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

魏育莹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

和自身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这种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

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并使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推广到其他学习方式中去。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研

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其社会

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1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采取传承式、灌输

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点的教学,学生负担过重,忽视了学生

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呼唤

着开放性教学的实施。开放性教学“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它要求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构建多边、主动的教学模式,增强

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

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提高教学实效。实施开放性教

学要求原有的学习方式必须相应地改变,否则无法适应开放性教学的需要,更不

可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必将会打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传统模式,促进开放性教学的实施。

1.2学习方式具有探究性。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需要探究的问题,可以

教师自己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得出结论。

1.3学习过程强调感悟性。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

逐步培养分析和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内化过程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是长期起作用的,它对学生

的一生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2课题研究是实施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最佳途径

2.1确立课题,组建课题小组。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确立课

题通常有两种方法: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社会实际,自己确

立课题;②由教师提供若干个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课题. 2.2制定研究方案,正式实施研究。课题小组确立后,小组成员首先根据各自

特长进行分工,确立了组长、采访员、资料员等。然后根据自己的课题制定研究

方案,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步骤和程序,研究的具

体方法等内容,以保证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和明确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课题

研究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活动,学生平时学习任务紧,课余时间有限,我要求学

生要有时间保证,利用双休日、利用平时中午、傍晚休息时间实施研究,学生通

过到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通过实地考察、通过走访有关主管部门、开展社会

调查等活动获得大量的信息。

3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思想政治

课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师生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中进人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什么课题,通过什么途径与形式去研究学习,应该由学生自主决定,切忌老师包办代替。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是不成熟、待发展的主体,长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又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如果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情况下,教师疏于、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将必然陷于无序、无效的状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指导学生科学选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形成探究的兴趣,在学生自主选题一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之更趋完善。②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学生在收集资料信息、甄别资料价值、提炼资料内涵等方面会碰到一些困难,教师要在热情鼓励的基础上加强指导和有效的调节。③引领学生探究的价值导。在讨论中要尊重、信任学生,创造条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敢于发表意见,同时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科学的思维方法,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总之,让研究性学习走进中学思想政治课,能改变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实践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探究学习。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方式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和成就动机,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者、思考者和发现者。

高中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渗透作用

高中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渗透作用 发表时间:2009-07-10T16:21:02.09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林庆旺[导读] 本文将以高中英语教材为例浅谈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学习模式的渗透作用。 高中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渗透作用 林庆旺 摘要:研究性学习正被大家所拥护、提倡,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正承受着各种批判,事实证明,传统教学有它存在的意义,而研究性学习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渗透作用,二者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创设了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各种目的。本文将以高中英语教材为例浅谈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学习模式的渗透作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传统教学模式;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林庆旺,任教于浙江温州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特点 学习有很多种方式,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大谈特谈学习方式的改变。大部分都认为学习方式应该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向现代化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转变。那么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事实证明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是完全的失败教育,否则,我们国家就不会有如此迅速的发展,也不会有“神舟五号”在太空遨游,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才在各个行业中大显身手。显然,传统模式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它的存在的确带来了较多弊端,那么如何才能改善这种局面呢? 在长期以来的学科课程中,人们特别重视陈述性知识而忽视程序性知识,忽视科学学习方法的形成及能力的培养。习惯于50甚至60、70来个学生济济一堂,教师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地讲,是绝对的权威。同时,教材又将大纲所规定的许多知识点以现成的结论呈现给学生,必然导致“灌输——记忆式”教学和“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被重视,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个性受到压抑,独立思考被扼杀,学生的心灵自由被禁锢。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吃现成饭”的思维定势,不能形成独立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难免会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 目前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在目标内容和方式上都力求改变这种局面,而研究性学习正好是当前教学改革所提倡的一个新的教学理论体系。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学科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教育有过这样的阐述:“没有自我参与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课堂是最应该具有生命力的地方,而研究性学习它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发现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二、研究性学习可以渗透于传统模式中 但作为学习方式,这两种形式应该是可以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更不能代替接受性学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就要变接受性学习为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体。从本质上讲,学习方式应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应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主导地位,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完全渗透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发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使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这种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冲突。研究性学习不仅仅存在于特设的研究性学习课堂,它也可以贯穿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是需要我们教师做一定的引导工作,需要教师们对固定的教材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改变以听讲和做题为主的接受性学习模式,而进行以体验和探究为主的主动性学习。接下来就以高一英语课本的个别单元为例,说明教师可以以固定的教材为载体,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向无限的知识空间延伸。 高中英语课本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课题,每个课题都为我们创造了尝试各种学习方式的机会。比如Britain and Ireland 这个单元,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对话课开始出现了,Scotland, Ireland 与 England 这几个不同的名词,学生们对这三个地方,对各地的来源、不同特点等会产生好奇心。此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内进行讨论,尽量搜索他们各自脑中已存在的有关这个国家的所有知识。然后引入该课时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学生掌握该课的重要句型及知识点之后,组织他们用所学知识进一步讨论相关英国的某些话题。为了为第二课时——阅读课做好准备,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或设一节开放性课堂由学生有任务性的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四、五个人组成小组,分工合作,利用图书馆,Internet等途径调查有关英国这一国家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了解各种知识,比如:英国国家的地理知识,行政区域的形成与特点,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建筑物,也可了解莎士比亚,丘吉尔,撒切尔夫人,等个别著名人物。在第二课时中先让学生们进行相关的阅读训练,学习该课的相关知识点,掌握一些重要的词汇语句型,为提高各方面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然后再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们将课堂中的所学知识和他们课前所了解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就由学生们以导游的形式向全班介绍他们课内外所了解到的有关知识。接受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结合,不仅有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体,有更多的时间开口表达自己,充分展现英语语言课堂的特色,有更多实践口语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机会。同时,这样在体验中学习更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另外还可以对英国历史、人文地理,文化进行一次了解与研究,引导学生无意中进行跨科学习,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 三、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模式的渗透作用 这种结合方式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学科、教材为中心的封闭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而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离析的认识活动。比如,同样是记忆,未曾经历体验过的记忆犹如过客,而在体验基础上的记忆则如同经过消化后摄取的营养。而在体验基础上的理解则是经历撞击、感悟等心智活动后的深度的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渗透作用,恰恰在于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各种不足,创造不同情景与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某种事实、体验某个问题、体验某项过程、体验某一结论。

山西省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五年级下册修改版教学设计样本

课题第一单元自我成长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教学目标要求 1、经过”小这生的课外阅读调查”使学生了解调查的概念及掌握调查的方法。 2、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 设计调查的内容, 学会制定调查表。 3、在制定计划中,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1、注重实践的过程, 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2、走向社会, 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 教学过程 ( 一) 确立主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研究一个新的主题, 这个主题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教师板书主题: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下,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2、生读课题 3、组织讨论 1) 布置讨论内容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主题是什么了, 下面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 各小组讨论一下, 看一看, 经过这个主题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小组内容开始讨论, 师记时并巡视。 2) 集体交流明确研究主题及调查对象 时间到, 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回答。 预设: 生1: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知道了, 我们要开展一次调查活动。 生2: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知道了, 我们要开展一次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师: 经过这个主题看, 我们先来明确一点, 要调查的对象是谁? 生: 小学生。 师: 教师将主题中的小学生用彩色粉笔标出。 师: 这个学生的范围很广, 包括全国各地的小学生, 我们现在还小, 没有条件, 做这么大范围的调查。那我们有条件向哪些小学生开展调查呢?

生: 我们学校的。 生2: 我们年组的 生3: 我们班级的 师: 对呀! 我们能够调查本班的同学, 也能够调查一个年组或是全校的小学生。 师: 同学们, 现在大家的调查对象已经确定了, 现在我们再回来看这个主题, 我们要对小学生的什么情况进行调查? 生: 课外阅读的情况。 3) 确定研究的内容 师: 同学们已经知道, 其中的课外阅读情况是我们这次调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那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你们都想知道什么呢? 对哪些情况感兴趣? 你想调查什么内容? 说说你们的看法和见意吧! 你们调查就一定要调查你们感兴趣的问题呀! 预设: 生1: 我要调查课外阅读的内容和课外阅读的地点。 生2: 我要调查课外阅读的方式和数量, 阅读内容所用的时间。 …… 师: 由于我们刚刚开始进行调查, 调查的内容不要太多, 我们对一些主要的、感兴趣的内容( 如: 内容、时间、地点、方式、数量) 等开始调查就能够了。 ( 二) 制定研究方案 1、回顾制定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份研究方案要包括哪些内容? ( 研究主题, 研究内容, 分工、时间安排……) 2、结合P4的研究方案表格, 小组内进行方案制定。 3、集体交流方案制定情况。 1) 指名展示 ( 实物投影) 2) 其余小组进行点评 ( 1) 肯定哪些好的方面; ( 2) 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3) 适时对学生制定方案情况进行小结。 ( 三) 布置作业 自学P4调查问卷的设计, 并模仿P5”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自己编写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设计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设计 搜索技巧一一海南文化古迹 昌江中学林凤龙 所属科目:网络技术应用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方法:任务引导法、合作学习法、演示法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在网上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然后 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在网上搜索有关海南文化的有关知识并进行填表,达到即让学生熟悉搜索的技巧又能了解家乡的悠久文化的目的 重点难点:搜索技巧 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由同学们大部分都喜欢听歌导入 问同学们喜欢谁的歌曲?

配套K12教育资料

问同学们得到歌曲的途径有那些? 引入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歌曲 通过这些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t —- 演示 通过电脑加投影仪向同学们演示上网搜索的基本技巧:提出搜索引擎的概念 百度、google、搜狐等 提出关键字的概念 例如:周杰伦、P3等 提出下载、另存为、复制、粘贴等基本技巧 学生听讲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上机,通过搜索自己喜欢的歌曲来掌握搜索的基本技巧 布置新任务 教师布置新的任务: 引入:我们的家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同学们知道我们海南什么全国闻名吗? 提问,得出“汉文化”

提问同学们知道海南那些汉文化的古迹? 引入新任务:下面大家就通过搜索来获取有关海南文化古迹的知识并完成桌面上的表格。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提出要求 每5人1组,合作完成搜索任务并填表。 注意搜索引擎和关键字 语言简明扼要。 完成后进行提交评比,由全班12组评出前3名表扬 学生合作学习 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讨论,搜索并完成表格 评比表扬 向全班公示表格,评出前三名进行表扬 激发学生荣誉感 总结 教师总结全课: 搜索引擎 关键字 下载浏览方法

五年级下册 研究性学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他们爱表现,好活动,对外部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另外,他们学习的劲头足,互助精神强。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 二、教学目标: 1、把教材内容按其原貌活化于课堂内外,围绕教材但不限于教材,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彼此协商、互相交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 2、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独立自主、主动求索、勇于面对困难甚至挫折的精神和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归纳等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进行“再实践——再认识”活动。 4、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5、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探索真理的习惯,培养独立的人格。 6、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文化素养:可以进行有效、高效的信息利用;可以对信息进行关键性评价;可以准确地运用各种信息,并进行创造

性的运用。;学会利用网络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研究性学习致力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着力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据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可以分为两类,即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类是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为主要目的。项目(活动)设计类是以研究操作问题,提出实际解决办法为目的。本学期的研究内容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 2、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点,以开放性、综合性问题为线索,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3、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结论。 4、教师在学习的组织和指导中,应渗透启发性、激励性理念。教师对学生的研习活动应多肯定、赞赏、鼓励,消除他们的种种顾虑,使他们大胆质疑,敢于创新。要尊重学生的研习成果,不要随意否定和贬损学生的观点和结论,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5、精心设计任务型活动,布置开放性的作业。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1998年南京市教研室提出了“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大单元教学模式有八种课型(预习课、讲读课、自读课、回读课、延伸课、活动课、作文课、测评课)。我在课题研究中,充分利用这八种课型,有机地引入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创造一片学习的蓝天碧海,大大地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 一、单篇课文深入研究型 课堂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材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对象。因为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有研究价值的矿藏。特别是一些经久不衰的经典名作更具有研究的价值。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文中有价值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单篇课文深入研究型的基本实施流程有两种,其一是:理解课文——提出问题——思考讨论——总结评价。 例如:我教《社戏》时,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线索,理解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之后,把“社戏探美”作为该课学习探究的话题。在大组交流汇报时,有的小组谈“社戏的景美、情美”,有的小组谈“船头看戏朦胧美”,有的小组谈“归航偷豆三美”,等等。其中,对“偷豆三美”的探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探得的三美是“农家子弟情意美”、“偷豆全程童趣美”、“行文构思照应美”。“农家子弟情意美”表现在孩子们偷豆偷的不是别人的豆,偷的是自家的豆,“偷豆”表现了农家子弟的美德,也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喜爱、赞美之情。“偷豆全程童趣美”表现在作者写了建议偷豆、商议偷法、偷豆入舱、剥豆、煮豆、吃豆、抛豆壳等全过程,偷豆全程富有浓厚的儿童情趣,读了令人陶醉,特别有意思的是用了八公公柴火,还认真研究对付八公公的策略,真让人忍俊不禁,更使看社戏归途中的这场“小戏”平添了一份童趣。“构思引文照应美”表现在构思缜密,文笔美妙。前文写去赵庄看戏途中“两岸的豆麦”,表明有豆可偷;归航途中,夜深人饥,此时偷豆势在必行;八公公船上柴火现成,煮豆条件具备。“有豆”、“人饥”、“有柴火”就构成了合情合理的偷豆“小戏”。 单篇课文深入探究型的实施流程之二是: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成果汇报——总结评价。 例如:教《变色龙》一文,我指导学生直接把课文作为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一开始就确定课文需探究的问题:“奥楚蔑洛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变色龙为什么变色及变色的原因?”“契诃夫为什么写《变色龙》?”“契诃夫和他的作品。”针对上述问题,学生按小组选题,然后分头对课文探究并查找资料,从不同的途径查找专家对《变色龙》的分析文章及契诃夫的其他作品和传记类文章,如康林的《谈契诃夫的〈变色龙〉》,张发安的《〈变色龙〉的主题分析》,石延明的《谈〈变色龙〉运用对话的艺术》,章涛的《谈〈变色龙〉的第二主题》,以及《契诃夫小说选》,叶尔米洛夫的《契诃夫传》等。我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深入每一个小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整合,启发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再指导每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文字材料。最后在活动课和测评课上,每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有的小组小品表演,把研究成果设计成艺术学院表演系招生,应试者按主考官要

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一) 1 2 3 ) ) ) ) ) ) 4 5

) ) ) ) ) 6 7

研究性学习教案(二)

如何撰写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开题报告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能为研究者提供明确而可操作的程序。开题报告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实施计划、预期成果等部分。开题报告格式多样。撰写开题报告时要注意科学性、可行性和过程性。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格式;注意事项 撰写开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必要条件,为研究者提供了明确的、可操作的程序,是课题研究的“蓝图”。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之后觉得还存在问题,则可以马上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从而避免“大题小做”或“小题大做”。因此,开题报告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一、开题报告的内容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我们为什么会想到要研究这个课题?谁是我们研究的特定对象?通过研究,我们试图实现什么?我们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决定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尤其是一开始准备实施的步骤。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和资料?如何得到这些工具和资料?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你的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研究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导师的建议和鉴定等,其中实施计划是开题报告的主要部份。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实施计划是开题报告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访问的专家、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图书资料、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越容易操作。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如上网和设计问卷等比较基础的方法)、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形式来表现。 二、开题报告的格式一般用表格形式呈现,也可用其它方式表达(详见附件:研究性学习课题“贫困山区“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状况调查与分析”的开题报告)。 三、撰写开题报告的注意事项撰写开题报告一要注意可行性,二要注意科学性,三要注意过程性。开题报告要详细、明了,研究方法和步骤要具备可操作性。实施计划要写得具体、翔实,各研究阶段时间安排要合理、充裕,课内时间一般用于选题、搜集资料、交流展示,而调查、实验、材料处理、论文撰写尽量安排在课外;若是实验研究要考虑重复实验,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研究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课题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师的指导能力来确定。资料搜集和实验尽量在校内完成。 开题报告要体现出立意新颖、结构严谨、行文流畅等特点。提出问题和目的意义要与预期结果相吻合;方案中各部分切忌张冠李戴;获得的信息资料和提出的观点要客观真实,经得起推敲。整个研究过程必须在开题报告中体现出来,如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选题→开题→资料搜集→实施→结题→交流展示→研究后反思)和预期结果等等。

搜索技巧教案

《搜索技巧》教学设计 孙芳泗水实验中学 教材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 搜索技巧 课时: 1课时 年级: 高一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后部分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对前半部分内容——《搜索引擎》的深化,能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掌握切实有效的搜索技巧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通过对几个实例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和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具备的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上网经历和经验,对学习搜索引擎也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只能使用简单的搜索方法,对于一些逻辑命令、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方法还不能系统的应用,缺乏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因此,在原有的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并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网络信息搜索水平,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和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搜索技巧:如:关键词的提炼、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等。 ②能够灵活运用搜索技巧搜索各种信息。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引导探究,启发学生思维和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②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对比,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认识到掌握搜索技巧的重要性,利用搜索引擎有效获取信息对于学习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②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重点:关键词的提炼、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 教学难点:逻辑命令的使用;灵活运用搜索技巧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策略: 搜索技巧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本教材中仅列出了搜索技巧的相关要点,没有具有的实际详例,因此,依据课本中所提到的搜索方法,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实际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究理解搜索方法的运用和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适当的拓展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搜索方法,从而使学生多维度、多视角地认识不同搜索技巧的不同效果,并在对比中,突出技巧的灵活与多样,体现“搜索”的思想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设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提出问题:往有哪些国家举办过世博会?世博会是怎么来的?引出搜索引擎的使用,并进一步引出如何选择关键词。 【教学设想】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提出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导入中提出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为后面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做准备,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环节二:探究搜索技巧 (一)关键词的提炼: 1、针对导入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选择什么的关键词才能搜索到我们要找的内容。 2、根据所回答的几种答案,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不同的关键词所产生的搜索结果。 3、教师巡视学生活动,并指导、点拔,并提示学生尝试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4、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做进一步的讲解。并强调选择准确、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对提高信

高效课堂探讨

中学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为了进一步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的教学新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要想打造高效课堂,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最充分的课前准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首要前提。构建 高效中学地理课堂,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这包含了两层含义:老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 (一)教师课前准备就老师而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能面面俱到。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比如地理文献、地理现象视频、影视剧、图片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 (二)学生课前准备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导学案预习课本知识,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同时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问,以便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课堂。 二、创最佳的课堂环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 创设情境,可以理解为导入新课。课堂教学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导入时间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之内。同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能让学生引起兴趣、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相吻合的情境,并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服务。导入要目标明确,激发学

生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作用如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师在导入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 (2)启发学生思维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果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增长学生的智慧。所以,导入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增强学习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学习过程就能主动和有序。上课伊始,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将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预先告诉学生,使之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增强地理学习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①复习、提问、故事等语言描述性引入;②直观画面或教具导入;③联系实际或实地观测引入;④课堂演示、室内实验引入。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 自主是培养能力的第一步,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各个学习小组明确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关任务,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寻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韩爱玲 贯穿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条重要精神主线便是“人本主义教学观”、“人本主义学生观”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学生正处在个性发展、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学生一生中成长最迅速,最富学习潜能,也最需要充实自己的重要时期。中国教育技术学会也颁发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实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可以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绩效的提高,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施这一标准的最佳方法是进行教育技术标准、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描写环境优美的课文特别感兴趣。我抓住这一契机,在培养学生角色素质的同时,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全人类认识、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促使其个人或团体具有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和预防新的环境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义务。这也是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烈,特别愿意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分角色的表演或朗读。因此,我确立了从学生的本体个性发展入手,着力于角色素质,着眼于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理念为核心的课题研究方案。角色素质就是指学生从事学习所应具备或可提高的内在潜力的素质,包括基础素质和生活素质。第一是基础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之本,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文化及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是深层素质,即人格素质、道德素质等,突出表现为心理适应、承受、持正笃信,奋发有为和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高度发展。 以学习人教版第五册语文《东方之珠》一课为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用精美的语言,通过对浅水湾、海洋剧场、铜锣湾街市以及香港夜景的描绘,让我们体会到香港就像一颗美丽、迷人的珍珠,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是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学习、探究、感悟,从而感受香港的魅力是科技创造了繁荣,环保持续了繁荣。了解香港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97年香港回归后,学生们对香港的了解就更多了,而且学生家里有电脑的也很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扩大知识面,课前,我让学生充分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是为了把学生引进图书馆;让学生“介绍”,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多媒体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 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同学们,假如把这句话换个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 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请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 读句子】 生: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写得很具体。 生:当然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具体地写出了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清得怎么样,绿得怎 么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我也认为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把漓江水静、清、绿的程度写清楚了,更令人体会 到漓江水的美。 师:【去掉第二句】同学们说得真棒。的确,这句话具体地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让我们能 够真切地体会到漓江水的美。 师:要是把这句话再换个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现在哪句话写 得好呢?为什么?【请两位学生分别读句子】 生:第一句好,因为这句话用了感叹句,语气比较强烈。 生:我也觉得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用一些感叹句,把作者赞美漓江水的强烈感情写出 来了。 师:【去掉第二句】同学们真会读书,说得很好。不错,这句话运用了感叹句,抒发了作者 对漓江水的赞美之情,让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漓江水的美。 师:如果再把这句话换种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 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很,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现在,哪句话写得好呢?为什么?【同桌一人读一句】 生:我还是认为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用了“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读 起来琅琅上口,而第二句用“真静啊”、“很清”、“绿得很”,感觉有点乱。 生:我也觉得第一句好,因为这句话是个排比句,写得十分有节奏感,更令人体会到漓江水 的美;而第二句没有运用排比句,显得有点零乱。 师:你的课外知识挺丰富的,居然还知道排比句,真了不起。【去掉第二句】是啊,这句话 运用了一组句式相同的语句,也就是——【生齐:排比句】这样一来,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生齐:朗朗上口】让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漓江水的美。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信息技术教案 / 初中信息技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上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材分析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是海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在因特上浏览信息》中的一个知识内容。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打开网站进行信息的浏览,这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主要以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为背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速找到特定的信息,真正学会使用关键字查找信息,并学以致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二、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因特网的作用和如何打开网站进行信息的浏览,但缺少主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部分学生知道百度和谷歌网站,也偶尔进行搜索;但很少学生能使其与搜索引擎联系起来,更不清楚如何运用简单的搜索技巧让自己的搜索速度加快,准确率更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搜索引擎的作用及常用的搜索引擎;

2、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二)、过程与方法:以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为切入点,以三个任务铺开,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和体验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树立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合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难点: 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五、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 七、教学教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与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与反思 九月份梁记者到我胡总中心学校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方面的指导和交流,全体教师参加并体验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小组组建和学习。这次交流是在高效课堂理念的指导下本着本学期课堂教学改革的标准和模式展开的,让我再次享受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累累硕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刚刚踏入教师行业的我来说,真正赶上了新课程改革的好时候,通过这阶段的学习,我对教师这一观念又有了更新,我对教师的角色认识也在悄悄变化,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开始尝试着用专家的方法慢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高校课堂的理解我做了一下整理。 从成本观念上看,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其高效性就是教学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依标独学,围标合作,扣标展示,达标测评”的学习模式正逐步走向前台。教学过程中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作为化学老师,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从中得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为此,我开始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试着去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方面,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课堂效果反应了师生关系,融洽的和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地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化学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才具有实际效果,否则产生负效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化学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差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更不能放弃对他们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参考

《“漫”话历史》教学设计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1、理论背景: 按照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的设想,新课程计划中增加了一项必修课──研究性学习,这是为中小学课程动的第一个大手术。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资源。这种学习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它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研究性学习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涌现出不少奇思妙想,用科学、创新的精神去学习、探索成了学生最大的乐趣。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是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因此,研究性学习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2、学科背景: (1)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点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极大研究价值。 历史科学是对人类已经过去的文化成就的记载与研究。它涉及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就是历史学科本身所具备的综合性特点,也正因为历史科的综合性特点,使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获得了丰富的课题内容。 此外,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把综合性的历史知识完整地教给学生,教他们会学、会用历史知识,为他们今后的深造和研究打下基础。这就决定了历史科的学习方法必须是综合性的,既要综合运用历史科本身具有的各种学习方法,也要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等

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

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 研究性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课程改革说起。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谈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仍然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与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正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同时指出: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说: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容,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将会逐步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満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还说: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基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这个最终目标的。为要能够达到这一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来改变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了保障课程实施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又具体地指出了研究性学习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当前,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否做到了这些呢。我们有必要对两年多以来的研究性学习作一个回顾和反思。 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回顾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每周3课时,每所普通高中学校都应该按课程计划开课设节,可集中和分散使用。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许多学校在课表中没有体现,有的将全部课时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实际上形同虚设。还有的学校干脆把这三个课时分配给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意思是只在这三科当中

《搜索引擎》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搜索引擎》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信息技术 教学课题:《搜索引擎》 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602 授课环境:机房,联网。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总结搜索经验 教材分析 1、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多样性以及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和技巧,为下一节课《文件的下载》进行基础的铺垫。 2、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一些学习等等的资料。 学情分析 1、通过上节课的了解,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搜索引擎有一定的了解和简单的使用。 2、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对搜素引擎更深的认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搜索引擎让学生通过网络更容易查找资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生,让学生能够使用搜索引擎的来查找需要的资料和软件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教育学生查找健康、有益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多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专业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资料。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 行为 设计意 图

1、情境导入 教师讲述:徐路同学是在“中华民 俗文化”网络协会的会员,他正在写一 篇关于“东巴文化”的研究报告,但是 报告中需要引用一幅关于纳西人宗教信 仰的图片,可是他在网上花了很长时间 就是找不到。怎么办?(请前后两桌四 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为进行讨论(以下 讨论小组安排同)。 提问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可以用 “百度”搜索等工具进行查找 进行了激 烈的讨论。随 意抽选5个小 组到讲台写出 所在小组的讨 论结果。 吸引学生注 意力,提高学 生学习搜索 引擎的兴趣, 引出课题《搜 索引擎》 2、搜索引擎 从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搜索引擎室 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它 可以划分为两个引擎。 以小组 为单位讨论, 派出代表举例 说明有什么样 的搜索引擎 让学 生回想平时 搜索资料的 操作,从而更 深一步了解 搜素引擎。让 学生体会到 协作学习的 意义。 (1)全文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观看 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继续 观看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课堂教学模式 一、三句概括:新知预习分四步、课堂推进设两环、教学全程分三段 二、四大特征 四大特征之一:变课外预习为课内预习。 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 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四步预习:一看,走进文本;二读,精读教辅;三填,填写学案;四练,基础演练. 四大特征之二:变用节次划分学习内容为用内容划分学习时间。 以一个最基本的教材内容为单位,将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时间:第一学习时间为新知预习,实施问题发现:概念性、原理性、习题性、拓展性;第二学习时间为“两环”中的第一环,展示交流、方法提炼,实施问题生成: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生成问题、评价问题、实现知 识技能的迁移;第三学习时间为“两环”中的第二环,拓展提高、能力升华,实施问题解决: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㈠、第一学习时间:预习的实施——有时间、有方法、有组织、有交流、有反馈 1、预习要有时间的保证。不同学科、不同内容预习时间会有变化,预习、展示交流与拓展提高可以在同一节次、也可以在不同节次。 2、预习要体现学科特点,不同学科的预习应有不同方法。 3、预习要有组织。老师要加强组织与管理、对个体和小组的点拨与指导;学科长要进行明确的分工。 4、预习要有交流。发现的问题要通过结对交流和小组交流初步矫正,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科长要通过口头或书面(问题反馈单)形式及时反馈给科任教师。 5、预习课(第一学习时间)与展示课(第二学习时间)的衔接——先有课内展示交流、后有课外巩固训练 一般来说每科每周要使用2个”学导案”(语、数、外、物、化可能会有3个”学导案”),当预习课需要一个课时,而当天该科又只排了一个课时,就没有了展示交流的时间,学生 进行课外巩固训练就会出现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学科自习的补充来进行调整。 ㈡、第二学习时间 1、展示交流问题的选择——体现代表性、具有一般性 代表性:代表本单元教学重难点;一般性:通过问题的解决揭示一般方法; “填空式——基础型问题”没有必要展示,但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核对答案;“问答式——发展、探究型问题“和“练习式——应用型问题”由于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能力要 求高、思维碰撞点多是展示的重点;对于在展示中学生生成的问题,要给予学生充分讨论、思辨的时间,在争辩中越辩越明,升华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于收集的学生预习生成的 问题,教师在点评环节给予必要的补充。 2、交流问题的数量——要根据展示交流的时间(一般为25分钟左右)来调剂展示问题的 数量 3、展示交流的主体——强者让、弱者上,正确让、错误上: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让这些同学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一个学生也不要交流多个问题,要给更多同学展 示的机会;教师也可根据组内交流的观察,让问题解答不严谨、甚至是错误的同学进行交流,给其他同学予警示,有时比展示正确解答效果还要好。 4、展示交流的基本环节——四段循环 展示交流前必须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展示交流中应包括四段:个体展示、组内补充、思维碰撞、教师点评; 展示交流后学生应做好错误更正、方法提炼、自我反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