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0药物警戒快讯2010

10药物警戒快讯2010

10药物警戒快讯2010
10药物警戒快讯2010

药物警戒快讯

2010 年 8 月 9 日

第10期(总第87期)

内容提要

欧盟警示口服异维A酸的多形性红斑风险

英国警示唑来膦酸的肾损害风险

FDA评估GnRH激动剂的糖尿病和某些心血管疾病风险

屈螺酮炔雌醇片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

加拿大警告与曼月乐相关的子宫穿孔风险

欧盟提示碳青霉烯类药品和丙戊酸的相互作用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欧盟警示口服异维A酸的多形性红斑风险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在2010年3月份的安全性报告中发布信息,称患者在使用口服异维A酸时如出现严重皮疹应停止使用并就医。

药物警戒工作组(PhVWP)对收到有关口服异维A酸的自发性不良反应报告以及科学文献进行了全面审查。在全球收到的不良反应报告中,包括44例多形性红斑、15例Stevens-Johnson综合症和5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多形性红斑是这些严重皮肤反应中最常见的报告。多形性红斑是一种严重皮疹,开始时表现为圆形红斑,往往中间会伴有水疱,通常出现在手臂和手掌或腿部和足部,但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分。超过半数的病例(26例)不具备导致这一皮肤反应的其他原因。其中7例有清楚的证据显示患者在停止服用异维A酸后多形性红斑得以康复,而另外4例显示患者在重新接受异维A酸治疗后多形性红斑又再次复发。总而言之,这些病例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表明异维A酸和多形性红斑之间的因果关联。

对于Stevens-Johnson综合症,在很多病例中也存在引起皮肤反应的其他因素,或者病例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极为有限,因此也无法确定异维A酸与这一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所有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例中,患者均同时服用了其他药物,或存在其他与这一严重皮肤反应有关的并行感染。如果这些因素与患者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关,那么就无法确定异维A酸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之间的因果关系。

根据有效数据,PhVWP建议在含异维A酸口服剂的药品特性概要(SmPCs)和包装说明书(PLs)中增加多形性红斑这一不良反应,并建议患者出现严重皮疹时应停止用药并就医。

关于Stevens-Johnson综合症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PhVWP认为目前还没有有效证据支持将这些皮肤反应作为不良反应纳入产品信息中。作为一项常规的措施,PhVWP将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商提交的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中所出现的Stevens-Johnson综合症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新信息进行审查。

(EMA网站)

英国警示唑来膦酸的肾损害风险

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MHRA)在2010年第4期《药物安全更新》中发布了有关唑来膦酸的安全性信息,进一步强调其肾损害风险。

在英国,5mg唑来膦酸(Aclasta)静脉滴注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或骨佩吉特病,4mg唑来膦酸(Zometa)静脉滴注用于减缓恶性骨肿瘤相关的骨损害或肿瘤引起的高血钙症。

唑来膦酸引起肾损害和肾衰竭已有报道,尤其是在以前曾有肾功能障碍或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中。唑来膦酸的产品信息中已经包含了有关肾损害和肾衰竭的警告及相关注意事项。MHRA再次强调说明书中的警告,是因为继续收到使用该药导致的肾衰竭或肾损害报告。

截至2009年8月,全球范围内共有139例肾损害和肾衰竭可疑报告,其中14例死亡。截至2010年3月5日,英国有6例肾损害和肾衰竭报告,其中1例死亡。大多数病例都与唑来膦酸的首剂给药有关,而且普遍发生在以前有肾功

能障碍或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中,包括高龄、使用其他可引起肾损害的药品、利尿治疗或脱水。一些肾衰竭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导致死亡。

根据产品信息的更新情况,一封致医疗卫生人员的信已于2010年3月发出。MHRA向医疗卫生人员提出以下建议:

●对于所有使用唑来膦酸的患者:在每次静注唑来膦酸前应检查肾功能;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以及正在接受利尿治疗的患者)在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前应补充水份;唑来膦酸的滴注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在滴注唑来膦酸后也应考虑监测肾功能,尤其对于那些高危患者;当与其他可影响肾功能药品联合使用时应谨慎。

●对于使用Aclasta的患者,MHRA建议单剂量给药不应超过5mg,且不推荐用于肌苷清除率<35ml/分的患者。

●对于使用Zometa的患者,MHRA建议:轻到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应减少剂量;不推荐用于肌苷清除率<30ml/分的癌症患者;对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应充分评估用药利弊;如果治疗期间患者的肾损害加剧,应停止使用唑来膦酸,并且在血肌酐水平恢复至基线水平10%以内,才可恢复使用。

(英国MHRA网站)

FDA评估GnRH激动剂的糖尿病和某些心血管疾病

风险

2010年5月3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正在对男性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治疗前列腺癌是否会增加糖尿病和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心脏病发作、心源性猝死、中风)进行评估。

GnRH激动剂(商品名包括Lupron、Zoladex、Viadur、Vantas、Eligard 和Synarel)可降低雄激素,从而使得前列腺肿瘤萎缩或抑制前列腺癌的发展。该疗法被称为雄激素阻断治疗(ADT)。

FDA审查的数据来源于已发表的对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和未接受这一疗法的男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对照性研究。在其中六项研究中,接受GnRH激动剂治疗的患者出现糖尿病和/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呈小幅增加。然而,鉴于这些研究设计的局限性,使其难以确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FDA目前的建议是:

●专业医疗人员应警惕这些潜在安全性问题,并在确定治疗方案时仔细权衡使用GnRH激动剂的利弊。

●对于接受GnRH激动剂治疗的患者应检测其是否出现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病。

●专业医疗人员应按照现行临床实践对心血管风险因素进行治疗,如吸烟、血压、胆固醇、血糖升高以及体重增加。

●除得到专业医疗人员的指示外,患者不宜停止GnRH激动剂的治疗。

一些GnRH激动剂还用于治疗女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前治疗因子宫肌瘤引起的贫血,并可作为乳癌晚期的舒减疗法。除乳癌外,GnRH激动剂用于其他治疗的推荐治疗时间不宜超过一年。目前尚无已知的流行病学对照性研究对于GnRH激动剂用于女性患者时发生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评估。

一些GnRH激动剂还可用于治疗儿童的中枢性性早熟。但也没有研究对儿童使用GnRH激动剂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评估。

目前,FDA尚未做出关于接受GnRH激动剂治疗会增加糖尿病和某些心血管风险的结论。一旦获得更多有效信息,FDA将继续对这一安全问题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查。

(美国FDA网站)

屈螺酮炔雌醇片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

近期发表的研究显示,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YASIMIN 和YIRA)所引起的静脉血管栓塞的风险可能比之前的预计略高,介于含左炔诺孕酮的复方避孕片(被称为第二代避孕药)和含有去氧孕烯或孕二烯酮的复方避孕片(被称为第三代避孕药)之间。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指在静脉血管内有血块(血栓)形成。如未能得到治疗,血栓会阻碍腿部或骨盆的血液流动从而引起深层静脉栓塞,或向肺部移动而导致肺阻塞。和其他口服避孕药一样,YASMIN引起的VTE风险仍然很低,且低于妊娠相关的风险。对于想开始避孕或更换避孕方式的女性,处方医师在讨论其最适合的避孕措施时应注意这一新的信息。

长期以来都认为,和不使用避孕药相比,所有复方激素避孕药(包括YASIMIN)都会使VTE的风险略有增加,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对于既定剂量的雌激素,VTE的绝对发生概率根据孕激素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所有复方口服避孕药来说发生概率非常小,但在第一年用药期间风险最大。

YASIMIN和YIRA均含有一种较新的孕激素——屈螺酮。YASIMIN在2000年首次获得许可,并于2002年4月在英国上市使用。据估计,2008至2009年在英格兰开具的YASIMIN处方大约占所有分发的复方口服避孕药的11%,其中19%的处方为初次用药。

使用含有左炔诺孕酮、去氧孕烯和孕二烯酮的避孕片所引发的VTE已受到广泛的研究。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表明使用含去氧孕烯或孕二烯酮避孕片的女性

发生VTE的风险要略大于使用含左炔诺孕酮的女性。由于YASIMIN许可上市的时间较晚,对其相关风险的研究也较少。

2006年两项大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EURAS和Ingenix)结果显示,使用YASIMIN而导致的VTE风险概率与其他含有均等雌激素和左炔诺孕酮的避孕药相近。最近丹麦的一项队列研究和荷兰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这一风险可能比之前的预计略高,并介于含左炔诺孕酮的复方避孕药和含有去氧孕烯或孕二烯酮的复方避孕药之间(分别为1.64; 95% CI 1.27 - 2.10 和1.7; 0.7 - 3.9)。

由于近期这些研究在方法学方面的一些局限性,在确定结论之前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同时,处方医师在与女性讨论选择避孕药时,应注意新的证据并考虑个人的病史和禁忌症。

所有激素类避孕药均是高效且安全的,并对健康有益,包括防止意外妊娠。使用YASMIN乃至所有复方口服避孕片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要小于妊娠相关的VTE风险。

YASMIN以及所有复方口服避孕药的产品信息均已包含了更多关于VTE的风险警告,但药物警戒工作组(PhVWP)认为新的信息应该在YASMIN和YIRA的药品特性概要(SmPCs)中有所体现。

(EMA和MHRA网站)

加拿大警告与曼月乐相关的子宫穿孔风险

加拿大卫生网站近日发布了拜耳公司致医疗专业人员的信,警告与使用曼月乐(MIRENA)相关的子宫穿孔风险。

曼月乐的通用名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是一种宫内节育器,在加拿大被批准用于避孕和特发性月经过多的治疗,用于避孕的最长使用时限为5年。

子宫穿孔是使用宫内节育器出现的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1000至1/10000。在加拿大,曼月乐子宫穿孔的报告率自2001年以来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然而报告的绝对数量随着产品使用量的增大而增加。子宫穿孔可能发生在曼月乐植入时或植入后,临床症状有时不明显,这也导致一些病例未能被及时发现。在产后、哺乳期间或子宫解剖学异常(如子宫后倾)的患者中穿孔风险可能会升高。

加拿大曼月乐的产品说明书中已经包含有关子宫穿孔的安全性信息。由于拜耳公司仍不断收到上市后与曼月乐相关的子宫穿孔报告,加拿大卫生部和拜耳公司共同发布了致医疗专业人员及公众的信,提醒他们此重要的安全性问题。

为最大限度减少使用曼月乐导致的风险,加拿大卫生部建议医疗专业人员熟悉正确的曼月乐植入技术,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中有关产品植入的指导信息,要求在植入曼月乐前将子宫穿孔的风险告之患者,在植入后进行随访检查。

(加拿大卫生部网站)

欧盟提示碳青霉烯类药品和丙戊酸的相互作用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在近期的药品安全性报告中提示,应避免同时使用碳青霉烯类药品和丙戊酸/丙戊酸钠,因为这会降低丙戊酸血浆浓度。

根据所收到的一些病例报告,以及在一项研究[1]中所描述的临床相关的相互作用,已明确碳青霉烯类药品和丙戊酸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丙戊酸血浆浓度大约在2天内降低了60-100%,虽然医学文献中已提出了多种可能的作用机制[2],但真实的作用机制仍待证实。一项尚未发表的在健康

志愿者中开展的相互作用深度研究证明了多尼培南和丙戊酸之间的作用,联合用药时丙戊酸血浆浓度明显迅速下降,这意味着丙戊酸的治疗效果可能降低。

鉴于未能完全确定作用的程度和发生的时间,目前认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法通过监测丙戊酸血浆浓度或调整剂量来监控。因此,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和药物警戒工作组(PhVWP)在近期得出结论,建议不要同时使用碳青霉烯类药品和丙戊酸/丙戊酸钠,应该对碳青霉烯类药品以及含丙戊酸或丙戊酸钠药品的药品特性概要(SmPCs)和包装说明书(PLs)做出相应的修订。

(EMA网站)

参考文献:

1. Spriet I, Goyens J, Meersseman W, et al. Interaction between valproate and meropenem: a retrospective study. Ann Pharmacother. 2007; 41: 1130-1136.

2. Mori H, Takahashi K, Mizutani T. Interaction between valproic acid and carbapenem antibiotics. Drug Metab Rev. 2007; 39: 647-657.

药物警戒--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

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 一.目的:规范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 二.责任:质量保证部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的确认。 四.内容: 1、药物警戒体系内审应通过客观证据的审查和评估,核实药物警戒体系的实施和运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药物警戒体系内审是一个系统的、有纪律性的、独立的、文件化的过程,用于客观的获取证据和评价证据,以内审标准的实现程度,有助于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3、药物警戒内审应反映药物警戒系统的要求。 4、基于风险的药物警戒内审方法 基于风险的方法是使用技术来确定风险区域,风险被定义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会影响实现目标,考虑到其结果的严重性和/或其他方法未检出的可能性。基于风险的审计方法侧重于组织药物警戒系统的最高风险领域,包括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1战略层面审计计划 审计战略是审计活动如何在一段时间内提交的高级别声明,比年度计划更长,通常为2-5年。审计战略包括可合理执行的审计清单。审计战略用于概述审计重点领域,审计主题以及审计程序所依据的方法和假设(包括风险评估)。 审计战略应涵盖药物警戒体系各个部分的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包括: 4.1.1所有药物警戒程序和任务; 4.1.2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1.3适时的互动交流并且与其他部门进行互动和交流; 4.2策略层面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一个或多个计划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审计的集合,通常为一年。应该根据长期的审计策略来准备。审计计划应有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全面负责运营和治理结构。基于风险的审计计划应以适当的风险评估为基础,重点应放在: 4.2.1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2.2关键的药物警戒程序; 4.2.3在控制措施已到位或采取缓解措施后,被认定为高风险的领域。 基于风险的审计计划还应考虑过去审计覆盖面不足的管理层和/或负责药物警戒活

药物警戒快讯 2017年第9期(总第173期)

药物警戒快讯第9期(总第173期) 2017年10月30日发布内容提要 欧盟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建议暂停上市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剂 欧盟确认含乳糖的甲泼尼龙注射剂不能用于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患者 欧盟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证实凝血因子VIII类药物产生抗体的风险 日本禁止儿童使用含可待因、双氢可待因和曲马多的药品 日本增加羟钴胺导致急性肾损伤的风险提示 日本增加肺炎球菌疫苗注射部位坏死和溃疡的风险提示 欧盟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建议暂停上市对乙酰氨基酚缓释 剂 2017年9月1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的药品安全专家经过评估后,建议暂停销售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剂(该剂型中对乙酰氨基酚释放速度缓慢、释放时间长于常规速释剂型),其主要原因为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内释放方式复杂,一旦发生用药过量可能给患者带来风险。 该项由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harmacovigilance Risk Assessment Committee,

PRAC)负责的评估是应瑞典医疗产品管理局的请求而发起,瑞典医疗产品管理局自该类产品上市以来,陆续发现用药过量后处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PRAC对有关该类药品用药过量的已发表研究和报告进行了评价,咨询了中毒治疗领域专家,并评估了欧盟及世界其它地区对对乙酰氨基酚用药过量的处理措施。现有资料显示,由于缓释剂与速释剂在体内释放对乙酰氨基酚的方式不同,当发生缓释剂用药过量(尤其是大剂量)时,速释剂用药过量的常规处理方式并不适用。如果医生不知道患者使用的是缓释剂,并因此影响到了解毒剂给药时间和给药时长的治疗方案,则有可能造成严重肝损伤乃至死亡。对于同时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镇痛药曲马多的复方缓释制剂,由于还涉及曲马多过量的问题,处理起来将更为复杂。 由于多数情况下难以知晓用药过量的患者使用的是缓释还是速释制剂,因此难以确定应采用何种治疗方式进行处理。PRAC尚未确认使患者风险最小化的方法,也尚未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方式去规范欧盟范围内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剂用药过量处理办法。PRAC在评估结论中指出,此类药品过量使用所带来的风险,大于此类药品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所带来的获益,因此建议暂停上市。对乙酰氨基酚速释剂不受此次评估影响,将继续上市销售。 鉴于涉及品种均为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审批上市,PRAC将向人用药品互认和分散程序协调小组(CMDh)提交上述建议并等待审批。 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对乙酰氨基酚的获益大于风险。凡使用任何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药品的患者,当发生、或怀疑自己的使用剂量超过了推荐剂量时,应尽快就医。对于所使用药品有任何其它疑问,患者也应咨询医务人员。 本药品概况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上市多年的解热镇痛药,在成人和儿童中均有广泛应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速释剂在欧盟各成员国均已上市,但不受本次评估影响。此次评估的对乙酰氨基酚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草案)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依据)为规范药物警戒工作开展,确保药品风险效益平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责任主体和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是药物警戒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三条(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健全的药物警戒体系,开展有效的药品风险管理活动,进行合理的安全性信息沟通,以实现以下药物警戒的总体目标: (一)遵守国家有关药物警戒的法律法规要求; (二)预防任何可能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三)促进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患者、医护人员及公众传递与药品有关的安全性信息。 (四)保护患者健康和公众健康。 第二章药物警戒体系 第四条(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健全的药物警戒体系,设立体系目标和要求,通过开展质量计划、质量依从、质量控制和保证、质量改进等药物警戒体系管理活动,将体系目标和要求系统地贯穿到药物警戒的全部工作中。 第五条(人员职责)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药物警戒体系目标,相关岗位的人员应当共同参与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承担各自的职责。 第六条(体系构成)药物警戒体系应当与机构规模、工作内容、所持药品安全性情况相适应,应当包括合理的组织机构、人员、文件、设施设备、计算机系统等。

第七条(一致性要求)药物警戒工作开展应当与药物警戒体系目标和要求、相关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保持一致。 第八条(内审开展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定期及在药物警戒体系或药品安全性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开展内审,评估药物警戒体系和药物警戒相关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是否适应药物警戒工作的开展和药品风险的控制。 第九条(内审评估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内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依据结论制定并完成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药物警戒管理水平,保证药物警戒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第一节原则 第十条(机构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与药物警戒工作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其职责、权限及内部关系,并有清晰的组织机构图。 第十一条(人员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指定符合要求的药物警戒总负责人和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管理药物警戒工作,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专职和兼职人员开展药物警戒工作,并持续进行培训,确保各岗位人员保持相应的工作能力。 第二节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 第十二条(委员会组成)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负责,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 第十三条(委员会职责)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负责商议和决策重大药品安全性事件及其他药物警戒重大事项,应当建立相关事项的处理机制并依照执行,应当建立委员会档案并记录相关事项的处理过程。 第三节药物警戒部门 第十四条(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设立独立的

药物警戒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 一.目的:为规范药物警戒工作开展,确保药品风险效益平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药物警戒相关文件制定本规范。 二.责任:药物警戒总负责人、ADR专员、ADR监测员以及其他部门负责人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管理规程的确认。 四.内容: 1、药物警戒体系,是指一个组织用来完成与药物警戒有关的法定任务和职责的系统;该系统旨在监测(已获批准)药品的安全性,以及这些药品的风险获益平衡的任何变化;药物警戒体系有自己的结构、流程和结果目标。 2、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2.1、从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工作人员应当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或者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科学分析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 2.2、建立健全的相关管理制度,直接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持续开展药品风险获益评估,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2.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负责人条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负责人是持有人指定的直接主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且具有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员。该人员应当具备多年从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能够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确保监测工作持续合规。 3、药物警戒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3.1职责:个例安全性报告的收集、随访、录入、评估和法规递交; PSUR、其他安全性报告的撰写;信号检测、分析; 风险管理计划撰写、评估、管理; 上市前、上市后研究的管理;培训的计划、实施、管理; 制度、程序文件的制定、更新。 3.2具备的知识:医学知识、药学知识、流行病学知识、PV法规知识。 3.3技能:时间管理、项目管理、沟通技巧、培训技巧、写作技巧。

非那雄胺引起男性乳腺癌的潜在罕见风险

药物警戒快讯 2011年10月12日 第10期(总第102期)内容提要 美国FDA警告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 加拿大卫生部警告非那雄胺引起男性乳腺癌的潜在罕见风险 欧盟EMA更新夫地西酸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相互作用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 FDA更新高剂量西酞普兰引起心率异常的安全性信息 美国FDA增加密固达(唑来磷酸)新禁忌症并更新肾损害警告 美国FDA增加黑框警告警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阻滞剂的军团杆菌和李斯特菌感染的风险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7901968.html,

美国FDA警告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 2011年7月26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信息,警告服用通过大脑血清素系统起作用的抗精神病药(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使用抗菌药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进而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利奈唑胺和亚甲兰都是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前者用于肺炎、皮肤感染以及耐性菌所引起的感染等的治疗;后者则用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管麻痹综合征、异环磷酰胺诱发性脑病、以及氰化物中毒的治疗或诊断。 FDA通过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收到利奈唑胺或亚甲兰与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同时使用引起血清素症候群的报告,其中包含数例死亡病例。文献检索进一步发现更多此类报告,其中至少有一例死亡。FDA得出结论认为,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与利奈唑胺或亚甲兰同时使用有发生引起血清素症候群的潜在相互作用的风险。某些长半衰期的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停药以后仍存在此相互作用的风险。 虽然此相互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但利奈唑胺和亚甲蓝均可抑制分解血清素的单胺氧化酶A,因此被认为可引起服用血清素能药物的患者大脑中高水平血清素的蓄积,从而导致称为血清素综合征的毒性反应。其症状和体征包括精神状态改变(意识错乱、多动症和记忆障碍)、肌肉抽搐、出汗过多、寒颤、腹泻、协调障碍、高烧等。

关注双膦酸盐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

关注双膦酸盐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 双膦酸盐药物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高钙血症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欧美部分国家药品管理当局、国外相关医学杂志相继发布了双膦酸盐药物的安全性信息以及修改相关药品说明书的建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双膦酸盐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也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及时跟踪国外最新的安全性信息,并在多期《药物警戒快讯》中发布相关信息。为使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更好的了解双膦酸盐药物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特通报此安全性信息。 一、国外关于双膦酸盐药物安全性的警示信息 1.颌骨坏死 2005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发布信息,在接受静脉注射双膦酸盐药物治疗的癌症病人身上发现颌骨坏死症状,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的制药厂商已修改其说明书。之后,美国牙科杂志又发布研究结果,表明阿仑膦酸钠可能增加颌骨坏死风险。2010年底,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和相关生产企业联合发布药品安全性信息,称舒尼替尼合并双膦酸盐药物治疗时出现颌骨坏死的病例。 2.肌肉骨骼痛 2008年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双膦酸盐药物可能导致严重肌肉骨骼痛的警示信息。2010年1月,FDA又发布信息,称所有的双膦酸盐药物说明书的警示部分均会添加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可能出现大腿骨的非典型骨折风险的信息。 3.食道癌 自1995年10月阿仑膦酸钠上市至2008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收到23例食道癌报告,其中21例将阿仑膦酸钠作为怀疑药品,2例为并用药品;另外,欧洲和日本也收到31例患者服用阿仑膦酸钠后被诊断出食道癌的报告。2010年11月,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也发布了口服双膦酸盐药物可能导致食道癌的风险警示信息。 4.肾功能衰竭 2005年8月,加拿大卫生部发布消息,警告医疗卫生人员和公众有关唑来膦酸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并提请注意制药厂商修改唑来膦酸注射液的有关内容。 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监测情况 截至2011年2月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双膦酸盐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报

世界各国药物警戒信息

世界各国药物警戒信息 美国警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可逆转的神经损害风险并修改产品说明书2013年8月1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更新所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品说明书和用药指南,以更好的描述周围神经病变这一严重副作用。由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的严重神经损害可能在使用这些药物不久后发生,且可能不可逆转。周围神经病变仅发生于喹诺酮类药物的口服或注射制剂。外用氟喹诺酮类制剂(滴耳剂或滴眼剂)与该风险不相关。 FDA已经要求生产企业修订系统用氟喹诺酮累药物的产品说明书,这些修改更好的体现了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特征。如果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应停用氟喹诺酮,替换其他的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除非继续使用氟喹诺酮治疗的效益大于风险。 (FDA网站)多个国家警示新型口服抗凝剂的出血风险 阿哌沙班(Eliquis?)、达比加群酯(Pradax a?)和利伐沙班(Xarelto?)是近年来批准上市的口服抗凝剂,在获批的适应症领域已有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苯丙香豆素和醋硝香豆醇)或低分子量肝素(LMWH)应用了几十年。与维生素K拮抗剂不同,在服用这些新型药物时不需要进行常规的抗凝活性监测。阿哌沙班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事件(VTE)。 然而,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经验表明,大出血事件包括导致死亡的事件等并不仅限于维生素K拮抗剂/LMWH,同时也是新型口服抗凝剂的重要风险。此外,上市后报告显示并非所有的处方医师均充分了解有关控制出血风险方面的产品信息。 鉴于以上内容,处方医师应考虑个体患者的出血风险并遵照用法用量、禁忌症以及警示语和注意事项进行处方。虽然这些新型口服抗凝剂在禁忌症方面存在差异,但具有以下共同的禁忌症: 有临床明显活动性出血的患者。 具有大出血显著风险的病灶或病情,例如目前或近期患有胃肠道溃疡,存在出血风险较高的恶性肿瘤,近期发生脑部或脊椎损伤,近期接受脑部、脊椎或眼科手术,近期发生颅内出血,已知或疑似的食管静脉曲张,动静脉畸形,血管动脉瘤或重大脊椎内或脑内血管畸形。 除了从其他治疗转换为该药或反之,或给予维持中心静脉或动脉导管所需的普通肝素(UFH)剂量之外,禁用任何其他抗凝剂的伴随治疗,例如UFH、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达肝素等)、肝素衍生物(磺达肝癸钠等)、口服抗凝剂(华法林或其他)。 使用此类药品时应重点关注推荐的用法用量以及警示语和注意事项,从而尽量降低出血风险。包括对具有病灶、病情、手术和/或治疗(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和抗血小板药物)而导致大出血风险增加的患者进行仔细的获益/风险评估。此外,还应在整个治疗期间对出血体征和症状进行临床监测,尤其是出血风险增加的患者。肾功能损害可能会构成禁忌症或者是停用该药物或降低剂量的原因之一,使用时还应关注肾功能。由于这三种药物之间存在差异,具体应参阅各自的产品说明书。

药物警戒快讯7总论

药物警戒快讯 2007年5月30日 第7期(总第38期) 内容提要 美国FDA警告使用文迪雅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 英国MHRA发布罗格列酮安全性声明 美国FDA要求含钆类造影剂加入黑框警告 美国警告抗抑郁药在24岁以下成人中自杀风险升高 欧盟开始评估依泊汀类药品的安全性 英国MHRA限制去氨加压素鼻腔喷雾剂的适应症 日本修改利妥昔单抗说明书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美国FDA警告使用文迪雅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注意到文迪雅(Avandia,通用名:罗格列胴/ rosiglitazone)具有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一份临床对照试验数据表明,服用文迪雅的患者心脏病发作及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性加大。 在美国,文迪雅于1999年被批准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糖尿病可以导致冠心病、失明、肾衰竭和截肢。自从文迪雅被批准,FDA一直监测着该药心脏相关的不良事件(例如液体潴留、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FDA曾屡次修改文迪雅的说明书反映这些新的安全性信息,最近的说明书修改增加了包括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和心前区疼痛的警告。 近来,文迪雅生产商向FDA提供了一个42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的分析结果(meta分析),研究显示接受短期(大部分为6个月)文迪雅治疗的Ⅱ型糖尿病的患者较安慰剂组发生心脏病发作和心脏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高 30%-40%。这些数据非常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已经存在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但是其他的一些公开或未公开的文迪雅的长期临床试验数据,包括RECORD试验(一项正在进行的大规模随机的开放性试验)的中期数据分析和未发表的DREAM(以前进行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数据再分析,提示了与之相反的风险结论。 美国FDA正在对所有可利用的数据进行分析,但还没有确认有关风险增高的临床意义。相关的问题还包括其他已批准的同类药物,如吡格列酮的风险的大小。在没有明确一种药物是否具有风险就给患者换用别的药物本身就具有风险性。基于这些原因,FDA没有要求该药的提供商——葛兰素公司采取任何具体的行动。FDA正向处方医生提示这一情况,从而让他们及其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美国FDA药物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Steven Galson说:“FDA致力于让医生和患者了解到最新的情报,以有助于治疗和用药决定。对于这一事件,FDA正在仔细分析多种复杂的数据源,在文迪雅与心脏病发作和心脏病致死相关方面的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解读试题答案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解读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药品安全的正确认识() ? A.药品是绝对安全的。 ?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物都是安全的,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 C.药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治疗人群治疗获益大于风险时,这个药品就视为安全有效的药品。 ? D.有不良反应的药品是不能接受的,都应该撤市。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下面那个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 A.用药后出现的任何不适都叫不良反应。 ? B.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 C.过量用药后出现的损害。 ? D.使用不合格药品出现的损害。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3 . 发布年度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 A.全面反映上一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情况。 ? B.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C.保护公众用药安全。 ? D.以上均正确。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下面哪个数字是不准确的() ? A.2015年我国每百万报告400份。 ? B.2015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个例报告总数超过100万份。 ? C.截止2015年底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共有注册用户28万余个。 ? D.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县级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5 . 我国的药品监管措施有哪些() ? A.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药物警戒快讯。? B.修改产品说明书、限制使用。 ? C.暂停或撤销批准证明文件。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个例报告的主要来源是哪个()? A.药品生产企业。 ? B.药品经营企业。 ? C.医疗机构。 ? D.个人。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 化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最多的是哪一类()? A.抗感染药。 ? B.心血管用药。 ? C.麻醉用药。 ? D.呼吸系统用药。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8 . 哪种剂型的不良反应报告最多() ? A.口服制剂。 ? B.软膏剂。 ? C.注射剂。 ? D.颗粒剂。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从年龄分布看,哪个年龄段不良反应报告最多()? A.14岁以下儿童。 ? B.65岁以上老年人。 ? C.15-44岁。

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PDF

公司 文件编码SMP-00-000-00 文件名称 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 页数1/2 颁发部门 制定人日期 年 月 日 颁发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日期 年 月 日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人日期 年 月 日 分发部门 药物警戒部、物控部、质量部、生产部、销售部等 一、目的:规范公司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 二、责任:药物警戒部部长、PV专员。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部PV专员职责的确认。 四、内容: 1)承担本公司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确保能够主动收集本公司的所有药品不良反应,获知或者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当详细记录、分析和处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按规定上报,对于死亡病例应当进行调查,详细了解死亡病例的基本信息、药品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诊治情况等,完成调查报告,报告所在地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2)获知或者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报告给部门领导并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报所在地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对每一病例还应当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报告。同时应当立即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开展调查,详细了解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发生、药品使用、患者诊治以及药品生产、储存、流通、既往类似不良事件等情况,完成调查报告。 3)按要求收集进口药品和国产药品在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自发报告系统收集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发现的、文献报道的),按要求填报《境外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口药品和国产药品在境外因药品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或者撤市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并按照要求提供原始报表及相关信息。 4)对本企业生产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定期汇总分析,汇总国内外安全性信息。 5)按照相关要求撰写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并进行报告 6)考察本公司所生产药品的安全性,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和首次进口5 年内

药物警戒

药物警戒 选修王雁群王耀霞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各种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群长期依赖于药物治疗。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明显增多,药物的滥用、误用及不合理用药现象增多。自行使用处方药,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激素,无指征使用静脉输液增多,中药、民族药与化学药物的联合应用增多,均易引发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而假劣药品的监管漏洞、媒体广告对药品有效性夸大宣传并隐瞒药品可能风险、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药品非法销售和滥用提供了便捷途径。而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新药的发现与应用增多,用药复杂性也越来越高,药物临床应用在获取治疗效应的同时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越来越多,用药风险逐渐加大。 在防范药源性损害的长期实践中,药物安全性评价从只评价上市后药品的不良反应,发展到包括药品不良事件评价等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他问题,如不合格药品、药物治疗错误、缺乏有效性的报告、非适应证用药、急慢性中毒的病例报告、与药物相关的病死率的评价、药物的滥用与错用、药物与化学药物、其他药物和食品的不良相互作用等,由此逐渐形成了药物警戒。 1974年,法国首先创造了“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 ,PV)的概念。尽管法国开展药物安全监测比最早建立药物监测体系的欧美国家晚了10余年,却通过这个概念赋予药物安全以新的内涵。药物警戒可以理解为监视、守卫,时刻准备应付可能来自药物的危害。药物警戒扩展了监测的范围,不仅是药品不良反应(ADR),还包括药物不良事件(ADE),并通过对药品安全性监测,综合评价药物的风险/效益比,进而对风险因素加以控制和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达到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一、药物警戒 (一)药物警戒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药物警戒的定义是: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根据WHO的指南性文件,药物警戒涉及的范围已经扩展到草药、传统药物和辅助用药、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以及疫苗等。 药物警戒贯穿于药物研发及使用过程的始终,即从药物的研究设计就开始着手。在药物上市前阶段,主要通过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方式,也包括体外实验、动物毒理等方式发现药物的安全问题。然而对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人们在药品上市前的认识和研究总是不完全的,难免会存在局限性,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足以预测人类应用的安全性。临床

精神药品不良反应警戒快讯

警惕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异常睡眠行为 一、背景 近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澳大利亚医疗产品局(TGA)多次发布镇静催眠药的安全性信息或要求药品生产商在药品说明书中强调此类药品可能引起异常睡眠行为的潜在风险。 自报道镇静催眠药的风险以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一直对该类药品保持高度关注,及时跟踪国外最新的安全性信息,并在中心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7901968.html,)和《药物警戒快讯》等载体中刊载了相关信息,同时密切关注我国镇静催眠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了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时了解镇静催眠药可能诱发的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特通报此安全信息。 二、产品基本情况 镇静催眠药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镇静和催眠作用的药物。镇静催眠药小剂量可引起镇静,使服药者处于安静和思睡状态,用于解除病人的焦虑和烦躁不安。中等剂量可引起催眠,诱导入睡,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引起生理性的睡眠,用于失眠症的治疗。大剂量具有抗惊厥作用或麻醉作用。 镇静催眠药在缓解病人紧张、焦虑和失眠症状以及抗惊厥、抗癫痫等方面确有使用价值。但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几乎都能引起耐受性、习惯性、成瘾性,同时也存在对这类药物的滥用现象。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用药,避免滥用。 三、镇静催眠药的异常睡眠行为风险 镇静催眠药的异常睡眠行为风险包括睡行症、梦驾症(在服用镇静催眠药后不清醒的状态下驾车,而没有任何印象)或在明显睡眠状态下的其他潜在危险行为,包括准备食物、进食、打电话等。 美国FDA要求所有镇静催眠药生产商在药品说明书中强调此类药品的潜在风险,此次涉及说明书修改的药品包括Ambien/AmbienCR(酒石酸

药物警戒记录管理规程

1 目的:规范药物警戒记录的编制、填写内容、保存及销毁,确保记录规范、标准化。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药物警戒记录等文件的管理。 3责任:药物警戒总负责人、 ADR 专员、 ADR 监测员。 4 内容: 4.1 药物警戒活动记录管理: 4.1.1记录分类:纸质版、电子版两类 4.1.2存放:药物警戒活动记录及复印件应专柜存放,由药物警戒部门专人妥善保管,防止遗失或被任意复制。 4.1.3发放: 4.1.3.1 由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签发,并盖有“受控文件”章的空白药物警戒记录发至ADR 专员、 ADR 监测员,并及时填写空白药物警戒记录发放台账。 4.1.3.2每项药物警戒记录只发放一份原版的空白记录复印件。 4.2 药物警戒记录的填写、使用: 4.2.1纸质版药物警戒记录的填写 1)必须使用中性笔填写。 2)药物警戒记录填写必须标明标题。 3)准确填写药品通用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批准文号、批号等。

4)准确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发生时间等。 5)准确填写记录时间、收集时间,格式为 xxxx年xx月xx日, 如2019年10月01日。 6)药物警戒记录要记录及时、完整、准确、有效、可追溯,不得提前或滞后填写。 7)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不得留有空格。如无内容时要用“”表示,短横线平行置中,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 8)药物警戒记录中如需填写表明正确与否的括号或空格时,用“√”或“×”表示。 9)操作失误、数据偏移等不得掩盖,必须如实填写。 10)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如填写发生错误,在上面画“—”,在旁边重写,签名,并注明日期,画掉部分仍需清晰可辨认。如例: 例:120 120 张三2019年10月1日 4.2.1.1使用:批准的药物警戒记录是追溯和查验该项活动过程的标准和依据,在进行药物警戒活动记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要求操作,并详细、认真、准确、及时、真实地填写记录中的规定项目,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 4.2.1.2 收集、审核: 每项药物警戒活动结束后,由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专职保管人员初审、签字后交部门负责人复核签字后存档。 4.2.2电子记录填写要求 4.2.2.1如需用计算机系统、影像技术或其他可靠方式记录电子数据的应确保电子记录符合纸质版基本要求,记录及时、完整、准确、有效、可追溯,不得随意变更或修改。

欧盟更新激素替代疗法第三版核心药品特性概要

药物警戒快讯 2010年6月7日 第7期(总第84期) 内容提要 美国警告辛伐他汀的严重肌损害风险 美国修订说明书警示丙硫氧嘧啶的肝损害风险 美国发布恩他卡朋、卡比多巴和左旋多巴复方制剂的药品安全性信息加拿大修订说明书警示莫西沙星严重肝损伤风险 欧盟更新激素替代疗法第三版核心药品特性概要 欧盟撤销丁苯羟酸的销售许可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7901968.html, 2

美国警告辛伐他汀的严重肌损害风险2010年3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通告称,与使用低剂量的辛伐他汀及其他“他汀类”药品相比,使用最高批准剂量80mg的辛伐他汀发生肌肉损害的风险升高。 辛伐他汀是降胆固醇药,以单独成份的通用名及商品名Zocor 销售,也有与依折麦布的复方制剂Torin以及与烟酸的复方制剂Simcor销售。 肌肉损害(也称肌病)是所有他汀类药品的已知不良反应,患者常有肌肉疼痛、压痛、虚弱和血肌酸激酶升高的症状。他汀的剂量越高,发生肌病的风险越大。当辛伐他汀(尤其是高剂量)与某些药物合并使用时肌病风险也可能升高。最严重的肌病称为横纹肌溶解症,此疾病患者除肌肉损害外,还可能出现严重肾损害,甚至发展成为肾衰竭并导致死亡。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已知风险因素包括高龄(>65岁)、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肾功能不全。肌病及横纹肌溶解症已列入了辛伐他汀和其他“他汀类”药品的说明书中。 此通告的发布是基于FDA正在评估的临床数据----“降低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性研究”(SEARCH)。FDA也正在对来自其他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不良事件报告和处方药使用的数据进行审查,以便更好地了解高剂量辛伐他汀与肌肉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 1 —

最新5药物警戒快讯汇总

5药物警戒快讯2010

药物警戒快讯 2010年4月16日 第5期(总第82期)内容提要 美国警告弱代谢人群使用氯吡格雷有效性降低 美国警告与沙奎那韦相关的心律异常 加拿大警示孟鲁司特钠导致的精神科不良反应 加拿大警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的风险 Astellas公司发布他克莫司软膏的安全使用信息Astellas公司警告错误使用他克莫司口服药的风险 美国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实施风险管理计划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美国警告弱代谢人群使用氯吡格雷有效性降低2010年3月1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抗血栓药氯吡格雷(商品名:Plavix)的说明书中加入了一个黑框警告,警示那些不能有效代谢该药物(即“弱代谢”)的患者可能无法获得药物的充分疗效。 黑框警告将包括以下内容: ● 警告氯吡格雷在弱代谢患者体内有效性会降低。弱代谢患者不能有效地将氯吡格雷转化成其活性产物。 ● 告知医疗专业人员,当前存在对CYP2C19功能的基因差异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 建议医疗专业人员考虑为弱代谢患者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或调整氯吡格雷的用药剂量。 氯吡格雷可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形成血栓。用于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病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风和心血管源性死亡的风险。该药经肝酶(尤其是CYP2C19)转化成活性产物而发挥作用,但弱代谢患者不能有效地转化氯吡格雷。在这些患者中,氯吡格雷对血小板作用较弱,因此对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心血管源性死亡的预防作用也较弱。估计人群中有2-14%为弱代谢者,根据人种的不同,弱代谢者比例也有所不同。

药物警戒部责任制度

XXXXXXXXX有限公司药物警戒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规范公司药物警戒部管理责任制度。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部职责的确认。 3责任:药物警戒部。 4 内容: 4.1药物警戒是从用药者(或患者)安全出发,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重视综合分析并探讨因果关系,更容易被广大报告者接受。 4.2药物警戒部门应当承担药物警戒工作的主要责任,履行以下主要工作职责: 4.2.1负责建立和维护药物警戒体系,并制定药物警戒相关文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执行相关活动,同时负责建立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督促相关部门开展药物警戒工作。 4.2.2负责进行风险管理,并制定、更新、提交、执行和评估风险管理计划。 4.2.3负责识别、确认和评估风险信号,并负责选择、执行和评估风险最小化措施。 4.2.4 建立药物警戒体系包括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并设立专职人员(如:ADR监测员、ADR报告员、ADR处理员等),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4.2.5负责监测药品安全性,并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上报、评价和调查。主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获知或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当详细记录、分析和处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按照规定上报,对于重大病例(或死亡病例)应当进

行调查,详细了解病例基本信息、药品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诊治情况等,完成调查情况报告,并上报所在地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4.2.6获知或者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通过电话或传真等其他方式上报所在地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基本信息表》,对每一病例还应当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报告。 同时应当立即对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开展调查,详细了解事件的发生、药品使用、患者诊治以及药品生产、储存、流通、既往类似不良事件等情况,完成调查报告,上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同时开展自查、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必要时应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和召回相关药品,并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2.7负责对本公司所生产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定期汇总分析,进行风险和效益评估,并撰写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PSUR),按要求上报。 4.2.8负责制定计划考察本公司生产药品的安全性,如有新药或进口药品,应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和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开展重点监测,并按照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和报告。对公司生产的其他药品,应当根据安全性情况按照有关规定主动开展重点监测。 4.2.9负责与监管部门、患者、医护人员及公众进行安全性信息沟通。对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并主动开展药品安全性研究。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应当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信息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采取修改标签和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和召回等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主动申请注销其批准证明文件。将药品安全信息及采取的措施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

依折麦布的合成研究

药物警戒快讯 2009年3月9日 第2期(总第64期) 内容提要 美国FDA公布降胆固醇药临床试验结果 美国FDA发布有关孟鲁司特的安全性评估信息 加拿大更新吡格列酮说明书强调心脏衰竭风险 加拿大非处方类感冒咳嗽药不用于6岁以下儿童 英国警告伐尼克兰的严重精神事件 美国发布2008年2-3季度药品潜在安全性问题报告 SFDA修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制剂说明书 SFDA修订拉莫三嗪片说明书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美国FDA公布降胆固醇药临床试验结果 2009年1月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再次发布信息,重申低密度胆固醇(LDL)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发作、中风和猝死)的风险因素,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FDA曾于2008年1月25日发布早期安全性信息,公布了ENHANCE试验的初步研究结果。ENHANCE是辛伐他汀(Zocor)和Vytorin的临床对照研究。辛伐他汀是一种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肝脏内合成的药物,Vytorin是辛伐他汀和依折麦布(ezetimibe,Zetia)的复方制剂,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吸收。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尽管Vytorin组患者的低密度胆固醇浓度下降幅度要远大于辛伐他汀组,但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厚度变化并没有显著差异(超声成像测量颈动脉厚度是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 现在,FDA已完成了对ENHANCE试验最终结果的分析。经过两年的治疗,Vytorin治疗组和Zocor治疗组患者的颈动脉厚度没有明显差异,但低密度胆固醇浓度在Vytorin治疗组中下降了56%,优于Zocor治疗组(下降39%)。 ENHANCE研究结果不会改变FDA关于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观点。FDA 建议患者不要停止服用Vytorin或其他降胆固醇药物,如有疑问应咨询医生。 (FDA网站)美国FDA发布有关孟鲁司特的安全性评估信息

兰索拉唑副作用

不会引起手抖,具体副作用如下: 兰索拉唑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兰索拉唑片 英文名称:Lansoprazole Tablets 商品名称:兰索拉唑片 成份: 兰索拉唑 适应症: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用法用量: 通常成人口服兰索拉唑片,每日一次,一次二片(30mg),十二指肠溃疡,连续 服用4-6周; 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连续服用6~8周; 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1.过敏症: 偶有皮疹、瘙痒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时请停止用药。 2.血液系统: 偶有贫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球增多等症状,血小板减少之症状极少发生。 3.消化系统: 偶有便秘,腹泻,口渴,腹胀等症状。偶有ALT、AST、ALP、LDH、γ-GTP 上升等现象,所以须细心观察,如有异常现象应采取停药等适当的处置。 4.精神神经系统: 偶有头痛、嗜睡等症状。失眠,头晕等症状极少发生。 5.其它: 偶有发热,总胆固醇上升,尿酸上升等症状。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Ames试验、大鼠肝细胞程序外DNA合成试验以及小鼠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阳性。 生殖毒性: 口服本品150mg/kg/天(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40倍),对大鼠生殖能力和生殖行为没有影响。致畸研究显示,妊娠大鼠口服本品150mg/kg/天,妊娠兔口服本品30mg/kg/天(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6倍),对胎仔没有致畸作用。本品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大鼠乳汁分泌。 治癌研究: SD大鼠连续24个月口服本品5-150mg/kg/天,结果显示本品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发胃肠嗜铬样(ECL) 细胞增生和良性ECL细胞瘤: 受试动物胃出现肠上皮化生的频率增加。雄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腺瘤发生率以剂量相关方式增加。CD-1小鼠连续24个月口服本品15-600mg/kg/天,(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2-80倍),结果本品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发EcL细胞增生,给药小鼠肝脏肿瘤发生率升高。300和600mg/kg/天组雄性小鼠和150-600mg/kg/天组雌性小鼠肿瘤的发生率超过了该品系小鼠历史肿瘤的发生率范围。给与本品75-600mg/kg/天(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0-80倍)小鼠发生睾丸网肿瘤。 安全警示_兰索拉唑片 该药品相关安全信息:9条 ?美国警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出现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信息来源:药物警戒快讯2012年第2期发布时间:2012-03-15 摘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可能与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风险升高有关。 ?欧盟警告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致低镁血症的风险 信息来源:药物警戒快讯2012年第1期发布时间:2012-02-15 摘要: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引起严重的低镁血症,医疗人员应考虑在PPI治疗之前进行血镁检查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 ?加拿大更新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合并使用的信息 信息来源:药物警戒快讯2011年第11期发布时间:2011-12-12 摘要:新的证据显示虽然PPIs确实会与氯吡格雷发生相互作用,但是不同PPIs类药物降低氯吡格雷有效性的程度存在差异。 ?澳大利亚TGA发布质子泵抑制剂的低镁血症的风险

监测与评价化〔2016〕40号

监测与评价化〔2016〕40号 《药物警戒快讯》工作程序 1 目的 为规范《药物警戒快讯》发布工作,确保警戒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2 术语 《药物警戒快讯》是药品评价中心及时获取并为公众传递国际药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方式,旨在对国内上市的药品提出警示,促进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从而避免潜在伤害事件的发生。 3 职责 3.1化药监测与评价处(以下简称化药处)负责《药物警戒快讯》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等业务工作; 3.2业务综合处负责《药物警戒快讯》电子版发送总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司以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协调管理;

3.3 办公室负责《药物警戒快讯》组织翻译和印发; 3.4信息技术与数据管理处(以下简称信息处)负责《药物警戒快讯》上网。 4 工作程序 4.1 信息的收集与筛选 4.1.1信息收集的范围 化药处负责浏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英国药物和保健产品管理局(MHRA)、澳大利亚治疗物品管理局(TGA)、欧盟药监局(EMA)等官方网站,及时收集其发布的药品安全性信息。 4.1.2 信息收集的内容 药品安全性信息包括国外药品管理当局因药品安全性原因做出的公开声明、修改说明书、致医生信、产品召回等警示信息。 4.2 信息的汇总与翻译 化药处每月对药品安全性信息进行汇总,经部门例会讨论研究与筛选,确定后填写《评价中心外文翻译申请表》(附件),提交办公室送翻译公司翻译。 4.3 信息的审核 化药处负责对翻译内容的准确性等进行逐项审核,并按照《药物警戒快讯》的格式进行编排,同时将每期整理后的《药物警戒快讯》以呈批阅件的形式呈报中心领导审批。 4.4 信息的发布 化药处将经中心领导审批同意的《药物警戒快讯》呈批件纸质和电子版交由办公室进行印发并归档;同时信息处上网发布;电子版交业务综合处,由业务综合处报总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司上总局外网。信息发布原则上每月一期。 - 4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