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6.2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规律(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6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6.2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规律(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6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6.2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规律(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6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6.2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规律(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规律 【学习目标】

1.会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等步骤,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形状的特点,会根据函数表达式的系数特点判别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规律. 3.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是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学习重点】

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探索并研究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学习难点】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点及性质的探究.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教师幻灯片展示下列问题:

1.当初我们从哪些方面研究了一次函数? 2.画一次函数图象的步骤是什么?

3.借助图象我们研究了一次函数的哪些性质?

目的:通过对上面问题的回答,使学生回顾研究一次函数的过程,类比研究一次函数的思路,来研究反比例函数.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 探索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规律

先阅读教材P 152-153页的内容,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1.已知函数解析式,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线.

2.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是双曲线,每一条曲线都与x 轴和y 轴无限接近,但又不与x 轴和y 轴

相交.

3.当k >0时,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的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当k <0时,反比例

函数(k≠0)的图象的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

1.教师引导学生类比着画一次函数图象的过程来尝试画出反比例函数y =4

x 的图象.小组内交流;教师在

巡视过程中,当发现大部分学生完成时,让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互查、互批,让小组长汇总各小组出现的问题或不足.

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谈一下各小组在画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对各组情况和问题进行汇总.

问题:(1)反比例函数图象是什么?(2)画出反比例函数图象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总结归纳:①x≠0;②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③图象是延伸的,不要画成有明确端点;④曲线的发展趋势是无限靠近坐标轴,但不和坐标轴相交. 2.画反比例函数y =-4

x

的图象.

目的:让学生巩固作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步骤,并且初步感受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观察y =4x 和y =-4

x 的

图象的形状和位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图象见课件)

(1)自己观察图象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2)小组展开讨论反比例函数y =4x 和y =-4

x 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

由什么确定;(3)引导总结.

结论:①图象分别都是由两支曲线组成,因此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为双曲线;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由k 决定;③当k >0时,两支双曲线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内;④当k <0时,两支双曲线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内. 典例讲解:

作出反比例函数y =12

x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当x =4时,求y 的值;(2)当y =-2时,

求x 的值;(3)当y >2时,求x 的范围. 解:列表:

由图知:(1)y =3;(2)x =-6;(3)0<x <6.

对应练习:

1.已知反比例函数y =m -1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

A .m >1

B .m >0

C .m <1

D .m <0

2.作出反比例函数y =-4

x 的图象,结合图象回答:(1)当x =2时,y 的值;(2)当1<x≤4时,y 的取值

范围;(3)当1≤y<4时,x 的取值范围. 解:列表:

y

由图知:(1)y =-2;(2)-4<y≤-1;(3)-4≤x<-1.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 探索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规律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九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四知识点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 1.定义:一般地,形如 y=k/x (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k是比例系数。若y=k/nx 此时比例系数为:k/n,如y=2/3x的比例系数为2/3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中需要注意什么? (1)常数 k 称为比例系数,k是非零常数; (2)自变量x次数不是1,x 与 y 的积是非零常数; (3)除 k、x 、y三项以外,不含其他项。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现形式:(k为常数,k≠0) (1)y=k/x (2)xy=k (3)y=kx-1(即:y等于x的负一次方,此处x必须为一次方) 2.K的几何含义: 反比例函数y=k/x (k≠0)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y=k/x (k≠0)上任意一点P作x轴、y轴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B,则所得矩形OAPB的面积为|k|,所得三角形面积|k|/2。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他们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双曲线只能与坐标轴无限靠近,永远不能与坐标轴相交。因为在y=k/x(k≠0)中,x不能为0,y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与x轴相交,也不可能与y 轴相交。 2.性质: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三、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 ⑴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y=k/x⑵将已知条件代入得到关于k的方程⑶解方程求出k的值 ⑷把k的值代入反比例函数y=k/x中 四、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2.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结合函数解析式图像性质做出解答,特别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解直角三角形 一、锐角三角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C为直角。则定义以下运算方式: sin ∠A=∠A的对边长/斜边长,sin A记为∠A的正弦;sinA=a/c cos∠ A=∠A的邻边长/斜边长,cos A记为∠A的余弦;cosA=b/c tan∠ A=∠A的对边长/∠A的邻边长, tanA=sinA/cosA=a/ b tan A记为∠A的正切 1.sin=对/斜 cos=邻/斜 tan=对/邻 2.sinA=cos(90°-A) cos A=sin(90°-A) tanA=sinA/cosA sin2A+cos2A=1

幂函数题型归纳

幂函数知识点归纳及题型总结 一、 幂函数定义:对于形如:() x f x α=,其中α为常数.叫做幂函数 定义说明: 1、 定义具有严格性,x α系数必须是1,底数必须是x 2、 α取值是R . 3、 《考试标准》要求掌握α=1、2、3、?、-1五种情况 二、 幂函数的图像 幂函数的图像是由α决定的,可分为五类: 1)1α>时图像是竖立的抛物线.例如:()2x f x = 2)=1α时图像是一条直线.即() x f x = 3)01α<< 时图像是横卧的抛物线.例如()1 2x f x = 4)=0α时图像是除去(0,1)的一条直线.即() 0x f x =(0x ≠) 5)0α<时图像是双曲线(可能一支).例如() -1 x f x = 具备规律: ①在第一象限内x=1的右侧:指数越大,图像相对位置越高(指大图高) ②幂指数互为倒数时,图像关于y=x 对称 ③结合以上规律,要求会做出任意一种幂函数图像 三、幂函数的性质 幂函数的性质要结合图像观察,随着α取值范围的变化,性质有所不同。 1、 定义域、值域与α有关,通常化分数指数 幂为根式求解 2、 奇偶性要结合定义域来讨论 3、 单调性:α>0时,在(0,+∞)单调递 增:α=0无单调性;α<0时,在(0,+∞)单调递减 4、 过定点:α>0时,过(0,0)、(1,1)两

点;α≤0时,过(1,1) 5、 由 ()0 x f x α=>可知,图像不过第四象限 一、幂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1. 利用定义 (1)下列函数是幂函数的是 ______ ①21()y x -= ②22y x = ③21(1)y x -=+ ④0 y x = ⑤1y = (2(3 2 3 1. (1)、函数3 x y =的图像是( ) (2)右图为幂函数y x α =在第一象限的图像,则,,,a b c d 的大小关系是 ( )

初中数学找规律题及其答案

初中数学找规律——专题训练与提升 1、根据下列5个图形及相应点的个数的变化规律,试猜测第n 个图中有个 点. 2、找规律.下列图中有大小不同的菱形,第1幅图中有1个, 第2幅图中有3个,第3幅图中有5个,则第n幅图中共有个. 3、如图,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图所示的方式摆图案,按照 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100个图案需棋子枚. 4、观察图中每一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5 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有个.

5、观察下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 16个图形共有个★. 6、如图①,图②,图③,图④,…,是用围棋棋子按照某种规 律摆成的一行“广”字,按照这种规律,第5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第n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 7、如图1是二环三角形,可得S=∠A1+∠A2+…+∠A6=360°,下 图2是二环四边形,可得S=∠A1+∠A2+…+∠A7=720°,图3是二环五边形,可得S=1080°,…聪明的同学,请你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写出二环n边形(n≥3的整数)中,S= 度.(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最后结果)

8、观察下列图形(每幅图中最小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的),请写出 第n 个图中最小的三角形的个数有 个. 9、将一个正三角形纸片剪成四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再将其中 的一个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更小的正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结果如下表.则a n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10、用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 所剪次数 … 正三角形个数 0 3 …

图案,即从第二个图案开始,每个图案都比上一个图案多一个正六边形和两个正三角形,则第n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11、如图①是一块瓷砖的图案,用这种瓷砖来铺设地面.如果铺 成一个2×2的正方形图案(如图②),其中完整的圆共有5个,如果铺成一个3×3的正方形图案(如图③),其中完整的圆共有13个,如果铺成一个4×4的正方形图案(如图④),其中完整的圆共有25个.若这样铺成一个10×10的正方形图案,则其中完整的圆共有个. 12、根据下列图形的排列规律,第2008个图形是福娃 (填写福娃名称即

初一数学找规律 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 .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 )第100项是( )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的第n为( ) (三)看例题: A: 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即:( ) 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 分析观察可得,新数列的第n项为:( ),所以题中数列的第n项为:( ) (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 例: 4,16,36,64,?,144,196,…?(第一百个数) 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 (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

九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1)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1)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6)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6) 第二十七章相似 (6) 27.1 图形的相似 (6) 27.2 相似三角形 (7) 27.3 位似 (7)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8) 28.1 锐角三角函数 (8) 28.2 解直角三角形 (10)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12) 29.1 投影 (12) 29.2 三视图 (12)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26.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f(x)=ax^2+bx+c(a不为0)。其图像是一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一般式 y=ax∧2;+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顶点式 y=a(x+m)∧2+k(a≠0,a、m、k为常数)或y=a(x-h)∧2+k(a≠0,a、h、k为常数),

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x=-m,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2的图像相同,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交点式 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 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a的绝对值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a的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 牛顿插值公式(已知三点求函数解析式) y=(y3(x-x1)(x-x2))/((x3-x1)(x3-x2)+(y2(x-x1)(x-x3))/((x2-x1)(x2-x3)+(y1(x -x2)(x-x3))/((x1-x2)(x1-x3) 。由此可引导出交点式的系数a=y1/(x1*x2) (y1为截距) 求根公式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求根公式 x是自变量,y是x的二次函数 x1,x2=[-b±(√(b^2-4ac))]/2a (即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如右图) 求根的方法还有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2x的平方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抛物线。

赏析幂函数的图象特征及应用

一、幂函数图像的分布规律 幂函数图像的分布规律可用“一全有、二一偶、三一奇、四全无”来说明。 1.“一全有”:指所有幂函数的图像在第一象限都出现, 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其特点如下:①抓住三条特征 线:直线x=1,y=x ,y=1把幂函数的图像分为三个区 域,这三个区域对应着幂函数y=x α在α<0,0<α<1, α>1时的图像;②第一象限内幂函数y=x α图像的区 域分布情况为:在直线x=1的右边,α越大,图像越高,越趋向于直线x=1;在直线x=1的右边,α越小,其图像越低,越趋向于x 轴。 2.“二一偶”:指当幂函数为偶函数时,其图像关于y 轴对称,即幂函数的图像出现在第一、第二象限。 3.“三一奇”:指当幂函数为奇函数时,其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幂函数的图像出现在第一、第三象限。 4.“四必无”:指由定义,知幂函数的图像不可能出现在第四象限。 二、幂函数图像的应用 1.识别图像 例1.图2中 的曲线是幂函数y=x α在第一象限的图像,已知α取±2,±12四个值,则其相应于曲线C 1,C 2,C 3,C 4的α依次为( ) A.-2,-12,12,2 B.2,12,-12,-2 C.- 12,-2,2,12 D.2,12,-2,-12 解:根据幂函数的图像特点,立即可以断定相应于曲线C 1,C 2,C 3,C 4的α值排序是由大到小,故选B 。 2.用于判断方程的个数 例2.方程x 2=2x 的根的个数为( ) A.1 B.2 C.3 D.

解:令f(x)=x2,g(x)=2x,在同一坐标平面内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三所示,由图可知,交点有三个,所以方程x2=2x的根的个数为3,故选C。

初中数学 数列的找规律

初中数学数列的找规律: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 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 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 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 [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 (三)看例题: A: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 即:n3+1 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证明(二)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线,将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 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等于30o,这它所对的直角边必然等于斜边的一半。 ※有一个角等于60o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首先要想的定理有: ①勾股定理:2 2 2 c b a =+(注意区分斜边与直角边)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有一个内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此定理将在第三章出现) ※垂直平分线.....是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注意着重号的意义) <直线与射线有垂线,但无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如图1所示, AO=BO=CO )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逆定理:在角内部的,如果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则它在该角的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交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 (如图2所示,OD=OE=OF)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 =++c bx ax (a 、b 、c 为 常数,a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 ※把02 =++c bx ax (a 、b 、c 为常数,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①配方法 <即将其变为0)(2 =+m x 的形式> ②公式法 a ac b b x 242-±-= (注意在找ab c 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 (主要包括“提公因式”和“十字相乘”) A C B O 图1 图2 O A C B D E F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找规律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找规律 图形与证明部分学习教材分《证明(二)》和《证明(三)》两章完成,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之前学过的《证明(一)》内容不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训练自己利用公理和已证明过的定理(推论)来说理的过程,要注意证明的格式,必须有因才有果,切不可跳步。除了说理,另外我们还需要有意识地在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理和推论时梳理知识结构,归纳性质和判定方法,为总复习打基础。 九年级还将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它的解法很多: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很简便,公式法应用普遍但公式一定要记牢,配方法是个难点,但它对以后二次函数的学习很有帮助,要牢固掌握。我们还要学会“对症下药”,选择最好的方法来解每一个方程。另外一个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就是如何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具体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可以回顾用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的步骤。特别注意方程的解要符合实际情况。 有关函数九年级我们不仅要讨论反比例函数还要学习二次 函数,结合已学过的一次函数,它们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就是“数形结合”。对于三种函数的表达式、图像及其性质我们都要重点掌握。另外利用三种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依然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统计和概率部分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先将前四册教材涉及的

有关章节复习一下,你会发现九年级上下两章的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因此难度也有所增加。“用大量重复实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件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一方法大家要理解,而如何用列表格或树状图的方法来解决求事件发生概率依然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视图与投影》这一章延续了七年级有关三视图的内容,但我们需要考虑视线所不及的部分的形状,首先复习三视图是基本任务。投影所说的是两种光源所形成的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大家一定要结合生活经验来学习。 圆是我们要新认识的图形。需要大家掌握的基本概念较多,作为应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有关切线的证明、弧长、扇形面积和圆锥侧面积的计算上。计算能力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有意识的去提高。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用三角函数解决直角三角形这一章我们既要掌握基本概念,还要会根据角度来求三角函数值及由函数值来推出锐角的度数。九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是必须记住的。另外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体会这部分内容与相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培优讲义机构辅导资料(共30讲)

九年级讲义目录

专题01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阅读与思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常涉及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分母有理化等概念,常用到分解、分拆、换元等技巧. 有条件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是代数变形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包含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众多知识,又联系着分解变形、整体代换、一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1、直接代入 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待化简求值的式子. 2、变形代入 适当地变条件、适当地变结论,同时变条件与结论,再代入求值. 数学思想: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数与形,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有理式与无理式,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有限与无限,分解与合并,特殊与一般,存在与不存在等,数学就是在矛盾中产生,又在矛盾中发展. =x , y , n 都是正整数) 例题与求解 【例1】 当x = 时,代数式32003 (420052001)x 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03 2- (绍兴市竞赛试题) 【例2】 化简 (1(b a b ab b -÷-- (黄冈市中考试题) (2 (五城市联赛试题)

(3 (北京市竞赛试题) (4 (陕西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一开始把分母有理化,则计算必定繁难,仔细观察每题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字特点,通过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它们的联系,问题便迎刃而解. 思想精髓: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而言的,在整式,分母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因式分解的思想也广泛应用于解二次根式的问题中,恰当地作类似于因式分解的变形,可降低一些二次根式问题的难度. 【例3】比6大的最小整数是多少? (西安交大少年班入学试题) 解题思路: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可引入有理化因式辅助解题,即设x y == 想一想:设x=求 432 32 621823 7515 x x x x x x x --++ -++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的根式为复合二次根式,常用配方,引入参数等方法来化简复合二次根式.

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知识结构】 1.有理数指数幂 (1)幂的有关概念 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 :0,,1)m n a a m n N n *=>∈>、且; 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 : 1 0,,1)m n m n a a m n N n a -*==>∈>、且 ③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分数指数幂与根式可以互化,通常利用分数指数幂进行根式的运算。 (2)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 ①a r a s =a r+s (a>0,r 、s ∈Q );②(a r )s =a rs (a>0,r 、s ∈Q ); ③(ab)r =a r b s (a>0,b>0,r ∈Q );. 例2 (1)计算:25 .021 21325.0320625.0])32.0()02.0()008.0()945()833[(÷?÷+---; (2)化简:533233232332 3134)2(248a a a a a b a a ab b b a a ???-÷++-- 变式:(2007执信A )化简下列各式(其中各字母均为正数): (1) ;)(653 12121 132b a b a b a ????--(2).)4()3(6521332121231----?÷-??b a b a b a (3) 1 00.256371.5()86-?-+

(三)幂函数 1、幂函数的定义 形如y=x α(a ∈R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为常数 注: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有本质区别在于自变量的位置不同,幂函数的自变量在底数位置,而指数函数的自变量在指数位置。 例1.下列函数中不是幂函数的是( ) A .y x = B .3y x = C .2y x = D .1y x -= 例2.已知函数()()2531m f x m m x --=--,当 m 为何值时,()f x : (1)是幂函数;(2)是幂函数,且是()0,+∞上的增函数; (3)是正比例函数;(4)是反比例函数;(5)是二次函数; 变式 已知幂函数2 223(1)m m y m m x --=--,当(0)x ∈+,∞时为减函数,则幂函数y =_______. 2.幂函数的图像 幂函数y =x α的图象由于α的值不同而不同. α的正负:α>0时,图象过原点和(1,1),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升; α<0时,图象不过原点,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下降,反之也成立;

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规律专题

规律题专题 1.观察以下一列数:3,,,,,…则第20个数是. 2.一列数1,4,7,10,13,……按此规律排列,第n个数是 3.古希腊数学家把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其中1是第一个三角形数,3是第二个三角形数,6是第三个三角形数,…,依此类推,第100个三角形数是. 4.已知a1=﹣,a2=,a3=﹣,a4=,a5=﹣,…,则a8=. 5.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1,,,,,…,按此规律,这列数中的第100个数是. 6.观察下列各式:…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 ≥1)的代数式表达出来. 7.请观察下列式子的规律:a1=,a2=,a3=,a4=,a5=,…,则a8=. 8.观察下列数据:﹣2,,﹣,,﹣,…,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11个数据是. 9.观察下列等式: 在上述数字宝塔中,从上往下数,2016在第层. 10.如图所示,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当图中m=90时,正整数n的值为.11.观察下列等式(式子中“!”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n是正整数):1!=1,2!=2×1,3!=3×2×1,4!=4×3×2×1,…计算=. 12.观察下列等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解答下列问题:3+32+33+34+…+32020的末位数字是. 13.观察下面“品”字形中各数之间的规律,根据观察到的规律得出a的值为() A.23B.75C.77D.139 14.1261年,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用图中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比欧洲的相同发现要早三百多年,我们把这个三角形称为“杨辉三角”,请观察图中的数字排列规律,则a,b,c的值分别为() (第14题)(第14题) A.a=1,b=6,c=15B.a=6,b=15,c=20 C.a=15,b=20,c=15D.a=20,b=15,c=6 15.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A.2B.C.5D. 16.观察以下等式: 第1个等式:++×=1,第2个等式:++×=1, 第3个等式:++×=1,第4个等式:++×=1,

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三)幂函数 1、幂函数的定义 形如y=x α(a ∈R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为常数 注: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有本质区别在于自变量的位置不同,幂函数的自变量在底数位置,而指数函数的自变量在指数位置。 例1.下列函数中不是幂函数的是( ) A .y x = B .3y x = C .2y x = D .1 y x -= 例2.已知函数()()2531m f x m m x --=--,当 m 为何值时,()f x : (1)是幂函数;(2)是幂函数,且是()0,+∞上的增函数; (3)是正比例函数;(4)是反比例函数;(5)是二次函数; 变式 已知幂函数2 223(1)m m y m m x --=--,当(0)x ∈+,∞时为减函数,则幂函数 y =_______. 2.幂函数的图像 幂函数y =x α的图象由于α的值不同而不同. α的正负:α>0时,图象过原点和(1,1),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升; α<0时,图象不过原点,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下降,反之也成立;

3、幂函数的性质 y=x y=x 2 y=x 3 12 y x = y=x -1 定义域 R R R [0,+∞) {}|0x x R x ∈≠且 值域 R [0,+∞) R [0,+∞) {}|0y y R y ∈≠且 奇偶性 奇 偶 奇 非奇非偶 奇 单调性 增 x ∈[0,+∞)时,增; x ∈(,0]-∞时,减 增 增 x ∈(0,+∞)时,减; x ∈(-∞,0)时,减 定点 (1,1) 例3.比较大小: (1)112 2 1.5,1.7 (2)33( 1.2),( 1.25)--(3)112 5.25,5.26,5.26---(4)30.530.5,3,log 0.5 4.幂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幂函数y =x α有下列性质: (1) 单调性:当α>0时,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 当α<0时,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 (2)奇偶性:幂函数中既有奇函数,又有偶函数,也有非奇非偶函数,可以用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进行判断. 例4.已知幂函数2 23 m m y x --=(m Z ∈)的图象与x 轴、y 轴都无交点,且关于 原点对称,求m 的值.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拓展研究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 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幂函数图象规律

幂函数图象有规律 幂函数()n y x n Q = 的图象看似复杂,其实很有规律。假如我们能抓住这些规律,那么幂函数图象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那么幂函数图象有哪些规律呢? 1.第一象限内图象类型之规律(如图1):1.n >1时,过(0,0)、(1,1)抛物线型,下凸递增。2.n =1时,过(0,0)、(1,1)的射线。 3.0<n <1时,过(0,0)、(1,1)抛物线型,上凸递增。4.n =O 时,变形为y =1(x ≠0),平行于x 轴的射线。 5.n <0时过(1,1),双曲线型,递减,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无限接近。 2.第一象限内图象走向之规律(如图1): x ≥1部分各种幂函数图象,指数大的在指数小的上方;O <x <1部分图象反之,此二部分图象在(1,1)点穿越直线y =x 连成一体。 3.各个象限内图象分布之规律:设p n q = ,,p q 互质,,p Z q N 挝。 1.任何幂函数在第一象限必有图象,第四象限必无图象。 2.n =奇数/偶数时,函数非奇非偶,图象只在第一象限(如图1)。 3.n =偶数/奇数时,函数是偶函数、图象在第一、二象限并关于y 轴对称(如图2)。 4.n =奇数/奇数时,函数是奇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并关于原点对称(如图3)。 5. 当n<0时,图像与x 轴,y 轴没有交点。 知识点:幂函数的图象特征: (1)任何幂函数在第一象限必有图象,第四象限必无图象. 先根据函数特征画出第一象限图象; ① 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 并且图象都过点(1,1); ②0>α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 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③0<α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 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正半轴, 当x 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正半轴. (2)如果幂函数是奇函数,在第 象限内有其中心(坐标原点)对称部分;如果幂函数是偶函数,在第 象限内有其轴(y 轴)对称部分;如果幂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则其函数图象只在第一象限内.

【新课标】函数.幂函数课堂教案

§2.3幂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掌握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进行简 单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能够类比研究一般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过程与方法,研究幂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幂函数的变化规律及蕴含其中的对称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重点 从五个具体幂函数图象中认识幂函数的一些性质。 难点 画五个具体幂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概括其性质,体会图象的变化规律。 教学关键:揭示出幂函数y x α =的图象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 教学方式:引导教学法、探索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指导: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 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

材料二:幂函数的图象变化规律归纳 ∞)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经

板书设计: 幂函数 1、幂函数的定义例2 例4 2、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案说明: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本中虽然只有3页,但内容丰富。课本通过几个特殊幂函数的图象类比

归纳,得到图象都通过点(1,1)。 (2)本节是新课标新增加的内容,教材不仅仅学习有关幂函数图象与性质的问题,还包含着教会学 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到有关幂函数的一些知识的问题。 (3)有意识地将新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将这部分内 容适当展开,重新组合,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4)利用几何画板方便地研究出幂函数的图象,充分展示由幂指数的变化引起幂函数图象的变化的 内部规律。这样学生就容易从所举函数的个性中归纳出共性来,从而在整体上对幂函数的图象 与性质有较深刻的了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6 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像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 y≠,所以它的图像 x≠,函数值0 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像: (1)图像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像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像的弯曲度越大。 (2)图像的位置和性质: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k|(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1/2|k|)。 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2|k|。

幂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应用

幂函数 分数指数幂 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m n a =0a >,m 、n N ∈,且1n >) 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m n a -= (0a >,m 、n N ∈,且1n >) 1、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幂函数n y x =随着n 的不同,定义域、值域都会发生变化,可以采取按性质和图像分类记忆的方法.熟练掌握n y x =,当11 2,1,,,323 n =±±±的图像和性质,列表如下. 从中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 ① 它们都过点()1,1,除原点外,任何幂函数图像与坐标轴都不相交,任何幂函数图像都不过第四象限. ② 11 ,,1,2,332a = 时,幂函数图像过原点且在[)0,+∞上是增函数. ③ 1 ,1,22a =---时,幂函数图像不过原点且在()0,+∞上是减函数. ④ 任何两个幂函数最多有三个公共点.

0n < 幂函数基本性质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都通过原点,并且在[0,+∞]上,是增函数 (3)α<0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 规律总结 1.在研究幂函数的性质时,通常将分式指数幂化为根式形式,负整指数幂化为分式形式再去进行讨论; 2.对于幂函数y =αx ,我们首先应该分析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奇偶性,由此确定图象的位置,即所在象限,其次确定曲线的类型,即α<0,0<α<1和α>1三种情况下曲线的基本形状,还要注意α=0,±1三个曲线的形状;对于幂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的大致情况可以用口诀来记忆:“正抛负双,大竖小横”,即α>0(α≠1)时图象是抛物线型;α<0时图象是双曲线型;α>1时图象是竖直抛物线型;0<α<1时图象是横卧抛物线型. O x y O x y O x y

九年级数学上下册期末试卷

九年级数学期末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则二次函数2 y ax bx =+的图象只可能是( ) A 、 B 、 C 、 D 、 2.抛物线24y x x =-的对称轴是 ( ) A .x =-2 B .x =4 C .x =2 D .x =-4 3.如图1,在直角△ABC 中,∠C =90°,若AB =5,AC =4,则sin ∠B =( ) A . 35 B . 45 C . 34 D . 43 4.小敏在今年的校运动会跳远比赛中跳出了满意一跳,函数23.5 4.9h t t =-(t 的单位:s ,h 的单位:m )可以描述他跳跃时重心高度的变化,则他起跳后到重心最高时所用的时间是( ) A 0.71s B 0.70s C 0.63s D 0.36s 5.以上说法合理的是( ) A 、小明在10次抛图钉的试验中发现3次钉尖朝上,由此他说钉尖朝上的概率是30% B 、抛掷一枚普通的正六面体骰子,出现6的概率是1/6的意思是每6次就有1次掷得6 C 、某彩票的中奖机会是2%,那么如果买100张彩票一定会有2张中奖 D 、在一次课堂进行的试验中,甲、乙两组同学估计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的概率分别为0.48和0.51 6.如图,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高,将△BCD CD 折叠, B 点恰好落在AB 的中点 E 处,则∠A 等于 ( ) A .25° B .30° C .45° D .60° 7.在Rt △ABC 中,∠C =90o,c=5,a=4,则sinA 的值为 ( ) A 、35 B 、45 C 、34 D 、43 8.一个密闭不透明的盒子里有若干个白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的情况下,为估计白球的个数,小刚向其中放入8个黑球,摇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中,不断重复,共摸球400次,其中88次摸到黑球,估计盒中大约有白球( ) A 、28个 B 、30个 C 、36个 D 、42个 9.在100张奖卷中,有4张中奖,小红从中任抽1张,他中奖的概率是( ) C E 图 1 C B A

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之令狐文艳创作

2.3幂函数 令狐文艳 学习目标 1.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 体会幂函数的变化规律及蕴含其中的对称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学习重点 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学习难点 幂函数性质的应用 学习过程 问题:分析以下五个函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1)边长为a 的正方形面积2 S a =,S 是a 的函数; (2)面积为S 的正方形边长12 a S =,a 是S 的函数; (3)边长为a 的立方体体积3 V a =,V 是a 的函数; (4)某人ts 内骑车行进了1km ,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1/v t km s -=,这里v 是t 的函数; (5)购买每本1元的练习本w 本,则需支付p w =元,这里p 是w 的函数. 1.幂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 y x α =()a R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 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幂函数. ① 1 y x = ;②22y x =;③3 y x x =-;④1y =. 2.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 x =;(2)12 y x =;(3) 2y x =; (4)1 y x -=;(5)3 y x =. 从图象分析出幂函数所具有的性质. x y = 2x y = 3x y = 2 1x y = 1-=x y 定义域 值域 奇偶性 单调性 定点

1.幂函数的性质: 2.幂函数图象变化规律:. 练习:下列关于幂函数的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幂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1,1) B 幂函数的图象不可能在第四象限内 C 当n x y =的图象经过原点时,一定有n>0 D 若n x y =是奇函数,则n x y =在其定义域内一定是减函数 例1讨论()f x x =在[0,)+∞的单调性. 解析: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一般用定义法。 证明:任取),0[,21+∞∈x x ,且21x x <,则 2 1212 121212121)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x f +-= ++-= -=-, 因为21x x <,021>+x x ,所以 02 121<+-x x x x , 所以)()(21x f x f <,即()f x x =在[0,)+∞为增函数。 点评: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要严格按照步骤和格式写。 例2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 (1)215与3 15 ; (2)223 (2) a -+与23 2- ; (3)1.19.0与8 .02.1. 关于指数式值的比较,主要有:①同底异指,用指数函数单调性比较; ②异底同指,用幂函数单调性 比较; ③异底异指,构造中间量(同 底或同指)进行比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