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旱情介绍

旱情介绍

旱情介绍
旱情介绍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水库见底……去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

从全国来看,截至3月22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1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579万亩,2212万人因旱临时饮水困难。

当前旱情的特点:

一是西南地区旱情十分严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449万亩,占全国的85%;其中云南省耕地受旱面积4794万亩,占全国的43%。

二是因旱饮水困难尤为突出。目前,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2212万人,是多年同期的1.9倍,其中79%集中在西南5省(区、市)。而且,饮水困难群众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部分山区群众需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拉水,拉水成本每立方米达到30—80元。

三是旱情持续时间长,旱灾损失十分严重。一些旱区持续受旱时间接近5个月,现在仍呈发展趋势;

四是北方地区旱情露头。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饮水困难也比较突出,甘肃东部、陕西大部、山西南部、河南

西北部等北方冬麦区降雨较多年同期偏少二至五成,部分农田受旱也比较严重。

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西南地区许多水库主要靠雨季降雨蓄水,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水库就只能够吃老本。去年9月以来,云南、贵州大部及广西、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多年同期总体偏少五成以上,一些地区偏少七至九成。到3月中旬,云南全省库塘蓄水仅为46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少近18亿立方米。

从另一方面看,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云南省的水资源是比较丰沛的,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贵州省已建成的17893处蓄水工程中,中型水库仅34座,99.9%都是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不到20亿立方米。因为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特别是缺少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再加上云南、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状况。

以上是此次旱情的一些情况,我希望老师们,同学们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灾区的每一位群众都有水喝。共同抵抗这无情的旱灾。

水资源短缺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水资源短缺 21世纪,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等都是当今社会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如何解决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污染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水,是经济,也是挑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水资源短缺的当前现状 根据当前形势,全球水资源短缺本就已存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其余94 为海洋水。而 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非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 个大陆再生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造成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亚马逊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丰富的水资源流经西伯利亚注入北冰洋,而人口众多的西部、南部、中亚地区则出现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在地理上已经基本确定,难以重新分配。巴西、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亚以及扎伊尔9 个国家拥有了全球水资源的60%,即便在一定范围进行重新分配,其成本也是极高的。 3、水是难以替代的资源。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 替代品困难得多,尽管许多缺水国家已经开始海水淡化工作,但目前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还远远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加剧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I.人口的增长使淡水供应紧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农业和其他生活用水量不断扩大,但人类的取水量增长缓慢,导致人均用水量的下降。据有学者预测,到20 世纪末,人类的人均占水量将下降24%,像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等一些国家,人均用水量将下降40-50%。II.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陆地淡水急剧减少。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等导致地面对水的吸收保护能力下降,雨季大水泛滥,而旱季严重缺水,使得各地灾情不断,比如我国西南旱灾、南方洪灾,还有国外一些地区雨季洪水泛滥,使得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III.水资源遭到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全球水污染变得日益严重,天然水资源被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许多大量河流、湖泊的水已不再适于人类生活使用,地下水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非洲的尼罗河、美洲的亚马逊河、亚洲的长江等世界著名河流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IV.使用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人们在用水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浪费,一些水利设施在设计管理使用上不合理,是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从目前来看,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最为突出的是国家和地区性水资源短缺问题。非洲水资源缺乏比较严重,据预测,6 个东非国家和5 个邻地中海的北非国家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三分之二的非洲地区每年都将面临干旱的威胁。亚洲本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也将成为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大陆。一些国际水资源专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到下个世纪,亚洲大多数国家将会面临缺水问题。南亚地区干旱日益严重,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中国水

高中地理干旱缺水问题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干旱缺水问题的知识点高中地理干旱缺水问题的知识点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 (1)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2)修建水库;(3)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4)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 (5)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6)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7)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8)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春季大量的积雪融水缓解了旱情) 西北地区的干旱缺水: 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较少;风力大,蒸发强等因素有关。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之干旱缺水问题,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高考地理考点答题技巧:人口迁移 整理了高考地理考点的简答题答题思路,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更多高考地理备考内容在高考频道。 高考地理考点:人口迁移简答题答题思路 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 ⑵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 ⑶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 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 污染严重。 ⑷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⑸高中数学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 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 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⑹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 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⑺人口迁往边疆和工矿区的影响: 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综合环境。 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讲解:“经济地理特征”

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简报

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简报 第期 静宁县农技中心土肥站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7月中旬全县平均气温19.8℃,较历年同期偏低0.5℃,旬降水量8.5mm,比历年同期偏少65%。据气象预报,七月下旬我县气温正常,降水偏少。虽然7月上旬我县降水较多,但入伏后,降水少、气温高,作物需水量大,蒸腾作用强,导致农田土壤水分急剧下降。我中心7月25日,对灵芝、八里等乡镇的全膜玉米、全膜马铃薯、全膜谷子、半膜玉米和露地马铃薯等作物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全膜玉米0~20厘米、20~40厘米土壤平均绝对含水量分别为11.9%、10.8%;全膜马铃薯0~20厘米,20~40厘米土壤平均绝对含水量分别为11.6%、13.1%。全膜谷子0~20厘米、20~40厘米土壤平均绝对含水量分别为10.5%、9.7%;半膜玉米0~20厘米,20~40厘米土壤平均绝对含水量分别为11.2%和11.9%;露地马铃薯0~20厘米、20~40厘米土壤平均绝对含水量分别为8.3%和7.6%。结果表明:大部分农田的土壤含水量较低,土壤墒情差。这对玉米籽粒的形成、马铃薯块茎的膨大及谷子等大秋作物的生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要全力抓好各项抗旱生产措

施: 一是面对当前比较严重的旱情,要积极动员群众全力开展抗旱自救,科学应用各种抗旱、保水调节剂和化学生物抗旱技术,如所有的作物可用动力2003喷施,浓度为1000倍液,用喷施宝每支兑水50-60公斤对作物进行喷雾。对玉米蔬菜等作物可每亩用三十烷醇复合配剂2-3包。兑水15公斤喷雾,或亩用叶绿壮5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能有效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病虫的能力。力争把干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是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目前马铃薯正处地下块茎膨大期,据调查晚疫病普遍发生,各地群众要立即进行防治,主要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600-8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玉米正处抽雄期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红蜘蛛、蚜虫,要根据危害程度选择高效低度的杀虫剂,如菊脂类,40%氧化乐果乳油等,与相应的植物生长抗旱调节剂结合起来喷雾,达到科学防治,一喷多防的作用。 三是全力启动“五小”水利工程,充分利用一切水源和水利设施,如集雨水窖、塘坝等水资源对大秋作物进行补灌,确保大秋作物的正常生长。

干旱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干旱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一、温带沙漠形成的原因 1.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2.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二、热带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 1.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详情查看荒漠化问题成因和措施)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2.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3.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三、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四、华北春旱原因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五、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六、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1.产生原因 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7425017.html,高考圈-让你的大学对得起高三 更多详细内容见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治理措施 ①南水北调;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⑧海水淡化等。 七、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②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 八、我国干旱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1.降水方面 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在我国季风气候(详情查看不 同自然带气候成因)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 2.水资源方面 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3.社会经济方面 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提高。其一,我国耕地复种指数(一个农业生产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其二,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

干旱评估标准

干旱评估标准 1 总则 1.0.1 为加强对抗旱工作的指导,统一干旱评估方法,规范干旱评估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包括农业旱情旱灾评估和城市干旱等级及预警两部分。生态干旱评估因条件不成熟,暂未列入本标准。 农业旱情旱灾评估主要适用于因干旱引发的种植业、牧业受旱、受灾程度的评估。 城市干旱等级及预警主要适用于因供水不足导致城市干旱而进行的干旱等级划分和干旱预警评估 1.0.3 在干旱评估中,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 2 术语 2.0.1 干旱 因供水量不足,导致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遭受影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自然现象。从形式上可分为农业干旱、城市干旱和生态干旱。 2.0.2 农业干旱 因水量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及牧草正常生长需求而发生的水分短缺现象。 2.0.3城市干旱 城市干旱是指城市因遇特枯水年或连续枯水年,造成供水水源不足,实际供水量低于正常供水量,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 2.0.4旱情 干旱的表现形式和发生发展过程,包括干旱历时、影响范围、受旱程度和发展趋势等。 2.0.5 旱灾 干旱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经济、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 3 农业干旱评估分区 3.1 一级分区 3.1.1 根据气候类型和地理位置,将全国划分为六个一级区。 3.2 二级分区 3.2.1 根据灌溉状况和农牧业特点,在一级区内划定三种农业区: 1. 灌溉农业区:指有灌溉工程设施和条件的农业种植区(包括水田和水浇地); 2. 雨养农业区:指没有灌溉工程设施和条件的农业种植区; 3. 草原牧业区:指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区域。 3.2.2 按照上述分区方法,全国划分为6个一级区、16个二级区。见表3.2.2。 表3.2.2 全国农业旱情与旱灾评估分区及编码

严重缺水国

严重缺水国,共有15个:埃及、阿联酋、阿曼、佛得角、布隆迪、阿尔及利亚、也门、约旦、沙特阿拉伯、巴巴多斯、新加坡、巴林、利比亚、科威特、卡塔尔、马耳他(年人均水量仅82立方米)。 在最缺水的国家中,马耳他年人均可用水量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程度位居缺水国家之首。以联合国的假设为基础的人口预测来看,到2050年,利比亚将位居缺水国家之首(它在1995年是第四大缺水国),年人均可用水量仅有31立方米。届时,人口增长速度不那么快的马耳他将变成第四大缺水国,全国人均可用水量将为68立方米。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有20个。在最缺水的国家中,马耳他年人均可用水量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程度位居缺水国家之首。以联合国的假设为基础的人口预测来看,到2050年,利比亚将位居缺水国家之首(它在1995年是第四大缺水国),年人均可用水量仅有31立方米。届时,人口增长速度不那么快的马耳他将变成第四大缺水国,全国人均可用水量将为68立方米。 摘要:目前全世界每天大约有20亿人口无法使用洁净安全的水资源。为了解决这一全球性水危机,世界各国在今年的“世界水资源周”发出了清洁水资源的倡议,而弄清楚主要缺水国家面临的不同水资源调整状况,就显得至关重要。“水资源依赖率”这一比率数据就较好的反映了不同国家对邻国水资源的依赖状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全球最缺水的是个国家都有哪些吧。 据全球经济论坛的网上数据,目前全世界每天大约有20亿人口无法使用洁净安全的水资源。 为了解决这一全球性水危机,世界各国在今年的“世界水资源周”发出了清洁水资源的倡议,而弄清楚主要缺水国家面临的不同水资源调整状况,就显得至关重要。 “水资源依赖率”这一比率数据就较好的反映了不同国家对邻国水资源的依赖状况。图表中的科威特、土库曼斯坦、埃及、巴林、毛里塔尼亚、苏丹、匈牙利、孟加拉国、摩尔多瓦、尼日尔等这十个国家,就是全球各国中最缺水的国家。 这十个国家中,排名前五的国家都是位于中东、非洲撒哈拉和中亚的沙漠荒原国家。例如,科威特的水资源100%来自邻国。苏丹和埃及依靠被9个国家瓜分的尼罗河。孟加拉国依靠流经印度的雅鲁藏布江和恒河。匈牙利则依赖多瑙河这条国际性河流。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开心娱乐,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

2.4.2流体流动类型

2.4.2 流体流动类型 年级:高二科目:化工基础主备人:佟长燕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流体流动类型。 2、掌握雷诺数的计算。 3、学会判断流体流动类型。 【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结合图片和练习,使学生掌握雷诺数的计算和流体流动类型的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熟练判断流体流动类型。 2.难点:熟练判断流体流动类型。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解 一、温故互查 1、流速与流量的关系? 2、圆形管路中流体各质点点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 二、自学检测(阅读课本35-37,完成下列问题) (1)流体流动类型 流体充满导管做连续定常流动时,有两种不同的流动类型,即和。层流(又称)流体的指点沿管轴方向做规则的运动,质点之间不。因此,整个导管内的流体如同的流体平行流动。湍流(又称)流体的质点有剧烈的、和,做的紊乱运动。因此,流体质点除沿导管向前整体流动外,各质点的运动速度在 和上随时间都在发生变化。 (2)流体流动类型的判别——雷诺数 流体流动类型可由雷诺数判别,雷诺数的表达式为,当Re≤ ,流体的流动类型为层流;当Re≥时,流体的流动类型为湍流;在Re 时,流动类型属不稳定的过渡区,过渡区可能是,也可能是,其流动类型与外界条件的影响有关。 三、巩固练习 1、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 A 层流; B 湍流; C 过渡流; D 漩涡流。 2、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作不规则的杂乱运动。 A 层流; B 湍流; C 过渡流; D 漩涡流。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4、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2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层流。 A Re; B Pr; C Nu; D Gr。 5、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Re()4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湍流。 A <; B ≥; C ≤ ; D ≠。 6、【2011年考高】通过计算得知某流体在圆管内流动的雷诺数为3000,该流动类型是层流。() 7、滞流内层的厚度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厚。() 四、能力提高 【自主探究】1、求20℃时煤油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的Re值,并判断其流型。已知管内径为50mm,没有的流量为9m3/h, 20℃下煤油的密度为810kg/m3,粘度为3mPa.s。 【合作交流】有一内径为25mm的水管,如管中流速为1.0m/s,水温为20℃。求:(1)管道中水的流动类型;(2)管道内水保持层流状态的最大流速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倘不奋发,惟有失败,顾影自怜——托马斯 编号:gswhdlbx—005 文华高中高二地理必修3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教师版)编写人:吴磊审核人刘文明编制时间:2014年9月10日学习目标 1.记忆并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并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2. 记忆西北地区的范围,理解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重点难点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学法指导 1. 学好本节内容,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 2. 通过案例,学好分析解决环境与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3. 通过知识的网络化处理,理清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一)、荒漠化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原因: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耕地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荒漠化的一般过程: 植被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三)几种荒漠化的成因 (1)石质荒漠化 在我国的石质山区,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后,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性状的全面改变,最终形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型于荒漠的景观,这就是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1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层贫瘠,极易造成水土流失;2降水多且集中,对地表冲刷强烈;3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耕地、砍柴伐薪等,造成地面植被破坏,使地表裸露,失去植被的保护。

第三章 中国旱地农业的分布及旱地农业类型分区

第三章中国旱地农业的分布及旱地农业类型分区 第一节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一、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及其划分方法 划分中国干湿地区的指标目前主要是干燥度指标和年降水量指标。 (一)干燥度指标 采用这种指标划分的,有中国科学院的“中国气候区划”、“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和中央气象局的“中国气候区划”,其划分的方法见表。 中国科学院的“中国气候区划”进行三级区划,第一级气候地区划分从北到南以气候带为依据,从东到西以干燥度划分。第二级气候区划分,结合各区情况,甘蒙、甘新、华北三个地区重点考虑年、季干燥A度。第二级划分视各地情况适当运用年、季干燥度,年降水量、降水日等因素。这个区划以K≥4.00为干旱,K在1.50一4.00或1.20一4.00之间为半干旱,我国干旱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从海拉尔,经乌兰浩特、通辽、张家口到榆林、兰州、阿坝、昌都、拉萨,由东北针贯西南,干旱与半干旱的界限大致是自内蒙古的海流图经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大柴旦、玉树、倾多、拉萨、日喀则至噶尔昆沙一线。 中央气象局的“中国气候区划”在第二(气候大区)和三级(气候区划)中,分别采用年、季干燥度指标。因干燥度标准与划分方法的不同,此区划划分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大致为:东自海拉尔、齐齐哈尔、锦州,向西南经承德、太行山、运城,再折向西北,经洛川、兰州、酒泉、敦煌、和田至喀什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青藏高原气候区域除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外,也属于这个范围。 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按干湿情况,以干燥度为主要参考指标,划分出第一级(自然地区)范围大致自海拉尔经乌兰浩特、通辽、十八盘梁、石家庄、阿坝、昌都、倾多一线的西北地区。干旱与半干旱的分界线大致是从包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折向大柴旦、格尔木经唐古拉山口转向黑河、鄯善一带。 (二)年降水量指标 以这种指标进行大范围干湿地区划分的主要有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的“中国自然区划”、“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以及“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其划分的主要指标如表1-7。 表1-7不同干湿划分的年降水量标准/mm “中国自然区划”以400mm年降水等值线将我国划分为干旱和湿润两部分,在划分三大自然区域时,划出了西北干旱区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9.8%。“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以100mm等降水量线为指标,划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和“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分别都以400mm和250mm降水量线作为划分干湿区及

干旱成因分析与与对策

合肥位于北纬31度52分、东经117度17分,安徽省省会,下辖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处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降雨量900~1100毫米,大多数年份的降水距平百分率都在±25%以内,日照2100多个小时。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水源就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工业生产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供给。由于合肥市拥有众多水库,如: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陶冲水库、梅冲水库、三十头水库、罗集水库等,加之合肥市通过淠河干渠从大别山引水,使合肥市占据充足的水资源,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可以得到充分保障。但农业灌溉由于灌溉难度大,受灌溉技术的限制,使气候因素仍是使农田出现干旱,形成旱灾的主要因素。下面主要分析合肥地区农田干旱、旱灾成因与对策。 1.旱灾成因分析 1.1 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与农作物需水之间的矛盾 降雨持续偏少,梅雨量失常,不雨时间长,且发生在作物需水的关键时期,是造成旱灾的最主要原因。如2011年1至4月份合肥降雨量出现50年的同期最小值。这便是2011年旱灾出现的主要原因。 1.2 水利工程现有供水能力相对下降与需水领域相对扩大之间的矛盾 以长丰县为例,尽管全县农田水利40多年的不断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工程年久失修、管理不善等多方面的原因,支撑和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供水的领域相对扩大,不仅要保证农作物的需水,更要保证城乡供水、工业用水等其他发面供水,从而降低了水利工程的供水保证率。 1. 3 作物种植结构与水利工程布局不适用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虽然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但仍有部分地区在水利条件较差的地方习惯于种植需水量大的作物,一旦受旱容易成灾。 1.4农业效益低与较大抗旱成本之间的矛盾 越是干旱严重的地区,农民困难越大,抗旱成本高,缺少劳动力,农业效益比较低,严重影响群众抗旱积极性。

干旱缺水调查报告

干旱缺水调查报告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调查时间:2010年3月31日晚 地点:家庭网络 调查对象:土地沙化 调查结果如下: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现状 1、中国水资源流域划分 中国按河流水系划分成十大流域: Ⅰ黑龙江流域Ⅱ辽河流域Ⅲ海河流域Ⅳ黄河流域Ⅴ淮河流域Ⅵ长江流域Ⅶ珠江流域Ⅷ东南 诸河流域Ⅸ海南诸河流域Ⅹ内陆河流域。 2、中国水资源量评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其成果见表5、表6。 (1)降水总量。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立方米(约占降水总量的67%),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3.5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技术暂行办法

内蒙古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暂行办法 一、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概念 土壤墒情与旱情是指通过常年降雨量、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观测记录,对监测点所在区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农业生产技术配置、作物表象、灾害性天气等的观测记载,掌握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了解降水、灌溉及土壤水分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农业生产的抗旱减灾和提高水资源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主要是以农田为对象,在不同的生态气候区,在当地主导耕作土壤和主导作物上,根据种植模式和采用的农业技术的不同建立监测点,通过定点、定期的土壤分水测定和农业生产管理、作物表象观测记载等,及时了解作物根系活动层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有效水分含量。这一方面反映作物当前水分需求和土壤水利用状况,了解目前是否因土壤水分不足而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另一方面是反映大气干旱与土壤干旱的相关规律,了解旱灾发生的趋向和程度;第三是反映不同农业技术对土壤水分的蓄、保、用的调控作用及对作物的影响。同时,通过积累多年长期定位土壤墒情监测数据,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技术模式应用条件下的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结合各地气象和水文资料分析,完善区域土壤墒情与旱情分级和预警制度,还可实现对土壤墒情变化情况和旱情发生程度的预测预报。

二、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的意义 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与病虫家预测预报,苗情长势调查一样,是农业生产过程的农情动态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意义和作用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可以为政府部门准确地引导和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布局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区水资源的严重不足以及季节和区域分布不均,干旱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旱灾频繁,严重制约了自治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稳定提高。在这样一个旱作粮食主产区进行墒情与旱情监测,并及时预报旱情、应对旱情,避免粮食减产是十分必要的。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可以为抗旱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可以为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不同年景的旱灾情况作出判断,调农业生产的布局问题提供支撑。 第二,通过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可以为抗旱减灾,安全生产、科学种田提供科学依据,在农业生产中确定种什么品种,在什么时间进行灌溉,灌多少水合适,能抗旱多少天,春播时土壤墒情差,是否需要采取抗旱坐水或者其他的保墒措施,根据土壤水这个限制因素,制定施肥制度等,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就可以为农业技术的实施提供依据。 第三,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可以为农业技术的水资源利用成效评价提供依据,通过对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的监测研究,可以评价不同技术模式的生产效益及发展前景,为筛选高效节

【精品】doc-南康市旱情分析评估报告

南康市2009年秋冬旱情分析评估报告 (1?3)月193.7mm ,比历年同期均值多 167.7mm : (4? 6 )月 460.6mm ,比历年同期均值少 145.2mm ; ( 7?9 )月 329.6mm ,比历年同期均值少 12.9mm 。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降 雨量严重偏少。据山洪灾害监测系统监测 ,9月21日至10月30 日40天全市21个站点平均降雨3.7毫米,其 雨仅1.9毫米,与多年同期平均降雨少 97.2% 大,龙华、田头、浮石 3个站点降雨量为0。 二、 水利工程蓄水情况 据10月27日统计,全市水利工程蓄水总量 米,与 历年同期相比减少 22%,蓄水量明显偏少。 库蓄水总量689.06万立方米,占有效库容的 塘蓄水总量 1072.36万立方米,占有效库容的30%,已有4座水库 干涸 或达到死水位,部分山塘干涸。 三、 旱情情况 9月15日后,由于持续晴热高温无雨天气,蒸发量大,耗水 量高,水源无法补充。虽然晚稻未受到大的影响,但长时间的干 旱少雨,对农村人口饮水、秋冬作物和果园、航运、水力发电等 影响较大。截止11月3日统计,全市秋冬作物受旱面积 3.6244 一、降雨情况 今年以来降雨总体偏少。据气象部门统计, (1?10)月全市 降雨量984.7mm ,比历年同期均值少 393.4mm ,偏少28.5%。 其中 10月全市平均降 以隆木10 mm 最 1761.42万立方 其中: 58座水 22.3%,12195 座山

千公顷,果业面积2.464千公顷。部分地方出现季节性人畜饮水 困难,全市因旱人畜饮水困难人口 4.248万人,20所学校、115 家企业用水困难。太窝中学4座水井因长时间干旱无水,由于章 水水位低,取水口也无法取水,导致2000多师生饮水困难。赤土乡引用山泉水的农户因泉水枯竭而缺水。市区和谐城10000多平 方米绿地缺乏水源浇灌。 四、旱情趋势分析 据气象部门预测,11?12月降雨量仍将偏少。持续的高温少雨、低枯水位,将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用水安全、河流水质、秋冬农业生产及防火安全等。由于天气持续无雨,旱情还将进一步扩大。据调查,随着旱情发展,可能发生的饮水困难人口有7.31万人, 出现饮水困难学校42所,用水困难企业282家。江河水位偏低,又无有效降雨,使水库、山塘无水源补充,秋冬作物播种面积和灌溉、果业等将受到限制和影响,抗旱形势十分严峻。同时,由于江河来水锐减,水质恶化,在江河取水的各水厂还可能出现水质性缺水。 五、抗旱工作措施 针对当前的干旱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省防总、赣州防指的要求,做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 1、充分发挥了各类蓄水工程作用。市防指根据前期降雨偏少、 水库蓄水不足的实际情况,在确保了水库安全度汛前提下,提前下达全市小型水库后汛期度汛方案,增加蓄水量770万立方米, 为农业生产储备了充足的水源,基本保证了二晚用水需要。 2、积极应对当前防旱抗旱工作。10月21日、28日,市防 汛抗旱指挥部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秋冬季低枯水位应对工作的 紧急通知》和《关于做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以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为重点,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千方

水资源短缺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

水资源短缺 令狐采学 21世纪,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等都是当今社会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如何解决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污染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水,是经济,也是挑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水资源短缺的当前现状 根据当前形势,全球水资源短缺本就已存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 6%,其余94 为海洋水。而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 非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个大陆再生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造成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

再如美洲的亚马逊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丰富的水资源流经西伯利亚注入北冰洋,而人口众多的西部、南部、中亚地区则出现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在地理上已经基本确定,难以重新分配。巴西、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亚以及扎伊尔9 个国家拥有了全球水资源的60%,即便在一定范围进行重新分配,其成本也是极高的。 3、水是难以替代的资源。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 寻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替代品困难得多,尽管许多缺水国家已经开始海水淡化工作,但目前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还远远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加剧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I.人口的增长使淡水供应紧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农业和其他生活用水量不断扩大,但人类的取水量增长缓慢,导致人均用水量的下降。据有学者预测,到20 世纪末,人类的人均占水量将下降24%,像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等一些国家,人均用水量将下降40-50%。II.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陆地淡水急剧减少。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等导致地面对水的吸收保护能力下降,雨季大水泛滥,而旱季严重缺水,使得各地灾情不断,比如我国西南旱灾、南方洪灾,还有国外一些地区雨季洪水泛滥,使得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III.水资源遭到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

澳大利亚干旱问题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漠,能作为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 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然而,澳大利亚内陆贫瘠干旱地带却蕴藏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二位。 澳大利亚气候比欧洲或美洲温和,尤其是北部,气候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相近。在昆士兰州、北领地及西澳大利亚州,一月份(仲夏)的温度白天平均为摄氏二十九度,夜间为摄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气温分别约为摄氏二十二度及摄氏十度。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塔斯曼尼亚州及南澳大利亚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气温约摄氏二十六度,夜间为摄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则分别为摄氏十五度及摄氏七度。澳大利亚所处的纬度带决定了它的气候,南回归线横贯澳大利亚中部,全国有2/3的领土面积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南信风带控制,因此内陆地区气候炎热而干燥,只有东北部是低纬以及受东南风的影响为热带雨林气候,东南受季风及所处大陆位置不同影响有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一、干旱原因: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虽四面环海,但气候非常干 燥,荒漠、半荒漠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44%,成为各大 洲中干旱面积比例最大的一洲。其主要原因是: (1)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因 气流下沉不易降水。 (2)澳大利亚大陆轮廓比较完整,无大的海湾深入内陆,而且大陆又是东 西宽、南北窄,扩大了回归高压带控制的面积。 (3)地形上高大的山地大分水岭紧*东部太平洋沿岸,缩小了东南信风和东 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范围,使多雨区局限于东部太平洋沿岸,而广大内陆和 西部地区降水稀少。 (4)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地势平坦,不起抬升作用。西部印度洋沿岸 盛吹离陆风,沿岸又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有降温减湿作用。所以使澳大 利亚沙漠面积特别广大,而且直达西海岸。 二、澳大利亚干旱产生的影响 (1)澳大利亚大旱部分农场关门

干旱缺水问题

干旱缺水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②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污染严重;c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 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农业干旱监测预报指标及等级标准

附件1 农业干旱监测预报指标及等级标准 农业干旱指标包括土壤相对湿度、作物水分亏缺指数距平、降水距平、遥感植被供水指数。上述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农业干旱的程度,但存在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土壤水分的优势在于能直观地反映旱地作物农田水分多少,但无法进行水田旱情监测,同时也忽略了蓄水量对干旱的抑制作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距平虽能反映作物水分的满足程度,但在气候干燥的区域需水量偏大,且灌溉作用无法考虑;降水距平虽能直观反映出雨养农业的水分供应状况,但不能表征降水对作物利用的有效性;遥感方法虽直观,但在云和植被状况影响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发挥各种指标的优势,根据所处区域的土壤、气候、植被特点等加权集成综合农业干旱指数作为农业干旱监测预报的指标。 一、农业干旱综合指数计算与等级划分 农业干旱综合指数是对土壤相对湿度、作物水分亏缺指数距平、降水距平、遥感植被供水指数4种农业干旱指标的加权集成,计算方法如式(1): ∑=? = n i i i w f DRG 1(1)

其中,DRG为综合农业干旱指数,f1、f2……f n分别为土壤相对湿度、作物水分亏缺指数距平、降水距平、遥感干旱指数等; W1、W2……W n为各指数的权重值,可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也可由专家经验判定。 农业干旱综合指数的等级划分如表1。 表1 农业干旱等级 序号干旱等级综合农业干旱指数 1 轻旱1<DRG≤2 2 中旱2<DRG≤3 3 重旱3<DRG≤4 4 特旱DRG>4 二、各种单指标的计算方法 1.土壤相对湿度 土壤相对湿度直接反映了旱地作物可利用水分的状况,它与环境气象条件、作物生长发育关系密切,也与土壤物理特性有很大关系,对于不同作物品种、同种作物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质地土壤,作物可利用水的指标间存在一定差异。考虑作物根系发育情况,在旱地作物播种期和苗期土层厚度分别取0-10厘米与0-20厘米,其它生长发育阶段取0-50厘米。 土壤相对湿度的计算如(2)式:

(完整版)干旱的原因

干旱的原因 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长江区多为伏旱,华北区旱灾频率最大以春旱最为严重,个别年有春、夏、秋连旱;西南地区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地区多夏旱。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另外,东北地区到底是以春旱为主还是以夏旱为主?教材上是说盛夏季节常引起旱灾,可人教社星图社地理室合编的星图社出版的地图册上 p19“中国的干旱灾害和季节干旱地区分布”一图却又用春旱表示东北区。 干旱在我国是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 干旱的概念:指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由于长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引起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正常生物发育而减产失败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干旱的类型: 1、按干旱发生的原因分类 (1)土壤干旱 土壤含水量少,土壤颗粒对水份的吸附力,植物的根系难以在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去补偿蒸腾的消耗,植物体内的水分收支便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以至发生旱害。 (2)大气干旱 虽然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可供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但由于空气极度干燥、光照强、气温高,植株蒸腾加剧,终使水分入不敷出,植株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遭致旱害。 2、根据干旱发生的季节分类 (1)春旱 春旱主要发生在3-5月份,这时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的许多地方,春季温度回升很快,空气干燥,太阳辐射较强,风力大,蒸发力强,在这些地区冬季降水稀少,一量春季长时间无雨或雨量明显偏少,就易发生春旱。 (2)夏旱 日射强烈,气温很高,空气温度低,因而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都很强,如长期少雨或无雨极易造成干旱。 (3)秋旱 秋旱的特点与夏旱相类似,但强度稍弱。秋夏主要影响夏播作物和部分晚熟春播作物的灌浆成熟,影响越冬作物的播种和出苗。 (4)冬旱 由于冬季,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我国广大地区,降水稀少,且多西北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