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


中建史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1.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2.原始的居民点

(1)遗址特点:原始的居民点遗址都是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一般范围较大、居住也比较密集。

(2)位置选择:一般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大多位于沿河第二

台地上。

(3)功能分区:分区比较简单,主要分为住址区,墓葬区、窑地。

(4)规划布局:建筑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适应当时部落的生活方式,聚落的中心是供氏族成员集合的

大房子,在其周围则环绕着小的住所,其门往往都朝向大房子。

3.这种原始的居民点虽与城市不同,但有些往往也成为以后城市的基础。

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点多在靠近河流的较高台地上,在长江中下游由于地势较低,水 道纵横,居民点多在靠近水的敦上。



4.城市的产生

(1)生产工具的进步促使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即私有制的形成,使原始公社的生产关

系逐渐解体,慢慢进入奴隶制社会。

(2)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交换的需要,起初这种交换是不固定的,也没有专门的商人。

(3)随着交易的数量及范围越来越大,产生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即“市”或“市井”,也就是最初的城市

型居民点。

(4)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及商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促使居民点产生分化,出现了以商业

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

(5)这个过程说明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度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

而产生的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1.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商城(郑州)

2.周代都城:周武王时,曾命周公在洛阳附近新建王城及成周两个城市,传说都曾经过相宅,而且有一定的规划。

3.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清北京)

(1)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2)道路:“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按封建

等级,都城有大小,道路有宽窄。

(3)宅第:士大夫贵族宅第“前堂后寝”,“外朝内庭”等。

(4)色彩: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褐色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1. 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曲阜县鲁城、郑韩故城、淹城、楚都郢

2. 淹城的布局特点

(1)有三重城墙,分王城、内城、外城。

(2)王城呈长方形,内城和外城呈不规则圆形。


(3)三道城墙都只有一个旱路城门,且三个城门不在同一个方向上。

(4)有一条道路直通内城,内城地势较高。

(5)三道城墙外围都有护城河河。

3. 楚都郢的布局特点:

(1)东西北城墙方直,惟南城墙东部向外凸出一长方形。

(2)城墙的东南角为直角,其它为切角

(3)城外四周为护城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