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李凭箜篌引》音乐表现手法比较

《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李凭箜篌引》音乐表现手法比较

《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李凭箜篌引》音乐表现手法比较
《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李凭箜篌引》音乐表现手法比较

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h1 一 关于《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文字:“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霍松林先生如是说:“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白居易〈琵琶行〉鉴赏》) 依据马志伟《十三辙新韵书》(商务印书馆2007年?北京)中的说法,“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雨”和“语”,用的是“衣期辙”中的字。根据发音的响亮程度,“衣期辙”属第三级(细微级),可见此时琵琶乐声较为低沉柔和,这就为后面乐声的跌宕起伏作好了铺垫。“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弹”和“盘”,用的是“言前辙”中的字。根据发音的响亮程度,“言前辙”属一级(洪亮级),此时琵琶乐声骤然高亢起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

难”中的“滑”,用的是“麻沙辙”中的字。“麻沙辙”的韵脚字声音响亮,此时琵琶曲延续了前面高亢的乐声;而“难”依然是“言前辙”中的字,声音仍旧洪亮。“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中的“绝”和“歇”,用的是“乜斜辙”中的字。“乜斜辙”声音不太响亮,此时琵琶乐声转入沉郁。“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两句是解释。“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中的“迸”和“鸣”,用的是“中东辙”中的字。从音色上看,“中东辙”带有鼻音,声音响亮。“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中的“画”,用的是“麻沙辙”中的字,延承了前面响亮的声音;而“帛”用的是“梭波辙”中的字。“梭波辙”的韵脚字声音不甚高昂,此时的琵琶乐声在最强音中戛然而止。 白居易摹写琵琶乐声的文字,不只利用音韵表现乐声的高低强弱,还利用四声展示乐声的长短缓急。关于“四声”(平上去入),清代语言学家顾炎武在《音论》中说:“平音最长,上去次之,入则诎然而止,无余音矣。”清代音韵学家江永则在《音学辨微》中道:“平声长空,如击钟鼓,上去入短实,如击土木石。”另有清代古音学家张成孙在《说文韵补》中言:“平声长言,上声短言,去声重言,入声急言。”“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雨”和“语”是仄声中的上声,是为“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弹”和“盘”是平声中的阳平,是为“长”;“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中的“滑”是仄声中的入声,是为“短急”;“难”是平声中的阳平,是为“长”;“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中的“绝”和“歇”,是仄声中的入声,是为“短急”;之后陷入“无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中的“迸”是仄声中的去声,是为“短重”;“鸣”是平声中的阳平,是为“长”;“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中的“画”是仄声中的去声,是为“短重”;“帛”是仄声中的入声,是为“短急”。琵琶曲的声调从短到长,经过短急长缓的交错进行,渐至短促无声,忽又从无声、短重到长声,再到短重,终落至短急然后终止无余音。利用音韵和四声显现音乐的节奏,同时也传递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对此当代音乐家傅雷有一个很精彩的评论:“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

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音乐描写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两首诗在体裁上同为乐府古题,作者白居易、李贺同为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又均以十分出色的音乐描写而传诵后世,但因作者的个人才情、生活遭遇不同,两首诗呈现出迥异的创作风格。本人不揣浅陋,试就两首诗在音乐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加以比较分析。一、弦外之音各不同《琵琶行》写于元和十一年(816) ,此前白居易作为一个直言敢谏的官吏,屡次上书批评朝政,遂不见容于黑暗腐败的政治,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自叙身世,发现了与自己共同的情感,借琵琶女的命运表达了对小人物不幸命运的同情,抒发了自己被贬失意的牢骚和不满。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歌妓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这在古诗中还是很罕见的。作者写音乐的目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音乐性的渲染,也为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忠直被贬的苦闷而张本。全诗写偶遇、写音乐、写身世,写作者的自叹,前后语句关联,情感相通,作者的情感脉络是很容易把握的。《琵琶行》属于那种“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的感伤诗。李贺仕途坎坷,一生蹭蹬,他因避家讳(李贺父李晋肃,晋、进同音) 不得应进士考,只做过“奉礼郎”一类的小官,他的理想和希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于是把它寄托在通过奇特的想象、浓重的色彩、华美的语言创造出来的神话般的世界里。《李凭箜篌引》主要是赞美李凭弹奏箜篌的艺术技巧,描绘他所创造的奇特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那样离奇,那样幽怪,同时也就流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但这种心境不是直接的反映,而是曲折的、折光的反映,读者要穿透重重的炫人眼目的艺术光环才能捕捉到,具有“设色妙,而词旨多寓篇外”的特点。二、语言运用上的不同《琵琶行》一诗,通篇没有费解的语言,不用典故,朴素中见生动,能准确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不管是描写语言、叙述语言,还是议论语言,有很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语,如“此时无声胜有声”“, 江州司马青衫湿”“,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门前冷落鞍马稀”皆为此类。正因为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才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喜爱。正如元稹所说:“自篇章以来, 未有流传如是之广者”。[1 ] (P2) 白居易自己也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1 ] (P89)在语言的运用上《, 李凭箜篌引》表现了诗人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诗里运用了很多典故,如湘夫人、素女、女娲、神妪、吴刚等凡六处,作者把这些散碎的典故赋予新的意义,为表现李凭弹奏技艺高超这一中心服务。另外诗中鱼跳波,蛟起舞,这在其他诗里本已少见,作者却在鱼前加一“老”字,在蛟前加一“瘦”字来修饰,涧深山高,人迹罕至,鱼可以老,蛟可以瘦,用这类奇语险语,创造奇境险境,给人一种幽僻阴森的感觉。“石破天惊逗秋雨”的“逗”字,既展示了音乐的强大魅力,秋雨滂沱,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但李贺尽管醉心于造词立意的新奇,毕竟视野不宽,他的诗显然是想以词藻和典故取胜,也表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三、描写音乐的手法不同《琵琶行》表现音乐的手法主要是用比喻描写与直接描写音乐效果相结合,而又以比喻为主。诗的第二段摹写琵琶女演奏《霓裳》和《六幺》,运用了大量比喻来描写乐曲的抑扬顿挫、出神入化,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音,对音乐的描写可谓绝唱。用“急雨”写音乐的粗重,用“私语”写音乐的轻细;用“大珠小珠落玉盘”写音乐的清脆圆润,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写音乐的婉转流利,用“幽咽泉流冰下难”写音乐的冷涩不畅;用“冰泉冷涩弦凝绝”写音乐的低沉以至停顿,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写音乐的忽然爆发与激越雄壮;用“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音乐的戛然而止,无不各尽其妙,自然贴切,生动地再现了音乐形象。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艺术的魄力却永难消失。作者写音乐效果,言虽少而意味永,如“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江州司马青衫湿”,前者用环境描写加以烘托,后者直陈自己的听后反应,都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空间。《李凭箜篌引》表现音乐的手法也主要是以比喻与直接描写音乐效果相结合,但以后者为主。白居易描写音乐效果是写实的,而李贺写音乐效果却运用了神奇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诗人致力于把外在的物象与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如诗的后八句,写

微型课琵琶行音乐描写

一、情境导入 一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一位曾艺压群芳,名满京城的琵琶女在浔阳江畔相遇了,琵琶女用手中的乐器演绎出了人生的起伏与世间的冷暖,白居易则用笔下的诗句演奏出了不朽的乐章与无尽的唏嘘,今天让我们踏着诗人的诗行走进琵琶女的音乐世界,聆听这美丽而动人的旋律。 (板书:《琵琶行》音乐描写赏析) 二、找出出神入化的音乐描写 1、白居易对声音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文中出现了几次有关音乐描写的部分?请分别指出。 明确:共三次。第一次在文章第二段开始:“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在文章第二段:“转轴拨弦三两声,……唯见江心秋月白。”第三次在文章末段:“感我此言良久立,……江州司马青衫湿。” 2、琵琶女的这三次演奏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是不是都是她的自觉行为? 明确:作者在浔阳江头夜晚送别客人,却“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忽然听到水面上传来琵琶声,因此第一次演奏是琵琶女自觉为之。概括为:独自弹(板书)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第二次演奏是琵琶女应作者的邀请而弹奏的。概括为:应邀弹(板书)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女有感于作者的一番话,再弹一曲。概括为:感言和(板书) 三、赏析音乐描写 (一)赏析独自弹和感言和 思考:这两处音乐描写属于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烘托?请结合诗句具体赏

析。 明确:侧面烘托。“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通过主人和客人被音乐吸引,侧面描写音乐的动人。“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通过听者掩面哭泣、青衫浸湿,侧面描写烘托音乐的悲凄感人。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二)赏析应邀弹 1、学生齐声朗读相关文字,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思考:这段描写音乐的文字为何读上去朗朗上口?语言的音乐美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押韵、叠音词和双声、叠韵词的使用。 押韵:志、事,挑、幺,雨、语,弹、盘、难,绝、歇,迸、鸣。 叠音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双声、叠韵词:幽咽、间关 知识迁移、归纳总结 思考:叠音词和双声叠韵词在《诗经》中经常出现,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词语在古诗词中通常情况下有哪些作用? (多媒体展示相关诗句)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一 关于《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文字:“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霍松林先生如是说:“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 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白居易〈琵琶行〉鉴赏》) 依据马志伟《十三辙新韵书》(商务印书馆20XX年?北京)中的说法,“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雨”和“语”,用的是“衣期辙”中的字。根据发音的响亮程度,“衣期辙”属第三级(细微级),可见此时琵琶乐声较为低沉柔和,这就为后面乐声的跌宕起伏作好了铺垫。“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弹”和“盘”,用的是“言前辙”中的字。根据发音的响亮程度,“言前辙”属一级(洪亮级),此时琵琶乐声骤然高亢起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中的“滑”,用的是“麻沙辙”中的字。“麻沙辙”的韵脚字声音响亮,此时琵琶曲延续了前面高亢的乐声;而“难”依然是“言前辙”中 的字,声音仍旧洪亮。“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中的“绝”和“歇”,用的是“乜斜辙”中的字。“乜斜辙”声音不太响亮,此时琵琶乐声转入沉郁。“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两句是解释。“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中的“迸”和“鸣”,用的是“中东辙”中的字。从音色上看,“中东辙”带有鼻音,声音响亮。“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中的“画”,用的是“麻沙辙”中的字,延承了前面响亮的声音;而“帛”用的是“梭波辙”中的字。“梭波辙”的韵脚字声音不甚高昂,此时的琵琶乐声在最强音中戛然而止。 白居易摹写琵琶乐声的文字,不只利用音韵表现乐声的高低强弱, 还利用四声展示乐声的长短缓急。关于“四声”(平上去入),清代语言学家顾炎

最新《琵琶行》音乐描写赏析

《琵琶行》音乐描写赏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琵琶行》音乐描写赏析 《琵琶行》一文与韩愈的《听颍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被后人称为“摹写声音至文”的。其摹写声音极尽一时之妙。本文试就音乐描写一节作一分析。 声音描写的第一个特点是以声摹声,形象可感。其实对于音乐这种听觉事物来说,想要让读者感受的彻底明白是很困难的,它不是那种形象到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能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受,这就大大限制了文字的表现魅力。而作者却可以独辟蹊径,以声音摹写声音,并且曲尽其妙,形象可感,生动活泼。作者先写“大弦”声音“如急雨”,再写“小弦”声音“如私语”,然后写大弦小弦交杂在一起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流利。流畅时是出谷黄莺在花间婉转娇啼,凝涩时是冰阻冷泉阻塞不通。高潮时是银瓶破裂,水浆溅出,铁骑出动,刀枪齐鸣。每一种声音都恰到好处的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琵琶这一乐器的曼妙非常,极大丰富了文字的表达能力,也极大拓展了读者的想象

和欣赏空间。 声音描写的第二个特点是留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第一处留白是正式弹奏之前的“转轴拨弦”。其实此处本可以不交代的,但是作者为了为下文蓄势,特意交代,即便是“转轴拨弦”这种调弦校音即已“先有情”,调弦校音如何有情?此情又是何种之情?作者并未交代,但是只此一句便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调弦校音既已如此,那么正式弹奏该有多么的令人期待啊1 第二处留白是关于描绘琵琶弦的留白。作者写到“大弦”如何,“小弦”怎样,却并未交代另外两根弦有什么样的音乐效果,这样写得好处,一是避免做的太实,沉闷死板,二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从下文的声音摹写中发挥想象吧! 第三处留白是音乐暂歇处的留白。摹写音乐这一听觉感受本就难为,摹写音乐暂停更是不易。但作者依然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出了曲中暂停的妙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诚然,有声的音乐固然美丽动听,但处在美妙音乐间隙的无声更能打动人心!并且“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成为千古绝唱,真不知是白居易成就了《琵琶行》还是《琵琶行》成就了白居易! 第四处留白是音乐结束后的留白。作者一反那种

琵琶行描写音乐的方法

琵琶行描写音乐的方法 《琵琶行》中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琵琶女的难言之痛的,而文中对音乐的描写更是细腻,以下是的琵琶行一文中诗人描写音乐所用的手法。 琵琶行诗人描写音乐用的手法 诗人描写音乐用了比喻的手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 私语大弦弹出的声音深沉悠长,像阵阵疾雨;小弦弹出的声音轻细柔慢,就好像人在窃窃私语.自此至以下十四句,借助语言摹写音乐的时候,都运用了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形象性.这两句是说弹奏琵琶音 响之精微.用“嘈嘈”、“切切”这两叠字词摹声,又用“急雨”、“私语”,使它形象化. 琵琶有四弦或五弦,“大弦”指其中最粗的弦,“小弦”指其中最细的弦.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弦嘈嘈,小弦切切, 交错杂弹,就像大珠小珠泻落在玉盘.前一句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这里再用后一句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闻.重音叠词的运用, 更加强了悦耳的听感和韵律的节奏.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有时弦声轻快悠扬,就像宛转悦耳的黄莺在花下啼鸣;有时弦声艰涩低沉,好像呜咽的泉水在冰下面流转.“间关”,形容莺声宛转.“幽咽”,指悲抑哽塞.这里,诗人将琵琶声同时诉诸听觉与视觉,分别表现出轻快与冷涩的不同感受.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冰下 的流泉,渐渐地冻结了;那弦也像被冻住了,快要断绝;就这样,弦声越

来越弱,暂时停歇下来.诗人以丰富多彩、精妙新巧的比喻,将变化多端的音乐描绘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作者的才华不仅表现在再现音 乐之美上,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出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诉说身世作了铺垫.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 胜有声琵琶声音暂停的时候,只觉得另有一种深藏的愁绪和恨意产生.此时,虽然静默无声,却更胜过那有声之境. “有声”之时,听者的思想感情随着曲调奔腾跳跃,无暇细味. 而“无声”之时,给人以时间去思绪,体味曲中之情;同时将听者引向未来,因为不知道下面又会怎样.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强音,就像银瓶突然迸裂,里面的水浆喷溅而出;又像铁骑冲出、刀枪撞击一样,是那样雄壮铿锵,激越昂扬.当听者置身“无声”之境时,满以为就要结束了.谁知“幽愁暗恨”在“声暂歇”的过程中,已积聚了无穷的力量,不可压抑,终于在这里爆发出来.于是,全曲推向高潮. 琵琶行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

《琵琶行》教案音乐描写.docx

《琵琶行》教案音乐描写 学习重点 : 欣赏音乐描写 一、诵读第二节理解内容: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 序曲 )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 总写 )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 第一乐段 ) 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第二乐段 )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 ( 第三乐段 )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 ( 曲终 )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 ( 魅力 ) 二、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些手法来描摹音乐 ?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 1、比喻 ( 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 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附: [ 奥地利 ] 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 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 ( 粗重急促 ) 小弦切切如私语 ( 亲切细柔 )( 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 间关莺语花底滑 ( 婉转优美 )( 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 幽咽泉流冰下难 ( 低沉凝涩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

曲收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凄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嘈嘈切切大珠小珠落 玉关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冰泉冷弦凝凝不通声歇有幽愁暗恨生此无声有声瓶乍破水迸突出刀” 里写曲旋律的化是: D A.由舒徐流——逐沉咽——歇停——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逐沉咽——歇停——舒徐流 C.由舒徐流——歇停——逐沉咽——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歇停——逐沉咽 好:把抽象无形的音成形象可感的体 2、叠和: 叠:弦弦、声声、、嘈嘈、切切 :关 ( 叠韵 ) 、幽咽 ( 双声 ) 使音悦耳听 3、正面描摹与面烘托① 正面描摹: 弦三两声未成曲先有情??瓶乍破 水迸突出刀 曲收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② 面烘托: 船西舫悄无言惟江心秋月白忽 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客不

《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唐朝是诗的朝代,唐诗是诗的巅峰。在精彩纷呈的唐诗中,不乏描写音乐的名篇。如李白的《听蜀僧?F弹琴》、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皆各具独创而异曲同工。在这些杰作中,诗人们无不驰骋丰富的想象,充分运用比喻、比拟、通感、夸张等修辞手法,把飘忽多变的音乐转化成绘声绘色绘神的艺术形象,从而把读者带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美妙境界。 白居易的《琵琶行》更是一篇历来备受激赏的描写音乐的经典。与上述诸诗一样,诗人极尽以声喻声、以形喻声之能事,用一支生花妙笔再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然而,我们如果仅仅从修辞的角度解读诗人淋漓尽致的音乐描写,仅仅流连于诗人音乐描写的新颖精妙,就不能真正理解这首千古绝唱的深沉内蕴。“醉翁之意不在酒”,《琵琶行》写音乐,不是为音乐而写音乐,而是为人而写音乐;不是停留在音乐意境的描摹上,而是通过音乐形象,展现了琵琶女和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坎坷遭际以及他们“别有幽愁暗恨生”的满腔不平。这声声琵琶的弦外之音,正是《琵琶行》比同类作品胜出一筹的地方。 《琵琶行》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的次年。在诗中,琵琶声巧妙地三次响起:第一次响起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江

面上。“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在凄清的月色中,在冷寂的江面上,借一曲琵琶排解寂寞;而“谪居卧病浔阳城”的诗人,送客江头,醉不成欢,瑟瑟秋风突然传来的哀怨悲凉的琵琶声,怎能不拨动他那蓄满离愁感伤的心弦?这是诗人和琵琶女在琵琶声中的第一次未曾谋面的“邂逅”。第二次响起在“添酒回灯重开宴”的客船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琵琶女,出场演奏,用“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展示出她起伏不平的内心世界,与其后如泣如诉的身世自述,相互补充,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而早已被拨动心弦的诗人在“似诉平生不得志”的琵琶声中,更是被琵琶女不幸的半生遭遇激起情感的波澜,情不自禁地坦露了横遭贬谪,郁郁寡欢的自我形象。于是地位悬殊的诗人和琵琶女在琵琶声中成为互诉衷曲的知音。第三次响起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上。琵琶女用“凄凄不似向前声”的音乐,伤己伤人;诗人用“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泪水,哭人哭己。在余音绕梁的琵琶声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圆满完成。 从诗的结构看,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但诗人对三个回合的音乐并没有作等量齐观的描写,而是有明有暗,有详有略。其中明写详写的只是第二个回合的音乐,即琵琶女出场,快弹数曲的一段。诗人首先抓住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出场神态,表现出人物内心的难言之痛,暗示着她不同寻常的身世;接着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校

《琵琶行》的音乐描写.doc

《琵琶行》的音乐描写 语文教材是一座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美的矿山”。借助于音乐来发掘,提炼出每一块“矿石的美点”,创设审美情感,引发学生审美欲望,增长智慧,丰富情趣,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感。 诗是心灵之歌,歌是诗意的结晶。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过“在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绝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在灵魂中没有诗情的人也绝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家。”唐朝白居易就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能弹琴、会唱歌。尤其擅长描写音乐和音乐演奏,妇孺皆知的《琵琶行》就是描写音乐的典范。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音乐,方法多样。第一就是运用比喻(修辞方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用画面形式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第二就是用双声叠韵词(用字方面):“嘈嘈切切”、“幽咽”,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第三就是运用对比(有声和无声),动静结合的方法;在小学的作文中,曾经常写到“我们教室里非常地静,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它的声音。”那么,以这种手法来写,就能突出教室的静,这种写法,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应借鉴一下。第四就是运用心情来表现音乐:如“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第五就是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有了画面感,比如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诗人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真是妙不可言。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音乐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诗中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人们都会对她命运掬一把同情泪。诗人就是让我们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的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是诗人描写音乐的开始,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她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高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这两句写出了漂泊流浪之恨,写得特别入神。 第二部分是“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那时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的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形象生动。“大珠小珠落玉盘”更使

《琵琶行》情景默写及答案

《琵琶行》情景默写答案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中有四处描写月亮作衬托的诗句,它们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4、《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内心情感。 5 特点的句子是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6、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7、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文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文中还运用环境描写来间接表明“我”内心异常苦闷的句子有“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8《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作侧面描写。 《琵琶行》(唐·白居易)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 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琵琶行中的音乐教学

琵琶行中的音乐教学 琵琶行中的音乐教学 导语:正浔阳江上,琵琶几曲,使得江州司马白居易泪透青衫,将琵琶女引为知己,唱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慨叹。音乐原本是抽象的,音乐形象是很难捕捉的,但今日凡读到此诗,我们对琵琶声声会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这都缘于白居易的妙笔巧绘。 琵琶行教案音乐描写教学目标: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琵琶曲《汉宫秋月》,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谈谈感受.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 二、教学目标: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琵琶乐声动心弦 1.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详细描绘琵琶曲的部分。2.请学生集体朗读这部分,再请一位同学朗读。再次突出方法指导:大弦以下四句要快读,情调轻快;间关两句速度放慢,但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稍微小声

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的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三、诵读.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2、叠词和联绵词: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联绵词:间关、幽咽--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1)正面描摹: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2)侧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曲中带情:过渡:当然,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

琵琶行情景默写及答案

《琵琶行》情景默写答案 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白居易《琵琶行》中,既点明江头送客时的环境,又渲染出送别时人物凄凉悲惨心境的句子是“,。” 4.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白居易《琵琶行》中,诗人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借月烘托离别之情。 5.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来写自己一开始与琵琶女想见时琵琶女的羞涩之态 6.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却已经充满了情感的两句是“,。” 7.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两句,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8.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以比喻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细委婉,表现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9.白居易《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 10.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音乐曲调从高亢到低沉变化的两句是“,。” 11.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失身高潮的句子是

“,。” 12.《琵琶行》中,白居易用“,。”两句,描绘出琵琶演奏“声暂歇”时余音袅袅、余韵无穷的艺术境界。 1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清脆、婉转、凝重、流畅、热烈紧张都极为形象,包括写乐曲终止的句子也极为精彩,这两句是“,。”14.《琵琶行》中,白居易运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诗句是“,。” 15.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琵琶女的演奏技艺高超和外貌之美的句子是“,。” 16.白居易《琵琶行》中,在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后,又以“,。”两句高度概括了琵琶女美好年华的悄然而逝。 17.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自述身世,感慨门可罗雀、无奈改嫁的两句是“,。” 18. “,。”道出了《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9.白居易《琵琶行》中以杜鹃(子规)表达悲切之意的诗句是“,。” 20.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现出诗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苦闷。 21.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2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作者第二次听琵琶女弹琴时,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 “,。”

《琵琶行》中的音乐意境欣赏

《琵琶行》中的音乐意境欣赏 一、导入课题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幽静、恬淡、闲适的心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让我们领略了塞外风光的雄奇壮美和滔滔长江的雄浑壮阔,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抒写了亡国之君的满腔幽愤和无尽哀愁。 这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篇都有一个共同点: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那什么是意境,如何准确解答诗歌意境鉴赏题呢?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在诗歌意境鉴赏题的回答方面有所突破。 二、什么是意境?(胶片1)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思想感情)融合为一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导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好的诗人,常常能够使意境“景中有情,情中含景”。(胶片2)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胶片3)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营造怎样的意境?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意境:秋夜幽寂清冷。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教师小结:(1)这首诗有一系列单个的意象,如“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愁,而是通过一系列单个具体的意象,营造了幽寂清冷的意境,表达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表面上这首诗句是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 教师小结:(2)刚才同学们的答题时,有三点值得肯定:一是对诗中所写之景的再现做得很好。二是对感情的把握比较准确。但有一点做得不好,哪一点?接下来我们要共同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准确的概括诗歌的意境。 三、概括诗歌意境的方法概括诗歌意境的方法 毛翰在他《诗美创造学》阐明了一个观点:意象与意境是一实一虚,一真一幻;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

我是这样讲《琵琶行》的音乐描写的

我是这样讲《琵琶行》的音乐描写的 白居易的《琵琶行》最有价值的部分恐怕是第二段精彩绝伦的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部分,我记得以前讲解的时候就是先查资料,将各种资料和观点汇集起来,然后一条一条地放给学生看。学生懵懵懂懂,教师晕晕乎乎,这样的讲解方式在今年得到了彻底改变。今天,我是按照“作文意识”来讲解的。所谓“作文意识”指的就是将文章当做一篇篇作文来分析,不是分析成品,而是分析思维和表达的过程,或者分析写作方式。这样的讲解好处是:学生可以透彻地理解并且赏析某段文字,并且可以从中悟到一些写作的知识与能力。 今天上午,我带领学生分析了《琵琶行》的第二段。首先,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音乐《琵琶语》,大约两分钟,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怎么用语言将你听到的声音描绘出来?学生显然很感兴趣,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这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在书本中见到的描写声音的文段很多,但是一旦让自己写一段,还真有点找不到突破口。再者,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语言也是一种高度抽象物,用语言来描绘声音,而且描绘得相当精彩,这的确是一件难事。学生总结的角度都还不错,但明显停留在物理层面,例如音调、音色之类的术语,没有从语言角度对其进行总结。于是,接下来,我给学生展示了几段有名的写声音的文字,请他们再次分析: 1、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持,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

蝎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3、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

琵琶行情景句

《琵琶行》情景句默写一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2.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3. 《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 ,;,;,;,。 4.《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5.《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6.《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其中既用“”、“”描写弹奏的神态、动作,也用“”、“”概括琵琶女借乐曲 7. 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表现了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 8.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9.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文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10.《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这也是全诗的核心句、主旨句。 11.《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作侧面描写。 《琵琶行》情景句默写一答案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