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2共筑生命家园优质教案

6.2共筑生命家园优质教案

6.2共筑生命家园优质教案
6.2共筑生命家园优质教案

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

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

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想一想:图片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总结:地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我们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保护地球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月岛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据了解,万宁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后,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2.思考: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

3.教师总结:(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第82-83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3.总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新教案:第6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难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1.你的家乡有几条河流?有几个沙场?有几个垃圾倾倒场?河流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2.你的家乡有几座山?有几个矿山(或者石场)?道路状况怎样?矿山(或者石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提示:如实展示) 3.教师引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似乎于我们现代生活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梦境。正因为如此,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美丽和谐需要我们更多勇气、智慧、信念!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自然为人类的__生存与发展__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__相互依存,共生共荣__,这是一种__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__。 2.建设生态文明,要以__资源环境承载能力__为基础,以__自然规律__为准则,以__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__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3.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有哪些? 知识点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走__绿色__发展道路,建设__生态__文明,实现__可持续发展__,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5.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__生产力__,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__生产力__,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6.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有哪些? (提示: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共筑生命家园教案

共筑生命家园 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图片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总结:地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我们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保护地球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月岛 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据了解,万宁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 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 后,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2.思考: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 3.教师总结:(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 序。(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 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第82-83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3.总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 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 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二课时共筑生命家园教案

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重点:建设生态文明。 难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 1.你的家乡有几条河流?有几个沙场?有几个垃圾倾倒场?河流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2.你的家乡有几座山?有几个矿山(或者石场)?道路状况怎样?矿山(或者石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提示:如实展示) 3.教师引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似乎于我们现代生活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梦境。正因为如此,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美丽和谐需要我们更多勇气、智慧、信念! (二)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自然为人类的__生存与发展__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__相互依存,共生共荣__,这是一种__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

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__。 2.建设生态文明,要以__资源环境承载能力__为基础,以__自然规律__为准则,以__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__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3.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有哪些? 知识点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走__绿色__发展道路,建设__生态__文明,实现__可持续发展__,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5.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__生产力__,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__生产力__,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6.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有哪些? (提示: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探究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1952年12月5日,一场浓密而有毒的大雾开始笼罩着伦敦,5天时间内至少4 000人死亡,另有15万人入院治疗。科学家认为他们最终找到了大雾的成因。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这样描绘伦敦的雾:“这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共筑生命家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二框,本框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两个板块。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识。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和意义;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和意义;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难点: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识。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和活动,制作课件。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课运用探究式教学,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从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图片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总结:地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我们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保护地球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月岛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据了解,万宁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后,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2.思考: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 3.教师总结:(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第82-83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3.总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三)建设生态文明 1.材料呈现:为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工作,我国将在2018年年底前在全国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意见》2018年1月4日正式公布。 2.问题:全面建立湖长制有什么现实意义? 提示: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3.总结: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6.2共筑生命家园教案

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知识目标(1)明确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 择。 (2)知道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建设美丽中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价值 观。 重点:建设生态文明。 难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1.你的家乡有几条河流?有几个沙场?有几个垃圾倾倒 场?河流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2.你的家乡有几座山?有几个矿山(或者石场)?道路状况怎样?矿山(或者石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提示:如实展示) 3.教师引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似乎于我们现 代生活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梦境。正因为如此,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美丽和谐需要我们更 多勇气、智慧、信念!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自然为人类的__生存与发展__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__相互依存,共生共荣__,这是一种__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__。 2.建设生态文明,要以__资源环境承载能力__为基础,以__自然规律__为准则,以__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__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3.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有哪些?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展示本节内容思维导图、自主学习问答题。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名言赏析 从正反面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共荣共生。 2、各抒己见 人类可以主宰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吗?为什么? 小结: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做出的智慧选择。 ②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3、探究与分享

阅读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雾霾有什么启发? 4、看图片,谈感悟 小结:★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探究与分享P84、P85

探究一: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 (1)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探究二:小河上游建造纸厂…… (1)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谈谈理由? 村民王婶的话是正确的。造纸厂厂长和小清父亲的话是错误的。保护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小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相关链接P86 结合图片,阅读相关链接的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小结: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3、低碳微行动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1)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常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我们生活的家园,那是因为地球滋养着人类,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源。你们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什么日子吗?是世界地球日,(出示地球日图片)这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那么我们该怎样爱护和保护我们的家园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学习第六课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共筑和谐家园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举办“世界环境日”活动,今年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今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片中的一段视频, 提出思考问题: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使得灾害频发,资源日益匮乏,人类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这段视频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 学生:(不能再过度开发资源:不要再污染破坏环境:要保护地球等等)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是的,过度向自然索取,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这警示我们:必须要爱护地球,尊重自然规律,要和自然和谐相处。 继续思考:那么,你觉得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呢? 请同学们看第81页下段做出回答。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通过大屏幕用图示将下列观点进行总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应该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通过上述观点理解提升思想认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要共筑和谐家园(黑体字板书) 活动二:共筑文明家园 面对地球现在出现的种种生态危机,我们非常担忧,尤其近几年严重的雾霾天气更使我们忧心忡忡,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呢? 其实早在50年代作为工业发展比较发达的英国,就已经饱尝了肆意破坏生态环境所遭受到的惩罚。 第一步:请同学们迅速阅读P82页“探究与分享”资料。了解一下英国当时经历了一场什么灾难?这场灾难是怎么造成的?又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看完后,师提出:曾被视为人类进步、繁荣的滚滚浓烟夺走了上万人的生命。伦敦“杀人雾霾事件”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可当我们看到那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时,心情仍然非常沉重。 提出问题:英国治理这场雾霾整整用了30年时间,那么从英国经受灾难到治理空气污染成功的艰难历程启示我们,面对现在地球出现的种种生态危机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呢?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后总结:我们应该告别野蛮肆意索取,开启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之路。得出观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板书:共筑文明家园)那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呢?(大屏幕出示)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面对环境资源的恶劣形势,我们人类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展示巴黎协定图片) 引出“人类已经关注环境问题,是时代的选择”;继而发问“我们国家在这一问题上又有哪些举措呢?”(展示图片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环境治理的决策)。 我国早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就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 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教案:第6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含教学反思】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重点:建设生态文明。 难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1.你的家乡有几条河流?有几个沙场?有几个垃圾倾倒场?河流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2.你的家乡有几座山?有几个矿山(或者石场)?道路状况怎样?矿山(或者石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提示:如实展示) 3.教师引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似乎于我们现代生活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梦境。正因为如此,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美丽和谐需要我们更多勇气、智慧、信念!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自然为人类的__生存与发展__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__相互依存,共生共荣__,这是一种__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__。 2.建设生态文明,要以__资源环境承载能力__为基础,以__自然规律__为准则,以__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__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3.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有哪些? 知识点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走__绿色__发展道路,建设__生态__文明,实现__可持续发展__,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5.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__生产力__,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__生产力__,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6.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有哪些?

(提示: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探究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1952年12月5日,一场浓密而有毒的大雾开始笼罩着伦敦,5天时间内至少4 000人死亡,另有15万人入院治疗。科学家认为他们最终找到了大雾的成因。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这样描绘伦敦的雾:“这一天,伦敦有雾。这场雾浓重而阴沉。有生命的伦敦,眼睛刺痛,肺部郁闷。有生命的伦敦,是一个浑身煤炱的幽灵。”无独有偶,这些年来,在世界各地乃至在我国屡屡出现的“雾霾”“沙尘暴”,给我们生命生活产生的影响让我们人类本身也感到震惊。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等的系统性革命。

6.2共筑生命家园优质教案

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 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 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想一想:图片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总结:地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我们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保护地球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月岛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据了解,万宁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后,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2.思考: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 3.教师总结:(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第82-83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3.总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说课稿

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认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措施;知道绿色发展的意义,理解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与“法律与秩序”部分:“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的相关内容:“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了解治安、道路交通、消防、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第六课的落脚点,学生在前面学习中了解了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基本特点及现状,认识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知道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框重点探索解决途径,落实“怎么做”这一内容,本框题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选择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难点:理解绿色发展道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案6.2 共筑生命家园

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你从诗中可以看到哪些景色?这些景色今天还能看到吗? (2)你的家乡有几条河流?有几个沙场?有几个垃圾倾倒场?河流周围居民的生活怎么样? (3)你的家乡有几座山?有几个矿山(或者石场)?道路状况怎样?矿山(或者石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怎么样? 教师讲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似乎于我们现代生活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梦境。正因为如此,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美丽和谐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勇气、智慧和信念!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1.材料呈现: 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某个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据了解,此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当中央环保督察组给出反馈意见后,便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 2.小结:(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1.材料呈现: 材料一:1952年12月5日,一场浓密而有毒的大雾开始笼罩着伦敦,5天时间内至少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科《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课题共筑生命家园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走可持续发展 学习战略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识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 知识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 义和意义;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重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和意义; 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难点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识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视频:《环保公益宣传广告》学生观看视从生活角 频后,谈感度引导学 想生认识到 我们需要 共筑生命 家园 讲授新课一、预习教材,出示提纲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 2.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 4.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 5.我们应该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二、新授新课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图片展示后,含义:它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 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探究分享:空气污染最典型的事件是1952 年伦敦烟雾事件,4 天夺走 4000 多条人命。过后的两个月中,又陆续有 8000 多 人死亡。 这场灾难让伦敦人彻底醒悟。英国也以此为契机,走上了 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治理之路。 1956 年,英国出台了世界上 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这部对 全世界治理污染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法案,第一次以立法形式, 控制家庭和工厂排放的废气。法案明确规定,大规模改造城 市居民的传统炉灶,采取冬季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置无烟 区,禁止烧煤;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到郊区等,通 过这一系列措施,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思考: 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请说说你的理由3、我们应该怎样坚 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教师小结:①人类开发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②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则为准则,以可 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 5、播放视频:《卡通:五大发展理念解读》学生自主学 习思考讨论 问题 学生看材料 思考:你怎 样看待这件 事? 请说说 你的理由 要求学生联 系自己生活 学生分小组 讨论完成 读书初步 感知本课 基本知识 点 生活化教 学理念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共筑生命家园 一、教材分析 《共筑生命家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二框,本框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两个板块。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识。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和意义;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和意义;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难点: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识。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和活动,制作课件。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环保公益宣传广告》 学生观看视频后,谈感想 ●预习教材,出示提纲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 2.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 4.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 5.我们应该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新授新课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图片展示后,含义:它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探究分享:空气污染最典型的事件是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4天夺走4000多条人命。过后的两个月中,又陆续有8000多人死亡。 这场灾难让伦敦人彻底醒悟。英国也以此为契机,走上了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治理之路。1956年,英国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这部对全世界治理污染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法案,第一次以立法形式,控制家庭和工厂排放的废气。法案明确规定,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采取冬季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置无烟区,禁止烧煤;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到郊区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 思考:你怎样看待这件事?请说说你的理由 3.我们应该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教师小结:①人类开发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②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则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5.播放视频:《卡通: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探究分享:小清家坐落在一条小河边。以前,小河清澈见底,人们常常在河里捕鱼捉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鱼虾不见踪影了,人们也不敢到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河的上游建了一个造纸厂,造纸厂违规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对此他们各有自己的看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观摩课《共筑生命家园》说课教案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观摩课《共筑生命家园》说课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认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措施;知道绿色发展的意义,理解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与“法律与秩序”部分:“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的相关内容:“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了解治安、道路交通、

消防、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第六课的落脚点,学生在前面学习中了解了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基本特点及现状,认识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知道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框重点探索解决途径,落实“怎么做”这一内容,本框题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选择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难点:理解绿色发展道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我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所体验,对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所了解。但总体来说,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认识深度不够,具有一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地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我们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保护地球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月岛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据了解,万宁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后,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2.思考: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 3.教师总结: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②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内容“探究与分享”。

初中道德与法治_《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原因和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原因与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 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原因),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图片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总结:地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我们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保护地球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第82-83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3.教师总结:(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二)建设生态文明 1.材料呈现:为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工作,我国将在2018年年底前在全国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意见》2018年1月4日正式公布。 2.问题:全面建立湖长制有什么现实意义? 提示: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3.总结: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2框共筑生命家园优秀教学设计

第2框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目标》1 「《教学g 点难点 教学方法》a 「冬教学过程 (一)情境孚入生成问題 1.你的家乡有儿条河流?有儿个沙场?有儿个垃圾倾倒场?河流周圉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2 -你的家乡有儿座山?有儿个矿山(或者石场)?道路状况怎样?矿山(或者石场)周圉居民的生 活态度怎样? (提示:如实展示) 3-教师引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似乎于我们现 代生活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梦境。正W 为如此,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美丽和谐需要我们更 多勇气、智慧、信念! (二)自主学习 械理新知 知识点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这是一种_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逬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目然规律 _为准则,以_可持续 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U 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 > 是人类的共识 > 也是 时代的选择。 3- 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有哪些? 知识点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 -走—绿色—发展道路 > 建设_生壷_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 展共识。 重点: 难点: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保护 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教法: 学法: 悄景设置,引导讲解。 自学、合作探究。

5-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_生芒力_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_生芒R_,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6-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有哪些? (提示: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合作採龙提升能力 探究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1952年12月5日,一场浓密而有毒的大雾开始笼罩著伦敦,5天时间内至少4 000人死亡,另有15万人入院治疗。科学家认为他们最终找到了大雾的成因。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这样描绘伦敦的雾:“这一天 ' 伦敦有雾。这场雾浓重而阴沉。有生命的伦敦,眼晴刺痛,肺部郁闷。有生命的伦敦,是一个浑身煤矣的幽灵。”无独有偶,这些年来,在世界各地乃至在我国屡屡出现的“雾霾” “沙尘暴”,给我们生命生活产生的影响让我们人类本身也感到震惊。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 > 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 > 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字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等的系统性革命。 1 “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材料一中说“科学家认为他们最终找到了大雾的成因”,请你查阅资料,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提示:①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②间接原因是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一特殊天气;③根本原因是人类不断破坏和污染环境。) 2-结合材料一,说说“伦敦杀人雾事件”给我国治理“雾霾”和“沙尘暴”带来什么启发。 (提示: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肆意践踏自然,大自然必然会对我们作出惩罚;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寻求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 共生共荣,寻求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逬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④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3-依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 U标,说说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我们要在生活生产理念和方式上有哪些转变。 (提示:①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連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让绿色出行、环保出行成为我们自觉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