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夏日绝句》习题1

《夏日绝句》习题1

《夏日绝句》习题1
《夏日绝句》习题1

《夏日绝句》习题

一、背诵并默写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二、写出《夏日绝句》的诗歌大意。

三、《夏日绝句》这首诗怀念项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四、试分析《夏日绝句》的风格特色。

五、鉴赏下列两首诗,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2、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六、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参考答案:

一、略。

二、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该做鬼中的英雄,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三、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宝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四、诗人用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读来句有余味,篇有余意,使人与之共振。

五、1、B

2、B

六、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2、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5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3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人教部 编版 《夏日绝句》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夏日绝句》是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到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据说其丈夫读了这首诗,想到自己不抵抗金兵,缀城逃跑的行径,非常羞愧,不久之后抑郁而死。 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古诗,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前期和后期作品的风格的不同之处。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前准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学流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诗人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历史的长河中,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正是从靖康之变,金兵入侵中原开始,北宋朝庭仓皇南迁,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背井离乡,过着流离失所,衣不蔽体的生活,而南宋王朝醉生梦死,不思收复中原失地。 1、我们在五年级曾学过一首诗是真实地反映了南宋当时的历史事实的。 2、学生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3、师生谈谈感想 这两首诗写出了鲜明的对比,金人入侵,北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朝庭腐败无能,苟且偷生,醉生梦死,全然不顾国家安危,民族存亡。 4、目睹南宋统治者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径,李清照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绝唱《夏日绝句》 二、学习《夏日绝句》

1、出示古诗《夏日绝句》幻灯片 2、范读一遍 3、学生初读(齐读),读准字音。 4、让我们走近古代才女——李清照,以便更深入地学习欣赏这首千古绝唱。(生简介李清照后出示李清照资料) 5、这首绝句正是李清照后期的杰作,学生个人读后师提问: 李清照寓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于诗,诗中最能直接表达对项羽情感的是哪一个关键的字(“思”) 6、围绕“思”质疑,李清照为什么“思项羽 ...” (1)生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结合工具书理解词语,交流。 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2)生说说对项羽的认识 (3)师放幻灯片认识“人杰”,认识“鬼雄”。 在具体的情境中领略诗的意境 (4)生再读古诗前两句,读出古诗韵律(前二后三),读出韵味。 (5)生汇报前两句诗意,师出示幻灯片小结诗意,生齐读。 (6)再出示幻灯片,赏析人物形象,生个人读。 7、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 (1)了解当时南宋的背景。 (2)观看完这段视频,你的内心是否会感到痛楚和愤慨,请用下列句式表达你的想法: 看到,看到, 看到我心中充满了,我最想南宋王朝能像项羽一样。 (3)教师小结 在金兵入侵的动荡年代,南宋统治者仓皇逃窜,北方沦入敌手,与项羽刚强不屈形成鲜明对比。 (4)相机出示幻灯片深入赏析。 (5)诗人把满腔的爱国情,集中在对项羽这一英雄形

四年级语文上册《夏日绝句》教学教案

(封面) 四年级语文上册《夏日绝句》教学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设计 第(1 )课时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 4、由《夏日绝句》的赏析方法,延伸到其他的赏析方法,使学生能融会贯通。重 难 点 1、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2、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 教学 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播放“月满西楼”,学生谈感受。 2、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月满西楼”柔美、清幽,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你对她有哪些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吗? 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资料。 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今天,我们共同赏析她的一首诗:夏日绝句(板书课题)是否也是这种风格

呢? 二、初读,感知古诗 1、出示古诗朗读,生谈与《月满西楼》的区别。 2、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3、指名朗读,纠正错误读音。 三、再读,了解诗意。 要求:结合注释进行自学,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有问题的可以标出。 1、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出示: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到现在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肯回到江东。 3、学生质疑,可能会问“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出示项羽的资料) 四、品读,悟情入境 1、师:现在你已经了解了诗的大意,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自由谈感受并说明理由。 2、小结: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英雄气慨,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

夏日绝句的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夏日绝句》的内容,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3.通过诗人思想情感的解读,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肯定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古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PPT、视屏、音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了,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起义反抗暴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转战中原,消灭了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告他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但是,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愿离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视屏,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此处插入,项羽乌江自刎的视屏)你们听了、也看了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你觉得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谁能说说。生:他无愧是西楚霸王,铮铮傲骨,即使是死也要与敌人抗争到底,是个顶天立

地的男儿,令人钦佩、赞叹。 师:在一千多年后的宋朝,有位女诗人,她叫李清照,当她途经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渡口时,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便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夏日绝句》。(板书:夏日绝句宋李清照项羽)让我们走进诗人,一起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 1.解读古诗题目 师:我们首先看到这首古诗的题目“夏日绝句”,什么叫绝句?为什么叫夏日绝句?谁能大胆地说一说。 师:绝句是诗的一种载体,绝句每首四句话,通常有五言(每句话五个字)、七言两种。《夏日绝句》意为:写于夏天的绝句。 2.介绍诗人 师:我们再来看看诗人李清照,(出示PPT)李清照(1084-1155年),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文学大家。然而,这其中能够留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廖若晨星,李清照独出群芳,是最优秀的一个。她的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等。

《夏日绝句》说课稿

《夏日绝句》说课稿 石鼓小学:胡宏伟 一、说教材 《夏日绝句》是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微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这是一首起调高亢的诗歌,诗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本教学以情为主线,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使学生自主地与文本、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教法、学法 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学诗五步:解题目知诗人读诗句明诗意悟意境

《夏日绝句》说课稿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夏日绝句》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夏日绝句》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徽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这是一首起调高亢的诗歌,诗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本教学以情为主线,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使学生自主地与文本、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二、说学情 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教法、学法 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学诗五步:解题目知诗人读诗句明诗意悟意境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夏日绝句的优秀教案设计

夏日绝句的优秀教案设计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 2、课前,老师已经安排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 (同学交流资料) 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夏日绝句>>(板书课题和古诗,同学随老师板书念). 二:整体感知古诗 1.师范读古诗. 2.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 3.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 三: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吗? (找两三名同学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4.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

5.现自身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 (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 1.齐读后两行诗句. 2.提问:读后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是什么地方?等) 师:善于提问时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才会学到更多的指示,这节课老师就把问题交给你们,利用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自身解决问题,有信心吗? 3.教师指导同学上网查找资料. (1).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项羽”两个字,然后点击搜索. (2).教师推荐选项:1.项羽;2.楚汉之争和汉朝建立;3.项羽. (3).自身选择一项了解有关内容. (同学自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4)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听。 (同学交流资料) 观察资料中的项羽画像,你有什么感觉,从哪感觉到的? (同学说说自身的感觉) (5)提问:通过李清照对项羽的赞颂和刚才咱们了解到的资料,你认为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学说自身的看法:宁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气概等) 师: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

部编版夏日绝句优秀教案1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3夏日绝句|人教(部编版)《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对文中项羽宁死不屈、李清照爱国情怀的赞美、敬佩情感。 2、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理解“人杰”、“鬼雄”,明白古诗大意。 4、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5、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及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所以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玩一个看图说诗的游

戏。 我们不仅可以把诗读得很美,还可以用书法的形式把诗写得更美。请欣赏。 一、引出诗人。 1、你们真是一群善于积累的好孩子。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接下来老师还想和你们共赏一首词----《声声慢》。(视频配乐朗读) 2、你们听出了词人怎样的心情?(愁闷、孤苦)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整首词哀婉凄凉,读后使人感觉哀愁满纸。 4、想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她是一位旷世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就是----李清照。 5、关于李清照,你知道些什么? 6、这里有一份她的资料,谁能读给大家听。刚才我们欣赏的《声声慢》就是她婉约词的代表作。 5、今天,这样一位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给却我们带来了她的另一首诗《夏日绝句》,又会是怎样一种风格呢?让我们从诵读开始,走进诗人的文字。 二、诵读 1、出示诵读提示,学生自由朗读。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3.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4.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诗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播放“月满西楼”,学生谈感受。 2.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月满西楼”柔美、清幽,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你对她有哪些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吗? 3.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资料。 4.小结过渡: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但她也写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才女——李清照,一起走进她的这首千古绝唱——《夏日绝句》(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古诗,了解诗意。 1.出示古诗,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2.指名展示读。 3.全班齐读。

三、品读,悟情入境。 1.师:读着读着,在这首诗中有没有一个人物跃入了你的眼帘?(生:项羽)“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谁来谈谈你的了解? 2.指名交流关于项羽的资料。(结合注解或查阅的资料) 3.教师出示相关铺助资料。 秦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4.师:在诗中,李清照用了一个字直接表达对项羽的情感,我们看谁的眼睛亮能找出来。(生:思)李清照为什么思项羽?谁能用诗句来回答? 5.出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结合注解来理解诗句意思。 (2)指名说说诗句意思。 6.师: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人们到今天还思念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逃回江东,苟且偷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画面,感受项羽的英雄气概! 7.播放《楚汉之争》项羽乌江自刎片段,生欣赏。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 教学目标 1 2 喜欢读古诗。 教学重、难点 1 2 教学准备 1 2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文题目 1 2 二、合作学习,朗读古诗 1读古诗。 2 3

4 三、读中悟诗,讨论交流 1 2 会,体会诗句所表现出的豪迈之气,从而积累诗句。 3 理解诗句意思,感受项羽的悲壮之举,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四、读出韵味,深入体会 1 2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3 “人杰”与“鬼雄”相对。 4 五、指导书写 1 2 3 六、拓展延伸 1 2 夏日绝句》课堂实录2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 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生交流资料) 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夏日绝句>>(板书课题及古诗,学生随老师板书念). 二:整体感知古诗 1.师范读古诗. 2.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 3.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 三: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找两三名学生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4.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 5.现自己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 (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 1.齐读后两行诗句. 2.提问:读后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夏日绝句说课稿教案资料

夏日绝句说课稿

夏日绝句 一、说教材 《夏日绝句》是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微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教法、学法 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古诗,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后期作品的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 难点: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教师朗读古诗、板书课题、生读课题,质疑课题、谈所获信息。 ㈡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再读古诗,为古诗划节奏。 ㈢学习课文、理解诗意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人教(部 编版) 21.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课堂实录 一、背景导入、质疑解题 多媒体播放南宋历史背景。 师:时任京城知府的正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他见大势已去,便携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跑,当他们逃至今安徽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下来,李清照见民族屈辱、山河破碎,面对浩浩江水,感慨万千,随口吟出《夏日绝句》。 师:范读古诗。 学生将课本翻到90页根据读书提示由读课文。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说说从课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夏天写的一首绝句。 师:什么是绝句? 生:一种文学体裁。 师:同学们都收集了哪些李清照的资料? 生:李清照是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今山东济南人。 生:她写的诗很婉约。 师:李清照写诗多与家国命运有关,公元1128年以后因国家战

乱,写诗多激昂,代表作有《夏日绝句》。 二、合作探究、吟诵释意 师:生齐读课文,并为古诗划节奏。 生:读古诗,划节奏再读古诗。 师:李清照站在乌江口,之所以信手拈来《夏日绝句》,是因为哪个历史人物跳入了她的脑海? 生:项羽。 师:通过诗中的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思。 师:项羽何许人也?为何李清照此刻会思念他呢? 生:项羽,秦末汉初的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拔剑自刎而死。 师:对于李清照来说,项羽已成为历史人物,为何李清照此时此刻会独独思念他呢? 生1:因为这是项羽兵败自杀的地方。 生2:李清照想项羽死都不肯逃跑,而自己国家的皇帝、大臣都逃跑了,李清照是借项羽来说出自己的怨恨,她恨自己国家的哪些当权派太不像个男人了。 生3:李清照是要借古讽今。 师:你读出了李清照的心声。 师:项羽就这样死了,是他不愿意、不会、不能还是不想活了呢? 生4:不会活了。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塞、、征”等8个生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白诗的大意。 4.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出塞》。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课件出示2) 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古诗三首》)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 (出示课件——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4)“塞、、征、还” 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5)“塞、、征” 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 “”上大下小; “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习“”字。 (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2.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读)(课件出示7) (指名读,齐读,师读。) 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汉时的明月,照着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课件出示8) 6.指导第一句的修辞手法“互文”。像这样前文含有后文中省略的词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教师板书:互文汉) 7.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三、悟诗情 体会“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 (一)感悟画面之悲。

四年级上册语文《夏日绝句》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夏日绝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由《夏日绝句》的赏析方法,延伸到其他的赏析方法,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二、教学重点 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诗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播放“月满西楼”,学生谈感受。 2、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月满西楼”柔美、清幽,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你对她有哪些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吗? 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资料。 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今天,我们共同赏析她的一首诗:夏日绝句(板书课题)是否也是这种风格呢? 二、初读,感知古诗 1、出示古诗朗读,生谈与《月满西楼》的区别。 2、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3、指名朗读,纠正错误读音。 三、再读,了解诗意。 要求:结合注释进行自学,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有问题的可以标出。 1、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出示: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到现在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肯回到江东。

3、学生质疑,可能会问“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出示项羽的资料) 四、品读,悟情入境 1、师:现在你已经了解了诗的大意,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自由谈感受并说明理由。 2、小结: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英雄气慨,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读)这两句诗千百年来吸引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共同赏析,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 3、从修辞入手,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思考:从字面上看,你有什么发现? (1)生:“生”与“死”是一组反义词。“人杰”和“鬼雄”…… (2)小结:“生”与“死”、“人杰”与“鬼雄”,就是这样的对比,构成了对偶句,让我们感受到诗句工整,富有音乐感。在我们学过的诗句中,有很多这样的句子,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优质】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夏日绝句》优质课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案 教材分析 《夏日绝句》这首诗说的是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字词; 2.了解古诗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夏日绝句》,背诵并默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夏日绝句》的内容,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内容。 教学方法 《古诗二首》中的《示儿》、《夏日绝句》都是学生相当熟悉的诗。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不成问题,我认为读诗更重要是读出诗中的味道,诗句中所寄予的情感。我一反常规教学古诗,我首先让学生读诗,并且找了许多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相关生平,让学生的思绪回到那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现实中。然后让学生思考:?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情?是从.哪些具体的字词中体会出的??学生抓住了关键的字词,体味出诗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学生在读诗中理解了诗,学会了读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分析教材,准备PPT课件;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教学过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2.师导入: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 二、新课学习 1.简介作家作品 李清照:(1084—约1151)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中项羽这个人物,体会其性格特点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解读,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肯定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宋代的词派(婉约与豪放),把握此诗的婉约风格。 2、能够理解全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3、对项羽、李清照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准备《月光》这首歌 四、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1)音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月光》这首歌吗?(课堂假设,没有听过吗,那让我们来细细倾听,听过了是吗?那让我们再回味一下) 播放歌曲 师:正如这首歌词中所唱得‘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有谁能称王’,秦末汉初这是一个诸侯争霸,战火弥漫的年代,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儿女情长被无情割裂的年代。 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秦时明月》?《月光》正是《秦时明月》的片头曲,这个动漫正是以秦末汉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背景的,那么可以说说你们最喜欢的人物吗?为什么喜欢他呢? 学生回答 (2)人物介绍,深入感悟 师:老师喜欢的是其中的项羽,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他是一位具有创奇性色彩的英雄,有哪一位同学了解项羽的传奇故事。 学:回答 师:项羽是一位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性格具有复杂矛盾性,他具备乱世枭雄的霸道和任性,往往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同时又带着末世后主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既有着武林侠客的豪气干云的伟男子性格,同时也有着细腻温柔,为情所困的情种性格,正是多种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项羽形象,为后人所诗颂。 项羽在年少时便能力能扛鼎,拥有超人般的壮志雄心(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仪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我可以取代他!“确实,他最后做到了,推翻了秦王朝)(3)成语拓展,导入深入 师:同学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吗?有哪位同学可以可以讲一下 学生回答 师:就是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度过黄河,去营救赵国以解救巨鹿之围,楚军渡过漳河以后,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由《夏日绝句》的赏析方法,延伸到其他的赏析方法,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二、教学重点 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诗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播放“月满西楼”,学生谈感受。 2、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月满西楼”柔美、清幽,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你对她有哪些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吗? 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资料。 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今天,我们共同赏析她的一首诗:夏日绝句(板书课题)是否也是这种风格呢? 二、初读,感知古诗 1、出示古诗朗读,生谈与《月满西楼》的区别。 2、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3、指名朗读,纠正错误读音。 三、再读,了解诗意。 要求:结合注释进行自学,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有问题的可以标出。

1、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出示: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到现在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肯回到江东。 3、学生质疑,可能会问“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出示项羽的资料) 四、品读,悟情入境 1、师:现在你已经了解了诗的大意,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自由谈感受并说明理由。 2、小结: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英雄气慨,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读)这两句诗千百年来吸引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共同赏析,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 3、从修辞入手,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思考:从字面上看,你有什么发现? (1)生:“生”与“死”是一组反义词。“人杰”和“鬼雄”……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案(一)

【教材分析】 这三首古诗是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讲于历史上英雄的豪迈气节的。《出塞》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凉州词》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夏日绝句》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歌。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 【作者介绍】 王昌龄 (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代表作有《相和歌辞?放歌行》《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塞下曲四首》等,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能文善诗。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其代表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名句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开篇第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色。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但是,这次痛饮之后,就要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而从古到今,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难怪他们要一醉方休。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出塞》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格律】 本诗格律为: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首诗依然是一首五言绝句。但是近体诗两句之间平仄相对,叫“对”;两联之间平仄相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