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和德国恶性通胀比较

中国和德国恶性通胀比较

中国和德国恶性通胀比较
中国和德国恶性通胀比较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与1945~1949年的中国所爆发的恶性通货膨胀,是人类有史以来两例最经典的恶性通货膨胀。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尚未有学者对此展开比较研究。比较两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可知:虽然两国恶性通货膨胀具有诸多共同特性,但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国货币发行量与物价涨幅有别和通货膨胀恶性程度不同两方面。通过对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幅度、汇价贬值程度等几方面数据分析可知,中国恶性通货膨胀较德国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键词:恶性通货膨胀;中、德比较研究;共同性;差异性

一、选题理由与文献回顾

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胀”后,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自此纷纷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即由以前的追求充分就业转向物价稳定,将治理和预防通货膨胀列为政府的主要工作。由于现在各国纸币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已解除了各种“外部锚”对其的约束,当政府存在巨大财政赤字之时,政府和中央银行往往会出现通过发行货币予以弥补赤字的冲动,因此现有的纸币本位制很容易引发通货膨胀。所以治理和预防通货膨胀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课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所经历的恶性通货膨胀与1945~1949年中国所爆发的恶性通货膨胀,被看成是世界货币史上恶性通货膨胀的两个典型例子。因为截止目前,除了1946年匈牙利极端的通货膨胀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外,人类有史以来鲜有出其右者。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恶性通货膨胀,引起了很多经济学家的兴趣。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进行了研究。1931年富兰克出版了系统研究德国恶性通货膨胀时期价格与生产的专著《德国恶性通货膨胀中的兑换、价格与生产(1920-1923)》(Exchange,Price and Production in Hypezintlation:Germany,1920-1923);1937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的沃伦与皮尔逊教授在他们的著作《世界价格与建筑业》(World Priceand the Building Industry)一书中,对德国恶性通货膨胀作了这样直观的描述:如果将1923年德国通货膨胀的数据绘成柱状图,其长度将达到200万英里。其后荷兰经济学家劳森与彼德森1969年出版了他们的专著《1918~1923年德国通货膨胀》(The German Inflation 1918-1923),对德国通货膨胀发生的背景、状况及其后果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年美国的林格编著了《1923年德国的通货膨胀》(The Cerman Inflation or 1923)。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1975年在他的著作《货币的来龙去脉》(Money:When It Came,Where It Went)中对德国的通货膨胀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唐·帕尔伯格(1993)《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An analysisand history of Inflation),则将德国恶性通货膨胀作为经典的通货膨胀事例予以探讨。

相比而言,对于1945~1949年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并没有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广泛重视,只有个别经济学家提到,如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1992)在《罗斯福、白银与中国》(Silverand China)一文中认为,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唐·帕尔伯格(1993)于上书中对中国恶性通货膨胀研究也给以一定的篇幅。国内虽然历史教材、价格史、财政史等方面的著作有所涉及,但并不深入,最有价值的研究当推曾任中央银行总裁的张公权的《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该书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并从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的角度对中国恶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进行了剖析,是后人研究此问题的基石;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和吴冈《旧中国的通货膨胀史料》,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史料。近年来《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1927-1949年)《财政经济》、《四联总处史料》以及中央、中国、交通银行等大量档案史料相继整理出版,则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几年前笔者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发表过“论国民党政府时期恶性通货膨胀的特征与原因”及“恶性通货膨胀下的上海金融”等论

文。

但是,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尚未有学者将这两次典型的恶性通货膨胀进行比较研究。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会发生经典性的恶性通货膨胀?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相异之处?本文将逐一予以比较和分析。

二、中、德两国恶性通货膨胀的共同特性

根据货币学原理和通货膨胀理论,结合经验数据分析,笔者认为,中、德两国恶性通货膨胀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的共同特性:

1.货币供应量急剧增加

米尔顿·弗里德曼有一个著名论断:“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总是一种货币现象。”中、德两国经验数据证明,乞灵于印钞机,短时间内货币供应量急剧增加,“过多的货币追逐更少的商品”,是两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与特征。中、德无一例外。

德国的货币供应量在战前约为60亿马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增加较快,至1918年11月17日宣布停战为止已增至284亿马克,相当于战前的473%,即增加了3.73倍(见第47页表1)。

但德国的通货膨胀并未随大战的结束而终结,相反在战后出现了奔腾式发展,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的深渊。从1922年初到1923年底,在2年的时间里,德国的货币发行量上升到天文数字,1923年底,德国的货币流通总量,相当于战前的1280亿倍。

中国恶性通货膨胀历程与德国如出一辙。抗日战争爆发初期,货币发行呈温和上升态势,1938年以后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至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底,发行量较1937年6月增加了730.8倍,平均每月增涨率为6.7%。战后,纸币发行更远高于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底至1946年底,通货发行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6倍,平均每月增涨率为11.3%,几乎为战时月增涨率的1倍;1947年随着内战的全面爆发,货币发行逐月加速提升,1947年发行量较上年增加7.9倍,平均每月增涨率上升到19.9%,至1948年8月金圆券发行前夕,法币的发行量较1937年6月增加了470704.4倍,仅1947年1~8月货币发行比上年增加了19倍,平均每月增涨率达到45.4%,换言之几乎每月翻番,法币已处于崩溃的边缘。1948年8月实行金圆券改革后,货币发行更进入疯狂的加速阶段,从8月至次年5月短短的9个月中,通货发行量增加了307124.3倍,平均每月增涨率高达307%,金圆券最终崩溃,国民党政权随之消亡。1949年5月货币发行量较1937年6月增加了1445.66亿倍(见第49页表3)。

从两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数字不难发现,不论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还是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因军事开支急剧上升,两国都采用战时通货膨胀政策来动员资源,这不足为奇。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突出的通货膨胀总是发生在战争期间,几乎每一个政府都是以通货膨胀作为支付战费最方便的手段。”但与其他国家在战后纷纷采取措施收缩通货不同,中、德两国在战后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且较之于战后恶性通货膨胀,战时通货膨胀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2.物价疯狂上涨

通货恶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疯狂上涨。两国物价都经历了爬行、小跑与狂奔3阶段,它们的共性是在战争初期涨幅不大,后期有所加快,战后逐步进入疯狂上涨阶段,最后则将物价推高到天文数字。

1918年11月停战的时候,德国的物价已较1913年上涨了117%,战后物价上涨速率加快,次年物价上涨了247%,是4年大战期间总涨幅的1.5倍。一年后又大涨约11倍。1921年11月价格开始步入疯狂的攀升阶段,1922年批发物价指数为45205,是1913年物价的448倍。1922年后,螺旋式上升进入加速阶段,至1923年底物价指数已高达约143万亿,是战前物价的1.4万亿倍多。战后5年物价上涨了66亿倍。

至于中国,因缺乏全国的统计数字,我们选用上海批发物价指数。由于近代上海在中国处于经济中心的地位,因此除了抗日战争后期一段时间外,大部分时间上海物价对全国物价居于领导地位,特别是批发物价,上海对全国各地物价形成更具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可以说上海的批发物价走势基本能反映全国的物价总趋势。

与德国一样,中国的物价在抗日战争最初2年处于小幅爬升阶段,1938年后涨幅加大,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进一步加快,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物价指数为8640000,是战前物价的86400倍,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物价涨幅要大得多,原因在于两国筹措战费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德国通过发行战争公债和有价证券筹集了70%的费用,增税和印发纸币各占15%。抗日战争前,中国政府的税收支柱是关税、盐税和统税,这些税收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抗战爆发后这些地区先后沦陷,关税和盐税更为日本侵略者所劫夺,因此国民党政府税收大幅度减少;而公债迭经整理,政府债信已荡然无存,战时政府曾试图发行公债筹措战费,但应募者廖廖,加上中国抗日战争的时间更长,反侵略战争极其艰苦,中国经济基础薄弱,所以政府对纸币的依赖性更重。

抗日战争胜利后,物价在经历了一个短暂回落后又急剧上升。8月中旬,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出后,群情鼓舞,人心思定,物价突然下跌。同时,人们顾虑债务会在币制改革中吃亏,一改过去借债囤货、重物轻币的风气,纷纷脱货求现,甚至贬价求售,物价急剧下泻,9月上海的物价指数较8月下跌36.4%,黄金价格由中储券1400万元跌至230万元,跌幅达83.57%,许多股票价格跌去2/3。但是,这种下降趋势只是昙花一现,10月以后,上海的物价指数迅即回升,12月已达88544.2,比9月上涨5倍。步入1 946年后,物价涨幅更大,12月物价指数为681600,较上年涨6.7倍。1947年物价涨势开始转猛,特别是2月中旬黄金政策失败以后,物价上涨速度成倍提高,年底物价指数为10063000,比上年上涨13.76倍。1948年,上海物价更如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止,至8月19日,物价指数已达564570000,比1947年底上涨了55.1倍。其他黄金、美元、米等价格的上涨倍数,也都跳跃式腾升。8月19日,每石米价5833万元,黄金每10兑换508000万元,美元兑换1070万元,分别比上年底上涨62倍、60倍和78倍。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实行金圆券改革,但很快宣告失败,于是物价上涨更为疯狂,已由以前每月上涨、每周上涨变为天天上涨甚至一天数涨,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上海物价已达天文数字,折合成法币为36366×10的11次方,即3636万亿,约为战前1936年物价的34万亿余倍。战后物价指数如从1945年底算起,至1949年5月,4年5个月共上涨了约411亿倍。可谓刷新了人类物价史。

3.通货不断贬值

通货价值分对内、对外二种。对内价值指货币在国内的实际购买力,对外价值则通常以黄金、外汇来度量。

(1)货币的国内实际购买力极度贬值

货币发行超量、失控,物价疯狂上涨,结果货币必然严重贬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马克价值的贬低,就好比一艘航空母舰不断地缩小,最后缩减为一粒豌豆。中国情况又何尝不是如此。

上表直观地说明了法币和金圆券的实际购买力是如何成倍地缩减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对此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形象化的分析:100元法币的价值在抗日战争前(1937年6月)可以买2头黄牛,到抗日战争结束(1945年)只能买2个鸡蛋,1946年只能买1/6块固本肥皂,1947年只可买1只煤球,1948年8月19日只能买0.002416两大米(每斤16两),1949年5月只能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2)对外价值空前下跌

通货对内价值严重贬低,必然导致对外价值暴落。由于物价疯狂上涨,货币实值持续下跌,

受预期心理和恐慌心理驱使,为了保值、增值,除了物资,人们还竟相追逐外汇,引致对外汇的超额需求,价格遂盘旋而上,节节攀高。

由上表可知,马克对外汇价,随着通货膨胀加剧而加速下跌。1914年1美元合4马克,1919年初跌为9马克,1920年1月底再跌至64.8马克。1923年1月法国、比利时进占鲁尔区后,马克汇价出现暴跌,至1923年底,1美元竟折合4.2万亿马克。

下面我们来看中国货币汇率贬值。

无巧不成书,1937年6月中国货币的对外价值与1914年时的金马克差不多,1914年马克兑美元为4:1,法币兑美元是3.42:1。与马克一样,法币在战时贬值尚缓,但幅度大于马克,马克为1倍,法币是4.85倍。但与战后汇价严重暴落相比,这时的贬值简直不值一提。抗日战争时期法币汇率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先后成立了中英、中英美平准基金,政府刻意维持汇价以及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国际社会为配合中国反侵略战争,美国、英国等对中、日资金实行冻结,因此抗日战争中后期,外汇基本上有行无市,汇率涨幅远小于物价。前面我们已述及,从1937年6月至1945年底,上海的物价上涨了895倍,但至1946年1月,法币合美元汇率仅上涨405倍,还不到物价涨幅的一半。

战后随着法币及其后金圆券的纷纷出笼,它们的对外价值加速贬低,汇价涨势已后来居上,1946年底以后汇价往往成为物价、金价等百物上涨的引领力量,涨幅大大超过物价。至1949年5月,上海的汇价是1金圆券合2328万美元,如以1:300万的比例折合法币为698.4万亿元,远大于1923年底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比价,这个汇价较1937年6月上涨了204211亿倍,而同期物价上涨了约36000亿倍,是物价涨幅的5.67倍。自1946年后,汇价涨幅远高于物价,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恶性通货膨胀时期伴随着国内通货对外价值的暴落,必然出现外币替代现象;第二,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国民党统治区域的不断缩小,时局日趋动荡,资金纷纷外逃,而逃资的最佳选择是外汇。

4.逐渐丧失价值储藏和交换媒介的职能

物价飞涨、币值日落,人们拿到纸币后,就象拿了只烫手的红薯一样想赶快扔掉,一拿到钱,就尽可能马上用掉,“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以致于人们一拿到工资就要跑步到商店去购买商品,否则下班后购买,物价又高涨,纸币又贬值了。在德国,据说有位顾客进酒吧后,一下子叫了两瓶啤酒,因为他担心一瓶还未喝完,啤酒又涨价了。更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有个人用手推车装了钱准备买食品,给小偷盯上了。小偷趁他不注意时把钱丢在地上,推着车子跑了。无论是马克还是法币、金圆券都已丧失价值储藏的职能,到后来并丧失交换媒介的职能,两国都出现了货币替代现象。在德国,随着马克失去信用,各种形式的货币或非货币开始充当交易媒介,据统计至1923年秋,在德国流通的各类货币达2000种。在中国,人们在核算成本、利润时纷纷改用米、金、银、外汇等为单位,支付工资采用米、生活指数或者外汇。上海市场大宗交易,如买卖房屋、地产、机器,甚至顶房子,都以黄金计价。最后,两国商品交易甚至均发展为以物易物。

三、中、德两国恶性通货膨胀的差异性

虽然,作为通货膨胀的经典事例,两国在恶性通货膨胀方面呈现出很多共同点,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性。

1.两国货币发行量与物价涨幅有别

从通货发行量与物价上涨关系来看,中、德两国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德国不仅在大战期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大于物价上涨率,而且在战后也是如此,1913~1918年德国货币供应量增加4.73倍,而物价只上涨2.16倍;1922-1923年发行量增加了34826

亿倍,物价约上涨32亿倍。中国仅在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底以前法币供应量增长率大于物价上涨率,1938年底发行较1937年6月增加1.64倍,物价上升1.14倍;1939年两者的增长幅度基本持平,发行指数与物价指数分别为战前的3.04和3.08倍,即物价涨势已略微领先于发行增幅;1940年以后物价涨幅超过发行,1945年底,法币发行量较1937年6月增加了约73l 倍,同期上海的物价指数上涨了约895倍,大于发行164倍。战后物价上涨速度更大大超过发行速度,越到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期,物价指数与发行指数的乖离率越大,1937年6月至1948年8月底,法币发行增加了470704倍,物价上涨了5714270倍;但从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仅9个月金圆券的发行就增加达307124倍,物价则更增加6441 362倍,比自抗日战争以来至法币停止发行时止的物价总涨幅还大。1937年6月至1949年5月,纸币发行共增加了约145亿倍,物价上涨了3600多亿倍。

造成两国物价涨幅与货币发行速度不同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德国是大战的发动者,除了在战争末期,它曾占领过很多国家,其货币流通范围随其占领地的扩大而扩大,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货币量增长几乎1倍于物价上涨的原因。在占领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资源的掠夺与补给,所有的侵略者都一样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这无异于在本国经济体外,没有支付任何成本就筹措到了大量“战争经费”,而且是实物性经费,大大节省了纸币的发行。而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是被侵略国,东北、华北及东南沿海富庶之区大片国土曾被侵略者占领,政府被迫一迁再迁到西南等经济落后的地区,法币在大量发行的同时,流通区域大大缩小,因此1938年反侵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后,物价的上涨率开始超过货币发行率。

第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曾在东北、华北、内蒙古、上海等地发行大量伪币、军用票,进行货币战并以此为工具掠夺中国物资,这部分发行量并未计入,但物价却通过货币与物资的交换使各类货币供应量在市场中集中反映出来,因此,战时货币发行量与物价指数统计数字并不对称,显然货币仅包括法币,被严重少算了。

第三,战后德国通货发行量增长仍高于物价上涨,一则德国恶性通货膨胀延续时间较短,只是在1921年底协约国强迫德国接受巨额赔款以后才开始,至1923年底即告结束。与此同时,在美国、协约国、德国所组成的战债、赔款、贷款三角形国际资金循环系统中,为数颇巨的短期外资流入德国,大大减轻了国内发行的压力;二则在这之前的一个多世纪里德国物价稳定,因此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性较低,通货膨胀预期并不强烈,对物价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当时整个国际货币体系尚处于努力恢复金本位制阶段,金或银本位制的最大特点是货币供应量受制于外在硬约束,通货紧缩较通货膨胀更容易发生。事实是20世纪20年代初世界经济就出现了战后萧条与通货紧缩,世界物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欧美发达国家间基本遵从“一价定律”,国际间物价互动性较强。所有这些因素对正处于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德国物价上涨有相当地缓冲作用。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经过8年通货膨胀,民众对通货膨胀已十分敏感,战后物价一旦由跌转升,人们便纷纷想方设法尽快用掉手中的货币,购货或囤货,一方面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另一方面制造了很大部分的“虚假需求”,使本已短缺的物资更趋紧张,更多的货币追逐更少的商品,必然进一步推高物价。抗日战争后不久中国又爆发了内战,战争使交通梗阻、物资流通不畅,战争还破坏生产,严重影响产出。换言之,战争一方面增加了物资消耗,另一方面使物资供应减少,根据供需理论,供需缺口增大,物价必然上涨;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法币、金圆券流通范围越来越窄,物价随之不断跳升。再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20世纪30年代各国放弃金本位后,世界已进入不兑现纸币本位时代,战后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各国都程度不同地奉行通货膨胀政策,世界物价普遍出现上涨,因此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对中国物价上涨不但没有任何抑制作用,相反还具有一定的助涨作用。凡此种种决定了中、德两国通货发行量与物价上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通货膨胀恶性程度存在差异

关于两国恶性通货膨胀程度何国更甚,我们拟从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幅度、汇价贬值程度等方面来予以判断。就纸币发行量而言,表2提供的德国数据有高低起伏,由此可推断,此发行量肯定不是发行余额,而表3所示则为中国的发行余额。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因此中、德两国货币发行量具有不可比性。

再看物价上涨幅度。德国40种基本商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13年战前的101,至1923年底上升至1429×1011,约为战前物价的1429×109倍,仅战后5年物价就上涨了66亿倍。中国如果以1936年物价指数为1,那么1949年5月的物价是战前的343×1011倍,是德国的24倍。1945年底至1949年5月,战后4年5个月共上涨了约411亿倍。可见中国通货膨胀无论是总体还是战后分时段,上涨率均远大于德国。

最后来比较汇价贬值程度。1914年至1923年,德国纸马克对美元的贬值幅度是168×1011,换言之,马克的对外价值贬值率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率,其中原因很可能是由于为了支付赔款,必须提高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有意采用低汇率政策,即汇率存在低估的倾向。这可以从战后德国货大量挤占西欧市场,给法国战后经济重建和复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而使法国大为恼火上得到佐证。中国法币兑美元情况为:1937年6月1美元合3.42元法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至抗日战争胜利,官方汇价长期维持在1:20,实际是有行无市,根本不能反映市场实际价格。战后当局出于种种原因,采取鼓励进口的政策,因此与德国完全相反,实行汇率高估。虽然迫于压力,战后官方汇价多次调整,但并非根据市场供求形成价格,而以行政的、人为的定价为主。从1937年6月到1945年5月,中国货币兑美元,贬值727500倍。而同期中国物价上涨了3639亿倍。由此可知,中国货币的对外价值被严重高估,根本没有反映货币的对内价值。正因为汇率被高估到难以置信的程度,因此战后进口货充斥国内市场,严重妨碍了民族产业的复兴。相反只要能获取外汇或外汇配额进口到商品,就能利市百倍。出口则因成本高昂,根本无利可图,进而亏折累累,只有在政府采取鼓励优惠政策初期,略有薄利,形成一定的出口量,随着国内物价的跃升,转瞬又呈入赔累累的状况,于是出口便再次陷入停顿阶段。国际收支有出无进,贸易逆差日益扩大,加上华侨汇款也主要流向黑市,国家外汇很快枯竭。不当的汇率政策,不但没能在阻止通货膨胀演化上发挥任何效用,反而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尽管存在德国汇率低估、中国汇率严重超常高估的情况,但1947年2月黄金政策和1948年8月金圆券改革先后失败后,中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开始加速贬低,汇价涨势后来居上。解放战争后期,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打响和北平、南京等城市的相继解放,以及大规模逃资现象的发生,汇价涨幅更超过物价,1949年5月,上海的汇价是1金圆券合2328万美元,如以1:300万的比例折合法币为698400亿元,远大于1923年底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比价,这个汇价较1937年6月上涨了204211亿倍,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汇率贬值程度的19.5倍。

由上可知,除了货币发行量具有不可比性外,中国汇率贬值程度是德国的19.5倍,物价涨幅是德国的24倍。因此,毋庸置疑中国通货膨胀的恶性程度较德国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中、德两国恶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考察人类发展史,我们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通货膨胀常常“与战争一同到来”,战后物价逐渐回落,甚至出现通货紧缩。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通货膨胀并没有随战争的结束而终止,相反货币发行量与物价上涨倍数都达到了天文数字。为什么中、德两国会出现有悖于历史常规的现象?是什么原因促使两国战后通货膨胀恶性到如此的程度?这是十分值得探讨的。

1.德国爆发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

(1)最根本的原因是纸币超量发行

(2)直接诱因有二:

一是战争创伤和支付巨额赔款。四年大战,使德国元气大伤,丧失了1/7的领土和1/10的

人口,原有殖民地及在外债权完全丧失(林格Ringer,1969);煤产量减少了1/3,铁矿生产能力减少了3/4,高炉数量减少40%,铸造厂减少了10%(劳森与彼德森Laursen andPederson,1964);1919年的工业生产倒退到1888年的水平;工商业凋敝不堪,政府财政枯竭,数百万士兵无业可就,数百万军需工业工人需另谋出路。因战败被迫向协约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通过讨价还价最后确定的赔款总额仍高达1320亿金马克,正如J.M.凯恩斯所指出、1924年道威斯(Dawes)委员会报告所承认的,这一赔款额远远超出了德国的承受能力。

二是鲁尔工业区战后被法国和比利时占领。鲁尔工业区是战前德国最富庶、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23年1月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工业区,更将德国的经济推向绝境。在这样恶劣的经济背景下,德国政府只能乞灵于印钞机,于是大量纸马克纷纷出笼。1923年初,70%-80%的财政支出靠发行纸币来弥补,到8月底,这一比例骤升至99%。其时正在德意志银行任职的布莱西亚尼·特洛尼(Bresciani-urroni)对当时疯狂印制纸币的情景进行了生动地描绘:“到1923年10月底,全国已经有30家造纸厂生产印钞用纸。”尽管德意志银行的印钞机器设备优良但已不能满足需求。在柏林和全国各地大约有100家私人印刷厂开足马力印制马克纸币。这些工厂雇佣了1000名妇女在发送车间清点即将外运或捆好的纸钞。德国通胀史上最奇特的文件要数1923年10月25日报纸上登载的德意志银行备忘录了。这家银行宣布,在这一天里纸钞发行数量达到了120×10的15次方纸马克,而当天的纸钞需求量却是1×101818德意志银行表示它将竭尽全力满足需求,同时宣布有希望在本周末将纸钞印刷量提高到0.5×101818。

(3)国际收支逆差

贸易逆差日甚一日,战争赔款破坏了国际收支,致使马克对外国货币贬值,间接引发通货膨胀。

(4)预算不平衡

大战期间已出现预算赤字。战后由于工业化和政府服务的扩张,预算赤字急剧增加。1919-1922年政府收入仅占支出的30-44%,1923年更剧减至10%。政府服务的增加主要靠印钞来维持。

(5)马克投机

巨额赔款、纸币过量发行和国际市场对马克的投机,导致马克汇率大幅下挫,而马克对外价值严重贬值反过来又影响其国内购买力,助推国内物价上涨。

2.中国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

(1)财政赤字巨大,完全由发行纸币来弥补

抗战胜利后,由于没能增辟新税源,旧税又有豁免,复员、建设、救济工商业,在在需款,国民党政府支出有增无减,财政赤字更为严重。国共两党由对抗、冲突到发生战争,军费支出猛增,财政赤字益巨。而通货膨胀的加剧又使国民党政府税收实值极度萎缩,支出进一步增长,政府支出的进一步增长反过来又促使通货膨胀更加恶化,财政收支更不能平衡,赤字呈几何级数上涨。

弥补财政赤字最稳妥的方法,是开辟税源、发行公债,这样就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但是,正如蒋介石所说,增税“即使在最好的条件下,也是很迟缓的,而在今天的中国,这就尤为困难”。在通货剧烈贬值的情况下,“发行公债也非常困难”。为筹措军政费用,弥补财政赤字,国民党政府便更多地倾向于向国家银行垫款,1945年银行垫款占全部支出的66.8%,1946年占57%,1947年占67.2%。为应付政府垫款,中央银行便不得不大量增发纸币。

(2)内战的影响

由内战而引发的军费膨胀是政府财政出现巨额赤字的主要原因。

(3)通货发行超量,大钞不断问世

抗战胜利后不久,中央银行的主要精力已被牵制在如何开足马力印刷钞票,应付政府需要,

正常的金融业务已很少能顾及。因此从1947年1月开始,不断有大钞问世。大钞的发行流通既是通货贬值的象征,又直接刺激物价狂涨。合法币由于印钞机赶不上物价上涨,纸币面额越印越大。以大额关金券为例,面额由250元合法币(合法币5000元)、500元(合法币10000元),发展到1万元(合法币20万元),最后甚至出现2万5千元(合法币50万元)和5万元(合法币100万元)券。伴随着纸币面额越来越大,恶性通货膨胀的浊浪也一浪高过一浪。

(4)决策失误

首先,对中储券处置失当。1945年9月28日,政府宣布法币与中储券的兑换比例为1:200,这一兑换率的确定是极不合理的,当时的实际物价水平,上海仅比重庆高约50倍,与整个法币流通区域的物价相比,上海物价只高约35倍。很显然中储券的购买力是被严重低估了,法币的购买力无形中增加了好几倍。于是后方游资纷纷涌向上海竞购物资,刺激一度下跌的物价飞跃上涨。除外政府还规定中储券限于4个月内兑换完成,每人最多兑换5万元法币,在兑换期截止以前,中储券仍准许在市上流通。因此中储券持有人在兑换期前尽量套购货物,并把兑换限额外多余的伪币都用来抢购物资。不合理的兑换率、兑换期限过长及无根据地限额兑换等措施的出台,助长了抢购风的兴起,致使过多的游资涌向上海,对抗战后上海乃至全国的物价很快由跌转升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其次,对战时压抑的购买力在战后喷发掉以轻心。在漫长的战争年月,由于物资严重匮乏,人们的消费需求受到很大的压抑。胜利后,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延迟消费需求得到了总爆发。政府却掉以轻心,过高地估计了抗战胜利后的经济形势和社会总供给能力,从而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对战时所采取的各项管制措施一律予以废除。政府当局认为,具有较强生产能力的东北和台湾的光复、国际贸易的恢复,政府掌握相当多的黄金、外汇、敌伪物资等,对增加市场供给,吸纳人民手中过剩的购买力是有帮助的,再加上战争胜利所产生的有利的心理因素,因此在国家政治、经济秩序尚未恢复常态以前,过早地放弃对物价、分配、资金等管制,事实证明是极为有害的,使社会久久不能走出无序状态。

再次,不合理的汇率、进出口政策。1946年3月4日,南京政府正式开放外汇市场,把法币的对外汇率定为1:2020美元,以当时国内的物价上涨程度来说,法币的对外价值是被严重高估了,于是外国货排山倒海般涌入中国市场。出口因汇率高估,不敷成本,而处于完全停止状态。外汇有出无进,国际收支急剧恶化,外汇储备逐渐枯竭,外贸没能成为战胜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而在社会动荡背景下形成的人们对外汇的偏好、资金外逃和外汇投机等,更加剧了国家外汇储备的消耗。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放弃维持固定汇率的政策,改采机动汇率。国家汇率频频提高,一方面直接刺激进出口物品价格提高,在比价效应的驱使下,一般物价水平也随之高涨,从而引来社会的一片责难声,汇率被认为是促进物价飞涨的直接诱导因素。南京政府的汇率政策因此面临两难选择,即每当官价汇率长期不变,远远低于市场汇率的时候,出口商的利益就受到严重损害,出口停止,侨汇大量流入黑市,进口商和投机家大牟其利;相反,如果官价汇率调整过频,则加剧纸币对外贬值,反过来又推动了一般物价的上涨。

(5)货币流通速率加快

从费雪方程式MV=PY可知,社会有效货币供应总量是由货币量M和流通速度V共同构成的,货币流通速度越快,社会有效货币供应量就越多,物价上涨越快。抗日战争前,上海存款通货月流通速率为2,1947年上海商业行庄存款通货每月平均流通速度,1月最低为19.77,2月即跃升至24.63,5月已高达36.6,即通货的月流通速率已超过每月金融机构的营业天数(当时上海银行的月营业日数为26天),12月最高为61.49;1948年,9月实行限价政策时最低,为15.76,最高是7月达108.56,年底仍高达100.82,这时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已高达到每日3.88次,最高每日达4.17次,一笔活期存款一日之间4易其手。美国货币流通速度最高的一年是1929年,但纽约每月平均流通速度不过10.37,与美国相比,上海的货币流通速度已高得可怕。正由于通货流通速度加快,因此物价上涨率会几倍于通货量的增加率。物价上涨越快,存款不如

存货的心理越发展,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就越快,而通货流通速度越快,社会有效货币供应量更多,物价越发上涨,形成螺旋式推进,加速了货币制度及国民经济的崩溃。

另外对通货膨胀的敏感度,心理预期等对通货流通速度的加快也有一定的影响。经抗战后期通货膨胀后,中国人民对通货膨胀已十分敏感,因此一旦物价由跌转升,人民马上会作出反映,不愿储藏货币,拼命抢购物资,重物轻币,尽最大可能地变钱为物。于是购货者大增,创造了很大一部分虚假的社会购买力。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物价大涨小回或有涨无跌,使人人对物价看涨,因此通货的流通速度会更快。

(6)疯狂的投机活动

货币学理论认为,当人们感到通货膨胀时,会出现一个由货币到商品的运动,即人们不愿意留钱贬值,而愿意立刻变钱为货,留货保值。投机是通货膨胀的孪生物,通货膨胀越是恶化,投机越是疯狂。投机活动越强,则货币的流通速度越高;货币流通速度越高,则象征有效游资的数量越大,投机活动越强。战后投机的主要对象是黄金、美元、商品物资及股票。当股票、黄金、美元的价格变动,与一般物价发生关系时,则投机所引起的股票、黄金、美元的上涨,就会刺激物价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投机力量中,还包括一部分无投机之心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囤货行为,与其说是投机,不如更确切地说是为了保值、图存。另外每次物价波动时,政府公用事业及交通邮电跟着涨价,对物价进一步上涨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德两国虽然分属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和战败国,两国触发恶性通货膨胀的直接诱因有所不同,但大战使两国物资严重消耗,国民经济倒退,两国战后都面临重建的重任,财政收支难以平衡本在预料之中,因赤字引发通货膨胀,最终演化为经典的恶性通货膨胀,是十分值得深思的。

五、余论

为了中止如同癌细胞一样疯狂扩散的通货膨胀,在恶性通货膨胀后期,中、德两国都曾采取币制改革措施,发行新币,高比例收兑旧币。德国取得了成功,创造了“新马克奇迹”,币值很快稳定下来。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也迅速由无序转为有序,通货恶性膨胀、物价疯狂上涨态势得到有效遏制。自1924年10月11日起,德国实际上已以金汇兑本位的方式,恢复了金本位制。在反恶性通货膨胀中建立起来的德国中央银行,成为世界各国独立中央银行的典范,其独立性甚至较美联储更胜一筹。在独立的德国中央银行的领导下,加上人民痛恨通货膨胀,德国马克成为世界上最稳定的货币之一,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爆发国际能源危机,世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高通货膨胀之时,德国不仅通货膨胀率最低,还从每年约7%降至5%以下。马克以其持久的稳定性赢得了国际声誉,2000年成为欧元改革的基石。

但是,中国的金圆券改革却失败了,金圆券成为世界金融史上最短命的一种货币(后来发行的银元券除外),之后物价更如断线的风筝直冲云霄。伴随着财政经济金融货币的总崩溃,国民党政权很快垮台,结束了在大陆的统治。

同样作为反通货膨胀的重要举措,为什么新马克成功了而金圆券却失败了?其一成一败给今天治理和防止通货膨胀又有哪些启示?笔者将另文深论。

德国人与中国人文化差异

德国人与中国人的文化差异 这是一个德国华裔人画了一系列图来形象的表达他认为中国人与德国人的习惯差异,觉得不错,另加一点个人的观点。蓝色代表德国人↓红色代表中国人↓ 1一日三餐 德国人喜欢早、晩冷食,中午热食;中国人喜欢早、中、晩都要求热食。 2人际关系 这幅图认为是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德国人交往讲究志趣相投,性格相近,有相通爱好的自然而然在一起交往,性质相对单纯些。而中国人讲究功利性的人际关系,所以编织出一个复杂的人际网,很多时候明明觉得对方很讨厌,不是一路人没有共同语言,但觉得这个人能有价值“用的上”,就去满脸堆笑的交往,各自心里打着小算盘,相辅相成。

3天气和心情 德国人喜欢晴天,讨厌雨天;中国人对晴天和雨天认为无所谓,不太影响心情。 4生活方式 德国人崇尚自由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尤其有保持自己独立空间的强烈需要。而中国人喜欢热闹,扎堆,害怕被孤立。从某个角度讲,西方人更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5# 5交通工具 这跟经济发展有关,但也跟公共意识,环保意识有关,德国人家家有汽车,休闲时尚也骑自行车;当然在中国,很多东西早失去了它工具的本质,人骑自行车看穷,贷款也要买汽车,做梦都想奔驰宝马,而形成一种炫耀的象征。 6老人的生活 这个图既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反映社会生活保障制度的差异。

7自我 德国人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特立独行和自信很正常;中国文化有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传统,人们喜欢随大流,集体大于自我。 8周末的街景 德国人喜欢休闲安静,中国人喜欢涌出来逛大街,另外延伸说一句,据出国的朋友说西方人如果不出去旅游探险,他们的周末休闲生活在我们看起来很没趣,一般就是在家或者去酒吧喝点酒;注意:欧美的酒吧不是我们的夜场那种乱糟糟的地方。另外,西方人认为唱卡拉OK是不太文明的行为,所以欧美国家基本上没有ktv,唱ktv只在亚洲流行。 9孩子 德国人从小就培养自食其力;而在中国,大人把孩子看作中心,很大部分原因是中国传统历来有接续香火,传宗接代的想法,自己活出什么价值不太重要,希望让下一代吃好喝好就算完成任务了。 10美丽的标准 德国人认为皮肤黑象征健康;中国人认为皮肤白漂亮。 11胃痛时的饮品 德国人胃不舒服就想喝些饮料,中国人胃不舒服就想喝些清淡茶水。

中西方文化差异原因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8 、经济制度不同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9、地理环境的不同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中外金属材料对照表

常用国内外钢材牌号对照表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O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Q195 Cr.B Cr.C SS330 SPHC SPHD S185 040 A10 S185 S185 CT1K П CTlC П CTl ПC Q215A Cr.C Cr.58 SS 330 SPHC 040 A12 CT2K П—2 CT2C П—2 CT2ПC —2 Q235A Cr.D SS400 SM400A 080A15 CT3K П—2 CT3C П—2 CT3ПC —2 E235B Q235B Cr.D SS400 SM400A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CT3K П—3 CT3C П—3 CT3ПC —3 E235B Q255A SS400 SM400A CT4K П—2 CT4C П—2 CT4ПC —2 普 通 碳 素 结 构 钢 Q275 SS490 CT5C П—2 CT5ПC —2 E275A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0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08F 1008 1010 SPHD SPHE 040A10 80K П 10 1010 S10C S12C CKl0 040A12 XCl0 10 C101 15 1015 S15C S17C CKl5 Fe360B 08M15 XCl2 Fe306B 15 C15E4 20 1020 S20C S22C C22 IC22 C22 20 25 1025 S25C S28C C25 IC25 C25 25 C25E4 40 1040 S40C S43C C40 IC40 080M40 C40 40 C40E4 45 1045 S45C S48C C45 IC45 080A47 C45 45 C45E4 50 1050 S50C S53C C50 IC50 080M50 C50 50 C50E4 优 质 碳 素 结 构 钢 15Mn 1019 080A15 15r

中国传统礼仪与西方礼仪的异同

简论中国传统礼仪与西方礼仪的异同 院专:管理工企班级:1201 学号:12432822152126 姓名:刘家富 摘要:自古以来,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早已被人认知,我们知道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出现了不同。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在语言中,本文章主要介绍了文化一词的定义,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以及在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等等。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 had your meal?”“Whereare you 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 u 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 ByeBye””Seeyou later!””Seeyou next time !””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 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 m n Day.等,英语国家有”V a l e n t i n e’s Day (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Day(愚人节),Thanks

比较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四、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都指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使我们产生困惑。生活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个人主义思想也很严重,缺乏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我们来到美国,却发现很多的美国人很关心社会和集体。有人做过这种观察,一群美国人开大会,会前不同观点会展开很激烈的争论,但一旦会议主题决定了,大家就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开大会;但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却往往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自为政。关于这个文化与现实的差异问题,我们从社会学中找到了答案。一个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层所推行的正统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间流行的亚文化。亚文化往往是对于主文化的一种逆反,一种对立和统一。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宣扬国家和集体,轻视个人,所以民间社会的亚文化又使个人利益得到补充,得到平衡。美国过分地宣扬个人主义,人们不满足于彼此隔阂,彼此冷漠的现象,又重新回到互相关心,热心公益事业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上来。由此我们知道,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不仅要从书本上了解他的主文化,还要到那个民族中去生活一段时间,从民间去了解那个民族的亚文化。另一方面,在人的本性上,有些东西是人类共有的,如个人主义思想,在美国是得到公开承认,而在中国却被加以批判,但不管你怎么否定,它却是

德国与中国软实力对比

德国与中国软实力对比

度为初中毕业。中国受过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8%和3.6%。 中国现在实行的是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但是其弊端是国人都有亲身体会的。限定的科目,限定的内容,限定的答案,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当然高考也是有其自身的优点的,首先,方便统一的考试,招生,录取。另外,就是很大程度上保证的公平。 中国的大学教育以下就引用耶鲁大学前校 长贝诺?施密德特的几句话来描述一下。 “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这句话 的含义,就是指我们国家对于办教育,就像是办工厂一样,而且是低档大路货工厂,以为数量就代表质量,多就是好,大就是强。比如我们发了很多毫无价值的论文,数 量全球第一,大学生扩招,数量全球第一,就有教育官员宣称: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 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徒惹笑谈。这都是不懂基本的“教育”概念才会闹出来的笑 话。

他们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 新中国没有一个教育家,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灿若星海。 他们计划学术,更是把教研者当鞋匠。难怪他们喜欢自诩为园丁。我们尊重名副其实 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 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搞教育,他们参加一些我们会议,我们基本是出于礼貌,他 们不获礼遇。”[1] 1.2 德国的教育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中等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目前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巴伐利亚州为十三年)。在25至64岁人口中,受初中及以下教育的占19%,受高中教育的占57%,受高等教育的占23%,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24年。 德国的小学一律实行四年制,中等教育并无初中高中之分,而是分成三等学校。德国小学毕业的学生只有10岁左右,这么小的孩子因为其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论德国企业在中国的跨文化管理

论德国企业在中国的跨文化管理 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存在不同的文化和行为方式。随着全球化迫使跨国经营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德国在华企业在管理实践中越来越重视跨文化管理。如何形成有效的跨越国界和民族的企业文化并使之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是德国企 业在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标签:跨文化管理;文化差异;企业 1 影响德国企业在中国的跨文化管理因素 在进入国际市场战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在中国进行生产经营,跨文化管理是它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很多因素的影响给德国在华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1.1 中德文化差异巨大 文化差异的因素一直是影响德国企业跨国经营和跨文化管理的关键因素。文化差异主要包括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差异、传统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种族优越感差异和语言沟通方式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德国人的分析型抽象思维、中国人的综合型形象思维,德国人的求异思维、中国人的求同思维,德国人的个体性思维、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德国人的直观性、中国人的含蓄意会性,德国的基督教文化、中国的儒家哲学,道德文化等。例如在德国公司与中国供应商的商业洽谈中,德国式洽谈流程与中国式洽谈流程就有着很多的差异。德方在筛选接洽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怀疑跟踪阶段,而中方则会趁热打铁了解熟悉拉近关系;在考察产能产品时德方总会先参观工厂,再进行漫长艰难的谈判,而对谈判结束后的聚会庆祝持一般态度,但中方则先安排宴会接风,融洽关系,最后才是重要的谈判阶段。如何在如此形态迥异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管理,达到最合理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 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是德国企业在中国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1.2 德国鲜明的企业文化和领导者风格 在德国式的文化氛围中,任何的建议及分析都要以文档和报告的形式交给上司,并注明严谨的分析和证明。公司重要事情需要领导亲自出马,他们在工作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一些没有依据的建议或提案都是不值得提倡的;这样的

德国的文化

中德文化差异简介 一、中德文化的思想意识差异 《圣经》里面有一个故事:一个老人让他的儿子去干活,大儿子说,我今天不想干活,不过后来想想,还是去了;小儿子说,好的,爸爸,我去,不过后来并没有去。究竟是哪个儿子遵从了老人的意思?在西方国家,答案是大儿子。因为不论早晚,只要悔悟了就都是主的信徒。这个故事在东方的阿拉伯被重新诠释:应该像小儿子那样,因为他没有破坏父子间的和谐气氛,究竟他之后有没有去工作,那已经是后话了。 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西方社会注重个人,东方社会注重集体。在西方,孩子一出生,就接受独立的意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像朋友之间的关系那样。小孩子被鼓励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家长或者老师有不同的意见会得到表扬。你只要细心观察一下家长和孩子的对话就会发现,家长很少会用命令式的口吻跟孩子说话,而有的小不点说起话来已经老气横秋的了,乍听起来还真的有点好笑。不过正因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西方小孩的自我意识很强,独立得也早,基本上超过18岁就纷纷搬出父母家开始独立生活了。而东方人习惯于把自己归到不同的集体中去,家庭就是一个最基本的集体。人一出生就属于这个集体,直到死去的那一天。当个人意见和集体意见相左的时候,要服从集体。在东方社会里,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在某些场合,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往往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因为这样会破坏和谐的气氛而使事情变成僵局。在这种时候,就要学小儿子那样,这叫缓兵之计。 这种差异,在同一种文化的氛围中往往不易觉察,而在两种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就凸现了出来。一个德国商人,一个月内往返中国三次,洽谈一门生意。中方每次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是生意却总落实不下来。这个德国人按捺不住,最后大发脾气扬长而去,宁愿从头开始谈一门新的生意而再不愿意和中国人打交道。很明显,其原因是双方都用自己的文化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问题,而没有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问题。德国人生气的原因是中国这边迟迟不给答复,他觉得是对他的不重视,简直是戏弄他。而中国人大概由于出于礼仪之邦,虽然没有太大兴趣,却不好意思一口回绝。每次德国人来访的时候,都客气地接待,礼貌地表示有兴趣,显得十分热情……德国人的行为,反而显得急功近利,有失风度和礼貌了。 还有个例子是,很多中国学生,刚刚来到德国留学,很不习惯德国的大学制度。因为这里没有固定的班级,没有固定的课程安排,什么都要自己决定,连校园也是没有围墙、找不到界限的。学生宿舍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上课各从各的道来,下课各从各的道走,今天和这些陌生人坐在一起听课,明天又和那些陌生人坐在一起听课,找不到中国大学的那种归属感,连交个朋友都很费劲。那是因为,我们自幼习惯了有人帮我们决定和安排生活,交朋友

中国与德国的差距

中国与德国的差距 前几天,有位哑同志因为一直以来看不惯咱博口气,就和咱争论居住德国,是否就真有幸福感优越感一类来着,还说他们村现在有人也很幸福了。。。这次度假,咱因此就惦记着,特意沿路每天记载各种吃住行价格开支,毕竟在咱看来,生活无忧吃穿物价稳定无需为房子医疗教育之类的三座大山忧虑,也是属于现实中幸福优越感的一部分的。否则,国内愤怒国粹,是很难理解欧洲大多数民众安逸自在生活的感觉的。 不过,想来想去,还是不要详细给大家公布此次家庭度假帐目吧,毕竟那样有炫耀张扬的嫌疑。咱们还是一本正经,补充一些正面叙述的文字吧。 不错,咱承认: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以两位数增长,创造了亚洲四小龙之后又一个经济热点。今天,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这样的城市,似乎已经迈进世界级发达城市的行列。中国也产生了一批所谓令国民自豪无比的“中产阶级”,以及少数“超级富豪”。中国人一掷万金购买本特利、布加迪、悍马、保时捷、奔驰、宝马这样最贵的汽车,LV、GUCCI这样最顶级奢侈品,甚至某些村庄曝光出来的村长书记豪宅,占地面积竟然是当地小学的数倍,令欧美厂商和西方消费者瞠目结舌。 还有,中国政府投入九千多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两房基金。那么,中国真的加入富国俱乐部了吗?中国公民真的富裕吗?普通民众的感觉是如何的? 德国使用欧元,于是生活在这里的华人但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完全不考虑汇率比例的因素,简单地将欧元价格虚拟折成人民币价格,做一番“横向比较”。那么,不妨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将德国和中国国内的各种基本消费做一番比较,看看中国究竟是不是进入了“富国”行列。要知道,虽然德籍华人回国,一个欧元能换来十个人民币,而真正要比较中国与欧洲两地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需要把欧元和人民币换算来换算去,只要以欧元比人民币1:1的比率,来算一算各自在当地的收入与支出,就能得出十分有趣的结果。 如下: 一个月收入1000元人民币的中国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这类大城市,均属低收者。那么假设一个德国人的税后收入是1000欧元,在德国也属低收入。(德国社会救济常年领取者月收入450欧元外加免费支付的40平方米住房。)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低收入者在各自国家的基本生活水准。

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的差异

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文化 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国、法国和意大利,我们看看这些美食方面最基本的差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很讲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从不下什么工夫,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异。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二、思维方式 东方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整体,而西方思维方式的显著特点是分析,用哲学语言来说东方是合二为一,西方是一分为二。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无论是儒家的自然人化还是道家的人自然化,都是把人和自然视为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这都是整体思维方式的体现。而西方人着重去探索万物的本原,认为人与自然始终处于永恒的矛盾对立之中。正是“东方重整体,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导致英汉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使汉语重意合,即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组词造句中完全依据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的排列顺序。而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使英语具有“形合”的特点,即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中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三、生活态度 生活态度上的差别是: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注重实用。中国人一般重视直觉、内省,重先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这种理性与实践相脱离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中国人重整体、轻个别,重系统、轻局部,重形象、轻抽象,重混沌、轻精细,喜欢作定性研究。而西方人则比较注重实证经验、逻辑推理,善于作定量化的分析。中国人一旦发生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人性和情感,是如何赢得社会舆论的支持,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于是,很多应该利用法律来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感到小题大做,而是习惯于通过情谊无价的感

中国和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次我们就详细的讲一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一、政治文化的差异。我们又可将其分为两个主要的差异:一是中西方政治监督目标的差异,二是中西方政治监督实践的差异 第一:巩固权力还是制约权力--中西方政治监督目标的差异。 从政治学角度来看,权力是腐败孽生的温床,腐败寄生于权力,无权力则腐败无从谈起。阿克顿勋爵有一句至理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可谓是权力与腐败关系的最好描述。孟德斯鸠则以他天才的"本质的直观"一针见血的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这一理念集中反映了西方政治文化对国家权力的怀疑态度,也由此引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如何使权力不致滥用和产生腐败? 其实,在这些论断和命题的背后,存在着一个预设的前提:即运用权力必须防止滥用和腐败。为什么运用权力一定要防止滥用和腐败?拥有权力者滥用权力,可以为所欲为,从他个人而言,不是一件很幸福很自由很快乐的事情么,何必要作茧自缚呢? 同样的一件事情,出发点也是不一样的。在古老的中华帝国时代,政治就是夺取、运用和巩固专制权力,维系皇帝的"家天下"统治。但偌大的中华版图,仅靠皇帝一人是无法把家天下的统治意志贯彻到全国的,于是设立官制,给一些人共享不同权限的权力和利益,让他们帮助维系"家天下"的局面,权力就不再是皇帝一人独掌了。 拥有了权力因而在中华帝国称为官员的人,一旦滥用权力压榨百姓,由于他的官员身份是代表着皇帝意志和利益的符号,其行为就会被草根百姓所愤恨和唾弃,官民矛盾激化,激起民变,皇帝就做不成了,江山就会易姓,成为另一个人的"家天下";也可能出现官员徇私舞弊,玩弄权术,培植党羽,罗织同上同下的死党派系的力量,直接威胁和挑战皇权。 所以聪明的中华皇帝们"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建立起一套由君主直接控制的监察系统,以实现对全国文武官吏乃至人民的全面监视。作为中华专制制度思想集大成者的韩非子,他站在中国同时代所有政治思想家的最高点,提出君主掌握法权,君主忠实的执行法权,君权

中国教育与德国教育之对比

中国教育与德国教育之对比 一、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不同。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有一个完整的从中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德国的教育体系主要分三个阶段:1—4年级的小学教育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为初、中等教育,学生在初中毕业后,根据不同职业要求和学生及其家长的意愿,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或完全中学接受普通教育;第三阶段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学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学生,可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也可以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这种“立交桥”式的高校入学方式,为进入职业学校的青年学生在有一技之长的前提下,又提供了一条进入理论研究的道路。一些在完全中学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也可进入职业高校学习,但入门条件一般包括最少一年以上的职业技术工作实践或职业教育经历。 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等几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是“终结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机会很少;高等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专科层次,且缺乏与其的沟通和衔接,进入高职院校就像进入了一条死胡同,多数人的出路是去社会就业,无法满足部分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针对中国职业教育内部沟通不畅、层次割裂的现状,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考虑学分互换制度,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和沟通,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构筑一个完善的职

业教育体系。此外,改革单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在加强专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大本科层次的培养力度,同时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进行一些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试点。目前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高移已是大势所趋。 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不同。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代表在世界享有盛名,其显著特点是培养目标明确,培养一线技术工人、技术农民或服务人员及管理人员;企业与学校相互协调配合,并以企业为主,企业居于主导地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主,实践课时比例占到60%以上。政府通过立法(财政和税收等)手段鼓励和要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先后通过《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明确了双元制教育的地位。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是实质性、全方位的,效果显著。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及职业经验的培训,提供兼职教师,提供培训场地,提供培训经费等,在职业教育中分工明确。 中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提供教师等方面很少参与,教学只是学校的事。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广下,学校与企业合作有所加强,如提供实训基地,或学校建立模拟实验室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企业或服务行业的一线工作,职业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教材、实训场地、师资等方面听取企业意见,并广泛开展产学研究与合作。如利用企业场所进行实践教学,聘请行业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

中国和外国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 众所周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时间观念。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时间观念差异会导致双方的不解。如对守时的理解,约会时美国人要求一定要准时来,而中国人则更有一种“不见不散”的意味。 此外,我们都知道整体来说,中国是典型过去时间取向为主的社会。中国人的过去时间观念使得中国人注重旧式生活,在社会伦理方面表现出对父母和长者的尊重。社会生活中中国人崇拜祖先、重传统、重家庭、重历史等等。那么是什么影响了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呢?如果从表面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是一种传承,一种文化。这种传承来自于我们的父辈对我们的教育和在中国这个大背景下的熏陶。而如果我们从更深的角度去考虑的话,我认为可有以下两点。 一 历史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中国人传承 5000 年不间断的悠久历史,这让人们的过去式的时间取向得以塑造。从中国人喜欢反思过去,认为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具有借鉴意义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我们形成了过去式的时间观。而反观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历史较短,没有太多可以回顾。所以美国人多为未来取向,着眼于可预见的未来。他们认为现在的努力与未来的成功紧密相关,为了明天的幸福而在今天刻苦的工作,大多数美国人对于其他国家浪费时间的行为感到难以理解,表现出对时间的高度重视。例如,在电视剧和电影等文艺作品方面就可看出两者的文化区别。中国常常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拍摄的主题。而美国常常则以 “未来”为题材。如《2012 世界末日》,《未来世界》等。 二 儒家思想 儒教思想对于中国人影响很大,我们从父辈们明白 了“礼”和“仁”的思想。让中国人更在意个人情感和人际关系,所以更重视交际参与者而不是约定时间本身,因此允许各自掌握时间的相对灵活性,正如开头的对约会守时的理解一样。此外儒家思想让我们关注事物长期发展。例如子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使得大多数中国人不安于现状,不满足短期的利益。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也是着眼于中国的长远发展,制定长远的规划。如五年计划、十年计划等。而

德国人和中国人巨大差别

德国人和中国人巨大差别 也许你知道,地球上反差最大的两个民族,大概就是德国人和中国人了!德意志民族的主体是日耳曼人,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族人,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差异,其实就是日耳曼人和汉族人的差异。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出入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因此对日耳曼人的习俗和文化感受颇深。网上关于德国人和中国人反差的文章很多,我不妨以我的亲身经历和阅读,总结几条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强烈反差给你看看! 马可,你看了可不要生气啊?一听批评就跳的人,肯定不是来自谦虚的民族! 1,德国人做饭会用天平来称,多少人做多少,做多少

吃多少;咱中国人做饭喜欢估计,米几把,盐少许——没点估算能力,你甚至连学不会做中餐。 2,德国人指路误差很小——前方几米左拐,直行几米,再右拐几米。你到了地方会发现,误差一般不会超过5米;咱中国人指路太含蓄了——一直走,走到前面再打听! 3,德国人家里会有一个工具的仓库,自己家里的事儿,只要是一个人能干的,都自己动手;咱中国人不留神就敲门:请问你家有钳子吗? 4,德国的公交车站大都有电子报站显示牌,车到了几乎一分一秒都不差;咱中国的公交车站,几乎没有这个装置,或者有也不大靠谱。 5,德国的火车很准时,偶尔晚点了,乘客投诉后很快会得到相应赔偿;咱中国的火车晚点是家常便饭,没听说哪位乘客索赔过,也很少听说谁索赔成功过。

6,德国人天一热,就会到草地、湖畔或海边晒太阳;咱中国人走在阳光下,也会打一把雨伞! 7,发明汽车的德国人,开着汽车上拉着自行车去度假;咱中国人买上汽车,基本就告别自行车了! 8,发明了电脑(的)德国人在地铁里看书读报;咱们爱用电脑的中国人,在地铁里忙着用智能手机或IPAD 忙着聊天和玩电子游戏。 9,德国人过节一般都会穿上传统服装,吼两嗓子民族歌曲;咱中国人过节就是吃喝,吃喝就是过节。至于咱们的传统服装和歌曲到底是什么,咱们似乎早就不大知道了! 10,德国人发明了啤酒,全世界都在喝德国啤酒;咱中国人的白酒酿造技术天下无双,但欧美市场看不到

德国人与中国人文化差异

这是一个德国华裔人画了一系列图来形象的表达他认为中国人与德国人的习惯差异,觉得不错,另加一点个人的观点。蓝色代表德国人↓红色代表中国人↓ 1一日三餐 德国人喜欢早、晩冷食,中午热食;中国人喜欢早、中、晩都要求热食。 ........... ----------------------------- @ssspc0206 2011-6-17 13:42:00 2人际关系 这幅图认为是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德国人交往讲究志趣相投,性格相近,有相通爱好的自然而然在一起交往,性质相对单纯些。而中国人讲究功利性的人际关系,所以编织出一个复杂的人际网,很多时候明明觉得对方很讨厌,不是一路人没有共同语言,但觉得这个人能有价值“用的上”,就去满脸堆笑的交往,各自心里打着小算盘,相辅相成。

..... 3天气和心情 德国人喜欢晴天,讨厌雨天;中国人对晴天和雨天认为无所谓,不太影响心情。 ----------------------------- @ssspc0206 2011-6-17 13:43:00 ----------------------------- 4生活方式 德国人崇尚自由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尤其有保持自己独立空间的强烈需要。而中国人喜欢热闹,扎堆,害怕被孤立。从某个角度讲,西方人更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5# 回复 作者:ssspc0206回复日期:2011-6-17 13:47:00 5交通工具 这跟经济发展有关,但也跟公共意识,环保意识有关,德国人家家有汽车,

休闲时尚也骑自行车;当然在中国,很多东西早失去了它工具的本质,人骑自行车看穷,贷款也要买汽车,做梦都想奔驰宝马,而形成一种炫耀的象征。 6# 回复 作者:ssspc0206回复日期:2011-6-17 13:48:00 6老人的生活 这个图既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反映社会生活保障制度的差异。 7# 回复 作者:ssspc0206回复日期:2011-6-17 13:49:00 7自我 德国人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特立独行和自信很正常;中国文化有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传统,人们喜欢随大流,集体大于自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