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数据”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刘东玉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数据量成几何系数增长,“大数据”(Big data)时代已经到来。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金保工程是社会保障信息化的核心项目,金保一期工程已发挥出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成为支撑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提升社会保险服务水平、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有力保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金保二期工程的建设论证,可从技术上推动社保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大数据”给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诸多机遇,也带来了更多挑战。

一、“大数据”基本概念

“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同过去的海量数据有所区别,其基本特征可以用4个V来总结:体量大、多样性、价值密度低、速度快。

第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

第二,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如除传统结构化的数据外,还有文本、视频、图片、声音、地理位置信息等非结构化信息。

第三,价值密度低(Value)。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

第四,处理速度快(Velocity)。“大数据”对处理速度有要求,一般要在秒级时间范围内给出分析结果,时间太长就失去价值了。最后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社会保障信息的“大数据”特性

随着金保工程一期建设的完成,一个以信息网络三级互联、应用软件基本统一、数据资源集中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统一的金保工程支撑平台已在全国基本形成,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省级人社部门均已建立了数据中心,32个省级单位全部实现了与部中央数据中心的网络联结,90%以上的地市实现了与省级数据中心的联网,城域网已经联接到92.5%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并且延伸到街道、社区、乡镇和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覆盖全国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架构初具规模。社保数据不断向上集中,参保人数几乎覆盖全国,历史数据不断积累,社会保障信息呈现出“大数据”的特性:

第一,社保数据量不断增加。以苏州市为例,仅结构化的社保数据库数据已达TB级,如果算上12333电话语音、医保药店视频监控等数据,数据已接近PB级。

第二,数据类型已不是简单的结构化数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图片信息、12333的语音信息、医保药店的视频监控信息等非结构化数据日益增多。

第三,数据价值提取困难。历史数据繁多,部分历史数据未能有效整合、全省乃至全

国范围内的数据未能做到互联互通互操作,数据提取利用困难。

第四,对数据处理速度要求高。数据量的庞大、数据库的复杂势必造成了数据处理难度大,而社保经办需要实时性强,对数据处理速度提出了挑战。

三、“大数据”时代社保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机遇一:降低存储成本

从社保信息化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政策还是技术上,建设省一级集中式平台都被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省一级的社保参保人数可达几千万甚至上亿,这么庞大的数据中心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数据量倍增,按照传统的模式是扩充存储、增加服务器,这与目前各大互联网巨头提倡的去“IOE”(所谓去“IOE”,是对去IBM、Oracle、EMC的简称,三者均为海外IT巨头,其中IBM代表硬件以及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Oracle代表数据库,EMC代表数据存储)趋势不符,也导致存储成本不断增加。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为省一级社保信息的集中管理提供了可能,运用云存储技术,形成逻辑上的数据中心,既能减少成本,又能保证数据逻辑上的集中存储。按照“1+X”的模式建立云数据中心:在省级有一个大的数据中心,同时保留若干个城市的二级数据中心,在应用层面将多个数据中心做成一体。另外,将来的社保数据必须是横向上能够与其他政府数据互相流动,比如与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或者其他行业的应用结合,基于城市级或者区域级的云平台将更适合这种模式。

机遇二:提升宏观决策和基金监管能力

宏观决策是金保工程四大功能之一,随着系统建设日趋完善和数据的不断积累,其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目前的宏观决策支持软件是对社会保险业务的各个方面进行主题分析和数据挖掘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助于发现社会保险业务数据隐含的信息和价值,起到事前决策、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作用,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运用“大数据”技术寻找数据背后的潜在规律是对社保信息的全新应用领域。2014年春节期间,百度公司推出了“百度迁徙”,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拥有的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采用创新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在业界首次实现了全程、动态、即时、直观地展现中国春节前后人口大迁徙的轨迹与特征。这种全新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可以借鉴到社保应用,运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社保数据,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对社会保险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做出相应的预测。例如:可根据年征收率、历史欠费清欠率、社会工资增长比例等分析指标,预测将来某个时期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的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此外,可以将“大数据”技术用于医疗服务监控。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海量数据中筛查出可能的违规行为,并进一步支持医疗保险监控稽核工作。结合疾病关联、药品关联等数据信息的积累,支持监控能力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有利于提高医疗保险精细管理能力,提升医疗服务监管水平,促进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加大对医疗服务违规行为,尤其是欺诈骗保行为的惩戒和威慑力度,保障基金安全。

机遇三:增强信息共享水平

随着金保工程实施,社保信息化正从分散建设向统一集中建设迈进。客观上中国公民需要“五险”合一,而且需要全国联网共享,异地就业、异地就医、异地领取养老金的需求非常强烈。目前金保工程在数据中心建设、联网工程建设、统一软件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较好的发展态势,各地对信息系统统一建设的认识程度和实施力度有明显提高,系统建设的应用效果已开始显现。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对于优化管理服务模式,提升劳动保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统一趋势对社保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一建设”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内社保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基调。

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应用,为社保信息化的统一平台提供可能。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的信息技术,对原有的平台进行改造和迁移,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以人社部技术平台框架为基础,坚持“一个(云计算)中心、两个规范体系”,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全部业务规划全面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国养老保险转移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其主要原因是统筹层次太低。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被分割成2000多个统筹单位,且政策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我国更是存在“一人多个社保关系”的情况,受保人从上海市去到苏州市,上海市的社保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转移,只能留在原地,到了苏州市后又重新参与社保。通过建立统一的人社云平台,所有的系统数据均通过云平台存储、备份和交换,各经办系统无需下载安装任何客户端,只需通过PC等媒介联接网络就可登陆操作。例如受保人甲在上海市参保,受保人乙在苏州市参保,看似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参保,事实上他们参保的信息都存放在同一个地方(即云端)。当受保人甲由于工作原因去到苏州市,无需办理复杂的程序,完全可由新工作单位去苏州市缴纳社保,苏州市社保托管部门可在云平台上直接找到受保人甲的参保情况,进行续保。

四、“大数据”时代社保信息化建设需面对的挑战

挑战一:架构模式改变的问题

金保工程一期的实施,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和业务的统一规划。单从技术手段而言,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社保系统的大集中模式很容易实现。但现实情况是,之前花大力气建设的金保系统,可能因为“大数据”的技术而改变架构模式,势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比较可行的方案是金保工程技术架构的中间层和应用层不变,将数据存储和备份模式、应用服务器迁移到云平台,改变底层的存储和服务模式,无需重新设计生产软件就可以实现架构的变化。此外,在新开发的系统尤其是决策支持系统,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中核心是数据存储模式不再是传统的结构化存储,NoSQL等技术与传统结构化存储有较大区别,因此短时间内可能存在NoSQL和结构化存储两种模式并存的存储架构。

挑战二:数据价值认识和利用的问题

社保数据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也是社会保险运行稳定的外在体现。要充分利用数据在社保基金征缴、管理、支出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管理与分析相关数据,最终要实现让社保数据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为管理监控确定方向和重点,对保险制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确保社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社保数据的深入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依据“大数据”技术建立的决策支持,可规范征缴扩面,运用数据可帮助决策管理,分析“大

数据”可防范基金运行风险。但是许多地方,对于数据价值观念不强,不注重基础社保数据的积累和分类工作,对于历年的重要数据只是简单记录储存,从不进行仔细分析进而指导工作实践。部分地区即使意识到社保数据的重要性,也不清楚如何充分把这些数据潜在的价值挖掘出来,有些地区甚至走入了盲目追求硬件设施标准、轻视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利用等误区。一些地方对于多样复杂的大体量的社保数据,要么简要进行汇总统计,要么不知所措,甚至直接置之不理。就数据的分析方法而言,分析手段有限,专业性数据分析能力欠缺,不能够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加以充分吸收利用。

挑战三:网络安全的问题

社保数据关乎到政府运行、企业竞争、个人隐私,利益关系重大,使用范围广泛,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大数据”技术本身的技术架构,决定了采用“大数据”技术架构的系统安全防护的难度。采用云计算架构的“大数据”,数据存储和操作都是以服务形式提供,因此,要对存在云端的数据采取以下措施保障数据安全:一是采取数据加密的方法,通过SSL (安全套接器)加密,实现数据集的节点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传输加密;二是分离密钥和加密数据,把密钥与加密的数据分开,同时定义数据产生、存储、备份、恢复等密钥管理生命周期;三是使用过滤器,一旦发现数据离开了用户的网络,就是自动阻止数据的再次传输;四是采取数据备份,采用容灾备份、敏感信息集中管控等手段,实现端对端的数据保护。

挑战四:人才及技术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断地对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新要求,因此,要站在新起点上,进行人才和技术储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术需要,发挥信息化、“大数据”对事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应坚持多渠道培养与高起点引进并举,壮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队伍。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培训长效机制,强化对信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既懂技术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适合于信息化队伍的激励机制,为信息化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全系统业务人员,特别是基层业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加强与技术服务商的合作和规范管理,进一步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五、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给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金保工程的推进和建设规划也应适应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趋势的要求。在进行金保工程二期建设规划以及完成人社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同时,可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思想,进一步优化信息系统数据分布格局,建立逻辑统一的云存储数据中心,进一步适应统筹层次提高、跨地区业务服务、数据集中管理的要求,增强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对实时业务的服务支撑能力。运用新的技术,统筹规划和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为今后一个时期内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服务,为国计民生服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项目资料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项目 第二批次采购内容 一、三合一读卡器 (一)采购数量及招标预算额度: 采购350台,配置市县两级人社综合服务大厅和乡镇级人社所,满足业务经办需求。总体预算额度182万元。 (二)采购背景描述: 为实现全省范围内业务异地经办的目标,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省人社厅在全省开展“三化”建设,并建设了全省通用的指静脉信 息采集认证平台,以保证参保人在省内任何的人社业务经办网点,都能 够实现指静脉认证,实现“让百姓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的便民服务 目标。 (三)设备特殊要求: 1、为实现全省认证的统一,要求提供的设备必须实现与省人社厅部署的指静脉信息采集认证平台的无缝对接。具体要求是:在登录省厅平 台对参保人进行指静脉信息采集或认证时,必须能够正确读取参保人身 份证信息或社保卡信息,加配的指静脉模块在平台可进行参保人指静脉 信息采集或认证;登录省厅平台客户端,利用投标设备可正确读取参保 人身份证信息或社保卡信息,利用加配指静脉模块可进行参保人指静脉 信息采集或认证。 2、为保障今后多厂家指静脉模块的通用性,加配指静脉模块采用技

术必须符合《指静脉识别系统指静脉图像数据格式》(国标G/T-32903-2016)中的有关规定,提供检测报告。 (四)产品基本参数: 序号硬件模块具体参数备注 1 IC卡读卡模块符合ISO/IEC 7816标准 2 非接触卡读写模块符合ISO/IEC 14443标准,支持TypeA/B,Mifare卡 3 身份证阅读模块支持读取二代身份证信息(只读),符合公安部《GA450-2013台式居民身份证阅读器通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兼容ISO14443(TypeB)标准 读卡距离不小于3cm 身份证识别速度≦1秒 4 加密芯片支持一个ESAM 5 蜂鸣器支持 6 物理接口USB接口; 7 支持操作系统支持winxp、win7及以上 8 开发接口提供二次开发包 9 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5000 小时 10 防护指标IP54级防水、防尘、防摔。 13 须配指静脉模块自带应用客户端,提供二次开发包,支持winxp、win7及以上操作系统 5 认证精度:FRR(拒真率):0.01%, FAR(识假率):0.0001%, FER(注册失败率):<0.03%

人社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人社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今天,各位领导莅临我局调研,充分体现了对人社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根据工作安排,下面汇报三个方面情况。 一、人社信息化建设情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简称''金保工程",是国家十二个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之一;建成统一、安全的人社信息系统事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因人员流动,异地就业、养老、就医非常普遍。2002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就业社保业务特点, 全国一盘棋,统一规划全国的''金保工程〃建设,按照全国''一个工程、二大系统、三级中心、四级网络“的原则,建设覆盖全国、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网络共用、信息共享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险两大信息系统;建立部、省、市三级数据中心,构建一个人社业务专网,涵盖部、省、市、县区四级网络,并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和村;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四大功能。将原来各地区、各业务分散的、低层级的信息系统整合,构建全国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人社信息网络系统。 我局信息化管理综合部门是统计信息中心,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研究生2名,信息项目管理师1名,信息工程师3名,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 我市从2007年开始''金保工程〃建设,建立市级数据中心、人社业务专网。先后建成就业、养老、医保、工伤、失业等业务系统,数据由市级集中统一管理,网络覆盖全市人社系统、乡镇(社区)、医院、药店、

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为全面贯彻党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建立人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人社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提升政府效能,最终建成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智慧治理的人社政务服务体系,实施''互联网+〃和大数据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大数据应用情况 (一)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 社会保障卡是由人社部统一规划,由各地人社部门联合合作商业银行面向个人发行,具有多种社会保障应用功能和金融应用功能的集成电路(IC)卡,是持卡人享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权益的信息载体。 一是目录内应用情况。目前全市已开通人社部102项应用目录中的92项社会保障卡应用,应用目录开通90. 2%,其中: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保险、就业等领域社会保障卡应用目录开通100%,人事人才社会保障卡应用目录开通50%,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卡应用目录开通25%。养老保险领域实现了参保人员凭卡在待遇申请、资格认证、参保缴费、待遇查询和领取等方面的应用;医疗保险领域实现了参保人员凭卡在医保信息记录、信息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等方面应用,全市三级医院已实现''就医一卡通〃。二社保卡是目录外应用情况。鼓励县区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各种惠农资金,新田、零陵、江华等9个县区已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惠农资金、惠民补贴、低保待遇等资金。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论文3000字[精品文档]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什么是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已有时日,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大数据时代是怎样产生的? 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社会媒体以及信息获取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和积累,数据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财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1.数据量大(Volume) 第一个特征是数据量大。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1000个T)、E(100万个T)或Z(10亿个T)。 2.类型繁多(Variety) 第二个特征是数据类型繁多。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多类型的数据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价值密度低(Value) 第三个特征是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如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感知无处不在,信息海量,但价值密度较低,如何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更迅速地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难题。 4.速度快、时效高(Velocity) 第四个特征是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这是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挖掘最显著的特征。既有的技术架构和路线,已经无法高效处理如此海量的数据,而对于相关组织来说,如果投入巨大采集的信息无法通过及时处理反馈有效信息,那将是得不偿失的。可以说,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 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快速收集与挖掘、及时研判与共享,成为支持社会治理科学决策和准确预判的有力手段,为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治理创新带来了机遇。建立大数据中心,及时搜集、实时处理数据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基础。对社会大数据进行历时性和实时性分析,加强社会风险控制,提高政府预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8T17:10:40.4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董必佩 [导读] 摘要:数量巨大并存在一定联系的数据共同构成的数据集合就叫作大数据,大数据不但类型多样,而且结构复杂,涵盖大量信息。 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51 摘要:数量巨大并存在一定联系的数据共同构成的数据集合就叫作大数据,大数据不但类型多样,而且结构复杂,涵盖大量信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通过收集、整体和分析大数据,能够获取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能够对市场动态进行准确把握,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理决策,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信息化;建设 1大数据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了解客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 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资本等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如果能够有效收集、整理分析这些数据,并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就能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比如:电商企业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掌握客户的个人信息、购买记录等,从而对客户需求加以了解,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推荐符合其需求的商品。这样一来,企业既能对客户心理进行充分了解,又能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采取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增加企业销售额。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可以先构建专业的大数据平台,分析、预测通过大数据平台收集的各类信息,从而拉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企业通过大数据平台能够及时掌握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客户真实需求等,在此基础上改进产品,迎合市场需求。此外,企业还能利用大数据技术洞察市场,挖掘潜在客户,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1.2做出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水平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每项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果领导层无法及时处理这些信息,那么非但无法获取有效信息,甚至会受到错误信息干扰。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对于企业来说与资本、人力资源等同样重要。大数据改变了企业的决策模式,将业务驱动逐渐转变为数据驱动。企业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构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而有利于整合庞大的数据资源,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找出对企业有价值的各类信息,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测,理性地做出决策,尽可能确保决策合理,以免企业发展走向误区。除此之外,有效分析大数据能够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也能够及时收集客户意见,便于企业改进产品、服务,进而有利于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1.3整合信息资源,获取信息价值 数据本身并非大数据的真正价值所在,关键是对数据进行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由于大数据具有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特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产生的信息资源也比较复杂,并且在数量上呈爆炸性增长趋势。尽管信息资源属于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但是如果不能有效整合与利用这些资源,不但会浪费企业的信息资源,导致企业成本增加,还会对企业决策产生影响,对于企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大数据技术在利用信息资源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在数量庞大、内容繁杂的数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整合与分析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趋势,从而能够大幅提升企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2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1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大数据时代下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的信息化主要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化、标准化以及系统化。计算机和管理软件是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这些技术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电子化。通过开发和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以指纹识别、手机APP打卡等方式实现考勤的信息化,通过人才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接收应聘信息,并帮助HR进行人才甄别和选用。同时,还可以依托计算机平台实现远程培训,进行远程会议、远程办公等。通过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项目管理平台与协同运营管理系统三者之间可以实现组织、人员、项目等基础信息的互通,统一的数据标准消除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问题。 2.2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财务决策体系的支持。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雏形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主要用于计算工人的薪资,不仅功能有限,而且应用领域较窄。刚开始,财务管理信息化还缺少专门的财务软件支撑。我公司通过财务系统的升级和集成,扩展网上报销系统、集成CA认证系统等,大大提高了财务系统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仍然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发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高度吻合的财务软件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向更高的阶段发展的要求。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需要财务软件配套有多种相关信息体系功能,如财务决策、财务管理信息以及财务经理信息等相关体系。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经营数据等数据提取分析,再利用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来提高工作效率。 2.3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构建起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以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以大数据作为支撑。首先,实现决策主体与方式的转型。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股东大会、高级管理人员拥有决策的话语权,是决策的主体。但在大数据背景下,构建信息化的决策方式应实现由精英决策到大众决策的转变。在大数据支持下,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与决策中,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仅体现了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和人性化,更推动了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增强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在大数据下,企业进行的信息收集更具整体性,企业生产经营的评估、企业发展的规划更多依赖于大数据,而不是企业决策者个人的判断。通过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更全面地把握生产和经营状况,提高决策的可行性,避免因企业决策者个人的认识失误而影响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抗风险性。其次,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渠道。由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更依赖于数据,因此,在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时必须拓宽数据信息的来源,通过准确、全面的数据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除建立企业自己的数据平台,通过互联网、媒体渠道和社交平台进行数据的积累外,还应寻求专业的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支持,购买相关数据服务,从而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最后,做好数据安全的保护工作。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是最值钱的资源,因此,在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程

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 1.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概念 (1)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各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的过程。 ①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内容 a.拟定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和计划,统筹协调社会保障政策,统筹处理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利益和矛盾; b.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关法律的实施办法; c.贯彻、组织和实施各项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并负责监督、检查; d.受理社会保障方面的申诉、调解和仲裁; e.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信息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f.培养、考核、任免社会保障管理干部。 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内容 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包括基金的筹集、管理运营、支付三个方面的内容。 a.基金筹集一般通过国家的财政拨付以及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障费而实现,也可以接受社会和个人的捐助; b.基金支付就是给付受保人社会保障待遇,如养老金、失业金、救济金、医疗费补助、家庭补助等; c.基金的管理运营,包括基金的日常财务和个人账户管理以及基金的投资运营。 ③社会保障对象管理的内容 a.社会保障对象的登记、审查; b.保障金的发放; c.丧失劳动能力的医务鉴定; d.劳动技能的培训和职业介绍; e.无生活自理能力人员的家务助理或院舍转介等。 (2)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是社会保障管理组织为维护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而设立的、负责社会保障法令的贯彻、监督和审查的权力机构或办事机构。 ①以行政层次或行政权限作标准,可以分为中央管理机构、地方管理机构和基层管理机构三个层次。 a.中央管理机构,属于领导和决策层次; b.地方(省级)管理机构,属于辅助和传递层次; c.基础管理机构,即地(市)、县(市)级地方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属于社会保障事务执行和经办层次。 ②以管理职责、管理性质和业务范围作标准,可以分为行政主管机构、业务经办机构、

最新社保局信息化建设方案

最新社保局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以下简称“金保工程”),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政办[]40号)精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对“金保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保工程”是政府电子政务核心平台之一,涵盖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市场两大子系统,具有支撑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的功能。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要求和信息化相关规划,大力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的工作格局,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但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州“金保工程”在体系、网络、硬件等方面同全省水平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逐步扩大,促进就业、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社会保障“一卡通”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的实行,以信息化手段对大量业务提供高效支撑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进一步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步伐,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对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提供优质社会化服务、加强基金有效监管、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金保工程”建

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工作任务,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金保工程”,以适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需要。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和主要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等资源,依托州政府电子政务内网搭建“金保工程”主干网,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分步实施。 2、统一规划,规范运作。坚持规划先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按照规范设计、规范招标、规范建设的要求,实行“金保工程”独立运行,系统内部信息耦合,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3、加强管理,监管并重。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监管结合、同步推进。统筹考虑管理工作中人才、制度、机制等方面建设,早做谋划,早定方案,及早运作,同时做好同财税、银行、保险及邮政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沟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4、省级投资,地方配套。“金保工程”建设主要采取省级专项资金投入和地方政府配套相结合,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资金。省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全省硬件网络等相关设备配置和全省各项业务统一软件的开发与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办公场所、机房建设和通讯中心与所属各业务

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9-10-11T15:19:05.807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2期作者:南锐 [导读] 在如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学生除了能够获取到课本中的知识,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查询到各方面的知识。 陕西省延安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教育方式和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教育方式走向信息化进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但一味地跟随潮流容易失去教育事业本身的意义。只有理性思考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可预知的困难做好准备,才能有效利用大数据时代对教育事业带来的便利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 一、人工智能+大数据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及变革 在如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学生除了能够获取到课本中的知识,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查询到各方面的知识。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机构都应参与到学术和技术的改革当中,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不敢舍弃传统教学方式。教育的大变革意味着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要得到较大的突破。首先要有配套的教学设施,学生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感应到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便利性,例如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室等。其次,提高教师对互联网产品的利用度,摒弃单纯的板书教学,利用便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采用文字、图像、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教学趣味性。这也对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等互联网产品提出了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1.数据共享存在难度。数据互动、资源共享的一个前提是基础业务数据规范,如果这一规范不明确会影响学校和区域业务系统的数据互通和数据共享。另外,数据冗余是存在于业务系统当中的一个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若干数据模块在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囿于当时的条件而出现了重复使用的现象,由此难以保证业务基础数据的唯一性和确定性。而且在进行数据更改的过程中,数据导入的方式会对系统的数据同步性和统一化带来不利影响。 2.业务、应用系统不健全。业务系统开发过程中未能明确区、校的分界线,导致各部分功能的划分不够细致与明确。对各部分功能的不明确性会影响业务的统一性,阻碍学校积极能动性的发挥。应用系统的不健全会对教育管理产生不利影响,比如说在系统上比较缺乏教与学的核心业务;其二,在学生管理、教师发展、教育科研、德育以及教师培训等业务上尚未实现数字化;其三,数字化教学这一内容上存在着数字化平台不够完善与优良的特点;最后,在学习内容的管理上,很多学校不够重视。总而言之,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地健全与完善。 3.用户体验效果差。目前存在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系统当中,各个功能分区的板块有着相对独立的特点,较强的独立性导致整个系统中没有一站式登录机制。用户对象不同,在登录系统的时候所进行的操作也不相同,并且这种操作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系统可以使用户统一登录,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用到风格统一的系统,获得更好的消息体验。此外,统一的消息机制同样不存在,这也是造成用户体验不良的一个方面。 4.业务流程标准不统一。教育信息化系统目前没有统一的业务流程标准,欠缺流程化、规范化,用户在进行系统操作的过程中,后台进行的具体操作业务复杂而繁多,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的实时性会变差。没有规范化的流程引导,用户在瞬间获得有用数据的效果也会变差;同样,在数据分析和数据显示上都会有相应的延迟,降低处理数据的效率。 三、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1.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为了提供统一的教育服务,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有利于实现区域信息化系统的规范化、流程化。统一的数据中心所提供的统一的服务包括传统基础服务;数据共享服务,实现各个层面上的数据共享;信息等统一的认证服务,实行动态的应用系统认证;教育信息化修通标准定制服务,提供系统发展标准,按照相关规定建设信息化系统;系统建设监管服务,监管区域教育数据中心相关的信息化项目;安全监管服务,提供保证网络安全监管的相关服务,确保整个区域的教育信息网络安全。 2.完善业务系统。教育信息化的业务系统建设项目众多,应该按照项目的急迫性和重要性综合安排建设进度。其中,涉及到区域教育核心的教研项目应该放到首要的位置,包含的各个子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教师展业发展档案系统。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挖掘与汇总,并且形成各个专项的数据报表,以对教研的各个项目进行反馈,从而针对具体的薄弱环节进行提升,向着健康的良性循环状态发展。 3.全心服务教师与学生。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务必将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当作中心服务对象,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 4.准确定位区、校信息化建设路径。区、校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怎样发展是需要明确的,既不能实行突出区发展的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也不能实行于系统性、整体性不利的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应当在区、校责任明确的前提下,使区、校双方都能获得积极、充分的发展,整体提高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鹏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观念更新与理论思考[J].科技视界,2017,(7)。 [2]雷朝滋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1)。

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班级:计算机1班姓名:XXX 学号:2015XXXX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课程名称: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课程论文题目 ——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学生:XXX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1班)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这个词慢慢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的当中,而大数据也与我们的生活关联越来越紧密,对我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怎么样才能把握住机遇,在大数据时代中脱颖而出,怎么样才能在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挑战中稳步前行。 关键词:大数据;机遇与挑战;大数据时代分析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word big data slo wly into the people's horizons, and big data is linked to our life more and more closely, to our influence is growing. 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in the era of big data, how can ability in the er a of big data move steadily in the coming challenges. Key Words: Big data;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era of big da ta analysis

一、绪论 (一)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作为时下最火热的IT行业的词汇在互联网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大数据究竟有多大?大数据能做些什么?在新互联网时代,这些词汇让我们应接不暇。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还有四个特性分别是数据量大,种类多,速度快,价值大。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二)大数据能做些什么? 大数据的应用示例包括了大科学、传感设备网络、天文学、大气学、基因组学、生物学、大社会数据分析、互联网文件处理、制作互联网搜索引擎索引、通信记录明细、军事侦察、社交网络、通勤时间预测、医疗记录、照片图像和图像封存、大规模的电子商务等。仅仅十余年,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等组织机构意识到数据正在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数据分析能力正在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这或是明天我们治理交通拥堵、雾霾天气、看病难、食品安全等“城市病”的利器,也会为政府打开了解社情民意的更大窗口。众所周知,大数据已经不简简单单是数据大的事实了,而最重要的现实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分析才能获取很多智能的、深入的、有价值的信息。二、本论 (一)大数据的重要性 1.大数据的处理分析正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结点 有专家指出,大数据及其分析,会在未来10年改变几乎每一个行业的业务功能,从科学研究到保险,从银行业到互联网,各个不同的领域都在遭遇爆发式增长的数据量。在美国的17个行业中,已经有15个行业大公司拥有大量的数据,其平均拥有的数据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所拥有的数据量。在医疗与健康行业,根据数据预测,如果具备相关的IT设施,数据投资和分析能力等条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策略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15T13:57:24.4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袁亮1 冯平2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科学规划企业运营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让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得到重视,首先要明确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在大量信息需要处理的情况下简化流程,探讨研究出一个方案,让整个企业对于信息建设有个清醒的认知,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方案,迅速规范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四川广元 628000; 2.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科学规划企业运营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让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得到重视,首先要明确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在大量信息需要处理的情况下简化流程,探讨研究出一个方案,让整个企业对于信息建设有个清醒的认知,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方案,迅速规范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信息化管理;对策 1企业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但目前很多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使得企业运作效率低下,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企业很难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当大数据环境来到,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公司资源,使有效资源合理运用,帮助企业进行现代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总之,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来说,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于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也能够使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2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2.1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 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流程去规范信息化管理,有一些企业虽然知道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的今后发展非常重要,也同时制定了一些管理体系运用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但是他们并没有付诸于实践,未能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实际作用。企业平时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够,也促使员工无法真正融入到信息化管理体系,导致企业整体素质水平受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所负责的工作较繁琐,工作压力较大,最大的原因在于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尚未形成正式的规范和流程,所以企业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为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2.2企业信息运维管理安全意识不高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信息运维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的安全意识较低,在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过程中,数据完整性检查是一个主要问题,对数据问题和风险意识关注不够,这是当前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在业务流程中,无论是信息管理部门的领导还是具体的技术人员,日常统计通常是数据的操作和维护管理,而安全风险防范是操作和维护管理的关键任务。很多企业在信息技术上投入了太多的人力和资源,但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运维管理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其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同时,很多企业并未建立信息运维管理责任机制,无专人承担风险责任,未设立风险管理部门,从而导致企业信息运维管理工作面临较高的安全风险。 2.3企业信息化建设缺少系统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多个不同阶段,各企业间合作越来越密切,服务型社会趋于成熟,许多企业由单一的信息化管理演变为共同合作的形式,我们从国外引进了许多优秀的信息管理模式。但这些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引进,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由于大数据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以正确的流程作为指引,需要制定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具体方案及措施。然而很多企业配套设施及方案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缺少系统性规划。 2.4企业信息化管理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了正确、有效地为中小企业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企业需要研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方法,这样,企业中的每位员工将在信息化管理下按流程工作,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便可以提供有效、实时的数据信息,然后反馈给高层管理人员,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管理模式。当前现状是:企业缺乏这种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管理方法,从而造成企业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监督力度不足等影响,甚至导致企业信息管理平台数据丢失,企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被大大降低。 3企业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重视企业文化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一家企业的文化会决定它吸引什么样的人,企业文化的展现方式有很多种,不单单表现在精神和物质上,企业中上级与下级的相处,以及员工之间处理问题的方式或者企业举办的一些联谊活动都会有所表现,企业文化的发展应当充分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合理分析并制定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奠定文化基础。 3.2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要想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尤其要重视信息化培训,提高其信息化管理水平。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人性化管理尤为重要,奖惩分明,培养员工的耐心、责任心和凝聚力,为营造一个学习型、进取型、创新性团队提供人力保障。 3.3实现对信息化系统的科学规划 企业应当建立专业的信息化部门对大数据信息进行整合规范,由于数据量大,数据涵盖的范围广,这需要企业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维护,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要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数据中心,建立大数据的应用模型和应用场景,实现公司数据共享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这就需要企业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门,负责收集和整合信息。同时,有效利用各种数据资

社保服务信息化

西安邮电学院 姓名:何海涛 学号:10081007 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系别:公共管理系 班级:行政0801班

浅谈社保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出现,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今 世界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占据关键的战略位置。随着社会保障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化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把社会保障推进到信息化管理之中,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化建 设的一个关键环节。 提高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对策有以下四点: (一)规范信息系统制度保障建设 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保障社保系统高效、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制度保障方面 ,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逐步完善:一是结合实际情况 ,编制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 ,使得信息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科学设计的原则 ,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实施有效提升;二是整个系统制定统一的软硬件核心设备标准 ,避免接口不一、信息不畅的现象;三是信息建设经费应实行专项管理 ,完善相应的评价和论证工作审批程序 ,充分发挥有限的资金的作用;四是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加大信息化技术培训的力度 ,造就一支信息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五是完善建立信息化管理联动机制 ,即将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和业务经办形成互动机制 ,业务经办人员是直接面对参保人员 ,在熟练各种业务的基础上 ,及时捕捉新的管理服务要求 ,反馈给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部门提出改进要求。 (二)拓展信息网络化建设 信息网络化建设是社保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 ,网络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信息化的水平。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各地社保政策区域性差异的减小 ,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保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 ,一是充分发挥目前各地局域网的优势 ,进一步完善目前的信息网建设 ,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和信息查询无纸网络化办公;二是充分发挥社保信息网站的作用 ,充分发挥网页图、文、声并貌的优势 ,作为宣传保险制度政策的重要阵地 ,直接面向参保人员 ,向他们提供数据查询、政策咨询、办事指南等相关服务 ,将大大提高社保系统的服务水平;三是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 ,用于医院、药店等机构业务的监控 ,充分发挥社保系统监督稽查的职能 ,通过在线随机抽查和分类别抽查的方式 ,加大对各项基金的监管力度;四是应当适时地开展一些跨局域网业务的可行性研究 ,为将来社保信息联网的进一步扩大奠定技术基础。 (三)规范业务流程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以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对各管理环节进行优化 ,在制定出规范的业务管理流程的基础上 ,计算机系统才能对业务实行严谨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一要优化业务流程 ,对处理环节相一致的业务进行合并 ,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要规范办事程序 ,对各类业务的办事程序制定明确的秩序 ,各个环节紧紧相扣 ,相互制约 ,不要因人而异 ,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更改办事程序;三要规定管理权限 ,对所有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业务管理范围、操作权限都要有严格的规定 ,谁能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 ,都要有明确权限 ,避免越权办事和推诿扯皮的现象;四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延续性 ,加大宣传力度 ,使广大参保职工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系统的工作

“大数据”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刘东玉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数据量成几何系数增长,“大数据”(Big data)时代已经到来。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金保工程是社会保障信息化的核心项目,金保一期工程已发挥出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成为支撑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提升社会保险服务水平、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有力保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金保二期工程的建设论证,可从技术上推动社保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大数据”给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诸多机遇,也带来了更多挑战。 一、“大数据”基本概念 “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同过去的海量数据有所区别,其基本特征可以用4个V来总结:体量大、多样性、价值密度低、速度快。 第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 第二,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如除传统结构化的数据外,还有文本、视频、图片、声音、地理位置信息等非结构化信息。 第三,价值密度低(Value)。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 第四,处理速度快(Velocity)。“大数据”对处理速度有要求,一般要在秒级时间范围内给出分析结果,时间太长就失去价值了。最后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社会保障信息的“大数据”特性 随着金保工程一期建设的完成,一个以信息网络三级互联、应用软件基本统一、数据资源集中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统一的金保工程支撑平台已在全国基本形成,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省级人社部门均已建立了数据中心,32个省级单位全部实现了与部中央数据中心的网络联结,90%以上的地市实现了与省级数据中心的联网,城域网已经联接到92.5%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并且延伸到街道、社区、乡镇和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覆盖全国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架构初具规模。社保数据不断向上集中,参保人数几乎覆盖全国,历史数据不断积累,社会保障信息呈现出“大数据”的特性: 第一,社保数据量不断增加。以苏州市为例,仅结构化的社保数据库数据已达TB级,如果算上12333电话语音、医保药店视频监控等数据,数据已接近PB级。 第二,数据类型已不是简单的结构化数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图片信息、12333的语音信息、医保药店的视频监控信息等非结构化数据日益增多。 第三,数据价值提取困难。历史数据繁多,部分历史数据未能有效整合、全省乃至全

浅谈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Big Data)一词逐渐被人们认知和熟悉,其常被用于定义和描述“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人们做出决策不仅仅依靠经验和直觉,常以数据分析作为决策依据,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最大限度避免决策失误。用好大数据,必将对商业发展、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1 大数据的基本概况 大数据(Big Data)是指那些超过传统数据库系统处理能力的数据,其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性,即海量性、多样性、易变性、高速性。同时数据类型繁多、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等也是其主要特征。 2 大数据的时代影响 大数据,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其可帮助人们进行量化管理,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得数据者得天下。大数据对于时代的影

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数据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如果人们以大数据分析作为基础进行决策,可全面获取相关决策信息,让数据主导决策,这种方法必将促进决策方式的创新和改变,彻底改变传统的决策方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并推动信息管理准则的重新定位。2009 年爆发的甲型H1N1 流感就是利用大数据的一个成功范例,谷歌公司通过分析网上搜索的大量记录,判断流感的传播源地,公共卫生机构官员通过这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行动决策。 (2)“大数据应用”促进行业融合。虽然大数据源于通信产业,但其影响绝不局限于通信产业,势必也将对其他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目前,大数据正逐渐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数据分析为辅助手段加强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管理,如麦当劳、肯德基、苹果公司等旗舰专卖店的位置都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完成选址的,另外数据分析技术在零售业也应用越来越广泛。 (3)“大数据开发”推动技术变革。大数据的应用需求,是大数据新技术开发的源泉。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功能将逐渐取代以往单纯依靠人们自身判断力的领域应用。借

企业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重在大数据应用的创新 在日前举行的“2016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浙商总会会长、上海市浙江商会名誉会长,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指出,未来三十年会发生很大变化,计划经济将会越来越大。他说,因为数据的获取,一个国家的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可能被我们发现。相信在数据时代我们通过对国家和世界的经济、数据的掌握,未来三十年后会有新的理论诞生。 事实上,这已不是马云第一次发表类似观点。2015年9月,马云在接受台湾“中央日报”专访时曾表示,“1930年因为人们相信市场中有‘看不见的手’,所以市场经济取得了胜利。但是现在我们手中掌握的数据使过去看不见的手得以看见。”他对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十分关注,这可以说是新概念计划经济的产生。即在看清市场的运转后,计划性地生产、分配资源。这就是马云主张“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时代结束,DT(Data Technology)时代即将到来”的理由。 在大数据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对于企业来讲,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经营环境对企业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现代企业发展的迅猛之势使得许多原始的管理和运营方式已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很重要的层面在于其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企业信息化成为企业发展新的课题。 企业信息化是协助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一家成熟的公司必然需要一套信息管理机制来维护企业运营。而信息化管理的实质即为数据管理,随着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可视化的数据运营模式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标配”。 笔者认为,拥有海量数据仅为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能够对大数据建立新的处理模式才能使数据真正成为具有高利用率、高商业价值和多样性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使用能够更精准地发现需求、降低沟通成本,并优化产品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同时帮助企业分析内部管理模式,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改进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助力企业整合内外资源,重构整个商业价值链,预见商业新模式,建立企业数据生态,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