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护理基础选择题汇总2

中医护理基础选择题汇总2

中医护理基础选择题汇总2
中医护理基础选择题汇总2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选择题汇总

第一章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鼠标移至“答案提示”上将会显示正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周礼·天官》所记载医事制度中,除医师外还兼有护理职能的专职人员是( D )

A.士

B.府

C.史

D.徒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是(A )

A.《皇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诸病源候论》

D.《伤寒杂病论》

3.我国医学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著作是(D

A.《皇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诸病源候论》

D.《伤寒杂病论》

4.创造“五禽戏”的医家是( B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葛洪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是( B )

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千金方》

D.《外台秘要》

6.关于古代医家说法错误的是(B )

A.“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文章的作者是孙思邈。B.扁鹊首创了用细葱管进行导尿,这一方法比186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

C.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的巨著,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传染病的论述。

D.李杲的《脾胃论》,提出了“安养心神,调治脾胃”的学术见解。

7.《瘟病条辨》的作者是(B )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陈耕道

8.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委员会成立于(B )

A.1979年

B.1984年C.1993年

D.1995年

9.首次举行全国范围内的护士职业考试是在(B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

10.“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出自(A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养生延命录》

D.《饮膳正要》

11.情绪刺激或情致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过喜”会出现( B )

A.气上

B.气缓

C.气消

D.气乱

12.首创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的医家是(B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葛洪

13.阐述病源学的专著是(C )

A.《皇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诸病源候论》

D.《伤寒杂病论》

14.《皇帝内经》成书于(B )

A.夏至春秋时期

B.战国至东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五代时期

15.《诸病源候论》成书于(D )

A.夏至春秋时期

B.战国至东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五代时期

16.关于《脾胃论》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B )

A.患者当保持清静,精神愉快

B.宜常服淡渗利尿之方药

C.不宜吃酸、咸、苦、辛等食物

D.切忌大喜大悲等情志剧烈变化

17.《瘟疫论》的作者是(A )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陈耕道

18.《温热论》的作者是(C )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陈耕道

19.吴尚先于1870年刊行的外治法专书是(C

A.《外科精义》

B.《外科正宗》

C.《理瀹骈文》

D.《医药卫生录》

20.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发《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是在(D )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

二、多项选择题

1.情绪刺激或情致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说法正确的有(ABCDE )

A.怒则气上

B.喜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思则气结

2.“五禽戏”所模仿的五种动物是(ABDE )

A.虎

B.鹿

C.猴

D.猿

E.鸟

3.出自宋金元时期的著作有(ABC )

A.《太平圣惠方》

B.《睥胃论》

C.《饮膳正要》

D.《瘟疫论》

E.《温热论》

4.钱襄著有我国最早的中医护理专著《侍疾要语》,其被收入(DE )

A.《外科正宗》

B.《证治准绳》

C.《养生三要》

D.《棣香斋丛书》

E.《娄东杂著木集》

第二章中医护理学的基本任务与范畴

(鼠标移至“答案提示”上将会显示正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在患者面对死亡时给予安慰和支持,使其坦然地走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最符合护理服务的(D )

A.健康维护阶段

B.危险渐增阶段

C.早期检测阶段

D.临床治疗阶段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其次治,其次治,其次治,其次治。D ”

A.肌肤,皮毛,筋脉,五脏,六腑

B.肌肤,皮毛,筋脉,六腑,五脏

C.皮毛,肌肤,筋脉,五脏,六腑

D.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脏

3.中医护理学研究的对象是(C )

A.各种疾病

B.医院的病人

C.社会化的人

D.生物人

4.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范畴不包括(D )

A.中医社区护理

B.中医护理管理

C.中医护理教育

D.中医护理心理

5.著名的胸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大夫,来自(C )A.印度

B.德国

C.加拿大

D.俄罗斯

6.中医护理人员的道德要求不包括(C )

A.谨慎认真

B.忠于事业

C.慎独精神

D.作风正派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医护理学的任务包括( ABCDE )

A.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B.疾病防变、控制疾病

C.病后调护、促进健康

D.积极养护、以防复法

E.适度锻炼、养生防病

2.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范畴包括( ABCDE )

A.中医临床护理

B.中医社区护理

C.中医护理管理

D.中医护理教育

E.中医护理科研

3.中医护理人员的道德要求包括(BCDE )

A.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B.仁爱救人,普同一等

C.廉洁正直,忠于事业

D.虚心学习,尊重同道

E.仪表端庄,作风正派

4.属于护士综合素质的的内容的是(ABCDE )A.思想道德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业务素质

D.心理素质

E.体态素质

5.有关孙思邈的说法正确的是(BCE )

A.孙思邈是三国时东汉人。

B.孙思邈被后世称为“药王”。

C.孙思邈是“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的作者。

D.孙思邈有“外科鼻祖”之称

E.孙思邈认为“认命至重,有贵千金”,并将自己的两部著作冠以《千金》之名。

第三章中医护理的特点和原则

(鼠标移至“答案提示”上将会显示正确答案)

一、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对自然界的影响结果来推论其对人体的影响,最符合中医学思维特点中

( C )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探讨

E.以表知里

2.患者耳聋耳鸣,应用补药后,该症状得愈或减轻,表明耳聋耳鸣是肾虚所致,此法运用了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A )

A.由果析因

B.以表知里

C.演绎

D.类比

E.探讨

3.在临床实践中,如果难以辨别病症的虚实,可先投小剂量补剂或是泻下剂,根据患者的服药反应来辨明虚实,为正确的应用治疗提供依据,中医学思维称之为(B )

A.演绎

B.探讨

C.比较

D.由果析因

E.以表知里

4.“有诸内,必行诸外”高度概括了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C )

A.探讨

B.类比

C.以表知里

D.由果析因

E.演绎

5.“对于一个疮疡的患者,不仅要看到邪毒局部侵入的情况,还要观察患者的舌脉和形体,考虑是否存在消渴的全身病变”,此法最符合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中的(B )

A.天人合一

B.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C.人和自然相互关联

D.辨证施护

6.为全面展开对病人的护理,中医护理的核心是( C

A.对症护理

B.辨病护理

C.辨证施护

D.异病同护

7.最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症的中医护理原则是(A )

A.扶正

B.驱邪

C.同病异护

D.急则治标

8.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用“热者寒之”的方法,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应用“寒者热之”的方法,此法最符合中医护理原则中的(C )

A.调整阴阳

B.补其偏衰

C.损其偏盛

D.平补阴阳

9.患者出现戴阳证,运用温热护理法,称之为(A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塞因塞用

D.通因通用

10.患者出现热厥证,运用寒凉护理法,称之为(A

A.寒因寒用

B.热因热用

C.塞因塞用

D.通因通用

11.中气不足,脾虚不运,所致的腹胀便秘,运用补中益气、温运脾阳的治法和护理,称之为(C )

A.通因通用

B.热因热用

C.塞因塞用

D.热因热用

12.对于食滞所致的腹泻,不仅不能用止泻药,反而需要消导泻下以去其积滞,称之为( B )

A.塞因塞用

B.通因通用

C.热因热用

D.热因热用

13.夏天人体肌肤疏泄,汗出较多,受风寒而外感时,用药上宜用辛凉、不能过用辛温,以防开泄太过,损伤津气,此种用药护理法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A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病制宜

14.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这种说法高度概括了“三因”制宜中的(A )

A.因地制宜

B.因人制宜

C.因病制宜

D.因地制宜

15.在用药护理上,成人用量大于儿童,同一个年龄,强壮的人比虚弱的人用量又稍大,此法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D )

A.因病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地制宜

D.因人制宜

16.某些慢性疾病,常常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时发作或是加重,如哮喘、痹病等,护理时则应该在气候或是季节交换的时候采取预防措施,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C )

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因病制宜

17.抽搐患者,在缓解期间应设法消除出现抽搐的原因,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彻底地痊愈,此种护理法,最符合“标本”治疗和护理中的(B )

A.急则护标

B.缓则护本

C.标本同护

D.护病求本

18.《素问.气交变大论》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高度概括了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中的(B )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

C.辨证的原则

D.整体治疗和护理

19.用热性药治疗及取其温热护理法护理寒性病,中医称之为(A )A.寒者热之

B.热因热用

C.寒因寒用

D.从治从护

20.“从治从护法”不包括(A )

A.寒者热之

B.通因通用

C.热因热用

D.寒因寒用

二、多选题(以下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AD )

A.整体观念

B.天人合一

C.由果析因

D.辨证施护

E.异病同护

2.中医学思维的特点有(ABCDE )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探讨

E.以表知里

3.中医护理原则包括(ABCDE )

A.扶正祛邪

B.护病求本

C.调整阴阳

D.同病异护

E.标本缓急

4.三因制宜的内容包括(ABC )

A.因时制宜

B.因人制宜

C.因地制宜

D.因病制宜

E.因症制宜

5.调整阴阳是临床辨证治疗和护理的根本法则之一,其包括(AC )

A.损其偏盛

B.平补阴阳

C.补其偏衰

D.护病求本

E.同病异护

6.反治和反护法,常用的方法有(ABCD )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塞因塞用

D .通因通用

E.阴中求阳

7.属于“正治与正护法”的是(BE )

A.寒因寒用

B.热者寒之

C.塞因塞用

D.通因通用

E.寒者热之

8.属于逆者正治的是(AB )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热因热用

D.寒因寒用

E.塞因塞用

9.能够体现“整体观念”的中医护理原则有(CDE

A.扶正祛邪

B.异病同护

C.人是有机的整体

D.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

E.整体护理

10.符合护病求本的护法是(AB )

A.逆治逆护

B.从治从护

C.标本同护

D.急则治标

E.缓则治本

第四章整体护理

(鼠标移至“答案提示”上将会显示正确答案)

一、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在护理程序中最为关键的是(A )

A.评估

B.诊断

C.计划

D.实施

E.评价

2.护理程序的第四个步骤是(D )

A.诊断

B.评估

C.计划

D.实施

E.评价

3.护理诊断PES中的“E”代表( B )

A.问题,即护理诊断的名称

B.病因,及即相关因素

C.症状和体征,也包括实验室仪器和检查结果

D.评估,即收集病史

4.属于合作性问题的表述是(A )

A.潜在并发症:咯血

B.有受伤的危险:与视力障碍有关

C.右膝肿痛:与跌仆气滞血瘀有关

D.悲哀:与手术切除子宫有关

E.社交孤单:与环境改变有关5.属于首优护理诊断的是(A )

A.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道梗阻有关

B.慢性疼痛:与寒湿阻络有关

C.悲哀:与手术切除子宫有关

D.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E.社交孤单:与环境改变有关

6.属于中优诊断的是(D )

A.心输出量减少: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B.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C.潜在并发症:窒息

D.慢性疼痛:与淤血阻络有关

E.有受伤的危险

7.属于独立性护理措施的是(A )

A.饮食调养

B.检验

C.治疗

D.针灸

E.换药

8.以属于依赖性护理措施的是( A )

A.输液

B.功能锻炼

C.情志护理

D.用药护理

E.出院宣教

9.属于合作性护理措施的是( E )

A.拔罐

B.刮痧

C.熏洗

D.介绍医院环境

E.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10.属于次优的护理诊断的是(E )

A.发热:与外感寒邪有关

B.疼痛:与湿热阻络有关

C.潜在并发症:呕血

D.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道梗阻有关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二、多选题(以下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服务对象的健康为目标的护理活动,具体包括(ABCDE )

A.评估

B.诊断

C. 计划

D.措施

E.评估

2.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具体包括(ABCD )

A.护理诊断排序

B.制定目标

C.制定护理措施

D.计划成文

E.计划评价

3.属于独立性护理措施的是(ABC )

A.起居护理

B.情志护理

C.饮食护理

D.给药护理

E.输液护理

4.属于依赖性护理措施的是(ABCE )

A.治疗

B.检验

C.熏洗

D.功能锻炼

E.推拿

5.属于合作性护理措施的是(AD )

A.潜在并发症:咯血

B.换药

C.针灸

D.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E.让患者保持情志舒畅

6.常用的护理目标包括(BD )

A.眼前目标

B.长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短期目标

E.后期目标

第五章一般护理(1)

(鼠标移至“答案提示”上将会显示正确答案)

一、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气滞是指(E )

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

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

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

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

2.血瘀是指(A )

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

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

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

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

3.气肿是指(D )

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

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

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

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

4.气肿是指(D )

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

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

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

5.水臌是指(C )

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

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

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

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

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

6.护理人员应设法消除病室嘈杂之声不能超过(C

A80分贝

B20分贝

C60分贝

D40分贝

E70分贝

7.普通病室温度(B )

A16~20℃

B18~22℃

C20~24℃

D24~26℃

E26~28℃

8.病房的温度最好维持在(C )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E70%-80%

9.SARS发生于何年(C )

A2001年春夏

B2002年春夏

C2003年春夏

D2004年秋季

E2005年

10.1949年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E )

A30岁

B35岁

C40岁

D45岁

E50岁

11.1985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C )

A92岁

B58岁

C68岁

D78岁

E88岁

12.病人出现头晕、目眩、手足发麻是以为(B

)A心气不足

B心血不足

C肝气郁结

D肝阴虚

E肝阳虚

13.“肝气舍于肾”,病人出现(A )

A腰膝酸软

B心气不足

C尿频尿急

D两肋胁痛

E面色青紫

14.皮疹,疹如粟米,摸之碍手,多见于(B )

A风疹

B麻疹

C热毒内盛

D肝旺实热

E 阴虚内热

15.“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出自于(A )

A《灵枢·本神》

B《内经》

C《素问·阴阳阴象大论》.

D《灵枢·百病始生篇》

16.《外台秘要》说“女属阴,得气多郁”,明确指出因人施护应该注意到(D )

A体质差异

B性格差异

C年龄差异

D性别差异

17.病人有头晕、目眩、手足发麻的症状,其原因为(C

A肝病传于心

B肝病传于脾

C肝受气于心

D肝气舍于肾

E肝病传于脾

18.病人表现为两肋胀痛,少腹不适,病变经脉为(C

A手少阴心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阳明大肠经

19.除哪项外,病人面色均为黑色的是(B )

A寒证

B惊风

C痛证

D水饮

E淤血

20.痉证病人一般不会出现(E )

A四肢抽搐B拘挛

C颈项强直

D角弓反张

E皮肤干焦

21.面色身背具黄,色黄而鲜明者,为

(C )

A黄疸

B阴黄

C阳黄

D萎黄

E疳积

22.观察舌象,舌尖有芒刺常提示(A )

A心火亢盛

B肝火亢盛

C心胃火燔

D胃肠湿热

E气血两亏

23.观察病人舌面光滑如镜面而无苔,则提示(E

A肠胃湿热

B阴液亏损

C热盛伤津

D血虚无荣

E胃气将绝

24.病人呕吐物为酸臭且掺杂未消化的食物,多为(C

A胃寒宿食

B胃虚宿食

C胃热宿食

D胃火宿食

E胃气亏损

25.出现白痞多为(A )

A湿郁热盛

B胃肠实热

C心血不足

D心火亢盛

26.典型的半表半里病证表现是(D )

A恶寒

B发热

C恶风

D寒热往来

E恶热

27.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D )

A里热证

B实热证

C阴血亏虚

D阴虚内热

E气虚两亏

28.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及姿体动作,了解病

性的寒热虚实,阴证和虚证常表现为(D )

A患者卧时喜加衣被,或向火取暖喜热者

B患者坐而俯首,气短懒言

C患者卧时仰面伸足,常揭衣被,不欲进火者

D患者卧时蜷缩成团,面常向里,精神萎靡不振者29.张某,女,78岁,近日出现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喘促,舌质淡,舌苔白,脉迟缓。辨证为(C )

A热证

B阴虚

C心阳不足,水气凌心

D肾气亏需

30.听声音可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属阳、属热者,常表现为(B )

A语声低微,少言沉静

B语声洪亮而高亢,多言躁动

C喘息气短,呼吸不相接连

D呃逆低怯无力,断续不接

31.疟疾的典型表现是(C )

A潮热盗汗

B寒热往来

C寒战和高热有规律的交替

D恶寒、发热

32.《备急千金要方》的“大医精诚篇”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告知作为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应该做到(B )

A一视同仁

B诚挚体贴

C冷嘲热讽

D区别对待

33.《理论骈文》说到“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甚于服药者矣”,情志护理中称之为(C )

A说理开导

B释疑解惑

C移情易性

D发泄解郁

34.“郁者发之”,在临床实践中,鼓励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属于情志治病中的(D )

A移情胜情

B暗示疗法

C顺情从欲

D发泄解郁

35.情志制约法,方法正确的是(A )

A“忧伤肺,喜胜忧”

B“怒伤肾,悲胜怒”

C“喜伤心,忧胜喜”

D“恐伤肾,喜胜恐”

36.三国演义有“望梅止渴”的典故,延伸至临床的情志护理是属于(C )

A说理开导

B释疑解惑

C暗示疗法

D发泄解郁

37.为患者提供支持系统,积极争取患者的家属、亲朋好友、同事及社会相关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此法最符合情志护理中的(B )

A移情易性

B顺情从欲

C说理开导

D发泄解郁

38.寒证、痛证、淤血或惊风,面色常表现为(C

A面色灰暗

B面色鲜黄

C面色发青

D面色恍白

39.若患者形体肥胖,肤白无华,伴精神不振,常为(B

A阴精亏需

B阳气不足

C肾精不足

D浮阳上越

40.脉来弦涩,多属(C )

A气血两亏

B阴虚

C气滞血瘀

D表证

二、多选题(以下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情志致病会导致气机逆乱,说法不正确的有(BE

A怒则气上

B忧则气消

C喜则气缓

D恐则气下

E惊则气结

2.情志致病,不正确的是(CD )

A怒伤肝

B喜伤心

C思伤胃

D悲伤肾

E忧伤肺

3.病室光线宜暗的病证有(ACDE )

A热证

B阳虚患者

C神经衰弱

D痉证

E癫证

4.失神病人表现为(CDE )

A呼吸异常

B言语不休

C寻衣摸床

D手撒肢冷

E两目晦暗

5.预防情志致病的方法有(ABCDE )

A保持乐观情绪

B避免七情过激

C忌吃燥热食品

D保持充足的睡眠

E多参加社会活动

6.情志护理的原则有(ABCE )

A诚挚体贴,一视同仁

B评估情志,因人施护

C避免刺激,稳定情绪

D情志正常,脏气调和

E说理开导,健康教育

7.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包括(ABCDE )

A病因辨证

B三焦辨证

C卫气营血辨证

D经络辨证

E气血津液辨证

8.见患者面色呈黑色,多为(BCDE )

A热证

B寒证

C痛证

D肾虚

E水饮

9.望舌,辨证为热极津枯,舌象多为(BD )

A舌上布满白苔

B舌生芒刺

C舌面扪之滑利

D苔黑燥裂

E苔黑润滑

10.腻苔常见于(ACDE )

A湿浊

B寒证

C湿热

D痰饮

E食积

第五章一般护理(2)

(鼠标移至“答案提示”上将会显示正确答案)

一、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不适宜用温补类药物进行饮食调护的病人是(C )

A气虚

B阳虚C阴虚

D寒证

2.热证、阳证常用的调护饮食是

(D )

A大葱

B生姜

C花椒

D绿茶

3.春季宜食用(D )

A清淡养阴之品

B滋阴润肺之品

C滋阴潜阳之品

D辛温升散之品

4.产后哺乳期间,饮食宜富于营养、容易消化、补而不腻,不适宜食用(B )

A温热熟食

B寒凉生冷

C粥类稀饭

D骨头汤类

5.可以多食辛温升散之品的季节是(A )

A春季

B夏季

C长夏

D秋季

6.洪某,女,30岁,全身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难复,伴有脘闷纳减,尿清便溏,畏寒肢冷,面色萎黄,神倦乏力,苔白滑腻,脉沉缓,辨证为脾阳虚之水肿。饮食调护正确的是(A )

A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B肥甘厚味的油腻食品

C粘滑硬固食物

D饮食宜咸

7.属于温补类食物的是(C )

A鸡蛋

B鸭蛋

C羊肉

D芝麻

8.属于平补类食物的是(A )

A 猪肉

B狗肉

C花生

D桂圆肉

9.属于清补类食物的是(A )

A绿豆

B小麦

C胡萝卜

D扁豆

10.陈某,男,40岁,经常腹泻,时轻时重,进食不当则便次增多,夹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食少脘腹胀闷,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弱。辨证为脾虚泄

泻。饮食调护禁忌(B )

A羹汤类

B肥甘油炸

C面食

D粥食类

11.陈某,女,10岁,昨晚因为吃了不洁食物后,出现腹痛,里急后重,泻出水样便。该病人饮食调护的最佳食物是(B )

A膏粱厚味

B清淡饮食

C辛辣食物

D凉硬饮食

12.胃肠手术患者不适宜的食物是(C )

A流质饮食

B半流质饮食

C牛奶、豆浆

D肉类

13.芹菜是目前公认的健康食品,是因为( C )

A富有优质蛋白

B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有较好的降血压,降血脂等功能

D可治疗恶性肿瘤

14.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的食物是(D )

A蔬菜

B瘦肉

C花生

D甘蔗

15.早在《内经》中提出“治未病”,它的含义一是指未病先防,二是( A )

A预防为主

B早期治疗

C早期诊断

D既病防变

16.“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相结合”是属于(C

A药物预防

B加强锻炼

C起居有常

D调节情志

17.冬季气候寒冷,阴寒偏盛,应多食温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A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病制宜

18.成都、重庆等地由于湿气比较重,人们多食辣椒、花椒以除湿,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B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

D因病制宜

19.儿童身体娇嫩,宜用性平、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气血、阴阳虚弱,宜进食助阳或养血滋阴的食品,这种饮食调护方法是根据( B )

A因地制宜

B因人制宜

C因时制宜

D因病制宜

20.《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饮食调护应该(C )

A饮食宜随和

B饮食宜卫生

C饮食宜有节

D饮食宜清淡

21.食物有四气五味,各有归经,可影响和调和脏腑功能,多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痰、化热、或生痈疮等病,说明饮食调护应该(C )

A合理烹饪

B饮食宜有节

C饮食宜随和

D饮食宜卫生

22.《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说明饮食调护应该(A )

A饮食宜清淡

B合理烹饪

C饮食宜有节

D饮食宜随和

23.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C )

A鲫鱼

B玉米

C猪肉

D羊肉

24.与鲤鱼配伍可以增强利水作用的食物是(C

A黄豆

B绿豆

C赤小豆

D黄瓜

25.与薏米配伍可以加强渗湿利水作用的中药是(B

A 甘草

B黄芪

C桔梗

D枸杞子

26.不适合肝病病人食用的食物是(B )

A鲤鱼

B黄豆

C黄瓜

D瘦肉

27.慢性肠炎、菌痢的患者可以多食(D )

A葱

B姜

C盐

D蒜

28.具有降脂、降压的食物是(D )

A白扁豆

B玉米

C绿豆

D芹菜

29.消渴患者可以多食(C )

A肥甘食品

B高盐食品

C高纤维食品

D辛辣食品

30.具有降糖止渴作用的食物是( BC )

A黄瓜

B山药

C马乳

D绿豆

31.有止血作用的食物是( C )

A 香菇

B黄花鱼

C花生内衣

D木耳

32.具有驱虫作用的食物是( B )

A 鲫鱼

B槟榔

C生姜

D大白菜

33.有透疹作用的食物是(C )

A焦山楂

B赤小豆

C芫荽

D猪蹄

34.有催乳作用的食物是( C )

A生姜

B大白菜

C生南瓜子

D乌梅

35.《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明临床治病要做到(D )

A早期诊断

B早期治疗

C阻止传变的途径

D先安未受邪之地

36.病证后期,应避免患者出现急躁、忧虑的情绪,此属于病证后期护理中的( D )A防止因邪复病

B防止因劳复病

C防止因药复病

D防止因情复病

37.葱不适宜配伍(D )

A鱼

B牛肉

C花生

D蜂蜜

38.疮疡肿痛、皮肤瘙痒的患者忌食(D )

A牛肉

B绿豆

C木耳

D虾蟹

39.《金匮要略》指出:“秽饭腐肉臭鱼,食之皆伤人”,说明饮食应该注意(B )

A饮食宜有节

B饮食宜有洁

C饮食宜清淡

D饮食宜随和

40.所用食物多为淀粉、蛋白质的饮食种类是(C )

A汤羹类

B糖果类

C散剂类

D饮料类

二、多选题(以下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病证后期护理应该特别注意防劳复病,其内容包括(ABC )

A防精神疲劳

B防形体劳倦

C防房事复病

D防情志过激

E防病邪入侵

2.“预防为主”的护理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其中既病防变应该做到(ABCE )

A早诊断

B早治疗

C适宜护理

D药物预防,人工免疫

E阻截病传之路

3. 病证后期适当的调护可以使病人正气恢复,邪不入侵,调护措施合理的有(ABCDE )/p>

A劳逸结合

B调畅情志

C合理饮食

D顺应四时变化

E扶正助卫

4.属于清补类食物的是(AB )

A蚌肉

B鸭蛋

C鲤鱼

D干姜

E花椒

5. 属于辛散类食物的是(DE )

A蚕豆

B花生

C羊肉

D淡豆豉

E茴香

6.服用地黄、首乌禁忌配伍(AE )

A葱

B花生

C鲤鱼

D茯苓

E大蒜

7.具有驱虫作用的食物有(CDE )

A大枣

B莲子

C槟榔

D使君子

E南瓜子

8.腹泻的患者健康宣教时可以建议选用的食物是(ABE

A焦山楂

B南瓜子

C淡豆豉

D马齿苋

E大蒜

9. 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患者最好多食(CDE

A饴糖

B羊肉

C海藻

D黑木耳

E洋葱

10. 疮疡皮肤病患者不宜食用(CDE )

A胡萝卜

B山药

C鱼虾

D螃蟹

E猪头肉

第六章中药用药护理

(鼠标移至“答案提示”上将会显示正确答案)

一、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最常用的中药剂型是(

A ) A.汤剂B.丸剂

C.散剂

D.丹剂

2.关于“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的说法,出自医家(

B )

A.徐大椿

B.李时珍

C.张仲景

D.孙思邈

3.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有密切的关系,最好选用(D )

A.搪瓷锅

B.不锈钢锅

C.铁锅

D.砂锅

4.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作用强,并可根据病情变化加减使用的中药剂型是(D )

A.散剂

B.丹剂

C.冲剂

D.汤剂

5.为减少患者服药格拒,真热假寒用寒药,服药最好选用(C )

A.温服

B.热服

C.凉服

D.无严格规定

6.汗法忌生冷食物和(C )

A.辛辣食物

B.清淡食物

C.酸性食物

D.煎炸食物

7.药物采取二次分服的方法的用法是(B )

A.汗法

B.吐法

C.下法

D.补法

8.代表方为麻子仁丸的下法是(C )

A.寒下

B.温下

C.润下

D.攻补兼施

9.服小柴胡汤忌食(A )

A.萝卜

B.姜

C.大黄

D.附子

10.最适合在所用药内加清凉风药的季节(C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不适合用青龙的季节是(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服用补益阳气类方药宜在(D )

A.正午

B.下午

C.睡前

D.清晨上午

13.不属于大毒药物的是(C )

A.附子

B.河豚

C.全蝎

D.水银

14.中草药中毒不包括(D )

A.神经系统中毒

B.免疫系统中毒

C.精神性中毒

D.消化系统中毒

15.有效清除经口摄入中毒物质,避免毒物吸收最有效的方法是(B )

A.清洗

B.洗胃

C.催吐

D.导泻或灌肠

16.如果有毒中草药科腐蚀肠粘膜时,不能让患者服下的保护剂是(A )

A.浓茶

B.植物油

C.牛奶

D.蛋清

17.患者中毒呕吐时行针刺疗法时,不可取(A )

A.合谷穴

B.中脘穴

C.内关穴

D.足三里穴

18.服苍耳时不可同食(C )

A.牛肉

B.鸡肉

C.猪肉

D.鱼肉

19.麻黄煎煮时应注意(D )

A.宜后下

B.先下

C.烊化

D.去上浮沫

20.煎煮时需要烊化的中药是(D )

A.麻黄

B.大黄

C.人参

D.阿胶

21.为防止汗出太过服发汗解表药时,禁用或慎用(A

A.解热镇痛药

B.温补药

C.寒下药

D.催吐药

22.因服巴豆吐泻不止者,可用解救药(B )

A.葱白汤

B.冷粥

C.甘草汤

D.绿豆汤

23.代表方为大承气汤的用药方法为(A )

A.寒下

B.温下

C.润下

D.逐水

24.服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

B )

A.1-2h

B.2-4h

C.3-4h

D.4-6h

25.方中以柴胡为主药服,药时不需忌服的是(D

A.碳酸钙

B.硫酸镁

C.硫酸亚铁

D.橙汁

26.在服理中丸时要求服药后饮一升许,有微汗时避免(C )

A.热粥,多穿衣

B.冷粥,多穿衣

C.热粥,揭衣服

D.冷粥,揭衣服

27.不属于寒凉性食品的是(D )

A.苦瓜

B.绿豆

C.藕

D.南瓜

28.消食导泻剂常用于食积为病,常用药物中不包含(B )

A.山楂

B.大蕉

C.萝卜

D.醋

29.凡消导类药物,服用最好选在(A )

A.饭后

B.饭前

C.睡前

D.清晨上午

30.在服用补益药期间偶遇外感,为防“闭门留寇”,最好(C )

A.继续服用

B.减少服药次数

C.停服

D.增加服药次数

31.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A )

A.调整阴阳

B.调理气血

C.扶正祛邪

D.标本缓急

32.属于中医治则的是(D )

A.发汗

B.催吐

C.攻下

D.扶正

33.最适合用寒因寒用治法的是(C )

A.寒热错杂

B.真寒假热

C.真热假寒

D.阴盛则寒

34.用寒性的药物治疗热性的病证是属于(D )

A.寒因寒用

B.虚则补之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35.属于中药炮制中的“水飞”炮制法的是(B )

A.修制

B.水制

C.火制

D.水火共制

36.“药物寒热、温凉”的说法是出自(C )

A.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B.本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C.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

D.诸家本草之源

37.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D )

A.咸

B.酸

C.苦

D.辛38.与人参相反的药物是(

C )

A.甘草

B.乌头

C.藜芦

D.白芍

39.提脓祛病主要适应症是(A )

A.溃疡脓腐未尽

B.溃疡脓腐将尽

C.溃疡脓腐已尽

D.溃疡腐肉已脱

40.神昏闭证最应选用(C )

A.独参汤

B.参附注射液

C.安宫牛黄丸

D.生脉注射液

41.痉证护理中错误的是(D )

A.病室安静

B.避免噪音

C.防止外伤

D.住阳光明亮的病室

42.麻疹初期治疗最宜用(D )

A;.温药

B.凉药

C.补药

D.发散药

43.熟地、当归属于(D )

A.补阴药

B.补阳药

C.补气药

D.补血药

44.风热咳嗽的代表方是(A )

A.桑菊饮

B.止嗽散

C.泻白散

D.二陈汤

45.饮食宜忌中,阴虚阳亢之体须禁忌(A )

A.辛辣类食物

B.生冷类食物

C.油脂类食物

D.海腥类食物

46.一般具有收涩作用的中药都具有(C )

A.甘味

B.辛味

C.酸味

D.苦味

47.陈皮、木香属于(B )

A.补气药

B.理气药

C.和解药

D.清热药

48.在方剂组成中,针对病因或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称为(A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49.痰浊头痛的代表方是(D )

A.川芎茶调散

B.桑菊饮

C.天麻钩藤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50.汗法中,发汗要因人因时而宜,如暑天炎热,汗之宜,冬令寒冷,汗之宜;体虚者,汗之宜,体实者,汗之宜。A

A.轻,重;缓,峻

B.重,轻;缓,峻

C.轻,重;峻,缓

D.重,轻;缓,峻

51.下列哪种用药法特别注意情志护理?C

A下法

B温法

C和法

D清法

二、多选题(以下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月经病的常用治法有(ABCE )

A.补肾

B.扶脾

C.疏肝

D.滋阴

E.调理气血

2.哮喘一般护理中,饮食护理的要点是(ABCDE

A.饮食宜清淡

B.忌生冷

C.忌海腥发物

D.晚餐不宜食之过多

E.忌辛辣

3.调整阴阳失调的原则是(BC )

A.扶正

B.补其不足

C.泻其有余

D.祛邪

E.阴阳双补

4.因人制宜的原则是说在具体进行治疗时,还要考虑病人的(CDE )

A.性格

B.生活习惯

C.年龄

D.体质

E.性别

5.中医一般护理内容包括(ABC )

A.生活起居

B.情志护理

C.饮食护理

D.病情观察

E.药物治疗

6.常用的饮食调护方法有(ABCDE )

A.汗法

B.下法

C.清法

D.消食法

E.温法

7.饮食护理的种类有(ABCDE )

A.汤羹

B.粥食

C.主食

D.散剂

E.饮料

8.食物的性味有(ABCDE )

A.热性

B.温性

C.凉性

D.平性

E.寒性

9.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是(ABCD )

A.诚挚体贴,全面关心

B.有的放矢,因人施护

C.清净养神,宁心寡欲

D.怡情畅志,乐观愉快

E.注意饮食调配

10.风热感冒病人,饮食宜多食(ABCD )

A.饮水

B.绿豆汤

C.西瓜

D.黄瓜

E.羊肉

11.对痛经病人应注意观察病人疼痛的(ABCD

A.性质

B.程度

C.时间

D.部位

E.寒热

12.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的护理诊断主要有(ABC )

A.活动无耐力

B.知识缺乏

C.有感染的危险

D.恐惧

E.疼痛

13.疮疡致病外因中最为多见的是(AB )

A.热毒

B.火毒

C.湿热

D.燥火

E.风湿

14.疔多发于(CDE )

A.四肢

B.头面部

C.颈部

D.背部

E.臀部

15.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ABCD )

A.卧床休息

B.居室安静

C.饮食清淡

D.避免直接吹风

E.少饮水

16.吐血的临床表现是(ABCDE )

A.胃脘闷胀

B.吐血色红

C.口臭

D.大便色黑

E.脉滑数

17.煎药用水可用(ABCD )

A.井水

B.江河水

C.纯净水

D.自来水

E.沸水

18.中医治法中属于下法的有(ABCDE )

A.寒下

B.温下

C.润下

D.逐下

E.攻补兼施

19.随月亮盈亏调治妇科病的办法包含(ABCD )

A.上玄调经,温养补益为主

B.月望逐瘀,理气通消是法

C.下玄安胎,固摄安保为重

D.逆时止带,除湿健脾补肾

E.月生无泻,月满无补

20.中草药中毒分为(ABCD )

A.神经系统中毒

B.呼吸系统中毒

C.免疫系统中毒

D.精神性中毒

21.乌头中毒常用的食物疗法有哪些?(ABD

A.三豆汤

B.绿豆汤

C.浓茶

D.蜂蜜豆浆

E.牛奶

E.皮肤、黏膜的刺激性中毒

第七章经络腧穴(经络部分)

(鼠标移至“答案提示”上将会显示正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经络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经脉和(A )

A.络脉

B.15络脉

C.孙络

D.浮络

2.经络系统的主体是(A )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五络脉

D.十二皮部

3.十二经脉命名的三要素是(D )

A.阴阳,五行,脏腑

B.阴阳,五行,手足

C.五行,脏腑,手足

D.阴阳,脏腑,手足

4.手三阳经行于上肢的外侧,其排列顺序由前向后是(C )

A.太阳,阳明,少阳

B.太阳,少阳,阳明

C.阳明,少阳,太阳

D.少阳,阳明,太阳

5.足三阴经行于下肢的内侧从小腿中部以上,由前向后排列的是(A )

A.太阴,厥阴,少阴

B.太阴,少阴,厥阴

C.厥阴,太阴,少阴

D.厥阴,少阴,太阴

6.足三阴经行于下肢的内侧从小腿中部以下,由前向后排列的是(C )

A.太阴,厥阴,少阴

B.太阴,少阴,厥阴

C.厥阴,太阴,少阴

D.厥阴,少阴,太阴

7.手足六阴经与手足六阳经,属于(A )

A.表里关系

B.属络关系

C.连接关系

D.相配关系

8.十二正经与脏腑有,属于(B )

A.表里关系

B.属络关系

C.连接关系

D.相配关系

9.十二正经阳经与阳经(同名经)相交部位是(A

A.头面

B.胸

C.腹

D.四肢末端

10.相表里阴经与阳相交会的部位是(D )

A.头面

B.胸

C.腹

D.四肢末端

11.十二正经阴经与阴经(同名经)相交部位是(A )

A.胸

B.腹

C.四肢末端

D.头

12.手三阴经的循行走向是(D )

A.由手走头

B.由头走足

C.由足走腹

D.由胸走手

13.足三阴经的循行走向是(C )

A.由手走头

B.由头走足

C.由足走腹

D.由胸走手

14.按十二经脉循行流注顺序正确的是(A )

A.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B.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C.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

D.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

15.按十二经脉循行流注顺序正确的是( C )

A.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B.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C.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

D.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16.按十二经脉循行流注顺序正确的是( C )

A.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

B.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

C.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D.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17.下列经脉按流注顺序错误的是( B )

A.大肠经——胃经——脾经

B.脾经——心经——膀胱经

C.膀胱经——肾经——心包经

D.肝经——肺经——大肠经

18.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会于(B )

A.鼻旁

B.目内眦

C.目外眦

D.耳中

19.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交会于(D )

A.心中

B.足小趾

C.中指端

D.胸中

20.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于(B )

A.足底

B.足小趾

C.涌泉

D.睛明

21.奇经八脉之督脉是(B )

A.约束诸经

B.阳脉之海

C.脉之海

D.血海

22.奇经八脉之任脉是(C )

A.约束诸经

B.阳脉之海

C.阴脉之海

D.血海

23.奇经八脉之冲脉是(D )

A.约束诸经

B.阳脉之海

C.阴脉之海

D.血海

24.奇经八脉之带脉是(A )

A.约束诸经

B.阳脉之海

C.阴脉之海

D.血海

25.督任冲三脉皆起于(B )

A.肾

B.肾下胞中

C.中焦

D.关元

26.十二经脉之海是指( C )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27.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错误的是(D )

A.不直属脏腑

B.无表里关系

C.无循环流注

D.都没有专属的腧穴

28.足厥阴肝经交出足太阴之后是在内踝上(D

A.4寸

B.3寸

C.7寸

D.8寸

29.经脉相交会点,错误的是(B )

A.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相交会于目内眦

B.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相交会于目外眦

C.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相交于鼻旁

D.手少阳经与足少阳经相交于目外眦

30.经脉相交会点,错误的是(B )

A.手少阳经与足少阳经相交会于目外眦

B.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相交会于小趾端

C.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会于心

D.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相交会于胸中

31.与六阴经相联系,在咽喉交于任脉,调阴经经气的是( A )

A.阳跷脉

B.阴跷脉

C.阴维脉

D.阳维脉

32.与六阳经相联系,与督脉相交于颈后,调节六阳经经气的是(D )

A.阳跷脉

B.阴跷脉

C.阴维脉

D.阳维脉

33.起于足跟外侧,至目内眦后止于风池,司眼睑开合和运动的是(A )

A.阳跷脉

B.阴跷脉

C.阴维脉

D.阳维脉

34.起于足跟内侧,至目内眦上,调节运动和主闭目的脉是( B )

A.阳跷脉

B.阴跷脉

C.阴维脉

D.阳维脉

35.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的经络,不正确的是(A

A.手三阴经

B.十二经经别

C.足三阴经

D.十二经皮部

36.经脉不按照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次序排列的是(C

A.胆、肝、肺经

B.大肠、胃、脾经

C.心、小肠、肾经

D.肾、心包、三焦

37.“阴脉之海”是指(D )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厥阴肝经

D.以上均不对

38.任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D )

A.通调冲、任

B.调节任、督

C.总调奇经八脉

D.调节阴经经气

39.督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 )

A.调节阳经经气

B.调节督脉、任脉

C.调节冲、任、督、带

D.总调奇经八脉

40.具有涵养十二经气血作用的经脉是(D )

A.足太阴脾经

B.足阳明胃经、

C.任脉

D.冲脉

二、多项选择题

1.经脉属于“一源三歧”的是(ABE )

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阴维脉

E.冲脉

2.经脉不属于“一源三歧”的是(BCDE )

A.任脉

B.带脉

C.阴维脉

D.阳维脉

E.阴跷脉

3.属于十五络脉的经络是(ABC )

A.任脉别出的络脉

B.督脉别出的络脉

C.脾之大络

D.带脉

E.冲脉

4.经脉循行于上肢内侧的有(ADE )

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厥阴心包经

E.手少阴心经

5.经络走向说法不正确的有(AB )

A.手三阴从手走胸

B.同名阳经在胸腹中交接

C.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D.阴经和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E.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6.不属于十二“正经”的经脉有(DE )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手少阴心经

D.阴跷脉

E.冲脉

7.十五络脉除了十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外,还包括(BD

A.带脉别出的一络

B.督脉别出的一络

C.冲脉别出的一络

D.任脉别出的一络

E.阴维脉别出的一络

8.经络的作用包括(ABCDE )

A.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B.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C.抵抗外邪,保卫机体

D.接受刺激,调整虚实

E.指导临床针灸治疗

9.关于经脉的交接规律,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阴经和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B.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

C.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均在目内眦交接

D.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交接

E.手三阴和足三阴分别在胸中交接

10.关于经脉的交接规律,说法不正确的是(BE

A.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

B.足内踝上8寸,足三阴走向前为厥阴,中为太阴,后为少阴

C.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

D.下肢外侧,足三阳经的走向为阳明在前,中为少阳,后为太阳

E.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在足小趾交接

第八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1-7)

(鼠标移至“答案提示”上将会显示正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炭蜡法的最佳使用频率是(A )A.隔日一次

B.每日一次

C.每日两次

D.一周一次

2.蜡饼贴敷法蜡层的表面温度最好为(C )

A .60℃

B .40℃

C .50℃左右

D .65℃

3.坐浴法熏洗的频率最佳为(C )

A.每日1次

B.每日2次

C.每日1-3次

D.隔日1次

4.坐浴法熏洗的时间最佳为(B )

A.10分钟

B.20-30分钟

C.30分钟

D.15分钟

5.眼部熏洗法药液的温度一般为(A )

A.25℃

B.30℃

C.50-60℃

D.15℃

6.眼部熏洗法的时间最佳为(D )

A.30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15-30分钟

7.全身熏洗法药液的温度最好保持在(C )

A.50-60℃

B.45-55℃

C.38-45℃

D.42-56℃

8.全身熏洗法的时间最好不超过(C )

A.30分钟

B.1小时

C.40分钟

D.15分钟

9.蜡液浸泡法的温度最好控制在(B )

A.30-45℃

B.50-60℃

C.45-50℃

D.40-60℃

10.蜡袋贴敷法的蜡液最好占袋装容积的(A )

A.1/3

B.2/3

C.1/2

D.3/5

11.敷药法的药物厚度最好为(C )

A.0.1-0.2 cm

B.0.15-0.2cm

C.0.2-0.3cm

D.0.15cm

12.疮疡初起,为了消散肿块,药物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并超过肿块(C )

A.2cm

B.1.5cm

C.1-2cm

D.1-2cm

13.夏天如以蜂蜜、饴糖作为赋形剂时,为防药物发酵变质,应加入(A )

A.0.1%-0.2%的苯甲酸

B.0.2%盐酸

C.0.5% 甲醛

D.0.1%醋酸

14.肉芽组织创面水肿换药时使用的溶液是(D

A.2%的硫酸美

B.0.1%的醋酸

C.70%的酒精

D.3%-5%的氯化钠

15.脓腔伤口处理创面较浅时使用的溶液是(A

A.0.1%乳酸伊沙啶

B.0.03%呋喃西林湿敷

C.10%黄柏水

D.0.5%聚维酮碘(PVP-I)溶液

16.脓腔伤口处理创面较深时使用的溶液是(C

A.0.1%乳酸伊沙啶

B.0.03%呋喃西林湿敷

C.10%黄柏水

D.0.5%聚维酮碘(PVP-I)溶液

17.全身药浴法最早出现在(A )

A.《礼记》

B.《千金翼方》

C.《外台秘要》

D.《五十二病方》

18.金元时期把熏洗疗法列为治病之大法的医家是(A

A.张子和

B.吴师机

C.陈无择

D.孙思邈

19.首次接受敷药的患者最好应(A )

A.首先用盐水棉球清洁局部皮肤

B.直接敷药

C.首先在皮肤表面放一纱快

D.首先用酒精棉球清洁局部皮肤

20.若为疮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脓肿范围的目的是(C

A.加速脓液的吸收

B.抑制脓液的扩散

C.防止毒邪的扩散

D.保护疮疡面

21.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贴药法(A )

A.膏贴

B.药膜贴

C.花贴

D.皮贴

22.正式膏药最早得到发明和使用是在(C )

A.唐代

B.元代

C.宋代

D.春秋时期

23.不可过早除去溃疡生肌收口时所贴药膏,是为了(A

A.避免降低溃疡面的吸收效果

B.避免脓液再次产生

C.避免创面不慎受伤

D.避免药效未充分发挥

24.口腔、咽喉喷药的患者再进食或饮水最好在嘱其闭嘴后(D )

A.0.5小时

B.1小时

C.立即

D.4小时

25.禁止使用熏洗法的疾病时(D )

A.腹泻

B.肩周炎

C.痛经

D.恶性肿瘤

26.禁止使用熏眼法的疾病时(D )

A.结膜炎

B.急慢性葡萄膜炎

C.眼科疾病

D.急性结膜炎

27.禁止使用坐浴法的疾病是(D )

A.妇科疾患

B.痔切除

C.会阴部手术

D.月经期

28.泥浴的时间最佳宜选在(D )

A.空腹

B.饱餐后

C.饭后0.5小时

《实用中医护理学》单选(复习题库)

第一章中医学基础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D)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钢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 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D) 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 5. 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D) A木B火C 土 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B) A曲直B 炎上C润下D从革 7.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D) A润下B稼穡C炎上D曲直 8.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C)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能藏,满而不能实 9. 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能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1藏神的是(A) A心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C) A心B肝C脾 D肺 14. “在窍为目”的是(A) A肝B心C脾D肺 15?“受盛之官”指(C) A胆B胃C小肠D大肠 19. “先天之本”是指(D) A心B肝C脾D肾 20. “后天之本”是指(C) A心B肝C脾 D肾 26.具有主疏泄、条畅气机功能主要脏腑是(D) A心B肺C脾D肝 27?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被称之为“中精之腑”(B) A肝B M C脑D髓 2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心其华在舌B肺其华在毛C肝其华在爪D脾其华在唇 3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心在窍为舌B肺在窍为喉C脾在窍为口 D肝在窍为目 40. 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C) 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 41. 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易伤阳气的致病因素是(B) A风邪B寒邪C湿邪D痰饮

中医护理学试题

中医护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生理方面是以:() A、五脏中心 B、六腑为中心 C、经络为中心 D、精气血津液为中心 2、“热极生寒”“寒极生热”属阴阳的() A、相互对立 B、相互消长 C、相互转化 D、相互累及 3、临床症见呼吸少,吸气困难,动则气喘属() A、肺气虚 B、心气虚 C、宗气虚 D、肾不纳气 4、能转化成血液又是血液组成部分的是() A、原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5、内风的产生是由于() A、肝脏功能失调 B、心脏功能失调 C、情志失调 D、邪气偏盛 6、膀胱贮藏排泄尿液的功能是依靠() A、膀胱的气化 B、肾的气化 C、肾与膀胀的气化 D、三焦的气化 7、火和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有:() A、生风动血 B、易致肿疡 C、伤津耗气 D、挟湿 8、风热证感冒汗多湿衣时防止受凉复感护理应() A、随时擦汗衣 B、汗止后更衣 C、擦汗后盖上被子 D、温水擦浴 9、暴盲肝阳上亢证饮食禁忌() A、酒及辛辣之品 B、生冷瓜果 C、多饮水 D、荤腥 10、在饮食护理中,根据四时气候的宜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春季宜食清淡瓜果,忌油腻、辛辣食物 B、夏季宜食生冷甘凉,忌不洁食

C、秋季宜食清淡、生津滋润,忌辛辣燥热食 D、冬季宜食温热,忌生冷,过咸食物 11、芒刺舌主() A、热盛 B、阴虚 C、食滞 D、气滞 12、语音低微或断续不相接的多属() A、虚证 B、实证 C、寒证 D、热证 13、白木耳味甘平,是有( )的功效,故可治疗肺阴咳嗽,虚劳咳嗽痰中带血。 A、和血养营 B、健脾补虚 C、滋阴润肺 D、活血止痛 14、疼痛喜按多属() A、虚证 B、实证 C、气滞证 D、瘀血证 15、下列食物中不具有消水肿作用()。 A、黄豆 B 、赤小豆C、鲤鱼D、冬瓜 16、患者咳嗽痰黄稠咯吐不爽,口渴咽痛,头痛,恶风发热,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按脏腑辨证属() A、风寒束肺证 B、风热犯肺证 C、风燥犯肺证 D、痰热壅肺证 17、患者口渴不欲饮多为() A、实热 B、寒证 C、痰饮内阻 D、湿热 18、下列属于温补类食物的是()。 A、牛奶 B、猪肉 C、鸡蛋 D、鸽子 19、胃痛剧烈或兼呕吐时应() A、半流饮食 B、软食 C、少食多餐 D暂禁食 20、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的是() A、肺主气、司呼吸 B、主宣发肃降 C、主纳气 D、通调水道 23、老年人的食养,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中医护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知识考试卷 科室: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70分) 1、在中医观察舌象的目的中哪项不对:(E) A.判断正气盛衰 B.辨别病位深浅 C.区别病邪性质 D.推断病情进展 E.了解病位深浅 2、春季人体肝气、脾气相对不足,易精神倦怠,嗜睡,应适当控制睡眠时 间,起居方面应遵循:(C) A.早卧早起 B.早卧晚起 C.夜卧早起 D. 夜卧晚起 E.以上均不对 3.入秋后,白昼渐短,夜来提前,人身阳气渐内收,阴气渐长,秋季起居 方面应遵循:(A) A.早卧早起 B.早卧晚起 C.晚卧早起 D.晚卧晚起 E.以上均不对 4.护理人员应设法消除病室嘈杂之声不能超过(C) A、60-80分贝 B、20-40分贝 C、40-60分贝 D、40-50分贝 E、50-70分贝 5.普通病室的室温应在(B) A、16~20℃ B、18~22℃ C、20~24℃ D、24~26℃ E、26~28℃ 6、老年患者、新生儿、沐浴者、阳虚证、寒证病人的病房的室温应在(E) A、18~26℃ B、18~28℃ C、20~24℃ D、24~26℃ E、20~28℃ 7.病房的温度最好维持在(C)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E、70%-80% 8、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作用强,并可根据病情变化加减使用的中 药剂型是(D) A.散剂 B.丹剂 C.冲剂 D.汤剂 E、丸剂

9、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有密切的关系,最好选用(B) A、铁锅 B、瓷罐 C、铝锅 D、搪瓷锅 E、不锈钢锅 10、煎中药时,一般第一煎加水量应淹过药面(A) A、3-4cm B、4-5cm C、5-6cm D、6-7cm E、8-10cm 11、煎中药前需将中药用凉水浸泡,一般,根茎种子、果实宜浸泡(E)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50分钟 E、60分钟 12、煎药的火候应(B) A、先文后武 B、先武后文 C、直接用文火煮沸 D、直接用武火煮沸 E、文武交替使用 13、下列哪味中药需先煎(C) A、茯苓 B、白术 C、石膏 D、甘草 E、大黄 14、下列哪味中药需包煎(A) A、旋覆花 B、陈皮 C、连翘 D、甘草 E、黄芪 15、关于“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 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的说法,出自医家(B) A.徐大椿 B.李时珍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朱丹溪 16、中医的四种诊法(D) A、望、触、问、切 B、视、触、叩、听 C、望、触、叩、听 D、望、闻、问、切 E、望、闻、叩、听 17、病情观察的目的哪项不妥(E) A、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B、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 C、及时了解用药反应和治疗效果 D、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 E、及时了解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18、在四季环境适宜避外邪中哪项不妥(B) A、春防风 B、夏防热 C、长夏防湿 D、秋防燥 E、冬防寒 19、中医用药“八法”中不包括:(E) A、清法 B、吐法 C、下法 D、和法 E、热法 20、服用滋补药一般宜在:(E) A、饭后服用 B、饭后二小时服用 C、饭前二小时服用

中医护理学基础100题

五禽戏的创立者华佗 被称为刚脏的是肝 下列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足阙阴与足少阳经 五化中,属于火的是长 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 恢复其相对平衡 失眠兼见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阳胜则阴病”,用下列那种理论解释为宜阴阳消长平衡 下列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痰饮 脾的生理功能有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 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泻南补北法是指泻心补肾法 七情致病的特点有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 机/情志变化与病势相关 经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二经脉 目睛斜视多为肝风内动 与血液正常运行有关的因素有脉管的完整性/气的推动/气 的固摄/心肝脾等脏的功能/ 血液自身清浊 诊寸口脉,右寸候肺 与血液生成无关的是自然界清气 期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 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脾 在液为唾的脏是肾 属于六腑的有胆/胃/三焦/膀胱 数脉的主病是热证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

滞,主用/其性收引 湿证患者面色多表现为黄色 格阴的本质是真热假寒 过度安逸易导致的病理变化是气血运行不畅 均属于肝系统的是胆/筋/目/爪 脾在体合肉 下列哪项症状属于假神面赤如妆 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称为谵语 行气利水并用治水肿的依据是气能行津 与肺相表里的六腑是大肠 被称为百病之长的六淫邪气是风邪 呕吐清水痰涎,多属痰饮 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血 具有主决断的脏腑是胆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主病是痰饮证 五行制化关系中,异常的是相乘/相侮 宗气的盛衰可诊察虚里穴 潮热多见于阳明实证/湿温病/阴虚 证 卫气的生理功能是防御、温煦、调控 人体组织结构中,属于阳的是六腑 大实有羸状是指真实假虚 望络脉通用的年龄是3岁内 灰黑苔主病是热极或寒极 瘀血疼痛的性质多是刺痛 肝主流泄的功能体現在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 行/调解情志/促进肠胃 运化 性质精纯, 灌注于脉中之气是营气 水火既济概括的是哪两个脏腑的关系心与肾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 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是( ) 来源: A.心血盛衰 B.脾气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 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中医护理学 阴阳学说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A1型题 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 A.日月 B.动静 C.天地 D.昼夜 E.寒热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什么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3.《内经》认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体现阴阳下列的哪一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4.“阴阳互藏”关系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确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6.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7.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8.属于阳中之阳的 A.下午 B.后半夜 C.前半夜 D.上午 E.以上都不是 9.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10.“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一关系的具体应用()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 11.“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病机体现了阴阳的什么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 1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此语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交感 E.相互转化 13.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阴阳互根的关系()A.阳在外,阴之使也 B.独阴不胜,孤阳不长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14.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哪一关系在病理方面的体现()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相转化 D.消长平衡 E.阴阳自和 15.“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阴阳交感 1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消长平衡 1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肾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18.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至阴 E.阴中之阴 19.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肺为()

中医护理学试卷(二)

中医护理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辨证论治: 2、七情: 3、下法: 4、八纲: 5、四诊: 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 1、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 2、肝主______,主________,开窍于______,其华在______。 3、五脏六腑的关系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4、“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峻下逐水药应在_______________服用。 6、中医把面色分为常色和病色,在病色中,赤色主_______,白色主_________,黄色主_________、_________。 7、问二便指问病人大小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排泄次数和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共计55分)【A1型题】(每题1分,共35分) 1、与大肠相表里的脏器是() A.脾 B.胆 C.心 D.肺 E.肾 2、属于实热证的小便为()

A.小便清长 B.小便带血 C.小便浑浊 D.小便短黄 E.小便淋漓 3、寒与热是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以下哪一症状属于寒热往来() A.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B.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 C.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 D.只发热,不觉寒冷 E.以上均不对 4、脾开窍于() A.耳 B.鼻 C.目 D.口 E.舌 5、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主运化,统血 B.通调水道,藏血 C.主神志,主统血 D.主疏泄,主藏血 E.主神志,主血脉 6、下列属于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 A.主生殖和水液代谢 B.运化水液 C.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D.主神志,主统血 E.主气,主藏血 7、肾在五行属() A.金 B.土 C.火 D.木 E.水 8、肝在五行属()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9、被称为“娇脏”的是()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包括起居指导、情志调适指导、饮食调护指导、中药给药指导、病后调护指导及疾病预防指导等,这些基本知识就是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得基础。 (一)生活起居指导 生活起居就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间,护理人员根据病情予以相应得指导与护理。其目得就是保养患者得正气,调整机体内外阴阳得平衡,增强机体抗御外邪得能力,促进疾病得治疗与康复。 一、起居有常 (一)顺应四时,平衡xx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就是一个有机得整体。《黄帝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合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应”。因此在护理健康教育中,应根据四时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得规律,指导患者生活起居。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其气候规律一般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人体得生理活动也会随着季节得变换而改变,以适应自然规律,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得协调统一,祛病延年;若不顺应其变化,则可导致疾病得发生或加重。因此在护理中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得原则,春夏季节应指导患者夜卧早起,适当午睡,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得变化,保护阳气不要过分消耗;秋季应早卧早起,以顺应阳气之收,使肺气得以舒展;冬季阴气极盛,寒风凛冽,则需早卧晚起,保证充足得睡眠时间,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二)睡眠充足,适当锻炼 “服药千朝,不如独眠一宿”,睡眠不足,易损伤正气。患者应有充足得休息与睡眠时间,要督促患者养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得作息规律。重症患者则应卧床休息,但要避免昼息夜作,阴阳颠倒。睡前要神志安定,平心静气,用热水泡脚、饮温热牛奶及足底按摩有助于睡眠。

在病情允许得情况下,凡能下床活动得患者每天都应保持适度得活动与锻炼。适度得活动能使气血流畅,筋骨坚实,提神爽志,增强抵御外邪得能力,有利于机体功能得恢复,尤其对脑力劳动者,适度得运动更能促进疾病得康复。 (三)慎避外邪,形神共养 患病之人正气虚弱,易于感受六淫与疫疠之气等外邪得侵袭。在生活起居护理中应遵循“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得原则。指导患者根据四时气候得变化及时添减衣物,在反常气候或遇到传染病流行时,要注意避之有时,或采取其她方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外邪得侵袭。 在生活起居护理中,既要注意形得保养,更要注意神得调摄。形就是神得物质基础,神就是形得外在表现,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所谓养形,就是指通过适当得休息与活动,提供充足得营养与医疗条件,对人得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形体进行摄养与护理;所谓养神,就是指应用各种方式调节患者得情志活动,使其达到情绪稳定、心平气与得精神状态,以利于疾病得康复。 二、xx适度 精、气、神就是人身三宝,正常得活动可使机体精气充沛而神旺,经络通常,气血调与,肢节滑利,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护士应指导患者经常参加适度得劳作与运动,但不宜过于疲劳,不能勉强做力所不能及得运动;同时也应指导患者不能托病而久坐久卧,久卧则阳气不伸而伤气,久坐则血脉灌输不畅而伤肉。劳逸结合得程度应遵循“动静结合”、“形劳而不倦”得原则,根据病情得轻重与患者体质得强弱而定。慢性病或恢复期患者每晨可做户外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做保健操等,以舒筋活络,调与气血;急性期与危重患者则应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在床上做适当得活动,如抬腿、翻身,以促进血脉流通,加快病情痊愈。 (二)情志调适指导 预防七情致病得方法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87814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是( ) 来源: A.心血盛衰 B.脾气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 表現.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 A.肺气虚 B.肺阴虚 C.风热犯肺 D.风燥犯肺20.急性阑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四、简答题 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同时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第三章整体护理 一、名词解释 1、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通泄症的病因本质是实证,如因积滞伤食所致腹泻,因瘀血内滞所致崩漏,但取攻下治护法,就是“通因通用”法。 2、寒因寒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塞证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3、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即从疾病的证候定性中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并按其实施,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中医护理学试卷

中医护理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整体观念 2、五脏六腑 3、六气、六淫 4、五行 5、舌苔 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 1、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心主_______,主________,开窍于_____,其华在_____,心与______相表里。 3、津液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清而稀薄者称为_____。浊而稠厚者称为_____。 4、安神药宜在睡前_______________服用。 5、问诊内容包括一般情况、____________、现病史、___________、个人生活史、___________。

6、面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7、风为阳邪,其性_________,易袭_______位。 8、舌诊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A1型题】(每题1分,共35分) 1、中医全身望诊中,不包括() A.望神 B.望色 C.望形态 D.望姿态 E.望皮肤 2、在观察面色中,哪一种不属于病色() A.赤 B.白 C.黄 D.青 E.绿 3、心在志为()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4、肾开窍于() A.耳 B.耳和二阴 C.鼻 D.舌 E.喉 5、肝的主要功能是() A.主运化,统血 B.通调水道,藏血 C.主神志,主统血 D.主疏泄,主藏血 E.主神志,主血脉 6、与脾相表里的脏腑为() A.小肠 B.胃 C.膀胱 D.胆 E.卵巢 7、脾的主要功能() A.主运化,升清,统血 B.主运化,宣发肃降 C.津液输布,通调水道 D.水液代谢 E.主血脉,主神明 8、心属()

中医护理学试卷

中医护理学试卷 (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整体观念 2、五脏六腑 3、六气、六淫 4、五行 5、舌苔 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 1、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和。 2、心主,主,开窍于,其华在,心与相表里。 3、津液是指的总称,清而稀薄者称为。浊而稠厚者称为。 4、安神药宜在睡前服用。 5、问诊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个人生活史、。 6、面色分为和两种。 7、风为阳邪,其性,易袭位。 8、舌诊主要观察、。三、选择题 【A1型题】(每题1分,共35分) 1、中医全身望诊中,不包括() A.望神 B.望色 C.望形态 D.望姿态 E.望皮肤2、在观察面色中,哪一种不属于病色()

A.赤 B.白 C.黄 D.青 E.绿 3、心在志为()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4、肾开窍于() A.耳 B.耳和二阴 C.鼻 D.舌 E.喉 5、肝的主要功能是() A.主运化,统血 B.通调水道,藏血 C.主神志,主统血 D.主疏泄,主藏血 E.主神志,主血脉 6、与脾相表里的脏腑为() A.小肠 B.胃 C.膀胱 D.胆 E.卵巢 7、脾的主要功能() A.主运化,升清,统血 B.主运化,宣发肃降 C.津液输布,通调水道 D.水液代谢 E.主血脉,主神明 8、心属() A.木 B.金 C.土 D.火 E.水 9、脾属() A.木 B.土 C.水 D.金 E.火 10、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 A.六淫 B.六邪 C.六气 D.六疫疠 E.以上都不是 11、“先天之本”是指()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一、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一)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有二,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护。 1、整体观念 中医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又相互影响。人体与自然界也有密切关系,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医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又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对病人的全部护理过程中,称之为整体观念。 人体由不同的脏器、器官、组织所组成,它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但这些功能在生理上互相联系,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骨骸等全身各组织器官联成一个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可见人体的生理活动不仅是靠各脏器自己发挥生理功能,还要靠各脏腑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制约作用来维持。 在分析病理机制时,必需着眼于整体,即把局部病变和整体的病理变化统一起来。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因素对头痛产生的影响。又如对一个疮疡的患者,不仅看到邪毒的局部侵入,还要考虑是否与其原有之消渴病有关。 人与自然界关系十分密切,自然界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机能,以致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正常情况下如反应在生理范围以内称为生理的适应性。如反应剧烈,超过了生理范围则成为病理反应,即可产生疾病。所以,我们在辨证施护时必须注意外界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 昼夜变化与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关系,《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记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这说明早、午、晚、夜半时人体阳气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与之相适应,病情有慧、安、加、甚的变化。我们在护理上了解这个规律,就知道夜间巡视病房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这条规律确实存在。发现许多心脏病病人在白天,特别中上午,一般病情都比较平稳,但是到了下午,特别是晚上、半夜发病的病人增多。 总之,我们护理病人,不但要全面掌握病情,正确认识疾病,还应重视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体育活动,以促使机体内外的环境统一平衡,增强抗病能力,促使疾病早日痊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的(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的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的是( ) 来源: A.心血的盛衰 B.脾气的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的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的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的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的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的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的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的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医学极为重视护理工作,认为对待疾病要“三分________,七分________。” 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________,,系统的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________。 3.清代钱襄的________,是现存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其________和护理原则为推动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护理学________的原则,奠定了中医________的基础。 (二)选择题 A型题 1.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护基本原则的医家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E.钱襄 2.在现存中医古代文献中,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要方》 E.《侍疾要语》 3.中医护理学独立于哪一时期 A.远古时期 B.夏商周至春秋时期 C.战国至三国时期 D.晋至近代时期 E.新中国建立以后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治养 2.《黄帝内经》理论基础 3.《侍疾要语》侍疾理论 4.辩证施护临床护理学 (二) 选择题 A型题 1.B 2.E 3.E 第二节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2.整体观念 3.辩证施护 4.同病异护 5.异病同护

(二)填空题 1.辩证是施护的________,施护是护理病人的________。 2.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________、病理、诊断、治疗、________等理论体系中。 3.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具体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4.中医护理学是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以________为护理的基本原则。 5.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学的________的思想和________观念是相融相通的。 (三)简答题 1.中医护理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为什么说人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3.简述辨证与施护的关系。 4.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四)选择题 A型题 1.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 B.辩证施护 C. 辨病施护 D.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E.整体观念和辨病施护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B.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 季节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E.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3.中医护理学诊断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整体观念 B. 辨病施护 C. 辩证施护 D. 对症护理 E.审因论护 4.中医护理疾病重要的是看 A.症状 B. 体征 C.疾病 D.症状和体征 E.证 5.中医学的“证”不包括下列哪项 A.病因 B.病性 C.病位 D. 病的表现 E.邪正关系 6.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心 E.脑 7.辩证施护的过程就是 A.认识疾病的过程 B.同病异护的过程 C.异病同护的过程 D.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 E.护理疾病的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 2.整体,即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十分重视人与外界环境的有机联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3.辩证施护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

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绪论 (一).A型选择题:为最佳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首创麻沸散的医家是: ( B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李时珍 2.《侍疾要语》的作者是:( C ) A.李杲 B.钱乙 C.钱襄 D.叶天士 E.吴鞠通 3.首创猪胆汁灌肠法的医家是:( D ) A.孙思邈 B.王清任 C.李时珍 D.张仲景 E.吴鞠通 4.哪位医家首创了自缢急救法: ( A )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朱丹溪 D.吴鞠通 E.李时珍 5.我国最早记载中医护理内容的医学巨著是( B ) A.《伤寒论》 B.《黄帝内经》 C.《渚病源侯论》 D.《五十二病方》 E.《千金方》 6.哪位医家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 D ) A.孙思邈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 E.刘完素 7.《饮膳正要》的著者是( A ) A.忽思慧 B.成无己 C.蔺道人 D.吴师机 E.王清任 8.对“天行瘟疫”提出:“取初病人的衣物,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做法的医家是( C ) A.孙思邈 B.王清任 C.李时珍 D.叶天士 E.吴鞠通 9.提出“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观点的医家是( D )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张从正 D.叶天士 E.吴有性 10.哪部医著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基础:( A ) A.《黄帝内经》 B.《金匮要略》 C.《千金要方》 D.《神农本草经》 E.《侍疾要语》 11.“五禽戏"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动物:( B ) A.熊 B.鹰 C.猿 D.鹿 E.虎 12.强调“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把食疗放在药疗之上的医家是: ( C ) A.伊尹 B.扁鹊 C.孙思邈 D.张仲景 E.李时珍 (二).B型选择题:为配伍选择题,为一组,(2—5个)共用A,B,C,D,E五个备选答案。选项在前,题干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A.孙思邈 B.张仲景 C.扁鹊 D.华佗 E.李时珍 1.创编“五禽戏”的医家是: ( D ) 2.撰写“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专论医德的医家是: ( A )

中医护理学试题库

中医护理学试题库

是 13.“十二经脉之海”是指B A.督脉 B.冲脉 C.任脉 D.带脉 E.以上均不是 14.带脉的功能为 B A.涵蓄十二经气血 B.约束纵行诸经 C.调节全身阳经之气 D.主管一身之表里 E.以上均不是 15.下列除()外均是络脉特点 E A.纵横成网络 B.主要由腕踝部分出 C.较细小 D.走向表里经脉 E.走 行较深部 16.下列除()外均是经脉特点 E A.运行气血主干B内属腑脏 C.外络支节 D.表里相合 E.走行 浅而易见 17.下列经脉除()外均是阳经 D A.阳跷脉 B.阳维脉 C.阳明经 D.冲脉 E.带脉 18.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D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E.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19.下列关于奇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奇经八脉指督、任、冲、带等八脉 B.不直接属络五脏六腑 C.直接属奇恒之腑 D.奇经八脉中督、带、阳维、阳跷属阳 E.只有督脉任脉有络脉 20.下列关于奇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不直接属络脏腑 B.一般不参加气血流注 C.都没有所属的经穴 D.没有表里相合的关系 E.督任参加流注称十四经流注 (二)多项选择题 1.手、足三阴的体表循行规律是 A C D A.太阴在前 B.少阴在前 C.厥阴在中 D.少阴在后 E.厥阴在前 2.手、足三阳的体表循行规律是ABE A.阳明在前 B.太阳在后 C.太阳在前 D.少阳在后 E.少阳在中 3.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是ABCDE A.不直接隶属于脏腑 B.无阴阳表里配合关系 C.有一定的循环路线 D. “别道奇行” E.以上都是 4.经络的连属部分是CDE A.十二经别 B.十五络 C.内属脏腑 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 5.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络是 A B 5.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络是CD A.阴维脉 B.阳维脉 C.阴跷脉 D.阳跷脉 E.十二经筋 6.十二经脉中,连目系的经脉有BD A.脾经 B.心经 C.肾经 D.肝经 E.肺经 7.属于经脉的是ABC A.十二经脉 B.十二经别 C.奇经八脉 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 8.下列何项是错误的?ABC A.督脉与任脉为表里 B.足厥阴经与足少阴经为表里 C.手厥阴经与手太阳经为表里 D.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为表里 E.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为表里 9.“奇经”不同于“正经”,其具体区别是ABC A.无表里相配关系 B.不与脏腑直接络属 C.上肢部无奇经分布 D.不属经脉 E.下肢部无奇经分布 10.分布于腹面的经脉有ACD A.足少阴 B.手厥阴 C.足阳明 D.足太阴 E.手太阴 三.判断题 1.孙络是指络脉中最小的分支。(√) 2.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督脉。(×) 3.起于胞中的经脉有督脉和任脉。(×) 4.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5.络脉分布于人体较深处(×) 6.经脉分布于人体较深处(√) 7.阴维阳维二脉维络一身表里之阴阳(√) 8.任脉统束纵行诸经(×) 9.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 10.手三阴经从手走胸(×) 第四章病因病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是: A A.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B.脏腑功能紊乱 C.气血淤滞 D.水液潴留 E.气机 失常 2.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错误的是 A A.怒则气乱 B.喜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思则气结 E恐 则气下 3.以实证而言,错误的是 B A.神识狂妄 B.五心烦热 C.小便不通 D.痰涎壅盛 E. 胸闷脘痞 4.寒邪致病,引发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是由于 D 4.寒邪致病,引发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 D 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寒客肌表,卫阳被遏 C.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D.寒性收引,筋脉挛急 E.寒邪偏盛,阳气受损 5. 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B A.为阳邪,其性炎热 B.为阳邪,其性开泄 C.为阳邪,伤津耗气 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 E.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6. 七情内伤至病,最多见于 B A.心、肺、脾 B.心、肝、脾 C.心、肝、肾 D.心、肺、肝 E.心、肺、 肾 7.暑邪为病,症见汗多,气短,乏力,是因为 C A.暑性炎热 B.暑多挟湿 C.暑性升散 D.暑扰心神 E.暑为阳 邪 8.“至虚有盛候”是指 C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虚实并 见 9.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甚则哭笑无常, 语无伦次,属于 B 9.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甚则哭笑无常, 语无伦次,属于 C A.悲则气消 B.思则气结 C.惊则气乱 D.恐则气下 E.怒则 气上 10.虚证的病理特点是 D A.邪正交争 B.正邪相持 C.正虚邪盛 D.正虚邪不盛 E.邪 胜正衰 11.瘀血引起的疼痛以()为主。 A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E.钝痛 12.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D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 湿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