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城市翻修_教学系列报告_二十__省略_园北顶娘娘庙及其周边地段城市设计_朱文一

_城市翻修_教学系列报告_二十__省略_园北顶娘娘庙及其周边地段城市设计_朱文一

1 课程介绍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顶娘娘庙及其周边地段城市设计”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2012年秋季学期城市设计课程的一部分。指导老师为朱文一教授和助教博士生高钰琛。课程针对2009级的四年级本科生,有11名学生分4个组参与。课程时间安排为每周两次授课,分别是周一下午与周四上午,为期8周。朱文一教授在近年来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陆续选取诸如CCTV 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等北京城市新地标空间作为对象,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实验性的城市设计课程训练。本次课程的研究视角选取了水立方等著名地标建筑所在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地段,并延续之前策划城市生活,重塑城市空间的教学思路。区别于一般以梳理和优化城市物质空间为目的的城市设计,课程更强调从城市生活的策划到城市设计。

1.1 课程目的

该课程为本科四年级的第2个设计课。学生在之前的3年多时间中已经完成若干建筑设计分项基础训练,城市设计课程需要综合学生所学建筑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课程主要训练目有3点:

1)训练学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场地活动及建筑物功能的前期策划能力;2)训练学生以城市设计的视角,综合全面认识建筑单体与周边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整体建筑观以及解决城市空间问题的能力;3)训练学生如何统筹改造大型建筑,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并得以综合利用。

1.2 选题解析

地段选址位于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内,面积约41.3hm 2

。地段外部东侧紧邻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奥林

匹克景观步行道,对面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南侧紧靠北四环路,北侧为国家体育馆和数字北京大厦。该地段及其周边无疑是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最具地标性的城市空间。地段内现有3栋主要建筑:北顶娘娘庙(文物保护建筑)、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盘古大观,北辰西路在偏西的位置南北向穿过。目前,地段内的建筑在使用功能、空间开放以及建筑形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作为北京著名的“五顶八庙”中5顶之一,北顶娘娘庙的文化价值很重要,但是现在却由于在空间上过分隐蔽,与周边建筑缺乏空间呼应和功能联系,导致许多去过奥林匹克公园的人不知道它的存在。第二,据有关报导显示,外形唯美的“水立方”由于其特定的功能限制在赛后利用方面出现短板,其内部及周边又严重缺失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来补充活力,这种单一孤立化运营状态应对高额维护费用时明显有些力不从心。第三,盘古大观由于

其夸张怪异的造型、巨大的体量以及屋顶所谓空中四合院等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2010年首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中,盘古大观名列首位。此外,地段紧邻的北京城市中轴线空间过于空旷、离散,难以聚集人气,没有发挥应有的聚集和导向的作用。北京奥运会已成功举办4年,今天,奥运场馆及周边环境赛后利用的问题依然存在。针对如此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探讨其优化的可能性很有必要。

1.3 设计要点

设计的总目标是使地段内的城市空间变得更有活力,更具特色。结合地段现存问题,课程对学生提出如下几点要求作为设计的基本导向:1)解决地块东侧边界即北京城市中轴线附近的空间离散、空旷问题;2)解决该地段内大型公共服务功能上过于单一、甚至缺失的问题;3)疏通北顶娘娘庙与其他建筑的空间关系,实现功能使用上的有机结合;4)探讨地下空间的使用;5)要对盘古大厦的形态以及功能进行改造和策划;6)尝试对水立方进行适当的改建。

1.4 课程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分为场地调研及问题研讨、场地内容策划、空间形态设计、深化设计与图纸结合表达、成果表现与最终评图5个阶段。前期调研及问题研讨的时间安排是第1-2周。要求每名学生做现场勘察,做到对地段内外相关信息有最直接的体验。实地调研的同时还要求广泛收集“国内外大型体育建筑的赛后利用和改造设计范例”、“国内外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范例”以及“国内外文保建筑在城市设计中的设计与利用范例”等相关文本资料;另外,还需制作相关基础资料:要求安排一个组负责将所有场地调研照片进行分门别类的汇总和整理;两个组负责搭建场地内现有建筑以及场地周边相关建筑的计算机模型;还有一个组负责制作场地及建筑现状的实物模型。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在场地勘察中,敏锐观察、捕捉问题,课堂讨论中则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场地内容策划部分安排的时间是第3周,要求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构想该地段内适合什么样的城市生活。第4、5周,在基本确立城市功能主题的基础上,对城市空间以及建筑的形态进行初步的设计。第6、7周,在设计草图积累到适当量后,首先完成6张A1展板的预排版,通过排版进一步来确定图纸内容、尺寸和比例等需求,然后以此为框架同步深化设计和优化排版。第8周是最后成果表达完善以及最终评图阶段。除了6张A1展板之外,要求学生在汇报答辩之前另行制作适合做汇报演示用的A3尺寸电子展板,规定学生每人用5分钟时间向评委老师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摘要: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四年级城市设计课程专题“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顶娘娘庙及其周边地段城市设计”,包括课程介绍、教学环节、作业解析等内容。Abstract :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udio on "urban design of the area around Beiding Niangniang Temple in Beijing Olympic Park" , with the studio background, program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tudent works.

关键词:城市设计,北顶娘娘庙,北京奥林匹克公园Key words : urban design, Beiding-Niangniang Temple, Beijing Olympic Park

“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二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顶娘娘庙及其周边地段城市设计

Studio teaCHinG rePortS on urban fiXinG (20): urban deSiGn of tHe beidinG-nianGnianG temPle area in beiJinG olYmPiC Park

朱文一,高钰琛/ZHU Wenyi, GAO Yuchen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收稿日期:2013-03-10

“城市翻修”教学系列主持教师:朱文一 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本科四年级设计课程课程名称:城市设计课程编号:40020413

课程时间:2012 年秋季学期后8 周

专题题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顶娘娘庙及其周边地段城市设计指导教师:

朱文一、高钰琛(课程助教)选课学生:

孙逸琳、李清纯、张博雅(作业:Public Slices )高若飞、叶一峰 (作业:Loop For All )雷挺、吴俊妲、张华西 (作业:突破)龙腾、吴明柏、李玫蓉 (作业:垄上行)

2 教学过程

8周的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多元思路,鼓励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构想城市生活,强调从功能策划主导形态设计,以图纸表达辅助深化设计方案。4组学生作业从构思到最终完成集中体现了这4方面的特点。

2.1 问题导向激发多元思路

学生在课程的前两周进行了课外实地调研勘察,以及课内汇报研讨。调研与研讨交替进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思考了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又注重自己到现场之后的体验感受。学生因此很快以自己的视角理解场地的特性,发现各种问题,并导向某种设计思路。例如,“突破”组学生从不同的方位拍摄了盘古大观建筑,在详细分析其如何对北京城市景观和形象产生冲击的基础上,认为必须采取必要的方法弱化盘古大观建筑;“Public Slices ”组学生则认为盘古大观的问题除了造型夸张丑陋之外,更在于其公共性非常弱。提升其公共性成为该组学生的设计目标。此外,每组学生按照教学要求搜集中外优秀案例资料,并与地段现状及问题进行对比研讨。如“突破”组学生在讲解东京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时,重点分析了上野公园里面散布的诸多博物馆和纪念馆。这是上野公园区别于一般公园的特色。受此启发,该组学生认为,公园不应该只是自然环境,更要有文化内容。“突破”组的设计由此导向类似于具有博览或纪念主题的城市公园思路。问题导向很好地挖掘了学生的设计思维潜力。

2.2 头脑风暴构想城市生活

在前两周的调研和讨论工作告一段落之后,课程安排学生在第3周进行了一场紧张的头脑风暴训练,即要求学生依据之前所调查和分析出来的信息迅速地为该地段构想和策划城市生活的内容。这一环节不要

求太多细节,但着重鼓励学生对场地问题的应对保持敏感和探索精神。其基本过程为,第一,4组学生迅速捕捉并记录各自的设计思想火花;第二,学生与老师及时进行讨论,确定某个思路是否合理;第三,重复前两个过程,直至抓住某个思路的闪光点。尽管这个过程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是由于学生全心投入、密集思考,对设计的推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头脑风暴环节中,“Public Slices ”组通过调研,发现尽管世界上很多体育品牌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是这些产品的展示以及贸易却多与中国无关。该组学生认为,本地段举办过奥运会,非常适合打造一个以体育商业品牌的展示、体验和贸易洽谈等为功能主题的空间。“Loop For All ”组则对现状提出反思:“为何在一个举办过奥运盛会的公园里,除了旅游观光,很少看到与体育相关的城市活动?”因此,该组学生设想在此策划群众体育公园,为大众提供运动和休闲空间。这样的空间可以作为鸟巢、水立方这类竞技体育场所的有效补充。“突破”组学生认为,该地段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地,是纪念和展示奥运会的最佳场所。历届奥运会的主旋律是奥运纪录的诞生、打破和刷新,由此也产生了无数风云人物和中外轶事。因而在这里建立一个纪念破奥运会纪录人物和事迹的博览园,与场地氛围会相当契合。“垄上行”组也打开思路,锁定都市农业为设计主题。该组学生力图在城市空间里探讨农业新景观,并藉此著名地段实现一种标杆效应和示范作用。授课实践表明,以头脑风暴方式来启发学生构想城市生活很有成效。

2.3 内容策划主导形态设计

功能主题的构想确定之后,根据课程安排,第4-5周主要进行主题的深入策划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初步设计。4组学生都尝试了由主题内容出发,通

过设计逻辑推导生成形态的方法。“Public Slices ”组学生将体育品牌展示体验空间具体化为各种大大小小的平台,并使这些平台呈片状交互错落地叠置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公共空间。“Loop For All ”组学生通过文献查阅得知,跑步是当代北京群众体育活动中最基本、最受欢迎的活动,于是设计了一条自由跑步环带,并使其统领和串联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空间。该组学生作业的另一亮点是结合跑步带而斜穿场地对角线的公共通廊空间。这一通廊将场地东南角中轴线大道与水立方西北角直接连通,既顺应了最短路径行走的行为规律,又巧妙地激活了场地。“突破”组学生面临如何将奥运会运动员破纪录的“破”的概念实现由抽象内涵到具象空间形态的转换问题。该组学生最终将焦点对准盘古大观,大胆提出“Breaking 盘古”的设计构想。具体的方法是先用“破”法实施爆破式解构,消解盘古大观巨大的体量,并形成大量零碎体块;然后用“组”法,即通过名为“破纪录之道”的L 形下沉廊道将零碎体块串接,创造“龙头广场”、“技巧广场”、“速度广场”、“力量广场”、“团队广场”等一系列破纪录博览主题广场。该组学生希望藉此实现盘古大观“先破后立、涅槃重生”的构想。“垄上行”组学生在确立都市农业主题之后,以中国传统的田地计量单位“亩”为蓝本,划定了25m ×25m 、面积约1亩(667m 2)为单位的格网空间模式,并进一步将格网空间细分为20m ×20m 的都市农业“田”和宽5m 的道路及基础设施“陇”系统,实现了农业种植空间与都市休闲空间的交融与和谐。根据内容策划来推演空间形态的方法保证了学生能够沿着一定的逻辑深化设计作业。

2.4 图纸表达辅助深化方案

第6周与第7周安排为通过图纸表达辅助深化方案设计。每组学生将前一阶段的设计成果预排为6

15

4

3

21 盘古大观(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顶娘娘庙及其周边地段图(图片来源:根据 百度地图改绘)

3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4 北中轴景观大道

5 北顶娘娘庙

(3-5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8

6 “Loop For All”组作业鸟瞰图

7 “Loop For All”组作业跑步环带局部透视图8 “Loop For All”组作业体育盒子模式图9 “突破”组作业总平面

10 “突破”组作业空间形态生成分析图11-16“Public Slices”组作业6张全图

c.篮球盒子

a.网球盒子

b.极限运动盒子

d.足球盒子

10

d.场地上的碎块

c.碎裂散落过程

a.盘古大观现状

b.爆破分块示意

6

7

9

A1尺寸的版面,并通过版面总体控制设计进度,特别是均衡各个部分的设计深度。在其后每次的方案深化阶段汇报中,要求每组学生首先演示6张图纸的整体排版效果,然后展示设计的深化和细节的推敲。这种深化设计和优化排版同步推进的教学方式,验证了通过外在形式训练学生整体设计思维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首先,通过预排版的过程,学生对最终呈现的设计成果可以做到整体预估,避免了深化设计内容的不均衡;其次,学生借助排版逐渐清晰了设计主题的准确深化方向,利于有重点地完善设计内容,就像摄影师用取景框聚焦景物一样;另外,指导教师在学生汇报时,也更容易理解学生的整体设计意图,进而迅速提出优化建议。教学实践显示,4个组的作业在设计深度和均衡度、图面表达逻辑的连贯度以及图面效果的精致度上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 作业案例

通过8周的教学,4个组的学生都很好地完成了课程要求。作业的题目分别为“Public Slices:体育品牌展示体验广场设计”、“Loop For All:群众体育公园设计”、“突破(Breaking Through):奥运纪录博览园城市设计”和“垄上行:都市农业示范园城市设计”。4个组从4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分别完成了对场地主题的策划以及城

市空间形态的设计,探讨了该地段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

性。其中,“Public Slices:体育品牌展示体验广场设计”

组提交的作业在各个环节均展示了学生对较为复杂的城

市地段的独特把握和设计,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关于场地问题及分析。通过调研分析,该

组学生认为,场地的重要建筑及广场之间均缺乏联系

和整体设计,建筑界面封闭排外,公共性很弱。绿化

和铺地面积足够大,但缺少空间界定。地段虽然紧邻

地铁站点,步行人群很多,但由于空间过于开阔,反

而缺乏近人尺度的步行空间。该组作业的主题“Public

Slices”试图通过层层平台来整合整个场地。

第二,关于城市活动及策划。根据调查,目前全

世界2/3的体育用品都产自中国。但作为世界体育用

品生产基地,中国始终缺乏世界级的体育商业品牌展

示中心。该地段位于北京奥运会核心区内,在此引进

体育商业品牌的展示体验区可谓恰如其分。作业将体

育商业品牌展示作为其功能定位,既可以借助奥林匹

克公园弘扬体育精神、推广体育品牌,又为创造体现

地段体育主题特色的开放城市公园提供了条件。

第三,关于城市空间设计。该组学生通过将体育

品牌标志上下层相互错动叠放,创造了错落有致的多

重展示平台空间意象。平台首先从北辰西路东侧的南

北向长条状的地块内开始生长,向西跨越北辰西路,

与盘古大观融合,向东则逐渐下沉,形成层层跌落的

半地下广场,最终与中轴线的地面齐平。改造后的盘

古大观生长出各种片状平台,既减小了体量,又创造

了大量公共空间,还巧妙地解决了其边界封闭呆板的

问题。被下沉空间围绕成半岛的北顶娘娘庙自然显露,

不再隐蔽,成为开敞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造

后的水立方其西北角开放,形成了以水上运动品牌为

主题的展示平台。

从总体上看,该组作业设计理念突出、问题应对

巧妙、空间处理细致、图纸表达清晰,是一份优秀的

设计课程作业。

4 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师徒式的教与学相互交融,在一

定程度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既是设计类课程教

学的特殊之处,同时也是其特色所在。本文以相对客

观的文字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顶娘

娘庙及其周边地段城市设计教学的过程。希望藉此与

广大建筑院校师生分享和交流。□

12

11

131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