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推荐下载】试析对翻唱作品合法性的几点研究

【推荐下载】试析对翻唱作品合法性的几点研究

【推荐下载】试析对翻唱作品合法性的几点研究

[键入文字]

试析对翻唱作品合法性的几点研究

?

?“试析对翻唱作品合法性的几点研究”怎么写呢,请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试析对翻唱作品合法性的几点研究

?一、翻唱行为的法律性质以及侵权认定

?“翻唱”是指歌手以其自有风格对他人已发表的歌曲进行重新演绎的行为。文中的李代沫在保持歌曲基本旋律不变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装饰,编曲配器不同,音乐的风格保持不变,属于一种典型的翻唱行为。翻唱行为是对音乐作品的演绎,涉及到表演权。表演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现场表演,又称为直接表演或活表演,具体是指通过表演者的声音、表情、动作在现场直接公开表演作品;另一种是机械表演,是通过机械设备公开播放用唱片、录像带或电影胶片等介质录制下来的表演。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音乐作品表演权归著作权人,即原创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且不存在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的翻唱行为,则可能构成侵权。翻唱行为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制成录音制品的翻唱行为《著作权法》对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有如下规定,“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法定许可,是指根据法律直接规定,以特定方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但应当支付费用。翻唱者制作录音作品的法定许可主要有几个要素:首先,翻唱者需使用合法已公开发行的录音制品,若只是通过网络传播过,不属于法定许可。其次,著作权人未声明不许使用,发表声明的方式

1

2018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 (课程代码00661)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l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对我国通讯文体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正式奠定了通讯文体在报纸上的地位的著名记者是 A.刘少少 B.徐铸成 C。黄远生 D.邵飘萍 2.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郭超人的代表作品是 A.《英雄髓上地球之巅》 B.《华美窗帷的后面》 C.《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D.《谁是最可爱的人》 3.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文体是 A.消息 B.解释性报遴 C.评论 D。深度报道 4.《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的作者是 A.胡乔木 8.陆定一 C,郭超人 D.范长江 5.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人物的有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的表现手法是 A.叙述 B.议论 C.描写 D。说明 6.下列关于新闻重要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新闻的重要性,是由它所蕴含的意义决定的,不单纯取决于题材的大小 B.重要性是新闻价值中的一个可变因索 C.考察新闻的重要性时,出发点应该是报道者对该事件的理廨和评价 D. 由于新闻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作用不同, 因此会导致人们对新闻重要性在认识上的差异 7.关于退缓式导语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第一代导语 B. 它是第二代导语 C.它出现于19世纪中期 D.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作品分析部分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作品分析部分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新闻素描 题材重大,场面热烈,报道及时。 表现手法:粗线条的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由面到点,点面结合,既展示全貌,又刻画动人细节。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人物新闻 写作特色:人物对话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消息。不仅报道了事实,而且深刻揭示了敌败我胜的必然趋势。 写作特点: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首尾贯穿。 背景材料起到了突出事件的新闻价值,烘托深化主题,增强新闻的知识性的作用。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消息,记载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一件重大史实。 写作特色:清晰的事实叙述,概括的情景描写。 本文特点:精练扼要,气势宏伟。 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展现了我军当时渡江的雄伟气势,可谓精辟的语言和高深的思想相得益彰的典范。 上海严寒 短消息 写作特点:行文简洁洗练、用事实说话、不发或少发议论。

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新闻述评 写作特点: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 人物新闻 结构特点:以作画为线索,贯穿全篇。 从邮局看变化 消息 特点:角度独特、构思巧妙、小中见大 写作特色:通过对比事实突出主题。 《从邮局看变化》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消息从头至尾几乎都贯穿了对比,而且对比强烈,很有说服力。在概括对比之后,接着列举事实进行具体对比,从邮局这个“窗口”,小中见大,生动有力地说明了由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经济学家赶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较早的关于时常经济的报道。 写作特点:以小见大,反映深刻而且有重大意义的主题,成功的运用动词。 运载火箭飞跃万里长空 由四篇短消息组成的连续报道。报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实验成功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 写作特点:现场感强。 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 外事活动的动态新闻 特点:题材新颖,内容富有情趣。 背景材料对表现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和突出新闻主题均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3 第14章~第18章部分 一、填充题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行政学摆脱了长期以来对政治科学的过分依赖,由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2.里格斯基于对不同社会形态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及文化、历史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比较研究而创立了行政生态学这个重要的行政学分支学科的。P 185 3.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公平,在于促进公民社会所拥有的、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基本价值。 4.目标管理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1954)一书中作为一种新管理方法提出来的。 5.所谓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二、单选题 1.里格斯将根植于美国人心中的主权在民、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神圣不可侵犯等观念叫做(C)。 A.政治准则B.政治形态C.政治神话D.政治法典 2.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A.弗雷德里克森B.奎德C.法约克D.布坎南 3.最早提出目标管理这一概念的是(D)。 A.泰勒B.西蒙C.厄威克D.德鲁克

4.奎德把决策的行动方案按照审定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对各个行动方案作进一步展开和调整的过程称为“执行分析”,主要考虑的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D)。 A.政治B.组织C.环境D.人 5.以布坎南的“政府失败说”为主要代表的理论是(D)。 A.公共关系理论B.政策分析理论C.公共政策理论D.公共选择理论 三、多选题 1.里格斯提出的著名的行政模式是(ABC)。 A.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C.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D.棱柱型行政模式E.衍射型行政模式F.溶合型行政模式 2.行政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CEF)。 A.行政目标B.行政现象C.行政行为D.行政过程E.行政环境F.行政关系 3.新公共行政学认为,行政组织中存在着以下几种运作过程(ABCD)。A.分配B.整合C.边际交换D.社会情感E.社会责任F.社会结构4.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DE)。 A.制定目标B.制定方案C.管理过程D.实现目标E.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F.形成模式 5.在奎德看来,政策分析一般包括的要素有(ABDEF)。 A.目标B.备选方案C.分析过程D.效果E.标准F.模型 四、简答题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高中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分析—合理性论证(归因论证)

试题汇编·主观题篇(经典回放)·合理性论证(归因论证)(1) 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知识不够努力的自己。勿忘初心。——致桂晓及全体小伙伴 备课组李洁雄 【试题分析】:该小题分为两小问,第1小问,要求分析“合理性”,属于归因论证(为什么)类的设问,原因题。“原因题”一般都是两个逻辑点:一是“必要性”,二是“可行性”,分析“合理性”亦如此,需要分析“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答好本题这1小问所要遵循的“大逻辑(完整)”; 然后,对“现阶段(当前)我国增加财政赤字”(具体话题)的合理性分析,且设问限定为“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而非泛泛而谈,这又是答好这1小问所要遵循的“小逻辑(缜密)”。综上, 【问题逻辑决定答题逻辑】: 结合材料二必然性 和(或)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重要性 经济知识可能性

【具体思维过程】: 从必然性方面, 首先结合材料二可以明确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即——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必然性,亦即是当前客观状况使然,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 从重要性方面,结合所学经济知识: 【整合分析过程,确立答题逻辑】(大逻辑完整、小逻辑缜密):

关键词:党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 答题大逻辑:“为什么要”·必然性+重要性+可行性(看材料有没有)【根据前题所学,自主尝试作答】: 【国标答案及其评分细则展示对比】 【狂奔怒吼嘶号·本王试题分析】:

本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话题(联系时代热点,反映时代特征),考查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归因论证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要求考生调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遵循归因论证的答题逻辑(必然性·理论必然与现实必然+重要性,有时还要+可行性)。 故,一方面,此题要调用和运用党和政府的知识分析“这么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必然性,如答案要点①和②,前者从“党和政府的宗旨、原则层面”分析,后者从“党的执政理念、政府职能层面”分析(注意知识更新:现在应该改是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职能”); 另一方面,要分析“这么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必然性和重要性,如要点③就属于现实必然性(联系“生活”实际所得),④属于做好这件事的现实意义(对“国家”、对“人民”两个小角度)。 【题组反思·归因论证】 1.掌握归因类试题的答题形式(大逻辑完整),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必然性·理论必然+现实必然、重要性·多个角度、可能性·各种条件)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构建的答案才能逻辑严谨、层次分明,才能从逻辑上全面覆盖设问要求(才具有完整性),且有利于以点带面,提高分数,避免集中对“某一逻辑要点”反复论证,但“要点不全,得分缺失”,阅卷者不能因为你某一个要点答得非常完美就把另外一个要点的分数给你,当然并不是每道“归因论证题”都要将每一个逻辑要点答全,每道题都是特殊的、具体的,视具体的题有所侧重、异同。 如今天“两道题”,前者的“必然性”分析侧重“”必然性,而后者既有“现实”必然性,也有“”必然性,前者有“可行性”分析,后者无“可行性”分析 2.丰富归因类试题的答题内容(小逻辑缜密),一定要立足且“全面深刻”地从试题设问指向的具体话题、和材料中提供的“有效信息”中去分析问题,运用“归纳、概括”思维,提炼“信息”在学科理论中对应的知识点,形成“理论”必然性或“重要性”的缜密、具体的分析;当然,也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时代背景、世情国情、客观现况),从生活中提炼出“现实”必要性或“重要性”的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构建的答案才能具体特殊、缜密充实(才具有针对性)。 【今天两题你的实际得分】:分与分; 收获and提惑 【学习所得】: 【Any question?】

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读书笔记(1)

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读书笔记(1) -自考串讲笔记 I 新闻作品研究概论部分 第一章新闻作品研究的原则 1、研究新闻作品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要有正确的知道思想;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掌握新闻作品特点; 四、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五、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 2、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作为社会现实最新反映的新闻作品,其报道内容繁杂多样。一篇新闻作品,从采集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新闻作品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 新闻作品研究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对研究新闻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是我们在研究和评析新闻作品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给读者阅读新闻作品以正确的引导。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那么我们分析、研究新闻作品,就会迷失方向,难以对新闻作品

作出正确恰当的认识和评价。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贵在深刻理解和善于应用。我们在研究新闻作品时,必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新闻作品和新闻工作者的采写实践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要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3、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严格地以客观事物为依据,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无论是对新闻作品内容的分析,还是对新闻报道表现形式的评判;无论是对记者采写实践的考察,还是对作品社会效果的认识,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新问作品的实际出发,研究者还必须努力克服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能迎合别人的意图,随声附和,陷入盲从,不能搞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以主观框框代替对新闻作品的客观分析。 4、新闻作品的特点? 一、就新闻作品的内容而言:①真实;②新鲜;③迅速及时;④具有重要性。 二、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 ①新闻语言的客观性; ②新闻语言必须简练、通俗、生动,易于群众接受;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即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一、统一性 (一)、公共管理理论是在公共行政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 自威尔逊以来, 公共行政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主要理论。在其一百多年历史中, 经历了从传统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的形式变革,公共管理学是70 年代末期以后因为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工商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原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上可以看出,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公共管理是 对公共行政的继承和扬弃, 是对公共行政的延续和发展。 (二)、两者隶属于同一理论框架 在广义上, 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二者是相等的, 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主要是包括政府公共管理)。也就是说, 二者的外延是一致的。 在狭义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被用来指公共部门管理的两种不同模式。一方面, 理论界倾向于把公共行政看成是政府为主体的管理活动, 在国内也被称为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 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社会事务所实施的有效管理。它强调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而弱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 二、差别性 (一)学科设置: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在管理科学门类中,把公共管理定为一级学科,行政管理被定为公共管理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与行政管理相并列的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这是从公共管理的领域划分出的二级 学科。 (二)内涵区分: 公共行政的内涵与公共管理的内涵学界存有较多争议和分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共管理基本等同于公共行政 一种观点是认为二者内涵是同一的。西方坚持传统范式的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完全等同于公共行政,代表人物就是罗森布卢姆。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分析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分析 摘要 合法性理论是政治学的关键性命题之一。把合法性等同于社会公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忠诚的观念,代表当代社会对合法性概念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认识。合法性就是对治权的认可。合法性形成了治权的基础,是法治体制中开展政治活动的基础。合法性作为政治利益的表述,它标志着它所证明的政治体制是尽可能正义的。这意味着,政治权力要想持久并被人们自愿服从,就必须具有合法性基础。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政治稳定,必须克服目前已经萌芽并且有可能扩大的合法性危机。 关键词:合法性;合法性危机;政治稳定

目录 1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3) 1.1 合法性的含义 (3) 1.2.1 意识形态 (3) 1.2.2结构和规则 (3) 1.2.3 治理绩效 (3) 1.2 政治合法性基础分析 (3) 2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分析 (4) 2.1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 (5) 2.2 腐败问题对党和政府形象的侵蚀 (5) 2.3 阶级和阶层的新分化 (5) 2.4 社会公正问题与贫富两极分化 (6) 2.5 意识形态和信仰危机 (6) 3 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基础的途径 (6) 3.1 大力推进民主宪政建设 (6) 3.2 树立共同的政治价值和理念原则....................................63.3 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7) 3.4 建设包容性的意识形态 (7) 3.5 构建合法性的评价体系................................................7参考文献 (8)

引言 合法性是一个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现代民主国家都高度重视自身合法性建设,把合法性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而合法性,则是政治的价值判断。“合法性形成了治权的基础,是法治体制中开展政治活动的基础。合法性作为政治利益的表述。它标志着它所证明的政治体制是尽可能正义的。”[1]这意味着,政治权力要想持久并被人们自愿服从,就必须具有合法性基础,否则,政权就会出现危机。正如美国政治社会学家利普塞特所说:“任何一个民主国家的稳定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也取决于它的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2]当代中国的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客观审视其所潜伏的合法性危机,要充分借鉴现代西方政党政治的成功经验,探索合法性建设的途径。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报道内容所反映的年代是( ) A. 1945年 B. 1966年 C. 1997年 D. 1949年 2.《京郊出现“科学热”》中所报道的主要人物是一位( ) A.农民 B.农业教育工作者 C.农村干部 D.农村基层科技人员 3.“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是一篇新闻作品的开头部分提到的。这篇新闻作品是( ) A.《水面下的桥梁》 B.《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 C.《水城威尼斯》 D.《滦河水向天津奔来》 4.《从邮局看变化》的报道内容所涉及的城市是( ) A.呼和浩特 B.乌鲁木齐 C.拉萨 D.银川 5.《日本签字投降》的作者,在采写此稿时所运用的主要采访方式是( ) A.个别访问 B.向当事人提问 C.现场观察 D.电话采访 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中的第三篇短新闻,主要报道的是( ) A.火箭发射时的情景 B.打捞仪器仓的情景 C.火箭准确落入预定海域的情景 D.火箭沿着预定轨道飞行的情景 7.《“飞天”凌空》中的主人公是( ) A.空军飞行员 B.民航飞机驾驶员 C.跳水运动员 D.工艺美术工作者 8.消息《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一文中对熊猫的描写采用了( ) A.象征性手法 B.拟人化手法 C.比喻手法 D.夸张手法 9.下列新闻作品中,表现邓拓、丁一岚的文字缘、革命情的作品是( ) A.《相思正是吐黄时》 B.《写在绢帕上的诗》 C.《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 D.《依依惜别的深情》 10.播发《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的通讯社是( ) A.法新社 B.美联社 C.共同社 D.路透社 11.“38×365=?”这一算式,反映了张先生对家乡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它出自( ) A.《祁连山北的旅行》 B.《相思正是吐黄时》 C.《夜宿车马店》 D.《华阳礁上补给忙》 12.“报纸的主角”通常指( ) A.言论 B.消息 C.图片 D.版面 13.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主题的消息是( )

合法性理论

合法性理论 the theory of legality 合法性的含义: 人们对于统治地位的确认和服从。 一、哈贝马斯关于合法性的观点 主要观点: (1)对于政治制度的正确性以及合理性要借助哲学、宗教、伦理学作出论证。需要论证的内容包括:国家机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治活动方式(如选举);政治决策;政治领导人的素质。 (2)合法性的根本标准:政治领域是否反映了社会共同性标准。 (3)政治合法性危机(信任危机):危机的产生即失去了群众对政治的忠诚与信任而如何重获合法性,关键在于建立社会国家,实行福利制度,缓和社会冲突,获得人们对政治权威的信任。 (4)卡尔马克思曾对资本主义政权的合法性进行过批判,哈贝马斯不同于马克思,是对后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认为先进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主要存在于社会、政治、文化领域,并且,对政治制度无信心,即政权的信任危机是最重要的问题。政权的信任危机主要表现是:人们对政治生活冷漠,对政治人物的不崇敬等。因此,解决现今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方式也不再是马克思所 (5)政权信任危机/合法性危机产生的原因(民众失去对于权威的信心之原因): A.国家进行过度干预,造成民众对政治生活不满。 B.公民认为自己在政治、文化各方面愿望普遍没有得到满足。 C.行政当权者无能力履行预定计划,也会导致公众的不满。 D.社会文化系统产生对政治的不信任的因素。(社会文化系统若产生对于政权不信任的元素,将会导致民众更大的不满,引发政权信任危机的进一步爆发) (6)如何解决政权合法性危机/信任危机: A.政府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B.要遵守与群众的约定,使得公民相信政治家; C.注重公民的私人领域; D.尽量保证民众合法要求的满足。 二、让·马克·夸克的观点 主要观点 1、合法性与统治权利之间的关系 (1)统治权则是许多人都想获得的东西,是处于一种竞争状态之下的,通过竞争获得统治权的人就相当于获得“产权证”,可以十分安全地行使这种权利,即是有了合法性。 (2)公民是决定统治权归属的主体 (3)统治权与被统治权的关系 如果是统治与屈从的关系,即不存在合法性,会引发各种问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 (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 B) A.解释性报道B.调查性报道 C. 消息 D.通讯 2.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C) A.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中发现个性 B. 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C. 只要具备了鲜蹰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一定是好作最 D.新潞作晶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 3.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中,采用了纵横式结合的结构是( A) A.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醒来,铜陵》 C.《美丑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D. 《取下神像挂地图》 4.在消息《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的导语部分,描写美画贸易代表向日本通产大臣赠送竹刀的细节,这样写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B) A. 这是整场谈判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应写入导语 B.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 C. 表明两国谈判代表之闻深厚的私人请谊,展现美日两霞鼹好的合作关系 D. 深化、提炼主题,表明两国闻贸易关系的紧张 5.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 D) A.《相思正是吐黄时》 B.《生命的支柱》 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 6.研究新闻作晶,所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要坚持( A) A.实事求是 B.不断检验 C.去伪存真D.深入批判 7.新闻报道追求“可读性”的主要目的在于( B) A.使报道的主题更加深入 B.使报道对读者更其感染力 C.使报道的意义更为凸显D. 使报道中的专业知识更加通俗 8.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现场描写等类型 B.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 C. 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随容稻主题 D.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9.下列作品中为著名记者法拉奇所写的是( C) A.《日本签字投降》 B.《火葬——甘地永存》 C. 《英迪拉.甘地》D. 《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0.迅速辨剐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被称为( B) A.理论素养 B.新闻敏感 C. 政治素养D.新闻本源 11.下列作品中,较为大量地运用了历史背景豹是( C) A.《经济学家赶集》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 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 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 官"。 二、单项选择题 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C )。 A.协调阶段B.总结阶段C.实施阶段D.准备阶段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 D )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中央预算B.县级预算C.省级预算D.市级预算 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 B )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 B.30 C.45 D.60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A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 骤。 A.事先B.事中C.事后D.全面 6.从20世纪( C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 的行政改革。 A.50 B.60 C.70 D.80 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D )。 A.积极方案B.追踪方案C.应变方案D.临时方案 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D )。 A.信息支持系统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领导决策系统 9.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D )。 A.明确评估目的B.选择评估标准C.培训工作人员D.确定评估对象 1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A )。 A.横向沟通B.纵向沟通C.无反馈沟通D.网上沟通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照行政计划的主体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 ABD )。 A.地方计划B.中央计划C.国防计划D.基层计划E.资源计划 2.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 BD )。 A.印花税B.定率税C.房产税D.配赋税E.耕地占用税 3.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审查包括( ABCD )。 A.法定依据的审查B.滥用职权的审查 C.法定程序的审查D.法定权限的审查E.权力腐败的审查 4.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B )。 A.程序性决策B.非程序性决策C.理性决策D.科学决策E.直觉决策 5.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 ABCDE )。 A.计划控制B.标准控制C.程序控制D.成本控制E.质量控制 四、简答题

西方行政学说判断题

西方行政学说判断题 1.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由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交流这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B )B. 正确 2. 新公共行政学派鲜明主张社会科学家应该以其专业知识和才能从事价值判断,他们强调批判理论、道德哲学对行政学研究的意义。因此,他们推崇后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思辨方法,将价值理论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B ) B. 正确 3. 威尔逊认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B ) B. 正确 4. 在古利克看来,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的集权制政府优于民主制政府,因为前者能够产生新思想,具有自由批评的矫正效应并且要求老百姓对最终结果作出评价。( A ) A. 错误 5. 西蒙对西方行政学的主要理论贡献就在于他基于对行政学所谓“正统”研究方法的批判而提出的新公共行政学说。( A ) A. 错误 6. 古利克的个人兴趣一直都主要在公共财政、人事和城市政府这些领域。( A ) A. 错误 7. 行政生态学是以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 B ) B. 正确 8. 古德诺的行政学研究和威尔逊的研究有着相当一致的地方,他也是站在大资产阶级利益一边,主张公共行政权力的集中。(A)A. 错误 9. 在巴纳德看来,所谓组织平衡实质上就是贡献与诱因的平衡,它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B )B. 正确 10. 西蒙是最早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因此,有人把西蒙称作组织理论之父。( A ) A. 错误 11. 布坎南认为,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是指所执行的政策不是最佳政策,这种政策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 B )B. 正确 12. 怀特指出,端正官纪应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进行,这两个途径要相互补充,灵活运用。( B ) B. 正确 1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行政学摆脱了长期以来对政治科学的过分依赖,由应用研究转向纯理论研究。( A ) A. 错误 14. 在科学管理运动兴起之后,一些行政学家便开始重视通过科学管理来寻求政府行政效率的问题。例如,莱芬韦尔就把科学管理的原则运用于教育和市政机构;库克也曾将科学管理运用到机关办公室管理;而怀特则用科学管理理论研究政府行政管理。( A ) A. 错误 15. 麦格雷戈对渐进分析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即划分为简单的渐进分析、断续的渐进分析和策略分析三个层次。( A ) A. 错误 16. 沃尔多在公共行政领域除了是一个创造者之外他还更多的是一个评论家。因此,他所起的作用与其他行政学家有所不同。(B)B. 正确 17. 目标管理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作为一种新管理方法提出来的,其宗旨是用压制的管理代替自我控制的管理。( A ) A. 错误 18. 在奎德看来,与政策分析密切相关的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政治可行性与谁是真正的委托人两个方面。( B )B. 正确 19. 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都认同行政管理的完善取决于从行政公务中积极排除政治性因素。(B ) B. 正确 20.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改变传统的经验工作方法。( B ) B. 正确

关于合法性理论辨析

关于合法性理论辨析 成为杰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 要:在当前英美话语霸权之下,学术界关于合法性理论存在大量误读误用现象,只有对合法性与合法性资源、合法性资源流失及对策等问题加以辨正,尤其是对于暴力、政绩、信仰、对比、法理合法性资源及其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才能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合法性理论。 关键词:统治;权威;合法性;合理性;正当性;合法性资源中图分类号:D0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681(2010)06-0024-04 作者简介:成为杰(1983-),男,山东泰安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08级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合法性,执政文化,政治信仰。 收稿日期:2010-09-08 ① 合法性的历史形成论容易造成执政者的异化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反对中国共产党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提出要“发扬革 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 ,“经验显示,从来没有任何支配(即统治,引者注,下同)关系自动将其延续的基础,限制于物质、情感和理想的动机上。每一个支配系统都企图培养及开发其合法性,而由于合法性基础的不同,连带地也导致了不同的服从形态、不同的行政系统,以及不 同的支配方式。 ”[1]可见,合法性问题是整个政治系统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在理论和现实上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政治学的重建与对西方(更确切的说是英美)打开国门几乎同时,所以在政治学界西方的观点尤其是英美的观点影响甚大。而合法性理论实际上一直是以德语作家(影响力最大的是马克斯·韦伯和哈贝马斯)为主流观点的理论,所以造成了当代学术界对于合法性理论普遍存在误读误用现象,也就不能对当前现实中国政治进行有效的解释和有力的指导。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德语、英语作家的观点和关于历史现实的综合考察,对于合法性理论,尤其是合法性资源理论进行辨析,以求教于学术前辈及同仁。 一、合法性是什么:合法性与合法性资源辨正 合法性是“legitimacy ”(英语 )、“legitimit t ”(德语)的意译,又被译为正当性、妥当性、合理 性,以区别于“legality ”(英语 )、“legalit t ”(德语),即合法律性 。“合法性的最初含义是指合法的国王或女王有权即位是由于他们的‘合法’出身。中世纪以来,该术语的意思增加了,它不再 只是指‘统治的合法权利’ ,而且指‘统治的心理权利’ 。”[2]启蒙时期,尤其是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被使用后,成为被广泛使用的政治学概念。真正把合法性作为一个中心概念进行阐释的 是马克斯·韦伯。他认为 ,“合法性就是人们对享有权威的人的地位的承认和对其命令的服从”[ 3]他提倡“价值中立”并运用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探 讨了“统治者有没有合法性”以及“统治者如何获得合法性”的问题,成为现代主义政治学研究合法性问题不可跨越的理论高峰。在后现代主义政治学中,哈贝马斯对于纯粹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深化了学术界对于后现代社会合法性问题的认识。他认为“合法性就是承认一个 政治制度的尊严性”[ 4],实际上就是强调这种制度和人们对于制度的认可必须与真理相联系,否 则仍然是一种“非法统治” 。我们认为,合法性就是统治者获得被统治者的支持和认可的问题。政治合法性资源是研究统治者为什么和怎样能够获得被统治者尽可能多的认同和支持的问题。 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存在一种把合法性与合法性资源问题相混淆的误区,最典型的表现是把韦伯划分合法性的三种类型直接等同于合法性资源的三种类型。即认为卡理斯玛类型的合法性来源于领袖人物个人魅力,传统类型的合法性来源于历史,法制类型的合法性来源于法律制度。但是这种观点不能回答为什么领袖的魅力、历史、法律制度能够带来合法性,导致了对于怎样获得合法性这一问题的错误认识,比如历史决定论①。而实际上,韦伯所谓的三种“纯粹”合法性类型只是描述了历史上存在过的合法性的典型现象,却没有探究这种合法性现象的来源,也不能取代对合法性资源问题的研究。在下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合法性来源的问题。 二、政治合法性来源有哪些:各种合法性资源辨正 (一)暴力合法性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做出的重要论断,并通过新中国的成立证明了这句话 · 42·

合法性视角中的公共行政概念_20_省略_纪后期公共行政概念建构中的新视角_张康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No.3 2013 合法性视角中的公共行政概念* ———20世纪后期公共行政概念建构中的新视角 张康之 张乾友 [摘要]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一些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学者开始借助于经济学的语言对政府及其行政发起了猛烈攻击,使公共行政陷入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之中。然而,这也促使一些坚守公共行政理念的学者从合法性的角度去思考公共行政问题,从而形成了公共行政发展史上的一 个独特视角。在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辩护中,“黑堡学派”是最重要的代表,他们证明了公共行政在美国宪 法与民主中的合法性。除了黑堡学派,其他学者也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问题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从合法性的角度为公共行政的概念注入了许多新的内涵,推进了公共行政概念的发展。 [关键词] 合法性;公共行政;宪法;民主 [作者简介] 张康之: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乾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我们思考行政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时,西方20世纪后期关于公共行政合法性问题的探讨可能会成为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视角。显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在30多年的历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社会公平的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各种各样的矛盾迅速积聚,而种种社会问题的存在都会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政府,进而会对政府及其行政的合法性发出追问。尽管当下中国社会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政府及其行政的信任危机而不是合法性危机,但是,如果我们不从合法性的视角去看问题的话,信任危机就会日益加重,甚至会有一天演化为一种合法性危机。本文所探讨的虽然是西方(美国)20世纪60年代之后研究公共行政合法性问题的思想历程,但是,它关于公共行政合法性建构的几种思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尽管中国的行政改革将走向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一伟大目标,但是,在此过程中,甚至可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无法摆脱合法性问题的纠缠。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如果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处理好合法性的问题,也就能够顺利地走向服务型政府。 一、公共行政的合法性问题 “合法性”是现代社会科学语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一种关于存在之理由的追问,它总是与某种危机的呈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每当人们想到合法性的概念时,往往是意识到了某种危机状态的来临和呈现。所以,如果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中出现了热衷于合法性问题探讨的现象,那就意味着这个领域可能已经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20世纪后期的公共行政领域便 — 7 8 — *本研究得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的支持。

西方行政学说第3次作业及答案11.9.28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3 一、填充题 1.“行政管理”是英文“Public Administration” 一词的汉译,传统上亦称(“公共行政”)或“公共行政管理”,最近一个时期,也有人将其译为(公共管理)。 2. 威尔逊认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 3.综观古利克的整个行政学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它明显具有(一体化)和(实践性)的特征。 4.厄威克认为,管理过程由三个职能组成:(计划),组织和(控制)。 5.巴纳德认为,组织成员对组织共同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理解性)和(个人性理解)。 6.在学术研究上严格区分(事实)与(价值)因素是现代行为主义社会科学家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主张。7.西蒙的(有限理解)决策模式和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都是从实证角度对理性决策模式作了分析和批评。 8.麦格雷戈的人事管理理论主要就表现为他基于对传统X理论合理内核的扬弃而提出的以注重发挥人的才干和热情、重视(人的行为)、尊重(人格)为特征的Y理论。 二、单选题 1、韦伯认为效率较好的组织类型是(B ) A、基于超凡魅力权威而形成的组织 B、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C、与传统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D、神秘化的组织 2、泰勒的科学理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书中(D ) A、《工场管理》 B、《效率的福音》 C、《科学管理》 D、《科学管理原理》、 3.从组织理论上看,法约尔所讨论的主要是(D)。P60 A.组织行为问题B.组织协调问题C.组织管理问题D.组织结构问题 4、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的是怀特所著的(A ) A、《行政学导论》 B、《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 C 、《联邦主义者》D、《外国公务员制度》 5.在沃尔多所处的年代,当代行政学的最后一个重要发展成果就是(C )。 A.社会系统学派B.科学管理理论C.新公共行政运动D.渐进决策模式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行政学说在初创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ABCDEF)。A.威尔逊B.韦伯C.古德诺D.泰勒E.法约尔F.怀特 2.古德诺把行政功能从内部作了划分,包括有(ABDEF )。 A.执行功能B.司法功能C.政治功能D.准司法功能E.统计功能F.半科学功能 3.古利克认为,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单元任务分组归类的根据有(ACDF ): A.目标B.作用C.程序D.服务对象E.时间F.地点 4.厄威克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时时记住自己扮演的角色所具有的功能有(ACDF) A.代表他所服务的组织B.具有相当的权威C.制定组织战略并付诸行动 D.管理日常工作E.监督各项工作实施F.给下属解释所要进行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5.巴纳德概括的管理人员的职能为(ACE )。 A.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的体系B.独立地、创造性地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C.促成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D.激励组织成员,从内心角度扩大接受范围E.规定组织的目标F.出以公心,对组织负责 四、简答题 1、新公共行政学怎样对传统行政学所谓“效率至上”原则进行反思和批判?P204 答:它对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的反思和批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的。

2011年4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自考试卷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的作者是() A、陆定一 B、陶铸 C、胡乔木 D、范长江 2、下列关于新闻语言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生动、形象 B、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客观、简练、通俗、生动 C、由于追求简练,因此新闻语言难免枯燥与呆板 D、可读性是新闻语言的首要追求 3、中国报道史上对通讯文体的发展作出过开拓性贡献的著名记者是() A、王韬 B、邵飘萍 C、梁启超 D、黄远生 4、作品分析时“唯理论”容易造成的弊端是() A、拘泥于新闻作品的共性特征,甚至断章取义、各取所需 B、将局部经验当作普遍规律 C、过于强调作品的个性,忽略新闻作品的共性要求与特征 D、过于关注文采,而忽视新闻作品的社会价值 5、下列新闻作品中,属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代表作的是() A、《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B、《相思正是吐黄时》 C、《生命的支柱》 D、《“妈妈教我放鸭子”》 6、评析新闻作品时,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体现的是下列哪两种思维方式的辩 证统一?() A、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 B、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C、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D、发散思维与统摄思维 7、通讯名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所运用的结构形式是() A、倒金字塔结构 B、纵横式结合的结构 C、时间顺序结构 D、悬念式结构

8、“载着主副食和淡水的拖船一离码头,水天相连的南中国海风起浪涌,拖船像一叶小舟被 大海随意抛上浪尖又甩进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这一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描写 B、议论 C、叙述 D、抒情 9、“甲骨文是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中国商王朝的史官用刀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的文字,是现行汉字的雏形,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这一段文字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描写 B、说明 C、对比 D、议论 1O、新闻文体中的“电讯”,是指下列哪一种体裁?() A、消息 B、特稿 C、特写 D、通讯 11、“新闻是易碎品”这句话突出强调的是新闻价值诸要素中的() A、接近性 B、可读性 C、时效性 D、重要性 12、《对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的谈话》一文的作者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胡乔木 13、下列新闻作品中,不属于人物通讯的是() A、《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B、《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C、《师魂》 D、《“飞天”凌空》 14、《彭德怀印象》的作者是() A、史沫特莱 B、斯特朗 C、埃德加·斯诺 D、爱伦堡 1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通讯的是() A、《春夜》 B、《水城威尼斯》 C、《祁连山北的旅行》 D、《华美窗帷的后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l6、新闻作品研究者除认真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外,还需特别加以注意的有() A、高度的社会正义感 B、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