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沪教版教案系列八年级上《水乡茶居》教学设

沪教版教案系列八年级上《水乡茶居》教学设

沪教版教案系列八年级上《水乡茶居》教学设
沪教版教案系列八年级上《水乡茶居》教学设

沪教版教案系列:八年级上《水乡茶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通过对比突出水乡茶居特色,以水乡茶居的变化反映社会变革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2、学习通过圈划、点评等方法来研读课文,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通过朗读品味水乡人们的闲情雅致。

3、感受作者从品茶中寻觅到社会的变革,祖国的繁荣富强,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开门7件事,同学们知道是哪7件事吗?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是人们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种生活习俗。中国人对茶情有独钟:宾客临门、朋友聚会、走亲访友、孝敬长辈等等,一杯清茶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饮茶有关的课文《水乡茶居》,我们来看看,作者要通过水乡茶居来告诉我们什么?请把书翻开到124页

二、初步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围绕茶居写了哪2方面的内容?

提示:①水乡的特点②水乡人的“叹”茶

三、深入学习课文

㈠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抓住水乡茶居外在的变化,表现水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情趣的高雅的写作特点。

1、速读课文1——5节,看看作者从哪5方面来写水乡茶居外在的特点的?完成下面表

2、默读课文1——5节,圈画能概括表现茶居特点的关键词句。完成下面表格

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指导:作者通过对比来写水乡茶居的外在特点。请根据课文继续填写下表。

水乡人把叹茶当作是一种享受

享受 美景

享受闲谈

享受

流生活的享受

交流信息的享受

㈡ 体会“叹”茶中“酿”出生活中的诗

1、 在这样的茶居,喝茶水乡人把它叫作“叹茶”。“叹茶”又是怎样一种生活呢?齐读第

10节,体会作者把“叹茶”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2、 追问:诗是美的,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叹茶“的美?(小组交流)

3、 首先由老师朗读下课文第7自然段的景色描写部分,请同学们来感受下这如诗一样的美景。

4、 作者说,:“此情此景,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老”茶客为什

么也具有了幽人雅士的高雅情趣呢?作者在文章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原因呢?请结合第9节抓住关键句找出答案。

5、回顾前文,作者为什么写水乡茶居外在的变化?仅是为了给我们介绍水乡茶居的特点

吗?

㈢深入领会主题,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1、小小茶居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的大变革后人民生活的安逸幸福。试想,如果一个人,连

温饱都解决不了,哪来的机会喝茶,更哪有闲心品茶赏景?社会不安定,又怎能有风格迥异供人消遣的茶楼,更不要说什么研究茶道、茶文化了。

2、结合老师播放的影像资料来深入领会主题。

3、总结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作者并没有面面具到的谈论我们祖国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者只是选取生活中的一个茶居,一个水乡茶居,一个广东水乡茶居他在建筑上的变化,名字上的变化,茶具与茶食的变化来反映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广东水乡茶居

只不过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真实的缩影。

这种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的方法叫以小见大。

㈣再读第7小节景色描写,体会水乡茶居中富含的诗情

四、布置作业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五篇】.doc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五篇】 第26课三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q uē曦xī襄xiāng陵湍tuān 漱shù属zhǔ引凄异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夏水襄陵。襄:上。 (2)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疾:快。 (4)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 (6)属引凄异。属:连接。引:延长。 (7)哀转久绝。绝;消失,停止。 (8)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飞漱:急流冲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写三峡连绵、高耸的山势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三峡夏季水势之大的句子是流之速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 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用以渲染三峡凄清悲凉气氛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阙”“曦”“襄”等字易写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点拨:重点理解“自非”“亭午”“夜分”等词语。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点拨:重点理解“素湍”“回清”等词语。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点拨:重点理解“清”“荣”“峻”“茂”等词语。 (4)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回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 点拨:重点理解“属”“引”“绝”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描写三峡四季景色的内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学习目标 1、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方法 2、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学会与同学进行交流,勇于从交流中发现最优解法。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 怎样杜绝用因式分解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漏根或丢根现象的产生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哪些解法? 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2-x (2) x2-4x (3)x+3-x(x+3) (4)(2x-1)2-x2 二、探究学习: 1.尝试: (1)、若在上面的多项式后面添上=0,你怎样来解这些方程? (1)x2-x =0 (2) x2-4x=0 (3)x+3-x(x+3)=0 (4)(2x-1)2-x2=0 2.概括总结. 1、你能用几种方法解方程x2-x = 0? 解:x2-x=0, x(x-1)=0, 于是x=0或x-3=0. ∴x1=0,x2=3 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可见,能用因式分解法解的一元二次方程须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1)方程的一边为0 (2)另一边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 3.概念巩固: (1)一元二次方程(x-1)(x-2)=0可化为两个一次方程为和, 方程的根是 . (2)已知方程4x2-3x=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一个根x= B.只有一个根x=0 C.有两个根x1=0,x2= D.有两个根x1=0,x2=- (3)方程(x+1)2=x+1的正确解法是()

A.化为x+1=1 B.化为(x+1)(x+1-1)=0 C.化为x2+3x+2=0 D.化为x+1=0 4.典型例题: 例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4x(2)(x+3)2-x(x+3)=0 (3)6x2-1=0 (4)9x2+6x+1=0 (5)x2-6x-16=0 例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2x-1)2=x2(2)(2x-5)2-2x+5=0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通过移项把一元二次方程右边化为0 (2)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 (3)令每个因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是原方程的解 例 3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4(2x-1)2-9(x+4)2=0(2)x2-4x-5=0 (3)(x-1)2=3 (4)(x-1)2-6(x-1)+9=0 - 1 - 致易教育数学教研组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重点) 2.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重点) 3.理解a(a≥0)是一个非负数,并会应用a(a≥0)的非负性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1.小明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窗花,他算了一下,这张纸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 2.已知圆的面积是6π,你能求出该圆的半径吗? 大家在七年级已经学习过数的开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类型一】二次根式的识别 (2015·安顺期末)下列各式:①1 2;②2 x;③x2+y2;④-5;⑤35, 其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可直接判断,只有①③满足题意.故选B.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二次根式,要看式子是否同时具备两个特征:①含有二次根号“”;②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两者缺一不可.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类型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代数式 x+1 x-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1且x≠1 B.x≠1 C.x≥1且x≠-1 D.x≥-1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1≥0且x-1≠0,解得x≥-1且x≠1.故选A. 方法总结:(1)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必须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而不是所含字母为非负数;(2)若式子中含有多个二次根式,则字母的取值必须使各个被开方数同时为非负数; (3)若式子中含有分母,则字母的取值必须使分母不为零.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探究点二: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求值 【类型一】 利用被开方数的非负性求字母的值 (1)已知a ,b 满足2a +8+|b -1|=0,求2a -b 的值; (2)已知实数a ,b 满足a =b -2+2-b +3,求a ,b 的值.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及绝对值的意义求值即可. 解:(1)由题意知???2a +8=0,b -1=0, 得2a =-8,b =1,则2a -b =-9; (2)由题意知? ??b -2≥0,2-b ≥0,解得b =2.所以a =0+0+3=3. 方法总结:①当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均为0;②当题目中,同时出现a 和-a 时(即二次根式下的被开方数互为相反数),则可得a =0.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 【类型二】 与二次根式有关的最值问题 当x =________时,3x +2+3的值最小,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由二次根式的非负性知3x +2≥0,∴当3x +2=0即x =-23 时,3x +2+3的值最小,此时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23 ,3. 方法总结:对于二次根式a ≥0(a ≥0),可知其有最小值0.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8题 三、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我们已学过的平 方根、算术平方根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让学生探究和总结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 【新教材】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 平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体位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

平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的位置,这两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体位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的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也可以和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沪教版八年级上古诗词(完整版)

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完整版)致建平中学西校初一13 14班全体同学 以下内容由初一13班施启翔编辑、整理绝对正确 《春日五首》其一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三衢(qú)道中曾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郑燮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辛弃疾词二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017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平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体位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的位置,这两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体位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的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也可以和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原点.这样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师: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了.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指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沪教版(上海)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22.1 (1) 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案

1 / 6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如何推导的? (3)在中,已知,那么。 2、预习课本66~68页,写下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和存在的疑惑: 3、简单应用 (1)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十二边形的内角和是 . (2)如果多边形的内角和为,那么它是边形. 角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为新课多边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堂学习概念学习: 1.这是几边形? 提问:我们能否参照三角形的定义,尝试给多边形下个定义? 多边形:叫做多边形。 说明: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由n条线段组成的多边形就称为n边形.如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多边形就称为四边形,由五条线段组成的多边形就称为五边形.学生根据三角形有关概念,尝 试得出多边形有关概念。体会 类比思想 通过类比三角形有关 概念,明确多边形的 有关概念 关于多边形的边、顶 点、内角等概念,可 以通过类比三角形引 入;关于多边形的对 角线,可直接进行定 义。对这些概念的描 述结合图形解说,同

概念4:多边形的对角线:联结多边形的两个不相邻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 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n边形呢? 学生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请大家独立完成下表: 多边形 的边数图形 从一个顶点 出发的对角 线条数 分割出的 三角形的个数 多边形的 内角和学生尝试分割多边形,并完成 表格的填写,自己得出n边形 多边形的内角和。 转化以及字母代数的 数学思想。 4 / 6

板书设计 22.1(1) 多边形的内角和 一、多边形的定义 二、多边形的基本概念 边,顶点,内角,对角线,凹多边形 三、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n边形内角和:(n-2)180 四、定理运用 6 / 6

2021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极差 教案 沪科版

2021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22.1极差教案1 沪科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极差的概念,知道极差等于一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 2、引导学生发现极差能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端值之间的差异情况,是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3、能够列举几个利用极差进行比较的实例。 4、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广泛思考和探索。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结实显示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大量问题的解决,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源于生活;通过与数据集中趋势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极差概念的理解 难点:极差概念的引入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师生互动

第一步:创设情景: 问题: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棉花品种的好坏,任意抽取每种棉花各10棵,统计它们结桃数的情况如下: 你认为两种棉花哪种结桃情况较好? 操作:让学生在各个的学习小组中讨论、解释、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可以参与到某个或几个小组中倾听。在小组学习中讨论、交流发现另一个统计量极差(它有别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思考:你能获取什么信息呢? 发现1.甲种棉花结桃的最多数目为89,最少数目为79,其差为10;乙种棉花结桃的最多数目为91,最少数目为76,其差为15。 发现 2.乙种棉花的结桃数据较甲种棉花的结桃更分散,分散的程度较大,说明棉花的结桃情况越不稳定。 通过以上发现可知:甲种棉花的结桃情况较乙种棉花好

第二步:归纳总结:极差定义:一组数据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这组数据的极差。 表达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总结: 1. 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的统计量 2. 特点是计算简单 3. 极差是利用了一组数据两端的信息,但不能反映出中间数据的分散状况 注意:极差反映一组数据两个极端值之间的差异情况,仅由两个数据评判一组数据是不科学的,要了解其他的统计量,在此为下一节的内容埋下伏笔。 第三步;随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 2、一组数据 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 4、一组数据X 、X …X 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 +1、2X +1…,2X +1

2012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沪教版附答案)

2012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沪教版附答案) 一、文言文(共28分) (一)默写(10分) 1、,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2、昨夜江边春水生,。《观书有感》 3、纸上得来终觉浅,。《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4、,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5、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二)古诗赏析。(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词中“天下事”是指。(2分) 8、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写给挚友陈同甫,并与之共勉的作品。 B、“壮词”是指战前豪迈出征的“雄壮”与战场奋勇杀敌的“悲壮”。 C、“沙场秋点兵”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威武的军队接受检阅的画面。 D、“可怜白发生”一句包含着作者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6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

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9、本文选自《》,作者是清朝的书法家、文学家(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2分) 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段提出论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B、第二段以名人事例强调深入研读的重要性。 C、第三段以读史为例阐明反复诵观的必要性。 D、文章作者主张读书应选择精华,深入研究。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8分) 宋濂好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 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2、“致”在文言文中有A、送达B、达到C、招引D、得到几种义项(2分) “无从致书以观”中“致”的意思是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抄录完了,走着去送回书,不敢稍微超过约期。 B.抄录完了,跑着去送回书,不敢稍微超过约期。 C.抄录完了,走着去送回书,稍微越过约期就不敢了。 D.抄录完了,跑着去送回书,稍微超过约期就不敢了。

小度写范文[沪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包含答案]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模板

[沪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包含答案]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卷 八年级 -------------------------------------------- _--_-__题_--_-_--_-_--_-_--_-_--_-__答_--名---姓---_-_--_-_--_-__准_--号---学---_-_--_-_--_-__不_--_-级---班---------内---------------线---------------封---------------密---------------------------------语文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阅读(55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一)默写(7分) 1.(1)过尽千帆皆不是,。(《望江南》)(2),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3)晨兴理荒秽,。(《归园田居》)(4)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 (5)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6)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青玉案》)(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2.(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之类.()(2)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三)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分) 3.下列句式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当.... 的一项是() A.今天上午我们考语文。 B.他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啊! C.请你声音小点儿。D.你到哪儿去了。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5——6题(4分)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城楼。爱上城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上片中的一个“强”字,写出了少年时无愁装愁的好胜与纯真。 B、下片中的“尽”字写尽了词人一生的艰难与辛酸。 C、两个“欲说还休”重叠,表现了词人内心愁闷的孤独与压抑。 D、“天凉好个秋”结句看似洒脱,实则沉沦,无奈的感叹。 6.这首词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其作用是。(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9题(5分) 曹刿论战 ⒈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⒉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⒊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 平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 点等. 2.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体位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 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的位置,这两 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体位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一、第一单元:战争记忆 1、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3、掌握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4、揣摩文中重点词语、语句的含义和用法。 第二单元:爱的旋律 1、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 2、掌握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的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欲扬先抑的写法及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熟读课文,掌握每一个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背影》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言,并写出对重点语言的理解。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示。 说明文知识点:

一、说明的方法 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等。 1.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3.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5.打比方,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6。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 7.画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说得更直接、更具体。 8.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引资料说明,会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二、说明的顺序 在确定了说明的内容之后,就要进一步考虑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 19.9 勾股定理 教案

§19.9勾股定理(1) §19.9勾股定理(1) 【教学目标】 1、理解用面积割补方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思路。 2、初步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进行简单运用。 3、感受人类文明的力量,了解中国古代在勾股定理方面的成就,知道勾股定理在人类重大科技发现中的地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面积割补法证明勾股定理。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关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二、新课探索 探究:1、小组合作,利用这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允许中间有空隙) 由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22)a -b (ab 214c +?= 整理可得:222b a c += 2、将四个直角三角形沿着斜边翻折,得到新图形 请同学们自行完成新的面积公式推导 由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22ab 2 14b)(a c +?=+ 整理可得:222b a c += 【设计说明】小组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分享,由特殊到一般对直角三角形进行探索,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使直角三角形数与形的关系展示得更为直观,更易被学生接受,从而顺利地突破难点,为学生接下来归纳结论打下基础,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操作、归纳、验证

的数学过程,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加菲尔德证法。加菲尔德在证出此结论5年后, 成为美国总统,所以人们又叫它总统证法。 【设计说明】通过介绍勾股定理的有关研究历史, 感受数学文化,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数学知识,从而体会到祖国数学历史的悠久,增强民族自豪感。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 边的平方。 在Rt⊿ABC中,∠C=90° AB2=BC2+AC2或者c2=a2+b2 课堂练习:在Rt△ABC中,∠A=90°,设a、b、c分别是 ∠A、∠B、∠C的对边。 (1)b=4,c=5,求a (2)a=13,b=12,求c 例题:求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 想一想: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那么面积S可以用a来表示吗? 思考: 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较短两边的长为3、4,则最长边的边长是。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的长为 3、4,则最长边的边长是。 三、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设计说明】1、学到了用“等积法”证明勾股定理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感受到了数学的奇妙,也感受到了古人的伟大。我们一定要将此传承下去。 四、回家作业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沪教版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沪教版附答案) 一、文言文(共28分) (一) 默写(10分) 1、 2、 昨夜江边春水生, 3、 纸上得来终觉浅, 子聿(其三)》 4、 5、 当年万里觅封侯, (二) 古诗赏析。(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 马作的卢飞 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7、 词中“天下事”是指 。(2分) 8、 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 这是一首写给挚友陈同甫,并与之共勉的作品。 B 、 “壮词”是指战前豪迈出征的“雄壮”与战场奋勇杀敌的“悲壮”。 C 、 “沙场秋点兵”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威武的军队接受检阅的画面。 D “可怜白发生”一句包含着作者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6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 与我何与 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 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 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 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 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 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 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 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 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9、 本文选自《 》,作者是清朝的书法家、文学 家 (人名)(2分)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 2分) 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第一段提出论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B 、 第二段以名人事例强调深入研读的重要性。 C 、 第三段以读史为例阐明反复诵观的必要性。 D 文章作者主张读书应选择精华,深入研究。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8分) ,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观书有感》 。《冬夜读书示 ,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诉衷情》

沪教版(上海)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21.4 (1)无理方程 教案

21.4(1)无理方程 教学目标:知道无理方程、代数方程的概念,并会识别无理方程;经历探索无理方程解法的过程,领会无理方程“有理化”的化归思想;知道解无理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无理方程,知 道验根是解无理方程的重要步骤,掌握验根的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无理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了解无理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具体事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无理方程进行基本概念的教学。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在对新方程的分析和旧方程的比较中形成概念,学生感受学习方程知识的实际意义,体会到已有方程的不足,认识到确实有必要拓展和探究新方程的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将方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一、加强学习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通过探索无理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总结,逐步领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掌握解无理方程的解法,在解无理方程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增根是难点,因此对于具体方程的求解过程,深入浅出的说明产生增根的原因,让学生意识到验根是解无理方程的必要步骤,进而掌握验根的方法。 二、关注过程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帮助学生对方程的概念系统进行整理,形成关于代数方程系统的整体认识。在概念形成的阶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活动,独立思考,在讨论增根产生的原因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和解决问题。在讲评和小结中,重视有关数学思想方法的点拨和交流。 三、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简单的无理方程的解法,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无理方程的信心,学有余力的同学,给其提供选做题,鼓励他们进一步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在能力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重点) 2.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重点) 3.理解a(a≥0)就是一个非负数,并会应用a(a≥0)的非负性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1.小明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窗花,她算了一下,这张纸的面积就是8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就是多少? 2.已知圆的面积就是6π,您能求出该圆的半径不? 大家在七年级已经学习过数的开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类型一】二次根式的识别 (2015·安顺期末)下列各式:①1 2;②2x;③x 2+y2;④-5;⑤ 3 5,其中二次根式 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可直接判断,只有①③满足题意.故选B、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式子就是否为二次根式,要瞧式子就是否同时具备两个特征:①含有二次根号“”;②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两者缺一不可.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类型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代数式 x+1 x-1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就是() A.x≥-1且x≠1 B.x≠1 C.x≥1且x≠-1 D.x≥-1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1≥0且x-1≠0,解得x≥-1且x≠1、故选A、 方法总结:(1)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必须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而不就是所含字母为非负

数;(2)若式子中含有多个二次根式,则字母的取值必须使各个被开方数同时为非负数;(3)若式子中含有分母,则字母的取值必须使分母不为零.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探究点二: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求值 【类型一】 利用被开方数的非负性求字母的值 (1)已知a ,b 满足2a +8+|b -1|=0,求2a -b 的值; (2)已知实数a ,b 满足a =b -2+2-b +3,求a ,b 的值.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就是非负数及绝对值的意义求值即可. 解:(1)由题意知? ????2a +8=0 b -1=0得2a =-8,b =1,则2a -b =-9; (2)由题意知? ????b -2≥0 2-b ≥0解得b =2、所以a =0+0+3=3、 方法总结:①当几个非负数的与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均为0;②当题目中,同时出现a 与-a 时(即二次根式下的被开方数互为相反数),则可得a =0、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 【类型二】 与二次根式有关的最值问题 当x =________时,3x +2+3的值最小,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由二次根式的非负性知3x +2≥0,∴当3x +2=0即x =-23时,3x +2+3的值 最小,此时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23 ,3、 方法总结:对于二次根式a ≥0(a ≥0),可知其有最小值0、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8题 三、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我们已学过的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教案 好的教案还可以给八年级数学教师带来更多的反思,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仅供参考。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7.1 一元二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够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2.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确定a,b,c的值. 二、(重)难点预见 重点:知道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能够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确定a,b,c的值. 三、学法指导 结合教材和预习学案,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对子之间进行帮扶,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开场白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什么形式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方程怎么解答呢?它又能解决哪些问题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

《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课,同学们肯定有很多新的收获. 1、忆一忆 在前面我们曾经学习了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指的是什么含义?一次呢?你能猜想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吗? 学法指导: 本节课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先让学生回忆一元一次方程.学习四边形可以让学生回忆三角形,学习四边形的边、角、顶点,可以让学生回忆三角形的边、角、顶点,则可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想一想 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只列出方程,不进行解答: (1)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cm,矩形的面积是15cm,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 (2)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平方和是313,求这两个正整数. (3)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都是整数,它的斜边长为13cm,两条直角边的差为7cm,求两条直角边的长. 预习困难预见: (1)学生在列方程时没有搞清楚平方和与和的平方的区别,以至于把方程列错了. (2)学生在解答第(3)题时,设未知数时忘记带单位. (3)还有的同学没有注意只列方程,以至于学生列出方程后尝试着解方程,导致耽误了一些时间.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 平面上点得坐标 第1课时平面上点得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得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得相关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得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平面内得点与有序实数对得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得坐标、已知点得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得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得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体位置得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得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得点来描述物体得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得问题得解决与数学得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得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平面内点得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得坐标与坐标轴上得数字之间得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您描述自己在班级中得位置,您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得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就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与列号 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得方向上得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得位置,这两 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就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得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得不就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体位置得这个实数对就是有序得、谁来说说我们 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得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得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得点就是一一对应得,有序实数对就是不就是也可以与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得数轴、水平得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得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原点、这样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平面叫做 坐标平面、 师: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得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了、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指正学生易犯得错误、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如图,由点P分别向x轴与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得坐标就是3,垂足N在y轴上得坐标就是5,我 们就说P点得横坐标就是3,纵坐标就是5,我们把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3,5)就就是点P得坐标、在x轴上得点,过这点向y轴作垂线,对应得坐标就是0,所以它得纵坐标就就是0;在y轴上得点,过这点向x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