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农民工现阶段的社会流动_一个基于社会流动渠道的理论解释

中国农民工现阶段的社会流动_一个基于社会流动渠道的理论解释

中国农民工现阶段的社会流动_一个基于社会流动渠道的理论解释
中国农民工现阶段的社会流动_一个基于社会流动渠道的理论解释

中国农民工现阶段的社会流动

一个基于社会流动渠道的理论解释

许 德 友

(江苏行政学院 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04)

摘 要:农民工流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本文从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特别是流动渠道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流动。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1)我国农民工流动绝大部分为水平流动,向上的垂直流动少之又少,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现状令人担忧;(2)农民工流动的渠

道单一,仅仅依靠自身的社会资本,其他流动渠道堵塞,由此形成了诸多社会问题;(3)农民工水平流动的渠

道是社会资本,而当农民在城市工作后,其向上垂直流动的主要渠道是人力资本。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渠道;社会资本;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C912 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1-0025-06

一、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

定义、动因和意义

美国社会学家P A 索罗金在1927年出版的!社会流动?一书中认为,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是指某一个体,或某一社会客体,抑或某一社会价值(由人类活动创造或改造的任何东西),从一社会地位向另一社会地位的任何转变。陆学艺等人编著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将#社会流动?定义为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这种转变或转移根据其方向性,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水平流动(horizontal mobility)和垂直流动(vertical mobility)。水平流动只是变换活动或工作场所却并不改变社会地位,它可以使自然资源、物质财富和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

用,同时影响着人口的地区分布和同一产业的内部

结构。垂直流动是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任何社会都存在社会流动现象,可以说,社会流动是社会所固有的属性。

流动是由差别引起的,社会流动的根源是生活差距和社会分层。而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是由各个阶级、阶层组成的分层体系。社会流动的程度与社会分层体系封闭或开放的程度密切相关。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社会的阶级、阶层体系是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社会流动非常稀少。而现代工业社会,社会分层体系是开放的,社会流动就比较普遍。

社会流动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内在变化,大多数人流动的方向和频率反映着社会变迁的方向。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是

收稿日期:2007-03-19

作者简介:许德友(1983- ),男,山东临沂人,江苏行政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国民经济学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运行与管理。

在这里我们关注的社会流动主要是垂直维度的流动,即垂直流动。但社会水平流动是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主要形式,所以,为了叙述方便,在具体到我国农民工流动的时候,文章会区分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在阐述理论的时候,如不特别提及,社会流动就是指垂直流动。

25

第4卷第1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o 1,2008

2008年3月

Journal of Xi an International U nivers ity

Serial No 10

社会选择的一种途径。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则这个社会是充满活力的,是在不断进步的。社会流动支撑着地位市场对人们的激励,人们由于对向上流动的向往而进行不断的知识积累,而这是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唐世平,2006)。从动静态的角度看,社会流动是社会维持稳定和发展的一个动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动态的社会流动比静态的其他衡量社会的指标更有实际价值,如现在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 4,由此人们可能就会认为中国的社会已经到了危机的边缘,其实,只看到静态的基尼系数是不够的,还应该看到动态的社会流动,如果这个社会存在着一个相当大的贫富差距,但这个社会同样也有很好的社会流动性,这个社会可能一样稳定发展。如香港的基尼系数一直很高,达到0 53,但由于香港社会有良好的社会流动性,加之适当的公共政策,香港的经济和社会一直持续发展。

(2)中国农民工的社会流动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流动率较高的国家。#古代的中国虽然也实行等级制度,但是与欧洲的等级制度比较,与南亚的种姓制度比较,中国的等级制度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比较突出的是中国的科举制度。%%任何社会下层的平民百姓,只要通过这一考试制度的考核都可以进入社会上层。这等于在社会分层结构中架起了一个阶梯,为社会下层人士进入上层提供了合法途径%%科举制度造成了社会流动,这是中国古代在制度上优于世界其他各国的重要表现。?[1]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流动一直在持续进行,但强度不大,并且垂直的社会流动太少,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发生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中国的改革首先发端于农村,迅速而大规模的社会流动与农村的改革开放并驾齐驱。导致我国农村发生显著社会流动的改革政策措施首先是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其次是户籍制度的松动。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使农村产生了大批剩余劳动力,使农民的职业流动成为可能;而户籍制度的松动,则进一步扩展了农民流动的空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农民可以流入城市从事各种经营活动和其他劳动,这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社会流动的积极性。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千上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追寻他们的#城市梦?,从而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民工潮?。农民社会流动的结果是农民的迅速分化与农民社会阶层的重组。[2]

关于中国农民工的流动的成因,有学者(韩长赋,2006)指出,这是由我国城市化进程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造成的。由于不合理的政策安排的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和工业化被人为割裂,改革开放的前28年,我国工业化进展迅猛,而人口城市化却几近停滞,城市的工业化所需的大量劳动力来自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缓慢又导致了城市经济发展畸形,难以产生充足的劳动力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出现失衡:一方面大量进城的农村劳动力无法顺利找到工作,流动受阻,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容易产生拖欠农民工工资、就业歧视等一系列问题。

然而,我国目前阶段大规模的农民流动绝大多数是停留在水平流动阶段,垂直的向上流动太少,也就是说,农村的劳动力外出到城市里打工,仅仅是工作的变换或工作场所的转移,这种转移和流动使我国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比以前更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但对农民工而言,这却并不能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为了更好地利用社会流动理论,我们将农民到城市打工、在城市找到工作认定为水平流动;如果农民工在城市工作过一段时间后,自身境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融入到城市,或者成功地进行着与以前不同的谋生方式,我们将农民工的这种变化定义为垂直流动。

二、社会流动渠道

(1)社会流动渠道与经济发展:机理和案例

社会流动渠道(the channel of social mobility),即支撑社会流动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整个制度基础的一个关键维度,因为社会流动的渠道调控着地位市场中的激励机构,类似于产权通过影响物质市场中的激励结构而影响经济增长,具体而言,社会流动渠道通过影响个人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这一重要动机而影响经济增长。[3]

社会流动渠道是通过调控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中升降的制度系统,社会流动渠道状况决定了社会流动的路径和规模。因为如果有充分而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社会流动便可以活跃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中蕴藏的巨大生产力和创造力就可以被激发出来,正如马尔萨斯所说的,#如果社会中没人指望升迁,也没人担心败落;如果勤奋没有带来好处,而懒

26

第4卷许德友:中国农民工现阶段的社会流动第1期

散也不会受到惩罚,我们就别想看到那些改善我们自己境况的生机勃勃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现在已成为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社会流动渠道方式的选择其实是社会流动的关键,即社会流动渠道与社会和市场中的激励结构是相互决定的。如通过抢杀掠夺、偷窃和各种阴谋等不正当手段也可以获得财富和地位,进而产生向上流动,但这种流动渠道是一种不恰当的激励方式,它不能激活社会中的学习和工作动机,不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只能使社会变得混乱,破坏社会的发展。而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会带来正确的激励结构,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从下面的一个事实中可以明显发现这一点。

战后的拉美和东亚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一个由于社会流动渠道选择而造成巨大差异的天然的实验。在上世纪60年代,许多专家都预言东亚的发展前景将不如资源丰富的拉美,但现在的事实却正好和当时的预测相反,东亚国家在经历几个高速的增长期后,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而拉美地区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经济增长长期萎靡不振。关于问题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社会流动渠道的选择中找到答案。在东亚,特别是那些儒家思想浸淫较深的国家,在历史上就存在一种学而优则仕和重视教育的传统,通过教育这种流动渠道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这种科举制度早已存在,国家对通过学习和其他突出本领而进入上流社会是鼓励和支持的,这种让人的能力得到释放的社会流动渠道在东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在拉美的许多国家,权力和特权一直由一个相对封闭和稳定的精英阶级把持,对这些处于社会上层的精英而言,通过封锁社会流动渠道而尽可能减少政治变化的目标要优于促进经济增长。拉美国家的制度安排更强调阶级、贵族和早期进入,不鼓励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渠道少之又少。这种制度安排进而造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社会流动的长期低迷和高度的不平等。当合理和正当的社会流动渠道被堵死后,人们要改变自己的境遇,向上流动,就只有借助于其他不正当的社会流动渠道,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拉美国家的犯罪率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10%。[4]

(2)中国农民工流动渠道: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

1.社会资本和水平流动

学术界一般认为:农民工到城市工作,在这个水平的流动过程中,流动渠道中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起到了决定的作用。[5]陈阿江等认为,农民工的城市化转移主要是依靠亲缘、乡缘、地缘为主的关系网络,这才是促进转移的必要条件。否则,即使存在有制度因素造成的城乡差别引发的推拉力和工业化过程的趋势,也不必然导致农民工转移。即在制度、经济条件都基本相似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些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而有些地区则无人外出?调查表明,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或经商的渠道基本上还是依靠先期零散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的牵引力量。由于#雪球效应?一些地区农民在越来越多外出人的带动下,开始成群结队进入城市打工,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民工潮?。以亲缘、血缘和地缘为特征的#三缘?关系社会网络成为决定农民工转移的决定性因素。

有学者从#推-拉?理论的角度探讨农民工水平流动到城市工作。[6]其中,在城市拉力的构成要素中,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资本显得尤为突出。出于人们攀比、仿效、从众、依附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亲属及其他社会关系成员进入城市就业,对于仍然暂时留驻农村的劳动者具有很大的影响、激励和带动效应,特别是在情侣、新婚夫妻、父子、兄弟姐妹之间,这种效应则更为明显。这种影响、激励和带动效应会形成强大的城市拉力。这种拉力与别的拉力(如羡慕城市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等)还不一样,由于这种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其实又是农民进城打工的流动渠道,农民可以凭借此渠道在城市找到具体的工作。所以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既是进城打工的心理需求,又能实实在在帮助农民进城工作。我们在研究考察农民工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当来自某地农村的一个或几个农民工在城市站稳了脚跟以后,就会产生一种拉力,打通一条流动渠道,他们的亲属、朋友、邻居以及亲属的亲属、朋友的朋友、邻居的邻居等等就会在这种拉力作用下,利用这种流动渠道,一批接一批地来到城市,并且逐渐在他们的周围聚集,形成行业工种和居住地都比较集中一致的#老乡现象?,由此也就出现了一些城市里的

27

2008年第1期

(总第10期)许德友:中国农民工现阶段的社会流动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69.唐世平还依据相关文献认为,如果人们(基于某些现实)认为有向上流动的可能,他们便不会要求太多的于社会无益的再分配。因此,有利于社会流动的好的制度安排可以促使一个社会进入良性循环;相信自己有机会向上流动,可以使人们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工作和学习,并减少对再分配的需求。

所谓#安徽村?、#河南村?。这种聚集效应本身反映了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存在及作用,因为这种聚集效应是以家庭和社会结构构成的社会资本为基础的。

季文等学者在南京地区对农民工的调查显示,80%的农民工(其中,亲戚介绍为24 7%,同学介绍为37 2%,朋友介绍为18 1%)是通过#三缘?关系

实现向城市转移的。[7]

吴鹏森等也证实了农民工向城市转移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8]

可以说,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水平流动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农民本身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农民工进入城市流动的主要流动渠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他水平流动渠道的不畅,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成熟,农民进城打工被营利性劳务市场、职业介绍等中介组织欺骗的事情时有发生。目前政府办的针对农民工的专业劳动力市场很少,且存在供需脱节、信息不灵、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对农民工就业缺乏必要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农民工只能求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获得工作信息。此外,经历了长久的城乡二元封闭格局,农民工更加信赖亲缘和地缘等非正式社会关系。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的社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关系到农村劳动力在进城之后的生存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2.人力资本和垂直流动

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以后,能不能在城市站稳脚跟,慢慢融入到当地的社会,产生向上的垂直流动,除了社会资本外,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民工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社会资本起到了决定作用,而人力资本起到了支持作用;在农民工与城市融合过程中,人力资本起到了决定作用,而社会资本起到了支持作用。也就是说,农民工在利用社会资本的流动渠道水平流动到城市工作后,能不能在城市立足,向上垂直流动,人力资本是关键因素,或者说,农民工自身的能力构成的人力资本是农民工在城市中垂直流动的流动渠道。在这两种流动过程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分别起到#流动渠道?的作用。由于人力资本比社会资本具有长期性与#门槛性?,影响变量更多,因此,农民工向城市融合

(垂直流动)比向城市转移(水平流动)更具艰巨性。由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农民工两种流动的影响,城市农民工群体中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化。

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以后,由于传统制度刚性的作用所造成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会形成农民工与城市融合的新障碍,&但这种障碍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特征。许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证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作用会不断提高,而政治资本(在计划经济时期政治资本代表着社会资本)的回报会降低,但社会资本的作用依然十分重要(Nee,1996)。籍于此,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制度环境的好转和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民工群体的壮大与出现,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在经济地位与职业地位改善的条件下,率先融入城市社区,农民工开始垂直向上流动,成为城市新居民。

季文等(2006)学者的通过不同学历(代表人力资本)在城市再就业渠道的调查表明,文化学历层次不同的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再就业过程中利用的就业渠道是不一样的。人力资本较少的文盲与半文盲基本上是利用原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三缘?关系网络,然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虽然#三缘关系?仍是他们再就业的主要渠道,但新型的业缘关系、政府劳务市场、其他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再就业的重要渠道。对于中专与中专以上学历的农民工而言,新型关系网络已经在其再就业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调查表明,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的农民工则表现出更有在城市中居住的意愿和更多与城市融合的关系网络。这就说明,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民工在发展自身新型社会关系网络时意愿更强,现实中他们的具体实践也越多。

具有更高层次文化水平的、年龄轻的农民工具有更好的人力资本优势,他们更有动力去追求城市的生活方式,也更具有融入新的城市社区的意愿与冲动,他们垂直流动的主观动因和现实条件都要优于其他农民工。事实上,他们也更多地与城市人群与组织有较多的交往,这种行为取向促使他们由原来以#三缘关系?为主导的封闭型网络日益走向以#业缘关系?或#契约关系?为主导的开放型网络。

28

第4卷许德友:中国农民工现阶段的社会流动

第1期

&如在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下,当地城市居民为主要管理服务对象,城市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是针对城市人口而设置,很难适应数量大、流动性强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很难享受到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而且一些基本的权利也无法得到保障。

垂直流动按其方向可以分为向上垂直流动和向下垂直流动,对本文而言,农民工已经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其垂直流动是指向上的垂直流动。为叙述之便,文中的农民工的垂直流动就是指向上的垂直流动。

这说明,农民工构建新的社会资本往往建立在人力资本的基础之上,人力资本成为决定他们融入城市社区的决定性因素,而人力资本正是他们垂直流动

的主要渠道。

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愈是禁锢与自闭于原有的社会网络,就愈难以融入当前他们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网络,进而固化原有的社会资本,最终落入#边缘状态?。由于具有人力资本优势的农民工拥有更多的知识与学习知识的能力,因此,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工资与职位,也有更易具有融入新社会网络和认可新社会网络的倾向。随后他们可以打破旧社会网络,建立进入新社会网络的能力。这时新型社会资本的构建成为重要一环。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农村劳动力出现重新返回故土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无法建立新的社会网络,进而产生#隔离?感,返乡就成了消除#隔离?感的最终的无奈选择。由于农民工拥有城市所需的人力资本更具有#门槛性?,因此融入城市比城市化转移的难度要大得多。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流动渠道的选择再次引发了农民工群体的分化。具有人力资本且能够构建新型社会资本的农民工群体可能成为农村劳动力中的优势人群,反之,则陷入劣势人群。

综合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农民工一定的社会资本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下,我国的农民工水平流动已经形成(见下表1)。而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由于农民自身人力资本和政策障碍的影响,我国农民工的垂直向上流动严重受阻。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结果:在农民工打工收入不足以支撑本人及家庭在城市定居所需的条件下,加上尚未打破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大多数农民工选择了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的#候鸟式?流动模式 (下图)

图1 农民工的双向流动

表1

我国农民工流动数量

年份

2001200220032004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历年数据

外出农村劳动力数量(亿人)

0 9

0 94

0 98

1 03

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当年全部劳动力的比重(%)19 319 420 52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估算数据

农村劳动力总量

4 914 94 94 87外出进城务工农民工NA NA NA 1 18乡镇企业务工农民工NA NA NA 1 36非农产业农民工人NA NA NA >2 0流动农民工占农村劳动力总量比重(%)

NA

NA

NA

>41 10

注: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数值为!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乡村劳动从业人员数值。非农产业农民工并非外出进城务工农民工和乡镇企业务工农民工的相加,还要剔除重复部分(有些外出务工农民到异地乡镇企业就业)。NA 表示这些数据不可得。

三、结 论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制度的改革,使农村产生的大批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工作成为可能。加之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急需大批的廉价的劳动力,于是在中国形成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民工潮?。从社会流动的有关理论可以获知,我国农民工的流动绝大部分停留在水平流动阶段,垂直的向上流动太少。也就是说,农民工到城市

工作,仅仅是从务农的劳动变换为其他形式的劳动,劳动的生产率比在农村的务农劳动有所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自身的境况,并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这种农民工流动使我国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比以前更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成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富有竞争力的原因之一。但这种农民工的流动并没有彻底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农民工流动能发生垂直的向上流动的太少。

我国农民工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显著的社会变化之一,但是这种水平流动并没有#熨平?我国巨大的城乡差距,农民到城市打工,很少有人能真正融入到城市中或自己的生活从此发生根本的变化。我国的城乡贫富差距依然在拉大,

29

2008年第1期(总第10期)

许德友:中国农民工现阶段的社会流动

从流动的另一端来看,#候鸟式?模式形成的基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土地承包为农民外出打工就业提供了风险保障,这使得农民工#流?而有#根?,#出?有#后路?。这样农民工在失去工作岗位后不至于生活无着,成为城市中的#无业游民?,有效避免了拉美国家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韩长赋,2006)。

二元结构依然存在。

(2)社会流动渠道的选择是社会流动的关键,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维度和制度安排。这已经为现实所证明。我国农民工流动(无论是水平流动还是垂直流动)的渠道主要体现在农民的社会资本上面。农民主要依靠#三缘?的社会网络进城打工和在城市立足。农民工社会流动渠道的单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其他流动渠道的缺乏和不畅,特别是官方的政策安排,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农民工向上流动渠道的单一和堵塞以及较低的劳动收入使得城市中处于生存危机的农民工不得不寻求其他的渠道生存和向上流动(如最近很多大城市的农民工犯罪率很高,

并且呈上升趋势

)。

(3)在农民工向城市打工转移和流动的过程中(水平流动),农民工自身的社会资本起到决定作用,人力资本起到辅助的作用。农民工开始在城市工作后,如果要向上流动,融入到城市生活或让自己的境况和谋生方式发生重大改善,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起到决定作用,但农民工由社会关系网络构成的社会资本依然很重要。事实证明,对一般的农民工而言,这种垂直向上的流动是十分困难的,并且发生的概率很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力资本?(包括学历、学习能力和胆识等等)的#门槛?较高,成年农民

工的人力资本已经基本固化,难以再发生较大提高。另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中人为设立的各种政策壁垒和制度歧视,这些政策壁垒和制度歧视区别对待农民工,也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在社会中的向上流动。

[参 考 文 献]

[1]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3-4.

[2]罗教讲.我国的社会流动与流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3]唐世平.社会流动、地位市场和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4]谢文泽.拉美城市的社会分层及城市和政治影响[J].拉丁美洲研究,2005,(3).

[5]陈阿江.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形成中的农村劳动力市场[J].社会学研究,1997,(1).

[6]邹新树.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动因:#推 拉?理论的现实解读[J].农村经济,2005,(10).

[7]季文,应瑞瑶.农民工流动、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J].江汉论坛,2006,(4).

[8]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5).

[责任编辑 刘永刚]

Social Mobility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urrent China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ocial mobility

Xu Deyou

(Research Iustitute of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Jiangsu Adminsitration College,Nanjing,Jiangsu 210004)Abstract :Since the refor m and opening of China,the mobility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ocial phenomenon.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mobility,especially the channel of social mobility.Through analysis of China s mobility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we get the follo wing several important conclusions.(1)Most mobility of Chinese rural migrant workers is horizontal mobility.The uplifting vertical mobility is little.The current status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is alarming.(2)Rural migrant workers have single channel of mobility.They only depend on their social capital.In the sa me time,other channels are blocked,and this causes a lot of social problems (3)The channel of horizontal mobility is the social capital of Chinese rural migrant workers.When rural migrant workers work in the city,The channel of uplifting vertical mobility depends on the human capital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Key words :rural migrant worker,social mobility;principles of social mobility;human resource

30

第4卷

许德友:中国农民工现阶段的社会流动

第1期

据!东方法眼?2006年3月的报道 农民工犯罪率居高不下令人关注,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始终是社会的关注热点,农民工犯罪问题一直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统计显示,2002年至2005年,某法院刑庭判决有罪案犯1189人,其中农民犯罪人数为606人,农民工犯罪人数为243人,农民工犯罪人数占农民犯罪人数的比率为40 1%,各年所占比率分别为39 37%、39 62%、40 49%、41 51%。犯罪农民工中,外地来该县的62人,占比25 51%。数量之大、比例之高确实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李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4 「内容提要」社会分层有多种标准,不同的理论家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常常是为了实现他们的不同目标,而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看,我们也需要探索适合“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分层标准。本文分析了区分社会地位差异的十种资源,即生产资料资源、财产或收入资源、市场资源,职业或就业资源,政治权力资源,文化资源,社会关系资源,主观声望资源,公民权利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还分析了这十种资源的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战略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分层/分层标准/和谐社会 社会分层理论研究的是人们的利益差别、地位差别和不均等、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利益、地位的差别和不均等是

一种客观事实,对于它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分层理论家也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比如考察收入差别、职业差别以及财产、权力、声望、教育等方面的差别,由此便形成了社会分层的多种标准。而不同的理论家在采用某种视角、采用某种分层标准的时候,总是与一定的研究目的相联系的。换言之,不同的理论家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常常是为了实现他们的不同目标。 从宏观上看,社会分层、阶级分层标准的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旨在发动和组织社会运动、阶级斗争,它更强调社会不平等对立与冲突的一面。依此目的,社会分层、阶级划分的标准必须十分严格,各阶层、群体、阶级之间应有本质区别并需要揭示冲突的内在根本原因。另一类则旨在调和各利益群体或阶级,依此目的划分的阶层、阶级的标准则可以较为宽泛。各群体、阶层、阶级的区分多是非本质的。 对于上述第一类视角的持有者,著名社会分层理论家伦斯基称之为“激进主义者”,对于第二类,则称之为“保守主义者”。伦斯基指出,激进主义者的信念是认为现存分配制度基本上是不合理的,而保守主义者的信念则是认为现存分配制度基本上是合理的。从分层标准的差异看,第一类常

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

浅论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 摘要:毫无疑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这里,很多人在高兴之余也不免会产生出这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是怎样进行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社会分层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怎么样……等等不一而足。为此,本文主要从读者有疑问的地方写起,将本文大致分为三部分:亦即首先介绍一下社会分层的概念;然后阐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以及为什么这样划分;最后针对当今的社会分层理论提出自己的一点评价。而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进行阐述时,我会进一步选取当代两个比较有影响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简要介绍,最后再一一对应着进行相应的点评。 关键词:当代社会;社会分层;分层原因;分层影响 正文: 社会分层的概念:众所周知,无论是介绍科学知识,还是日常与人打交道,首先都离不开对所要说明事物的具体介绍,以增强认知者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而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社会学的核心领域,对他的研究更是如此。所以,我会在进入正文之前,大致介绍一下什么是社会分层。根据《社会学教程》介绍:(1)所谓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的过程。“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

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在西方社会学中社会分层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专有名词,常常与阶级、阶层同义,尤其在苏联解体之前甚至有替代,淡化阶级概念的学术倾向。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现象,后来在国家正确引导下才慢慢走上正轨。简而言之,(2)社会分层概念的实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利益关系及其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观念反映。尽管西方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建立在与我国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之上,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以阶级划分的社会分层理论,韦伯的以财富,权力,声望,划分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以及涂尔干主义社会分层理论……依旧对我国学者研究社会分层提供了借鉴意义。 社会分层现状: 当代中国介绍社会分层现状的理论比较多,在此我谨选择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进行介绍。 李强在《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一文中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方法分析五普数据,发现现在中国社会是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而且认为造成该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的分隔。他使用的具体方法是,采用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测量全国就业人口,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是一致的,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丁字型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型群体,该直柱型群体是由一系列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3)根据调查显示:丁字型社会结构反映的是

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总量 和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基尼系数长期处于收入分配差距所能承受的0.4临界点之上,这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阻碍作用。然而,基尼系数仅反应了收入差距的一个方面,只能测度同代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却不能反应收入差距在不同代人之间的传递情况。事实上,近年来, 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代际间的传递程度也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贫二代”、“官二代”以及“农民工二代”等话题的持续发酵,也表明代际间的收入差距传递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父代收入差距在子代之间的传递将会导致子代机会的不公平,从而进一步加剧子代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得贫困者由暂时性贫困走向永久性贫困的恶性循环。经济学家一般采用代际收入流动性这一指标来衡量代际间的收入差距。代际收入流动性反应了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程度,较高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意味着子代收入受父代的影响程度较弱,贫穷家庭的子代收入具有充分向上流动的机会;而较低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则说明子代的收入受父代收入的影响程度较高,贫困家庭子代向上流动的机会概率较低。已有研究表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种机制,也即:一方面,通过对其子代的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子代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父代通过其自身的社 会资本影响子代的就业获得。相对于结果不平等,人们更难以忍受的是机会不平等。因此,为国民创造具有公平的竞争机会的制度环境,

减少父代对子代收入的影响,以使得贫困家庭的子代具有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有必要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进行识别,并 对影响机制的作用程度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部分政策进行检验,以期为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梳理了代际收入流动 性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数据,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角度检验了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并证实了上述两种机制的存在。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与子代的受教育年限显著正相关,家庭收入水平每提高1%,子代的受教育年限约提高0.01年;当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平均提高1%时,家庭子代主观自评健康状况为“良好”的概率将提高0.36%;父代的社会资本规模越大,子代进入国有单位、高收入行业的机会概率越高;同时父代的社会资本规模也与子代较高职业地位的获得机会显著正相关。第二,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数据,测度了中国当前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并分城乡、区域样本进行了比较。此外,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中间变量法对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机制 进行分解,识别了代际收入流动中两种途径的主要贡献程度。研究发现,中国城乡居民整体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大小约为0.23;城镇家庭的代际收入弹性明显高于农村家庭,东部地区家庭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家庭,父子收入的相关程度高于父女的收入相关程度;随着收入分 位数的增加,代际收入弹性呈先减少而后增加的U型变化趋势。人力

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

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一、前言 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产物。在阶级阶层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前,任何社会都有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主义社会虽然不存在阶级斗争,但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必然也存在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的矛盾。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改革,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缺失和市场的无序,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较大的差异。基于社会资源分配和再分配而产生的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的核心问题。阶层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的重大问题。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试图比较全面地勾画或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具体画面,其理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笔者对此社会分层理论作简要的梳理。 二、理论来源 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很多,其中有代表性和影响的,一是马克斯·韦伯的“多元体系观”,认为在一个社会内存在着阶级、身份群体、政党二种“政治仗同休”,其中,阶级与经济秩序相联系,身份群体与社会秩序相联系,政党与政治或法律秩序相联系。二是帕森斯、默顿等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社会分层观”,认为社会差、地位差、收入差、贫富差是社会统一体平衡与协调的需要,即差别是天经地义的。三是马克思的以阶级划分为核心的社会分层观。他认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在一定阶段上,也就是在私有制和国家出现之初。此外,马克思还谈到过阶级的进一步分层问题,有过“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等表述。“由于现代化过程的加剧,阶层的分野是不可避免的”。陆学艺的理论就基于马克思的理论之上建立的。

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流动

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流动 理实-赵权 1840-1905年,中国社会阶层流动仍以科举制度为主,但此时由于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大量传播,科举制度的僵化和不公引起了绝大部分人们的不满。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很大程度就是由于洪秀全4次科举考试失败导致的。为了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统治阶级中的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引进西学,建立新型学校,改变以儒家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此期间,清政府开始创立京师大学堂,并规定全国建立的各小学、中学、大学,以学习西学为主。逐步改革科举制度。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如果读书人只有科举一条单一的出路,显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层,只能说是一个依附于权力的阶层,无法成为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分子。19世纪末之后,由于新式企业的出现,特别是那些文化企业的出现,大学、中小学等新式学堂的出现,一个读书人可以不再去寻求做官、做记者、做编辑、做教师照样能生活下来。此时,科举制度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直到1905年9月2日,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光绪皇帝的一纸谕令所终结。 统治阶级废科举是为了加快现代化进程,维持清王朝统治。但废科举也等于卸掉了传统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动机。知识分子的产生是要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经济上的相对独立,独立于权力之外的一些新生事物——银行、书局、报馆、工厂、学校……的出现,他们才有生存空间。在未创立替代制度的情况下仓促废除科举,对准备科举者的士人出路缺乏妥善安排,教育与考选体制的衔接不畅,直接导致人心急速涣散。传统士大夫阶层分崩离析,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导致了社会势力的重组,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土崩瓦解。 而此时的中国,仍以农民阶层为主,同时工人阶级开始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期,由于新兴的军阀、官僚地主和工商地主的大批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大量的土地被兼并。于是自耕农迅速减少,无地农民迅速增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民在农村无以为生,被迫离乡背井。其中,一部分进入城市或矿山,转为工人,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在华企业中。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创办的大型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及70年代以后的中国民族企业中,又雇佣了一批工人。到194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总数达到200万人左右。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崛起提供了基础。此时的

尔雅当代中国经济答案

5春学期《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 1. 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和变迁中采用的方式是以下哪种形式? A. 强制性 B. 诱致性 C. 自发性 D. 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 ? 正确答案:D 2. 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 A. 公有制下企业管理者应遵循生产条件带来的收益由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共同分享的原则进行分配。 B. 公有制下企业高管也应依靠所有权进行分配。 C. 私有制下企业高管依靠所有权进行分配。 D. 分配中还需考虑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或是非个人所有。 ? 正确答案:B 3. 传统公有制在确定其范围和形式的时候,一般不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A. 社会化的程度 B. 劳动形式的不同 C. 占有主体的限制 D. 生产技术的特点 ? 正确答案:B 3. 关于我国利率和储蓄投资实际情况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储蓄增长速度高于投资增长速度 B. 储蓄投资存在不对称性变化 C. 应当抑制储蓄来降低高储蓄率 D. 应当提高投资能力

? 正确答案:C 4. 不同时期的主导消费品不一样,储蓄行为具有阶段性,收入增加不会立刻引起消费行为的增加。因此,两个阶段过渡时期储蓄会? A. 不变 B. 不一定 C. 增加 D. 减少 正确答案:C 4. 在选择利率政策的时候,以下哪种因素一般不主要考虑其影响? A. 股票市场的供求 B. 借贷资金的供给 C. 借贷资金的需求 D. 社会平均利润率 ? 正确答案:A 5. 以下关于规范政府调节过程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加大税率以实现社会公平 B. 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 C. 合理规范税制 D. 适当的转移支付 ? 正确答案:A 7. 储蓄资源的提供者对于资产的需求往往有着“三性”的偏好,这不包括? A. 流动性 B. 收益性 C. 安全性 D. 风险性 ?

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新趋势

重要后果就是,在一个较短时间段内事物将呈现不确定性状态。  基于一定经验分析之上的预测式判断,沈杰认为“90后”将会表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特征: 更加理性化的一代。市场经济的法则、竞争机制的强力、机会资源的有限,以及全球化的浪潮变得更加具体和真切,无疑将使“90后”变得不仅更加理性、务实,而且更加开放、坦然。更加人本化的一代。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进程,尤其是现代化的成就在逐渐地彰显人的价值。而21世纪之初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了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成长在这种氛围之下的“90后”,价值观中的人本化取向将是极其鲜明和强烈的。 更加个性化的一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同质社会向异质社会变迁,以僵化的、单一的形式传递文化的同质社会,所塑造的是从众人格;而以弹性的、多样的形式传递文化的异质社会,所塑造的则是自律人格。 从众人格的特征是它的共性化,而自律人格的特征则是它的个性化。 “90后”将是大力张扬个性的一代,这种个性张扬将从衣着、发型等个人生活领域向参与、表达等社会生活领域扩展。更加娱乐化的一代。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似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都被娱乐化机制所渗透,娱乐成为社会运行的拖拉机和润滑剂,而娱乐本身也成了一个产业。处在这种背景下,娱乐从一开始便成为“90后”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不仅如此,他们还时常引领社会的娱乐潮流。 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新趋势 近日出版的《学术交流》刊载 学者程启军的文章,文章指出,社 会阶层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 关注的焦点,一般认为,在社会主 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是一种阶 层间的固化结构,或者说是封闭化 的阶层结构。在这种阶层结构中, 尤其是社会底层,只有通过少量的 途径,如农转非、参军转业等方式 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而随着向市 场经济的转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 的重要方式,并逐步成为一种主导 的资源配置手段,市场从底层促化 出大量向上流动的机会与事实。随 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阶层质的相对 规定性明显提高,对于普通社会成 员而言,实现向上流动才具有正向 和积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促进 边缘群体突破“阶层边界”实现质 的向上流动的力量有明显弱化的趋 势。主导阶层与边缘阶层在利益博 弈的背景下,阶层冲突有所激化, 主导阶层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维护 着本阶层的边界,形成了较为完善 的利益表达机制;而边缘阶层在利 益表达机制缺乏的情况下,不断强 化着边缘阶层的边界。当前,我国 社会阶层流动总体呈现出“阶层边 界”封闭性强化的趋势,而这种趋 势无论是在稳定社会还是在变迁社 会中,无论是在主导阶层还是在边 缘阶层中都普遍存在着。 段子文化中的社会思潮 2010年6月份出版的《人民论 坛》围绕“‘段子’狂欢拇指哲学 承载的世情百态”组织了一组专题 文章,有文章提到,“黄段子”、 “红段子”、“灰段子”成为了社 会文化大餐中的一大特色拼盘,五 颜六色地“拼”出了当下形形色色 的文化景观。手机段子的传播属于 人际传播范畴,但其影响和所产生 的效果却不亚于以往任何大众传播 的形式,正因其对人们的精神生活 影响之大,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段子文化的出现,体现了当今的社 会心理,反映着当今的社会思潮, 承载着复杂的价值取向。黄段子反 映的是不健康甚至颓废的心理,寻 求畸形的心理满足,表达着低下的 品位和异常的价值取向。灰段子反 映的是种种不满、抑郁乃至愤懑, 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 求,以及对于自身力量弱小的无 奈,体现了草根阶层在精神和心理 上的困顿,对健康的社会现象的呼 唤。红段子自然是反映健康的社会 心理,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体 现着当今的时代精神。值得注意的 是,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如何避免 将红段子的创制和传播搞成文化运 动,如何避免将红段子的弘扬变形 为“舆论一律”,走样成形式主 义。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段子文 化属于亚文化,属于大众文化。 大众性 、通俗性、生活性、消遣 性,应当是段子文化的本质特征。 超越段子文化的特质和功能,硬要 段子文化承载它本身不必也不能承 载的功能,不是理性的文化建设态 度。 { 观察} 舆情纵览 602010年第 7 期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社会流动性

浅析社会流动性 关注“社会流动性” 2011-09-20 (晋城发展研究第32期) 【社会流动性】 社会流动性(Social Mobility)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指民众在地域上的迁徙情况,因此,也称之为水平流动性,另一层的意思是指人们在社会阶层结构上的升迁,是指纵向的流动性。这里主要介绍纵向社会流动性。 按照学究式的定义,社会流动性是指个人或群体由社会的某一阶层到另一阶层的活动。具体来讲,它是上一代人的收入、教育和地位对下一代人收入、教育和地位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越高,社会流动性就越低。而进一步严格区分,社会流动性又分为代内流动(Intra-generational mobility)和代间流动(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前者是指个人在自己一生中的社会地位的变迁,例如,从一个蓝领阶层成为白领阶层。而后者是指下一代相对于父母社会地位的变迁,像奥巴马从一个普通的黑人移民的后代成为美国的总统。 【社会流动性的测度】 社会流动性的测度方式是收入、教育和地位在代际之间的相关系数,它的取值在-1到1之间。合理的社会流动性意味着代际相关系数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是代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意味着如果上一代是穷人,那么下一代就

变成富人;上一代是富人,下一代就变成穷人,这通常是通过大规模的财富剥夺才可能实现的代际变化。一些国家长期陷入贫困陷阱、积重难返,其主要原因就是经常发生战乱和革命,导致了代际之间的过度和无常的变化。正常社会的代际相关系数都是在0和1之间,由于有各种因素影响代际之间的传承,比如基因、自然环境等,所以相关系数应该高于0;但如果代际相关系数趋于1,社会结构就会彻底地固化,父辈的收入、教育和地位会完全决定子辈的收入、教育和地位。 【社会流动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强调社会流动的重要性?现在人们高度关注 的政府规模过大、收入分配不均、教育不平等、健康不平等,这些问题都是体现为静态的不平等,而社会流动性低、社会利益结构被固化,这将造成动态的不平等,必然导致长期经济增长的停滞。 什么叫静态和动态的不平等?假设有两个社会,第一个社会贫富差距很小,基尼系数只有0.25,但没有社会流动性,父辈富则子辈富,父辈穷则子辈穷;第二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大,基尼系数高达0.45,但社会流动性很强,无论父辈条件怎样,所有年轻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那么这两个社会更有活力的当然是后者。这就是静态和动态不平等之间的差别。 较高的社会流动性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只有较高的社会流动性才能保证动态的机会公平,调动社会上所有人的积极性,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努力工作,积极创业和创新。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以后就进入了效率驱动阶段,在此阶段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激励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人们是否愿意学习、得到教育和培训以及是否愿意寻找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流动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流动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张华 来源:《青少年研究》(济南)年期第~页 【专题名称】青少年导刊 【专题号】 【复印期号】年期 【英文标题】 【作者简介】张华,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教授,山东济南 【内容提要】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中国青年的社会流动呈现五大特点:①农村青年向制造业的持续流动促进了制造业稳定发展;②青年向服务业的大规模流动推动了城市化进程;③青年由就业岗位向创业岗位的流动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④青年知识分子向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领域的回归,促进了社会稳定;⑤越来越多的青年出国留学和学成归国,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青年上行性流动趋势已经形成,但面临青年人口与就业岗位的矛盾、流动意愿与自身素质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创业激情与创业条件的矛盾。为青年提供更多的职业训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大对创业的扶持,引导青年确立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生涯发展观念等是必须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中国青年社会流动特点 年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迅速成长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此间中国青年大规模的社会流动,是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巨大动力。与中国历史上许多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总是和战乱、饥荒联系在一起不同,被市场经济规律和追求文明富裕的梦想所推动的当代中国青年的社会流动,是青年与社会发展的一种良性互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当代中国青年社会流动的五大特点及积极作用 .农村青年向制造业的大规模流动,保证了制造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世纪年代初期,针对城镇青年“远离制造业”的择业倾向,有些传媒曾惊呼:“明天谁来当工人?”十多年过去,这种担心并没

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研究(加引用注释)

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研究 张敏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之间的固化现象趋于明显,对于普通社会劳动者而言,实现向上流动是相当困难的,现阶段促进弱势群体突破“阶层边界”实现质的向上流动的力量有明显弱化的趋势。然而,只有社会阶层之间保持合理的流动才对社会进步具有正向和积极的意义。强势阶层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维护着本阶层的边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利益表述机制;而弱势阶层在利益表达机制缺乏的情况下,不断失去向上流动的渠道。当前,我国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总体呈现出封闭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无论是在稳定社会还是在变迁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着。 关键词:中国社会阶层;社会流动;固化趋势 一、引言 社会阶层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关注的焦点,随着调查资料的丰富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我国社会阶层的流动与阶层结构的复杂性也有了更深更具体的认识。一般认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是一种阶层间的固化结构,或者说是封闭化的阶层结构。在这种阶层结构中,尤其是社会底层,只有通过少量的途径,如农转非、参军转业等方式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而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并逐步成为一种主导的资源配置手段,市场从底层促化出大量向上流动的机会与事实。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社会阶层流动是开放化与封闭化同时并存的过程,在各种制度(如再分配制度、市场转型、教育机制等)的安排和角逐过程中,学者们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开放化的研究和对社会阶层结构分层的类型化与因素化研究颇多,而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封闭化研究不足,虽然有学者零星触及了这一问题,但是缺乏对其进行系统的明确的探讨。所以,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流动存在着明显的阶层间封闭性强化的趋势,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尤为必要。 二、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 阶层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被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现象的存在,由于社会成员对于各种资源占有的不同,由于其他种种社会差异成分以及社会成员多样化取向的不同,一个社会必定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分层体系,处在不同状态和社会位置的社会成员就构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处在相同状态和社会位置的社会成员则组成同一个社会阶层。 在进行中国当代社会分层研究时,不同的学者纷纷提出不同的分层观点,目前被学术界引用最多、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陆学艺所提出的关于内地社会群体划分的10个阶层和5种社会经济地位等级[1],即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个社会阶层,即(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源);(2)经理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城市是封建的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城芹是封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是统一的。刚性体制下如此,弹性体制下更是这样。 在宋朝以后的长期封建社会弹性体制下,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十分稳定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弹性体制下的稳定,并不意味着社会不会发生大动荡,不会发生经济的凋敝或社会的危机,而是指: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大动荡和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危机,封建制度依然存在,封建社会照常运转,封建秩序始终都能维持下来。宋朝开国以后的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说,宋太宗继太祖承继皇位,明成相夺了建文帝的宝座,都是皇族内部权力斗争,夺权成功后,封建制度不变,弹性体制也不变;又如金灭了北宋,元灭了金,再灭了南宋,明朝赶走了元朝的统治,清朝又代替了明朝,这些都是皇朝的兴亡更替,封建社会一直照样运转着,封建社会中的弹性体制继续起着作用;再如,元末明初群雄割据,割据者不管是起义军的领袖,或是乘元朝衰微而独霸一方的军阀,还是亲元的旧势力残余,他们混战不已,但在所统辖的区域内仍然维持着封建秩序。此外,像明末李白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依旧按照封建皇朝的统治方式来发号施令,封建制度既未因此瓦解,也谈不上制度的更替。这一切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性主要指弹性体制下封建的超稳定性。统治舞台上的角色可以变换,朝代名称可以变换,某些具体的统治方式也可以变换,甚至一个朝代之下对不同地区实行了不同的政策①,但制度始终不变。 在弹性体制下,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体制外权力中心和体制外异己力量不存在的角度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中国的封建制度下缺少可以取代这一制度的政治力量;第二,从封建制度再生产的规律性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中国的封建制度在任何一种动荡与危机的条件下都有可能重现或再生。第三,从基层社会组织的构造和运作状况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中国封建社会在剧烈震荡之后依然具有顽强的再生能力。 一、中国封建制度下缺少可以取代这一制度的政治力量 宋朝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弹性体制使得社会流动性大为增加,这里既包括了社会的垂直流动和社会的水平流动。 从社会的垂直流动来看,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弹性体制下,一般人可以通过三种主要途径向上流动,即读书,从军,经商。 1.读书。如果走读书这条途径,最有前途的是参加科举以进入仕途。宋朝以后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和走向规范化,使得不少读书人为争取科场成功而付出一生的精力。只要还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就总是存在希望。当然,除了科场成功而进入仕途以外,读书人还有其他的向上流动的途径,例如可以充任吏,以后由吏而官,也可以受聘于高官,作为幕宾,等待东家日后的推荐而进入仕途。此外,读书人只要学有所成,又有名声,还有被地方官员荐举的可能。荐举是一种对官员队伍的补充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黄仁宇在《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给我们的新认识》一文中,以元朝南北税制不同为例(江南实行秋税、夏税,仿唐朝的两税制,北方实行丁税、地税,仿唐朝的租庸调制),说明政策不统一,不连贯是元朝政局不能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载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三联书店,2001年,第67页。

社会分层理论题库答案

亲爱的同学: 这是我用扫描仪扫描后又校对的,但由于时间仓促,肯定会 有一些字是错的,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自己纠正。学校不给我们电子版,故尊重为主,请大家只将本文档用作自己学习之用,谢谢合作!祝同学们在考试中都能顺利通过,取得好成绩! 《社会阶层分析》答案 答案 MA 社会不平等P2 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和社会机会分配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和 等级分化的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既有先赋性的性别、肤色、种族等因素,更主要 的是来自于法律法规、制度等制度性、结构性社会因素。 MA阶级P11 阶级是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研究领域最为常用的一个概念,基本含义是指依据人群的类别和性质进行的人群分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另一个 集团的劳动。 MA社会封闭(韦伯)P41 韦伯所谓的社会封闭,指的是社会群体所采取的一种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行动,即把资源和机会局限于一小部分拥有特别资格的人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拥有较多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群体,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以最大化,垄断一些 重要的资源和机会,以确保只有他们这些人才能享受这些资源和机会。 MA市场能力(吉登斯)P109 指享有同样的经济机会——他称之为市场能力(market capacities) ,市场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2)教育和技能资格(如学历)的拥有状况(3)体力劳动能力。 MA矛盾的阶级位置(欧林. 赖特)P94 解答: 赖特是这样来划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阶级位置的: 资产阶级所居于的阶级位置具有对投资资金、生产资料(工具)、劳动力的控制权;而工人阶级则处于完全没有这三种控制权的位置上。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经理人员、专业人员、小雇主则处于完全拥有三种控制权和完全没有控制权之间,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的阶级位置上。各种经历人员即是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因为他们不同程度地分享上述三种控制权,但他们又不是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专业技术人员所处的阶级位置即是无产阶级又是小资产阶级,说他们是无产阶级,是因为他们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赚取工资,在生产中受资本的控制;说他们是小资产阶级,则是因为他们可以控制生产中他们当前的劳动进程。另一个处于矛盾阶级位置上得群里是小雇主,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又是直接生产者,由此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中国自从建国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和变迁中国的社会面貌以及社会阶层也在不断地改变中,社会流动也趋于复杂化。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是怎样演变形成的,社会流动机制发生了哪些变化,社会各阶层今后将怎样继续演化,现有的社会流动机制哪些是合理的,哪些还不合理,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和调整,这些问题都是处于关键时期的我国需要认真研究并关注的。 所谓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在一个既定的社会阶层结构里,如果转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可称为上升流动,反之,则称为下降流动,这两种流动统称为垂直流动。有些社会成员从一种职业转移到了另一种职业,但其收入、声望、社会地位却基本相同(如大学的讲师调到研究单位任助理研究员),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流动,则称之为水平流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均是对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现象的描述和分析。然而两者是不同的,学者海炜指出,“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同一类社会现象所做的两种视角的分析和描述。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各层次间的互动、动力机制、时空范围、方向和速度,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量变过程。社会分层研究与社会流动研究互为表里,不可或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海炜,2009,《社会流动意义》),同时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学者陆学艺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陆学艺,2004年10月08日,《当代社会研究阶层报告》第1页)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变量来确定人们在四组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并据此划分出十大社会阶层.这十大社会阶层是:(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源);(2)经理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3)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资源);(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5)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6)个体工商户阶层(拥有少量经济资源);(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拥有很少量三种资源);(8)产业工人阶层(拥有很少量三种资源);(9)农业劳动者阶层(拥有很少量三种资源);(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基本没有三种资源). 其中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是在社会流动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而前者反过来又影响着后者。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社会背景复杂,因此研究中国的社会流动具有重大意义和代表性。字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五次社会大流动,形成了初具现代化雏形的社会阶层结构格局。而这种格局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呢?下面进行简单的探讨,在过去50多年时间里,中国社会流动表现出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一些特殊性。发达国家的社会流动基本上是在社会阶层结构相对稳定的社会框架中进行的,而中国却经历了两次大的社会转型,这两次大转型不仅仅表现为社会发生大流动,而且表现为社会地位体系、社会阶层架构的大变迁,从而增大了社会流动的复杂性。虽然这两次转型很特殊,但是并没有脱离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表现出两方面的趋势:既呈现出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共同趋势,也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故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变革,即在改革前与改革后,我国经历了两个社会流动模式:政治主宰型社会流动模式和经济诱致型模式。 第一次制度变革发生在I949年以后,新中国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建立新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诸如土地改革,对农业、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工业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政治经济运动,一方面,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工业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制度层面上,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取代了以小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应地,整个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也发

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一)

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一) ——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在使国力得到极大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情况下,财产分配产生较大的差距。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问题丛生,社会阶层(阶级)分化,曾经一度淡忘的阶级现象又开始出现。韦伯对于社会分层的解释,为我们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提供了新的思考,即他认为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是一个历史的变迁过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变迁阶段。因此,根据什么样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析社会分层状况,首先取决于社会变迁或者社会分化处于哪个阶段。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条件下,如何解读我国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状况?第二,从什么意义上理解新的社会阶级分化?第三,阶级的产生是否会导致阶级对抗? 一、从阶级分层到阶层分层:一个历史过程仔细阅读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人们不太注意的是,韦伯把阶级和阶层(阶层在社会学分层研究中一般是指地位群体)的分析方法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即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本身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他指出:“货物获得和货物分配的基础某种程度上(相对的)稳定,有利于等级划分,而任何技术的-经济的动荡和变革就威胁着它,并把'阶级状况'推到首位。赤裸裸的阶级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和国家,一般都是技术的-经济的变革的时代;而每当经济的变革进程缓慢立即就会导致'等级的'形成的增长,社会的'荣誉'又会恢复其重要性。”2]根据笔者所见,韦伯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等级的社会分层和阶级的社会分层两者的相互交替,从而在社会变迁中,社会分层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阶级分层和等级(地位)分层不会同时出现,或者说在社会变迁的特定阶段,社会分层或者是表现为地位分层或者表现为阶级分层。用现在的话语表述,在社会转型时期,即“技术-经济动荡和变革”时期,社会分层主要表现为阶级的分层。一方面,技术和经济的变革瓦解了原有的地位分层,社会地位(分层)处于不稳定时期;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正如马克思分析的那样,是阶级斗争非常尖锐的时期,因为所有人都想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在社会稳定时期,主要表现为地位分层,此时“蛋糕”已经瓜分完毕,阶级之间的紧张趋于松弛,一种新的社会资源分配的规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阶级对抗开始走向阶级合作,甚至阶级本身也不存在了。②根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笔者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国社会分层在理论上或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上应该是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再到阶级分化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新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因而这个社会仍然是一个阶级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一方面,仍然存在着旧的封建买办阶级势力的残余,这是行将归于灭亡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四个民主阶级,这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自由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个阶级在经济上都是必要的,在政治上也都是进步的、要求民主的,它们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阶级。在这四个阶级当中,工人阶级是主要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而自由资产阶级也将拥有一定的领导权。3]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完成,中国的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变化,财富的重新分配已经完成,经济意义上的阶级被消解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成为中国社会主要阶层。按照历史的逻辑,中国理应进入阶层社会,但是各种政治运动,使得中国的财富分配一直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③并且以政治因素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在当时的条件下,市场经济是不溶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的,更不用说能够达到成熟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阶层的稳定,从而使人们原有的经济资源能够对他的社会地位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在毛泽东阶级理论的指导下,经济意义上的阶级被消灭了,但是政治意义上的阶级分层一直存在。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财富的重新分配一直处于不稳定、非均衡、非制度化状态。从20世纪80年代的“双轨制”一直到90年代开始的国企改革、“圈地运动”、证券市场(圈钱运动)以及房改、教改、医改等,暴富现象不断产生,其

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的分析

结合父母的经历和自己的经历,试述你对社会流动的理解,并分析我国社会流动的特点。 班级:2012春社工课程:社会学概论(本)姓名:张华学号:123100120179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流动也随之不断的变化着。在现代社会之前,个体在社会层级中的位置主要是有先赋性因素决定的。直到现在社会,个体的社会阶层位置才是获致的,而不是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的。社会阶层的划分与社会流动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阶层也发生着变化。对于社会阶层的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社会阶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其目的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流动主要指个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根据其流动的方向可分为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根据不同的参照基点可分为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根据流动原因可分为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当代中国社会可分为三大阶层,分别为精英阶层,中间阶层以及弱势阶层。国家制度、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因素等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而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特征表现,从流动的方向、流动的机会、流动现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当代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社会分层逐渐明晰、社会流动逐渐加的趋势,其中,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同一类社会现象从两种不同的视角所做的描述。构建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创建体现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2001年的调查表明,当代中国属于弱势阶层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占总就业人员的42.9%,社会中间阶层只占其中的18%,也就是说,中国现在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一个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明显具有自发性、过渡性和半封闭性。比例应该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没有小下去,而应该大的社会中间阶层却没有大起来。就目前中国社会阶层流程的形态而言,虽然己经不是传统的金字塔形,但还是个中下级阶层偏大的洋葱头形。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讲,合理的阶层结构应该是社会中间阶层占大多数的橄榄形结构。我国目前的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总体趋势及其政策含义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总体趋势及其政策含义 ---------------------------------------------------------------------------------------------------------------------- 编辑整理:www.sodu.so 编辑:王力来源:sodu小说排行榜新浪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五次社会大流动,形成了初具现代化雏形的社会阶层结构格局。那么,这样的格局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呢?其演化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是什么?如何解读这样的因素和机制?它们对今后的社会流动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的社会流动趋势呢?这些问题不能不令我们关注和重视。 一、对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趋势的总体判断 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是在社会流动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而前者反过来又影响着后者。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50多年时间里,中国社会流动表现出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一些特殊性。发达国家的社会流动基本上是在社会阶层结构相对稳定的社会框架中进行的,而中国却经历了两次大的社会转型,这两次大转型不仅仅表现为社会发生大流动,而且表现为社会地位体系、社会阶层架构的大变迁,从而增大了社会流动的复杂性。虽然这两次转型很特殊,但是并没有脱离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表现出两方面的趋势:既呈现出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共同趋势,也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我们的研究表明,这样的趋势具体地反映在以下凡方面。 1、在短短的50多年历史中,我国社会流动模式先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像发达国家那样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不过,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流动模式在趋于普遍化,其社会独特性在弱化。改革前与改革后,我国经历了两个社会流动模式:政治主宰型社会流动模式和经济诱致型模式。政治主宰型社会流动模式表现为:不论是在流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还是在流动机制上,政治标准、政治价值、政治身份、政治手段、政治改造、政治运动等所有与政治有关的因素起决定性的影响。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反右”、人民公社化运动、四清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运动,都是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改造运动,不但依据的是政治标准(如政治忠诚、出身的政治身份等),而且采取的也是政治手段。在这样的运动中,既有整个阶层因不符合政治要求而被取缔,出现整个阶层的全体成员成建制地改变社会经济地位,也有成千上万的人因所谓的政治立场问题而经历了在瞬息之间成为人民的敌对分子和异己分子,当然也有人因站对了政治立场而在一夜之间青云直上,实现了长距离的社会流动。 改革开放后,执政党放弃了政治改造运动,清理了过去的极”左”思想和做法,将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去,采取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乃至到2O世纪90年代,明确提出了市场经济建设目标,从而使经济发展重新获得了对社会结构的自主性的重大影响,产业的快速壮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产权制度的改革等等都为人们的社会流动提供了比以前多得多的机会,新的社会阶层由此而生,社会分化就由此而来,我国社会流动也就摆脱了政治主宰而更多地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所以这是一种经济诱致型社会流动。这一模式的特点是:职业地位取代了政治地位而成为一种最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能力主义在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和政策对社会流动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所以,迄今为止,我国社会流动还只是表现出经济诱致的特点。 2、正像所有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过现代化的国家一样,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显示,中国越来越趋于开放。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我国社会流动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从代际流动率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