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基础》(专)阶段练习三(第五、六章)

《统计学基础》(专)阶段练习三(第五、六章)

《统计学基础》(专)阶段练习三(第五、六章)
《统计学基础》(专)阶段练习三(第五、六章)

《统计学基础》(专)阶段练习三(第五、六章)

一、填空题

1.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

2.平均发展水平又称_______,它是从_______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

3.已知某产品产量2002年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5%,2003年于2001年相比增长了14%,则2003年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_______。

4.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分为_______增长量和_______增长量,二者的关系可用公式_______表示。

5.发展速度根据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_______发展速度和_______发展速度,这两种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

6.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21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这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20年内增加_______倍。

7.使现象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沿着一个方向,逐渐向上或向下变动的趋势称为_______趋势;使现象发展周期比较长的涨落起伏的变动称为_______变动。 8.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_______后_______。

9.指数从其计算的总体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现象性质的不同,分为_______指数和_______指数。 10.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_______指数和_______指数。

11.统计中,在经济上有联系、在数量上存在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称为_______。

12.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_______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_______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3.平均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_______指数和_______指数。

14.因素分析就是利用_______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中各种因素变动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

15.某企业2003年的产量比前一年增长了10.5%,产品总成本增长了8%,则该企业2003年单位成本增减的百分比为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单位的营业收入如下:200万元,22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320万元,则平均增长量为( )。 A.

5120

B. 4120

C. 5200320

D. 4200320

2.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的指标是( )。

A.逐期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环比发展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 3.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 A. n

a a ∑=

B. n

a a a a a a n

n 22

1321

++???+++=- C. 1

22

1321

-++???+++=-n a a a a a a n

n D. ∑-=--++???++++=1

n 1

i i

1

n n 1n 232121f

f 2a a f 2a a f 2a a a 4.某厂近四个月来的产品销售额为:200万元,210万元,230万元,270万元,则平均增长速度为( )。 A. 4

200

270 B.3200

270 C.12002704

- D.1200

270

3- 5.增长期是指( )。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B.基期水平与报告期水平之差 C.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减1 D.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6.下列属于相对指标动态数列的有( )。

A.各月产量

B.各月家庭人均收入

C.各月工人平均工资

D.各月储蓄余额

7.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

A.4%13%8%5%3???

B.4%113%108%105%103???

C.1%13%8%5%34-???

D.1%113%108%105%1034-??? 8.某地2000年GDP 为2139亿元,若按平均9%的增长速度发展,GDP 翻一番所需时间是( )。

A.8.04年以后

B.8.04年以内

C.11.11年以后

D.11.11年以内

9.某商店五年的营业额为:20万元,30万元,35万元,45万元,50万元,则平均增长量为( )。

A.

5

30

B.430

C.120505

- D.120504- 1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

A.年年下降

B.年年上升

C.年年相同

D.升降不定 11.指数按其对比的基期不同,可分为( )。

A .个数指数和总指数

B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12.编制指数时,需要用同度量因素的指数是( )。 A.算术平均指数 B.调和平均指数 C.综合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13.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如果已将分母中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则分子中的同度量因素必须固定在( )。

A.基期

B.报告期

C.基期与报告期之间的任一时期

D.基期与报告期之间最中间的时期 14.用q 表示销售量、p 表示价格,按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反映因价格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销售额的计算公式是( )。 A.0001p q p q ∑∑-

B.1011p q p q ∑∑-

C.0

111p q p q ∑∑-

D.0010p q p q ∑∑-

15.总指数与个体指数的数值相比( )。

A.总指数大于所有个体指数

B. 总指数小于所有个体指数

C.总指数等于所有个体指数的总和

D.总指数总是介于所有个体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16.某企业两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今年一季度同去年一季度相比较,由于两个车间单位产品成本降低使企业总平均成本下降5%,而产品结构变化使企业总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企业总平均成本增减变动百分比为( )。 A.4.5% B.-5% C.15% D.-11%

17.某地区2001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社会商品销售量增长8%,则其社会商品销售额增长了( )。

A.7.40%

B.13.33%

C.8.60%

D.8.65% 18.若产品产量增长10%,单位产品成本下降10%,则总成本( )。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难以确定

19.对平均指标变动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当分析各组平均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水

平变动的影响程度时,另一个影响因素应该采用( )。

A. ∑00f f

B.∑10f f

C. D.

∑11f f

20.以同样多的人民币来购买商品,报告期比基期少5%,则价格指数为( )。 A.95% B.105% C.95.23% D.105.26%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时期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时点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C.时期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关 D.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E.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登记取得的

2.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D.相邻两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定基增长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3.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 )。 A.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

C.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D.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E.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积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时期长短一致

B.总体范围一致

C.经济内容一致

D.计算方法一致

E.计量单位一致 5.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最末一期水平,则应采用水平法

B.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最末一期水平,则应采用方程法

C.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用几何平均法

D.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用方程法

E.在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用水平法 6.平均增长量是指( )。 A.逐期增长量之和/时间数列项数

∑01f f

B.逐期增长量之和/(时间数列项数-1)

C.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

D.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1)

E.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7.将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加以平均所得的平均数是( )。 A.动态平均数 B.静态平均数 C.序时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E.一般平均数

8.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 )。

A.n n

1

i i x x ∏== B.n

0n

a a x = C.n R x = D.1n 1

n

a a

x -= E.0

n

1

i i

n

1

i i a a

x ∑∑==-=

9.某工厂所有产品出厂价格,今年是去年的115%,这个百分数是( )。 A .平均数 B.总指数 C.综合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10.下面的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A.工人人数指数

B.产品产量指数

C.销售量指数

D.劳动生产率指数

E.价格指数

11.某县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6%,平均亩产比上年提高了6%,该县粮食总产量和上年对比( )。

A.持平

B.上升0.36%

C.下降0.36%

D.相当于99.64%

E.下降3.6% 12.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 )。

A.平衡作用

B.同度量作用

C.联系作用

D.比较作用

E.权数作用 13.平均指标指数体系是由( )组成。

A.调和平均指数

B.总指数

C.可变构成指数

D.固定构成指数

E.结构影响指数

14.某企业产品总成本报告期为183 150元,比基期增长10%,单位成本总指数为104%,则( )。

A.总成本指数110%

B.产量增长了5.77%

C.基期总成本为166500元

D.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了7044元

E.产量增产使总成本增加了9606元

15.职工平均工资上调8%,职工人数减少了10%,则( )。 A.平均工资指数为108% B.职工人数指数为90% C.工资总额少支付2.8% D.工资总额减少2% E.工资总额指数=8%×10%=0.8%

四、简答题

1.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有什么不同点?

2.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五、计算分析题

1.某工业企业的调查资料如表1,试运用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确定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和表中所缺的动态指标;

表1 某工业企业的调查资料

2.某单位2002年职工人数资料如表2:计算该单位2002年职工平均人数。

表2 某单位2002年职工人数

3.某工厂上半年总产值资料如表3。

表3 某工厂上半年总产值

试分别利用半数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配合一条趋势直线方程,并预测该工厂8月份的总产值。

4.某企业两种产品销售价格及销售额资料统计如表4。

表4 某企业两种产品销售价格及销售额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两种产品销售价格指数,并分析由于收购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5.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其产量和单位产品成本资料统计如表6-13。

表5 某企业三种产品成本资料

根据资料计算分析总成本的变动程度以及产量、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对总成本的

影响程度。

6.某企业职工人数和工资资料统计如表6

表6:某企业职工人数和工资资料

根据资料,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工人结构变化及各组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对总体平均工资的影响。 答案: 一、填空题

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2、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动态

3、8.57%(114%÷105%-1)

4、逐期,累计,

5、环比,定基,

6、4

7、长期,周期或循环

8、综合,对比

9、个体指数、总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10、综合指数、平均指数 11、指数体系

12、质量指标,数量指标 13、加权算数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14、指数体系 15、-2.26%(计算过程为:108%÷110.5%-1) 二、单项选择题

1-5 BDCDD 6-10 CBBBA 11-15 BDACD 16-20 ADCDD 三、多项选择题

1、AD

2、AD

3、AD

4、ABCDE

5、AD

6、BDE

7、ACD

8、ABC

9、BCE 10、ABC 11、CD 12、BE 13、CDE 14、ABC 15、ABC

01231201n n n -0123120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 1

-n n

2312010n 1-n n

2312010a a a a a a a a ????= a a n

四、简答题

1、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区别见下表:

2、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联系:平均指数由综合指数公式推导出来,可以由加权算数平均数或加权调和平均数两种形式推导出,结果含义相同 综合指数愈平均指数的区别如下:

① 综合指数“先综合再对比”;平均指数先“先对比后平均” ② 综合指数适用全面资料偏制;平均指数可适用全面和非全面资料 ③ 综合指数一般用实际资料作权数;平均指数可用实际或估算资料作权数 五、计算分析题 1、

2、解答:本题适用时间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计算公式

3、(1)利用半数平均法

将上述t=2,y=89.33和t=5,y=110.33代入方程y=a+bx 得到 求解次方程组得: a=75.33

1204

36906000476012401220122011801180120011343232121--n n n (人))()()(120412

36906000476012

312401220215122011802141180120021)(21

)(21)(21)(2111343232121=++=?++?++?+=

+++++++=

--f

f a a f a a f a a f a a a n n n

89.33=a+2b b=7

由此得到直线方程为: =75.33+7t ,当t=8时, =75.33+7*8=131.33(万元)

(2)利用最小平均法计算,相关数据见下表

假设趋势方程为

,其中 将相关数据代入得到:

8月份的时间转换为:t=9,此时

4.解答:利用加权调和平均指数公式,

计算结果表明两种产品销售价格平均增长了11.4%。 5.解答:

总产品成本=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即 指数体系及绝对增减量关系式见下:

总成本指数= 总成本绝对量变动额=2161400-1938000=223400(元) 其中,受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指数= 产量绝对量变动额=2141400-1938000=203400(元)

y ?y ?y ?y ?bt a y ?+=2

∑∑∑==2t

ty

b ,n y a )

(13.13393.799.83万元=?+)(13.13393.799.83y ?万元=?+=99.83 3.7t

99.83y ?3.770

259

b 83.996

599

a +===

==

,,111.4%

430

1

1p

11p

=111.4%2601264302801680

1560150500420280150q

p k 1q p k 11p 11p =+=?+?+=

=∑∑107.69%1560

1680

119.05%11甲甲乙甲280q p 150q p 107.69%15601680k 119.05%420500k 1111======

乙乙甲甲乙甲,,,0

01

00

01

11

01

10

01

00

01

1∑∑

∑∑∑∑∑∑∑∑∑∑-+-=-?=

)

q

p q p ()q

p q p (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011

100100011101100100011,q p pq ?=%

53.1111938000

2161400

96

25001543000240520096340014625006000==?+?+?+?+?%53.111193800021614009625001543000240520096340014625002456000==?+?+??+?+?%

50.1101938000

214140096

25001503000240520096340015025006000==?+?+?+?+?%50.110193800021414009625001503000240520096340015025002406000==?+?+??+?+?

其中,受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的影响: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 单位成本绝对量变动额=2161400-2141400=20000(元) 总成本指数的相对数体系为:111.53%=110.50%×100.93%

总成本指数的绝对数增减额为:223400(元)=203400(元)+20000(元) 6.解答:根据已知资料,计算相关数据如下表

(1)总平均工资变动指数

)

(1.4413.16784.2119230386000310657000f f x f f x %28.1261678.34.2119230386000310657000f f x f f x 0

00111000111元变动绝对值可变构成指数=-=-=-=

==÷=÷=

∑∑∑∑∑∑∑∑

(2)职工工资水平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

)

(2.4662.16534.2119310512500310657000f f x f f x %

20.1281653.24.2119310512500310657000f f x f f x 0

101

111

101

11元变动绝对值固定构成指数=-=

-=-===÷=÷=∑

∑∑∑∑∑∑∑

(3)职工结构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

)(1.253.16782.1653230386000310512500f f x f f x %50.981678.32.1653230

386000310512500f f x f f x 01

011100

011

0元变动绝对值结构构成指数-=-=-=-===÷=÷=∑∑∑∑∑∑∑ (4)总平均工资指数的相对数体系和绝对数体系 %

50.98%20.128%28.126相对指数体系:?=

%

93.1002141400

2161400

96

34001502500600096340014625006000==?+?+??+?+%93.100214140021614009634001502500240600096340014625002456000==?+?+??+?+?

新编英语教程第3册李观仪主编第五单元课后练习答案(供参考)

第五单元练习册答案 TEX TⅠ Comprehension A. Give an exact reference as evidence that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wrong. (P63) 1. The 2nd paragraph is totally devoted to explaining why the author has not got a home phone. He also explains why he doesn’t li ke to use a public telephone box. 2. When the writer writes that he does not like the telephone, he means only home and office phones. He doesn’t like public telephones, either. He thinks that using a public phone box is a horrible thing to do. 3. In the 3rd paragraph the writer seems to indicate that usually people don’t answer the telephone when they are busy with something else. He says no matter how busy anyone is or what he is doing, he will try to answer the telephone because he thinks there may be some important news or message for him. 4. In the 5th paragraph the writer claims that it is convenient to have one’s number listed in the telephone directory. He thinks it unwise for anyone to have his name and telephone number printed in the telephone directory. 5. In the 5th paragraph the writer implies that Shakespeare, the Bible and the telephone directory can be found anywhere. He indicates that a telephone directory can be found in more places than Shakespeare or the Bible. 6. In the 6th paragraph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one needs a telephone in case of emergency. He says that even in case of emergency it is not necessary to have a telephone, because in England one is seldom far from a telephone. B. Explain the following in your own words. (P64) 1. ... or pose as unusual. ... or pretend to be uncommon / out of the ordinary. 2. ... flavored with cheap face-powder and chain-smoking ... ... filled with the odour of women’s low quality face-powder and the smell left behind by the ceaseless smoking of cigarettes ... 3. Are you strong-minded enough to …? Do you have enough strong will power to ...? 4. …, only to be told that …? ..., then you are just told that ...? 5. “The truth will out.” No matter how hard you try to hide it, people will learn the facts sooner or later. 6. a book more in evidence than Shakespeare or the Bible … a book which can be seen in more places than Shakespeare or the Bible ... 7. … to escape from some idle or inquisitive chatterbox, or somebody who wants something for nothing … ... to keep away from some lazy or curious gossip, or from somebody who wants something but not to offer anything in return. 8. … or from some reporter bent on questioning you … ... or from some reporter who is determined to question you ...

统计学第五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目的在于() A.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B.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C.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D.推断总体指标 2.在重复抽样条件下纯随机抽样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A.样本单位数 B.总体方差 C.抽样比例 D.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3.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若抽样人数相等时,优秀生比重的抽样误差() A.一年级较大 B.二年级较大 C.误差相同 D.无法判断 4.用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公式计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结果将()A.高估误差 B.低估误差 C.恰好相等 D.高估或低估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A.扩大到原来的2倍 B.扩大到原来的4倍 C.缩小到原来的1/4 D.缩小到原来的1/2 6.当总体单位不很多且差异较小时宜采用() A.整群抽样 B.纯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等距抽样 7.在分层抽样中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方差是() A.层间方差 B.层内方差 C.总方差 D.允许误差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特点有() A.建立在随机抽样原则基础上 B.深入研究复杂的专门问题 C.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 D.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 E.抽样误差可以事先控制 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样本容量的大小 B.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C.总体单位的标志变动度 D.抽样方法 E.抽样组织方式 3.抽样方法根据取样的方式不同分为() A.重复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不重复抽样 4.抽样推断的优良标准是() A.无偏性 B.同质性 C.一致性 D.随机性 E.有效性 5.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A.总体方差的大小 B.抽样方法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19785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2.”统计”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 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5.学生的智商等级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数据 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 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 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8.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A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单位 B所有居民是总体 C某个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

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10.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 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 11.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 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 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 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 12.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 A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 B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的方法 D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业 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 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 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6.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果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B.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C.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2.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蜡烛在距透镜2倍焦距以内 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3.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5.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固定不动.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的实像;遵从这成像原理的是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6.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______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___cm,并推算出焦距为___(选填字母) A. f<15 cm B .15 cm

统计学基础_第五章_动态数列分析

统计学基础第五章动态数列分析 【教学目的】 1.区分不同种类的动态数列 2.熟练掌握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各种方法 3.掌握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的种类,运用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动态指标的相互推算 4.理解趋势的意义,运用长期趋势测定方法对长期趋势进行测定 5.计算季节比率,并且深刻理解季节比率的经济含义 【教学重点】 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的种类和特点 2.动态比较指标和动态平均指标的计算 3.动态数列的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1.绝对数时间数列中的时点数列平均指标的计算 2.相对数、平均数时间数列动态平均指标的计算 3.动态数列分析方法中的季节变动分析方法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12课时 【教学容参考】 第一节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 一、动态数列的概念 将某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了一个动态数列,也叫做时间数列。动态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被研究现象所属的时间;二是反映该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 通过编制和分析动态数列,首先可以从现象的量变过程中反映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程度和趋势,研究其质量变化的规律性。 其次,通过对动态数列资料的研究,可以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预测。 第三,利用动态数列,可以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编制和分析动态数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已成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案例】 下面图表列举了我国2004~2007年若干经济指标的动态数列。 表5-1 我国2004-2007年若干经济指标 二、动态数列的种类 按照构成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动态数列可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三种类型。其中绝对数动态数列是基本的数列,相对数和平均数动态数列是派生数列。

统计学第七章、第八章课后题答案

统计学复习笔记 第七章参数估计 一、思考题 1.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 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 (z 2 )2 2其中: E z n n E22 其中: E z 2 n 2. 样本量n 与置信水平1- 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之间的关系为与置信水平 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水平越大,所

2014报关员复习第五章同步习题第3节

一、单选题: 1、我国某出口加工企业从香港购进台湾产的薄形尼龙布一批,加工成女式服装后,经批准运往区外内销,该批服装向海关申报出区时,其原产地应申报为( )。 A、香港 B、台湾 C、中国 D、国别不详 标准答案:c 2、用于所获得或生产产品中的原产于东盟成员方的成分不少于该货物FOB价的( ),并且最后的工序是在成员方境内完成,则认定原产国为东盟成员国。 A、40% B、30% C、50% D、60% 标准答案:a 3、特别优惠关税待遇进口货物规则的原产地证明书有效期为自签发之日起( )。 A、30天 B、60天 C、90天 D、180天 标准答案:d 4、直属海关将在接到申请人的书面申请和全部必要文件资料后( )内,作出原产地的预确定决定。 A、60天 B、90天 C、150天 D、180天 标准答案:c 5、关于暂定税率适用的原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适用最惠国税率的进口货物同时有暂定税率的,应当适用暂定税率 B. 适用协定税率、特惠税率的进口货物有暂定税率的,应当从低适用税率 C. 适用普通税率的进口货物,不适用暂定税率 D.适用出口税率的出口货物有暂定税率的,不适用暂定税率 标准答案:d 解析:对于出口货物,在计算出口关税时,出口暂定税率优先于出口税率执行。 6、原产地规则关系到对进口货物实施不同的税率,下列表述中不符合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实质性改变标准规定的是( ) A、货物经加工后,在海关进出口税则中的税号(4位数一级的税则号列)已有了改变 B、货物经重新筛选并重新包装 C、货物经加工后,增值部分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经达到30% D、货物经加工后,增值部分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经达到30%以上 标准答案:b

法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七课练习答案

Le?on 7 E xercices de grammaire (L e subjonctif-2) I. Conjugaison : au subjonctif passé. 1.que tu aies fini ce devoir. 2.qu’il soit parti ce soir 3.que tu ne les aies pas prévenus 4.que tu l’aies fait exprès 5.que tu n’aies pas été plus prudent 6.que j’aie vu II. Mettez les verbes entre parenthèses au subjonctif présent ou au subjonctif passé. 1.ne soyez pas libre 2.n’ayez pas été libre 3.fasse 4.(n’) ait fait 5.n’ait pas écrit 6.n’écrive pas plus souvent 7.n’aient pas vu 8.re?oive III. Mettez les verbes entre parenthèses au subjonctif présent. 1.vous fachiez 2.arrive 3.prolonges 4.parle 5.expire 6.téléphone 7.rattrapions 8.(m’) envoie 9.continuent 10.souhaitiez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59521718.html,preniez 12.puisse 13.sortent 14.dise 15.vienne 16.(ne) meurent 17.connaisse 18.(ne) pleuve IV. Transformez les phrases comme dans les exemples : 1.Mes plantes ne poussent pas beaucoup bien que je les arrose régulièrement. 2.Charles voudrait me rencontrer afin qu’on examine le projet ensemble. 3.Il faudra beaucoup travailler de manière que vous obteniez votre dipl?me sans problème. 4.J’aimerais passer à la poste avant qu’elle (ne) ferme. 5.Vous allez guérir à condition que vous suiviez exactement le traitement. 6.Je vais louer une voiture en attendant que le garagiste répare la mienne. 7.Nous allons changer de voiture de sorte qu’elle consomme moins d’essence. 8.Je ne fais rien jusqu’à ce que vous arriviez. 9.J’ai demandé à Pierre-Henri de venir de fa?on qu’il m’explique comment résoudre le problème. 10.Sarah n’ose pas parler de peur qu’on la trouve ridicule. V. Mettez le verbe entre parenthèses au subjonctif passé. 1.(j’) aie pu 2.aient manifesté 3.m’ayez expliqué

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内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3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同步练习C卷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3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同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9高三上·北京期中) 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某同学设想在小球下落的空间中选取三个竖直平面 1、2、3,平面与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小球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运动轨迹与平面 1、2、3 的交点依次为 A、B、 C。小球由 A 运动到 B,竖直位移为 y1 ,动能的变化量为ΔEk1 ,速度的变化量为Δv1;小球由 B 运动到 C,竖直位移为 y2 ,动能的变化量为ΔEk2 ,速度的变化量为Δv2。若 y1 = y2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ΔEk1<ΔEk2 B . ΔEk1=ΔEk2 C . Δv1<Δv2 D . Δv1=Δv2 2. (2分) (2017高一下·钦南期末) 在课堂中,老师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平抛运动.A、B是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处于同一高度.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B球,B球自由下落.某同学设想在两小球下落的空间中任意选取两个水平面1、2,小球A、B在通过两水平面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分别为△pA和△pB ,动能的变化量分别为△EkA和△EkB ,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pA=△p B ,△EkA=△EkB B . △pA≠△pB ,△EkA≠△EkB C . △pA≠△pB ,△EkA=△EkB D . △pA=△pB ,△EkA≠△EkB 3. (2分) (2019高一下·蒙山月考)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之前,必须调整实验装置,下列操作必要且正确的是:() A . 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 B . 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C . 在坐标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D . 小球每次应从斜槽不同高度释放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共15分) 4. (3分) (2020高一下·郧县月考) 小明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中,为了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左图),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滚下,重复描点,实验后在白纸上连点成线可得到轨迹图(右图)。以下操作和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为了保证小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必须水平。

统计学第五章 练习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包括 和 。 2、绝对数时间序列可以分为 和 两种,序列中不同时间数值相加有实际的意义的是 。 3、设i=1,2,…n , i a 为第i 期发展水平,则1a 称为 ,n a 称为 ,/i a 1 i a 是 , /i a 1a 是 。 4、计算间断时点序列平均发展水平,一般有两个假设条件:假设上期末水平 本期初水平,其二是假设现象在间断期内数量 变化。 5、时间序列的波动可以分解为 、 、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6、报告期粮食总产量增加12%,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则粮食每亩产量提高 。 二、单项选择题 1、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 )。 A 、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B 、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C 、前者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D 、前者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时点序列 B 、时期序列 C 、平均数时间序列 D 、相对数序列 3.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和动态平均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 A 、发展水平 B 、发展速度 C 、平均发展水平 D 、平均发展速度 4、发展速度属于( )。 A 、比例相对数 B 、动态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5、一个动态数列的多个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A 、4%×6%×9% B 、 104%×106%×109% C 、(4%×6%×9%)-1 D 、(104%×106%×109%)-1 6、 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的增长量( )。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判断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统计学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30名职工B.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 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 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D.综合分析法 E.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统计学第四版第七章课后题最全答案

第七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 7.1 (1)已知σ=5,n=40,x =25,α=0.05, z 05.0=1.96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σ x =n σ= 79.040 5 = (2)估计误差(也称为边际误差)E= z 2 α n σ =1.96*0.79=1.55 7.2(1)已知σ=15,n=49,x =120,α=0.05, z 05.0=1.96 (2)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σ x =n σ= =4915 2.14 估计误差E= z 2 α n σ=1.96* =4915 4.2 (3)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x z σ α ± =120±1.96*2.14=120±4.2,即(115.8,124.2) 7.3(1)已知σ=85414,n=100,x =104560,α=0.05, z 05.0=1.96 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x z σ α ± =104560±1.96* =100 85414104560±16741.144即(87818.856,121301.144) 7.4(1)已知n=100,x =81,s=12, α=0.1, z 2 1.0=1.645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0%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81±1.645* =100 1281±1.974,即(79.026,82.974) (2)已知α=0.05, z 2 05.0=1.96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81±1.96* =100 1281±2.352,即(78.648,83.352) (3)已知α=0.01, z 2 01.0=2.58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9%的置信区间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点器材调节 1.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如图甲所示,光具座上有A、B、C三块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其中在B上应 放置______。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如乙所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该将蜡烛向______移动,或将凸透镜向______移动,或将光屏向 上移动。(均选填“上”或“下”) 知识点规律探究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 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3.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考查角度凸透镜“被遮”、镜头“破损” 5.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考查角度像大小的调节 6.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7.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8.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 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______(选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 考查角度光路可逆 9.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统计学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在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 公司设备调查 B. 农村耕地调查 C.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D. 汽车养护情况调查 2.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填报单位 D. 调查表 4. 5.填报单位( )。 A. 是调查标志的承担者 B. 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C. 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 D. 即是总体单位 6. 7.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之和是( )。 A. 不等于l B. 大于1 C. 小于1 D. 等于l

8. 9. 统计表的结构,从其外形看,是由( )。 A. 标题和数字资料两部分构成 B. 标题、横行、纵栏标目三部分构成 C. 横行和纵栏数字资料构成 D. 标题、横纵、纵栏、数字资料等部分构成 10. 11.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 4、3、4、6、3、4、 5、2、4,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 A. 单项式分组 B. 等距分组 C. 不等距分组 D. 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12. 13.某厂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去年提高4%, 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相对数算式为( )。 A. 4%÷8% B. 8%÷4% C. (100%+4%)÷(100%+8%) D. (1+8%÷1+4%) 14. 15. (错误) 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

A. 招生录取率 B. 人均钢产量 C. 轻重工业比例 D. 人均国民收入 16.对全市科技人员进行调查,每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科技人员的职称是 ( )。 A. 品质标志 B. 变量 C. 变量值 D. 标志值 17. 18.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80分,则该成绩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变量 D. 指标 1.设2000~2004年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6%、7%、8%、9%和10%,则平均增长速度为 ( )。 A. B. C.

必修2 第五章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同步练习

无机非金属材料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 1. 下列试剂中,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贮存的是() A. 氢氟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 D. 水玻璃 2. 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2起反应的是() ①浓H2SO4;②H2O;③浓硝酸;④氢氟酸;⑤KOH溶液;⑥氧化钙;⑦碳酸钠 A. ①②⑥ B. ②④ C. ④⑤⑥⑦ D. ③④⑤⑥ 3. 下列反应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SiO2→Na2SiO3 B. SiO2→H2SiO3 C. Na2SiO3→H2SiO3 D. H2SiO3→SiO2 4. 下列关于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与二氧化碳分子相似,1个硅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硅分子 B.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为气态,二氧化硅为固体 C. 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盐 D. 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盛放NaOH溶液 B. 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C. SiO2与纯碱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2,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 石灰石是工业制备普通玻璃和水泥的共同原料 6. 《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黏土而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窖中燃薪举火”,“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与造砖同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 “燃薪举火”使黏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C. 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浇水冷却成青瓦 D. 黏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 7. 下列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光导纤维、玻璃、水泥、陶瓷等硅酸盐材料 B.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虽然克服了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缺点,但强度比较差 C. 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 D.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统计学基本知识第七章课后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相关和回归 一、单项选择题 1.相关关系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 )。 (1)直方图 (2)散点图 (3)次数分布多边形图 (4)累计频率曲线图 2.两个相关变量呈反方向变化,则其相关系数r( )。 (1)小于0 (2)大于0 (3)等于0 (4)等于1 3.在正态分布条件下,以2yx S (提示:yx S 为估计标准误差)为距离作平行于回归直线的两条直线,在这两条平行直线中,包括的观察值的数目大约为全部观察值的( )。 (1)68.27% (2)90.11% (3)95.45% (4)99.73% 4.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 (1)函数关系 (2)单向因果关系 (3)互为因果关系 (4)严格的依存关系 5.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 (1)严格的关系 (2)不严格的关系 (3)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 (4)有内在关系的但不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 6.已知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相关系数计算出来放在四个备选答案之中,它是( )。 (1)0.29 (2)-0.88 (3)1.03 (4)0.99 7.如果变量z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 (1)低度相关关系 (2)完全相关关系 (3)高度相关关系 (4)完全不相关 8.若已知 2()x x -∑是2()y y -∑的2倍,()()x x y y --∑是2 ()y y -∑的1.2倍, 则相关系数r=( )。 (1) 21.22 (3)0.92 (4)0.65 9.当两个相关变量之问只有配合一条回归直线的可能,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 (1)明显因果关系 (2)自身相关关系 (3)完全相关关系 (4)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而存在相互联系 10.在计算相关系数之前,首先应对两个变量进行( )。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3)回归分析 (4)因素分析 11.用来说明因变量估计值代表性高低的分析指标是( )。 (1)相关系数 (2)回归系数 (3)回归参数 (4)估计标准误差 12.确定回归方程时,对相关的两个变量要求( )。 (1)都是随机变量 (2)都不是随机变量

2018年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三节公众参与练习6!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公众参与 教材第85页思考 1.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因此更应提倡见义勇为行为。 2.(1)顺应自然的生活:人类应该从自然中学习生活的智慧,过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生活,可以协调人类的生存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关系。 (2)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既关心个人又关心人类的环境权和发展权,任何无节制的消费资源、肆意排放污染物、污染输出、转嫁污染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3)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体现了对后代人和自然负责的环境行为准则,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杀鸡取卵式的行为和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 3.积极参与当地环保组织活动,如参与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做环保宣传员,监督政府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检举违法和不环保行为等。参与环保行动时尤其注意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改善环境。

学业达标 1.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是() A.公众参与 B.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 D.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解析: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先决条件。 答案:A 2.能体现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行为作用的是() ①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②代替政府执行环境政策③监督企业的行为④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③ 解析:①是政府科研机构的职能,②应该是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 答案:B 3.我国环保NGO的主要工作方向不包括() A.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的强度和力度 B.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C.协助政府执行环境保护政策 D.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 解析:环保NGO是非政府组织,没有执法的权力。 答案:A 公众参与是指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基本的组织 B.公众参与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 C.公众参与高消费会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经济繁荣 D.公众参与就是青少年的参与 5.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首先取决于() A.个人的环境意识B.集体的环境意识 C.公众的环境意识D.国家环保政策 6.下列实例中,体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是() A.提倡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B.不用或尽量少用一次性商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卫生水平 D.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 解析:第4题,人类要使自己的环境行为符合环境规律,在实施环境行为之前,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和动机。第5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所必需的思想和心理条件,因此是衡量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程度的首要因素。第6题,提倡高消费,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不利于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 7.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位中学生应当() ①树立环境意识②讲究环境道德③扞卫自身的环境权益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