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经济学 第12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习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第12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习题及答案)

第12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综合选择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重要特征是:

A.在旧制度内自发组建产生

B.经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斗争并取得政权后产生

C.由全民公决产生

D.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协商产生

2.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

A.可以跳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

B.可以超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

C.可以跳过工业化发展阶段

D.可以跳过无产阶级专政

3.从新中国的建立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建立要有一个过渡时期是由: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

C.商品经济不发达决定的

D.科学教育水平落后决定的

4.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分配原则

A.国民收入

B.个人消费品

C.生产资料

D.社会总产品

5.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正确的观点是:

A.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也应该多样化

B.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

C.应结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努力寻找适合的公有制形式

D.集体所有制也是公有制实现形式

6.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

A.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B.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

C.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D.是劳动人民国家主人地位的保证

7.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C.无产阶级专政

D.商品经济

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具体途径有: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全民所有制

B.对民族资本通过赎买政策改造为全民所有制

C.通过合作化道路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工商业为集体所有制

D.没收一切私人资本建立公有制经济

9.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由于:

A.商品经济规律作用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C.竞争规律作用

D.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联合斗争

10.按劳分配原则中的劳动是指劳动者提供的

A.劳动的数量

B.经过必要的社会扣除后的劳动量

C.劳动的质量和数量

D.被社会所承认的劳动量

二、名词解释

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2.公有制经济

3.全民所有制

4.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5.混合所有制

6.按劳分配

三、判断分析题

1.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的途径之一是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资本。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甚至是唯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4.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一切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

5.按劳分配就是劳动者按自己为社会提供的劳动不折不扣地从社会取得个人消费品。

四、问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及根本任务?

3.试述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及基本措施。

4.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也参与分配的分配模式?

习题答案(第12章)

一、综合选择

1.B

2.A

3.B

4.B

5.ACD

6.ABD

7.B

8.ABC

9.B 10.BCD

二、名词解释

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一定社会形态里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同时并存的局面,以及在此局面下各种所有制所占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2.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或集体成分的统称。

3.全民所有制是指由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同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

4.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一定范围内的劳动群众共同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基本上与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

5.混合所有制是指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主体通过一定法律手续,实现投资多元化和互相融合而形成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其具体途径是由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通过兼并、合并、归并等股权联合方式实现的股份制经济。

6.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在做必须的扣除后向劳动者分配其应得的个人消费品的一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方式。

三、判断分析题

1.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的途径之一是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资本。

这种观点不正确。①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它可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接受社会主义改造。②中国的民族资本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中国

对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③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运用“赎买”政策即对民族资本进行有偿购买,根据“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先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再由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两步走”方式实现的。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这种观点不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甚至是唯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种观点不正确。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体现在:①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及与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②人民群众要求社会公平与正义与上层建筑领域中原有制度设置中不相适应的部分之间的矛盾。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一是要发展生产力,同时完善生产关系;二是要建立起基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一整套理念和制度。

4.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一切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

这种观点不正确。①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

②在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除按劳分配之外,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

5.按劳分配就是劳动者按自己为社会提供的劳动不折不扣地从社会取得个人消费品。

这种观点不正确。①按劳分配是指社会按照劳动者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并被社会承认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对其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②按劳分配在对个人进行分配之前,必须对社会总产品价值进行各种必要的扣除:为满足简单再生产的扣除、为进行扩大再生产进行的扣除、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而做各种必要的扣除。

四、问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在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二是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办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一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第一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界定,决定这一社会性质的根本点是我国已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占主导地位,这是决定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基本经济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不动摇。第二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界定。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状况,目前还是不成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不可超越这一阶段。

(2)如果不认识、不承认、不坚持第一层含义,就会犯“右”的错误。同样,如果不认识、不承认第二层含义,就会犯“左”的错误。我们还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在发展当中的,我们要用实事求是、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及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

发展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因此,从物质文明建设看,坚决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这一阶段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生产力的发展,将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提供最基本的经济条件和前提,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受到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从辩证观点看,在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要充分注重改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看,都与一定的社会制度设置密切相关。其中的“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一个社会精神生活层面的概念,从这一层面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从精神文明建设方向看,就是要架构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制度体系。

3.试述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及基本措施。

(1)非公有制经济指个体经济、民营经济、“三资”经济等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已写进我国宪法。

(2)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稳定的动力源之一,这一点已得到事实的证明;②非公有制经济将是最大的就业岗位来源,非公有制经济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单位投资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它不仅将吸收新增劳动人口的相当大部分,还将吸纳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富余人员;③非公有制经济的日益发展将为我国财政提供更多的税收来源;④非公有制经济将与公有制经济进行公平竞争,增强经济活力,以使市场竞争更充分,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经济绩效,并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为市场带来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措施有:①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保持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就业率的重大作用,充分认识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加强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③排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和体制性障碍,保障非公有制经济能够进入法律不禁止的一切领域,引导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公平基础上进行竞争、合作、融合;④保障非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合法权益;⑤在公平、合法的基础上一视同仁地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监管。

4.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在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是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将决定该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是区别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求其经济基础中的基本力量、主导力量必须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即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上除公有制经济成分外,还有许多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和混合所有制成分。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占主体的或主导的经济成分来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我们必须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下,坚持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3)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客观上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根据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与这种多层次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公有制经济就不能是唯一的所有制形式,而只能是各种所有制形式中的一种,但是它又不能只是与其他所有制形式平起平坐,那样就无法保证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因此,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应该在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情况下占据主导地位。如此,才能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又能适应多层次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就要做到: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特别注意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继续探索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加快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深化国企改革。②在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应起主导作用,对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应占支配地位。③要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④建立健全国有资源管理和监督,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⑤积极鼓励和大力发展并有效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不禁止的一切领域,在市场准入、税收、金融、土地使用、人才使用、对外贸易等一切方面对不同所有制实行一视同仁的平等的“国民待遇”。

5.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也参与分配的分配模式?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也参加分配的分配格局,这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因而具有客观必然性。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分配决定消费资料的分配是马克思揭示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2)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方式上也必然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因为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是公有制经济在分配方式上的实现形式。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形式的公有制和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与之相适应,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必然要求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也像其他商品一样都有价格,使用者必须通过等价交换才能获得生产要素,如此,就产生了与生产要素价格相联系的分配范畴和分配方式,如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范畴就必然存在。所以,除了按劳分配和个体劳动所得这些分配形式外,还存在以股息、红利、利息等的资金分配收入形式;以利润、投资收益等形式的资本分配收入形式;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形式存在的非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形式。同时,技术、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形式也参与分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适合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有利于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应体现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要注意防止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管理层与普通职工群众之间收入水平过于悬殊,以至妨碍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和社会稳定。还应注意处理好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和整个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