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摘要孟浩然历来被认为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其隐而不仕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诗作中的隐逸思想很浓厚,但却并非他思想的主导,身逢盛世的他埋头苦读为的是有朝一日能中举登科,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终因落第而回乡归隐。诗人由隐到求仕到被迫归隐再到慕陶而真隐的经历正体现了一种从乐观到悲观再到扬弃悲观的心路历程。孟浩然的一生以积极入世的面目出现,而以隐逸山林为终,从而完成了他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轨迹。

关键词孟浩然;隐逸;入仕;矛盾心理

Also Said Meng Hao-ran’s "Hidden" and "Official"

Abstract Meng Hao-ran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 famous poet of Tang dynasty, its private,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poetry is a keen hermit, but not his idea of dominant, as the occasion of his hit to cite one of life's necessities, implement your own political ideals, but because of his scholars and return home. Poet from hidden to Hao-ran to forced retirement to admire the Tao and really hidden experience shows an optimistic to pessimistic to sublate pessimistic. Meng Hao-ran's life to actively re-launched the WTO, and to terminate the Hermitage mountain forests, thus completing his spiral ascent trajectory of life.

Keywords Meng Hao-ran; hermit; official; ambivalence

前言

在中国悠远的文化史中,隐逸现象以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始终占据者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隐逸现象,而作为这种现象载体的隐士,则几乎无一例外的得到当时或后世的景仰和推崇,唐代诗人孟浩然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孟浩然的评价,后人历来认为是他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唐代的王士源就认为:“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故或迟;行不为饰,动以求真,故似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名不系于选部,聚不盈于担石,故屡空不给而自若也。”①又有李白诗作:“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在唐人看来,孟浩然是一个真正的隐者,不求仕进,不为名利,风流倜傥,品格清高。然而,孟浩然是真的注:①王士源.孟浩然集序

隐而不仕吗?作为盛唐时期的一个大诗人,其隐而不仕的行为似乎更值得人们深思[1]。《旧唐书·文苑下》中记载:“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唱和,不达而卒。”由此可知,孟浩然是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8)赴京应举的。据陈贻焮先生考证,孟浩然在长安约一年时间,然后于岁暮还乡,从吴越还乡在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五月,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至开元二十五年之间入蜀。开元二十五年到开元二十六年在张九龄荆州幕中,不久即思乡回襄阳,于开元二十八年卒[2]。由孟浩然一生的行迹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过着隐居的生活,然而,孟浩然真是一位超然物外,完全自愿的疏离官场,终生过着啸傲山林,踪迹江湖的逍遥隐士吗?事实并非如此,孟浩然同大多数的隐逸之士一样,他的思想中也沾染着许多世俗的尘埃,并且一度热衷仕进。我们可以从孟浩然的诗作中体会他这种仕隐出处的矛盾冲突,感悟他波澜起伏的心路历程。在这里,笔者并非是想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一些信而有征的材料加以怀疑,甚至是否定,而只是想把前人某些相对片面的论述加以补充,使我们对孟浩然思想(主要是其隐逸思想的发展)有一种更贴近于真实的认识。

在孟浩然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他中年入京应试不第,这件事是孟浩然一生的转折点,也是孟浩然一生隐逸的两个阶段。我们可以以此作为分界点,从孟浩然的诗作入手,探析孟浩然的一生“仕”与“隐”的矛盾心态。

一、侍亲读书时期的为仕而隐

(一)地方文化传统的影响

孟浩然生在一个薄有恒产的诗书家庭,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习礼诵诗,沿袭圣贤遗训,所以有强烈的功名抱负。他自幼刻苦自励,学养有素,《南阳北阻雪》一诗说:“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亦说:“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可见,孟浩然40岁以前在鹿门的隐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隐居。因为这种貌似隐居的行为,不仅无萧瑟之况味,反而显得心宁气顺,积极乐观,充满期望和幻想[2]。他在《洗染弟竹亭》一诗中说:“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原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无庸讳言,这种悠闲风雅的感觉,与那些身处乱世、真正决意仕途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我们认为孟浩然前半生的隐居其实是以隐求不隐。

正如鲁迅所说:“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也是没有的。既

然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①这当然不是唐突隐士或隐逸诗人,因为隐士或隐逸诗人也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设想的那么高雅[3]。孟浩然自己也说:

“惟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绍末躬。昼夜常自强,词赋颇亦工。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②这大约是他三十岁在鹿门山隐居期中的诗,却明白的说他少学儒书,自强不息,并嗟叹自己命运不达,急于想要出仕。这不仅是他私心里等待着征召而已,简直也向京城里的做官的朋友诉求起来了。因此,唐代王士源所说的“文不为仕......”并不符合事情的本质。当然,我们也不能以此而否认孟浩然的隐逸,正如闻一多说的:“隐居本是那时代最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③其隐逸的典型意义在于他代表了盛唐大多数终身不达或官至一尉的失意文人共同的精神面貌,即时代给予他们凭个人努力和才能获得一切的幻想,而现实又常粉碎他们的希望[4]。

因而,在他们的壮志被现实所挫败时,他们便转而寻求新的精神出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有多种因素在客观上促使着诗人隐逸思想的潜滋暗长。首先,孟浩然家世重儒风,儒家思想中存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的人生趋向。这与入仕思想一起构成了孟浩然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由于襄阳是当时繁荣佛学的策源地之一,所以诗人从小便受到释道思想的影响。“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

(《还山赠湛禅师》)和“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寻香山湛上人》)都表明了孟浩然对佛老的倾慕,而到《云门寺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中“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依此止山门,谁能效丘也”以及《宿终南翠微思》中“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时孟浩然已明显把三者联系在一起,这为诗人日后思想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的心理机制[5];第三,诗人的故乡襄阳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居胜地,闻一多先生说过:“我们简直不能想象一部《襄阳耆旧传》对少年孟浩然是何等深厚的一个影响。”[4]诗人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反映出对庞德公等先辈的敬仰之情,他一度隐居鹿门山也正是表示自己对先辈的

注:①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②孟浩然.书怀贻京邑故人

③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唐诗杂论·孟浩然

追随;最后,诗人长期生活在农村,面对的是一个静谧宁馨的世界,这个世界无疑对热爱自然的孟浩然是一种美丽的诱惑。

(二)唐代社会风尚的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外,社会风尚也对孟浩然隐逸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客观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封建社会,本质上是自由的对立物。所谓“亿万之所趋,在一人之所执”的思想禁锢个人意志,强迫人们按森严的等级屈从强者。因此,尽管巍巍的封建政治舞台对广大知识分子充满建功立业不虚此生的诱惑,吸引他们按照儒家设计的人生阶梯奋力攀登,但在这座舞台上那永远无法消失的斗争、机诈、拘束、压制,甚至是残酷迫害,又使不少正直的知识分子感到苦恼和厌倦,从而产生离心思想,渴望寻求另一片人生天地。这种对自由天地的寻求,在社会处于朝不保夕的乱世、衰世的诗人,可能是不敢去想的奢望,但是,一旦遇到社会意志旺盛、思想解放而又衣食丰足食、社会安定的盛世,却会变成理想主义的实践,它不仅支配着淡泊名利者的行动,而且也常常渗入如孟浩然这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心的人们的头脑[6]。与此相应的,孟浩然创作了大量表现隐逸内容的作品。如《宴包二容宅》中“眼明栖鸟迷,余将归白社。”又如《李氏圆卧疾》中“伏枕慕公干,归山羡子平”和《听郑五喑弹琴》中的“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等等。

(三)孟浩然的入仕思想与隐逸思想并存的促成

对于孟浩然的思想我们不能依据上面对诸多因素的列举,便认为隐逸思想已在孟浩然的头脑中大行其道,这无疑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臆断。我们有必要对上面的材料进行分析,以便使读者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孟浩然这一时期的隐逸思想。

首先,唐代文人大多在其中进士之前隐于家乡,读书或招名,为其出仕做准备,孟浩然也不例外。此时,孟浩然的隐居是其入世的一个前奏,诗人的确对隐逸生活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充其量是把这种生活看作是一种调节心理,贻情悦性的精神享受。由于时代的原因,儒家的熏陶以及诗人对建功立业的巨大渴望,使其绝不可能像汉末离乱时代的庞德公一样走“采药不返”的道路。

其次,上文提及隐逸之风对很多如孟浩然这样有用世之心的人有所渗透,这是事实,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对于没有受到过任何仕途打击,而把官场与政治想象得过于浪漫化的孟浩然来说,这种渗透性的影响还远达不到制衡其入世思想,甚至削弱其入世欲望的程度。

再有一点十分重要,即在孟浩然这一时期的诗作中很多都表现了建功立业的欲望。“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送告八从军》)“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

农。”(《田家元日》)还有“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书怀赠京邑故人》)以及“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共有鹡鸰心。”(《洗然弟竹亭》)“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顾。谁能为杨雄,一荐《甘泉》赋。”(《田园作》)等等。这除了表明诗人入世之心之外,还从另一侧面充分说明诗人根本无意去维护自己作为一个“隐士”的形象。可见此时孟浩然的隐逸思想在他整个思想中肯定不会占重要地位。当然,最能体现其隐逸思想薄弱性的还是孟浩然的出山求仕。

根据上面的论述,应当说这个时期孟浩然的隐逸思想完全处于一种次要甚至是潜在状态。孟浩然只是把隐逸思想寓于怡悦性情的表层生活,他的内心却是与此完全相反的情况。毕竟,孟浩然不会在英灵尽归的盛世去心甘情愿地做一位职业隐士。因此,他前期隐居四十年之久,绝不是“为隐居而隐居”,而是在勤苦攻读,为应试、出仕做准备[2]。

二、科考受挫后的不得已而隐

(一)雄心“出山”却失利的苦闷而隐

开元十六年(728),“隐居”多年的孟浩然终于“出山”去参加次年举行的进士考试,他在《仲夏南园寄京邑旧游》中所说的那样:“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饱读诗书的孟浩然告别了隐居的处所,怀着一颗跃跃欲试,舍我其谁的雄心来到长安,他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长安早春》中涌动着对繁华都市太平年代的热情礼赞,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作者要把自己融入这种生活中的迫切心情。在诗篇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科举及第的自信:“何当桂枝擢,归及柳条新。”然而,孟浩然丝毫没有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虽然“十上耻还家,徘徊首归路。”却仍然毫无结果。诗人终于彻底失望了,他发出绝意仕途的宣言:“吾道味所适,驱车还向东!……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跃马非吾事,狎欧真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但是,以孟浩然此刻的心情来说,我们不难体会这表面的豪言壮语,也只不过是他的政治感情回旋激荡所发出的不忍去而又不得不去,言去而心不去的痛苦颤音。

很显然,他的归隐是被迫的,孟浩然此刻正承受着他一生最曲折痛苦的内心折磨。其间的言辞不仅难以掩饰他情绪的激动,也透露着愤懑埋怨,“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沉。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失望之余,诗人也流露出要复隐山林的愿望:“余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都下送辛大之鄂》)但是,孟浩然并没

有马上离开长安,而是滞留京师寻求官友举荐入仕,结果也未能遂愿。他在《题长安主人壁》中写出了:“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的句子,以表明他当时思想的复杂性,即其既欲愤然离长安而又不甘心此次科场上的失败,于仕隐之间举棋不定的矛盾心态[7]。

在长安所作的《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是解读孟浩然“仕”与“隐”矛盾心态的一部重要作品。“苦学三十载,闭门汉江阴。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诗末两句所表达的决绝官场、决然隐居的决心可谓强烈而明显,但这种思想倾向显然不是自觉地,而是被迫的。诗人的高度自觉性是入世志仕,诗人之所以不再想策马奔腾于当世,而想要过亲近鸥鸟的隐居生活,之所以要“去矣北山岑”,完全是因为“苦学三十载”的努力落了空,所谓的圣明时代又不任用贤良,权势者只会埋没人才,自己的出头之日无望了。

(二)决绝官场,寻求新的出路

开元十六年冬天诗人离开了长安这个伤心地,于次年春天回到家乡。此时,孟浩然虽已声称绝意仕途,但却丝毫也没能减少他低落的心情。在家乡小住数月之后,也许是为了排遣胸中的郁闷,也许是受到当时文人漫游之风的影响,孟浩然开始了他的吴越之旅。诗人取道洛阳,循汴水而下,经润州,杭州,再去天台山游览,顺流由上虞江到达会稽,后经润州溯江而上,当他回到家乡时已是开元二十一年的夏天了。如果说科举考试的失败是使孟浩然认识现实的清醒剂,那么这次吴越之旅便在一定程度上是孟浩然心灵伤痛的平复剂,同时也成了促使其隐逸思想发展的催化剂,优美的自然山水使孟浩然精神上的创伤大大地减轻了[8]。与此相应,诗人早年隐居时那种“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潜在心理机制渐渐清晰起来。他创作了大量的寄情山水之作来表达这种思想与愿望。“平生慕真隐”“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寻香山湛上人》)“愿言解缨萝,从此去烦恼。”(《宿天台桐柏观》)“回瞻魏阙路,无复自牟心。”(《初下浙江舟中口号》)“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岁暮归海上》)等。经过自然洗礼的孟浩然,郁闷的心情确实消减了很多。我们在“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经七里滩》)等诗句,以及《与杭州薛司户登樟驿亭》、《与颜钱塘登驿亭望潮作》等这样气势不凡的作品中可以感到诗人那种逐渐开朗的胸怀。当然,虽说诗人已走出了低迷情绪的笼罩,重又寻回了做隐士的感觉与心态,但可以想见,这种旧梦重温已不会有太多昔

日隐居时的快乐与从容,却多了几分狂放,无奈与酸楚。

远游归来后,孟浩然又开始了闲居家园的生活。此时的孟浩然早已充分认识到了官场的污浊,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不平,从而抛弃了早年对现实与政治的浪漫幻想。他深深地感到一种“翻飞羽翼催”的压抑,特别是当他恍然惊悟到“物情移势利”、“一切是虚假”之后,便提醒自己“迷心应觉悟”了。这种思想转变使得孟浩然的隐逸思想少了几分闲适,多了几分锋芒。“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晚春卧疾赠张八子容》)“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京还赠张维》)“欲寻五斗禄,其如七不堪。”(《田园作》)与此同时,他还写下了一些刺时之作。“圣主贤为宝,卿何隐遁栖?”(《久滞秦中赠谢南池会稽贺少府》)“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山中逢道士云公》)等等。这充分的地反映出孟浩然思想已趋于成熟,但从另一角度来讲,又显示出孟浩然多多少少对仕途失意仍旧不能释怀,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并非唐突诗人,因为说到底,他的再度隐居乃无可奈何之举,而这种无可奈何的境遇又恰恰根源于仕途的失意。于是在这个时候,孟浩然所敬慕的陶渊明便成了他新的人生向导,很多如“尝读高士传,最佳陶征君。①”虽然我们知道陶渊明是自动辞官隐居,而孟浩然则是做不上官而被迫隐居。可是,孟浩然这种追寻先辈足迹,希望通过移情山水,放浪四海,伴花拥石的隐逸生活,从而达到在自然中恢复真实的自我,并寻找自我人格超越的努力却是值得我们钦佩和赞赏的。

其实,也正是这一点,才使得孟浩然获得如此多的好评,也确立了他在中国隐逸文化史中的崇高地位[9]。

(三)孟浩然性格的宿命决定了其矛盾思想的并存

不过,我们不应该认为孟浩然的余生只是在这种毫无人生亮色的耿耿于怀中度过,如果这样,诗人的隐逸思想中可称道的成分便不多了。毕竟,孟浩然还有他生性洒脱的一面,也正是这一面,促使他迈向更高的人生境界,推动他走向人生轨迹的顶峰。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记载着这样一则轶事,襄州刺史韩朝宗曾与他约定一起进京,可就在约定那天,孟浩然却因与友人喝酒而耽误了。友人劝说他,他却借酒率性而言:“我喝酒就图个痛快,人活着也就图个痛快。别的就不管它了。”

因此,孟浩然还得了“好乐忘名”的美名。可见,孟浩然虽经受着出仕无门的煎熬,却没有为谋求功名而不择手段。但他也不是一个实实在在为隐居而隐居的士,所以他既不同于“不为五斗米折腰”潜心归隐的陶渊明,也不同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的李白,他是“徒有羡鱼情”、是试图“以隐求仕”注:①孟浩然.全唐诗·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的隐者,是以“隐”疗伤而无法忘记伤痛的隐者,是用山水田园冲淡或掩盖怀才不遇忧愁的隐者[10]。

三、结语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能对孟浩然隐逸思想的发展变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孟浩然早年的为仕而隐表现出其隐逸思想十分微弱;仕途受挫后他不得已而隐其隐逸思想于山水洗礼中有了实质的发展,并且多了几分针对现实的锋芒;而诗人未止步于此,在他效法陶渊明的努力中,其隐逸思想的格调又得到了提升。可以说,孟浩然由隐到求仕到被迫归隐再到慕陶而真隐的经历,正体现了他一种从乐观到悲观再到扬弃悲观的心路历程。孟浩然的一生以积极入世的面目出现,而以隐逸山林为终,从而完成了他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轨迹。他在百般无奈、万不得已中,走上隐逸之路,在“出世”与“入仕”的矛盾漩涡中,走到貌似轻松,实则艰难;貌似冲淡,实则沉重。

参考文献

[1] 黄才民.从诗作看孟浩然的隐居[J].六安师专学报,1994,(2).

[2] 陈贻焮.孟浩然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89-92.

[3]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392-396.

[4]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唐诗杂论·孟浩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4-27.

[5] 杜晓勤.隋唐五代文学研究(下)[A].张燕瑾,吕薇芬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698).

[6] 陈贻.唐诗丛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第一版.(65).

[7] 张宝坤.名家解读唐诗[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228).

[8] 王从仁. 王维和孟浩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164-165.

[9] 佟培基. 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39-246.

[10] 王得保.仕与隐[J].华人出版社,1997年2月第一版.(72).

致谢

本文从选题的确定,论文的写作、修改到最后定稿得到了我的指导老师XX老师的悉心指导。特别是她多次询问写作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她严肃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XX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此外,还要感谢在大学四年中帮助我的人,感谢XX老师在学习上的点拨,同时,也要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帮助过我、并且共同奋斗四年的大学同学们。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

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是因为一路上有你、有你们,再次衷心地感谢所有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过我帮助的人们,谢谢!

XX

XX年XX月于XX学院

关于中国传统文人风骨刍议

关于中国传统文人风骨刍议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人;风骨 [论文摘要]对于中国传统文人风骨的 看法,一般的理解无非是事君以忠,敢于直言犯谏,宁死不屈;或是改朝换代之际,决不仕于新王朝等等。《辞海》、《南史·宋武帝纪》等对“风骨的阐述,只是“风骨”的表面意义,或是文人风骨中某一方面的表现形式而已,并不能以点盖面。要想全面深入分析、解释中国传统文人“风骨“的内涵,就必须将其与中国的文学以及绘画等方面 相结合,才能明白其中的真正意义。 对于“风骨”一词,仅从字面去分析,其实是较容易理解的。按《辞海》解释:“风骨,品格,骨气。《南史·宋武帝纪》:‘风骨奇伟。’《新唐书·赵彦昭传》:‘少豪迈,风骨秀爽。’”当然,这也只解释了“风骨”的表面意义。若仅以此意义来诠释中国文人之风骨,则未免流于肤浅了。

下面我们不妨先从文学作品之“风骨”谈起。所谓“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此句如何理解呢?宗白华先生解释说:结言端直,就是一句话要明白正确,……这种正确的表达,就产生了文骨。但光有“骨”还不够,还必须从逻辑性走到艺术性,才能感动人。所以“骨”之外还要有“风”,“风”可以动人,“风”是从情感中来的。……这同歌唱艺术中讲究“咬文行腔”一样。咬字是骨,即结言端直;行腔是风,即意气骏爽,动人情感。有学者认为“刘勰论‘风骨’是从儒家传统的 ‘风教’思想出发的,就是要求文章起一种鼓动、讽谏、教化的作用”。即如文章开头所说“斯乃化感之本源”。有了风骨,文章就有了感化的力量。也就是说,文章之“风”,侧重于情,即作者的主观情感;文章之“骨”,侧重于理,来自作者充实的思想内容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活动。 通过以上之分析,我们对“风骨”一词应该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了。那么,再通过文艺审美之“风骨”来论述中国传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孟、浩、陵、辞、唯”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孤帆”、“唯”的意思。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创设的意境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学会品诗、赏诗。 难点:诗中“烟花三月”的美,李白送别时间长。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送别》歌词并播放歌曲,学生自由朗读并谈谈感受。师总结:这首诗是李叔同在送别朋友时写下的,词中离别的伤感和忧伤从舒缓的音乐中慢慢的流淌出来。 2、师:有人说朋友就像夏天里的一场及时雨,滋润我们的心田;朋友就像冬天里的一把柴火,温暖我们的全身。的确是这样,我们的人生路上不能没有朋友,但是,当有一天,我们要和我们最好的朋友分别了,我们的心里该是怎样的滋味呀!今天,我们就要乘着时光机来到一千多年前,看看那时的古人是如何送别朋友的。 【设计意图:在进入正题前为学生创设一种离别、送别的情景,是学生能更快融入课堂。】 一、知诗人 1、出示李白站在江边目送友人远行的图片,提问: (1)你们猜猜站在江边的是谁?(对猜出来的学生进一步提问是否对李白有所了解,师再出示李白生平资料作为补充) (2)他为什么伫立在江边呢?(送朋友)原来他刚刚送走了他的好朋友。 (3)他的好朋友是谁?(学生讲完后出示孟浩然的资料) (4)在哪里送别呢?(板书:地点:黄鹤楼)(请学生讲讲课前收集有关黄鹤楼的资料,教师再做补充)他的好朋友孟浩然要去哪里呢?(板书:广陵,今:扬州)(适当表扬:同学们很棒,课前的预习很充分!) 2、出示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提问“之”的意思并叫学生解释题目意思,教师带读题目一遍,注意节奏。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对诗中的人物,地点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能理解题意,为解诗意做铺垫】 二、读诗文 师:李白即将和好朋友孟浩然分别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相机板书:读诗文) 1、学生自由读,并找出生字词(出示课件:全诗) 2、师:我们在读诗时,最大的拦路虎就是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课件)现在我们先把这只拦路虎消灭掉(学习生字词) 3、指名读诗 4、男女生分度 5、齐读 【设计意图:读诗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在读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对诗有

(完整版)《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二十三劝学 复习指导: 1.荀子,名____,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是先秦_____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2.《劝学》是一篇______散文,是《荀子》的开篇之作。“劝”的意思是________。课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 B.虽有槁暴(bào)须臾(yú)驽(nú)马 ... C.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 ... D.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 ... 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A欺凌,损害B.晒C.又猛又急的D.暴躁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刘金祥: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气节

刘金祥: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气节 分享到: 来源:文艺报|刘金祥2018年08月22日08:08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文人风骨曾如日月高悬于朗朗乾坤,文人气节曾似江河飞奔于万古千秋,不断书写和鸣奏着中华文明瑰丽璀璨的华章金曲。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文人风骨与气节一定会更加鼓荡奋拔、硬朗弥坚,一定能激发出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魏晋南北朝以降,风骨一词被用来衡量文学艺术的格调和品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设“风骨”篇,将其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进行了详尽阐释和细致论述,风骨遂成为中国文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意味着文章诗词中端直言辞和骏爽风格的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文重风骨,人更重风骨。鉴于风骨原初具有的品藻人物月旦品行的属性和功能,后世往往用风骨来评价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用风骨来裁断一个人的德行和操守,于是风骨就成为一种高迈而超拔的人格境界。人格意义上的风骨大体由气概、气度、风范、操行、修为等诸多道德因素构成,常被古书典籍形象地表述为风骨凛凛、风骨棱棱、风骨铮铮、风骨嶒峻、风骨清逸、风骨清举、风骨傲然、风骨遒劲、风骨神韵,等等。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风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承载和具象,表现在人的志向取舍和行为选择上,大都与作为重要道德标准的气节在逻辑上相提并论,尽管气节指的是个人精神生活方面的价值取向,但作为一种操守标尺和价值标签,风骨和气节在中国人精神文化中均表征着正向维度,在中国人价值体系中均代表着高尚指标,素为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所敬畏所崇尚所秉持所尊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就是一部风骨与气节挥洒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烈志;一部厚重博大的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风骨与气节写就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忠义传。 风骨与气节彰显华夏美德和东方神韵 风骨与气节作为一种道德风范和信念追求,在我国古代不同文人身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如果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刚直不阿的风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陶渊明愤世嫉俗的风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诸葛亮谦卑淡泊的风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是王羲之的旷达疏朗的风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忧国忧民的风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李白洒脱傲岸的风骨,“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苏轼清俊高洁的风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孤愤悲绝的风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英武豪迈的风骨;那么,屈原投江是一种赤诚摅忠的气节,荆轲使秦是一种慷慨悲壮的气节,苏武牧羊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气节,岳飞抗金是一种雪耻报国的气节,方孝孺拒降是一种舍生取义的气节,文天祥赴难是一种凛然不屈的气节,史可法守城是一种刚烈悲慨的气节,谭嗣同就义是一种守志成仁的气节。由此可见,风骨与气节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体现和反映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品质和精神状貌。假如一定要区分出风骨和气节两者之间的差别,一般而言,风骨更侧重于古代文人精神内涵的纯正雅致,而气节则更注重于古代文人行为表现的浩然峻烈,简言之,风骨崇尚修身理念的阐发弘扬,如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文人风骨的优秀范本,始终濡染和感召着后人;气节则追求报国主张的实施践行,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秉承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人气节的典型代表,一直砥砺和激发着来者。 文人风骨作为一种卓尔不群的道德品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因子和民族情结的重要载体。将“风骨”一词分解开来就是风度和骨气,其中风度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培植,骨气则来自对民族大义的忠诚和对天下为公的坚守。古代文人风骨,绝不是专制的强迫和皇权的驱使,而是一种主体意识的涵育和自我观念的塑造;绝不是高傲的士大夫派头和潇洒的绅士风度,而是一种魂系家国的责任担当和情牵黎民的使命驱策;绝不是学识的展示和才华的表达,而是一种开阔格局的彰显与阔达襟怀的袒露;绝不是官阶的招摇和爵位的炫耀,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外化和内在品质的溢出。文人气节作为超凡脱俗的价值标准,“是对人生的一种坚定态度和个人意志独立的表现”(朱自清语),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把“气节”拆分开来就是志气和节操,其中志气植根于宏大抱负和坚定信念,节操发轫于中华传统价值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一) 一、谈话导入 课前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1、同学们,曾经跟家人、跟朋友分别的情形,你还记得吗?那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1、2生) 2、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板: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别诗吗?(《赠汪伦》,生齐背)你还会背哪些送别诗呢? 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送别诗的传世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指导写“孟”和“陵”字。 二、理解课题 1、谁能把课题读一遍?(请2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你能围绕这个“送”字提一提问题吗?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就藏在题目里,让我们一起来读2次。 2、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生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孟浩然 师:你读懂了送的地点。 课件展示: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 生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你能从题目中知道那么多,可不简单呀! 3、交流作者李白、孟浩然的资料。 简介背景资料:话说,李白年青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而故,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这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对的好朋友来说,真是难舍难分呀! 三、读通古诗: 1、李白为好友孟浩然送别,心情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把诗句读通读顺。 2、这首诗里面有五个生字,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孟、浩、陵、辞、唯) 孟浩然: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他比李白大12岁,但两人一见而故,成为知己,让我们一起来呼呼他的名字。 广陵:你知道它在哪里吗?它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扬州市。 3、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 (1)随机纠正字音。 (2)怎样才把这首诗的节奏美读出来呢?请同学们再听录音朗读,注意听清楚诗是怎样停顿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课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课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5.积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等,为学习古诗做好准备。 2.教师还可以准备乐曲《送别》《驼铃》和古筝曲《阳关三叠》。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这首诗中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都是这4个字,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认识这些字,并通过出示词语、诗句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语境进行认读。这四个字在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笔画也较多,在认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其中“辞”是平舌音,“唯”读第二声,读音容易出现错误。 由于这些字的笔画较多,会给书写带来困难,这就需要做到课前预习要充分,课后的巩固要到位。这四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鹤”字的左半部分是一个撇而且是出头的;“陵”的右半部分的下 面是“折文”而不是“反文”;“辞”的右边的“辛”下面的横要短 些;“唯”字要注意与“惟”“维”字的区分,但也要强调,在取“单单、只”这个意思时“唯”和“惟”是通用的。 2.朗读指导 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诗句蕴含的感情。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是要读出难舍之情,古诗的诵读要注意语速的疾缓。如,“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要读得徐缓而舒展,给人余音 缭绕之感,意味着友情长存。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这首古诗背诵下来。

与读书的成语故事

最新与读书的成语故事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最新与读书有关的成语故事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 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 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2.负薪读书 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

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3.带经而锄 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4.挟策读书 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5.高凤流麦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6.温舒编蒲 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7.凿壁偷光

【作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

练习 一、解释划横线意思。 之广陵唯见碧空尽下扬州 二、回顾课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句话出自,“故人”是指,送别的地点是时间是这首诗是表达了送别好友的情感。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上表示色彩的词语。 ()毛浮绿水,()掌拨清波。 ()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两个()鹂鸣翠柳,一行()鹭上青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橘()时。 四、小练笔 诗中有画,你看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有话,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平明:天刚亮的时候。楚山孤:孤零零的楚山。冰心:像冰一样的莹洁的心。诗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心情下送别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 2、理解诗意。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4、并背诵。 5、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 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揭题、解题(2分钟) 1、揭题, 2、读题, 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二、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3分钟)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三、理解诗意(15分钟) 1、学生自学古诗(5分钟)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

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0分钟)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2学讲解古诗 ②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四、体会诗境(6分钟)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五、借助诗境,训练说写(14分钟) 1、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先要有脚本,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写一个脚本,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 3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4、根据表演效果,重新修改。 六、布置作业(1分钟)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1、有感情朗读, 2、并背诵这首诗。 3、《古诗三首》都写到了春天,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4、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 5、体会诗人的感情。

晋书·李密传 阅读答案及翻译

晋书·李密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密,字令伯,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臣之辛苦,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⑤。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

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醮:再婚。②烝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有造诣。④安乐公:蜀汉灭亡后,魏封蜀皇帝刘禅为安乐公。⑤虫流: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此指死亡。 1.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使吴,有才辩数:多次B.矜悯愚诚矜悯:夸耀 C.后刘终,服阕服阕:服丧期满D.慈父见背见背:背弃我(指死去)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之二虫又何知 B.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夫列子御而行,泠然善也 C.密以祖母年高司隶以密在县清慎 D.后卒于家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3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文人风骨”

文人风骨 历史的风尘可以随着时间的扬沙将人们的记忆掩埋,埋不了的却是阴暗中不断闪烁的英雄光辉。 走过莺歌燕舞,林立高楼;渡过车水马龙,其乐融融。世纪回眸,刀光剑影中,炮火硝烟里。虎兽环伺,列强林立。将士拼杀,身已委顿;智士运筹,心近怠倦;文人呐喊,声却暗哑。 洞开的国门,每日枕着烟枪的国人,怎不令人痛心疾首?救国之道何在?甲午之败,无异将洋务派之“中体西用”摧毁的干干净净。却有着严复这样的文人,思内索外,做那西学“第一人”埋首西林,立志为国人打开一扇通往西方世界的窗,破除障碍,翻译出《天演论》、《原富》。揭开了世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也让人们意识到西方经济强大的根源--市场。顶着腐朽体制的压力,锋锐的思想指出了八股之毒,孔学之害。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官本位旧体制无异钳制着人们智体的发展,衰朽之躯,扛着压力亦要保下北大,这座希望学府。让国人“放眼看世界”,启蒙了几代中国人,跳出框架体制,不朽矣。 衰老的帝国咽了气,一战的硝烟揭露的资本主义贪婪丑恶的本质,也让曾渴望在资本主义中寻良药的李大钊颇为失望。十月革命,冲击了世界,也震撼着他,仿佛找到一个信仰的归宿,相信着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当封建军阀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洪水猛兽加以禁绝,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攻击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时候,李大钊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也是“拯救中国的导星”。积极发表文章,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渴望以此让更多进步人士清醒。他也相信着,革命运动绝不应当只是少数文人的笔墨运动,而应当是街市上、乡村里的群众运动。积极实践,真正深入去了解中国的劳动人民,为他们发声。一生抗争,戳着丑恶军阀的脊梁骨,慷慨赴义。 发声者在继续,斗争者在前行。然,千年之愚人,何异于千载之愚国?关在暗无天日的铁屋子里千年的人啊!有睁眼者,却泪涸;有发声者,却无言。醒来的人怎忍叫醒那酣睡之人?能醒乎?愿醒否?豫山叩首暗门,病夫之谓,不堪入耳,学医、诊治,哪怕有健全之躯,国将何去?一声《呐喊》,摇曳着国人麻木的灵魂;《狂人日记》,摧毁着旧礼教的旗帜。力竭、声嘶,重症需大药。军阀的爪牙,企图钳制着麻木的人们,妄想摧毁了伟大的灵魂。笔墨横转,对当局的字字珠玑,对麻木者的振聋发聩。无数个夜里,伏案桌前,搔首顿足,想刺破的还是这无尽的夜与暗。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疑是鲁迅一生的写照。被叫醒的人们茫然四顾?笔墨春秋,似昭示着文人的羸弱?呐喊、抗争、不屈,当逼至历史的墙角,民族的末路,他们也会拾起暴力的矛,捡起革命的剑,在血与火中洗平。 伤痕可以抚平,英雄不可遗忘。历史泥泞中挣扎的,斗争的,呐喊的,不屈的。唯愿者,强己也;唯系者,国之天下也。 2017.5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 境。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末两句诗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2、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3、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019届湖北省孝感市高三上学期六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语文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湖北省孝感市高三上学期六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语文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母语文化及其他 日前,广电总局发布通知:电视节目中所用外语和缩略“NBA”“GDP”“WTO”等等,将告别央视。 这些年来,汉英文字混杂的确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时下,无论是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到头来,弄得中国人很可能必须先学会英语才能看懂读懂自己的语言。因此,保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历史传统,应该说已是刻不容缓。 “洋泾浜”汉语的流行,已经到了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程度了吗?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于公元前 300 —400 年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今天社会对汉语的轻视和对英语的盲目崇拜,已经到了非常麻木的状态。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实际上表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和自信力的缺失。 我们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与所谓的民族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部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但是融合而非照搬,比如,因先辈的智慧,在引用外来语上,用音译有了我们今天惯用的“咖啡”,用意译有了汉语“电话”,音译加意译就有了今天的“芭蕾舞”。这些文字,都悄无声息地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文化表达。史料考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第一次汉唐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语“葡萄”“骆驼”“圆满”等从西域语言和佛语中引入汉语,此后被我们用了数千年。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舶来品。第二次外来语高潮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英语中引进了“坦克”“沙发”“吉普车”等,从日语中引进了“组织”“纪律”“政府”“党”“政策”等等一类词汇,至今这些词汇已融入我们的主流语言。这些机智巧妙的引用,表现的是先辈们的大智慧,重要的是把外来语化为了我们的血肉。第三次高潮是近些年的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对外交往的扩大,外来语似大潮汹涌,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举。其实,在面对外来语强势到来时,汉语言

《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松、竹、梅是中国人所喜爱的自然事物,也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人格的象征物,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中国古代文学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所以用自然事物作文化和人格的象征,也就成了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人格化的自然事物,在植物界,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传说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个地方官去拜访他,问他一个人在这儿是否感到寂寞,苏轼指指门外说,我这儿有“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何寂寞之有。又传说爱梅成痴的林逋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谓“梅妻鹤子”,都是典型的例证。 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这种品格虽然古人对之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如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等,却是自魏晋以来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这种源于先秦儒者“浩然之气”的风骨,在中国古代曾用来评品人物、鉴赏书画,后来又用于论文,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对推动历代诗文革新,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松、竹、梅这些自然事物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首先是出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也。故古人主张养“浩然之气”,培植一种强旺的内在精神,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艰难困苦,成就人生的各种事业,这是中国文化讲风骨的精神源头。 与古代不同,现代中国人所讲的风骨,一方面固然有古代文化的精神传承,另一方面,也有现代文明的影响和现代精神的浸润。这种现代意义上的风骨,往往与人的主体性有关,就个体而言,多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或个性,就群体而言,则多为一个民族的主体性,即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 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却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如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再如歌曲《红梅赞》,现代京剧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名曲。传统文化的表达意象,需要给予新的阐释,才能对今天的社会人群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也才能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选自201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松、竹、梅被中国人喜爱,与其独特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密切相关。 B. 松、竹、梅作为人格精神的象征物,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C. 松、竹、梅被人格化的传统,显然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 D. 松、竹、梅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亘古不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的关系,从古及今,论述了松竹梅古今不同的文化风骨内涵。 B. 文章在论及松竹梅人格化的原因及其现代意义上的风骨时,采用了演绎论证的逻辑论证方法。 C. 文章引用苏诗和林逋的典故,旨在论证古人既欣赏松竹梅的外在形象,更欣赏其内在的品格。 D. 文章用陈毅的诗、陶铸的散文、歌曲《红梅赞》等例子,证明了松竹梅被赋予了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意境,积累送别诗。 课前准备 学生: 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

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新唐书李密传阅读答案

新唐书李密传阅读答案 篇一: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初四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 考试前务必在试卷的规定位置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2. 本试题共四个大题,24个小题。 3. 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得分得分评卷人一二三四总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全世界的人们,尤其是各国的领导者,只要消除敌视、隔阂()和偏见,以包容开.放的胸怀坦诚相待,(xié)手前行,人类一定会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2.下面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些文学流派在上世纪30年代已偃旗息鼓,一直到50年代才真正销声匿迹。.... B. 5·12汶川大地震几乎震动了整个中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是举世无双的。.... C. 展销会上的商品林林总总,不下数万种,真叫人目不暇接。.... D.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令各国政府恐慌不安,纷纷想方设法出手救市。.... 3.下面的句子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在横线上写出修改方法。(2分)①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包括质量标准、安全监管、风险评估等。②各个环节既相互独立又环环相扣,即使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会造成整个食品质量安全链的断裂。③因此,当务之急要从长远着手,建立一个完备的食品监管系统。第句有语病,修改方法:。4.结合名著阅读,补充完整下面的句子。(4分)名著是美的。美在它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繁星·春水》美在它;保尔·柯察金美在他坚强、勇敢、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性格;美在。 5.今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假如你的亲友中有人吸烟,请你发一条短信给他,劝其戒烟。(2分) 6.默写填空。(8分)①谁家玉笛暗飞声,。②半卷红旗临易水,。③ ,随风直到夜郎西。④ ,日高人渴漫思茶。⑤ ,铁马冰河入梦来。⑥“诗圣”杜甫的“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⑦一场大雪过后,处处银装素裹、玉树琼枝,让人不禁想起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⑧古诗文中有很多表现农民辛勤劳动的句子,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得分评卷人二、文言诗文阅读(15分)(一)阅读杜牧的《赤壁》一诗,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请

文人风骨

文人风骨 读人有谱,阅人无数。接近人物,进入文人生命旅程;触摸心灵,感受文人情感世界。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理工之声”这里是文人风骨,我是今天的主播小伟。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底阍;岂止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咏屈原的诗。这诗句的大意是:屈原写了《天河》又写《招魂》这些表达忠君爱国的诗篇,没有门路呈献给君王。哪里知道屈原的千行感人的诗句,竟敌不过靳尚之流奸臣的一句谗言。读着这诗句,使人深感奸臣的可恨,谗言的可畏,昏君的可恼。屈原那忠君爱国的执着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来者。 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怎样被馋身遭放逐的?《离骚》是怎样写成的?表达了屈原的什么思想?要想了解这些问题,就得从头说起。 屈原名平,是秭(zi)归人。他是楚王远房的宗族,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时已成为一个博学多才,很有政治才干的人。屈原出众的才华,得到了楚怀王的赏识,就让他做了左徒的官。这时的屈原,正如他自己说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确实是年轻位高。他很想替楚国干一番事业。那时候。正是战国时期。在七个诸侯国争霸中,秦国力量最强,一心想消灭对手。楚国虽说是个大国,由于政治腐败,无力与秦国抗衡。屈原想使楚国强大起来,提出了政治革新和联齐抗秦的主张。楚怀王信任屈原,让他去起草宪令。那只竟招来一部分贵族的不满。其中为首的是上官大夫靳尚。这靳尚是楚国贵族中亲秦派,目光短浅,只知贪图享乐,夺权争利,甚至甘心接受秦国的贿赂,出卖出国的利益。因此,他得知屈原奉命起草宪令,急着要了解底细,就要抢了去看。屈原赶紧把宪令草稿收了起来,使靳尚碰了一鼻子灰。靳尚心怀不满,就去串通了楚王宠妃郑袖、公子兰,设法离间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他们编造出谣言,说屈原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这种诽谤谗言,果然奏效。昏庸的怀王听不进屈原据理的争辩,还大发雷霆,一气之下,罢了屈原左徒的官,不让参加国家大事的决策,疏远了屈原。 不久,秦国抓住了屈原失势的机会,联合齐、魏、韩一起出兵,攻打楚国。怀王派大将军唐昧(mei)迎敌,不幸楚军在垂沙大败,唐昧战死,士兵死伤数以万计。垂沙之败,郢(ying)都混乱,王室逃亡,物价上涨,民不聊生。民众共推庄譑起义,各地纷纷响应。一时间,楚国被拆成三四个部分。形势危急,怀王胆战心惊。这时,秦国又对楚国使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发兵攻打楚国,杀伤了楚兵3万余人,占领了楚国的襄城;一方面又写信给楚怀王,表示愿和怀王在武关谈判,结成盟国。屈原看出了这是秦国的阴谋,深恐楚怀王上当,极力劝阻,说道:秦王一贯像虎狼那样残暴,早就有吞并六国的野心!我们不能相信秦王的话了!可是,靳尚、子兰等人,竭力怂恿怀王去武关。果然不出屈原的料想,怀王一到秦国,就被秦王逼着割地。楚怀王气得发抖,表示绝不答应。秦王把楚怀王囚禁起来。就这样楚怀王在秦国呆了3年,连气带病,死在秦国。 楚怀王死后,楚国立太子横为王,他就是顷襄王。不幸这新国王比起怀王来,更是昏聩无能,同靳尚这一伙奸臣打得火热,根本不过问国家大事,就连秦国夺取楚国十五座城的土地,也不放在心上。屈原看到顷襄王腐败到这种地步,痛心到了极点。楚国的存亡,危在旦夕,又是屈原忧心如焚。于是,屈原接二连三地写了几封奏章,劝顷襄王收罗人才,远离奸臣小人,鼓励将士,为先王报仇,要为振兴楚国做出贡献。哪里知道,屈原的这些忠言,竟遭诬陷。说什么屈原狂妄到极点了,以老臣自居,胆敢谩骂顷襄王不忠不孝。顷襄王听了谗言,大为恼怒,一气之下,革了屈原的官职,还把屈原放逐到湘南一带。屈原一直抱着楚国强盛的志向。他那热爱楚国的精神,是多么的顽强执着,坚定不移。谁又能料到屈原反被那些误国殃民的小人排挤,落得一个报国无门,无家可归的结局。于是,屈原把对政治理想的热烈追求、对误国的奸臣群小的痛恨、以及忧国忧民的深沉的情感,化为悲愤的歌,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它是用楚国方言和民歌格调写成的。这种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新诗歌体裁,叫做“楚辞”,又被后人称为“骚体”。《离骚》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一般认为是说遭受去过离家的忧愁。在这首诗里,通过自述身世,磨练意志,追求理想痛斥混王和反动贵族陷害忠良的罪行,表达了对祖国的无比忠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不去的斗争精神。全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