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从同学们熟知的消毒药膏入手,创设情景→激活课堂→媒体演示→对比分析→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反馈小结→知识拓展→课后作业。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的讨论教学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苯酚性质实验讨论, 学习苯酚的性质;掌握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

2 、能力目标: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实验方案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实验结果分析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能力;通过苯酚特性的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给学生一个科研的环境,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本节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本节难点:

1.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2、培养学生在知识对比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

五、实验准备

苯酚浓溶液,苯酚稀溶液、浓溴水,石蕊溶液,pH试纸、NaOH(aq)、HCl(aq)、Na2CO3(aq)、KMnO4(aq)、FeCl3(aq)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苯酚用途的图片,以苯酚软膏的说明书为线索,引导学生推导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板书】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苯酚是否有酸性?

(过渡)验证物质的酸性可设计哪些实验方案?

并指导学生设计

方案设计:

①与指示剂反应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

③与碱反应

④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⑤与盐反应

⑥PH试纸

分组实验1、苯酚与指示剂的作用

测苯酚稀溶液的pH值。

往苯酚的水溶液中滴入2~3滴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分组实验2:苯酚与碱的作用

往苯酚的浑浊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

分组实验3:苯酚与盐的作用

往苯酚的浑浊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观察现象。学生听课

讨论设计实

验方案

分组进行实

验,并进行实

验结果分析

汇报。

从生活中感

知化学,提

高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团

队合作能

力。

【讲解并板书】

1、苯酚具有酸性

(1)苯酚与指示剂的作用pH值5--6

现象:石蕊溶液不变红。

苯酚与NaOH作用

现象:浊液变澄清。

(2)苯酚与Na2CO3反应

现象:浊液变澄清

(过渡)以上实验说明苯酚具有酸性,至于酸性的强弱同学们还可以设计实验来证明。其原理是什么?能否画出简图?

讲解:苯酚的酸性比碳酸还弱俗称石炭酸,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H2CO3 > C6H5OH > HCO3-

(过渡)苯酚、乙醇和水分子中都有—OH,为什么苯酚显弱酸性而乙醇不显弱酸性?

(讲解)大家回忆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性质差异是有机物基团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由于苯环对羟基的作用,(苯基会产生吸电子效应,将氢氧键上的电子吸向氧一侧,极性增强,导致氢更容易解离而乙醇的烃基恰好是推电子基团,使得听讲、记笔

记。

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

听课、记笔

记。

知识梳理,

利于学生学

习掌握。

培养学生观

察、记录能

力。

培养学生合

作意识和实

际操作能

力。

对知识点进

行整理利于

学生学习掌

握。

氢氧键更稳定).

酚羟基能在水溶液中发生微弱电离产生H+而显弱酸性。

【探究二】苯酚与溴水反应

(板书)2.苯酚的取代反应

学生实验:

实验现象

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逐滴

加入饱和溴水,边滴加边振荡,观察并

记录实验现象。

交流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

对比实验:

实验现象

向盛有浓溴水的试管中滴入少量

苯酚稀溶液

(过渡)对比苯的取代

(讨论)二者取代的异同,如药品、反应条件、产物等!

主要反应物加液反应条件生成物苯酚

结论: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连在苯环上的羟基对与其相邻和相对位置上的碳氢键的影响尤为明显,在发生取代反应式,羟基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原子较容易被取代。

指出:影响是相互的,这种影响在以后学羧酸的时候仍会遇到,同学们要牢固树立这种思想!分组实验,并

对实验结果

分析汇报。

学生进行实

验。

讨论回答

听课、记笔

记。

观察、思考。

听课、记笔

记。

【思考回答】

可能是苯环

对其造成影

响。

总结归纳利

于学生掌

握。

培养学生实

际操作能

力。

对不同物质

与同一种物

质反应不同

的比较,可

以提高学生

对知识的理

解掌握能

力。

培养学生实

际操作能

【学生实验三】

实验现象

在苯酚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

铁溶液观察现象

溶液立即变为紫色

【板书】4.苯酚与FeCl3反应(显色反应)

现象: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

可用于检验酚类物质或Fe3+的存在。

课堂小结:

苯酚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

2.取代反应(与浓溴水):

3.显色反应(与氯化铁溶液):

【课外探究】设计实验证明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学生进行实

验。

听课、思考、

记笔记。

学生进行实

学生进行实

力、体会探

究的乐趣。

学习性质之

后,与实际

相联系,更

利于知识理

解运用。

总结归纳利

于学生掌

握。

七、板书设计

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1. 苯酚具有酸性

(1)苯酚与指示剂的作用(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苯酚与NaOH作用

(3)苯酚与Na2CO3反应

(4)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结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

H2CO3 > C6H5OH > HCO3-

2.苯酚的取代反应

3.苯酚与FeCl3反应(显色反应)

应用:

苯酚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苯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苯酚是芳香烃的重要羟基衍生物,本节教材安排在苯和乙醇之后,想让学生认识到多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与制约。让学生认识到官能团是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还要注意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从而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辩证关系。本节课在整个有机化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后边的有机化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几种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希望自己能独立完成实验,有很强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结构,并了解其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3).通过与乙醇、水、苯的对比,了解有机物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 2、过程方法 (1).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 (3).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 (1).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珍视生存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观。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酚羟基的弱酸性、苯酚的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 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对苯酚性质的影响,以及与醇、苯性质比较的差异。 五、课前准备 1. 试剂:苯酚晶体、苯酚稀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碳酸氢钠溶 液、浓溴水、蒸馏水、乙醇、苯、钠、稀盐酸、酚酞试液、石蕊试液、蒸 馏水等。 2. 用品:火柴、试管、玻璃棒、表面皿、角匙、胶头滴管等。六、教学设计

苯酚教案

第一节醇酚 (第二课时苯酚)教案 汫洲中学江惠远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 掌握苯酚的酸性、取代反应和显色反应。 理解乙醇和苯酚性质对比,苯酚和苯取代反应性质对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播放促进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进一步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基团间的相互影响的教学,树立辨证分析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方法论。 通过虎门硝烟视频,加深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探究实验,启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 化学软件、ppt、化学物质模型 四、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演示实验与讲解三者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引入】观看视频虎门硝烟 【提问】大家知道鸦片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罂粟碱和吗啡 【展示】吗啡的酚结构上用长方形标注 【讲解】像这样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板书】苯酚 一、苯酚的结构

【展示】苯酚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练习】请根据模型写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板书】 1.分子式:C 6H 6 O 2.结构简式: 分析酚和醇的结构特点不同。掌握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式。 【板书】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实验录相演示】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苯酚晶粒,再加一些水,振荡,观察试管中的现象,然后加热试管里的物质。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讲述】苯酚的毒性,沾到皮肤的处理方法。 【展示】总结前面的探究实验现象。苯酚的物理性质。 【板书】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结构分析】由醇、苯分析引入苯酚结构,苯酚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决定。 【板书】化学性质:1.苯酚的酸性 【实验录相演示】苯酚俗名石炭酸,我们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苯酚显酸性呢?甲乙丙的方案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板书】 【思考】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说明了什么? 酚羟基中的氢原子比醇羟基的氢活泼。苯环的影响 【设问】苯酚和乙醇均为烃的羟基衍生物,为什么性质确不同? 分析、对比苯酚和乙醇的性质不同,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寻找原因,初步了解不同烃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响。 【过渡】苯酚分子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中的氢原子部分电离出来,

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苯酚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苯酚的教学设计 玉环县楚门中学张礼聪 1.教学设计思想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有机化合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习初步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那些试剂反应及反应发生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想和预测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从学生分析苯酚的结构出发,回忆和比较苯、醇的性质,讨论分析,猜想和预测苯酚性质,再通过学生“活动探究”方式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设计思路如图1: 图1 酚教学设计思路 2.教材分析 2.1课标教学要求分析 新课标《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从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上看,“更多的是从如何研究一类化合物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更多地需要从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上的区别去认识其性质和应用的区别,更多地需要关注不同类别的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因此,提出了“通过对典型代表物——苯酚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的认识,上升到对酚类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认识”课标教学要求。 2.2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有机化学基础》酚的内容是以苯酚为典型代表,认识酚类物质的主要结构特征(苯环与羟基)和性质;以苯酚为研究对象,探索酚羟基和苯基官能团的性质及基团间相互影响。具体的教学主干内容归纳为图1: 3.学情分析 本课时内容安排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专题4,是学生在《化学2》有机化合物和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基础上,对新一类化合物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烃的学习,已掌握了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在前一课时醇的学习后,已学会醇羟基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认识了醇羟基的化学性质。因此,学生在苯酚的学习时,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上已具有适当的铺垫;但对酚羟基的酸性相对强弱(与碳酸和碳酸氢根的比较)及苯酚的三溴取代还是具有一定困难;对显色反应缺少支持。所以,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的较好策略应该是进行比较(苯、醇)分析、讨论猜想、实验探索的方式。 4.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技能:能认出酚类物质的结构特征;能描述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溶解性情况及原因;能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性质差异,能书写酚羟基弱酸性的相关常见方程式;能比较苯与苯酚中苯基的化学性质相似和差异,了解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知道苯与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差异性比较,使学生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官能团相互影响的事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中国“三宝”酚漆的了解,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观,体会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通过实验前的讨论分析、猜想假设体验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苯酚和酚类物质的应用,认识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

苯酚--优质课教案

课题:苯酚 主讲人:高雪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写出苯酚结构、说出苯酚的物理性质、写出苯酚的化学反应。 能够举出鉴别苯酚的方法,了解苯酚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演示实验及视频能归纳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 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通过课堂实验激 发对化学的热爱和好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创设情境对比研究探究讨论归纳小结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给学生展示一组图片,花朵、水果、药物、饮品、日用品等。前两类物质具有芳香气味、后三类物质都出现了“酚”字样,再通过几种物质的结构式,引出酚的概念,并与醇的概念加以区别。 最简单的酚----苯酚 【新课】 1.苯酚的结构 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C6H6O 2、苯酚的物理性质 ①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或久置会变为粉红色。(以图片形式展示) ②熔点较低。 ③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试管中放一药匙苯酚,加入2毫升水,振荡,观察其现象,放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冷却,再次观察现象) ④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⑤苯酚有毒,浓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思考:苯酚不小心沾到手上,如何处理?)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在空气中放置:

③遇高锰酸钾溶液: (2)弱酸性 实验: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加氢氧化钠,再通入二氧化碳,观其现象。 (3)取代反应 ①和Na反应 思考:和同温度的乙醇比较,哪一种与Na反应更活泼?为什么? ②与溴水反应 思考:溴水为何要过量? 比较苯、苯酚与溴反应的异同? (4)显色反应 实验: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 现象:溶液立即变为紫色。 结论:在溶液中,苯酚与FeCl3反应,生成紫色、易溶于水的物质。 4、苯酚的用途 可用作防腐剂、消毒剂,生产染料、农药,用于合成酚醛树脂、合成香料、合成纤维等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苯酚 一.结构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2.弱酸性(四个化学方程式) 3. 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 4.显色反应

苯酚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苯酚”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云南师大附中大理分校大理新世纪中学云南大理671000 )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文所述“苯酚”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可分为四部分,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苯酚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苯酚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差别将为以后学习有机物性质的判定奠定好基础。 3.重点难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酚羟基和醇羟基在性质上的区别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教材的处理:采用“结构-性质一用途”的模式。以前面学习的醇类的结构和性质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的特性”。分析苯酚与芳香醇及乙醇结构的不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同时演示这三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使学生清楚的认识酚是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在讲化学性质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羟基是酚的官能团,也是醇的官能团,但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例如苯酚具有弱酸性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但乙醇却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对比苯酚和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注意二者的反应条件的不同,让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训练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学会运用对比法、迁移法、实验法、分析法等方法研究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的心理感受;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与人沟通、争辩、交流的勇气;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 ?学情分析: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

苯酚优质课教案

望谟民族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节醇和酚(第二课时)授课人:胡宇时间:2017.3.16 三维目标知识与 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和用途。掌握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 学习烃的含氧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了解苯酚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 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酚分子内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引入] 从生活中的芝麻油(含芝麻酚)、百香果(含儿茶酚) 等酚的结构,对比醇的结构,引出酚的概念。 [得出苯酚的溶解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 [教师]电脑展示芝麻酚儿茶酚的结构 [教师] 醇的概念过渡到酚的概念(学习代表物:苯酚) 课堂练习:(见) 板书二、苯酚 1.物理性质 [学生] 阅读教材P52页,同学归纳回答苯酚的物理性质[教师]展示苯酚的分子结构,反问学生苯酚有什么结构特点?板书 2.苯酚的分子结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展示生活药品:苯酚软膏 (节选部分使用说明书) 【药物相互作用】 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从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结构引导学生归纳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1.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 2.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1周,如仍未见好转,请向医师咨询;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症状应停止用药,用酒精 洗净。 根据说明书引导学生猜想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教师] 由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可知苯酚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已被氧化,说 明它具有还原性。 板书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还原性 讲解 ①与氧气反应 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探究1】实验3-3 苯酚的酸性P53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交流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苯酚的教学设计

3.1.2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酚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的化学性质 3.体会苯酚结构中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 4.了解苯酚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培养操作、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 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学科思想,激发学习兴趣,培 养求实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展示几个分子结构,判断是醇还是酚,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苯酚 一、苯酚的物理性质 【探究一】苯酚的物理性质 实验一:取少量苯酚于试管中,观察色态后加入2ml蒸馏水,振荡 实验二:加热苯酚浊液。 实验三:取少量苯酚于试管中,加入2ml乙醇,振荡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描述现象,并得出结论: 【总结】苯酚的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放置时间长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加热可增大其在 水中的溶解度。 注意:使用苯酚要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二、苯酚的结构 【展示】苯和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

分子式:C6H6O;结构式:略;结构简式: 【思考】所有原子均一定共面吗?(学生:不一定,至少12个原子共面,可能13个原子都共面) 【过渡】分析苯酚结构,联想乙醇和苯的性质,苯酚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呢?我们重点学习。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探究二】苯酚是否具有酸性? 实验一:向苯酚稀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二: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OH 实验三: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苯酚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苯酚显酸性。苯酚不能使指示剂褪色,说明酸性很弱。 【板书】1、苯酚的弱酸性: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探究苯酚和碳酸酸性的强弱比较 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师生互评。 【多媒体视频】观看多媒体视频:苯酚酸性和碳酸的比较,加深印象。 【总结并板书】酸性:盐酸> 碳酸 > 苯酚 > HCO3- 【表格对比】乙醇和苯酚结构性质的差异 【结论】苯酚分子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中的氢原子部分电离出来,因此显示弱酸性。 【探究三】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演示实验】课本P54:实验3-4 【学生活动】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实验,观察,叙述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分析原因。 【讲解】实验说明,向苯酚稀溶液中加入浓溴水,既不需要加热,也不用催化剂,立即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强调三溴苯酚中三个溴原子的 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该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板书】2、苯环上取代反应

苯酚教学设计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第二课时苯酚)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面的又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入苯酚有其独有的作用。因苯酚的结构中也含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而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的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在学生掌握苯酚性质的同时,又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教材的这一安排以及本节内容的知识特点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成为可能。 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相同点(都有羟基)为学生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提供了基础;而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不同点(羟基与苯基相连)又为学生的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空间。因此,将该节的内容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极佳。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探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苯酚中羟基和苯基性质的探讨(官能团共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二是苯基和羟基性质的相互影响的探讨(官能团特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烃的学习,已掌握了苯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通过醇的学习,已学会羟基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认识了羟基的化学性质。因此,学生在苯酚的学习时,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上已具有适当的铺垫;但对酚羟基的酸性相对强弱(与碳酸和碳酸氢根的比较)及苯酚的三溴取代还是具有一定困难;对显色反应缺少支持等。所以,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的较好策略应该是进行比较(苯、醇)分析、讨论猜想、实验探索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掌握苯酚的结构和苯酚的酸性、与溴的反应等重要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方程式。 3. 了解苯酚的用途, 掌握苯酚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苯酚的性质;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能力, 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4. 通过差异性比较,使学生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官能团相互影响的事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苯酚及酚类物质的学习及应用,认识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 2. 通过工业中酚类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求实进取的品质。

《苯酚》教学设计

《苯酚》教学设计 河北平山中学谷小平 设计理念:在诱思探究教学理念的驱动下,本课题的教学设计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设计多个探究活动,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出结论,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媒体设计:自制PowerPoint课件,插入一些与本课题内容有关材料。 学习目标: 1、认识苯酚的结构式,能够描述苯酚的的结构特点。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掌握苯酚的酸性、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能够熟练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描述有关的实验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实验能力。通过体验不同的烃基对同一官能团有不同的影响,进一步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3、通过苯酚的用途,认识化学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投影: 19世纪末期,英国爱丁堡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发现在某化工厂附近的污水沟里,沟水清澈,浮在水面上的草根很少腐烂。原来,这是从化工厂流出的石炭酸混杂在沟水里,石炭酸(即苯酚)是化工厂提炼煤焦油时排出的废弃物。李斯特用石炭酸对手术器械、纱布等一系列用品进行了消毒,病人手术后伤口化脓、感染的现象立即减少了,由此,爱丁堡医院手术伤口感染率一度成为全世界外科医院中最低的。李斯特也成为全世界著名的外科医生。 提出问题:李斯特医生所用的石炭酸(即苯酚),其结构与性质如何呢? 二、诱导探究:酚类与醇类的区别 同学们先来看几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分析它们结构上的共性与不同。 (投影) CH3CH2OH 学生讨论后可总结出:它们的结构中都有相同的官能团―OH,但它们所连接的烃基不同。 依此给出酚的概念(并对比醇的概念): 酚—羟基跟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醇—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 苯酚是最简单的酚,其分子式为C 6H 6 O,结构式为或C6H5OH。 三、诱导探究:苯酚的性质 (一)提出假设阶段 投影: 分析苯酚的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及阅读材料,你预测苯酚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学生讨论、预测:从乙醇的角度考虑: 1、能与金属钠反应 2、能发生消去反应 从苯的角度考虑: 1、能与溴、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2、能与H 2 发生加成反应 投影给出: 实验事实1:苯酚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事实2:苯酚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醇酚——酚》教学设计

《醇酚——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酚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第一节的内容,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且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苯酚具有弱酸性;学以致用,设计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案,学会对比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感受化学问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增强社会责任感。体会“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学法】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是苯的结构与性质,醇、甲苯的结构与性质,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2、学生已有的能力状况 初步具备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相互推断,以及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3、学生的心理分析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同样

具有羟基的物质却分为两类——醇和酚,它们有何异同?学生对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节课的落脚点,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法选择启发引导法、探究对比法。 三、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迁移对比法。 【教学过程】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个五教学环节: 1:课堂引入 我为学生提供了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和贝克兰合成酚醛塑料的历史资料。 2: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学生自然对苯酚这种物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水到渠成的展示了苯酚,并认识物理性质和结构。 同时引出问题:苯酚和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二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呢? 3:苯酚的化学性质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教学难点和重点突破的地方,要达到知识、能力、方法多重目标的实现。 (1)实验探究苯酚的弱酸性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知道苯酚具有弱酸性,如何证明苯酚具有酸性并检验苯酚的酸性强弱呢?通过讨论最后将认知冲突转化为三个问题,“苯酚能和NaOH反应吗?”“苯酚具有酸性吗?”“酸性强弱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课堂推进到了实验探究阶段。给出试剂,由学生分组探究。1、2组探究第一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苯酚、NaOH溶液、水3、4组探究第二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石蕊 试液、pH试纸5、6组探究第三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Na 2CO 3 溶液、苯酚浊液、 NaOH溶液、盐酸、大理石 一、二组两个方案:1、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2、向等量的苯酚浊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比较现象方案1不如方案2,方案2通过对比解决了苯酚是否溶于水的问题。 三、四组两个方案:1、使用pH试纸测量 2、使用石蕊试液 方案1可以测出为酸性,方案2石蕊不不变色,为什么?五六组的实验探究

苯酚教案

苯酚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 2. 以苯酚为例,了解酚羟基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3. 了解酚类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实验、讲解、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三、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过程:[板书] 第二节苯酚 [讲述引入新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通过几个试验来探索苯酚的性质。 课前准备 1、创设情景,引出研究主题: (教师活动)讲述: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上和医药上经常使用。大家到手术室里常闻到一种气味,家庭的药皂中也可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学生活动)实验导入

2、师生互动,探究:(实验完毕后,请同学们收拾好药品、和仪器。) 针对上述实验现象,请同学们看书自学。 读书提纲 1、苯酚分子结构如何?它与醇类结构有和区别? 2、苯酚有那些物理性质? 3、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说明苯酚具有怎样的性质? 4、苯酚溶液分别与浓溴水及FeCl 3 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 5、苯酚分子中原子团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二、苯酚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师:苯酚与醇类物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你认为苯酚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否相同? 生: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它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不完全相同的。 [板书]1 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苯酚的分子结构 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接所得到的化合物叫酚,要注意酚与醇的区别(如: (讲解):(前者属于酚类,后两者都属于醇类),苯酚是最简单的一种酚类物质,所以,苯酚通常简称为酚。苯酚俗称石炭酸,但它不属于羧酸类。 苯酚的分子式为C 6H 6 O,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苯环所在的平面上,苯 酚是一种极性分子。 (2)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晶体,露置在空气里会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呈粉红色,因而应密封保存苯酚。苯酚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43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 ℃时,则能与水混溶。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3)苯酚的毒性 (讲解):苯酚有毒,它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不

苯酚教学设计

苯酚 2 1.使学生了解苯酚的结构、物理性质。 2.使学生了解苯酚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的烃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响。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讲授、演示、练习

第四节 苯酚 苯酚的分子结构 OH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C 6H 6O C HC CH C H HC CH OH 或C 6H 5OH 二、苯酚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溶液由浑浊—→澄清 C 6H 5OH + NaOH —→ C 6H 5ONa + H 2O (1) 弱酸性 (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前面学习了一种含有羟基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醇类。 1.什么是醇?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请给下列物质命名。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OH CH2 CH CH2OH CH2 2OH OH CH2 OH OH OH 〖设问〗结构式为 OH 的物质是否属于醇类?为什么? 〖导入〗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中虽然也含有羟基,但羟基不是跟链烃基相连,而是直接跟苯环相连,所以它不属于醇类,而是属于另一种烃的衍生物—酚类。苯分子中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是最简单的酚,它的名称叫苯酚。这一节我们就来了解苯酚的分子结构特点,学习有关苯酚的性质和用途。〖板书〗第四节苯酚 一、苯酚的分子结构

酚:羟基直接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酚。 〖提问〗判断下列化合物,哪种是酚,哪种是醇? OH OH OH CH 3 OH CH 2CH 2OH Cl OH C O (1)(2)(3)(4)(5) 〖板书〗 属于酚类的是(1)(3)(4)。 〖讲述〗 苯酚是最简单的酚,是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 〖板书〗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展示〗 苯和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 〖引导〗 引导学生认识苯酚的分子模型,比较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导入苯酚分子的分子式。 〖板书〗 OH 分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C 6H 6O C HC CH C H HC CH OH 或C 6H 5OH 第二课时 〖讲述〗 (1)具有苯环结构 (2)具有羟基官能团 由于苯酚的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决定了苯酚具有特 殊的化学性质。

选修五-苯酚 教案

选修五-苯酚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检验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苯酚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提问]写出苯酚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分子式C 6H 6 O ②③结构简式或或C 6 H 5 OH [讲解]:苯酚是苯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羟基,下面我们接着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苯酚分子里有羟基,乙醇分子里也有羟基,乙醇分子里的醇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酚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吗? [演示1]:苯酚与钠反应的实验 现象:苯酚与钠剧烈反应,产生气泡。 [板书]:与钠剧烈反应:2+ Na→ 2 +H2↑ [设问]:酚羟基上氢原子能否电离显酸性? [演示2]:试管加入1ml苯酚浊液后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现象:试管内的液体由浊液变澄清 结论: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说明苯酚显酸性。 [板书]:1.苯酚的酸性(俗称石炭酸) 与氢氧化钠反应+ NaOH→ + H2O [设问]:苯酚显酸性,酸性强弱如何呢? [演示3]:试管加入1ml苯酚溶液后再滴入几滴石蕊试液。 现象:试管内的液体不变红。 结论:说明苯酚酸性很弱。 实际上,苯酚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如果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往CO2气体,会重新反应生成苯酚。 [板书]: + CO2 + H2O →+ NaHCO3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讲解]:苯酚和乙醛醇都含有羟基,但乙醇为非电解质,苯酚显弱酸性,这说明不同的烃基对羟基的影响不同,由于苯环的影响,苯酚羟基上的氢变得活泼而部分电离。任何事物的作用都是相互的,苯酚中的苯环对羟基有影响,反过来羟基对苯环也有影响。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苯酚》教案

苯 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酚类的定义,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了解苯酚的制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实验探究和设计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科学思想: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确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学科思想。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对比等方法,使学生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特点、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引:一进医院,我们就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是什么气味? 生:空气清新剂(×)/药味(√)/来苏水味(√) 师:来苏水中重要的成分是甲基苯酚,常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那么,什么叫酚呢? 书:我们把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酚。 师:它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直接” 师:对!若苯环不与羟基直接相连,那就属于哪一类化合物了? 生:醇类 师:酚类是否只有一个酚环?只有一个羟基? 生:不一定 展示:其他酚类化合物 师:最简单的酚是由一个苯环和一个羟基构成的。苯分子里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是最简单的酚,叫苯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苯酚。 师:甲基苯酚可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苯酚也不例外,也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因此,苯酚也可用作消毒剂。苯酚的消毒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 资料展示:在19世纪初,医院的设备很差,那时缺少麻醉药和消毒剂,许多病人烈死于手术后的伤口感染中,在英国的爱丁堡有一家医院,一名叫李斯特的外科医生,发现在化工厂附近的污水沟里,沟水清澈,浮在水面上的草根很少腐烂。原来,就是从化工厂流出的石炭酸(苯酚)混杂在沟水里,石炭酸是化工厂提炼煤焦油时排出的“废弃物”。李斯特用石炭酸对手术器械、纱布等一系列用品进行了消毒,病人手术后伤口化脓、感染的现象立即减少了,由此,爱丁堡医院手术伤口感染率一度成为全世界外科医院中最低的。李斯特也就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外科医生。 师:苯酚还有什么用途呢? 书:一、苯酚的用途 展示:苯酚的用途如:电木、编制鱼网的绳索、药皂等。 苯酚的用途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醇酚》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的起始,在选修五的学习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地位。教材首先介绍醇及酚的定义及种类,引导学生从定义上理解醇和酚的区别。紧接介绍醇的结构及通式,列举不同醇的名称熔沸点,引导学生推导出醇类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在化学性质方面分类介绍三类性质,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物。总体来看,教材编写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结构的分析,又延续学生熟悉的实验探究引领下的对性质的认识。并在“学与问”栏目中增加了一些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分情况使用该栏目,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就可以在结构分析时进行性质的预测,体现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而言就可以学完性质之后,在讨论,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难点:醇的化学性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对醇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掌握大部分知识点本节的重点要放在醇的消去反应上。

《苯酚》教学设计-word文档

《苯酚》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 教学指导思想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和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哪些试剂反应及反应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从苯酚的结构入手,注意与醇和苯的性质比较,通过学生活动的方式探究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 2.教学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它需要老师不断探索,设计优质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应当是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知识背景以及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依据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 2.模块学习要求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中,对本课时内容要求如下: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补充说明 4.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4.1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以具体物质为例,分析官能团的特性及相互转化。 通过认识各类有机物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上升到对一类化合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引导学生归纳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有机化学主干知识网。 4.2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4.3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 4.4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教学内容分析

醇 酚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 一、教材分析 醇和酚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两种有机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醇的学习中仍以乙醇为典型代表物,结合醇的结构特点,介绍了醇的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在一元醇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乙二醇、丙三醇,并以图片的形式列举了它们的应用;通过“思考与交流”和“学与问”的方式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部分醇的沸点,介绍了醇分子间的氢键。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典型的一元酚,本节介绍了苯酚的酸性和取代反应,在呈现方式上主要是归纳推理式,通过实验现象归纳苯酚的性质;教材中通过“学与问”比较苯、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注意醇和酚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们共同特点是都含有羟基(—OH)官能团。教学时,要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对比醇和酚的结构和性质;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从苯酚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酚类的结构和性质;以此要求学生自主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与第一章烃的性质的学习思路不同,本节在有机反应类型以及反应规律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预测一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可能与什么样的试剂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思路和意识,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运用所学规律预测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通过学习醇酚的性质发展这种思路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鉴于学生初次通过分析结构预测性质,熟练程度不高,在醇的化学性质部分,运用交流研讨引导他们分析醇的结构,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的反应,在苯酚化学性质的部分,则让学生考虑其性质并与苯和醇的性质进行比较,先通过活动探究,让他们分析苯酚的结构,探究其性质,再从官能团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苯酚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醇、酚的结构特点。 (2)、掌握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机理。 (3)、掌握酚结构的特点,酚的弱酸性,取代反应。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根据物质结构推断化学性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苯酚教案及习题

苯酚教案及习题 【学习目标要求】 1.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了解苯酚的用途,把握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教材内容透析】 一、酚的分子结构 羟基与芳香烃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其化合物是醇,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其化合物则是酚。 注意 判别含羟基的物质是否属于酚类时,关键要看羟基是否与苯环直接相连,如下列物质由于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均属酚类: 又如下列物质由于羟基没有直接与苯环相连,则均不属于酚类: 二、苯酚的分子结构 苯分子里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生成物是最简单的酚——苯酚。苯酚的分子式是 O H C 66结构式为 ,简写为: 或OH H C 56。 注意 苯酚分子里至少有12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内。 三、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露置在空气里会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呈粉红色,苯酚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为C 43,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C 65时,则能与水以任意比互

溶,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注意1.苯酚易被空气氧化,故苯酚应严格密封保存。 2.苯酚在水中微溶,易溶于乙醇,洗去人皮肤上的苯酚要用酒精,而不是用水。 四、苯酚的化学性质 由于苯酚分子里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二者彼此相互影响,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1.苯酚的酸性 实验6—3 向一个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振荡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再逐滴滴入5%的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 实验现象苯酚晶体在蒸馏水中形成了浑浊的液体;滴入5%的NaOH溶液 后,浑浊的液体变为澄清透明的液体。 实验结论在水溶液中,苯酚易与氢氧化钠反应,苯酚具有酸性。 说明 H ①由于苯环对羟基产生了影响,使羟基的活性增强,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可见苯酚具有酸性,所以苯酚又名石炭酸,但酸性极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其电离程度为: ②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反应的实质是酚羟基的氢与氢氧化钠的氢氧根结合成了水。 ③苯酚钠是一种盐,易溶于水,易电离,是强电解质,苯酚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说明乙醇中的羟基也具有一定的活性;但乙醇在水溶液中 ④乙醇能与Na反应放出 2 很难电离出氢离子,也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由此可知,酚羟基上的H比醇羟基上的H活泼。 实验6—4 向上述实验所得澄清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溶液的变化。 实验现象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澄清的溶液变浑浊,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水状,下层无色、油状。 实验结论在溶液中,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还弱。 说明

苏教版化学选修六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教学设计1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引言部分,介绍了酚的概念及酚的用途,二是苯酚的物理性质,三是苯酚的化学性质。 苯酚是烃的衍生物知识链中的一个特殊环节,由于苯酚与其它几种衍生物没有直接转化关系,因此具有其相对独立性,但苯酚和醇类又具有相同的官能团—OH,因此它也可以看作是醇类知识的延伸,同时由于和—OH相连的取代基不同,使得酚类和醇类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显著的不同,充分体现了官能团与取代基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对进一步理解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又加了一个很好的注解,因此教材把重点放在了—OH的性质即苯酚的酸性上,通过苯酚与乙醇、碳酸酸性比较,说明了酚羟基和醇羟基的不同,同时配合三个现象明显的试管实验和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实验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印象,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科学归纳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为使本节知识完整,教材又介绍了苯酚的显色反应,同时为使本节知识体系与其它衍生物一致,在教材最后又增加了“酚类”的阅读材料。 教法建议 (一)酚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不会有什么障碍,建议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而用途体现着性质,所以建议还是把用途放在苯酚的性质之后再提。 (二)酚羟基的酸性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而酚羟基与醇羟基性质的差异是本节的难点,可采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描述乙醇、苯酚、水三种物质中羟基电离的微观状况,帮助学生理解三者电离程度的不同并对其原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达到对重点的突出和对难点的突破。 (三)由于—OH的性质在醇类中已学过,因此对苯酚化学性质的教学可采用理论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由乙醇性质探究出苯酚的性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要充分利用好四个演示实验。由于这几个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因此建议由学生分组完成或由学生演示,配合学生的自主探究,能进一步明确观点、强化认识、激发兴趣。 (五)苯环和—OH是相互影响的,教材对苯环上的反应只介绍了与Br2的取代,明显不足,建议增加介绍苯酚的硝化反应及苯酚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使学生能对官能团与取代基的相互影响留下深刻印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