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目录

一、学校概况 (1)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2)

(一)总体目标 (2)

(二)人才培养目标 (2)

(三)本科专业设置 (2)

(四)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 (3)

(五)生源质量 (4)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4)

(一)师资队伍建设 (4)

(二)教学经费投入 (5)

(三)教学基础设施 (5)

(四)图书资源服务 (7)

(五)信息资源及应用 (7)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8)

(一)专业建设 (8)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9)

(三)课程建设 (10)

(四)教材建设 (11)

(五)教学改革 (11)

(六)创新创业教育 (12)

五、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13)

(一)教学规章制度建设 (13)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3)

(三)教学质量监控运行 (15)

六、学生学习效果 (17)

(一)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17)

(二)人才培养质量 (17)

(三)毕业生成就 (18)

七、教学工作特色 (19)

(一)创新学研产互动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9)

(二)完善?六求?素质拓展体系,提升活动教育质量 (21)

八、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23)

(一)需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23)

(二)需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24)

(三)需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24)

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科学发展为主线,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定位,践行?朴诚、奋勉、求实、创新?的校训,秉承?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发扬?爱校敬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农大精神,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已发展成以农科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育和艺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一、学校概况

学校于1951年由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和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时名?湖南农学院?,同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94年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学校位于长沙市芙蓉区,北领东湖秀色,南润浏阳河风光,校园环境幽雅,是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和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学校是农业部与湖南省共建省属重点高校,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2012年进入本科一批招生,两次荣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两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还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2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1个,国家品种改良分中心、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试验站、培训基地)23个,省(厅)级研究基地(所)9个,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1个,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与英、美、加等10多个国家的大学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国际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第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内涵发展,突出特色发展,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创办高水平的本科教育。

(二)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以适应?三农?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目标,探索形成思想品德、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本科专业设置

学校69个本科专业属十大学科门类(见表1),2012年全部招生。其中生物科学、环境科学还设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还设省教育厅批准的本科教育实验班项目,电子信息工程、统计学、教育学、行政管理为2012年新增专业。

表1 本科专业结构与布局

学科门类专业数专业名称

农学16 农学、茶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园林、草业科学、烟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

学、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动植物检疫、农业资源与

环境

工学1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

程、信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土木工程、车辆工程、机械

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化学、安全工

程、环境科学、植物资源工程

管理学11 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工程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劳动与社会

保障、行政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经济学 4 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理学10 生物技术、应用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科学、统计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安全、资源环境与城

乡规划管理

文学 2 英语、日语

法学 2 法学、社会工作

教育学 3 社会体育、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医学 1 中药资源与开发

艺术学 2 表演、艺术设计

合计69

(四)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

截止2012年底,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数为20743人,折合学生数为23435,其中本科生为16873人,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数的81.3%。

(五)生源质量

学校2012年录取新生4849人,其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中共党员、各种竞赛获奖者等优秀生源2926人次。学校在湖南省进入本科一批招生,文理科第一次投档线分别为579分(位居同时升入一本的5所高校之首)和522分。外省录取分数线普遍提高,如福建文理科录取线分别超省控线78分、89分,山东文理科录取线分别超省控线75分、65分,13个外省按一批招生。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有专任教师1202人,外聘教师210人,生师比为17.9:1,队伍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6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1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80人;有在读博士162人,在读硕士24人,中青年教师878人(见表2)。

表2 教师队伍结构一览表

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

层次正高副高中级其他博士硕士本科≥56 46-55 36-45 ≤35 人数260 365 473 104 412 580 210 57 267 414 464 比例(%)21.6 30.4 39.4 8.6 34.3 48.3 17.5 4.7 22.2 34.4 38.6

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等国家级优秀人才47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等省级优秀人才48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科研团队8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

学校2012年投入师资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经费800余万元,积极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515?人才培养计划和中青年教师学术素养提升计划。引进各级各类人才22人,其中?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3人,?神农学者?讲座教授11人;出台了《湖南农业大学?1515?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并启动该计划的人才遴选工作;选拔推荐9人通过省级以上人才遴选,1个人才团队获中央财政支持;选拔并资助18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8名博士做博士后研究,17名教师出国留学,3名教师做国内访问学者,38人参加其他业务培训;不断完善?培育、评价、约束、激励?的师德建设机制,为18名新进青年教师配备导师,评选校级优秀教师20人,优秀教育工作者5人,其中1人评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稳步推进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改革,42人入选二级教授;成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地方子项目,首批9人即将赴美深造;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

(二)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建设,优先保障教学投入,合理安排教学支出。2012年学校本科教学专项经费为1659.7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为1954.7元,生均实验经费为419.9元,生均实习经费为357.7元。

(三)教学基础设施

学校根据事业发展科学制定校园建设规划,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校舍

校园土地面积为191.8万平方米,生均92.5平方米;房屋面积为91.1万平方米,生均43.9 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为24.2万平方米,行政用房面积为4.1万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3.6平方米;实验室面积为7.0万平方米,生均3.4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为13.8万平方米,生均6.7平方米。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拟建5.7万平方米综合实验大楼。

2.教室

公共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为19278个,百名学生拥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为92.9个;教学用计算机2402台,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11.6台。

3.实验仪器设备

学校有教学实验中心(室)24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部省共建基础课实验室9个,部省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4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28011.6万元,生均为11952.9元,其中贵重仪器设备(单价10万元以上)254台件,原值7331.5万元;进口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957台件,原值8755.4万元,占31.3%。2012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52.5万元。

4.教学基地

学校按照?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多学科、综合化?的建设思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与企业、科研单

位、行业协会等的合作,投入1000余万元切实加强校内外教学基地建设。现有校内教学实习基地2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04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18个,2012年新增4个教育部、农业部立项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18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四)图书资源服务

图书馆面积42828平方米,是CALIS全国农学中心成员馆、农业部首批查新检索单位,2012年获批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筹建单位。图书馆实行一卡通、统借统还、一站式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集?藏、借、阅、管、咨、查?于一体的现代管理服务模式。每天连续开放14个小时,每周开放98小时,每天24小时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超过1万人次、借还图书5000余册,主页年总浏览量633.8万人次、日访问量3473人次。

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90.3万册,生均81.2册。2012年投入416万元购置纸质图书、中外文报刊、电子资源;新增纸质图书4.1万册;中外文期刊1966种;报纸49种;电子图书7个库158万册;电子期刊13个库66718种;数据库49个。

(五)信息资源及应用

学校按照?整体规划,超前发展;充分利用,服务教学?的建网思路,建成了?万兆双核心、千兆到楼栋、百兆到桌面?的安全、稳定、高效的校园网络。校园网到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教育网、中国移动的总出口带宽达1.2G,实

现了到所有骨干网络的高速访问,全校联网计算机约12000台,同时在线人数可达10000余人;建立了数据标准体系,搭建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中心平台及教职工信息门户平台,实现了办公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资产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单点登录,提供了高清视频点播、iCache、VPN等服务;实现了校园?一卡通?。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提质、实践教学提档、活动教育提升的?三提?工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专业建设

学校着重突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打造以特色和优势专业为龙头、由相近专业或专业方向组成的专业群,实行新专业培育机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2012年启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遴选法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生物技术和应用化学10个专业为校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新增农学、动物医学和生物技术3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技术学和动物科学2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业点建设项目。另有农学、动物科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水产养殖、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等1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启动了物联网工程、风景园林、食品卫生

与营养学等9个新专业的筹建和培育工作。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学校依据?专题论证、选择试点?的工作思路,2012年启动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先后召开办学指导思想、培养方案修订基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拓展活动教育体系、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等10次专题讨论会,初步形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意见。遴选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等8个专业开展试点。学院围绕具体方案修订组织校内外专家(包括行业专家)进行了科学论证,并到兄弟院校广泛考察调研。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坚持专业教育与活动教育相结合、夯实基础与拓宽面向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外语教学、体育教学、计算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6个?四年不断线?的基础上,减少课内学时,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独立设置专业实验课,增加实践教学比例(见表4),构建了由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专业专题讲座、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素质拓展活动等8个相对独立且相互支撑的课程模块组成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扩大国际合作办学

2012年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举办环境科学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举办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实验班合作项目,合作办学本科专业达

到了4个,专科专业2个;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6所大学合作举办学分互认交流项目;与10个国家的20所大学建立了本科生交流合作,2012年选派5名学生赴日本留学,接受本科学历留学生3名。

表4 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表

学科门类选修课学分比例实践教学学分比例法学22.6% 21.1%

工学24.3% 28.3%

管理学23.2% 20.8%

教育学20.2% 23.9%

经济学23.3% 19.2%

理学16.8% 27.3%

农学22.4% 32.4%

文学27.7% 16.3%

艺术31.4% 38.1%

医学20.9% 29.5%

3.主辅修制人才培养

2012年开设了金融学、会计学、法学、日语、行政管理和市场营销6个辅修专业,参加辅修学生500余名。

(三)课程建设

学校全年开设本科课程1571门,其中选修课714门,教授讲授课程为337.5门,占课程总数的21.5%;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212人,占教授总数的88.3%。课堂教学规模以两个自然班为主(每个自然班30人),实践教学规模以半个自然班为主;开设5719个实验项目,其中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46.3%。

实施课程分类管理,重点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探索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大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升课程建设水平。2012年投入300

万元建设教学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库和课程信息中心,建成全自动录播系统、多功能录播室,引进国内外10000多门优质视频资源,完成12门省级精品课程课堂教学视频录制和上传,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食品化学?、?管理学?和?遗传学?3门省级精品课程通过省教育厅复核,?职业教育管理学?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现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实施双语课程和多媒体课件认定,48门课程符合双语课程建设要求;651门课程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认证,同时,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培训教师360余人。

(四)教材建设

遵循?择优、适用、时效、针对、协同?原则选用教材,选用近三年公开出版的规划教材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和获奖教材达90%。引导教师编写?高质量、高级别、高档次?教材,2012年投入18万元资助教师主编出版教材19部,1部教材入选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5部教材入选农业部第二批?十二五?规划教材,6个教材建设研究项目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立项。《农村文化发展之谋》和《农村组织创新之策》被列为国家行政学院?科班村官?首选教材,并被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用作大学生村官培训教材。

(五)教学改革

2012年修订《湖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湖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实施办法》、《湖南农

业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等相关的规章制度,投入100余万元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对所有省级以上立项课题给予1:1的经费配套,对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给予工作量津贴,对高质量高层次研究项目和成果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的积极性。启动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支持以专业为单元的教育改革与研究,支撑专业教学内涵发展。新增38个国家级、省级教育改革立项项目。采取三审制、答辩制和公示制开展了第十届教学成果奖评审,评选出校级成果46项。

(六)创新创业教育

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创新创业训练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实施创新学分制,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团队建设,并将学生创新创业成绩纳入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政策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不断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实践形式,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实验计划、教师科研项目、职业技能培训、模拟职场及担任科研助理等途径培养学生创业能力。2012年开设了《创造科学》、《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基础》系列课程;开展了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GYB、SIYB培训和?创业之星?评比;举办了第十一届?求真?大学生学术科技节,全校近两万人次参与?科学论坛?、?百家争鸣?系列学术讲座、科技之星知识竞赛、科技创新经验交流会、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术科技成果展等活动;投入100万元立项大学生

科创基金项目、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创业项目,投入近60万元建成11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出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基地被湖南省人社厅批准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4000多名学生参加创业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创业典型。

五、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和制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入手,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组织严密、信息通畅、评价科学、全员参与、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一)教学规章制度建设

2012年以《湖南农业大学章程》实施为契机,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清理,梳理完善《湖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67个,覆盖了教育教学与管理全过程,涉及教学研究与改革、学科与专业、教学运行与管理、课程与教材、教学条件与利用、教风与学风、教学竞赛与奖励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高效实用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教学质量标准为依据,以教学督查为主导,以校领导、教务处、学院、系(专业、教研室)为责任主体,以教学运行监控为主线,以各教学环节和教学因素为对象,构建了立体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见图1)。

14

图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图 校领导 教务处 系(专业、教研室)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 院 校 教 学 督 导 团 接 待 日

听 课 评 课 联 系 学 院、专 业 班 教 学 基 本 建 设 学 院 教 学 督 导 组 教 学 档 案 建 设 同 行 评 价 教 学 竞 赛 活 动 教 学 信 息 调 查 日 常 教 学 运 行 检 查

专 项、重 点 教 学 检 查 学院教学工作目标考核 教 师、学 生 综 合 测 评 网 上 评 教 教 学 信 息 反 馈 教学基本建设专项评估 日 常 教 学 运 行 管 理 素 质 拓 展 活 动 学 生

教 师 校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 信息收集 信息处理 信息反馈 学校领导、教务处、学院等 团学通讯、督导通讯、教学工作简报、教学工作例会等 监控主体

(三)教学质量监控运行

坚持落实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校领导听课、联系学院、党支部和学生班等制度,建立了教学院长教学工作例会制度。2012年校院两级领导听课1300余节次,参加开学前教学检查和各类大型考试巡考,围绕教学经费投入、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宿舍管理等主题召开校长办公会20次,有效解决了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坚持理论教学监控与实践教学监控相结合、随机性抽查与动态数据发布相结合。2012年对402堂理论课和164堂实验课的教学秩序及110个实验室和20个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了随机性抽查,并通过《教学工作简报》或《督导通讯》发布相关情况。

坚持日常督导与专项检查评估、过程督导与目标评估相结合。2012年开展了质量工程项目、新专业、课件、双语课程、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学风等专项检查评估(见表5)。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目标考核,对18个学院的课程教学、实验室和基地建设管理、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进行综合考评。校教学督导团对87位教师授课进行全程跟踪评价;组织两次学生网上评价,学生参与率达92.3%,被评教师1958人次,优良率为99.5%;组织毕业生开展学校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教师教学、公共课教学、校院两级管理与服务水平等项目得分在80分以上。

坚持以开展评奖、评优为契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2012年,13位教师在省级和国家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其中获

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二等奖2项,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4项,3位教师获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1位教师获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10位教师获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

表5 专项检查与评估一览表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数量检查结果

1 精品课程3门通过省教育厅复核

2 教学团队2个通过复核,1个获得继续资助

3 教改项目277项1项未通过

4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64项全部通过

5 实践教学示范中心4个2个通过省级验收,2个通过国家验收

6 新专业5个4个合格,1个基本合格

7 课件651门全部通过

8 双语课程52门48门通过认定

9 试卷900份100%合格

10 毕业论文(设计)300篇100%合格

11 晚自习学风督查114次学生学习状态良好

搭建信息收集与反馈平台,建立多元信息反馈运行机制。通过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校领导邮箱、职能部门调研、学生信息员、督导团(组)督查等形式,多渠道收集教学信息,通过《团学通讯》、《教学工作简报》、电子邮件等载体进行信息处理反馈,搭建了校、院、系、教师、学生间的信息收集

与反馈平台,营造了民主和谐的

校园文化氛围。2012年举办校

领导接待日8期,院领导接待日

20余期。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委员刘延东对学校连续十

一年举办校领导接待日活动给

予了高度评价。?面对面心图2 周清明校长参加校领导接待日

连心——湖南农大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十年坚持举办‘校领导接待日’?获湖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校积极开展学习督促,引导学生增强学习自觉性,实施学风建设活动精品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风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学生到课率高,图书馆、教室、计算机房上座率高,学习效果好。(一)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2012年3509篇毕业论文(设计)中,选题结合科研课题的有623篇,占17.8%;选题结合生产实际的有1123篇,占32.0%。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优良率达60.1%,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60篇,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19篇。

(二)人才培养质量

2012年大学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为69.6%,累计通过率为81.5%,计算机累计通过率为95.7%,体质测试达标率为98.1%。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为99.1%,学位授予率为98.3%,674人考取研究生,其中115人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258人考取?211?、?985?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读研率为19.2%,出国126人,出国率为3.6%,一次性就业率为94.4%。评选省级优秀学生党员23人,省级优秀毕业生125人,校级优秀毕业生317人,三好学生和三好学生标兵2149人,先进班集体69个。发放学生资助与奖励经费3867.2万元,5972人次获奖助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09-2010学年度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在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理解中,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为了在新的年中能更上一层楼,现将2009-2010学年成绩分析如下: 一、教学工作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 我校2009-2010学年度中考和小学毕业班考试成绩居全县中下游水平,从“两率一分”来看,我校优秀学生较少,学困生较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学科问题日益突出,从全县各校对照情况来看:我校初中部的理科是弱科,政治、英语,小学部的语文、科学、品德学科的整体水平急待提高。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工作上进心不强 一些同志工作实绩平平,主观不努力,却一味的找客观,只怨学生基础差,家长不配合,教学条件不好,生活福利不高等,未以一个人民教师的姿态和标准去要求自己,不去想方设法改变和创造条件来搞教学。 (2)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多。 部分教师不读书、不看报,不注重积累和总结,不想请教老教师,对教学不甚了解,几年讲的是总是一个话题,教学思想僵化,上课采用一字教学法,文科是“背”,理科是“做”,没有学法指导,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典型的活人教死书。 (3)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4)班级管理不够到位,学风不够浓厚 3、今后工作打算: 加强备课管理,提高备课质量 (一)规范教师个人备课行为 1、教师必须在每学期开学两天内制定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包括:①本学期教材的基本内容、系统、重点、难点;②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③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 ④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⑤重大的教学活动安排等基本内容。 2、每位教师所授的所有科目都必须提供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包括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的具体内容及教学反思。 3、教师的备课进度应比实际授课进度提前1—2节。 4、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杜绝教师不备课上课或抄袭教案应付检查的现象。(二)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中国农业大学2016-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6-2017学年

中国农业大学2016-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6-2017学年,中国农业大学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质量30条”)以及《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类型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层次:基本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教育国际化。面向国际竞争,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根据上述定位,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路是:控制教育规模,注重提高质量,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 1、本科专业设置。本学年未新增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规模与上学年相同,仍为65个专业,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七个门类的40个专业类。 2、本科招生情况。2016年我校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录取普通本科学生2909名,河北、江西、国际学院计划安排在提前批,其他全部在各省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其中录取理科生2526人、文科生383人;男生1205

人,女生1704人;共产党员5人,共青团员2798人;城镇考生2170人,农村考生739人;汉族2613人,其他民族296人;英语考生2881,其他语种4人(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高考不应是外语24人)。 生源质量继续提高。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为2889人,第一志愿率为99.31%。专业志愿满足率达到92.68%,其中第一专业志愿满足率为48.40%。除部分专业特殊类考生外,理工类在26个省市区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一本线的分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98.56分,比2015年提高了12.26分,实现了从2008年以来的九连增。文史类普通新生的投档成绩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66.15分,比2015年提高了7.16分,为近年来最高。 在校生规模。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19341人,其中本科生11395人(占58.9%)、硕士生4478人(占23.1%)、博士生3183人(占16.5%)、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285人(占1.5%)。学生总数与上年基本持平。 11395名本科生(女生6765)分布在58个专业和2个试验班中,平均每个专业190人,平均每年级每专业47.5人。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与授课情况 整体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624名,其中女教师707名(占教师总数的(43.5%)。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72人(占35%)、副教授827人(占51%),中级及以下228人(占14%)。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1237人(占76%),有硕士学位者271人(占16.7%)。生师比为15.0:1(硕士生按1.5计,博士生按2.0计)。教师队伍总体数量充足、层次高、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培养各类本科生、研究生的需要,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 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6人,“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 学科专业之间很不平衡、差异明显。各专业平均教师数27人;教师人数最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本学期,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学区具体指导下,我校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多学科全方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到了以学科课程标准标为准绳,强化教育科研,强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实施教学教研计划,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现将近本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如下:一、检测的结果本次小学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全校有693名学生参加。湖岭镇二小2007年度第2学期学科质量分析表班级执教者学科人数总分平均分得分值合格数合格率得分值优秀数优秀率得分值总分值20% 60% 20% 一(1)语文57 4925 86.4 17.3 53 93.0 55.8 40 70.0 14 87.1 一(2)语文56 5041 90.0 18.0 54 96.0 57.6 35 63.0 13 88.2 二(1)语文54 4484 83.0 16.6 50 92.6 55.56 24 44.4 9 81.0 二(2)语文56 4472 79.9 16.0 51 91.1 54.66 13 23.2 5 75.3 三(1)语文58 4883 84.2 16.8 55 94.8 56.88 38 65.5 13 86.8 三(2)语文57 4857 85.2 17.0 52 91.2 54.72 45 78.9 16 87.5 四(1)语文60 4712 78.5 15.7 54 90.0 54 23 38.0 8 77.3 四

(2)语文57 4493 78.8 15.8 56 98.0 58.8 11 19.0 4 78.4 五(1)语文54 4816 89.2 17.8 54 100.0 60 46 85.2 17 94.9 五(2)语文61 5312 87.1 17.4 60 98.4 59.04 53 86.9 17 93.8 六年级语文123 10447 85.0 17.0 119 97.0 58.2 99 80.5 16 91.3 总分值185.5 625.26 131 941.6 平均分值16.9 0.0 0.0 56.8 0.0 0.0 11.9 85.6 一年级数学113 8353 73.9 14.8 96 85.0 51 24 21.2 4 70.0 二年级数学110 8916 81.0 16.2 101 91.8 55.08 36 32.7 7 77.8 三年级数学115 8786 76.4 15.3 97 84.3 50.58 40 34.8 7 72.8 四年级数学117 9733 83.2 16.6 109 93.2 55.92 75 64.1 13 85.4 五年级数学115 8222 7平均分值15.7 0.0 0.0 53.0 0.0 0.0 9.0 77.7 三年级科学115 7612 66.2 13.2 85 73.9 44.34 17 14.8 3 60.5 四(1)科学58 4026 67.1 13.4 46 77.0 46.2 12 20.0 4 63.6 四(2)科学56 3651 64.0 12.8 35 61.0 36.6 8 14.0 3 52.2 五(1)科学54 3000 55.6 11.1 23 42.6 25.56 1 1.9 0 37.1 五(2)科学61 4032 66.1 13.2 45 73.8 44.28 16 26.2 5 62.7 六年级科学126 10689 86.9 17.4 123 100 60 110 89.4 18 95.3 总分值81.2 257.0 33.3 371.4 平均分值13.5 42.8 5.5

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

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的 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配合《2018年惠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一年一度的本科教学状态基本数据采集工作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了更好地显示各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充分反映各学院、专业自身的优势特色,展现教学的新理念、新措施、新成果。惠州学院继续实施二级学院教学质量年报制度,各二级学院要在充分分析和认真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紧扣本科教学工作,分析教学基本状态,突出教学改革亮点、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撰写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全面展示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状况。 现就做好2017-2018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通知如下: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主要内容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包括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本科专业设置及学科门类情况,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本科生源质量情况等。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二级学院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设备情况等。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揭示教学过程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特别是培养方案

特点、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课堂教学规模、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 (四)专业培养能力(分专业撰写)。展示本科专业培养能力和发展水平,包括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情况,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培养方案特点、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生师比、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授授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风管理等概况。(此项将合并到学校质量年报内对全社会公开) (五)质量保障体系:阐述二级学院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测及运行、规范教学行为情况,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开展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情况等。 (六)学生学习效果:呈现学生学习满意度、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攻读研究生情况、就业情况、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等。 (七)特色发展:总结二级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和经验。 (八)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二、本科教学质量年报编制要求 (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内容要详略得当、图文并茂、报告中要用图表形式体现相应的支撑数据(见附件)。 (二)统计数据时间为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不能以年度统计的数据以时点为准。

北京联合大学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 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学校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落实学校第四届党代会确立的“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战略和今后五年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深化教学品质提升计划,强化“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为本科生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各本科专业可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办学定位和特色,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服务面向是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为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目前,学校共有本科专业66个,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医、管、艺等10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专业获批北京市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及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性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2013年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专业建设坚持“面向大众,服务首都;应用为本,争创一流”的办学定位和“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实施“教学品质提升计划”为抓手,构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定位的学科专业体系,将传统工科类专业逐步调整为与都市型工业、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等相适应的轻型化专业,大力发展与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的专业,以适应北京地区产业(行业)布局调整需要。2013年,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旅游管理、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有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旅游管理、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历史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殊教育。有11个学院共计12个专业被选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其中旅游管理、历史学和金融学3个专业评选为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历史学专业还被评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北京联合大学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一览表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范文6篇精选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范文6篇精选 教学质量分析是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过程起着反馈与调控作用。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范文: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为了取得质量检测真实的、可信的效果,为学校进行质量分析提供客观、全面、原始的理论数据,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阅卷,做到了公正、公平,数据真实可信。 20xx年2月4日上午(上学期期末),蓬街镇中心小学分语文组、数学组进行了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会上,以年级组为单位发言,组长们总结了本学期的教学成功经验,分析了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主处。最后形成共识:在小学期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给学生一样属于自己一生有用的东西或特长,特色就是重点、增长点、闪光点、突破点,学校要争取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同时要注意:学生全面发展是目标,优秀特色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寓于学生的乐学、好学、会学之中。这次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对第二学期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就根据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的有关数据,结合平时教学调研、检查等情况,作如下分析: 自z20xxxx月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已逐渐步入正规化轨道,质量意识已逐步深入人心,新的教学理念也已逐渐形成,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课堂教学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保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1、以各年级平均分为例(略) 2、以各年级及格率为例(略) 3、以各年级优秀率为例(略)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学科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1、提高课堂效率 上学期虽然教学时间较长,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很多的,所以利用课外时间提优补差的机会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加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质量分析 陈侃学校 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在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理解中,圆满完成了上学期教育教学任务,为了在新的一年中能更上一层楼,现将成绩分析如下: 一、教学工作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 我校历年考试居全镇中下游水平,从“三率”来看,我校优秀学生较少,学困生较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学科问题日益突出,从各校对照情况来看:我校科学、高年级数学、英语是弱科,整体水平急待提高。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工作上进心不强 一些同志工作实绩平平,主观不努力,却一味的找客观,只怨学生基础差,家长不配合,教学条件不好,生活福利不高等,未以一个人民教师的姿态和标准去要求自己,不去想方设法改变和创造条件来搞教学。 (2)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多。 部分教师不读书、不看报,不注重积累和总结,不想请教老教师,对教学不甚了解,几年讲的是总是一个话题,教学思想僵化,上课采用一字教学法,文科是“背”,理科是“做”,没有学法指导,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3)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4)班级管理不够到位,学风不够浓厚 3、今后工作打算: 加强备课管理,提高备课质量

(一)规范教师个人备课行为 1、教师必须在每学期开学两天内制定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包括:①本学期教材的基本内容、系统、重点、难点;②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③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④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⑤重大的教学活动安排等基本内容。 2、每位教师所授的所有科目都必须提供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严格按照三步导学进行。每课要有教学反思。 3、教师的备课进度应比实际授课进度最少提前1—2节。 4、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杜绝教师不备课上课或抄袭教案应付检查的现象。 二规范教师上课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纪律要求 1、严格按课表上课,不私自调课;准时上课,不早退,一般不拖堂; 2、上课时不抽烟、不坐讲、不会客,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中途离开课堂,不把手机等通讯设备带进课堂; 3、上课衣着整洁,举止文明大方,教态自然; 4、尊重学生人格,不体罚或侮辱学生; 5、杜绝酒后进课堂。 (二)课堂教学方法要求 1、教师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按照学期教学计划有步骤科学合理组织教学,杜绝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 2、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能力; 3、处理好讲练关系,坚持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202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xx年度重庆师范大学北碚校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及《重庆师范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和重点,在学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狠抓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质量工程和教研教改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院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使我院朝着“努力把北碚校区建设成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在重庆市有重要影响,综合实力居西部地区同类学院前列的小学教师教育基地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方向蓬勃发展。 一、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本科专业发展态势良好 重庆师范大学北碚校区(初等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都将本科专业建设和本科教学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将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和富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小学教育教师及应用技术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适当增加本科招生专业和扩大范围,xx年新增本科专业方向三个,招生范围扩大至11个省市,学生生源质量良好,报到率均在96%以上。 目前北碚校区两个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共有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2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师范类的小学教育(语

文、数学、英语)专业、小学教育(应用技术·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专业、音乐学(小学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书法、小学美术)专业和非师范类的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达1621人,占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的77.49%。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推进北碚校区可持续发展 1、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教师是学校的办学主体,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按照学校“人才强校”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学院采取“培养骨干、吸纳尖子、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工作方针,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旨在造就一支适应教学研究型定位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xx年学院继续全面实施和推进在职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继续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目前有6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专项经费投入,选派5名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近50人次参加全国各类学术研讨会,从整体上提升在职教师的学术层次。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力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2009年10月修订)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为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大发教〔2006〕46号)文件精神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 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教学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包括所有全日制本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包括实习和毕业环节。 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和“课程”,即某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即“人·课”。 三、评价指标 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和双语课分别制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四、评价人员及权重 1.评价人员 参加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人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二是同行及管理人员,包括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

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 2.权重 原则上,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权重占30%(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各占10%)。 五、评价方式和流程 学生评价和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均在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系统首先剔除每一个评价对象即“人·课”的最高5%和最低5%学生评价分,再与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分汇总,经过加权统计,得出综合评价分,并将综合评价分按类别由高到低排序。 评价工作流程见附件3。 六、评价结果及等级评定 1. 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按同类可比的原则分类排序,并按一定比例确定评价等级。 2.全校课程按以下类别统计评价结果。 (1)通识课程:思政类、军事理论类、公共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经济与社会类、技术与设计类、新生研讨课等。 (2)大类课程: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工程类、设计及艺术类、经管类和文史哲类等。 (3)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等。 (4)专业课程:按同一学院或学系分别统计评价结果。 (5)双语课程:文科类、理科类和工科类等。 每门课程只能归入其中一类,并在此类中按综合评价分由高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第一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区教育局安排,我校在西区小教统一组织指导下,顺利完成了2010 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工作。为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切实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将学校检测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质量检测,我校在校班级学生参加测试,检测所有统考学科的教学情况如下: 1、各年级能够切实落实教学大纲程计划;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扎实细致,管理思想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广大一线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积极探索课改之路,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各班级级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及格率、优秀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初见成效。 2、通过综合分析也发现,一是有效组织、领导和实施课改工作力度不够,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推进。二是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指导落实不到位,有效地组织校本教研不够。三是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教育发展很不均衡。 二、试题分析 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综合分析,本次检测的试题呈现出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试题能严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能充分体现课改新理念和新教材的特点,符合中职教育的方向。

二是试题紧贴课标,紧扣教材,既重视“双基”,又注重动手实践,实验操作、分析、综合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难易适度,题量适中,知识覆盖面宽,能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学生的差异。 三是试题(卷)设计上灵活多样,活泼新颖,符合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启发性、激励性和指导性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总之,本次检测的试题是一套对基层教学工作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比较成功的试题。 (二)问题及原因: 就本次检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1、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书写不规范, 随意涂改答案,卷面不整洁;字迹不端正。 2、学生审题不够细致或缺乏灵活性,归根结底是训练不够,未能因练而熟,因熟而精,因精而形成能力,强化素质。 3、当堂训练,课外训练以及平时检测要求不具体,标准不明确,随意性强。 三、改进措施 (一)结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1、明确管理目标,突出管理实效性。 (1)建立校长负责,教研组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使教研活动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2)教研组要重视校本教研的有形成果,积极组织教师长期开展校本教研“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每人有一次示范课;有一篇成功的典型课例;有一篇深刻的教学反思;有一件自制优秀课件;有一篇有价值的教学研究论文。 (3)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突破口,经常开展推门听课、评课活动。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五年十月

目录 引言 (1)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2)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2)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 3、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 (2) 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3)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3) 1、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3) 2、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 (5) 3、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5) 4、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6) 5、教学行政用房及设备情况 (6) 6、图书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 (6)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7) 1、培养方案特点 (7) 2、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8) 3、教材建设 (8) 4、实践教学 (9) 5、毕业论文(设计) (9)

6、教学改革 (9) 7、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1) 四、质量保障体系 (12) 1、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2) 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 (12) 3、教学质量保障的政策和措施 (12) 4、日常教学监控及运行情况 (13) 5、开展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情况 (14) 五、学生学习效果 (14) 1、学生学习满意度 (14) 2、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情况 (15) 3、应届本科生就业情况 (15) 4、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16) 六、特色发展—秉承哈军工“三严”传统,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坚持工学并举,校企协同实施卓越计划,积极探索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17) 附件1: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一览表 (20) 附件2:学校基础数据表 (21)

引言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各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201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基础设施完备,占地面积125.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13万平方米。现设有20个学院以及3个教学系、部、中心;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跻身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行列,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2014年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在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过程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其中1项为参与)。1名教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探海利器——声呐》2门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4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舰船动力技术虚拟仿真中心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获得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专项经费800万元。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为加强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现对我上学期六年毕业班级教育教学测评做如下分析: 一、本次期末测评考试的基本情况 弓棚子镇第二中心小学共有三所村级小学5个六年毕业教学班参加考试学生87人,期中语文平均分76.27、数学平均分68.65英语平均分61.54.在全县统考排名第十二,我校平均成绩高于全县六年毕业平均成绩。特别是英语平均成绩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7.21分。总体考试成绩能反映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从总体上看,各科较上一学年的成绩有所退步,全校主科语文、数学、英语都有所进步。主科平均成绩比上学年提高了,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的老师要下大力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主要成绩: 从毕业班质量检测成绩上看,我们在上一阶段教学工作的重心方向是正确的,能及时剖析我们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抓好六年级毕业班教学工作,特别是努力做到抓好语、数英三大主科的教学工作,语文重点抓好学生的阅读和做文教学,特别是我们我们的晨读活动和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读书水平,同时我们开展的好词佳句摘录也为学生积累词语打下基础,数学纠错本的合理利用,让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得以提高,英语的一日一词,一周一句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学生的词语及句子的记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1、少数学生语言积累较少,存在书写错别字现象,对字词的理解,阅读理解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作文出现没有认真审题,导致离题现象,有的语句表达不通顺、语意不清。 2、少数学生答题马虎,导致失分,有的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够透彻,理解能力还须强化,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能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年度) 2012年,我校积极应对医疗卫生制度和高等医学教育变革,在本专科教学工作中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和内涵建设,取得了许多新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2012年,我校对本科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原来的制药工程专业(工学)调整为中药制药专业(理学),同时申报了药学专业(理学),目前本科教育共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工商管理(医药企业)、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10个本科专业,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个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6大学科门类。2012年,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共5634人(含大陆学生4642人、台港澳学生262、留学生730人),全日制在校生共计9279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0.7%,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49%。 2012年,我校在全国31个省市招生,实际录取1100人。其中:男生337人,占31%,女生763人,占69%;预备党员2人,共青团员1067人,群众31人;汉族977人,少数民族123人,其中政策

性招收少数民族学生43人。我校今年本科录取生源质量在往年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我校在全国26个省市本科全部为一志愿一次性投档录取;二是24个省市最低录取线均高于2011年,平均高出一本线34分,各省市平均分高出一本线59分。呈现整体上升水平;三是医学类各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达到专业志愿匹配率100%,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均为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四是本科新生中男生所占比例相比2011年上升6%:岐黄国医实验班男生26人,占42%,比2011年增加25.33%;五是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基本素质优秀,16个省市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得分率高于80%。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各省市录取平均分数平均高出一本线79分,相比于2011年平均上升了9分;六是自主招生报名生源省份为历年最高水平,达到28个。 我校2013届本科毕业生共862人,截止2013年8月31日教育部就业率统计时点,落实去向818人,去向落实率(初次就业率)达到94.90%,其中升学287人,占33.29%;出国47人,占5.45%;就业 484人,占56.15%;未就业44人,占5.10%。我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期招聘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就业服务及社会需求调查》。其中问及贵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级评分,用人单位选择满意的比例占80%;选择一般和很满意的比例各占10%。 二、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和保障的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0篇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0篇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 我校在“抓管理促质量、以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学管理逐渐科学化,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现从期末考试状况对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 一、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1、数据分析说明:我校1-5年级学校统一组织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的考试,六年级参加区统一考试。1-5年级学生人数332人,语文合格人数319人,占96%,优秀人数251人,占76%;数学合格人数312人,占94%,优秀人数244人,占74%;科学合格人数262人,占94%,优秀人数212人,占76%;英语合格人数137人,占65%,优秀人数94人,占44%; 从平均分看一至五年级语文的平均分都高于了76分,80分以上的班有7个,数学平均分1-4年级都在84分以上,五年级数学均分普遍较低在75分以下,科学科均分都在80以上,英语科平均分三年级80分以上,四年级低于60分,五年级一个班低于68分,需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2、试卷答卷状况分析:语文试卷能紧扣教材,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难易还较适中。知识面较广,注重考查学生

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必须的难度。阅读题量大,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潜力。作文题材范围广泛,有利于学生组织材料,有资料可写。数学试卷知识面较广,题目难易适中,紧扣教材,基础知识题目较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说明平时训练扎实。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从答卷看,还需加强学生的思维拓展训练,加强学生的习惯培养。 二、主要措施 1、树立教育质量观 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重塑教学质量观,学校为教师减负,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教学和教研上,经常性地举行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常规管理办法,构成了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观。有了这一教学质量观,教学管理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操作层面上,我们始终没有偏离这个价值取向。 2、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各班教学成绩的多个方面,包括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生人数、优生率、巩固率等全方位的考核体系,构成了比较完善的考核方案,加大了教师的紧迫感,提高了教师的用心性。 3、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全程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具体要求,它包括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施教常规、学生学习常规。要建

五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3年)

二〇一四年三月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3年

目录 前言 (1) 一、学校基本概况 (2)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4)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4) (二)专业结构 (4) (三)课程结构 (7) (四)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8) (五)学业要求 (9) (六)奖学金、帮困助学金 (9) (七)本科生生源及其质量情况 (9)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11)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11) (二)生师比 (13) (三)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13) (四)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教学情况 (14) (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14) (六)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15) (七)国际交流 (15)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17) (一)专业建设 (17) (二)课程建设 (19) (三)教学改革 (21) (四)实践教学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3) 五、质量保障 (26) (一)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26)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8)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 (30) 六、学生学习效果 (32)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32) (二)就业率总体情况 (33) (三)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35) (四)毕业生成就 (35) 七、特色发展 (35) 八、挑战与对策 (36)

前言 2012-2013学年度,学校坚持“根植侨乡,服务社会,内外合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特点,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工作。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新增旅游管理、社会工作专业,专业总数达到41个。推进专业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和培养各类教师,聘请了一批企业行业高水平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学校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与企业行业协同实施,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大纲,引进行业企业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突出的案例,更新教学内容,实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和以能力考核为导向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机械-电子类、纺织-化工-环境类、土木-交通类以及经济-管理类等优势专业群。成立教学评估中心,加强教学监控,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学生学业指导中心,提升学生学业服务水平。2013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9.54%,培养了一批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怎么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怎么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怎么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分析报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文体。有市场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社会问题分析报告等等。分析报告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公文式,另一种是新闻报道式。它又分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双标题是指既有正标题,又有副标题。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格式: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或称质量评价报告,是一种大型正规性考试或检测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的书面报告。其作用是向教育主管部门汇报教学工作,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为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是教研员、广大教师常用的一种文章。 一、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在某种考试结束后针对试题或考试效果所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教师所关心的考得怎么样、今后怎么办这样的问题。 2、功利性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指出的是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确确实实的问题,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帮助作用,对下一步提高质量有促进作用,是对考试的理性认识。 3、时效性 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今后

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基础,时间性很强。因此分析要迅速,报告要及时,如果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4、指导性 质量分析报告不同于其它的应用文,它要求我们分析试题特点、教学效果时要抓准典型试题,典型问题。分析典型时,要与当时教育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以及基层学校存在的倾向性结合起来,使分析报告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一篇好的分析报告,能引起反思、引起改进、引起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策略。当前,我们分析试题时,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指导作用强。 二、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基本格式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来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标题。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标题与调查报告的标题有相似之处,一般是通过标题把分析单位、分析内容明确而具体地表现出来,如:《XX市二00六年中考语文科质量评价报告》、《XX县二00五至二00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 测分析报告》等。 (二)正文。这是质量分析报告的主要部分,在结构上分为开头部分、中心部分、结尾部分。 1、开头部分:有的称"引言"、"背景"等,有的直接开始,或介绍本次考试的范围、规模、目的、意义等,或介绍本次考试的指导思想、出题依据、试题总体评分,或对调阅试卷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概括,提出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引人注目,唤起读者重视。 2、中心部分:这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体,需要把分 析后归纳出的问题阐述详尽。这部分要联系实际,写得具体、

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

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三年六月

目录 一、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 二、学院师资与教学条件3 三、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6 四、学院质量保障体系10 五、学生学习效果12 六、学院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5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985工程”大学中唯一的一所综合性管理学院。根据兰州大学本科生教育为“精英教育”的战略定位和重点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立足于“一切为了师生的成长成才”的崇高使命,确立了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管理精英、管理学术精英和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2.本科专业设置 学院目前开设有管理学基础理论班、会计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校本科生共950人。本科生生源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英语基础,生源质量位列全校文科类专业生源前列。为了满足国际会计化人才需求,2013年3月由教务处组织经校内外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专家论证会,论证专家一致认为学院有实力开设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学校决定从2013年起从入校新生中选拔40名本科生。 (1)甘肃省管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具有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感的管理学学术精英。毕业生主要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2)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行政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技能,能够从事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9年,全国第一批31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从兰州大学毕业。行政管理专业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3)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3个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各类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毕业生主要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