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陕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及发展规律

陕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及发展规律

陕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及发展规律
陕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及发展规律

初论陕南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发展规律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陕南本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地方,只是说起它的与众不同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又是一个特色突出的闻名之邦,久来令人所关注。

陕南地处陕西省境的南部,北面以秦岭为屏,与关中相望;南面以巴山作障,与楚蜀相接。横越陕西中部的秦岭,又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主要分水岭及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自古以来,久有域属黄河文化的秦地文化区位其北;域辖长江文化的楚地文化区置其南,遂使陕南的地域文化的历史源渊,不追溯到黄河流域的秦文化,就要寻根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以致陕南的地域文化,则长期表现有秦楚文化交汇相融的地域特征,而与南北各地相不同。只是由于文化是一个海涵十分浩瀚的历史概念,尚难仅以此文一一举证说明,只能采用举隅方,剔其最能表现陕南地域文化特色与发展规律的戏剧文化略示论述,籍以概观其域文化的历史真貌。

明清时代,是陕南戏剧文明兴起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时刻。明代中叶以前,高山纵横,密林蔽天,人烟稀少的陕南山地,除了有各种山歌民舞活动外,戏剧文化还几乎处于空白。但是,到了明代末叶以后,形势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随着江南楚地和西北秦地戏剧艺术的不断北上和南流,陕南各地也相继出现并形成了汉调恍恍、汉调二簧、陕南道情、陕南曲子、商洛道情、商洛花鼓,以及弦子戏,八岔戏,大

筒子戏等多种形式的戏剧声腔,使往日平静旷漠的秦巴乡野顿时热闹红火起来,极大地促进了陕南社会文化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可见明清时期,秦楚地的戏剧文化向陕南地区的不断流播与南北交融,是陕南戏剧文化文明得以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与地域特征。这一规律,曾使陕南的戏剧文化既包含有南方楚地戏剧文化的奇光异彩,同时也呈现出北方秦地戏剧文明的历史辉煌。由此可见,陕南虽然地处偏僻,而明清时代的戏剧文化的飞跃发展,确为陕南地区历史文化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再造陕南文化文明的再度辉煌,研究它的过去,寻找历史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把握当前的发展走势,准确的预测未来,就必然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历史重任。

一、陕南——秦楚地域文化的交汇重镇

陕南地区,包括今商洛、安康、汉中三个地区,位于陕、豫、鄂、川四省的交界地带。境内除了少量的汉江、丹江流域为盆地外,大多数地域多由秦岭和巴山山地所组成。

远在公元前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争雄的春秋战国时期,以中原和荆楚为中心而形成的楚国,共历八百余年,曾成为其时南方的一大强。它最初建国于陕南商县和丹凤县的楚水和楚山,清乾隆《商州志》载:“乳水之南山皆曰楚山。”“丹水之南,山亦皆曰楚山。”乳水古名楚水,发源于楚山。楚山脚下为商州,居丹水之阳,

简称“丹阳”,为楚人早期的国都所在。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时任陕南旬阳知县、陕西按察史的严乐园在《三省边防备览》(以下简称《备览》)中也说:“商州即楚地也,商地六百里,张议用以绐怀王者。地在楚,则关中之险。”此时楚国的疆域狭小,人口不多。地域虽为“州方千里”,但辖南方小国甚多,有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二十。(《礼记、王制》)楚国国王为熊绎,后因发迹于西北的西周南征,被迫南迁于湖北的荆山。《左传》云:“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故有荆楚之称。至楚武王熊通时,因国力日益强大,先灭江汉诸国;后问鼎中原,足至黄河;南吞吴越、巴蜀和两广,以及陕南安康的大部分地盘。到楚庄时,已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一时成为雄踞南方,统霸江南的一大强国,久有华夏“半壁河山”之称。《战国策》记载苏秦曾对楚威王说“楚,天下强国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山东半岛);南有洞庭,苍梧(广西漓江流域);北有陉塞(河南密县)、郁阳(陕西旬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曾为后世中华民族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楚国在中原和江南各地的郑、卫之声和楚调、吴歌、蔡讴等传统文化的基楚上,经汉、唐、宋、元各代的发展,遂渐形成了楚地的文化文明,并对后世各地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楚国因地处陕南地区的南界和东疆,其中还有陕南的商洛、安康两地曾为楚国的辖地,因而楚国的文化文明,特别是戏剧艺术,曾是左右陕南地域文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势力。

与此同时,位于陕南地区北部的另一七雄之强秦国,以秦岭以北的关陇和三秦地区为中心,在秦始皇的统领下,因采用于商鞅变法,也迅速强大起来,以连横和兼并之策,挫败了以楚为首的六国合纵抗秦政策,于楚怀王末年,战败楚国,并使楚国失掉了战略要地——陕南汉中等地。以致楚国不得不连连迁都,节节溃败,秦国趁势举兵南下,吞掉了楚国的大片疆域,终至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之后秦国相继又灭六国而统一了六国。秦国在以秦声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历汉、唐、宋、元各朝发展起来的秦地文化,随着秦地长安,世为汉、后各代的国都,对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无疑,形成于明清时代的秦地戏剧文化,也必然南传陕南地区,而影响到陕南地区历史文化与戏剧文化的发展。

究其秦楚两地文化对陕南地区文化的影响,孰大、孰小的问题,就有关的古籍记载和陕南出土的大量历史文物考证,相对而言楚文化的影响是要大于秦文化的影响,这不仅是因为陕南曾是楚国文化最初的发祥地,还因为陕南地处我国的秦岭以南,区内的汉江,丹水等两大河流均属于江南的长江水系,无论其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建筑风格,以及所用器具等等,多数都与南方楚地相近同。例如:①、自然条件,均属于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和亚热带作物区,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要,可占总作物面积的80%,且是一年两熟。②、民房建筑,一般采用南方地区的独屋三大间明庭格式,不用秦地的四合院。③、演出舞台,一律采用南方的以木柱棚板的栏

杆式建筑,不用北方秦地的以砖砌基的台基式建筑。④、安康平利出土的战国编种,饰乳钉纹,亦系巴楚先民的娱乐祭祀乐器,与秦地扶风等地出土的编钟不同。⑤、民间艺术,有秦巴山歌,江南小调,湘鄂民歌,鄂西的郧阳调,安徽的凤阳花鼓等,但能够听到北方秦陇地区的山歌与民歌者尚少。⑥、就连当地出土的古代兵器,也是以白虎为图腾的巴楚军用兵器,名“虎纽”,也不为秦地所常见。

二、秦楚戏剧文化流入陕南的要因与途径

明清之际,秦楚两地的戏剧文化能够流入陕南,并使陕南各地的戏剧文化得以勃兴与繁荣的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究其要者,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陕南地处特殊,自古以来久为西北秦地通往南方楚地的交通要冲。远自汉、唐时代,以秦地长安为中心而通往东南楚地的交通驿站就多达四条,而且条条均须通过陕南地区。其一,曰蓝关古道,自关中蓝田越过秦岭,经商洛,沿丹江南下,远达荆楚的襄樊地区。《备览》中载:“商州在西安东南,距省城平路三程,出蓝田进峪,……东南至龙驹寨(今丹凤),小河一道(丹江),可通丹揖,直达襄阳老河口,西商之贸易东南者,多于此买舟揖雇骡,人烟稠密,亦习都令焉。”即指此。其二,曰大峪古道,自关中的大入山,翻越秦岭,途经镇安、旬阳、安康等地,沿汉江而下,直抵鄂西楚地。《备览》中言:“兴安(今安康)往西安大道,由汉中一千八百里,故于山中另辟新路,由旬阳赵家湾、西河关经过镇安孝义出大峪口,山路约七百里”。其三,曰傥骆古道,自关中的周至县穿越秦岭,南下汉中洋县,再沿汉江东

下抵达湖北的汉江平原。其四,曰褒斜古道,自关中宝鸡大散关南行,至汉中褒城,沿勉县南下至巴蜀,顺汉江东下,经汉中、安康、到湖北的襄阳,通过荆州,至湖南的长沙,最远可南达广州。《备览》云:“由宝鸡县渡渭河进山,……达凤县古陈仓留坝至褒城县,山路五百里,为北栈道。”入川之路,由此而南,“由宁强、广元南栈道而前者正道也。”又说:唐时国都长安,江淮之米,多由汉江或丹江运至汉中和商州,继由陆路运至长安。江西、湖广之米,多经汉江西运,专募湖南永州剥船,船既坚实,人亦耐劳,亏损甚少。这些驿道的开辟,曾使“官方使臣往来,皇纲贡品运输,民间商贾贩运,鱼书雁子传递,文人墨客旅游更趋频繁”。自然也为南北秦楚两地的戏剧文化的传入陕南山地,提供了方便。

(二)经过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全国各地,人口锐减过半,以至于十室九空,大批田园荒芜。清初的统治者,因接受了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推翻了大明江山的历史教训,从富民裕国的目的出发,对农民采取了一系列的让步政策。顺治六年(1649)颁布了《垦荒令》,“招抚流徒,开辟荒芜。给以印信,永准为业。”为了尽快地增加人口,鼓励农桑,康熙二十三年(1684),又三次下诣,豁免赋银,实行“摊丁入亩”及“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税赋政策。在这些让步政策的激励下,自清初到清末,先后二百多年间,曾有江南的两湖,两广、巴蜀、江浙以及北方的秦陇、中州等地的大批流民,或强制、或自愿,日以千众的惊人数目流入陕南的秦巴山地,“圈地占产”,“插标为界”,“开辟农林”,“兴修水利”,“商贾结帮,列肆府县”,便一度使陕南

各地的人口骤增,呈现出“五方杂处”,“十室九户皆外籍”,而土著居民甚少的新局面。各地流民进入陕南的途径与垦荒情形:“流民之入山者,北则取道西安凤翔,东则取道商州、郧阳,南则取道重庆、夔州、宜昌,扶老携幼,千百为众,到处络绎不绝。”“楚豫流民入山开垦者,多取道”于商州之洛南,并说:“其地土著人少,所种者不及一、二,招外省客民,……指地一块,立约给其种,客民亦不能尽种,转招客佃,……一户分作数十户,各租只认招主,不知地主为谁。”(《备览》)这样随着各地大批移民的流入,不仅为陕南带来了各地的先进技术,还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方言语音、风土与民情,以及各地的民间艺术与戏剧艺术,为陕南地区的农林业、手工业、商贸业、交通与文化艺术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在清代,随着陕南各地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林业的迅速发展,各商埠重镇的商贸业,也遂之得到了扩大和发展,陕南的青茶,秦巴山区的党参、天麻等名贵药材,核桃、板栗等山珍名果,以及红松、油柏等珍贵木材,都成为南北各地的药商、木商、茶商等,以丹水、汉江水运为交通要道,进行贩运经营的主要商品。这些在陕南各地落脚的商客,为了款述乡情,联络客户,扩大生意,一般还要互相集资,在各大商业重镇,以一省一地为名,修建各省各地的商业会馆,并以会馆为中心,成立各省各地的同乡会。商人们为了祭祀财神,并得到财神爷的保佑,以求生意的兴隆和昌盛,馆内还都建有戏楼,每至会期,便由同乡会筹资献乐敬神,且不惜重金,远途从家乡邀请上乘戏班,前来献戏演出。这种商会戏的出现与流行,也为南北各地的

戏剧向陕南地区的流传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与条件。虽说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关于此类商会戏演出的文字记载甚少,但这些来自各地的商人在陕南各地修建的会馆戏楼作为一种历史实物的存在,却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秦楚等地商贾邀请南北两地戏班到达陕南各地演出的

历史凭证。如乾隆至光绪年间修建的安康黄州会馆和江西会馆戏楼;紫阳县瓦房店的西北会馆戏楼;武昌会馆戏楼,洞河镇武昌会馆戏楼;白河县黄州会馆戏楼;旬阳县蜀河黄州会馆戏楼,棕溪江西会馆戏楼;以及汉中的河南会馆戏楼,丹凤县的船帮会馆戏楼等等,都是南北戏剧早在清代荟萃陕南的最好说明。

(四)明清时期,秦楚两地流入陕南的各种戏剧文化,能在秦巴山区立足和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还在于各地庙会戏的普遍兴起的大量需求。由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统治地位,都特别重视戏剧的高台教化作用。他们不仅利用自养的宫廷与官府戏班,为他们歌功颂德,树立皇权,而且还利用民间戏班酬神赛会的戏剧演出,宣传封建礼教,麻痹人民群众的精神意志,遂使各地勒寺建庙,塑神祭祀活动盛行。清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更是上行下效,沿袭明制,由各级官府出资,在各地大兴庙会演戏典乐之风,致使陕南各地的庙会演出活动处处可见。凡有山有村的地方,每年至少都有两次以上的酬神典乐活动。如面积不大的洛南县,清代各地就建有各种庙宇和戏楼一百多处,平均每个乡镇竟达五处之多,长期呈现出各山架岭神庙与戏楼林立,四季香火与会戏不绝的繁荣景象。据陕西清末清理财政局编印的《陕西清理财政说明书》记载,其

时陕西各州、府、县的各种庙会献戏典乐费用,一由各府、厅、州、县衙地丁杂项下存留银中支付,二由陕西藩司银库请领。不足部分,特别是地丁尚少的陕南、陕北各县,如陕南的宁陕、留坝、佛坪、商南、镇安,以及陕北的甘泉、保安等县,也统一由省藩司库中予以支补。若更贫而不能支者,由地方公款垫给,陕南沔县由地方官课租中开支,略阳水神庙等,由每年收取的香火钱中供给。由于各级官府首先为各地庙会戏的演出,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客观上也就促进了陕南各地戏剧的发展和繁荣。这是秦楚两地文化荟萃汉江地区,并能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

从上列所述的事实可以看出:无论说陕南是秦楚两地南北来往的交通枢纽,还是明清之际有秦楚两地的移民大量迁入,还是秦楚两地落户陕南的商贾,大力引进和发展商会戏等等,都是秦楚两地戏剧文化能以流入陕南的外在原因和主要途径。而流入陕南的秦楚戏剧文化真正能在陕南扎根开花,并经过音随地改的演变而发展成为陕南长期流行的地方戏剧,则主要是依靠陕南各地庙会戏的兴起与繁荣而得以生存与发展的。这是明清之际,陕南戏剧兴起与发展的一个内在原因。由于各地庙会的会期与演戏典乐的礼制规俗,各级官府都予以明令颁布,久已成为各地群众众所周知的习俗,因而遂使各地庙会成为酬神赛会,戏剧演出,商业贸易的集散地,庙会因有演戏而热闹,戏班因有庙会而生存,商业因有演戏而红火;无疑,数百年来,陕南各地的戏剧观众,也主要是在这里培养出来的。诚如一位古人,在描写清代陕南地区的会戏情景时所说:“农商聚兴,祭祀日盛,春祭秋报,

戏会梨园,娱神娱人,市场相通,商邦会馆,祭神求兴。”就是对这一戏剧现象的高度概括。

三、秦楚文化的传入与陕南地方戏剧的勃兴

基于前论,陕南各地久处秦楚交界地区,所居民人又多为“五方杂处”,十户九室多系秦楚等地迁居此地的外籍客户,便使陕南地区的地域文化,远从春秋战国时起,长期都是依靠秦楚两地的传统文化的输入、交融而形成的,以至于明清时期,陕南地区兴起的各种明目繁多的戏剧文化,也是秦楚两地的戏剧文化经过南下与北上的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既有楚调,也有秦音,呈现出一种极为复杂的艺术特征。再加上秦楚两地戏剧文化流入后,又多与秦巴山区故有的民间艺术——即各地的山歌、野调相结合而发生的种种变异,也更加增强了陕南地区戏剧文化的地域特色,它既源于秦楚两地的戏剧文化,但又与秦楚两地的戏剧文化不同。这里我们只要对明清时期,陕南地区流入与形成的诸多剧种的源流作以考证,一切问题便可昭示于天下。

其一,汉调二簧,陕南地区的安康、商洛、汉中等三大区域均有流行。它形成于明末清初,演唱声腔主要以西皮和二簧两大声腔组成。其中西皮腔,是北方秦地的秦腔南流江汉和荆楚地区,经过演变而形成的;二簧腔又是安徽流入湖北的徽二簧,由楚北上至陕南安康,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两种声腔在陕南地区的长期交融,最终形成了陕南二簧戏。因其流行于江汉地区,又称“汉调二簧”;又因陕南山区,演出戏衣和化妆十分简陋,故又有“山二簧”、“土二簧”之称。它在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安康派、汉

中派和商镇派等三大流派,是有史以来流行整个陕南各个地域的一个最大的戏曲剧种。它经过在陕南各地的流行和发展,陕南的地方特色也日趋浓厚。自清初形成的八省移民,五方杂处的陕南山区,经过后世的演变,虽有北音南化,南音北化的多种变异,但对二簧戏的演唱,民间仍然讲究五方元音。在普遍采用中州韵,湖广音进行演唱的基础上,亦很讲究按照剧中人物的籍贯分别采用湖广话、湖南话、中州话、四川话、安徽话、山西话、关中话的语言与语音,进行唱白,以便满足秦、晋、豫、鄂、湘、川、皖、闽等八方移民的欣赏需求。如《献地图》的张松要用四川话,《渔舟配》的渔婆要说湖广话,《四进士》的顾读要道陕西话,姚廷春要言河南话,老师要讲黄州话等。这是陕南皮黄戏的演出与全国各地皮簧戏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能够突出表现陕南地域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二,汉调桄桄,又名南路秦腔,仅流行于陕南汉中地区。是发端于秦地关中的秦腔,于明代末年,从关中南下汉中,并吸收当地的民歌,佛调等杂曲杂调而形成。它属于板腔体的梆子腔。落户汉中后,经过清代前期的发展,至清代中叶的乾嘉年间,曾逐渐形成了东西两路戏,东路以洋县为中心,流行于城固等地,称为下路桄桄,主要演出须生、正旦、大净等为主扮演的剧目。西路以南郑为中心,流行于汉中、略阳等地,称为府坝桄桄,擅于演出小旦、小生、小丑为主的“三小戏”。汉调桄桄因多采用汉中语言演唱,唱腔和道白多带巴语和川音。唱腔讲究[硬三眼]。花脸唱腔常用“将音”,行腔音高八度,多用假声窄噪,尾声托腔较长,艺人们称为“老配少”。伴奏

乐器,除用盖板二弦外,还兼用反调板胡和梅花调板胡,风格细腻悠扬,与秦地秦腔高亢激昂的风格殊有不同。清代因经济条件所限,演出服饰十分简单,生、净不穿靴,仅穿草鞋登场,民间称之为“草鞋班”。化妆亦少讲究,旦角涂粉少许,头插几枝野花即可登场。充分表现出陕南深山僻野的戏剧演出风貌。民间崇尚唱工,讲究夜听十里大调或隔山听戏。须生谢兴隆的唱腔,号称“燕过梁”,具有听远不听近的特点,被誉为汉中的好唱家,演出的《葫芦峪》等戏,观众为其放炮、挂彩,处处可见。大净张同福,唱腔优擅虎音,颇有虎啸山岗,声震林木之美,久有“盖汉中”之称,亦表现出陕南秦腔不同于秦地秦腔的独有风格。

除此,明清时期,流行于陕西各地的戏曲艺术,还有多种小型剧种,属于由南方楚蜀之地北上传入的,有流行于安康的平利,汉中的西乡等地的弦子戏;流行于安康的旬阳、汉中的西乡、商洛的洛南、丹凤等地的花鼓戏,以及流行于安康的旬阳等地的越调戏等。属于由北方三秦之地南下传入的,有流行于汉中、商洛、安康各县的曲子戏和道情戏,均有陕南曲子和陕南道情之称。大部分均属于“三小戏”,多以皮影和广场踏席形式演出,只能作为民间娱乐所用,不能承应庙会等大型会戏演出。

综上所述证明:①、远从春秋战国时起,秦楚两地文化,曾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两颗明星,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过弥足珍重的历史作用;②、陕南处于秦楚两地文化的交界地带,其地的传统文化历来是凭借秦楚两地文化的传入融合而形成,以表现

有秦楚文化相兼、相融的独有特征。特别是明清时期,秦楚戏剧文化的传入和陕南地区戏剧文明与地域特色的形成,则更加充分地表现出陕南地域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③、在当今重视两个文明建设的潮流中,陕南地区的文化建设,应继续遵循这一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坚持开放改革的总体原则下,大力引进秦楚两地以及海内外的一切优秀文化仍是陕南地区文化今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陕南区域经济发展

陕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陕南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摘要】本文概述了陕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优劣势进行分析,并针对优劣势提出了发展陕南区域经济的几点建议:充分发挥陕南经济发展的优势,水、矿产、生物、旅游资源;逐步改善制约陕南经济发展的劣势,发展交通,搬迁深山居民。【关键词】陕南;区域经济;发展 陕南,即陕西省的南部,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地,陕南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近年来,中共陕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制定了“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根据陕西省省情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陕南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的改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经济综合实力有所提高。但近几年的全国百强县排名中,陕南为“0”;西部百强县排名中,陕南仍旧为“0”;“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排名中,陕南还是为“0”;就连2012年新公布的国家贫困县中,陕南地区就占了24个(陕西省50个),将近占了陕西省的一半。可见,陕南经济发展尚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探索很有必要。 一、陕南地区经济发展优势 1、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其中,汉中有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为长江一级支流,是西北

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安康境内河流众多,具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境内有多处水电站;商洛境内有丹江河、金钱河、乾佑河等河流,横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 2、是我国重要的“天然药库”,生物物种繁多 陕南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质等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是我国西北地区中药材较为理想的生长地区,秦巴山区内的中草药产量、种类都较多;同时,有着秦岭山脉的依托,使得陕南成为众多生物物种的栖息地,野生动物物种繁多,特别是拥有朱鹮、大熊猫、羚牛、金钱豹和大鲵等多种列为国家稀有保护的动物。 3、矿产资源丰富,并且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的特点 境内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为主。其中,汉中具有探明储量的矿种有60多种,境内的略阳、勉县、宁强三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曾被李四光先生誉为“中国的乌拉尔”,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并且其他矿种也居全国前列。商洛市已经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和矿化物已探明储量的有46种之多,全市矿产地超过350处,并且境内几大河流均有金沙分布。安康市具有汞、重晶石、锰、锑等多种全国或全省产量较多的矿产资源。 4、具有充足的旅游资源 汉中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底蕴较

汉中市经济形势特征及发展战略

汉中经济形势特征及发展战略 一、汉中区域经济特征 (一)汉中区域特征: 1、区域优势:①交通位置特殊,中原沟通西南、西北通往东南的要道;是西连甘陇,东出荆襄,南下四川,北上关中的战略要地;京昆高速在我国版图上的作用不亚于京九线,东连江苏的连云港、大连港,西通广西防城港,宝成、襄渝、西康、阳安铁路和已经开工的西汉蓉快速铁路客运专线纵横其里,十天、京昆、西康、西商、宝巴高速交汇贯通,2008年后,国家确立汉中为全国179个交通枢纽城市。 ②地理区位特殊:汉中是秦巴区域面积、平川面积最大的区域,2.7万平方公里,380万人口;平川不足10%,人口密度不到150;是秦巴区域最大的盆地,对应于西安、武汉、重庆、成都和兰州国际都市和省会城市的中心区域。具有“北依南托”和“三圈交汇”的地理优势,即北依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南托汉江、成渝经济圈,处在关中经济带、成渝、江汉经济圈的交汇之中,③汉中是陕西、四川、甘肃、重庆四省的结合地带。 2、生态优势。年均气温14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秋季多霖,春偏早。主要有分布于西面的“铁、锌、镍、金、铜”等,“勉宁略”三角带,被著名地理学家李时光称做“中国的乌拉尔”;分布于中部的有“优质石英砂、石灰石、石

膏矿、”东部的有“煤、大理石、磁铁矿和新近探明的镇巴油气田”。汉中是陕西乃至西北的水资源富集区,全市有两大水系:发源于略阳的嘉陵江水系和发源于宁强的汉江。陕南水资源总量314.58亿立方,占全省的70.7%,人均拥有水资源是全国的1.8倍,全省的2.43倍,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水源保护地,仅“引汉济渭”工程就从陕南调水15.05亿立方,工程投资120亿元。陕南林木绿化率已达到55.12%,森林覆盖率达到52.9%;有450.57万亩25度以上陡坡没有退耕还林;水土流失面积3355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8%;还有393万亩荒山荒坡没有植树造林,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8%,陕南有1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9个;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0个,省级森林公园14个;有1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文化优势。汉中是汉水的发源地,是汉王朝发祥地,汉朝、汉族、汉语、汉文化皆因汉中而得名,迄今发现有反映早期人类活动的龙岗文化,两汉三国文化遗迹众多,主要有古汉台、拜将坛、古栈道、武侯墓、武侯祠、张良庙等以及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墓、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墓以及书法珍品石门十三品等113处文物景点;汉中是我国“五斗米”教发源地,道教文化积淀深厚;现代的义务教育、大学教育、专业技能、职业教育实力雄厚,工业文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发达等人类文化文明为把汉中建成次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文化文明保障。工业现代文明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与基础设施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进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进展战略 第二节进展方向与战略目标 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进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爱护 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爱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城镇进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进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要紧都市的进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要紧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进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进展战略 战略那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进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进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进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进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那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进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3 / 502

2020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千米,南北最宽约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区县。到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万人。 二十世纪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的增长速度,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项目,这些大型项目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修编是保护好世界文化古都的需要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拥有包括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著名大遗址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登记在册文物点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西安还拥有丰富的河湖水系、台塬、秦岭山脉等独特的历史地形地貌及国

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发展比较研究

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发展比较研究 单福东 (安康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陕西的三大经济区域,即关中经济区、陕北经济区和陕南经济区,由于自然条件、开发程度等不同,有着明显的经济资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总结建国以来陕西在三大经济区域布局上存在的问题与经验,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实施陕西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三大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构建陕西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实现陕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由于地形、地貌和气候带及经济布局的差异性,陕西分为三大经济区域:关中经济区、陕北经济区和陕南经济区。又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等原因,三大经济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关中经济区,面积仅占全省27%,而人口占全省60%,工农业生产、商贸、科技、高等教育等经济技术总占全省70%以上。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战略性资源却又集中在陕北或陕南。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的80%以上在陕北,水、森林、生物等资源的70%以上又分布在陕南。这种经济的空间结构与资源的空间布局的严重失衡,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原因。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Economic Areas in Shaanxi SHAN Fudong(Politics - History Department,Ankang Teachers’College,Ankang,725000,Shaanxi,China)Abstract:The three economic areas in Shaanxi refer to Shaanxi central plain,north of Shaanxi and south of Shaanxi. Due tothe differenc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there exist distinct characters in their economic resources,structureand development respectively. To achiev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triding - forward way in Shaanxi,it is fundamental to review the problems and the experience we ha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economic areas after the liberationof China. Of course,we should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

摘: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 (2012-01-03 16:29:05) 转载▼ 分类:转:城乡规划与规划管理 标签: 全国城镇体系 导言 (1) 第一章指导思想与目标 (2) 1.1 指导思想 (2) 1.2 规划目标 (2) 1.3 城镇发展的阶段目标 (3) 1.4 技术路线 (3) 第二章城镇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4) 2.1 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 (4) 2.2 城镇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 (10) 2.3 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特征 (15) 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规模预测19 3.1 城镇化的现状与趋势 (19) 3.2 城镇化总体策略 (20) 3.3 城镇化政策分区与发展指引 (20) 3.4 城镇化水平预测 (24) 3.5 城镇规模结构 (29) 第四章城镇空间规划 (35) 4.1 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35) 4.2 城镇空间布局 (36) 4.3 城镇空间发展指引 (41) 4.4 省域城镇发展指引要点 (44) 第五章城镇发展支撑体系 (47) 5.1 综合交通设施 (47) 5.2 市政基础设施 (57) 5.3 社会基础设施 (60) 5.4 公共安全体系 (62) 第六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63) 6.1 生态保护 (63) 6.2 环境治理 (64) 第七章规划实施 (65) 名词解释 (66) 大都市连绵区 (66) 城镇群 (66) 全球职能城市 (66) 区域中心城市 (67) 门户城市 (67) 老工业基地城市 (67)

矿业(资源型)城市 (67) 历史文化名城 (67)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目标 1.1 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实现健康城镇化; (2)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城乡规划对空间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协调发展,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3)进一步发挥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发挥城乡规划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4)继承与发扬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保护好珍贵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城市新文化。 1.2 规划目标 具体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落实“五个统筹”,实现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科学决策;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协调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形成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与循环;调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从全国层面出发,提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完善的意见,促进跨区域的协调发展;导和规范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为城市规模的合理确定提供依据和指导。 1.3 城镇发展的阶段目标 (1)近期(2005-2010):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相协调,提出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重点,确保健康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2)远期(2011-2020):与国家中长期规划相协调,确保城镇化的有序和健康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1.4 技术路线 重视前提条件分析。以人口、资源、环境分析为基础,以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分全国城镇发展的条件,全面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突出公共政策属性。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为依据,体现城乡规划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实现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根据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的原则,针对中央政府对空间发展的要求,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现决策的科学化。 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与国家批准的各级各类规划相协调,多种收集相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建议和意见,利用航空遥感、卫星照片分析等手段,提高空间资源分析的科学水平,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第二章城镇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2.1 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 (1)经济全球化 (2)农业发展与农村政策 2003 年,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选择了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水产品等11 种优势农产品,规划了35 个优产区作为近期发展重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内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在农产品加工服务方面的专业将

重庆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重庆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目标是把重庆建设成为“一中心,多组团、城镇群集合”的现代化大都市,逐步形成由特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长江山峡生态功能区。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新总规》)。重庆第一次被明确定位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按照国务院的要求,重庆作为特大经济城市,将带动川东以及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重庆市将形成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25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495个小城镇,以多中心五个等级谋求市域城镇大发展。重庆市域城镇分为五个等级:市域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到2020年,重庆市将形成都市区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25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495个小城镇的城镇体系。 都市区是重庆市市域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突出其在长江上游经济带和西部地区的核心地位,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体系,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加强交通运输、物流配送、资金融通、现代管理、综合服务、技术传递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万州是重庆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发展成为重要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辐射川东北、陕南、鄂西的区域中心。 涪陵是重庆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积极培育高科技产业,推进核能能源开发,强化对乌江流域的辐射作用。

江津是重庆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功能。 合川是重庆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进行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开发。重点发展食品、轻纺、建材、商贸等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 永川是重庆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商贸物流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产业和旅游业。 黔江是东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渝、鄂、湘、黔四省(市)商贸重镇。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 长寿等25个区县(自治县)次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承接和传导经济辐射的功能,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三种模式建设新农村 重庆市新农村的发展建设将采用集中扩建、保留整治、撤并三类发展模式。 位于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经济、基础设施、交通、自然资源等条件相对优越的行政村,进行集中扩建;位于丘陵和低山区的其他行政村,经济、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条件一般,离主要交通线较远的行政村,进行保留整治;对规模过小、位置较偏僻、基础设施差、缺乏基本生存条件,以及位于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等特殊控制区内的行政村,原则上进行撤并。 到2020年,重庆市形成以各级城市为中心、镇乡为节点,各级中心村、基层村有机结合、结构完整、规模适度、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的村镇体系。中心村还设置“一校三室一园一场”的公共服务设施,即村小学、办公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五保家园、运动场地。基层村也要设置“三室一场”,即办公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运动场地。 2、重点保护三峡库区生态 到2020年,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二级,森林覆盖率达到45%,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地质环境安全监测体系健全,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新总规》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也做了明确的部署。要求重点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积极开展以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和以生态脆弱

陕南县域经济问题

陕南县域经济问题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单元,只有县域经济发展好了,总体的经济状况才能提升。2013年5月陕西省公布了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位列前10位的县(市)依次是:神木县、府谷县、靖边县、吴起县、高陵县、志丹县、彬县、韩城市、凤县和安塞县,其中,属于陕南的“0”。 陕南,即陕西省的南部,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地,陕南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共有25县,土地总面积 7.59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6.87%;总人口839.2万人(2010),占全省22.47%。是陕西省三大经济区之一,并与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并列,构成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部署。陕南经济区县域经济作为经济区的腹地,是经济区域构成要素的基础,是经济运行地域格局的底盘。目前陕南地区普遍是农业县,农业水平却低于全省总体水平,且区内地区间、年际间差异较大。平坝、浅丘自然条件好,农业发达,而中高山区,坡陡、土薄、地瘦,农业生产水平低。从总体来讲,陕南发展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产业带动力弱、整体社会经济效益不高,且存在着诸如绿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面小、作用有限;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竞争力不强;产业链短,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第三产业比重较低;高层次人才缺乏,招商引资能力弱,项目落地率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营销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虽然近年来陕南地区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自然、区位和发展基础等原因,陕南经济社会发展与关中、陕北差距不断拉大,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近年来,中共陕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制定了“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根据陕西省省情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陕南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的改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经济综合实力有所提高。但由于陕南本身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化程度很低,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规模,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加之支出逐年扩大,财政自给率却很低,因此,近年来虽然陕南经济发展较快,但相对于全省而言,各项经济指标均十分落后。2012年新公布的国家贫

城乡规划实务-城镇体系规划知识点

城镇体系规划一基础知识 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合理进行城镇布局,优化区域环境,配置区域基础设施,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综合协调相互的关系,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1.城镇体系的类型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智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其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城镇体系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以中心城市数量的多寡 组合方式分类:包括单中心城 镇体系、多中心城镇体系 2)按区域的经济类型分类: 包括矿区类型、农业类型、流域类型、铁路公路沿线型体系等 3)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分类: 包括全国、省域、市域、县域城镇体系,以及以特殊的地理区域和经济区域为对象的, 如沿海、演讲、边境地区城镇体系等。 2.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包括: 1)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 2)制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 3)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 4)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 5)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 6)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7)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与布局 8)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3.城镇体系规划的层次 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或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包括直辖市、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治州、盟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包括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域)城镇体系规划4个基本层次。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范围一般按行政区划定。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 另外,还有一种跨行政区的城镇体系规划。虽然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范围一般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定的,但根据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需要(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可编制跨行政区的城镇体系规划。(类似都市圈规划) 4.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主体和审批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由国务院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审批。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由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由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务 院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由城市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自治州、盟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纳入 城市人民政府驻地镇的总体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行审批。 跨行政区的城镇体系规划 由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上报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5.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

陕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及发展规律

初论陕南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发展规律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陕南本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地方,只是说起它的与众不同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又是一个特色突出的闻名之邦,久来令人所关注。 陕南地处陕西省境的南部,北面以秦岭为屏,与关中相望;南面以巴山作障,与楚蜀相接。横越陕西中部的秦岭,又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主要分水岭及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自古以来,久有域属黄河文化的秦地文化区位其北;域辖长江文化的楚地文化区置其南,遂使陕南的地域文化的历史源渊,不追溯到黄河流域的秦文化,就要寻根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以致陕南的地域文化,则长期表现有秦楚文化交汇相融的地域特征,而与南北各地相不同。只是由于文化是一个海涵十分浩瀚的历史概念,尚难仅以此文一一举证说明,只能采用举隅方,剔其最能表现陕南地域文化特色与发展规律的戏剧文化略示论述,籍以概观其域文化的历史真貌。 明清时代,是陕南戏剧文明兴起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时刻。明代中叶以前,高山纵横,密林蔽天,人烟稀少的陕南山地,除了有各种山歌民舞活动外,戏剧文化还几乎处于空白。但是,到了明代末叶以后,形势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随着江南楚地和西北秦地戏剧艺术的不断北上和南流,陕南各地也相继出现并形成了汉调恍恍、汉调二簧、陕南道情、陕南曲子、商洛道情、商洛花鼓,以及弦子戏,八岔戏,大

筒子戏等多种形式的戏剧声腔,使往日平静旷漠的秦巴乡野顿时热闹红火起来,极大地促进了陕南社会文化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可见明清时期,秦楚地的戏剧文化向陕南地区的不断流播与南北交融,是陕南戏剧文化文明得以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与地域特征。这一规律,曾使陕南的戏剧文化既包含有南方楚地戏剧文化的奇光异彩,同时也呈现出北方秦地戏剧文明的历史辉煌。由此可见,陕南虽然地处偏僻,而明清时代的戏剧文化的飞跃发展,确为陕南地区历史文化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再造陕南文化文明的再度辉煌,研究它的过去,寻找历史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把握当前的发展走势,准确的预测未来,就必然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历史重任。 一、陕南——秦楚地域文化的交汇重镇 陕南地区,包括今商洛、安康、汉中三个地区,位于陕、豫、鄂、川四省的交界地带。境内除了少量的汉江、丹江流域为盆地外,大多数地域多由秦岭和巴山山地所组成。 远在公元前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争雄的春秋战国时期,以中原和荆楚为中心而形成的楚国,共历八百余年,曾成为其时南方的一大强。它最初建国于陕南商县和丹凤县的楚水和楚山,清乾隆《商州志》载:“乳水之南山皆曰楚山。”“丹水之南,山亦皆曰楚山。”乳水古名楚水,发源于楚山。楚山脚下为商州,居丹水之阳,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条件 区域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条件应包括历史背景、区域基础和经济基础等方面。 (1)历史背景 分析的主要内容:分析该区域各个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解释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域中心城市的变迁 目的:研究城镇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演变的历史规律的目的是解释当前城镇体系的形成特点,从而为预测未来影响城镇体系发展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提供启示。 (2)区域基础 分析目的:研究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 (3)经济基础 分析内容:①要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②明确各城镇中主要部门的发展方向。 通常需要回答的问题:①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 ②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③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

展的关系; ④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所涉及的方面和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总人口的预测因资料丰富、方法成熟相对简单,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则比较复杂,尤其是我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致,前后年份的城镇人口资料缺乏可比性,给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带来较大的难度。 确定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是准确预测城市化水平的关键。 应该从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可能性和城镇对农业人口可能的吸引能力两个侧面进行预测与互校。 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城镇在区域中承担的职能是影星城镇规模和增长的重要因素。城镇职能结构的规划首先要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各城镇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城镇的职能分类。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他们的城镇性质,力求把他们的主要职能特征准确表达出来,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循。 有必要指出的是城镇体系的职能类型也应考虑未来一定年限内的新设城镇,确定其职能类型,使其与城镇体系原有城镇协同发展。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确立应建立在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及分布

区域与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与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区域、区域分析、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 相互联系的规律。 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2、问答题: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区域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区域研究的新动向。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 (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 (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区域研究的新动向 1)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 2)强调区域间关系研究 3)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4)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1、区域规划的综合性、战略性和地域性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1.综合性。综合性又可称为整体性或全局性。区域规划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规划内容广泛,涉及区域内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 (2)规划思维方法,着重综合评价、综合分析论证,强调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协调,弥补单一部门、专项论证的不足。 (3)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多方向、多目标、多方案比选的结果。 (4)区域规划工作队伍,一般都由多个专业、多个部门的成员综合而成。 2.战略性。区域规划是战略性的规划,它主要体现在: (1)规划时间跨度长。一般而言,区域规划的期限都在20 年以上,可以展望到30 年甚至更

中国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文本图纸) (送审稿)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06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 (3)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 第二节城镇发展方针和战略 (4) 第三节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目标 (5) 第三章城镇发展的总体结构与规划 (5) 第一节城镇空间组织 (5) 第二节等级规模结构 (6) 第三节城镇职能分工 (6) 第四章关中地区城镇发展 (7) 第一节城镇发展战略 (7) 第二节关中城镇群 (8) 第三节西安都市圈 (8) 第四节其它城镇 (10) 第五节重点镇 (11) 第五章陕北地区城镇发展 (12) 第一节城镇发展战略 (12) 第二节区域中心城市 (12) 第三节其它城镇 (13) 第四节重点镇 (13) 第六章陕南地区城镇发展 (13) 第一节城镇发展战略 (13) 第二节区域中心城市 (14) 第三节其它城镇 (14) 第四节重点镇 (15) 第七章土地、矿产资源开发与城镇协调发展 (15) 第一节城镇建设用地 (15) 第二节矿产资源开发与城镇协调发展 (15) 第八章水资源开发与城镇协调发展 (16) 第一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 (16) 第二节水资源供需平衡 (16) 第三节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规划 (17) 第四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 (17) 第五节城镇节水措施及地下水保护 (19) 第九章生态环境整治与建设 (20) 第一节生态环境整治与建设的方针和目标 (20) 第二节生态环境整治与建设的主要措施 (20) 第十章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23) 第一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23) 第二节邮政通信和信息化建设 (25) 第三节能源与电力 (27) 第四节城市防灾 (29)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城镇化的实施路径——以安康平利县老县镇为例

2019/16CHENGSHIZHOUKAN 城市周刊一、老县镇县域基本特征老县镇隶属于安康市平利县,地处秦岭褶皱系的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北部以板状、片状软-较软变质岩为主,夹有层状坚硬岩,风化作用强烈,人类工程生产活动相对强烈。因此老县镇容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以滑坡灾害最严重,且最为普遍。因此移民搬迁是解决安全问题的首要方案。同时, 镇域保护林地70%以上都位于两侧山上,基于对林地的保护,亦需要对部分农田进行搬迁。老县镇村庄分布呈现出沿县河沟道两侧分布较集中,南北两侧山区分布较分散的特点。沿县河两侧分布约25个村民小组,平均每个村民小组约570人,南北两侧山区分布约93个村民小组,平均每个村民小组仅有约61人。由此可见,现状已经呈现向镇区集中居住的空间特征。二、发展趋势与特征1.新型农业合作模式初步凸显。目前,针对老县镇土地分散,部分土地出现闲置的现实情况,老县镇已经有11家农业合作社和6家公司,使得土地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其中,以老县村的北医大中药材基地和东河村的农业合作社最为典型。北医大中药材基地整合了顺应北河谷地的农地资源,种植了近3000亩中药材,使得农田得到整合利用的同时带动了近百人就业,为农民创造收入近百万元。东河村则整合河谷平原区域的土地开展渔业养殖及农家乐等旅游活动。可以看出, 老县镇的新型农业合作模式是对老县镇分散的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有效探索。2.移民搬迁导致老县镇的破碎空间发生重构。老县镇地形复杂,用地破碎,适宜建设用地不多。发展至目前,老县镇所辖11个村庄已经进行部分搬迁,并形成八个移民社区,分别为凤桥村安置区、马安山村安置区、太山庙村安置点、木瓜沟村安置区、七里沟村安置区、老县村安置区、原东河村安置区和原桂花村安置区,共计可以容纳5656人,其中万福山村和蒋家坪村到2020年均要进行整村搬迁。也使得生产生活空间由较为分散的空间布局转变为较为集中的空间布局,随之产生的是交通、产业、生活空间等一系列要素的重组,对老县的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三、发展路径1.全域城镇化。老县镇人口规模较小,密度较低,适建用地较少,各村之间联系较弱,规划鼓励各村庄人口随陕南移民政策向镇区进行集聚,建设用地空间的不断集中,在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的同时又进一步放大了乡村空间的外部正效应:农业生产空间碎片化程度逐步降低,规划引导乡村积极实施土地整理工程,以推动农业生产空间规模化,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并探索在移民背景下移民社 区与镇区聚落空间融合发展的路径。2.全域产业化。传统意义下的镇总体规划在镇域层次针对村庄要展开村庄发展规模、职能等的研究,同时对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进行配建。在本次规划确立 全域城镇化的基础上,镇域层面将重点解决全域产业化发 展导向下的资源整合、土地管理模式的探索、交通梳理及景区建设等新工作。同时依托镇域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在生态保护大背景下筛选产品门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生态可持续产业体系。 在老县镇所在区域城镇的产业具有协同发展基础的背 景下,通过对发展政策的解读、 地区差异性的研究和自身比较优势的分析,探求老县镇的主导产业及延伸产业类型, 与周边城镇、城区形成深度合作,统筹镇域空间发展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特色化经营,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错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实现三次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不断提升乡村生产力水平以打破乡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的步伐,进而摆脱路径依赖下乡村空间的贫困属性。3.全域旅游。基于城郊度假旅游需求日渐旺盛的旅游 发展背景, 立足于老县镇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水域资源、观光农业、历史文化、特色民居等系列旅游资源, 系统整合旅游产业发展体系,致力于形成以“生态旅游”为核心,以 “田园养生、生态休闲”为主要功能的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结合特色休闲农业引领旅游发 展。主要是通过老县镇优美的田园风光、农作劳动以及绿色 新鲜食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将生态、 绿色、环保、文化等元素融入到园区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延长农业 产业链,放大农业生态效应,实现农业和旅游有机融合。使 “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要素高度集聚。将休闲农业旅 游打造成为老县镇旅游的拳头产品,并构建一系列农旅融合的示范项目, 引领老县镇旅游快速发展。四、结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对村民生产生活安全的考虑、 对林地的保护以及居民有效教育、 医疗的合理保障,本文提出全域城镇化的概念,在很多方面尚有考虑不周之处, 还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提升, 仅作为引子,能启发更多关于全域城镇化的研究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王永平,周丕东,黄海燕,等.生态移民与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研究—————基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调研[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城镇化的实施路径 —— —以安康平利县老县镇为例孙雪茹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自陕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以来,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自然灾害对陕南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生活条件 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以及收入来源逐步向城镇靠拢,逐步脱离土地成为新城镇人。在此背景下,全域城镇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帮助农民真正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身份和权力、价值观念等社会属性的变化,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的视角研究上述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空间;全域城镇化89

城镇体系的概念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是一个区域范畴城市经济区——城市行政区·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层次·具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多种城镇类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职能分工——确定城市性质·空间分布有序,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格局空间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区域生产力分布状况,受资源、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影响城镇的相互作用、职能分工及各自的腹地范围·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历史变化引起的体系格局变化生产力布局状态的变化导致的格局变化基础设施条件引起的变化,尤其是交通条件 二、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是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初始条件。目的: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了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方法: 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城镇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发展优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期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2.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分析(a)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等);(b)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c)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d)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e)城镇旅游发展条件;(f)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g)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h)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i)城镇科技实力;(j)城镇生态环境条件。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 1、城镇体系规划的产生·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分析该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相互协调。·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起到区域规划的部分作用。·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布置城镇体系。”·1989年《城市规划法》:“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1994年建设部颁布《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