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方式

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方式

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方式
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方式

67

科研成果展

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方式比较宽泛,围绕不同的审计项目、审计对象,采取的审计实施方式也不尽相同。按照审计对象形态划分,可分为资金、资产、资源、经济责任审计;按照审计项目划分,可分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资源环境审计、政策执行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按照审计对象属性划分,可分为对“人”的审计、对“财”的审计、对“物”的审计;按照审计实施方式划分,可分为就地审计、报送审计、联合审计、交叉审计等。

按照“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的基本原则,按照审计对象属性和不同属性划分,对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一、对“人”的审计实施方式

施审计。审计的内容更加全面,不仅监督领导干部的经济权力行使、个人廉洁廉政,还要监督其人事管理、内部机制管理情况,实际上是对领导干部的全面审计。以往情况下,部分审计机关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国有资产管理、个人廉洁自律等内容,是很不全面、很不客观的。虽然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主要体现在经济行为上,但是权力影响和权力作用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个人经济行为问题,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往经常出现的“前审计后抓人”的现象,就说明审计机关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还不够到位。例如:某市审计机关对当地安监局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就因为审计不到位,对问题反映不够全面,特别是个人的经济问题、作风问题、小金库问题等,没有查深查透,群众反映强烈。纪检监察部门介入后,很快查明内部私设小金库、行贿受贿、贪污腐败、部分领导干部个人生活不严谨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给审计机关敲响了警钟。

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方式

◇ 张 帆 吕光伟 黄义朝 赵振华 王 珂 刘黎霞 刘 鑫 孙明秀

对“人”的审计内容,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信访线索、责任主体、经济违法行为等方面。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是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其他事项分别以纪检监察、信访、司法等部门为执法主体。各个事项之间存在交叉和关联,审计机关和其他司法纪检部门之间构成对人的全面监督。

(一)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制约监督

审计重点是领导干部的“四权一廉”五个方面: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经济监督权、个人廉政情况等,是对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的全面评价。2014年,审计署、人社部、国资委等七部委又联合提出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新内容,即对党政机关的人员编制实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57922965.html,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探讨 作者:袁艳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第10期 摘要:在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外部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的今天,内部审计不再仅仅是纠错防弊的经济卫士,而是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参谋。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成果及运用进行阐述,就制约审计成果运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审计成果运用效果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成果运用;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成果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经过实施审计程序,汇总工作成果而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建议。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且能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二是采纳审计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一、加强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的内部审计成果运用能够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企业通过审计成果运用,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不断提升企业内部风险防控能力,减少问题的发生。 (二)有效的内部审计成果运用能够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内部审计部门积极顺应形势,转变职能定位,由过去的仅仅是内部监督向内部服务与监督并重转化。审计内容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领域,围绕影响企业效益的物资采购、成本费用、投资建设、安全隐患治理等方面开展专项审计,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管理建议和意见。通过对审计成果运用,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管理中出效益,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审计成果运用中存在的难点 (一)企业管理层对审计成果的认知理念存在偏差 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往往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比经济效益更加关注,或者认为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内容对企业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流入,因而对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关注度不高。其次,部分领导认为审计发现

浅析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浅析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朱文君 【摘要】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本文从阐述内部审计成果运用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探讨提高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途径,意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和改善运营管理,为内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内部审计成果运用 近年来,随着内审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和重点,全面履行“监督、检查、评价、服务”职能,在加强自我管理,实施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内部审计虽已成为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上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 一、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概述 内部审计成果是内部审计部门和内审人员在审计发现的基础上,经过提炼总结、综合比较和专业分析而形成的、有利用价值的审计“产品”,它是审计成效的最终反映,体现了内部审计的直接价值。 实现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更是实现企业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实现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最终目的所在。 二、内部审计成果运用面临的问题分析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现内部审计成果应用难、落实难的情况,一些问题屡查屡犯,致使内部审计作用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制约了审计成果的落实应用 企业的内审部门是辅助企业开展内部管理的机构,有时甚至挂靠在财务部门或者与纪检政工等部门合署办公,而内审人员的政治待遇、福利待遇普遍低于职能部门。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先天不足,影响到审计工作及其审计结论所具有的客观性,也影响到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实效。 (二)审计成果运用的意识不强,使得成果运用失去了原动力

大数据背景下有关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研究 (1)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起讫日期20 年月日~20 年月日指导教师 20 年月日

大数据背景下有关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研究 摘要 审计监督全覆盖,不仅是党中央对有关国家审计所提出的有关治理需求,也是有关审计方面的监督体系加强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在政府在管理与决策所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政府与人民的重要沟通桥梁。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下,审计监督会全覆盖到各个地方。在新时代、新方向,审计监督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本文基于相关理论,探讨新时期审计监督全覆盖推进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分析大数据技术在与审计监督全覆盖过程中造成的影响,并且以持续审计模型为例,就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途径和相应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监督全覆盖持续审计模型

Research on the full coverage of audit supervis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Abstract The full coverage of the audit supervision is not only the relevant governance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by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for the relevant state audits, but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for auditing. In the new era, big data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overnment's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bridg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In this era of big data, audit oversight will cover all places. In the new era and new direction, the areas covered by audit supervision are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Based on relevant theor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full coverage of audit supervision in the new era,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the full coverage of audit supervision. The impact is caused, and the continuous audit model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the full coverage of audit supervision. Key Words: big data; full coverage of audit supervision; continuous audit model.

项目验收专项审计工作总结

项目验收专项审计工作总结 根据《XXXX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制度》(XX发[20xx]13号)文件有关要求,经过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委员会及内审办公室的精心组织,在各部门(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20xx年度的内部审计工作。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建立内审机构是保证内审工作的前提,近年来,我公司内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建立了由一把手直接领导下的审计监督体系。负责监督、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对本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原材料管理及有关制度的落实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为了开展有效监督,依据相关法规、规定制定了审计工作制度、各岗位人员工作标准,明确了工作内容与要求,责任和权限。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使我公司内审工作处在一个良好的运作状态,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程序,落实职责。公司对有关的管理制度、办法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在经济合同、工程支出等必审项目的管理制度中增加了审计监督关口,把审计监督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控制点,纳入到有关工作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了审计监督的切入点问题。目前,有关招投标、合同签定、工程预决算等工作,

全部实行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审计方式。从制度上推动了事前、事中审计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培训,提高水平。根据内部审计知识面不断拓展的形 势要求,我们加大了审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力度。每年组织内审人员参加省内审协会组织的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审计法规及《内部审计准则》培训班,并定期参加供电系统内召开专题座谈会,组织审计人员走出去向兄弟单位学习交流,通过不断交流,开阔视野,共同切磋审计技术,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突出重点,整改落实。在去年10月,由集团内审机构对集团内的年度财务预算、内部往来、财务决算、原材料仓储管理及其管理制度等执行情况,结合外部审计报告、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规章制度的规定,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内部审计发现集团今年主要解决了:对管道安装公司111个历史遗留项目的;根据“固定资产 管理办法”通过近一年的现场复核登记,实物、账册、卡片,已完 成集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基本实现“账、卡、物”的动态一致;规范了内部往来账的管理;加强了限额以下采购项目的'管理,增订了“零星工程管理办法”,同时为进一步落实招投标工作中的三权分离加强标后的管理,新制定集团公司“招投标标后管理实施细则”等。 五、今后工作打算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根据《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实行审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 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通过在一定周期内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对重点部门、单位要每年审计,其他审计对象1个周期内至少审计1次,对重点地区、部门、单位以及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1次,对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突发事件开展跟踪审计,坚持问题导向,对问题多、反映大的单位及领导干部要加大审计频次,实现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通过审计全覆盖发现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

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反映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总结经济运行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二、对公共资金实行审计全覆盖 审计机关要依法对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政府部门管理或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资金,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主要检查公共资金筹集、管理、分配、使用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情况,贯彻执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情况,公共资金管理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公共资金沉淀等情况,公共资金投入与项目进展、事业发展等情况,公共资金管理、使用部门和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以及职责履行情况,以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根据公共资金的重要性、规模和管理分配权限等因素,确定重点审计对象。坚持以公共资金运行和重大政策落实情况为主线,将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草案审计、专项资金审计、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等相结合,对涉及的重点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监督,加大对资金管理分配使用关键环节的审计力度。 三、对国有资产实行审计全覆盖 审计机关要依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含金融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等管理、使

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测试题答案(含注解及条款)

附件 “六五” 普法考试 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打V,错误打X ) 1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全覆盖就是指各级党委管理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企负责人都要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监督。(X ) 2、实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做到离任必审。(X)建立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制度,对不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以离任经济事项交接代替。 3、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项目,授权给下一级审计机关审计。(V ) 4、审计机关应当对确定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配置必要的人力资源(人员)、时间、技术装备和经费等审计资源。(V ) 5、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负责落实联席会议各项决定及其他日常工作,是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提供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服务的办事机构。(X ) 6、为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权威性,同类同岗位领导干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方式应当一致。(X )第41条,根据不同类别审计对象,可以米取不同方式的经济责任审计 7、由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只能由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X )第17条浙委办(2011)91号 8、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主要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其他问题在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中反映。(X )第34条,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也一并反映。 9、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其他规定应作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依据。(X )第38 条,与法律法规不符的,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10、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审计内容基础上、能客观描述审计结果的方法体系,主要 的评价指标应与审计内容相关,并合理利用统计数据或党委政府有关考核数据。 (V )第39条 11、领导干部履责的成效是指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工作思路和相应重要决策、重点工作等取得的主要经济业绩。(V )浙审责[2011]85 号,第8条 12、领导干部履责的问题是指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领导干部在经济工作领域存 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管理效果不佳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等情况。(V)浙审责[2011]85 号,第8 条 13、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和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的内容,及时研究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X )还有典型性、倾向性问题. 14、审计机关对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依法区分被审计领导干部对这些问题应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或领导责任。(X )第40条浙委办[2011]91 号 15、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与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问题产生的后果,来认定被审计领导干部应负的责任。(V ) 16、区分认定直接责任和其他责任,应考虑是主观故意还是客观制约,但无需考

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几点思考

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几点思考 张开国(山东省济南市审计局) 【时间:2014年04月04日】【来源: 】【字号:大中小】 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要求“要实现审计全覆盖,凡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都要接受审计监督”。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使每名审计干部深受鼓舞,更深感责任重大。审计全覆盖就是对法定审计对象和范围的全面覆盖。从横向上看包括对财政、金融、企业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覆盖,从纵向上应当包括中央、省、市、县、乡(镇),直至财政资金使用者的全覆盖,范围及其广泛。笔者以为,以审计机关现有的人力和传统的审计模式来保证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难度巨大。要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就必须在加强审计项目管理、创新审计监督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作用等方面探索和改进现有的审计机制和体制,最大限度的发挥审计监督的效力。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库,实现审计项目对审计监督对象的全覆盖 要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库。各级审计机关应对监管范围内的各业务领域审计项目进行全面的审计梳理和调查,将审计对象查列清楚,建立起全覆盖的审计项目库。 一是根据使用财政资金的一级预算单位明细,将预算单位按重要程度编入审计项目库,分为每年必审单位和3-5年轮审一次的单位,以实现对财政预算单位审计的全覆盖。 二是将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管对象查列清楚,将领导干部按任职时间编入审计项目库,每年除根据组织部门的安排进行离任审计外,对达到一定任职年限的在任领导及时向组织部门提出任中审计的建议(年限可确定在3-5年)。这样每年在审计项目库中就能自然产生一批应进行任中审计的领导干部名单,有利于实现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覆盖。 三是将审计监管范围内的不使用财政预算资金的企事业单位查列清楚,将上述单位按重要程度编入审计项目库,分3-5年进行一次财务收支审计。这样每年在审计项目库中就能自然产生一批必审的企事业单位,有利于对这部分单位实现审计的全覆盖。 四是将审计监管范围内的一些专项资金(基金)查列清楚,按资金(基金)的类型编入审计项目库,按重要程度分3-5年进行一次审计或审计调查,有利于对这部分资金(基金)实现审计的全覆盖。 五是将其他渠道形成的审计项目(如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领导交办的审计任务、百姓关心的热点资金或问题、前年度取得较大成效的审计项目等)编入审计项目库,分轻重缓急编入年度审计计划或及时安排追加审计项目。 二、整合审计人力资源,创新审计模式,最大限度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与审计领域的广泛性相比,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十分有限。以现有人力,在同一年度甚至三年内难以做到对审计对象轮审一遍。因此,要实现审计工作全覆盖,就必须在充分发挥现有审计资源的效力、提高审计效率的前提下,进一步整合审计人力资源、创新审计模式。 (一)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和管理,在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达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一是审计机关要制定以三至五年为一周期的中长期审计计划,全覆盖所有审计监督对象,增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连贯性,既要避免审

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 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2000年_月_日由_ _省电力工业局改制而成。公司主营电网经营、电力生产、电力电量购销、电网调度与管理;兼营电力技术开发、试验研究、 信息通信、电力建设(包括勘测、设计、施工、修造、安装、调试)、燃料购销、物资购销、职业培训、咨询服务、房地产开发、广告装潢等。 公司本部机构设16部1中心,公司现有直属单位33个、二级单位8个、视同直属的合资联营单位18个,正式员工约23623人;有多种经营企业238个,并与全省60个趸售县(市、区)的供电企业签订代管协议,实现代管56个。到2001年底,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1245.41万千瓦,资产总额287.51亿元。2001年3月26日,_ _省电力有限公司被国电公司正式命名为中国一流电力公司。 __省电力公司为了保证“资产经营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促进__电力竞争性生存、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员工效益,实现“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的终极目标,紧紧围绕“咬定双满意,奋力创一流,加速实现两个带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工作主线,积极探索构筑“立体、动态、集约、高效”的内部监督体系,实施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及财务部门负责人委派制、片区审计工作派出制和监督巡视制度。通过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制度的创新,推动监督运行机制的流程重组、功能再造,确保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实现生产安全、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公司现有审计人员93人,其中:本部及派出机构28人,基层单位配备专职审计人员65人,初步形成公司本部、审计工作部、基层内部审计三个层面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促进审计成果转化的思考

促进审计成果转化的思考 审计成果转化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审计成果及其转化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是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从狭义上说,审计成果转化是指被审单位对审计部门所作的审计决定、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执行、落实和整改过程。从广义上说,一是被审计单位不是就问题改问题,而是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二是未审计单位对被审计单位查出的问题,进行对照分析,有问题就整改,没问题就采取预防措施。就目前而言,审计成果转化是审计实践的一个难点,无论是在狭义层次上,还是在广义层次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审计成果转化难的问题。 一、审计成果转化难的成因分析 (一)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识不强 受传统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对审计成果转化重视不够。现实生活中,不论是有关领导还是审计人员往往认为审计工作就是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就已经完成审计任务,运用、转化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副产品”,不会产生效益。直接表现为相关单位和人员存在重审计决定的落实,轻审计建议的采纳;重查处问题,轻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章建制;重审中监督,轻审后督查整改,导致了审计年年搞,问题依然存在的情况。同时,审计人员思维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对审计成果的转化缺乏全面性的认识,认识上的误区,使得审计成果的转化失去了推动力。

(二)审计项目质量不高,成果本身存在缺陷 审计工作涉及面广,涉及到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单位,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受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限制,使审计工作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是主观性强,从审计方案的制定到审计评价的结果,无不体现出主观性强,定性评价多,定量分析少的特点,很难从量的角度进行评价。二是审计层次不高,直接影响审计成果的转化,审计成果不能准确、全面反映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工作业绩和风险程度。三是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落后,面对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原始的检查方法和现有的审计手段已显现出苍白无力和较为滞后的状态,导致审计成果无法利用,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成果缺少关注。此外,目前的审计环境,使得个别审计人员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时,思想顾虑太多,利益关系、人际关系都得考虑,因此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优柔寡断,容易对不正当的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导致审计事实反映难和信息反映失真。 (三)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制度健全,是审计成果转化的保障。现行的审计工作制度和规定,没有对审计成果转化运用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统一、完整、行之有效的审计成果运用指导意见或相关办法。对于漠视审计成果、对审计决定拒不执行的单位,缺乏责任追究,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加以约束,奖罚不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 (四)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法制与体制有待完善 从法制因素上看,现行的《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对

2018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

2018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 一、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监督 (一)建立经济责任轮审工作机制。今年我县把80个县级一级预算单位主要领导和15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共计110名干部纳入审计对象,并在三年内全部轮审一遍,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实现“一次审三年、三年审一遍”的总体目标。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县科局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暨财政财务审计规划(XX-XX)》,将审计范围、内容、重点、措施一一明确,提高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时的自我约束力。在具体实施中,坚持把握三个原则: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相结合,突出经济责任审计;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以任中审计为主;坚持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 (二)突出重要岗位和重点领域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一是突出对涉及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性收费、项目投资大、专项资金多、财政资金量大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规划中共有28名干部纳入重点岗位和重点领域审计监督范围。二是突出对涉及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管理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已对我县涉及光明新城、两化互动、新坝水库、工业园区组团项目管理的干部共计11名,纳入重点审计监督范围。三是突出对国家惠民政策资金管理使用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已对社保资金、民族地区十年行动发展资金、学生营养改良计划资金、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沼气池建设、生猪养

殖场建设等国家惠民资金管理使用的干部共计7名,纳入重点审计监督范围。 二、剖析发现问题,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 今年我县安排了3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和4个县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共10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从审计情况看,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总体情况较好,都能积极主动开展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在审计中发现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财经法规知识欠缺,财务管理能力有待加强。我县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基础教育都不是经济类专业,财经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不够,加之各单位财务人员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很好地把好第一道关口。在今年的经济责任审计中,领导干部履行财政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涉及金额164万元,其中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27万元,违规收费15万元,挤占挪用滞留专项资金54万元,应缴未缴财政收入26万元,应列未列固定资产29万元,其它问题资金13万元。 (二)经济规则把握不够,经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每一笔具体的经济业务,都是以一定的经济实务形态表现出来的,都附带有一定的条件和约束,都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指导实施,表现最多的形式是专项资金和工程项目。往往上级安排经济业务实施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繁重,领导干部注重抓工作的落实和效果,忽略了工作任务涉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缺少科学论证和依法审查环节,

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之我见

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之我见 摘要:我国审计工作中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审计全覆盖工作机制。本文结合审计管理经验,就重点审计对象、权利监督、大数据分析、整体威慑等几个方面的审计全覆盖工作机制进行了分析,以此来对我国新时期的审计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以期将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机制 一、重点审计对象的全覆盖工作机制 就客体方面来说,审计“全覆盖”这种工作机制即为涉及各种层次、多种形式和众多目标的审计对象。最重要的部分不仅是该工作机制理论的核心,还是实际运行改机制过程中的关键。 必须构建重点领域“全覆盖”的立项评估机制。成功的审计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正确进行立项。所以,各项审计立项工作的实施必须秉承审慎性。审计立项必须做好搜集资料的准备工作,立项主体由人大、党委、政府、政协及其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和民众等,整合足够的信息资料,并形成统一的格式和程序,在评估中利用好信息的优势。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相关规范和手段,有效评估拟立项项目的作用,认真验证审计利益的重要性,分析审计预期效果,评判配置审计资源的情况。要突破审计自身的局限,正确制定审计重点,以经济正常快速发展为基点,站在党委政府调控经济的宏观视角,对审计立项的关键进行思考。通过外脑,咨询专家小组,借助外部支援的帮助,突破审计专业思维习惯定势的限制。所以,审计机关必须组织专业的人员,简历临时性咨询组织,发挥业务能力强、熟悉法律、了解宏观政策、拥有现代科技能力、掌握各项经济政治制度的专家的作用。建立的咨询组织和专业成员都不固定,由审计系统内部和外部聘请均可,尽可能减少盲目和随机的组织立项行为。 将重点单位短期、中期和长期审计项目规划相统一,形成“全覆盖”的审计机制。随着每年居高不下的审计任务和稳定不变的审计资源,循环安排审计对象在短期内实现不现实,所以,最佳选择是以重点单位审计为先。重点实施审计和调查集中体现一定经济运行本质和规律,具有代表性的事项,从部分逐层深入到整体,从细节出发,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彻底解决该类问题,并总结解决该类型问题的策略。针对在本行业、本领域较为突出的单位和行业首先进行审计,基

内部审计成果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成果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是内审工作的关键所在,是内部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内审工作发挥作用有效程度的体现,关系到内部审计工作能否长期有效地开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内部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关键词:内部审计成果;利用;问题;对策 一、内部审计成果利用的现状 目前,内部审计成果只是被有限地利用着,一个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意见和决定发送被审计单位执行,无论执行得怎样,均封存案卷,最后束之高阁。这是我们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审计模式,而正是这种做法,浪费了大量可利用的审计资源,远远没有发挥出一项审计成果所能够起到的最大作用。从近年公布的内审结果来看,部分单位和部门对内部审计提出的意见建议的转化利用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领导重视不够 在当前国情中,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工作有效推进的关键。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支持力度也不够,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履行内部程序,检查不出什么问题,即使内审查出了问题也不予以重视,对查出问题整改的结果也不理想,屡审屡犯现象很普遍;有些公司党政主要领导比较重视,内审成果转化利用工作的力度就大、成效就好;在审计系统内部,由于领导认识的不同,也同样带来不同的结果。积极推动、主动协调、创新举措的领导,不

仅审计成果利用工作做得好,同时还能够起到辐射效应,带动内部审计各项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反之则困难重重,步履维艰。(二)审计成果利用范围小 在实践中,审计部门也长期坚持综合分析内审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以审计报告或决定的形式向外发布。但在审计信息的发送范围上,以向上级机关报送为主,一般只局限于审计单位内部,成为内部参阅资料,其他人员接触不到审计信息,大量反映审计信息的资源、审计分析的数据、审计劳动量等审计成果成了只给领导参考的资料,其他人员不仅不知道审计人员为此付出了多少工作成本、查处了多少违规问题、哪种问题最严重、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等信息,而且无法对同类问题引起更广泛的警惕关注,以至同类问题其他单位或个人还会重复发生。这样,审计成果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范围小,透明度也不高,审计部门和外部缺乏一种沟通,容易造成外界对审计工作的一些误解,容易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种种因素的干扰。外界期望的审计监督广度、深度就与审计成果所能达到的范围之间形成了一种距离,无法调动更大的监督力量,从而使内部审计难以依靠群体监督氛围发挥辐射作用,使审计成果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三)审计整改责任混淆 审计整改是审计成果转化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业务工作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审计部门是审计整改工作的监督者、报告者,有关部门与人员是审计整改的帮助者、监督者。被审计单位是审计

审计监督全覆盖教案资料

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 监督全覆盖 淄博市审计局杨长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审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挑战。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上的讲话,肯定了审计机关作为公共资金“守护者”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作用,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进一步强调”财政资金是政府进行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保证,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不断创新和完善强化财政资金管理的体制机制,紧紧盯住、管好用好宝贵的财政资金,切实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行政开支,坚决保障好改善民生的支出;要严格资金管理,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专项资金现象的发生;要盘活资金存量,增强理财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审计部门要以公共资金审计为重要抓手,持续做好民生、扶贫、“三农”及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重点民生资金的使用监督,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问责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那么,国家各级审计机关应该如何落实李总理的讲话精神,在审计任务重和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发挥国家审计机关的作用

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考虑,解决各种矛盾,落实好各项工作: 一、要正确认识、全面理解“全覆盖”的内涵。 如何理解“全覆盖”?刘家义审计长认为,“全覆盖”,一要有深度,不能走马观花,一味追求数量,在面上把所有单位走一遍,要对每个项目都审深审透;二要有重点,不是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全面把握相关领域的总体情况,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三要有步骤,不是一步到位、大干快上,走大跃进、跳跃式路子,要统筹部署,有计划推进,确保实现对重点对象每年审计一次、其他对象五年至少审计一次;四要有成效,要在做到审计覆盖面“广”的同时,力争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议“实”。根据刘审计长的要求,我认为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财政资金的投 入情况,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和审计的重点问题,确定最小风险控制金额,对超过这一金额的投资实行动态管理并建好档案,确保在一年或最多5年内无一遗漏的全部实施一次严格的审计。并非要求一年之内走过场式的完成所有应当认真审计的事项。应当本着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工作思路,分清轻重缓急,对重要审计事项和相对重点资金,应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审计目标;对由财政支付的人员工资福利支

内部审计工作总结精选

内部审计工作总结精选 近年来,合肥供电公司将强化内部审计作为加强企业精益化管理的“一号工程”。随着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的“免疫系统”,从以查错纠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深化为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合肥供电公司在深入分析企业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指标体系。审计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控制点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任务和工作计划建议,由审计、财务、营销、纪检监察等部门参加的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审计管理工作的进展和审计成果运用情况,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对审计成果的建设性、适用性进行评价。通过有效的指标审计评价,调动和激发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 合肥供电公司还围绕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开展审计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审计制度,进一步保障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权力和职责,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计划体系管理。通过风险评估和内控,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培育风险文化,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例如,针对合肥市电网建设加快、输变电工程量激增的现状,合肥供电公司加大工程审计力度,重点分析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风险

点,将内部审计关口逐步前移,以工程决算审计为核心,实施事前项目审查、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造价控制的系统化工程审计模式,并打破审计区域限制,整合跨区域审计资源,将指标审计、全面审计、专项审计和任期审计有机结合、动态管理,全面消除了审计“盲区”。 一、加强过程管控提升内审质量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合肥供电公司从制度、手段和成果管理等多个层面入手,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在管理标准化方面,合肥供电公司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在审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考核评估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21项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详细规定审计年度计划制定、方案设计、证据收集、底稿日志编写、报告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等全流程标准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在信息化方面,随着企业erp系统上线运行,erp系统丰富的信息量和强大的信息分析功能可以大大助力审计工作。该公司审计人员积极学习erp流程操作、深化erp审计系统应用,着手开展erp环境下的项目审计工作。在此基础上,合肥供电公司筹建了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按照资产从属,自上而下梳理经济业务流程,收集机构变动、人事调整、文件制度、财务报表、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信息,通过系统设置,形成常态化、模式化的分析结论。这样,就能够在接受

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与机制

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与机制 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与机制在我国国家政治制度中,审计监督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也对审计监督提出了全覆盖的要求,同时国家审计监督也列入了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但是就目来看,我国想要实现审计全覆盖还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约,因此,在新发展形势下,需要根据实际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的不足,积极探索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有效措施。 一、审计全覆盖概述 国家不但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并且也重新定义国家审计。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内容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了公共资金、国有资金、国有资源管理以及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1]。由此可以可见我国审计不仅仅局限于对于财政资金的审计,而且对于统筹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等各方面的工作也要进行审计,最终实现审计全覆盖。有步骤、有重点、有深度、有成效的全面覆盖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主要内涵。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首先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允许,然后审计单位才能对公共资金、国有资金、国有资源以及企业负责人和各级领导进行审计。审计全覆盖的目标是推动我国重点发展领域的改革,将我国的治国体系推向现代化。我国提出的审计全覆盖给审计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表现平台,更是国家对审计人的考验。 二、实现审计全覆盖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审计人才缺乏

审计工作不仅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金等有关联的工作进行审计,还要对于这些资金有关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审计。因此审计监督是一项范围广泛任务繁重的工作。现在我国审计机关有3000多个,审计人员有90000多人,而审计覆盖面只有1%左右,导致审计工作面临着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在我国审计工作中也缺乏審计专业人才,随着审计范围的日益扩大,审计人员的审计业务也越来越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而当下我国审计队伍中高层次审计人才的严重缺失,也不利于审计全覆盖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审计信息资源缺乏 审计信息资源主要是来自于审计内部对信息的整理、积累,对外部信息的利用、共享。但是目前审计机关对于充足的审计信息资源缺乏相对应的整理管理和利用。同时,被审计的单位信息与审计机关没有形成及时共享机制,导致相应的信息资源没有发挥出其重要作用。缺乏审计信息资源不利于开展审计全覆盖工作[2]。 (三)审计监督体系没有有效衔接 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按不同的主体可以划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种。而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工作压力之所以巨大,也是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发展较弱而造成的。而在这三种监督体系中还存在着缺乏资源共享、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也是导致我国不能有效的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因素之一。 三、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路径与机制 (一)完善审计法的法律法规

方案-提升审计工作实效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提升审计工作实效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提升 实效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凤翔县审计局2014年,共对49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审计投资总额1.49亿元,审计核实工程结算造价1.21亿元,审减工程资金2082万元,审减率为14%,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节约了 资金2000多万元。 一、审计项目 全覆盖 根据全县机构编制,凤翔县审计局建立完善全县审计对象数据库,在年度审计计划制定中,以“审计项目无重复、审计监督无盲区”为目标,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2014年初,将全县预算单位和企事业、 团体等基本情况全部录入信息平台系统,建立了项目库 模块,根据历年审计情况,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对重点部门年年审,普通部门三年一轮审,所有单位已审、未审和必审的情况在项目库管理模块中一目了然。同时,每年对全县187个审计对象开展为期一周的民意调查,根据群众意愿和情况反映,并在广泛征求县级所有领导、人大专委、政协常委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开展全方位的审计监督。 二、财政预算审计全覆盖 一是围绕全口径预算开展审计。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 基金预算,以及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执行审计范围,促进完善预算体系框架,推动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整改结果有落实的全过程预算决算审计监督制度。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 二是围绕预算再分配开展审计。将财政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和预算追加变动的规范性作为审计重点,对财政局具有二次分配的经建、农财、社保、事财、综合等专项资金进行延伸审计,促进预算刚性约束,强化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监督。 三是围绕财政资金绩效开展审计。紧跟财政资金流向,围绕政府和社会民众关注的 、难点、焦点问题,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环节和重点资金开展审计,通过揭示公共财政资金损失浪费、闲置沉淀等问题,管好增量资金,激活存量资金,促进财政资金挖潜增效保安全。 四是围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开展审计。重点检查公款支出、公务消费、奢华浪费建设、“小金库”专项治理等情况,促进廉洁政府建设。从2013年审计和调查看,全县部门单位“三公经费”支出1639.1万元,同比减少478.9万元,下降22.61%。 五是围绕资金使用加强对预算单位的审计。每年确定财政资金使用多、规模大的10个预算单位和5个镇,开展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审计,使财政资金的审计面达到40%以上。同时,针对预算单位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机制、制度、管理上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 三、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扩大投资审计覆盖面。结合《宝鸡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该局先后出台了《凤翔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工作意见》等3个规范性文件,对工程投资建设审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规定: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30万元以上的,必须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未进行竣工决算审计或无竣工决算审计

浅析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浅析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朱文君 【摘要】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本文从阐述内部审计成果运用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探讨提高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途径,意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和改善运营管理,为内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内部审计成果运用 近年来,随着内审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和重点,全面履行“监督、检查、评价、服务”职能,在加强自我管理,实施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内部审计虽已成为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上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 一、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概述 内部审计成果是内部审计部门和内审人员在审计发现的基础上,经过提炼总结、综合比较和专业分析而形成的、有利用价值的审计“产品”,它是审计成效的最终反映,体现了内部审计的直接价值。 实现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更是实现企业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实现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最终目的所在。 二、内部审计成果运用面临的问题分析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现内部审计成果应用难、落实难的情况,一些问题屡查屡犯,致使内部审计作用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制约了审计成果的落实应用 企业的内审部门是辅助企业开展内部管理的机构,有时甚至挂靠在财务部门或者与纪检政工等部门合署办公,而内审人员的政治待遇、福利待遇普遍低于职能部门。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先天不足,影响到审计工作及其审计结论所具有的客观性,也影响到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实效。 (二)审计成果运用的意识不强,使得成果运用失去了原动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