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导学案评价标准

导学案评价标准

导学案评价标准
导学案评价标准

导学设计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评价要点分值达标课题有单元、章节课题,课时内容标注清楚2分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定位准确2分

知识目标具体、可测、可评、可操作2分

学习重点根据课程标准、中考说明,重点确定准确2分

学习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确定难点准确2分

教学模式符合学科特点和课时教学内容,具操作性4分

学习流程情境创设贴近教学内容,易于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分学习目标解读方式的设计清晰2分课堂评价标准易于激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

2分教材分析透彻,挖掘提炼知识能力要点(显性、隐性),形成

知识模块(问题探究一、二.........)。

15分每个问题探究知识模块按照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

设置问题串,问题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认识和应用,

有思维含量,有文字总结或知识树梳理要求,体现步步清。

30分

每个问题探究知识模块的学法指导重视自学、对学、合学、

展学多种学习方式,自学体现读、析、写、练、总;展学体

现读、说、纠、补、拓”的学习方法。

15分

课堂小结:有文字总结或知识树梳理要求,有知识要点,学

习方法,规律认识的引领

3分达标检测:题量适中,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

度适中,紧扣目标,面向全体,体现堂堂清的要求

3分各环节预设时间合理3分作业布置:题量适中,注重知识巩固和知识的拓展、应用3分

板书设计富于条理性,结构性、系统性3分课后反思反思教学过程(教和学亮点与不足);反思目标标成度。3分整体评价100分

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设计 一、基本理念。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导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导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①明确学习目标。 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③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④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⑤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解决“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及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方案评分标准

教学设计方案评分标准 【课程章节及名称】(1分) 【计划学时】(1分) 【教学设计思路】(10分)说明学习内容和其价值、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意图、欲达到的效果如提高学生的哪方面的能力等。体现现代化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内容分析】(10分)包括:教材版本(1分)、整体教学内容分析(5分)、教学重点(2分)、和教学难点(2分) 【学习者分析】(10分)说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特点。【学习目标】(8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维度阐述,要求明确、具体、规范。 【教学准备】(5分)说明课前准备了哪些教学媒体和资料,需要学生做哪些工作,多媒体课件、教学仪器、设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查找====资源,必要时阐明分组情况。 【板书设计】(5分) 【教学过程】(40分)这部分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具体的教学活动以及一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若学生在本过程环节阐明了教学活动设计的意图等教学设计思路部分的内容或资源及媒体运用部分的内容,可酌情加分。若学生在本部分写明了板书内容,可酌情将板书设计部分的分值划入本部分。 【资源及媒体的应用】(5分)阐述课上所用到的支持教师教的资源和支持学生学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教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媒体资源。说明资源利用的原理或理念。 【教学设计后记】(5分) 说明设计此教案在教学上达到哪些效果,学生反应如何,自己对自己这次的设计有什么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自己的评价等内容。 注:若学生没有按照以上格式写,在整个教学设计方案中阐述了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学情分析等内容,或者板书设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环节阐明,可以酌情给分。 A4纸,手写,题头格式如下 班级学号姓名

优秀导学案评选评分标准

栗家庄中心校优秀导学案评选评分标准 评价要素评价标准权重得分 规范性三案合一,环节完整,一课一案。格式规范,界面亲切。需 要学生回答、填写的内容要依情况留出合适的空白。无错字, 图标清晰完整。 2分 科学性无知识性错误。依标参本,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三维目标分 解成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重点突出,难点找准;容 量适中,难易适度;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等 教学方式或理念。 1分 引导性导学案案中要有使用说明、学法指导及环节提示语。以案导 学,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解决、总结、提升、应用;学生 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分 问题性要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景化。通过创设情境, 给出材料,设计问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评价 和教师点拨、评价、总结、提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总 结规律,习得方法,掌握技巧。 1分 高效性 体现目标调控的原则。设计的问题(含当堂达标题)精炼、 典型,内容容量大、密度高,能又好又快达到目标要求。 1分人文性 设计的问题要生活化、情趣化,语言亲切,学生能阅读、能 理解、会操作。 1分 拓展性设计的问题,有多种解法,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设计的 问题,能够延伸,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设计的问题,尽力贴 近生活、关注现实,能启迪心灵。必须要有教学反思环节, 能够让学生总结教训,教师积累经验。 1分 技术性 导学案中要体现用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在什么地方; 要制作相应的课件和导学案匹配。 20分 总分

栗家庄中心校关于优秀导学案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位校长: 根据栗家庄中心校2015.05.05《关于评选优秀导学案的通知》的安排,现将有关导学案、评分标准发到你们的邮箱,请于2015.06.08组织教师进行评选,2015.06.09下午3点前将评选结果发到我的邮箱。注明作品名称、得分(满分10分,每篇作品只需报回最终成绩,也就是将你校每位教师所打分加起来取平均分作为该篇作品的最后得分,每位教师的评价表留存你校作为教研档案。) 2015.06.08 作品及得分 作品名称得分

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东孟固学校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既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机会。 二、教学目标 目标明确,能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适度的要求,更多地关注学生,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突出态度、情感、价值观在教学目的中的地位,把方法、习惯纳入教学目标,教学重心定位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 1.能掌握指导纲要,通过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重点、难点,学习内容正确科学。 2.增强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及课外资源或其它学科资源进行合理的、具有创造性的整合,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般学习的过程为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展开——研究——实践——活动评价——总结——延伸等。(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此课型,可根据课型自行设计活动环节) 1.活动准备:活动前师生要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资料,能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进行课前预习或复习,体现在对资料的积累交流、整理、分析,还体现在对问题的质疑释疑,准备在课上进行交流、沟通。 2.活动导入:导入形式不拘于一种,要体现学科特点,可采用多种形式。 3.活动展开、研究、实践:要体现在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展开要自然,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活动评价、总结、延伸: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指导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培养学生注重反思、自我改进,同时要注重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教师总结与延伸要目的明确、有针对性,要有画龙点睛之笔。

导学案设计评价

上饶县第四中学导学案的设计原则、要求及评价方案 为更好地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案的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举措。 学生拿到学案,即开始了学习,实现了学习的前置:设计学案时,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了问题的前置。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学案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4、灵活性原则:由于存在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学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以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服务于内容,体现灵活性。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6、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和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高效。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科组成员团队合作能力的集中检验,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校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要做到五个基本统一: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标准

在课堂中教学评价的方案 评价活动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同步向前推进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提出教学实施方案的同时,也提出过程评价方案。 一、评价内容 1.学生话语 在语言教学评价中,学生话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学生的活动表现证据,其中包括话语量,话语真实水平,话语连贯流畅程度,话语的随机建构水平等。 2. 学生行动 伴随着学生话语,还有相应的行动发生。我们需要重点评价学生行动的目的性、互动性、主动性,还应评价学生行动的实际效能。 3. 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得知学生的思维进程与线索,学生对教学信息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感受深度,以及学生接受新语言学习项目的敏锐程度。 4.临场机智 课堂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随机构建教与学的关系的过程。所以,学生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临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对学习情景的适应性,也是教师的评价内容。 二、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1.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教师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 (2)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教师在具体进行某些个案的“解剖麻雀”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第一类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评价 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学生自评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2)小组互评 小组内部的合作评价是课堂形成性评价的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太善于进行合作评价的,但是,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评价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在每节课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活动,自主实施小组评价任务,自主积累过程评价信息和实证材料,而所有这些“自主”都需要在教师的有计划的行为中进行训练。 3. 家长评价 在教师与学生分别作为评价主体的基础之上,我们要逐渐引入家长评价。在很多地区的学校已引入了家长评价。如学生在家里做完作业,家长给予必要的评语;学生在校的一些课业成果拿回家里做展示 --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林口县小学科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一、教学建议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科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等,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注重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活动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有些探究活动只包含了探究的部分要素和特征。通过活动,学生还能很好地认识科学探究需要理论的支持。完整的探究活动基本上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和基本特征,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高年级阶段需要参与完整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可以不同。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科学探究中每一个要素的目标和整体的目标都是分层次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目标和层次应该由低向

设计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设计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在导学案开发和教学设计中,许多教师不会确定教学目标。一是不会分解单元总目标,同一目标多课重复;二是抓不住重点目标,旁逸斜出地胡乱延伸。如:学习小说《香菱学诗》(人教版九年级(上)),要学生思考“林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何特点”,学习《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上)),却引导学生分析“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三是不会取舍,平均用力。四是目标固化,缺少根据学情变化的调整和修改。 二、生成问题的处理 在“高效课堂”实验中,对于问题生成单的设计,不少教师以自己预设的问题来取代学生的生成问题,其理由是学生不会生成问题或者生成的问题没有教学价值,还是习惯于以前传统教学忽视学情的大包大揽。二是对学生如何生成问题在方法上缺乏有效引导,对生成的问题关注不够,对问题的收集、整合、提炼不及时。在教学设计时,并没有将学生生成的问题纳入其中。这样的设计和教学,实质依然是教师个人的预设,依然将学生这个主体拋在一边。因而,其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必将大打折扣。 三、学习内容的侧重 不论是问题导读评价单,还是问题训练评价单,老师设计的内容

往往存在“四多四少”问题:内容大意概括多,精彩句段品味少,线索思路提炼多,逻辑关系探究少,知识性问题设计多,开放性问题设计少,简答表述训练多,阅读练笔实践少。 四、设计意图的表述 在对设计的问题进行语言表述过程中,由于教材挖掘的不到位,意图提炼的不精准,出现了言不达意、过分细化、拘泥于字面含义的题干表述偏差问题。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草帽计》教学中,一老师设计的“合作探究展示汇报”问题二,是这样表述的:贺龙的“草帽计”可谓是“神机妙算”。想一想,这个计策“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如问题三: 贺龙同志用智谋指挥军队,不发一枪一弹,让敌军自相残杀,取得战斗胜利。红军战士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不约而同地奔向贺龙,把他围得水泄不通,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本体的设计意图是想叫学生概括贺龙同志的人物形象特点,属于会聚性问题,而所要求采用的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则要求学生展开多角度、全方位语言描述,属于发散性问题,再加上题干的文字量较大,这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讲,无疑加大了审题、答题的难度。 导学案的设计,需要全方位的思考,既要研究课标和教材,又要把握学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本节课的导学案设计和学生的学习

评价标准解读

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百课大赛” 评课标准解读 殷都区教体局教科培中心 一、评价理念 所谓高效课堂,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因此,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高效课堂要实现三个转变:教学方法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课堂变单纯传授知识为三维目标并重。其具体表现是: ●我们的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评价认知多少,转向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了多少(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等培养得怎么样),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进教师认真确定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要在有限时间内使学生的发展达到最大化,做到优质、高效、低负、低成本。 ●高效课堂的生命是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和生命的共同成长。 ●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手段是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互动明确目的,发挥主动;通过互动进行交流,共享经验;通过互动进行研究,深化思维。 ●我们的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从主要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自学的状态,是否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自学的效果如何。即使对教师的"教",也要通过教师指导后,学生是否自主学习、效果怎样来评价。这样,评价主体由"重教"转向"重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的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课堂能最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就是好课。相反教师讲得再好,形式再美也不应算是好课。 ●高效课堂要瞄准一个目标: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 ●高效课堂贯穿一条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学案评语

式和方程学导评语: 学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设计,问题明确。 低梯度。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让多数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篇一:导学案的要求及评价 新课程导学案的要求及评价 为更好地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完善新课程学习模式,提高学案的质量,在参考其他学校实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对导学案编制进行规范要求。 一、学案编制指导思想 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新课程背景下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能力的重要媒介。 学案设计,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问题的前置,起到“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案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 3、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4、灵活性原则:学案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以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服务于内容,体现灵活性。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 思维的积极性。 5、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6、创新性原则: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导学案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科组成员团队合作能力的集中检验,语文导学案设计要做到五个基本统一: 1、统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格式; 2、统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容量; 3、统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 4、统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程序。

教学设计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

第五部分:“三环节”教学设计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 (一)验收内容 1.教学目标设计。(1)难度是否符合课标(或考纲)要求;(2)内容是否全面,能否涵盖三维目标;(3)描述是否规范,行为条件是否明确,行为动词是否准确,行为对象是否具体。 2.教学重点、难点设计。(1)重点是否准确、全面,重点是否符合课标(或考纲)的要求,是否符合教材实际,重点有没有遗漏;(2)难点是否明确,能否依据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预设,预设的难点是否是知识的衔接结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3.预习设计。 (1)预习任务:预习任务是否明确,能否说明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目标)的要求,能否体现预习方法的指导。 (2)预习内容: ①认知前提。即学习本节内容所用到的旧知识。能否依据本节内容设计认知前提,认知前提是否是本节的基础,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密切,能否帮助学生做好学习铺垫;内容编排是否符合新旧知识的递进关系,衔接过度是否自然,有没有存在较大的跨度。 ②新知认知。即本节学习的新内容。按照“把目标转化为问题,把问题转化为活动”的思路,能否依据课标(或考纲)的基础要求设计预习问题,预习问题能否引领预习活动;预习问题能否涵盖所有基础知识,问题之间的排列是否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能否依据预习问题设计预习活动,能否合理设计或整合预习素材,丰富学生感知的内容,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

③预习诊断。即预习效果检测。能否依据预习任务设计预习诊断,诊断内容能否涵盖预习知识,诊断难度是否符合预习任务的要求,诊断题型是否合理。 4.课堂设计。 (1)交流展示:能否设计预习交流、预习展示活动,活动有没有组织方式、组织程序以及实施的明确要求。预习交流可以采取课前组织、课上集中组织或按预习任务分块组织,预习展示可以采取板演、实物投影、口头解说、演示等,展示人员可以是小组代表,也可以是小组集体。 (2)精讲点拨:能否针对预设的难点设计讲解内容,讲解内容是否具体、细致;能否针对重点设计探究活动,探究程序设计是否清晰、具体,教学手段是否科学、合理。 (3)反思拓展:能否围绕重点、难点设计反思拓展活动,有没有针对知识内涵、研究历程、研究方法等设计反思问题,有没有拓展前后知识以及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否体现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或情感态度的设计;反思拓展难度是否适当,是否符合课标(或考纲)要求。 (4)系统总结:有没有设计系统总结活动,活动能否体现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结要求。 5.限时作业设计。限时作业难度是否符合课标(或考纲)要求;内容是否涵盖所有知识点;题型是否合理,考查是否体现层次性;内容比例是否适当,基础性与拓展性内容是否符合4:1的要求。 (二)评价标准

如何编制导学案优选稿

如何编制导学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如何编制导学案一、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用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的材料依据。学生则根据导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还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以导学、诱思为基点,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的舞台。二、编制导学案要考虑的因素1、新课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材编写的特点。一是生活气息浓厚。二是按模块编排。三是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四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3、语文的结构与应用知识。作为语文老师在注重语文应用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结构性知识,因为结构性知识是语文运用的基础,应在必要时进行一定的结构性知识的补充教学。4、教材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要突出。在注重能力的同时,其语言知识不但不能丢失,而且应该加强。特别是阅读理解中的语句及用法。5、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作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便于学案的分层设计。三、编制导学案应遵循的原则1、单元化原则。每一单元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让学生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转变为探究性的问题点,对知识点设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能力。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不宜太多,太碎;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积极参与。3、参与化原则。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要相信学生,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地挖掘。4、方法化原则。体现教师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指导和要求。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学习内容,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

如何进行有效的导学案设计

如何进行有效的导学案设计 玛纳斯包家店学校郑淑萍 一、什么是导学案(认识导学案) 所谓“导学案”,字面解读应该是:“导”就是指导、引导;“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独自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形式。“案”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而不是知识和习题的简单堆积。“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一定是以学为主,以学定导,先学后导,导学案绝对不是通常所说的教案。 所以,科学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是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关键。 二、导学案需要体现的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获取知识。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导学案中应包含的基本栏目 要素: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 特点:重学情、重任务、重指导、重反馈。 四、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五、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的十个基本策略 1.依靠团队合作 2.做好行为策划与行为管理

导学案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分析卷)

导学案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分析卷) 同学:你好!这是一份无记名调查问卷,本问卷纯属调研性质,你如实的回答将为我们提供有建设性的信息。调查结果仅用作课堂教学研究,不用作其他目的。谢谢你的合作。请你提供如下个人信息: 学校:班级:性别:年龄: (单选题) 1、你认为目前使用的导学案是() A.练习题 B.测验卷 C.指导自己课堂内外自学的文稿 分析:约50﹪的学生选择了C,约34﹪的学生认为导学案就是练习题,另外还有不到16﹪的学生认为是测试题。说明有一半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导学案来引导自己课堂内外的学习,但同时另一半学生未能领会到导学案的真正作用。 2、你认为导学案的编排体例是否清晰科学?() A.清晰科学 B.清晰但不够科学 C.不清晰 D.缺乏科学体系 分析:35﹪的学生选择A,34﹪的学生选择B,8%的学生选择D,反映了导学案目前的编排体例是清晰的,但是还不够科学,有待完善。 3、课堂上教师如何使用导学案的( ) A.按照导学案上的设计流程讲 B.以自己讲授为主 C.鼓励学生自学为主 分析:47﹪的学生选择了A,35%的学生选择B,18%的学生选择C,反映出目前在课堂上导学案的使用,依然是以教师活动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偏少。 4、你觉得导学案使用情况是() A.使用较多,质量较高 B.使用较少,但质量较高 C.使用较多,但质量较差 D.很少使用,质量较差 分析:68%的学生选择C,17%选择B,10%选择D,5%选择A,说明虽然大量使用导学案,但是一半以上学生觉得导学案在使用时质量都较差。 5、目前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哪一种?() A.教师讲导学案答案,学生听 B.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互助学习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设计的体会 经过进两年的“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分层精炼”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现将在此教学模式下关于导学案设计的体会和大家分享如下: 一、物理导学案的预习设计要以问题和简单的活动为主题作为主要模式,同时配套相应的预习检测题训练 现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三不讲”(即书本有的、学生会的、简单拓展的都不讲), 那么以上内容就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获得,这要求教师预习任务的设计要细化,不单单仅出现一个简单的问题,同时预习设计中要提一些任务和设计一些小活动,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就能基本完成,课中教师先就预习内容展开检查反馈,而后就出现的问题再拓展教学。 二、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注意难度和梯度的把握,重基础,面向大多数学生 导学案中,预习模块,问题的设计要围绕学习目标、结合教科书和预习导学中的要点内容,只要稍加思考即能解决为前提。每个学生在经过一番努力预习之后都渴望能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问题,有获取成功的心态,教师积极的评价手段可以增加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信心,减少其挫折感。课前的预习练习要精心设计,要在对所教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筛选,要有针对性,预见性,要在上课前阶段当堂反馈,防止学生将错误的信息带到下一环节,教师在设计时可以由浅入深划分基础、达标、提升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以便学生能分层掌握。同时使学生集中精力有极大兴趣地投入到“合作探究”环节中去,形成良性循环。 三、用导学案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炼、精批,精选指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提出的问题等。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学生自己理解的可不讲,不满堂灌,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炼,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以练助讲。精批,指通过批改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四必”指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做好这些,就可以达到用功在课外,得利在课内的良好效果 四、用“导学案”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三个教学能力: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提高教学中的“导演”能力 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指在备课中,教师应是厨师,把“导学案”烹制成一顿适合学生口味,营养丰富的美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选例题习题,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教学时的“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须减少课堂语言密度,少讲,少板书,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 以上就是我对导学案设计方面关于如何设计及对教师的要求的一点认识。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求与课堂评价标准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求与课堂评价标准 一、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方案中目标错位。部分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盲目的、随意的、散漫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导致教学过程偏离了方向。比如,When is your birthday? 教学重点内容应是月份和序数词等,但是有一位教师的课堂上花了很多时间在制作生日卡、表达对朋友的祝福。 2. 教师们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是存在语言输入量不足、学生语言实践操练不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①教学容量小,输入的语言和信息不够。知识点零散,语言内容单薄。②课文学习不充分,文本关注不够。③教学活动和游戏多,但语言含量偏低,语言却被边缘化。课堂上脱离语言教学内容的、浪费课堂时间的现象较突出。④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不够扎实,甚至没有学生语言技能训练的方案设计。 二、教学设计的要求 课堂教学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湖南省教科院外语室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评选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要侧重教学内容的安排,方案中要求有充实有效的语言输入的设计和学生语言技能训练的设计,以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语言学习。 1. 教学目标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只有在目标的导向下,有效的课堂才会有一个基本的保障。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进行目标表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学目标要具体,一课一得,突出重点,化虚为实。一节课所能做的总是有限的,不要赋予一堂课太多的教育任务和教育职能。②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目标分解能力,挖掘出课文内在的能力要求,对听、说、读、写语言技能提出具体的程度要求。③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 有效的语言教学必须非常重视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的学习。①充分关注课文文本,读出重点和难点,找到关键点。充分关注课文文本,涉及教学重点、难点的内容要教得透彻,不能让学生学得半生不熟。②提供充分的语境支持,读出生活点,提炼蕴含其中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言。③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操练。在教学设计方案中,要有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对于学生语言技能必须要有基本的、家常的训练。④注重语言的课外拓展与积累。学生作业不应该只是一些机械重复的抄写练习,而应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阅读、积累性的语言听说读写(如摘抄),还可以安排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如朗读比赛、短剧表演等。 三、评课关注点 1. 课堂教学要讲究实效,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要有一定的语言内容和扎实的语言技能训练。 2. 遵循语言教学规律,科学合理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扎实学好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 教学内容丰富,要有语言含量,并有认知深度。不以表面的热闹代替思维的热闹。

《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成果报告

《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成果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要求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 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突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2、本校实际 我们学校教学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不强,学生不愿学,优质生源流失比较多;第二是课堂效率不高,师生很辛苦,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习的时间很长;第三是教学效果不好,参加中考的情况建校以来没有一次实现突破,令家长很不满意,社会不认可,学生不想往。 新课程教材要求不能按照传统模式讲授,否则那是永远也讲不完的。新课程的理念是如何让学生来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会理解,如何让学生学会提炼和概括,要求按照“先学后论,先论后导,以学定教”原则。而我们人为地把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放慢了。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大讲特讲,学生会的还在讲。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大多数学生的进步和提高,我们学校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创立“1371”教学模式。自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具有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能力。师生在课堂角色的转变,为尝试进行新型的学案设计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将学习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问题或学习任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领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堂变学堂,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 二、理论依据: (1)认知结构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强调个体学习所必须的能力。个体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更新,就是个体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2)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实际上只是促进学生自己构建知识而已,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 (3)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还是在教育的过程上,都把发挥人的主体性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教育者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概念的界定:

设计的评价导学案

一、【预习准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及下列内容并完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在“交流谈论”中向同学请教或交流。) 1、设计的评价 从评价对象来看,设计的评价可以分为对的评价和对的评价。 2、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如是否完善、是否合理、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各个阶段或环节是否完成,形成的是否符合要求、全过程是否有质量监控和相应的监督、改进措施等。 3、对最终产品的评价:对最终产品的评价,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参照进行评价,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进行评价。在实际评价中,这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评价的形式可以采用文字或图表达。 二、【导学过程】: 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它对设计者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设计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 讨论 1、如果没有评价,一项设计将可能出现哪些情形? 2、有人认为评价就是考试,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评价涉及到评价对象和评价者。从评价对象来看,设计的评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的评价,二是对的评价。从评价者来看,也有两类:一是 (即自评),二是他(即他评)。 没有良好的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设计成果。统计资料显示,一项设计成果质量的好坏,60%——70%是由设计过程的质量所决定的。因此,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有着丰富的内容,例如,,,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形成的中间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全过程是否有、改进措施等。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要注意把握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注意把握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或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要注意阶段性成果的质量。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应服务于完善设计方案、促进个人发展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设计过程终结时的回顾性、反思性评价,而且也包括设计过程进行之中的即时性、阶段性评价。因此,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应寓于设计的全过程。 设计过程的评价: (1)发现与明确问题。(2)制定设计方案。(3)制作模型或原型。(4)测试、评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 1、目的明确,能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适度的要求; 2、更多地关注学生,注意面向全体及兼顾学生差异; 3、突出态度、情感、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把方法、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纳入教学目标; 4、教学重心定位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材处理: 1、能掌握课程标准,通过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科学; 2、增强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具创造性的改组。 3、强调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以新的视角处理教材,采用灵活且贴近学生实践的教法,设计出有创意、有新意的教案。 三、教学过程: 1、学生 (1)态度积极:学习积极性高,情绪饱满,求知欲强;有竞争合作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无“死角”、无“闲人”。 (2)思维活跃:(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控制单向授课时间)课堂上较多的时间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多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分析问题;通过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尝试探索等手段,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积极思维;为解决问题积极生动地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假设、观点。学生练习时间充分,能通过当堂作业巩固提高。 (3)气氛和谐:(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学生,民主合作气氛浓)老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多边多向,互动性强的自主信息交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的习惯,并进行正确的评价,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说出独特的感受的能力。 2、教师: 一、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新,在教学过程等的设计中能体现当前教育教学中新的理念,注意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二、教学方法 ①、注重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②、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关注、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特别是文化课教学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④、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独立分析,主动合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