 XXX工程岩土工程详勘报告 工程编号:2014-01 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0一四年九月

报告名称:XXX工程 勘察阶段:详勘 工程编号:2014-01 勘察单位: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勘察日期:二0—四年九月 经理: 工程负责人: 总工程师:

目录 1. 拟建工程概况 (1)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3.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评价及地基土承载力 (4)

4.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 (5) 5.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5) 6. 场地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5) 7.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6) 8. 地基土的冻胀性评价 (7) 9. 结论与建议 (7) 10. 附图、附表 (8) 毕业设计项目岩土工程详勘报告 1. 拟建工程概况 我公司受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委托,为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拟建XXX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1.1勘察的目的及技术要求 1.1.1勘察目的

勘察目的主要是为XXX X程建设项目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和不良地质作用提出建议。 1.1.2技术要求 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滨、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并对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进行评价。 2)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在抗震设防区,应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5)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6)详勘报告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1.2勘察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地铁车站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地铁车站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深基坑 本站基坑最大深度近17m,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因此确保基坑安全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 对茦:一是对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竖向沉降、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沉降和倾斜、地下水位、支护结构内力、支撑轴力、土体分层变形、土体分层竖向位移、支护界面上侧向压力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对量测数据及时整理、分析和判断,出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快速反应,确保基坑安全及周围、地下结构物的安全;二是加强防洪预案的落实,在雨季基坑施工时事先备好防洪物资,做好地面排水设施,防止雨水进入基坑,造成基坑塌方事故,人员、机具设备做好准备,随时对突发事件作出正确的应急处理;三是在基坑开挖时严格按设计做好基坑支护,并加强检查,确保基坑支护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工程 本设计要求车站、出入口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须达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一级标准。车站结构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不得有湿渍。车站的风道无机电设备区段,防水达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二级标准。车站断面变化多,车站出入口、风道口多,施工中要特别加强对施工缝、变形缝的防水控制。因此地下结构防水是施工是本工程重点之二; 对策:①主体结构防水 主体结构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S8,采用外包全封闭防水形式。车站结构顶板采用优质单组份聚氨酯涂料,侧墙地板采用预铺式反粘材料,顶、底板防水层上设细石混凝土保护。

②变形缝防水 车站主体设一道变形缝,其它部分采取控制分段浇筑长度、采用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控制入模温度及加强养护等措施,变形缝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车站与风道、出入口、区间衔接处设置的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止水,缝间充填双组聚硫橡胶和聚苯板,在变形缝内侧设置预留槽,槽内涂刷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并用EVA砂浆封口,在变形缝外侧设外贴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③施工缝防水 车站主体及出入口结构施工缝处在断面中间设置一道橡胶止水带,风道结构断面中间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后浇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先浇混凝土基面凿毛并冲洗干净,并涂刷优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环向施工缝间距8~12m。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带。 ④注意对外防水层的保护 结构外防水层施做完成后,底部及时施工细石混凝土进行保护,钢筋绑扎时,端头套塑料帽处理,防止刺穿防水板.在进行钢筋焊接时,在焊接钢筋与防水板之间设置石棉板隔离,防止烧穿防水板。混凝土浇灌前彻底检查防水层,对破坏部位进行修补。 ⑤加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混凝土结构刚性自防水质量是结构防水的关键,施工中为确保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效果,考虑在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施工的基础上,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a.督促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优选原材料,砂石级配满足规范要求,保证生产出的商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控制好粗骨料含碱量,确保防水混凝土自身质

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DZ2013-20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东段过河热力管道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东段过河热力管道 勘察资质等级:乙级 资质证书编号:161136-ky 发证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编写:*** 审核:*** 审定:***

工程负责人:*** 技术总监:*** 总经理:***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目录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和勘察目的 (二).勘察工作概况 二.工程地质条件 (一).气象 (二).地形、地貌 (三).岩土地层结构及特征 (四).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及计算 (五).环境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六).地基承载力确定及变形参数 (七).不良地质作用与边坡稳定性评价三.地震 (一).历史地震 (二).发震背景 (三).地震效应 (四).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四.场地与地基稳定性评价 (一).地质构造 (二).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三).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五. 地基方案建议 (一).地基均匀性判定 (二).天然地基方案论证 六.结论及建议 附图表 1.勘探点平面图1幅 2.工程地质剖面图1幅 3.钻孔柱状图2幅 4.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1张 5.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2张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和勘察目的 1、工程概况 本拟建物位于************东段溢洪桥东,横跨河流。桥梁与河面高差约8m,因部分地段地形复杂,钻孔未能施工到位。详细情况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本场地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丘陵地貌,分布着冲沟和河流,河流南北岸主要是河流冲积的河漫滩地层,边坡土质相对较好,线路与河流基本垂直。河流常年有水。 受*******有限公司委托,*********有限公司承担该工程段的详勘工作。钻孔测量、土工试验等均由我公司岩土工程公司完成,于2013年3月26日开始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2、拟建物特征 本次主要提供******集中供热管网工程***-***东段过河热力管道的岩土勘察工作,本工程段沿溢洪桥东侧跨河线状布置。 3、勘察目的 本工程是集选线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于一体的一次性详勘察工作,主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以及《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等有关规范的相应

地质勘察报告doc

1、前言 1.1 工程概况 拟建丰沃·悦湖城项目位于太原市金胜镇西寨村,东临新晋祠路,南接健康北街。该项目分东区场地和西区场地两部分,此次勘察由西区1#~6#住宅楼、14#、15#商业楼、幼儿园及地下车库和东区2#~4#住宅楼、12#、13#、15#商业楼组成(详见丰沃·悦湖城项目建筑规划总平图);各拟建建筑概况详见表1. 注:基底压力为预估值; 设计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设单位:山西丰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场地进行工程地质一次详勘。 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于二O一三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由我单位土工试验室(于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完成),内业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于二O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完成。 1.2 勘察目的及要求 根据甲方所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1:1000)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50021-2001)(2009年版),其勘察目的与要求如下: 1.2.1 查明建筑场地范围内地基土的类型、分布范围、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 1.2.2 查明场区地下水埋藏条件,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及地下水位以上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出经济、合理的降水方案。 1.2.3 查明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评价与整治的方案建议。 1.2.4 判定饱和砂土与粉土的地震液化情况,对建筑场地类别进行判定,并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1.2.5 论证天然地基方案的可行性,对持力层的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合理建议。 1.2.6 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有关变形计算的参数;对可供采用的其他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地基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1.2.7 提供基坑开挖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结构设计所需岩土参数,建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1.2.8 提供场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2.9 建议合理的桩基类型,选择合理的桩端持力层,查明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分布,分层提出各地层的桩侧阻力特征值(极限值)及桩端持力层的端阻力特征值(极限值)。 1.3 岩土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50021-2001)(2009年版)第3.1节及山西丰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规划总图,确定拟建场地西区1#~6#、东区2#~4#楼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西区14#、15#、幼儿园及地下车和东区12#、13#、15#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结合场地的地形、地貌与场地土的组成及其对地震的反应特征、场地地 .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勘察工程地质包括报告内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勘察报告主要内容成都地质勘察报告 篇一:地勘报告包含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1)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2)拟建工程概述; (3)勘察方法和勘察任务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的描述与评价; (5)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6)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7)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 (8)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9)必要的图件。

篇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次性勘察) 重庆市勘测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参与人员:报告编写:审核:(一次性勘察)陈翰新教授级高工注册岩土工程师 冯永能教授级高工注册号:何忠良 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注册号: 何忠良、陈小平、陈永川、李沙、朱维、任亚飞陈小平高级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江景雄 教授级高工 注册号: 重庆市勘测院 建设部勘察综合类甲级证书号:311018-KJ 二○一二年十一月 . . 目录 4.2 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3 4.3 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6 4.4 小区道路 .................................................................... ........................................... 24 4.5 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型式的选择 .................................................................... ....... 24 4.6 场地施工建议 ....................................................................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XXXXXXXX工程名称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一七年七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1.2勘察内容 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通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通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 ●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 ●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 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1.4.1勘察工作布置 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布设,详见“坝址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 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工作于2012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

地铁车站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调查总体情况 (2) 一、工程调查目的和依据 (2) (一)、调查目的 (2) (二)、调查依据 (2)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2) 三、调查方法和手段 (3) 第二部分车站周边环境调查 (4) 一、概况 (4) 二、调查成果及资料说明 (5) 三、周边环境风险说明及对工程设计、施工的建议 (6) 第三部分附图、附表 (6) 附表1 建(构)筑物调查表 (6) 附表2 地下管线调查表 (10) 附表3 周边环境调查统计表 (17)

第一部分调查总体情况 一、工程调查目的和依据 (一)、调查目的 因2号风道及A出入口设计环境发生变化,本次周边环境调查目的为保证在2号风道及A出入口结构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上、地下建筑、管线进行保护,防止因车站及区间施工造成对周边建筑、管线的破坏,保障周边管线及临建的安全,同时也保障了地铁结构工程的质量。 (二)、调查依据 调查依据为《天津市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周边环境调查管理办法》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次周边环境调查范围包括施工基坑边缘以外30m,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可能受车站施工影响的周边建筑物,包括1号线既有结构、天庆里、宝和里、muse 酒吧、晶采大厦等。 下瓦房车站2号风道及A出入口地处河西区大沽南路、琼州道繁华路段,施工设计切改管线6种,已全部切改到基坑范围以外。

车站周边环境调查范围示意图 三、调查方法和手段 与各条管线的产权单位进行沟通,并结合管线综合图纸,对既有管线进行调查。与河西人民防空办公室进行沟通,绘制出现状地下管线位置。与周边临建的使用单位进行调查,明确现状临建的基础形式、结构形式、使用情况等。

地质勘察报告(修改)

1前言 1.1工程概况 肥乡区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全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879万m3,人均占有量为191m3,是全国人均水平的9%,属极度资源型缺水地区。 邯郸市肥乡区景观水系及路网工程PPP项目水系引水工程计划在利用已建的东风渠程寨泵站和已铺设的直径1.0米以上管道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管道铺设延伸,将东风渠的黄河水引入城区、引入水系。以补充岳城水库引水不足,高标准解决肥乡城区水系水源问题,彻底打造肥乡区主城区和团结渠景观水系,完善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美丽肥乡、富裕肥乡、宜居肥乡。 本次工程拟建在原管道南侧布置新管道,东段位于原管道DN1000mm变DN800mm上游,在原管道上开设三通,并在原管道分叉后和新铺管道首部安装控制阀门。新铺管线位于五排支渠道北坡坡顶下方,管道铺设至民有二干渠城南堡节制闸下游,以便利用城南堡节制闸控制民有渠回水长度,减少水量损失。本次工程管道0+000-1+640段埋深5.26-6.25m,桩号1+640-8+778段埋深2.10-4.24m,采用材质为DN1000mm球墨铸铁管,施工方法为明挖施工法。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我院承担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1.2勘察目的 为本次工程提供地质资料,本次勘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查明管线沿线的地层结构,岩土性质。

(2)查明管道沿线场地内是否有不良的地质现象。 (3)查明地下水状况,承压水层的分布范围、埋藏深度、水头压力,环境水的腐蚀性。 (4)提供管道地基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值,并提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建议值。 (5)查明场地是否有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地层提出治理措施。 (6)提供地基变形参数。 (7)提出地基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 (8)对管道地基进行合理的工程地质评价。 (9)针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对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工作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1.3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物特征及场地的地质特征,本次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为: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2)《水利水电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 (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4)《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 (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2013) (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7)《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桐乡市崇福镇南阳村鹏辉大道北侧安置房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阶段) 1 前言 工程概况 受桐乡市崇福镇皮草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浙江城建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拟建的安置小区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拟建场地位于桐乡市崇福镇南阳村规划国道南侧,规划四路北侧,本次勘察拟建建筑为4F 的农民安置房共71幢,其中双联排建筑69幢、独幢建筑2幢,总建筑面积约68750平方米, 框架结构,总高度约14米,柱网尺寸:×米(2跨),最大单柱荷载1000KN,拟采用浅基础或桩基础形式。 岩土勘察工程等级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为乙级。 勘察目的和任务 本次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的目的是通过岩土工程勘察,为拟建工程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和设计参数。其主要任务如下: 查明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工程地质岩土层纵横向的空间分布规律、各地基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工程特征,分析评价地基土的稳定性、均匀性。 查明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埋藏的河道、沟浜、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并提出处理方案。 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计算参数,选择并评价基础方案。 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提出适宜的桩型及桩端持力层建议,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析桩基础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查明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和变化幅度,并判定对建筑材料有无腐蚀性。 对场地20m范围内的饱和砂土、粉土进行液化判别、计算液化指数、确定液化等级;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勘察依据及所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 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1:500) 甲方、设计方对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行标《建筑工程地质钻探及取样技术标准》(JGJ/T87-2012) 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省标《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1065-2009) 省标《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10-5-98) 其它相关的规范及规程 勘察方法和完成工作量 本工程勘察根据该场区附近的地质情况,结合拟建建筑物特征及场地施工条件,主要采用钻探和静力触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作业,1台XY-1型钻机和1台电脑化静力触探仪进场施工。本区块共布置91个勘探孔,其中钻探取土孔31个,双桥静力触探孔60个,钻探孔采用全孔泥浆护壁钻进。取样采用系统取样和土层控制取样,确保各土层满足统计要求,软土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法采取,砂土及可塑以上粘性土土样采用普通取土器重锤少击方式采取,土样质量满足试验要求(Ⅰ~Ⅱ级)。

重庆地铁施工调查报告

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土建六标施工调查报告 目录

1.工程概况 (3) 1.1工程简介 (3) 1.2技术标准 (4) 1.2.2设计标准 (4) 1.3沿线自然环境 (6) 1.3.1地形地貌 (6) 1.3.2地层岩性 (6) 1.3.3地质构造 (6) 1.3.4水文地质特征 (7) 1.3.5气象特征 (7) 1.3.6本标段综合地质评价 (7) 1.4人文情况 (8) 1.5.卫生防疫 (8) 1.6.劳务情况 (8) 2.标段施工条件 (9) 2.1工程现场地形地貌 (9) 2.2征地拆迁情况 (9) 2.3工程周边交通条件 (9) 2.4工程周边水、电、通信情况调查 (10) 3.施工方案意见 (10) 3.1施工组织原则 (10) 3.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0) 3.3施工任务划分 (11) 3.4临时建设安排 (12) 3.4.1项目部设置 (12) 3.4.2搅拌站设置 (12) 3.4.3梁场设置 (13) 3.4.5其他 (13) 3.5施工便道 (14) 3.6施工用电 (14) 3.7施工用水 (15) 3.8弃碴场 (15) 3.8.控制性工程、重难点工程采取的方案和措施 (15) 3.8.1工程特点分析 (15) 3.8.2工程重难点分析 (17) 3.9.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19) 3.10.主要材料周边调查 (22) 3.11.环保措施 (22) 3.12其它保证措施 (23)

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六标 工地调查报告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分公司承建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六标黑石子站(不含)~唐栋桥站(含)区间施工任务,标段位于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太平冲村,沿海尔路布置,唐栋桥车站位于太平冲村委会正前方约100m 处,标段起讫里程为:k23+839.775~k26+217.4,线路全长2377.63m。 管段主要容:本标段含一站一区间 (1)标段所含区间起点里程k23+839.775,终点里程k26+090.2,长约2.25km,区间包含暗挖段、明挖段、路基段及高架桥段。区间隧道断面主要为单洞双线暗挖断面,隧道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钻爆法施工;高架桥段主要路段位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及施工区,宏观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区,上部结构标准梁主要采用双线及单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法现浇施工;标准桥墩采用独柱Y形墩,墩截面为矩形,墩高围为1m~25.3m。基础为群桩基础,标准墩桩基础选用φ1.2m或φ1.5m钻孔灌注桩。 (2)标段所含车站为唐栋桥站,为轨道交通四号线与轨道交通十一号线(规划中)换乘车站,路侧高架岛式车站,中心里程为k26+153.8,总长约126 m,总宽23.8m。车站位于海尔路北侧,为5层四柱现浇框架结构。车站局部有地下室,放消防水池和变电所。地面层及地上二层为商业预留层,地上三层为站厅层,地上四层为站台下层,地上五层为站台层。设置出入口天桥上跨海尔路,天桥全宽6.0m,梁高1.0m,跨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XXXXXXX工X 程名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一七年七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 工程概况 1.2 勘察内容 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通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通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 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 文件?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SL55-2005) ?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 SL3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SL29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386-2007) ?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5073- 2000 ) ?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GB 18306-2001)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 1.4 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1.4.1 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 布设,详见“坝址区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

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 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 。 1.4.2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工作于2012年12月22 日至12 月28 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水试验等工作;室内试验自2012 年12 月29 日开始,2013 年1 月10 日结束。完成的具体工作量见表1.4.2-1 、勘探点信息一览表1.4.2-2。 表1.4.2-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4.2-2 勘探点信息一览表 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取样、压水试验、室内试验等多种勘探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察,现将采用的勘探方法和使用的相应仪器设备介绍如下: 1)勘探点测放:利用水库坝顶右岸A 、左岸B 二点及高程点A 使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法依次放样各孔实地位置并测定孔口高程,成果属假设坐标系及黄海高程系统。 2)钻探及取样:采用XY -100 型油压钻机1 台套,每回次控制在2

地铁工程施工调查报告

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工程 土建7标 施工调查报告 整理: 批准: 日期: 2016年1月11日 中铁八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分公司

一、工程概况 1、概述 本标段包含一站两区间,即川藏立交站,武川区间盾构吊出井~川藏立交站和川藏立交站~设计区间终点,另含武侯立交站至川藏立交站区间盾构吊出井。 1.1川藏立交站 川藏立交站是成都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的第11个车站,车站位于三环路西一段与太平园中三路交叉路口处,车站横跨太平园中三路,位于三环路市政绿地内,东西向布置。车站北侧为锦翠花园南苑和大合仓以及三吏堰支渠,南侧为大西南摩配市场和百草园小学。 本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18+310.000,设计起点里程YCK18+234.500,设计终点里程YCK18+419.500,车站总长度185.00m,总建筑面积为10026.00㎡,其中车站主体7520.00㎡(公共区2911.00㎡,设备区3103.00㎡,轨行区1506.00㎡),附属2506.00㎡,其中出入口1726.00㎡,风道面积680.00㎡。站台中心里程覆土3.1m,标准段线间距14.0m,标准段宽19.7m,车站主体基坑深度约16.43m。车站共设置3个出入口、2组风亭、1个消防水池和1个地面冷却塔。A号、B1、B2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南侧,沿三环路辅道布置,B2号出入口为预留;C 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北侧,沿太平园中三路布置;1号风亭位于车站北侧小里程端,2号风亭、消防水池、冷却塔位于车站北侧大里程端,均位于市政绿地内,涉及绿化搬迁和健康绿道破除。车站主体和2号风亭施工涉及太平园中三路路口处公共厕所拆除。 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内钢支撑结构型式;围护桩为

勘察报告的内容

1、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矛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位测试数据相吻合。 (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4)划分岩土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位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理力学统计表等。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地质勘察报告

无锡恒隆广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编号:2007-8-38 一、工程概况 (一)前言 受无锡恒隆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无锡恒隆广场工程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为设计提供依据。 拟建工程位于无锡市人民中路、后西溪路之间和健康路东侧,拟建物包括一座购物广场和二座塔楼,总建筑面积约为24.3万m2,设计正负零为3.5m(黄海高程),购物广场共有7层,楼高32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西塔楼41层,高度216m,东塔楼47层,高度245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以上深度参照正负零,塔楼结构体系筒体结构,其它为剪力墙结构。 接受任务后,我公司于2007年9月12日开始现场野外施工,因拆迁原因,中间几次进场施工,到2008年12月15日结束,2008年12月25日提供土工试验成果报告,2009年1月5日提供正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本工程设计单位为: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建筑顾问为凯达环球有限公司、结构顾问为迈进公司。 (二)勘察的目的与要求 本次勘察主要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作出结论;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防治、地基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处理、基坑工程支护等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参数,根据本工程建筑类型,需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如下: (三)勘察工作依据及完成工作量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本次勘察的目的与要求,按规范要求确定本次勘察的工 作依据与工作量。 1.工作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2008版) (6)《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8)《土的分类标准》 GB 145-90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10)《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92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2003年6月版 ()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2.地基设计等级、抗震等级、勘察等级 (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拟建工程主体工程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为甲级。 (2).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为重点设防类(乙类); (3).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以及地基复杂程度,按照《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第3.1条划分: 工程重要性等级:拟建工程为一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